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发展观调研报告

时间:2019-05-12 01:09:0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财政发展观调研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财政发展观调研报告》。

第一篇:财政发展观调研报告

2008年,我县工业企业实现gdp250.5亿元,工业企业上缴税收12.5亿元,其中,中小企业分别占80%和84%。由此可见,中小企业对我县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稳定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其发展也受到自身的局限及宏、微观经济环境的影响,特别当前的世界经济危机,使我县中小企业举步维艰。本人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深入中天纺织、立信纺织等中小企业,经过座谈及认真的调查分析,找出了制约我县中小企业发展的因素,认为要确保地方财政收入稳定增长必须以中小企业发展为切入点,从帮助中小企业解决面临的各类困境入手,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扶持中小企业,以期达到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壮大地方经济实力的目的。

一、我县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的困境

1、资金筹措难,制约企业正常经营运转和规模扩张。

我县中小企业,一部分是原县属国有、集体企业破产、改制后新设立的企业;一部分是原乡镇企业发展壮大而成立的股份制企业;还有一部分是招商引资、全民创业的浪潮中孕育出来的股份制及民营企业。由于这些企业经营稳定性不高,经营不规范,企业信用度相对较低,中小企业特殊的信贷风险以及金融体制和银行服务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加上社会心理对中小企业特别是民营中小企业的歧视,中小企业很难从正规渠道获得资金,融资难已经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最大“瓶颈”,致使中小企业扩大再生产资金不足,甚至危及到企业的正常动转。由于融资渠道狭窄,很多中小企业只能通过间接方式融资,加剧了企业的债务负担。与此同时,一些商业银行向中小企业贷款时,还附加了一些限制性条款,如提高利率、贷款前先扣除利息等,这样的筹资方式,不仅加大了企业运营成本,增加了生产经营中的不可控因素,同时给社会安定也带来了一定风险。

2、人才资源匮乏,管理难以上层次,制约企业健康、规范发展。

从主观上讲中小企业起步艰难,创业之初难以形成规范的企业管理模式和管理制度,组织结构多采用集权制,大部分企业的生产经营由合伙人掌控,虽然组织灵活,经营富有弹性,但局限于管理水平,企业难以做大做强。客观上县域专门的企业管理人才稀缺,一些中小企业也不具备聘请专业管理人才的环境和实力,如何使企业现有经营管理人员得到培训,提高他们的经营管理水平,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3、对中小企业的服务层次低,难以引导企业快速发展。

在发展经济的总目标下,政府部门对企业的服务意识有了较大提升,但大部分体现在对县域大企业或已具备一定规模的企业。无论是在政府的资金扶持上,还是扶持政策的宣传上,都难以惠及中小企业特别是小企业,企业的每一步发展都得依靠自身的力量艰难前行;为中小企业提供服务的社会化机构少,服务水平和层次低,难以为企业在经营管理和发展战略上提供必要的咨询服务与信息供给。企业的发展在政府和社会层面上缺乏必要的扶持与引导。

4、技术力量薄弱,研发实力不够,制约企业向更高层次发展。

我县大部分中小企业产品技术含量低,技术力量薄弱,更谈不上专门的研发队伍。研发实力低下,客观上受制于企业规模小,技术人才缺乏,没有足够的资金用于企业的研发投入;主观上中小企业主对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存在畏惧心理,不愿意冒险投入进行技术升级改造。抱定传统产业低风险、小富即安的心理影响了企业产品结构的必要调整,制约企业向更高层次发展。

二、我县应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培植财源

1、建立、完善县域担保体系,协调银企关系,突破中小企业发展的资金瓶颈。

我国目前的担保体系建设中,呈现出资金来源多样化、担保机构性质和组织形式多样化的特点。中小企业担保基金有政府财政资金、企业基金、民间投资,以及政府财政资金与其他来源资金的合作基金;从担保机构组织形式看,有政府管理部门所属单位、公司和民间设立的私营担保公司;从机构性质看,有非营利的政策性担保机构,也有以盈利为目的商业性担保机构,还有政策性与商业性担保业务混业经营的担保机构。

我县担保公司现有3家,两家为民营担保公司,一家为财政参股的股份制公司。建立县域担保体系要注重考虑政府财政承受的风险,在控制财政风险和解决企业融资瓶颈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因此,县域担保体系建设宜采用民间运作、政府资助的方式运行。民间担保机构是以盈利为目的的,考虑到担保行业存在的风险,政府必须给予补助,即:在注册资金增资;风险金提取;管理费收取等方面给予补助,使其达到一定的盈利水平,才能保证担保机构的持续经营和健康发展,进而吸引更多的民间资本进入担保行业。但是,政府的资助必须设立一定的条件,既要达到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目的,又要发挥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因此,必须从以下方面作一些考虑:(1)予以资助的担保对象必须是中小企业。(2)对中小

第二篇:财政发展观调研

一、目前我县会计委派工作情况

1998年8月,为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会计管理模式,加强和规范会计工作管理和监督,保障会计人员依法行使职权,防止会计信息失真,提高会计工作水平,促进廉政建设,县委、县政府决定在县直机关、事业单位全面实行会计委派制。全县共设置两个会计结算中心,30个会计委派单位,共委派会计68人

。我县会计委派工作始终得到县委、县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成立了“铜山县委派会计管理中心”,具体负责委派会计工作。

2002年5月1日,铜山县县直机关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中心宣告成立并开始运行,标志着我县会计管理体制改革又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成立会计核算中心是响应党中央、国务院和上级的要求,是与时俱进思想的具体体现,是我县会计委派制工作的不断创新、完善和发展。会计核算中心全部实行电算化,实行大厅式办公、柜组式作业,同时引入金融机构,充分运用现代银行系统,核算中心不设出纳岗位,一切资金的收付通过银行进行,提高了工作效率。目前我县会计核算中心实行集中会计核算和集中支付两种方式,对人员及业务量较小不宜设独立财务机构及专职会计人员的103家单位实行集中统一会计核算,对25家有独立财务机构、有基层单位、人员较多、业务量较大、政策性较强、财务管理责任较重的单位实行集中支付,会计核算由核算中心与单位共同进行,财务管理以单位为主,今后根据运行情况,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方案及相应的配套方法,逐步实施统一会计核算,并过渡到国库集中支付。

通过十年的实践,深刻认识到委派是手段,管理最关键。在对委派会计管理中还具体做了以下两个方面工作。一方面是加强规范管理,提高委派会计队伍素质。一是加强思想教育,增强服务意识;二是加强业务培训,增强工作能力;三是加强业务考核,增强工作责任;四是加强制度建设,增强工作纪律。另一方面强化协调,理顺各种关系。一是理顺财政局与被委派单位关系;二是理顺财政局与委派会计的关系;三是理顺委派会计与委派单位的关系。通过不断完善和健全管理中心各项管理制度,我县会计委派工作已步入规范化、正规化轨道,始终走在省、市前列,曾先后在省市会计委派工作会议上作先进交流发言。特别是结算中心的做法及取得成效先后在中国财经报和江苏财会杂志发表,向全国作经验介绍。会计核算中心先后被命名为省级“青年文明号”和省级“巾帼示范岗”等光荣称号。

二、我县实施会计委派工作取得了预期的成效

1、单位领导进一步理解和重视财务会计工作和会计人员。

委派单位领导本着对单位、对财会人员高度负责的精神,主动参与建立健全本单位的各项财务规章制度,严格把关。由于委派会计政治素质较高,业务能力较强,一些大的单位大都节约了十名左右会计人员,不仅有利于规范财务管理,也大大减轻了单位的经济负担,单位普遍偿到了甜头。委派会计在工作中既讲原则,又能提供优质、规范的财会服务,一些原来不理解会计委派工作的单位负责人也以自己的切身体会来宣传会计委派制的好处,促进了会计委派工作的顺利开展。

2、规范了会计工作秩序,财务管理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

实施会计委派后,会计工作由原来的被动型向主动型转变。实施会计委派,特别是异地交叉委派,对财会人员本身而言就是一次学习、交流机会,被委派人员,将原单位一些好的做法带到新单位。管理中心还经常组织委派会计对各单位进行展评,采取了互查、互评、互学、现场观摩等活动,积极开展经验交流,会计基础工作较以前有了较大的进步。

