殡葬工作调研报告例文(5篇范例)

时间:2020-10-08 11:40:2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殡葬工作调研报告例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殡葬工作调研报告例文》。

第一篇:殡葬工作调研报告例文

3 篇 殡葬工作调研报告

为进一步推进《殡葬管理条例》在我市的正确实施,根据市人大代表的建议要求,市人大内司委将国务院《殡葬管理条例》的实施情况调研列入了年度工作计划安排,4 月下旬至 5 月初,在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阳建民的带领下,由市人大内司委牵头组织部分常委会组成人员、市人大代表对我市《殡葬管理条例》和《**省实施<殡葬管理条例>办法》(以下简称“一条例一办法”)进行了调研。调研组采取明查暗访,召开座谈会,集中听取汇报等方式,考察了市殡仪馆、部分经营性公墓及湘潭县、雨湖区、岳塘区的部分乡(镇)、村;集中听取了市民政局、市林业局、市国土局、市工商局、市人社局、市行政执法局及部分县市区、园区的情况汇报。现将调研的情况报告如下:

一、贯彻实施的整体情况 国务院《殡葬管理条例》是 1997 年颁布实施的,2002 年进行了修订,**年再次进行了修订。省人民政府通过的《**省实施<殡葬管理条例>办法》于 2002 年 5 月起施行。通过调查,我市“一条例一办法”的贯彻实施总体较好,体现在殡葬改革不断推进,殡葬新观念新风尚不断树立,基础设施不断改善,服务质量逐步提升,殡葬执法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殡葬改革稳步推进。“一条例一办法”颁布实施以来,我市民政部门牵头,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年《条例》修订后,又根据修改后的《条例》精神以及**省《关于党员干部带头推动殡葬

改革的实施意见》,联合市委办公室成立专题调研组,通过实地走访、座谈讨论、问卷调查、外出学习考察等方式,进行了详细的调查研究,《湘潭市殡葬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等 1+X 政策文件体系正在制定中,修订后,将为殡改工作提供全面系统的政策支撑。同时,深入开展“一条例一办法”宣传教育,要求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带头遵守,引导广大人民群众自觉树立移风易俗、文明治丧、勤俭节约的新风尚。

(二)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针对我市殡仪馆和火葬场设施陈旧、场馆狭小的现状,**年,市人民政府将市殡仪馆改扩建列入重点民生服务项目,规划投入 1.3 亿元,重建殡仪馆及其附属设施,建设1 万个公益性公墓。目前,已经启动项目主体工程建设,建成后,可极大地提升我市殡葬服务条件。同时,对韶山市公墓建设和湘潭县湘水缘公墓建设进行了规范化管理。

(三)殡葬服务质量不断提升。一是丧葬服务系列项目收费标准均通过物价部门定价,基本符合当地消费水平;二是服务项目和价格公开。殡葬服务项目都在殡仪馆上墙公开,做到让消费者明白放心;三是狠抓惠民政策落实。大力推行殡葬惠民,对城乡低保对象、城镇“三无”人员、农村“五保”供养对象实施基本殡葬费用全免制度。**年,对办丧困难群众共减免基本殡葬服务费 463 人,57.83 万元。四是服务档次多样化。殡葬服务为让消费者有充分的选择权,为丧户提供不同档次的丧葬用品和墓穴;五是规范服务。殡仪服务真正做到热情、周到、文明、礼貌、高效。

(四)殡葬管理和监督依法(规)进行。民政部门及国土、林业、工商、卫生、行政执法等部门协同配合,履行职责,依法依规查处了一些违反殡葬条例的行为,加大了对殡葬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年-**年,市国土局查处了非法建筑陵园 2 处,建坟 120 处,占地 32.36亩。**年市民政局接受 110 指令和群众举报 72 起,执法 38 次,查处非法从事殡仪服务宣传 10 余起,处理医院殡葬违法案件 10 余起。市林业局**年来,共查处非法侵占林地案件 23 宗,327 亩。**年市森林公安局查处了高新区法华山毁林建墓案。

通过调查,调研组认为,目前我市在实施“一条例一办法”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其中主要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殡葬管理没有到位。突出表现在存在“两低两多”现象,即火化率低和集中治丧率低。我市殡葬遗体火化数量近三年持续下滑,**年全市火化遗体 4637 具,火化率为 26.7%,**年减少 105 具,火化率为 25.17%,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尤其是湘潭县和湘乡市,火化率仅为 7.07%和 4.23%。我市每年在集中治丧场所办丧次数仅 1500多场次,集中治丧率不到 10%。相当一部分群众治丧采用在路边或小区内搭灵棚方式,严重扰民。“两多”具体体现为非法墓地多和非法殡仪服务多。村民在自留地、自留山上建墓更是比比皆是,青山白化现象严重,如地处绿心保护区的岳塘区荷塘村,近年来猛增新坟 2000多座,95%以上为非本村对象。非法殡仪服务可以说是乱象丛生,有些经营者随意收取各种名目的服务费,欺骗、坑害丧户,违规销售丧葬用品和骨灰容器,非法运输遗体等。

(二)殡葬服务条件差。市殡仪馆是全市唯一的一个殡葬管理、服务单位,设施陈旧,交通拥堵。到目前为止,各县(市)区都没有殡仪馆,没有公益性公墓,没有一家正规的殡仪服务站、骨灰堂等,殡葬设施严重缺乏,无法满足群众集中治丧的要求。即使在市殡仪馆,部分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反映,依然存在部分殡仪服务价格偏高,服务态度不佳,服务水平偏低等问题。

(三)殡葬管理体制机制不顺。殡葬管理还没有实现从行政管理向依法治理转变,习惯于行政措施,不善于运用法律手段。对“一条例一办法”没有组织经常性的学习和宣传,有些部门根本不清楚自身的职责,大部分群众对《殡葬管理条例》的内容知之甚少;省人社厅、民政厅、财政厅联合发文对企业职工的丧葬费、抚恤金的领取不要凭火化证后,部分群众认为政府放松了对殡葬的管理。目前全市上下还没有建立起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的领导机制,没有形成部门联动机制,部分部门没有主动履职。基层没有执法权,在遇到问题向相关部门报告争取执法支持时,各相关部门或推诿、或没有回应。全市有一个执法编制为 12 人的市殡葬执法大队,但设置在市殡仪馆,设置不合理。此外,各县市区既没有协调统一的殡葬联合执法机制,也没有专门的殡葬执法机构。

(四)殡葬改革行动较慢。现行的“一条例一办法”对殡葬改革和管理的规定内容很多没有落实,中办【**】23 号文件,湘办发【**】26 号文件下发后,我市殡葬改革发展的中长期规划及关于殡葬改革的相关文件等仍在调查起草阶段,没有出台,殡葬改革工作落后于周边市。

二、实施“一条例一办法”,推动殡葬改革的几点建议 针对以上困难和问题,调查组经过认真的分析和研究,提出以下几点对策和建议:

(一)进一步加强“一条例一办法”的宣传,营造殡葬改革的良好氛围。全市各级单位部门、各级组织都应组织好对“一条例一办法”的学习和宣传,要特别发挥街道社区和乡(镇)村基层组织的作用,让广大人民群众知晓和理解。要采取多种形式倡导文明殡葬新风。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体、宣传阵地宣传厚养薄葬、丧事简办、文明殡葬的新观念。要在党员干部中认真深入开展《关于党员干部带头推动殡葬改革的实施意见》的学习。要做到让群众充分理解、自觉接受和支持殡葬改革工作。

(二)进一步建立健全体制机制,形成工作合力。市人民政府要把殡葬管理作为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摆上议事日程,建立健全政府负责、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要加强组织领导,由政府领导牵头,建立一个由民政为主,公安、城管、国土、工商、物价、林业、卫生、环保、交通部门等部门配合的工作机制,明确职责,联合执法。民政部门要切实履行推进殡葬改革、加强殡葬管理、监督殡葬服务等牵头的职能,协调配合有关部门制止乱埋乱葬,加强殡葬服务市场监管;城市管理部门要坚决制止城区违规搭棚治丧行为;国土资源、林业等部门要加

大对乱埋乱葬、毁田毁林造坟等行为的治理;质检、工商部门要加强对丧葬用品制造和销售的实行监督管理。建议市政府相关部门采取联合执法等方式,对不实行火化、乱埋乱葬、乱搭灵棚、乱建公墓、封建迷信等违法行为开展集中治理。

(三)进一步深化殡葬改革,出台相关政策规划。殡葬改革事关国计民生,事关湘潭长远经济发展,事关湘潭城市文明形象,市政府一定要进一步重视殡葬改革工作。民政部门要切实转变观念,实现从行政管理向依法治理的转变。加快制定《湘潭市殡葬条例实施细则》等一系列政策文件,为依法治理提供规章、政策支持。要认真研究,对湘潭的殡葬改革事业进行顶层设计、长远规划,围绕“布局合理、设施完善、功能安全、服务便捷”的总体要求,规划我市殡葬事业发展的长远目标任务和“十三五”发展规划。市人民政府要确保执法人员编制,加大财政投入,切实解决市殡仪馆靠创收解决人员经费和工作经费的状况,并把殡葬工作列入政府的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和“文明城市”创建等内容。

