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社会治理创新工作开展情况汇报
社会治理创新工作开展情况汇报
近年来,xx县围绕加快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更高水平平安xx的总目标,推进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落实,全面实施以党建为引领,“雪亮村庄”、“专调联调”、“政法大数据”为措施,更多共建共治共享特色亮点为基础的xx社会治理创新。
一、以“党建引领”为核心,引领社会治理创新
全县上下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社会治理全过程各方面,使社会治理创新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健康发展。要通过探索在联系服务群众中团结引导群众、提高群众组织化程度两项工作,把党建和公共服务、公共安全等治理内容紧密连接,制定“三会一课”等组织生活规范化制度,不断建强基层党组织,更好发挥党组织领导全县各级社会治理创新的坚强战斗堡垒作用;通过抓示范带动锻造先锋团队,着力构建党员示范岗、示范团队、示范单位、示范产业等示范体系,开展担当作为好班子、好干部评选,引导党员在社会治理创新中当先锋、作表率;通过扎实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进一步修复净化基层政治生态和社会生态;通过抓党建宣传筑牢思想防线,建好用好智慧党建平台。全面增强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确保全县社会治理创新有推力、有动力、能落地。
二、以“专调联调”为根本,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
坚持以维护稳定为目标,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在全县持续推进医疗纠纷、交通纠纷、婚姻家庭纠纷、物业纠纷、劳资纠纷、环保纠纷、消费者权益保障纠纷等xx个专业性行业性调委会实体化运作,确保重点系统、重点领域覆盖到位。进一步整合调解资源和调解力量,在发挥调解组织群众性、自治性基础上,吸收志愿者和专业人士加入,完善专家库人才资源储备,配齐配强调解员队伍,使专调会、行调会发挥第三方调解机构的重要作用,通过提前预防、主动介入、及时化解,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的职能作用。打造集诉讼服务、立案登记、诉调对接、速裁快审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分流化解大量简易和适宜调解的案件,优化司法资源配置,缓解诉讼压力,破解“案多人少”难题,提升办案质效,进而推动诉源治理。当前,政法部门尤其是司法行政部门不断推进“专调联调”各项措施实施;各级各部门主动作为,密切配合,推动传统解纷方式向现代解纷方式转型升级,最大限度地把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三、以“智慧政法“为导向,科学实践“政法大数据”
坚持以促进公平正义为核心,强化政法领域科技创新力度。持续运行好政法大数据办案系统,对大数据在具体执法司法实践中的运用进行有益探索,通过制订盗窃、抢劫、故意伤害、故意杀人、毒品等5类刑事案件统一适用的证据指引标准,打通法院、检察院、公安局数据“孤岛”,实现“一把尺”办案,减少司法任意性,规范执法办案,加强执法司法活动监督,促进司法公开公正,提升办案效率和司法公信力。这里尤其要强调的是,政法各部门在将“政法大数据”办案平台作为5类刑事案件办理必经程序的基础上,实践更多更标准的证据指引,丰富平台使用功能。通过科技运用,最大限度减少案件人为干预,缩短案件时间,提升办案定性准确率,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
四、以“乡风文明”为灵魂,充分发挥群众智慧力量
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群众需要和工作职能,积极探索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新路径。在“自治”方面,拓宽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渠道,深化村民自治实践,提升村(社区)自治效能,进一步实现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民安民创;在“法治”方面,多途径开展“无访村”、“无诉村”等基层法治创建活动,深化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及长效机制建设,健全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在“德治”方面,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进一步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培育文明家风,引导形成正确价值取向,努力形成崇德向善、诚实守信、互助友爱的良好社会风尚。通过进一步实践“党建+”、“德育乡风”、“道德讲堂”、“爱心超市”等一大批“三治融合”乡村治理新项目持续落实落地,进一步提升xx县群众获得感、安全感和满意度。
第二篇:创新社会治理
如何推动社会治理创新
一、什么是社会治理
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在“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的小标题下,用了1000字左右的一段话,阐述了一个新的执政理念——社会治理。此前,经常使用的一个类似概念是“社会管理”。新的“社会治理”概念的提出,引出了一系列问题:什么是社会管理?什么是社会治理?社会管理与社会治理是什么关系,两者之间有什么区别?在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中,为什么要用社会治理取代社会管理?
“Governance”即“治理”的概念,在20世纪后半期随着新公共管理理论的风行而得到学界和政界的青睐。上个世纪90年代,联合国全球治理委员会对“治理”的界定是:“个人和各种公共或私人机构管理其事务的诸多方式的总和”。并列出了“治理”概念的四个特征:其一,治理不是一套规章条例,也不是一种活动,而是一个过程。其二,治理的建立不以支配为基础,而以调和为基础。其三,治理同时涉及公、私部门。其四,治理并不意味着一种正式制度,但确实有赖于持续的相互作用。值得关注的是,在这段对“治理”特点的表述中,可以概括提炼出四个关键词,即“过程”、“调和”、“多元”和“互动”。
按对“治理”的理解来看“社会治理”,是否可以作这样的界定:在社会领域中,从个人到公共或私人机构等各种多元主体,对与其利益攸关的社会事务,通过互动和协调而采取一致行动的过程,其目标是维持社会的正常运行和满足个人和社会的基本需要。
参照以上提出的“治理”的四大特征,对比“社会治理”和“社会管理”这两个概念,也可以概括出“社会治理”的四大特征:
社会治理必须强调“过程”。在这里,“过程”的涵义是:社会治理的动态性、发展性和延续性——社会治理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经济背景下进行的,所以既不能靠制定一套“一刀切”的规章条例,试图在任何时空条件下都以不变应万变;同时也不能靠一场“运动式”的大轰大嗡,试图在短时间内一蹴而就。而这两者,恰恰是以往“社会管理”的最显著的特点。
社会治理必须倡导“调和”。社会本身是一个有自组织能力的有机体,通常处于一个生机勃勃的过程中。所以,不能试图用某种强力乃至蛮力去“支配”社会。而是要让社会本身发挥其自我生存、自我发展乃至自我纠错、自我修复的功能。所以,社会治理需要高超的“治理艺术”,在收放张弛之间拿捏得恰到好处。而以往的社会管理的缺陷,恰恰是过于迷信强制力量。
社会治理必须兼顾“多元”。社会是由各个社会阶层和社会群体构成的,不同的阶层和群体的经济利益、社会地位和政治诉求都是不一致的。因此,社会治理必须非常重视治理主体的多元化——不论多数少数,不论强势弱势,不论公立民营,共同参与社会治理,共同分享发展成果。而以往的社会管理常常错把高高在上的施恩赐惠当成了最高境界,而且极具“社会排斥”的色彩。
社会治理必须注重“互动”。要引导全社会达成利益共识,尤其是针对长期目标的利益共识,就要建立一个适合多元主体参与的治理框架和社会机制。使多元主体都能够提出自己的利益诉求,然后在沟通交流、相互妥协、协商一致的基础上达成社会共识。在行动上,也应该是互动型的,上下配合,同心同德。而以往的社会管理常常是“一言堂”,急功近利,短视而只顾眼前利益。综上所述,以往的社会管理已经暴露出很多的认识误区和制度缺陷,诸如一刀切、运动式、压制型、堙堵式、恩赐性、排斥性、一言堂、功利心„„不一而足。这恐怕就是十八届三中全会要用一个新的概念,其实也是一种新的理念——社会治理来取代以往长期使用的社会管理一词的根本原因。
具体而言,当代中国的社会治理,就是要在承认个性化、多元化的基础上,通过互动和调和——沟通、对话、谈判、协商、妥协、让步——整合起各社会阶层、各社会群体都能接受的社会整体利益,最终形成各方都必须遵守的社会契约。
二、为什么要创新社会治理体制
总书记指出:“国家治理体系是在党领导下管理国家的制度体系,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领域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安排,也就是一整套紧密相连、相互协调的国家制度。”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社会治理体制占有重要位置,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已成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要实现“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治理体制,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的目标要求,就必须重视社会治理创新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实现社会治理的“五个转变”。
实现社会治理思维视角从“国内”到“全球”的转变。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我国把社会治理当成纯粹的国内事务,没有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思考社会治理问题。进入21世纪,我国的社会治理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国际竞争的日趋激烈和国际合作的日益频繁,加剧了各国的文化冲突,极大改变了政府社会治理的环境;大规模的人员、资源、信息、资本快速跨国流动,加速了风险传播,放大了危机影响,增加了社会治理难度;民主行政、责任行政、服务行政、回应行政等理念深入人心,冲击着政府社会治理的传统观念,对政府的社会治理能力形成挑战。在这一潮流下,任何一国的社会治理都不可能孤立进行,“全球治理”给“国家治理”带来了新的冲击。这就要求社会治理体系从一个封闭式的治理结构转向开放式的治理结构,并从“全球”的角度来考虑社会治理问题。经济全球化给社会治理带来的影响是双面的,一方面,经济全球化使我们可以借鉴国外先进的社会治理理念推动我国社会治理体制创新,提升社会治理水平;另一方面,在树立“全球”思维的同时,还要主动防范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各种社会风险。这就要求我们,在国内要进一步加强社会意识形态管理,深化公民国家意识、社会整体意识,积极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意识形态安全体系,形成法律法规、社会道德、文化传播多位一体的安全防范布局;在国际上,要进一步加大中国现代社会治理理念的宣传力度,树立正面形象,在涉及国内社会治理的问题上坚持原则,坚决杜绝任何外来势力干涉,依据本国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实现社会治理主导理念从“利益”到“价值”的转变。社会治理的政治性、公共性和社会性决定了其价值取向与单纯的经济管理活动追求个人利益、部门利益、集团利益最大化的价值取向截然不同。我国过去30多来年的公共管理,是以物质利益为导向的公共管理,实施的是“见物不见人”的发展方式,实施社会管理过程中,没有完全做到以人为本。在利益导向的社会治理理念下,社会风险不断增加,社会矛盾不断累积,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管理失灵状况。在此背景下,建立实现多元价值追求的复合治理,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治理的制度建设和治理实践工作中,形成科学有效的诉求表达机制、利益协调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最大限度地增进社会和谐成为应然选择,调整社会关系、协调社会利益、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秩序,实现政治、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实现“善治”的社会治理目标。
