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村基层党组织吸纳与培育精英参与乡村治理现状调研报告
1.农村基层党组织吸纳与培育精英参与乡村治理的现状
课题组以xx区所辖农村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面向农村驻村工作队、村干部、乡村精英等人发放调查问卷,问卷内容分为农村党组织现状、外来精英现状、内生精英现状、乡村治理现状4个部分。
1.1农村党组织现状与问题分析
经受访对象所在乡村调研可知,乡村均建立了基层党组织,派驻了第一书记,贫困村组建了驻村工作队。在“你对本乡村基层党组织满意程度”调查中,有xx%的人表示满意,有xx%的人表示非常满意,有xx%的人对乡村基层党组织的满意度一般,有xx%的人表示不满意,其余x%的人对乡村基层党组织的发展非常不满意。调研结果表明,受访对象对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整体满意度不高,揭示了当前基层党组织发展、建设水平偏低,不能完全满足农村基层管理需求,有待进一步提升。
1.2外来精英现状与问题分析
外来精英是乡村精英群体的构成部分之一,外来精英的发展现状反映了乡村对于精英的培育、接纳水平与开放程度。在“当前所在乡村外来精英吸纳与培育状态”问题中,有xx%的人表示“处于决策制定阶段”,有xx%的人表示当前“处于经验学习借鉴阶段”,有xx%的人表示目前“未有相关吸纳计划”,有xx%的人则表示“不清楚”。由调研可知,当前农村对外来精英吸纳中的重视程度偏低,对外来精英的价值和其在乡村治理中的作用还不够重视,给精英的吸纳和培育带来了难题。
1.3内生精英现状与问题分析
在“内生精英培育途径”中,有xx%的人表示乡村基层党组织主要通过“内部政策”培育,有xx%的人表示会通过“激励机制”培育,有xx%的人表示“无相关培育途径”,其余xx%的人表示“不太关注”。由调研结果可知,当前在内生精英培育上的路径单一,对内部政策、激励机制的依赖性较大,灵活性不强,且多数乡村的内生精英培养意识薄弱,趋于形式主义,不利于激发内生精英的热情和积极性。
1.4乡村治理现状与问题分析
在“参与乡村治理状态”调研中,仅有xx%的受访者表示所在地“乡村治理参与积极性高”,有xx%的受访者表示所在地“参与乡村治理的频次低”,有xx%的受访者表示所在地“乡村治理透明度不高”,有xx%的人表示对此“不清楚”。调研结果显示,当前基层党组织吸纳与培育社会精英参与乡村治理的水平低下,未能形成常态化的机制,无法满足需求。
2.农村基层党组织吸纳与培育精英参与乡村治理的对策
内生精英和外来精英的产生渠道、特征不同,在引导其参与乡村治理的路径和模式上也存在显著差异,因此,农村基层党组织可根据精英的具体特性,以吸纳、培育、示范、再造和精英参与乡村治理5个方面为基础,构建起参与乡村治理的模式。
2.1农村基层党组织吸纳精英模式
吸纳精英是农村基层党组织赖以发展、延续的保证,也是乡村发展中的源头活水。精英吸纳可以以乡村精英成长计划、精英孵化基地建设、精英落户扶持计划、乡村精英交流基地建设为载体,畅通精英吸纳的路径。乡村精英成长计划分别面向内生精英、外来精英,制定短期、中长期发展规划,由驻村工作人员、第一书记、村干部、在农村工作的各级机构负责人共同组建乡村精英引进专项小组,制定小组成员的责任分工,由各成员签署工作任务书、针对不同精英引进的考核指标要求。对于内生精英,由引进小组对精英的简历、个人信息进行搜集,掌握精英的发展需求、未来的规划,结合内生精英的实际,为其制定职业生涯规划,解决发展困惑,为内生精英创造有利的条件,促进其获得更好的发展。外来精英是农村经济发展的中流砥柱,为了留住外来精英,需考虑该群体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在短期内,通过基层党组织的指导、干预,使其成为乡村发展的核心力量。在长期发展中,使外来精英成长为区域发展的“领头人”、“技术骨干”,体现精英吸纳的示范效应。精英孵化基地采用多元协同共建的方式,由基层党组织联合银行、孵化园运营企业、投融资机构、第三方服务企业共建农村精英孵化园,利用孵化园对外来精英的创意进行孵化,直至项目落地实施、变现,为外来精英提供一个展示自我价值的平台,逐步实现人生价值,拓展乡村的对外影响力。精英落户扶持计划支持外来精英落户发展,制定包含住宅、工业用地、种植用地批复、投资指导等方面的政策规章,减少外来精英在发展中的限制条件。乡村精英交流基地建设目的在于,定期开展区内外精英交流活动,通过不同精英间的经验分享、案例学习,拓各精英的眼界,增强其创新能力、综合素质。其中,经验分享活动侧重于知名精英创业经验、投融资经验的学习,在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带领下,引导精英积极学习先进经验,取长补短,举一反三,克服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
2.2农村基层党组织培育精英模式
精英培育是基层党组织引导和指引精英投入乡村建设的关键一环,可通过舆论宣传机制建设、职业发展培训体系设计等方式,建立立足农村,面向基层一线的创新创业型、多能型精英人才队伍。舆论宣传机制建设层面,以线上、线下两个途径为核心,建立多层次的乡村发展引导体系。在线上可以村为单位,建立基层党组织微信公众平台,设置“流动党校”“村事速报”“基层党建”“群众服务”“留言反馈”“三农工作”模块,关注民生及精英成长现状,以乡村振兴、乡村治理现代化建设为导向,每周向村民、精英群体、干部群体推送最新的乡村创业政策、精英引进制度,做到精英培育、乡村日常管理过程的透明化,使精英能够熟悉农村的产业发展,转变思维,培养擅于学习钻研、懂创新、有能力的农业技术人才。利用微信的便捷、消息传达及时、快速的特点,由各村组负责人对精英的资料、人际关系档案进行摸排,按照精英所处行业、区域的不同,分门别类,建立微信交流群,在群内指派第一书记、村干部等人员对其答疑解惑,提升精英在服务农村、建设农村过程中的体验感。线下渠道,由农村基层党组织为主体,每月创办1-2期黑板报或者内部报纸,届时将供全体村民查阅,内容以乡村的发展动态、乡村治理建设、乡风文明成果展示、精英管理培育为基础,采用基层领导班子轮流负责的形式,完善内部引导机制。职业发展培训体系设计方面,不同精英群体的职业类型、发展方向不同,培训内容也许进行分类设计。按照精英群体发展状态的不同,将其分为初创型精英、进步型精英、持续创新型精英与衰退期精英四类,对于初创型精英,向其提供职业生涯规划、专业农业技术、合作社运营、管理模式创新方面的知识培训,增强其运营技能。进步型精英主要开展适用于岗位发展需求的农村致富技术、“金点子”创意培训、乡村盈利变现模式上的培训,从而为乡村的发展输送更多有志于农业事业的有志青年。对于持续创新型精英,引进国内外乡村创新实践的案例,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学习观摩,促进优秀经验的内化。针对衰退型精英,采用以老带新活动,由经验丰富的精英对其开展一对一帮扶,使处于下降期的精英能够主动寻找到个人定位,在职业领域获得新的突破,搭建系统化、多维化的基层精英培育平台。
2.3农村基层党组织开展精英示范的模式
精英示范可围绕乡村精英库建设、乡村精英考核标准建设、乡村精英示范策略设计三个部分展开。乡村精英库建设即面向各个乡村建档立册,综合分析、评价乡村的发展现状,结合乡村振兴战略、美丽乡村的建设要求,制定精英遴选标准,由专职人员考察人员的基本条件,并在村委会及电子渠道公示,接受群众监督和举报,对公示期后的精英纳入到精英信息库,及时根据精英的变动情况更新。乡村精英考核标准建设可以依据工作业绩、贡献度、综合素质指标,实施月度考核、季度考核和年度考核,对于各类考核表现优秀的精英给予奖励。考核标准可通过精英大会的形式进行论证、修订与完善。乡村精英示范策略设计层面,主要通过以下方式展开:一是健全基层精英的档案管理机制,对每一位精英建立专属的档案,记录其发展历程、考核结果,评价精英在不同阶段的发展状态。二是为代表性精英安排记者进行访谈,撰写先进事迹案例,上报至区(县)级以上部门及媒体,由其负责进行精英事迹的宣传报道,让先进的经验得以在区域内外传播,提升精英示范的效果。三是选拔农村农业技术带头人、三农骨干、职业农民标兵、精英代言人等,采集获得各荣誉的精英信息,进行大规模的推广,发挥精英代表对于其他精英的激励作用。