(四)进一步优化服务,提升人民群众的满意度。殡仪服务要与时俱进,要不断拓展服务范围,提供人性化、亲情化和个性化服务项目,充分挖掘殡葬消费的文化内涵,探索出一条集物质、文化、精神消费为一体的殡葬服务体系。要做到丧葬服务项目、价格合规合法,公开透明;要提供热情周到,人性化、亲情化服务;要提供多层次,多档次的服务项目,以满足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市政府要进一步加快市殡仪馆的改扩建项目,解决好设施陈旧和交通拥堵的问题。各县

(市)人民政府要认真贯彻“一条例一办法”,根据本地实际认真研究殡仪馆的选址和建设,切实解决好公益性公墓、殡仪服务站、骨灰堂以及其他殡葬设施的建设等问题,满足群众集中治丧的需求。同时,要在落实已有惠民殡葬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惠民范围,增加服务项目,提高保障标准。

殡葬工作调研报告

根据县人大常委会**年工作要点安排,由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副主任带队组成五个调研监督组,县人大常委会机关全体干部共同参与,从 3 月 12 日开始分赴全县各乡镇(农垦办)和县直相关单位,采取听、看、议等方式开展殡葬改革调研监督活动。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进展情况 1.规划选址:全县已规划县级和乡镇(农垦办)公益性墓地建设用地 14 宗,其中县级 2 宗、乡镇(农垦办)共 12 宗(东阳镇 2 宗),涉及规划用地面积 365.63 亩,其中耕地 1.83 亩。

2.工程招标:全县县级和乡镇公益性墓地建设工程分两个标段,采取 EPC 的方式进行了公开招投标,同时工程监理招标也已完成。

3.用地预审:因规划选址与用地政策特别是林地使用政策不一致,土地预审基本上处于停滞状态,也影响着整个工程的推进速度。龙津镇、鼎湖镇、万埠镇、东阳镇、长埠镇、县农垦办、县民政局项目进行了环境评估网上备案。

4.土地征收:截止到 3 月 14 日已完成公益性墓地建设用地土地征收的有龙津、鼎湖、万埠、石鼻、黄州、新民、县农垦办(划拨用地),其他乡镇用地征收还在进行中。

5.设计评审:全县 14 块墓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初步设计方案都没有送达县发改委组织评审和批复。

6.进场施工:仅有万埠镇、黄洲镇、县农垦办已完成了通电、通水、通路,黄洲镇施工单位已进场。

二、存在问题 1.用地选址不兼容。规划选址用地报批需首先解决林地使用报批,否则不能办理用地使用手续,急需进行土地调规才能推进用地预审;规划选址与省级自然保护区用地政策不相符,按照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核心区和缓冲区不能进行任何工程建设,如长埠镇、乔乐乡用地规划选址在西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的缓冲区,不能办理林地使用手续,需要进行调整;规划选址与县际边界划分权属不一,如新民乡确定的规划选址土地权属全部属于新民乡,也已完成了土地征收,但林业部门林地边界划分一半属于新民乡、一半属于永修县,办理林地手续仅能办理新民乡的那部分;规划选址与公益林保护政策不相符,如丁湖镇用地选址在省级公益林地,调整难度也较大。

2.土地征收难度大。因受“叶落归根”传统观念的影响,用地选址所在地的村民对征收土地用于建设公益性墓地抵触情绪较大,同时乡镇其他村部分村民对全乡镇规划统一建设一个墓地也不支持,致使乡镇征收土地用于建设公益性墓地难度较大,工作滞后。

3.前期手续办理繁。工程开工建设共需办理 15 项前期手续,而且有一些是制约性的手续,如林地使用、用地预审等没有办理就难于推进下一步手续的办理,特别是各乡镇分头办理业务不熟也影响整个进度。

4.配套资金缺口多。按照要求各乡镇(农垦办)要完成征地、做好通电、通水、通路工作以及办理相关手续,但由于墓区大多选择在远离公路的荒郊野岭,水、电、路等基础设施较差,要实现通电、通水、通路投入较大,县财政拨付的 60 万元前期费用远远不够,造成乡镇项目建设配套资金缺口较多。

5.建设重点不精准。按照省民政厅墓区建设指导意见每亩用地建设 320 个墓穴的要求,每个墓区 20 亩用地可建设 6400 个墓穴,依据人口年自然死亡 0.65%和本次建设 50%规划墓穴要求计算,各乡镇墓穴使用年限长短差距较大,如龙津镇目前有人口 7 万多人,每年自然死亡人数为 455 人,本次建设的墓穴为 3200 个,新建的墓穴使用年限仅 7 年,而新民乡目前有人口 1.2 万人,每年自然死亡人数为78 人,建设 3200 个墓穴可以使用 41 年,且我县大部分乡镇存在建好的墓穴闲置时间过长的问题。

三、监督建议 1.加大宣传引导力度。各乡镇政府要加大殡葬改革的宣传力度,摒弃群众一乡一墓地没有“叶落归根”感受的思想,引导群众节约集约用地殡葬,从而把广大群众的思想统一到殡葬改革的政策和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推动落实各乡镇集中安葬。

2.加大选址协调力度。一是项目牵头单位要组织自然资源、林业、环保等部门到各乡镇(农垦办)统一意见确定墓区用地规划选址。二是确因存在用地政策不可触碰的“红线”,要及时与各乡镇(农垦办)商讨重新异地选址。三是规划选址确定后,各乡镇(农垦办)要加快推进土地征收和墓地建设“三通一平”等工作,督促施工单位尽快进场施工。

3.加大手续办理力度。一是工作统一调度,县政府要统一调度明确责任主体,县直职能部门应该是前期手续办理的责任主体,负责到省市主管部门办理调规和报批手续,成熟一个报批一个,一次性告知各乡镇(农垦办)手续办理需要准备的材料;各乡镇(农垦办)负责按要求提供相关材料。二是经费统一安排,县政府要统筹安排前期手续办理经费,解决乡镇前期经费缺口,让乡镇少负担甚至不负担前期经费。

4.加大初设监审力度。一是要按照一次建设不少于 15 年使用年限的墓穴数调整墓地规划选址用地。二是要把进入墓区的道路统一纳入规划,由各乡镇(农垦办)负责建设,县政府制定奖补政策,解决道路建设资金缺口。三是墓地建设工程要做到设计方案由乡镇政府(农垦办)、民政局签审后送县发改委组织专家评审。

5.加大墓地建管力度。一是明确各项目业主工程开工、竣工时间,倒排工期推进公益性墓地建设。二是要加快县级公益性墓地建设,防止因县级墓地建设慢而挤占乡镇墓地的现象出现。三是要建立调度督查机制,通过调度督查及时协调解决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困难和问

题,加快推进全县公益性墓地建设。四是竣工验收乡镇政府(农垦办)、民政局要派人参加。五是项目竣工后由县民政局指导各乡镇(农垦办)制定出台墓地管理具体办法,监督及时办理移交手续,各乡镇(农垦办)要履行墓地属地管理责任,加强墓地使用管理。

殡葬工作调研报告

为学习借鉴外地殡葬改革先进经验和做法,加快推进我县殡葬改革步伐,**年 3 月 20 日至 3 月 23 日,县人大常委会组织部分常委会组成人员、委室领导和县民政局、乡镇分管领导,赴**州**县、**市**区、元江县学习考察殡葬改革工作。现将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各县(区)的基本情况和做法

(一)**州**县。全县辖 4 镇 7 乡 93 个行政村 9 个社区,居住着汉、壮、苗、彝、瑶、傣、蒙古、仡佬 8 种民族。该县于**年 8 月启动殡葬改革,县殡仪馆正在组织建设中,遗体暂运往 XX 县殡仪馆火化。全县殡葬改革分阶段分乡镇集中推行,目前已实施 XX 镇、XX镇、XX 镇、XX 农场的殡葬改革工作,2020 年实现殡葬改革全覆盖。

主要做法:鼓励引导农村殡葬改革工作实行村民自治。由各村组织召开群众会议,决定本村公墓选址、土地协调、筹资筹劳自主建设,充分发动群众、依靠群众,通过村规民约对村内殡葬事宜进行监督管理。如 XX 镇红岩村,按每户出资 1800 元并投工投劳建设,按现有人口数建墓穴,于**年 11 月 14 日建成并投入使用,由群众会议抽签确定墓穴;XX 镇 XX 公墓将镇级公墓与村级公墓合建,建设资金由上级补助 40 万元,土地由项目所在村委会协调,管理方式由项目所在村

