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工作计划汇总(5篇模版)

时间:2022-09-12 05:05:4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校本课程工作计划汇总》,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校本课程工作计划汇总》。

第一篇:校本课程工作计划汇总

校本课程工作计划汇总八篇

日子在弹指一挥间就毫无声息的流逝,又将迎来新的工作,新的挑战,该为接下来的学习制定一个计划了。拟起计划来就毫无头绪?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校本课程工作计划8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校本课程工作计划 篇1

一、课程开发背景

耀华小学位于秦皇岛市海港区光明路68号。始建于1931年,原是一所厂企学校。20xx年初归属秦皇岛市海港区,20xx年初被教育局定为“外来务工人员子弟定点学校”。

学校总占地面积14631平方米,校舍及其他辅助用房建筑面积共计7101平方米。教学楼建于1995年,有24间教室;有大小办公室16间。科艺楼建于1978年,有12间教室,最多可容纳1300多名学生。学校配置的功能教室有:卫生室、音乐室、劳动室、体育室、美术室、少先队室、科技室、科学实验室、微机室、语音室、多媒体室,建立了校园网,正在筹划标准图书、阅览室。各个专用教室配备了基本的设备设施,为学校教育教学提供了一定的硬件条件。

我校现有在编教职工65人,其中管理人员3人,工勤人员4人,支教教师3人,专任教师55人。

学校现有教学班20个,在校生总数789人。现有外来务工人员子弟523人。我校自从被定为外来务工人员子弟学校后,外地学生逐年增加。学生来自四面八方、天南地北,有的孩子行为怪癖,有的连普通话都不会说(只会方言);家庭环境比较复杂,家长大多只顾做买卖,没有时间管孩子,与家长沟通也非常困难。我们老师们付出的辛苦是难以想象的——学生不会说普通话,就一遍一遍教;他们随时转入,我们的老师就随时给他们补课,有时一补就到灯火通明的夜晚;与家长沟通困难,请不来,我们的老师就一遍遍打电话、发信息,家访不在家,接着再去,什么时候堵住什么时候算。所以说我校教师是非常不容易的。

通过强化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促进良好品德的形成。学校组织各班学生学习《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结合经典诵读活动,将《弟子规》列为校本课程。德育处每周定出一个行为要点,进行重点规范。加强各种文明礼仪的培训,增强学生文明意识。通过反复训练,检查督导,以及开展相关的教育实践活动,促进内化,达到知行的统一。引导学生感受道德、付诸行动,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文明礼仪和行为习惯。

二、课程目标

1、总目标:以课改为载体,坚持创建“科研兴校”与办出“特色学校”相结合,努力实现学校课改总目标。在校本课程开发、实施中,做到以师生为主体,以人的发展为核心,以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灵魂,积极发展学生个性,全面落实素质教育,让师生与课改同成长,把学校办出特色。

2、具体目标:

⑴、让学生在“兴趣”、“特色”中,陶冶情操,学会做人;在实践与体验中,学会学习;在美的艺体活动中,学会健体。

⑵、提高学生品德、审美、团结协作和社会交往能力,使学生热爱生活,适应社会。

⑶、让老师在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中发展专业水平,形成我校一支良好的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的教师队伍。

⑷、形成我校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科学管理队伍及评价体系。

三、课程结构与门类

我校校本课程坚持科学与人文整合,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课程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必修课是《弟子规》,1——6年级每班必学,课时按课表每周一节。选修课以兴趣特长类为主,包括《十字绣》、《书法》、《毛衣编织》、《折纸》、《唐诗宋词欣赏》、《舞蹈》等。面向1——5年级,每双周校本课上。

四、课程实施与评价

(一)、课程实施

1、成立校本课程开发小组。建立三级领导小组(校级、中层、年级组或教研组)和耀华小学校本博客网。

组长:王艳秋

副组长:张美鸽

组员:李艳杰吕广卫杜红1——6年级语文教研组长校本教师

2、抓好教师培训,开办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培训班,调动全体教师参与的积极性;学习掌握校本课程开发的方法;懂得实施校本课程;搞好校本课程的评价。

3、根据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学校做好开发、实施的协调、安排实施、检查等工作。

4、建立分层分项管理、检查、评估制度,做好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评价工作。

(二)、课程评价

1、对课程的评价

针对课程的有效性、设置的合理性、内容的完整性及课程开发的效果等内容进行评价,每学期一次,学期末进行。

2、对教师的评价

(1)教师的积极开发意识和有效指导方法。

(2)教师应保存学生的作品、资料及在活动、竞赛中取得的成绩资料。

(3)教务处通过听课、查阅资料、调查访问等形式,每学期对教师考核,并记入业务档案。

(4)看教师的经验总结。

3、对学生的评价

(1)校本课程不采用书面的考试或者考查方式,但要作考勤评价记录。

(2)教师根据每个学生对校本课程的认识既参与态度进行等级评价,作为“优秀学生”评比条件。

(3)学生成果可通过实践操作、作品鉴定、竞赛、评比、汇报演出等形式展示,成绩优秀者可将其成果记入学生成长册内。

五、课程实施保障

1、成立学校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工作小组和校本课程理论指导小组。

2、经常组织学习和培训,促进教师课程知识和技能的不断提高。

3、定期进行课程的教和学的评价,推进其深入持久进行。

4、争取社会各界、社区和家长的积极配合,探索建立学校、家庭、社区有效参考的新机制。

5、每位教师开学初拟写好《课程纲要》,每学期结束时组织学生成果展示。

6、建立制约和激励机制,调动教师的工作热情,确保课程的顺利实施。

7、每学期学校对课程实施情况进行全面评估,并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8、教导处、教研组要积极帮助教师制订好教学计划,负责协调安排和组织指导教学计划的执行。

校本课程工作计划 篇2

一、指导思想

以《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为体育工作的基本法规,以“健康第一”为宗旨,把学校武术工作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以科学的管理促进学校体育工作全面健康发展,建立完善科学的管理体系,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贯彻《全民健身计划的纲要》。创建“崇尚健身,参与健身”的健身氛围,争创学校的体育特色,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

二、工作目标

1、以《学校体育工作条例》《武术教学方案》为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法规;

2、以素质教育全面深化教育改革;

3、以科学的管理促进学校体育的全面健康发展;

4、逐步探索科学的管理体系,全面贯彻落实《条例》;

5、继续以教科研为先导,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6、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严格执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要求;

7、争创学校的体育特色,让武术与教学真正地融合一体,“让学习成为习惯,让人爱成为品格”。

三、具体工作

1、加强科学管理

实施“分工负责,分管齐抓的管理制度”,“负责到人,工作到位”的责任制度,加强对体育工作的指导检查,不断总结,不断完善,狠抓落实。

2、确定目标

《学校体育工作条例》是学校体育工作的指导方针,也是部署实施学校武术教学工作的依据。学校校本课程开设武术课之后,怎样上好武术课程是一个很大的难题。根据武术教学方案的要求,和体育课的精神,规范堂课质量。

3、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上课统一运动服装,对待学生耐心细致。建立好体育科研小组,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教科研,多统计数据,以论文的形式来汇总。上课多练,多讲,以达到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目的。严格执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探索“学生体育素质”的评定标准。

4、抓好大课间工作

本学期体育组要狠抓大课间的质量,将武术操纳入到学校大课间的内容中来,有针对性地对各班级进行武术操的检查与评比。

四、各月工作安排

1、九月份:

(1)根据上级体育工作的要求,制定学校的体育教学工作计划,并结合学校体育工作的内容,制定学校“武术教学工作”详细的的计划。

(2)抓好常规的武术教学,严格武术教学的教学质量,检查教师期初制订的教学工作计划和教案,要求体育组制订出本学期的武术教研方案,将各周的武术教学内容做以详细而周密的安排。

(3)将武术拳纳入到体育大课间的活动中来。

(4)做好武术队训练的详细计划的制定,时间、内容等方面的安排。

(2、十月份:

(1)抓好常规的武术教学,严格武术教学的教学质量,检查教师武术课的教学情况,教师的教案,及学生跟踪检测情况的落实与开展。

(2)结合校武术队的训练计划,作好检查与落实工作,查缺补漏。

(3)完整地将武术拳和大课间的内容进行连接,作好音乐方面的衔接工作,指导学生学会听音乐进行大课间的活动。

(4)做好武术队训练的详细计划的制定,时间、内容等方面的安排。

3、十一月份:

(1)抓好常规的武术教学,严格武术教学的教学质量,检查教师武术课的教学情况,教师的教案,及学生跟踪检测情况的落实与开展。

(2)对各班的大课间活动进行检查与考核,要求全班至少有90%的学生要掌握好两套操,对于个别不会不好的孩子应该做好针对性教学的准备。

(3)做好武术队训练的详细计划的制定,时间、内容等方面的安排。

4、十二月份:

(1)结合校武术队的训练计划,作好检查与落实工作。

(2)继续对各班的大课间活动进行检查与考核要求每班不达标的孩子不超过5%。

(3)做好武术队训练工作的检查与考核。

(4)开展“学校武术节”系列活动之即:“武术拳”一二三年部的竞赛。

(5)武术教学的检测与情况分析。

校本课程工作计划 篇3

一、指导思想

古典诗词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瑰宝,诵读古典诗词可以帮学生了解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学习民族智慧,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和知识储备,启迪思维、培养灵感,提高表达能力,增强审美情趣。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中,我校将古诗诵读纳入到教学计划中,通过丰富多采的诵读形式,引领学生从读诗、背诗、赏诗中培养读书兴趣。

二、主要工作成绩

1、课程组织

(1) 与课内课外相结合。

《古诗吟唱》在我校一至六年级实施,在每周3安排1课时的校本拓展课进行。

(2)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

在校风学风建设中, 从浓郁读书之风入手,召开了古诗诵读吟唱会、组织演讲赛, 以传统道德的渗透带动师生道德培养的提升。加强环境建设, 丰富红领巾广播内容。读名著、诵名诗、放名曲,开设“文化午餐” , 让学生所成者在升旗仪式、校会、晨会上“露一手” 。

(3)与课程改革相结合。

加大语文等学科教改力度,促进课外阅读,尝试将、把《古诗吟唱》引入教学、测评内容;开设诵读吟唱课,探讨诵读吟唱指导的模式方法;巩固周一兴趣社团成果,以文学社为主体,将经典诵读吟唱作为活动内容的延伸;课前活动充分利用,早读时间合理划分,放学之后适当延续,以保证诵读、吟唱的时间。

(4)与素质评价相结合。

通过读诵记载、默写卡片、争星挂章等活动,学生体验了诵读的成功愉悦,增强“读千古美文, 做少年君子” 的感受。利用班队活动,开设专题评价课,对“读、吟、唱、舞、画” 等环节进行自评、互评、组评、师评, 激励学生沉醉其中。完善班主任寄语,将学生诵读、吟唱古诗与课外阅读列为重点内容,做到随机赠言及期末寄语相结合。

2、实施过程重点做到

(1)既重形式又重过程。面向全体学生,坚持全程参与,在诵读、吟唱古诗的过程中提高素质,发展能力。

(2)既求速度又求效果。开展古诗诵读、吟唱,按学校的要求每周完成一首古诗的诵读、吟唱,要让全班学生、全校学生都能唱。

(3)既求数量又求质量。正确处理诵读、吟唱与理解的关系,根据不同年级每学期规定一定量的诵读、吟唱篇目,但不把诵读、吟唱古诗转变成学生新的负担。要让学生轻松地背,愉快地记,高兴地唱,美美地品,提高学习古诗的质量。

3、教学采用胡基本方式

在古诗诵读、吟唱教学中,我们主要采取的是“读一读,吟一吟,唱一唱,舞一舞,画一画”的基本方法。

(1)读一读:要求学生以普通话读古诗,明白古诗的声调,读正确,能够掌握古诗的朗读方法,读出一般词语停顿的节奏,并用这种方法指导自己吟诵古诗。

①教师范读。

②借助拼音读准古诗

③听录音,感受朗读节奏,自己练习朗读。

(2)吟一吟:教师以平仄相间的规律来指导诵读中抑扬顿挫的节奏变化,教学生体会古诗的韵味,按“平长仄短,半念半唱”的方式读出古诗的韵律。

①低年级学生主要是模仿教师的平仄调读法。

②中年级学生掌握了拼音后教会学生怎样给古诗标平仄调,让他们学习根据自己标的平仄调练习用这种方法进行古诗吟诵。

③高年级学生掌握了平仄调吟诵规律后逐步让学生在体会古诗意境的基础上读出古诗的韵味。

(3)唱一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学习跟着优美的乐曲学着吟唱古诗,在感受优美的旋律的同时能够唱出古诗的味道,通过唱来欣赏古诗,感受语言的美和旋律的美。在教学中通过播放古诗的吟唱录音,让学生欣赏,结合实际教学环境构成背景音乐或者让学生边用手语表达边唱古诗。对低年级的学生不要求在课堂中就会唱,只要会跟唱即可,主要是在学习中构成一个浓厚的古诗学习氛围。

(4)舞一舞:学生用手语来表达古诗,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让他们在背诵古诗时,加上适当的手语动作,边背诵边表演,不苛求动作的精确和同一,目的在于增进对古诗的理解,帮助记忆,激发学生的创造力,通过动作表达自己的感受。同时可以以此种表现手法组织学生进行合作表演。

(5)画一画: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对诗中描写的意境的理解,在脑海中

展现出一幅幅迷人的画面,再把头脑中形成的画面用画笔再现出来。当学生把抽象的语言文字变成具象图画的过程,往往就是一个对阅读内容回顾、加工的过程,绘画作品的完成,也就把自己在阅读中的收获表现了出来。考虑一年级学生绘画能力基础和学生间的差异,我们灵活采用添画,为白描画上色的等表现手法。

课程评价方法

(1)评价的一般原则

①正面评价。评价重在发现和肯定学生身上所蕴藏的潜能,所表现出的闪光点,鼓励学生每一步的想象,激励和维持学生在学习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②重视过程。重视在过程中的评价,关注学生在过程中的参与、体验情况,强调让学生自己来改进学习。

③重视体验。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获得的感悟和体验,而不是一般地接受别人所传授的经验,能够进行创新。

(2)评价的主要内容

①对古诗学习的态度。

②对有关古诗知识的理解。

③对古诗的朗读和背诵。

(3)评价方式

①自评和他评相结合。

②教师评价与家长的评价相结合。

三、有待解决胡问题

为了课程能够得到有效的保障,我们以后还要做到六个落实:

1、时间落实

学生每天除了课前2分钟,午间5分钟诵读、吟唱古诗,学校在拓展型课程中2周安排1节校本拓展即《古诗吟唱》,用于教师指导学生诵读、吟唱。

2、辅导落实

各班级的语文教师为该班的法定的诗文诵读、吟唱辅导教师,帮助学生弄懂诗文的读音、大意、意境。

3、内容落实

学生可根据学校提供的校本教材《古诗吟唱》,做到每天读一首,每周唱一首,并收集自己喜欢背诵的古诗。

4、任务落实

校长负责整个活动的宏观调控和行政指导,分管副校长负责活动的组织实施,教导主任负责古诗诵读、吟唱的技术指导,班主任和语文教师负责活动的具体操作。

5、管理落实

对古诗诵读、吟唱活动的规划,发动、宣传、操作、评估等各个环节都要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在检查方面,按学生自查,小组长检查、教师复查、学校抽查四个层次进行。

6、评价落实

学校把各班开展古诗活动及竞赛成绩列入班主任和语文教师考该,并规定古诗文诵读、吟唱活动的专项考核与评先优秀班级相挂钩。

让学生吟唱古诗中的传世佳作,就是为了补人文文化教育这一课,使学生在吟唱中受到心灵的熏陶和潜移默化的感染,逐渐构建起新的人文精神支柱。让小学生在经典古诗的吟唱中,享受学习的快乐,感悟圣贤的德行,不仅可以增强了少年儿童的文化底蕴,更为可贵的是——即一首首沁人心脾的馨句壮语,一个个启迪智慧,宽广胸怀的史实和人物,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着每一个孩子,荡涤着每一个孩子的心灵。实践证明,古诗吟唱活动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素质教育方式,能促进孩子完全人格的培养。这也必将对少年儿童今后的学习、工作、生活乃至整个人生道路产生深刻影响。

校本课程工作计划 篇4

校本课程是课程改革的新生事物,是整个课程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标明确提出:“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课程方案也明确规定:“赋予学校合理而充分的课程自主权,为学校创造性地实施国家课程、因地制宜地开发学校课程,为学生有效选择课程提供保障。”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上述精神,加快规范我校校本课程管理的步伐,弘扬学校文化,发展学校特色,特制定校本课程开发方案如下。

一、校本课程开发的总体目标

1、建立全新的课程理念,提升学校的办学思想;探索校本课程的组织形式、活动内容、管理特点、考核评价、支撑条件等,逐步完善和重新整合校本课程体系。

2、在体现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培养目标一致性的前提下,根据本校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资源状况,设置可供学生选择、灵活安排的课程,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求,改变学生被动接受教育的现状;培养学生自主意识、团队精神、人际交往、合作学习等能力,增强学生的社会意识,提升学生的人文科学素养。

3、满足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提供适当的培训,给予教师参与开发课程的机会,改变教师只是既定课程执行者的角色,改变教师仅仅把课程当作教科书或科目的观念,形成一种开放、民主、科学的课程意识。转变教师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加强学科的交*和渗透,拓展学科知识,改善知识结构。

4、在保证课程的基础性和统一性的前提下,根据学校的培训目标与现有的课程和资源,独立或合作开发满足学校发展需要的校本课程,形成、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

二、校本课程开发的原则与方式

(一)开发原则

1、以人为本原则。校本课程的研究与开发活动应当认真考虑学生的需要、兴趣与经验,一切从他们的成长、发展出发。

2、比例均衡原则。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要保证学校各类课程都占有一定比例,充分发挥它们对学生发展的不同作用。

