对于人才引进工作调研报告(精选多篇)

时间:2020-10-22 12:22:0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对于人才引进工作调研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对于人才引进工作调研报告》。

第一篇:对于人才引进工作调研报告

关于人才引进工作的调研报告

为全面了解掌握人才引进工作现状,分析存在的突出问题,研究提出改进和加强工作的思路对策。根据组织工作大调研活动的部署要求,人才工作调研组就人才引进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形成了调研报告。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人才引进的渠道狭窄。

近年来主要以公开招考、校园招聘会、大型人才交流会、柔性引才作为人才引进的渠道,政府主导的引才主要面向机关事业单位,企业人才引进方面基本处于企业自行招聘的状态,柔性引进人才缺少规范的制度机制,大多数为挂职或志愿基层、服务锻炼人才,尽管去年以来制定了《高层次人才引进管理办法(试行)》,从政策层面拓宽了引才渠道,但还没有在引才工作中具体实施,工作成效还没有显现出来,这些引才方式还未真正起到“抛出橄榄枝,引来金凤凰”的作用。

2.人才引进方式不够灵活。

一是招考设置过于僵硬。政府主导的引才活动中,主要以统一招考为主,招考内容及方式单一,特别是事业单位招考专业设置过于宽泛,导致招考的人才与用人单位的理想人选有一定差距,专业匹配度不够高,人岗相适性不够强。二是编制管

理不够灵活。好多单位缺专业人才,在待业大学生中也有专业相匹配的学生,但因为编制满额,没办法引进人才,造成人才资源的浪费和单位工作的滞后。三是在引进人才薪酬确定方面缺少自主裁量权。引进人才薪酬标准都有明文规定,特别是机关事业单位,工资标准要求严格,在人才引进过程中不能通过提高工资薪酬来引进人才。

3.人才引进的结构不够合理。

引进的人才主要侧重于基础性学科,而缺少解决某一特定领域急需紧缺高层次人才问题,引进人才的专业和层次有待优化提高。同时,具有高级职称的人才严重不足,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高层次人才稀缺,许多单位缺乏懂管理、会技术的高级人才,现有人才老龄化问题也比较严重,急需人才存在青黄不接的情况,有管理水平远远滞后于发展速度的现象。

4.人才流失趋势仍未得到遏制。

近三年,流失的人才以专业技术人员居多,尤其是具有丰富经验的专家、教授的流失,是极大的损失。同时,绝大多数国家重点院校高校毕业生不愿回来工作,毕业时就与一、二线城市的企事业单位签约,即便是回来的,观望一段时间后将人事关系挂靠人才中心就到外地谋求发展了。

二、下一步对策及建议 1.拓宽人才引进渠道。

一是实施引智借力工程。实施引才引智工程是解决紧缺人才,改善人才队伍结构,快速提升人才队伍质量行之有效的办法。从创新机制入手,不断完善人才引进政策,建立柔性引才机制,完善外来人才管理办法,用好用活院士专家工作站、企业研发中心等平台,通过鼓励各类高层次人才从事兼职、咨询、讲学、科研技术合作和技术指导等方式,引进急需紧缺人才。二是破除人才引进流动障碍。积极探索不同行业领域人才交流机制,打通人才引进绿色通道,减少人才引进、流动的编制、身份、所有制等障碍约束,实现人才资源社会化,建议将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人员,以考核聘用方式吸收到企事业单位就业。三是启动实施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尽快落实《高层次人才引进管理办法(试行)》,精心筛选一批急需紧缺岗位,启动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在企业引才支持方面,可以将企业急需紧缺高层次人才需求纳入引才计划,给予大力扶持,探索出一条因岗选人才、看本事定薪酬的引才之路。

2.创新人才引进方式。

一是改进人才招考方式。对现有统一招考招聘人才工作进行全面评估,在广泛听取用人单位意见的基础上,对人才招考招聘方式进行改进完善,要切实考虑用人单位用人自主权和县市区地域差别,在充分研究的基础上科学合理设定专业、学历、学位等要求,既要适合用人单位岗位要求,又要结合本地实际