实现社会治理功能定位从“维稳”到“维权”的转变。“维稳”与“维权”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两者是辩证统一的。“维权”是“维稳”的基础,“维稳”的实质是“维权”。由于特殊的国情,实践中,我国社会治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单纯地强调“社会的稳定性”指标,忽视了“社会的公正性”“社会的参与性”等维度,虽然在一段时间内有效维护了我国社会的基本秩序和稳定局面,但也不利于社会活力的释放,导致了影响社会和谐的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当前,必须顺应公民权利意识大大提高的现实情况,公平保护公民利益,坚持依法治理和法治保障,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社会矛盾,从实体、程序和时效上充分体现公平正义的要求,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真正防止因为“维权”而产生的“维稳”问题,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实现社会治理主体构成从“一元”到“多元”的转变。长期以来,我国的社会管理主体主要是政府。“大政府”架构在一定阶段产生过一定积极效应。但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大政府的管理体制越来越不适应社会整体发展。现实中,政府负责等同于政府包揽,从观念到制度都排斥社会组织和公民参与社会管理,其结果一方面导致社会自治发展缓慢,公民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发展缓慢,另一方面导致了权力寻租和腐败现象的发生。实际上,社会治理除了国家和政府之外还应强调社会组织、企业、公民个体等社会力量的参与。社会需求是多样化的,不同类型的主体有不同的特点和不同的擅长,因此需要主体的多元化。要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格局,在转变政府职能的前提下,激发社会创造活力,为公众提供高质量、差异化的社会公共服务,实现从政府单一主体的单向度管理,走向多元主体的协同治理,推动社会治理从国家本位向社会本位转变。
实现社会治理方式方法从“刚性”到“柔性”的转变。社会治理既可以凭借法律约束、纪律监视、强迫控制等刚性手段,也可以依靠组织、协调、激励、感召、启发、诱导、协商等柔性方法。长期以来,政府在实施社会管理时,往往习惯于行政处罚等刚性措施,而对于柔性方法则较少采用和考虑。现代社会治理需要柔性治理思维,变硬约束为软引导,变强制服从为服务感化,变堵截民情为疏解民心,变应急管理为预防治理,变事后干预为事前预防,合理引导社会舆论,适时干预社会情绪,化解各种社会矛盾和风险。
三、如何创新社会治理
十八大提出,为了推动社会治理创新,必须做到:
(1)改进社会治理方式。坚持系统治理,加强党委领导,发挥政府主导作用,鼓励和支持社会各方面参与,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坚持依法治理,加强法治保障,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社会矛盾。坚持综合治理,强化道德约束,规范社会行为,调节利益关系,协调社会关系,解决社会问题。坚持源头治理,标本兼治、重在治本,以网格化管理、社会化服务为方向,健全基层综合服务管理平台,及时反映和协调人民群众各方面各层次利益诉求。
(2)激发社会组织活力。正确处理政府和社会关系,加快实施政社分开,推进社会组织明确权责、依法自治、发挥作用。适合由社会组织提供的公共服务和解决的事项,交由社会组织承担。支持和发展志愿服务组织。限期实现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真正脱钩,重点培育和优先发展行业协会商会类、科技类、公益慈善类、城乡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成立时直接依法申请登记。加强对社会组织和在华境外非政府组织的管理,引导它们依法开展活动。
(3)创新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体制。健全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建立畅通有序的诉求表达、心理干预、矛盾调处、权益保障机制,使群众问题能反映、矛盾能化解、权益有保障。
改革行政复议体制,健全行政复议案件审理机制,纠正违法或不当行政行为。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工作体系,建立调处化解矛盾纠纷综合机制。
改革信访工作制度,实行网上受理信访制度,健全及时就地解决群众合理诉求机制。把涉法涉诉信访纳入法治轨道解决,建立涉法涉诉信访依法终结制度。
(4)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完善统一权威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机构,建立最严格的覆盖全过程的监管制度,建立食品原产地可追溯制度和质量标识制度,保障食品药品安全。深化安全生产管理体制改革,建立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和安全预防控制体系,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健全防灾减灾救灾体制。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创新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依法严密防范和惩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
坚持积极利用、科学发展、依法管理、确保安全的方针,加大依法管理网络力度,加快完善互联网管理领导体制,确保国家网络和信息安全。
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完善国家安全体制和国家安全战略,确保国家安全。
第三篇:社会治理创新集萃
社会治理创新集萃
近年来,全省各地在社会治理创新方面积极贯彻中央和省委精神,取得了许多成功经验,提供了一些实用有效的工作样本。
南京市的“建邺模式”:
整合部门,三级互动。区级层面按照“大部制”改革思路,将综治办、社建工委、民政局整合成立区社会管理服务局,负责组织、协调、指导城市管理、综合治理、民生服务等工作,使全区社会建设、社会治理和为民服务一体化。街道按“一室三区”组建社会管理服务中心。社区优化管理服务功能,组成社区社会管理服务中心。通过部门整合和三级社会管理服务平台打造,集成了区域综合治理、民生事务协调和社会矛盾联合调解三大功能。
参与多元,资源集成。设立86512345“幸福宜居热线”、“幸福建邺”微博、“微建邺”微信账号等互动渠道,2.2万件次居民诉求,全部在平台形成工单,按流程办理。公开招募市民网格员,以诉求兑积分换服务,调动居民参与社会治理积极性。按“一体两翼”、“枢纽引领”的思路培育布局社会组织,即区社会组织培育基地为主体,街道、社区培育中心为两翼,群团组织及驻区单位为枢纽,实现主体有效驱动、两翼衔接补充、枢纽引领辐射。建立公益创投基金,92个公益项目获得500余万元财政扶持。
圈网互融,幸福乐居。从2012年5月起,连续投入53亿元,分4批建设128个项目,形成5分钟便民生活圈、10分钟综合服务保障圈、15分钟优质医疗圈。全区按照无缝隙全覆盖原则划分310个网格,社区民警、交警、城管、工商、药监、环保等执法力量组团下沉至网格,构建由网格社工统筹协调的“1+N”网格服务体系,并制定网格职责及规范,规范网格员“六个一”配置,增强了网格解决问题的能力。
徐州市的“睢宁模式”:
构建村民交流平台。由财政统一扶持,通过“一个平整场地、一组亮化灯具、一套音响设备、一批时尚青年带动、一支村干部队伍服务”“五个一”形式,搭起“舞动乡村”的平台。由文广新体局、教育局等部门组织文艺骨干对镇村干部进行文艺技能培训。村里设立文明乡风工作站,组建义工调解室。
