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如何培养年轻干部优良作风调研报告(优秀范文五篇)

时间:2021-02-27 10:41:5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市如何培养年轻干部优良作风调研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市如何培养年轻干部优良作风调研报告》。

第一篇:市如何培养年轻干部优良作风调研报告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春季学期中央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上指出,广大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要保持对党的忠诚心、对人民的感恩心、对事业的进取心、对法纪的敬畏心,做到信念坚、政治强、本领高、作风硬。年轻干部是党和国家的未来,有极强的可塑性,培养优良作风既是年轻干部成长进步的“炼金石”,更是干事创业的“助推器”。围绕这一课题,结合全市年轻干部队伍实际,现进行分析研究如下。

一、主要做法

近年来,牡丹江市委严格落实好干部标准,把作风培养作为年轻干部队伍建设基础性、关键性工作来抓,坚持育管同步、双向发力,通过强党性、锻作风、严监管,切入年轻干部思想、工作和生活实际,取得了较好成效。

1.注重教育培训,在锤炼思想作风上做文章。突出政治过硬标准,以市委党校为主阵地,牢牢把握干部教育培训的重心,加强对年轻干部理想信念和党风廉政教育,组织年轻干部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使年轻干部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2017年以来,在市委党校共集中举办市管干部培训班4期、中青年干部培训班10期,培训“选育用管”优秀年轻干部117人、县处级副职后备干部550余人。2018年创新举办全市选调生素质提升培训班,在课程设置上突出理想信念教育和基层作风培养,组织107名选调生到红色教育基地、廉政教育基地接受党性洗礼,切实打牢年轻干部思想基石。

2.注重实践锻炼,在强化工作作风上出实招。采取“上挂、下挂、横挂、外挂”的方式,选派年轻干部到基层一线和困难艰苦岗位“墩苗壮骨”,让他们多经历急事、难事、大事的锻炼,在实践中经风雨、见世面、长才干。坚持锻炼干部与推动工作相结合,域内历练与域外提升相结合,2016年以来先后选派247名“选育用管工程”优秀年轻干部和县处级副职后备干部到改革攻坚、信访维稳、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扶贫攻坚“四个一线”挂职锻炼,选派25名处科级年轻干部到东莞市和省直部门挂职学习,有效丰富了年轻干部的经历阅历、拓宽了思维眼界,进一步培养锻造了年轻干部艰苦奋斗、埋头苦干、攻坚克难的良好作风。

3.注重日常监督,在规范生活作风上求实效。坚持严管厚爱“双管齐下”,切实履行对年轻干部的管理监督和关心爱护之责,既帮助他们“扣好第一粒扣子”,又为他们撑腰鼓劲。加大对年轻干部的关注关怀力度,2017年以来,市委组织部先后组织召开5次省委选调生和大学生村官座谈会,与71名年轻干部代表深入交流工作和生活体会,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并积极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严格年轻干部日常监管,在确定优秀年轻干部和县处级后备干部人选时,一律要求对其个人有关事项进行报告查核,对个人资产数额较大等特殊情形必须作出说明。同时,将优秀年轻干部和后备干部纳入第一种形态执纪监督范围,注重抓早抓小,防止小毛病演变成大问题。

二、存在问题及原因

虽然我市在年轻干部作风培养上做了一些工作,但从更大范围看,年轻干部身上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1.政治意识不够强。有的年轻干部学习意识、学习精神不足,把自身精力放在具体工作上多,对政治理论学习不够重视,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理解不深入,存在现用现学、应付了事问题;

有的年轻干部缺乏严格的政治生活锻炼,理想信念和宗旨意识不够牢固,“四个意识”和“四个自信”不够坚定,容易受到错误思想和模糊认识影响。究其原因,一方面是部分年轻干部对参加政治理论学习缺乏清醒认识,认为政治理论学习枯燥乏味,参加培训浪费时间和精力,耽误自身工作;

另一方面是部分单位对党内政治学习抓得不够紧,一定程度上存在重业务工作、轻政治教育的问题,组织学习形式单一固化,从而造成年轻干部政治观念不强。

2.工作作风不够深入。有的年轻干部吃苦耐劳和担当奉献精神不足,遇到急难险重工作躲着走,怕吃苦受累,有得过且过混日子的思想;

有的年轻干部功利心偏重,沉不下心来踏实做事,总想着抄近路、走捷径,把心思用在投机取巧上多,埋头苦干、脚踏实地的劲头不足;

有的年轻干部官僚习气较重,为民服务意识不强,对待办事群众还存在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现象,有时习惯“打官腔”“摆谱子”,对群众安危冷暖关心不够。究其原因,一是个别年轻干部“三观”有偏差,从校园直接步入机关,缺少艰苦岗位历练,自身能力不足,对困难工作有抵触情绪。同时,受不良风气影响,渴望当领导做大官,通过职位升迁彰显自身价值。二是部分单位对年轻干部成长设计不够、关注不足,年轻干部缺少多岗位历练,成长进步较慢,致使年轻干部思想上产生波动,工作行为上出现偏差。三是个别年轻干部宗旨意识不强,凡事习惯以自我为中心,对待人民群众感情不够深厚。