情况考虑是否有可选之才。二是完善凭实绩引才机制。在人才需求调查中,大多数单位都希望引进有一定工作经验和职称业绩的人才,这就需要创新人才引进、考核、考察方式,通过实绩考察等更为灵活方式引进人才。三是统筹把握人才引进工作的公正公平原则。在创新人才引进方式的同时,注重把握好人才引进与降格引才的界限,严密设计方式程序,杜绝人才引进工作中发生不公正的情况。

3.增强引才工作的针对性。

从调研情况来看,人才队伍总量不足是不争的事实,要加大力度扩充人才队伍,根据各行业发展的需要,因地制宜扩大人才总量。开展拉网式的人才需求调查,摸清人才需求现状,适时编制人才引进规划,推动有计划的精准引才。通过选招、聘用、引进、调整、流动等方式,重点引进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匹配的高新技术产业、效益农业、旅游业以及规划、城市建设等重点工程领域的专业技术人才、经济管理人才、懂技术善经营的复合型人才、拥有专利和特殊技能人才,逐步改善人才队伍的专业结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同时,也要重视各领域实用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坚持将实用人才纳入引才计划,并采取柔性引进高技能实用人才的方式,帮助培养更多的紧缺实用人才。

4.健全完善人才激励机制。

制订更加全面系统的引进人才、调动人才积极性的优惠政 策措施,真正做到用优惠政策引人,凭本事贡献用人、用感情、环境留人。对于各类人才,包括引进市外人才和本地人才,政治待遇和经济待遇上要一视同仁,提高人才政治地位,优秀人才优先推荐“两代表一委员”,纳入领导干部联系人才对象,把优秀人才选拔到各级领导班子中,特别是业务部门建议配备专业技术副职,重点技术部门的总工程师、总农艺师、总会计师等也可以享受相应的职级待遇。通过设立特殊贡献基金、政府特殊津贴、科技进步奖,奖励有突出贡献的人才,增强各类人才的荣誉感、获得感和幸福感。要进一步改善各类人才的生活待遇,帮助他们解决工作、学习、生活和配偶就业、子女就学、住房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保障他们应有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对各类人才,工作上也要从严要求,奖罚分明,建议制定一套科学合理、便于操作的引进人才考核细则,对在学术研究和带动行业发展上做出突出贡献的,给予重奖,对考核不合格的,也应提出相应的处置办法,以激发引进人才干事创业激情和活力。

5.强化人才培训提高。

要制订人才继续教育培训规划,各行各业也要有培训计划,用人单位要坚持“学用一致,按需施教”的原则,采取多种形式,抓好人才继续教育培训工作。在抓好本地继续教育培训的— 6 —

同时,要有计划地选送重点人才到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深造。培养自己的领军人才、高层次人才。同时,通过聘请高层次人 才讲学、科研和技术合作,使人才的专业知识不断得到补充更新、拓宽和提高,使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有大幅提升。要加强对人才的政治思想教育,全方位进行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教育,培养为科学献身的拼搏精神、奉献精神,鼓励他们为发展贡献聪明才智。

第二篇:昆明市人才引进工作调研报告

昆明市人才引进工作调研报告

按照昆明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2007年第一次工作会议工作部署,3月底至4月中旬,在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张荣明同志的带领下,市委组织部和市人事局联合组成了人才工作调研小组,以实地调研和报送调研材料相结合的方式对我市相关人才工作的重点单位进行了专题调研,并组织外出对周边省会城市人才工作情况进行了学习考察。调研工作进一步摸清了我市人才工作的基本情况,总结了工作中好的经验做法,查找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从而为进一步推动全市人才工作提供了决策依据。

一、当前我市人才工作的基本状况

(一)领导有力,尊才氛围初步形成。2004年全市人才工作会议召开以来,市委、市政府始终把人才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市委按照党管人才的要求,把人才工作纳入党建目标考核体系,与各成员单位签订目标责任书,量化任务,明确责任,建立了人才工作目标责任机制。2005年4月成立了昆明人才协会,积极探索党管人才的柔性机制。同时,各县市区和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等人才工作重点单位也纷纷建立健全了人才领导工作机构,明确专人负责人才工作。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等用人单位积极建立健全了重点人才联系制度,努力做好服务工作,提供发展平台,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

