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2021年工作总结和来年重点工作计划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2021年工作总结和来年重点工作计划
xxxx年,区人社局全面对标对表“文旅成华”重大战略部署,紧紧围绕“技能成华”建设等重点工作,凝聚人社合力,守正出新、开拓进取,扎实推动就业创业、社会保障等各项工作取得成效。
一、主要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一)省委省政府民生工程各项目标全面超额完成。城镇新增就业xxxxx人;提高xxxx名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障水平;为xxxx名贫困人口、低保对象、特困人员等困难群体代缴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个人缴费。
(二)省政府目标全面完成。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预计为x%;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x%以内;城镇新增就业xxxxx人;劳务品牌培训xxx人;全力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主动监察企业xxx户,处置欠薪案件xxxx件,按期结案率xxx%。
(三)《市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全面完成。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预计为x%;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x%以内;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五大险种参保人数较xxxx年新增x.x万人,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xx.xx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x.x万人;多渠道降低企业用工成本,全年累计为参保企业及职工降低社保费用约x.x亿元;发放稳岗补贴xxxx.xx万元;深入实施全民技能提升计划,发放职工技能提升补贴xxx.x万元,惠及城乡劳动者xxxx人;加强公职人员培训教育,印发xxx册《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文件汇编》,会同区委组织部、区委党校等相关部门,相继开展了“铸魂工程”培训、教育和卫健系统新进人员岗前培训、机关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工作培训。
(四)市委市政府民生实事各项目标全面超额完成。城镇新增就业xxxxx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xxxx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就业新增xxx人;新增吸纳大学生就业创业xxxx人;城乡养老保险参保覆盖率保持在xx%以上。
(五)“三重”工作任务超额完成。确保功能区企业对技能人才xxx%的需求,共培养技能人才xxxx人,通过订单式、项目制培训技能人才xxxx余人;助力轨道交通学院开办全省首个轨道交通技能人才培训定向专班,培训站务员、车辆检修工等xxxx余人;以技能大师工作室为载体,培养xxx名高技能人才。
(六)职能目标全面完成。企业劳动合同、集体合同签订率达xx%,共审查xxx件集体合同,涉及xxx家企业、xxxx人;深入xxx家企业开展企业薪酬和制造业人工成本调查,为《x市人力资源市场工资指导价位》的发布提供了详实有效的数据支撑;全力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主动监察企业xxx户,处置欠薪案件xxxx件,按期结案率xxx%。
二、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一)就业形势稳中向好。就业规模持续扩大,就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人力资源市场供需基本平衡,企业用工、人才就业总体稳定。一是稳步推进重点群体就业。组织开展“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等针对农民工、大学生等重点群体的招聘活动xx场,服务x.x万余人。依托xx家见习基地接收大学生xxx人,发放见习补贴xx.x万元;助力xxx名大学生成功就业;依托公益性岗位帮助xxxx人就业。二是扎实推动创业服务。建成xx个创新创业载体,助力“婚家众创空间”孵化基地升级打造为“x省大学生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发放创业补贴xxx万元;联合西财天府学院等院校为xxx余名在校大学生开展创业培训。三是切实做好就业扶贫工作。建立常态化岗位信息共享和发布机制,与x、x等地建立劳务协作;组织开展“成华·丹巴”专场招聘活动,为xxx多名当地劳动力和xx家用人单位搭建对接平台。
(二)社会保障稳步推进。一是不断扩大社保征缴覆盖面,五大险种参保人数较xxxx年新增x.x万人,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xx.xx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x.x万人,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参保人数xxxx人;全区征缴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xx.xx亿元、工伤保险xxxx万元、失业保险x.xx亿元。制作发放新版社会保障卡xx.xx万张,制卡率达xx.xx%。二是持续提升社保服务质效,组建“成华xx℃社保服务志愿者队”,走进企业、社区,开展“降费减负”“退休人员养老待遇调整”等政策宣传活动。三是维护社保基金安全,进一步提高监管能力,xxxx年处理预警信息xxxx条,追回基金x.xx万元。四是扎实开展工伤预防工作,制作公益宣传片x部,在x个人流量密集的公交站台设立宣传专栏,累计组织xxxx余人参与了工伤预防政策宣讲和集中培训活动。
(三)人才建设持续强化。一是编制《成华区人才白皮书》(xxxx年成华区人才开发指引)和《成华区人才蓝皮书》(xxxx年成华区人才资源状况报告);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开展专题调研,形成《成华区重点产业人才调研报告》;面向近三年引进的专业人才及其用人单位开展调查研究,形成“成华区急需紧缺专业人才引育工作”调研报告,引导各类人才按需流动和高效配置。二是紧扣x市“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年”战略部署,将专业人才引进工作与“蓉漂人才荟”系列活动有机结合,会同区委组织部、区委党校,邀请第三方人力资源专业机构共同走进x同济大学、x理工大学等高校,通过到校直招和面向社会考核招聘的方式,为教育、卫健系统和其他机关事业单位引进xxx名专业人才。