2.4农村基层党组织实施精英再造的模式
以双向精英互动模式构建、精英双导师制度为基础,利用农村基层党组织开展精英再造。其中,双向精英互动方面,采用“引进来”、“走出去”的模式,磨砺精英的发展能力,调动人才的发展动力。“引进来”上,主要引进省内周边区的优秀乡村精英,由其负责举行专题讲座,向精英人群讲解乡村精英的发展与定位、精英的成长规划、精英的专业发展方向、精英对于乡村治理的意义等,帮助精英认清自身的价值和作用,培养起力争上游、迎难而上的信心和勇气。除此之外,乡村还可直接引进外地的精英吸纳与培育模式,经过本土经验的转化,形成独具特色的精英再造方案。“走出去”方面,主要选拔精英代表,前往精英培育的示范村观摩,了解该村在吸纳与培育精英上的经验,促进不同区域理论、实践经验的融合、交流与互动,更新传统的精英培育方法。利用引进和走出去结合的策略,使得基层党组织的精英再造方式更加适应当代需求,保证了精英在乡村大施所能的基本条件。精英双导师制是以双导师理论为思想形成的,操作途径为:由内部导师和外部导师,共建以乡村精英为对象的双导师工作制,群策群力,为精英的全面发展服务。内部导师从驻村工作人员、第一书记、村干部、各级农村组织工作的负责人中筛选,采用专业相近、文化程度相近和双向选择的原则,给精英安排内部导师,缩短精英处理日常乡村问题、困惑的时间。外部导师从社会劳动保障部门、农业发展部门、商业投融资结构负责人中筛选,利用外部导师雄厚的资源优势、工作经验、职业优势,可以给精英的发展提供可行的参考建议。
2.5农村基层党组织引导精英参与乡村治理的模式
农村基层组织在精英参与乡村治理过程中,充当着引导者、直接干预者的角色,在此可利用显性引导、隐性引导两种方式展开。显性引导以召开宣讲会议、建设精英联盟、开展乡情教育为主。宣讲会议上,组织熟悉农村产业发展、三农工作的负责人,承担着精英培育、精英吸纳、精英管理方面的政策宣贯任务,利用宣讲会和精英展开面对面交流,使精英的问题在第一时间内得以解决。精英联盟为乡村各精英交流经验、协同发展的共同体,各精英间是相互合作的关系,可以利用彼此的社会关系、资源渠道互利共赢,又是互相竞争的关系,在竞争中发展,在发展中进步。乡情教育即通过乡村广播、乡村广场标语、公众号推送、软文的方式,向精英全方位的介绍乡村治理动态、乡村的发展前景,激励精英建设乡村的责任感。隐性引导主要通过红色文化传播、乡村治理活动的举行,推动精英参与到乡村治理过程。乡村治理活动上,可利用精英群体的征文、趣味运动会等,加强精英间的交流,将乡村治理思想穿插入活动设计过程,为精英参与乡村治理提供充分的保障。
第二篇: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调研报告
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调研材料
杨三龙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的细胞,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党团结带领农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斗堡垒。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这既是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必然要求。在“三农”问题下,如何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进一步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是当前摆在各级党委和组织部门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近年来,我县在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上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与实践。
一、做法与成效
(一)抓认识,强责任。我县始终坚持把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作为深化农村改革、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确保农村稳定的基础和关键,树立党委书记“不抓党建是失职,抓不好党建是不称职”的观念,切实把加强农村党建工作作为一项长期任务常抓不懈。在工作实践中,各乡镇党委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十七大和地、县相关工作会议精神,不断增强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意识,较好落实了党委书记“第一责任”、分管书记“具体责任”,党员领导干部的“基本责任”,基层党支部书记“直接责任”的职责,建立健全了党委定期研究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制度和班子成员党建联系点等制度,形成了定时开会研究、定时检查督促、定时解决难题的工作机制。同时,各乡镇班子成员都能经常深入党建联系点指导和帮助村干部理清发展思路,落实发展项目,解决实际问题;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班子成员配合抓,纵横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此外,县、乡(镇)层层合理确定党建工作目标,全面推行目标责任书管理,建立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考核指标、考核制度,把“软任务”变成“硬指标”,对党建工作做到逐项落实,推动了农村党组织建设工作的整体发展。
(二)抓阵地,固根基。多年来,由于没有固定的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村党支部长期处于“打游击”的状况,严重制约了村级组织的作用发挥。面对这种现状,我县从加强农村党的建设,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战咯高度,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村级党组织活动阵地建设,及时部署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这一工作,采取县直部门进村帮扶,-2既使“老大难村”的班子得到了有效过渡,优化了干部队伍结构,增强了村级班子活力,又使大批机关干部得到了锻炼培养,促进了干部素质提高。
(四)抓培训,增本领。我县坚持开展短期培训与提升学历教育相结合,抓政治理论与科技知识学习相结合,以县委党校为龙头,以乡镇业余党校为纽带,以党员活动阵地为支撑,大力开展下派到村任职干部、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和致富能人培训。近年来,确保了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每年在县级集中培训一次以上,全体党员每年乡级轮训一次以上。同时,我县还采取送出去、请进来等方式强化村干部培训,仅去年和今年,就先后组织近200名村干部到省外华西村、重庆市和省内江口县等地方参观学习,以及在县内乡镇之间积极开展交流学习,做到了所有村干部都能学习相关理论、政策和农业实用技术等知识,全面提高了农村基层干部的政治理论水平和带领群众致富本领。