(二)组织到位,引才力度明显加大。自2000年5月出台《中共昆明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引进高层次人才的实施意见》以来,我市由人

事部门牵头,通过组织企事业单位赴外地招聘、举办不同类型的人才招聘会、加大人才市场和劳动力市场建设力度等有效措施,2000年至2006年底,全市共引进各类人才8147名,其中博士146人,硕士477人,本科毕业生5838人,具有高级职称的391人,中级职称983人,全市人才总量得到较大幅度的增长。

(三)政策优惠,留才措施不断强化。一是及时制定了我市人才工作的行动纲领,先后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昆明市2007——2010年人才发展规划》、《昆明市关于加强新农村建设实用人才开发工作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措施,具体规划了我市人才队伍建设的目标、任务和步骤,明确了具体的工作努力方向。二是积极落实各项优惠政策。截至2006年底,共向67名博士颁发了政府每月1000元的津贴;审批了44名博士入住“博士公寓”、“人才公寓”。三是通过在高新区建立留学人员创业园、大学科技园、现代生物制药产业园、云南软件园、创业服务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措施,积极为优秀人才搭建干事创业平台,并吸引了73名博士在高新区工作或兼职。四是通过组织开展兴滇人才奖推选、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评选等各类优秀人才评选活动,对为全市科技进步和经济建设作出突出贡献的高层次人才进行表彰奖励,大大激发了各类人才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五是通过昆明人才协会等各类人才组织,通过组织节日慰问、举办各类联谊活动,加强感情联络等方式,经常与人才进行沟通交流,使人才感受到政府对他们的关怀和重视。

(四)分类实施,育才效果日益凸显。截止2005年末,昆明市五支人才队伍分别为:党政人才2.76万人,经营管理人才6.6万人,专业技术人才14.16万人,农村实用人才2万人,企业高技能人才7.5万人,初步形成了一支具有一定规模、门类较为齐全、素质较高的人才群体,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效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五)改革深化,用才机制日渐激活。各地各单位逐步深化了人事制度改革,全面实行了 “凡进必考”的进人机制。各级党政机关积极推行中层干部竞争上岗,干部交流轮岗,领导干部公推直选、公推公选产生,初步建立了充满生机和活力的选人用人机制;事业单位进行了人事制度改革,实行公开招聘,创新收入分配办法,建立绩效工资机制,真正体现优胜劣汰,有力推动了人才队伍的良性循环,激发了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科学人才观的牢固树立有待于进一步深化,有利于人才成长的环境仍待完善。一是人才工作运行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人才工作运行机制还需要进一步理顺关系,明确职责,从体制、机制上给予保证。二是人才发展空间有待进一步拓宽。三是人才激励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优秀人才的分配制度上缺乏足够的政策支撑。

(二)高层次人才总量不足、分布不均、结构不合理,与建设现代新昆明的要求不相适应。一是人才总量不足。二是人才分布不均,现代

新昆明建设紧缺人才缺乏。三是结构不合理,形成了高层次人才严重不足、低层次人才积压的不正常局面,一些单位人才年龄老化,青黄不接的现象比较突出,甚至在个别领域出现了人才断层、后继无人的现象。

(三)人才引进政策滞后性问题凸显,人才引进工作中诸多难点问题亟需破解。一是政策滞后于形势发展,以2000年制定下发的《中共昆明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引进高层次人才的实施意见》为主的人才引进政策在人才评价、优惠政策力度、引才方式、引才渠道等方面,已经不能适应当前形势发展需要,亟需修改完善。二是人才引进竟争加剧,高层次人才和紧缺人才引进难,或者引进了留不住的现象还是依然存在的,甚至在局部还比较突出,紧缺急需高层次人才引进的竟争形势严峻。三是引才观念不能与时俱进,许多单位不结合自身实际,引才的观念不能够与时俱进。四是引才关系难把握,引进工作中轻重关系难把握、难处理,“四轻四重”现象还比较突出。

