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城乡差异调研报告
湖北城乡居民消费差异
城乡差距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问题,城乡之间的差距表现在城乡的收入、消费、社会保障、公共基础设施、医疗卫生等多个方面,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城乡居民生活质量的高低及其差距。在世界经济增长减速,国际市场需求疲软的外部环境下,“扩内需”成为“保增长”的根本途径,也是下阶段我国经济工作的重点,刺激城乡居民消费是扩大内需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城乡居民消费差异的表现
城乡居民的消费差异,既有消费水平差异又有消费结构差异。具体表现在消费水平、恩格尔系数、消费结构等方面的差异。
1.居民消费水平的城乡差异。收入是居民消费的硬约束,收入水平的高低直接制约着居民消费水平,并与消费水平成正向关。1985年到2008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904元增加到22727元,增长25.1倍;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从549元增加到9258元,增长16.8倍。与收入的大幅提高相对应,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也大幅增加。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由1985年的795元增加到2008年的15158元,增加14609元,增长18.4倍;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从474元增加到7072元,增加6598元,增长14.0倍。城镇居民收入增加多,消费增长快;而农村居民相对于城镇,无论水平还是增速均要低一些。
2.恩格尔系数的城乡差异。恩格尔系数是一个家庭用作购买食品的支出与家庭总收入之比,通常是用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人民生活水平的高低。其一般情况,随着家庭和个人收入的增加,收入中用于食品方面的支出比例将逐渐减小,即从长期来看,居民恩格尔系数呈现下降趋势。如果居民收入增长低于一些农产品价格涨幅,居民消费量稳定,费用就会增加,从而导致恩格尔系数上升。如,2008年食品类价格上涨2.9%,其中粮食价格上涨1.5%,水产品价格上涨8.4%,鲜菜价格上升5.9%,鲜蛋价格上涨22.9%。而同期,全省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也出现上升,其中农村居民为38.0%,比2007年的36.4%上升1.6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为36.4%, 上升1.7个百分点。
3.居民消费结构的城乡差异。消费水平决定消费结构,消费水平的城乡差异决定了城乡消费结构也必然存在一定差别。城乡居民消费不仅在量上存在差距,而且在质上也有差异。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城乡家庭消费结构总体差异较大。城市家庭的消费水平明显要高于农村家庭的消费水平。2008年,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的消费性支出为15158元,比农村居民家庭的7072元高出8000多元,差距最大的三项是食品、衣着和文化教育。食品支出,城镇为5523元,农村2690元;衣着支出,城镇1546元,农村441元;文化教育支出,城镇1179元,农村499元。其他各项消费水平上也存在明显的城乡差距,如农村家庭医疗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7.2%,比城市家庭6.2%高出1个百分点;城市娱乐支出平均1017元,占6.7%,农村仅234元,占3.3%。
二是城镇家庭享受型消费特征明显。在衣着消费方面,2008年城镇居民用于衣着方面的消费占其消费支出的比重高于农村居民4.0个百分点。据有关资料,我国高档服装的消费者占城市人口的0.6%;中档服装消费者占城市人口的70-75%,占农村人口的26%;65%的农村
人口是低档服装的主要消费群体。在交通通讯消费方面,2008年城镇居民用于交通和通讯消费(2393元)是农村居民(777元)的3.1倍。从消费顺序看,城镇居民基本上是按吃行穿住的消费序列,农村居民则是吃住穿行的序列。从1985年到2008年,城镇居民的消费支出由食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文化教育娱乐服务、居住、医疗保健、交通通讯的消费序列转变为食品、交通和通讯、文化教育娱乐、衣着、居住、医疗保健、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农村居民从食品、居住、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文化教育娱乐服务、医疗保健、交通通讯转变为食品、居住、交通通讯、文教娱乐服务、医疗保健、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其中交通通讯、文化教育的支出是支出结构中变化最明显的部分。
三是城乡家庭生活质量存在一定差距。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家庭收入水平的提高,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稳步升级,大众耐用消费品日渐普及。城镇和农村家庭彩电、固定电话、手机等的保有量差异不大,在中低收入家庭中也开始普及。而冰箱、洗衣机、微波炉、摄像机等消费品还存在比较明显的差异,如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拥有家用电脑79.5台,照相机45.8部,而农村居民每百户家用电脑只有23.4台,照相机只有9.6部。家用汽车作为新兴的耐用消费品,农村家庭的保有量同样也远远低于城市家庭。
二、影响城乡居民消费差异的原因
影响城乡居民消费差异的原因,非常复杂,也是众多因素综合的结果,尤其是社会保障制度、消费环境、收入差距、消费观念等因素直接影响着城乡居民消费的差异。
1.社会保障制度的差异。农村居民消费增长趋缓,有效需求不足表现突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社会福利制度不够完善。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享有的社会保障政策不同,预期收入和支出的不确定性增加了农村居民的风险预期,这就促使居民增加预防性储蓄,这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消费,也将加大城乡居民消费的差异。
2.消费环境的差异。近年来,城市居民消费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变,绿地、公园、广场等设施明显增多,流通现代化已达到新的水平。农村居民消费环境虽有较大改观,但整体不如城市,交通设施、商业网点、文化娱乐、生活环境等明显滞后于城市,如电力不足、交通不便、供水不畅、市场上供应的商品结构与农村居民消费需求不相适应等,大型超市、连锁店等现代流通