(五)抓载体,激活力。我县紧扣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这一中心任务,以贯彻落实“三级联创”活动相关要求为主线,在“创”上下功夫,在“联”上抓落实,不断丰富创建形式和创建内容,先后深入开展了“党员责任区”、“创-4与建议:(一)要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建设。我们要继续以深入开展“三级联创”活动为载体,以建设“五个好”基层党组织为目标,建立健全抓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责任制,上下联动,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全面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整体水平。一是要在保持班子相对稳定的基础上,按照“优化班子结构、强化整体功能”的原则,进一步选好配强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要创新选拔机制、拓宽选拔渠道,把那些真正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能力上信得过的优秀年轻干部选拔到村级干部岗位上来。二是要继续以县、乡(镇)党校为主阵地,加大对农村基层党组织干部的系统培训力度,增强农村基层党员干部运用市场经济规律指导农业农村工作的能力、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能力、善于做新时期农民思想工作的能力、处理复杂矛盾和问题的能力以及依法办事的能力,提高执政为民的本领。三是要始终抓好农村基层党组织后备干部的培训、培养和教育管理工作,解决“后继乏人”的问题。
(二)要进一步加强农村党员队伍建设。一是要把党员教育摆到重要位置,切实加强农村党员干部对政治理论-6岗定责制度,使党建工作的各项目标和任务在活动中得到落实和深化。特别是在“五个好”党组织创建工作上,集中在缺项、薄弱环节上找差距、查原因、定措施,切实抓好改进提高。同时,要抓典型,依靠典型的示范、引导、激励和辐射作用,推动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不断创新发展。
(四)要千方百计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在新时期,要发挥好农村基层党组织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村级经济的发展壮大。只有集体经济发展起来,农村才能解决有钱办事、集中资金办大事的问题。也只有通过集体经济的发展和壮大,才能强化村级社会化服务,为农民搞好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帮助农民解决一家一户办不了也办不好的事,真正为农民排忧解难。因此,要把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发挥村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的重要突破口,继续把发展集体经济纳入村经济发展规划,坚持因地制宜,发挥各自优势,围绕稳定农村政策、调整经济结构,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不断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增强为农民服务的实力和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
(五)要进一步加强农村党员干部作风建设。要继续巩固、发展先进性教育和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果,始终把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的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89-
第三篇: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调研报告
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调研报告
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调研报告
为认真贯彻落实从严治党要求,详细掌握全市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情况,xxxx市于4月份开始对全市243个村进行了拉网式调研督查,截至目前,调研督查工作基本结束,现将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基本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xxxx市辖22个乡镇,8个街道,其中5个为涉农街道,共有243个村。有农村基层党组织243个,其中党委2个、党总支121个、党支部126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党组织115个,其中党委1个、党总支1个、党支部113个;农村其他产业和行业协会党组织25个。有农村党员15734人,其中30岁以下党员741人、40岁以下6220人、50岁以下5174人、60岁以下1897人、60岁以上1702人;具有大专以上学历522人、中专(高中)学历2942人、初中以下学历12270人。
通过2013年村“两委”换届,共选出村“两委”班子成员1406名,其中连选连任924人,新当选482人;村“两委”子成员交叉任职204人,实现村书记、主任“一肩挑”31人。村“两委”班子成员平均年龄为47.1岁,较上届下降2.6岁;大专以上学历达到654人,较上届增加189人;致富带头人达到883人,较上届增加275人。
二、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几点做法
1.强化党建领导机制,扎实开展评议工作。一是建立实施“1+4”党建工作领导新机制,“1”是调整全市党建工作领导小组,由市委书记牵头抓总;“4”是结合市级领导分工,分别建立基层场所达标、非公党建等4个党建重点工作领导小组,真正实现党建工作与经济工作的相融共进。二是发挥考评“指挥棒”作用,认真执行“三级联述联评联考”制度,建立“2+2+1+1”党建工作模式,在全市树立“大抓基层、狠抓基层”的工作导向。
2.健全制度体系,创建党建监督机制。一是明确党建目标,市委制定出台了《关于以改革创新精神打造党建高地的实施意见》,对基层组织建设等六个方面提出具体任务要求,实行完成销号制,保证落实到位。二是全面推行“四议一审两公开”制度,为各村统一制作了制度图版和《工作记录》,建立健全村“两委”联席会议、村委会向村党组织汇报工作等制度,各乡镇街制定了村干部严格管理办法。三是实行农村基层党建监督员制度,聘请100名悉党建工作的党代表为基层党建工作监督员,通过集中与分散、定期不定期监督检查、视察调研等活动方式,监督基层党建工作落实并建言献策。
3.完善组织设置,抓实合作社党建工作。一是优化组织设置。坚持上提下分,把115个村升格为党总支,宋杖子镇宋杖子村、范杖子村成立二级党委,建立了25个农村社区党支部。二是着重抓好合作社党建工作。实施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党建“扩面提质增效”工程,建立400万元的专项发展及党建基金,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292家,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达到100%。实施“村社合一”党建与经济发展模式,村党组织领办创办的合作社超过27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连续两年产值都在10亿元以上,实现了农村党建与经济发展的互促双赢。