三、对策及建议

(一)强化人才意识,牢固树立科学人才观。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树立适应新形势新要求的科学人才观,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充分认识人才资源开发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战略性、决定性作用。

(二)科学引进人才,不断加大人才引进力度。一是要进一步健全人才政策体系,出台新的人才引进政策,形成有特色的人才引进、培养、使用、激励、流动、保障等整体配套的人才队伍建设体制。二是要进一

步转变引才观念,拓宽引才渠道,进一步加大兼职、讲学、咨询、短期服务、技术合作、技术入股等柔性引才方式,加大引智引才工作力度。三是要进一步健全评价体系,确保引进人才质量,分类构建以业绩为重点,由品德、知识、能力等要素构成的各类人才评价指标体系,确保引进的人才在实际工作中体现应有的价值。四是要进一步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激活人才活力,根据各类人才的特点,不断创新机制,完善政策措施,进一步健全完善人才培养、使用、管理的工作机制。

(三)挖掘现有资源,有效促进人才开发利用。一是要坚持人才工作事业留人、感情留人、适当待遇留人“三个留人”的方针,想方设法为各类人才提供一个自由广阔的施展才华的舞台,以展示他们的个人才能,实现个人价值。二是要加大组织协调工作力度,加大人才培训工作力度,加强党校、各类职业学校、培训中心等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将各相关部门的培训基地、培训经费、师资力量等人才培训资源进行进一步的整合,充分发挥资源聚集效应,集中力量干大事,着力打造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人才工作品牌。三是要进一步整合信息资源,努力实现资源共享,加强人才工作网站和数据库建设,把先进的信息网络技术运用到人才工作中去,进一步整合现有人才工作网站资源,避免资源浪费,合力打造一个具有较高科研能力,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人才信息网络。

(四)优化人才环境,营造一流的发展平台。一是进一步建立健全人才工作运行机制。要进一步健全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运行机制,明确各职能部门工作职责,加强对有关人才工作部门的统筹协调和督促检查,推

动人才工作的落实。二是进一步加大人才工作投入力度,建议参照南宁、贵阳、成都、长沙等省会城市普遍设立1000万元以上的人才工作专项资金的做法,设立昆明市人才工作专项资金,专门用于人才的开发、培养、使用、奖励和基础建设,以保障人才工作顺利推进。三是要着力抓好人才市场的建设,把人才市场打造成为面向东南亚、南亚,领先西部同类城市的一流人才市场。四是要通过争创国建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示范城市、国家文明城市等创建工作,加大城市发展竟争力,进一步转变机关工作作风,转变服务态度,努力为人才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五是要以组织开展新昆明杰出人才奖等表彰奖励活动为载体,不断加强对人才政策、人才工作的宣传,要利用各种会议各类场合大力呼吁,营造全社会“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

第三篇:人才引进工作调研报告

人才引进工作调研报告

地级××市组建以来,市委、市政府将人才引进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现将人才引进工作调研报告如下:1998年8月、2000年1月相继出台了《××市引进高层次人才暂行办法》、《××市引进高层次人才暂行办法的补充意见》,市人事局还于2000年11月颁发了《关于引进高层次人才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对

高层次人才享受的优厚待遇作了具体规定。

吸引人才易,留住人才难,人才流失的现象在许多地方并不少见,地级××市创立伊始,也遇到了这种现象。市卫生局组建后,碰到一位从事肿瘤研究的硕士研究生要求调出,原因是北京某肿瘤研究所以优厚的待遇、家属和子女户口进京为条件,要挖走这位研究生。经过了解得知,该研究生颇有报效家乡之心,但是所在医院缺乏应有的科研条件、工作环境,使他难以施展自己的才华。卫生局领导及有关几个科室的负责同志先后数十次找这位研究生促膝谈心,真诚地希望他留下来,为××地区的肿瘤防治工作发挥作用,并承诺为他创造较为宽松的工作环境,提供必需的科研条件,努力解决其工作、学习、生活上的种种困难。求贤若渴的精神感化了这位研究生。该同志心情舒畅地投入到肿瘤研究工作中,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绩,获省级科技进步二等奖,被评为优秀科技工作者,去年又被选送到芬兰国进修学习一年。

