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社区治理调研报告简报范文合集

时间:2020-09-27 12:14:2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某社区治理调研报告简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某社区治理调研报告简报》。

第一篇:某社区治理调研报告简报

XXX 社区治理调研报告

XXX 社区治理调研报告

当前,随着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生活方式、社会组织形式和就业形式的日益多样化,社区作为城市的基本细胞,是进行社会服务与管理活动最为重要的平台,社区在化解基本矛盾、维护社会稳定、提供公共服务等方面的作用日益突出。社区居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日益呈现出多样化、多层次的趋势,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居民群众的多方面需要给社区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强和改进社区服务工作有利于扩大党的执政基础、体现政府的施政宗旨;有利于扩大就业、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有利于不断满足居民群众需求、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积极强化社区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在离群众最近的地方进行社会管理创新,必将是社会管理创新整体工作中最为重要的一环。

一、XXX 社区基本情况 XXX 社区居民委员会,因辖区的 XXX 路而得名。XXX 社区东至东河槽西路和西 XXX 路北段,南至站南路中、东段,和针织巷以北(包括红卫日化厂全部),西至西 XXX 路和原排洪沟,北至京包铁路主线,面积 2.1平方公里。辖区内现有 7 个小区,23 栋楼,现有户籍居民 3278 户,7426 人,有汉、回、蒙、满、壮、彝族

等民族。辖区内有企事业单位 6 家,包括交警五中队、XXX 社区卫生中心、仓储单位 3 家、航空物流快递 1 家;辖区内沿街商铺82 家。

二、健全完善城乡社区治理体系方面 发挥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积极探索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的一核多元共治的社会管理服务机制,不断调动和发挥居民小组长和热心居民的带头作用,积极组织各小区参加社区组织的文体、学习培训活动。充分发挥楼栋长作用,向居民宣传国家政策、社区活动信息,为居民释疑解惑,让大家及时了解社区动态,增强参与意识。增强社区居民参与能力提高社区居民议事协商能力,凡涉及城乡社区公共利益的重大决策事项、关乎居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困难问题和矛盾纠纷,由社区党组织、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牵头,组织居民群众协商解决。支持和帮助居民群众养成协商意识、掌握协商方法、提高协商能力,推动形成既有民主又有集中、既尊重多数人意愿又保护少数人合法权益的城乡社区协商机制。探索将居民群众参与社区治理、维护公共利益情况纳人社会信用体系。推动学校普及社区知识,参与社区治理。拓展流动人口有序参与居住地社区治理渠道,丰富流动人口社区生活,促进流动人口社区融入。

三、提升城乡社区治理水平方面 提高社区服务供给能力加快城乡社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健全城乡社区服务机构,编制城乡社区公共服务指导目录,做好与城乡

社区居民利益密切相关的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卫生计生、教育事业、社会服务、住房保障、文化体育、公共安全、公共法律服务、调解仲裁等公共服务事项。创新城乡社区公共服务供给方式,推进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推行首问负责、一窗受理、全程代办、服务承诺等制度。探索建立社区公共空间综合利用机制,合理规划建设文化、体育、商业、物流等自助服务设施。积极开展以生产互助、养老互助、救济互助等为主要形式的社区互助活动。

强化社区文化引领能力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大力弘扬中华 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心口相传的城乡社区精神,增强居民群众的社区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荣誉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居民公约、内化为居民群众的道德情感,外化为服务社会的自觉行动。重视发挥道德教化作用,建立健全社区道德评议机制,发现和宣传社区道德模范、好人好事,大力褒奖善行义举,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引导社区居民崇德向善。组织居民群众开展文明家庭创建活动,发展社区志愿服务,倡导移风易俗,形成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守望相助的良好社区氛围。不断加强民族团结,建立各民族相互嵌人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社区。加强城乡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积极发展社区教育,建立健全城乡一体的 社区教育网络,推进学习型社区建设。此外,社区时刻重视关注学习型社区的创建工作,社区文化是团结群众、凝

聚群众、组织群众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手段,是必不可少的一个总体。XXX 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配备有图书阅览室、书画室、心理咨询室、乒乓球室、舞蹈室等功能室,从而使群众树立向上的生活态度,良好的社会公德,做好礼貌待人,热情助人,领里关系好,积极参与支持社区的文化公益活动。社区群众全程参与管理,社区居民提出合理化建议,健全完善城乡社区治理体系,提升治理能力。

增强社区依法办事能力进一步加快城乡社区治理法治建设步伐,推进法治社区建设,深人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和法律进社区活动,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

提升社区矛盾预防化解能力,完善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引导群众理性合法表达利益诉求。完善心理疏导机制,加强对城乡社区社会救助对象、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困境儿童、精神障碍患者、社区服刑人员、刑满释放人员和留守儿童、妇女、老人等群体的人文关怀、精神慰藉和心理健康服务。推进平安社区建设,拓展网格化服务管理,加强城乡社区治安防控网建设,深化城乡社区警务战略,全面提高社区治安综合治理水平,防范打击 黑恶势力扰乱基层治理。