3.价值观念出现偏差。有的年轻干部受社会不良风气影响,产生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苗头,在生活中追求物质享受和感官刺激;

有的年轻干部社会交往偏多,身边环境比较复杂,把较多的时间耗在交朋好友、逢场娱乐上,有时好讲哥们义气,谈圈子文化,满足自我虚荣心。究其原因,一方面是个别年轻干部“朋友圈”和“生活圈”不够净化,在外界诱惑影响下产生了虚荣和攀比心理,不自觉放松了对自身的要求。另一方面是部分单位没有履行好对年轻干部的监管责任,对干部身上存在的小毛病、小问题批评教育少,姑息迁就多,久而久之导致年轻干部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产生偏差。

三、工作对策及建议

年轻干部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接班人,年轻干部作风培养,关系党和政府的形象,更关乎党和国家的事业后继有人、薪火相传。为此,我们要切实把牢年轻干部“思想关口”,坚持“育管并用”,不断提升年轻干部作风建设水平。

1.强化年轻干部政治素质教育培养。一是加大党性锤炼力度。突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严格的党性教育,强化政治训练,把坚定理想信念、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重中之重。针对年轻干部特点创新教学手段,灵活运用理论教学、现场教学、典型示范教育和警示教育等方式,提升政治训练效果,促进年轻干部坚定信念、增强党性、砥砺品质,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二是强化能力素质提升。综合考虑年轻干部专业、经历阅历、培养方向及工作职责,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干什么学什么”原则,量身定制培训菜单,分级分类开展能力素质培训,帮助年轻干部弥补知识弱项、能力短板、经验盲区,着力提高专业素养和专业能力。在培训方式上,贴合年轻干部的年龄特征,多采取体验式、研究式、案例式、模拟式等新教学方法和手段,增强培训的吸引力和实效性。三是筑牢道德纪律底线。加大年轻干部廉政教育力度,推行廉政风险防控常态化。定期组织年轻干部开展现场警示教育、廉政主题教学、红色基地熏陶等教育活动,引导年轻干部自觉树立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强化自我修炼,正心明道、防微杜渐,做到有原则、有底线、有规矩。积极推行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教育,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养成,培养年轻干部健康的生活情趣和良好的道德情操。

2.引导年轻干部在困难艰苦岗位历练。一是加大基层岗位招录力度。加大基层公务员、选调生招录力度,在符合编制限额的基础上,增加乡镇机关和事业单位招录人数,扩大艰苦边远地区特别是边境县(市)选调数量,引导高校毕业生向基层岗位流动。同时,要健全市直机关面向基层遴选工作人员的长效机制,除特殊岗位和专业需求外,减少市直机关面向高校直接招录公务员的数量,推动形成年轻干部到基层历练、从基层成长的良性循环。二是注重艰苦一线历练培养。秉持“人在事上练、刀在石上磨”理念,每年有计划选派一定数量年轻干部到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信访维稳、扶贫攻坚、乡街村屯等吃劲要紧岗位和基层岗位摔打磨炼,让年轻干部在矛盾困难集中的地方锤炼意志、砥砺作风,增强群众观念和为民情怀,提高解决实际问题、处理复杂矛盾和做群众工作的能力。对特别优秀的年轻干部,推行跨部门、跨单位挂职任职,增强多岗位学习历练,努力培养成为作风扎实、本领高强的“多面手”。三是坚持倾斜政策使用。积极树立注重实干、注重基层的干部导向,加大面向基层发现选拔年轻干部工作力度,在政策上向基层年轻干部倾斜,多面向基层艰苦岗位选拔使用优秀年轻干部。破除排资论辈、平衡照顾观念,对看得准、有发展潜力的年轻干部“凡提必下”,对埋头苦干、扎根基层的优秀年轻干部大胆使用,引导年轻干部自觉培养树立热爱基层、服务群众、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

3.注重对年轻干部全方位关怀和监督。一是注重日常关怀提醒。坚持经常性、有原则地接触了解年轻干部,建立定期谈心谈话制度,年轻干部所在单位有关负责同志每季度至少与年轻干部谈话一次,从人文角度关注年轻干部思想状况,从工作和生活上加强对年轻干部的关心爱护。坚持全方位、多角度跟踪管理,注重八小时以外了解,将关注点延伸至年轻干部的生活圈、朋友圈、社交圈,对年轻干部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咬耳扯袖。二是健全完善相关制度。严格落实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制度,健全完善日常举报监督、提醒谈话、诫勉谈话等监管制度,用制度约束年轻干部自身行为,让年轻干部知敬畏、明底线。大力推行工作纪实制度,优秀年轻干部定期要向组织部门报告日常学习和工作情况,始终把年轻干部置于党组织管理监督之中。三是树立正确选任导向。牢固树立干部选任“以德为先”标准,注重政治品行和道德品质的一贯表现,将年轻干部政治素质和作风情况作为首要标准,在年轻干部考核中注重了解思想素质、工作作风、生活作风等情况,对政治素质不合格、作风不正的年轻干部实行一票否决,树立鲜明的干部任用导向,确保年轻干部培养使用不出现偏差。