3、从源头上抓管理,有利于防止腐败及违法违纪现象发生。

实行会计委派,是从机制上、体制上根治腐败的重要举措,强化了会计监督,规范了财务管理,把财务管理由事后监督变为事前预防和事中监督,使财务监督职能贯穿于财务收支活动全过程,从源头上遏制和减少消极腐败现象,减少了违法违纪发生。同时各委派单位推行民主理财和财务公开,加强了群众对财务的管理与监督,清除了领导与群众之间的隔阂,争取了群众对委派会计的理解,促进了委派会计各项工作的开展。

4、精简了会计机构和人员,节约了开支,稳定了会计队伍。

实行会计委派以后,我们成立了两个结算中心,同时各个大的主管部门也相应成立了系统内部结算中心,通过会计委派的实施,我县削减了会计核算单位102个,减少会计人员近200人,从而大大节约了人头经费开支,也为机构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打下了基础。会计人员的委派、考核和管理由财政、人事部门实施,相对稳定了会计队伍,会计人员通过严格考核,并引入竞争机制给会计人员增加了压力和危机感,从而促使他们不断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5、严格遵守各项制度,树立财政干部形象。

几年来,委派会计按时参加财政局及管理中心组织的

第三篇:发展观调研报告

江西理工大学应用科学学院教务系统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学习调研阶段调研报告

树立科学发展观,将工作重心由规模扩大逐步转向可持续的内涵发展,是我院教育事业得以发展壮大的根本所在;加强教师责任心,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的主导作用,加大教学改革力度,规范教学管理行为,是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质量与效率并重的原则,作为教学工作的主线将贯穿于2009年乃至今后教学工作中。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学习调研阶段,学院副院长刘祚时教授带领教务办主任李少华、副主任邱小童在组织教务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集中学习的基础上,先后召开学院三大公共课教研室、八个院级重点建设专业教研室教学管理调研座谈会,并向5位系教学副主任和近50位教研室正副主任发放了《教务问卷调查表》,并针对教务办公室发放了《教务办调查表》,征集影响学院教学科研发展的问题、意见和建议。通过广泛学习和调研,我们深刻认识到,教务系统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需要在解放思想中转变观念,更新思路,真抓实干,破解难题,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其前提条件,是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在当前新形势下,我们面临的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这四个“深刻”要求我们学院教务管理系统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在深入调研阶段,我们就目前全院教学运行方面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开展了深度调研,现总结如下。

(一)课程体系

我院授课体系的建设目标为培养理论基础好、应用能力强、实践水平高的高素质综合性人才。围绕该目标,我院近年来修订的教学计划主要有以下特点:

1、该计划是基本遵照教育部1998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培养目标、培养要求、主干学科、主要课程等要求,吸取校本部和其他院 1 校的办学经验,结合我院的办学实际和发展规划加以制定。

2、该计划按照培养目标要求合理进行课程设置。在拓宽专业知识面的基础上,体现专业的培养特色;注重学科的交叉和关注学科专业的发展动态;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3、根据我院的生源特点,将理工科专业的理论教学总学时数控制在2500学时以内,实践(实习、设计)教学在40周左右;文科专业理论教学总学时数控制在2600学时以内,实践(实习、设计)教学在35周左右。规定毕业总学分在185-190之间。

4、在计划中,理论课分为必修、指选、任选三大类。其中,必修课中的公共、基础课,多个专业需开出的部分技术基础课由学院统一名称、统一时间、统一学时。在三类课程中,必修课和指选课为专业的主要课程,每生必须参加学习。任选课分为专业模块和综合素质模块,其中综合素质模块中的课程是面向全院各专业统一要求、统一开出。

通过多年探索和实践,经过细致调研,我们发现该体系与我院人才培养目标尚有不相适应之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我院采用的教学计划基本是在沿用校本部或参照校本部教学计划的基础上加以完善,没有贴近三本学生的知识层次特点来突出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2、部分专业教学计划没有很好的突出专业特色,存在“专业不专”的问题,主干课程的前后链接性不好,没有形成知识的板块或模块化效应,易造成专业培养的知识孤岛。

3、专业课程的开设学期比较滞后,学生进入专业角色较晚,不利于其专业方向的确定和专业知识技能的进一步深化。

4、公共课和公共基础课的教学未充分结合专业课教学知识点,存在一根指挥棒指导全院各专业统一教学口径、教学内容的不合理情况。由于公共课和公共基础课所占学时学分数较大,专业课程教学地位往往容易被忽视。

5、各专业的公共课和基础课的开设目的和服务对象还有待进一步明确,有 2 些专业甚至存在个别课程难度较大,而对学生专业帮助不大,进而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情况。

6、在实践教学体系中,实验模块部分绝大多数为验证性实验,缺乏设计创新类实验,在实习实训模块中,与实际生产、经营结合紧密的项目开设较少,部分实习环节主旨不明确。

(二)师资队伍

学院现有专职教师380余人,其中具有教授、副教授职称的占32.8%,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达40.7%,近年来我院师资队伍教育上主要加强了教师爱岗敬业、为人师表、乐于奉献的教育,在我院的教师队伍中树立和保持良好的教学风气,这是学院各项事业进一步发展的根本保证。在师资队伍建设上,也加强了对重点专业、社会紧缺专业教师的引进。教师整体队伍数量和质量有了较大提高,在全国独立学院中,我院的专职教师的数量和高学历人才比例都位居前列。在教师队伍快速建设的同时,我们通过调研,也发现了如下问题:

1、我院绝大多数教师具有良好师德师风,在教学过程中能做到认真负责,但绝大多数教师从教时间短,教学经验不足;教研室负责人普遍年轻,缺乏必要的学科建设知识,致使教研活动无法深入开展;青年教师缺乏学科领路人的指导,大部分青年教师除了繁重的教学工作外,还要承担大量的班主任管理工作。少数教师的工作责任心不强,对待教学工作应付了事。

2、教师的敬业精神和育人意识尚不足。受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一些急功近利的目标常常淹没了理性精神的培养,导致部分教师理想情操弱化,功利主义思想上升,道德水准下降,做事漂浮,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危机意识不够,竞争意识不强。部分教师过分看重个人价值和个人利益,无心钻研本职业务,缺乏对教育内容、教学效果的探索与研究,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师生之间的交流沟通不够,影响了教学相长,一些教师除上课之外,很少与学生接触,较少关心学生的全面发展,上课也只是简单的知识传授,没有将科学精神渗透到专业 3 课的教育中。

3、教师普遍缺乏在企事业单位或一线城市工作经历,缺乏工程实践背景,对市场人才需求热点和用人需求集中的一线城市的专业知识点应用把握不够准确,在以用人需求为导向的教学培养方案实施过程中,无法进一步缩短校企人才培养和使用环节的距离。

4、个别工科应用型专业女教师比例过高,加之集中婚育,给正常教学特别是实践环节带来了一定影响,高学历教师分布比例不均匀,造成各专业的学科发展及教学科研团队、梯队的发展不平衡。

5、教师缺乏进修培训、下到企业、公司锻炼实习机会,普遍注重学历提高,轻视能力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目标实现困难,教师考证积极性不高。

6、部分专业教研室承担教学任务过重,师资力量严重短缺,实验室身份教师承担过多理论课教学,影响正常实践环节的质量和效果,也影响了部分实验室的正常开放和管理。

7、部分教师承担的课程频繁更换,或授课知识涉足领域比较凌散,形成不了自己的优势课程和学科,主攻方向不明确,不利于教师个人水平的提高和整体教师队伍的内涵建设。

8、教师的讲课艺术、教学方法改进不够。学院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备课不认真,教案缺乏新内容,上课得过且过,缺少课堂组织和管理。有的老师教学方法单调,课堂气氛沉闷,甚至完全照本宣科,不顾及学生感受,没有个人的学术见解和思想。有的老师上课声音过小,缺少激情,缺乏讲课艺术,有的老师实验课指导不到位,有的老师没有对课件进行精心打造,制作的PPT既没有美感,又没有层次,根本谈不上在现代教学理念指导下的多媒体教学。教学质量控制还没有成为全体教职员工的自觉行为。

9、经过近几年的师资队伍建设,我校专任教师队伍已大大加强,但部分课程还需要聘请一定数量的外聘教师。个别外聘教师还存在因责任心、归属感缺失而造成不严格执行教学制度、教学效果大打折扣的情况。

(三)实践教学环节建设

三本的人才培养和二本、高职有所区别,从如何落实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入手,需要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就我院目前现状来讲,各专业实践环节学分比重基本接近四分之一,技术基础课实践环节基本规范,各主要课程实验室的建设已逐步到位,基本满足教学需要。通过调研,我们发现还存在如下问题:

1、部分实验室设备的使用率不高,向师生开放程度不够,公共计算机机房设备老化严重,教师缺乏下实验室的积极性和热情。

2、受校区功能论证调研期间的实验室建设停滞的影响,部分专业实验室的建设已经停滞近2年,实验条件无法跟上理论教学,实践环节面临无法顺利开展的困境。

2、现有实验室开设的多为验证性实验,且专业的融合性差,实验室之间缺乏交互平台,没有形成相近及相关专业的综合性实验室;学院在机电系和信息系都有几个学生课外参与积极、具备创新特色的学生创新活动雏形实验室,但数量太少,规模小,实验室缺乏必要的设备,外部支持力量薄弱,实验室活动缺乏教师的长期指导,面临停滞或夭折的状态;以实验室为依托开展的校内学科竞赛或参加的省内外竞赛活动太少。

3、由于涉及企业生产、安全要素、商业机密、运营风险等问题,同时受国内外金融形势的影响,对于大规模的高校学生实习活动,企业大都持不欢迎态度。因此,我院的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普遍不太顺利,现有实习基地的联系也亟待加强,专业对口、流程完备、综合条件较好的实习基地较少,有的实习基地完成挂牌任务后,后续环节没有跟上,导致实习基地徒有虚名。

4、现有实习基地大多功能单一,仅为完成专业实践教学的某一个实践实习环节,没有培育形成校企全方位合作基地,没有充分利用作为解决教师实践培训问题的基地。

5、受校外建设实习基地的困难影响,校内实习基地的建设亟待加强,对现有资源的挖掘和整合还有待完善。

6、学院的服务器配置落后,无法承担教务网络管理功能(如学生网上选课)的进一步拓展和深化。

总之,通过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学习调研,使我们深刻领悟到:如果我们不走出一条科学发展的新路子,持续增长的良好态势将难以维系,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标将难以实现。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我们解决突出问题,谋求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只有找准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切入点和着力点,我们才能更好地把握“好字优先,好中求快”的发展要求,进而实现学院教学又好又快发展。

2009年4月24日

、师资队伍现状

我院现有教职工57人,其中教学研究人员34人,教辅人员14人(实验技术人员8人),行政干部9人。从职称结构看,教学人员中,教授8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23.5%,副教授13人,占38.2%,讲师13人,占38.2%。高级职称教师比例达到61.7%,达到学校“十一五”规划中 “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比例达到50%”的师资队伍建设要求。实验技术人员中,高级实验师2人,占实验技术人员的22.2%,实验师5人,占55.6%。从学历结构看,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者5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14.7%,具有硕士学位者20人,占58.8%,达到了学校“十一五”规划中“硕士以上学位教师比例达到70%”的师资队伍建设要求。从学缘结构看,专任教师中,具有外校研修一年或外校毕业的教师有18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52.9%;按目前教师中的最终学历计算,具有外校学历的教师有11人,占32.4%。从专业分布看,学院教师的总体编制已满额,但主要集中在教育技术学专业,广播电视编导和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师资依然紧缺,师资队伍的转型问题显得非常严峻。

(二)教学工作现状

从学院目前的现状看,教师没课上,完不成学校规定的教学工作量标准,讲师及以下职称教师承担学院55%以上的教学工作量,而且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学院专任教师配置不均,绝大多数教师身份不明确,在教育技术学和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两个方向上摇摆,对教学研究的深度不够,在科研项目上方向不明。

(一)教师的敬业精神有所下降,育人意识退化

近年来,由于在师德师风方面的建设力度不大,加上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一些急功近利的目标常常淹没了理性精神的培养,导致了部分教师理想情操弱化,功利主义思想上升,道德水准下降,做事漂浮,生活上追求安逸与舒服,工作上得过且过,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危机意识不够,竞争意识不强。一部分教师淡化了远大理想的追求,有的教师评上了高级职称后,万事皆休,学习、工作的积极性大不如前,有的甚至摆资格,只讲索取,不讲奉献,亵渎了教师这个神圣的职业。在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影响下,部分教师过分看重个人价值和个人利益,敬业精神不足,在精力上隐性流失严重,无心钻研本职业务,缺乏对教育内容、教学效果的探索与研究,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师生之间的交流沟通不够,影响了教学相长。一些教师除上课之外,很少与学生接 7 触,较少关心学生的全面发展,上课也只是简单的知识传授,没有将德育的教育渗透到专业课的教育之中。在教育实践中,有的教师只注重传授知识,不注意思想道德教育,片面认为教师的职责就是教书,对学生教育、关心、爱护、尊重、鼓励不够,存在着教书、管理、服务与育人的两张皮问题,没有把育人作为应尽的职责,育人意识淡薄。在这样的形势下,调查显示,37%的老师对自己的工作状态满意,32%的老师基本满意,只有26%的老师对自己在工作中的投入状态不满意。

(二)课程体系设置仍然不够完善

教育技术学专业教学计划虽经1999年、2001年、2006年三次修改,但随着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深入发展,课程体系设置仍然不够完善。从目前情况看,专业必修课程较为合理,信息技术教育方向限选课程较为成熟,数字媒体技术方向限选课程不是十分成熟。课程设置还存在针对性不强、开设顺序不合理等问题,更多开设的是从事中学教学工作的相关课程,缺乏面向企事业单位培训、教学软件工程等方面的课程,限制了学生在这些行业的就业和发展。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教学计划虽经2001年、2006年两次修改,但专业定位和课程体系仍然存在问题。其自主发展能力较弱,习惯性地依附于教育技术学专业,始终是一个专业领着一个专业走,很难独树一帜。从培养定位上看,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主要培养电视策划、编导和制作方面的人才,但课程体系中基础课程、创意策划类的课程设置较为薄弱。从学生的就业去向看,学生毕业后主要是从事电视新闻或制作方面的工作,但我们在电视新闻方面的课程设置较少。从招生来看,广播电视编导专业高考招生是艺术类招生,但课程设置上艺术类课程较少,不能很好地发挥学生艺术潜质。同时,两个专业均存在课程系统性不强、因人设课等情况。这些课程设置上的问题,有些是全国性的共性问题,有些是我们存在的问题,但这些问题都在困扰着专业的进一步发展。

(三)科研工作很不平衡,广播电视编导方向科研项目、成果较少,方向特色不明显

科研只是少部分人的事业,高级别科研项目和学术论文较少,教材多专著少,高级别科研奖励少,副高及以下职称教师的科研贡献量较少。2004-2008年,学院教师承担B类科研项目7项,C类科研项目8项,D类科研项目15项,但A类科研项目只有1项。教师发表B类论文147篇,C类论文29篇,D类论文105篇,但A类论文只有1篇。教师出版A类著作7部,B类著作26部,C类著作14部;其中绝大部分为教材,专著很少。这几年虽然有A类国家级奖,但主要为实践类成果,仅有的2项A类科研奖励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和省级精品课程,3项B类科研奖励分别为省社科成果二等奖、省高校社科成果奖一等奖和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本院学术带头人牵头开展的学术研究工作,参与其中的教师较少,大部分成果都是导师与研究生团队完成。2004-2008年,广播电视编导方向专业教师在该方向仅申请到项目6项,出版著作13部,获奖2项,发表论文46篇,其中B类6篇,C类2篇,D类38篇。绝大多数论文发表在教育技术及相关刊物上,内容以技术或技巧类居多,理论性及与广播电视艺术学相关的论文很少,只有个别 8 教师的学术论文涉及到视觉文化、视觉媒介、现代传媒、大众传媒、电视广告、电视栏目、舆论监督、电视人物报道等内容。

(四)教学质量保障的长效机制没有得到落实近年来,学院在师资队伍的建设上,过分看重科研水平,只注重提高师资的学历和学缘结构比例,而缺少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教育手段、教学内容、教学艺术等方面的培训与提高,缺少教学研讨活动,缺少教师相互评价活动,缺少院领导、系主任、教学督导的听课评教活动,周期性的教学质量自评制度没有建立起来,学生对教学效果的反馈信息滞后。一方面,教学质量第一责任人的职责没有落到实处,系主任在教学质量保障上缺少方法与思路,精力投入不足,工作显得过于被动,教务处怎样安排就怎样做,没有安排则没有行动。另一方面,教师的讲课艺术、教学方法改进不够。学院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备课不认真,教案缺乏新内容,上课得过且过,缺少课堂组织和管理。有的老师教学方法单调,课堂气氛沉闷,甚至完全照本宣科,不顾及学生感受,没有个人的学术见解和思想。有的老师上课声音过小,缺少激情,缺乏讲课艺术。有的老师在实验课上指导不到位,学生问卷调查显示,有42%的同学反映实验课教师只是偶尔指导,8%的同学反映教师根本不指导,任凭学生在室外自由拍摄,从不跟随学生进行现场答疑和辅导。有的老师自己讲授现代教育技术课,却不能对自己的课件进行精心打造,制作的PPT既没有美感,又没有层次,根本谈不上在现代教学理念指导下的多媒体教学。学生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只有51%的学生对老师制作的PPT感到满意。高质量的教学活动成为有良心的教师的行动自觉,对不负责任只走过场的教师在制度设计或岗位职责中缺少约束措施,教学质量控制还没有成为全体教职员工的自觉行为。