(四)人事制度不断完善。配合相关部门完成机构改革人员划转、聘用等相关工作;进一步规范事业单位管理,完善干部实名制信息,对人社部门代管的xxxx份事业干部档案进行了专项审核和数字化归档;规范岗位聘用流程,累计为xx家单位xxxx余人次办理岗位设置及变更。
(五)劳动关系稳定和谐。主动监察企业xxx户,处置欠薪案件xxxx件(其中承办省、市交办案件xxxx件,窗口受理xxx件,网络平台受理xxx件,现场处置突发事件xxx次),涉及xxxx余人次,按期结案率xxx%;受理劳动人事争议案件xxxx件,结案率xx%以上;办理各类信访件xxxx余件,办结率达xx%以上,群众满意率达xx%以上;处理各类行政诉讼案件xx件,行政复议xx件;审查xxx件集体合同,涉及xxx家企业、xxxx人;认定职工工伤xxx件、公务员工伤xx件,受理劳动能力鉴定申请xxx件。
(六)信息化建设不断加强。一是加快“两微一网”政务新媒体建设,影响力位列“xxxx年x人社系统政务新媒体排行榜”第三(五城区唯一入选)。其中微信发布信息xxx条,总浏览量xx.x万人次;微博发布信息xxxx余条,总浏览量xx余万次;网站发布信息xxxx余条。二是完成线上服务点位xxx%标准化建设,在xxx个点位(含xx个街道、xxx个社区和x个红旗超市市民驿站)设置xxx台“社保自助查询一体机”,xxxx年业务经办量xx万余次,打印数量x万余次。三是优化人社公共服务,推动xx%社保事项实现线上办理,xx%以上社保经办事项、xx项就业服务事项线上受理“不用跑”、线下办理“仅跑一次”;指导参保人数在xx人以上的用人单位开通网上经办,开通率达xx.x%。
三、特色亮点工作及取得的成效
(一)“就业创业服务机制”案例入选全国最佳案例。强化社区就业创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积极构建“零距离”就业创业服务圈,以此为素材形成的创新案例—“就业创业服务机制”,入选人民网“xxxx年全国‘创新社会治理典型案例’评选活动”最佳案例(全国共xx个),是全国人社系统唯一入选的案例,点击量高达xxx余万次。
(二)高质量完成人社部人才服务项目。联合x中科信息技术专修学院,共同举办全省唯一获人社部批准的“海外赤子为国服务行动计划”项目—xxxxx藏区脱贫攻坚活动。组织来自德国、法国等x个国家的xx名专家学者,深入互联同创孵化器、华灿工场、龙潭新经济产业功能区实地考察,为“文旅成华”建设出谋划策、牵线搭桥;赴x州和都江堰等地开展xx场项目对接、精准帮扶和专题培训,初步解决碉楼保护等x个方面的技术难题,并就中小学安全饮用水等xx余个项目达成合作意向。活动充分发挥了留学人才智力优势,推动脱贫攻坚提质增效,得到人民网、x日报等xx余家媒体的广泛关注和持续报道。
(三)创新创业工作走在全省前列。高标准承办第四届x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峰会,向xxxx余名参会代表全面展示了成华区宜业宜居宜商宜游的区位优势和人才环境。圆满举办成华区第六届青年创业大赛,吸引xxx个项目、数千名创业者参赛,助力xx个参赛项目落地成华,参赛项目和落地项目数量均创历史新高。创业项目“农村内容电商”夺得x省第二届“天府杯”创业大赛二等奖,成华区获特别贡献奖(全省共x个),是五城区中唯一获此荣誉的城区。
(四)职业技能提升行动精准落实。对表“技能x”建设,助力x轨道交通学院(筹)开办全省首个TOD职业技能人才培训定向专班,培训站务员、车辆检修工等xxxx余人;在全省率先开展区级技能大师工作室评选,x家区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培养技师xxx人,x名领办人先后被命名为“x工匠”“成华工匠”;承办“x省暨x市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服务周”活动启动仪式;组织开展成华区第二届生活性服务业技能大赛,xxxx名选手参与了养老护理、应急救护等xx余个项目的角逐。
(五)成功创建省级标准化仲裁院。坚持 “站位全局、服务中心”的工作思路,把仲裁工作主动融入“大联动”社会治理体系,同时统筹整合区群团组织力量,全面对表场所建设、机制完善、队伍建设、效能提升和信息化建设五个维度,高标准、严要求打造企业和群众“信得过、靠得住、真给力”的“贴心仲裁”,xx月,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被x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评为“x省劳动人事争议标准化仲裁院”。
(六)全市首个产业功能区人力资源服务站成效凸显。会同区委组织部、区新经济和科技局等相关部门,在龙潭新经济产业功能区打造全市首个“产业功能区人力资源服务站”,成功跻身x市“一园+三区+多点”人力资源服务平台集群,已为xxx余家企业和各类人才提供人才落户、政策咨询等“一条龙”服务xxxx余次。在此基础上,区行政审批局成立了区政务服务分中心。
xxxx年,我局将主动把人社工作融入“文旅成华”发展大局,自觉在区域发展的“势”与“场”中找准坐标、明晰定位,夯实常规工作、抓好重点项目,为成华经济社会发展贡献人社力量。
一、加快打造“技能成华”品牌。一是探索打造“文旅创新人才服务中心”。整合部门、社会、行业等资源,共同打造集“宣传展示、合作交流、服务聚合”三大功能于一体的文旅创新人才服务中心,为区域内文旅企业和创业者多方整合资源,在人才“引、育、用、留”和项目孵化等方面提供服务。二是深入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计划。按照国家职业技能提升行动“xxx”战略部署(xxxx—xxxx年x年时间,投入xxxx个亿,培育xxxx万技能人才),聚焦轨道交通、文旅和现代服务业三大产业,依托新北天地、东郊记忆、东客站三个功能区和社区就业创业指导中心等载体,培养xxxx名以上的技能人才,满足企业发展对人才的迫切需要。三是大力推动技能大师工作室提质扩面。修订完善《成华区技能大师工作室评选及管理暂行办法》,新建x个以上区级技能大师工作室;推动现有工作室不断升级提质,创新开展名师带高徒、大师进名企等活动,培养更多具有精湛技能和工匠精神的高技能人才。
二、深入推进人事制度改革。会同相关部门完善人才引育政策,探索实施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动态调整机制;结合“蓉漂人才荟”系列活动,创新举措,积极为教育、卫健系统和其他机关事业单位引进专业人才;会同区委组织部、区委编办和涉改街道,做好街道行政区划调整改革工作中的人员划转、调配工作。
三、持续提升人力资源协同水平。一是将人力资源服务站工作主动融入国家人力资源事业发展战略布局,与高新区人力资源产业园签定框架协议,在东郊记忆艺术区、熊猫国际旅游度假区x个市级功能区新建人力资源服务站,向其他区级功能区辐射延展,为企业和人才提供更加全面、优质的服务。二是探索建立“人力资源协同联盟”。聚焦企业发展需求,不断优化人力资源协同水平,营造良好营商环境,服务企业更好发展。整合成华区新成立的“女企业家协会”和筹备中的“青年企业家协会”等资源,建立区级“人力资源协同联盟”,下设若干个行业联盟,一方面加强政企互动,把人社服务通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延伸到企业,使企业用足用好惠企政策,形成良好企业文化,从而激发内生动力、促进自身发展;另一方面引进专业人力资源机构开展人力资源管理师素能提升培训,加快打造一支具备专业水准的人力资源管理师队伍,缩短人力资源管理师队伍职业化进程。
四、持续办好创业大赛。会同区委组织部、区新经济和科技局、区智慧治理中心等部门,依托国际国内双创资源,拟于x月前举办“成华区第七届青年创业大赛”,聚焦主导产业、创新大赛方式,将招才引智与招商引资工作有机结合,力争更多项目和人才落地成华,加大创业带动就业力度。