委会根据权属实行村民自治。积极鼓励引导其它 50 户以上村组或连片村小组采取村民自治方式自建村级公益性公墓。公墓建成后原则上不接纳异地骨灰安葬,便于各村管理村内殡葬事务。**殡葬改革工作推进以村民自治为主、政府引导为辅,农村公益性公墓建设“小型、实用、便民”特点突出,不仅解决了殡葬改革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缺乏、公墓选址及建设报件审批难问题,还为后期推进殡葬改革和公墓运营管理增加持续动力。

(二)**市**区。下辖 5 镇 2 乡 69 个村委会、3 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 28.5 万人。该区殡葬改革工作于**年 5 月 17 日启动,**年3 月 1 日全面推行。

主要做法:一是采用 BOT 模式运作殡仪馆及经营性公墓(即民间资本建设+50 年管理经营权后移交政府模式)与******园建设管理有限公司签订了殡仪馆及经营性公墓建设投资协议,于**年 2 月 27 日成功运营。殡仪馆及经营性公墓位于**区大街街道朱家庄社区,总规划 978 亩,规划投资 4.5 亿元。一期 312 亩(含殡仪馆 50 亩)。殡仪馆设有殡仪服务区、遗体脱洗化妆区、冷藏区、悼念区、休息区、火化区、办公区、停车区、骨灰寄存区等。为方便服务群众,殡仪馆除提供遗体接运、火化等基本服务外,还提供纸棺材、守灵室、生态循环利用花圈等选择性服务。二是按照“项目并点、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思路开展农村公益性公墓建设,将全区 45 个村、镇级公墓整合为 14 个点建设,涉及管理费用、安葬顺序、墓碑样式等运营管理模式由所涵盖的村(社区)群众代表大会决定,由所在乡镇政府统一运行管理。将公墓绿化纳入林业造林范围,把殡葬改革工作与生态文明建设同安排、同落实。三是推行全区域殡葬改革。结合区实际,经过多方征求意见、听证、讨论,形成全区“一盘棋”思想,将全区行政区域全部划为火化区,规定从**年 3 月 1 日零时起,凡在**区行政区域范围内死亡的人员必须一律实行火化(法律法规规定的除外),并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实行死亡报告、遗体运送、火化、骨灰安葬等全程跟踪服务,给予 500 元/具的遗体跟踪处置专项工作经费,实现了“行政区域 100%划定为火化区、公益性公墓 100%覆盖、死亡后100%进行火化、火化后 100%进入公墓”的目标。

(三)**市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元江县下辖 5 乡 2 镇 3个街道 81 个村(居)委会 763 个村(居)民小组,总人口 22.42 万人,居住着汉、哈尼、彝、傣等多个民族,少数民族占 80%以上。该县殡葬改革工作于**年 12 月启动试点运行,于**年 9 月将行政区域内全部划定为火化区,从**年 1 月 1 日零时起实行火化全覆盖。

主要做法:一是合理规划公墓建设点。根据辖区内交通状况、自然条件、民族习俗、地区差异等因素,组织民政、国土、林业、住建等部门深入实地调研,广泛征求各乡镇(街道)群众意见建议,调整、修编土地、林业规划,科学确定 93 个公益性公墓建设点,建设模式有经营性公墓与社区公益性公墓合建,镇级公墓与村级公墓合建、村级公墓单建等形式,合建公墓按村(社区)分片管理,公墓于**年12 月底全部投入使用。二是公益性公墓管理运行实行村民自治模式。联合建设,分区管理,管理费用由各村按照“四议两公开”原则决定

收取。三是敢于动真碰硬。对个别“钉子户”,敢于动真碰硬,由村组干部、镇应急队、民政、公安、武警等部门人员坚决依法强制实行火化。自**年以来,强制起棺火化 7 起。通过全县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该县殡葬改革工作于**年 1 月 1 日起实现了“四个 100%”工作目标(即:辖区 100%划定为火化区,火化区火化率达到 100%,火化后骨灰 100%进公墓安葬,工程、项目迁坟 100%迁移到公墓安置)。

二、感受和启示

(一)高位推动为前提。三县(区)均把殡葬改革工作作为党政“一把手”工程,摆上重要议事日程,高位推动。一是政府主导强推动。及时成立了以县(区)长为组长,县委副书记、人大、政府、政协分管联系领导为副组长,民政、发改、财政、公安等 20 余个部门为成员的殡葬改革领导小组,乡镇也相应成立以乡镇长为组长的殡葬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及殡葬改革应急队,定期听取殡葬改革情况汇报,及时研究解决重大问题。二是上下联动聚合力。紧扣殡葬改革的目标任务,制定殡葬改革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责任制,将公墓用地管理、殡葬管理、殡葬服务、殡葬执法等工作职责分解、细化、明确到各相关职能部门,县(区)、乡镇、村三级,层层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政牵头、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三是严格考核促落实。将殡葬改革工作纳入部门及乡镇目标责任考核内容,建立科学完善的考核办法,对责任落实不到位、推进不力的单位和责任人进行严肃问责,确保了殡葬改革工作顺利推

进。**市**区还将该项工作列为全区重大项目和重点工作进行督查,为殡葬改革工作提供了坚实的措施保障。

(二)设施建设打基础。三县(区)将殡葬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推动殡葬改革工作的基础性工作和民生工程,列入县级财政预算,逐年加大投入,不断加强殡葬配套设施建设,为殡葬改革顺利推进奠定了基础。一是加大公墓建设力度。在公益性公墓建设方面,充分考虑交通状况、自然条件、民族习俗、城乡差别、地区差异、群众意愿等因素,通过镇村合建、多村合建、各村独建等多种形式,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丧葬的需求。如**县通过群众自筹,政府补贴,已建成公益性公墓 60 余个,建成墓穴 10000 余个;**区按照“镇村合建、多村合建”的形式将全区 45 个村、镇级公墓整合为 14 个点建设,建设墓穴19600余个;元江县多形式建设农村公益性公墓93个,建设墓穴31747个,为“死有所化、化有所葬”的殡葬改革目标奠定了基础。二是加大殡仪馆及殡仪服务投入力度。**市**区通过招商引资形式引进******园建设管理有限公司建设管理殡仪馆及经营性公墓,规划总投资达 4.5 亿元;**市元江县自**年以来共投入 528 万元实施了殡仪馆改扩建;**县正在积极筹建殡仪馆。在殡仪馆的建设当中,不但考虑了土地规划、林业规划的要求,还充分考虑当地民众丧葬需求,努力提升殡仪服务水平。**县在开展土葬用品市场清理整顿后,引导成立戴恩殡仪服务中心,组建 20 余人的殡仪服务队,提供移动灵堂、冰棺等选择性服务,为丧属提供上门“一条龙”服务;**市元江县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新增殡仪馆服务人员 12 人,提高殡仪服务质量

和水平;**区采取殡仪服务中心与公司合署办公模式,推行殡葬服务一体化,殡仪服务中心派驻人员到殡仪馆对殡仪服务全过程进行监督管理,3 人轮流驻守,公司 30 余人为全区殡仪服务提供“一条龙”服务,确保服务质量和水平。

(三)政策宣传求突破。破除陈规陋俗,转变丧葬观念是殡葬改革的突破口。在工作中,三县(区)坚持以倡导殡葬新风为着力点,加大宣传和教育力度,引导广大群众树立文明、节俭、环保的殡葬风尚。一是注重宣传教育。通过签订殡葬改革承诺书、张贴殡葬改革公告、发放殡葬改革告知书、召开群众会议、广播电视等多形式多渠道深入宣传,与群众算清生态账、土地账、丧葬费用账等“对比账”,使殡葬改革工作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营造了良好的殡葬改革舆论氛围。二是依托基层力量。组建乡镇(街道)、村(社区)殡葬改革信息员队伍,引导各村(社区)实行村民自治,成立红白理事会,将殡葬改革纳入村规民约,深入宣传殡葬改革政策、上门做丧户思想工作,促使群众转变殡葬观念,自觉火化、自觉入公墓安葬,防止封建迷信、铺张浪费。三是倡导党员干部带头。注重发挥党员干部的带头示范作用,党员干部带头执行殡葬改革政策、带头宣传倡导殡葬改革、带头文明节俭办丧事、带头火葬、带头文明祭扫、带头拆除“活人墓”等,对阻扰、破坏殡葬改革的人和事严格追责,不留情面。

(四)资金到位强保障。一是设施上切实保障。强化殡葬基本服务的公益属性,各级设立专项资金,加大对殡仪馆、骨灰堂、公益性公墓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投入。如**区按照“每新建一个乡镇级公墓市

