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体育学科研训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党的十九大报告要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以“天天锻炼、健康成长、终身受益”为目标,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切实发挥体育在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综合作用。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对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工作作出全面部署。面对十九大精神、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对照省内外教育发达城市和**市教科院“十三五”发展规划,作为整个学校教育中特殊而重要的体育,要坚持以立德树人作为研训工作的根本任务,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切实履行研究、指导、服务、管理的职能,奋发进取,不断提升体育学科教育质量,做好与“办人民满意教育”相称的体育教育工作。
二、年度工作思路
(一)规范课堂教学行为
认真落实国家课程标准,开足、开齐、开好每一门课程,做好调研、检查、评估等一系列工作,切实提高每节课堂的教学效益。创新体育教学内容、方式和载体,增强体育活动的趣味性和吸引力,着力培养学生的体育爱好、运动兴趣和技能特长,养成良好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在此基础上加强课程体系改革和建设,提升课程领导能力和实施质量,努力形成各具特色的学校体育新局面。
(二)加强体育教研组建设
积极推动教研组主动发展工作计划的制定和实施,进一步完善体育教研组制度化、规范化建设,提高教研组专业化发展水平,优化教研组学术氛围,树立学科教研组的品牌意识,加强体育教研组校本教研工作,组织指导各校教研组长积极开展形式多样、富有成效的校本教研活动。
(三)提升教师专业发展质量
加大优秀教师宣传力度,着力落实乡村教师支持计划,继续实施城乡对口支教工作,分类分层开展教师培训,提高培训实效。充分发挥名教师、五级阶梯队伍的示范引领和指导作用,明确优秀骨干教师的培养途径和方法。引导教师加深专业理解,组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把体育教师队伍打造成一个团结的共同体、研究的共同体、发展的共同体。针对新型城镇化、新市民等因素,调研全市体育教育资源短缺、教师结构性缺编等问题,精准做好全市及各区体育教育动态对接。瞄准教育发达地区,营造浓厚氛围,争先创优,提高首位度,保持参加省级以上教学技能大赛领先地位。
(四)联通课外校外活动
优化体育教育与课堂教学、课外活动、校外活动的整合,改革学生评价方式,试点学生学期与假期运动锻炼的无缝对接研究,合理设计学生体育作业,树立终身锻炼理念,让体育成为生活学习的一部份。
(五)推进学生体质评价研究
加强学生体质健康评估指导工作,继续开展对学生体质健康数据水平的常态监测,科学分析现状,为学生的学业发展和教师的有效指导提供翔实的素材和方向性引领。
(六)深入推进学科课题研究
引导组织学校和教师强化问题意识,以一线教师教学中的真问题为课题研究的核心,协同规划理论小组完善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指导工作,注重课题研究资源的积累,形成教育教学成果的发现、培育、总结推广机制,提高各类资源的使用效益,给教师教学变革和学生学习变革提供便捷。
三、第一学期主要工作安排
一)七八月份
1、协同相关部门组织教师参与名师大学堂、市培、省培、国培工作,确定二期市级培训名单、培训内容。
2、成立新一轮学习、研究、竞赛、训练、校园足球工作团队,组织教师研读相关体育类教育教学文章和教育理论书籍,做好心得交流。
3、参加各辖市区教研员、兼职教研员工作研讨,明确下学期工作任务和目标(教研活动的主题、频次、地点、范围)。
4、结合暑假各项体育赛事,探讨我区学校体育普及与提高的策略。
5、协助体卫艺处,组织开展“阳光体育夏令营(足球项目)、市育苗杯足球赛、**市校园足球总决赛。参加全国“贝贝”足球总决赛(小学组),**省“省长杯”校园足球赛(小学、初中组、高中组),协助体育局参加**省第十九届省运会等体育特色活动,并做好总结提炼。
6、成立项目群理论学习和教学研究团队。
二)九月份
1、组织全区教师参加市中小学体育教师开学初教研活动。
2、参加**市中小学体育中心教研组、直属教研组长会议,布置全区学期教研内容。
3、部署省、市、级课题研究工作。
4、组织区第33届学校体育优秀论文征集。
5、组织区五级阶梯教师申报评审。
6、体育家庭作业研讨与布置。
7、区小学生秋季田径运动会报名截止9月21下午三点,各校未注册的运动员时间20-21少体校注册(身份证,1寸照片2张),没有身份证不能参加比赛,9月25日下午三点在**小学召开领队、教练、裁判员会议。9月28日(星期五)全天在**小集团**小学比赛。
8、指导各校做好一年级新生——六年级名单录入工作,建立档案,做好各年级的锻炼、测试、数据上报工作,10月10日—12日上报国家数据库。
9、按计划拍摄精品课。
10、英才教师培养活动启动。
三)十月份
1、参加市小学武术同题异构(直播,探讨新时期民族武术教学突破点,武术特色学校共同体课程建设研究)
2、组织新一轮转教研(区域联盟、校际、区际联合教研)。
3、省小学体育教师基本功备赛。
4、参加**市十五届运动会中小学生田径比赛:田径:甲组(06-07)乙组08达级赛(区少体校组队);游泳:甲组(06-07)乙组(08-09)丙组(10后)达标等级(甲、乙、丙(解小组队参赛)。没有身份证不能参加市级比赛。
6、认真学习苏人教版水平三、四、五足球教材。
7、参加全国学校体育改革现场会预备会。
8、第33届学校体育优秀论文评选。
9、拍摄小学体育学科精品课(区各校积极申报)。
10、教育信息化资源库建设活动、学生体育社团(俱乐部)活动教研。
四)十一月份
1、召开全国学校体育改革现场会。
2、组织召开省、市级课题主持人会议,培训指导体育学科课题研究工作。
3、组织部分学校开展体育“城乡结对”教研活动
4、组织区骨干体育教师参加全国学校体育改革现场会,地点:**
5、参观摩省小学体育教师基本功比赛。
6、参加全市学科带头人工作会议。
7、组织全区各体育传统学校,体育特色学校参加市校园篮、排、足秋季联赛。
8、**区16-17进编体育教师和18年体育代课教师能力提升培训活动。
五)十二月份
1、组织以课余训练为主题的公开课研讨。
2、市第33届学校体育论文报告会、体教专委会年会。
3、12月8-18日全国校园足球示点区足球同题异构教学等系列活动
4、开展全区体育室内课教学研讨和比赛。
5、区小学生冬季“三项”运动会(规程见网上)
6、2018**区小学生“区长杯”校园足球冬季联赛,甲组08(七人制),09乙组(七人制),10为丙组(五人制),11-12为丁组(五人制),具体规程见网上。
六)二0一九年一月份
1、**区小学体育中心教研组、教研组长会议。
2、教科研工作总结与下学期工作布置。
3、组织足球队(市队区办)参加全国冬训。
说明:各项活动以局网上正式公布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