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残疾学生调研报告
万寿小学残疾儿童接受义务教育情况汇报
万寿小学校长
王龙江
目前我区适龄残疾儿童入学主要有三种渠道,一是集中在特殊教育学校接受教育;二是就近就便随班就读;三是送教到家。
教育部《关于开展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工作的试行办法》中规定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的对象,主要是指视力(包括盲和低视力)、听力语言(包括聋和重听)、智力(轻度,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包括中度)等类别的残疾儿童少年。试行办法总则中认为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有利于残疾儿童少年就近入学,有利于提高残疾儿童少年的入学率,有利于残疾儿童与普通儿童互相理解、互相帮助,促进特殊教育和普通教育有机结合,共同提高。但是事实上农村残疾儿童随班就读的现状不容乐观。
一、几组数据
1.万寿小学位于城郊结合部,有学生 719 人,随班就读残疾儿童 18 名,其中一年级 0 人,二年级 1 人,三年级 5 人,四年级 6 人,五年级 3 人,六年级 3 人。另外送教到家的学生 5 人。残疾儿童占比 3.2%。
2.周边学校残疾儿童入学情况:广发希望小学学生 488 人,随班就读 14 人,送教 2 人,残疾儿童占比 3.3%;普莲小学有学生 487人,随班就读 6 人,送教到家 6 人,残疾儿童占比 2.5%;三教小学学生 1910 人,随班就读 31 人,送教到家 3 人,残疾儿童占比 1.8%,仙龙小学有学生 874 人,残疾儿童 14 人,残疾儿童占比 1.7%;红
炉小学学生 528 人,随班就读 8 人,残疾儿童占比 1.5%。
结论:一是残疾儿童占正常儿童 2.5%左右;二是偏僻程度与残疾儿童数量成正比。
二、个案
就我校而言。有个学生在学校的学习生活用班主任的话说就是两个字:睡觉。无论冬夏每一节课他都在睡觉,醒来就一个人玩,完全活在他自己的世界中,每次考试成绩也全部为 0 分,放学后由家长按时接回家;另外一个女生就读于四年级二班,家长告诉老师只要不让她出事,安安全全就可以了,学习可不用管,考试成绩大部分时候在 10 分以内。五年级一班就读的是男生,每天在学校做得最多的事是提着垃圾篓捡拾垃圾,学校对他来说好像就是干这个的,教室、同学对他来说好像不存在,当然学习成绩对他来说肯定也不存在。每天看着他孤寂的背影游荡在学校,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二年级一班就读的是名女童,在教室小便对她来说好像是很自然的事,什么对她都没有约束感,老师对她也束手无策。
送教的小印同学每天婆婆套着吃住在沙发上;小强每天只玩耍发出声音的塑料;小徐每天只看同一个频道的电视…...三、我校的做法
1.免试入学:这里没有贫穷与富裕,这里没有聪慧与愚钝,这里没有辱骂与歧视,这里只有爱的教育。这是我的校长寄语。因此,不管哪类残疾学生,只要达到入学年龄,坚决取消入学考试这个环节,直接安排到相应班级就读。
2.爱的教育:要求所有教师,用智慧的爱公平对待每一个孩子,绝对不允许辱骂歧视另眼相看每一个残疾学生,否则按师德师风有问题处理。
3.资源教室:投入资金,购买适合残疾学生教育需要的学具,每周两次集中在资源教师因材施教,增强残疾学生学习生活的自信心。
4.丰富送教:对送教到家的特殊儿童,教委要求每周一次送教到家,但是,我认为这样起不到教育的目的,更多是流于形式完成任务,所以,我们提出的是接到学校开展融合教育,残健共育。