四、补齐城乡社区治理短板方面 改进社区物业服务管理加强社区党组织、社区居民委员会对业主委员会和物业服务企业的指导和监督,建立健全社区党组织、社区居民委员会、业主委员会和物业服务企业议事协调机制。探索

在社区居民委员会下设环境和物业管理委员会,督促业主委员会和物业服务 企业履行职责。

探索完善业主委员会的职能,依法保护业主的合法权益。探索在无物业管理的老旧小区依托社区 居民委员会实行自治管理。有条件的地方应规范社区物业管理,研究制定物业管理费管理办法。

五、强化组织保障方面 整合各项资源,形成管理服务合力。加强社区建设,提升社区管理服务水平。

第二篇:2015年4月社区治理调研报告(修改稿)

广陵区社区治理工作情况报告

广陵区委、区政府

广陵区是扬州城市的核心区域,现辖1个经济开发区、5个乡镇、4个街办,52个社区居委会、62个村委会。

一、特色工作及成效

多年来,我区不断强化和谐社区建设,打造社区特色品牌,涌现出文昌商圈党建、“三名”工程、党员义工等一批社区党建的特色亮点,先后荣获了“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区”、“全国和谐社区建设自主创新先进城区”、“全国社区服务先进单位”、“全国社区志愿服务先进集体”、“全国志愿服务记录制度试点区”、“江苏省现代民政示范区”、全省首批“现代社区治理创新实验区”等称号。涌现出文昌花园、琼花观、荷花池、连福等一批名社区,特别是文昌花园社区党委被表彰为全国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社区党委书记郑翔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

一是突出党建引领,社区治理基层基础更加夯实。立足广陵区域特色,加强资源的整合,创新老城区党建,汶河街道围绕服务文昌商圈,推行“1中心3片9点38站”的“大社区”党建模式,东关街道探索“四大街区”(“双东”、教场、南河下、“1912”)与10个社区党建“双覆盖双互动”,近郊乡镇抓好拆迁“空心村”和农 1

民集中区之间的双向服务管理,推动农民向市民转变、农村向社区转型。进一步完善基层党建基础,建立健全社区党组织、基层支部、楼栋党小组、网格支部、党员中心户的组织体系,成立了14个社区党委、35个社区党总支、5个社区党支部,建立了212个网格支部,培树了214户党员中心户,设立了392个社区党员示范岗。通过“机关下派、换届选举、村改社区转化、社会招聘”等渠道选优配强社区党组织书记,充实优秀后备人才,促进整体结构优化合理,全区52个社区,党组织书记和居委会主任“一肩挑”比例达51.9%,大专及以上学历比例达94.2%,年龄35岁以下比例达26.9%。

二是优化配套保障,社区服务功能更加完善。强化政府主导的资产收储,推进社区服务载体建设,按照最低400m2(老城区)和600m2(其他区域)标准,出台《社区邻里中心建设奖补办法》,根据投入情况给予10-30万元补贴,累计奖补近800万元,目前52个社区邻里中心实现全覆盖,总面积达到34165m2,平均面积达650m2。加强社区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鼓励和支持具有专业能力的社区人才参与到社区治理工作中,强化人才的整合,成立e邻社会工作事务所、珍艾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等5家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每个社区工作室拥有1-2名社工,负责本辖区公益团队组建、居民需求对接、公益项目规划与拓展、公益项目执行等。强化社区的服务功能,做优“金围裙”居家养老服务、阳光学堂青少年教育服务、慈善超市困难帮扶服务、“幸福港湾”助残服务、2

周末剧场文化服务等五大系列服务品牌,深入开展“四联四带四争当”、“三下三联三交”等活动,积极实施社区“好社工、好医生、好民警”评选,广泛发动社区居民参与“广陵市民节”,增强“广陵是我可爱家乡”的认同感,深化社区志愿服务,注册志愿者达7.5万人,在完善社区志愿服务站建设基础上,在所有小区主要出入口设立320个“学雷锋”志愿服务点。

