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务处工作计划
本学期,教务处继续以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发展为根本,以课程改革为动力,以高效益的课堂教学为重点,以教师队伍建设为基础,细化、内化教学常规,强化教学过程管理,向管理要质量;大力开展教育科研,向科研要效益,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一、以法治教,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体制
1.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开齐课程,上足课时,不随意增减课时,不乱订乱发资料,做到一书一辅。
2.深入学习,认真钻研,将课程改革落实于行动中。深入学习和钻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各学科《新课程标准》,切实增强课程改革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明确课程改革的目的和任务,在执行目标任务的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之落实于备课和课堂中。
二、以教学为中心,狠抓教学管理
随着教改的深入发展,教学管理的内涵在不断丰富,管理的要求在不断提高,在以教为中心的教学中要始终不渝地遵循三条原则,第一是面向全体原则,每位教师对所有学生承担相同责任,不放弃学困生。第二是全面发展原则,每位教师要关心每个学生各种素质的综合协调发展,以其它方面的发展促进其文化成绩的提高。第三是主动发展原则,每位教师要把学生素质的形成过程理解为学生自身发展的过程,把全面发展素质要求变为学生自觉的行动,占领好学生发展的战略制高点。
1.功夫花在备课上。各备课组教师要沿着“学生课堂上主体参与“这一主线,精心设计教案,努力体现“三高“和“三严“的备课原则,即认识高、站位高、标准高,严于律己、严谨作风、严肃态度,使每份教案都凝聚备课组全体教师的智慧结晶。教案内容应包含学科素养,教学方法,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配套练习,教学后每份教案应有教后感。
2.本事显在课堂上。每位教师要合理安排教学的各个环节,利用好教材中所蕴涵的思维发散点,充分展现学生的知识构建过程,多采用操作实践、观察讨论、大胆猜测等形式,养成学生乐思善思的习惯,用好教材中的习题和思考题,鼓励学生多层次、多侧面、多角度寻求解答途径。
3.提高落在培优补差辅导上。要做好因材施教工作,多找学生谈心辅导,确保优等生营养丰富,学困生消化得了,特别要重视学生的思想教育和学法指导,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
4.成绩出在考试上。认真组织好各类考试,确保成绩的真实性,主要学科每周和章节结束后要及时组织测试,考后及时评讲。
5.教务处将认真组织实施教务处工作督查制,本着对事不对人原则,紧扣一个“实”字,将工作落到实处。
三、深入开展教学研究,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研究是教育工作者的主要任务,课程改革和教法学法改革仍然是我们目前研究的两大重点,本学期我们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加强对课程标准和新教材的学习研究。随着新课程的实施,教材编排已作了重大变革,原有积累的经验甚至可能是阻碍新课程实施的前进的阻力,因此我们要深入课堂,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2.将集体备课落到实处。单独作战和群体作战的优劣是显而易见的,教师个人要克服“私“字,要小局服从大局,资源共享,待人以诚,相互协作,共同提高。集备要规定时间、地点,形成材料,谨防流于形式。
3.组织公开课、听课、评课活动。要做到一人上课,大家得益,在听课中探索,在相互学习中感悟,使思维在这里碰撞。
①各组评课活动要做好记录,形成过程性资料。
②配合对外开放日,组织好青年教师评优课和对外校的展示课。
四、抓好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
1.继续推行“导师制“。抓好新老教师结对工作,做到以老带新,以新促老,使青年教师迅速成长,加快师资队伍建设进程。新老教师及时交换意见,严防走过场,流于形式。
2.各任课教师每学期必须听同科教师的课在10节以上。
3.各教研组要组织好教师积极参加市级是“四赛”活动,要以其为契机,提高全组教师教育教学水平。
4.一步完善考核和评价机制。要将过程管理资料和年度考核相结合。
五、抓好新校区寄宿制班工作
高一学生在新校区,寄宿制在我校无经验可谈,如何赢得社会的认可,尽可能将负面影响压缩到最小程度,这需要我们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
1.牢固竖立面向全体学生的观众,多角度、全方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使人人得以展其才,尽其才。对学生要多一点鼓励帮助,多一点和风细雨。
2.分层递进。将学生分层,不同学生达到不同提高,使优等生得到冒尖,中等生得到发展,后进生得到转化。
3.新高一要抓紧教学进度,提高课堂密度,快速反馈信息量,强化训练,加大优势群体的培养。
4.任课教师和班主任要立足全局,协调各科平衡,打好整体仗。
六、加强高三工作
1认真总结学习2020届经验,注重长避短,进一步科学安排备考复习工作,细抓好学生的鼓动工作,树立全体学生的信心、紧迫感,确立具体的奋斗目标和学习计划。
2注重夯实基础、强化训练、提高能力,特别是要认真细致地落实临界生和尖子生辅导工作。
3,加强联考数据分析及横向纵向比较,及时了解尖子生学科存在的问题,调整教学策略。
4认真研究近五年高考试题点,有目的、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复习,加强学考试表达格式训练,提高考试得分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