各单位下决心以诚留才,让高层次人才人尽其用,全市上下形成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促进了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的良性循环。不少外来人才不但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创出佳绩,而且成为人才引进的好帮手。在我市建设局工作的耿博士,在武汉点将台高层次人才洽谈会上现场宣传,一下子就为我市有关用人单位吸引了1名博士、4名硕士,令许多自认为条件优越的地方和单位刮目相看。一些武汉大学的研究生通过他们已经在泰工作的师兄师姐介绍纷纷来泰应聘。正如他们自己所说,该所高校已经形成了××的人才同向效应。

“××是个新兴城市,发展潜力巨大,引进人才的政策优厚,引进人才的心也特诚。”刚刚举行的南京秋季高级人才洽谈会上,一位姓范的高工站在××人才招聘团摊位前,自发地向在场的应聘人才宣传。

据了解,这位范工是南京人,1999年曾参加首届××高科技人才洽谈会,后因种种原因未能成行,但用人单位求才若渴的举动一直让他感动。这次他在报纸上看到我市参会的信息,就主动到场帮助我市宣传人才引进政策,并表示现在已经可以到××工作了。在他的现场宣传下,徘徊在双登集团摊位前的3名硕士研究生最终将目光锁定了该公司,双方顺利达成试用协议。

第四篇:人才引进工作情况汇报

人才引进工作情况汇报

近年来,安华公司在县经贸局等有关部门的领导与支持下,不断加强人才的引进、培养与开发工作,为企业的发展起到了关键推动作用,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目前人才队伍现状

随着我公司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对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对管理、财务、技术等方面的专业人才不断进行补充和提升。目前我公司本科及以上学历7人,大中专毕业生110人,占职工总人数的10%,管理队伍128人,占职工总数的8.7%,技术骨干、专业技术人员45人,占职工总数的1.5%。

二、在引进、培养、使用大学生人才方面采取有关措施。一是提高人才福利待遇,增强企业吸引力。我们对本科以上毕业生或高级技术人员,在工作及生活等各个方面给予提供舒适的环境,公司给予提供住房,缴纳养老保险、人身意外保险,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同意尽量安排其家属到公司工作,在子女上学等方面给予帮助,以增强人才的归属感。

二是建立全新的人才选拔、使用机制。对一个企业而言,人才特别是经营管理人才对企业起着决定作用。公司实行“任人唯贤,能者上,庸者下”的用人机制,冲破家族式管理模式,内部民主选举、竞争上岗和直接聘任(委任)的方式,多渠道选拔高素质人才。开展一些如评选“企业优秀经营管理人才”、“企业优秀青年后备人才”等活动,激活人才奋发向上的活力。

三是加强学习培养,提高现有人才素质。我公司不断加大对人才的培养和投入,组织开展建设学习型企业,争做学习型人才的活动。通过公司培养,许多大学毕业生现己成为公司的生产部长、设计部长、造型主任和车间主管,组成了公司的骨干力量。我们制定培训计划,与国内权威的培训机构深入合作,聘请讲师或通过视频等方式对中层管理人员进行系统的培训,培训内容包括:职业道德、管理理念、专业技能等多个方面,全方位提升管理人才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提高执行力,使中层干部这支中坚力量充分发挥。

公司与景德镇陶瓷学院等高等院校和陶瓷行业权威机构建立了良好的人才、信息、技术等方面的合作与交流,加强联合培训,近两年先后两批派遣80余名技术人员赴景德镇参观学习,同时,与平原一中六名学生签字委培协议,进行陶瓷专业定向培养,以进一步增强企业的后备技术力量。

三、人才队伍建设的总体部署、目标和任务

为了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我公司将积极开展企业培训工程,不断提升公司员工和中层管理人员的素质水平和综合能力,不断优化技术工人的知识和文化结构。通过“走出去,请进来,买进来”的策略,不断整合内外部资源,提升整体人才队伍素质水平。为了快速提高,计划聘请六位陶瓷工艺大师、教授、专家进行技术咨询、现场交流指导。目前己联系了三位,主要包括:特种釉料的研制、低成本节能坯料配方的研制、陶瓷装饰工艺、造型设计、成型工艺等,全面提升产品档次,提高市场竞争力,引领行业潮流。

