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社区调研报告

时间:2019-05-12 01:44:3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农村社区调研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农村社区调研报告》。

第一篇:农村社区调研报告

洗耳河街道关于推进城镇化过程中村转社区

党建工作有关情况的调研报告

为进一步加强村转社区党建工作规范运行,洗耳河街道工委按照市委组织部对该项工作的安排部署,结合辖区实际,对全街道村转社区党建工作进行了认真细致的专题调研,具体调研情况如下:

一、社区党建工作基本情况

洗耳河街道工委辖区面积22.5平方公里,3.2万口人,辖9个社区(村),其中社区1个、村转社区5个、共计党员363名。各社区活动场所全部超过200平方米,电脑、电视、投影仪,办公桌椅、柜子、建身器材等配套设施健全。

二、调研方式和人员范围

本次调研主要采取实地调研和召开座谈会的方式进行。

1、组织深入实地进行调研。街道工委组织领导班子成员、二机机构负责人、各村转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等人员,深入到辖区各社区,积极总结街道工委在社区党建工作中的经验,认真查找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整改建议。

2、召开专题座谈会研究。街道工委参加社区党建工作调研的人员,召开专题座谈会,参加座谈会的人员根据自身调研实际,对村转社区调研情况进行认真分析、总结,对下一步如何开展村转社区党建工作,进行了深入探讨和研究。

三、新形势下加强村转社区党建工作的重要意义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村转社区日益成为人民群众社会生活的重要载体。村转社区党建工作已成为社区各项工作的龙头,做好新形势下社区党建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首先,新形势下加强村转社区党建工作,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巩固党在农村工作基础的重要举措。各村转社区是党和政府联系居民群众的“连心桥”、为人民办实事的“服务站”、做好基层工作的“稳定器”。加强和改进社区党建工作,有利于进一步打牢党的工作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其次,新形势下加强村转社区党建工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村转社区身处基层第一线,社区环境、社区服务、社区治安、人际关系、精神文明建设都直接影响着经济社会发展,关系到群众的切身利益。加强和改进社区党建工作,有利于推动社区建设、管理和服务,使社区工作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让社区更新、社会更稳、经济更强,为科学发展、加快发展提供和谐的社会环境。

再次,新形势下加强村转社区党建工作,是顺应新时期社会结构变化,提高管理服务水平的迫切需要。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结构已经从单位制结构向社区制结构转化,社区人员构成越来越复杂,社区成为了各种群体相处的社会生活共同体,承载着越来越繁杂的社会事务,这也为社区管

理提出了新的课题。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我们必须加强和改进社区党建工作,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提升社区党组织影响力,使之成为社区建设、管理和服务的中坚力量,为社区建设把握方向,把社区管理的各项工作推向新水平。

四、当前村转社区党建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村转社区是处在城市化初始、发展和基本成熟阶段上的过渡性社区。它的动态特征明显,新生和存在的问题较多,随之而来的是社区党组织面临着职能变化大、职责不明确等问题。这是从农村党建向城市社区党建转变过程中必然经历的一个阶段。从我们的调研情况来看,目前村转社区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不适应”:

一是表现在干部群众观念的不适应。首先是概念上的模糊:有的把村转社区类同于城市社区,认为进入社区后,就可以与城市居民一样享有医疗卫生、养老失业等各种社会保障待遇;有的认为村转社区后与原来的行政村差不多,只是改了个名字换了块牌子而已;少数干部对村转社区后的认识也存在偏差,村转社区有哪些基本功能,他们说不完整。其次是思路上的缺乏:大部分村转社区依然采用以前行政村的工作方式,立足“自治、自主”。村转社区在发展社区文化、创建社区环境、搞好社区服务、扩大工作覆盖面方面缺乏工作思路,找不到抓手、摸不到门路。二是表现在班子成员素质的不适应。撤村建社区主要是针对

趋于近郊、城市化比较成熟、各方面基础比较好的行政村实施的。因此,村转社区相对于行政村来说,社区党组织班子成员素质相对较高,但是与城市社区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当前,村转社区党务工作者来源还比较单一,多数是从村干部过渡而来,存在着传统农村党建的思维定势。这决定了他们不能迅速适应社区党组织职能向服务和管理的转变,难以实现从农村党建领域向社区党建领域的跨越。

三是表现在教育管理模式的不适应。村转社区区别农村或城市社区的一个特点,就在于其人员成分复杂,流动性大,党员较难管理。随着城乡一体化建设力度的加大,村转社区构成会更复杂。一方面是一些单位在职、下岗、退休党员将户口迁入村转社区或跨社区流动,但组织关系不愿转入或未及时转入社区的情况较多,另外一方面则是社区内党员因拆迁过渡在外,而党组织未及时转移的也不少,这些情况给社区党组织掌握情况、开展活动、教育管理带来新的难度。另外,村转社区党员年龄老化的现象也不容回避。农村党员队伍的现状,决定了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和保持先进性有其局限性。社区党组织活动内容不够丰富,形式比较单一。党组织在如何开展服务活动,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方面,与城市社区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

五、新形势下加强农村社区党建工作的几点建议

加强村转社区党的建设,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是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强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建设的需要。开

展村转社区党建工作,决不是简单地挂牌撤牌,而是要在明确村转社区党组织功能职责、创新组织体系、拓展工作途径、提升党员素质等方面下功夫,这是加强和改进村转社区党建工作的立足点和出发点,也是当前村转社区党建工作中的“必修课”,新形势下加强村转社区党建工作需着力把握“四要素”。