方式只有少量延伸到农村,这一切无疑也加大了城乡居民消费的差异。
3.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是导致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差异的主要原因。无论是城镇居民还是农村居民,其消费对收入都有很强的依赖性。农民的消费还停留在比较低的阶段和档次上。农民增收难,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结构的改善升级。
4.消费观念的差异。造成城乡居民消费观念差别的主要因素有城乡居民文化素质的差别、生活环境和风俗习惯的不同。我国农民的文化素质普遍较低,受教育程度较低,不仅对农民脱贫致富有制约作用,还会对他们的消费行为产生影响。城市居民的文化素质和消费观念相对优于农村居民,信息来源较广,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较强,对家庭用品的舒适、品牌档次和技术含量要求较高。这种观念和素质的差异也是造成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差异的原因。
三、缩小城乡居民消费差异的建议
在国际金融危机引发中国经济波动的情况下,促进消费、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已经成为普遍共识。在当前环境和条件下,提振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和档次是目前摆脱困境,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和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加大就业、教育、医疗、住房、社会保障等民生领域的投资,完善全省居民公共财政制度,扩大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逐步消除家庭正常消费的后顾之忧,坚定家庭居民的消费信心,采取鼓励大众消费的积极措施。
1.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中低收入者的实际收入。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增加农民收入是提高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和消费质量、缩小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差距的根本,把增加农民收入放在突出的位置,加快农村结构性调整,合理调整国家资源分配制度,加大财政对农业的补贴。
2.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减少普通家庭正常消费的顾虑。刺激消费、拉动内需必须建立在包括住房、医疗、教育等一系列社会保障机制相对完备的基础之上,加大教育投入和医疗保障,减少普通家庭正常消费的顾虑。要继续建立城乡衔接、公平统一的社会福利制度,努力探索建立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救济制度、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和农村大病医疗保险及大病统筹制度,减少居民对未来预期的不确定性的开支,增加即期消费。目前,农村家庭耐用消费品保有量低于城市家庭,但其购买意愿却高于城市家庭,不同层次的农村家庭购买意愿均高于城市家庭。当前,中央实施的“家电下乡”政策,给农村家庭购买家用电器予以补贴,这有利于激活农民购买能力,加快农村消费升级,扩大农村消费,促进内需和外需协调发展。3.向城乡提供同质的公共服务产品,改善消费环境。提高消费质量、改善消费环境是扩大消费需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条件。要调整不合理的消费政策,将巨大的消费需求转换为现实的购买力,及时取消限制消费的各项不合理的政策和行为,鼓励发展新的消费方式。积极为农民提高消费水平、消费质量和消费层次创造条件。要加快农村消费品市场建设,用现代化的信息手段去改造传统的商业网点和建设新的网点,加强城镇与乡村市场的衔接,大力挖掘农村市场的发展潜力。
4.强化新农村建设,解决农民生活中的难点、盲点。通过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以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使亿万农民的潜在购买意愿转化为巨大的现实消费需求,拉动整个经济的持续增长。特别是通过加强农村道路、住房、能源、水利、通信等建设,既可
以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消费环境,又可以消化当前部分行业的过剩生产能力,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
5.改革户籍制度,加快城镇化步伐。中国特色的城镇化,本质上是城乡协调发展,城乡居民共同富裕的城镇化。政府应坚持公平和效率的原则,使农民工在城市的就业合法化和制度化。在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同时,将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去,实现农村城镇化。要打破城乡分割的户籍管理体制,允许和鼓励有条件的农民在城镇定居创业,实行与城市市民相同的待遇。可按放开中小城市,积极发展小城镇,适度发展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的基本原则,来改革完善城市的户籍管理,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制度,逐步用身份证制度代替现行的户籍管理制度。(浙江省统计局)
第二篇:学生语文能力城乡差异的原因探析
学生语文能力城乡差异的原因探析
周怀恩
(百色学院,广西
百色
533000)
【摘要】语文能力,最简单的就是表现在交往过程中听说读写的能力,这与语文学科的工具性是完全统一的。然而,城乡学生在语文能力的发展水平上存在着比较显著的差异,而这种差异的形成主要不是由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决定的,而是由城乡学生所处的家庭环境、学校教育环境、社会生活环境的差异决定的。【关键词】城乡差距、语文能力、环境、影响
一、城乡学生语文能力差异的概述
1、听的能力
言语听辨能力它可以被分解为对听话角色的感知能力,对说话角色的推断能力,对话语本义的听解能力和对话语用意的辨识能力。城乡学生在相同年龄段对非听话角色和特殊听话角色的感知能力,从社会身分、相互关系、自我状态、参与度和知识背景等方面系统推断说话角色的能力,对大段话语,有同音词语的话语、含生疏词语的话语和病句等本义的听解能力以及对话语的零用意、空用意和多层用意的辨识能力,差别明显。
2、说话的能力
说话是指用语言表情达意,它是一个复杂的心理和生理活动的过程。与农村儿童相比,我们发现城市儿童他们的口头表达、发音正确和吐字清楚、发言的主动性和大胆程度等方面都有较大的优势。
3、读的能力