五、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一是打造“大仲裁”服务平台。持续统筹整合部门和群团组织资源,借力“大联动”社区治理体系,打造“大仲裁”服务平台;将调裁工作下移到街道、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使劳动人事争议案件增长率控制在较低水平。二是构建“大监察”工作格局。以贯彻落实国务院新颁布的《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为契机,整合部门、街道力量,加大政策宣传、提高联动效能;开展专题调研,深挖欠薪案件增长根源,采取有效措施,将欠薪案件增长率控制在较低水平;对照“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考核细则”,逐一摸排、督促落实,确保圆满通过国务院、省、市对xxxx年治欠保支工作的检查考核。
第二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工作计划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工作计划
**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第二年,是实施社会保障“十二五”规划纲要的关键一年。全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县两会精神,坚定“建设富强美好、人民满意自治县”奋斗目标,深化“民生为本、人才优先”工作主线,全面推进统筹城乡的公共就业服
务体系建设、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和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着力推动实现高质量就业创业、提高社会保障待遇水平、加强人才开发使用、深化人事制度改革、促进劳动关系和谐,打造高素质人社队伍,为自治县提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迈出新步伐提供强有力的人事人才支撑和社会保障服务。
一、创新举措,突出抓好四项惠民实事
1、提高就业培训水平。充分发挥新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综合服务中心作用,强化就业培训与服务,拓展培训专业项目,提高就业服务水平和全县劳动者就业技能水平。
2、推进事业单位岗位聘用工作。摸清全县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底数,完善聘用方案,严格政策,精心组织平稳实施。
3、扩大农村干部养老保险覆盖人群。将任职年限较长(10年以上)的农村计生专干(妇联主任)、报账员(会计)纳入农村干部养老保险覆盖范畴,提高补贴标准。
4、提高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贴标准,降低个人缴费负担,切实维护参保居民切身利益。
二、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
5.落实政策帮扶就业。积极争取上级再就业资金,做好各项补贴的发放管理工作;大力开发公益性就业岗位,重点对大龄就业困难人员、低保家庭、残疾人员、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实施援助,确保城镇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落实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扶持政策,积极开展未就业毕业生就业指导、培训和信息服务工作。
6.组织活动促进就业。发挥人力资源市场主渠道作用,加强企业用工岗位开发,举办好每月两次招聘会,开展“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周”、“高校毕业生服务月”等活动,为用人单位和求职者搭建平台,推进就业服务上水平,促进城乡劳动者就业增收。
7.加强培训提升就业。紧紧围绕经济转型升级目标,建立与项目企业对接的有效机制,完善“分层次分工种”培训模式,大力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岗位提升培训等,提高城乡劳动者求职能力,重点推进失地农民向产业化工人转化;做好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不断拓宽服务领域,扩大鉴定规模。
8.强化创业带动就业。贯彻实施创业带动就业的政策措施,推进小额担保贷款等政策落实;完善创业培训、政策扶持、创业服务三位一体工作机制, 扶持高校毕业生和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创业,提高创业成功率,发挥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
三、加快完善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切实提高待遇和水平
9、稳步推进社保扩面征缴。深入贯彻实施《社会保险法》,进一步提高城乡社会保险参保率,持续推进企业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城镇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等扩面征缴工作。
10、逐步提高社保待遇水平。认真做好企业退休(退职)人员基本养老金调整工作,确保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进一步提高医疗保险待遇水平,稳步提高城乡居民社会保障待遇。
11、不断完善社保制度建设。加快医疗保险市级统筹步伐,加快整合健全全民医保体系;做好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账目合并工作;严格各项失业保险金管理制度,按时发放失业保险金,保证社会稳定。
12、加强社保基金管理。严格执行基金管理制度,建立台帐,定期监督,做到日清、月结、季公开,促进社保基金监管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同时,全面加强各项社会保险基础工作。
四、引民生之智,推进人才智力“支撑工程”
13、提高公务员队伍整体素质。深入贯彻落实《公务员法》和各项配套政策法规,全面做好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股级干部任免、考核奖惩、培训和保险福利等工作,重点做好公务员队伍十八大精神培训工作;全面推进干部工作信息化建设,全面提升干部工作科学化、规范化管理水平。
14、促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继续督导事业单位绩效工资的全面落实,指导事业单位进一步改革、完善奖励性绩效工资考核分配办法,充分发挥奖励性绩效工资的激励作用。做好企业职工工资统计工作,加大我县实施最低工资标准的监督检查力度,督促各用人单位严格执行最低工资标准
15、完善人才服务管理。以服务项目企业和高校毕业生为重点,建立完善联系服务项目企业和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长效机制。以园区为依托,以高学历、高职称、高技能人才为重点,加大引进人才力度,创新招财引智渠道,完善人才引进、培养、使用、流动“四位一体”的运行机制。通
