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对于我市老年大学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关于我市老年大学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新形势下,我国老龄化问题日渐凸显,退休人员越来越多。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保健技术的发展,大多数退休人员身体健康,精力旺盛,他们不甘在家养老,参与社会活动的意识依然强烈。而老年大学作为老年教育的主要形式,不仅能有效缓解老龄化带来的压力,促进终身教育的发展,帮助老年人继续参与社会活动,还能丰富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提高生活质量,实现“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人生追求。根据市政协年度工作安排,近期,市政协组织相关部门负责人、部分市政协委员深入我市部分县(区)老年大学和部分分校、教学点,对我市老年大学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市县联动,四级网络初具雏形。2002 年 4 月,我市五位退休老干部自发创办老年大学,开创了老年教育的先河;2007 年 6 月,市委、市政府将老年大学设置为市委老干部局下属正县级参公事业单位,配备 2 名正职(校长、总支书记)、3 名副职(副书记、副校长、副调研员)共 5 名县级领导。2014 年,在市委组织部、市委老干部局的大力推动下,市县(区)联动,强力推进,在剩余 10 个县(区)均陆续成立了老年大学,实现了老年大学全覆盖。截止目前,我市已有市级老年大学 1 所,在校学员 3818 人;县级老年大学 12 所,在校学员共计 8853 人;市老年大学分校 2 所、教学点 5 所,乡镇(街道)、村(社区)老年大学分校 39 所、教学点 5 所,全市共计 2.2 万中老年人就近就地接受老年教育,占全市老年人口 3.8%。初步形成了以市老年大学为示范,县(区)老年大学为主力,乡镇(街道)、村(社区)为延伸的四级办学体系。
(二)立足实际,着力保障场地经费。今年市委、市政府决定将体校搬迁后的校区置换给市老年大学办学使用,预计 2023 年春季实现招生;定边老年大学投资 2600 万元在县城中新建一所建筑面积达 7000平米的教学大楼,有望 2020年投入使用;神木市、靖边县利用老干部活动场地办老年大学;府谷县利用县电大的一座三层小楼共 6 间标准教室办老年大学,配有多媒体投影仪、视频教学系统、点歌系统等现代化高端教学设施。其他县级老年大学也都实现了“有场地”这一基本要求。市财政局每年为市老年大学预算经费 200 万元,用于开展活动、聘用教师和改善基础设施。2018 年县区老干局撤并后,各县(区)级老年大学
在经费保障上,重点依托老干部局进行拨付。其中,神木、府谷两县(市)办学经费达到 100 万元,榆阳、定边、靖边、子洲办学经费也突破 20 万元。
(三)创新管理,办学水平稳步提升。市老年大学提出了“坚持一个方向,牵住两条主线,推行三级管理,坚持四项原则,打造五张品牌”的“12345”创新发展理念,科学设置了 3 院 6 系 33 专业,140 个教学班;同时还将学校教学管理制度和各专业教学大纲进行了重新修订,制定出台了 18 项教学管理制度和考评办法。榆阳区老年大学针对社区老年人集聚的现状提出了“规范区老年大学,扩展社区学校”的发展思路,不断丰富办学资源,拓展办学规模。定边、靖边、子洲老年大学坚持把“教、学、乐、为”融为一体,实现教学有大纲、上课有教材、管理有章程、学业有考核的目标。
(四)发挥余热,展示老年风采。市老年大学组织志愿者和演出团队积极参与文明城市创建、森林城市创建、脱贫攻坚、缉毒戒毒、爱老敬老以及“庆祝改革开放 40 周年”、“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70 周年”等一系列活动 300 余场,展览 100 余次。其中市老年大学连续三年承办的老年春晚,通过网络直播,观看人数达百万,成为我市春节文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老年大学成立了志愿者团队、合唱团、秧歌队和演出团,定期走社区、到基层、进企业、入军营,用歌舞、书画等不同的艺术形式,进行政策宣传和慰问演出。通过老年大学培养的书画、摄影、歌唱、舞蹈、器乐、太极和旗袍等方面人才 1200 余人,已成为构建和谐社会、打造幸福的中坚力量。
二、存在的问题 (一)认识不到位。当前我国已经进入了人口老龄化全面加速发展期,我市也成为老龄化城市之一。截至 2018 年底,全市 60 周岁以上老年人口 57.1 万人,占常住人口的 16.8%,预计到 2020 年,我市老年人口比例将超过 20.1%。目前,各级老年大学、分校和教学点学员 2.2 万余人,仅占全市老年人口的 3.8%。但部分县区主要领导和部门负责人对作为健康养老重要形式的老年教育,认识上还存在偏差,有的认为办老年大学是公益事业,是给老年人寻找开心玩乐的地方,不是上级考核的硬指标,办也可以不办也可以;有的认为要根据县域经济财力而定,财力好一些的可以办,财力有限的办不办皆可;有的对老年教育持否定态度,认为办老年大学只是老干局的事,对于营造办好老年教育的浓厚社会氛围缺乏认识。
(二)政策落实难。老年教育作为当前老龄化社会公共服务的一项重要内容,多年来处于“边缘化”的尴尬境地。2016 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老年教育发展规划(2016—2020 年)》,但并未明确职责部门。2017 年,我市出台的《深化全市老年教育改革方案》中提出,到 2020 年,市老年大学的教学面积不低于 6000平方米;2018 年 7 月 26 日,市政府第 5 次常务会研究通过的《市“十三五”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实施方案》也明确提出,“十三五”期间,改善市老年大学现有办学条件,建成综合性老年大学,但由于职责不明,监督不力,还没有真正落实到位。各级政府在落实老年教育政策过程中重视不够,投入不足,多数都未把发展老年教育纳入其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教育规划和民生计划,机构设置、人员编制、经费投入严重不足。社会力量办学及各类配套场所建设缺乏相应的政策扶持和管理,导致发展迟缓,困难重重。