3、综合性原则。校本课程开发大多会打破学科的限制,要求多门学科的综合,但多学科的综合并不是简单相加,也不是将各种不同的内容拼盘,而是学科之间的一种有机结合。只有各种内容融为一体,组成一个整体的内容,并摆脱学科的痕迹,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综合。

4、课程研制、实施、评价一体化的原则。校本课程开发应使课程的研制、实施、评价一体化。在注重课程实施的同时,通过对课程实施过程和效果的评价,反思课程方案的合理性和实施的科学性,提高课程设计的质量。

5、调查、研究、实验相结合的原则。要对学生的需求、教师的现状、社区的条件进行深入地调查,把这些调查结果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依据。同时,要把整个开发过程视为一种科学研究的过程,以提高校本课程开发的有效性和科学性。

6、资源共享、整合资源的原则。校本课程开发应尽可能地利用或开发现有的校内外课程资源。

(二)开发方式

校本课程开发是以学校为基地、学校自主决定、教师及有关人员广泛参与、家长和行政管理人员指导下合作探索、共享开发成果的一种应用性课程研究活动。

(三)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途径:

1、以选用和改编为基本方式,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进行再开发。在语文、数学、科学、社会、艺术、体育等各课程中发现最能体现地方和学校特色,能适应本地区、本校及学生不同发展需要的课程题材,发掘相应的课程资源,设计有创意的课程主题和课程单元。也可借鉴、移植其他地区校本课程的开发成果。

2、以新编和重组为基本方式,在国家课程计划给学校留出的空间内对校本课程进行自主开发。这种类型的开发尤其要注意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整合,在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与社区服务、劳动与技术教育等方面进行创造性的设计与开发。特别是开发涉及科学与生活、历史与社会相关的课程,以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和科学精神;开发与学生生活相联系的相关课程,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在快乐中学习。

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是教师,还可以与教研人员、专家合作。必要时,学生、家长及社区有关人员都可参与校本课程开发。

三、校本课程的结构与科目

根据学校特点和实际需要,我校暂定开发以下校本课程:

科目

所有年级的语文、英语、数学、政治、历史、地理、生物

注:每科中的具体课程可根据形势、教师能力和学生的需求进行调整变动。

四、实施与评价

(一)校本课程实施的设想

1、教师培训。制定《校本课程开发指南》作为培训教师的基本依据。它包括需要评估、校本课程开发的总体目标、校本课程开发的总体框架、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程序、校本课程开发的管理条例等。培训内容主要集中在课程(而不是学科)的知识与技能方面,教会教师自己拟定一门课程的《课程纲要》,澄清课程纲要与教科书的区别,学会运用合作模式与连续模式来开发校本课程。

2、撰写《课程纲要》。确定开设校本课程的教师,须按一般格式撰写所开设课程的详尽的《课程纲要》。它包括以下内容: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或活动安排、课程实施建议以及课程评价建议。

4、拟定校本课程设置计划。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学校课程发展委员会拟订三年的校本课程设置计划。

(二)校本课程评价的设想

1、教师课程实施过程评定及《课程纲要》的评价。《课程纲要》由课程审议委员会最终确定可试用性,实施过程中由教务处通过听课、向学生问卷调查等形式实施考核,确定出优、良、较好、一般、差五个等级,对于评价差的课程应逐步完善。

2、学生学业成绩的评定。注重过程评价,可以采用书面知识、制作结果定量定性的评定,也可以采用学生互评、自评、教师评、家长评等形式。

3、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的评价与改进建议。每学期都向学生和老师征求意见,校务委员会自我评价并更改。

评价的结果向相关人员公布。

五、校本课程开发的保障措施

校本课程的开发应当有组织、落实人员、按程序实施,并有制度、设备与经费的保证。

校本课程工作计划 篇5

一、指导思想

为贯彻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及《关于在中小学加强写字教学的若干意见》的文件精神,依据《山东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实施纲要》(试行),并积极响应国家“xx”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要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的号召,为进一步传承祖国优秀传统文化,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结合《艾山一中校本课程发展规划》(试行),特将“硬笔书法”这一民族瑰宝定为我校的学校课程加以开发、管理,实施。

二、开发背景

1、素质教育的需要

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之一,是世代积淀的民族瑰宝,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在它发展和传承的过程中,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鲜明的民族个性得到了超越国界和超越汉字使用范围的承认。而硬笔书法更是以其便捷的实用性、独特的艺术性和多元的育人功能成为学校素质教育不可分割的重要内容。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为硬笔书法课程的开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书法教育以其特殊的功能,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应该更具生命力。

2、学生成长的需要

方块字是我们的国粹,是传承民族优秀文化最重要的载体之一。写好汉字是每个中国人应该掌握的最起码的基本功。民族文化是最具有生命力的,是永远也不会被时代所淘汰。从儿时学写字开始,钢笔、圆珠笔等硬笔,几乎伴随着每个人走过一生的路程。有人为自己能写一手漂亮的字感到自豪、自信,也有人为自己无法写出像模像样的字而感到痛苦、自卑。有人因写字的缘故,曾获得某方面的成功;也有人因写字的缘故,曾失去某方面的机遇。当然伴随年龄增长的同时,人们在写字方面会有或多或少的进步,但进步需要自身的努力,坚持不懈的训练,更需要正确的指导。写字非书法,对中国人来说,字写好了,并能从中体现出法度才称之为书法。硬笔书法课程的开设,不但能够对学生的写字进行正确的指导,让学生理解书法的内涵,培养孩子们硬笔书法的能力,也能够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的毅力、尊重他人的品格、做事专一的精神,而且通过练字能够帮助学生克服浮躁心态,养成认真、细致、专一的良好学习习惯,通过书法欣赏、创作,自觉抵御社会不良习俗影响,培养学生高尚优雅的生活情趣,这符合孩子的身心特点及人才成长、培养的规律,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积极的意义。

3、学生写字现状的需要

当前青少年的写字水平有着普遍下降的趋势,其原因有四:(1)学习紧张,生活节奏加快;(2)以学业成绩作为衡量学生学业优劣,选拔继续学习深造的重要标准的现状,致使学校、家庭、学生容易产生急功近利的思想,放松了对书写的要求;(3)现代技术的应用,电脑文字处理技术水平越来越高,运用广泛,普及面广,严重冲击着书法这一传统的艺术瑰宝,人们开始或多或少地忽视写字训练;(4)写字“双姿”的不端正,导致部分学生近视、体形改变等一系列问题。

4、师资条件的具备

以前,我校曾长期开展过写字课教学,有一定的师资基础。长期的基本功训练,不但提高了我校教师的写字水平,而且激发了部分教师对书法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爱好,杨军波、亓芹、张庆鹏、沙连莲等老师自费到莱芜书画院等地进修学习,提高了自身的书法技能和理论水平,为硬笔书法课程的开展提供了充分的师资条件。

三、理论依据

1、心理学依据

哲学家康德说:“手是脑之分店”。经常锻炼手,能使大脑保持活力、思维敏捷灵活。现代科学研究表明,人的心理是大脑对各种信息刺激的反射活动,在一片比邮票还小的手指皮肤上就有几百万个神经细胞,指纹上有无数的孔和神经末梢,这些神经末梢和大脑皮质都息息相通。因而加强手指运动,能扩大大脑皮层中的兴奋点,促进大脑发育。瑞典学者莫右巴哥也指出:“为了活跃大脑,要把动手运动作为一种爱好。”因此指导同学们进行硬笔书法训练,是一项全面发展人脑的好活动。人们常说的“心灵手巧”,也正是如此。

2、学科依据

(1)硬笔书法具有很强的时代性。任何一门艺术都是与它赖以萌发、生存、发展、变化的社会生活有密切关联的。鲁迅先生曾赞誉钢笔“方便、省时间”,使“一个人的有限的生命,更加有效,也即等于延长了人的生命”。可以说,硬笔书法已经紧紧扣住了时代的脉搏,与现代人的审美趣味和时间效率观念相吻合。(2)硬笔书法具有很强的艺术性。从传统毛笔书法中吸取了有益的养分,在用笔、结构、章法上兼收毛笔之长,更好地发挥了硬笔的特点,或凌厉挺拨、刚健瘦硬;或纵横挥洒、飘逸刚媚;或凝重浑朴、韵味隽永;或玲珑温雅、秀美自然。硬笔书法各体皆宜,楷书、行楷、仿宋、行书、魏碑、隶书、草书、篆书等书体,无不风格迥然,赏心悦目。3、硬笔书法具很强的群众性。当今硬笔书法之所以来势之猛,发展之快,反响之广,极其重要的因素在于它缔结了实用性与艺术性的“良缘”。硬笔书法最大的优点在于它的群众性和实用性。每一个有文化的中国人,都期望能把自己笔下的汉字写得规范、美观。一支硬笔,随身可带,随时可用。因此很多人都在利用这个方便条件努力提高书写水平。

3、课程依据

语文《新课程标准》对中学生写字提出了明确的要求:7—9年级学生在使用硬笔熟练书写正楷基础上,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提高书写速度;临摹名家书法,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

四、目标与内容

1、校本课程的目标

我校校本课程开发的主目标是:“为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奠定基础,让学生练得基本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会审美,学会创造。”引导学生了解书法这一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统的优秀文化,掌握最基本的执笔方法与练字方法,努力写出一手漂亮的字,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引导学生开展与本课程有关的综合实践活动,在活动中成长,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

2、校本课程的内容

任何一门艺术应尊重传统,重视基础是人们的共识,书法也不例外,书法教育应以传授基础知识和传统理论为起点,使学生逐渐地有思想、有能力地向书法艺术的深层拓展,在不断的追求中探究、创新,步步提高。因此,在整个书法教学中,年级与年级之间的教学内容是一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系统的过程。

初一年级的书法教程,是书法教学中最基本、最基础的部分。是书法教学中对两姿的理解,书法的初步认识,简单的书法理论知识,基本笔画的笔法技法,运笔的轻重、快慢、提按等,以及衍化出来的以独体字为主的教学内容。其中,在一个个小单元之间,列出一些思考题,作为课程内容的延伸进行探究。通过欣赏,激发兴趣;临摹体验,把握写字技巧;体验成功,增强自信、开发潜能、健康成长。

初二年级的书法教程,是书法教学中如何掌握字的偏旁部首和结构安排的部分。它讲授了书法中点画组合变化的规律性和必要性,让学生如何正确处理点画组合才恰当的问题,进一步体会正确的用笔方法,从而引发学生进行比较、谈谈自己的看法,有条件的可以进行创作作品方面的探究,同时进一步激发学生的书法兴趣,使学生乐学、乐写、乐练。经过看、对临、临、背临的过程,写出最为规范、最有法度的字体——楷书。

初三年级的书法教程,是书法教学中熟悉书法、理解书法部分,是书法教学中继续练习笔法技法及字的结构安排,认识汉字的演化规律,了解宋体、楷书、行书、隶书、草书、篆书等书体各异的形态,迥然的风格,在使用硬笔熟练书写正楷基础上,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提高书写速度,了解“文房四宝”的发展,了解书法的布局章法,赏析书法作品,提高对书法的鉴赏能力,对书法产生浓厚兴趣,从而做到取各家之长,为自己书法的发展蕴伏契机,创作出较高水平的书法作品。

初四年级的书法教程,是书法教学中感受书法、鉴赏书法部分。感受书法的艺术性和结构规律,进一步赏析书法作品,增强对书法鉴赏能力,体验书法情趣,丰富书法体验,提高书法表现能力,了解一些书法家的故事,学习他们做事的原则和做人的道理,结合我校“励志、勤学、遵纪、健美”的学风,以培养学生的民族审美情操、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为导向,以学生掌握系统的书法知识为切入口,以学生创作书法作品为形式,力争为艾一的“优秀”上添上一笔。

五、编写原则

“硬笔书法”教材遵循“规律性、系统性、层次性”的教材编写原则: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识规律,采用观察――理解――实践――反馈――再实践的练习模式;关注了两个方面:一是认知的系统性。从两姿的理解――书法的初步认识(运笔的轻重、快慢、提按等)――字形的结体特征――作品的章法等。二是操作的系统性。经过看、对临、临、背临、创作几个过程;突出了三个阶段:初级阶段,以培养双姿和对书法的兴趣为主;高级阶段,感受书法的艺术性和结构规律,体验书法的情趣;发展阶段,丰富书法的体验,提高书法的表现能力。

六、组织机构

组长:李学东

副组长:董元明孙崇敬李艳轲

成员:亓芹刘士刚冯莉杨军波付英沙连莲张庆鹏亓秀岚

七、管理与运作

在硬笔书法教学过程中,我们要边研究边实践,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不断研究硬笔书法校本课程的管理与运作。学校实行课程、教师、班级三线管理制度。课程管理包括教材、授课时间、练习时间、作业要求、教学评价等;教师管理分为社团活动指导教师和课任教师,分别给出相应的目标要求和考核机制;班级管理主要指教室内外的“硬笔书法作业展栏”和黑板报、校报的管理。

1、行政推动

(1)不断提高书法指导教师的鉴赏与指导水平。我们知道,要想在短时间中提高教师的书法水平是较为困难的。但通过校本教研、校本培训提高教师的鉴赏水平与指导水平却相对容易得多。因此,采用以校本培训为主体,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方法,来提高教师的指导水平。

(2)规范课程的授课时间。每周一节书法课外,利用社团活动和实践活动的形式,确保硬笔书法的有效指导。

(3)各科齐抓共教。硬笔是学生进行各科学习的主要文具。而各学科的作业便是学生进行硬笔书法练习的平台。因此,我们将硬笔书法的练习融入了各学科平时的作业之中,让学生每时每刻都能进行动笔与结构调整的训练,让各科教师做好作业书写的监控与指导。

2、营造环境

硬笔书法作为一种艺术,必须要形成良好的艺术氛围,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硬书技能,实现硬书的育人功能,因此,要努力营造校园书法环境,打造“翰墨校园”。开辟全方位的硬笔书法宣传阵地。在教室、楼道、宣传橱窗等地方装裱学生的书法作品,构成了极具特色的书法艺术长廊。学生自己的作品来源于实践,贴近学生实际,使学生感到可信、可亲,更具有激励性。其次,书法作品本身具有赏心悦目的感染力,对学生起到熏陶的作用。让学生的书法作品与校园人文建设融为一体,是提高学生主动书写的有效策略。这样既建设校园人文环境,又使学生每日置身于硬笔书法的氛围中,耳濡目染,起到引领学生产生主动书写心向的作用。每学期举办一次师生书法比赛,并将获奖作品进行展示,为学生后续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3、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我校进行硬笔书法教学的主渠道,我们也为此投入了极大的精力。

(1)集体指导与个别指导相结合。在班级授课的过程中,由于学生硬书水平的能力参差不齐,我们特别关注了因材施教,在集体指导的基础上,特意空出时间进行个别教学。

(2)注意训练的多样化。写字教学要特别注重训练的多样化,以使教学始终富有吸引力,而丰富多变的训练形式往往能唤起学生学习的欲望,诱发其持久兴趣。如不同结构、不同特点的字的写法,可以编成歌谣、绕口令等,便于掌握。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让学生在赛中练,字形相同写法相近的字放在一起配对练,反之可进行对比练等等。

(3)注重课堂的趣味性。要使写字教学不增加学生的负担,教师还要注意训练的趣味性。如利用电化教学,学生练字时播放舒缓的音乐,使学生在悠美的乐曲中养成心静如水,认真成性的习惯;展示学生优秀作品,引导学生讲评,让学生体验成功的愉悦等等。

4、榜样引领

(1)名人引领。书法是中华民族的国粹,在悠久的人文艺术的长河中,各朝各代均出现了许多书体不同、风格迥异、品学兼优的大书法家。无论是他们那种勤奋好学的精神,还是他们做人的准则,都着实是后人学习的楷模。比如东晋王羲之学书使池水尽墨,隋僧智永学书退笔如冢,唐怀素无纸用芭蕉叶作书,唐虞世南寝被中画腹,唐真卿为官之刚正不阿的高贵品格……这些千古流传的事迹,对培育人的品德、毅力有很强的感染力,是生动的活教材。开展以“我崇拜的书法家”为主题的研究性学习,让全体学生去查资料,写体会,进行心得交流。各班组织讲书法家的故事的主题活动;每期黑板报都要刊登书法家的故事……这一系列活动,不仅能使学生明白学书法的意义,更是用书法家勤学苦练、名垂千古的故事唤醒沉醒在学生心中的对书法情结,激发他们书写的热情和兴趣。

(2)生生引领。如果说书法家的轶事有很强的感染力,那么本校优秀学生勤学的事例就有更强的感召力。本校中的优秀学生,所有同学不但听到,而且亲眼目睹。看着她的作品、欣赏她书写时的快乐。一是作品引领:挑选优秀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并且定期地进行更换,使我们的学生在欣赏之余产生书写的冲动。二是表演引领:挑选一些优秀学生,进行现场书法表演,组织学生观摩。从同伴身上感受书法的.乐趣,来引发自己的热情。

5、成立书法学社

为了适应学生成长环境,满足学生自主发挥、主动书写的需要,学校成立学生硬笔书法学社。由硬笔书法优秀生担当正副会长,由学生自己管理,实现双姿达标和硬笔书法全员达标。开展有关的综合实践活动,在活动中成长,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

八、评价体系

1、学生评价

写字教学的评价最容易简单化――“字好与不好”。用一个界定不清的尺度去衡量所有的学生。这种简单化的评价充其量只能甄别和选拔,无法衡量学生在写字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意志品质的发展。只会丧失学生的写字兴趣,扼杀学生个性的发展。因此,我们要逐渐形成这样一个评价体系:关注学生发展,提出形成性评价;关注学生的个性,提出综合性评价;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强调质性评价;自评与互评相结合,强调参与互动;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注重过程等。其次,为每个学生建立了“小小书法家成长卡”。以这张成长卡为记录学生的书法成长过程,不仅使它成为一种监测的手段,也使它成为教师进行有效指导的有利依据。再次,加强对学生书法作品的现场指导与评价,不仅给予学生鼓励与自信,也让他们发现不足之处,促使他们不断提升硬书法水平。此外,通过书法练习作品展览板与书法创作作品展览橱,给学生创造展示自我的舞台。

2、教师评价

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学校将硬笔书法学校课程的实施纳入教学业务常规检查,由学校教导处负责校本课程实施的日常管理工作,通过过程督导、听课评课、教案检查、问卷调查等形式对教师专业和课程价值进行评价,其次学校制定硬笔书法学校课程的开发实施激励制度,通过听、评、查、访等形式对教师的教学过程实行阶段访查,对成绩突出者学校予以物质和精神奖励。

另外,学校将依据各方面的评价数据和反馈信息,对硬笔书法学校课程课程开发实施提出改进要求和建议,根据学校新时期的发展需要和学校课程的准入退出制度调整下一轮次的结构。

总之,硬笔书法学校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是我校学校课程开发实施的第一步,它的开发实施,将会对我校学校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积累经验与教训;它的开发实施,将关系到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关系到学校办学特色形成与深化,在实施过程中肯定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是我们坚信,我们一定会克服一切困难和阻力实施好硬笔书法这一学校课程,为我校的学校课程的开发实施走好坚实的第一步!