第二篇:年轻干部培养选拔调研报告

年轻干部培养选拔调研报告免费文

秘网免费公文网

年轻干部培养选拔调研报告2010-06-29 19:10:46免费文秘网免费公文网年轻干部培养选拔调研报告年轻干部培养选拔调研报告(2)近几年来,我市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大年轻干部培养选拔的力度,制订了《培养选拔跨世纪领导人才工程规划》,努力建立一支职务上分层次、结构上分类别、时间上分远近,素质优良、数量充足的年轻干部队伍。每年进行一次民主荐贤、对年轻干部作一次考核、对一批年轻干部进行理论、实践、赴外地的培训等十个一的措施,扎扎实实地抓源头、抓培养、抓启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995年以来,全市提拔35岁以下年轻干部140名。这

些年轻干部已成为我市两个文明建设的重要骨干。

一、实事求是,正确评价年轻干部

知人才能善任,任人必须唯贤。对年轻干部的培养选拔,要选准苗子,党组织要提高识才水平。这当中主要是如何才能正确地评价年轻干部,应着力在三看上下功夫。

化静为动——把年轻干部的优点看实。多数年轻干部上进心强,工作尽职尽力,他们无论参与中心工作还是正常工作,是负责全面工作还是协助某一方面的工作,都追求政绩。他们所实现的人生价值,都希望得到组织的充分认识和肯定。因此,要全面地动态地考察干部。既要考察他们在某一年份、某一岗位、某一项工作中的表现,又要考察他们多年来,在不同单位、不同岗位上的表现。充分肯定年轻干部的优点,会使他们从心理上得到不同程度的满足,得到激励。化原则为具体——把年轻干部的缺点看透。现在有一种倾向对年轻干部的优

点比较好讲,对他们的缺点评价比较难,一是不重视对他们缺点的考察,到底存在什么问题,评价起来说不清,也说不准。二是主观主义的想当然。因为他们年轻,作风雷厉风行,就说成心情急躁;因为他们阅历浅,就说成某方面经验缺乏,或者是学习不够;因为他们敢抓敢管,就说成有时有自傲情绪,等等。三是多栽花少栽刺,防止把年轻干部缺点说过头,影响对年轻干部的选拔。实践证明,用积极的、实事求是的态度考察年轻干部的缺点,既可以防止笼统和偏见,又能够在使用年轻干部时信心更足,决心更大,更有利于选准人。

化虚为实——把年轻干部的潜能看准。干部的潜能,是一个干部综合素质的内在反映,不易被发现。客观准确地分析评判年轻干部潜能的大小,就成了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的难点之一。对年轻干部无论是平职交流,还是提拔使用,往往都带培养性的。如果一个年轻干部的潜能不大,使用不当,就会增大

干部培养工作的成本。如果及时使用了具有较好潜能的干部,就会收到比较理想的效果,就实现了人们常说的,也是期望的组织部出效益。因此,考察年轻干部的潜能,是一个不断考察、跟踪考察,认识、再认识的过程,不能主观臆断,把考察这一个重要环节简单化,更不能因有了一两次考察,就草率地下结论。考察年轻干部的潜能,主要考察年轻干部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上的坚定性,处理问题、接受事物的敏锐性,对工作环境的适应性,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可塑性,等等。只有把年轻干部的成长轨迹全部掌握了,才能对有潜力的年轻干部,早发现、早储备、早培养、早使用。

二、思维创新,大胆使用年轻干部

尽管这几年来,对年轻干部选拔培养的步伐没有停,也取得了不少成绩,但目前各级领导班子又面临整体性新老交替。回顾1984年体改时班子调整的实践,可以说,一批20多岁、30岁左右的

有中专以上文化的年轻干部,尽收眼底,他们当中有许多同志走上了乡局级领导岗位,现在也不过在45岁左右,工作上已经是非常成熟的骨干。其基本经验是思想解放,不拘一格,敢于使用。领导班子的建设,如何面向新世纪,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要有紧迫感,要切实加大年轻干部的选拔力度。要突破影响年轻干部成长和使用的三个障碍。