构建村民议事平台。每周由村支部书记在“舞动乡村”现场向群众报告村里工作开展情况,听取群众建议。每两月召开一次村民议事会,对重大事项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征求意见,组织票决。每半年在“舞动乡村”现场开展勤政廉政工作,村党支部书记公开述职,班子其他成员书面述职,接受群众评议和组织评议。
构建问计于民平台。开展“三解三促”、“三问三请”活动,建立干部紧密联系群众的工作机制。睢宁县四套班子领导深入所包挂的镇(园区),通过“舞动乡村”活动平台了解民情民意、破解发展难题、化解社会矛盾。选派百名机关优秀干部进镇入村,走进“舞动乡村”活动现场,倾听群众心声,解决基层实际问题。
构建干部服务平台。安排职能部门积极开展送政策、送科技、送法律、送文化、送岗位、送服务的“六送”活动。健全群众反映事项交办、督办、考核、问责制度,确保群众话有处说、事有人办、办不好有人管。
构建文化建设平台。借助“舞动乡村”平台,通过老歌新唱等形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逐步渗透进去,结合乡村的特点,形成特色文化。
构建化育民风平台。要求各村在文化活动间隙建立“干部说事”、“有一说一”、“道德讲堂”等栏目,宣传政策、化育民风。
南通市的“海门模式”:
深化社会治理创新理念。将社会治理创新纳入财政专项预算,切实加大对重大项目、装备、队伍的保障力度,并配套建立奖励基金。手段上有效转变,在处理治理与服务的关系上更加突出服务,在加大服务中提升治理水平。
完善社会治理创新体系。率先探索建立平安法治建设综合指标考评体系,将影响社会稳定和反映社会走势的诸多因素进行量化处理,以“倒逼机制”传导维稳压力,增强维稳动力,变事后应对为事前防范,变被动保稳为主动创稳。推进社会治理创新项目。通过项目化推进、责任化落实、序时化查评的良性工作机制,强化对“十大社会治理惠民工程”、40个具体项目的推进落实。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新型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稳定风险评估等项目已成为长效性的工作机制。打造了社会管理服务中心、特殊人群服务管理“三中心一基地”、交通事故调处中心、社区管理“四长”负责制、社会组织培育发展、社会治理舆论宣传工程、行政复议规范化、法治文化节等一批具有海门特色的社会治理创新品牌。
提升社会治理创新水平。全面推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切实做到“应评尽评全覆盖”,实现矛盾纠纷由末端处置向源头治理转变。通过强化民生服务,利益协调、法治保障、诉求表达、矛盾化解等机制,从源头上预防化解了大批矛盾和问题。加强防控体系建设,强化特殊人群的服务管理、治安重点地区排查整治,动态治理能力得到增强,社会治安总体保持平稳,公众安全感、法治满意度分别达到了96.17%和99.67%。
常州市的“武进模式”:
科学划分社区网格。按照城市社区250户、农村社区150户规模,根据“任务相当,方便管理,界定清晰”的要求,充分考虑社区工作人员对社区地理位置、人员熟悉的程度等因素,共划分网格2521个。
配备专门管理人员。按“1+X+Y”格式实习网格管理。其中“1”为社区专职工作者,负责1-2个网格,为本网格内第一责任人即网格长;“X”为网格协理员,主要指党小组长、村(居)民小组长、治安联防人员、物管人员等;“Y”为网格信息员,如村(居)民代表、楼栋长、居民志愿者等。网格管理员在社区“两委”领导下,履行“政策法规宣传员、社情民意信息员、矛盾纠纷调解员、居民事务协管员、民主管理监督员”等职责。目前,全区城乡社区网格化管理体系已全面构建完成,共配备网格长2515名、网格协理员26446、网格信息员13904名。
实施“五位一体”管理。充分梳理社区服务管理事务后,将网格长、信息员、楼道长、城管、联防全部整合编入网格内。城管和联防全部由居委会从社区内招聘,由管理处任命社区民警任社区副主任,主抓社区网格化服务与管理工作。由社区居委会制定《社区平安建设考核细则》,明确将平安社区建设的5类18项指标分解到各个网格,作为各网格考核和网格长个人考评的重要标准,将社区力量拧成一股绳,齐心协力推进平安社区建设。强化干群互动,建立了以各网格居民代表、社区党员等为主体的社区“民主议事会”,定期集中商议社区各网格矛盾、群众诉求等社情民意,不仅提高了社区网格化管理办事效率,也极大地调动了群众的民主参与热情。
苏州市的“张家港模式” 张家港市紧紧围绕“实力强镇、科技名镇、生态美镇、和谐新镇”的发展定位,积极探索创新社会治理、推进基层协商民主、维护社会稳定的新方法,试点推行“三约三会”制度,将基层党内民主、依法治村、村民自治和党的群众路线深度融合,从源头上解决各类矛盾纠纷,进一步优化农村发展环境,改进干部作风,促进社会和谐,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
科学规范定“三约”。“三约”指村组织与村干部之间、村组织与村民之间、村民与村民之间,以合同、协议、纪要、责任书、承诺书等形式,就经济建设、社会事业、社会稳定、基层组织建设四大类内容进行约定。一是村组织与党员干部之间,约责任、定目标。由村组织分别确定每名村干部的岗位分工、职责范围、重点工作、进度要求和评价指标,制定村干部岗位履职协议书。在每年年初,组织全体村干部签订岗位履职协议书,并将每份协议书张贴于村务公开栏向全村村民进行公示,接受全村党员群众监督。二是村组织与村民之间,约权利、定义务。在土地流转承包、拆迁安置、占地补偿、失地农民养老等方面,由村组织出面与村民签订协议约定,明确了村委、村民双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有效取得村民的认同和拥护。在村级重大事项决策方面,注重听取党员与村民群众的意见与建议,将事务管理由村干部说了算,变成干部、党员、群众共同协商议定,充分体现群众意愿。三是村民与村民之间,约民规、定文明。以修订村规民约、制定居民文明公约为切入点,通过入户征求意见、村民代表参加讨论会议等多种方式,组织村民群众就倡导文明行为新风、发扬互谦互让美德等方面进行协商订约,作出共同承诺,形成一套全村认可、合理合法的村规民约。由全体村民自己明确“什么不可为”,自己承诺“违反后怎么办”,提升村民文明程度,推动“治民”向“民治”的转变。
发挥民主开“三会”。通过组织开好“三会”,有效促进“三约”的形成、制定、实现。一是民情征询会。通过“民情日记”活动、“网上村委会”平台等途径,村组织广泛征求社情民意,定期召开民情征询会,对征集上来的意见建议和矛盾问题进行梳理分析,能马上解决的及时解决。不能在短时间内解决或需要集体研究解决的,提交民主协商会讨论研究。二是召开民主协商会。村组织根据民情征询会提交的事项,提出初步方案,起草约定文本,并召开不同对象参加的协商会,讨论形成约定文本,进行公告、公示,征求群众意见,反复修改完善后,由法律顾问、上级有关部门和审核小组审阅把关,签订约定。三是监督评议会。每半年由村“两委”提议或党代表和村民代表联名提议召开。会议主要对民主协商会上确定的决议执行情况、签约履行情况进行评议,分别做出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的评价。对满意率不达1/3的事项,村“两委”必须要进一步征求意见建议,确保约定落实到位。
