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县发改委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计划
一、2022年工作总结
一是坚持项目为王,全力扩大有效投资。
坚持早谋划、早动手,谋划重大项目5000余个,获得政策资金1.1亿元。申报2023年专项债券项目102个,申报债券额度109.3亿元。推深做实“精重促”行动,881个S市亿元以上重点项目完成投资817亿元。预计全县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
二是全面统筹协调,着力当好参谋助手。
强化经济运行调度。预计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290亿元,增长12.5%。推进开发区“标准地”改革。开发区全年预计实现“标准地”挂牌出让1711.31亩,占全部新增产业用地的22.19%,完成任务。三是深化改革创新,全面优化营商环境。积极落实支持本地企业投标的有效举措,稳妥推进“评定分离”招标,严格标后履约监管。提高办事效率,核准、备案固定资产投资项目103个,总投资1002亿元。完成年度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严格落实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相关要求。帮助企业一般失信行为信用修复800余家。四是加强党建引领,自身建设有新提升。切实将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抓在手上、扛在肩上,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持之以恒正风肃纪,认真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以实际行动坚守初心、践行使命营造出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二、2023年工作打算
(一)加强重点项目推进管理。
一是推深做实重点项目推进。
树立没有高质量投资就没有高质量发展的意识,践行“投资为纲、项目为王”理念,牵头谋划编制2023年S市亿元以上重点项目计划,确保纳入S市亿元以上重点项目计划项目不少于800个,年度计划投资805亿元。二是全面加快政府投资项目建设。牵头编制《黑山县2023年政府投资(国有企业)计划》,确保纳入2023年政府投资(国有企业)计划项目不少于2000个(含前期工作和储备项目),总投资6050亿元,年度计划投资超过500亿元。按照《黑山县政府投资项目督查考核暂行办法》,重点对列入政府投资计划的续建和新开工项目开展全过程调度考核。督促项目单位对于计划新开工项目,加快推进前期工作,尽快开工建设;在建项目成立工作专班,明确专人负责,督查施工单位科学调配施工力量,合理安排工期,细化工程节点,抢时间、赶进度,在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的前提下,全力加快项目建设。三是加快重大项目谋划推进力度。加快推进黑山通用机场选址、可研报批;推动悟空镇创建“黑山县新埂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确保县经济开发区国家园区循环化改造示范项目终期验收顺利通过。(二)强化经济运行调度。
压实工作责任,将全年经济有关重点工作分解到各相关部门。加强全县经济运行情况动态跟踪,按月分析GDP核算209项指标情况,科学研判经济形势,全力保障主要经济指标在全S、全市位次前移,实现争先进位。
(三)加大项目资金谋划争取力度。
紧盯国家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的政策导向,瞄准乡村振兴、珠三角一体化、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革命老区振兴等政策,认真谋划一批重大项目,在“有效”和“精准”上下功夫,全年力争中央预算内资金和S市财政资金不低于10亿元,专项债券资金额度不低于80亿元。
(四)加强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
一是强化重大项目招标文件备案把关。
出台《黑山县重大工程项目招标文件备案管理操作规程》,规范审查流程,重点审查估算价10000万元以上的工程施工招标,或2000万元以上工程服务类项目,确保招标文件合法合规、公平合理,从源头上最大限度减少异议、投诉。二是强化标后履约监督管理。常态化开展标后履约抽查督查,坚持季抽查、季通报制度,按照在建工程20%比例抽查全县重点工程履约情况,重点查处关键人员不在岗、转包、违法分包、工期严重滞后等违约违法问题,依法依规给予中标企业处罚,并将其标后履约表现应用到招投标中,遏制挂靠投标、违法分包等乱象。三是深化招标“评定分离”应用。
深入贯彻落实《S住建厅关于开展全S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招标“评定分离”试点工作的通知》(建市函〔2022〕721号),充实定标专家库,将试点项目从已实施的房建、市政项目,扩大到公路、水利工程,并力争选择1项设计类项目或EPC项目开展评定分离。四是完成行政处罚权相对集中报批。扎实推进全县公共资源领域行政处罚权相对集中工作,确保2023年底前通过S司法厅统一审批。(五)持续做好专项工作
一是继续加强粮食物资储备工作,抓好政策性粮食收购,加强粮食库存管理和应急保障工作,有效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确保粮食安全。
二是能源节能。继续加强能耗“双控”,严控“两高”项目,积极探索“双碳”举措。完成水电供区改造。做好能源保供。三是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四是积极落实军民融合发展政策,组织开展国防经济动员潜力核查。五是价格专项。动态调整涉企收费清单。有序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确保通过验收。做好成本监审工作,房地产价格备案。抓好物资保价稳供。六是持续做好以工代赈及易地扶贫搬迁后扶工作。努力争取一批以项目列入S计划,带动群众务工增收。争取后续扶持资金,巩固提升安置区配套条件,带动群众增收。
七是落实服务业企业入库纳统相关政策。
(六)聚力优化营商环境
提高行政审批工作效能,优化行政审批窗口服务质量。一推行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积极探索企业投资项目审批容缺受理机制。加快推进“标准地”改革,充分发挥“标准地”改革在节约企业项目落地时间,节S制度性交易成本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力争年度内新增出让的产业用地原则上实行“标准地”模式进行供地,以“标准地”改革引进更多大项目好项目落地,为推动黑山更高质量绿色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七)继续加强机关建设
牢牢把握思想理论建设这个核心,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着力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强化担当意识,提高履职尽责能力,争创党建先进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