一要继续改进村转社区的组织设置。紧紧围绕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结合本地实际,按照有利于党对基层组织的领导,有利于加强党员教育管理,有利于党组织发挥作用的要求,加强对村转社区基层组织的设置。首先,要理顺村转社区各类党组织管理关系,进一步做好社区一级党组织的设置,加强村转社区党组织的领导地位。要借鉴城市社区的一些好经验与做法,提高党组织开展活动的层次。其次,要加强村转社区党组织领导班子建设。村转社区党组织能否发挥作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党组织领导班子的素质和能力,在加强村转社区党组织班子建设时,注意选优配强党组织负责人。同时,通过建立社区党务干部教育培训和激励保障机制,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能力,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二要合理定位村转社区的组织职责。要从巩固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维护社会稳定和推进民主政治健康发展等角度,把社区党组织定位于农村社区的领导核心。在具体工作中,社区党组织必须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充分调动社区各方面的积极因素,以服务和满足广大居民群众和驻区单位的需要为目标发挥三项职

能:一是政治核心职能。把贯彻党的方针政策与社区建设和管理结合起来,保证社区各项工作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健康发展,为社区的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进一步密切党群关系,增强党的凝聚力,巩固党在社区的执政基础。二是协调服务职能。社区党组织应在地区性、社会性、公益性工作中发挥协调作用,以广大居民群众和驻区单位的共同利益和需要为出发点,协调好社区内各类群体的利益。通过建立社区服务中心、社区求助热线以及在职党员服务社区等活动,服务居民、凝聚人心。三是思想引导职能。发挥社区与群众贴近的优势,做好群众思想政治工作,努力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水平和民主法制观念。

三要切实增强村转社区的战斗堡垒。推进社区党建工作创新,增强党员队伍生机活力,建设高素质社区党组织带头人队伍,构建城乡统筹的党建新格局。一是实施“素质提升工程”,提高村转社区党员干部的执政能力。村转社区党员干部的教育要制度化,把经常性学习与集中培训结合起来,把政治理论教育与实际工作技能培训结合起来,每年适当集中一段时间,对村转社区干部进行思想教育,同时采取多种形式对他们进行法律法规、市场经济知识和致富技能的培训,帮助社区干部不断提高思想素质和工作水平,提高带领群众调整经济结构、发展农村经济的能力,掌握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的本领和方法。二是实施“系统完善工程”,重视对村转社区党员干部的规范管理。要进一步完善制度,加强民主监督,善用惩戒手段,使村转社区党建工作有法可依,违法

必纠;使农村社区党员干部自觉将其行为纳入规范化的轨道,为加强农村社区党建工作提供良好的政务环境。

四要不断提升村转社区的党建活力。由于村转社区服务对象的不确定性、服务机制的不完善性,必然会出现党组织和党员、党员和群众互相认知度比较低的情况,必须建立有效的制度,才能不断提升农村社区党建活力。一是建立主题实践活动制度。开展主题实践活动是新形势下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途径,是党员教育取得实效不可缺的有力抓手。对于村转社区党建来说,由于其本身的复杂性、动态性、多元性的特点,开展主题实践活动是凝聚党心、凝聚民心的一个非常好的措施。要紧密结合本地区、本单位的实际,精心谋划,充分准备,切实取得帮助群众、促进工作等实效。二是建立关爱党员制度。在对党员严格要求、严格管理的同时,树立“管理就是服务”的新理念,推进党员教育管理的方式转变。以保障党员民主权利为基础,不断完善保障党员行使民主权利的运行机制。大力推行党务公开制度,保障广大党员对党内事务的知情和了解。制定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的制度,进一步增进党员与群众的感情,提高服务群众的本领。建立党员表彰奖励机制,开展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优秀社区党支部书记评比表彰活动,并将荣誉表彰与物质奖励、政治待遇、干部任用结合起来。建立党员结对帮扶制度,形成上级党组织关心下级党组织,各级党组织关心帮助生活困难的党员解决问题,党组织和党员关心帮助困难群众的生动局面。

第二篇:农村社区调研报告

洗耳河街道关于推进城镇化过程中村转社区

党建工作有关情况的调研报告

为进一步加强村转社区党建工作规范运行,洗耳河街道工委按照市委组织部对该项工作的安排部署,结合辖区实际,对全街道村转社区党建工作进行了认真细致的专题调研,具体调研情况如下:

一、社区党建工作基本情况

洗耳河街道工委辖区面积22.5平方公里,3.2万口人,辖9个社区(村),其中社区1个、村转社区5个、共计党员363名。各社区活动场所全部超过200平方米,电脑、电视、投影仪,办公桌椅、柜子、建身器材等配套设施健全。

二、调研方式和人员范围

本次调研主要采取实地调研和召开座谈会的方式进行。

1、组织深入实地进行调研。街道工委组织领导班子成员、二机机构负责人、各村转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等人员,深入到辖区各社区,积极总结街道工委在社区党建工作中的经验,认真查找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整改建议。

2、召开专题座谈会研究。街道工委参加社区党建工作调研的人员,召开专题座谈会,参加座谈会的人员根据自身调研实际,对村转社区调研情况进行认真分析、总结,对下一步如何开展村转社区党建工作,进行了深入探讨和研究。

三、新形势下加强村转社区党建工作的重要意义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村转社区日益成为人民群众社会生活的重要载体。村转社区党建工作已成为社区各项工作的龙头,做好新形势下社区党建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首先,新形势下加强村转社区党建工作,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巩固党在农村工作基础的重要举措。各村转社区是党和政府联系居民群众的“连心桥”、为人民办实事的“服务站”、做好基层工作的“稳定器”。加强和改进社区党建工作,有利于进一步打牢党的工作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其次,新形势下加强村转社区党建工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村转社区身处基层第一线,社区环境、社区服务、社区治安、人际关系、精神文明建设都直接影响着经济社会发展,关系到群众的切身利益。加强和改进社区党建工作,有利于推动社区建设、管理和服务,使社区工作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让社区更新、社会更稳、经济更强,为科学发展、加快发展提供和谐的社会环境。