4.注重结构调整,强化班子队伍建设。一是选强配优基层党组织书记,致富带头人达到156人,向全市243个村全部选派了“第一书记”;加大对不合格村干部的处置力度,2014年共调整村“两委”干部7人。二是全面实施了村干部“德能双强”培训计划,截止目前各乡镇街累计开设大讲堂100余堂,累计培训基层干部7000余人次。三是改进考核管理,乡镇街按照不少于100分将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工作纳入村岗位责任制考评,考评结果与村干部报酬、奖惩、任用挂钩。四是实施村级后备干部“千人计划”,按照“一职一备”原则,通过“四推、两考、一公示”选拔模式,选拔村级后备干部979人,并建立了村级后备干部培养、管理和使用有机衔接的工作机制。
5.加大投入保障,夯实党建工作基础。一是实施村级集体经济壮大工程,建立了土地入股、领办创办合作社等15种发展路径,目前50%以上的村已经实现村级集体收入。二是加强经费保障,所有村级组织运转经费全部达到9.65万元以上,建立了320万元的党建专项基金。将大村2万元、小村1.8万元办公经费及每个村2万元的党建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并将村干部平均报酬提升至15000元。三是实施基层组织活动场所达标工程,在对158个不合格村级组织活动场所进行新建、改造、修缮的基础上,2015年实施村级活动场所全部达标工程,到今年年底全市所有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将全部达标。
三、当前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是村级党组织开展工作积极性不够。村级党组织是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第一线,直接与广大群众接触。他们的工作任务较为繁重,一些工作琐碎复杂,面临的压力也最大。按照现行的村民自治制度的设计,村里的“两委”班子成员多的有5人、少的只有3人。大小村人口差别很大,但是“两委”班子人数差不多。这就使得各村的工作强度不平衡。同时,村干部的报酬相对较低,缺乏福利待遇,换届较为频繁,工作不稳定,影响了村干部职位的吸引力。
二是农村党员普遍战斗力不强。农村党员年龄偏高、文化程度较低,严重影响了基层党组织活力和战斗力,与新农村建设的任务要求不相适应。当前村级组织干部队伍年龄偏大、文化偏低的状况还未得到根本改变,相当一部分发展对象仍然集中在乡镇机关、学校及村干部当中。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部分农民价值观发生了变化,一切向“钱”看,在金钱至上观念的支配下,无意向组织靠拢;农村基层干部对青年农民的吸引力减弱,党员后备干部来源渠道日趋狭窄。
三是流动党员管理仍是难题。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社会体制的改革,劳动力在产业间转移和地区间流动日益广泛和频繁;其中,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和人才流动中的党员越来越多,范围也越来越广。党员流入地和流出地衔接不畅,致使流动党员参加组织生活困难,部分流动党员对“党员”本身重视不够,流出后重视经商和务工,不主动接洽党组织。农村党组织如何加强对这部分党员的教育和管理,使他们永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已成为基层党建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四、对于解决问题途径的探索
1.完善基层干部激励和保障机制。要结合各地实际,出台对优秀村级党组织书记的奖励政策,给予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补贴奖励,建立激励性村干部工资发放机制,激发干事创业和服务群众积极性。加大从村党组织书记中考录公务员和选拔乡镇领导班子成员的力度,解决村干部后顾之忧。同时,加大村后备干部培养使用,切实解决“两委”班子成员青黄不接问题。建立完善生活困难村党支部书记、离任村党支部书记台帐,对生活困难的村党支部书记、离任村党支部书记,在“七一”、春节等重大节日进行走访慰问,把党的温暖和关怀送到他们的心坎上。
2.大力培养服务型党员干部队伍。一是改进教育培训方式,通过参观学习、典型带动、实践锻炼等方式强化教育培训,坚持开好“基层干部大讲堂”,每月对村干部开展集中培训,注重提高基层干部政治素质、服务群众能力、经济发展能力、维护稳定能力、组织建设能力、依法办事能力,努力将基层干部打造成为全能型干部,提供全方位服务。二是下大力气解决农村党员老化、素质不高等问题,保证每年新发展35周岁以下党员占农村发展总数的80%。三是注重党内政治生活,每个党组织每年要召开一次高质量的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解决好党员政治生活和组织生活随意化、平淡化和庸俗化问题。
3.探索创新流动党员管理方式。一是不断完善管理。及时为流动党员建立《流动党员流入、流出登记簿》和《表现情况登记簿》。同时,建立流动党员管理电子信息库,实行动态与静态、日常与跟踪管理相结合。二是建立联络制度。按党员分布情况,设立流动党员联络员,充分发挥他们对村内党员情况熟、住户明的优势,抓好对流动党员的联络、管理,弥补村级党组织对流动党员管不到、管不全的不足。三是设立流动党员服务站,为流动党员发放《流动党员服务证》,建立与流动党员的桥梁和纽带机制。流动党员服务站在发挥管理作用的同时,要注重发挥服务功能,为流动党员“排忧解难”,体现组织关心。
第四篇: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调研报告
文章标题: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调研报告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和战斗力的基础。”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的细胞,是党在农村全部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党团结带领农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斗堡垒.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这既是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必然要求.在“三农”问题下,如何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进一步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是当前摆在各级党委和组织部门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近年来,宁陕县在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上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与实践。
一、基本做法
1、抓认识,变观念。宁陕县委始终坚持把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作为深化农村改革,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确保农村稳定的基础和关键,县、乡(镇)党委书记都树立了“不抓党建是失职,抓不好党建是不称职”的观念,切实把加强农村党建作为一项长期任务常抓不懈。在实践中,各乡镇党委认真学习贯彻十六大、十六届四中全会和市、县组织会议精神,自觉增强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意识,较好落实了党委书记“第一责任”、分管书记“具体责任”,党员领导干部的“基本责任”,基层党支部负责人“直接责任”的职责,建立健全了党委定期研究基层组织建设制度和班子成员党建联系点等项制度,做到定时开会、定时检查、定时解决难题。各乡镇班子成员都能经常深入党建联系点指导和帮助村干部理清发展思路,落实发展项目,解决实际问题;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班子成员配合抓,纵横联动,齐抓共管的格局。同时,各乡镇党委按照“细化、量化、科学化”的要求,合理确定党建目标,全面推行目标责任书管理,建立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考核指标、考核制度,把“软任务”变成“硬指标”,对党建做到逐项落实,推动了农村党组织建设的整体发展。