城乡学生阅读能力的差距主要是阅读量的差距造成的,在这一点上由于城乡物质条件的不同,农村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尤其是贫困落后地区几乎没有读过什么书,在学校也仅仅是语文课本而己。没有阅读量就没有语感,没有语感就谈不上快速准确的理解,更谈不上欣赏。相比较,城市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从幼儿时期就开始从画报,卡通,画册之类的读物开始接触,等到上学后,家庭订阅的报刊杂志,学校图书馆丰富的藏书,以及社区或市县的图书馆都能为城市学生提供丰富的阅读材料。
4、写的能力
写作能力—— 基本掌握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能比较熟练地写作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并具有日常应用文和职业岗位专业文书的写作能力,所写的文章(含文书),能做到格式正确、语句通顺、条理清楚、结构完整、中心明确。书写端正,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具有一定的写作速度。掌握文章(含文书)修改的方法,养成修改文章(含文书)的习惯.写作能力与阅读能力是紧密联系的,正是词汇量的匾乏,口语化的书面语言以
及阅读能力的地下,致使农村学生写作能力低下。内容单调乏味,故事缺乏想象力并且大多脱离农村的现实生活。尤其是大多农村学生的作文都有结合课文,范文“套”作文,应付考试时“背”作文的毛病。
二、学生语文能力城乡差异的原因探析
(一)城乡不同的家庭教育环境对学生语文能力形成的影响
1、早期家庭教育对儿童语言能力发展的重要性
按照言语发展的一般趋势,学前阶段幼儿语言发展有乳儿期、婴儿期和学前期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可以说对儿童言语能力的发展有关键作用。幼儿生活的环境主要是家庭。因此在这个时期能影响幼儿语言发展的主要因素就是家庭成员尤其是父母亲。作为第一任老师的父母,他们所采取的教育态度,教育手段和方式以及本身的素养对幼儿的影响是终身的。古往今来,许多仁人志士,卓有成效的名人在幼年时期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是他们日后成才的一个重要原因。如德国大诗人、剧作家歌德的成才,得益于家庭的早期教育。歌德2-3岁时,父亲就抱了到郊外野游,观察自然,培养歌德的观察能力。3-4岁时,父亲教他唱歌、背歌谣、讲童话故事,并有意让他在众人面前讲演,培养他的口语能力。这些有意识的教育,使歌德从小乐观向上,乐于思索,善于学习。歌德8岁时能用法、德、英、意大利、拉丁、希腊语阅读各种书籍,14岁写剧本,25岁用一个有月的时间写成了闻名于欧洲的诗歌《少年维特的烦恼》。再如古代以“父子书法家”著称的王羲之、王献之,有过1350多项发明的大发明家爱迪生,一代文学巨星郭沫若,茅盾等名人的成长过程都说明了家庭教育对早期智力开发是十分重要的。
2、城乡家庭成员的文化水平的差异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影响
与低文化的家长相比,文化程度高的家长教育意识强烈,教育方式趋向理性、开放,教育行为更加自主、独立,对教育目的理解明确,眼光放得远。他们在关注孩子学习成绩的同时,也关心孩子的精神需要和情感状态,希望孩子拓展生活范围,开阔眼界,而不仅仅死绑在学习成绩上。他们容易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以及遇到的问题,从而给予科学有效的指导。
城乡之间家庭成员文化水平的差异那是众所周知的事。那么,家庭成员文化水平的高低到底是如何影响中学生语文能力的呢?(1)城乡家庭成员的文化水平的差异决定了城乡家长教育观念的不同
人才观就是家长认为什么是人才,自己的孩子算不算人才。这一点上城乡家庭成员的认识的差距是很明显的,差距在两个方面:一是人才概念的界定。农村家长对人才的界定仅仅局限于考上大学,他们认为只要孩子考上大学(不管是专科还是本科)就是有出息,就是人才。而不认同孩子在其他行业上的成功,甚至是音、体、美等专业。但是在城市家庭中,人们对这一问题的认识有较大的差距,可以说他们对成功和人才的界定要比农村家长宽泛得多;这种差异对中学生阅读范围的影响是很明显的,农村家长对书本的概念仅局限于课本,其他于课本没有联系的都不允许孩子阅读。在城市尤其是知识型家长从综合素质出发,给孩子提供了广阔的阅读空间。另一个差距是在将来能不能成才。在调查中发现农村家长中大部分的家长都不能积极认定,似乎对自己的孩子信心不足,这既是人才观的影响也是千百年来封建思想在作祟.“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只会打洞”的潜意识在落后封闭的农村依然有市场。而在城市家庭中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多数是很高的,孩子年龄越小期望值越高。家长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会为他们设计梦想。
(2)城乡家庭成员的文化水平的差异决定着城乡家长期望值的不同
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是一种对孩子受教育而发展结果的希望。期望值越高对孩子的未来希望越大,对孩子的学习要求也就越高。农村家长一般对孩子未来的发展没有具体的规划,谈到孩子未来一般都是希望能“考个学”,至于是中专,大专还是本科在他们没有具体的区别。孩子考学的目的基本上都是找一个饭碗,“成为城里人”。城市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明显高于农村,尤其是文化层次高的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是最高的。城市家长大部分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考上大学,许多城市家长己为孩子的未来选定专业,希望孩子上完本科后接着要读研究生。他们不仅希望孩子考上大学,还要上研究生,读博士等。尤其值得我们关注的是近年来一些大学的毕业生,在本科毕业后不参加工作而是在校或是在家复习考研,这都反映出城市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我们就不难看出,正是家长对孩子期望值的不同影响了家长在家庭教育上的积极性的不同,从而导致了家庭教育的质量,而早期家庭教育的主要内容就是儿童的语言能力的培养,因此我们说城乡中学生语文能力的差异与城乡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期望值的差异有关。
(3)城乡家庭成员文化水平的差异与构建家庭语言环境的关系
家庭语言环境是指家庭中人与人的语言是否文明有礼,民主平等,商量谅解。城市家庭多数都能用普通话与幼儿进行平等的对话。家庭成员熟练使用普通话与儿童交流,为后期学生熟练掌握普通话并进行交流以及用书面语言进行作文创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家庭是儿童获得语言的第一环境,是幼儿语言发展的基础,但由于农村家庭成员文化素养普遍不高,语言的丰富性、规范性都相对欠缺,使得农村幼儿的语言家庭指导成为一个薄弱环节。农村幼儿的语言能力与城市幼儿相差甚远,具体表现在:词语贫乏,语言的完整性、连贯性、流畅性非常不够,土话俗语多,普通话不标准。