三是创新工作机制,社区治理内生动力有效激发。深入开展社区网格化治理,将52个社区划分为508个网格,由专职社工担任网格长,搭建了“网格长+楼栋长+志愿者”的服务网络,开展了“进百家门、知百家情”的网格走访活动,根据群众需求,建立网格信息“数据库”。创新开展以社区为平台、社会组织为载体、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为支撑的三社联动机制,截止2014年底,全区共建立区、街、社区三级社会组织孵化器4家,登记注册社会组织465家,设立公益创投基金100万元,共资助优秀公益项目75个。强化村(居)民自治,2004年在全市率先推行社区直选,2013年全面实行,并且在琼花观社区试点无候选人一次性直接选举,强化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制定下发《关于进一步规范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促进了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常态化。强化社区治安综合治理,加强社区警务建设,建立健全维稳责任制和矛盾化解机制,提高各类矛盾纠纷的化解率,连续十年荣获“省社会治安安全区”称号。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区社区治理虽然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从城市社区功能的发挥以及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角度来看,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社区管理职责关系有待进一步厘清。在城市管理工作重心逐步下移的过程中,社区承担了更多的义务,但缺乏相应的管理职权和完成工作、履行义务所必要的配套措施或保障,权责不对称。同时,社区虽都建立自治组织,但各个组织的作用体现不够明显,社区居委会由于承担事务过多,没有从繁忙的社会事务中解脱出来,自治职能难以发挥。二是社区服务功能还需进一步完善。服务市场化程度不够,许多服务领域缺少服务标准、服务规程,多数服务产业化程度极低,个性化、多元化服务缺失。志愿服务的组织及管理水平较低,形式化、运动式、不规范等问题突出。社区服务资源共享程度较低,服务设施闲置和服务设施不足的矛盾并存。三是社区居民和单位的参与程度不高。从参与内容看,一般性事务和文体活动类多,居民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少;从事务主题看,事后公示情况、开展评议的多,事前参与讨论、确定事项的少;从参与方式看,被动参与多,主动参与少,开会等传统渠道多,利用互联网络、移动设备等渠道少。四是社区工作者队伍专业化程度不够。目前从事社区工作的主要以离退休人员、下岗失业人员为主,在年龄、素质方面与新形势下社区建设与管理的要求不相符合,引进人才,加强培训,尽快建设一支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高素质社区工作者队伍,已成为推进社区建设向纵深发展的当务之急。

三、下一步工作思路及打算

党的十八大提出,加强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建设,增强城乡社区服务功能,充分发挥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基础作用。我们将进一步推进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增强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完善社区治理结构,深入持久地推进和谐社区建设。

一是以社区党建为核心,优化社区管理格局。全面提升基层党组织在社区建设中的作用,调动各方力量参与社区建设。一是强化社区党组织的核心地位。从理顺社区治理关系入手,健全完善以社区党组织为决策层、社区工作站为执行层、社区居委会为议事和监督层的“三位一体”社区依法治理模式,明确社区各类组织的职责和议事规则,保证社区各类组织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二是完善社区共驻共建共享机制。搭建整合资源的平台,一方面建立党建联席会、党建联盟和社会组织孵化基地、公益组织创投中心等有形平台,另一方面建立社区党组织和驻区单位、社会组织的定期碰头、会商协调机制等无形平台,探索“党委政府牵线、社区企业联动”和“社区有偿服务、争取社会赞助”等互动模式,努力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驻共建。三是培育和支持社会组织发展。坚持管理与服务并重,在资金、政策、人才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主动为社会组织搭建服务平台。加强对社会组织的监管,引导形成合法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运行机制,为社区治理提供更为高效、便捷、专业的服务。

二是以服务群众为根本,提升社区服务水平。围绕群众服务需求,推进社区服务功能优化、服务方式转变、服务品质提升。一是推进社区工作站规范化建设。加快推进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按照社区人口规模核定专职社工,规范专职社工准入,实行“区招、街聘、居用”。完善社工队伍管理考核办法,健全首问责任制、错时工作制、服务承诺制、网格包干制等制度。按照“居行自治,站司事务”的原则,明晰居委会和工作站职责,总结推广文昌花园和荷花池社区“居站分设”的经验,进一步规范社区工作站的行政服务功能。二是拓展服务质态优化提升。把服务项目由简单的提供便民利民服务向提供更多的预防性、支持性服务拓展;把服务对象由特殊人群向全体居民延伸;把服务提供者由普通社工向拥有专业社会工作知识、能够提供专业个案服务的专业社工过渡,让更多的居民享受到更多样、更专业的社区服务。三是推进社区信息化网络建设。建立集行政管理、社会事务、便民服务为一体的区、街、居互通共享的社区信息化服务网络,全面开通扬州便民服务网、网上居委会“两网”服务平台。加强社区基础数据库建设,将政法、综治、民政、计生等条线纳入系统,逐步建立基础信息、基本民情、民生需求与综合管理的“四网合一”,加速构建“一格多元、多元联动”的社区管理服务新格局。积极探索社区自媒体建设,成立社区官方微信、公众账号、QQ群、社区专属APP等,将社区公共服务、公益服务、志愿服务、市场服务融为一体。

三是以创新机制为手段,激励社区治理多方参与。创新社区建设理念,探索与居民需求更相适应的社区建设机制。一是深化居民自治。完善基层民主制度,增强社区自治功能,探索推行社区工作站的新模式,在文峰街道宝塔社区、曲江街道东花园社区试点建立社区工作站,将政府购买的民政、劳动、退管、计生、综治等方面的服务由社区工作站来承接,把不属于社区居委会职责的行政性工作剥离出来,形成行政管理、民主自治、市场运作相结合的社区工作运行机制。二是完善共建共享。推进多元主体参与创新社区治理,建立“提议、合议、群议、决议、评议”的协商民主“五议工作法”,吸纳党组织、居委会、物业公司、驻区单位、人大政协委员、社会组织代表、居民代表,成立“一核多元”的治理委员会、理事会等议事组织,形成社区治理的共建合力。三是探索政社互动。将“政社互动”与落实社区工作准入制、加强社工队伍建设、发展专业社会工作和加大政府购买服务相结合,形成“1+4”工作框架,进一步理顺政府与社区关系,促进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四是落实运行保障。继续完善以财政投入为主、社区单位支持、社会各界资助的多元投入格局,形成社区经费逐年增长机制,确保“有钱办事”;提高社区工作人员的福利待遇,鼓励支持热爱社区事业、热心居民服务的优秀人才到社区工作,为社区发展输入新鲜血液。

