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提升志愿服务水平的调研报告
志愿服务具有志愿性、无偿性、公益性、组织性等特点,对于促进社会发展、增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的意义。即将在我市召开的**省第运动会以及我市举办的其它一些大型节庆活动等都对我市的志愿服务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然而当前我市志愿服务工作水平与新时期形势发展要求相比,仍然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行政式推动明显,社会化运行欠缺。
在走访中我们发现,志愿活动的开展基本都需要一定程度的行政推动、志愿服务活动的持久性得不到保证、志愿服务的内容始终比较单一。出现这些情形的主要原因在于,集中领导与行政推动的体制虽然一定程度上规范了组织、加强了监管,但也制约了活力、影响了创新。二是志愿服务激励与保障措施相对缺乏。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和思想道德水准的不断提高,主动发起或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热情逐渐显现,但制约这种热情进一步延续和传递的障碍也一直没有被消除。例如,社会上对志愿者的评价和宣扬还比较保守,一些人要么是将志愿者视为没事找事、爱出风头的一群人而加以冷嘲热讽,要么是将其视为廉价劳动力而恶意索取,严重伤害了志愿者志愿服务的积极性。在组织管理上,对志愿者的奉献和成长没有一个可以量化的体现标准,不利于持续调动一部分志愿人员积极性。在法律和政策上对志愿服务活动的支持和保障措施还不够完善,一旦志愿人员因志愿服务而受到伤害,很难得到相关的救助。三是志愿服务人员的管理和培训较为滞后。
由于现阶段的志愿服务工作仍然是部门开展、行政推动,相关的志愿服务内容也主要是与本职工作相关,比如法律工作者的法律援助、医务工作者的义诊、教育工作者的支教等等,由于组织者与参与者都在一个机关内部,易于组织和管理,也不需要大量的培训。但随着以后志愿工作的推进,越来越多不同阶层和职业、不同年龄和知识水平的人参与到志愿活动中来,相对来说,组织的难度更大,培训的需求更强。对这些职业不同、水平不一的人,如何及时组织到一起,如何合理安排服务事项,如何开展志愿服务培训,如何建立长效的交流和反馈机制等问题迫切需要研究解决。四是志愿服务工作人员配备和财政支持不足。
目前志愿服务主管部门人员基本都是兼职,虽然都能尽职尽责,但实际效果也必定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在财政支持方面,当前志愿服务活动基本由行政主导,资金需求也只能更多的由政府来承担,而一旦解决不了资金来源时,就只能暂时放弃志愿服务工作了。鉴于此,特提出完善我市志愿服务工作的几点建议:
一是着力构建行政主导下的社会化运行模式。
从广州、南京等地及奥运会、世博会的成功经验来看,“行政化指导、社会化运行”的模式已经成为未来志愿服务活动发展的方向。我们建议,根据具体情形,采取到民政部门注册登记或者挂靠相关职能部门、人民团体的办法,成立各种类型的志愿服务团体。这些新成立的社会团体,既可以从行政上对其予以规范、引导和监督,也能够在事务上保证其相对的自主性和灵活性。在组织职能上,这些公益性、非营利性的组织既避免了一些营利性服务机构造成的民众经济负担问题,又能弥补政府行政推动不能全面化、常态化的不足。二是逐步完善志愿服务的激励和保障机制。
建议在志愿者组织内部建立以服务时间和服务质量为主要内容的星级认定制度,设置合理的奖惩措施;鼓励机关、学校和企事业单位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和聘用有志愿服务经历且表现突出者,并作为评先创优的重要条件;评选、表彰、推广志愿服务典型;抓紧研究保障志愿服务活动的政策措施,以提倡和鼓励志愿服务行为,维护志愿者的正当权益。三是切实加强志愿服务人员的管理和培训工作。
在志愿者注册登记制度的基础上,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建立多元化的志愿管理体制。通过网上论坛、志愿者QQ群、电子邮件系统等方式,建立高效及时的信息发布、报名审查、任务分配、在线交流、远程培训等机制,既能有效完成志愿服务工作,又能节约组织者和参与者的时间与成本。在培训方面,可以依托行业协会、专门学会和基层宣传教育阵地,对志愿者进行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服务意识、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四是积极拓展志愿服务资金来源、充实人员配备。
虽然志愿服务是自愿无偿的,但是与志愿服务有关的经费支出却是客观存在、必不可少的。为保障志愿服务活动的顺利进行,各级政府应该将志愿服务活动经费纳入年度财政预算予以保障。同时,积极倡导各级各类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热心人士,关心、关注安庆志愿服务事业,力所能及地采取各种形式,资助志愿服务活动。各级政府和各主管机关应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为志愿服务工作配备一定数量的专职管理人员,以保障对志愿服务活动指导、督促的专业化和常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