完善机制亮“三招”。通过完善制度、细化要求、量化标准,全力打造机制顺畅、可行可用的基层协商民主模式。一是积极搭建组织网络。下发《关于在全镇各行政村推行“三约三会”制度的工作意见》,并成立工作领导小组,由镇党委书记任组长,同时要求各村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认真组织实施,严格落实责任,为“三约三会”制度的顺利推行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证。二是细化分类工作内容。将“三约”内容科学细分为经济发展、公共事务、社会稳定、基层组织建设四大类。将“三会”功能确定为汇集民情民智、凝聚民心民力、督促实现约定的形成和执行,确保村民民主管理实践取得实效。三是严格规范工作程序。构建科学运行机制,对约定事项收集、约定形式确定、约定文本起草、约定签订、约定内容公开、约定执行与监督等环节,进行明确规制,严格工作流程和要求,保障村级民主管理透明化、规范化、民主化。无锡市的“宜兴模式”:
宜兴市牢牢把握社区矫正的工作特性,科学统筹管理、教育、帮扶三项任务,积极探索具有宜兴特色的社区矫正工作模式,有力实现了社区矫正恶性重新犯罪零记录、违法违规零上升、教育监管零事故的“三个零”工作目标,为促进社会和谐稳定、长治久安提供了有力支撑。
建立健全“三大体系”,形成各方联动、齐抓共治的工作格局。一是建立纵向到底的保障体系。在市成立社区矫正管理局的基础上,将工作触角有效地向最基层延伸,建立镇(街)帮教工作站和村(居)帮教联络点,并按照1︰15的比例聘用58名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者,实现社区矫正工作上下衔接和专业化运作。同时,将社区矫正经费纳入市镇两级财政预算,做到应拨尽拨、全力保障,2009年以来市镇两级共拨付专项资金3000多万元。二是建立横向到边的协同体系。先后建立公、检、法、司等政法部门联动的教育监管机制,民政、人社等职能部门联动的就业帮扶机制,工、青、妇等群团部门联动的救助帮扶机制,从制度体系上形成各方参与、多元共治格局。三是建立各方共担的责任体系。将社区矫正工作纳入社会治理考核范畴和一票否决内容,明确司法行政部门牵头抓总,建立综治与政法部门高危人群情况通报制度、检察督查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强化日常督导和年终考核,促进各方主动作为、履职尽责。
创新建立“三大工作载体”,实现社会协同对社区矫正各环节的全程参与。一是建立集约化帮教工作平台。积极整合社会资源,于2010年投资2000余万元,建立了全国一流的社区矫正管理教育服务中心——宜兴市方圆帮教中心。中心占地20多亩,建筑面积7800㎡,分设教育区、劳动区和安置区,实现了教育、监管、服务、临时安置等功能于一体。根据形势任务的变化,2013年底又对中心进行功能拓展,在附近征地100亩设立社区服务基地,组织社区服刑人员进行劳动教育和技能培训,现已投入200余万元完成了一期建设。二是建立社会化就业安置平台。实施百家企业爱心帮教基地建设工程,政府动员全市骨干企业,每年预留1—2个工作岗位,用于安置有就业需求的社区服刑人员,有效创设了社会化、制度化的社区服刑人员就业安置途径。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发展爱心企业271家,捐助岗位703个,安置人员271人。三是建立实体化帮扶运作平台。依托社区矫正工作协会,采取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的形式,实施“救助服务社区服刑人员”公益创投项目,围绕职业推介、技能培训、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为社区服刑人员提供救助帮扶,开辟了社区矫正社会化发展的新途径。
以创新“三项机制”为抓手,推进科学化管理、系统化矫治、人性化帮扶。一是创新监督管理机制。在社区服刑人员入矫之初就开展为期5天的集中教育管理,统一教育时间和内容,使社区矫正相关法律法规和规定入脑入心,强化了社区服刑人员身份意识、服从意识、守法意识,有效降低了违规违法率。对于高危人员,推行重点管理模式,定期排查高危对象,逐一建立管理档案、落实监管措施,并实行市镇两级双重监管,有效压降高危对象的重新犯罪风险。二是创新教育矫治机制。开展心灵关爱工程。设立心理健康中心,引育专职心理咨询师队伍,构建集测试、辅导、咨询、治疗于一体的心理矫治工作模式,着力解决社区服刑人员的心理问题和困惑,以心理转化促进行为转化。建立日常教育机制。落实专门人员、编写专门教案,以“一月一专题、一月一活动”的形式落实集中教育、专项教育,以走访、谈心等形式开展个别教育,实现因人施教、因需施教,有力提升了教育矫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三是创新帮扶解困机制。着眼于预防社区服刑人员因生活贫困而重新违法犯罪,大力实施特困救助工程,市财政每年拨付50万元,建立“社区服刑人员救助资金”,累计为425名特困社区服刑人员落实80余万元的经济救助。着眼于促进社区服刑人员自立自新、回归社会,大力实施就业培训、创业帮扶、特困救助工程,先后提供3000多人次的免费就业培训和学历培训,为25名创办实体的社区服刑人员提供了50余万元的小额贷款担保,对245名创业人员给予免费法律服务,确保了每一名社区服刑人员就业有人帮、创业有人扶,有力地促进了社区服刑人员顺利回归融入社会。
第四篇:创新社会治理体制
创新社会治理思路 增强社会发展活力
滨城区地处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环渤海经济圈和济南城市群的叠加地带,东与东营市接壤,南与博兴县、淄博市毗邻。西与惠民县、阳信县相连,北与沾化区交界,是滨州市委、市政府驻地,全市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四环五海”规划区的核心区,鲁北地区人流、物流、信息流的重要集散地。全区版图面积696.99平方公里,辖1乡2镇7个街道,总人口49万。滨城区区位优越,水利资源充足,黄河横贯境内38.5公里,徒骇河穿境而过。石油、天然气等矿藏储量甚丰,是中国第二大油田—胜利油田的重要产区之一。产业基础雄厚,是全国著名的家纺基地,拥有家纺服装、机械电子等六大主导产业。文化底蕴丰厚,秦皇台遗址历经2000多年风霜依然矗立,明清望族“一门十二进士”、“父子五翰林”的滨城杜家享誉天下。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积极抢抓“两区一圈”机遇,加快建设生态和谐富裕现代化新滨城。2014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66.9亿元、地方财政收入35.6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3172元。荣获“全国‘六五’普法中期先进县区”、“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区”、“全省流动人口计生协会建设示范区”、“省级食品药品安全示范区”和“山东省知识产权试点示范优秀单位”等荣誉称号。
社会治理是全面深化社会改革的重要内容,社会治理的重点难点都在基层。而社区作为城市社会的基本构成单位,是社会治 理模式创新的基本单元和主要场所,在社会治理体系建设过程中作用关键。为此,我们把社区建设作为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工作的重要内容,强化政府外部推力,激活社会内生动力,努力营造政府转职能、群众得实惠、基层创和谐的多赢局面,全力打造“美丽社区、幸福家园”。2014年,滨城区被评为“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区”,市西街道彩虹湖、北镇街道化工等4个社区被评为“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社区”。