再次,新形势下加强村转社区党建工作,是顺应新时期社会结构变化,提高管理服务水平的迫切需要。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结构已经从单位制结构向社区制结构转化,社区人员构成越来越复杂,社区成为了各种群体相处的社会生活共同体,承载着越来越繁杂的社会事务,这也为社区管

理提出了新的课题。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我们必须加强和改进社区党建工作,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提升社区党组织影响力,使之成为社区建设、管理和服务的中坚力量,为社区建设把握方向,把社区管理的各项工作推向新水平。

四、当前村转社区党建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村转社区是处在城市化初始、发展和基本成熟阶段上的过渡性社区。它的动态特征明显,新生和存在的问题较多,随之而来的是社区党组织面临着职能变化大、职责不明确等问题。这是从农村党建向城市社区党建转变过程中必然经历的一个阶段。从我们的调研情况来看,目前村转社区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不适应”:

一是表现在干部群众观念的不适应。首先是概念上的模糊:有的把村转社区类同于城市社区,认为进入社区后,就可以与城市居民一样享有医疗卫生、养老失业等各种社会保障待遇;有的认为村转社区后与原来的行政村差不多,只是改了个名字换了块牌子而已;少数干部对村转社区后的认识也存在偏差,村转社区有哪些基本功能,他们说不完整。其次是思路上的缺乏:大部分村转社区依然采用以前行政村的工作方式,立足“自治、自主”。村转社区在发展社区文化、创建社区环境、搞好社区服务、扩大工作覆盖面方面缺乏工作思路,找不到抓手、摸不到门路。二是表现在班子成员素质的不适应。撤村建社区主要是针对

趋于近郊、城市化比较成熟、各方面基础比较好的行政村实施的。因此,村转社区相对于行政村来说,社区党组织班子成员素质相对较高,但是与城市社区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当前,村转社区党务工作者来源还比较单一,多数是从村干部过渡而来,存在着传统农村党建的思维定势。这决定了他们不能迅速适应社区党组织职能向服务和管理的转变,难以实现从农村党建领域向社区党建领域的跨越。

三是表现在教育管理模式的不适应。村转社区区别农村或城市社区的一个特点,就在于其人员成分复杂,流动性大,党员较难管理。随着城乡一体化建设力度的加大,村转社区构成会更复杂。一方面是一些单位在职、下岗、退休党员将户口迁入村转社区或跨社区流动,但组织关系不愿转入或未及时转入社区的情况较多,另外一方面则是社区内党员因拆迁过渡在外,而党组织未及时转移的也不少,这些情况给社区党组织掌握情况、开展活动、教育管理带来新的难度。另外,村转社区党员年龄老化的现象也不容回避。农村党员队伍的现状,决定了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和保持先进性有其局限性。社区党组织活动内容不够丰富,形式比较单一。党组织在如何开展服务活动,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方面,与城市社区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

五、新形势下加强农村社区党建工作的几点建议

加强村转社区党的建设,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是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强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建设的需要。开

展村转社区党建工作,决不是简单地挂牌撤牌,而是要在明确村转社区党组织功能职责、创新组织体系、拓展工作途径、提升党员素质等方面下功夫,这是加强和改进村转社区党建工作的立足点和出发点,也是当前村转社区党建工作中的“必修课”,新形势下加强村转社区党建工作需着力把握“四要素”。

一要继续改进村转社区的组织设置。紧紧围绕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结合本地实际,按照有利于党对基层组织的领导,有利于加强党员教育管理,有利于党组织发挥作用的要求,加强对村转社区基层组织的设置。首先,要理顺村转社区各类党组织管理关系,进一步做好社区一级党组织的设置,加强村转社区党组织的领导地位。要借鉴城市社区的一些好经验与做法,提高党组织开展活动的层次。其次,要加强村转社区党组织领导班子建设。村转社区党组织能否发挥作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党组织领导班子的素质和能力,在加强村转社区党组织班子建设时,注意选优配强党组织负责人。同时,通过建立社区党务干部教育培训和激励保障机制,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能力,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二要合理定位村转社区的组织职责。要从巩固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维护社会稳定和推进民主政治健康发展等角度,把社区党组织定位于农村社区的领导核心。在具体工作中,社区党组织必须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充分调动社区各方面的积极因素,以服务和满足广大居民群众和驻区单位的需要为目标发挥三项职

能:一是政治核心职能。把贯彻党的方针政策与社区建设和管理结合起来,保证社区各项工作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健康发展,为社区的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进一步密切党群关系,增强党的凝聚力,巩固党在社区的执政基础。二是协调服务职能。社区党组织应在地区性、社会性、公益性工作中发挥协调作用,以广大居民群众和驻区单位的共同利益和需要为出发点,协调好社区内各类群体的利益。通过建立社区服务中心、社区求助热线以及在职党员服务社区等活动,服务居民、凝聚人心。三是思想引导职能。发挥社区与群众贴近的优势,做好群众思想政治工作,努力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水平和民主法制观念。

三要切实增强村转社区的战斗堡垒。推进社区党建工作创新,增强党员队伍生机活力,建设高素质社区党组织带头人队伍,构建城乡统筹的党建新格局。一是实施“素质提升工程”,提高村转社区党员干部的执政能力。村转社区党员干部的教育要制度化,把经常性学习与集中培训结合起来,把政治理论教育与实际工作技能培训结合起来,每年适当集中一段时间,对村转社区干部进行思想教育,同时采取多种形式对他们进行法律法规、市场经济知识和致富技能的培训,帮助社区干部不断提高思想素质和工作水平,提高带领群众调整经济结构、发展农村经济的能力,掌握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的本领和方法。二是实施“系统完善工程”,重视对村转社区党员干部的规范管理。要进一步完善制度,加强民主监督,善用惩戒手段,使村转社区党建工作有法可依,违法