级财政补助 40 万元,村级公墓补助 20 万元,县区财政不得低于此标准”配套资金。**年至**年区财政分三批共匹配农村公益性公墓建设补助资金 1040 万元,市级补助 1040 万元,争取省、市资金 120 万元,共计 2200 万元。元江县连续投入财政资金 528 万元实施了殡仪馆扩建,投入 1720 万元支持农村公益性公墓建设。二是全面落实殡葬惠民政策。对国家确定的遗体接运、火化、遗体存放、骨灰寄存等基本殡葬服务,全部由政府免费提供,为深化殡葬改革打下基础。对实行火化进公墓安葬、树葬、花葬等殡葬方式的,一般群众给予 4000 元补助、特殊困难群众给予 5000 元补助。三是为专项整治提供保障。如**区将乱埋乱葬清理整治补助纳入财政预算,按石坟搬迁 3000 元/冢、砖坟 2500 元/冢、土坟 2000 元/冢,平毁空坟工时费 100 元/冢进行补助,共下拨补助经费 133.05 万元;按照“属地管理”原则,给予 500 元/具的遗体跟踪处置专项工作经费。

(五)制度落实作后盾。三县(区)将殡葬改革作为一项具有长期性、艰巨性的工作,制定一套完善、强有力的措施来保障推动。一是健全工作机制,规范操作程序。如**区先后制定了《**县殡葬改革实施意见》《殡葬管理信息工作制度》《**县农村公益性公墓管理办法》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元江县结合县情,先后制定出台了《元江县殡葬改革发展规划》《元江县农村移风易俗改革试点(那诺乡)工作实施方案》等完备的殡葬管理法规政策体系,使殡葬事务管理步入法制化、规范化轨道。二是建立信息反馈机制。在乡镇(街道)、村(居)建立信息员队伍,负责本辖区殡葬管理工作、及时上报本辖区居民死

亡情况、协助丧属办理遗体火化、骨灰进公墓安葬等事宜,形成一张“反应灵敏、及时准确”的殡葬管理信息反馈网络。乡镇(街道)、村(居)一旦获悉情况立即作出反应。三是建立殡葬改革突发事件处置机制。县(区)、乡镇(街道)、村组各级分别成立殡葬改革应急处置工作组,制定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方案和工作措施,对出现不愿火化、不愿进公墓安葬等事件,县、乡、村干部坚持不懈地以“说尽千言万语、想尽千方百计、不怕千辛万苦”的精神,日日夜夜坚守做好丧属思想工作,做到政策法规宣传到位,群众工作落实到位。对个别“钉子户”敢于动真碰硬,依法强制火化。

三、对我县殡葬改革工作的建议

(一)加强领导统一指挥。殡葬改革工作是一项全局性,系统性的工作,不是一两个部门能承担和完成的任务,要加强对殡葬改革工作的领导,充分发挥政府在推动殡葬改革中的主导作用,明确各部门的职责,理顺关系,形成合力,建立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协作参与”的机制,共同推进殡葬改革工作。将全面推行殡葬改革工作纳入“目标绩效考核”和“一票否决制”管理,强化殡葬改革工作考核,确保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二)实行“县、乡、村”“三同时”推进。殡葬改革的难题在于“不患寡而患不公”,应树立全县一盘棋的理念,全县辖区全部划定为火化区。进一步修订完善《马关县推进殡葬改革工作实施意见》,按照国家、省、州关于殡葬改革的相关要求,紧密结合我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林业规划、城乡总体规划,根据人口数量、年平均死亡率

等科学测算未来一定时期内我县的公墓分布、数量和面积。做好公墓用地选址、土地征用和林地报批等有关前期工作,统筹规划,合理安排,加快审批,采取政府主导与村民自治“两条腿”走路的工作方式,实行乡镇、村委会(社区)、村小组“同时规划、同时建设、同时推进”,避免划分火化区和分类执行政策导致群众心理不平衡,做到一步到位,一步实现“四个 100%”。使我县殡葬改革走上依法、有序、公平、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三)建立政府投入机制。乡镇级公益性公墓建设应以政府投入为主导,体现公益福利性的原则,将公益性墓地作为民生工程,将镇村两级公益性公墓建设补助资金列入县级财政预算,逐年加大财政投入,逐步完善殡葬基础设施,为殡葬改革顺利推进奠定基础。保障惠民殡葬资金,根据《马关县推进殡葬改革工作实施意见》(马政发〔**〕139 号),将惠民殡葬资金纳入财政预算,设立基本殡葬服务费用和选择性服务费用,满足丧属的基本服务需求和选择性服务需求。对基本殡葬服务费用全额减免,降低群众承担殡葬改革成本。安排殡葬改革专项整治工作经费,将乱埋乱葬清理整治专项补助资金纳入财政预算,按照“属地管理”原则,给予遗体跟踪处置专项工作经费。

(四)发动群众形成合力。殡葬改革工作的阻力主要在于封建传统思想遗留下来的丧葬陋俗影响,只要群众思想通就“一通百通”。多措并举、多渠道开展宣传发动工作,充分发动群众、依靠群众,与群众算清经济账、生态账、土地账等“对比账”,转变群众观念,形成一种强大的舆论氛围,引导群众自觉遵守殡葬法规、自觉实行殡葬

改革、自觉参与公墓建设、强化自我监督管理,积极争取广大群众对殡葬工作的理解、支持和配合,树立起新时代中国农村殡葬文明新风。

(五)加强殡葬应急队伍建设。殡葬改革是突破千年旧俗,树一代新风的大事,改革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不言而喻,没有一支强有力的殡葬应急队伍,没有一套科学合理的执法机制,殡葬改革工作将举步维艰。建议组织建立一支由民政、公安、工商、林业、城管、国土等各有关部门协同参与的殡葬应急队伍,并建立相应的联动机制,运用法律、行政、经济等多种行之有效的手段,综合施策,形成合力,改变民政部门目前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单打独斗”的现状。建立县、乡、村殡葬信息员库,形成“三位一体”的殡葬信息快速反应网络。

(六)健全和完善配套政策。殡葬事务涉及多个环节、多个部门、多个行业,要依照国家、省、州殡葬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县实际,在尊重少数民族地区丧葬习俗的基础上,健全完善殡葬改革配套措施,为我县深入推进殡葬改革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第二篇:新时期殡葬改革工作调研报告

自2009年3月1日我县强制实施殡葬火化工作以来,总体上讲,我镇工作开展推进顺利,全镇范围内未发生一起聚众闹事和群体上访事件。各级政府部门强力宣传,相互配合,广泛参与,工作已基本步入了正常化和规范化轨道。但只要身临其境,就会发现其中存在一些客观制约因素,阻碍了殡葬工作的良性运转。3月31日,笔者还亲身体验了殡葬工作的全过程,与遗主那一世小说网 http://www.xiexiebang.com亲友座谈时间长达二天二夜,深有所感。在此,本人站在长远角度和负责任的态度,发表一些简单看法,仅供参考。

一、当前我县推进殡葬改革在工作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1、宣传舆论力度不够

殡葬改革工作在山城老百姓心里算得上是一件新鲜事,因受中国传统几千年封建文化思想影响,老百姓难免在事物的认识上有误差,真正实行思想上转换还要一些时间,有的认为“这是当地政府部门自己找上门的事,国家在该项工作上还没有形成有效的法律蓝本”。还有的认为“现在死一个人费用不断加重,我们无法承受。”……等等一系列想法,这从中明显看到,我们在宣传力度上还不够深、不够细,毕竟全县殡葬改革工作到目前为止也还只有半年多时间。

2、火葬开支费用偏高

许多老百姓反映,“现在农村死一个人与往年相比费用要多支出近2000元,这笔沉重的费用我们确是负担不起。”“现在退休老人死亡还能得到一笔丧葬补助费,老百姓就要全出,确是想不通。”在实际工作当中,我们的老百姓殡葬的大部分开支都是由社区居委会支付,就拿**社区做比较,死亡一例社区支出费用高达3000元,长此以往,工作的实际难度会不断加大,社区基层经济负担可想而知。

3、执法环境不够优化

名副其实的县殡葬改革综合执法大队,在实际工作当中,执法队伍明显出现有执法不准时,不到位,执行力度偏软的现象,对反映的突发情况迟迟不能到位,对镇居两级存有明显依赖性,必要的时候还没有真正发挥自己应有的社会作用。

4、个案处理力度不大

在实际操作中,我们的老百姓就发现政府部门在处理相关个案问题上存在有明显漏洞,这就无形中给老百姓找到了推脱,出现了攀比的不良行为,他们一二再、再二三向组织提意见,这也给其层组织在工作中增添了不少麻烦,不利于工作开展。

二、当前工作的几个突破口

实践告诉我们,殡葬改革工作具有长期性、艰巨性的特点,发展与困难并存,要真正意义上达到社会认同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这就要求我们必顺站在以人为本的工作高度,以负责任的姿态,确保殡葬改革工作正常运转。针对当前存在的工作弊端和社会不利因素,可从以下四方面去改进,逐步破除其瓶颈。

