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篇建立乡镇干部激励机制的调研报告
篇一
乡镇是最贴近人民群众的基层政权组织,乡镇干部是党在农村各项方针政策的具体执行者,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直接落实者。随着农村综合改革不断深入,各项惠民利民政策不断实施,乡镇的工作任务越来越重,工作要求越来越规范化、精细化。构建乡镇干部激励机制,是推动基层工作开展的一个重要课题。为此,XX特区党委组织相关部门对全区乡镇干部现状进行了调研。
一、基本现状
XX特区共有干部职工XXX人(教师XX人),其中乡镇干部职工XXXX人(教师XXXX人),占全区干部职工的XX%。乡镇干部长期面对“上头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的繁重工作,为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倾注的心血。但他们处境艰难,待遇低。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机构不对称。
XXXX年乡镇机构改革后,乡镇人大主席团、纪委、政法委、人民武装部、工、青、妇等机构和组织按有关规定和章程设置,不设办事机构,其具体事务由党政办公室或其他办公室承担,领导实行交叉任职或兼职。在领导职数上,乡镇定党委书记X名(兼任乡镇人大主席)、乡镇长X名,党委副书记X名(其中X名同时担任乡镇长,一名担任纪委书记),乡镇副乡、镇长根据乡镇的实际进行设置,政法委书记与武装部部长实行一肩挑,人大专职副主席X名。根据乡镇的实际,综合设置X—X个(有的乡镇设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办公室,如XX镇)办事机构,将人事关系由乡镇管理的事业单位合并调整为X—X个(有移民工作任务的乡镇成立移民工作站),相对特区XX个部门单位来说,乡镇每个单位和机构都承担着上级多个部门的业务工作任务。加上教育、农业、畜牧等单位人员上划管理后,乡镇对上划人员看得见管不着,机关是管得着,看不见,出现了既没达到技术业务管理的要求,又没有把技术业务从乡镇工作中脱离出来,导致相互推诿、争权的现象发生,减弱了乡镇抓工作的力量。
(二)权责不一致。
一是乡镇有责无权。
在乡镇一些具体工作中,如乱搭乱建工作整治,由于没有主体执法资格,存在着不管有责任,要管是违法的现状。由于有责无权,严重束缚了乡镇工作的手脚,给基层干部落实党和国家各项方针政策带来困难。二是机关有权无责。
从机关部门来说,为了减轻责任,对业务工作采取以责任书,或者拟定相关的管理办法,把工作任务和责任直接分解到乡镇。由于权责不一致,导致乡镇干部在群众中的威信降低,工作中不能放开手脚,工作难于打开局面。(三)工作压力大。
经济上,乡镇干部没有乡镇工作津贴,大部分是两地分居和单职工家庭,回家探亲、赡养老人和供孩子上学等都是靠工资支出,乡镇干部在背负繁重工作压力的同时,还要背负较重的经济压力。对于少、边、穷的乡镇来说,业务经费最多能勉强维持工作运转,由于没有税源,无超税收返还经费,导致干部职工出差不能报销、下村没有生活补助。政治上,由于机构改革,领导职数减少,干部交流多为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加之上级下派任职干部较多,乡镇干部提拔较少,积累了大批优秀干部。面临这种升迁无门、调动无门的境况,乡镇干部缺乏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形成了得过且过、拔一拔动一动的被动工作局面。
(四)待遇不对等。
勿庸置疑,机关与乡镇从工作环境、工作量和待遇上来说,存在一定的差距。
一是工作环境有差距。
在机关工作的同志,不受风吹雨淋,不用走村窜户,按国家规定的时间上下班,享受“双休日”、“节假日”和“带薪年休假”,不用担心因工作会带来安全威胁和扣工资的风险。二是待遇有差距。
在工资待遇一样的情况下,乡镇干部多承担着到城区办事、探亲、走村窜户工作的费用;事业人员职称的评比聘用比例比机关低;乡镇干部提拔的机率比机关少。三是工作量上有差距。
在机关个别部门是上班签到、上网、看报,而乡镇干部不仅要从事自身的业务工作,还要围绕中心工作包村联系等。有的乡镇仅有X人包一个村,如XX乡等。由于乡镇与机关的反差大,边远乡镇工作的同志想方设法向机关调、往中心乡镇调,无形中在社会上造成了重机关、轻乡镇的心理。导致领导干部等“改非”、一般干部等退休现状,缺乏工作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以上情况看出,乡镇机构改革中,乡镇作为最基层的政权组织,领导职数、机构和职能减少,权力弱化的现状,与工作重心越来越下移,工作要求越来越规范的发展形势不相适应。