必纠;使农村社区党员干部自觉将其行为纳入规范化的轨道,为加强农村社区党建工作提供良好的政务环境。

四要不断提升村转社区的党建活力。由于村转社区服务对象的不确定性、服务机制的不完善性,必然会出现党组织和党员、党员和群众互相认知度比较低的情况,必须建立有效的制度,才能不断提升农村社区党建活力。一是建立主题实践活动制度。开展主题实践活动是新形势下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途径,是党员教育取得实效不可缺的有力抓手。对于村转社区党建来说,由于其本身的复杂性、动态性、多元性的特点,开展主题实践活动是凝聚党心、凝聚民心的一个非常好的措施。要紧密结合本地区、本单位的实际,精心谋划,充分准备,切实取得帮助群众、促进工作等实效。二是建立关爱党员制度。在对党员严格要求、严格管理的同时,树立“管理就是服务”的新理念,推进党员教育管理的方式转变。以保障党员民主权利为基础,不断完善保障党员行使民主权利的运行机制。大力推行党务公开制度,保障广大党员对党内事务的知情和了解。制定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的制度,进一步增进党员与群众的感情,提高服务群众的本领。建立党员表彰奖励机制,开展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优秀社区党支部书记评比表彰活动,并将荣誉表彰与物质奖励、政治待遇、干部任用结合起来。建立党员结对帮扶制度,形成上级党组织关心下级党组织,各级党组织关心帮助生活困难的党员解决问题,党组织和党员关心帮助困难群众的生动局面。

第三篇:农村社区调研报告

洗耳河街道关于推进城镇化过程中村转社区

党建工作有关情况的调研报告

为进一步加强村转社区党建工作规范运行,洗耳河街道工委按照市委组织部对该项工作的安排部署,结合辖区实际,对全街道村转社区党建工作进行了认真细致的专题调研,具体调研情况如下:

一、社区党建工作基本情况

洗耳河街道工委辖区面积22.5平方公里,3.2万口人,辖9个社区(村),其中社区1个、村转社区5个、共计党员363名。各社区活动场所全部超过200平方米,电脑、电视、投影仪,办公桌椅、柜子、建身器材等配套设施健全。

二、调研方式和人员范围

本次调研主要采取实地调研和召开座谈会的方式进行。

1、组织深入实地进行调研。街道工委组织领导班子成员、二机机构负责人、各村转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等人员,深入到辖区各社区,积极总结街道工委在社区党建工作中的经验,认真查找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整改建议。

2、召开专题座谈会研究。街道工委参加社区党建工作调研的人员,召开专题座谈会,参加座谈会的人员根据自身调研实际,对村转社区调研情况进行认真分析、总结,对下一步如何开展村转社区党建工作,进行了深入探讨和研究。

三、新形势下加强村转社区党建工作的重要意义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村转社区日益成为人民群众社会生活的重要载体。村转社区党建工作已成为社区各项工作的龙头,做好新形势下社区党建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首先,新形势下加强村转社区党建工作,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巩固党在农村工作基础的重要举措。各村转社区是党和政府联系居民群众的“连心桥”、为人民办实事的“服务站”、做好基层工作的“稳定器”。加强和改进社区党建工作,有利于进一步打牢党的工作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其次,新形势下加强村转社区党建工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村转社区身处基层第一线,社区环境、社区服务、社区治安、人际关系、精神文明建设都直接影响着经济社会发展,关系到群众的切身利益。加强和改进社区党建工作,有利于推动社区建设、管理和服务,使社区工作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让社区更新、社会更稳、经济更强,为科学发展、加快发展提供和谐的社会环境。

再次,新形势下加强村转社区党建工作,是顺应新时期社会结构变化,提高管理服务水平的迫切需要。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结构已经从单位制结构向社区制结构转化,社区人员构成越来越复杂,社区成为了各种群体相处的社会生活共同体,承载着越来越繁杂的社会事务,这也为社区管

理提出了新的课题。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我们必须加强和改进社区党建工作,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提升社区党组织影响力,使之成为社区建设、管理和服务的中坚力量,为社区建设把握方向,把社区管理的各项工作推向新水平。

四、当前村转社区党建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村转社区是处在城市化初始、发展和基本成熟阶段上的过渡性社区。它的动态特征明显,新生和存在的问题较多,随之而来的是社区党组织面临着职能变化大、职责不明确等问题。这是从农村党建向城市社区党建转变过程中必然经历的一个阶段。从我们的调研情况来看,目前村转社区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不适应”:

一是表现在干部群众观念的不适应。首先是概念上的模糊:有的把村转社区类同于城市社区,认为进入社区后,就可以与城市居民一样享有医疗卫生、养老失业等各种社会保障待遇;有的认为村转社区后与原来的行政村差不多,只是改了个名字换了块牌子而已;少数干部对村转社区后的认识也存在偏差,村转社区有哪些基本功能,他们说不完整。其次是思路上的缺乏:大部分村转社区依然采用以前行政村的工作方式,立足“自治、自主”。村转社区在发展社区文化、创建社区环境、搞好社区服务、扩大工作覆盖面方面缺乏工作思路,找不到抓手、摸不到门路。二是表现在班子成员素质的不适应。撤村建社区主要是针对

趋于近郊、城市化比较成熟、各方面基础比较好的行政村实施的。因此,村转社区相对于行政村来说,社区党组织班子成员素质相对较高,但是与城市社区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当前,村转社区党务工作者来源还比较单一,多数是从村干部过渡而来,存在着传统农村党建的思维定势。这决定了他们不能迅速适应社区党组织职能向服务和管理的转变,难以实现从农村党建领域向社区党建领域的跨越。