过招聘会、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等活动,为企业和人才搭建沟通交流平台,努力实现人才服务工作与促进就业、服务项目企业发展。
16、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充分履行政府人才工作综合管理部门职能,进一步优化“吸引人才”的政策环境,健全“成就人才”的体制机制,促进形成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的良好社会氛围。做好职称评定工作,推行单位和个人“双承诺”制度,接受群众监督;探索职称制度改革,实现与事业单位岗位聘用制有效衔接。做好机关事业单位工人工资工考工作;以机关事业单位高技能人才为重点,建立后备人才库,进行重点培养和动态管理,以满足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五、着力提升执法效能,实现劳动关系更加和谐
17、加强农民工权益维护工作。会同县农民工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推动农民工逐步平等享受城镇基本公共服务。提高农民工劳动合同签订率,加强技能培训、工资支付、职业安全、参加社会保险等各项权益保护工作。建立农民工工资支付长效机制,强化对恶意欠薪和欠薪逃匿的打击力度,坚决遏制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的发生。
18、加强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认真贯彻落实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法,不断完善仲裁办案制度,提高办案质量和效率,仲裁结案率保持在95%以上;指导企业建立健全内部协商调解机制,在全县规模以上企业逐步建立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大力宣传劳动合同备案制度,规范劳动合同备案程序,逐步建立起全县企业劳动合同备案登记信息数据库,进一步规范企业用工行为。
19、严格劳动保障监察执法。继续加强对用人单位的指导服务,把预防作为劳动保障监察工作的重点,实行分类监管,突出专项检查。大力开展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农民工工资支付等专项行动,加大对拖欠工资、不签订劳动合同、不缴纳社会保险费等突出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推进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管理和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标准化、执法规范化、队伍专业化建设,提高监察执法效能。
20、全力做好信访维稳工作。坚持局领导带头接访制度,完善信访工作责任制,畅通信访渠道,组织做好来信来访、大接访等工作,及时就地处理群众的合理诉求;做好重大活动和敏感时期的信访维稳工作,确保不发生影响社会稳定的群体性事件。
六、固民生之垒,推进自身建设“服务工程”
21、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系统作风建设。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县委五个“四分之一”要求,更加注重作风建设,重点整治“庸、懒、散、慢、奢”和“吃、拿、卡、要、贪”等现象和行为,坚持“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进一步增强人社系统干部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纪律意识,树立人社部门良好形象,为推进各项业务工作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
22、进一步加强机关党建工作。以抓思想理论建设为根本,以抓党性教育为核心,以抓道德建设为基础,按照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牢牢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坚持加强“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五位一体”的党的建设总体布局,全面提高机关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着力解决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深化创先争优活动成果,把一切工作放在创先争优的平台上来检验,为助推人社工作科学发展和全面完成各项目标任务提供组织保障。
23、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推进反腐倡廉建设,提高党员干部党性修养和廉洁自律意识,严格遵守廉洁自律各项规定,坚持用制度管人、管事,深入开展廉政勤政教育和警示教育,健全完善监督机制,着力提高群众对党风廉政建设的满意度。全面开展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清理确认行政权力和内部管理权力,规范权力运行流程,排查廉政风险,制定防范措施。加大对重点部位和关键环节的监管,抓好突出问题的专项治理。进一步完善监督制度,特别加强对就业专项资金、社会保险基金、公开招聘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监督检查,抓好突出问题专项治理,严肃查处滥用职权、失职渎职等行为。
24、进一步加强干部职工教育培训力度。按照“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的要求,不断增强干部职工学习意识,坚持用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有针对性的开展政治理论、文化修养、政策法规和业务知识的学习,继续坚持周五学习制度,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的方式,组织开展专题讲座和参加业务培训班,不断提升干部职工业务素质和理论水平,增强为民服务的本领。
25、加强机关法制建设。进一步健全管理机制,精简规范和严格监管行政审批事项;认真落实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基准制度,严格清理规范收费行为。大力宣传和落实《社会保险法》、《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等法律法规,提高企业和群众知法用法守法意识。及时处理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案件,有效消除和化解行政争议。积极开展法律实施监督检查,建立健全行政执法责任制,切实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26、进一步加强机关效能建设。加大优质服务窗口创建力度,打造优质服务窗口,大力推进机关职能转变和效能建设,提升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为广大群众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树立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良好形象。