校本课程工作计划 篇6

教师现状:

我校史地生组教师10名,其中高级教师3名,一级教师7名。50岁以上教师2名,35岁以下青年教师1名,其中最年轻的已有十年教龄。在年龄和职称上为开展校本研修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同时也体现出开展校本研修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必要性。经组内同事集体讨论,以历史学科为试点进行研修。

就教师教学现状而言,通过各级调研、专家咨询,认为我组教师很敬业很钻研,基本功也较扎实,教学经验较丰富,基本上都能胜任当前的教学工作。但教法还较传统,教学过程还较平淡,对学习策略的研究不够,对学生调动不够。我们通过反思,自己也觉得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还不浓,对历史课的投入还不多。如何在课堂上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如何调动学生积极性、激活课堂,赋予课堂生命活力,促进学生发展?是我们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也就成为我们校本研修的焦点。这恰恰也与学校生命教育主课题赋予课堂生命活力的要求不谋而合。

课程理念:

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需要教师的共同研究,共同交流,用共同的智慧力量应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本培训就是聚焦课堂,开展校本研修活动,促进每一位教师的发展,同时关注教研组内涵的发展,加强教研组的建设,。

校本研修是在教育教学情境中生成的教学研究。我们的校本研修不同于学术性的专业研究,是基于自身的课堂而进行的实践性教学研究。因此我们研修培训的重心在学校的课堂教学,从学校课改中的实际问题出发,注重活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从而提高培训活动的质量。以达到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进而达到提高学生学习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目的。

强调问题解决的行动研究是教研组的主要活动方式。是教学"临床诊断"式的研究,也是最实际的,最有效的,最贴近学生需要的教学研究。

专题研修争取一次研讨能有一定深度地解决一个"问题",把日常的教学问题转化为研究专题,让教师的问题意识上升为专题意识,保证了校本研修的有效性。也使校本研修更趋向教、学、研一体化,让教师“在学习中行动,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提高。”

在开展校本研修培训的过程中,教研组的团结协作是开展校本研修的基础,教师的自我反思是开展校本研修的前提。而专家引领则是使校本研修向纵深发展的有力保障。

课程目标

在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的校本研修培训中,教师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实践,不断地提高,改变传统教师培训中更注重知识、理论培训的倾向,在研修中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个人反思和同伴互助巷结合,使教师对本来有些模糊的问题变得逐渐清晰起来,对尚未认识的东西有所意识并逐步重视,从而有针对性地拾遗补漏,进行再学习,使教师专业要求更适应现代教学发展的实际需要。既提高教学效率,赋予课堂生命活力,又可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共同成长和发展,自身的生命价值、专业能力得到提升。教研组成为教师学习的共同体,呈现出勃勃生机。

课程内容:

1、以校为本,结合学校实际和学生需求,紧抓课堂焦点问题,确立研讨专题,加强校本研修的针对性。

本研修培训立足于找到问题到展开研修,因为只有找到我校历史教学的问题所在才能提高校本研修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根据教师教学现状,现确立研修培训的专题,“加强历史阅读的研究”“提高课堂讨论的有效性的研究”“有效作业的研究”等三个专题。把这些问题的解决作为我们校本研修培训的主要内容。

2、以课例为载体,以群体合作为平台,全员参与,连环跟进,实现校本研修的教、学、研一体化,提高校本研修培训的有效性。

在确立基于教学问题的研讨专题后,我们以课例为载体,以群体合作为平台,探索连环跟进式教研模式,即先学习有关专题的理论→备课组集体备课→课堂实践→教研组围绕课堂实践进行专题研讨→个人反思→原执教者再实践(其他老师进行再实践),将研讨结果体现在实际教学中→撰写课例等,每个专题拟进行三次研修培训。共计九次左右。

具体如下:

次数 内容 备注

专题一 加强历史阅读的研究

1 学习有关专题的理论、备课组集体备课

2 课堂实践、听课、评课研讨

3 个人反思

专题二 提高课堂讨论的有效性的研究

4 学习有关专题的理论

5 课堂实践、听课、评课研讨

6 原执教者再实践

专题三 有效作业的研究

7 学习有关专题的课例、讨论

8 课堂实践、听课、评课研讨

9 撰写课例交流

校本课程工作计划 篇7

本学期,根据期初校本课程教学计划,在学校领导的指导下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经过一学期的校本课程教学实践,总结如下:

一、加强学习,转变观念,与时俱进。

校本课程的开发顺应了当今时代民主决策的潮流。校本课程开发的场所是学校,关注学校的课程自主,体现出民主参与课程决策的精神。首先利用教研时间,以多种形式开展学习和培训,切实改变教师课程理念,重新塑造自己并界定角色职能,由课程规范的复制者变为新课程

的创造者。使我对校本课程有了深入的了解,进一步树立教学民主的思想,调动了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为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关注学生的发展。

通过学习新的课程理念,我更加明确了教育者的责任,那就是尽最大可能为学生提供自主发展的条件。而学生的发展也应是多方面的。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关注个体差异,提供发展的可能。

三、实施内容及要求:

(1)确定校本课程结构。我们根据以下几方面来确立学校校本课程。① 学生发展的需求,尊重学生意愿,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

② 学生的年龄特点,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和认知规律。

③ 学校的实际情况,包括学校办学特色目标,师资和设施条件等。

具体作法

1、严格按新课程计划开课设节,不占用及挪用校本课程的时间,保证开足课时。

2、校本课程科任教师应加强学习、刻苦钻研、勇于探索,尽心尽力搞好校本课程的教育工作。

3、校本课程教研组按时开展教学研究活动,不断探索开发校本课程规律,努力提高校本课程科任教师的理论与教学水平,在搞好教研活动的同时,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培训学习、外出参观考察等活动,下大力气创建一支素素质高、信心足、热心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教师队伍。

4、搞好校本课程的评估工作,校本课程的开发应讲求实效,不流于形式,搞好评估工作是开发校本课程的重要的一环。为此,拟在本期内完善好评估细则,每期末认真进行评估、奖优罚劣,并将评估结果进入教师年终目标管理评估中。

5、建立校本课程开发工作制度,使课程开发工作逐步走向正轨,做出成效。

6、在实施校本课程活动中,及时进行总结,不断吸取经验教训,在总结中不断开拓、提高、更新。一是校本课 程教研组每期进行一次全面的总结,总结前段取得的成绩,改进工作中不完善的地方,提出今后的工作任务;二是科任教师进行总结、反思,改进教学中的失误,充实、开发校本课程内容。每期末,无论是教研组,还是教师个人,都要认真收集好有关资料,进行整理归档。

7、遵循校本课程开发适应学生兴趣、爱好和社会需求的原则,在开发校本课程活动中,及时组织教师进行社会调查,广泛征求学生、家长及社区团体的意见,结合学校本身的实际,充分利用本地资源,不断改进充实与完善校本课程内容,使我校校本课程内容真正开发成培养学生个性特长发展,适应社会发展的特色课程。

回顾这一学期的校本课程工作,我们总结出不少经验,这与学校领导和很多老师的支持都是分不开的,我们会取长补短,让学生们成为富有文化底蕴的一代。

校本课程工作计划 篇8

一、校本课程开发背景

1、素质教育的实施把学校办学模式的多样性提到了一个重要的地位,使其成为一个紧迫的问题。构建学校素质教育的办学模式是教育改革纵深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保证。

2、21世纪之际,面临着各种机遇和挑战,要从应试教育转向提高国民素质教育的轨道。从这一目标出发,教育的创新呼唤教育的特色。我校选择了以乒乓项目作为本校的特色。

3、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德智体是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体育是实现德育、智育的重要物质基础,是增强学生体质,关系到国家兴衰、事业成败、民族存亡的大事,也是关系到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终身大事。众多的体育项目,尤其是运动技术性较强的运动项目,只有在中小学阶段,学习掌握运动的技能技巧,才能在成长过程中继续不断地发展。

4、从当前的学校体育教学课堂现状来看,极大多数的中小学体育课教学都是围绕着五项素质"达标"转,很少在传授学生掌握某种运动技能上下功夫。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学生主动发展,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本人以为学生要在体育中达到"主动",首先是要对体育有兴趣,兴趣则来自体育中的成功感,而成功的关键是对运动技能的掌握程度,"会"了才能体现"主动"。因此,在中小学阶段,除了增强学生的体质,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掌握某项运动的技能,成为他们的一技之长,而让他们的终身受益。

5、当前比较突出的现象,一是应试教育而导致的负担过重,另一个是家长对独生子女的溺爱。针对这样的通病,强化体育功能尤显重要。

二、校本课程开发的总体目标

1、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

2、培养体育情感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发展个性,培养特长,打好终身体育锻炼的基础。

3、通过开设乒乓项目的特色教学,丰富体育教学大纲的内容,激发学生对乒乓的兴趣,促进学生正常发育和机能协调发展,提高学生的灵敏反应素质。

4、通过六年的系统教学,使学生达到一定的乒乓技能水平。

5、通过全校性的群体教学,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乒乓、打乒乓、喜爱乒乓的群体氛围,促进乒乓传统项目的开展,并对培养和输送少儿乒乓球运动员的业余训练,起到一个推波助澜的积极作用。

三、校本课程开发的原则

第一,坚持全体参与。创建乒乓特色学校,全校学生都在该实验之中,要使每一个学生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全面发展。

第二,继承与创新相结合。既要继承传统的学校管理思想、方法,更要大胆创新,搜索新思路,走体教结合之路,走改革发展之路。

第三,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在实验过程中不仅要定性分析,而且要作量的分析。在分析的基础上不断调整教学目标,改进教学方法,使之达到可行有效之目标。

第四,承认并重视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按不同的教学步骤进行,提高兴趣,打好基础,发展提高。

第五,管理的系统性。在实验中要考虑技能水平的掌握有一个发展的过程,在制定计划、教学过程时,要注意一贯性和连续性,同时也考虑德智体美劳诸方面系统发展和良性辐射的关系,又要考虑教学管理的系统性。

第六,长期性与阶段性相结合。深圳前海学校由乒乓传统项目发展到乒乓特色学校,并辐射到学校的其他方面要有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打好基础,抓好各阶段的发展目标,是达到长期目标的起步和关键。

第七,课堂教学与课余训练相结合。课堂教学是主阵地,充分发挥主阵地的作用。课余训练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巩固发展的自由基地,二者相互结合,互为补充。

第八,乒乓和其他项目相结合。把乒乓项目作为龙头项目,同时兼顾带动其他运动项目的发展,相互呼应补充。整体提高学生素质,提高乒乓运动技术水平的同时也提高其他运动水平的提高。

四、教学构架

一、乒乓球教学模式的三种形式

1、“观仿——辅纠——练习”模式

①理论指导:乒乓球运动是一项以运动技术为主的项目,正确的运动技能是顺利教学的基础,是学生运动兴趣的前导。教师正确示范或播放教学录象,让学生观看、自由模仿。

②教学过程

③教学组织:个人、小组、多人互相模仿与讨论以及教师的指导,练习后达到掌握的目的。

④结果:通过学生的模仿、讨论、练习,学生发挥了体育学习的自我能动性,增强了学生的独立学习、运动的能力。

2、“实战”教学模式

①理论指导:乒乓球是两人对练的项目,一切的基本功练习都是为了完整的对练,只有把球“打”起来,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才能锻炼学生的运动能力,提高运动水平。“实战”是使水平提高的有效途径。

②教学过程

③组织方式:学生分组自主对练,相互学习、观摩、指导研究,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在教师的指导下逐渐掌握运动技能。

④效果:学生在实战中充分发挥个体的能动性,各尽所能。

3、考核评价模式

①指导思想:我们应注重过程,使学生在轻松的体育环境中学习运动。“技能+素质+参与态度+实际能力+自我健康规划+理论知识水平”的评价体系,强调学生的参与意识,强调学生在原有基础的学习提高给予学生“健康”的评价。

②考核模式

个人评价20%

小组评价30%

教师评价50%

基本技能练习

实战对练

综合评价100%

参与

③组织方式:制定一定的评价标准,按照评价体系进行评价,应以“人”及实际情况考核,体现重在参与、发展、健康的内涵。

④效果:学生考核积极,心情放松,课堂气氛活跃。

五、校本课程的主题和内容

1、乒乓文化:收集有关乒乓球的起源及发展和乒乓球运动技术发展的历史资料,了解乒乓球的历史、发展以及当前乒乓球运动的发展趋势。熟悉世界和我国著名乒乓球运动员的优秀事迹。挖掘校本乒乓球文化,建设乒乓球文化墙,促进校园特色文化的形成。组织学生运用所学的乒乓球基本知识,欣赏一些高水平的比赛,并用说学的知识进行现场解说评论或欣赏完比赛后写一些评论文章。

2、基本技能: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乒乓球训练的基本动作要领,形成刻苦训练的好习惯,养成拼搏、进取的生活态度。

⑴向学生传授乒乓球运动的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增强学生体质。

⑵掌握握拍法、准备姿势、基本步法、发球与接发球、挡球与推挡球、收球、搓球、削球、左推右攻、推挡侧身攻、发球抢攻等技巧。

⑶培养健康心理和坚韧的性格,能学会自己激励自己,能初步适应环境,根据环境需要调节自己的情感。

3、竞赛规则:通过平时的教学、比赛和体育节中各年级乒乓球比赛裁判员培训,向同学们讲授有关乒乓球竞赛组织和比赛规则,通过比赛中实践的操作让学生掌握乒乓裁判员一整套操作程序。

4、乒乓交流:开发乒乓球的教育功能和价值,了解“乒乓外交”历史,激发爱国情感。开展校际交流,培养进取精神和团队精神。

5、乒乓管理:通过不断探索和实践,建立健全乒乓球校本课程管理制度、乒乓球馆管理制度、乒乓球教练员职责、乒乓球馆财产管理制度,完善制度文化建设。

第二篇:校本课程工作计划

校本课程工作计划

校本课程工作计划1

一、指导思想

依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综合实验项目课题的推进要求,和学校的特色发展由课堂转向课程,通过课程建设展现教育理念。特色课程的建设作为发展的实施载体,开发出具有?特色的校本课程,“历史”和“科技”。通过阅读和环保系列校本课程的开发,促进学校教育的内涵发展,特色发展。以学校特色课程为基点,在和谐团队氛围下开发校本课程,探索九年一贯制学校特色校本课程开发与管理模式,通过实施校本课程,实现学生个性和特长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实现学校特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二、工作思路

以教研组为单位,做好校本课程的研究与开发工作,在组内树立课题研究意识,组织好课题的研究工作,抓好课题研究的过程的管理和指导,提倡教师之间的合作、探究,提倡将课题研究与教研活动进行有机地结合,每位老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按照学校课题进行研究,注意研究成果的积累与的推广。

三、工作原则

1、领导到位。为了实现“教学为中心,科研为先导”的办学思想,学校成立教育科研领导小组。由校长统筹规划,教学主任主持日常工作,由教务处具体抓课题的常规工作。学校科研领导小组负责课题的论证、申报、管理、验收工作,把握课题实验情况、进行检查指导。学校将把本课题研究工作确立为“一把手工程”,领导班子身先士卒,主动承担课题,一线教师积极参与。

2、规划到位。子课题组制定课题研究计划,并定期召开课题开题会、阶段成果验收会、阶段成果研讨、交流会等,使每位教师做到课题有立项、有实施、有阶段性总结、有成果。

3、考评到位。学校将把开展教育科研与教师工作业绩、评职、晋级、评优挂钩,加大权重。建立规范的管理制度,促使每位教师的科研实践工作落到实处,早出成果。

4、学习到位。以自学为主,立足于自省自察。教师通过以前的学习和实践,已经掌握了一些教育科研的理论和方法,并形成了一定的教育科研能力。一些教师对研究的理论、方法掌握还不够系统,研究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强调自学后的反思,反思的实质在于找出差距、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四、20xx年的阶段任务

1、语文、科技两个小组将围绕以“历史”和“科技”为主题开发出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教材——《红楼梦》和《科学手册》。

2、拓宽校本课程的开发领域,数学、外语、体育学科要开发具有学科特色的校本课程1—2门。

3、加大对老师的培训力度。

4、根据校本课程的教材推进实施,完善校本课程的评价标准和办法。加大师生参与校本课程的奖励机制。探索校本课程的有效评价机制,制定出本课题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激励评价方案。

