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园林风彩
树文明形象
市园林绿化局创建市级文明单位汇报材料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直机关工委的精心指导下,按照“重在建设、贵在坚持、注重实效”的文明单位工作方针,我局以文明创建活动为载体,真抓实干,开拓奋进,不断提高干部素质,树立文明形象,为株洲市创造宜居宜业的优良环境做出显著贡献。
一、抓长效、筑基础,营造文明创建的浓厚氛围
在创建文明单位工作中,我局始终坚持以文明创建为载体,落实“两手抓”的方针,把文明创建体现在园林绿化职能管理各项工作中,落实在全体职工的实际行动上,形成上下联动,全面覆盖,拼搏争先,整体推进的创建局面。
(一)健全创建机构。
自创建之初就成立了创建领导小组,并始终坚持一把手负责制,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班子成员负责抓、领导小组成员具体抓,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人员分工明确,上下联动,层层落实的工作格局。(二)制定工作规划。
制定了创建文明单位工作规划,切实把创建文明单位的各项工作纳入到年度目标任务中,把文明创建活动与各项业务工作的硬指标一并纳入年度目标管理考核。(三)实行齐抓共建。
充分发挥党支部、共青团、青工委及工会等群团组织的作用,发挥各层面的力量开展好各类活动,全局形成了齐抓共建的格局。二、抓教育、强素质,提升机关文明向上的精神面貌
(一)加强领导班子建设。
把领导班子建设放在文明创建的首位,认真执行重大问题民主议事、集体决策等制度,充分发挥班子成员的集体智慧和力量,使班子的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得到进一步提高。(二)加强队伍素质教育。
今年以“两学一做”为载体,制订年度教育培训计划,采取多种形式,强化队伍的教育培训,有力地提升了全局广大干部职工的政治理论素养。每月组织一次综合素质培训,并与上海同济大学合作举办园林知识培训,提升园林干部的管理和专业技术水平,更好的服务于全市园林绿化事业发展大局。(三)加强政风行风建设。
加强政务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将常用的园林法律法规、收费项目、收费标准、服务规范等全部制作成牌匾上墙公开,让园林企业办事有章可循;建立了行风监督员制度,聘请了行风监督员,接受社会各界监督。加强作风纪律和党风廉政建设,积极探索推行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制度。三、抓发展、争一流,体现文明创建的核心实效
(一)扎实推进城市绿荫三年行动。
10个小游园建设全面完工,为市民提供2.1万平方米的新休闲绿地。13个林荫停车场建设,按计划实施,共建车位1078个,总面积47110㎡。屋顶绿化、园林式单位(小区)创建、植物园选址和“智慧园林”工作都取得了积极进展。融资平台投资项目稳步推进,湘江风光带东岸综合治理项目完成投资104855万元。(二)全面提升园林养护水平。
不断完善考评细则,形成完整的城市园林绿化养护监督考核体系,启动城市五区主干道绿化中小修提质工作,有效提高园林绿化管养水平。(三)严格落实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对25家帮扶企业进行了走访服务,累计完成各类城市绿化行政许可事项60件,核定项目绿地面积311382.3平方米,办结率均为100%。(四)全面提升行业影响力。
截止11月份,在电视电台新闻报道40余次,省市级报刊发稿98多篇,整版报道5次,电视新闻18条。收到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案7份,办理回复率、见面率和满意率均100%。截止10月底,共计收到12345市长热线109个,网络舆情4件,本地主流论坛回复网民咨询建议10余贴,回复及时到位,相关责任单位均整改到位。四、抓公益、促和谐,扩大文明创建的社会成果
(一)积极开展结对共建活动。
根据市里的要求,我局多次组织16家园林企业走进株洲县朱亭镇政花村开展“扶贫济困,情系政花”活动,捐款1.6万元,给16家困难户送去爱心款。(二)积极开展园林志愿活动。
积极组建了园林志愿者服务队伍,积极开展各类社会公益活动,上路文明劝导,清扫卫生,社区志愿服务。积极倡导市民爱绿护绿种绿,努力促使爱绿护绿意识常态化。植树节期间开展“绿色株洲,义务植树”大型公益活动。在中心广场和天元超市广场组织“爱绿护绿,万盆鲜花进万家”活动,并在现场举办了万人签名仪式和园林专家现场解答活动。组织爱绿家庭评选活动,通过媒体宣传推介,起到了很好的蝴蝶效应。全年节日花展,共计摆放各类鲜花400万盆,一系列的公益活动,社会各界反响强烈,树立了园林系统情系群众、关爱社会的良好形象。
(三)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
组织园林职工积极参加“慈善一日捐”、贫困帮扶、义务献血、送温暖送清凉等公益活动。参加“大爱株洲、金秋助学”活动,资助贫困生一名,资助5000元;组织职工献血6000毫升,连续3年完成献血任务。
(四)积极开展企业“三供一业”帮扶活动。
成立了企业帮扶小组,彭岚局长任组长,对国网株洲市供电公司、中车株洲市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中国航空动力机械研究所等全市20多家企业“三供一业”分离改造中涉及破占道和绿化恢复费用优惠政策工作。采取电话专访、上门宣讲、手机回访等措施,深入了解各企业情况,针对企业需求,重点向其宣传、解释了惠企的政策,降低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