二、对策建议
(一)完善机构职能,确保权责一致。
一是增加乡镇领导职数。
根据《关于进一步加强乡镇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有关事宜的通知》(X组发[XXXX]XX号)文件中“可专门配备乡镇人大主席”的规定,在乡镇专门配备乡镇人大主席,解决乡镇正科级领导少、工作繁重的情况,进一步增强乡镇领导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政法委书记和武装部长应实行分开任职。乡镇党委委员统一享受副科级待遇,解决同工不同酬的问题;二是针对乡镇工青妇等群团组织职能并入党政办的实际,明确人员从事相关工青妇群团工作,享受股级干部待遇;
三是将教育、农业、畜牧人、财权划转为乡镇管理,解决上划人员管理上的空档问题;
四是加强乡镇依法行政职能,下放行政权力,或者从有执法权的相关部门派人员下驻乡镇,解决乡镇无执法权的问题。
(二)建立激励机制,关怀乡镇干部。
一是建立乡镇工作年限与级别待遇相配套的激励机制。
在乡镇担任副科XX年、股级干部XX以上的,在组织、人事部门考核为优秀的基础上,相应享受上一个级别的政治待遇;二是加大基层干部的提拔使用。
如乡镇领导干部空缺时,从机关与乡镇的后备干部中按X:X的比例进行选拔任用;三是加大干部交流力度。
乡镇一般干部工作XX年以上、考核称职的,交流到条件较好的乡镇工作;考核优秀的,调入机关工作;考核不称职的,交流到边远乡或到村工作。实行干部“上挂”、“下挂”制度;四是由组织、人事部门采取统一调配、竞争上岗的形式统筹解决乡镇超、空编的问题。
同时,对乡镇空编的岗位及时招人员,缓解人员结构不合理的现状;五是狠抓机关作风建设。
机关单位尤其是有行政执法权的部门一定要转变工作作风,树立心系基层、心系群众的服务理念。对机关作风差的干部,一经查实,实行曝光,并调整其工作岗位。(三)倾斜经济政策,构建和谐乡镇。
一是针对乡镇工作任务重、经费支出大的实际,业务经费向乡镇倾斜;
二是落实乡镇事业单位人员绩效工资,充分调动乡镇干部职工工作的积极性;
三是落实好“双休日”、“节假日”和“带薪年休假”制度,对因工作需要确实不能休假的,按规定给予加班补助,并将此项经费纳入财政预算;
四是弱化经济指标的考核,引导乡镇把工作的重心转移到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
篇二
当前,区划调整后xx村镇辖xx个村,原xx个村级经济普遍薄弱,沉积矛盾多,基层组织弱化,村级干部工作积极性不高,严重影响了党在农村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同时,原xx村xx个村集体经济相对较好,村干部又强烈要求区镇两级尽快出台如办理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相关村干部激励保障机制,有鉴于此,我镇从如何村干部激励保障机制建立入手,以创新基层组织建设为内容,从激活村级干部队伍等方面,认真开展专题调研。具体如下:
一、村级干部现状
在调研中,我们认真调查思考了村级干部难当,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难调动的主要原因。
一是集体经济空虚,村级干部工作没有好心情。
我镇xx个村,有xx个村负债,个别村债务达xx多万元。一些村干部经常被个人替集体借款的债务缠身,有时搞得焦头烂额,工作哪有好心情。二是个人工资低且难兑现,(原xx村干部年工资3000元)村级干部缺乏工作热情。
由于经济基础差,有部分村干部一年忙到头,工资难以拿到手。他们与外出务工、经商农民的收入形成很大的反差。结果落得三头怨:任务没完成好上级怨,工作没到位群众怨,家里没顾到老婆怨,致使他们工作无热情。三是激励机制不明显,村级干部工作无激情。
在基层组织建设中,存在偏重精神鼓励,忽视物质奖励的倾向,甚至不管不问,漠然置之。有的村干部工作几十年各类荣誉证书一大堆,退休后除一年600多元的退休费外一无所有。由于缺乏激励机制,致使村级干部中存在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思想。村级干部队伍像一潭死水,一代不如一代。在调查中,我们也发现一些村干部工作压力大,希望上级理解;工资难兑现,盼望上级关心;自己努力工作,渴望上面有一个好的激励机制。通过认真调研思考,我们感觉到农村村级干部的现状令人担忧,如不迅速控制扭转局面,将会影响农村基层政权建设。同时,我们认为要解决当前农村村级干部的矛盾,在加强对村级干部的政治思想工作教育,加快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同时,还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思路,建立激励保障机制,激活村级干部队伍。具体应该做到,变动辙撤职为正面鼓励为主,改变以处代教的粗暴作法,增强对村干部管理的有效性;变单一考核为综合考核,改变以经济任务定优劣的作法,增强绩效考核的合理性;变党委印象为群众参与,改变以上级定优劣的作法,增强决策程序的民主性;变一槌定音为多槌定音,改变以结果论过程的作法,增强管理的科学性。