四是以优化队伍为关键,提高社区治理专业能力。加强队伍建设,培养和造就一支政治可靠、业务过硬、作风扎实、结构合 7

理的社区工作者队伍。一是拓宽渠道配强队伍。加大大学生选聘力度,借鉴“大学生村官”的经验做法,继续从大中专毕业生中选择人才充实社区工作者队伍,安排优秀选调大学生到社区挂职锻炼;鼓励机关干部下基层,从区级机关、事业单位中选派一批协调能力强、业务水平高、工作作风实的年轻同志到社区锻炼,优化社区班子结构。二是改善社区人员待遇。逐步建立社区工作者工资收入自然增长机制,探索实行绩效考核机制,充分调动工作积极性;对表现优秀、成绩突出的社区负责人继续实行提职不挪位或享受相应级别的政策,逐步增加社区工作者担任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比例;通过媒体报道、事迹宣讲等方式培塑典型、表彰先进,营造关心、尊重和爱护社区工作者的浓厚氛围。三是建立和完善工作体系。完善全区《社区专职工作者管理考核实施办法》,逐步建立包括职业资格认证、注册登记、教育培训、目标考核、评选表彰等在内的较为完整的制度体系,用专业职称、职业管理等办法解决社区专职干部的职业化,提高社区工作者专业化水平。

第三篇:社区调研报告

社区调研报告(初稿)

社区的存在问题

(一)、社区办公经费不足

一是日常办公经费紧张。除了社区自身水费、电费、电话费、宽带费及制作有关制度上墙费用开支都由街道统一解决外,但社区各项工作召开会议、报送信息和数据、建立台帐等文件资料,每年也需要不少的开支。小到一只笔芯社区都要到街道领用,申请购物、统一采购,既浪费时间、影响工作效率,又一定程度上影响工作积极性和热情。更有晒口社区还未配备打印机,每次打印、复印材料都要花上十多分钟街道社区来回跑。

二是调动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活动经费少。当前形势下社区要做好治安、教育、组织社区文体活动、美化环境等工作,都需要必要的经费保障,否则难以形成居民的广泛参与和工作效果。每年的社区文化艺术节,总是由于节目经费、少量补贴问题难以顺利完成。

(二)社区工作行政化倾向严重,部门职能不到位

1、社区自治功能尚未到位

目前,社区居委会的功能还未能突破办理政府事务为主,办理社区事务为辅的现状,还习惯于上级领导布置什么就干什么,工作中表现较强的依赖性,自治性、自主性没能得到体现。大多数情况是街道办事处要求社区替政府部门填表格、建档案、出据证明材料等行政性工作;同时,政府部门临时性的统计、调查任务也通过街道办事处落实到社区执行,使得社区大部分时间都花在协助政府部门的工作上,自治组织作用被行政化覆盖,社区已成为事实上的“政府的腿”。

2、部门职能不到位社区自治职能弱化

繁忙的行政事务使社区居委会陷于被动应付的境地,许多部门都将工作延伸到社区,形成会议多、检查多、报表多的局面。有谢部门习惯把社区当作的下属单位去布置工作,而没有发挥自身的指导、服务职能;没有使社区工作人员系统的了解各部门的职能、职责,总热衷于创建、搞评比,轻内容、重形式,各项工作都要求“建班子、挂牌子、设展板、建台帐、要数据”。社区每天应付着上级领导的检查和收集报表、传送各种数据,从而淡化了居民群众对社区的认同感,削弱了社区居委会对居民群众的亲和力和凝聚力,弱化了社区居委会作为群众性自治组织的职能。

3、企业对社区居委会认识不足

自社区从企业剥离后,有关社区工作有的企业不配合、门难进、工作开展受阻。表现在外来务工、流动人员的管理上,派出所有办暂住证记录还好,但企业招雇用大多数人员没有办暂住证,造成双查、有关责任书签订难以完成。

(三)党建工作不完善,支部文化生活难开展 一是有的社区尚未建立支部,党支部关系想转进社区,社区却没有支部,只能转入邻居社区居委会;二是有建支部的,却名存实亡,社区支部文化生活无开展;三是有自己的支部,可每年开展支部活动的必要经费不足。

(四)社区工作人员队伍不齐

一是社区工作性质上。“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无论社区大小,肩负着同样繁、重、杂的事务,不仅对下要居民满意,对上还要领导放心;二是社区工作量上。人员数量不变,工作量在变。人员的不足,给有的社区带来了极大的压力。