第三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工作总结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工作总结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和在市局的大力支持和精心指导下,牢牢抓住“民生为本、人才优先”工作主线,突出统筹城乡就业重点,强势推进社会保险覆盖,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着力发展和谐劳动关系,不断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创新工作机制,狠抓工作落实,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一、工作总结
(一)抓就业,城乡就业呈现稳中向好态势。
一年来,我们紧紧抓住就业这个民生之本,多措施、多渠道搞好就业服务,坚持城乡统筹、培训服务齐抓、需求供给对接、就业创业并举的思路,以提高就业能力为前提,以转移就业为目的,逐步做大做强劳务经济,拓宽城乡居民增收渠道。一是全面落实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城镇新增就业人数2816人,完成市下达任务的107%;创业带动就业人数534人,完成市下达任务的102%;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580人,完成市下达任务的145%;就业困难人员就业人数158人,完成市下达任务的158%;城镇登记失业率2.8%,低于市控制目标3%;转移农村劳动力2592人,完成市下达任务的105%。二是继续组织实施职业培训计划。创业培训四期共124人,技能培训十二期共497人。培训工作全市领先。
(二)抓扩面,社会保障覆盖面和能力稳步提升。
社保的扩面征缴工作是进一步完善保障体系和提升能力的基础。一年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社会保险法》,按照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原则,着力消除制度盲点,加快构建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一是社会保险覆盖面继续扩大。企业基本养老保险扩面实际完成11940人,完成任务的100%;城镇职工医疗保险扩面完成19299人,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4500人,合计23799人,完成任务的100%;失业保险参保人数达18982人,完成任务的95%;工伤保险参保人数36043人,完成任务的100%;生育保险参保人数15346人,完成任务的109%;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550人,完成任务的97%,均比去年有较大幅度增加。二是基金征缴按时按进度完成各项目标任务。基本养老保险、职工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基金分别完成征缴6059万元、2897万元、306万元、1969万元、143万元、500万元,分别完成全年任务的105%、121%、107%、179%、127%、71%。三是社会保险支付费用不断提高。截至目前,共发放养老金4273万元;为11名失业人员共发放失业金23200元;城镇职工医疗保险住院费用审核1320人次,支付统筹基金811万元,支付个人帐户基金754万元;审核城镇居民住院费用220人次,支付基金145万元;审核支付工伤保险待遇748人次,支付基金610万元;审核生育保险住院费用140人次,支付生育保险基金102万元;为146人发放机关事业养老金337万元。四是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顺利推进。新农保和城居保工作继续在全市领先。截止目前,我县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人数达到78887人,其中今年新参保2000人,完成市级下达目标任务的99%,征缴保费892.77万元,完成市级下达目标任务的141%,到龄领取养老金人数16748人,共发放养老金995.95万元;参加城镇居民养老保险人数2545人,其中今年新参保140人,完成市级下达任务的96%,征缴保费44.8万元,完成市级下达任务的202%,到龄领取养老金人数479人,共发放养老金27.86万元,做到了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并对我县所有符合领取待遇人员进行了资格认证,认证率达到100%。五是我局加大各项社保基金的监管力度,健全稽核工作监督约束机制,开展专项检查,确保了基金安全。(三)抓管理,人才队伍建设成效显明。
我县人事人才工作紧扣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创新载体,强化职能,为建设宜居和谐幸福新沁源提供了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一是构建科学配套、严格规范、公平公正、充满活力的人事人才管理体系。2012年,我县面向社会招录公务员12名,事业单位人员202人、“三支一扶”志愿者4人、新闻采编人员10人,做到了公开、公平、公正,受到了考生和社会各界的好评。二是加强机关、事业人员队伍建设,完成了全县公务员及参照公务员管理单位人员的信息采集与登记工作。全县25个行政单位334人参加登记,其中处级6人,科级139人,科办员165人,离岗退养24人;参公单位14个共103人,其中科级25人,科办员59员,离岗退养19人。完成了全县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及聘用工作,全县256个单位经市局审批共设置三类岗位4464个岗位。其中管理1032个、专技3061个、工勤371个。全县共有3487名工作人员参加了岗位聘用,其中管理人员796人;专技人员2394;工勤人员297。完成部分事业单位2006年7月1日后退休专业技术人员岗位等级确定工作,共42家307人。三是加强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与管理。为549名专技人员办理了聘任手续,其中高级15人,中级126人,初级408人,完成了358名具有初级专业技术人员的资格证书办理工作。完成了1599名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聘任证书审查换证工作;完成了农村拔尖人才的推荐、选拨、上报工作,市级10人,县级20人;完成民营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的申报工作,共70人;完成了市级专技人才评审专家库人选的推荐工作,畜牧、教育、卫生专业各1人进库;四是事业单位全面实行绩效工资制度。对我县除义务教育学校和公共卫生和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以外的其他事业单位(以下简称其他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绩效工资进行了审核、计算与发放。经统计,本次我县涉及实施绩效工资的其他事业单位人员共计2610人,月增资117万元,从2010年1月至2011年底共补发3265万元。出台了《XX县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实施意见》及《XX县县属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办法》,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另外,积极参与了我县乡镇卫生院人事制度改革。健全企业军转干部解困工作长效机制,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