反过来,城市家庭所构建的家庭语言环境有诸多有利于儿童语言发展之处。一方面家庭成员在交流过程中使用较为标准的普通话,尤其是在面对幼儿时有意识的使用较为严谨的语言,说话不随意,注意不用粗俗的语言等等。另一方面,由于家庭成员文化水平的关系,他们所构建的家庭语言环境能体现语汇丰富,用语得体,逻辑思维清楚的特点。第三个方面是城市家庭所构建的家庭语言环境能给幼儿以平等,协商,民主和文明交流空间,在这种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儿童他们在和他人交往过程中能主动,大胆。尤其是能在集会场合大胆发言,演讲。这应该是说话能力中较高的一个层次,而这种家庭语言环境的建立对家长的文化水平有更高的要求。
3、城乡家庭经济条件的差异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影响
家庭经济条件的差异的直接影响了家庭教育的质量,一方面农村家长为了家庭的生存把主要的精力投入到谋生上去,也就没有精力和时间去关心教育子女;另一方面农村家长没有经济能力为孩子提供较好的早期教育。例如,购买有关的读物,玩具和入托(或上幼儿园)。在西部的广大农村地区儿童基本上是不上幼儿园的,也就是说农村中学生大多在其幼年没有接受过早期学校教育。
由于城乡家庭经济条件的差异,也就决定了它们在教育上投入比例的差异。可以发现城市的孩子可以拥有较为优越的学习条件,可以接受更好更完备更多样的学习内容与学习手段。
(二)城乡不同的学校教育环境对学生语文能力形成的影响
学校教育中学校的基础设施,教师的素质,教师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以及校园文化都是影响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因素。
1、城乡学校教学设施的差异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影响
课程资源是形成课程的因素来源和实施条件,可分为素材性资源和条件性资源。这里就农村语文教育的条件性资源(人力、物力、财力、时间、空间、媒介、设施、环境等)作真实的描述:在许多经济发达地区的学校和一些城市学校的语文资源已呈多样化、系统化、立体化的今天,西部偏远山区小学的语文教育资源还停留在“一块黑板、一本教本、一支粉笔”的极度困窘境地。三四十平方米的“陋室”是五六十位学生借以汲取语文营养的物理空间;一本薄薄的语文书是学生用以厚实语文素养的惟一载体;曾被古圣今贤极力推崇的课外阅读在农村学校至今还居于零界线之下;校校无图书室,班班无图书角,人人无课外书。其他语文教育资源更是一无所有。
与农村相比,城市中的示范校和重点校就越发豪华化,城市化,贵族化,这些学校中有游泳池,有豪华的塑胶跑道的操场。城市重点中学不仅有雄厚的财政支持,而且还有高额的学费作保障,于是他们的图书馆藏书丰富,他们的语音教室具有现代化水准。而农村学校一方面财政的投入就少得可怜,同时想从学生身上收,又收不上(农民本来就没有钱,如果学费太高,既没有人上学了)。于是仅有的一点钱除了维持教师的工资外,几乎连正常的教学工作都很难维持。也就谈不上现代化的教学设施。这就是城乡学校在资源设备上的巨大差异。
2、城乡学校教师素质的差异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影响
影响学校教育教学质里的关键是教师,教师队伍的建设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点。城乡教师队伍素质的差异的存在是影响城乡学生语文能力的关键。
城乡教师队伍素质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城市教师队伍高学历,高职称,以及农村教师队伍的低学历,低职称,缺少优秀教师等方面。目前在西部地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存在很多问题,但集中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农村教师队伍数量严重不足,在教师队伍的数盘上,农村教师首先配备不足,目前,在农村学校有一个普通现象就是使用代课教师,之所以能出现这种情况与农村教师短缺有关系。(2)农村教师队伍不稳定,由于城乡教师待遇不一样,工作生活条件悬殊,致使农村很多青年教师外流。同时由于教育激励机制的不合理,认为把小学、中学的骨干教师调往上一级单位,从农村调往县城就是最好的奖励。这样导致农村教师整体水平越来越差,甚至不得不使用代课教师,给教师队伍的带来了不稳定的因素。(3)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低下,上面我们分析了,从教师队伍来说农村的教师数量就明显达不到基本的标准。更加严重的问题是农村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还远远不能达标。
3、城乡学校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的差异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影响
农村中小学教师语文素养参差不齐,教学思想陈旧,创新意识淡薄;应试教育阴影作祟,教师的教学围绕考试要求转;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对教师的考核与评价指标单一,导致教师急功近利,忽视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培养提高。
于农村语文教学不同的是,城市学校语文教学方法灵活多变,大多教师改变了那种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教师已经开始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课堂的主动权真正还给学生。在课堂上,师生能够平等合作,双向互动,教师由领导者转变为引导者,学生由被支配者转变为主动参与者。由此而引起的教学方法的改革,教师们广泛采用点拨法、讨论法、自学辅导法、讲练结合法等教法。
以上的论述,我们不难看出城乡两种不同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对学生语文能力的不同影响。
(三)城乡不同的社会环境差异对学生语文能力形成的影响
在社会环境对学生语文能力所产生的影响上,不同社会环境中的文化娱乐条件,信息传播方式,人们使用方言俗语的情况等都是影响学生语文能力的主要因素。
(1)、农村文化娱乐条件的现状及其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影响
当前的农村文化娱乐条件,是近几十年来最差的。相关调查发现,就以大部分的乡镇府所在地来说,图书馆、电影院、体育场馆等文化设施基本上为空白;更不用说在那些更为偏远的村镇了。农村文化力不强带来的负面影响着当前的农村,由于文化公共设施陈旧老化,文化事业发展滞后,文化教育阵地严重匾乏,思想道德文化感召力减弱,科技文化推动力滞后,文化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甚至不同向或者不同步,娱乐文化生活陶冶力下降,电影少、广播少、书报少、文体活动少、出门旅游少,加之各种腐朽思想的负面影响,致使农村人们的道德滑坡、世风变浊。