(三)发展不平衡。一是全市上下还未形成一体化的规划与管理机制,收费标准、大纲设置、教材使用等方面参差不齐,《深化全市老年教育改革方案》未得到全面贯彻,层层指导、交流联动的措施还不到位。二是县域发展不平衡。北部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较好的榆阳、神木、府谷、定边、靖边 5 县(区)均实现了有场地、有机构、有编制、有人员、有经费,但南部 6 县只有米脂、清涧的场地、机构、人员、经费得到“四落实”,子洲有经费、有场地,但无机构、无编制;而横山、佳县、绥德、吴堡 4 县既无机构、编制,也无办学经费。三是办学场地严重不足。市老年大学现有办学场地为市委搬迁后所留的 24 孔窑洞、14 间领导办公室以及 1 间会议室改造而来,面积不足 1200平米,存在学员站着上课、挤着学习的现象,院子为多个单位共同使用的停车场,无法满足第二课堂教学需要。目前,我市榆阳、绥德、横山、佳县、清涧仍无专门的办学场地,只能借助其他单位场地挤占腾挪进行办学。
(四)办学水平低。一是人员严重不足。目前,我市从事老年教育的人员共计 476 名,其中管理人员 181 人,以全市 2.2 万学员计算,平均每名工作人员服务 100 名以上学员。以市老年大学为例,学校共有管理人员 27 名(其中 12 名公益性岗位人员),学员 3818 人,平均每名工作人员服务 140 名学员。二是管理缺乏经验。目前各级老年大学管理人员多从老干部服务单位调入,有教育工作经验的很少,存在“外行管内行”的问题,影响工作效率和办学水平。三是教师队伍不稳。各级老年大学外聘教师占绝大多数,主要来源为退休教师、文艺工作者,或从大中专院校毕业的未就业人员,有少部分是兼职教师,专业水平参差不齐,流动性较大,严重影响教学水平。
(五)教学不规范。一是无统一教材和大纲。全市各级老年大学开展声乐、舞蹈、器乐专业教学班达 100 多个,在共性专业教学上,没有统一的教材和大纲,讲授的课程基本靠老师自己确定;二是课程建设缺乏前瞻性。目前,老年大学课程设置还停留在满足老年人休闲娱乐的层面,专门为培养老年人才的技能性课程较少;三是教师待遇低,每周一个班级只上两节课,外聘教师平均每节课 120元左右,每位教师一个月收入不足千元,导致聘请专业老师困难。
三、对策与建议 (一)强化组织领导,提高政治站位。发展老年教育,办好老年大学,事关我市老干部工作全局,各级党委政府应将其纳入应对我市人口老龄化和提升文化影响力的发展规划中来,高点定位,强力推进。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形成由组织和老干部工作部门牵头总抓、各有关部门协同配合、社会各方面积极参与的老年教育工作格局。二是建好管理队伍。建立一支本领强、靠得住的工作队伍,选好配齐领导班子。三是强化检查督导。各级党委、政府一把手应加强对老年大学的调研督导,树立全市老年教育一盘棋思想,把科学的理论、规范的制度和有效的举措贯穿到全市各县区。
(二)理顺管理机制,拓宽经费来源。各级党委、政府应建立有规划、有领导、有组织、有管理的“四位一体”模式。对老年大学的资金来源、机构设置、人员编制、考核机制做出明确规定,使老年教育进入规范化轨道。各级政府应认真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老年教育发展规划(2016——2020 年)》,将老年教育工作列入财政预算,积极探索办学经费与学员数量挂钩的经费管理办法。针对目前的人员缺少、经费不足等问题,可以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形式,参与政府组织的文艺表演、汇演,接受企业冠名等渠道来获得各方经费的支持。同时,通过制定相关政策法规,规范老年大学学费标准,实行有偿服务,用于弥补办学经费不足的问题。
(三)加强师资力量,提高办学水平。通过人才交流中心、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等相关单位,进行人才引进;出台鼓励政策,激发从院校、文化馆、艺术团体退休的老文艺工作者、老教师、老艺术家来校授课;建立“教师库”系统,向
社会公开招聘教师,充实到“教师库”当中;提高外聘教师待遇,实行动态管理,提高教学质量。
(四)改善办学场地,营造良好氛围。根据老年人的分布与需求进行科学布点,采取租赁、扩建等形式,在高新区设立一所规模大、配置高的市老年大学分校区。协调机关事务管理部门,盘活闲置国有资产,逐步在市区东、西、南、北设立市老年大学校区,满足老年人就近入学的愿望,缓解市老年大学场地不足、老年人入学难等问题。出台鼓励社区、工矿、学校、企事业单位兴办老年大学的办法,利用高校、群艺馆、企事业单位职工活动场所,办老年大学分校,利用社会辅导培训机构场地和师资力量,办校外辅导站,确保每个街道办事处至少一所老年大学,形成“一中多点”的办学局面。
(五)强化政治建校,发挥社会效益。老年大学要把思想政治建设放在突出位置,将教育教学贯穿工作全过程。一是要紧紧围绕提升学员思想政治素质,把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老年大学学习活动中,积极开展各类党建活动,通过“公开课”、“大讲堂”、文艺演出、展览和“课前五分钟”、“微党课”学习教育,提升党员思想认识。二是要重视活动实质和成效,搭建展示平台,努力打造精品活动。积极动员学员进社区、企业、敬老院、福利院开展各类服务活动,在展示老年学员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良好精神风貌的同时,充分利用电视、报纸、杂志等传统媒体与网站、微信公众平台、网络直播平台等现代媒体,带动更多人参与到社会服务活动当中,将本土文化融入活动内容当中,从而提升老年大学的社会影响力。
第二篇:老年大学建设调研报告
老年大学建设调研报告范文
老年大学建设调研报告范文
老年,是人生的必由之路。当前,解决老年人终身教育问题,实现老有所学是摆在各级党委政府面前一个重大课题。如何进一步加强老年教育,促进老年大学健康发展,使其在创建“学习型机关、学习型社会”中发挥引领作用,为**科学发展、突破发展、和谐发展做出新的贡献,有许多问题值得研究和探讨。笔者针对我县老年大学的一些情况,就如何加强老年教育,促进老年大学健康发展谈点自己的看法和认识。
一、我县老年大学的现状
我县老年大学成立于** 年12月。成立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关心重视下,在市委老干局的指导下,老年大学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原来的2个专业3个教学班发展到了7个专业10个教学班的规模,逐步走上了规范化道路。教育教学工作得到了创新发展,逐步进入了有组织、有机构、有计划的新阶段。回顾这几年的老年教育工作,主要取得了以下几方面的成效:
第一,强化组织领导,确保老年教育工作健康发展。老干局把做好老年教育工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积极指导、帮助老年大学完善教育机制,健全服务体系,不断提升老年教育工作的整体水平。今年以来,由老干局局长担任老年大学校长,进一步理顺了工作关系,有利于老年大学的教育管理工作。以规范化建设为目标,我们进一步细化工作目标和措施,把责任明确到个人,使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切实做到了认识到位、组织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
第二,坚持以人为本,满足老同志的精神文化需求。广大离退休干部过去转战南北,为革命事业奉献了一辈子。离退后,大多都有未了的学习心愿,通过引导他们参加老年大学的学习,使他们的求知需求得到了充分满足。今年,老年大学根据学员的特点和需求,共开设了理论班、书法(初级、提高)、电脑班、养生保健班、声乐班、器乐班(二胡、鼓乐)、舞蹈班等7个专业10个班次。其中声乐班深受老年学员喜欢,学员超过80人。各专业报名学员达300余人次。广大老同志在享受改革开放、经济发展成果的同时,也享受着老年大学带来欢乐祥和,实现了老有所学。
第三,注重政治学习,实现老年大学的办学宗旨。我们秉承老有所学,增长知识;老有所乐,丰富生活;老有所为,服务社会的办学宗旨,采用灵活的教学形式,做到日常学习教育与加强老年学员思想政治建设相结合,使得教育内容更加丰富、全面,效果更加明显、实在。近年来,老年大学每年都举办2次以上的形势报告会,开设有理论班,广泛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价值观教育、深入学习党章、法律法规、**大精神和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方面会议、文件精神,把思想政治教育与老年大学的文化艺术教育相结合,全面提高了老同志的素质, 不仅使他们自己生活健康、充实、欢乐,而且能自觉地关注社会、关注**、积极奉献、老有所为。
第四,坚持学为结合,扩大老年大学的社会影响力。在全面搞好老年大学日常教学的同时,注重引导老年学员作用的发挥,不断扩大老年大学的社会影响力。我们与老年体育协会、老年健身协会等老年社团组织一道,积极组建了秋弦俱乐部、老年人棋牌协会。几年来,老年大学积极参与组织>策划开展老年运动会,举办各种健身操、太极(剑)、木兰拳(扇)、腰鼓、秧歌和棋牌等表演和竞赛等活动30余场次,多次参加市县举办的歌咏比赛、文艺汇演、体育比赛和科技、文化和卫生三下乡活动,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在充分展示我县老年大学办学成果的同时,也提高了老年大学的知名度,促进了老年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第五,坚持以干克难,提升老年大学规范化水平。我县老年大学努力克服没有教学场地、教学经费、教学管理人员等多重困难和问题,采取得力措施,强力推进老年大学各项工作。在教学场地方面,老干部局克服困难,改造了一间60平方米的教室。并与县委党校和**县初级中学协商,借用他们的教室作为老年大学教室。同时,老年协会的活动场所也提供给老年大学上课使用。在人员编制方面:一方面主动汇报,争取县委支持。县委已同意给老年大学解决2个人员编制。另一方面,聘请有威望的老领导和退休的专业老师担任学校管理和教务管理工作,确保了学校的管理和教务等方面的工作规范有序;聘请社会名流、专家和专业教师担任学校老师,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做到了科学合理,寓教寓乐,深受广大老干部的喜爱。在教学经费方面:采取多渠道筹措、逐步解决的办法来缓解教学经费压力,着力保障老年大学的教育工作。
二、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县老年教育工作在困难中奋进,也取得一些成绩,但随着形势的发展与变化,也显现出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主要表现在:
第一,对老年教育工作认识不到位。一是缺乏对老年大学的认识。到目前为止,我县老年大学既没有教育管理经费,也没有人员编制,更不用说解决教学场地和教学设施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二是缺乏办好老年教育的浓厚社会氛围。目前,对于老年大学工作只是县委老干局一家唱戏,真可谓孤掌难鸣。上至领导,下至部门都没有参与到这项工作中来,他们对老年人上学不理解,甚至有人认为是没事找事,吃饱了撑的。有的老年人的子女对父母参与学习不支持,认为退休了在家吃好喝好就行了,还上啥老年大学。三是部分老年人对上老年大学缺乏应有的积极性。有的离退休干部认为自己已经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了,再上老年大学没啥用,趁现在身体还行,在家里做做家务,接送孙子孙女上学,为子女搞好后勤保障。
第二,老年大学设施建设远远滞后。**县老年大学现有教室一间,面积60平方米,最多可容纳60余人上课。从调查的情况看,我县共有离退休干部530余人,包括社区老人在内,愿意参加老年大学学习的人数达1000人以上。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县城城区老年人口的数量也会越来越多,愿意参加老年大学学习的人数也肯定会增加,现有的场地和设施已不符合上级对老年大学的要求,也不能满足全县老年人老有所学的需要。第三,机构不健全、组织不够有力。**县老年大学是由老干局局长担任老年大学校长,没有编制,没有在职工作人员,管理和教学工作基本上是由退休老干部和老教师义务担任。老年大学处于有机构、无工作人员的状态,办学能力很差。
一是重视程度不够。我国当前教育发展重点在于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因此,老年大学事实上处于教育的边缘地位,这种地位导致其管理体制不顺。如我县老年大学,与县老干部活动中心一体化办公,两块牌子,都没有人员编制,从而无法确定固定的工作人员。二是没有经费投入。发展老年教育事业,兴办老年大学和学校,需要一定的资金作保证。目前我县老年大学由于县财政没有经费投入,教学管理经费都是县老干局千方百计想办法解决一点,更不用说改善学校教学环境,增加教学设备,提高教学质量,也难以聘请到高水平的教师,造成老年大学难以扩大规模,满足不了广大老年学员的学习需求。三是服务水平不高。由于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在日常教育教学上必然要有更高要求的服务水平。目前我县老年大学在专业设置、教学管理、师资建设等方面与老年学员的需求还有一定差距,个性化服务上还不够细致。老年学员对老年大学建设上水平、上档次的愿意和要求十分迫切。四是理论研究滞后。目前老年教育工作是实践先于理论。由于人口老龄化提前到来,发展老年教育还没有做好理论上的必要准备。从当前情况看,老年教育是在摸索中前行,在实践中探索,研究老年教育的主要是老干局和老年大学的工作人员,专业研究老年教育方面的人员还不多。