三是表现在教育管理模式的不适应。村转社区区别农村或城市社区的一个特点,就在于其人员成分复杂,流动性大,党员较难管理。随着城乡一体化建设力度的加大,村转社区构成会更复杂。一方面是一些单位在职、下岗、退休党员将户口迁入村转社区或跨社区流动,但组织关系不愿转入或未及时转入社区的情况较多,另外一方面则是社区内党员因拆迁过渡在外,而党组织未及时转移的也不少,这些情况给社区党组织掌握情况、开展活动、教育管理带来新的难度。另外,村转社区党员年龄老化的现象也不容回避。农村党员队伍的现状,决定了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和保持先进性有其局限性。社区党组织活动内容不够丰富,形式比较单一。党组织在如何开展服务活动,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方面,与城市社区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

五、新形势下加强农村社区党建工作的几点建议

加强村转社区党的建设,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是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强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建设的需要。开

展村转社区党建工作,决不是简单地挂牌撤牌,而是要在明确村转社区党组织功能职责、创新组织体系、拓展工作途径、提升党员素质等方面下功夫,这是加强和改进村转社区党建工作的立足点和出发点,也是当前村转社区党建工作中的“必修课”,新形势下加强村转社区党建工作需着力把握“四要素”。

一要继续改进村转社区的组织设置。紧紧围绕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结合本地实际,按照有利于党对基层组织的领导,有利于加强党员教育管理,有利于党组织发挥作用的要求,加强对村转社区基层组织的设置。首先,要理顺村转社区各类党组织管理关系,进一步做好社区一级党组织的设置,加强村转社区党组织的领导地位。要借鉴城市社区的一些好经验与做法,提高党组织开展活动的层次。其次,要加强村转社区党组织领导班子建设。村转社区党组织能否发挥作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党组织领导班子的素质和能力,在加强村转社区党组织班子建设时,注意选优配强党组织负责人。同时,通过建立社区党务干部教育培训和激励保障机制,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能力,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二要合理定位村转社区的组织职责。要从巩固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维护社会稳定和推进民主政治健康发展等角度,把社区党组织定位于农村社区的领导核心。在具体工作中,社区党组织必须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充分调动社区各方面的积极因素,以服务和满足广大居民群众和驻区单位的需要为目标发挥三项职

能:一是政治核心职能。把贯彻党的方针政策与社区建设和管理结合起来,保证社区各项工作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健康发展,为社区的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进一步密切党群关系,增强党的凝聚力,巩固党在社区的执政基础。二是协调服务职能。社区党组织应在地区性、社会性、公益性工作中发挥协调作用,以广大居民群众和驻区单位的共同利益和需要为出发点,协调好社区内各类群体的利益。通过建立社区服务中心、社区求助热线以及在职党员服务社区等活动,服务居民、凝聚人心。三是思想引导职能。发挥社区与群众贴近的优势,做好群众思想政治工作,努力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水平和民主法制观念。

三要切实增强村转社区的战斗堡垒。推进社区党建工作创新,增强党员队伍生机活力,建设高素质社区党组织带头人队伍,构建城乡统筹的党建新格局。一是实施“素质提升工程”,提高村转社区党员干部的执政能力。村转社区党员干部的教育要制度化,把经常性学习与集中培训结合起来,把政治理论教育与实际工作技能培训结合起来,每年适当集中一段时间,对村转社区干部进行思想教育,同时采取多种形式对他们进行法律法规、市场经济知识和致富技能的培训,帮助社区干部不断提高思想素质和工作水平,提高带领群众调整经济结构、发展农村经济的能力,掌握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的本领和方法。二是实施“系统完善工程”,重视对村转社区党员干部的规范管理。要进一步完善制度,加强民主监督,善用惩戒手段,使村转社区党建工作有法可依,违法

必纠;使农村社区党员干部自觉将其行为纳入规范化的轨道,为加强农村社区党建工作提供良好的政务环境。

四要不断提升村转社区的党建活力。由于村转社区服务对象的不确定性、服务机制的不完善性,必然会出现党组织和党员、党员和群众互相认知度比较低的情况,必须建立有效的制度,才能不断提升农村社区党建活力。一是建立主题实践活动制度。开展主题实践活动是新形势下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途径,是党员教育取得实效不可缺的有力抓手。对于村转社区党建来说,由于其本身的复杂性、动态性、多元性的特点,开展主题实践活动是凝聚党心、凝聚民心的一个非常好的措施。要紧密结合本地区、本单位的实际,精心谋划,充分准备,切实取得帮助群众、促进工作等实效。二是建立关爱党员制度。在对党员严格要求、严格管理的同时,树立“管理就是服务”的新理念,推进党员教育管理的方式转变。以保障党员民主权利为基础,不断完善保障党员行使民主权利的运行机制。大力推行党务公开制度,保障广大党员对党内事务的知情和了解。制定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的制度,进一步增进党员与群众的感情,提高服务群众的本领。建立党员表彰奖励机制,开展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优秀社区党支部书记评比表彰活动,并将荣誉表彰与物质奖励、政治待遇、干部任用结合起来。建立党员结对帮扶制度,形成上级党组织关心下级党组织,各级党组织关心帮助生活困难的党员解决问题,党组织和党员关心帮助困难群众的生动局面。

第四篇:农村社区建设调研报告

农村社区建设调研报告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不仅带来了生产生活方式的巨大转变,还将引发农村管理方式的重大变革,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农村社区建设调研报告,欢迎大家参考借鉴。

为了加快新农村百村万户小康住宅工程,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近日,区政协组织部分委员,深入河东、金沙等10个乡镇的13个新型社区,采取实地查看和村组干部、农户交流等方式对全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规划、工程进度、土地利用、资金筹集、基础设施配套及社区管理运行等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发展现状及呈现的特点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作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部署后,我区把农村小康住宅建设做为实践和探索新农村建设的有力抓手,审时度势在全区实施新农村百村万户小康住宅建设工程,在城乡融合发展战略迅速推进的新形势下,按照农民集中居住、生产生活分离、功能配套完善、社区管理规范的目标,采取合村并点的方式建设新型农村社区。今年以来,新建新型农村社区和小康住宅示范点48个,10561户,其中动工新型农村社区24个,9983户,动工小康住宅点24个,578户。