四、对人才队伍建设方面的建议和意见

建议:一是设立企业人才信息库,储备高级人才资源。建立优秀企业经营管理者评选奖励制度,以政府投入、企业赞助、社会捐助等多途径、多渠道地筹集资金,每年对有突出贡献的人才,给予社会荣誉和物质奖励,充分调动广大大

学生人才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是,加大企业大学生人才培养力度。制定优惠措施吸引大学生来我县工作。对我县有突出贡献的企业管理人才,除了在学历培训方面进行补助外,还应帮助解决住房、医疗养老保险、家属工作、子女读书等问题,使人才有归属感,进一步增强引进人才的吸引力。

三是引导企业加大对人才的培养和投入。鼓励和引导有条件的企业建立人才资源开发管理机制,建立企业培训经费的保障制度,完善人才教育培训体系,把人才资源当作人才资本来开发经营,对人才培育成效明显的企业进行适当奖励。

2011年4月20日

第五篇:人才引进工作之我见

文章标题:人才引进工作之我见

受传统观念和各种现实因素的影响,昆明市部分单位在开展人才引进工作中,在思想观念、工作理念和工作方法等方面还存在着一些误区,不仅制约了人才引进工作的健康发展,而且影响了人才引进工作的成效。围绕现代新昆明建设开展人才引进工作,必须切实克服认识上和工作中的不足,才能确保引才工作的顺利实施。

一是

要克服重学历职称轻能力素质的倾向。“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现代新昆明建设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各种不同层次的人才,那些“重量级”的人才固然重要,掌握一定专业技能的“轻量级”人才同样不可或缺,实际上具有熟练专业技能的同志,往往更是紧缺人才。可以说,人才没有学历、职称高低之分,只有能力、素质强弱之别。只要社会需要就是人才,工作需要就是人才,岗位需要就是人才。因此,各级领导、各个单位一定要更新思想观念,牢固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充分认清人才的多样性、层次性和实践性特点,切实做到选人、用人既看学历又不唯学历,既看资历又不唯资历,既看职称又不唯职称,既看身份又不唯身份,确保引进的人才有真才实学,能够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是要克服重使用轻培养的倾向。培养人才、锻炼人才,既是提高人才能力素质的重要手段,也是吸引人才、凝聚人才的重要方法。外资企业为什么对各类人才具有非常强大的吸引力,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些企业把员工的继续教育和深造作为一项重要的福利制度坚持不懈地落实好,积极创造机会提高员工能力素质,让员工始终对未来充满信心。反观昆明,有的单位和领导干部对人才还存在重使用轻培养的倾向,尤其是对自己用着放心、用得顺手的人才老是不放手,即使有学习深造的机会,也不愿意让他们走,结果使原来很有水平的人才由于缺乏“二次学习”机会而变得知识老化,最终因缺乏发展后劲而被时代淘汰。只有坚持终身学习,不断更新知识和技能,才能始终站在时代的前列。各级领导一定要克服“不行就换”的错误思想,自觉站在实施人才引进战略、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高度看待人才的培养问题,坚持既要用好人才,又要重视培育人才,做到在引进人才时就考虑到人才的继续教育和深造问题,工作中积极为人才创造学习条件、提供培训机会,不断增强他们干好工作的后劲,形成人才培养和使用的良性循环。

三是要克服重招揽人才轻引进项目的倾向。优秀的人才到昆明来,根本的目的是建功立业,促进昆明经济社会的发展。如果他们发现创业无机会、干事缺舞台、发展没空间,引来的“凤凰”必定“东南飞”。如何给“怀才不遇”者以发展之“遇”、创业之“遇”、干事之“遇”,需要多方面的努力,一个重要的方法和措施就是更多、更广地引进项目,为其施展才华、展露身手提供舞台和载体。事实上,招揽人才与引进项目,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没有人才,项目无以为续;没有项目,人才的存在就失去意义。因此,开展人才引进工作,一定要重视并发挥好项目对人才的带动作用,不失时机地利用项目建设吸引、聚集人才。要坚持把项目作为聚集、吸引人才、智力的平台、载体,自觉做到先引进项目,再根据项目的需要引进人才,以提高人才引进的针对性和人才使用的高效率。或者根据发展战略的需要,同时引进人才和项目,使人才引进与项目引进相互促进,提高办事效率。