5、在总项目及专家的指导下进行实验实施操作,担任校本课程的教师认真撰写论文和案例,并注意积累资料,总结经验、完成撰写中期报告、典型案例、校本教材读本初稿或论文。

6、召开阶段成果总结会,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总结经验及时推广。(展示优秀教师的成功经验、学生的学习成果,解决存在的问题,及时总结校本课程的实施情况。

7、在总项目的指导下进行实验实施操作,并注意积累资料,总结经验、撰写研究成果(案例、论文、总结,形成特色。打造精品校本课程。

五、月工作重点

二、三月:

1、组织阅读课题组成员研究校本教材。

2、聘请专家对教师阅读校本课程开发进行培训。

3、课题组每月组织一次交流研讨活动,由该组教师在课题组织的协调下,定主题、定内容、定形式主持活动。

四月:

1、校本教材的审稿与印刷。

2、拓宽校本课程,教研组内研讨,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

五月:

1、教师代表上研究课;聘请专家、教师评课。

2、举办学生作品展,呈现学习研究成果。

3、召开课题研究中期阶段总结会。

六、七月:

1、完成校本课程开设的学生问卷调查和分析。

2、教研组内确定特色校本课程。

3、教师围绕相关课程进行材料的搜集整理。

九月:

1、组织阅读课题组成员学习。

2、聘请专家对教师阅读校本课程开发进行培训。

十月:

校本课程实施研讨会。通过校本教材的实施,及时地总结,找到教材实施过程中的不足,及时地进行修正。

十一月:

1、校本课程展示课;聘请专家、教师评课。

2、举办学生作品展,呈现学习研究成果。

3、召开课题研究中期阶段总结会。

十二月:

1、完成校本课程开设的学生问卷调查和分析。

2、校本教材的修正。

校本课程工作计划2

一、指导思想

1、通过对同学们进行集体辅导,让同学们正确认识书写的重要,端正同学对待写字的态度,教学中要穿插进一些古今中外的名人学书法的故事,让同学们更加清晰明了的认识到自己对待写字的态度是否端正。使得同学们正确理解把字写漂亮的重要性,并将真正的把字写漂亮贯彻到自己的学习中来。

2、以推动我校“以校为本”的校本教研为目标,加强教研组、各年级间的交流、合作意识,充分发挥教师教学的个性,加强校本课程研究,创建合作、探究的校本教研氛围。

二、课程教学目标

1、在书法学习中,使他们养成良好规范的书写姿势和执笔姿势。

2、指导学生写出一笔漂亮的字,对其学习以及将来的工作、社会交际起到深远的影响。

3、通过书法练习,培养学生认真负责、专心致志、持之以恒的精神。

4、让学生直接接触书法,接触中国文化艺术之美,传承祖国传统文化。

三、教学要求与措施

1、加强课堂四十分钟硬笔教学,认真上课备课与课后练习相结合,加强作业检查批改力度。课堂中多渗入中国传统思想教育,确定“做字先做人”这一教学原则。

2、努力提高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进一步强化学生双姿、书写卫生习惯。

4、继续研究学校书法校本教材。

5、各年级的作业均要重视学生习字的质量,任课教师有义务也有责任抓好学生的习字质量。

6、有计划开展好师生习字活动,全面提高师生整体的书法水平:

7、积极组织参加各级书法比赛,积累参赛成果,积极开展成果展示活动。每月评定一批书法之星、小小书法家。

9、开设书法园地,进行书法教学宣传。

10、多方面提高自身教学能力,业务水平。

四、具体教学计划

第1课时:介绍工具及书法基础知识(执笔。坐姿。用笔)

第2课时:楷书笔画的写法(一)x横(长横,短横,左尖横等)+例字练习

第3课时:楷书笔画的写法(二)xxxx竖画教学+例字练习竖(垂露,悬针)+例字

第4课时:楷书笔画的写法(三)xxxxx点(左点、右点、竖点等)+例字练习

第5课时:楷书笔画的写法(四)xxxxx言字旁、折(横折。竖折)、提+例字练习

第6课时:楷书笔画的写法(五)xxxxx钩(1)(竖钩,斜钩,卧钩)+例字练习

第7课时:楷书笔画的写法(六)xxxx钩(2)(横钩,竖弯钩,横折钩)+例字练习

第8课时:撇(斜撇,长撇)、捺(平捺,斜捺)+例字练习成果展示

第9课时:组合笔画练习,单字临摹练习

第10课时:组合笔画练习,单字临摹练习

校本课程工作计划3

一、一般内容

1、主讲教师:魏茂艳

2、教学材料:十字绣

3、课程类型:动手操作类

4、授课时间:2课时/2周,授课18课时,评价与学分认定2课时

5、授课对象:三年级学生

二、具体内容

(一)课程目标

1、情感目标:通过课程的实施,了解十字绣编织的基本方法,利用十字绣编织出各种有趣的图案。培养学生对社会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开拓艺术视野,陶冶艺术情操,让知识启迪智慧,使生活更多姿多彩,课堂成为展示学生自我个性的舞台。

2、知识目标: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小组合作能力以及表达能力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提高他们的创作兴趣和能力。工艺造型除了美学外,还涉及到数学、物理、自然、历史等学科知识,同时,还要求具备一定的观察力、注意力和想象力,学生从中可以得到多方面的素质培养。

3、能力目标:可以培养学生掌握一定的制作技能、技巧,训练

学生的手脑并用能力。学生通过熟悉材料性质,学习使用工具,到成功制成工艺品,会变的心灵手巧。

4、过程目标:初步掌握参十字绣的方法、图片的搜集、分析与处理的方法和审美方法。

5、人格目标:对学生进行爱劳动、爱艺术的思想品德教育,培

养学生耐心、细致、有毅力的优良品质,养成耐心细致的学习习惯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获得亲身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的经验,塑造完善人格。

(二)课程内容

十字绣是一种起源于欧洲的手艺,具有悠久的历史。公元四世纪,十字绣从土耳其经由意大利在欧洲传播开来,最初是在宫廷中风行,后来传入民间,广泛流行于欧洲和美国以及亚洲等国家和地区。最早的十字绣是用从蚕茧中抽出的蚕丝线在动物毛皮的织物上刺绣,这种十字绣在许多国家被人们用来装饰衣服和家具,由于各国的文化不尽相同,随着时间的推移,形成了各自的风格,无论是绣线,面料的颜色还是材质,都别具匠心。十字绣在二三十年代曾经是欧洲女性的至爱,现如今再度受到瞩目,为大众所喜爱,是因为它是一项易学易懂的手艺,受到不同年龄层的人的喜爱。

校本课程标准提出要培养学生的动手以及动脑能力。而十字绣这一活动能让学生了解其他国家的风土人情,陶冶他们美好的情操,提高对事物的欣赏能力和辨别能力。十字绣是一门技能性很强的实践课程,尤其重视操作训练。它带给人们的不仅仅是审美上的冲击力,更是培养人具有耐心、细心、恒心等优良品质的好途径。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整体性特点要求对任何主题有探究都必须体现个人、社会、自然的整合,体现科学、艺术、道德的内在整合。应当立足于人的个性的整体性,立足于每一个学生人健全发展。而十字绣正是具备了这种整合的条件,所以我校开设十字绣校本课程。旨在提高同学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同学们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耐心细致的处事方式和奥运精神,弘扬传统文化。十字绣课程是一门技能性很强的实践课,尤其重视操作训练,所以我们安排了让学生合作,以自己喜欢的组合形式进行练习、交流、展示,培养实践、合作、想象的能力,发展他们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提供直观形象的画面,培养学生学会欣赏美、体验美和创造美。

(三)课程实施建议

1、实施方法:

(1)买材料

(2)讲解

(3)教师师范

(4)学生实践

2、实施形式

(1)分组训练、实践。把学生分成若干组参加训练、实践

(2)教师设计、讲解。基于对课程的认识、设想、开发等原因,校本课程的设计应以教师为主。当然设计应尽力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延伸、拓展。

(3)学生操作。校本课程是为学生发展开发的,学生对设计教学内容、步骤有较浓的兴趣,教师提供一定的目录、内容,让学生挑选擅长或感兴趣的项目设计活动、情景,给予学生充分参与课程设计的权利,调动学生积极性。

采取哪一种形式或哪几种形式,没有固定的程式,应根据具体环境、场合、学生实际而定,不可拘泥于形式,形式应服从于内容、任务,服务于学生发展。

(四)课程要求

1、内容一定要符合学生发展需要。

2、形式上要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

3、突出实践性。

4、注重知识、能力、态度之间的联系。

5、运用激励性语言。

6、学习、训练的过程应成为学生社交口语能力发展的过程。

(五)课程评价

1、评价内容

(1)学生参与的态度。

(2)学生动手的能力。

(3)学生操作的熟练程度。

2、评价形式

(1)学生自评:学生自我对照参加本课程以来的变化,自己对自己评价。

(2)教师评价:教师根据学生在学习中的表现、训练实践的态度(投入程度),运用技巧的能力,给学生适当的评价。教师可以用档案袋、成绩册、记分等方式对每位学生的表现简单记录,作为评价依据。

(3)学校评价:可以是学校了解本课程情况的方式,也可以是学生在学校某写活动中特长发挥,得到学校的认可、肯定。

(4)学生评价:学生根据作品,给予认为合适的评价。

(5)他评:指家长、社会等对学生的评价。

(6)本校本课程将学生的参与过程与态度情感作为评价首位,设置“优秀、良好、合格”三个等第。

校本课程工作计划4

一、课程定位

校本课程是由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由学生自愿参加,以学生活动为主,与必修课程一起构成学校课程体系。但它与必修课程在内容、要求的深广程度和活动形式等方面又不尽相同。校本课程更突出学生的自主性、自愿性和灵活性。它对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团结协作的能力、社会活动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开发目标

1、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培养一批复合型、科研型的教师。

2、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个性特长,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自我规范、自信展示的能力。

3、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增进身心健康,使学生热爱学校生活,适应社会。

三、开发原则

1、自主性原则: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以学生自主活动为主,多给学生想象、创造空间。

2、自愿性原则:尊重学生的意愿,自选组别,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

3、灵活性原则:教学内容、方法以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灵活的作内容形式上的调整,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

4、开放性原则:体现在目标的多元性,内容的宽泛性,时间空间的广域性,评价的差异性。

四、组织与实施

1、成立校本课程开发研究领导工作小组。

组长:某某

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决策人和负责人,负责校本课程的总体策划,宏观调控及全面的研究和实施。

副组长:某某

组织实施校长决策及负责校本培训、检查校本课程实施、协调各部门的工作、组织教师编写校本教材和安排教师上课,实施课程计划、对校本课程的研究和实施进行指导、评估、调查、分析学生对校本课程的需求情况及对校本课程档案整理工作等工作。

成员:某某某某某某

领导小组主要职责:

①构思并制订校本课程开发工作的总体规划,做好指导、研究、实施、评估等工作。

②制订校本课程管理的有关规章制度并组织实施和考核。

③组织教师进行校本课程的理论学习,规范教学行为,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④积累课改资料,及时提供教改信息。

⑤经常深入校本课程实施课堂,指导开课、听课、评课工作,和实施教师一起研究情况,帮助他们及时总结。

⑥做好校本课程实施的经验或成果的推广和应用。

2、师资培训。选派参加各级培训、观摩和讲座;开设示范课、开展专业研讨;学校提供相应书籍资料和网络平台,让老师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掌握一门或几门校本课程教学能力。

3、健全管理制度

为确保校本课程开发质量,学校将进一步拟定相应的校本课程管理制度:校本课程开发审议制度;校本课程评价制度;校本课程管理岗位责任制等。

五、校本课程建设的范围

初中校本课程的设置主要有以下6个领域:

1、民族文化领域。通过诵读和研习代表民族文化精髓的诗词、散文、政论,以及校史、地方史等,了解和研究中华民族历史上的杰出人物和重大历史事件等,汲取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和家乡的情感,增强学生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祖国伟业的责任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2、自然探究领域。结合现实生活中的自然问题以及这些问题对自然的影响,引导学生对地理生态、动物植物、宇宙空间、资源环境、工艺技术、科学创造等问题进行有选择地探究,通过环境调查、科学普及、小发明、小制作等,让学生感受丰富多彩的自然现象,了解自然生态的发展规律,明确人与自然的关系,理解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培养初步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掌握初步的科学研究方法。

3、社会探究领域。结合现实生活中的社会问题以及这些问题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引导学生对经济、政治、法律、家庭、社区、民族、国家、国际等社会问题进行有选择地探究,帮助学生掌握社会调查和社会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社会责任感,为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奠定基础。

4、艺术探究领域。通过开展声乐、器乐、舞蹈、绘画、书法等艺术欣赏、创作及实践活动,发展学生的艺术爱好及特长,拓宽艺术文化视野,丰富精神生活,使学生感受艺术对人类发展的积极影响,激发对美好事物的爱好与追求,培养正确的审美观念,提高审美能力,提升艺术品位,促进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个性。

5、体育与健康领域。通过开展体育团队、快乐体育、围棋、心理及青春期教育等活动,提高学生对身心健康的认识,掌握运动与健康的知识和方法,提高自我保健和运动欣赏能力,养成坚强的意志品质和健康的生活习惯,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

6、农业技能领域。结合本地特点,依据本地经济发展需要,通过开展农业技术培训及农业生产劳动,增进学生对农业劳动的体验,增强科技兴农的意识,提高农业生产的各种技能,使课程内容适应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为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

六、校本课程教材编写要求

教师应从以下四个渠道挖掘教材资源,1、自编教材;2、选编教材;3、选用优秀教材;4、拓宽现有教材。

七、配套措施

1、教务处、教研组要积极帮助教师制订好教学计划,负责协调安排和组织指导计划的执行。

2、学校将邀请区校本课程建设领带小组、教研员到校指导工作。

3、每个教研组至少开发1—2种校本课程,九月份全面实施。

4、学校尽可能保证课程开展必需的经费、器材等物质条件。

5、完善管理网络和运作流程,确保我校校本课程从少到多,从有到精,尽快形成特色。

八、校本课程的评价

1、教师评价

⑴教师执教必须有计划、有进度、有教案,有考勤评价记录。

⑵教师应按学校整体教学计划的要求,达到规定的课时与教学目标。

⑶教师应保存学生的作品、资料及在活动、竞赛中取得的成绩资料。

⑷任课教师要认真写好教学案例,及时总结反思等。

⑸学校及时做好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监控和测评工作,参与听、评课的指导,随时调控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情况。

⑹学校通过听课、查阅资料、调查访问等形式,每学期对教师考核,并记入业务档案。

2、学生评价

校本课程对学生评价主要是发展性评价:

一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情感态度价值观、积极性、参与状况等,可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一般”等形式记录在案,作为“优秀学生”评比条件。

二看学生学习的成果展现,学生成果可通过实践操作、作品、竞赛、汇报演出等形式展示,成绩优秀者予以表彰并收入成长记录袋,记入学生成长报告册及其它相关档案内。

校本课程工作计划5

一、意义:

1、校本课程是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的课程设置中的选修课,是福建省《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评估标准(试行)》的新66条指标中要求的范围(见A3:B7:C24-C26)。

2、校本课程的实施有助于更好地实现教育目标和办学特色、学校课程的实施与改进、教育决策的民主化、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提高。

二、实施细则:

3、学校组织各年段成立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领导组,成员由下段行政、段长、备课组长和班主任组成,组长由一名行政担任。

4、高二、三年段在上一学期期末(教师离校前一周)各备课组提供自己开发的校本课程科目(语文、数学、英语等各3门,其他学科各2门)及其摘要到教务处资料室,,以供下学期初(第1—2周)学生选课。高一年段各备课组在学期初第一周按上面要求提交以上科目及摘要给段长,以供第二周学生选课。

5、学期初(第1—2周)领导组成员指导学生选课后与教务处协调,经教务处批准,确定临时班各班人数及相应的教室后由班主任公布:临时班(1)学生名单(包括原行政班、学号);(2)主讲教师;(3)开设科目;(4)开设课时(至少连考试及考查共8课时)。

6、学生逢双周在规定时间开始上课,至本门课程修完(时间最迟不延伸至本学期期末复习考试)。

7、各年段的校本课程实施结束后的第二周由备课组长将本学期实施的校本课程材料:(1)教案(2)试卷及答案(3)一个临时班的学生试卷(有批改或有评语)(4)其他过程性材料(5)经教研组长审核签名的教材(6)计划(7)总结共七项材料以电子文本形式送交教务处林昭昕老师。

8、校本课程结束后的第二周,主讲教师须将学生成绩(百分制或等级制,后者分合格与不合格)或过程性材料送原班主任,班主任统一汇总送段长,再由段长送教务处黄德财老师。

9、提早完成的校本学科,原课时安排由本学科主讲教师下班督修自习。

10、学校校本课程委员会在适当时期组织对各年段、各学科的教材及实施情况进行评比,推出优秀校本教材若干门。

11、学校倡导信息技术与校本课程课堂教学的整合,鼓励形成专项网页式的多媒体教材。

12、学校根据课时,发给主讲教师一定的工作补贴,教师参加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情况计入考核中。

校本课程工作计划6

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基础开发出来的课程。实施校本课程是实现学校的办学宗旨,体现办学特色的有效途径。实施校本课程能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兴趣和需要,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校本课程还可以有效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和水平。本学期校本课程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一)确立一个中心:人文素养的培养

通过对校本课程的需要评估,我们决定以体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适应社会进步、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要求为前提,将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定为我校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方向。

(二)建立一个基础:生活

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从生活出发,引导学生理解生活的意义,生活的方式,扩展学生生活经验,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使学生从思想到行动,都能贴近生活,适应生活。从而解决学生生活中的问题,并创造生活,享受生活。因此,我们的校本课程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结合。在课程的开发过程中我们重视师生的自我发展、自我体验,正视学生的个人知识。重视学生的自我意识、自我体验、自我选择,张扬学生知识中的个性化,使之共同成为时代精神的建构者。