(一)农村面貌变化快。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推动了农村生产、生活和管理方式的变革,社区的建设,打破了传统的观念,人畜分离,把后院从原来的生产区变为生活区,有效地杜绝了畜禽、秸秆进入小区,影响环境卫生的三堆从根本上得到了治理,农民离土不离乡、就业不离家、进厂不进城、就地市民化。城乡融合迈出了实质性步伐,农民将住

上单元房,购物有超市,休闲有广场,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二)群众得到实惠多。几年来,市、区财政补助资金3000多万元,用于新型农村社区、小康住宅示范点建设。对近两年20户以上的小康住宅示范点,今年300户以上的新型农村社区,每户给予不少于2万元的补助,农民群众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农村信用社发放微利、政策性信贷,其它商业银行积极支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如五和乡为解决群众资金困难,和建设银行武威分行合作,正在为社区入住农户办理按揭贷款。一些企业集团参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减轻了农民负担。住房一次投入长期使用,据调查,目前我区农宅82%以上是砖土木结构,使用期限一般在20年左右,新建的农宅基本是全框架钢筋混凝土结构,使用期限70年左右,避免了农民在住宅建设上的重复投入。

(三)拉动投资贡献大。今年以来,全区新建新型农村社区和小康住宅示范

点共10561户,目前已完工8526户,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亿元,占同期全区固定资产投资亿元的%。带动了钢筋、水泥、玻璃、塑料、木材、砖瓦等一系列建材生产消费,促进了家电、运输、通信、建筑、餐饮等行业发展,拉动了全区经济快速增长。

(四)土地节约集约化。新型农村社区规划以多层或小高层为主,按照小区式集中建设,单体面积在90㎡左右,大幅度节约了土地。如金沙乡金厦社区,规划占地1204亩,入住农户4049户,可节约用地750亩;河东乡中心社区一期规划占地300亩,入住农户630户,可节约土地840亩。据区委农办测算,目前我区农村住宅占地近万亩,户均亩,发展新型农村社区全区预计占地不到8万亩,土地节约的空间非常大。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从入户和群众交谈以及在乡镇召开座谈会了解的情况看,群众对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积极性高,但也程度不同地

反映出了一些担忧,综合起来主要存在以下五个方面的问题。

(一)总体规划滞后。全区新型农村社区总体规划还没有启动,部分乡镇只是依据当地群众的积极性搞建设,选址的随意性很大。空间布局辐射人口少,建设规模小,如发放镇在一平方公里范围内布局了贾家墩、双桥和小路社区,造成入住农户分摊的基础设施配套费用和运行成本高。同时,新型社区建设和二、三产业的发展布局统筹考虑不够。

(二)建设机制不完善。没有建立统一的协调机制和完整的工作流程,建设手续多,报批困难。如高坝镇十三里社区报批手续达15项之多,收费平均达到170元/㎡,办完所有手续时间长达6个多月。有些社区土地使用不规范,存在未批先建的问题。社区后期的运行和管理还没有深入研究,群众还存在上水何处来,下水如何排,取暖怎么供,社区谁来管的顾虑。

(三)基础设施配套缓慢。各乡镇普

遍重视住房实体建设,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比较缓慢。个别乡镇未将基础设施配套部分计入住宅建设成本,实现完工入住的资金缺口大。如河东乡前期为鼓励农户到中心社区居住,未将供暖、供水、供电、排水等基础设施配套相关费用摊入房价,建设资金缺口达600多万元;补助资金、危改资金和其它项目资金拨付和工程建设进度不同步,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基础设施配套;已经建成的示范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还没有全面完工,影响了群众入住的满意度。

(四)筹资渠道不宽。新型社区建设需要大量资金投入,据乡镇初步测算,每户建筑面积以80--120㎡计,建房资金需要12--18万元,主要靠群众集资和政府补助。建设500户以上规模的社区,按照目前设计要求,水、电、路、供暖、垃圾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投入户均需2--3万元,资金压力相当大,社区建设向纵深推进存在很大的难

度。

(五)工程质量管理不够规范。部分社区建设前期工作不细,施工准备工作不充分,以包代管,管理制度不健全;个别施工企业技术力量不足,规范性施工不到位;有的乡镇工程招标、质量监管未完全按基本建设程序办事,监理费用由施工方承担,工程监理错位,不能有效履行其职责;现场监理质量控制体系不健全,施工检查、旁站监理不到位,资料记载不全,存在质量管理漏洞。

三、对进一步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建议

(一)加大宣传力度,健全工作推进机制。实践证明,开展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工作,不仅是解决三农问题、加快新农村建设的突破口,更是实施城镇化战略、统筹城乡融合发展的新契机。各乡镇、部门要高度重视,加大宣传引导力度,认真总结经验,抓好典型带动,用新的理念指导建设,用实际案例教育引导群众,形成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合力。

要进一步加强领导,组建一支业务熟、素质高、能力强的建管队伍,具体负责政策研究、组织协调、措施落实、施工管理、监督检查等工作。强化联席会议、一事一议会议制度,凡是区上办理的各种手续,简化办事程序,尽量减免各种规费。市一级报批的建设手续,由乡镇提供完备资料,对口区级部门协助报批。同时,进一步明确部门、乡镇、村委会、农民群众在社区建设中的责任,形成政府统筹推进、部门协调配合、乡(镇)村积极运作、农民主动参与的推进工作联动机制。