一、以人为本,工作理念实现由管理到服务
工作实践中,我们注重坚持以人为本,牢固树立社会治理一切为了人民的工作理念,真正把为民服务抓在手上。制定了《滨城区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以“公共服务为主体,便民服务和志愿服务为两翼”“三位一体”的社区服务体系正在建立完善。
(一)抓好公共服务。瞄准全省、全国一流标准,配套建立了一系列功能齐全、配套完善、各具特色的活动阵地。自去年以来,精心打造了建筑面积均在3000平米以上,化工、为民、彩虹湖、文汇、政通精品社区5处。在此基础上,实行人力、财力、物力、事务“四个下沉”,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积极开展公共服务进社区,各社区普遍设立了社会救助、劳动保障、医疗卫生等“一站式”为民公共服务窗口,实现公共服务项目的全覆盖。同时,找准社区公共服务的切入点,在社区建立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实行无偿、低偿、有偿服务相结合,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配餐服务、健康保健等服务。目前,市西街道彩虹湖社区,彭李街道黄河社区、为民社区、大河社区,北镇街道春晓社区、市东街道政通社区相继成立了社区日间照料中心。今年初,总建筑面积 14330平方米、占地100亩,总投资近1亿元的市级重点工程—滨州殡仪馆正式投入使用,新馆按照国家民政部一级馆标准建设,倡导“绿色殡葬”,打造“生命最美的送行者”服务品牌,提高了殡葬服务水平。
(二)发展便民服务。重点打造具有滨城特点的“一刻钟便民服务圈”,在社区开展餐饮、家政、医疗等10大类便民服务,设立便民服务网点,通过分发便民服务手册、便民联系卡等措施,较好地实现了社区服务网点与居民需求的无缝对接。同时,各社区以满足社区居民需求为着力点,搭建社区服务有效载体,积极开展“品牌社区”创建活动,逐步探索拓宽社区服务新途径。市西街道彩虹湖社区打造了“彩虹民生一号”服务品牌,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并包含众多子品牌服务项目;政和社区创建了“3351”便民服务模式,成功吸引加盟商户150家,惠及居民2740户;化工社区打造“五园一湾”服务品牌,成立了“7110”便民服务队,收到良好效果;利民社区以校园学知识、社区学实践为宗旨,通过社区、学校联合为学生形成“社校同心圆”,以打造“社校同心圆”品牌开展了文艺表演、体育比赛等活动,构建社区、学校一体化“大教育”模式;为民社区的“4L”服务模式和政通社区的“手护工程”等服务模式也都有效地提升了社区服务水平。目前,全区城市社区共创建各类品牌33个,“一社区一特色,一社区一品牌”的格局已经形成。
(三)培育志愿队伍。我们做好社会关注、群众急需、志愿者专长三个方面的“结合”文章,先后组织开展了以帮助困难群众为内容的“一助一”长期结对服务,“关爱老人、情暖社区”志愿者集中服务月活动,以及志愿者爱心时间银行、心理咨询、法律援助等志 愿服务活动,通过活动培育锻炼队伍,丰富工作内涵,为居民提供个性化、精细化、高品质服务,提升社区服务质量,社区的服务触角延伸到了社区的每一个角落。
二、激发活力,社会治理主体逐步多元化
社会结构日益多元化,多元利益诉求的表达和满足需要多元社会治理主体。工作中,我们最大限度调动全社会的资源力量,激发社会的创造活力,实现政府与社会力量的合作共治,构建多元化的社会治理格局。
(一)鼓励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一是简化社区社会组织登记注册手续,降低准入门槛。对符合登记条件的社区社会组织,直接在区民政局依法注册登记;暂不符合登记条件的由乡镇政府(街道)民政所备案管理。二是推进社会组织进社区参与社会化服务。去年6月份,在市西街道彩虹湖社区开展了“美丽社区、幸福家园”系列活动——社会组织社区志愿服务启动仪式。先后引进百世儿童医院、海燕家政、“好大姐”家政、朝阳计算机培训学校等100家社会组织进社区,签订共驻共建协议,开展服务活动。在养老服务方面,抓好养老机构、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建设的基础上,探索“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社会组织运作”模式,打造了“滨城区社会养老服务中心”、“滨城区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平台”等一批特色养老示范工程,为老年人提供更全面更便捷的服务。今年3月25日,我区在彩虹湖社区举行了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暨居家养老信息平台成立仪式,标致着我区居家养老工作全面启动。三是建立社会组织孵化基地。发掘和引导各社区具有公益福利、文化娱乐等性质的社区社会组织,在其初创、成长到成熟不同阶段,通过资金 扶持、政策倾斜、专业培训、分类指导等方式,加强社区社会组织自身能力建设,促进其健康有序发展。目前,全区化工、彩虹湖等5个社区的孵化基地正在建设之中。
(二)社工队伍建设不断加强。一是开展“校地共建”活动。依托辖区丰富的教育资源,采取理论培养和实践锻炼相结合的方式与滨州学院社工专业的高校合作,采取“社区书记进大学课堂”、设立大学生社会工作实践基地、“社区大讲堂”、“专家讲坛”等形式,引导大学教授、学生参与社区建设,参与社会治理工作。去年在彩虹湖社区举行了“大学生社会工作实践基地”揭牌仪式,滨州学院社会学专业的50多名学生到社区进行社会实践活动。为民社区、大河社区还与滨州技术学院签订共建协议,邀请学院教授为居民授课。二是大力培育发展社会工作专业服务机构。在技术、资金、场所等方面提供帮助。目前,已注册成立了众智社工服务中心和海燕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并在春晓、为民、北海等社区开展系列社会服务活动。
(三)社会各方力量参与社区建设。一是在全区登记社区志愿者1.2万余人,组建志愿者队伍160多支,先后组织开展了以帮助困难群众为内容的“一助一”长期结对服务等活动,取得良好效果。二是组织在职党员开展“工作在单位、活动在社区、奉献双岗位”等品牌化服务活动。现已有9000多名城区党员积极参与到社区服务活动中来,1800多名党员报名参加了党员志愿者服务队,设立党员服务岗位170多种,受益群众达15000多人次。三是积极开展“四社联动”,组织社区、社会组织、专业社工和社区志愿者广泛参与社区服务,丰富工作内涵,提升服务水平。特别是采取 以“一中心多站点”的模式,引导社工服务向居民延伸,为社区居民提供了精细化的服务。
三、群策群力,群众协同参与和自治互律作用得到发挥 社会治理,离不开基层干部群众的积极参与。我们立足滨城相对底子薄、基础弱,转型升级、科学发展任务重,社会治理压力大的实际,探索具有滨城特色的工作方法,努力培育社区居民的自主意识、协商议事能力及社区归属感、认同感。