1、宣传工作必顺做到根深蒂固

推动新事物,宣传是先导。各级政府部门要把殡葬工作放到工作的首要位置,要多形式、多内容经常性宣传教育与指导,要不断创新宣传内容和方式方法,深入基层一线,宣传面要实现横到边、纵到底,真正使宣传工作深入人心,实际工作深得人心。

2、要合理考虑压缩殡葬费用开支

经实地走访得知,殡葬费用开支是当前必需解决的第一道瓶颈,很多居民在事情处理上往往都是采取软拖硬扛的方式应付,同意火化不拿钱。建议当地政府部门可否重点考虑将农村殡仪死亡对象参考退休人员优抚政策待遇,地方出台政策,给予一定数额的丧葬补贴资金,以此缓解老百姓生活压力和认识上偏差,有效推动殡葬事业发展。

3、执法环境要进一步优化

新型事物的长足发展要有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这主要突出在执法环境上,要将殡葬改革工作做为一种政府行政职能,保证执法效果,严肃执法队伍管理,保证执法队伍的常规性和有序性,严格杜绝一切与殡葬改革相违背的不法行为。

4、专项工作经费要纳入财政预算

在稳步推动殡葬改革工作的同时,基层组织的工作难度进一步加大,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巨大,社区居委会既要站在和谐稳定的发展高度,又要承担人力和财力两方面的双重压力。调查得知,现农村社区死亡一例最少要列支2000元,长久以往,社区根本无力承担。只有根据工作的整体运行情况灵活掌握,把殡葬工作单独列入财政预算,工作推动才会有原动力。

“万事开头难,总有了却时”,希望自己的想法能引起领导重视,引发社会思考。同时,也希望社区基层服务人员能进一步解放思想,扎实工作,让殡葬工作——造福于人类的这项伟大工程在我们这一代完成历史交接。

异世球皇 伪娘 冷血的传奇之旅 步步生莲 一剑惊仙 重生之官道 http://www.xiexiebang.com

第三篇:关于荔波县殡葬改革工作调研报告

荔波县殡葬改革情况调研报告

荔 波 县 人 大 代 工 委

2011年10月21日

根据县人大代表在人代会期间讨论发言时提出“要求县人民政府尽快修建荔波县殡仪馆和尽快启动荔波县城公墓建设的意见”及人大常委会年初工作安排意见,为提高我县文明形象,革除当街治丧、乱埋乱葬的陈规陋习,保护有限的土地资源,造福子孙后代,加快殡葬改革步伐。在县人大常委会的领导下,我们就我县殡葬改革工作进行专题调研,现就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县是少数民族聚居区,传统的丧葬习俗是以自家操办邻理帮忙为主,丧葬活动都是在自家有限的院落和所在居民区公共活动场所进行。出殡时敲锣打鼓,燃放烟花,点放炮竹,抛撒纸钱等招摇过市,把一个地方搞得乌烟瘴气,严重影响了群众的生产生活。由于受传统“逝者为大、入土为安”的习俗影响,广大群众对丧葬中出现的占用街道、堵塞交通等各种问题是敢怒而不敢言。我县作为世界自然遗产地和贵州南部优先发展旅游县城,又是全国文明县城、国家级卫生县城和全国科普示范县。树立崇尚科学,革除丧葬陋习,提高文明形象又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加大殡葬改革力度事在必行。

二、工作开展的情况

1、成立机构,明确职责,加快我县集中规范治丧建设

速度。县委、县人民政府对人大代表提出“要求县人民政府尽快修建荔波县殡仪馆和尽快启动荔波县城公墓建设的意见”高度重视,及时研究,认真落实,并将殡葬改革(集中规范治丧)工作作为2011年工作的重中之重,抓紧抓好。为使工作能顺利推进,县人民政府成立了集中规范治丧点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专题会议,统一安排部署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要求相关部门和单位必须在12月中旬前动工建设。同时就征地拆迁、规划设计、项目主体建设、资金筹措、项目实施、项目名称等六个方面的责任作了具体明确。

2、广泛征求意见,慎重落实地址。在今年我县人代会召开后,县民政局作为殡葬管理的行政主管部门,认真做好了建设用地的预选工作,经过多天对县城周边进行选址并征求各方意见后,现已基本确定将殡仪馆建在登高坡上去150米处第一个右湾里面,总面积 亩。

3、建设规划设计项目。根据荔波县城30-50年人口规模设计建设集中治丧点(殡仪馆),内部设施主要有:⑴、办公服务综合楼:三层,框架结构,每层300M2总计900M2;⑵、悼念厅:一层,框架结构,层高8M,总面积300M2;⑶、灵堂:5个,框架结构,层高4M,300M22个,200M23个,总面积1200M2;⑷、殡葬服务用车车库:一层,框架结构,150M2;⑸、公厕:2—3个;(6)、停车场:车位(大车位10个;小车位90个),总面积约1000M2;(7)、餐厅:二层,框架结构,600M2/层,共1200M2;(8)、综合服务部:二层,砖混结构,服务门市6个。殡仪馆的整体规划布局为二期建

设火化设施预留800M2建设用地。

4、项目立项和项目工作推进情况。目前,县发改部门正在进行项目的立项申报工作,县资本营运公司正在进行开工建设的前期筹备工作,其余相关单位和部门正在根据各自的职责,加班加点有序进行,保证在要求的时限内完成,确保在12月中旬以前动工建设。

三、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殡葬改革对我县来说是一件新生事物,本身也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经过调研,我县要顺利进行殡葬改革制度将存在以下困难和问题。

1、思想认识不够统一,观念转变不到位。由于受几千年传统殡葬文化理念、思维方式和个人素质等因素的影响,上上下下对殡葬改革的认识不一,有的在思想上还转不过弯来。就县城周边及城区内的部分群众而言,主要有“两种心态”。一是认为殡葬改革没有必要。认为沿袭了几千年“在家停放、守孝三天”的传统殡葬方式能体现晚辈对尊长应尽的孝道,现要进行改革一时难以接受。二是认为殡葬改革是城里人或者单位人的事,与一般百姓没有多大关系。

2、规划设计不够合理,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不高。殡葬改革是一项涉及到千家万户的社会系统工程,是一项需政府整体推进的工作。而我县在规划设计上,没有充分考虑到集中治丧点(殡仪馆)与公共墓地就近选点,以便于丧户治丧完后就近安埋(存放)的问题,显得操办丧事过程繁杂,来回多次倒运逝者才能入土安葬。因此,群众参与的氛围不浓、积极性不高。

3、无法可依,开展工作有难度。目前国家尚未出台殡葬改革方面的法律法规,地方也没有相应的规章制度,因此,无法可依,无章可询,执行难度大。

三、几点建议

搞好殡葬改革,实行文明、节俭办丧事是国家的一项基本国策,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任务艰巨。我县目前殡葬秩序紊乱,不仅影响到殡葬改革,而且与我县的“世界自然遗产地、全国文明县城、国家级卫生县城及全国科普示范县”的荣誉极不谐调,整顿城区殡葬秩序,深化殡葬改革已迫在眉睫,因此,工作中必须把握方向,规范运作,加强领导,讲求实效,稳步推进。

1、制定措施,出台制度。组织相关人员到先进地区考察学习,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尽快出台“殡葬改革管理的相关条例和暂行办法”,使殡葬改革工作有法可依,违法能究。从而促进我县殡葬改革工作的稳步推进。

2、加强领导,营造氛围。县人民政府殡葬改革领导小组加强对城区殡葬改革的领导和协调力度,督促各职能部门认真履职尽责。县民政局加大对殡葬改革有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采取报纸网络、电视等多种形式更进一步进行广泛宣传,掀起新一轮殡葬改革法规宣传的新高潮。县民政局还要协助玉屏镇政府做好殡葬法规进社区宣传活动,让广大人民群众了解、遵守、维护殡葬管理有关法律法规。

3、明确职责,分类执法。县政府办负责殡葬改革的组织、协调工作;各职能部门要严格按照县委、县人民政府出 4

台的“殡葬改革管理的相关条例和暂行办法”加以落实。督促各职能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能做好殡葬执法工作。

4、多策并举,形成合力。殡葬改革是县城广大居民的迫切需要,是一项民心所向的工程,为了把这项改革做好、做实,让广大人民群众都能自觉遵守殡葬法规,县民政局还要考虑城区低保户、五保户等弱势群体的入馆困难,所以要积极争取政府出台多项政策予以倾斜。

5、以人为本,优质服务。殡葬经营服务的好坏是殡葬改革成败的基本保证。县人民政府尽快督促相关部门核定好殡葬服务项目收费标准,使殡葬服务单位做到明码实价,合理收费。要加强对殡葬服务单位的监督管理,要坚持以人为本,文明服务、优质服务、人性化服务,倡导殡葬新风,不断挖掘殡葬文化,努力提高殡葬服务质量和水平,使我县的殡葬事业健康发展。