(二)坚持规划先行,确保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科学合理。要坚持先规划后建设,依照《甘肃省统筹城乡发展试验区武威城乡融合发展核心区总体规划》,邀请国内有资质、有影响的规划单位,打破现行的行政区域界线,采取合村并点的方式,加快制定全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总体规划和各乡镇的详细规划,与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以及村镇体系、农村住

房建设等专项规划相衔接,与产业发展规划、农村公共服务规划以及社会事业发展规划等有机结合、配套跟进。要充分考虑各乡镇的历史沿革、地理位置、资源配置、人文环境和村民生活习惯等因素,合理确定社区建设位置和规模。积极探索适合我区实际的建设模式,建议城郊和工业园区乡镇发挥土地增值优势,借助相关政策和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机遇,以小高层和高层为主;金色大道沿线条件较好的乡镇,以高层或多层为主;人口分散,经济条件薄弱、有荒滩空地的沿山边缘乡镇根据群众意愿以二层或平顶房为主,因地制宜建成一批各具特色、风格鲜明的新型农村社区。

(三)强化产业支撑,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提供持久动力。农户入住社区后,虽然生活开支有所增加,但相对完善的服务功能,可以使他们从繁重的家务和土地劳作中解放出来,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发展产业、增加收入。一是注重产业发展。随着社区规模的扩大,要

更大范围规划产业布局,加大劳务输出,促进土地合理流转,实现生产规模化、专业化、产业化,催生一批高效节水种植大户、设施农牧业大户、特色林果业大户和龙头企业,从而使农民群众既不离乡也不离土,就近就业,形成农民增收致富的稳定来源。二是引导好各种农村合作组织在社区中的衔接,发挥优势,为农副产品的外销搭建好平台。三是有针对性地引进劳动密集型、适于松散管理、分散经营或生产的企业,为家庭妇女和居家留守人员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增加收入,解决入住的后顾之忧。

(四)拓宽融资渠道,破解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资金瓶颈。资金短缺是制约目前我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最大因素。要进一步完善社区建设扶持政策,探索市场化融资新路子,多元化融集资金。一是建立农村社区建设专项资金逐年稳步增长机制。区上每安排一定的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并逐年增加,同时积极争取上级项目和资金支持,用于农村

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二是用足用活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以地生财,借地发展,对集体建设用地,除统筹安排好农村社区及公益事业建设用地外,在符合规划的前提下,可置换为城镇建设用地指标使用。对形成的土地增值收益,除国家规定用途外,其余部分应优先用于社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配套。三是整合农村住房建设和危房改造、新农村建设等多个部门涉农资金捆绑使用,按照渠道不乱、各记其功、统一拨付、集中投放的原则,用于农村社区建设。四是引导社会资金参与社区建设。积极招商引资,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对公共服务设施项目进行包装,积极推介,广泛吸纳社会资金参与建设。五是引导金融资金参与社区建设。鼓励金融机构在金融产品、担保方式、投融资模式等方面进行创新,多方化解资金难题。

(五)保证工程质量,不断提升农村社区建设整体水平。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是一项惠及广大农民群众的德政工程、民心工程,必须自始至终坚持高质量建设。严把质量安全关,不能因盲目降低成本、满足群众的购买能力而忽视工程质量。继续严把施工图审查、招标、监理、质监等重要环节。充分发挥相关部门对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的监管作用,对在建工程进行安全、质量、手续、监理、节能方面的全面检查,切实搞好建筑质量监理和工程验收。要按照建设集约化、居住生态化、管理科学化、布局合理化的理念,做到八通(路、电、水、沼气、电话、有线电视、宽带网、科技信息网络)、五化(硬化、绿化、亮化、美化、净化)、三有(休闲广场、农家店、农家书屋)、一集中(垃圾集中处理),对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休闲娱乐、绿化美化、生产布局等通盘考虑,努力建设一批设施完善、功能齐全、服务配套的新型农村社区,确保群众买着放心、住着舒心,把好事办实,让群众满意。

(六)创新工作思路,不断提高社区

管理服务水平。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不仅带来了生产生活方式的巨大转变,还将引发农村管理方式的重大变革。社区建成后,几个村集中居住,村级组织如何设置、集体资产如何管理、物业和社区服务如何开展等等,都是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因此,在社区建设的同时,就要提前思考社区管理工作。建议有关部门和乡镇及早研究农村社区管理的新途径,培养一批指导社区管理及服务的人才,为新型农村社区管理蓄积力量。

第五篇:农村社区党建调研报告

柳堡镇农村社区、村转社区党建工作

有关情况的调研报告

接县委组织部通知以后,柳堡镇高度重视,组织我镇调研室、党建办深入我镇社区,进行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总结如下。

顺时应势,积极调整,创新农村社区党建思路。

农村社区的发展没有可完全借鉴的模式,只能是结合自身实际,摸着石头过河,探索着前进。柳堡镇积极顺应农村社区党建工作中的种种新情况、新问题、新变化,创新农村社区党建思路,积极调整组织设置,大力加强农村社区党组织自身建设,为扎实开展农村社区党建工作提供了坚强的政治和组织保障。

一是创新农村社区党组织设置。谭家社区脱胎于农村行政村,社区党组织的功能职责既不同于农村行政村也不同于城市社区,既要行使城市社区的职能,同时还必须承担原村委会的部分职能。基于这种考虑,我镇成立了谭家社区党总支,下设3个村党支部,全面领导整个社区的工作。党支部书记由办事处书记兼任。谭家社区党建的运作模式是:以村带居、双向管理,采用“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的过渡模式,理顺“村党支部—党小组长—党员”、“村委—村民组长—村民”的组织设置。

二是优化农村社区党组织班子。柳堡镇党委始终把农村社区党组织班子建设作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点内容来抓,不断创新社区干部建设机制,努力建设一支政治素质好、文化程度高、年龄结构合理、有创新精神的农村社区干部队伍。通过“两推一选”、公开选拔等方式充实社区党组织领导班子。农村社区党组织还开展了“双培双带”活动,努力把党员培养成创业致富带头人,把创业致富带头人中的先进分子培养成党员,实现党员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