第四,老年大学开设的课程偏重于娱乐方面,整个老年大学的功能也偏重于娱乐,没能承载老年大学应该承担的责任,目前老年大学很大程度上还只是一个老年干部活动中心。
三、对策与建议
人口老龄化的加速给当前老年教育发展带来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对此,我们必须深入分析并消除那些非积极因素,抓住老年教育发展的时机,积极探索有效的对策,使老年教育事业得到健康发展。
第一,提高认识,增强做好老年教育工作的责任感。老年教育是大教育系统中的一部分,是终身教育的最后环节,是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因此,要明确普及老年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健康老龄化中的地位和作用,各级领导要增强对办好老年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从思想上要真正重视老年教育工作,多为老年学校办实事,每年帮助解决一两个实际问题,诸如班子配备、落实校舍、经费预算等问题。在人力、物力、财力各方面给予实质性支持,确保老年大学得到健康发展。特别省市业务部门要积极争取,尽快出台相应的政策和措施,给基层老年大学建设以政策保障。
第二,加大投入,实现老年大学规范化发展。各级财政应按照老年人口基数,尽量以成人教育经费定额拨给老年教育使用。同时,注意调动社会、个人办学积极性,吸引更多关心老年教育的有识之士参与到老年教育实践中来。
第三,积极探索,多渠道开办老年大学。一要广泛宣传老年教育的重要性,特别是国家应逐渐重视发展老年教育,出台相应政策法规,保证老年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在国家办学的同时,调动社会、个人办学的积极性,促进老年大学主休多元化。二要改变老年大学一味依靠老干部局的状况,可通过省市业务主管部门和当地党委政府出台政策,进行调协,吸纳老龄、组织、人事、教育和财政等部门共同办学,便于改善老年大学无场地、无经费、无管理人员的“三无”局面。
第四,强化服务,实现教学管理人性化。一是在课程设置上,要继续根据老年人的需求来合理确定学科专业,制订符合老年人实际的教学计划。对于书画、声乐、器乐等适合老年人长期学习的功课,可以办初级班和提高班。二是在队伍建设上,抓好教师队伍和工作人员队伍的建设。一方面要注意选聘那些热心于老年教育事业,有高尚的师德,有团结学员的凝聚力、向心力,有爱心和责任心的专业任课教师来授课。另一方面要配备一支高素质的老年教育工作人员队伍,注意把那些文化知识功底深厚,对老年教育工作有较高认识,对老年人有深厚感情的年青同志充实到队伍中来。三是在教学方式上,要注意形式的多样化。老年学员共同的特点是经验阅历丰富,自主意识强烈,学习目的明确,理解能力强,记忆能力差,这就要求我们坚持从老年学员的实际出发,采取灵活多样、寓教寓乐的教学方法。要围绕老年学员实现自我价值的需求,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在学员中开展兴趣小组活动,让老年学员自发组织、自由结合、互相交流、共同提高,自觉地把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延伸到社会,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第五,搭建平台,充分展示老年大学的成果。老年人不仅有求知求乐的需求,还有服务社会、展示自我的强烈愿望。老年大学要积极开展第二课堂,组织学员参与社会活动,为老年人展示自我、体现自身价值搭建平台。一是组织老年大学学员积极参与县上重大庆典活动和文化活动。二是组织老年大学送文化到基层,深入到农村、学校、机关等基层单位;为群众写对联、表演文艺节目;为青少年做革命传统教育报告;为机关干部宣讲政策法规;组织老年学员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等,充分发挥他们的自身优势,体现他们的人生价值,唤起老年学员的成就感。
总之,抓好老年教育,办好老年大学,是新时期党和政府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任重而道远。只要我们不断深化认识,更新观念,克难奋进,在理论上探索,在实践中创新,在创新中前进,老年大学一定会朝着更新、更好、更活的方向迈进,也一定会在构建民富县强,文明和谐新**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第三篇:我市重大项目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促进项目集聚、产业集群,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培植优势、增强后劲的重大举措,是主动对接、乘势而上,实现文秘杂烩网赶超发展的必然选择。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把推进大项目建设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并取得了明显成效。近期,市委党校校级课题调研组对我市重大项目建设进行调研,形成以下几点建议。
思考之一:主攻重大项目是实现全市赶超发展的关键
(一)重大项目建设是全市经济发展的发动机。解决文秘杂烩网全部问题的根本在于加快经济发展,解决经济发展全部问题的根本在于项目建设。重点项目投资规模大,具有明显的产业带动作用。目前,我市主要经济指标在全省的排名还较靠后,要赶上全省的发展速度,提高经济总量在全省的比重,改善自身的形象,必须以重点项目作为主攻方向,在重点项目建设中取得较大突破。2006年以来,我市坚持选商择资、跑项争资、激活民资并重,通过开展“重大项目招商年”活动,共引进超亿元工业项目96个,目前这些项目已实现产值43.1亿元,上缴税收2.2亿元,安排就业5.5万人,出口创汇1.1亿美元。