(四)抓维权,劳动者权益得到有效保护、和谐劳动关系进一步确定。一是加强劳动关系协调和劳动监察执法。深入开展“社会保险参加情况”和“农民工工资支付”等专项行动,检查各类用人单位749户,涉及劳动者8万余人;督促用人单位与738名劳动者补签了劳动合同;督促59家用人单位与21908人进行了劳动用工备案;为1382名农民工追讨工资970.3万元。二是积极推进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工作,为提高案件的办案质量,实行了案件会审制度,我局聘请了工会、法院、司法、经贸、律师参加案件会审;进一步完善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制度,全年受理劳动人事争议结案77件,其中调解35件,裁决42件。三是全力做好信访维稳工作,认真落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矛盾纠纷和不稳定因素集中排查工作,积极处理群众来信来访,有效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
(五)抓规范,统筹推进自身建设,人社队伍素质显著提高。
今年我们多措并举,创新思维,打造工作新亮点,不断推动自身建设全面开展。一是深化廉政风险防范管理机制,全力打造法制人社。完善机关管理制度,加强机关廉政建设责任制度,认真实施廉政风险防范工作。二是促进办事行为的规范化,大力打造阳光人社,及时向社会公开公务员考录、事业单位人员考聘、职称评审、工资的晋升、离退休人员公示等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和重大事项,接受社会各界监督,增强人社工作的公开性和透明性。三是全面提高工作效率,着力彰显效能机关。不断完善办文、办会、办事的行为标准和工作流程,以创先争优、保持党的纯洁性教育活动为契机,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四是充分发挥职能优势,努力打造和谐人社。党支部领导班子严把个人绩效考核关,将文明服务作为个人绩效考核的重要项目,奖惩分明,积极探索管理与服务一体化机制,有效整合各项资源,努力推进各项工作持续和谐开展。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清醒地认识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还有许多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矛盾和问题。比如,在就业、社会保障和收入分配等方面群众反映强烈的一些热点难点问题还有待解决;农民工、非公经济组织和灵活就业人员参保率还有待提高;人事管理工作还需进一步加强,公开招聘、合同管理、绩效考核、工资制度等还需进一步完善;劳动关系确立的规范程度不高,拖欠农民工工资的现象时有发生,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人事管理和社会保障等法规政策有待进一步贯彻落实,干部队伍的能力与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工作任务的要求还有差距。对这些问题,我们要引起高度重视,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二、2013年工作计划
2013年我局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学习和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民生为本、人才优先为主线,开拓创新,扎实工作,进一步强化创新驱动,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加大劳动用工维权保障力度,加速推进社会保障扩面工作,深化人事制度和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推动我县人社事业再上新台阶。
(一)以实现充分就业为目标,突出抓好就业创业工作。
建立和完善高端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机制,严格落实事业单位新进人员公开招聘制度,做到凡进必考。加快建设完善创业技能配需机制,以就业创业为导向,把更多的普通劳动者培养成技能型劳动者和创业者。通过多种途径增加人才总量、落实人才待遇、提升人才素质,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我县的转型跨越发展上来。(二)以推进社保扩面为方向,不断完善城乡社保体系。
在巩固已有扩面成果的基础上,紧跟城镇化步伐,重点做好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的参保工作。扎实做好新农保和城居保工作,进一步提高参保率和缴费率。着力解决城镇未参保企业退休人员的养老保障问题,力促特殊群体得到充分保障。全面落实各项社会保险政策,做到应保尽保。
(三)以健全考评机制为重点,深化推进人事制度改革。
进一步规范事业单位人员进、管、出各个环节的管理,加快推行事业单位聘用制度和岗位设置工作,实现聘用全覆盖。继续做好事业单位人员技术等级考核,改进人事计划管理和人事劳资统计。(四)以强化执法维权为突破,全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在加强劳动管理工作的同时,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非法劳动用工,依法查处违法用工行为,加大农民工工资支付日常巡视检查和专项检查力度。加强劳动争议的预防和调解,确保法定时间内结案率100%。稳步开展工伤认定工作,继续深入推行劳动合同制度,努力建立各方满意、制度健全、分配合理、关系和谐的劳动关系。(五)以加强学习教育为抓手,全面提升自身建设水平。坚持把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作为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载体来抓。健全学习制度,狠抓组织落实,完善规章制度,狠抓规范管理,强化队伍建设,狠抓机关作风,确保机关内部管理规范有序,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工作扎实、纪律严明、业务精湛的人社干部队伍。
在新的一年里,我们有决心、有信心在县委、县政府和市局的正确领导下,以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和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新形势下的工作当中,开创新局面、创造新成绩、再上新台阶!