(五)社区租赁场所办公,经费好似“充公” 经走访各社区,了解到各社区的办公场所均为租赁,这给街道对社区建设的经费预算又增添了一笔不小的开支

(六)一居一本“难念经“

一、房屋的修破不漏(碓下社区);

二、人车混杂的道路交通(晒口社区);

三、枯树带来安全隐患,欲自费解决无权(云屏社区);

四、往返街道社区车费无补贴(下沙、洒溪桥社区);

五、区划尚未正式下文,工作量大(云屏社区);

六、人力、物力跟不上,社区文化建设工作难开展(通病)。

建议和意见

(一)开立账户,办公经费下拨

为从根本上消除社区对街道的依赖性,街道将采取“婴儿学步”的方式,逐步实现办公经费、工作人员、管理模式的独立。首先,社区代码证尽快办理下来,让社区都有自己的独立账户,一改社区“有赞助,无账户”的问题;其次,街道将从社区居民人口数、社区工作量两方面综合考虑下拨必要的办公经费,让社区对办公经费有独立的自主权,无需“一申购,二审批,三采购”的级级上报的繁琐程序,促进社区工作的积极性,增强自主性。

(二)组织社区管理、部门业务培训

一、时代在发展,形势在变化,但社区的管理模式、运行机制还一成不变。街道将适时组织社区人员到好的社区参观、学习,有机会将组织社区人员培训新理念新管理模式。

二、理顺部与居的职责和权限,不再每做一件事都左请示右汇报,一改“只做事,无权势”的现状,同时,基于各部门都是专职专事专人负责,部门工作又都需要社区协助,街道将定期、系统的开展社区工作人员参加部门业务的培训,一改过去“部门有任务口头传、电话联,不明再询问”的工作方式;再有,规定社区主任定期对社区成员进行社区各项工作的讲解、培训,使每一名社区工作者除自身负责的工作外,对其他工作的程序、方针、政策也有所了解,一改社区事务“专事找专人,专人不在只等待”的局面;三有,街道将对话企业,积极沟通,让企业对社区居委会有深层的了解,促进居企和谐发展。

(三)完善社区党建工作,丰富社区党员生活 街道根据各社区当前的党建情况,综合考虑、统筹安排,采取下派或重选社区支部书记的方式,给社区党建注入新的血液,从而完善社区党建工作。

(四)加强社区工作人员队伍建设

社区工作多而繁琐,街道将根据各社区的工作量、目前人员的配备情况,逐步完善社区工作人员队伍。

(五)争取用房,变租为主

为解决社区办公场所问题,街道已积极于有关部门、企业协商,争取办公场所的所有权归各社区所有,从而使租赁费能用于社区其他建设中去。

(六)“六将”解决“难念经”

1、将以社区名义写一份报告向氨厂留守处反映情况,由街道出面协商解决修破不漏问题;

2、将与辖区企业协商,就道路问题拿出具体可行的解决方案,尽快解决人车混杂问题;

3、将向市林业局及有关单位反映,解决枯树安全隐患问题;

4、将采取实报实销,下拨综合补贴方式,解决车费问题;

5、将采取各社区资源共享,集合各社区优势,共建辖区居民文化生活;

6、将根据辖区分布情况,以促进社区工作积极向上为宗旨,合理区划。

第四篇:社区调研报告

整合资源 以人为本

——凉水井社区需加强治理能力

社区即是城市最基层的自治组织,也是住房、就业、医疗、社会保障、社会安全等公共服务承接和传递的“最后一公里”。围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社区已经成为基层社会治理创新最为活跃的试验田,是国家治理体系最重要、最基础的领域,是走向善治的基石。

一、凉水井概况

凉水井社区是一个老城区社区,成立于2003年6月,面积0.28平方公里。辖区内有市、区级单位4个,5个网格,常驻人口13500人。

凉水井社区根据社区的实际情况,重点打造了两个项目:

一是“众爱家园”。作用是针对解决留守、脱管儿童的监管问题,为切实解决社区居民上班期间,尤其是暑假期间留守、脱管儿童无人照看的突出问题,社区引进志愿者服务组织,开设在孩子放学、放假期间的社区课堂,建立了“众爱家园”。

二是智慧社区平台。智慧社区平台是社区打造的电脑、手机端信息平台,通过互联网把社区的党务、居务和财务等信息公布于平台上,社区居民可以通过下载安装凉水井智慧社区软件了解信息,并与社区保持良好的互动,智慧社区平台目前正处于起步阶段,更多功能需要在工作中不断摸索与完善。

二、凉水井社区调研现状

凉水井社区通过对办事居民问卷,社区宣传活动日的问卷形式对居民进行民意调查,以及通过日常观察记录统计,工作人员开展工作的情况反馈等方式,发现目前社区治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社区服务领域需要进步一拓宽。凉水井社区服务项目涵盖了扶贫帮困、劳动就业、医疗卫生、计生健康、治安巡查、楼院治理等诸多项目,社区办公楼建有学习教室、图书室、心理治疗室、绿色网吧等。虽然社区服务领域不断扩宽,服务内容不断增多,但是还是不能满足居民群众的需求。凉水井社区有一大片老旧楼院,但缺少活动场地,无法开展居民文化活动。