(五)师资队伍配置不当,学缘结构不合理

到目前为止,由于教育技术学和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发展不平衡,除了少数教师专业方向确定外,大部分教师没有形成明确的方向,甚至一部分教师在两个专业方向上都发展,对自身的定位不清晰,影响个人在专业方向上的进一步发展。从学缘结构看,我院在师资队伍的建设上,自己培养自己使用的情况相当严重,绝大多数老师本科和研究生的学位都是在本学院攻读的,在外校进修提高和进一步攻读学位的人较少。于是,教学工作中缺思路、缺方法、缺艺术,影响了本科教学效果。

(六)办学空间严重不足,制约学院发展

现在使用的教学四号楼,起用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总建筑面积3500平方米。目前,随着新专业的建设和办学规模的扩大,新建实验室无教学用房,《电化教育研究》杂志社、学院资料室用房紧张,现代远程教育研究所、教育信息化研究所、数字媒体教育应用研究所、学习科学与技术研究所无科研和办公用房,教师没有工作室,这样的局面困扰着学院的发展。

(七)教师个人的发展与学院的发展不对称

目前,我院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已达到61.7%,按学校核定的编制,教授和副教授均已超额,同时教辅实验岗位高级职称人数也处于超编状态,在职称评聘问题上矛盾突出。一方面,教师个人要发展,晋升高级职称是每一位老师的诉求,但我院高级职称人数已满额,评聘职称相当困难,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得不到应有的引导和激励。另一方面,青年老师渴望成为教学和科研骨干,但同时又缺少高级职称教师的培养和指导,缺乏职业规划,显得茫然和无奈。从调研结果看,教师都有进一步提高与深造的愿望,或外出参加学术会议的积极性,埋怨学院没有提供这样的机会。然而,教师进修提高的愿望与现实表现的差距甚大,在学院所承办的各类专业研讨会上却极少有老师参加,对身边的学术会议不屑一顾。2005年学院承办全国教育技术学学科建设会、2005年美国中田纳西州州立大学大众传媒学院伯格教授在我院讲学一个月、2007年全国师范院校学生DV作品大赛、2008年全国教育技术学博士生论坛等会议,学院在教职工会议上专门通知,并在学院公告栏和网上公布具体日程及报告时间等,然而除了办会人员,其他老师极少有人参加。调查显示,42%的老师发表科研成果的目的是为评职称,32%的老师为完成岗位任务。68%的老师认为个人发展与学院发展有关系,16%的老师认为没有关系,10%的老师认为无所谓。

(八)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不高

本科生导师在学生学习、选课、课外学术活动指导上基本没有发挥作用,学生联系不上教师,教师也联系不上学生。学院一直提倡高级职称教师每年为本科生做一场学术报告,然而,四年来,21名高级职称教师中仅有2名教授、1名副教授为学生做过专题学术报告,而其他高级职称教师无动于衷。在学生选课问题上,只有系主任给学生作过选课指导,本科生导师从未给予学生指导和帮助。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的困惑与烦恼,很少与老师交流和沟通。调查显示,30%的学生认为 遇到问题不方便与老师请教。在实验项目设置上,综合型实验少,创新型实验少,实验项目与理论课的衔接性差,因此,毕业生的专业实践能力欠缺,无论是教学设计,还是计算机维护,无论是课件制作,还是多媒体管理,无论是编导撰稿,还是摄像制作,都显得力不从心。有个别动手能力特别突出的学生,多是出于兴趣追求或自学而成。

三、经验与反思

(四)准确的专业定位是学院事业发展的灵魂

对我们学院来讲,“在为谁发展”的这个问题上,我们要牢固确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坚持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坚持专业技能培养和人文素质教育有机结合,培养和谐发展的人。要尊重学生人格,关心学生生活,为学生成长成才服务,要把学生的就业放在突出位置,切实维护好学生的合法权益。在专业定位上,教育技术学专业坚持培养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能对现代教育媒体环境下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进行设计、开发、运用、管理、评价的适应教育发展需要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坚持培养掌握广播电视节目编导、策划、制作、主持及摄影、音响、编剧等专业技术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正是有了准确的专业定位,多年来,这两个专业有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本科生的招生规模保持在稳定态势,研究生的招生规模保持稳中有增,学科建设才有了发展。

(五)人才队伍建设始终是学院事业发展的基石

学科建设是学院工作的龙头,而学科建设本身就是一条“龙”。学位点建设是“龙头”,师资队伍和人才培养质量是“龙眼”,专业设置是“龙骨”,课程体系构建是“龙肉”,资金投入和实验平台搭建是“龙血”,管理体制和管理干部是“龙尾”,科研成果、社会影响和知名度是“龙鳞”。一流的教学需要人才,一流的科研需要人才,一流的管理需要人才,学院要发展,只有将队伍的稳定和提高放在首位,一切才皆有可能。“在靠谁发展”的问题上,我们要牢固确立以教师为本的办学理念,建立一支人员精干、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特色鲜明、专业稳定的教师队伍,既要培养学科带头人,又要培养学科梯队,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紧紧依靠广大教职员工办好学院,才能做到和谐学院人人有责,学院和谐人人共享。近几年来,学院事业取得了较快发展,并且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在学科建设、教学工作、科研工作、实验教学工作、学生工作、党建工作等方面都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我们当前依然面临着师资队伍不能满足教学需要,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的改革难以从根本上得到突破等突出问题。如 果我们不走出一条科学发展的新路子,持续增长的良好态势将难以维系,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标将难以实现。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我们解决突出问题,谋求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只有找准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切入点和着力点,我们才能更好地把握“‘好’字优先,好中求快”的发展要求,进而实现学院又好又快发展。

“师德”是指教师从事教育职业劳动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道德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师德师风与教师的思想觉悟、价值观念、人生追求、品德修养和工作态度等息息相关。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自身必须具备更高的道德境界,以高尚情操、丰富学识和人格力量影响教育学生。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职业崇高而神圣,教师的劳动同社会进步、国家兴衰与人类文明紧密联系;教师是学生效仿的楷模,言行举止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为此,学院在全院范围内开展师德师风建设的调研工作,现将调研结果整理如下:

一、学院师德师风现状

1、学生对我院师德师风状况的评价,选择“很好”和“较好”的比例分别为16.81%和59.83%,选择“一般”和“较差”的比列分别为20.80%和2.56%;这说明学生对我院教师总体的师德师风评价还是不错的,但是也应该看到还有二成多的学生对教师由更高的期待和希望。

2、在对本专业课堂教学的满意度测评中,选择“非常满意”或者“比较满意”的比例达到66.66%,选择不满意的比例为3.74%;这一数据说明专业教师在课堂上的表现离学生的需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仍然需要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进而发挥教师对课堂教学的主体地位。

3、从学生对学院师德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的调查中,“育人意识淡漠”、“学术功利化严重”、“爱岗敬业精神不强”和“自身表率作用欠缺”分别达到38.44%、26.43%、18.62%和16.52%;从教师自身角度来分析目前师德师风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学术功利化严重”、“合作精神创新精神不强”、“爱岗敬业精神不强”分别列前三位,分别达到34.5%、27.6%、24.1%,而“育人意识淡漠”仅为3.4%。学生和教师对“育人意识淡漠”这一点认识还是由很大的差异,学生认为教师育人意识还比较淡漠,而教师则认为育人意识方面都做得还不错;教师可能还需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进一步了解学生的需求,真正确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处于主体地位。此外,学术功利化现象,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认为是目前影响着师德师风建设的一个很负面的因素,需要学校有关部门引起一定的重视,加强学术评价方面的引导工作。

4、在加强学院师德师风建设方式的选取上,选择“加强氛围建设,培养教师道德自觉”的比例高达62.1%,“加强制度建设”和“奖惩结合,以奖为主”都为17.2%。这足以说明,师德师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进行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要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和作风,同时要适应时代要求努力进行创新,12 以高度自觉的精神,同时辅以必要的制度建设和奖惩措施,才能扎扎实实地推进师德师风建设。