5.免于考核:对随班就读的学生,要求教师建立个别教育档案,用情用爱用心施教,免于对老师的教学业绩考核。
四、现状反思:
教育部关于参加儿童随班就读试行办法,规定残疾儿童随班就读的目的是为了残疾儿童更好地成长,但是文件中也规定是轻度残疾才可以随班就读。
经调查了解,目前对残疾儿童不管是就读特殊教育学校也好还是随班就读也好抑或是送教到家也好。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家长放不下面子:前面统计的数据,不包括老师认定可能是智障,但家长因面子问题,不愿意带孩子去智力测试,就让孩子跟班学习,但是学习结果可想而知——一团糟。
二是村社不支持:有的家长开明,相信科学检测结果,但是去村社镇街办理手续是,地方干部估计是担心会加大脱贫攻坚任务而
百般阻止家长办残疾证,导致这样的学生也不得不让老师拖着走,学业成绩也不言而喻。
三是专任教师缺乏:目前,随班就读残疾儿童因其智力等特殊性,需要施以科学的、针对性的教育,但是除了特殊教育学校外,各个学校都没有专业的教师,导致所有的学校都只有把残疾儿童的当成试验品来教育。
四是资源教室设施不齐,经费不足:关于随班就读,国际统称融合教育,其中融合教育一项硬指标就是资源教室,永川的资源教室建设今年才起步,远远落后于其他区县,更不用说施舍设备是否能满足残疾学生受教育的需要了。
五、解决对策:
1.学校和村居干部要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残疾学生家长的培训和引导,使他们了解其子女的心理、生理特点,对其子女做好家庭教育训练工作,同时要坦然面对现实,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教育方式。
2.各级部门也应该多为这些孩子的将来考虑,加大这部分教育经费投入,减轻家长的经济负担。尽量使这些孩子能够学得一技之长,在社会上可以立足。
3.配备专业的特殊教育教师。可以分两步走,一是建有资源教室的学校,可以配备 1 名特殊教育教师;第二步是只要随班就读的学生达到一定数量,就应配备特殊教育教师。
总之,数量不少的残疾儿童的成长也在考量着我们这个社会的道德底线,衡量着我们每个人对生命的尊重,家长有责任、学校有责任,社会有责任,所以我们每个人都有义务尽心尽力,帮助他们成长,让这个社会更和谐。
第二篇:残疾学生
边阳一小“帮扶残疾学生”帮扶措施
一、指导思想
为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弘扬中华民族扶危济困的美德,进一步加强对我校对残疾学生的帮扶工作,实现“不让一个生活上有困难的学生失学,不让一个思想上有困难的学生落伍,不让一个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掉队”的教育目标,为残疾生提供物质上、精神上援助,使他们不因家庭困难而失去求学机会。通过全体教师和学生的大力支持和学困生自己的努力,促进学困生健康成长,从而全面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二、工作措施
1、强化宣传,提高认识
围绕“关爱帮扶残疾学生”这一主题,开展“三个一”活动,即开展一次“国旗下讲话”主题宣传活动,办一期黑板报,组织一次主题班会,号召学生在不增加家庭负担和自愿的前提下,节约自己的零花钱,向残疾学生和贫困残疾人子女献爱心,教育学生学会关爱,学会帮扶。
2、加强领导,强力推进
为更好开展对残疾学生的帮扶工作,特制定以下方案:
1、由科任教师与残疾学生结对帮扶,每人扶助一名贫困生;
2、以小组为单位与残疾学生结对帮扶,每组扶助一名学困生;