第四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关于印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11年目标绩效考核办法》的通知
各科室、各直属单位:
为进一步强化目标管理,不断完善人社系统绩效考核办法,全面提升整体工作水平,着力打造服务型、效能型部门。特制定本办法:
一、考核对象
局领导班子成员、科室及所属单位主要负责人。
考核采取分级逐一方式进行。局领导班子成员、科室及所属单位主要负责人,由局考核领导小组逐一考核;其他工作人员由分管领导、科室、所属单位主要负责人逐一进行考核。
全局所有考核对象采取统一的考核量分标准(考勤50分,考绩150分,总分200分)。各科室、所属单位可以结合实际制定具体的考核细则。
二、计分方法
(一)基本分
考勤50分。班子成员、科室、所属单位负责人工作日期间离开工作岗位半天以上的,应向局主要领导告之去向。否则发现一次扣3分,直至扣完为止。
考绩150分(具体分值见责任状指标)。考核按半年或年终采取自我申报、公开述绩、逐一过堂、集中考评、结果公示方式进行考核打分;对不宜直接计分的考核指标,由考核领导小组或分管领导组织相关人员分好、中、差三个格次进行考评定格。每个格次按好1—0.8、中0.7—0.5、差0.4—0系数折算计分。
(二)加分
1、荣获先进:获部省级:国家部委或省委、省政府;市级:省厅或市委、市政府;县级:市局、县委、县政府(不含县直部门)综合表彰的,分别加30分、20分、10分;获条线业务部门(部、省厅、市局内部业务处室、中心等)表彰的,分别加20分、10分、5分。其中:表彰个人的加相应分值;表彰集体的,按相应层级分别给予分管条线领导、科室、所属单位主要负责人各加50%分。
2、典型推介:在上述层级会议上作先进典型发言的,按 10分、8分、6分;作为书面材料交流或以文件(简报)转发推介的,按8分、6分、4分,分管领导、科室、单位主要负责人各加50%分。
以上加分项目,同一项内容获多层级表彰或推介的,取最高得分,不累加计分。
3、召开现场会:提供上述层级现场的,按相应层级加分,分管领导、科室、单位主要负责人各加50%分。
4、创新成果:局考核领导小组视项目申报(书面)创新项目效果的影响程度,在省内、市内、县内、局内有影响的,按20分、10分、5分、2分。
5、合理化建议:考核对象提出对全局工作有建设性、指导性的建议(书面),被局领导班子集体认可采纳,并取得实效的,每条加2分。
6、指标超额加分:对基金征收类、预外收入类(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指标超额按上升百分比加分,上不封顶,对其它类指标超额按不超过20%比例封顶加分。
招商引资等县重点指标,参照县委、县政府文件精神,由局另行制定办法重奖。
7、信息或宣传调研文章:按信息、宣传调研的专项考核办法加分。(同一文字材料被多次采用的,按最高分一次加分给发表文章的署名者,不重复加分。未署名的宣传集体材料,分管领导、科室、所属单位负责人各加50%分。所有网上刊登稿件或有偿稿件不予加分)。
8、鼓励帮带:鼓励上级帮带指点下级提升工作绩效水平。若分管领导考核得分低于科室、所属单位主要负责人得
分的,可加分至科室、所属单位主要负责人的考核得分。(帮带加分只适用于一、二级目标责任状范围)
以上加分项目,因时间原因,未能列入本考核评比,可接转到下一加分。
(三)减分
1、对承担市县考核指标未完成或分管工作出现重大责任事故的,年终考核一票否决。
2、被县委、县政府或市局工作督查通报批评的,一次扣3分。
3、凡廉政行风建设或违反机关工作人员行为规范,被服务对象投诉或被媒体曝光且查核属实的,第一次扣5分;第二次扣10分;第三次扣20分(累计算分)。三次以上取消考核资格,考核定为不称职(不合格)等次。
4、凡未按时完成局领导交办其他工作任务的一次扣2分。
三、考核结果运用
1、完成目标责任状任务的,局领导班子成员享受县绩效考核奖金标准,科室、所属单位主要负责人享受局绩效考核奖金标准。对年终考核得分在60分以下的,不享受局绩效奖金,考核定为不称职(不合格)等次。
2、对局科室、所属单位实行统一绩效考核奖金标准,但绩效考核奖励必须拉开档次(原则上不少于3个档次),各科室、所属单位内部每个考核对象的得分、档次和奖金分配方案,由分管领导、科室、所属单位主要负责人确认后,报局考核领导小组审批后执行。
3、考核结果作为干部提拔使用、评优奖励、外出考察和学习深造的依据。
4、本考核办法由局考核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二○一一年八月十五日
第五篇: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工作计划