(二)我市发展的瓶颈是缺乏大项目支撑。大项目少,项目带动能力弱,经济发展缺乏“引擎”,产业聚集效应不明显,大大制约了全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与我市占领赣西区域发展制高点的战略要求不匹配。东边的新余“国家队”有新钢,“地方队”有赛维,西边的萍乡也有冶金、机械电子、建材等优势产业。我们要正视文秘杂烩网发展短板,开展大项目建设,知“短”然后奋起,找到文秘杂烩网在全国乃至在国际市场上的比较优势,咬定大项目不放松,大力推动文秘杂烩网经济的发展。改变这一现象,必须在扩大“增量”、改善“存量”上下功夫。扩大“增量”,重点是解决好“招商引资规模”问题,坚持“好”字当头,下大气力招大商、引大资,努力在“招大”上实现新突破;改善“存量”,重点是加快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努力在“扶强”上实现新突破。
(三)主攻重大项目建设是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基于我市现实条件,依靠资源做大做强企业的可能性有限,实施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是当前和今后一个阶段我市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招引和培育一个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导向与本地实际的大项目,可以对一个地方的产业结构调整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可以引发一个地方的经济总量产生裂变式的扩容。新中源集团落户高安,对该市建筑陶瓷产业的迅速壮大,产生了颠覆性的战略效应。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给经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但对调整发展结构、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却带来了机遇。我市要在困境中牢牢把握机遇,千方百计“招大扶强”,推动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力争在新一轮经济发展热潮中抢占制高点。中心城区钽铌、医药、服务业、建材、机电、油茶六大产业要按照“一年一变样、三年翻一番、五年大发展”的目标,力争将钽铌产业发展成“中国钽铌产品生产基地”、“亚洲锂都”;医药产业发展成“全省一流、全国具有影响的医药产业园”;服务业发展成“赣西服务业高地”;建材产业发展成“江西建材之乡”;机电产业发展成“全国机械工业城”;油茶产业发展成“中国最大的油茶产业基地”。
思考之二:我市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项目立项程序和管理工作不尽规范。由于区位、历史等原因,我市项目的来源不多,急功近利的思想导致个别项目没有进行深入论证,或不按立项批复要求,在建设要素尚不齐全时就盲目“上马”,开工后遇到人才、资金、技术、管理短缺的问题,推进速度较慢,甚至形成“半截子工程”。还有一些项目单位对项目前期工作认识不足,不符合项目审批要求,给项目的争取造成了一定困难。就项目工作而言,不少同志有抓项目的热情,但缺少抓项目的手段和办法。
(二)企业做大做强受资金制约突出。一是缺乏国家财政投资计划导向的超前判断能力。对国家宏观政策走向、国家投资计划导向信息的嗅觉不灵敏,对一些重大投资项目的审批权限及建设程序不熟悉。二是缺乏对金融机构投资意向与企业贷款需求之间的供需对接能力。金融机构贷款担保条件苛刻,面向中小企业的担保机构少,银行贷款难问题突出。2008年,我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623.15亿元,各项贷款余额仅为296.22亿元。三是融资渠道窄。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改革和完善,企业可以选择的融资渠道逐渐增多。我市企业融资的主渠道是银行贷款,部分企业不愿意走合资合作道路,上市融资等资本运作手段用得不多。
(三)项目人力资源比较匮乏。人是项目中最重要的因素,对项目人力资源管理是项目管理中的关键一环。人才在大项目建设中的作用将会越来越突出,人才问题也会越来越紧迫。打造优秀人才聚集洼地,优化人才聚集环境,将是一条增强大项目发展后劲,实现竞争制胜和推动大项目科学发展的必经之路。近年来,我市人才储备不足,人才结构单一,结构支撑性差,特别是缺少具有国际化视野的高级人才,缺少出色的项目运作者和管理者,导致项目用人选择的余地非常小,项目运作和管理水平下降。
(四)发展
环境需进一步改善。机关及其公务员中仍存在事业心责任感不强、改革创新意识不足、为民服务观念不牢、工作作风不实、执法行为不规范的问题。一些部门谋划工作不从全市大局出发,履行职能围绕部门利益进行,不同程度地存在“重用权、轻服务”的问题,部门利益至上,大局意识不强。在审批方面主要表现在审批手续繁琐、缺少范本指导、审批流程不清晰和一次性告知不到位;在效能方面,部分服务窗口对审批事项受理后既不能“现场办理”,也无法“网上操作”,一些即刻就能办结完毕的事项,也要等到承诺时限期满;在执法方面,部分部门执法简单粗暴,收费标准不透明,为了个人私利或小团体利益,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变着法子以岗谋私、索拿卡要,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损害企业利益和群众利益的现象时有发生。此外,还存在主要领导重招商环境,具体办事人员轻招商环境的“小鬼难缠”现象。
思考之三:主攻重大项目建设的对策思考
(一)发挥产业集聚效应。当前及今后较长一段时期内,我市经济增长仍属投资主导型,重大项目在整个投资规模中占有较大比重,其实施不仅直接关系到我市近期的经济增长,而且对优化产业结构、集聚生产要素、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要坚持选科技含量高、综合效益好的项目,促进投资结构优化,促进产业提质升级。中心城区根据资源条件和现实基础,确定钽铌、医药、服务业、建材、机电、油茶为六大产业,总体上看,产业优势仍不突出,产业定位尚不清晰,缺少目标明确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和指导目录。要立足文秘杂烩网矿产特别是钽铌资源丰富的优势,引进建设一批有实力、有技术、有市场的矿业企业,做强产业群,延长产业链,特别是其中的锂电产业,把文秘杂烩网打造成为“亚洲锂都”和“中国锂电产业基地”。