四、帮扶内容
1、思想上解惑
鉴于残疾生的情况特殊,因而资助方要从情感上贴近他们,学习上关心他们,生活上帮助他们,经常与他们交流,掌握他们的思想状况,有的放矢地化解他们心中的困惑,给予他们精神上的动力,使他们保持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
许多残疾生在与同学的相处之中,往往有自卑心理,要帮助他们克服自卑心理,树立自信心,自立自强;激发他们的进取心,真正体会到多一份努力,就会多一份收获的道理;帮扶者平时要把学生当成是自己的孩子或弟妹一样看待,平时多与班主任、任课老师联系,经常找帮扶对象谈心。
2、生活上资助
学困生平时的生活费用都很低,往往不能满足他们最低的生活需要,因而扶助方要适当的资助,每学期开学都要给残疾生购买学习用品及课外读物,帮助他们渡过难关,使他们安心地投入学习。
3、学习上帮助提高
一部分残疾生由于客观条件的影响,往往成绩不如人意。而残疾生要在真正改变现状,提高成绩,就必须培养他们自己刻苦努力、持之以恒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样才能在未来社会立足。因此要从学习上去帮助,利用课余时间帮助他们学好功课,帮助他们掌握学习方法,使他们学会学习。
刘汉琼
第三篇:一位残疾学生
一位残疾学生
我脸带微笑走上讲台,“嗖”51位学生异口同声地向我问好。我扫视教室每位学生,明显发现一位在前排的女生佝偻着身体,很努力地用一条腿支撑着弯曲的身体,我示意全班坐下后就创设情境讲课。在我讲课过程中,发现充满朝气的小女孩的目光一直注视我的一举一动,当我让她回答问题时,她又是艰难地站起来,而且很自信地把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滔滔不绝地向大伙讲述,我特别注意到她是小心翼翼地坐在板凳上的,还有一个细节就是她的屁股只有一半贴着板凳,另一半是悬在板凳外。我的心理有一个很大的疑问——下课后一定找她的班主任了解小女孩的情况。
班主任樊老师深情又无奈地向我讲述小女孩的际遇——她从小就有一种怪病(肌肉肿瘤肥大症),肿瘤从大腿病变到臀部,随着她长大肿瘤也随之变大,走路一拐一拐的,坐姿就必须象我看到的那样,否则她无法像正常人那样坐,那个怪病经常折磨她,令她疼痛不已甚至情绪大发。祸不单行的是,她的爸爸在前年还和她的妈妈离了婚,她的爸爸搬离了家对她不理不问;她妈妈为了她的病带她到处求医,生活拮据不堪;她有一个读大学的姐姐经常和她交心,安慰她„„只要身体可以她都会在学校出现,班上特意成立一个互助小组帮助她,比如早上协助她步行到四楼的教室,课间去洗手间,午餐帮她打饭等,她特喜欢上学的„„“不过邓老师就做好思想准备,她每周最少请假两天,课程是无法跟上的„„互助小组的同学想帮她补习但她都没有时间,由于她落下很多课程,基础知识不扎实,平
时考评成绩也是对她自信心的最大打击,班干部和班上的同学都爱无难助”„„我们老师一定要好好启发一下她,帮帮她!
我教书这么多年都是第一次遭遇到这么棘手的学生,怎样办呢?首先让她知道她的遭遇不是最悲惨的,世界上比她更坎坷更可怜的人大有在,只要自己不放弃奇迹总可发生的。我翻箱倒柜找一些励志的书籍送给她,上网搜集一些名人故事讲给她听。踏破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本学期就有一篇激动人心又感慨万千的课文——《轮椅上的霍金》,课文讲的是被称为“宇宙之王”的著名科学家霍金在自己完全瘫痪,被长期禁锢在轮椅上的情况下,面对常人难以想象的艰难,仍然孜孜不倦地探索宇宙的未知世界,勇敢顽强地面对命运的挑战,为科学事业作出重要贡献的故事,给人以强烈地震撼。我把这篇课文提前讲授,让她和全班同学来一次心灵的洗涤和灵魂的震撼!学生通过品读课文的字句段,深深地被霍金的精神感动,再加上我要求班干部搜集的霍金小故事:
从童年时代起,运动从来就不是霍金的长项,几乎所有的球类活动他都不行。
到牛津的第三年,霍金注意到自己变得更笨拙了,有一两回没有任何原因地跌倒。一次,他不知何故从楼梯上突然跌下来,当即昏迷,差一点死去。
直到1962年霍金在剑桥读研究生后,他的母亲才注意到儿子的异常状况。刚过完21岁生日的霍金在医院里住了两个星期,经过各种各样的检查,他被确诊患上了“卢伽雷氏症”,即运动神经细胞萎缩症。
霍金的病情渐渐加重。1970年,在学术上声誉日隆的霍金已无法自己走动,他开始使用轮椅。直到今天,他再也没离开它。永远坐进轮椅的霍金,极其顽强地工作和生活着。
1991年3月,霍金在一次坐轮椅回柏林公寓,过马路时被小汽车撞倒,左臂骨折,头被划破,缝了13针,但48小时后,他又回到办公室投入工作。
1985年,霍金动了一次穿气管手术,从此完全失去了说话的能力。他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极其艰难地写出了著名的《时间简史》,探索着宇宙的起源。
班干部把霍金的小故事粘贴在板报上,让同学们全面立体地感受霍金的魅力所在„„不用我用言语形容,最受震撼的当然是这位小女孩。她学了这篇课文后如获珍宝,反复地向我寻找有关霍金的文章,我发动同学们根据自己的感受写写自己的感想,也可以向同学提供一些像霍金的人物事迹。果然不出我意料,同学们字字铿锵的读后感深深打动着小女孩。班长这样写到:自从学习了《轮椅上的霍金》这一课,我不禁感慨万千:生命的奇迹就是这样创造出的!一个在轮椅上坐了40年的瘫痪病人都能为科学作出伟大的贡献,更何况我们四肢健全的正常人呢?虽然霍金不能说话,不能活动,但是他的思维一刻也没有停止过。他的大脑在计算着、思考着。他靠着孜孜不倦的精神,终于为科学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我要以霍金为榜样,把学习搞好,把班级管理好,让别人觉得我是位有用的人。甲同学写到:读了这篇课文,使我记起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主人公保尔•柯察
金。霍金与保尔有着共同的特点:他们都身有残疾,但他们却具有着积极进取、勇敢顽强、热爱生活、永不退缩的精神。在中国同样也有许多像霍金这样的人,比如朱彦夫。他在朝鲜战场因重伤被截去四肢,并失去左眼,成为了一个没手没脚的“肉轱辘”。但他并没有放弃人生,消极避事。他同样不向命运低头,勇敢地接受命运的挑战,决心以伤残之躯再为国效力;他以顽强不屈的精神,惊人的毅力,拼着命锻炼生活自理能力。后来竟完成了一部30多万字的长篇自传体小说——《极限人生》。他以自己为原形,塑造了石痴这个超级重残军人自强不息、不屈服于命运的形象,谱写了一曲生命的赞歌,发扬了霍金精神!我真切希望我班的××同学也用她的顽强、不放弃的精神创造出她的奇迹!听到感人肺腑的勉励语不少了小女孩自己发表感言:霍金从来没有悲观自卑之心。面对自己残缺变形的身体,他从来没有怨天尤人,而且用一颗感恩的心去面对生活,这是一种怎样的宽大胸怀呀!霍金告诉我们:生活永远偏爱勤奋坚强的人,在困难面前不要退缩,要敢于向命运挑战。向命运宣誓:命运,只不过是一些软弱无能的人的借口。我相信:残疾是我的命运,但绝望不是我的权力,我要以积极向上的心态去战胜人生的各种困难,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光明的路。
启发她、帮助她的计划进展得无比顺利之时,突然收到她的病情加重要停学的消息,我和班上的同学只能真诚地为她祈祷,希望她早日重返集体的怀抱,将来成为一位自强不息的人,成为别人学习的榜样!