6、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思想认识。

必须加大宣传工作力度,利用电视、广播等媒体广泛深入地宣传殡葬改革的意义和政策,积极引导干部群众普及科学知识,破除封建迷信,移风易俗,积极倡导文明节俭办丧事的新风尚,通过宣传教育使领导干部以及广大干部、群众思想观念上有较大的转变。特别要解决领导干部这个层面的思想认识问题。

7、推进公墓、生态墓区建设,努力实现墓区园林化。为了进一步深化我县殡葬改革,保护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县人民政府要着手规划公墓、生态墓区建设。公墓、生态墓建设应本着节约土地,美

化环境、统一模式、统一标准、统一规格的要求,结合我县作为世界自然遗产地和贵州南部优先发展旅游县城以及当地群众的一些风俗,统一规划,合理布局,逐步推进。政府要加大执法力度,进行整治,并强制绿化。经过推进墓区建设和规范管理,引导干部群众有序安葬坟墓。

8、励行节约,提倡丧事从简。

从目前情况看,群众对花圈的数量之多,鞭炮乱放,鼓乐喧天以及迷信丧葬用品泛滥反响较大。为了遏制这些不良习惯,政府应当出台切实可行,可操作的办法和措施。一是限制花圈数量,群众要求花圈数量应作限制规定;二是严禁在主要街道、学校、医院从事殡仪活动;三是对丧葬用品商店要严格审查,对未领营业执照商店和销售封建迷信用品的行为,要坚决依法查处并取缔;四是丧事从简操办应该从党员干部做起,特别是领导干部带头,违反规定的严肃处

第四篇:县殡葬改革调研报告

我县殡葬改革工作开展较早,自1994年以来,我县就开始在县城区推进殡葬改革,县委、县政府先后出台了《修水县人民政府关于县城殡仪事务管理暂行规定》、《修水县关于县城公墓区管理实施细则》、《修水县殡葬管理暂行规定》等一系列重要文件,在县城义宁镇走马村建立了占地327.5亩的公墓区,设立了县殡葬管理所,为殡葬活动的规范和管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05年,我县又一次性迁移了县城规划范围内哨子山、山窝口、东门岭坟墓2800余座。在历届县委、县政府的积极努力下,历经十余年的逐步推进,城区殡葬改革已深入人心,不仅极大地转变了城区居民的传统殡葬观念,也为改善县城周边环境、创建“国家卫生城”、“国家园林城”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取得了切实的成效。

但是,在城区殡葬改革朝着规范化深入推进的同时,我县农村殡葬现状却不容乐观,与我县生态大县的形象极不相符。如何推进农村殡葬改革,服务生态、文明修水建设,县政府经研室就我县农村殡葬改革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县农村殡葬现状

受几千年来形成的传统观念影响,我县的丧葬习俗主要以自家操办、邻里帮忙为主,丧葬活动都是在自家有限的院落或所在居民区公共活动场所进行。丧葬活动迷信盛行,大操大办,奢华、铺张浪费的现象屡见不鲜,丧事活动动辄三四天甚至一星期;出殡时敲锣打鼓、燃放烟花、点放炮竹、抛撒纸钱等招摇过市,出殡规模越来越大,有的出殡车辆多达60多辆,严重影响了群众的生产生活。由于受传统“逝者为大、入土为安”习俗的影响,广大群众对丧葬中出现的噪音扰民、占用街道、堵塞交通等各种问题敢怒而不敢言。同时,我县农村殡葬以传统的土葬方式为主,由于缺乏规范和管理,农村殡葬活动无序而混乱的现象非常突出,普遍存在着乱埋乱葬、随意建坟的现状,山头田间、干道两旁、村前屋后,到处都是三三两两的坟地,甚至在有些地方还流行着建生茔的陋习。有些坟墓占地面积大,建造十分豪华,争面子、摆排场的现象十分突出。

农村殡葬陋习不仅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树立文明新风不相符,而且不利于全县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同时也带来了诸多突出的问题:

一是浪费土地资源。据统计,我县农村每年平均死亡4500人,按每人平均占用5平方米的安葬土地计算,每年将造成2.25万平方米土地资源的破坏,浪费了大量的土地资源。尽管坟地大都位于荒地上,极少占用耕地,但在土地资源越来越紧张的今天,长此以往,必然不利于土地整体规划和集约利用。

二是破坏生态环境。我县生态优良,风光秀美,有着发展生态旅游得天独厚的优势。但由于农村深受传统观念影响,信迷信、信风水盛行,许多坟墓都建在山林路边,特别是在高速公路连接线、柯龙线、修铜线等省道和通乡主干道两旁可视范围内随处可见,大煞风景,严重影响了我县的文明形象,不利于我县生态旅游业的发展。

三是带来安全隐患。我县是山区林业大县,森林资源丰富,易发生森林火灾,且山火扑救难度大,一旦发生火灾,破坏性很强。保护森林资源,维护生态安全任务繁重、责任重大。但由于农村没有公墓区,祭扫行为难以管理,因此每到清明、冬至等传统节日,往往造成四处冒火、八方冒烟,给乡镇防火带来了巨大压力,造成严重的火灾损失。

四是制约兴城发展。近三年来,随着我县“强工兴城”战略的深入推进,我县城市建设快速发展,城区框架不断拉大,城市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心城区建成面积由2009年的6.9平方公里扩展到现在的20平方公里,以良塘新区为核心的“一心、两河、六组团”的城市发展格局逐步形成。当前,我县正朝着“城区规划面积128平方公里,建成面积30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0万”的三省九县环境优美、商贸活跃、宜居宜业的生态园林城市的远景目标坚实地迈进。但由于农村殡葬改革未能及时有效地跟进,落后的殡葬现状已经制约着我县“强工兴城”战略的深入实施。我县作为一个国家卫生县城和国家园林城市,目前又正在全力以赴创建国家文明城、省级文明城、省级森林城、全省生态县,因此,加大殡葬改革,树立文明新风显得尤为重要、势在必行。

二、农村殡葬秩序整治工作开展情况

为革除陈规陋习,保护生态环境,节约土地资源,造福子孙后代,提高文明形象,自今年3月份开始,我县启动了农村殡葬秩序专项整治活动。县委、县政府先后制定下发了《关于成立修水县殡葬秩序整治活动领导小组的通知》、《关于加快建设生态修水,全面开展殡葬秩序整治活动的实施方案》、《关于农村公益性墓地(骨灰堂)建设有关问题的通知》、《关于成立修水县殡葬综合执法大队的通知》、《关于殡葬执法任务分解的通知》、《关于殡葬秩序整治重点乡镇(村)责任单位责任人的通知》、《关于对殡葬秩序整治活动情况进行督查的通知》、《关于开展全县殡葬秩序整治活动评先工作的通知》等8个文件,为殡葬整治活动提供了法

律法规准绳和执法依据,奠定了坚实的工作基础,也拉开了农村殡葬秩序整治的序幕。通过半年来的工作,取得了切实的成效。

(一)多方联动,形成合力

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殡葬秩序整治工作,先后召开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等一系列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殡葬整治工作,将殡葬整治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摆在重要位置,认真落实,抓紧抓好。

一是高位推动。成立了以县委副书记王金初为组长,县委常委、农工部长卢治轩,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余小康,县政府副县长刘松,县政协副主席朱啸为副组长,民政、林业、国土等32家相关部门负责人和16个重点乡镇乡镇长为成员的县殡葬秩序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确保组织领导到位。二是上下联动。为使殡葬整治活动得到广大群众的理解和支持,我县广泛动员,层层发动,召开全县动员大会及乡、村、组多层次会议,充分利用报刊、电视、网络等宣传媒介,采取制作报纸专版、电视访谈专题、印发宣传单、悬挂宣传标语和设立永久性广告牌等方式广泛进行宣传,使殡葬改革政策家喻户晓,老少皆知,为整治活动营造了浓厚氛围。同时,建立了县、乡、村、组四级殡葬改革组织网络,成立了县整治办公室,各乡镇相应成立了以乡镇长为组长的殡葬整治领导小组,各村组也建立了殡葬整治组织网络,做到责任层层落实,任务层层分解,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联动体系。三是强化促动。为促进整治活动取得切实的成效,我县从民政、公安、城管、执法、工商等相关部门抽调人马,专门组建了综合执法队伍,指导、监督殡葬整治工作。强化督查推进,县委督查室、县政府考评督查室以及县民政局核查组多次组织人员到重点乡镇督查,第一时间通报各乡镇的工作进度和工作情况,有力推动了殡葬秩序整治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多措并举,力求实效