(二)培养、引进高水平的项目运作和管理人才。围绕重点建设项目和龙头企业,有针对性地引进各种紧缺人才,加强专业技术管理人才队伍建设。要重点培养、引进高层次项目管理人才,引导广大干部潜心钻研项目知识,熟悉项目建设程序,拓宽项目建设思路,切实提高抓项目的能力、建设项目的能力和治理项目的能力,使之成为策划项目的高手,跑项目和争项目的能手,为大项目建设和龙头企业发展提供人才智力保障。按照“一个产业、一个龙头、一支链条、一个基地”的要求,进一步改进招商方式,积极开展产业招商、园区招商、项目招商和专题招商,不断增强招商工作实效。同时,按照产业分工,组织专门的招商队伍。加大通过市场配置高水平、高素质人才的力度,建立竞争激励机制,激活人才的创新潜能。采取创新机制激活一批、公开招聘引进一批、政策激励留住一批、加强培养造就一批、搭建平台用好一批等“五个一批”的办法,着力解决项目策划、资本运作、营销管理、技术创新等方面人才短缺问题。
(三)拓宽项目融资渠道。一是加强银企交流与合作。通过政府、商会等为中介召开银企融资会,扩大企业贷款规模。金融部门要灵活运用信贷政策,把投资重点向产业项目和重点企业倾斜。二是加强信用体系和担保体系建设。强化信用约束管理,收集企业和个人信用档案,建立信贷诚信系统,健全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为金融健康发展营造浓厚的诚信环境。三是积极拓宽融资渠道。鼓励企业资本运作,扶持企业上市融资,引导企业家摒弃排外思想,培养战略思维和眼光,强化与国际国内大公司进行合作,通过并购重组、联营联合、参股控股等形式组建大型企业集团,在借助外力、谋求合作中化解资金瓶颈,实现做大做强。
(四)加强项目论证、包装和项目库建设。按照已确定的产业定位,聘请和组织高水平的专家,加强与国内外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联系与协作,按照产业链的要求设计、论证、策划和包装好项目,选择钽铌、医药等标志性项目建立完善项目库。项目库建成后,实行动态管理、定期报送汇总制度,随时更新,每月调度。加快“门户网站”建设,通过互联网集中展示我市资源、产业和政策优势,全面推荐重点产业和项目,引进一批辐射能力较强的大项目,吸引投资者。重视招商项目的储备和包装宣传,增加推介项目数量,提高项目资源质量,增加对接的可能性。通过制定更具吸引力的招商引资政策,把域外的资金、管理技术等运用到项目建设中去,提高项目总体质量。对重点项目实行严格的考核奖惩制度,把抓大项目落实情况作为考核各乡镇、各部门领导班子的一项主要指标,从项目策划包装、对外推介、落地建设等方面进行考核,形成每个项目有领导促、有主管部门管、有实施单位抓、有项目法人干的全方位的责任机制,确保项目建设的快速推进。
(五)创新服务工作机制。结合当前“机关效能建设年”活动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主题教育,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着力转变机关工作作风,推动科学发展、赶超发展。一是建立服务监督制度。设立“项目建设热线电话”,统一受理项目法人举报。每季度召开一次项目建设工作会,研究解决项目建设中遇到的资金、土地、运输、电力等困难,切实优化生产要素配置,确保项目建设顺利推进;二是改革项目审批制度。努力缩短项目相关专项报告的审查时限,土地、规划、设计等职能部门结合相关政策,优化服务流程,提高办事效率;三是建立“特派监察员”制度。在对本市产业发展起核心带动作用、投资额大的建设项目或重点工业企业中,可采取派驻一批“特派监察员”,每月与所派驻企业或项目建设单位联系一次,采取走访、座谈、听取意见等方式了解掌握生产、管理、建设等方面情况;四是建立提前告知制度。对项目建设中涉及的法规政策和有关收费,要求有关部门提前介入,变事后处罚为事前指导,促进项目建设规范、有序进行;五是强化执法教育。坚持用“硬”办法治理软环境,深入开展“双评活动”和集中教育整顿活动,加强对执法人员的教育,提升依法行政意识和能力。
第四篇:我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调研报告
一、我市农村建设的基本情况
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农村牧区社会经济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特别是“十五”期间,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经过全市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农村社会生产力水平得到了快速提高,农牧民的收入大幅度增加,农村牧区社会经济各方面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农牧民生活由温饱向小康迈进。
1、农牧民物质文件生活显著改善。一是农牧民收入稳定增加。2004年全市农牧民人均纯收入3518元,比2001年增加939元,增长了36.4%;二是各项生活消费出支全面增长。2004年全市农牧民家庭人均主要生活费用支出2675.13元,比2001年增加746.61元,增长38.7%;三是生活消费质量不断提高,消费更加合理。近年来,农牧民消费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过去只要求吃饱、穿暖,现在则“吃讲营养、穿讲漂亮、用讲高档、住讲宽敞”;食品和衣着支出占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明显下降,住房、用品和文化服务支出所占比重大幅度上升。2004年全市农牧民人均食品和衣着消费支出1364.77元,比2001年增加311.75元,增长了29.6%;而其占家庭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则由2001年的54.6%下降到了51%,下降了3.6个百分点。2004年人均居住、用品、交通通讯、文件娱乐、医疗保健等方面的支出1310.36元,比2001年增加434.86元,增长了49.7%;其占家庭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由2001年的45.4%上升到了49%,上升了3.6个百分点;四是耐用生活消费品拥有量显著增加、档次提高。农牧民家庭的自行车、摩托车、电风扇、洗衣机、电视机已经普及,摩托车、电冰箱、电话和移动电话等高档消费品成倍增长,照相机、抽油烟机、吸尘器和冷、冷暖空调也开始逐步进了收入较高的农牧民家庭。2004年每百户农牧民家庭拥有的摩托车62.5辆、电冰箱15台、电话52.2部、移动电话43.9部,分别是2001年的1.6倍、1.7倍、2.6倍和40倍;五是住房条件明显改善,质量提高。2004年全市农牧民人均年末住房面积26平方米,比2001年增长6平方米,增长30%;其中人均砖木结构住房面积达到了20平方米。暖气、钢窗、地板砖等装饰品已进入大部分农牧民家庭,不少农牧民住房设计了客厅、厨房和两、三个卧室,有的还设计了卫生间。