(三)明确一个原则:开放(包括内容和形式上的开放)

开放可以给师生更广阔的天地,校本课程内容上的开放可以使教师更好的把握教改的实质,形式上的开放可以促进内容更趋科学、完整。

三、校本课程的目标和内容

1、总目标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体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核心内容,以学生发展为本,尊重学生,信任学生,指导学生,促使每一个学生生动活泼的发展,教师、学生共同成长。培养自尊、自强、自立的有独特个性、有完善人格、有创造精神、敢于标新立异的人才。因此,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是我校校本课程的目标,针对学生实际,我们把它分为:尊重他人、认识自我、勤于反思、善于合作。

2、校本课程内容

我们根据以下几方面来确立学校本课程。

①学生发展的需求,尊重学生意愿,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②学生的年龄特点,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和认知规律。

③学校的实际情况,包括学校办学特色目标,师资和设施条件等。

3、具体要求:

(1)任课教师要有具体的教学计划,计划应详细列述学生主体、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手段、教改措施、成果展现方式。附有教学配当,配当中应列出每周的具体学习内容,教师参照教学配当进行授课,教导处根据教学配当内容予以不定期检测。

(2)任课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注意关注学生的主动发展和自主提高,采用适合学会生特点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情感意识和参与热情科学合理应用激励评价,使每个学生都可以得到全面发展和主动发展。

(3)任课教师应注意做好过程性资料的积累和整理,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变化,注重授后反思,及时调整和弥补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4)任课教师注意选取恰当合理的展示和呈现方式,期末以成果回报的方式进行验收评定,成绩纳入教师终结性评价体系。

4、时间:每周五下午第二、第三节课

四、评价方法:

1、对教师的评价:对教师的评价重过程,建立发展性的教师评价体系。根据教师积累的各种过程性资料以及成果展示,每学期分别评出优、良等级。

2、对学生的评价:对学生采用形成性激励评价方式,注重学生主体参与实践的过程及在这一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积极性、合作性、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关注学生的个体发展,尊重和体现学生个体发展。以促进实现自身价值为最终目标。在实践中,我们主要采用自我评价、教师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根据学生的参与程度、及活动进程中的表现给予相应的等级。分别是优、良、合格。

校本课程工作计划7

一、指导思想

根据《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的指导精神,贯彻以“科研为先导,走科研兴校之路”的方针,努力提高教师的教科研能力及素质,使教师不断由“经验型”、“学者型”向“研究型”转变: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出发点,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开发多层次、多类型、多规格的校本课程,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逐步开发、改进和完善校本课程体系,促进学校,教师、学生的共同发展和特色发展。

二、工作要点

1、学习是教学研究的基础学校通过对教师进行校本课程的理论及技术培训,提升教师理论水平和综合素质,提高校本课程教学质量,确保校本课程健康成长。

校本开发技术培训内容:《课程纲要》撰写技术,选择组织课程内容的技术,课程评价技术等。

培训模式:采用多种模式有机结合,从校本课程实施的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有效提高从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

2、开展学术研究,使校本课程高质量,上档次。

切实加强校本课程教学研究工作的组织和领导,开展听评入门课,示范课等活动,积极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加强学情研究,努力提高和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鼓励教师撰写教研论文。

每学期召开一次校本课程研讨会,展示优秀教师的成功经验,解决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校本课程的实施情况,提高校本课程的实施水平。

3、探索良性的校本课程评价体系

为确保校本课程开发的合理性,促使教师的专业发展、张扬学生个性、形成学校特色,从四方面展开学校内部评价:课程评价,课程实施情况、学生学业成绩、后继发展建议。并通过多种反馈信息对评价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提出修订方案、改进实施建议。

三、本学期具体的工作

1、开学初期组织教师培训,确保教师初步掌握校本课程开发、编撰方法,并形成正确的校本课程观。

2、学期中开展由开发校本课程的教师参加的教研的活动,交流经验,深入探讨,共同提高,解决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每一位同学创造发挥才能的机会,使师生关系更加融洽,使课堂教学更加丰富多彩,向个性化教学转变。

3、教导处对校本课程进行过程中调控,参与听棵、评课指导,及时调控校本实施情况,及时总结经验,任课教师认真备好每一节课,认真实施、认真写好教育反思,及时总结经验。

4、有选择的强化部分校本课程的教学管理力度了,以形成学校特色课程。

5、学期末加强对课程内容的研究,开发校本课程的教师对校本课程在教学中存在问题进行汇总,分析所编撰教选择教学方法、设计课时良和教学进度等存在问题,提出改进意见,修正编撰的教材。学校组织对已开设课程教学情况反馈,对以后校本课程开展提出建议。

校本课程工作计划8

一、指导思想

通过校本教研,促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充分发挥教师的专业引领作用,努力提高我的整体教学水平。

二、研修目标

1、规范数学课堂教学,优化备课活动,使自己由学习型向研究型转变,进而使自己成为新课程实施者,逐步提高我校教学质量及水平。、不断进行教学研究,努力探索和研究适合孩子特点、能促进孩子全面发展的教学方法,推动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2、积极开展新教材的研究工作,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迅速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教学研究水平。

3、以新的教育理念为指导,以课程改革重点,以促进师生共同发展为目的,以改革课堂教学为突破口。把立足点放在解决教学改革和实验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上;着眼点放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切入点放在教师教学方式和孩子学习方式的转变上。

三、研修要求:

以新的教育理念为指导,以课程改革实验研究为重点,以促进师生共同发展为目的,以改革课堂教学为突破口。把立足点放在解决教学改革和实验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上;着眼点放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切入点放在教师教学方式和孩子学习方式的转变上;增长点放在促进学校、师生的共同发展上,使教育从传统教学的“三个中心”(即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向新课程标准要求的“三个为本”(即以孩子为本,以能力发展为本,以自主学习为本)的转变,重视孩子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孩子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服务,使自己及同伴们转变成素质优良、能适应社会需求、能促进孩子全面发展的好。

四、具体措施:

1、注重日常教学常规的扎实与提升。认真完成学习任务,做好每一次听课后记录。学会思考教育问题,积极把先进的教育理念转化为教师的行为等,从反思中提升教学研究水平。每节公开课后,把自己在教学实践中发现的问题和有价值的东西赶快记下来,享受成功,弥补不足。在总结经验中完善自我。

2、坚持写好教育教学随笔。认真的读一本有关教育的书籍,并及时反思。

3、认真参加参与各校教研活动与“小组学习研讨”活动,将培训学习所得,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尝试,使自己的教学水平逐步提高,寻找出一条适合本地,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争取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

4、树立现代孩子观,学会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孩子。相信孩子的巨大潜能,并努力去探索发掘;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发扬孩子的主体精神,促进孩子的主体发展,努力做到因材施教。

5、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辅助教学,充分利用网络优势,积极参与在线研讨。

我对自己的专业水平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我决心不断学习,不断更新,丰富自己的文化积淀,充盈自己的底气,增强自己的理论底蕴,提高教育教学能力,结合教学实际,把个人的校本研修工作做好。

校本课程工作计划9

一、校本课程开发背景

1、素质教育的实施把学校办学模式的多样性提到了一个重要的地位,使其成为一个紧迫的问题。构建学校素质教育的办学模式是教育改革纵深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保证。

2、21世纪之际,面临着各种机遇和挑战,要从应试教育转向提高国民素质教育的`轨道。从这一目标出发,教育的创新呼唤教育的特色。我校选择了以乒乓项目作为本校的特色。

3、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德智体是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体育是实现德育、智育的重要物质基础,是增强学生体质,关系到国家兴衰、事业成败、民族存亡的大事,也是关系到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终身大事。众多的体育项目,尤其是运动技术性较强的运动项目,只有在中小学阶段,学习掌握运动的技能技巧,才能在成长过程中继续不断地发展。

4、从当前的学校体育教学课堂现状来看,极大多数的中小学体育课教学都是围绕着五项素质“达标”转,很少在传授学生掌握某种运动技能上下功夫。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学生主动发展,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本人以为学生要在体育中达到“主动”,首先是要对体育有兴趣,兴趣则来自体育中的成功感,而成功的关键是对运动技能的掌握程度,“会”了才能体现“主动”。因此,在中小学阶段,除了增强学生的体质,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掌握某项运动的技能,成为他们的一技之长,而让他们的终身受益。

5、当前比较突出的现象,一是应试教育而导致的负担过重,另一个是家长对独生子女的溺爱。针对这样的通病,强化体育功能尤显重要。

二、校本课程开发的总体目标

1、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

2、培养体育情感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发展个性,培养特长,打好终身体育锻炼的基础。

3、通过开设乒乓项目的特色教学,丰富体育教学大纲的内容,激发学生对乒乓的兴趣,促进学生正常发育和机能协调发展,提高学生的灵敏反应素质。

4、通过六年的系统教学,使学生达到一定的乒乓技能水平。

5、通过全校性的群体教学,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乒乓、打乒乓、喜爱乒乓的群体氛围,促进乒乓传统项目的开展,并对培养和输送少儿乒乓球运动员的业余训练,起到一个推波助澜的积极作用。

三、校本课程开发的原则

第一,坚持全体参与。创建乒乓特色学校,全校学生都在该实验之中,要使每一个学生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全面发展。

第二,继承与创新相结合。既要继承传统的学校管理思想、方法,更要大胆创新,搜索新思路,走体教结合之路,走改革发展之路。

第三,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在实验过程中不仅要定性分析,而且要作量的分析。在分析的基础上不断调整教学目标,改进教学方法,使之达到可行有效之目标。

第四,承认并重视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按不同的教学步骤进行,提高兴趣,打好基础,发展提高。

第五,管理的系统性。在实验中要考虑技能水平的掌握有一个发展的过程,在制定计划、教学过程时,要注意一贯性和连续性,同时也考虑德智体美劳诸方面系统发展和良性辐射的关系,又要考虑教学管理的系统性。

第六,长期性与阶段性相结合。深圳前海学校由乒乓传统项目发展到乒乓特色学校,并辐射到学校的其他方面要有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打好基础,抓好各阶段的发展目标,是达到长期目标的起步和关键。

第七,课堂教学与课余训练相结合。课堂教学是主阵地,充分发挥主阵地的作用。课余训练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巩固发展的自由基地,二者相互结合,互为补充。

第八,乒乓和其他项目相结合。把乒乓项目作为龙头项目,同时兼顾带动其他运动项目的发展,相互呼应补充。整体提高学生素质,提高乒乓运动技术水平的同时也提高其他运动水平的提高。

四、教学构架

一、乒乓球教学模式的三种形式

1、“观仿——辅纠——练习”模式

①理论指导:乒乓球运动是一项以运动技术为主的项目,正确的运动技能是顺利教学的基础,是学生运动兴趣的前导。教师正确示范或播放教学录象,让学生观看、自由模仿。

②教学过程

③教学组织:个人、小组、多人互相模仿与讨论以及教师的指导,练习后达到掌握的目的。

④结果:通过学生的模仿、讨论、练习,学生发挥了体育学习的自我能动性,增强了学生的独立学习、运动的能力。

2、“实战”教学模式

①理论指导:乒乓球是两人对练的项目,一切的基本功练习都是为了完整的对练,只有把球“打”起来,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才能锻炼学生的运动能力,提高运动水平。“实战”是使水平提高的有效途径。

②教学过程

③组织方式:学生分组自主对练,相互学习、观摩、指导研究,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在教师的指导下逐渐掌握运动技能。

④效果:学生在实战中充分发挥个体的能动性,各尽所能。

3、考核评价模式

①指导思想:我们应注重过程,使学生在轻松的体育环境中学习运动。“技能+素质+参与态度+实际能力+自我健康规划+理论知识水平”的评价体系,强调学生的参与意识,强调学生在原有基础的学习提高给予学生“健康”的评价。

②考核模式

个人评价20%

小组评价30%

教师评价50%

基本技能练习

实战对练

综合评价100%

参与

③组织方式:制定一定的评价标准,按照评价体系进行评价,应以“人”及实际情况考核,体现重在参与、发展、健康的内涵。

④效果:学生考核积极,心情放松,课堂气氛活跃。

五、校本课程的主题和内容

1、乒乓文化:收集有关乒乓球的起源及发展和乒乓球运动技术发展的历史资料,了解乒乓球的历史、发展以及当前乒乓球运动的发展趋势。熟悉世界和我国著名乒乓球运动员的优秀事迹。挖掘校本乒乓球文化,建设乒乓球文化墙,促进校园特色文化的形成。组织学生运用所学的乒乓球基本知识,欣赏一些高水平的比赛,并用说学的知识进行现场解说评论或欣赏完比赛后写一些评论文章。

2、基本技能: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乒乓球训练的基本动作要领,形成刻苦训练的好习惯,养成拼搏、进取的生活态度。

⑴向学生传授乒乓球运动的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增强学生体质。

⑵掌握握拍法、准备姿势、基本步法、发球与接发球、挡球与推挡球、收球、搓球、削球、左推右攻、推挡侧身攻、发球抢攻等技巧。

⑶培养健康心理和坚韧的性格,能学会自己激励自己,能初步适应环境,根据环境需要调节自己的情感。

3、竞赛规则:通过平时的教学、比赛和体育节中各年级乒乓球比赛裁判员培训,向同学们讲授有关乒乓球竞赛组织和比赛规则,通过比赛中实践的操作让学生掌握乒乓裁判员一整套操作程序。

4、乒乓交流:开发乒乓球的教育功能和价值,了解“乒乓外交”历史,激发爱国情感。开展校际交流,培养进取精神和团队精神。

5、乒乓管理:通过不断探索和实践,建立健全乒乓球校本课程管理制度、乒乓球馆管理制度、乒乓球教练员职责、乒乓球馆财产管理制度,完善制度文化建设。

校本课程工作计划10

一、现实好处

校本课程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也是各科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不仅仅能够使学生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增长智慧,激发学习兴趣,而且有助于学生巩固课内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潜力,让校园成为学生个性发展的主阵地,为此,结合我校实际,现拟定本实施方案。

二、指导思想

为充分展示我校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和学生朝气蓬勃的气质,丰富学生校园生活,挖掘学生特长,陶冶学生情操,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我校结合学生实际于20xx—20xx学第一学期利用周三七、八节课,向全校学生开设校本课程,特制订活动计划。

三、领导小组

组长:xx

副组长:xx

成员:xxx

四、遵循原则

1、趣味性和科学性相结合的原则

校本课程活动就是要让学生感兴趣,重视开发学生的智力,提高学生的潜力、素质。培养学生爱科学的好习惯。

2、自立性和导向性相结合的原则

学生参加自已喜欢的强项,教师要认真安排活动资料,有目的、有计划指导好学生,让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获。

3、实践性和创造性相结合的原则

校本课程活动重在培养学生的综合潜力,要让学生在活动中动脑筋,多思考,多想象,多动口,勤动手,注重教师对学生的引导,鼓励学生勇于实践,大胆创新,独立思考,培养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潜力。

4、参与和竞争意识相结合的原则

活动课上,力求学生要有用心参与竞争的意识,这就要求教师把活动资料安排的合理化,新颖化、创新化,让学生学起来感到善思、搞笑、乐学、有益。

5、安全稳定原则

各项目的老师务必保证活动的安全性,落实点名制度,活动中不得随意增减学生,保证队伍的稳定性。

五、课程设置

(略)

六、管理办法

为了增强辅导效果,切实提高第二课堂活动的质量,使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充分、协调、健康地发展,进一步强化我校的素质教育,加强校园体艺2+1项目的实施,为学生的成长奠定基础。为此,校园对第二课堂活动实行“六定”的管理办法。

定学生:各组在班主任的指导下学生可自己选取参加一项活动,组织报名,确定人员,落实人数。

定资料:各组要按照校园的统一安排,结合本组实际,依据教师特长与学生特点在规定范围内确定活动小组的名称及资料。

定地点:协调好各活动小组的活动场所,要尽力排除外界干扰,持续清静的学习与辅导环境。

定时间:全校各个活动小组建立以后,每两周组织学生按时参加活动,辅导教师要保证充分的辅导时间,做到不迟到、不早退、不随便旷课。

定辅导教师:每个教师要结合自己的特长,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务必辅导好一个小组的课外活动,保证辅导质量。

定目标:辅导教师要认真分析学生实情,根据辅导项目及特点,确定本组辅导目标,学期结束,辅导教师要汇报辅导成果,向家长汇报,在学期终按此目标进行评估。

七、验收评估

教务处,德育处在校本课程活动时组织有关人员进行督促检查,并进行评比。

校本课程工作计划11

一、指导思想

古典诗词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瑰宝,诵读古典诗词可以帮学生了解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学习民族智慧,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和知识储备,启迪思维、培养灵感,提高表达能力,增强审美情趣。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中,我校将古诗诵读纳入到教学计划中,通过丰富多采的诵读形式,引领学生从读诗、背诗、赏诗中培养读书兴趣。

二、主要工作成绩

1、课程组织

(1) 与课内课外相结合。

《古诗吟唱》在我校一至六年级实施,在每周3安排1课时的校本拓展课进行。

(2)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

在校风学风建设中, 从浓郁读书之风入手,召开了古诗诵读吟唱会、组织演讲赛, 以传统道德的渗透带动师生道德培养的提升。加强环境建设, 丰富红领巾广播内容。读名著、诵名诗、放名曲,开设“文化午餐” , 让学生所成者在升旗仪式、校会、晨会上“露一手” 。

(3)与课程改革相结合。

加大语文等学科教改力度,促进课外阅读,尝试将、把《古诗吟唱》引入教学、测评内容;开设诵读吟唱课,探讨诵读吟唱指导的模式方法;巩固周一兴趣社团成果,以文学社为主体,将经典诵读吟唱作为活动内容的延伸;课前活动充分利用,早读时间合理划分,放学之后适当延续,以保证诵读、吟唱的时间。

