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垃圾分类情况汇报篇三】
垃圾分类是一项实现资源的再循环,利于经济、社会与环境和谐可持续的社会发展的社会工程,一直以来,XX街道积极响应上级号召,开展垃圾分类工作。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XX街道为扎实做好垃圾分类工作,积极探索,结合辖区实际,分类施测,成效明显。XX街道以老旧小区为主,卫生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为解决环境卫生问题,打造宜居环境。在小区各楼道口显眼位置摆放分类垃圾桶,两两配对,更换分类标识破损的垃圾桶。在XX核心保护区增设各类温馨提示牌、横幅、广告标语,营造垃圾分类宣传氛围,提高居民意识。在XX正街显眼位置增设分类垃圾桶,安排志愿者引导商街经营户和游客正确投放垃圾。
二、存在问题
(一)分类意识淡薄。部分居民和游客卫生环保意识较为薄弱,随意堆放、乱丢垃圾的不良习惯依然存在。虽然绝大数游客和居民可以做到不乱丢垃圾,但还是很难区分可回收与不可回收垃圾的区别,对于垃圾投放分类意识还有待提高,分类垃圾箱形同虚设。
(二)专业分类难精准。目前辖区垃圾回收多以混合收集为主,收集之后运至中转站,再运至处理场,使得许多可利用物资和有毒有害物质一起混入垃圾中,导致大部分的小区生活垃圾虽然做到分类投放了,但并未做到分类投放,影响生活垃圾的分类减量收集和压缩转运,加大垃圾处理的难度。
(三)硬件设施缺乏。目前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技术及配套设施缺乏,长效管理机制一段时间难以形成。
(四)处置利用率低。群众随意性丢弃、疏于分类的生活习性短期难以转变,分类后垃圾除少部分可回收变卖外,其余大量垃圾仍进行填埋处理,没有达到垃圾分类后资源化利用的效果。
三、意见和建议
(一)注重垃圾分类宣传引导。一是在单位全面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培训,由党政办牵头,重点组织开展机关单位主题宣传培训,提高街居干部职工垃圾分类意识。二是广泛推进垃圾分类知识“进校园”,深入开展中小学及幼儿园的垃圾分类教育,普及分类知识,通过学生“小手拉大手”广泛宣传生活垃圾分类和处理的重要意义,使其影响深入家庭,进一步提高全民卫生意识。三是积极做好走访群众工作,结合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开展垃圾分类主题宣传,借助群众“人传人”的传播途径,带动辖区群众广泛参与垃圾分类行动中。
(二)推进生活垃圾“定时定点”投放。在小区推行生活垃圾“定时定点”投放,逐步落实垃圾分类居住区垃圾分类投放“定时、定点、定类、定员”制度(非定时定点时间,开放误时分类投放点),在垃圾回收箱标明分类与回收时间标志。在每周的特定日进行特定种类的垃圾集中回收,以便很好的循环利用。通过定时定点投放,规范居民垃圾分类行为,提升源头分类实效。
(三)建立居住区垃圾分类综合治理机制。一是要落实街道垃圾分类的属地主体责任,组织、指导、监督居民区开展垃圾分类工作,明确居民区各方责任,形成共治格局。二是要充分发挥居民区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协调各方,做好居民区垃圾分类的宣传引导、协调推进和指导监督,建立基层党组织、居委会、业主、物业“四位一体”沟通、监管机制,并通过制定、落实居民守则等措施,充分发挥党员、楼组长模范带头作用,积极引导居民做好生活垃圾分类。
(四)增设固定站点规范垃圾投放。XX核心保护区内增设固定垃圾投放点,在固定站点悬挂张贴垃圾分类指南。根据垃圾分类在每站点设立摆放不同颜色标识的垃圾投放容器。做到分类投放容器设置规范、方便投放、标识清晰、便于管理,宣传新颖。组织志愿者在核心保护区开展文明劝导,引导游客做到“积极参与垃圾分类,营造美好XX环境”。
(五)发挥党建引领带动全民参与。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积极开展“我是党员我带头,垃圾分类我先行”主题实践。发出倡议,号召并组织广大党员干部积极投身到垃圾分类处理这场“环境保卫战”中。为广大群众做出示范,以实际行动带动身边人参与到生活垃圾分类中来,实现垃圾分类工作全覆盖,确保打赢打好生活垃圾分类的攻坚战、持久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