二是社区信息宣传手段单一,宣传覆盖面小。针对需要面向居民宣传的惠民政策、服务信息通常是通过打电话、微信及公众号群发、进楼院宣传等模式,这些模式存在很大的弊端,比如打电话不仅花费时间,而且宣传的效率低,而微信群发对于老年人或没有关注的人宣传会不到位。三是缺乏手段了解居民的需求。居民想表达自己的诉求只有通过打社区电话,写信等方法,这些方法不仅低效而麻烦,而且并不及时,有时候还会产生对居民需求的误解。

三、强化社区治理能力

凉水井社区的治理模式有先进的一面,也有落后的一面,在日常工作中需要不断改进方法,提升治理能力:

一是发挥智慧社区平台的作用,提高社区信息化能力。提高城乡社区信息基础设施和技术装备水平,加强一体化社区信息服务站、社区信息亭、社区信息服务自助终端等公益性信息服务设施建设。依托“互联网+政务服务”相关重点工程,加快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建设。运用智慧社区、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引导社区居民密切日常交往、参与公共事务、开展协商活动、组织邻里互助,探索网络化社区治理和服务新模式。在社区方面,需要不断充实智慧社区平台的内容,充分与居民在平台上互动,因智慧社区平台是政府在凉水井社区的试点项目,凉水井社区需要充分试验出智慧社区平台的效果,发挥积极的一面。而在居民方面,能够加强与社区的联系,能够把手机上看新闻的习惯也用于阅读智慧社区平台上的内容,这样社区居民就能及时了解社区的最新动态,从智慧社区平台上了解最新的信息与政策,也能够在智慧社区平台上表达自己的需求,方便快捷地让社区收集到居民民意。

二是加强楼院自治体系,增强居民的参与能力。凉水井社区许多楼院形成楼栋自治模式,选出了楼院长来管理楼栋,而构建治理体系的最根本问题是如何促进公民的参与行为,参与、合作与协商是社会治理的核心要义,是居民开展自我决策、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主要形式,更应该是一种常态的生活方式。因此,社区治理创新必须强调“自下而上”的互动活动,关注社区治理的微观基础,加强以楼栋为单位的自治平台,发动每个居民从身边的点滴做起,主动参与到社区的自治活动中,通过参与、互助、协作和奉献塑造了和谐友爱的人际关系,让参与和协作成为居民的生活方式。

三是整合资源,提高社区服务的供给能力。合理科学利用资源,使资源共享达到最大化。不同社区的资源不尽相同,因此,利用资源上要做到既科学又合理,因地制宜,实行跨社区资源共享,改变当前的仅局限于社区范围内的资源共享模式,如可实行全县范围内资源共享,这样的好处在于既给广大居民群众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又可以给提供资源单位增加一定的经济效益,还可减轻政府部门为社区活动建设设施的投资负担,一举三得,何乐不为。

四是协同社会组织,发挥其公益作用。社会组织是社区治理的重要力量,具有非营利性、非政治性、自治性和志愿性等基本属性,其活动主要是面向社区居民的服务,在社区治理中发挥着积极而不可替代的作用。“众爱家园”是凉水井社区做得很好的一个项目,协同志愿者服务组织免费开班照顾留守托管儿童,解决家长的后顾之忧。社区既要通过培育社会组织巩固其主体地位,也要通过激励机制促进其发展,同时安排各种合作机制发挥其在社区治理中的协同功能。首先,开展社会组织的孵化工作。社区应该对处在成长过程中的社会组织进行系统地培育和扶持,既可以为社会组织提供免费的办公、会议场地等服务设施,也可以引进专业社工机构开展专业的孵化运营,通过社会组织数量和质量的全面提升,确立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的主体身份,使其有能力、有资源参与社区治理;其次,通过激励机制促进社会组织发展。社区可以定期对各社区社会组织进行考核评定,配合奖励机制促进社会组织成长,并通过公示制度激发全体居民了解关注、共同参与社会组织建设发展的热情。此外,也可以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采购”社会组织服务,形成社会组织参与治理的有效通道,从而提高了社会组织的协同水平;最后,促成社会组织间协同,由各社会组织负责人参与协同制度建设,共同协调社区各协会组织的活动资源,协商社会组织的发展、建设、活动事宜,以促成社会组织对社区发展的协同支持。

第五篇:社区调研报告

社区调研报告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包括街道办事处、居民委员会在内的城市基层社会结构面临改革和调整的任务,社区的地位和作用显得十分重要,社区建设的要求非常迫切。社区工作错综复杂千头万绪,涉及方方面面,只要根据居民的实际需求,以科学发展观建设好社区,借助现在经营方式和服务手段,不断提高服务效率和拓展服务领域,社区居委会就能在经济社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围绕创新社会管理这一主题,结合区情,我们对社区建设与管理进行了调研。