(4)与素质评价相结合。

通过读诵记载、默写卡片、争星挂章等活动,学生体验了诵读的成功愉悦,增强“读千古美文, 做少年君子” 的感受。利用班队活动,开设专题评价课,对“读、吟、唱、舞、画” 等环节进行自评、互评、组评、师评, 激励学生沉醉其中。完善班主任寄语,将学生诵读、吟唱古诗与课外阅读列为重点内容,做到随机赠言及期末寄语相结合。

2、实施过程重点做到

(1)既重形式又重过程。面向全体学生,坚持全程参与,在诵读、吟唱古诗的过程中提高素质,发展能力。

(2)既求速度又求效果。开展古诗诵读、吟唱,按学校的要求每周完成一首古诗的诵读、吟唱,要让全班学生、全校学生都能唱。

(3)既求数量又求质量。正确处理诵读、吟唱与理解的关系,根据不同年级每学期规定一定量的诵读、吟唱篇目,但不把诵读、吟唱古诗转变成学生新的负担。要让学生轻松地背,愉快地记,高兴地唱,美美地品,提高学习古诗的质量。

3、教学采用胡基本方式

在古诗诵读、吟唱教学中,我们主要采取的是“读一读,吟一吟,唱一唱,舞一舞,画一画”的基本方法。

(1)读一读:要求学生以普通话读古诗,明白古诗的声调,读正确,能够掌握古诗的朗读方法,读出一般词语停顿的节奏,并用这种方法指导自己吟诵古诗。

①教师范读。

②借助拼音读准古诗

③听录音,感受朗读节奏,自己练习朗读。

(2)吟一吟:教师以平仄相间的规律来指导诵读中抑扬顿挫的节奏变化,教学生体会古诗的韵味,按“平长仄短,半念半唱”的方式读出古诗的韵律。

①低年级学生主要是模仿教师的平仄调读法。

②中年级学生掌握了拼音后教会学生怎样给古诗标平仄调,让他们学习根据自己标的平仄调练习用这种方法进行古诗吟诵。

③高年级学生掌握了平仄调吟诵规律后逐步让学生在体会古诗意境的基础上读出古诗的韵味。

(3)唱一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学习跟着优美的乐曲学着吟唱古诗,在感受优美的旋律的同时能够唱出古诗的味道,通过唱来欣赏古诗,感受语言的美和旋律的美。在教学中通过播放古诗的吟唱录音,让学生欣赏,结合实际教学环境构成背景音乐或者让学生边用手语表达边唱古诗。对低年级的学生不要求在课堂中就会唱,只要会跟唱即可,主要是在学习中构成一个浓厚的古诗学习氛围。

(4)舞一舞:学生用手语来表达古诗,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让他们在背诵古诗时,加上适当的手语动作,边背诵边表演,不苛求动作的精确和同一,目的在于增进对古诗的理解,帮助记忆,激发学生的创造力,通过动作表达自己的感受。同时可以以此种表现手法组织学生进行合作表演。

(5)画一画: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对诗中描写的意境的理解,在脑海中

展现出一幅幅迷人的画面,再把头脑中形成的画面用画笔再现出来。当学生把抽象的语言文字变成具象图画的过程,往往就是一个对阅读内容回顾、加工的过程,绘画作品的完成,也就把自己在阅读中的收获表现了出来。考虑一年级学生绘画能力基础和学生间的差异,我们灵活采用添画,为白描画上色的等表现手法。

课程评价方法

(1)评价的一般原则

①正面评价。评价重在发现和肯定学生身上所蕴藏的潜能,所表现出的闪光点,鼓励学生每一步的想象,激励和维持学生在学习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②重视过程。重视在过程中的评价,关注学生在过程中的参与、体验情况,强调让学生自己来改进学习。

③重视体验。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获得的感悟和体验,而不是一般地接受别人所传授的经验,能够进行创新。

(2)评价的主要内容

①对古诗学习的态度。

②对有关古诗知识的理解。

③对古诗的朗读和背诵。

(3)评价方式

①自评和他评相结合。

②教师评价与家长的评价相结合。

三、有待解决胡问题

为了课程能够得到有效的保障,我们以后还要做到六个落实:

1、时间落实

学生每天除了课前2分钟,午间5分钟诵读、吟唱古诗,学校在拓展型课程中2周安排1节校本拓展即《古诗吟唱》,用于教师指导学生诵读、吟唱。

2、辅导落实

各班级的语文教师为该班的法定的诗文诵读、吟唱辅导教师,帮助学生弄懂诗文的读音、大意、意境。

3、内容落实

学生可根据学校提供的校本教材《古诗吟唱》,做到每天读一首,每周唱一首,并收集自己喜欢背诵的古诗。

4、任务落实

校长负责整个活动的宏观调控和行政指导,分管副校长负责活动的组织实施,教导主任负责古诗诵读、吟唱的技术指导,班主任和语文教师负责活动的具体操作。

5、管理落实

对古诗诵读、吟唱活动的规划,发动、宣传、操作、评估等各个环节都要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在检查方面,按学生自查,小组长检查、教师复查、学校抽查四个层次进行。

6、评价落实

学校把各班开展古诗活动及竞赛成绩列入班主任和语文教师考该,并规定古诗文诵读、吟唱活动的专项考核与评先优秀班级相挂钩。

让学生吟唱古诗中的传世佳作,就是为了补人文文化教育这一课,使学生在吟唱中受到心灵的熏陶和潜移默化的感染,逐渐构建起新的人文精神支柱。让小学生在经典古诗的吟唱中,享受学习的快乐,感悟圣贤的德行,不仅可以增强了少年儿童的文化底蕴,更为可贵的是——即一首首沁人心脾的馨句壮语,一个个启迪智慧,宽广胸怀的史实和人物,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着每一个孩子,荡涤着每一个孩子的心灵。实践证明,古诗吟唱活动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素质教育方式,能促进孩子完全人格的培养。这也必将对少年儿童今后的学习、工作、生活乃至整个人生道路产生深刻影响。

校本课程工作计划12

一、指导思想

以《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为体育工作的基本法规,以“健康第一”为宗旨,把学校武术工作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以科学的管理促进学校体育工作全面健康发展,建立完善科学的管理体系,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贯彻《全民健身计划的纲要》。创建“崇尚健身,参与健身”的健身氛围,争创学校的体育特色,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

二、工作目标

1、以《学校体育工作条例》《武术教学方案》为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法规;

2、以素质教育全面深化教育改革;

3、以科学的管理促进学校体育的全面健康发展;

4、逐步探索科学的管理体系,全面贯彻落实《条例》;

5、继续以教科研为先导,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6、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严格执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要求;

7、争创学校的体育特色,让武术与教学真正地融合一体,“让学习成为习惯,让人爱成为品格”。

三、具体工作

1、加强科学管理

实施“分工负责,分管齐抓的管理制度”,“负责到人,工作到位”的责任制度,加强对体育工作的指导检查,不断总结,不断完善,狠抓落实。

2、确定目标

《学校体育工作条例》是学校体育工作的指导方针,也是部署实施学校武术教学工作的依据。学校校本课程开设武术课之后,怎样上好武术课程是一个很大的难题。根据武术教学方案的要求,和体育课的精神,规范堂课质量。

3、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上课统一运动服装,对待学生耐心细致。建立好体育科研小组,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教科研,多统计数据,以论文的形式来汇总。上课多练,多讲,以达到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目的。严格执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探索“学生体育素质”的评定标准。

4、抓好大课间工作

本学期体育组要狠抓大课间的质量,将武术操纳入到学校大课间的内容中来,有针对性地对各班级进行武术操的检查与评比。

四、各月工作安排

1、九月份:

(1)根据上级体育工作的要求,制定学校的体育教学工作计划,并结合学校体育工作的内容,制定学校“武术教学工作”详细的的计划。

(2)抓好常规的武术教学,严格武术教学的教学质量,检查教师期初制订的教学工作计划和教案,要求体育组制订出本学期的武术教研方案,将各周的武术教学内容做以详细而周密的安排。

(3)将武术拳纳入到体育大课间的活动中来。

(4)做好武术队训练的详细计划的制定,时间、内容等方面的安排。

(2、十月份:

(1)抓好常规的武术教学,严格武术教学的教学质量,检查教师武术课的教学情况,教师的教案,及学生跟踪检测情况的落实与开展。

(2)结合校武术队的训练计划,作好检查与落实工作,查缺补漏。

(3)完整地将武术拳和大课间的内容进行连接,作好音乐方面的衔接工作,指导学生学会听音乐进行大课间的活动。

(4)做好武术队训练的详细计划的制定,时间、内容等方面的安排。

3、十一月份:

(1)抓好常规的武术教学,严格武术教学的教学质量,检查教师武术课的教学情况,教师的教案,及学生跟踪检测情况的落实与开展。

(2)对各班的大课间活动进行检查与考核,要求全班至少有90%的学生要掌握好两套操,对于个别不会不好的孩子应该做好针对性教学的准备。

(3)做好武术队训练的详细计划的制定,时间、内容等方面的安排。

4、十二月份:

(1)结合校武术队的训练计划,作好检查与落实工作。

(2)继续对各班的大课间活动进行检查与考核要求每班不达标的孩子不超过5%。

(3)做好武术队训练工作的检查与考核。

(4)开展“学校武术节”系列活动之即:“武术拳”一二三年部的竞赛。

(5)武术教学的检测与情况分析。

校本课程工作计划13

活动目标:

美术校本课程是学校的文化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的方面,丰富的美术校本课程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提高学生的审美和创造才能,还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充分的艺术展示的空间,发展展示自己的才能,用我们自己的双手扮靓我们的校园。

活动内容:

美术活动也是需要一个长期的积累的过程。本学年,结合我们学校的具体实际情况,我计划在活动课程中主要以儿童画辅导教学为主,书法辅导教学为辅的活动内容。活动内容的具体安排为:

一二年级学生没有绘画的基础,主要以儿童画为主,从最基础的开始训练绘画的基本技能。

三四年级学生有了一定的绘画基础,从中挑选出部分优秀的同学进行书法方面的培训。

五九年级有了一定的造型基础,主要是以生活原形为基础,学习其他优秀的作品,进行成品的作品创作和临摹训练,为参加校、区等各部门组织的比赛做准备。

活动时间按排:

每周二、三校本课程活动时间。

活动的具体措施:

由基础开始,逐渐增加内容和要求。在活动的过程中进行分类指导。

1、儿童画方面

从构图方面入手,培养学生的构图的准确能力,对设色能力进一步进行技法的训练,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主要以临摹为主,结合自己的感受进行创新训练。

通过活动尽量准备通常参赛的作品规格的作品,争取平时的活动作业即作品,为将来的参赛做准备。如果参赛中有特殊的主题要求和特殊的规格,在接到通知后按照通知要求另行准备作品。力求在比赛中取得学校满意的成绩。

2、书法方面

书法是一门慢功学科。书法教学主要进行楷书隶书的学习,老生在已有的基础上,争取在本学年独创作品,新生的书法教学主要是从教学生正确的执笔运笔姿势,执笔轻重的调控,书写坐姿、站姿等要领以及正确的读帖方法和临帖方法,如看笔迹,悟其运笔过程,看结体悟其组合规律,临帖时“字数宜少、遍数宜多”等;书法教学是一个系统而复杂的教学过程,需要学习阶段的不断积累和多加练习。

3、活动中结合学生的绘画进度,定期的组织学生参与综合评价作品的活动,使其在参与评价的过程中学习。

校本课程工作计划14

一、指导思想

为贯彻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及《关于在中小学加强写字教学的若干意见》的文件精神,依据《山东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实施纲要》(试行),并积极响应国家“xx”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要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的号召,为进一步传承祖国优秀传统文化,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结合《艾山一中校本课程发展规划》(试行),特将“硬笔书法”这一民族瑰宝定为我校的学校课程加以开发、管理,实施。

二、开发背景

1、素质教育的需要

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之一,是世代积淀的民族瑰宝,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在它发展和传承的过程中,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鲜明的民族个性得到了超越国界和超越汉字使用范围的承认。而硬笔书法更是以其便捷的实用性、独特的艺术性和多元的育人功能成为学校素质教育不可分割的重要内容。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为硬笔书法课程的开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书法教育以其特殊的功能,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应该更具生命力。

2、学生成长的需要

方块字是我们的国粹,是传承民族优秀文化最重要的载体之一。写好汉字是每个中国人应该掌握的最起码的基本功。民族文化是最具有生命力的,是永远也不会被时代所淘汰。从儿时学写字开始,钢笔、圆珠笔等硬笔,几乎伴随着每个人走过一生的路程。有人为自己能写一手漂亮的字感到自豪、自信,也有人为自己无法写出像模像样的字而感到痛苦、自卑。有人因写字的缘故,曾获得某方面的成功;也有人因写字的缘故,曾失去某方面的机遇。当然伴随年龄增长的同时,人们在写字方面会有或多或少的进步,但进步需要自身的努力,坚持不懈的训练,更需要正确的指导。写字非书法,对中国人来说,字写好了,并能从中体现出法度才称之为书法。硬笔书法课程的开设,不但能够对学生的写字进行正确的指导,让学生理解书法的内涵,培养孩子们硬笔书法的能力,也能够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的毅力、尊重他人的品格、做事专一的精神,而且通过练字能够帮助学生克服浮躁心态,养成认真、细致、专一的良好学习习惯,通过书法欣赏、创作,自觉抵御社会不良习俗影响,培养学生高尚优雅的生活情趣,这符合孩子的身心特点及人才成长、培养的规律,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积极的意义。

3、学生写字现状的需要

当前青少年的写字水平有着普遍下降的趋势,其原因有四:(1)学习紧张,生活节奏加快;(2)以学业成绩作为衡量学生学业优劣,选拔继续学习深造的重要标准的现状,致使学校、家庭、学生容易产生急功近利的思想,放松了对书写的要求;(3)现代技术的应用,电脑文字处理技术水平越来越高,运用广泛,普及面广,严重冲击着书法这一传统的艺术瑰宝,人们开始或多或少地忽视写字训练;(4)写字“双姿”的不端正,导致部分学生近视、体形改变等一系列问题。

4、师资条件的具备

以前,我校曾长期开展过写字课教学,有一定的师资基础。长期的基本功训练,不但提高了我校教师的写字水平,而且激发了部分教师对书法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爱好,杨军波、亓芹、张庆鹏、沙连莲等老师自费到莱芜书画院等地进修学习,提高了自身的书法技能和理论水平,为硬笔书法课程的开展提供了充分的师资条件。

三、理论依据

1、心理学依据

哲学家康德说:“手是脑之分店”。经常锻炼手,能使大脑保持活力、思维敏捷灵活。现代科学研究表明,人的心理是大脑对各种信息刺激的反射活动,在一片比邮票还小的手指皮肤上就有几百万个神经细胞,指纹上有无数的孔和神经末梢,这些神经末梢和大脑皮质都息息相通。因而加强手指运动,能扩大大脑皮层中的兴奋点,促进大脑发育。瑞典学者莫右巴哥也指出:“为了活跃大脑,要把动手运动作为一种爱好。”因此指导同学们进行硬笔书法训练,是一项全面发展人脑的好活动。人们常说的“心灵手巧”,也正是如此。

2、学科依据

(1)硬笔书法具有很强的时代性。任何一门艺术都是与它赖以萌发、生存、发展、变化的社会生活有密切关联的。鲁迅先生曾赞誉钢笔“方便、省时间”,使“一个人的有限的生命,更加有效,也即等于延长了人的生命”。可以说,硬笔书法已经紧紧扣住了时代的脉搏,与现代人的审美趣味和时间效率观念相吻合。(2)硬笔书法具有很强的艺术性。从传统毛笔书法中吸取了有益的养分,在用笔、结构、章法上兼收毛笔之长,更好地发挥了硬笔的特点,或凌厉挺拨、刚健瘦硬;或纵横挥洒、飘逸刚媚;或凝重浑朴、韵味隽永;或玲珑温雅、秀美自然。硬笔书法各体皆宜,楷书、行楷、仿宋、行书、魏碑、隶书、草书、篆书等书体,无不风格迥然,赏心悦目。3、硬笔书法具很强的群众性。当今硬笔书法之所以来势之猛,发展之快,反响之广,极其重要的因素在于它缔结了实用性与艺术性的“良缘”。硬笔书法最大的优点在于它的群众性和实用性。每一个有文化的中国人,都期望能把自己笔下的汉字写得规范、美观。一支硬笔,随身可带,随时可用。因此很多人都在利用这个方便条件努力提高书写水平。

3、课程依据

语文《新课程标准》对中学生写字提出了明确的要求:7—9年级学生在使用硬笔熟练书写正楷基础上,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提高书写速度;临摹名家书法,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

四、目标与内容

1、校本课程的目标

我校校本课程开发的主目标是:“为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奠定基础,让学生练得基本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会审美,学会创造。”引导学生了解书法这一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统的优秀文化,掌握最基本的执笔方法与练字方法,努力写出一手漂亮的字,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引导学生开展与本课程有关的综合实践活动,在活动中成长,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

2、校本课程的内容

任何一门艺术应尊重传统,重视基础是人们的共识,书法也不例外,书法教育应以传授基础知识和传统理论为起点,使学生逐渐地有思想、有能力地向书法艺术的深层拓展,在不断的追求中探究、创新,步步提高。因此,在整个书法教学中,年级与年级之间的教学内容是一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系统的过程。

初一年级的书法教程,是书法教学中最基本、最基础的部分。是书法教学中对两姿的理解,书法的初步认识,简单的书法理论知识,基本笔画的笔法技法,运笔的轻重、快慢、提按等,以及衍化出来的以独体字为主的教学内容。其中,在一个个小单元之间,列出一些思考题,作为课程内容的延伸进行探究。通过欣赏,激发兴趣;临摹体验,把握写字技巧;体验成功,增强自信、开发潜能、健康成长。