二、加强和改进师德师风建设的主要措施

1、加强领导,形成师德建设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加强对师德建设工作的全面领导。学院成立师德师风建设领导小组,师德师风建设领导小组由学院领导、系主任、学科负责人、教学督导组、辅导员等组成。学院党委书记作为学院师德师风建设的第一责任人,主体是学院领导、专业教师、实验室人员、办公室人员与辅导员。建立健全“师风师德信息员”制度,建立一支信息员队伍,及时反映沟通学院师德师风情况。

2、坚持严格的教师准入制

要进一步规范新进教师的选拔鉴定,坚持用严格的政治标准、道德标准和业务标准选拔新教师。每学年举办一次“新教师谈心”活动,开展学院领导一对一联系与指导。加强青年教师上岗前必要的培训和指导工作,继续实行青年教师导师制。

3、强化师德教育与培训

加强班主任与辅导员队伍建设,开展专题研讨与培训,进一步提高班主任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素质和实际工作能力。开展辅导员工作技能培训和专家化培训,深入开展政治理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心理健康教育、职业发展指导技能等方面的培训。

4、开展模范教师表彰

构建师德师风建设的奖惩机制。进一步加大对师德高尚和教书育人成绩显著教师的表彰力度。通过学院优秀教师、“吾爱吾师”我最喜爱的老师、优秀班主任、优秀导师评选等,对成绩突出者予以表彰和奖励,并作为职务晋升、岗位聘任的依据之一。对有失教师形象的言行,领导小组要对有关教师及时劝诫、警示或给予处分,对师德师风考核不合格的教师,在年终考核中评为不合格。每年举办一次“新老教师话师德”座谈会,邀请学院领导、新老教师参加。

5、加大师德师风宣传力度

学院领导小组要善于营造氛围、发现和宣传师德先进典型的思想和事迹,及时总结教师在教书育人工作中的先进经验,充分利用学院网站、公告栏、校报等媒体加以宣传推广,激发广大教师爱岗敬业,教书育人,无私奉献的精神。

(1)在寝室楼道、学院教学楼、专业教室等场所营造良好的氛围,悬挂标语、口号、图片等,潜移默化中对教师进行提醒,对学生进行教育。

(2)经常性举行师德师风先进经验交流会,邀请新进青年教师参加,引导广大教师自觉遵守教师规范、弘扬高尚师德。

(3)在学院的网站开辟专栏等定期进行优秀教师、优秀党员、优秀班主任、优秀导师、优秀辅导员等先进个人的事迹介绍。

教学改革和教学管理调研报告

一、本次调研的主要任务

1、围绕贯彻教育部、教育厅教学质量工程相关文件精神,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大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力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进行调研。

2、要通过调研摸清我校学科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与体系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借鉴其他院校经验,提出有针对性建议。

二、调研的学校和企业单位

我们教学管理与质量工程调研组在教学副校长遇华仁教授的带领下,先后对大连交通大学、大连民族学院、山东工商学院、山东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分校)和大连海关企业(敦豪国际航空快件有限公司)、大连华信计算机新技术培训中心、大连燃气公司、青岛莱西建筑总公司、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等相关的高校和教学科研实践基地、用人单位和企业单位等进行了调研和走访。

2、大连交通大学

在大连交通大学调研和学习期间,马寅东副校长、关天民副校长和教务处的两位处长一直陪同参观和座谈。

学校现设有16个教学单位,40个本科专业(其中有7个国家管理专业,工商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具有第二学士学位授予权),涉及工学、管理学、理学、文学、经济学和法学等6个门类,机械工程及自动化、车辆工程专业、是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示范性专业,机械工程实验教学中心是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机械基础系列课程教学团队是省级普通高等 学校教学团队。拥有2个博士点,3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9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点(涉及工学、理学、管理学、法学4个学科门类及11个一级学科),7个工程硕士领域,2个高校教师硕士专业,2个一级省重点学科(覆盖7个二级学科),2个博士后流动站。学校现在使用的06版的人才培养方案。关天民副校长介绍学校办学特色时说:

特色之一:体现铁路特色,主要是机械和材料,毕业生40%在铁道部工厂,学生培养强调硬性、实践性教学,具有双专业复合特点,实行五年制复合型人才培养,主要在13个专业实行,专业的融合点、复合点要找准。

特色之二:根据大连对软件专业的特殊政策,将基础合在一起,毕业时两个专业并行,市场前景看好,并得到市场的认可。如会计学+软件工程专业的学生毕业后起薪3000元,多的可达到10000元,在40个专业外,单独列出13个专业进行复合式培养,收费每年1.2万元(二表)。

特色之三:中外办学三年国内+两年国外,国际化培养双学位,主要在会计和计算机专业,学生满意,社会需要,毕业生在国外就业多。学费每年1.6万元,在二表生中直接招。

高职专业人才培养

1、注重大类培养(机械工程自动化)2002年开始做,获国家成果二等奖。

2、面向铁路市场,实行订单化服务,汽车、计算机专业,有些课程到工厂请专家来进行授课,学生经培训合格,企业接纳。

3、面向铁路设施更新比较快。从2006年开始,实行校、企合作,共搭平台,学校建楼,设备由企业出资,工厂满意。设浮动的科研编制、实验编制,实行开放式管理,校企合作,互惠互利。

4、培养学生目标是基础扎实、知识面广、实践能力强、社会责任感强的学生。严在铁院是历史的延续,制度建设完备,岗位职责明确,及时总结查找并解决影响教学因素123条,大众化教育是现实,独生子女多,不及格率高(数学、物理),有三套培养方案,一年后分班,一次不及格免费补考,再不及格重修,按学分缴费,其中软件工程股份制办学。

人才培养采取如下的培养模块

(1)、培养国际化、国内外联合培养(3+2)学制(2)、分大类培养、留学生、博士、硕士、本科、专科(3)、面向特殊市场、进行市场调查,按市场需求规格培养

15(4)、实行定单式培养、为企事业定向培养人才(5)、面向铁路企业培养、按铁路要求的人才规格培养

3、大连民族学院

随着学校办学规模的扩大,又明确提出把质量提高和内涵建设作为发展的主题,确定了稳定规模、提高质量、凝炼特色,走内涵为主发展道路的思路。学校积极开展教育创新,强化教学目标管理与过程监控,深化教学改革,建立了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中心、实践教学与创新教育中心、大学外语教学研究中心、双语教学研究中心、预科教育研究中心等教学研究机构;全面启动了学分制建设工程,实施了选课运行、学籍管理、考务管理及班导师工作制的改革;教育部教学改革试点项目“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效果显著,多层次渗透式双语教学新模式已经形成.教学质量评价与监控中心是2004年成立的教学职能部门。主要职能是对全校的教学工作和教学质量进行检查、监督、分析和评价。以迎接教育部对我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为契机,以健全和实施学校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为主要工作内容,以全面稳定与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为目的。坚持“教育大计,教师为本” 的理念,构建科学合理、具有民族特色、可持续发展的评价体系,全面实施“评教-评学-评管”的评价体系,形成既有严格、科学和规范的教学管理,又有利于充分调动教与学两个方面积极性、创造性的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机制,确保学校的教学质量。

五、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做法与经验

1、关于人才培养方面的建议

带着问题,我们在走访毕业生用人单位的时候关注学生的就业问题。大学生就业越来越难,过去认为是大学生择业观念有问题,其实根本症结所在,是源头上的专业设置与产业设置与产业需求不能很好的吻合,而这种吻合,在国家经济结构发生剧烈调整时期,尤其难以把握。所以,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供需偏差。对此,中央决策层也给予高度关注,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的专题研究高等教育工作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特别提出加快高校人才培养结构调整即学科布局和专业设置调整问题,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从源头上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教育部近年开始的“十一五”规划研究项目也将高校高校人才结构调整与大学生就业问题作为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提了出来。经过调研我们感到高校人才培养结构调整必须将目前高校现实的人才培养结构与现实的产业需求进行比对和匹配,用经济学供需平衡以及拟合研究的理念和方法进行评判,明了哪些专业出现了“过度教育”,哪些专业“教育不足”,才能对高校人才培养结构及其调整做出一个更符合规律的基本准确的判断和规划,而不仅仅是根据每年毕业生的就业率被动地做出决策。