要说这种文化娱乐条件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影响,首先是在学生思想意识差生的消极影响。其次是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上没有任何帮助。
(2)、城市文化娱乐条件的现状及其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影响
与农村精神贫困相对的城市文化娱乐条件发达,现在有学者用“城市文化的产业化”来形容城市文化的发展。在城市打开任何一台电视,你可随意的在三四十套节目频道上选择;剧院、电影院、博物馆、图书馆、艺术馆、科技馆等策划观念为城市儿童,青少年成长的伴侣;公园、绿地,文化广场市儿童经常光顾的地方。
良好的文化娱乐条件为孩子们语文能力的发展提供了可能。图书馆丰富的藏书为孩子们的课外阅读创造了条件。博物馆、艺术馆、科技馆给孩子们的想象力的培养提供了优质的“教材”;看电影、戏剧、书报、电视中的少儿节目以及现实生活中各种各样的场景。这些既陶冶了孩子性情,又学习了各种各样的说话方式;影视、戏剧、书报中的对话,流畅、生动、富有节奏感,为孩子学习说话提供了范例。
从以上的分析不难看出,影响城乡中学语文的差异主要是由城乡学生所处的家庭环境、学校教育环境、社会生活环境的差异决定的。
第三篇:谈我国货币政策效果的城乡差异
谈我国货币政策效果的城乡差异摘要:中国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具有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特征,应该重视统一货币政策效果的城乡差异问题。本文采用改革开放后的数据,运用VAR模型和脉冲响应分析,通过对中国货币政策效应的实证研究表明,尽管货币政策对城乡经济的影响方向基本相同,但是影响程度以及时滞效应仍然存在明显差异。城乡收入差距以及金融系统发展水平的不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给予解释。
关键词:货币政策;城乡差异;VAR模型
一、文献回顾一般情况下,在地区经济结构有明显差距的国家实行统一的货币政策,其军事论文发表/jslwfabiao/政策效果必然在各地区产生较大的差异,这就是货币政策的差别效应。国外研究货币政策差别效应的相关文献比较丰富,货币学派的 Beare[1]利用简约式模型对加拿大平原地区的三个省份进行分析,指出各地区产品需求的收入弹性差异能够解释货币对不同区域造成的不同影响;新古典凯恩斯学派的 Fishkind[2]利用大型区域宏观模型分析,证实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对印第安纳州经济的影响与对全美的影响相比存在差异,认为这主要是由印第安纳州的相对经济结构造成的;Rochoff[3]等人对区域利率差异和区域信贷可得性差异进行分析,认为地区间存在的成本和风险差异是最主要的原因;Karras[4]等人对欧洲国家货币政策不对称效应进行了研究;Carlino和 Defina[5]等人通过国家货币政策对区域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来鉴收稿日期:
作者简介:李善燊(1980-),陕西省平利县人,国际商务师,陕西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区域经济理论与政策;何炼成(1928-),湖南省浏阳市人,陕西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名誉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政治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别货币政策的区域效应,指出经济结构的地区差异导致货币政策出现区域非对称效应。截至目前,国外已发展起来运用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来分析货币政策影响的区域差异。
相对来说,国内关于货币政策差异性的研究起步比较晚,而且多采用描述性研究、一般回归、因果分析等方法的居多。如张志军[6]等国内学者,在一定程度上研究了区域金融发展不平衡问题并一致认为应该实施差别化的货币政策,特别要向欠发达地区倾斜。最近几年国内学者也尝试采用国际流行的VAR,SVAR等计量模型来研究,如李成[7]、周好文[8]、丁文莉[9]、张晶[10]、杨开忠[11]等,但他们只局限于研究统一的货币政策在不同行政区域或者东、中、西地理区域间的差别效应研究。
本文在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基础上,尝试用向量自回归的研究方法,结合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特征,研究我国统一货币政策的城乡差别效应。本文分三部分论述,首先通过实证研究证实统一货币政策对城乡经济影响的差异化存在以及这种影响的程度,然后分析产生差异性效果的原因,最后提出消除这种差异性后果的建议。
二、差异性影响的计量模型分析1980年,西姆斯(Sims)针对大型宏观经济计量模型存在的不足,首次提出了非约束性向量自回归(VAR)模型,这种模型以多方程联立的形式出现,系统内每个方程右边的变量是相同的,包括了所有内生变量的滞后值,然后通过模型中所有内生当期变量对它们的若干滞后值进行回归,进而估计出全部内生变量的动态关系。一个 VAR(p)模型的数学形式是[12]:
yt=Atyt-1+…+Apyt-p+Bxt+逭饫飝t是一个 k维的内生变量,xt是一个d维的外生变量。A1,…,Ap和 B 是要被估计的系数矩阵,錿是扰动向量,它们相互之间可以是同期相关,但不与自己的滞后值相关即不与等式右边的变量相关。本文基于VAR模型计量分析步骤
(一)数据的选取与处理本文对货币政策城乡效体育论文发表/tylwfabiao/应的分析主要立足于从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货币供应量)到最终目标(经济增长)这一过程,指标选取1978~2004数据,具体为:
1、狭义货币供应量指标m1;
2、城乡经济产出指标,cy表示城市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ny表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以上数据是以1978年为基期,核算出CPI,城镇CPI,农村CPI,将名义货币供应量和城乡名义收入转化为实际值。数据来源于《新中国五十五年统计资料汇编》以及部分《金融统计年鉴》和《中国统计年鉴》。然后对这些经过整理后的数据进行对数调整,经过处理以后的变量序列分为3个序列组。
第四篇:论中国学前教育的城乡差异问题
不要让农村的孩子输在教育的起跑线上
——论中国学前教育的城乡差异问题
张伟平、田敏
(延安大学公共管理研究所
陕西
延安
716000)
摘要:良好的学前教育是儿童身心发展的基础,对儿童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由于历史与现实的诸多原因,城乡学前教育存在很大的差异,农村的学前教育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笔者通过对农村学前教育现状的分析,提出通过加大政府对农村学前教育的投入,培养农村学前教育的师资力量以及发挥政府的服务职能等措施,来推进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缩小城乡学前教育的差距。
