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区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2022-02-01 14:00:0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这篇《XX区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工作计划》,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XX区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XX区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根据学校提出进一步彰显办学特色,坚持走内涵发展、科学发展的总体目标,本学期我校教学工作将在完善各种评价制度建设的同时,继续加强常规教学管理,完善立德树人体制,重点加强学科组建设,突出年轻教师的培养,合理开发促进学校发展的校本课程,以教学为中心,以教科研为质量增长点,立足教育改革发展,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主要工作及措施

以信息2.0提升工程为助推,提高课程实施水平;创新教研方式,提高现代化教研水平;

以课后延时服务为契机,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加强名师队伍培训培养,提高教学领军团队专业化水平,注重年轻教师的培训培养,搭建教学展示平台,培植壮大名师队伍。

紧紧围绕“课程精起来、教研深起来、老师静下来、名师多起来、课堂活起来、学生动起来、作业少下来”的目标,努力探索、践行“轻负高效”可持续良性发展模式。

(一)认真落实好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三级课程

认真贯彻执行《新课程标准》,完善课表,保证课时(各年级课表和课程要求统一);严格执行课时计划,开齐、开足、上好规定的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以及学校课程。在实施好国家课程的基础上,加强地方课程的管理与实施,充分发挥地方课程独特的育人功能;进一步加强学校课程的研发、实施及评价工作,积极打造具有学校特色的学校课程。

校本课程编写精品化,让学校课程能够与国家课程结合起来,让学校课程成为国家课程的有效补充。

进一步完善课程评价。首先是完善音、体、美、信息的评价方法,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其次,集思广益,进一步完善学校课程的评价.(二)加强教学常规管理,促进教学管理精细化、规范化。

1、做好开学初的各种计划的制定和学期末的各项总结的收缴,以及日常教学督查、检查和期中和期末质量检测工作等,使教学常规常态化,优质化。

2、常规教学督导检查

常规检查采取教务处牵头,年级负责的方法进行,每个学期年级检查1-2次,打分取平均分,计入教师综合评价。

3、抓教学常规的细节

结合我校的实际,引导全体教师从五项教学常规(即备、讲、练、辅、反思)的基本要求做起,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每一个科任教师要认真做好备课、上课、作业、课后反思、课后辅导等教学环节,备课要备出教材中的难点、重点以及思想方法,要根据自己任教学生的实际情况备出学生学习中可能出现的疑惑,讲清每一个知识点,课后要积极反思学生中出现的每一个问题,以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课后学习指导与帮助。坚持“抓两头促中间”的辅导策略,扎实做好“培优转差”工作,辅导内容要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对“后进生”的辅导务必做到耐心和细致,努力使每一位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有所进步。要加强学科特长生和尖子生的培养,让更多的学科特长生得到更充分的发展。

教师要上好起始课,(特别是初一),介绍本学科的性质、目的、任务;介绍本学期的授课内容和计划;介绍学科学习规律、方法和习惯;提出学习的具体要求:听课、笔记、作业、纪律、提问、答疑,等等;明确教育教学的基本理念。搞好小学和初中不同学段的过渡与衔接。在教学中要做到心中有数,降低难度,减小坡度,放慢脚步,打好基础。

八年级作为过度年级,既要抓好良好的学习品质养成教育,打好基础,鼓励学生树立学习信心,避免和减少学生群体出现两极分化现象。加强对差生的辅导,保持班级稳定。

九年级要制定详尽的授课和复习计划的具体措施,夯实基础。更要在教学常规上做文章,课堂教学重点研究复习课、检测讲评课、和自习辅导课,要改变老师满堂灌、满堂讲,通过定期召开师生座谈会,质量分析会,家长会等及时改进授课和复习方案,形成家校共管的合力。认真总结2021届中考的成功经验和存在的不足,及时抓好尖子生的选苗和培优工作,调动全体老师勤于工作,甘于吃苦,乐于奉献,团结协作,力争本届中考有更大的突破。

要改进授课方式,体现有梯度的课堂教学模式,注重课堂生成效果。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避免满堂灌。复习课、练习课要以练为主,做到四个精心:精选,精讲,精练,精评。学生作业量要科学合理,处理作业做到有发必收,有收必阅,有阅必讲,有错必纠,有漏必补,认真落实“四精五必”,批改必须与订正有机结合,作业中反映出的普遍性问题,要及时分析原因并进行评讲,同时,要通过学生作业反馈的信息,及时调节教学进度,调整教学行为。努力实现高效课堂。