一,创新社区管理新途径

社区是城市发展的细胞,社区建设是一项新的工作,大力推进社区建设,是我国城市经济和社区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是面向新世纪我国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途径。从当前社区建设与管理存在的问题来看,仅局限于常规社区管理是不够的,要研究解决当前社会矛盾的凸显问题,探索社会管理的新途径,发挥社区在社会管理中的“兜底”作用。我们将从以下五个方面探索加强社区建设、创新社会管理的新途径。

二,健全管理机制,化解社会矛盾

(一)是建立和完善维护群众利益机制。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问题,着力解决社区居民就业、教育、医疗、住房和社会保障、社会救助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问题;关心、关注和解决弱势群体、特殊群体、社会群体的根本利益。了解社情民意,畅通群众诉求表达渠道,抓好信访和接访,真心倾听群众呼声,真情解决合理诉求,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二)是建立和完善矛盾纠纷调解机制。党委、政府要直接抓,街道、社区要具体抓。社区要发挥职能作用,做到统一受理、集中梳理、归口管理、依法处理、限期办理。社区组织要充分运用教育、疏导、说理、协商等方式化解矛盾纠纷,把矛盾纠纷的萌芽状态解决在社区。对于社区受理的矛盾纠纷实行首问责任,对于同级或上级部门受理的矛盾纠纷如征地、拆迁、劳动争议、医疗纠纷、交通事故和环境污染等问题要协助参与受理。

(三)是建立和完善社会稳定风险预防机制。发挥社区联系群众、畅通群众诉求渠道的平台作用。建立经常性排查和专项集中排查相结合的排查制度,加大明察暗访力度,从群众的反映中了解社会不稳定的根源。要采取督办、协办、包办等方式,限期整改,防止问题蔓延,势态扩大,酿成事件,创建“平安社区”、“和谐社区”。

三,创新管理办法,服务重点群体

一是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要抓住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契机,全面掌握社区户籍人口,摸清人户分离、流动人口底数。以调查出租房屋人口为手段,重点做好“无业可就、居无定所、无正当生活来源”的流动人口管理工作。以社区为依托,以派出所为主管,推行居住证。采取“一证通”服务管理措施,建立外来人口备案制度,实行“以证管人、以房管人、以业管人”的服务管理新模式。建立流动人口注入地和流出地双向管理协作机制,促进人口规范有序流动。

二是加强青少年群体服务管理。要充分发挥社区“关工委”教育青少年的组织作用,开展适合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活动。加强对社会闲散青少年、流浪乞讨未成年人、村屯留守儿童的服务管理。重点解决辍学生、流失生返校学习,加强对孤儿和流浪乞讨儿童的救助管理。

三是加强刑释解教人员服务管理。妥善安置帮教刑释解教人员,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帮助他们掌握就业谋生的一技之长,落实刑释解教人员出监所必接必送制度,使其感受到社会的关怀和温暖。落实刑释解教人员的公民待遇,防止社会歧视,做到不抛弃、不放弃、不嫌弃、给出路。重点解决无家可归、无业可就、无生活来源刑释解教人员生活问题,为其顺利融入社会创造条件。

四是加强精神病残疾人员服务管理。目前,由于社会结构调整,社会竞争加剧,生活压力加大,一些人心态失衡,易产生心理问题和精神疾病,由此引发个人极端行为危害社会。要在全社会普及心理健康教育,有效预防和减少精神疾患的发生,对心态失衡、性格偏执对象进行心理疏导,防范极端事件发生。建立重症精神病人管理治疗信息库,制定救治、管理、服务管理措施,对有严重精神病、家庭又无力承担医疗费用的精神病人由政府免费收治。此外,要加强对吸毒人员的排查和管控,创建“无毒社区”,强化邪教人员的教育转化工作,防止这类人员滋事肇祸。

四,加强培育引导,扶持“两新组织”

一要加强新社会组织的培育引导。目前,民政部门对社会组织的审批比较严格,使一些社会组织未经审批就自由开展活动,脱离社会的有效监督,处于失序、失控状态。为此,要制定完善政策法规,适当简化程序,积极培育发展新社会组织,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的积极作用,弥补社会力量不足。要建立健全约束机制,规范运行管理,促进各类社会组织成熟发展,扶持各类中介和服务型社会组织建设,引导新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承担社会义务、促进新社会组织与政府部门的广泛交流与合作。

二要加强对新经济组织的管理引导。要维护新经济组织职工的社会合法权益,不断提高新经济组织对社会责任的认识,在新组织中大力推进党委、工会、妇联等组织建设,积极开展“诚信企业”创建活动,守法经营,依法纳税。

五,强化队伍建设,提高管理水平

一是加强社区党组织建设。城市社区和居委会是群众自治组织,加强基层政权建设首先要建立健全以党组织为核心,基层行政管理与基层群众自治相结合的基层社会管理格局,有条件的要组建社区党委,充分发挥党组织在社会管理中的战斗堡垒作用。