关键词:中国农村;学前教育;城乡差异
作者简介:张伟平(1986.1.15—),女,汉族,山东郓城人,延安大学公共管理研究所2009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行政管理学理论与实践;田敏(1986,3,24—),女,汉族,山东龙口人,延安大学公共管理研究所2009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公共政策与高等教育。
我国的城市与乡村存在很大的差异,二元格局至今仍根深蒂固,表现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并深刻地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教育的城乡差异是城乡差异的一个重要方面,而学前教育的城乡差异又是教育城乡差异的起点。我国农村学前教育一直处于“边缘化”状态,至今仍然没有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一、中国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的现状
(一)学前教育的含义
学前教育是教育活动的初始阶段,是人生第一阶段的教育。它通常是指对0-6岁的幼儿进行的教育,其中包括胎教和婴儿教育。广义的学前教育是指对学龄前的儿童进行的多方面的教育活动,包括家庭、学校、社会教育。狭义的学前教育是指由专门的学前教育机构对幼儿进行的正规教育,即所谓的学前智育。
学前智育是指为了使幼儿大脑各部位的功能逐渐完善,幼儿教师利用各种方法或实物在专门的学前教育机构(即托儿所、幼儿园等)进行的有系统、有计划的科学教育。学前智育是学前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儿童是人生智力发展的基础
阶段,又是发展最快的时期,适当、正确的学前教育对幼儿智力及其以后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农村学前教育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1、农村幼儿园的总量少、质量差。“据教育部统计,2008年,全国农村地区共有幼儿园6.43万所,在园幼儿1067.36万人,2009年,全国学前三年毛入园率仅为50.9%,学前一年毛入园率也只有74%。农村尤其是中西部农村地区,20多年来的教育工作重点主要放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上,由于国家经济基础薄弱、投入不足,学前教育一度出现滑坡现象。”[1]学前教育已成为我国教育发展中的薄弱环节。农村学前教育机构办园条件比较差,质量偏低,因为农村幼儿机构投入没有保障,且收费相比城市来说偏低,办园条件长期得不到改善。大部分村级幼儿园只有幼儿活动室,没有必要的功能室,而且大部分活动室不符合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面积狭小,采光、通风不良;设施配备种类不全,数量不足,常规保育教育设施寥寥无几。
2、农村幼儿接受学前教育的机会少、时间短。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学前教育的需求日渐旺盛。但是,在农村幼儿园稀少的现状下,许多农村地区只能以低门槛、易起步的原则,自筹资金,开办简陋的家庭式幼儿园,用以满足农村幼儿接受学前教育的需求。即使如此,在“中国广大的农村地区也只有七成幼儿能接受一年的学前教育”。[2]可见,农村幼儿在教育初始阶段便处于弱势地位,无法享有与城市幼儿平等的受教育权利。城市幼儿教育比农村要早,城市孩子很早就被送到托儿所、幼儿园,接受专门的教育。有的孩子在上小学之前,就已经有5年的较正规的受教育经历(如小托、大托、小班、中班、大班),孩子们在这些教育机构学习、成长,了解到社会规范,培养了初步的交际能力,还学习了舞蹈、音乐、基础的文化知识等。而在农村,儿童一般要等到七八岁才开始上小学,接受系统正规的教育,有的地方在小学之前只有一年的学前教育,但无论是办学条件还是教学内容都远远不如城市。
3、农村幼儿专业教师力量小,无保障。相对于城市幼教师资力量而言,农村地区教师的力量非常小,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1)农村教师队伍结构不够优化。农村幼儿园一直没有经编制部门正式审批机构、核定人员编制,幼儿教师队伍以农村幼儿教师并且以非公办幼儿教师为主体。(2)农村幼儿教师学历层
次不高。“据了解,2008年在全国25.33万名农村幼儿园园长和专任教师中,学历是高中阶段及以下毕业的有15.53万人,占总数的61.31%;专科及以上毕业的只有38.69%。农村幼儿专任教师的学历结构总体偏低,幼教专业的教师比例则更低。”[3](3)农村幼儿教师配备数量不足。“据教育部统计,2008年,全国农村地区共有幼儿园6.43万所,在园幼儿1067.36万人,教职工31.53万人,师生比为1∶33.85。也就是说,在我国农村,一所幼儿园平均只有4.9名专任教师,1名教师要教34个孩子,而根据国家标准,教职工与幼儿的比例应为全日制幼儿园1∶6至1∶7,宿舍制幼儿园1∶4至1∶5。”[4](4)非公办幼儿教师待遇普遍偏低,社会保障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这也严重制约了农村幼教的发展。
4、农村幼儿接受的知识具有小学化、超前性特点。为了不让自己的孩子输在教育的起跑线上,入园的部分儿童家长用心良苦,希望孩子在这阶段能够识字、写字、学习加减运算等,错误地把学前教育等同于智力教育,而现有的农村幼儿园教师因为缺乏专业培训,往往套用小学的教育模式,以“教师中心、课本中心、教室中心”的方式开展学前教育活动来迎合家长的需要,这就迫使儿童接受超越自己年龄阶段的学习负担。这种小学化的教育模式不利于农村幼儿的健康成长。
(三)城乡学前教育差距拉大带来的危害
城乡二元结构导致城乡幼儿分化严重,强者更强,弱者更弱,这在一定程度上又巩固和维持了城乡二元结构,使得城乡经济、文化发展的差距越来越大,这对处于弱势地位的农村幼儿极为不公。学前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平会导致其出现“马太效应”。郑杭生指出:“穷人由于长期生活在贫困之中,结果便形成了一套特定的生活方式、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诸如屈从意识、不愿意规划未来、没有实现理想的能力等。此种类型的文化一旦形成,便会对周围的人,特别是穷人的后代产生影响,从而代代相传,贫困本身也就得以在此种文化的制约与保护下不断延续。”[5]
二、城乡学前教育差异产生的原因
(一)历史原因
1、城乡二元格局的影响。城乡发展的不平衡是任何社会发展中普遍遇到的问题。自从城市产生以来,就存在城市对乡村的剥削及城乡之间的对立。但我国的城乡差异除了具有这些共性外,还有着自己特殊的历史根源:(1)新中国成立
前就是一个城乡对立的二元结构国家。(2)新中国成立后的一些政策与制度加剧了城乡差异。新中国成立后,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到城市,并提出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经济发展战略,使大量的农业积累被无偿转向工业,城乡分割加剧;统购统销是城乡经济不平等的重要制度性因素;严格的户籍制度又为城乡居民设定事实上的身份差异。