2、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健全完善。村民委员会对村集体财务实行了民主管理,农村民主法建设逐步走上规范发展的道路。“一事一议”和村务公开制度逐步健全和完善。
3、农村集镇建设步伐加快。全市乡与乡、村与村之间公路全部畅通,旗县区所在地与乡镇之间公路基本上全是柏油路。农牧民住房条件明显改善,砖木结构住房占到了80%。农民外出务工或从事二、三产业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拉动力。
4、农村牧区文化教育事业发展迅速。九年义务教育全部普及,职业教育在现代农民中基本普及。合作医疗条件明显改善,乡村环境大为改观。
5、农村牧区养老保险事业开始起步,老有所养的问题开始得到解决。
二、我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目前,我市农村的总体发展情况,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要求相比,仍然存在较大问题和困难,主要表现在:
(一)农牧区增收渠道还有待于进一步拓展,与发达地区相比增收速度较慢,农民收入水平相对偏低,增收难度偏大,与农牧民小康目标仍然有很大差距。目前,我市农牧民收入的%来自于农业,收入来源单一,农副产品多以原料出售,不能实现转化增值,制约了农牧民收入的快速增长。
(二)我市农村牧区的交通、通信、农田水利建设等基础设施近些年虽有长足的发展,但后劲不足。一是村村通公路基本实现,与达到村村通油路的目标还相差较远,特别是旗县区交界地段的道路这种问题更为突出;二是电话、手机等通信工具进入农户的比例逐年增加,电脑,有线电视在农村牧区的拥有率和覆盖面还较低,农牧民信息量受到了限制,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生产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三是农田水利建设等基础设施较为陈旧,不能及时维修完善,影响了基础设施作用的充分发挥。
(三)农牧民生活水平相对较低,特别是相当一部分牧民的生活较为困难,由于一些牧民前一轮草牧场承包时经营不善,再加上生产环境比较恶劣和一些不确定因素,等第二轮草牧场承包时已成为无畜户,使之进一步致富达小康带来了较大的困难。
(四)农村劳动力转移缓慢,劳动力文化素质与社会就业需求不相符。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一五”期间,国家通过阳光工程、绿色证书项目、跨世纪农牧民培训项目的带动,不断提高农牧民科技文化素质和水平,但时间较短,并且数量有限,不能完全实现富余劳动力的转移。
(五)集镇化水平低,乡村卫生条件差,村镇规划布局不合理。我市大多数旗县区村镇都是80年代时的规划,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违规违章建筑的现象时有发生,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相差较远。
(六)农村文化教育、卫生、合作医疗和养老保险事业有待进一步发展。一是农村牧区中小学校布点较少,也不尽合理,照成农牧民子女读书成本过高;二是卫生、合作医疗和养老保险事业刚刚起步,只有极少部分农牧民收益,绝大多数农牧民还
第五篇:我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调研报告
一、我市农村建设的基本情况
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农村牧区社会经济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特别是“十五”期间,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经过全市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农村社会生产力水平得到了快速提高,农牧民的收入大幅度增加,农村牧区社会经济各方面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农牧民生活由温饱向小康迈进。
1、农牧民物质文件生活显著改善。一是农牧民收
入稳定增加。2004年全市农牧民人均纯收入3518元,比2001年增加939元,增长了36.4;二是各项生活消费出支全面增长。2004年全市农牧民家庭人均主要生活费用支出2675.13元,比2001年增加746.61元,增长38.7;三是生活消费质量不断提高,消费更加合理。近年来,农牧民消费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过去只要求吃饱、穿暖,现在则“吃讲营养、穿讲漂亮、用讲高档、住讲宽敞”;食品和衣着支出占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明显下降,住房、用品和文化服务支出所占比重大幅度上升。2004年全市农牧民人均食品和衣着消费支出1364.77元,比2001年增加311.75元,增长了29.6;而其占家庭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则由2001年的54.6下降到了51,下降了3.6个百分点。2004年人均居住、用品、交通通讯、文件娱乐、医疗保健等方面的支出1310.36元,比2001年增加434.86元,增长了49.7;其占家庭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由2001年的45.4上升到了49,上升了3.6个百分点;四是耐用生活消费品拥有量显著增加、档次提高。农牧民家庭的自行车、摩托车、电风扇、洗衣机、电视机已经普及,摩托车、电冰箱、电话和移动电话等高档消费品成倍增长,照相机、抽油烟机、吸尘器和冷、冷暖空调也开始逐步进了收入较高的农牧民家庭。2004年每百户农牧民家庭拥有的摩托车62.5辆、电冰箱15台、电话52.2部、移动电话43.9部,分别是2001年的1.6倍、1.7倍、2.6倍和40倍;五是住房条件明显改善,质量提高。2004年全市农牧民人均年末住房面积26平方米,比2001年增长6平方米,增长30;其中人均砖木结构住房面积达到了20平方米。暖气、钢窗、地板砖等装饰品已进入大部分农牧民家庭,不少农牧民住房设计了客厅、厨房和两、三个卧室,有的还设计了卫生间。