防止近视——解决人选少的问题。这几年来,对年轻干部培养选拔没有少强调,固然有源头不足(乡局级机关控制进人已多年)、后备干部蓄水池不满等原因,重要的原因是近视,既表现在灯下黑,又表现在看不远,视野不宽,总感到人才缺乏,优秀的年轻干部就更缺了。相反,一些比较优秀的年轻干部因不在领导同志视线范围,不能得到及时地培养使用,出现马找伯乐的忧虑。一些在领导人身边工作的年轻干部,因为接触多,缺点暴露无遗,使用上总不太放心。解决这个问题的有效办法之一,坚持走群众路线,相信多数群众的评价和推荐,就会发现优秀人才。我市连续多年,坚持考察班子必须进行后备干部的群众推荐,在乡镇凡遇党委、政府换届,都进行较大范围的民主推荐,一批年轻干部进入蓄水池,有的多年来,一直被群众推荐的干部,在使用上一般地说,是有较大把握的。经过几年的滚动,目前,我市乡镇班子的结构得到了较大的改进,班子调整的余地也大多了。

防止由少数人在少数人中选——解决干部脱颖而出的问题。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暂行条例》以来,选拔任用干部已经逐步从封闭式陈旧的选人用人机制中走出来,新的充满生机与活力的选人用人机制正在形成和建立。但是,选人用人由少数领导在少数人中选的现象仍然

第三篇:年轻干部培养选拔调研报告

近几年来,我市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大年轻干部培养选拔的力度,制订了《培养选拔跨世纪领导人才工程规划》,努力建立一支职务上分层次、结构上分类别、时间上分远近,素质优良、数量充足的年轻干部队伍。每年进行一次民主荐贤、对年轻干部作一次考核、对一批年轻干部进行理论、实践、赴外地的培训等十个一的措施,扎扎实实地抓源头、抓培养、抓启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995年以来,全市提拔35岁以下年轻干部140名。这些年轻干部已成为我市两个文明建设的重要骨干。

一、实事求是,正确评价年轻干部

知人才能善任,任人必须唯贤。对年轻干部的培养选拔,要选准苗子,党组织要提高识才水平。这当中主要是如何才能正确地评价年轻干部,应着力在三看上下功夫。

化静为动——把年轻干部的优点看实。多数年轻干部上进心强,工作尽职尽力,他们无论参与中心工作还是正常工作,是负责全面工作还是协助某一方面的工作,都追求政绩。他们所实现的人生价值,都希望得到组织的充分认识和肯定。因此,要全面地动态地考察干部。既要考察他们在某一年份、某一岗位、某一项工作中的表现,又要考察他们多年来,在不同单位、不同岗位上的表现。充分肯定年轻干部的优点,会使他们从心理上得到不同程度的满足,得到激励。

化原则为具体——把年轻干部的缺点看透。现在有一种倾向对年轻干部的优点比较好讲,对他们的缺点评价比较难,一是不重视对他们缺点的考察,到底存在什么问题,评价起来说不清,也说不准。二是主观主义的想当然。因为他们年轻,作风雷厉风行,就说成心情急躁;因为他们阅历浅,就说成某方面经验缺乏,或者是学习不够;因为他们敢抓敢管,就说成有时有自傲情绪,等等。三是多栽花少栽刺,防止把年轻干部缺点说过头,影响对年轻干部的选拔。实践证明,用积极的、实事求是的态度考察年轻干部的缺点,既可以防止笼统和偏见,又能够在使用年轻干部时信心更足,决心更大,更有利于选准人。

化虚为实——把年轻干部的潜能看准。干部的潜能,是一个干部综合素质的内在反映,不易被发现。客观准确地分析评判年轻干部潜能的大小,就成了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的难点之一。对年轻干部无论是平职交流,还是提拔使用,往往都带培养性的。如果一个年轻干部的潜能不大,使用不当,就会增大干部培养工作的成本。如果及时使用了具有较好潜能的干部,就会收到比较理想的效果,就实现了人们常说的,也是期望的组织部出效益。因此,考察年轻干部的潜能,是一个不断考察、跟踪考察,认识、再认识的过程,不能主观臆断,把考察这一个重要环节简单化,更不能因有了一两次考察,就草率地下结论。考察年轻干部的潜能,主要考察年轻干部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上的坚定性,处理问题、接受事物的敏锐性,对工作环境的适应性,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可塑性,等等。只有把年轻干部的成长轨迹全部掌握了,才能对有潜力的年轻干部,早发现、早储备、早培养、早使用。

二、思维创新,大胆使用年轻干部

尽管这几年来,对年轻干部选拔培养的步伐没有停,也取得了不少成绩,但目前各级领导班子又面临整体性新老交替。回顾1984年体改时班子调整的实践,可以说,一批20多岁、30岁左右的有中专以上文化的年轻干部,尽收眼底,他们当中有许多同志走上了乡局级领导岗位,现在也不过在45岁左右,工作上已经是非常成熟的骨干。其基本经验是思想解放,不拘一格,敢于使用。领导班子的建设,如何面向新世纪,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要有紧迫感,要切实加大年轻干部的选拔力度。要突破影响年轻干部成长和使用的三个障碍。