(一)实行社区网格化治理。我们以居住小区、生活情况或社会功能相似的区域为单位,将社区管理与服务区域划分为大、中、小三级单元网格。在网格上同步成立总支,小区成立支部,楼院设小组,构建三级组织网络体系。以此为基础,30-50户成立居民小组推动居民自治,每100户居民配备一名为民服务员。在居民小区成立业主委员会等自治组织,成立工青妇等各类群团组织,组建由专、兼职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组成的社区服务队,在孤老帮扶等方面奉献爱心,社区管理和服务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
(二)探索居民小区自我治理模式。在城市居民居住小区,建立健全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社区居民会议(社区居民代表会议)、社区协商议事委员会为决策层,社区居委会(业主委员会)及物业公司为执行层,社区事务监督委员会为监督层的“一心三层”自治体系,实行三元化管理,建立社区自治机制。同时,在社区建立听证会、评议会、协调会“三会制度”,进一步增强居民的社区自治意识,使居民最大限度地参与社区生活,共同建设和谐社区。如,去年以来的城乡“阳光低保”整治工作中,在全区推行区、乡镇街道、社区(村居)三级“阳光公示”,特别是村居群众借助每月5 日的“民主议政日”活动对村居的重大事项进行集体讨论,集中讨论、公开,与日常监督、公开相结合,群众参与,自我管理,自我监督,全区共清查并取消不符合条件低保对象655户683人,取得明显效果。
(三)增强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在全区开展“一居一队、一院一队”活动,各社区组建了以党员为骨干、普及全体居民的秧歌队、腰鼓队、广场舞队等文体队伍,呈现出“小区天天有活动,群众人人可参与”的喜人局面。各社区通过组织各种文体娱乐活动,成立各类社会组织,让居民在活动中找到自己的“用武之地”,增强了居民的社区归属感。
四、整合资源,社会治理效能质量不断提升
我们在社区建设的社会治理创新实践中,打破部门、地域等界限,调动社会各方力量,整合了党政部门、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等多种资源,逐步构建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以社区自治组织为主体,以驻区单位为依托,以社会各级组织为补充,“条块结合、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驻共建”的社区工作区域化新格局。一是以机制建设促区域化建设。成立社区工作联席会议小组,与驻区单位签订《共驻共建协议书》,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组织共建活动,提高了驻区单位参与、支持社区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二是以党员带动促区域化建设。社区对驻区党员建立台账,分类管理,并开展“工作在单位、活动在社区、奉献双岗位”品牌化服务活动,组织党员到社区认岗,参与、带动社区建设。不断发展壮大的党员服务群体,成为滨城区社区建设的一道靓丽风景。三是以共享共建促区域化建设。动员社会力量、驻区单位提供财力、人力、场地等支持,采取引进有能力的企业投资社区服务设施建设,兴办社区服务项目等方式解决社区服务资金、人员、技术等问题,实现了社区建设的共驻共建、共建共享、互惠互利。2013年,5月8日,全省防灾减灾社区应急综合演练在市西街道彩虹湖社区举行,驻区的多个单位参与了综合演练,国家减灾委、省及17市减灾委的领导进行了观摩。山东省电视台进行全程直播,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给予了报道。彩虹湖社区也被国家减灾委、民政部授予“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
五、赢得民心,促进社会和谐主动作为
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是群众关心的重点,也是社会治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我们以社会矛盾事前预防和群众诉求表达有序畅通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促进社会治理创新。
(一)强防范,抓平安建设。推进人防专业化,实行“一区一警”,在城市社区普遍设立了警务室,推进保安服务进社区工作,加大防范力度。成立以社区党员、楼长和志愿者为主体的治安巡逻队伍,并与辖区单位共同开展“平安社区”、“平安家庭”等系列活动,“社区你我他,平安靠大家”的安防意识逐步增强。
(二)早预防,保和谐稳定。为加强信访稳定和人民调解工作,将矛盾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我们注重加强社区普法、民调、法律咨询、法律援助等工作,在全区各村居推行法律顾问全覆盖,强化村居干部的法律意识,规范他们的工作行为。在化工社区建立全市首个社区巡回法庭,增强了群众的法制观念,有效地促进了社会和谐。
(三)激活力,奏时代强音。我们着力建设具有时代特征、本土优势、公众认同的社区文化,营造广大居民守望相助的人际氛围与和谐共处的人文环境。各社区充分利用社区学校、社区广场以及辖区单位的各类文化设施,开展“文化节”系列活动。为民社区建立的“太极拳协会”、彩虹湖社区组建的“红歌协会”、文汇社区建立的“老年人艺术团”等队伍积极参加了多项全国性的竞赛并取得好成绩;黄河社区的中海合唱团、清怡社区的秧歌队等文体队伍都进一步加强居民邻里之间的沟通和团结,提升社区文化品位。通过一系列活动,吸引了大量居民走出家门,热情参与到自娱自乐的群众文化生活中来,打造了居民共同的精神家园。
通过近年来的工作,我们在创新社会治理方面的体会: 一是创新社会治理必须以转变政府职能、转变工作作风为前提。在经济获得一定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现实条件下,政府的职能必须从经济建设转向公共服务,体现在由把自己当主人到把群众当主人、由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只有实现这种职能、作风的转变,才能更加注重联系、服务群众,形成社会治理的新思路、新措施、新办法。二是解决群众诉求和社会治理问题必须靠完善的制度建设和有力的制度落实作保证。三是赢得民心、促进社会和谐必须主动发现、主动作为。社会治理中存在侧重于事后处置,不善解决小事的问题,在事前预防和源头治理上缺乏有效措施,必然会出现小事拖大、大事拖炸的问题。为此,要强化主动意识,提高社会服务治理工作的预见性、主动性和协同性。四是解决复杂社会治理问题必须统筹协调、齐抓共管。基层社会涉及面广,事情具体、复杂,单靠一两个部门的工作是远远不够的,必须齐抓共管,建立起“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 众参与,法制保障”的格局,形成共治共管的强大合力。
各位领导,我区在社会治理创新工作中也存在政府管理职能多,有时有“越位”、“错位”现象发生,社区居委会行政化偏重等问题。创新社会治理工作是一项极为复杂、艰巨、长期的系统工程。下一步工作中,我们将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按照“精街道、强社区、促服务”的整体工作思路,以创新的精神、务实的作风、为民的感情,时不我待、只争朝夕,全力打造“美丽社区、幸福家园”品牌,积极推进社会治理创新,为建设生态和谐富裕现代化新滨城贡献力量!