2、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健全完善。村民委员会对村集体财务实行了民主管理,农村民主法建设逐步走上规范发展的道路。“一事一议”和村务公开制度逐步健全和完善。
3、农村集镇建设步伐加快。全市乡与乡、村与村之间公路全部畅通,旗县区所在地与乡镇之间公路基本上全是柏油路。农牧民住房条件明显改善,砖木结构住房占到了80%。农民外出务工或从事二、三产业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拉动力。
4、农村牧区文化教育事业发展迅速。九年义务教育全部普及,职业教育在现代农民中基本普及。合作医疗条件明显改善,乡村环境大为改观。
5、农村牧区养老保险事业开始起步,老有所养的问题开始得到解决。
二、我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目前,我市农村的总体发展情况,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要求相比,仍然存在较大问题和困难,主要表现在:
(一)农牧区增收渠道还有待于进一步拓展,与发达地区相比增收速度较慢,农民收入水平相对偏低,增收难度偏大,与农牧民小康目标仍然有很大差距。目前,我市农牧民收入的来自于农业,收入来源单一,农副产品多以原料出售,不能实现转化增值,制约了农牧民收入的快速增长。
(二)我市农村牧区的交通、通信、农田水利建设等基础设施近些年虽有长足的发展,但后劲不足。一是村村通公路基本实现,与达到村村通油路的目标还相差较远,特别是旗县区交界地段的道路这种问题更为突出;二是电话、手机等通信工具进入农户的比例逐年增加,电脑,有线电视在农村牧区的拥有率和覆盖面还较低,农牧民信息量受到了限制,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生产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三是农田水利建设等基础设施较为陈旧,不能及时维修完善,影响了基础设施作用的充分发挥。
(三)农牧民生活水平相对较低,特别是相当一部分牧民的生活较为困难,由于一些牧民前一轮草牧场承包时经营不善,再加上生产环境比较恶劣和一些不确定因素,等第二轮草牧场承包时已成为无畜户,使之进一步致富达小康带来了较大的困难。
(四)农村劳动力转移缓慢,劳动力文化素质与社会就业需求不相符。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一五”期间,国家通过阳光工程、绿色证书项目、跨世纪农牧民培训项目的带动,不断提高农牧民科技文化素质和水平,但时间较短,并且数量有限,不能完全实现富余劳动力的转移。
(五)集镇化水平低,乡村卫生条件差,村镇规划布局不合理。我市大多数旗县区村镇都是80年代时的规划,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违规违章建筑的现象时有发生,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相差较远。
(六)农村文化教育、卫生、合作医疗和养老保险事业有待进一步发展。一是农村牧区中小学校布点较少,也不尽合理,照成农牧民子女读书成本过高;二是卫生、合作医疗和养老保险事业刚刚起步,只有极少部分农牧民收益,绝大多数农牧民还存在看病难、看不起病、养老问题无法解决的问题。
三、我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和优势
当前,我市已初步具
备了建设新农村的条件。一方面,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快速发展,综合能力显著增强,有了支持保护农业、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经济基础。另一方面,近年来,在起点较高的基础上,党中央、国务院为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出台了一系列更直接更有力的政策措施,特别是农村“六小工程”(节水灌溉、人畜饮水、乡村道路、农村水电、农村沼气、草场围栏等)建设进展顺利,成效显著,为新农村建设积累了有益的经验。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农村社会事业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农村文化教育事业不断发展,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得到进一步普及和巩固,对农村贫困地区的学生实行“两免一补”办法,即免收学杂费和书本费,对寄宿学生生活费进行补助。
——各旗县区对村镇建设都有了统一的规划,村镇建设有了显著的成效。
——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初见成效,逐步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探索和发展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实行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和“少生快富”扶贫工程。发展远程教育和广播电视“村村通”。加快农村道路建设,发展农村通信和农村电网,逐步解决农村饮水困难和安全问题。大力普及农村沼气,积极发展适合农村特点的环保能源。
——培训教育工作不断加强,农民的综合素质显著提高。“三农”问题的核心是提高农民素质。近年来市政府对农牧民进行多方面的技术培训,一是面对市场为农民提供职业技能培训,使他们能够掌握新技术,了解新信息,增强致富发展的本领;二是法律知识培训,通过学习法律知识,真正达到学法、懂法、守法、用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基层组织建设和班子建设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的桥梁和纽带,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组织者,实施者。市委市政府不断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班子建设,作为农村各项工作的龙头,强化农村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充分发挥党员典型示范带头作用,通过实施“双双链”工程,增强了党组织的感召力和凝聚力,为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