2、抓阵地,固根基。2002和2003连续两年遭受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涝灾害,致使宁陕县村级组织活动室41间被摧毁,50的活动室成为危房.面对这种现状,县委从加强农村党的建设,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战咯高度,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村级党组织活动阵地建设,明确要求县委每名常委每年包建一个困难最大村的活动室,每个包村部门每年必须完成一个村活动室的改建、重建任务,每个乡镇按实际情况完成一定比例村的建设任务,把活动阵地建设任务纳入县直部门、乡镇党委任务目标考核,采取“立足自建、部门帮建、激励促建”的办法,乡镇村累计自筹资金120万元,党员投工投劳8000余个,县直部门投入帮建资金72万元,争取省市有关单位资金24万元,共投入资金216万元,先后对全县72个村党员活动室和村两委会办公室进行了改建、扩建、重建、维修,共新修党员活动室和村两委会办公室34个102间2720平方米,水毁活动室重建14个52间1120平方米,维修改建38个114间2880平方米,为98个村党员活动室和村两委会办公室办理了“两证”(房屋产权证、土地使用证),在全市率先实现公房化.在实现房屋公房化的基础上,县委组织部又先后为98个村统一制作了制度标牌,村两委会记录本、党员花名册、后备干部花名册等16种表册,为81个村配备了一批电教设备,村级覆盖率达82、6,共建成示范性党员活动室27个,标准化党员活动室41个,占全县98个村总数的69。
3、抓班子,强核心。宁陕县委站在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高党在农村执政能力的高度,始终把村党支部班子建设放在突出重要位置,在村党支部换届和班子整建中,在注意保持基层干部队伍的相对稳定的同时,对个别经教育变化不大,仍没起色或闹不团结的班子采取“选、聘、调、配“等方法,进行组织调整。尤其是在拓宽农村干部来源渠道上进行了大胆探索和尝试,先后选派30名科级后备干部到乡镇担任乡镇长助理和77名科级后备干部到77个村担任村支部副书记或村委会副主任,2名乡镇科级后备干部到村任党支部书记,这种高位嫁接的办法既使“老大难村’’的班子得到了有效过渡,又优化了干部队伍结构,促进了干部素质的提高。结合村级组织整建和村党支部换届选举,共调整支书17人,调整充实支委146名,使全县农村党支部书记的平均年龄下降至43岁以下,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支部书记比例达到42。一类支部达66个,占67.34,二类支部32个,占32.61。
4、抓培训,强素质.宁陕县坚持短期培训与学历教育相结合,理论与科技知识相结合,以县委党校为龙头,以乡镇党校为纽带,以党员活动室阵地为基点,先后举办下派到村任职干部、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党员绿色产业大户等培训班共20余期,培训2000余人次.先后有85名有潜力、有能
力的农村基层干部参加了农广校学历教育,95以上的乡村干部接受了理论、政策、农业实用技术的学习和培训,从而提高了农村基层部干理论水平和带领群众致富的本领。
5、抓载体,促党建.宁陕县紧扣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这一中心,把深入开展三项活动(三级联创、双带两示范、评优树模)、全力实施六大工程(堡垒、四大培养、素质、旗帜、输血、四带一创),积极推行了支部加协会的模式和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制度为主要内容的党建主题活动作为实践“三个代表”、整体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水平的一个重要载体来抓,在开展新一轮“三级联创”活动中,始终坚持在“创”上下功夫,在“联”上抓落实,现14个乡镇党委中达到“五个好”标准有8个,占57;村党支部达到“五个好”标准34个,占34;在“四大培养”工程实施中国共产党培养党员绿色产业大户500户,在绿色产业建设大户中培养入党积极分子209名,在绿色产业建设大户中培养后备干部208名,在农村党员中培养绿色产业建设标兵205名,在绿色产业建设标兵中发展党员93名,在绿色产业建设中培养先进基层党组织46个.从而进一步改善基层干部队伍结构,激发党员队伍活力,切实增强了党组织和党员领导经济建设,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在开展以党员带头致富、党员带领群众致富,创建党组织科技致富示范基地和党员科技致富示范户(双带两示范)活动和以创建综合示范先进乡镇党委、综合示范先进村党支部、党员致富带头人为主要内容的旗帜工程实施中,通过党组织紧扣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搭建发展平台,党员运用科技致富示范作用带动产业结构调整,使党组织和党员融入了经济发展潮流,形成了一批党建与经济发展的典型.共落实双带党员500名,建立党组织科技致富示范基地126处(其中党委20处、党支部106处,高标准50处),培养党员科技致富示范户477户(其中高标准100户);农村“双带两示范”先进基层党组织16个,综合示范先进乡镇党委3个,综合示范先进村党支部10个,党员致富带头人82名.其中,省级先进村党支部1个;市级综合示范先进乡镇党委1个,综合示范先进村党支部1个,党员致富带头人4名。
6、抓机制,强队伍.为了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村干部的考核考评机制,把村干部的功过交由群众评说,报酬交由群众评定,去留交由群众选择,宁陕县积极推行了村级干部“双评双考”,即:每年年终由乡(镇)党委组成考核组深入到村听取村支部、村委会和两委主要负责人述职,由村民代表对村两委班子和村主要干部的德、能、勤、绩、廉和村两委班子进行综合“评议”;乡(镇)党委派出的考核组按各村年初与乡镇党委签定的责任书,逐项量化打分,评定格次.通过双评双考,使村级行政水平明显提高,各类矛盾明显减少,党群关系明显改善,农村精神风貌明显改观,经济发展明显加快。
二、存在的问题:近年来,宁陕县在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实践中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农村党员队伍结构不尽合理的现象,制约了农村基层党组织活力的发挥;二是党员发展教育管理与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形式不相适应;三是农村党组织领导能力和政治水平与推进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客观要求不相适应;四是农村集体经济积累的现状,直接影响了农村基层党组织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五是村级民主管理特别是财务管理机制有待尽快健全完善。
三、对策与建议:为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特提出以下对策与建议:
(一)要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建设.我们要继续以深入开展“三级联创”活动为载体,以建设“五个好”乡(镇)村党组织为目标,建立健全抓农村基层党建的责任制,上下联动,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切实抓好村党支部建设,全面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整体水平.一是在保持班子相对稳定的基础上,要按照“优化班子结构、强化整体功能”的原则,选好配强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要创新选拔机制、拓宽选拔渠道,把那些真正“靠得住、有本事”的优秀年轻干部选拔到村级干部岗位上来.二是要继续以县、乡(镇)党校为阵地,加大对农村基层党组织干部的系统培训力度,增强农村基层党员干部运用市场经济规律指导农业农村的能力、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能力、善于做新时期农民思想的能力、处理复杂矛盾和问题的能力以及依法办事的能力,提高执政为民的本领。三是要始终抓好农村基层党组织后备干部的培训、培养和教育管理,解决“后继乏人”的问题。
(二)要进一步加强农村党员队伍建设.一是要把党员教育摆到重要位置,切实加强农村党员干部对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的学习,切实抓好农村党员干部对科技文化和市场经济等知识的学习教育,不断提高农村党员干部的自身素质和能力,努力使农村党员干部成为政策明白、技术多面、信息灵活的农村经济发展带头人.二是必须按照新时期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的时代要求,把发挥共产党员模范作用落到实处.要大力推广农村党员集体活动日和党课教育日制度,扎实开展农村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党员先进性承诺制,增强党员的荣誉感和责任感,调动党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三是要从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入手,做好发展党员.要积极探索《发展党员公开选拔机制》,优先发展35岁以下的优秀青年入党,要继续侧重于在一线、不是党员的村委会主任、农村产业大户、妇女和高中以上文化青年中发展党员,以改善党员队伍的结构.四是要切实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要严抓“入口关”和“出口关”.党员“入口”要按照标准,严格程序,保证质量.要认真贯彻从严治党的方针,疏通好党员队伍的“出口”,严肃处理不合格党员。
(三)要进一步深入开展农村党建主题活动。在农村基层党组织中继续扎实开展“三项活动”(三级联创、双带两示范、评优树模活动),深入推进“六大工程”(堡垒、素质、四大培养、旗帜、输血、四带一创工程),推行支部加协会模式和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制度,使党建的各项目标和任务在活动中得到落实和深化。特别是在“五好”党委建设上,集中在缺项、薄弱环节上找差距,找原因,抓好改进提高。在“五好”村党支部建设上,要抓典型,依靠典型的示范、引导、激励和辐射作用,推动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不断创新发展。
(四)要进一步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为群众服务的经济能力。在新时期,要发挥好农村基层党组织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村级经济的发展壮大。只有集体经济发展起来,农村才能解决有钱办事、集中资金办大事的问题。也只有通过集体经济的发展和壮大,才能强化村级社会化服务,为农民搞好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帮助农民解决一家一户办不了也办不好的事,真正为农民排忧解难。因此,要把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发挥村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的重要突破口,继续把发展集体经济纳入村经济发展规划,坚持因地制宜,发挥各自优势,围绕稳定农村政策、调整经济结构,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不断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增强为农民服务的实力和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
(五)要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作风建设。要继续巩固和发展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把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的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的满意作为第一标准,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一心一意帮助群众致富,想方设法为群众排忧解难。深入开展“两个务必”的教育,真正从思想上解决好“为群众”和“靠群众”的问题,切实转变作风,使农村基层干部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的精神,在感情上心系群众、行动上深入群众,脚踏实地为群众谋利益。建立服务群众的长效机制,继续坚持领导干部党建联系点制度,为群众多为实事,多办好事。继续健全和完善党务公开、政务公开、村务公开、财务公开、依法治村、民主管理等制度,积极探索村两委主要负责人财务审签“双签制”,切实作到按制度办事,用制度管人,促进农村规范化。
《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调研报告》来源于网,欢迎阅读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调研报告。bMR
力的农村基层干部参加了农广校学历教育,95以上的乡村干部接受了理论、政策、农业实用技术的学习和培训,从而提高了农村基层部干理论水平和带领群众致富的本领。
5、抓载体,促党建.宁陕县紧扣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这一中心,把深入开展三项活动(三级联创、双带两示范、评优树模)、全力实施六大工程(堡垒、四大培养、素质、旗帜、输血、四带一创),积极推行了支部加协会的模式和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制度为主要内容的党建主题活动作为实践“三个代表”、整体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水平的一个重要载体来抓,在开展新一轮“三级联创”活动中,始终坚持在“创”上下功夫,在“联”上抓落实,现14个乡镇党委中达到“五个好”标准有8个,占57;村党支部达到“五个好”标准34个,占34;在“四大培养”工程实施中国共产党培养党员绿色产业大户500户,在绿色产业建设大户中培养入党积极分子209名,在绿色产业建设大户中培养后备干部208名,在农村党员中培养绿色产业建设标兵205名,在绿色产业建设标兵中发展党员93名,在绿色产业建设中培养先进基层党组织46个.从而进一步改善基层干部队伍结构,激发党员队伍活力,切实增强了党组织和党员领导经济建设,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在开展以党员带头致富、党员带领群众致富,创建党组织科技致富示范基地和党员科技致富示范户(双带两示范)活动和以创建综合示范先进乡镇党委、综合示范先进村党支部、党员致富带头人为主要内容的旗帜工程实施中,通过党组织紧扣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搭建发展平台,党员运用科技致富示范作用带动产业结构调整,使党组织和党员融入了经济发展潮流,形成了一批党建与经济发展的典型.共落实双带党员500名,建立党组织科技致富示范基地126处(其中党委20处、党支部106处,高标准50处),培养党员科技致富示范户477户(其中高标准100户);农村“双带两示范”先进基层党组织16个,综合示范先进乡镇党委3个,综合示范先进村党支部10个,党员致富带头人82名.其中,省级先进村党支部1个;市级综合示范先进乡镇党委1个,综合示范先进村党支部1个,党员致富带头人4名。