此次殡葬秩序整治活动,整治重点为县城规划核心区及高速公路、修铜公路、柯龙公路沿线两旁可视范围内的16个重点乡镇、72个村。在整治活动中,我县坚持做到“遮、拆、禁”三措并举,促进了殡葬秩序整治工作的有序推进。一是重点遮。对此次整治活动涉及到的16个重点乡镇、72个村的3749座老坟,全面做好老坟遮挡工作,全县共调进绿化苗木45000余株,按每座坟墓栽种10—15株苗木的标准进行遮挡,成效明显,基本上达到了“见绿不见墓”的效果。二是着力拆。在有生之年筹建生茔,是我县传承已久的乡土观念,实行移风易俗阻力很大。各重点乡镇积极做动员、想办法、出措施、破难题,有些乡镇专门成立了由当地干部和离退休干部组成的工作组,上门说服群众;同时,充分发挥领导干部示范带头作用,率先拆除家中老人已建好的生茔,反响热烈,起到了良好的推进作用。目前,全县93座生莹已拆除69座,剩余24座因为是合葬生茔,大多已经葬了一半,不宜拆除。对不宜拆除的,通过采取绿化遮挡、新砌围墙等方式予以遮挡,效果明显。三是强力禁。自5月5日起开始实施“零点行动”,充分发挥村委会、理事会、驻村干部等各方力量,通过深入细致的工作,确保达到了“沿线不添新坟、杜绝生茔新建”的目标。火化率明显提高,截至6月14日,总计火化遗体166例,入县公墓安葬27例,火化率同比提高了58%。

(三)多管齐下,巩固成果

为巩固整治成果,我县建立了各项工作机制,为保障农村殡葬改革的深入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一是建立零报告制度。抓好重点乡镇和医院的每天报告制,第一时间告知县殡葬管理所。同时,统一印发《致丧者亲属的一封信》,并第一时间送到家属手中,确保殡葬改革的宣传、告知到位。二是出台奖励政策。制定和出台了一系列奖励政策,对县城规划核心区内城中村农户去世的,实行公益性墓地购置费用适当补助;鼓励县城规划区外的村(居)民去世后实行火葬,对全县无丧葬补助费的城乡居民由县财政补助遗体接运和火化费用。三是推进公墓建设。各乡镇以村自筹为主、县乡两级适当补助的方式,大力推进农村公益性墓地建设。到目前为止,已批准农村公益性墓地建设点65个,其中整治重点村47个,非重点村18个。除县城规划区内14个村外,其他11个重点村也正在进行选址、申报工作。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农村殡葬改革对广大群众来说是一件新生事物,本身也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我县殡葬秩序整治活动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仅仅是刚起步,工作中仍然存在着很多突出的困难和问题,深入推进农村殡葬改革依然任重而道远。

一是传统观念根深蒂固。由于受几千年来传统殡葬文化理念、思维方式和个人素质等因素的影响,在广大农村人死后“入土为安”思想观念仍然根深蒂固,丧事攀比之风亦愈演愈烈。近年来,我县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殡葬改革法规宣传教育活动,但部分干部群众对殡葬改革的认识不一,有的在思想上还转不过弯,认为殡葬改革没有必要,对殡葬改革一时难以接受,甚至有抵触情绪,移风易俗、革故鼎新困难重重。

二是殡葬管理困难突出。殡葬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全县各乡镇、民政、国土、林业、卫生等多个职能部门,需要乡镇、部门的协作和共同努力。但在殡葬管理中,由于乡镇、部门认识上有偏差,加上多头管理,往往导致无人管理、无人负责,工作上难以形成合力,民政部门处于孤掌难鸣的境地,管理上力不从心、难以到位。

三是公益墓地建设滞后。要确保殡葬改革顺利推进,公益性墓地、骨灰堂的建设是前提和基础。但我县农村公益性墓地建设起步晚,全县所有乡镇和行政村均未建设公益性墓地、骨灰堂,死者无公墓区可安葬,火化后也无处安置和寄存,服务配套设施建设急需加快跟进。

四、深入推进殡葬改革的几点建议

搞好殡葬改革,规范殡葬秩序,实行文明、节俭办丧事,涉及面广,任务艰巨。工作中必须把握重点,规范运作,稳步推进,讲求实效。

1、破陋习,树新风,转变殡葬观念。一是加大宣传力度。加大对殡葬改革的重要意义和殡葬法规的宣传力度,采取报纸、网络、电视等多种形式进行广泛宣传,让广大人民群众进一步了解、遵守、维护殡葬管理有关法律法规,倡导文明节俭的丧葬新风。二是健全村规民约。建立健全农村“文明红白理事会”,制订文明规范的村规民约,充分发挥其约束和引导作用,教育引导群众转变传统观念,破除封建迷信,移风易俗,文明治丧。三是转变传统观念。提倡厚养薄葬,让广大群众把精力和金钱用在关爱家庭、赡养老人、发展生产上,破除互相攀比,争面子、讲排场等铺张浪费现象。

2、重引导,强管理,倡导文明殡葬。一是实行定期汇报。建立乡镇殡葬工作定期汇报制度,由乡镇民政所定期将本辖区范围内死亡人员的火化、骨灰寄存、有否乱埋乱葬等情况向民政部门汇报,民政部门则根据汇报情况进行核查。二是规范骨灰管理。落实专人负责骨灰安放,加强后续管理,坚决杜绝骨灰装棺二次土葬的占地行为,逐步实现骨灰处理多样化、科学化。同时,积极推行骨灰植树、撒河等不占或少占土地处理骨灰的方式,促进殡葬改革健康有序发展。三是加大处罚力度。对违反殡改政策的各类案件,要及时有效地进行查处,特别是对一些私葬乱葬的现象,要在法律法规规定范围内依法从重从严处理,对参与违纪的有关领导干部给予党纪政纪处分。

3、强配套,优服务,推进殡葬改革。一是加快公墓建设。加快推进农村公益性生态墓地建设,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安排适当的建设资金,也可采取以奖代补、社会捐赠、福利彩票公益金资助和农民群众集资等方式筹措资金,解决兴建公益性公墓所必需的经费,并把公益性公墓建设纳入新农村建设规划,因地制宜,满足农民群众生态殡葬的需求。二是加快骨灰堂建设。进一步加大骨灰存放设施的建设力度,支持和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建设骨灰堂(楼、塔),为实施骨灰寄存提供便民利民措施。民政部门要大力推行骨灰寄存和其他少占或不占土地的安置方式,倡导和鼓励骨灰抛撒、树葬、草坪葬等文明、节地殡葬方式。三是大力推进火化。全县行政事业单位财政供养人员、国有企业(含改制企业)社保享受对象和县城规划核心区范围内的村(居)民去世后一律实行火葬。鼓励县城规划区外的村(居)民去世后实行火葬,落实好对无丧葬补助费的城乡居民实行县财政补助遗体接送和火化费用等各项优惠政策。

4、抓示范,强带动,规范有序推进。一是采取试点先行。在柯龙公路沿线或修铜公路沿线选择一个基层基础较好、经济基础较强、村民素质较高的乡镇率先开展全方位殡葬改革试点工作,县财政给予适当扶持,在做好硬件建设的同时,着重从移风易俗、建立机制、强化监管等方面入手,抓试点、刻样板、树标杆,带动全县殡葬改革纵深推进。二是注重示范引导。每个乡镇选择一至两个村民积极性高、村庄环境优美的行政村高标准、严要求建设公益性墓地,做到统一规划、统一管理、合理布局、节约用地、因地制宜、美化环境,逐步实现墓区规范化、环境园林化,打造成为示范性公益性墓地。以公益性墓地建设为切入点,通过以点带面的方式,引导和带动其它行政村高标准建设公益性墓地,深入开展殡葬改革。三是加强典型宣传。在推进殡葬改革的过程中,要通过电视、报纸、网络、宣传栏等媒介,着重宣传具有典型意义的乡镇、村组及个人,大力倡导绿色殡葬,发挥典型的引领带动作用,促使群众积极支持配合工作,营造殡葬改革的浓厚氛围。

5、抓协调,建机制,形成工作合力。一是部门齐抓共管。殡葬改革是一项涉及多个部门的系统工程,需要各级各部门通力协作,密切配合,形成合力。民政部门要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引导群众丧事新办,破除丧葬陋习;加强殡葬职工队伍建设,提高整体素质,增强优质服务意识,提高殡葬服务质量和水平。工商部门要坚决查处无照生产、销售丧葬用品的违法经营活动,做好市场监管。公安部门要积极配合民政部门和乡镇做好宣传和执法工作,对阻挠起尸火化的,要依法严肃处理,决不姑息。国土、环保、林业部门要对毁林造坟、毁地建墓、污染环境等乱埋乱葬行为进行清理查处。通过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形成党政主导、民政牵头、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殡葬管理体系,不断开创殡葬改革工作新局面。二是明确属地责任。按照属地管理原则,明确责任主体。各村(居)党支部和村(居)委会为责任主体,各村党支部书记、主任是主要责任人。乡(镇)党委、政府要抽调人员组成督导组,分包各村实行蹲点督导,联责奖惩,把深化殡葬改革作为一项政治任务列入目标考核,强化责任追究,严格落实奖惩。三三三三是建立长效机制。坚持事前、事中、事后监督相结合,切实加强人员死亡后治丧、火化、安葬等方面的管理,堵塞漏洞,防范和制止殡葬违规行为。老坟坚持坟主自我管理、责任自负的原则,确保坟墓绿化深入持久,真正达到治理的目的。将坟墓治理和监管工作纳入部门和乡镇的重要工作议程,纳入村(居)委会自治的主要内容,规范日常管理,使坟墓治理真正成为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修水的一项重要措施常抓不懈、常抓常新。