防止近视——解决人选少的问题。这几年来,对年轻干部培养选拔没有少强调,固然有源头不足(乡局级机关控制进人已多年)、后备干部蓄水池不满等原因,重要的原因是近视,既表现在灯下黑,又表现在看不远,视野不宽,总感到人才缺乏,优秀的年轻干部就更缺了。相反,一些比较优秀的年轻干部因不在领导同志视线范围,不能得到及时地培养使用,出现马找伯乐的忧虑。一些在领导人身边工作的年轻干部,因为接触多,缺点暴露无遗,使用上总不太放心。解决这个问题的有效办法之一,坚持走群众路线,相信多数群众的评价和推荐,就会发现优秀人才。我市连续多年,坚持考察班子必须进行后备干部的群众推荐,在乡镇凡遇党委、政府换届,都进行较大范围的民主推荐,一批年轻干部进入蓄水池,有的多年来,一直被群众推荐的干部,在使用上一般地说,是有较大把握的。经过几年的滚动,目前,我市乡镇班子的结构得到了较大的改进,班子调整的余地也大多了。

防止由少数人在少数人中选——解决干部脱颖而出的问题。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暂行条例》以来,选拔任用干部已经逐步从封闭式陈旧的选人用人机制中走出来,新的充满生机与活力的选人用人机制正在形成和建立。但是,选人用人由少数领导在少数人中选的现象仍然存在。必须加大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力度,要用市场经济开放的观念选人用人,要从机制上对旧的弊端加以约束和克服,领导同志的创新思维是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动力。这几年,我市在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方面迈出了可喜的步伐。去年,对市教委、市卫生局等5个副局级领导岗位,面向全社会公开招考,发现了一批有才干的年轻干部,被录取的5名同志,如果按通常的选用方法,多数不在之列。通过竞争,达到了好中选优,领导满意,干部服气,从改革中尝到了甜头,也促进了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观念的进一步转变。全市推行的中层干部竞争上岗,一年一聘;公推直选基层党支部书记等一系列改革措施,给整个干部队伍的思想,精神面貌都带来了深刻的变化。

防止被台阶束缚——解决年轻干部层次低的问题。目前,乡局级领导班子的平均年龄一般在40岁左右,对年轻干部培养选拔的紧迫性认识不够,往往说起来重要,培养措施则不过硬,使本来就不多的年轻大学生调干生还处在较低的层次上,有的甚至还在工作、生产的第一线。因此,在配备年轻的乡局级一把手时,就感到人选难找,张三太嫩,李四又不成熟,能进县处以上党政班子的就更少了。没有若干人选作比较,就谈不上好中选优,必然会影响到选拔干部的质量,矮子里选将军,以至造成选人失误,贻误事业,反过来又影响到对年轻干部培养选拔的积极性。在实践中对年轻干部的选拔使用,在较低的层次上,有台阶不能唯台阶,不能把台阶设置太细,可以跨越台阶,否则,小步快跑不等于就跑得快。对年轻干部使用,还应注意尽量升级,避免留级,防止降级,允许有失误,在较低的层次上提拔年轻干部,有失误也易于纠正。只有这样,选拔年轻干部进较高层次的领导班子,就不愁没有人了。

三、积极探索,加快培养年轻干部

不论是在基层、在机关、在企业的干部,还是在党内、在党外的干部,都是党培养的干部,都是党的宝贵财富。所有干部离不开党的培养,自生自长,必然自生自灭。在新的形势、任务面前,要认真总结过去干部培训方面的成功经验,同时,要探索新的途径。

延伸源头——造就才源滚滚来。要用创新的观念,进一步拓宽干部工作思路。在培养对象上,要延伸源头,不能局限于现有在册干部。有关部门和乡镇,要把每年从本地区录取的大中专生基本情况建立台账,畅通联络渠道,掌握他们在校学习和思想状况,就业趋向,及时采取措施把他们吸引回来,结合本地人才资源结构,为他们就业提供服务,优先培养。要把高考落榜生、在中学里的团员积极分子纳入各有关党组织的视野,把他们作为村、乡镇企业干部中的后备力量,结合基层工作实际需要加以培养,这个工作如不及时,一二年后,这些人作为资源也易于流失。我市从1992年开始,进行中学生业余党校试点,至1995年普遍推进,首先把学生干部、三好生、团员吸收到业余党校来,进行正常的培训等活动,先后有39名中学生发展入党,不少中学生回乡后成为农村基层两个文明建设的骨干。