6、抓机制,强队伍.为了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村干部的考核考评机制,把村干部的功过交由群众评说,报酬交由群众评定,去留交由群众选择,宁陕县积极推行了村级干部“双评双考”,即:每年年终由乡(镇)党委组成考核组深入到村听取村支部、村委会和两委主要负责人述职,由村民代表对村两委班子和村主要干部的德、能、勤、绩、廉和村两委班子进行综合“评议”;乡(镇)党委派出的考核组按各村年初与乡镇党委签定的责任书,逐项量化打分,评定格次.通过双评双考,使村级行政水平明显提高,各类矛盾明显减少,党群关系明显改善,农村精神风貌明显改观,经济发展明显加快。
二、存在的问题:近年来,宁陕县在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实践中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农村党员队伍结构不尽合理的现象,制约了农村基层党组织活力的发挥;二是党员发展教育管理与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形式不相适应;三是农村党组织领导能力和政治水平与推进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客观要求不相适应;四是农村集体经济积累的现状,直接影响了农村基层党组织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五是村级民主管理特别是财务管理机制有待尽快健全完善。
三、对策与建议:为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特提出以下对策与建议:
(一)要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建设.我们要继续以深入开展“三级联创”活动为载体,以建设“五个好”乡(镇)村党组织为目标,建立健全抓农村基层党建的责任制,上下联动,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切实抓好村党支部建设,全面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整体水平.一是在保持班子相对稳定的基础上,要按照“优化班子结构、强化整体功能”的原则,选好配强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要创新选拔机制、拓宽选拔渠道,把那些真正“靠得住、有本事”的优秀年轻干部选拔到村级干部岗位上来.二是要继续以县、乡(镇)党校为阵地,加大对农村基层党组织干部的系统培训力度,增强农村基层党员干部运用市场经济规律指导农业农村的能力、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能力、善于做新时期农民思想的能力、处理复杂矛盾和问题的能力以及依法办事的能力,提高执政为民的本领。三是要始终抓好农村基层党组织后备干部的培训、培养和教育管理,解决“后继乏人”的问题。
(二)要进一步加强农村党员队伍建设.一是要把党员教育摆到重要位置,切实加强农村党员干部对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的学习,切实抓好农村党员干部对科技文化和市场经济等知识的学习教育,不断提高农村党员干部的自身素质和能力,努力使农村党员干部成为政策明白、技术多面、信息灵活的农村经济发展带头人.二是必须按照新时期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的时代要求,把发挥共产党员模范作用落到实处.要大力推广农村党员集体活动日和党课教育日制度,扎实开展农村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党员先进性承诺制,增强党员的荣誉感和责任感,调动党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三是要从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入手,做好发展党员.要积极探索《发展党员公开选拔机制》,优先发展35岁以下的优秀青年入党,要继续侧重于在一线、不是党员的村委会主任、农村产业大户、妇女和高中以上文化青年中发展党员,以改善党员队伍的结构.四是要切实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要严抓“入口关”和“出口关”.党员“入口”要按照标准,严格程序,保证质量.要认真贯彻从严治党的方针,疏通好党员队伍的“出口”,严肃处理不合格党员。
(三)要进一步深入开展农村党建主题活动。在农村基层党组织中继续扎实开展“三项活动”(三级联创、双带两示范、评优树模活动),深入推进“六大工程”(堡垒、素质、四大培养、旗帜、输血、四带一创工程),推行支部加协会模式和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制度,使党建的各项目标和任务在活动中得到落实和深化。特别是在“五好”党委建设上,集中在缺项、薄弱环节上找差距,找原因,抓好改进提高。在“五好”村党支部建设上,要抓典型,依靠典型的示范、引导、激励和辐射作用,推动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不断创新发展。
(四)要进一步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为群众服务的经济能力。在新时期,要发挥好农村基层党组织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村级经济的发展壮大。只有集体经济发展起来,农村才能解决有钱办事、集中资金办大事的问题。也只有通过集体经济的发展和壮大,才能强化村级社会化服务,为农民搞好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帮助农民解决一家一户办不了也办不好的事,真正为农民排忧解难。因此,要把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发挥村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的重要突破口,继续把发展集体经济纳入村经济发展规划,坚持因地制宜,发挥各自优势,围绕稳定农村政策、调整经济结构,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不断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增强为农民服务的实力和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