2、计划体制的变更。“世纪之交,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所形成的单位、集体办园,纷纷从原有单位中剥离出来,被关、停、并、转,企事业、机关办幼儿园从
[6]2000年的1.6万所减少到2007年的0.5万所。”国家把幼儿教育推向市场,放松管制,也减少了经费投入,学前教育经费主要来自于村级财政,但自从2006年1月1日起,国家全面取消农业税后,使依靠教育费附加发放幼儿教师工资、依靠村集体投入改善幼儿园办园条件的办法失去了资金保证,对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二)现实原因
1、国家对农村学前教育的投入不足。“我国是一个教育经费严重不足的国家,教育经费只占世界教育经费总量的1%,却被用于为占世界总量20%的受教育对象提供教育服务;而在这些公共教育经费中,只有1.3%左右被用于学前教育。”[7]“国大财小”的现状导致国家把学前教育公共投资的责任几乎完全交给了地方,政府投入学前教育的资金主要来自于县、乡(镇)、村等基层地方收入,省地级和中央财政负担则相对偏少,这样就造成了学前教育的地区发展不平衡,差距逐渐拉大。农村政府机构是地方财政中最薄弱的一级,资金的极度匮乏直接影响了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
2、政府对农村学前教育的重视不够。国家对于城乡幼儿教育的重视程度不一样,政策倾斜于城市幼儿教育。“早在1979年11月8日,教育部就专门印发《城市幼儿园工作条例》(试行草案),对于城市幼儿教育的目标,卫生保健、思想品德教育、教养员、保育员编制及设备等方面做了规定,另外还印发了一系列的附件,如《整日制幼儿园作息时间表》、《寄宿制幼儿园作息时间表》、《各班每周作业次数表》等。相比之下,农村幼儿教育情况要差的多,1983年9月21日教育部《关于发展农村幼儿教育的几点意见》,部分地反映了这一状况。”[8]农村幼儿教育工作在不少地方尚未受到应有的重视,领导工作薄弱,事业发展缓慢。
时至今日,农村幼儿教育并未得到多大的改善。在农村义务教育目标还未完全实现的情况下,国家根本无暇顾及幼儿教育问题。
3、城乡地区儿童家长观念上的差异性。不同地位群体的家庭具有不同的价值观念、文化模式,它直接影响对子女的社会化程度。从我国城乡幼儿社会化模式的差异看,城镇地区与农村地区的儿童家长相比,由于知识背景、文化程度、收入水平、工作压力等各方面的原因,较早的就把孩子送到正规的幼教机构,而且非常重视幼儿的早期教育。但是在农村,部分家长还尚未认识到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对学前教育的意义认识肤浅,甚至把学前教育机构片面的认作是“看孩子”的地方。
4、学前教育机构的高收费现象。幼儿园高收费一直是近几年社会关注的热点,也是城乡幼儿教育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由于国家对幼儿教育投入太少,幼儿机构只能以高收费来维持自身的发展,高收费幼儿园主要是优质幼儿园。有稳定收入的工薪阶层可以选择将子女送到收费适中、教学质量不错的学前教育机构中去,而很多低收入的家长特别是农村地区的幼儿家长却只能望而却步。
三、缩小城乡学前教育差异的建议
1、加大国家对农村学前教育的投入,从资金保障上缩小两者的差异。政府是学前教育机构财政投入的主要力量,应该建立政府主导型的财政投入机制。首先,坚持以政府投资为主导,实行投资公开、公平化;其次,设立学前教育的专项资金,把这些资金主要用于农村幼儿园危房改造、奖励基本普及学前三年教育达标的乡镇、扶持贫困农村幼儿园配套设施建设等;第三,建立多渠道筹措学前教育经费的机制。坚持以政府资助为主导,同时引导社会团体和个人通过社会捐资等多种途径筹措农村教育事业发展基金,最大限度地吸纳社会资金,增强幼儿园持续发展的能力。
2、培养农村学前教育的师资力量,从教师队伍上缩小两者的差异。师资力量是幼儿教育的主体,对于农村幼儿教育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解决农村师资队伍建设问题,建立向农村流动的师资调配制度。首先,建立严格的幼儿教师资格准入制度。严把幼儿园教师的聘任关,坚持持证上岗,聘用正规学校毕业、具有幼儿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教师和幼儿教育工作经验丰富的教师任教。其次,将城乡幼儿教师纳入统一的编制。按照劳动和人事部门颁发的幼儿园
编制标准,根据幼儿园规模、幼儿人数,由县区编制、教育部门共同核定本辖区各幼儿园编制数。第三,建立农村幼儿教师的考核奖惩制度。第四,重视幼儿教师的在职培训。为了使教师适应不断变化发展的教育改革的需要,就必须加强对幼儿教师的继续教育,定期对幼儿教师进行培训,使他们不断更新观念,增长知识,提高技能。
3、发挥政府的服务职能,从宏观管理上缩小两者的差异。根据《幼儿园管理条例》和《幼儿园工作规程》的规定,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充分认识自己承担的管理责任,切实履行管理职能。具体来说:首先,相关部门要严把入口关,对新申请开办的民办幼儿园,要严格审核把关,对达不到办园条件的一律不予批准;其次,严格审批注册,对已经开办的幼儿园,要以国家和省市标准要求,严格搞好审批注册,对存在的问题限期整改,整改不到位的坚决予以取缔;第三,评估标准要多元化,评估标准要根据各地的经济发展情况来确定;第四,切实加强对民办幼儿园的督导检查和服务工作。民办幼儿园是幼儿教育机构的主要构成部分,作为政府应当重视民办幼儿教育的发展,加强公办与民办幼儿园的沟通与交流,引导民办幼儿园的健康发展,确保每一个儿童均能享受到相对优质的学前教育。
4、加强农村学前教育的立法进程,从政策法规上缩小两者的差异。二战后,国际学前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各国对学前教育更加重视,不断推出各种法律法规,以保证和促进学前教育的发展,其内容涉及到学前教育的各个领域,如教育的目标、内容、形式、管理、师资、督导及评价等。我国颁布与实施了一系列教育法律、法规和规章,如《教师法》、《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2001年)、《关于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2003年)等,是新时期发展学前教育的基本保障。但是,《教育法》所规定的4个学段的学制教育中,还没有为学前教育制定具体的法律条文,学前教育的地位明显不高。由于学前教育缺乏必要的法律支持,直接影响到学前教育事业特别是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国家应尽快为学前教育立法,把学前教育尤其是农村学前教育纳入我国的义务教育范围。就目前中国的国情来看,可以将学前一年教育纳入到我国义务教育的范围,不过对于东部发达地区可以基本普及学前三年教育。
参考文献:
[1][6]加快普及学前教育为终身发展奠基[EB/OL].中国教育新闻网,2010-03-08.[2]蔡迎旗,冯晓霞.论我国幼儿教育政策的公平取向及其实现[J].教育与经济,2004(2).[3][4]农村幼儿园师资如何保障[EB/OL].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2010-02-05.[5]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386.[7]朱家雄,张婕.教育公平:一个不容回避的学前教育问题[EB/OL].http://www.xiexiebang.com,2006-05-08.[8]余秀兰.中国教育的城乡差异——一种文化再生产现象的分析[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Do Not Let the Rural Children Lose at the Starting Line of Education