三是完善社区党建工作运行机制。针对农村社区建设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柳堡镇成立了农村社区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及时召集会议,研究解决社区党建工作中遇到的重大困难和问题,充分发挥好组织指导作用。同时,逐步建立健全了社区党建五大目标体系,即社区党组织和居民自治组织体系,共驻共建、资源共享的社区共建体系,重心下移、权随责走、费随事转的社区工作体系,亲民、便民、利民的社区服务体系,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社区文化活动体系。努力构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生活便利、人际关系和谐的新型农村社区。

理清思路,准确定位,着力强化农村社区党建工作的服务功能。

农村社区党建工作是个新课题,在新形势下,沿用过去农村党建工作的方式办法,收效并不是十分良好,照搬照套城市街道社区党建工作的方式方法也难以行得通。在工作实践中,柳堡镇逐步确立了农村社区党建工作的职能定位是:以提高社区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为目标,始终突出发展经济、服务群众这一重点,强化社区服务,完善社区功能,改进社区管理,提升社区品位,为群众创造社会治安稳定、社会风气良好、环境整洁优美、精神文化生活丰富的文明社区、和谐社区。积极推进农村社区党组织工作职能的转变,在便民、助民、富民、安民上下功夫。

一是成立社区党员服务中心。建设了高标准的社区党员服务中心,下设党员服务大厅、流动党员服务站、党员志愿者活动站、党员活动室、远程教育播放室、党员代表议事室、党员教育室等“一厅两站六室”,规范了服务中心工作职责、服务项目、办事流程、活动制度等,方便党员群众办理事项,着力搞好对党员群众的教育管理和生产生活服务,并将服务范围逐步扩大到水电维修、就业援助、计生服务、纠纷调解、法律咨询等领域。

二是建立公共服务组织。致力于打造诚信、友爱、互助的新型农村人际关系,以社区服务为基本职责,促进社区服务社会化、市场化、产业化,积极探索服务农民群众的工作载体和方法。结合社区实际建设了社区医院、健身活动广场、警务室、幼儿园等,方便群众就医、文体活动、调解矛盾纠纷等,着力强化社区的公共服务功能,促进社会和谐。

三是营造和谐社区文化。把社区文化建设作为社区党建工作的重要载体,积极培育和发展具有农村特色的社区文化。通过开展创建文明社区、文明家庭等活动,大力弘扬先进社区文化,不断提高社区农村居民的文明素质和文化涵养。依托社区人口学校、社区党校、党员活动室、老年活动室等阵地,对农民群众开展普及科技文化知识、公民道德教育和法律法规教育,提高社区居民的文化水平和整体素质,教育引导农民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使农村社区居民尽快完成从村民向居民的转变。

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全面推进农村社区党建工作的几点建议。

农村社区是一个新生事物。柳堡镇积极探索农村社区党建工作的做法和经验,为下一步全面推进农村社区党建工作提供了有益的探索和思考。

建议一:必须高度重视利益协调,夯实建立和谐社会的群众基础。妥善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要始终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切实解决好“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的根本政治问题,悉心研究和把握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探索建立和不断完善为民服务的长效机制,切实提高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服务群众的本领。

建议二:必须大力推进农村社区党的建设,夯实建立和谐社会的组织基础。构建和谐社会,关键在党。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必须切实加强各个领域党的建设工作;党的建设工作的不断加强,又必将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农村社区是农村城市化现代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作为农村社区建设核心内容的社区党建,要求党的组织必须主动适应农村体制变化和加快城市化进程的要求,大胆实践,勇于创新,不断转变执政方式和工作作风,努力提高农村社区党建工作水平,推动农村、城市、企业等各方面党的建设工作,形成融农村党建、企业党建、新经济组织党建、社区党建为一体的“大党建”格局。

下载农村社区调研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农村社区调研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农村社区建设专题调研报告

    农村社区建设专题调研报告 农村社区建设专题调研报告 温江区天府街道办事处 农村社区建设专题调研报告 根据温民发[]33号文件的精神,我街办组成专门调研小组对农村社区建设......

    社区和农村警务工作调研报告

    社区和农村警务工作调研报告公安部颁布《关于实施社区和农村警务战略的决定》以来,xx市局认真贯彻各级关于社区和农村警务工作的指示精神,精简机关,充实基层,最大限度的把警力下......

    社区和农村警务工作调研报告

    农村社区和警务工作调研报告公安部颁布《关于实施社区和农村警务战略的决定》以来,认真贯彻各级关于社区和农村警务工作的指示精神,招录治安管理员充实基层,最大限度的把警力下......

    农村社区建设对策调研报告

    农村社区建设的最终目标是新型农村社会生活共同体。新型农村社会生活共同体,不仅体现出凝聚性与组合性,同时更加具有包容性。构建新型农村社会生活共同体,可以不断提升社区居民......

    关于农村社区建设的调研报告

    关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调研报告 2006年,中央明确指出“推进农村社区建设”的政策要求,由民政部牵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工作。省九次党代会提出以新型城镇化为......

    宁波市农村社区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宁波市农村社区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加强农村社区建设,保持农村社会和谐稳定”是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也是市委、市政府继新农村建设之后推进我市农村经济社......

    2010关于农村社区建设的调研报告

    关于农村社区建设的调研报告 刘桥 姜志 2006年10月,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积极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健全新型......

    农村社区共青团工作调研报告(推荐)

    把农村社区作为发挥共青团组织作用的新阵地,必将成为新形势下共青团工作的新课题。因此,进一步加强农村社区共青团组织的建设、推进农村社区共青团工作,探索并逐步形成适应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