**年是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以新的体制机制创新发展的一年。全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三生融合、幸福温州”奋斗目标,牢牢把握服务发展、保障民生、促进转型的工作主线,着力推进人才优先发展,积极实施就业创业战略,不断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深化领域体制机制改革,深入发展和谐劳动关
系,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凝心聚力、继往开来,奋勇开拓、争先创优,以扎实的工作成效为温州转型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一)强化人才的引领支撑作用,统筹推进各类人才发展。一是抓好高层次人才选拔培养。认真实施新一轮**人才工程,选拔培养对象*名,其中第一层次10名,第二层次120名,第三层次**名;重点资助10个高层次人才创新项目,选派30名**人才赴国内外科研院校培训进修,继续举办出国培训人员BFT培训班。根据国家和省里的工作部署,继续做好国务院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对象、省*人才等各类专家选拔推荐工作。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网络学堂”培训资源向其延伸,举办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高研班8期,新增专业技术人员教育基地1-2个,完成4万人次继续教育培训。二是引进海内外高端人才智力。会同市委人才办举办民营企业高层次人才洽谈会和赴海外开展招才活动,深入实施“*580海外精英引进计划”。组团参加宁波“浙洽会”、**国际人才交流合作大会等国家和省级国际性人才智力交流活动。大力引进国外智力项目,全年聘请外国专家200人次,实施引智项目150项,继续做好外国专家管理服务和评选表彰工作。研究制定人才新政策,采取多种形式广揽各类人才,全年组织12次赴国内重点城市招才活动。三是培养高技能人才队伍。认真实施全省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全年计划组织5万名进城农民工技能培训,评选表彰一批“**技能大奖”、“首席技师”和“**技术能手”,选派一批紧缺型职业高技能人才培训研修,举办全市万名职工技能大比武,加快组建**技师学院,建设具有综合性、公益性和示范性的公共实训基地。全年力争新增高技能人才1.5万人。四是加强人才载体平台建设。推进企业博士后工作站建设,调整完善博士后工作站财政补助政策,新建一批博士后工作站。遴选第二批20家市级重点企业技术创新团队,建设20个技能大师工作室。推进省博联**科技创新基地第二轮签约合作,完善温州大学人才工作驿站运行机制,继续加强鄂渝川高校毕业研究生温州实习基地、留学人员创业园、行业协会人才工作站建设。五是抓好人力资源公共服务。加快整合政府所属人才市场、技工交流中心、职介中心等人力资源市场,推进人力资源市场统一贯通。继续加强**人才网、华夏英才网、人事考试、职业技能鉴定等网站建设,着力拓展服务功能。积极组织开展20次“扶工扶农”、“百名博士企业行”等各类科技智力服务企业基层活动。
(二)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努力促进就业稳定。一是大力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村)。继续加大对城镇“零就业家庭”、农村低保家庭劳动力、长期失业人员等就业困难人员的援助力度,全市创建充分就业社区达到98%以上,充分就业村达到70%以上,确保城镇零就业家庭动态归零,全面完成省下达的新增就业人数。二是大力推进就业援助帮扶。深入开展破解企业招工难专项行动,帮助缓解企业招工难问题,全市举办招聘会200场次,征集就业岗位15万个以上。重点强化对生活困难的水库移民就业帮扶,落实*名生活困难的水库移民社保补贴,市区帮扶1000名困难人员实现就业,新增公益性岗位*名。城镇失业登记率控制在4%以内。三是大力促进创业带动就业。深入推进省级创业型城市创建工作,努力改善创业环境,建立健全政策扶持、创业服务、创业培训联动的工作机制,以富有成效的工作迎接省里检查验收。坚持鼓励创业创新,扶持一批创业孵化基地,对有创业意愿并有一定创业能力的大学毕业生、下岗失业人员、外来务工人员提供免费的创业培训和“一条龙”的帮扶服务。四是大力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深入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三项计划”,认真做好就业指导、就业推荐等各项服务,切实落实促进就业创业各项政策,积极搭建就业创业服务平台。适时举办市、县两级区域性高校毕业生公益性就业招聘专场,全市建立200家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组织*名毕业生参加就业见习、**名毕业生参加就业创业培训,多渠道促进毕业生就业创业,确保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到*%以上。
(三)完善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推进全民社保。一是不断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全面宣传贯彻落实《社会保险法》,加大社会保障法律法规宣传和检查力度,重点加大对私营企业、民办非企业单位的社会保险扩面力度,努力将符合参保条件的各类群体纳入到相应的社会保险制度中。全市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新增18万人,职工基本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