--On the Differences of Pre-School Educ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Issue
ZHANG Weiping
(Institute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Yan’an University,Yan’an,Shaanxi 716000)
Abstract: Good pre-school education is fundamental for the physical and mental development of childre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ir growth.At present,due to many historical and realistic reasons,there are great differences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pre-school education,for the pre-school education in rural areas do not attract enough attention.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status of rural pre-school education,the present author puts forward the measures of increasing the government investment , training qualified teachers and play the service function of government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and reduce the gap of urban and rural pre-school education.Key Words: rural areas of China;pre-school education;urban and rural differences
第五篇:缩小城乡差异,让农民共享发展成果
缩小城乡差异,让农民共享发展成果
《 农民日报 》(2014年05月07日03 版)
陶鹏
现今,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着较为严重的城乡差异问题。城乡发展的不平衡现象导致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和矛盾,其中有些甚至成为制约经济社会良性发展的瓶颈。具体来看,我国的城乡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城市和农村的发展差异。目前我国城乡之间在经济发展、基础设施、环境卫生、教育医疗等方面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有些偏远农村还很落后。第二,城乡居民的收入和社会保障差异。由于工农业产品原本存在的剪刀差式交换方式等历史原因,使我国城乡居民在收入上存在较大差距。同时因为发展机遇等问题,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也存在着较大差距。第三,城乡居民的社会身份差异。虽然我国宪法明确了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但在现实中,严苛的户籍管理制度、社会保障体制等使农村人事实上比城里人“矮一截”。第四,城乡居民的生活理念差异。由于过去农村居民收入水平普遍较低,导致他们养成了重储蓄、轻消费;重生产、轻生活的消费理念。这与多数城市居民追求生活品质和文化消费的生活理念呈现出较大的差异。在信息社会、金融时代,这种轻消费的生活理念作为一种文化基因已明显显现出其与时代的脱节。
城乡差异问题的产生原因有多种,但其归根到底是社会分工造成的。在社会生产过程中,因为社会分工形式的不同,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结合方式也就不同,由此导致其在占有和分配上的不平等。外在直接表现为人们在社会生产中从事着社会地位不同的劳动形式,进而产生了劳动产品分配不均和人与人之间地位不平等的社会现象。不同的社会分工,对个人来说,影响着经济收入、政治地位和社会认同的不同;对国家而言,则造成了城市和农村
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差异。
要改变这种不合理的工农分工现状,尊重全体劳动人民的平等权利,使农村居民和城市居民享有相等的社会分配权力,实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的目标,就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用理论指导实践,把政策落到实处,使全体人民以平等的身份参与社会建设。
首先,要以新型城镇化作为发展机遇,努力推进城乡一体化。通过新型城镇化建设,由以前的“重城轻乡”、“城乡分治”的发展方式,转变为城乡一体化发展。由原来的注重单项突破,转变为大力推进户籍、保障、就业等综合配套体制改革。积极推进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公共服务、组织建设“六个一体化”,促进城乡统筹发展,致力于提高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水平。
其次,要以区域协调发展为核心基石,努力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这是区域协调发展的核心。要通过经济适度发展并加大转移支付力度,以缩小城乡间公共服务水平差距,使偏远落后地区的农村居民与城市居民共同享受优美的环境和便利的交通,共同拥有相同的医疗卫生条件、社会保障待遇、基础教育条件等等,从而使城乡之间的人民生活质量和综合水平逐步趋于均等化。
最后,要以严格规范的土地流转制度为基本保证,努力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构建规范合理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机制,不但可以使农民获得财产性增收,同时也可以更充分地发挥集体土地的资产价值,优化土地资源配置,进而激活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合理转移,为农业现代化、规模化、集约化、高效化经营提供更广阔的空间,最终使农民共享经济社会工业化、城市化发展的成果。(作者单位: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