初二年级的书法教程,是书法教学中如何掌握字的偏旁部首和结构安排的部分。它讲授了书法中点画组合变化的规律性和必要性,让学生如何正确处理点画组合才恰当的问题,进一步体会正确的用笔方法,从而引发学生进行比较、谈谈自己的看法,有条件的可以进行创作作品方面的探究,同时进一步激发学生的书法兴趣,使学生乐学、乐写、乐练。经过看、对临、临、背临的过程,写出最为规范、最有法度的字体——楷书。

初三年级的书法教程,是书法教学中熟悉书法、理解书法部分,是书法教学中继续练习笔法技法及字的结构安排,认识汉字的演化规律,了解宋体、楷书、行书、隶书、草书、篆书等书体各异的形态,迥然的风格,在使用硬笔熟练书写正楷基础上,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提高书写速度,了解“文房四宝”的发展,了解书法的布局章法,赏析书法作品,提高对书法的鉴赏能力,对书法产生浓厚兴趣,从而做到取各家之长,为自己书法的发展蕴伏契机,创作出较高水平的书法作品。

初四年级的书法教程,是书法教学中感受书法、鉴赏书法部分。感受书法的艺术性和结构规律,进一步赏析书法作品,增强对书法鉴赏能力,体验书法情趣,丰富书法体验,提高书法表现能力,了解一些书法家的故事,学习他们做事的原则和做人的道理,结合我校“励志、勤学、遵纪、健美”的学风,以培养学生的民族审美情操、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为导向,以学生掌握系统的书法知识为切入口,以学生创作书法作品为形式,力争为艾一的“优秀”上添上一笔。

五、编写原则

“硬笔书法”教材遵循“规律性、系统性、层次性”的教材编写原则: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识规律,采用观察――理解――实践――反馈――再实践的练习模式;关注了两个方面:一是认知的系统性。从两姿的理解――书法的初步认识(运笔的轻重、快慢、提按等)――字形的结体特征――作品的章法等。二是操作的系统性。经过看、对临、临、背临、创作几个过程;突出了三个阶段:初级阶段,以培养双姿和对书法的兴趣为主;高级阶段,感受书法的艺术性和结构规律,体验书法的情趣;发展阶段,丰富书法的体验,提高书法的表现能力。

六、组织机构

组长:李学东

副组长:董元明孙崇敬李艳轲

成员:亓芹刘士刚冯莉杨军波付英沙连莲张庆鹏亓秀岚

七、管理与运作

在硬笔书法教学过程中,我们要边研究边实践,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不断研究硬笔书法校本课程的管理与运作。学校实行课程、教师、班级三线管理制度。课程管理包括教材、授课时间、练习时间、作业要求、教学评价等;教师管理分为社团活动指导教师和课任教师,分别给出相应的目标要求和考核机制;班级管理主要指教室内外的“硬笔书法作业展栏”和黑板报、校报的管理。

1、行政推动

(1)不断提高书法指导教师的鉴赏与指导水平。我们知道,要想在短时间中提高教师的书法水平是较为困难的。但通过校本教研、校本培训提高教师的鉴赏水平与指导水平却相对容易得多。因此,采用以校本培训为主体,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方法,来提高教师的指导水平。

(2)规范课程的授课时间。每周一节书法课外,利用社团活动和实践活动的形式,确保硬笔书法的有效指导。

(3)各科齐抓共教。硬笔是学生进行各科学习的主要文具。而各学科的作业便是学生进行硬笔书法练习的平台。因此,我们将硬笔书法的练习融入了各学科平时的作业之中,让学生每时每刻都能进行动笔与结构调整的训练,让各科教师做好作业书写的监控与指导。

2、营造环境

硬笔书法作为一种艺术,必须要形成良好的艺术氛围,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硬书技能,实现硬书的育人功能,因此,要努力营造校园书法环境,打造“翰墨校园”。开辟全方位的硬笔书法宣传阵地。在教室、楼道、宣传橱窗等地方装裱学生的书法作品,构成了极具特色的书法艺术长廊。学生自己的作品来源于实践,贴近学生实际,使学生感到可信、可亲,更具有激励性。其次,书法作品本身具有赏心悦目的感染力,对学生起到熏陶的作用。让学生的书法作品与校园人文建设融为一体,是提高学生主动书写的有效策略。这样既建设校园人文环境,又使学生每日置身于硬笔书法的氛围中,耳濡目染,起到引领学生产生主动书写心向的作用。每学期举办一次师生书法比赛,并将获奖作品进行展示,为学生后续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3、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我校进行硬笔书法教学的主渠道,我们也为此投入了极大的精力。

(1)集体指导与个别指导相结合。在班级授课的过程中,由于学生硬书水平的能力参差不齐,我们特别关注了因材施教,在集体指导的基础上,特意空出时间进行个别教学。

(2)注意训练的多样化。写字教学要特别注重训练的多样化,以使教学始终富有吸引力,而丰富多变的训练形式往往能唤起学生学习的欲望,诱发其持久兴趣。如不同结构、不同特点的字的写法,可以编成歌谣、绕口令等,便于掌握。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让学生在赛中练,字形相同写法相近的字放在一起配对练,反之可进行对比练等等。

(3)注重课堂的趣味性。要使写字教学不增加学生的负担,教师还要注意训练的趣味性。如利用电化教学,学生练字时播放舒缓的音乐,使学生在悠美的乐曲中养成心静如水,认真成性的习惯;展示学生优秀作品,引导学生讲评,让学生体验成功的愉悦等等。

4、榜样引领

(1)名人引领。书法是中华民族的国粹,在悠久的人文艺术的长河中,各朝各代均出现了许多书体不同、风格迥异、品学兼优的大书法家。无论是他们那种勤奋好学的精神,还是他们做人的准则,都着实是后人学习的楷模。比如东晋王羲之学书使池水尽墨,隋僧智永学书退笔如冢,唐怀素无纸用芭蕉叶作书,唐虞世南寝被中画腹,唐真卿为官之刚正不阿的高贵品格……这些千古流传的事迹,对培育人的品德、毅力有很强的感染力,是生动的活教材。开展以“我崇拜的书法家”为主题的研究性学习,让全体学生去查资料,写体会,进行心得交流。各班组织讲书法家的故事的主题活动;每期黑板报都要刊登书法家的故事……这一系列活动,不仅能使学生明白学书法的意义,更是用书法家勤学苦练、名垂千古的故事唤醒沉醒在学生心中的对书法情结,激发他们书写的热情和兴趣。

(2)生生引领。如果说书法家的轶事有很强的感染力,那么本校优秀学生勤学的事例就有更强的感召力。本校中的优秀学生,所有同学不但听到,而且亲眼目睹。看着她的作品、欣赏她书写时的快乐。一是作品引领:挑选优秀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并且定期地进行更换,使我们的学生在欣赏之余产生书写的冲动。二是表演引领:挑选一些优秀学生,进行现场书法表演,组织学生观摩。从同伴身上感受书法的乐趣,来引发自己的热情。

5、成立书法学社

为了适应学生成长环境,满足学生自主发挥、主动书写的需要,学校成立学生硬笔书法学社。由硬笔书法优秀生担当正副会长,由学生自己管理,实现双姿达标和硬笔书法全员达标。开展有关的综合实践活动,在活动中成长,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

八、评价体系

1、学生评价

写字教学的评价最容易简单化――“字好与不好”。用一个界定不清的尺度去衡量所有的学生。这种简单化的评价充其量只能甄别和选拔,无法衡量学生在写字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意志品质的发展。只会丧失学生的写字兴趣,扼杀学生个性的发展。因此,我们要逐渐形成这样一个评价体系:关注学生发展,提出形成性评价;关注学生的个性,提出综合性评价;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强调质性评价;自评与互评相结合,强调参与互动;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注重过程等。其次,为每个学生建立了“小小书法家成长卡”。以这张成长卡为记录学生的书法成长过程,不仅使它成为一种监测的手段,也使它成为教师进行有效指导的有利依据。再次,加强对学生书法作品的现场指导与评价,不仅给予学生鼓励与自信,也让他们发现不足之处,促使他们不断提升硬书法水平。此外,通过书法练习作品展览板与书法创作作品展览橱,给学生创造展示自我的舞台。

2、教师评价

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学校将硬笔书法学校课程的实施纳入教学业务常规检查,由学校教导处负责校本课程实施的日常管理工作,通过过程督导、听课评课、教案检查、问卷调查等形式对教师专业和课程价值进行评价,其次学校制定硬笔书法学校课程的开发实施激励制度,通过听、评、查、访等形式对教师的教学过程实行阶段访查,对成绩突出者学校予以物质和精神奖励。

另外,学校将依据各方面的评价数据和反馈信息,对硬笔书法学校课程课程开发实施提出改进要求和建议,根据学校新时期的发展需要和学校课程的准入退出制度调整下一轮次的结构。

总之,硬笔书法学校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是我校学校课程开发实施的第一步,它的开发实施,将会对我校学校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积累经验与教训;它的开发实施,将关系到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关系到学校办学特色形成与深化,在实施过程中肯定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是我们坚信,我们一定会克服一切困难和阻力实施好硬笔书法这一学校课程,为我校的学校课程的开发实施走好坚实的第一步!

校本课程工作计划15

模块教学内容的设计,以提高学生乒乓球基本技术的运用能力为目标,,将能力培养和情感体验与运动技术学习进行有机整合。在教学安排上,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注重学生合作学习与自学、探究学习相结合,努力培养学生学习乒乓球的兴趣,形成积极、健康的运动习惯。为终身体育锻炼打下基矗

1、乒乓球是一项趣味性极强的体育运动项目,其充满情感的比赛,欢乐与绝望,喜悦与悲哀,自始至终地伴随着每一场比赛,魅力无限的乒乓球早已进入世界上成千上万人的生活当中。它深深地吸引着热爱运动的人们,经常练习可以提高人的反应速度,增强大脑的灵活性及应急性。

2、乒乓球校本课是以乒乓球项目(乒乓球入门技术及结合技术、提高技术、基本战术)为练习的主要手段。通过乒乓球选修课教学,能够使学生比较全面的了解乒乓球运动的产生和发展,掌握该运动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术,从而提高学生对乒乓球运动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爱好,提高对乒乓球运动的鉴赏水平,推进乒乓球运动的普及和发展。

3、学生通过较为系统的学习,使其掌握乒乓球运动的基本理论知识、技术和比赛方法,通过基本技术学习和裁判实践,使学生具备组织一般性比赛的能力。

4、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目标是掌握一定的运动技术、技能,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能力,而不是单纯追求所谓的运动技术、技能,因此,乒乓球模块的教法根据学生的水平和身体条件的不同,在练习方法和内容上,区别对待,运用语言法、直观法、练习法帮助学生建立技术动作的正确概念,使学生了解所学技术的正确动作过程,掌握必要的动作技术,并能运用所学的简单技术参与到乒乓球运动中去。

5、采取合作学习与自主、探究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是解决乒乓球运动中,运动基础参差不齐、个体之间差异巨大等现象的有效途径之一。其目的与核心是提高学生的交往与合作能力,学会分享学习经验与合作探究,通过不断总结经验,提高整体协作能力和每个成员的学习能力。它的程序:确定学习内容、目标——小组设计学习计划——课堂练习(个人学习、组内交流)——整合成果——提交小组学习成果,总结、评价。具体操作建议:

1.教师在讲授动作技术时,结合多媒体课件,播放相关技术教学带,指导学生阅读相关知识,分析乒乓球技术原理,形成对正确动作技术重要性的认识。

2.将学生按异质分组原则分成若干组,由组长组织本组成员练习,确保每组有乒乓球技术较好的学生帮助基础较差的学生,以“点”带“面”合作学习,采用现场说技、介绍打球经验、陪练等形式,增强“面”的打球信心,同时促进“点”的乒乓球运动技术、能力的提高,培养学生互帮互学、团结协作的精神。

3.乒乓球运动的特点是球孝速度快、变化多,教师在教学中应重视步法与乒乓球专项素质的练习,提高学生的动作、反应、移动等速度。

第三篇:校本课程工作计划

校本课程工作计划 篇1

一、指导思想

根据《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的指导精神,贯彻以“科研为先导,走科研兴校之路”的方针,努力提高教师的教科研能力及素质,使教师不断由“经验型”、“学者型”向“研究型”转变: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出发点,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开发多层次、多类型、多规格的校本课程,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逐步开发、改进和完善校本课程体系,促进学校,教师、学生的共同发展和特色发展。

二、工作要点

1、学习是教学研究的基础学校通过对教师进行校本课程的理论及技术培训,提升教师理论水平和综合素质,提高校本课程教学质量,确保校本课程健康成长。

校本开发技术培训内容:《课程纲要》撰写技术,选择组织课程内容的技术,课程评价技术等。

培训模式:采用多种模式有机结合,从校本课程实施的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有效提高从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

2、开展学术研究,使校本课程高质量,上档次。

切实加强校本课程教学研究工作的组织和领导,开展听评入门课,示范课等活动,积极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加强学情研究,努力提高和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鼓励教师撰写教研论文。

每学期召开一次校本课程研讨会,展示优秀教师的成功经验,解决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校本课程的实施情况,提高校本课程的实施水平。

3、探索良性的校本课程评价体系

为确保校本课程开发的合理性,促使教师的专业发展、张扬学生个性、形成学校特色,从四方面展开学校内部评价:课程评价,课程实施情况、学生学业成绩、后继发展建议。并通过多种反馈信息对评价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提出修订方案、改进实施建议。

三、本学期具体的工作

1、开学初期组织教师培训,确保教师初步掌握校本课程开发、编撰方法,并形成正确的校本课程观。

2、学期中开展由开发校本课程的教师参加的教研的活动,交流经验,深入探讨,共同提高,解决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每一位同学创造发挥才能的机会,使师生关系更加融洽,使课堂教学更加丰富多彩,向个性化教学转变。

3、教导处对校本课程进行过程中调控,参与听棵、评课指导,及时调控校本实施情况,及时总结经验,任课教师认真备好每一节课,认真实施、认真写好教育反思,及时总结经验。

4、有选择的强化部分校本课程的教学管理力度了,以形成学校特色课程。

5、学期末加强对课程内容的研究,开发校本课程的教师对校本课程在教学中存在问题进行汇总,分析所编撰教选择教学方法、设计课时良和教学进度等存在问题,提出改进意见,修正编撰的教材。学校组织对已开设课程教学情况反馈,对以后校本课程开展提出建议。

校本课程工作计划 篇2

一、校本课题:

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二、课程意图:

随着新目标英语全面推广使用,中考英语对学生的写作水平要求不断增大,书面表达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而许多学生在这方面失分多。因此,我认为要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是非常有必要的。

三、课程目标:

通过词法,句法等方面基本功的训练,熟悉写作基本知识和技巧。能根据作文题目。提纲和图表,写出故事梗概,各种文体的作文,简单的应用文。要求内容贴切,结构严谨,条理清楚,语法正确,语言通顺,表达得体。

四、实施教师具体情况:

朱玉娟老师:中学高级教师,现任初三(一)、(二)班英语教师

五、选课学生具体情况:

初三(一)、(二)班全体学生练习写作,

六、具体实施方法:

(1)能熟练的运用基本词汇,扩大词汇量。

(2)巩固语法和结构,并适当加深语法知识、强化写作技能;扩大英语阅读量。

(3)通过提纲式写作,,给出关键词,写出完整文章等方法手段。

(4)通过学生练习写作,开发学生英语的思维和运用英语的各方面的能力。

(5)要求学生呢个学会概括,总结文章的主要内容,进而培养篇章结构,书写较长篇幅作文。

(6)、给学生更多机会展示自已,授课过程主要以学生的自主写作为主,每写一个话题都要给学生大量的时间自己写,自己练。

七、工作安排:

1、时间安排:4月份至6月份

2、课时安排:俩周一课时。

3、内容安排:通过对招领,日记,书信,通知,以及说明文,记叙文,看图说话等的写作来提高学生们的写作能力。

4、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制

5、授课地点:教室

八、评定方式与方法:采用形成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的任务是对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所反映出的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的发展做出评价。其目的是激励学生学习,帮助学生有效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培养合作精神。形成性评价有利于学生从被动接受便主动。通过学生的作品给出优或良等。

九、达到效果:

通过学习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在中学阶段学会和掌握英语写作的技巧和方法,能用英语写出日常应用文,以及一般内容的其它文体的文章。为学生今后进一步深造或进入社会,用英语进行交际打下良好基础。

校本课程工作计划 篇3

校本课程是课程改革的新生事物,是整个课程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标明确提出:“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课程方案也明确规定:“赋予学校合理而充分的课程自主权,为学校创造性地实施国家课程、因地制宜地开发学校课程,为学生有效选择课程提供保障。”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上述精神,加快规范我校校本课程管理的步伐,弘扬学校文化,发展学校特色,特制定校本课程开发方案如下。

一、校本课程开发的总体目标

1、建立全新的课程理念,提升学校的办学思想;探索校本课程的组织形式、活动内容、管理特点、考核评价、支撑条件等,逐步完善和重新整合校本课程体系。

2、在体现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培养目标一致性的前提下,根据本校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资源状况,设置可供学生选择、灵活安排的课程,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求,改变学生被动接受教育的现状;培养学生自主意识、团队精神、人际交往、合作学习等能力,增强学生的社会意识,提升学生的人文科学素养。

3、满足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提供适当的培训,给予教师参与开发课程的机会,改变教师只是既定课程执行者的角色,改变教师仅仅把课程当作教科书或科目的观念,形成一种开放、民主、科学的课程意识。转变教师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加强学科的交*和渗透,拓展学科知识,改善知识结构。