(三)稳步推进教育信息2.0工程,提高课程实施水平

(1)、召开教研组长和学校技术组的两次线上动员会;

(2)、对线上学习不符合要求的发最后一次警告,仍然不能学习(0分)的予以除名,分数不够的技术指导老师跟进;

(3)、分组完成平台校本应用材料的准备工作,教研组长负责;

(4)、分组汇报校本实施(课程建设与实施),领导小组评价打分,评出优秀教研组和先进个人;

(5)、学校技术组全体老师动起来,共建学校资源库,在人人通资源平台按学校要求上传文件,不懂怎么上传的,线上会议时培训或开学后跟踪培训;

(6)、九月份召开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的教学比赛活动;

(7)、优质课程推广,可以对接开学后的义务教育学段的延时服务或者搞试点班,同步直播;

(8)、2.0项目过程性材料收集整理,把过程和成果整理成视频或图片公开展示(做好外宣工作);

(9)、10月10号之前撰写校内考核报告,备查;

(10)、全学期开展课程实施的应用推广,组织推门听课活动,鼓励全学科老师积极投身课程研发,在“大单元课程建设”和“微课程建设”两个方面形成校内系统的校本资源。

(四)建立健全课后服务体系,全面开展课后服务

建立健全课后服务体系,全面开展课后服务,保障有需求的学生全部参与。

服务时间:依据实施方案规定

服务内容:组织学生做作业、自主阅读、开展文体、科普、社团活动,以及户外拓展训练、劳动实践教育等,对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给予辅导。将课后服务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有效融合,建立有特色、全覆盖、效果强的课后服务体系。

规范管理

(1)坚持家长自愿、公益服务原则,严禁以任何方式强制或变相强制学生参加。发放开展延时服务的告家长书、自愿参加延时服务承诺书及申请等材料。

(2)严格规范办学行为,不得将延时服务工作作为学校教学的延伸,不得进行集体补课或举办各种学习兴趣班。

(3)不得与社会机构合作进行有偿服务。

(4)教师要做好记录,详细每天课服情况,出现特殊情况时及时通知学校和学生监护人,确保学生安全。

(五)加强学科组建设,提高教研实效,促进教师专业水平整体提高

具体要求

1、教研活动有实效

(1)加强集体备课:

集体备课是借教师的集体的智慧碰撞和群体的思想交流,能动地发挥教师个人潜能,凸现教师个人的教学魅力,使课堂教学在更高的层次中进行。有效集体备课是研训合一的重要载体,有效集体备课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2)听课活动有重点

教师听课应该按做到:课前要有一定的准备工作、听课中要认真观察和记录、听课后要思考和整理。不仅要关注教师的教,更要关注学生的学,把学生的发展状况作为评价的关键点。

(3)评课不要面面俱到,要有侧重点

有效的评课,才能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提高教学质量,提升教育教学品质。

(4)把对教师的帮扶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

年级和教研组长多走进暂时落后老师的课堂,这些老师更要虚心的多到成绩突出的,讲课好的老师课堂中去学习,只有看到别人的优点你才会体会到自己的不足,才能改进,才能进步。多请其他老师走进自己的课堂,只有敢于暴露自己的缺点,才能更快的进步,否则就只固步自封。

(六)构建理想课堂,开展教学比赛

理想课堂应当有如下特征:充满人文情怀,闪耀智慧光芒,洋溢成长气息。

在理想课堂中,“自主”是最高境界的尊重;“自学”是最高境界的教学;“自律”是最高境界的德育;“自治”是最高境界的管理。

本学期,在学科教研组赛课的基础上,将为近3年新调入教师搭建展示教学风采的舞台,举行近3年新调入教师的课堂教学比赛。时间在期中考试后。结合教科室提供近3年调入教师名单,新教师要做好充分准备,集合本教研组的力量,请教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教研组长)针对不同的课型磨课。