四是要克服重外地人才轻本土人才的倾向。在开展人才引进工作中,一些单位和领导认为“外来的和尚好念经”,便不顾实际、想尽一切办法去外面“招贤纳士”,而对身边人才却求全责备放着不用。这种“人才远视症”、“重用女婿不用儿子”的做法,必然会挫伤本地区、本单位人才的积极性,甚至会使本单位人才“外流”,形成一边引进人才,一边流失人才的被动局面。应当看到,发达地区的人才虽然可能会见多识广,具有观念、知识新的优势,但也可能存在引进后“水土不服”的劣势;而本土人才虽然可能会有知识面窄,观念、知识陈旧等劣势,但人才成本低廉,热爱家乡,吃苦耐劳,熟悉情况。两者不存在谁优谁劣的问题。从根本上讲,现代新昆明建设首先应建立在依靠自身力量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本土人才的聪明才智,通过艰苦奋斗去实现既定的战略目标。重视外地人才,轻视本土人才,势必导致两者的矛盾和内耗,这不仅不利于人才作用的发挥,而且浪费了资金。因此,既要高度重视引进外地人才,也要注意充分发挥本地人才的作用。

五是要克服重提高待遇轻改善环境的倾向。在昆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比东部发达地区落后的情况下,仅以高工资、高档住宅和高额奖金来招揽人才,不仅增大人才成本,使财政不堪重负,也很难引进优秀的人才。因此,用高工资、高奖金、高福利来“换取”人才,只能是权宜之计,也不符合整个人才队伍的思想实际。增强昆明的人才竞争力,必须坚持从人才队伍的思想实际出发,从人才成长进步的客观规律出发,克服“有钱能使鬼推磨”的错误思想,始终把工作重心放在建设促进人才成长进步和充分发挥作用的“小

环境”上,防止因环境不佳使引进的贤才变成“闲才”。

《人才引进工作之我见》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人才引进工作之我见。

下载对于人才引进工作调研报告(精选多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对于人才引进工作调研报告(精选多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人才引进论证报告

    某某高校某某系 人才引进论证报告 2011年9月10日 人才引进论证报告近年来,某某系在学校有关部门的领导与支持下,不断加强人才的引进、培养与开发工作,为我系的发展起到了关键......

    人才工作调研报告

    人才工作调研报告 人才工作调研报告 为认真贯彻落实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做好人才工作,为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建设海峡......

    苏州市相城区高层次人才引进的调研报告

    关于高层次人才引进的调研报告 区域经济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尤其是高层次人才的竞争。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益和经济形势的迅猛发展,加大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力度已成为新形势下......

    人才引进

    一是建立了招才引智网站,定期发布广安各行各业的人才需求信息。同时每年组团到经济发达地区实地开展招才引智活动。二二、高新区开放式科学引才政策的制定 高新区制定的以......

    人才引进

    2014年人才引进落户青岛怎么办理,都需要哪些材料? 很多大学生刚毕业的时候,对档案和户口置之不理,那么户口和档案到底有什么用呢?很多人并没有注意过,等到我们毕业几年以后,打算......

    人才引进

    天津人才引进落户新政策:本科毕业不超40岁可直接落户天津! 5月16日,第二届世界智能大会开幕式上,天津发布了新的人才引进政策——“海河英才”行动计划。新政策大幅放宽人才落户......

    民族贫困地区人才引进调研文章

    民族贫困地区人才引进、培养、使用问题 调 研 报 告 中共花垣县委组织部课题组 (2011年7月) 一、基本情况 人才是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最重要的资源,做好人才的引进、培养和......

    集团公司人才引进工作暂行办法

    集团公司人才引进工作暂行办法 2005-01-04 15:36:38 为适应集团公司改革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实施人才强企和科技兴企战略,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为矿区跨越式发展提供坚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