大跨度使用——早压担子早成才。要进一步优化年轻干部上的环境,由于世俗陈旧的如论资排辈、官本位等观念的顽固性,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年轻干部的培养使用,加之一些年轻干部存在的弱点,往往以不成熟、太嫩为理由,得不到锻炼压担子。因此,在对年轻干部培养使用的思路上,应从制度上给予硬化,年轻干部的使用,一般以交流为宜,树挪死,人挪活,年轻干部交流使用,便于他们在新的环境锻炼、提高、完善自我。一个新的环境也比较容易接受交流来的年轻干部。年轻干部交流使用,是年轻干部早成才、快成长的有效举措。

补好关键课——培养基本技能,掌握基本功。因为干部的学历、阅历、工作经历不同,使不同的干部,具有不同的特长,表现出干部在工作中的不同专业技能。根据干部培养的需要,事业的需要,一个班子中工作的需要,既要扬长避短,发挥优势,又要加强对年轻干部有目的性的培养,补好必修课。对年轻干部缺什么补什么,既做不到,也无大的必要。但对年轻干部的基本要求,考察考核达不到的,一定要补课。现阶段,对年轻干部的政治素养估价不要太高,否则,将会给党的事业、国家前途、现代化建设带来不利因素。要扎实地抓好党的基本理论、党规国法的灌输和思想道德方面的教育,使他们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上始终不动摇。要加强对年轻干部在领导方法、领导艺术等方面的培训,努力提高他们的宗旨意识、公仆意识,成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实践者。

第四篇:培养选拔年轻干部调研报告

这是一篇关于调研报告的范文,可以提供大家借鉴!

一、主要做法

1、加强交流,为年轻干部积累经验提供舞台。我们一方面实行年轻干部定期交流制度。针对一些年轻领导干部长期在一地任职,作用发挥受到一定限制的情况,制定干部在一地任职的期限和重点热点岗位交流的规定,让那些较有潜力的年轻干部到不同的工作岗位上进行全面的培养锻炼。近两年,我们利用县乡班子换届的契机,共交流年轻干部184人。另一方面采用各种交流形式培养锻炼干部。选派优秀中青年干部参加企业“两个置换”、“三个代表”教育学教活动、农村建整、农业结构调整等中心工作,让年轻干部在多个岗位上得到锻炼和充实。

2、强化培训,为年轻干部提高素质铺路搭桥。年轻领导干部有激情、有干劲、有文化,接受新事物快,创新意识强,但也存在着实践经验不足、领导方法简单、知识结构单一等问题。我们针对这些情况,一是重点办好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培训班以基础理论、领导科学、政治与经济形势、科技现代化知识、党的建设为教学主要内容,突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通过组织培训班学员进行述学、评学、考学,不断增强年轻干部的理论功底,推动理论学习的深入。二是注重抓好中青年干部的实践锻炼,结合“三个代表”学教活动、社区党建活动把中青年干部放到条件艰苦的村居中开展工作,通过实践,年轻干部的能力和素质得到了一定锻炼提高。三是抓好年轻干部的经常性培训。在大专院校、沿海地区开设培训基地,分期分批组织年轻干部进行培训。通过高层次的学习培训,使年轻干部不断丰富现代科技知识和市场经济理论,拓宽知识面,提高思维层次。

3、深化改革,为选拔年轻领导干部创造条件。一是建立干部辞职制度。把由于个人能力不够,自身行为不当,未能很好履行领导干部的职责,身体状况欠佳,不适应现任职务,或因工作失误造成一定损失和影响的领导干部,通过自愿辞职、引咎辞职、责令辞职等办法调整下来。二是实行干部任期制。对领导干部任职最高年龄和在同一职位的任职年限作出规定,为年轻干部“腾位子”。对超过任职年龄的干部在班子换届时,一般不安排进班子,而改任非领导职务。对在同一职位上工作超过规定年限的,在班子调整时,原则上规定必须调离原工作单位。三是实行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在机构改革过程中,拿出部分领导职位进行公开选拔,在机关部门积极推进中层干部竞争上岗,为年轻干部上岗创造更多机遇。四是规定班子年轻干部的配备比例。抓住党委、政府、人大等班子换届时机,明确班子配备的年轻化目标,提高年轻干部在班子配备中的比例。

4、加强管理,建好管好后备干部人才库。一是推行后备干部公示制。把后备干部队伍的基本情况向基层、向群众、向社会公开,充分听取基层干群意见,接受群众监督。二是推行工作评议制。有计划地组织后备干部每月向所在部门、每季向班子成员、每年向人大、党委进行工作汇报和述职,开展**讲评和评议,强化后备干部进取意识,增强自我培养的压力和动力。三是推行跟踪考察制。通过日常观察、专项测评和定期访谈、年终考评等方法,考察他们的政治态度、思想倾向、能力素质等,并把考察范围向生活圈和社交圈延伸,及时指出不足和努力方向,使他们保持持之以恒的工作热情和干劲,向更高层次健康发展。四是推行谈话提醒制。在建立后备干部培养责任人的基础上,增强管理的主动性,经常性地用正反两方面的典型事例进行宣传教育,帮助他们克服自身不足,防患与未然,培养他们树立良好的工作作风。五是推行动态管理制。根据人才成长的动态过程,实施后备干部队伍优胜劣汰的动态调整补充,把经不住考验、没有培养前途的及时调整出去,对基本素质好、政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及时充实进来。