第五篇:创新社会管理汇报
狠抓落实 务求实效
全面提升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
中共榆林市榆阳区委 榆林市榆阳区人民政府
(2011年12月1日)
各位领导:
榆阳区作为全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试点县区,担负着先行先试、走在前列、率先取得成效的重大责任。我们认真贯彻落实省、市统一部署,坚持把创新社会管理放在工作全局来谋划和推进,动员全区各方面力量,重点抓好民生民计、基层建设和社会稳定等工作,不断提升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取得了初步成效。我们主要做法是:
一、把改善民生作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基础。我们坚持把加强和改善民生作为创新社会管理工作的一项源头性、根本性工程,全力提高百姓生活水平,着力构建和谐社会。“十一五”期间,累计投资40多亿元,实施十大类300多个民生项目,建成以经济适用房和养老服务中心为代表的一大批亮点民生工程,建立每户2-3千元标准的困难家庭救助基金,有效解决因病致贫、因灾返贫问题,继续完善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住房等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长期困扰百姓的教育、就业、住房、医疗、养老等民生难题得到
有效解决。从今年起,每年安排新增财力50%用于民生建设,完善以民生为导向的财政政策体系,积极实施城乡居民收入五年倍增计划,突出抓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城乡低收入家庭就业问题,加大医疗、教育、住房、生态各项民生工程建设,构筑覆盖全民、创新领先的新型社会保障体系,确保人民生活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同步提高。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达到220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600元,分别较2006年翻了一番,人民群众生活更加富裕,对区委、政府工作满意度持续提升,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有了更加坚实的群众基础。
二、把夯实基层工作作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关键。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重点在基层,难点在基层。今年来,我们立足区情实际,加强社会管理基层基础工作,把社会管理服务延伸到社会各个角落,不断提高基层社会管理服务能力。不断加强基层党建。以“升级晋档”为载体,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不断提高基层党建科学化水平。建立“榆阳区生活困难党员帮扶基金”,今年“七一”,安排6万多元集中慰问我区建国前33名老党员,让困难党员真正感受到党组织的关怀和温暖,引导广大党员在经济社会建设中做出更大贡献。农村党建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吸收80名返乡创业企业家出任村委书记、主任,着力提高党员干部引领发展、维护稳定的本领。特别是文昌集团董事长张文堂
担当古塔乡黄家圪崂村村主任后,计划投资3亿元,着力打造集生态、观光、旅游为一体、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万元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切实推动了我区新农村建设步伐。着力构建和谐矿区。成立了由区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地企(村矿)和谐共建领导小组,出台《和谐村矿建设实施办法》,成立了什拉滩、常乐堡等涉及16个煤矿的8个村企联合党支部,通过积极探索“入股”新途径、提高吨煤提取资金的比例、加快矿区农民向产业工人的转移、推开煤矿结对帮扶制度等方式维护了矿区群众合法权益,保障了煤矿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实现了村矿和谐建设的良好起步。自2006年以来,我区煤矿累计投资7570万元,支助孤寡老人、贫困户和贫困大学生达900多户(人),帮扶建设人畜饮水、农田水利等工程34处,修筑道路9条36公里,极大地改善了所在村组的生产生活条件。2010年全区共计提取煤炭开采环境治理补偿费5332万元,其中的70%全部量化兑付到群众手中,30%由政府统筹用于什拉滩、柳八滩、乔界等新农村建设,最近,吨煤提取资金比例由2元提高到4元,将有效提升村民收支水平,极大推动当地新农村建设步伐。特别是什拉滩村通过土地折价入股,成立矿区运输公司,组建承揽矿区土建工程公司等方式,村集体预计收入780万元,村民收入3000多万元;村范围内4家煤矿各出资2000多万元,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420栋居民小别墅,推动村矿共建、共治、共享机制不断向纵深发展,树起了陕北能化基地村矿和谐建设的典型样板。强化基层社会管理服务。针对全区现有20多万流动人口,按照以人为本、服务为先的要求,积极探索基层社会管理服务的新方法新举措。把社区(村)划分为若干网格,实行分片包干、责任到人、设岗定责、服务到户,让群众知道有话跟谁说、有事找谁办;根据不同管理对象的特点,分类制定管理服务措施,抓好特殊人群教育转化工作、校园及周边地区安保工作、流动人口管理工作,社区助老中心上门服务孤寡老人工作;按照每个村(社区)有一处固定场所、一名信息员、一套信息设备、一套管理制度的要求,加快推进镇、村两级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努力实现信息及时采集、情况动态掌握、服务迅速跟上、问题有效处理;建成乡村文化站点、“农家书屋”和社区体育活动点400多个,加强城乡居民精神文化生活服务工作,努力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为全面开展社会管理工作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三、着力开创综治信访安全生产工作新局面。紧紧抓住全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试点县区的重大机遇,狠抓综治信访安全生产建设,全面提升社会管理质量水平。着力构建立体化综治维稳网络,2008年以来,先后招聘治安协警265名,安置“4050”治安联防员350名,录用部队转业安置人员108名,充实到基层一线,进一步壮大优化警力配置,建立小区、巷道、街面、出入城区卡点、城外堵截点的“五级巡防”机
制,形成点线面网格化全天候的强大人防体系。向科技要警力,投入4000万元,全力实施榆林城区“街道探头扩面”工程,筹资600万元,实现城区居民小区技防措施全覆盖,初步构建起人防、物防、技防于一体的防控大格局,社会治安感满意率明显提高,2010年,被市委授予全市平安区;着力做好社会矛盾源头预防工作,构建信访工作大调解格局,率先建成全市技术一流、运行高效的综治维稳指挥中心,建立健全乡镇(街道)、村组(社区)综治维稳办公室和工作站,形成区乡村三级矛盾排查网络,动态调查收集社情民意,评估社会稳定风险。同时,在各乡镇(办事处)、村组(社区)成立人民调解委员会,确保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最大限度地将社会矛盾消除在萌芽状态,连续两年无重大突发性群体上访事件,“一控三下降”指标全部在掌控范围之内。紧扣“机制创新、职责扛死、办结彻底”的工作思路,实行领导包抓、集中交办、跟踪督办信访工作机制,深入开展领导干部接访、约访、下访活动,率先在全市建立一站式“信访联合接待大厅”, 完善信访、综治、司法、调解四位一体的矛盾纠纷化解机制,彻底解决连续上访20多年的尉迟达侠和张克平等多起信访难题,及时处理榆林制革厂、地毯厂、造纸厂等二十余家企业改制过程中遗留问题。今年,我区各级领导干部累计接访约访群众136批1626人次,走访下访群众79件(次)765人次,处理各类矛盾纠纷90余
件,中省市交办的60件信访案件全部报结;深入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安全文化建设、创建安全型企业三大工程,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定期对重点行业安全进行专项整顿,健全全区统一的应急救援体系和机制,完善了200多个应急预案,采取挂牌督办、跟踪整治、限期整改等一系列措施,连续五年保持重特大安全生产”零事故“。
四、把强化领导、齐抓共管作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保障。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党的领导是根本,协同管理是保障。作为试点县区,我们严格按照省市统一部署,坚持把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提升到与经济建设同等重要的位置来谋划和推进,先后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和常委会,组织学习领会中省市有关会议精神,全面梳理经济跨越发展过程中日益凸显的社会矛盾和问题,研究部署开展工作。区上成立了由区委书记任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21个乡镇、7个,办事处和区级各职能部门均成立了相应的领导机构。制定出台《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综合试点任务分解表》,明确各职能部门、乡镇、单位职责,层层分解任务,层层狠抓落实,并将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纳入全区各级目标责任考核体系,建立工责任追究制度,确保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有序、有力、有效推进。同时,进一步强化工青妇等群团组织在提供公共服务、反映群众诉求、化解社会矛盾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使之成为参与社会管理的重要力量。初步建立起政府调控机制与社会协调
机制互联、政府行政管理与社会自治管理互补、政府管理力量与社会管理力量互动的社会管理网络,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新格局。
总体来看,我区创新社会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离上级的要求和群众的期盼还有一定差距。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中省加强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和这次会议精神,认真学习兄弟县先进经验,积极探索,大胆实践,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更实的措施,全面提升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为建设实力、魅力、活力、幸福现代新榆阳创造更加良好的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