在校录播室集中抽签讲课,学校组织评课专班评课,讲课不达标的老师,在规定的时间第二次讲课,第三次---直至过关。

(七)抓实教师培训,促进专业成长

1、加强“名师工作室”建设,完善名师管理制度,通过读书学习交流、高效课堂展示、名师论坛、师徒结对等形式,充分发挥名师的引领作用。

2、加强新教师培训。这几年,我们学校输入了大量的新鲜的血液,有朝气蓬勃的刚走上工作岗位的青年教师,有从外县遴选的优秀中青年教师,大家都有着各自的自身优势,现在融入实验中学大家庭,教科室将继续加强新教师培训,从理论学习、课堂教学、班级管理等不同的角度进行培训。同时也给老师们提出七个一的要求。(1)、每天写一段教学反思。(2)、每周听一节课。(3)、每月晒一节课。(4)、每学期读一本书(5)、每学期写一篇高质量的教学案例、随笔或论文。(6)、每学期上一节公开课。(7)、每学年争取研究一个课题。

3、鼓励多听课,在学习中成长。多走进别人的课堂,听一听常态的课堂,看看有经验的老师这一节课教什么?怎么教?教的效果怎样?

4、依托远程研修、信息化培训等渠道,进行线上学习。

5、继续开展教师基本功大赛、优质课评比。

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学科优质课评比,搭建不同的舞台,达到相应的目标,使年轻教师不断成长,优秀教师不断涌现。提倡创新,形成风格。鼓励教师结合学科和自身特点,丰富教学手段,形成教学特色。

我校教师XX代表XX市参加省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并获佳绩。

(八)加强阅读与写作,营造书香校园

专业阅读、专业写作、专业发展,是新教育实验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阅读是站在大师的肩膀上前行,写作是站在自己的肩膀上攀升。本学期,我校以“师生共写随笔”行动为研究重点,融合推进“营造书香校园”“培养卓越口才”“推进每月一事”三大行动项目。

三、具体工作

八月份

1、制定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计划

2、印刷教案本、教研手册、学校课程教案本和评价手册等其他印制材料

3、七、八、九年级教师课程表的编排

4、七年级新生学情调查

5、名师工作室活动1--读书分享会

九月份

1、制定教学教研计划、阅读计划和培优转差计划

2、组织开学工作,分发教师教学用品及学生用书等

3、印制各个年级的任课教师一览表

4、七、八年级学校课程实施

5、七年级新生建籍

6、名师工作室活动2--新学期工作计划交流会

7、“爱我中华,筑梦教育”知行读书社第44期活动

8、“中国梦,爱国情,报国志”迎国庆学生诵读比赛

十月份

1、教学常规检查(第一次)

2、2.0项目提交自评报告

十一月份

1、“我最喜爱的老师评选”活动

2、七、八、九年级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质量分析会

十二月份

1、教学常规检查(第二次)

2、2.0项目迎接省级验收

3、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比赛”活动

4、迎元旦学生写字比赛

一月份

1、七、八、九年级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2、“学校课程”实施评价、教师教学质量汇总,制作教学简报

3、收“培优转差”“阅读”“控辍保学”工作总结以及同读一本书读后心得,并装订成册。

下载XX区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工作计划word格式文档
下载XX区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工作计划.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第一学期实验中学班主任工作计划

    一、本班情况分析 本班学生人数共计51人,其中男生30人,女生21人,男生相对较多。本班是一个理科平行班,本届我校理科生约720人,其中理科实验班4个,约200人,平行班10个约520人。由于......

    郯城街道中学实验第一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郯城街道中学实验教学工作计划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 实验教学是实验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物理、化学 、生物等学科的实验教学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最佳窗......

    中学第一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以全面提高 教育 教学质量为重点,以实施素质教育为目标,以推进有效课堂教学研究为中心,扎扎实实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全面提升 教师业务能力,加强过程管理,注重质......

    小学第一学期学教学工作计划

    第一学期小学学校教学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愿景 1.指导思想 本学期,在教育局和市教科所的正确领导下, 我校将继续深入贯彻“深化课程改革,改革课堂教学——让课改激活教......

    第二实验中学2011-2012第一学期安全工作计划

    第二实验中学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安全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2011年第二实验中学安全工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牢固树立科学发......

    崇明县实验中学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实验中学工作计划

    崇明县实验中学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实验中学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我校将继续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坚持市、县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引,围绕改革开放30周年,弘扬抗震......

    中学2015-2016第一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中学2015-2016第一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中学2015-2016第一学期教学工作计划学期之初,用平静的心态、理智的思维梳理本学期工作思路: 改变探索、反奔跑反思„„ 教学目标: 1.教师......

    中学学年第一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指导思想:根据市局、教培研中心的工作要求,在校长室的直接领导下,深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以师德建设为核心,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根本,围绕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