(五)要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作风建设。要继续巩固和发展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把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的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的满意作为第一标准,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一心一意帮助群众致富,想方设法为群众排忧解难。深入开展“两个务必”的教育,真正从思想上解决好“为群众”和“靠群众”的问题,切实转变作风,使农村基层干部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的精神,在感情上心系群众、行动上深入群众,脚踏实地为群众谋利益。建立服务群众的长效机制,继续坚持领导干部党建联系点制度,为群众多为实事,多办好事。继续健全和完善党务公开、政务公开、村务公开、财务公开、依法治村、民主管理等制度,积极探索村两委主要负责人财务审签“双签制”,切实作到按制度办事,用制度管人,促进农村规范化。
《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调研报告(第2页)》来源于网,欢迎阅读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调研报告(第2页)。bMR
第五篇:新时期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调研报告
农村基层党组织作为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其执政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农村的改革、发展和稳定,关系到党在农村执政地位的巩固。为了全面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增强农村党建工作的针对性和指导性,围绕加强新形势下村级组织建设这个课题,对我区部分乡镇和村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综述如下:
一、近年来农村基层组
织建设取得的成效
最近几年,全区各级党组织紧紧围绕区委关于全面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开创基层工作新局面的要求,按照农村“三有”目标,以“固本强基”为载体,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中取得了明显成效。
1、加强了以党支部为核心的基层组织建设,村级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明显增强。
各乡镇领导班子齐全,政治素质和工作能力较强,村两委班子建设不断加强,目前3个乡镇中,共有13名选派干部在村(社区)担任第一书记或乡党委副书记(其中3名为省、市选派干部,10名为区选派干部)。干部的知识和年龄结构进一步得到优化,各乡镇机关干部的大专文化程度均达到90%,45周岁以下达75%以上,特别是在村两委换届选举后,村干部的文化程度、年龄结构也有较大改善。基本保障制度进一步健全,在进一步提高村居干部收入的同时,建立了以报酬稳步增长、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为主要内容的基层干部“三位一体”激励保障机制,村干部工作积极性进一步增强。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得到普遍重视,按照分级负责、普遍轮训的原则,通过定期办班和外出参观考察等方法,有计划的对基层干部和党务工作者进行了培训。注重抓好党员队伍建设,各党委班子成员均建立了基层党建工作联系点,各乡镇都建立了直管党员基本情况台帐。发展党员工作正常开展,各村做到两年发展1名以上党员,培养3名以上入党积极分子的要求。
2、健全规范了各项规章制度,基层民主法治建设稳步推进。
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制度得到基本落实。各乡镇都能较好地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坚持党员代表大会、党的选举、党的组织设置、“三会一课”,党内组织生活会和民主生活会等组织制度。建立健全了党员学习培训等教育管理制度。坚持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支持村委会依法开展工作。较大多数村形成了党组织统一领导、村委会民主管理、关系协调、运转有序的村工作机制。全面推行了村民大会、代表大会讨论决定制度,基本做到重大事务“一事一议”。
3、加大了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农村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
一是加大了对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政策扶持力度。区委、区政府专门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城郊型农业发展的若干意见》,进一步加大对农业产业化和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的扶持力度,几年来相继建成了一批有发展潜力的基地和项目,如永强、宜梅、永青、万利、宏祥等龙头企业发展态势良好。二是进一步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平台的建设。几年来,我们相继开展了土地整理、土地复垦等专项行动,策划申报了以海口为主的5万亩现代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目前规划评审已通过,正加快推进建设步伐。海口临港生态工业园、十里印刷包装工业园、五里全民创业园、山口工业小区等平台均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农村集体经济随着平台建设的推进,也同步得到了较快提升,为基层组织建设奠定了强有力的物质基础。
4、加强了党员的发展、教育和管理工作,党员队伍素质明显提高。
在“三级联创”活动中,全面推行“双向承诺”制,各乡镇、村党组织全部在职党员均进行
“双向承诺”。“双培双带”先锋工程有效开展,三个乡镇都建立了一定规模、带动作用明显的示范基地。各乡镇、村基本建立了为民全程服务代理中心、站(点)。广泛开展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活动,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积极完善对流动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各乡镇、村基本建立了流动党员管理台帐,进行动态管理,对流出的党员均发放了流动党员活动证,同时建立了在职党员干部与外出流动党员结对承诺服务制度。
二、目前我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突出问题
几年来,虽然全区各级党组织都十分重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狠抓落实,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客观地分析形势,当前我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部分基层干部的现有素质与加快农业农村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的矛盾。加快农业农村发展,需要基层党组织强化领导和服务的作用,而部分农村基层干部尤其是经济相对贫困地区的干部在这方面的素质相对较弱。主要表现为:从思想素质看,一部分基层干部传统的思想观念与农业农村加快发展的新形势不相适应;从政治素质看,在部分基层干部中存在着淡化政治的不良倾向;从能力素质看,少数同志工作水平和能力与所承担的繁重任务不相适应;从作风素质看,一些基层干部的工作作风与群众的期望和要求不相适应。
(二)农村经济薄弱村转化的艰巨性与农民实现共同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