第五篇:都匀市殡葬改革调研报告

都匀市殡葬改革调研报告

2011年7月7日

殡葬改革是体现社会文明进步,提倡移风易俗,改变丧葬陋习的重要举措。我市积极按照国家殡葬改革政策推动我市殡葬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我市仍然处于祖国大西南的内陆区域,人民群众的殡葬意识依然保守,在一定程度上仍阻碍了殡葬改革的进程。现就我市近年来的殡葬改革历程阐述如下:

一、都匀市殡葬改革历程

1970年都匀市殡葬改革正式推行,成立都匀市火葬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改革初期火化炉是燃煤式反射炉,接尸工具是人力板车,年火化量仅为30来具,殡葬事业举步维艰。进入80年代初,政府和上级民政部门加大投入和宣传力度,改善殡葬基础设施,挂牌成立了都匀市殡葬管理所(差额拨款事业单位,人员编制21人),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马的管理模式,使都匀市的殡葬服务工作辐射整个黔南地区,年火化量上升到360具左右,且逐年呈上升趋势,1999年火化量已经上升至1020具,使得都匀地区殡葬事业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2000年都匀市殡仪馆正式成立,当成立之初采取置换方式由私人经营,由于经营期间出现诸多问题,并于同年在原火葬场区域内采取质押贷款的形式改扩建殡仪馆,2001年经市政府、民政部门和经营商协商,收回私人经营权,由都匀市殡 1

葬管理所自主经营,在殡仪馆经营活动中,殡葬管理所每年不断注入投资,逐步完善相关基础建设,目前已基本能满足城区集中治丧需求,年集中治丧800余具,年火化量达1285具。

二、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通过大量的殡葬改革政策宣传,绝大部分居民对殡葬改革政策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厚养薄葬的理念已经深深植入老百姓的脑海,城区居民死亡人员集中治丧达80%、火化率达95%,农村死亡人员火化率20%左右。

火化率上升缓慢甚至出现土葬反弹现象的主要原因主:一是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群众经济收入不断上升,一些群众思想滋生了“为逝者寻风水宝地、设坛做道场、遗体入棺土葬、大肆操办摆阔”等等严重阻碍殡葬改革进程的旧思想和不良行为。二是在构建和谐社会、以人为本的思想指导下,有关执法部门在殡葬执法过程中,对于违反《殡葬管理条例》的行为只采取劝说方式,不强制执行,在一定程度上纵容了旧思潮。三是老百姓的思想还没有真正升华到与时代同步的境界,不管是不是少数民族地区,入土为安的思想还是根深蒂固。虽然我市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对殡葬改革非常重视,也有《殡葬管理条例》作为支撑,但殡葬改革依旧任重道远。

三、殡葬改革的方向

(一)充分体现殡葬公益性。殡葬原则上应该由政府主导,切实承担起殡葬单位的设备设施投入及殡葬职工的工资福利待遇等,严格执行殡葬消费品的定价规则,杜绝垄断行业的暴

利行为,从真正意义上体现公益性。应当针对城市低收入群体和农村人口实行政府补贴(补贴额度在1000——2000元)。建立殡葬改革基金,面向城市“干居民”发放丧葬抚恤费,促进全面推行火葬和集中治丧及骨灰安置在规范性公墓或骨灰堂。都匀市殡葬管理所在2006年就制定并实施了特殊群体火化减免政策和标准,其中有对部分群体实行完全减免的规定,充分体现了殡葬改革的初衷。

(二)实行多元化骨灰处理。除现行的公墓葬、寄存、树葬、深埋不留坟头、抛洒等方式外,能否将骨灰掺和其他一些材料,做成故人塑像,寄存于骨灰堂或家中,这样既节约公墓用地又节约逝者家属的经济负担,而且还增加了故人和家属的亲和感。

(三)加强殡葬设施配置。殡葬改革关系千家万户,凡城镇人口在10万以上的县城均应配置殡葬服务机构及设施,以满足本辖区殡仪服务需求,以之作为载体推进本地区殡葬改革的实施,以逐步实现农村土葬改革。

四、现行《殡葬管理条例》的局限性

(一)殡葬条例在实施过程中的确存在执法难的问题。由于执法权移交城管部门,原来的主动执法,变为被动执法,严重制约了殡葬执法的威严,在一定程度上助涨了不文明治丧风气,制约了殡葬改革发展。

(二)严禁各乡镇、村、组及村民擅自为本乡镇、村、组以外的丧家提供和买卖墓地、墓穴,严禁在林地、耕地、城市

公园、风景名胜区、文物保护区和饮用水资源保护区、水库周围及河流两岸、堤坝300米以内,路、公路主干线两侧和市区有碍观瞻的区域及城市建设规划区内建墓立碑等规定中严禁事项依法强制执行,应当将这些条例上升为法律。

(三)公安、国土、林业、城管等部门在殡葬管理活动中的密切配合,对于加大殡葬改革宣传力度,积极倡导厚养薄葬、节俭文明办丧事,推行绿色殡葬,生态殡葬具有关键性的作用,需要政府协调,督促其认真贯彻殡葬条例规定的职能职责。

六、推行殡葬改革的措施和建议

(一)尽快将《殡葬管理条例》上升为殡葬法规。政府部门加大对殡葬事业单位基础设施的投入,使之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全面推行殡葬优惠政策,实行政府买单制。

(二)殡葬行业是社会服务业而不是一种产业,严格制定殡葬用品定价规则,包括出厂价和销售价,确保殡葬低消费,真正体现殡葬行业的社会公益性。

(三)建立上档次上规模的骨灰堂,骨灰以塑像为主,安葬公墓为辅。骨灰以寄存于骨灰堂和家中为主。大力倡导骨灰抛洒和树葬等绿色殡葬。

(四)建立殡葬改革专项基金,对火化区和非火化区死亡人员没有抚恤费开支渠道的对象发放抚恤费。严格规定丧事活动的规模。对于火化区偷埋乱葬的一律采取强制措施。农村非火化区实行由火葬与土葬并存过渡到火葬或深埋不留坟头。

二0一一年七月十一五日

下载殡葬工作调研报告例文(5篇范例)word格式文档
下载殡葬工作调研报告例文(5篇范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殡葬工作的调研(5篇范文)

    太平镇关于殡葬改革工作 汇 报 我镇在区委、区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在区人大的监督下,认真贯彻殡葬法规,积极推行火葬,大力改革土葬,加强殡葬执法,通过努力,使全镇人民对殡改工作有......

    殡葬管理情况调研报告5篇

    殡葬管理情况调研报告免费文秘网免费公文网 殡葬管理情况调研报告2010-06-29 18:59:50免费文秘网免费公文网殡葬管理情况调研报告殡葬管理情况调研报告**土家族苗族自治......

    殡葬管理情况调研报告范文

    **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地处武陵山区,辖2市6县,总人口391万,按照死亡率6‰计算,我州每年死亡人数在2万人左右,安葬方式主要为土葬。近年来,根据国家、省、州有关殡葬法规和文件精神,加......

    关于某乡镇殡葬改革工作的调研报告[★]

    近年来,xx镇党委、政府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农村文化建设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出发,积极在全镇实行移风易俗、推进殡葬改革,倡导良好风尚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民政部门农村殡葬改革工作调研思考

    殡葬改革是社会习俗领域的一场革命,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必然结果和标志,是一项长期性的社会系统工程,被称为继计划生育工作后的天下“第二大难事”。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各级党委......

    工作调研报告

    工作调研报告15篇 工作调研报告1 今年7月26日,我院组织相关职能科室负责人在副院长xxx带领下,历时三天,对我院近三年来的医患纠纷调解工作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

    工作调研报告

    工作调研报告集合15篇 工作调研报告1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的不断变革,人们的利益发生了调整,新的社会矛盾造成上访居高不下,甚至出现了“缠访”、“闹......

    殡葬工作学习总结

    学习总结我于2012年11月由公司安排到瓮安殡仪馆火化师岗位进行学习,在瓮安这两个月是我人生旅途中的重要一程,现将我这两个月来的学习工作情况总结如下:一、在业务学习方面,我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