(1)部分大学毕业生就业难,主要原因与近年产业人才需求相对饱和有关。高校近年扩招学生已开始陆续毕业,尽管我国每万人拥有大学生数量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但相对现阶段我国产业发展对人才吸纳能力而言,目前已出现饱和迹象。(2)部分大学毕业生就业难,与高校某些专业调整不及时有关。

(3)高校人才培养数量的控制不应一刀切,有些专业规模拟应缩小,有些专业规模应略有扩大。

2、关于教学质量监控方面的建议

我校课堂教学质量实行三级监控工作已经进行很多年了,有了很多成功的经验,教学督导作用发挥的也非常好,“督”的作用发挥的比较明显,但是“导”的不够,应该在听课后,对任课老师进行“会诊”,特别是对教学效果还达不到要求的教师,“导”就更为重要。对教学效果优秀,学生反馈非常好的教师要多进行经验介绍与交流,给教师之间提供交流的机会,使教师的学术交流有良好的氛围和平台,从而提高教师整体的教学水平。

3、关于教学管理的建议

在走访大连交通大学、大连民族学院、山东科技大学、山东工商学院的过程中,我们了解到各学校在教学管理方面有严格的制度,并且执行的非常好,比如教师每学期病事假、停串课、上课迟到、监考、阅卷、出题过程中出现任何问题,都有明确的处理方法,对加强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是非常必要的。

4、关于人才引进方面的建议

在走访山东科技大学的过程中,山东科技大学引进了

4名院士,给学校的科学研究和经费都带来了很大的收益,每个院士年科研经费都在2000万左右,带动了相关学科的快速发展。我校在科技大学建设过程中,在人才引进方面应加大力度,有针对性地引进人才,推动重点、优势学科的发展。

5、关于毕业生就业形势分析与毕业生管理方面的建议

我校毕业生每年都有20学时的就业指导课。希望讲课的教师要提高讲课的效率,知道社会对毕业生的需求,毕业生在就业时的准备工作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在走 访大连中外运顿豪时,人力资源部经理的话我们深感触动,很多毕业生在大学四年要明确自己将来要从事什么样的工作,认清当前的就业形势,在走向社会时作好相应的准备,包括应聘不同岗位时简历的制作都要认真去对待才会应聘到理想的工作岗位。

6、关于研究生培养方面的建议

研究生教育应该注重特色培养。我校本科生培养适应高等教育的新形势进行特色培养。很多高校本科生阶段打好基础,研究生教育出特色值得我们思考。

7、关于三表生的培养的建议

我校目前三表生和二表生在一起联合培养,效果是弊大于利。建议成立独立学院,将三表生单独编班,进行授课,有利于这部分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就目前来说二表生和三表生在同一个教室里上课,三表生干扰二表生的学习。三表生在奖学金等评比活动中受歧视,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整体学风建设也非常有难度。

8、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改革的建议

(1)、办学型式的应多样化,外国留学生的培养、国际联合办学、博士点、硕士点、本科生和部分专科生。定单式培养和校企联合培养。

(2)、对人才培养采取多种方式进行,培养计划采用多种摸块进行,学生可以到厂矿企业实行挂职锻炼、到乡镇农村和部队进行挂职锻炼。

(3)、学生可以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在实验室进行专题研究,并定期的写出总结和体会。

(4)、教学计划实行学分制,按计划提前修完学分可以提前毕业,学生在校期间四年未修完学分者,可以先参加工作,待一年后再回学校补满学分。学分补满后补发证书。(5)、三表招收的学生可以放在一个分校进行统一管理,单独培养。统一计划、统一培养、统一管理。

(6)、人才培养国际化、分大类培养、面向特殊市场、实行定单式培养、多层次多规格的培养。

(7)、教学督导可以实行:由督导组专家、教师代表、学生代表三结合的听课小组。听课小组每周出一期听课简报,促进教学的运转。

(8)、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打铁还要自身硬,按教师的职称分层次制定教师的培养计划和考核标准,定期考核,定期公布,与职称的评聘和津贴挂钩。(9)、对学生实行半军事化管理,各项活动实行铁的纪律,严格管理。

(10)、毕业设计由过去的一年一次,可以变化为半年一次。有利于学生也有利于实行 对毕业设计的严格管理。

第四篇:财政工作调研报告

财政工作调研报告

一、主要工作情况

县财政系统现有在编在岗人数为139个,其中局机关85人,财政所54人。其中科级领导干部37人(含改非人员),班子成员16人。局内设办公室、政工股、预算股、文教行财股等13个股室;国有资产管理中心(加挂产权交易中心牌子)、非税收入管理局、国库管理局、乡镇财政管理局等10个下属事业机构及矿产品税费征管办(挂靠)。

近年来,我们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突出“围绕核心,服务中心,贴近民心”的宗旨,千方百计抓收入,多管齐下增财力,突出重点保支出,强化举措抓监管,励精图治强队伍,财政工作取得了喜人成绩。一是财政收入速快质优。2013年完成财政总收入7.94亿元,提前两个月完成市委、市政府下达的目标任务,比上年增长13.18%。收入结构进一步优化,税收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为85.45%,比上提高了0.16个百分点,收入质量位居全市第一。在全市财政目标管理考核中排第二名获二等奖。

二是财源建设增量提质。

2013年新上财源项目44个,固定资产投资11.87亿元,其中中湘钨业、邑金矿业等3个项目投资规模过亿元,5000万~1亿元的5个,1000万~5000万元的8个。全县纳税过2000万元的企业11家,1000万~2000万元的企业7家,500万~1000万元的企业14家。三是争资融资筹资成效显著。全年向上争资金16.47亿元,增长15.43%。实现国土出让收入4.24亿元,增长326.4%,其中构成实际可支配财力2.04亿元。加强土地储备,完成征地5020亩。融资到位资金10.02亿元,其中发行企业债券5亿元,成为全国首个在资本市场融资的国家级贫困县,筹资融资工作在全省作典型发言推荐经验。加强金融创新和建设,成功引进华融湘江银行在**设立分支机构,启动推进农村信用社改制农村商业银行工作,并出资

6300万元整体收购剩余的不良贷款1.32亿元。四是体制改革纵深推进。财政各项改革进一步深化,部门预算管理、国库集中收付、公务卡、乡镇财政预算标准化、资金集中审批等多项改革稳步推进,乡镇财政预算标准化改革在我县试点成功,改革工作走在了全省的前列,在省市作典型发言,并在全省推广“**模式”。五是内部管理水平再上台阶。以“建制度、转作风、树形象”为主要内容,深入开展“财政精神大讨论”和“财政管理改革年”活动,培育“惟公崇德,强政兴财”的良好精神和氛围。2013年局领导班子年终测评优秀率达100%,局主要班子成员个人优秀率100%,成为财政局历年来年终考核测评的首次。局领导班子荣获“全县优秀领导班子”、“全县机关事业单位综合绩效考核评估一等奖”和全县作风标兵单位;全年获省、市、县先进集休、先进个人133项次;年内记三等功和嘉奖31人次。

今年以来,我们积极贯彻落实省市财政工作会议和县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早谋划、早部署、早落实,实现了财政工作的良好开局。

一是明晰了工作思路。

针对复杂的经济形势,我们充分研判,未雨绸缪,认真开展了财政工作调研,广泛听取各方对财政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根据上级要求,结合工作实际,我们制定了“四个三”的工作思路,即强化“三保”目标,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加大“三资”力度,争资、融资、筹资;夯实“三基”工作,巩固基础财源建设,创新基本管理体制,加强基层队伍建设;实现“三创”目标,工作创一流,班子创一流,形象创一流。按照全年工作思路和市下达的财税目标任务,我们切实做到早谋划、早部署,细化了目标任务分解,及时召开了全县财税金融工作会议和财政系统工作会议,将财政收入、筹资融资、支出管理等各项工作任务分解到乡镇,落实到部门。在全县形成了人人肩上有任务、人人头上有责任、人人主动抓财税金融工作的良好氛围,为实现全年目标任务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是优化了财政政策。

改革财税体制,出台了《关于培育总部经济引导矿产贸易企业入园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经济开发区经费保障的通知》等一系列政策,将分布在乡镇的矿产贸易企业统一至开发区规范管理,做大做强园区经济。加强项目管理,出台了《县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暂行办法》,明确了政府投资项目的立项评审、设计变更、报批、资金拨付等重点环节、内容的要求、程序,切实改变项目“三边”现象。强化部门预算制度改革和资金管理办法,坚持公开预算,从严控制支出。**年的财政收支预算工作在2013年底召开的县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上顺利通过。与此同时,进一步严格了财政资金的审批拨付、项目评审把关监督,非税收入的稽查考核以及争资立项的审核上报等,从而为财政工作开展提供了良好机制和环境。