二是抓好社区换届工作。今年是城镇社区党组织和居委会换届选举年,要以社区换届为契机,做好社区主任侯选人的推荐、选拔、考核工作,严格按照选举程序和德、能、勤、绩、廉标准,把政治业务素质高、年富力强、热爱社区工作的优秀干部选拔到社区,同时,调整改善社区工作人员的年龄结构、文化结构。

三是不拘一格选拔社区干部。要广开门路采取“公推公选”的办法,从机关企事业单位、应届大学毕业生、村干部中选拔社区工作人员,以解决社区人力极度缺乏问题。

四是开展业务培训。社区工作点多、线长、面广、任务繁重、政策性强,要求社区工作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政治理论水平和胜任社区工作的能力;要制定计划组织社区干部学习社区管理政策法规,定期举办社区干部业务培训班、做辅导报告,有条件的可以组织社区干部到外地学习考察社区管理经验。不断提高社区工作人员政策业务素质,适应当前社会管理的需要。六,打造基础设施,发挥阵地作用

一是加强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将社区办公用房和公益性服务设施纳入城市建设规划,新建的社区用房面积力争达到500平方米以上。对已建成的社区工作用房面积较少或不能满足需要的社区,要加大扩建、改造力度,实行区财政、街道办事处、建筑开发商、社会团体共同出资办法解决,完善社区基础设施,要保证社区服务设施的供暖、用水、用电及通讯。

二是推进社区信息化建设。整合现有信息网络资源,建立社区综合信息管理服务平台,实行网上咨询、网上审批,实现“数据一次收集,资源各方共享”,建成集行政管理、社会事务、便民服务为一体的社区信息服务系统,推进社区内部管理信息化,提高工作效率。

三是加大社区经费保障力度。区政府要将社区服务设施建设、信息化建设、工作经费以及人员报酬等项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安排一定数量专项资金实行专款专用,加大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同时要落实社区工作人员政治生活待遇。优秀的社区党支部书记(主任)应享受科级待遇,要提高社区居委会成员生活补贴标准,使他们在政治上有“奔头”,生活上有保障,解决社区工作人员的后顾之忧。

四是加强社区建设指导。民政部门对社区工作要坚持经常性检查指导,每年都要部署工作任务,做到有目标、有责任、有检查、有落实、有考核、有评比。社区工作与乡镇(街)工作一起考核,一起奖惩,形成政府支持、社会参与的社区工作格局,解决社区建设的问题和难题。

三是明确社区功能定位,发挥社区居委会自治功能。一要搞好社区服务。主要是抓好服务:即抓好社区安全服务,保持社区的长治久安;抓好社区的文化服务,满足居民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抓好社区的健康服务,培养居民良好的生活习惯;抓好社区生活服务,解决居民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建立社区的长效服务机制,实现政事分开,建立社区公共服务社,按照市场规律进行运作;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以居民需要与否、居民满意与否、居民拥护与否为社区服务的唯一宗旨,来推动社区服务。二要保证社区居委会的自治权得到有效行使。这个权力能不能落实,关系到社区建设的成败。社区自治权应主要体现在社区民主决策权、社区管理权、社区财务自主权、社区依法协管权以及社区对政府部门的监督权上,只有把这五项权力真正落到实处,社区居委会才能真正从大量的政务性工作中解放出来,也才能真正把社区服务搞起来。

下载某社区治理调研报告简报范文合集word格式文档
下载某社区治理调研报告简报范文合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社区调研报告

    AA社区调研报告 一、社区基本情况: ........ 二、社区特点 1、退休人员多。社区管理服务的退休职工人数逐年净增,从社区成立时的X人,到目前已达到X人,且大部分退休工资低,年老体......

    社区调研报告

    关于十二师社区建设模式实现突破问题调研报告 根据师党委的要求,师党委常委、副师长马生海同志带领的由师民政局牵头,师党委统战部、编办、建设局、工商联、残联五个部门参与......

    社区调研报告

    xxxx社区调研报告 为深入贯彻落实县委组织部《关于在全县深入开 展“百团进百村、千人访万户”活动的实施意见》文件精神,推动社区创先争优活动,促进我县社区健康发展,为县委、......

    社区调研报告

    ***社区建设情况调研报告社区是城市社会管理的基本构成单位,是城市建设与管理的基础。当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日益加快,城市社区承担着越来越多的职能,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社区调研报告

    AA社区调研报告一、社区基本情况:........二、社区特点1、退休人员多。社区管理服务的退休职工人数逐年净增,从社区成立时的X人,到目前已达到X人,且大部分退休工资低,年老体弱,身......

    社区调研报告

    社区调研报告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包括街道办事处、居民委员会在内的城市基层社会结构面临改革和调整的任务,社区的地位和作用显得十分重......

    社区调研报告

    社区调研报告 ——围绕一个“民”,抓住一个“实”,解决一个“难”按照镇党委政府的要求,为进一步加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观念,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观念,我结合我所包联社区......

    农村新型社区治理实地调研

    农村新型社区治理实地调研 张锋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郊区形成一批农村新型社区(指在城市化进程中因征地、宅基地置换等原因形成的新型农村居民安置小区)。笔者实地对沪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