第四篇:关爱残疾学生
关爱残疾学生,送教到家我们在路上
2018年1月10日,东峨中心小学卫云春、刘成忠、章华、姚胜刚老师一行4人,冒着严寒到新平县水塘镇进行送教下乡活动。送教前精心设计教案,课前准备了铅笔、水彩笔、拼音卡、本子等学习用品,来到新平县水塘镇残疾儿童唐秋玉家(该残疾儿童是曼来镇新光村委会下鱼塘村民小组。由于父母亲到新平县鱼塘镇做生意,把她带在身边)。唐秋玉属于智力残疾儿童,生活不能自理,一直没进过校门。为了顺应特殊教育发展的趋势,让唐秋玉也像健康儿童一样接受教育,老师们亲自送教上门。入户后,老师们充分与家长交流,全面了解唐秋玉的情况,补充完善他的档案。老师们将学习用品送给他,希望他身残志不残,努力学习,争取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随后,姚胜刚老师根据唐秋玉的特殊情况,努力地教给他一些生活自理技巧。老师们给唐秋玉及其家长很多鼓励。送教行动,带去的不仅仅是学习用品和知识,还给他一家带去了关爱和温暖
东峨小学 姚胜刚
第五篇:海南区残疾青少年调研报告[范文模版]
海南区残疾青少年权益保护和犯罪预防
调研报告
为全面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开展重点青少年群体2011年摸底统计工作的通知》(市预青办发2011【3】号)及市、区2011年政法暨信访工作会议要求,进一步贯彻中央综治委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会议的精神,切实做好2011年全区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为服务党政引导青少年群体权益保护和预防青少年犯罪工作的科学决策,切实加强对重点青少年球难题教育、管理、服务、帮扶的力度,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区残联对全区的残疾青少年进行了专项调查摸底工作。调研报告如下:
一、海南区残疾青少年的基本现状
海南区现共有已办理二代残疾人证的残疾青少年142名,其中男79人,女63人,听力残疾8人,智力残疾50人,肢体残疾43人,言语残疾10人,精神残疾3人,视力残疾5人,多重残疾23人。据调查摸底,我区残疾青少年权益保护的总体情况基本良好,未发现有残疾青少年实施或参与违法犯罪。
二、海南区残疾青少年的主要困难和现实需求
(一)主要困难:据调查摸底,我区残疾青少年的困难主要集中在生活贫困、教育保障、日常生活护理、出行不便等几个方面。其中生活贫困占80.3%,教育保障占11.3%,日常生活护理占7.7%,出行不便占2.1%。从上述数据中可以看出,生活贫困与教育保障、日常生活护理困难重叠问题较为突出。大多数残疾青少年家庭是因残致贫,随之导致教育、医疗护理等方面的困难。
(二)现实需求:据调查摸底,我区残疾青少年的现实需求主要集中在生活救助、残疾人辅助器具、康复医疗、教育培训、工作就业等方面。其中生活救助需求占64.4%,残疾人辅助器具需求占14.8%,康复医疗需求占17.6%,教育培训需求占11.3%,工作就业需求占21.8%。从上述数据中可以看出:
1、我区残疾青少年的生活救助需求的比例低于生活贫困(80.3%),综合教育培训需求11.3%及工作就业需求21.8%,说明有一部分有劳动能力的残疾青年有通过就业改善生活状况的愿望。
2、我区残疾青少年的医疗康复需求和辅助器具需求得不到满足。这也从侧面反引出残疾人家庭经济水平不高、生活困难。
3、我区6周岁-17周岁的残疾青少年的现实需求主要集中于教育、康复及辅助器具,18周岁-25周岁的残疾青少年的现实需求主要集中于教育培训和就业。
三、措施和政策建议
(一)措施:
1、做好残疾青少年数据库的建设,为每一名残疾青少
年建档立册,准确掌握残疾青少年的困难和需求。
2、加大对残疾少年儿童向特教学校的输送力度,做到能输送的都输送。
3、加大对残疾青年的教育培训力度,使更多的残疾青年能拥有一技之长,自食其力。
4、加大对残疾人康复的资金投入力度,使更多的残疾青少年能够享有康复。
5、加大对社会扶残助残,特别是关爱残疾青少年人群的宣传力度,积极营造全社会关心、爱护残疾青少年的氛围。
(二)政策建议:
1、建议加大残疾青少年的社会保障。
2、建议加快将残疾人辅助器具及门诊就医纳入医保报销范围。
3、建议加大对残疾人创业孵化基地的建设,积极鼓励残疾青年创业。
4、建议加大对城市公共场所无障碍设施的建设,从而方便残疾青少年出行。
残疾人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而残疾青少年则是这一弱势群体中的特殊人群。希望在区委、政府的正确的领导下,在各职能单位的协调和配合下,能够更好的维护残疾青少年的合法权益,将我区残疾青少年的工作做到实处。
海南区残疾人联合会
2011年4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