三是提升了工作实效。

财政收入稳步增长。将全年财税任务及时落实到征管部门和各乡镇,切实加大征缴力度。截止3月31日,完成财政总收入23494万元,为年初预算的25.72%,其中完成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6143万元。大力推进筹资融资。重点抓好了5亿元中期票据发行和土地储备项目融资工作。华融湘江银行的贷款项目正加速推进。抓好了市人民银行在我县召开的**县省级罗霄山片区金融扶贫示范县揭牌仪式及政银企签约会议的筹备及重点融资项目的包装工作。农商行改制工作有条不紊进行。加大争资力度。累计到位上级资金72445万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3486万元,增长22.87%,其中一般性转移支付35023万元。加强支出保障。完成本级财政支出48409万元,为预算的39.68%,比上年同期增长12.88%,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5727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3.29%,教育支出9464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3%。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

14421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0.13%;农林水事务支出3485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98.35%。健全了财政内部资金监管评审和预算外资金审批程序,强化了项目评审,审核78个项目,评审金额1.28亿元,审减率20.3%;完成采购预算金额2210万元,合同采购金额完成1868万元,节约率15.48%;完成罚没收入791万元、政府统筹220万元。实现统征税费收入467万元,补征及罚没收入57万元。

四是强化了队伍建设。

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着力转作风、聚合力、树形象、强队伍,形成了同心同德,求真务实,敢于担当,拼争一流的良好氛围。突出建章立制,按照精细化管理需要,制订完善了《目标管理考核方案》、《财务管理制度》、《后勤管理制度》,真正做到“以制度管人、用制度管事”。突出学习教育,大力实施德智提升工程,以创建“四型机关”活动为契机,在全局大兴学习之风、调研之风,比业务比品行的氛围日益浓厚。突出岗位锻炼,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年初对全局干部职工进行了竞岗交流,竞岗交流38人,并选调了8名政治可靠、业绩优异的人员充实到业务岗位。通过引入竞岗交流机制,进一步激活了干部内在潜能,增添了队伍活力。

二、下段工作打算

下段,我们将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年初财税工作目标,坚持真抓实干作风,坚定争先创优决心,坚决目标任务实现。

一是强化财税入库。

强化责任意识。将组织收入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完善和落实县领导和征管部门联系乡镇和重点税源企业制度,抓好帮扶协税促收工作,严格执行财税收入工作“一票否决”。切实增强财税入库均衡性,按月调度收入入库工作,分月达到或超过均衡进度。着力培植支柱财源。大力加强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给予园区更大的优惠政策,发挥园区产业承载能力,培植财税新的增长点。落实领导挂点帮扶责任,加快新型工业化转型升级。加大以热水温泉景区为龙头的旅游产业开发,注重旅游促销,打造精品线路,大力提质旅游产业。重点扶持产品附加值高的精深加工企业,培植有潜力有后劲的财源。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确保大坪铁矿区、小垣矿区正常开采。着力培植金融产业,抓好农村信用社改制工作,力争**年9月份挂牌成立**县农村商业银行;继续抓好金融机构引进工作,力争**年长沙银行在**成立分支机构,上海农商行在**发起设立村镇银行;引进有实力的投资商在**成立中小企业担保公司。强化财税征管。进一步加强纳税监控,挖掘增收潜力,突出重点税源、重点行业、重点项目,切实增强财税征管意识,紧扣目标任务,强化征管措施,确保均衡入库。切实加大查补清欠税款力度,加强税源监控,严防税收跑、冒、滴、漏。切实加强非税收入征管,强化国有资产管理。

二是强化资金保障。

做好争资文章,力争争资在20亿元以上。进一步吃透基本财力保障县、“国扶县”、“罗霄山连片扶贫开发示范县”、“生态功能保护区”等政策,抢抓中省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开放型经济等改革举措全面启动的机遇,加大与中央、省市主管部门的联系,大力向上争资立项,争取上级转移支付资金。做好融资文章,力争融资15亿元以上。积极落实抵押物,加大与银信部门的沟通衔接,包装大项目、落实大资金。继续尝试在资本市场上融资,确保5亿元中期票据顺利发行。创新思路,积极争取世界银行贷款。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入驻**,在引进的基础上加强双方合作,争取信贷投放。做好筹资文章。科学规划用地条件,有计划的出让土地。加大土地储备力度,实现土地出让收入可持续增长,力争实现土地出让收入4.5亿元以上。做好城市经营,大力盘活国有资产资源。大力盘活矿权,加快茶山脚钨矿改制步伐,依法按程序有偿转让茶山脚钨矿矿权,确保受益最大化。

三是强化支出管理。

建立规范的津补贴发放机制、长效机制、监管机制,逐步缩小差距,确保干部职工待遇逐步提高。调整优化支出结构,加大财力向民生政策倾斜,持续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群众福祉。扶持产业发展,巩固发展水电传统产业,重点发展矿产精深加工业和总部经济,旅游业、金融保险业、风电等新能源产业。加大对文化旅游、现代物流、庄园经济等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扶持力度。重点支持茶叶、水果、蔬菜等产业发展。贯彻落实《党政机关关于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和《公务接待管理实施办法》等省市系列规定,加强公务接待管理,规范公务接待行为,严格公务接待经费预算和管理,严肃公务接待纪律,强化监督检查。加强政府债务管理,防范政府债务风险。

四是强化机制创新。

着力抓好专项资金管理机制创新,进一步健全完善管理制度,对专项资金审批、拨付、使用等环节进行规范,切实提升效能,强化资金效益;深化预算制度改革,稳步推进预算公开,实施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制度。严格预算执行,从严控制预算追加。加强财政绩效管理,选取部分重点领域、重大项目资金开展绩效评价,逐步建立绩效管理与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等有效衔接的工作机制;推动乡镇财政国库集中支付改革试点,确保完成5个乡镇纳入国库集中支付管理;继续深化公务员卡制度改革,确保公务卡员制度改革面覆盖所有县直一级预算单位。

三、几点请求

一是恳请实行乡镇财政所人员县级垂直管理。

目前我县19个乡镇财政所的管理实行双重领导,人事和业务由财政局管理,工作双重管理,以县为主。该体制已运行多年,早期取得较好效果,但目前的弊端日益凸显,主要体现在不利于县乡财政干部上下交流,不利于稳定乡镇财政队伍,不利于财政资金监管。特恳请县委以“一级政府、一级财政”为大前提,重新划分县乡两级管理职责,将乡镇财政人事管理权、业务管理权、资产管理权、经费管理权等四个方面上收到县级,实行县级垂直管理,进一步激活财政队伍活力。

二是恳请对金融与债务办和监督股实行机构升格。

当前我县金融建设职责重,融资工作难,资金监督检查压力大,省市对金融与债务办和监督股提出了明确的升格要求,现金融与债务办、监督股仅为副科和股级。为便于工作开展,恳请县委将金融与债务办加挂“**县金融工作办公室”牌子并升格为正科,监督股更名为“监督局”并高配副科。

三是恳请进一步调优配强局领导班子。

我局现有科级领导干部37人,班子成员16人员,仍有2个副局长、1个总会计师等多个职数空缺。很多分管领导都是身兼数职,分管业务多,工作压力大。恳请县委根据我局所缺职数,从局机关内部提拔使用一批业务骨干,进一步调优配强局领导班子。

第五篇:大桥财政调研报告

加强乡镇财政资金监管调研报告大桥所 谢秀全2012年7月24日

关于加强乡镇财政资金监管的重要意义近年来,国家为构建和谐社会,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断推出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中央财政逐年加大对农村投入。为了保障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确保国家政策贯彻落实,确保涉农资金专款专用,杜绝铺张浪费、截留挪用现象发生,加强乡镇财政资金监管显得至关重要;财政部于2010年下发了《关于加强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工作的指导意见》(财预[2010]33号),省、市、县财政部门根据文件精神分别制定了贯彻落实措施;加强乡镇财政资金监管是财政部加强财政基础工作和加强基层财政建设,推进财政科学化和精细化管理的重要举措,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乡镇财政应充分发挥“稻草人”作用,发挥就地、就近监管的优势,强化工作职责,加强对乡镇财政资金的监管。