二、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区县市干部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工作,目前仍还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还需要不断总结、完善和探索。主要表现在:一是相当一部分领导班子未形成合理的年龄梯次结构。“两头小、中间大”,年轻干部总量偏少,50岁以上干部总量偏少,乡镇街道班子平均年龄偏低,县直单位班子平均年龄偏大。二是相当一部分年轻党政领导班子成员知识和专业结构欠合理。缺少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熟悉意识形态工作的干部,缺少熟悉现代经济、农业、外经外贸及法律的干部。三是选人视野过窄,选人余地过小。区县大都只注重从行政事业单位选人,一个区县行政事业单位每年进人相当有限,公招人数更少,企业“两个置换”后人员基本没有管理起来。以上问题如果不采取有力措施尽快解决,就会直接影响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影响党的“三个代表”的实践。因此,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特别是大力培养和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已经成为当前组织部门的一项刻不容缓的重大任务。

我们认为,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1、总揽全局,着眼未来,规划建设“大后备”干部人才库。建设一支来源广、数量足、素质高的后备干部队伍,是保持领导干部队伍充满活力的根本保证。干部工作必须总揽全局,树立大后备的观念,打破行业、区域、所有制以及身份、资历、职业、文凭界限,把选拔人才的触角伸展到社会各个领域、各个层次、各个角落,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选人渠道,使各类人才充分涌现。干部人才库应包涵各种、各类人才:在身份构成中,既要有干部,又要有工人、农民和其他身份的人才。在门类构成中,既要有党政领导型人才,又要有经济管理型人才。在层次构成中,既要有县处级以上高级后备人才,又要有科局级中级后备人才,还要有股级以下初级后备人才。在梯次构成中,既要有较为成熟的“应用型”领导人才,又要有新世纪的“储备型”人才。还要有适当比例的妇女干部、非党干部、少数民族干部等人才。储备的干部越多,选人用人的余地越大。

2、扩大视野,拓宽渠道,努力营造良好的用人环境。由于体制上的障碍及社会上不正之风的干扰等种种原因,在当前选拔干部的工作中,仍存在着“小圈子”选人,凭印象选人,公开度、透明度不够等问题。因此,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必须坚持公开、公平、竞争、择优的原则,增加干部工作的透明度。一是推荐与自荐相结合。培养选拔青年干部,需要党组织和社会各界的推荐,同时也应特殊重视青年干部的毛遂自荐,使推荐和自荐有机结合起来。要提倡、鼓励青年干部毛遂自荐,要破除“枪打出头鸟”、“含而不露”等陈腐观念,强化舆论导向,为青年干部自荐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使更多的优秀人才加入自荐者行列。

第五篇:关于做好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工作的调研报告

关于做好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工

作的调研报告

关于做好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工作的调研报告2007-12-15 23:50:13第1文秘网第1公文网关于做好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工作的调研报告关于做好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工作的调研报告(2)关于做好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工作的调研报告

关于做好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工作的调研报告

根据省委组织部对本课题的要求,结合贯彻落实全国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座谈会精神,我们组成了由办公室、干部综合处、干部一、二、三处、调研室有关人员组成的课题组,在部领导的带领下,从5月中旬开始,就如何进一步解

放思想、加大力度,切实做好我市的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工作,开展了广泛深入的调研。在调研工作中,我们共召开由部分区、县(市)和市直单位党委主要负责人或分管领导、部分”三讲”教育巡视组组长、部分优秀中青年干部等参加的不同类型座谈会6个;走访了萧山市、市政公用局、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杭州高新技术开发区、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等5个单位;还外出到上海、浦东、苏州、无锡、绍兴等5个地方学习取经,查阅了1994-1996年有关干部工作的档案资料,课题组对我市县(局)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及乡镇、街道和市、县两级机关处(科)级干部的状况进行了认真分析,对100位中青年干部和(局)级领导干部进行抽样问卷调查,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本调研报

一、1995年以来我市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工作的简要回顾

1994年9月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建设几

个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必须抓紧培养和造就优秀年轻干部,努力造就大批能够跨世纪担当重任的领导人才这一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1995年上半年中央又相继召开了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下发了《中共中央关于抓紧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的通知》(中发[1995)2号)文件,对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明确的目标和要求。几年来,我市结合实际,认真贯彻中央的文件和要求,在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工作方面采取了许多有力的措施,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突出地表现在三个方面:

1、抓机遇,及时把比较优秀的年轻干部选拔进领导班子。

1995年以来,市委紧紧抓住贯彻落实中央2号文件,98年市、县两级领导班子换届和99年市级领导班子”三讲”教育整改这三次大的机会,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切实加大了工作力度,及时将一大批政治素质好、工作实绩明显,群众公认度比较高的优秀年轻干部选拔到县(局)以上领导岗位。特别是98年市、县两级领导班子换届和市直单位领导班子调整,干部变动的面和提拔年轻干部的力度尤为大。如1998年,县级领导班子换届,12个区、县(市)(滨江新区除外)新进常委班子32人,占常委班子成员总数的27.6%,平均年龄岁,其中35岁以下19人;新进政府班子25人,平均年龄40.96岁,其中35岁以下的9人。换届后,领导班子的平均年龄,党委为43.6岁,政府为43.15岁,人大为51.35岁,政协为岁,分别比换届前下降了0.6岁、0.34岁、1.53岁和3.57岁。98年市政府领导班子换届后,市政府新一届政府部门的50名正职人选中,新提拔的14名,其中40岁左右的有9人,占64.28%。99年,市级领导班子”三讲”教育后,市委又新提拔了一批优秀中青年干部充实到区、县(市)党政主要领导岗位,从而使区、县(市)党政主要领导的平均年龄下降了1.2岁。

2、抓改革,努力为优秀年轻干部的脱颖而出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机制。市委在认真总结92年我市首次公开选拔市级机关10名副局级领导干部工作经验的基础上,94、98年又先后两次面向社会公开选拔了22名市级机关副局级干部。与此同时,13个区、县(市)也进行了多次公选,共选拔处(科)级干部168名。通过公开选拔,大大拓宽了组织部门的选人用人视野,使一大批优秀年轻干部的脱颖而出,有的直接走上了领导岗位,有的进入了党委和组织部门的视野,以后又陆续被提拔使用。目前,市委公开选拔产生的32名干部已有6人担任市直部门的党政正职。去年以来,市委对新提拔的市直单位副局级干部全部实行了试用制,市直单位的中层干部普遍实行了竞争上岗,一些区、县(市)选拔乡镇、街道和机关部门的领导干部也采用了竞争上岗的形式。领导干部任前公示制也在区、县(市)普遍得到推广。从94年开始,市委每年都要对市管干部进行一次

考核,其中,届中、届末由市委组织部组织力量考核,较好地发挥了考核成果对干部的激励和约束作用。1994至1999年全市共调整不胜任现职领导干部53人,其中正职降为副职8人,副职降为一般干部的3人,改任非领导职务的42人。去年市委还以讲党课的形式向全市市管干部通报了对市直以下单位领导班子及其成员的考核结果,讲评了考核情况,公开点名表扬了一批好的班子和个人,批评了一些班子、人和事,在干部群众中产生了很大的反响。去年市级领导班子”三讲”教育结束后,市委还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干部制度改革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和管理监督机制的若干意见》,关于做好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工作的调研报告

下载市如何培养年轻干部优良作风调研报告(优秀范文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市如何培养年轻干部优良作风调研报告(优秀范文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关于做好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工作的调研报告

    关于做好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工作的调研报告关于做好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工作的调研报告根据省委组织部对本课题的要求,结合贯彻落实全国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座谈会精神,我们组......

    优秀年轻干部调研(5篇)

    优秀年轻干部培养、选拔、使用问题研究 大力培养和选拔优秀年轻干部,是实现领导班子更替有序、保证党的事业后继有人的重要保证。准确把握年轻干部成长规律,做好年轻干部培养......

    年轻干部培养

    年轻干部培养把年轻干部培养好、选拔好、作用好,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一项战略任务,也是各级领导班子抓干部队伍建设的一个重大课题。年轻干部是我们党的事业......

    浅谈如何培养优秀年轻干部

    浅谈如何培养优秀年轻干部 周未 年轻干部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后备力量,优秀年轻干部更是未来的中流砥柱。如何培养好优秀年轻干部,说小点关乎个人成长,说大点关乎国计民生。新时......

    探讨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

    探讨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建立来自基层一线党政领导干部培养选拔链,大力选拔经过艰苦复杂环境磨练、重大......

    年轻干部选拔培养的报告

    XXXXX关于年轻干部培养选拔的报告今年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省委《关于加强和改进优秀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工作的实施意见》的要求,坚持系统谋划,整体推进,把中心干部......

    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精选五篇)

    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毛泽东同志曾深情地对年轻人指出,“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

    市公开考选优秀年轻干部综述

    夯实执政能力建设之基—XXX市公开考选优秀年轻干部综述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如何从基础抓起?如何真正将德才兼备的优秀年轻干部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XXX市打破传统考选模式,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