具体措施和建议
1、适度合并村组,精减村干部
合理设置村级规模,规范村干部职数。以农村综合改革为契机,原则上人口在1000人以下的村全部予以撤并,1000人以上的村根据实际情况也可以开展撤村并村工作。通过撤村并村使我镇行政村总数保留在15个左右。以村人口数量为主要依据,参与地域面积、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统一核定村干部职数。脱产干部原则上控制在3-4人。人口在1000~1500人左右的村,设村干部3人;1500—2000人的村,设村干部4人;2000人以上的村,设村干部不超过5名。提倡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一肩挑”,提倡村“两委”成员交叉任职,提倡村“两委”成员兼任村级其他组织负责人或村民小组长。
2、普遍落实、逐步提高村干部报酬待遇
村干部报酬由基本工资、考核工资、绩效工资三部分构成。
(1)基本工资部分。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按每人每月260元的标准发放。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一肩挑”的,基本工资310元。村党支部副书记、村委会副主任和村文书、计生专干每人每月180元;村党支部副书记、村委会副主任和村文书相互兼职的,按一个岗位30元追加计算。基本工资部分,采取工资卡的形式,由区财政局统一拨付到镇财务管理中心,按月发放到人。
(2)考核工资部分。由镇依据各村上工工作成效,实行3000分量化考核,按1元/分计算,经镇党委审批后发放。
(3)绩效工资部分。考评总分为前三名的村,在镇“三干会”予以表彰,授予“三个文明建设”先进单位荣誉称号,并计发奖金;村集体收支平衡,当年盈余有一定可用资金的,可以发放年终奖金;发放要求:按照尊重历史的原则,经镇“村帐镇管”办公室核算,报镇党委、政府研究批准后发放。
3、实行村干部离任补贴制度。
对连续或累计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10年且正常离任的,年龄满60岁后,每年给予600元的生活补贴;离任村干部任职时间认定坚持村初审、镇把关、区审定并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公示的程序。离任补贴所需经费由区财政解决。
对其他村干部的离任补贴,将根据全镇经济发展和财力增长情况适时制定具体标准和实施办法。
4、建立激励保障机制
建立养老保险机制。近几年,我们积极探索在村脱产干部中实行办理养老保险办法。按集体、个人1∶1配套原则,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办理养老保险。
即连续担任村主要职务两届以上或担任村主要职务达10年的,连续在村任村10年以上或累计任职达15年,所在村各项工作走在全镇前列,受到镇党委以上表彰的;在任职期间,从根本上改变了所在村长期落后局面,较好地完成各项经济任务,实现化债目标的;为镇、村引进资金,引进项目,成绩突出的。所在村党风廉政建设、信访、计划生育、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必须达标。提倡有条件的村为村干部办理医疗保险,建立精神奖励机制。镇委结合每年的三级干部会、“七一”表彰会对优秀村干部实行评先、评模的奖励,给他们披红戴花,在全镇树立模范村支部书记、模范村主任、模范村干部标兵。还以召开现场会、模范事迹报告会等形式,大张齐鼓地宣传表彰先进模范,形成良好的政治氛围,极大地调动了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对政绩突出、议政能力强的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可积极推荐他们作为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选。
建立学习培训机制。结合村级干部“素质工程”建设,我们把思想品质好、工作表现好、工作有绩效的年轻有为村干部选送到市委党校学习培训,提高干部的理论水平,增强其真才实学,并把此作为提拔的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