开展乡镇财政资金监管现状为了了解乡镇财政资金监管情况,最近,笔者对大桥财政所2011乡镇财政资金监管情况进行了一番调查。

2011年大桥镇财政所纳入监管的涉农资金有12项,包括粮食直补、农资综合直补、家电下乡补贴、摩托车下乡补贴、中央良种补贴、农村低收入住房补助、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生态公益林效益补偿金、农村低保、五保、优抚对象补助资金等11项补助性资金和1个项目性资金即 “双到”扶贫资金。这些财政资金的政策、拨款文件等信息财政所或镇民政办都已接收到。信息的接收为财政资金监管创造了必要条件。该所还对由本所安排使用的财政资金包括粮食直补、农资综合直补、家电下乡补贴、摩托车下乡补贴、中央良种补贴、农村低收入住房补助、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生态公益林效益补偿金、“双到”扶贫资金建立了监管台账。台账的建立有利于财政所掌握资金的使用情况。

大桥镇财政所和其他有关站所都已设立涉农资金监督举报电话或举报信箱,如财政所就设立了监督电话,便于群众监督。大桥镇对有关财政资金进行了公开公示,公开公示的资金有9项,分别是粮食直补、农资综合直补、家电下乡补贴、摩托车下乡补贴、农村合作医疗基金、农村低保、五保、优抚对象补助、“双到”扶贫资金,其中粮食直补、农资综合直补按补贴面积、补贴标准、补贴金额在各村张贴公示,家电下乡、摩托车下乡补贴政策在财政所醒目位置张贴公示,农村合作医疗基金补助情况在镇卫生院和镇政府公示栏公示,农村低保、五保、优抚对象补助也在镇政府公示栏公示,“双到”扶贫资金由县扶贫办在有关村组公示。该镇加强对惠农补贴实行“一卡通”发放,据统计,纳入“一卡通”发放的资金有9项,发放金额达538.5万元,包括粮食直补、农资综合直补、家电下乡补贴、摩托车下乡补贴、中央农作物良种补贴、农村低收入住房补助、农村低保、五保、优抚对象补助,其中粮食直补、农资综合直补、家电摩托车下乡补贴、中央良种补贴都在邮政银行发放,农村低收入住房补助、农村低保、五保、优抚对象补助在农村信用社发放。

大桥镇财政所对3项财政资金开展了抽查巡查,包括家电下乡补贴、农村低收入住房补助、“双到”扶贫资金,其中家电下乡补贴是通过电话访问电器购买人,询问其是否已购买家电产品,买了什么产品,多少钱,在哪里购买的,以核实家电商场提供的资料是否与电话访问

内容一致,防止骗补现象发生。询问内容都已做记录备查。农村低收入住房补助和“双到”扶贫资金是通过询问村干部方式进行了解,如询问哪个村的哪些农户盖了新房,哪些人属于低收入住房补助对象,看是否与镇政府提供的银行发放清单一致,询问“双到”扶贫资金用于农村发展什么项目,如购买幼猪办养猪项目、购买鸡苗发展养鸡事业、购买碾米机、榨油机发展加工服务等等。

从调查情况来看,大桥财政所为加强财政资金监管做了很多工作,但与上级要求仍有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

1、财政资金信息分散,财政所接收的财政资金信息只有上级财政部门传递下来的,其他县级主管部门传达的财政资金信息财政所却没有接收到,不利于基层财政开展资金监管。另外,财政所虽然接收了资金信息,但没有将财政资金监管情况如资金使用情况、公开公示、抽查巡查情况等反馈给上级财政部门。

2、公开公示的资金种类不多,许多项目性资金未进行公开公示;公开公示形式单一,群众监督受限,比如将种粮补贴公示张贴于村组,有些外出人员却看不到,甚至容易被人撕毁;农村低保、优抚、五保供养补助情况在镇政府公示栏公示,广大群众不易看到。

3、抽查巡查的资金种类太少,尤其是项目性资金,加上这部分资金金额较大、使用随意性也较大,抽查巡查时,没有深入项目所在地实际了解,抽查巡查的内容简单;对其他单位如民政办安排使用的农村低保、优抚、五保对象补助财政所未开展抽查巡查。

乡镇财政资金监管现状分析

1、加强乡镇财政资金监管似乎是一项新的工作,万事开头难,虽然一些涉农资金如种粮补贴、家电下乡补贴早几年就开展了公开公示、抽查巡查,但这是从管理的角度进行的工作,比较纷乱、监管起来缺乏头绪,而且当时财政资金监管范围较小,监管触角不广,随着资金监管范围的扩大,监管要求越来越高,此项工作开展起来便有些吃力,未能一下子适应过来;

2、缺乏可以借鉴的模式,每一项监管工作该如何做,怎么做,缺乏统一的步骤、标准,把时间消耗在摸索当中;

3、财政所人手不足,如今一些财政所工作千头万绪,人少事多,且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很难适应财政资金监管要求。

加强乡镇财政资金监管的几点想法

1、加强宣传,让加强乡镇财政财政资金监管的意义深入人心,形成广泛共识;各方重视,让社会各届都对基层财政开展财政资金监管予以大力支持。

2、提供一种可以借鉴的财政资金监管模式,使基层财政少走弯路,按规定步骤、标准、格式做好各项资金监管工作。

3、加强财政所人员培训,提高政策水平,增强大局意识,增强工作责任感、紧迫感,提高工作技能,使财政资金监管工作开展起来驾轻就熟。

4、加强财政资金监管应重点抓好信息通达、公开公示、抽查巡查三个环节工作:(1)建立财政资金信息通达机制,除上级财政部门传递由乡镇财政安排使用的资金信息,由其他站、所等单位安排使用的资金信息,县级主管部门应将信息传递给财政所一份,以便为乡镇财政开展资金监管创造条件。财政所不但要对财政资金信息做好收集、归类、整理、装订等工作,还要将资金使用、监管(包括公开公示、抽查巡查)情况反馈县财政局。(2)做好财政资金公开公示,由财政所安排使用的财政资金由财政所负责公开公示,由其他单位如镇政府、镇民政等安排使用的财政所应督促其公开公示,公开公示的形式应尽可能丰富,可通过文字、图片、电话、手机短信或网络平台的形式进行,使群众不出门或在外地打工都能参与监督。公开公示的内容,对补助性资金包括资金名称、政策依据、补助对象、补助标准、补助数量及补助金额、举报电话等,对项目类资金包括项目名称、立项依据、实施范围、建设单位、承建设单位、建设内容、责任人和受益人、工作预决算、资金来源及数量、建设时限、举报电话等。(3)财政所应加强开展财政资金(包括本所或由其他单位安排使用的)抽查巡查,扩大抽查巡查资金范围,增加抽查巡查内容。对补助性资金,要核查补助资金是否按规定审核、补助对象、补助标准是否符合要求、是否已公开公示;对项目类资金,应进行实地查看,并做好记录,重点查看项目立项的合理性、项目的真实性和可行性、工程招投标、工程验收、使用票证、项目公开公示、资金拨付、项目资产移交、管护等。

下载财政发展观调研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财政发展观调研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财政发展观剖析材料

    根据xx的要求,按照采购办党支部的统一安排,结合本人在开展科学发展观教育活动中学习的体会,通过“五查五看”,积极深入地查找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剖析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

    财政科学发展观学习调研阶段工作总结

    蘑菇峪乡科学发展观学习调研阶段工作总结 自县委召开全县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大会以来,我乡党委根据中央和省委、市委、县委的部署和要求,紧密结合全乡实际,精心准......

    医院发展观调研报告(范文大全)

    医院发展观调研报告“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是城乡群众最为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为破解这个难题,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切实减轻广大群众医疗负担,特别是农村群众“看病难、看病......

    学习发展观调研报告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要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真正把人放在社会主体地位,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利益。广大离退休干部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要的组......

    学习发展观调研报告

    创新方式,提高对老干部服务和管理质量。在服务方式上,改变比较单一的服务模式,注重实现服务方式“三个转变”:即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转变;单一的生活服务向社会化、个性化的综合......

    电信发展观调研报告

    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活动启动后,我分公司迅速部署,要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充分认识学习实践活动的重大意义,深刻认识科学发展观与企业转型、全业务发展的密切关系,增强责任感、......

    发展观调研报告(合集五篇)

    交通行业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调研报告作者:佚名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279更新时间:2008-12-16交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和先行行业,对经济社会发展起着支撑、保障和引导作用,与......

    学生会发展观调研报告

    在我系学生党支部的统一带领和部署下,4月17日下午,机电系学生会在主教学楼906教室召开了主题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迎评促建学生会工作”的主题学习研讨会。机电系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