4、在保证课程的基础性和统一性的前提下,根据学校的培训目标与现有的课程和资源,独立或合作开发满足学校发展需要的校本课程,形成、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

二、校本课程开发的原则与方式

(一)开发原则

1、以人为本原则。校本课程的研究与开发活动应当认真考虑学生的需要、兴趣与经验,一切从他们的成长、发展出发。

2、比例均衡原则。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要保证学校各类课程都占有一定比例,充分发挥它们对学生发展的不同作用。

3、综合性原则。校本课程开发大多会打破学科的限制,要求多门学科的综合,但多学科的综合并不是简单相加,也不是将各种不同的内容拼盘,而是学科之间的一种有机结合。只有各种内容融为一体,组成一个整体的内容,并摆脱学科的痕迹,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综合。

4、课程研制、实施、评价一体化的原则。校本课程开发应使课程的研制、实施、评价一体化。在注重课程实施的同时,通过对课程实施过程和效果的评价,反思课程方案的合理性和实施的科学性,提高课程设计的质量。

5、调查、研究、实验相结合的原则。要对学生的需求、教师的现状、社区的条件进行深入地调查,把这些调查结果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依据。同时,要把整个开发过程视为一种科学研究的过程,以提高校本课程开发的有效性和科学性。

6、资源共享、整合资源的原则。校本课程开发应尽可能地利用或开发现有的校内外课程资源。

(二)开发方式

校本课程开发是以学校为基地、学校自主决定、教师及有关人员广泛参与、家长和行政管理人员指导下合作探索、共享开发成果的一种应用性课程研究活动。

(三)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途径:

1、以选用和改编为基本方式,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进行再开发。在语文、数学、科学、社会、艺术、体育等各课程中发现最能体现地方和学校特色,能适应本地区、本校及学生不同发展需要的课程题材,发掘相应的课程资源,设计有创意的课程主题和课程单元。也可借鉴、移植其他地区校本课程的开发成果。

2、以新编和重组为基本方式,在国家课程计划给学校留出的空间内对校本课程进行自主开发。这种类型的开发尤其要注意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整合,在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与社区服务、劳动与技术教育等方面进行创造性的设计与开发。特别是开发涉及科学与生活、历史与社会相关的课程,以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和科学精神;开发与学生生活相联系的相关课程,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在快乐中学习。

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是教师,还可以与教研人员、专家合作。必要时,学生、家长及社区有关人员都可参与校本课程开发。

三、校本课程的结构与科目

根据学校特点和实际需要,我校暂定开发以下校本课程:

科目

所有年级的语文、英语、数学、政治、历史、地理、生物

注:每科中的具体课程可根据形势、教师能力和学生的需求进行调整变动。

四、实施与评价

(一)校本课程实施的设想

1、教师培训。制定《校本课程开发指南》作为培训教师的基本依据。它包括需要评估、校本课程开发的总体目标、校本课程开发的总体框架、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程序、校本课程开发的管理条例等。培训内容主要集中在课程(而不是学科)的知识与技能方面,教会教师自己拟定一门课程的《课程纲要》,澄清课程纲要与教科书的区别,学会运用合作模式与连续模式来开发校本课程。

2、撰写《课程纲要》。确定开设校本课程的教师,须按一般格式撰写所开设课程的详尽的《课程纲要》。它包括以下内容: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或活动安排、课程实施建议以及课程评价建议。

4、拟定校本课程设置计划。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学校课程发展委员会拟订三年的校本课程设置计划。

(二)校本课程评价的设想

1、教师课程实施过程评定及《课程纲要》的评价。《课程纲要》由课程审议委员会最终确定可试用性,实施过程中由教务处通过听课、向学生问卷调查等形式实施考核,确定出优、良、较好、一般、差五个等级,对于评价差的课程应逐步完善。

2、学生学业成绩的评定。注重过程评价,可以采用书面知识、制作结果定量定性的评定,也可以采用学生互评、自评、教师评、家长评等形式。

3、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的评价与改进建议。每学期都向学生和老师征求意见,校务委员会自我评价并更改。

评价的结果向相关人员公布。

五、校本课程开发的保障措施

校本课程的开发应当有组织、落实人员、按程序实施,并有制度、设备与经费的保证。

校本课程工作计划 篇4

一、指导思想

合唱教学对于启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表现能力和进行思想品德教育都有重大的意义。通过有表情的歌唱可使学生真正感受到合唱艺术的魅力,培养学生独立识谱能力,发展他们的音乐听觉和音乐记忆力;提高音乐修养和鉴赏水平,理解和掌握各种音乐表现手段;通过合唱还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和群体意识,从而陶冶情操、启迪智慧、增进团结,使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

二、组队设想:

合唱团是学校音乐课堂教学的延伸,是学生发挥各自特长的舞台,是促进学生素质提高的重要阵地。为了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艺术修养,使学生掌握科学、正确的发声方法,更好的演唱歌曲;进一步展示我校的艺术风采和文化底蕴,我校继续开设合唱小本课程。。

三、训练目标:

1、通过不同的发声练习来规范学生的声音、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演唱水平和演唱

技巧。

2、通过练唱合唱歌曲,来提高学生的音乐修养和自身素质。

四、训练要求

合唱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它要求合唱队员具有一定的视唱水平及乐曲欣赏水平后才能进入合唱训练。因此,合唱课必须对学生进行声乐、乐理、视唱练耳、乐曲等项目的训练。为了科学的安排好每一节课,确实做到教有所获,学有所得,将综合教学法,即集视唱练耳, 节奏、乐理、歌唱、等于一体的立体式交错教学法。

五、训练内容:

1用科学的发声方法和规范的训练步骤来训练学生的声音。

2、合唱姿态、表情、动作、舞台造型。

六、训练时间:

每周二、周四活动课

七、训练地点:

合唱教室

八、注意事项:

1.学生按时参加,每次训练点名签到。

2、保持安静,不大声喧哗、不随便走动,不乱扔垃圾,保持场内环境的整洁,注意安全。

校本课程工作计划 篇5

教师现状:

我校史地生组教师10名,其中高级教师3名,一级教师7名。50岁以上教师2名,35岁以下青年教师1名,其中最年轻的已有十年教龄。在年龄和职称上为开展校本研修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同时也体现出开展校本研修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必要性。经组内同事集体讨论,以历史学科为试点进行研修。

就教师教学现状而言,通过各级调研、专家咨询,认为我组教师很敬业很钻研,基本功也较扎实,教学经验较丰富,基本上都能胜任当前的教学工作。但教法还较传统,教学过程还较平淡,对学习策略的研究不够,对学生调动不够。我们通过反思,自己也觉得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还不浓,对历史课的投入还不多。如何在课堂上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如何调动学生积极性、激活课堂,赋予课堂生命活力,促进学生发展?是我们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也就成为我们校本研修的焦点。这恰恰也与学校生命教育主课题赋予课堂生命活力的要求不谋而合。

课程理念:

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需要教师的共同研究,共同交流,用共同的智慧力量应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本培训就是聚焦课堂,开展校本研修活动,促进每一位教师的发展,同时关注教研组内涵的发展,加强教研组的建设,。

校本研修是在教育教学情境中生成的教学研究。我们的校本研修不同于学术性的专业研究,是基于自身的课堂而进行的实践性教学研究。因此我们研修培训的重心在学校的课堂教学,从学校课改中的实际问题出发,注重活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从而提高培训活动的质量。以达到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进而达到提高学生学习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目的。

强调问题解决的行动研究是教研组的主要活动方式。是教学“临床诊断”式的研究,也是最实际的,最有效的,最贴近学生需要的教学研究。

专题研修争取一次研讨能有一定深度地解决一个“问题”,把日常的教学问题转化为研究专题,让教师的问题意识上升为专题意识,保证了校本研修的有效性。也使校本研修更趋向教、学、研一体化,让教师“在学习中行动,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提高。”

在开展校本研修培训的过程中,教研组的团结协作是开展校本研修的基础,教师的自我反思是开展校本研修的前提。而专家引领则是使校本研修向纵深发展的有力保障。

课程目标

在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的校本研修培训中,教师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实践,不断地提高,改变传统教师培训中更注重知识、理论培训的倾向,在研修中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个人反思和同伴互助巷结合,使教师对本来有些模糊的问题变得逐渐清晰起来,对尚未认识的东西有所意识并逐步重视,从而有针对性地拾遗补漏,进行再学习,使教师专业要求更适应现代教学发展的实际需要。既提高教学效率,赋予课堂生命活力,又可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共同成长和发展,自身的生命价值、专业能力得到提升。教研组成为教师学习的共同体,呈现出勃勃生机。

课程内容:

1、以校为本,结合学校实际和学生需求,紧抓课堂焦点问题,确立研讨专题,加强校本研修的针对性。

本研修培训立足于找到问题到展开研修,因为只有找到我校历史教学的问题所在才能提高校本研修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根据教师教学现状,现确立研修培训的专题,“加强历史阅读的研究”“提高课堂讨论的有效性的研究”“有效作业的.研究”等三个专题。把这些问题的解决作为我们校本研修培训的主要内容。

2、以课例为载体,以群体合作为平台,全员参与,连环跟进,实现校本研修的教、学、研一体化,提高校本研修培训的有效性。

在确立基于教学问题的研讨专题后,我们以课例为载体,以群体合作为平台,探索连环跟进式教研模式,即先学习有关专题的理论→备课组集体备课→课堂实践→教研组围绕课堂实践进行专题研讨→个人反思→原执教者再实践(其他老师进行再实践),将研讨结果体现在实际教学中→撰写课例等,每个专题拟进行三次研修培训。共计九次左右。

具体如下:

次数 内容 备注

专题一 加强历史阅读的研究

1 学习有关专题的理论、备课组集体备课

2 课堂实践、听课、评课研讨

3 个人反思

专题二 提高课堂讨论的有效性的研究

4 学习有关专题的理论

5 课堂实践、听课、评课研讨

6 原执教者再实践

专题三 有效作业的研究

7 学习有关专题的课例、讨论

8 课堂实践、听课、评课研讨

9 撰写课例交流

校本课程工作计划 篇6

根据学校开展校本课程工作规范要求,为了更好的服务学生学习多种花样跳绳方法,增进兴趣,增强体质,全面发展素质,增强各科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特制定以下策略研究工作计划:

一、切实抓好基础训练,加强耐力的提高,运用不同的方法来引导学生把基础打牢,才能完成花样跳绳的技术。

二、详细分周明确学习目标:(1—3)周:单人花样与双人花样的练习,(3—6)周:三人花样与个人双摇花样,(6—9)周:四人长绳花样跳,(9—12)周:交互绳花样跳,(12—15)周:四长交互绳的花样,(15—18)周:绳网的花样跳,(18—21)周:8人花样跳绳套路。

三、在每节课的练习中,分步进行教学练习,先讲解后示范,分自由练和同伴练,教师及时纠正动作,发现跳的好的同学要做展示,分享经验和进行传帮带,每节课都要进行花样考核,要求达到良好标准,不达到标准的要进行补课练习。

四、运用表扬鼓励,奖励的方法来激励学生的参与兴趣,做好跳绳擂台赛的准备,制定合理的目标为学生创造挑战自己的潜力,引导学生进行花样创新和套路的尝试,给学生创造与兄弟学校的交流机会!

我们都知道,无论做什么事情,光是说理论都是很简单的事情,而真的要落到实处实施却是很难,那就要学校扎实的工作作风和教师十二分的努力、坚持;只要上下同心,我们也能其利断金。所以我们在计划的同时也要夯实基础到位,保障实施:

1、学校领导到位。

为了进一步落实体艺“2+1”,提高学生的兴趣,强化学生的体质,学校大力致身于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专门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分管副校长为副组长,以体育、音乐、教师为成员的学校花样艺术跳绳课程的开发小组,并拨出专用资金,购置了不同种类的跳绳、摇绳,保证了课堂教学等活动顺利进行。学校还不时的跟体育组沟通与交流,并通过大量的网络资源共同探讨一系列的教学内容,在我们体育组形成了良好的氛围。

2、师生认识、宣传到位。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充分利用大课间活动,把不同教学内容安排到大课间中,每个班级每个星期都保证两次的学习和巩固的时间,不仅教师做好示范,而且组织了一直有四到六年级组成的花样跳绳队进行教学然后分配到各个年级中去指导和教学,让学生能够在练中学、学中叫,发挥了小老师的作用,真正的做到“人人会跳绳,跳好花样绳”的教学目标。

3、构建框架到位。

花样跳绳的构建框架是以学校为基础,以花样跳绳为主线,以学生为中心,教师积极参与其中,结合音乐、美术等学科,以培养热爱生活、积极进取、探究创新,具有初步爱国主义精神的学生为目标,详细制定了课程开发的总目标和三个水平的分目标,编写活动型综合课程进行课堂实施研究。

4、学生人人参与到位。

每天安排跳绳活动、每周安排展示比赛,所以学生每一个人都会充分开动脑筋,积极和老师交流,统一思想,教师虚心学习研究,如此学生都热情高涨,既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又发展了特长,提高了健康水平,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5、体育骨于的培训到位,协助到位。

各年级各班甚至各人选择的项目样式几乎都有不同,只靠班主任和体育教师组织有困难,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要强调体育骨干加以配合,我们平时经常召集体育骨干开会、讨论,并参与活动,加大了指导、组织与管理的力度,提高了学生活动的质量。

6、评价、激励到位。

学生的新思想、新花样要及时给予肯定、表扬,教师要谦虚学习,接纳。每周一要及时公布上周活动较好的班级、较好的个人,并张贴上墙;每月对总体考核好的班级、个人要分发奖状,而这一切全部纳入班主任老师的量化考核;对学生的考核要分层次,先是自我评,然后学生评、分组评,最后班主任、体育老师综合评。

校本课程工作计划 篇7

一、课程开发背景

耀华小学位于秦皇岛市海港区光明路68号。始建于1931年,原是一所厂企学校。20xx年初归属秦皇岛市海港区,20xx年初被教育局定为“外来务工人员子弟定点学校”。

学校总占地面积14631平方米,校舍及其他辅助用房建筑面积共计7101平方米。教学楼建于1995年,有24间教室;有大小办公室16间。科艺楼建于1978年,有12间教室,最多可容纳1300多名学生。学校配置的功能教室有:卫生室、音乐室、劳动室、体育室、美术室、少先队室、科技室、科学实验室、微机室、语音室、多媒体室,建立了校园网,正在筹划标准图书、阅览室。各个专用教室配备了基本的设备设施,为学校教育教学提供了一定的硬件条件。

我校现有在编教职工65人,其中管理人员3人,工勤人员4人,支教教师3人,专任教师55人。

学校现有教学班20个,在校生总数789人。现有外来务工人员子弟523人。我校自从被定为外来务工人员子弟学校后,外地学生逐年增加。学生来自四面八方、天南地北,有的孩子行为怪癖,有的连普通话都不会说(只会方言);家庭环境比较复杂,家长大多只顾做买卖,没有时间管孩子,与家长沟通也非常困难。我们老师们付出的辛苦是难以想象的——学生不会说普通话,就一遍一遍教;他们随时转入,我们的老师就随时给他们补课,有时一补就到灯火通明的夜晚;与家长沟通困难,请不来,我们的老师就一遍遍打电话、发信息,家访不在家,接着再去,什么时候堵住什么时候算。所以说我校教师是非常不容易的。

通过强化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促进良好品德的形成。学校组织各班学生学习《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结合经典诵读活动,将《弟子规》列为校本课程。德育处每周定出一个行为要点,进行重点规范。加强各种文明礼仪的培训,增强学生文明意识。通过反复训练,检查督导,以及开展相关的教育实践活动,促进内化,达到知行的统一。引导学生感受道德、付诸行动,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文明礼仪和行为习惯。

二、课程目标

1、总目标:以课改为载体,坚持创建“科研兴校”与办出“特色学校”相结合,努力实现学校课改总目标。在校本课程开发、实施中,做到以师生为主体,以人的发展为核心,以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灵魂,积极发展学生个性,全面落实素质教育,让师生与课改同成长,把学校办出特色。

2、具体目标:

⑴、让学生在“兴趣”、“特色”中,陶冶情操,学会做人;在实践与体验中,学会学习;在美的艺体活动中,学会健体。

⑵、提高学生品德、审美、团结协作和社会交往能力,使学生热爱生活,适应社会。

⑶、让老师在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中发展专业水平,形成我校一支良好的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的教师队伍。

⑷、形成我校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科学管理队伍及评价体系。

三、课程结构与门类

我校校本课程坚持科学与人文整合,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课程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必修课是《弟子规》,1——6年级每班必学,课时按课表每周一节。选修课以兴趣特长类为主,包括《十字绣》、《书法》、《毛衣编织》、《折纸》、《唐诗宋词欣赏》、《舞蹈》等。面向1——5年级,每双周校本课上。

四、课程实施与评价

(一)、课程实施

1、成立校本课程开发小组。建立三级领导小组(校级、中层、年级组或教研组)和耀华小学校本博客网。

组长:王艳秋

副组长:张美鸽

组员:李艳杰吕广卫杜红1——6年级语文教研组长校本教师

2、抓好教师培训,开办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培训班,调动全体教师参与的积极性;学习掌握校本课程开发的方法;懂得实施校本课程;搞好校本课程的评价。

3、根据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学校做好开发、实施的协调、安排实施、检查等工作。

4、建立分层分项管理、检查、评估制度,做好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评价工作。

(二)、课程评价

1、对课程的评价

针对课程的有效性、设置的合理性、内容的完整性及课程开发的效果等内容进行评价,每学期一次,学期末进行。

2、对教师的评价

(1)教师的积极开发意识和有效指导方法。

(2)教师应保存学生的作品、资料及在活动、竞赛中取得的成绩资料。

(3)教务处通过听课、查阅资料、调查访问等形式,每学期对教师考核,并记入业务档案。

(4)看教师的经验总结。

3、对学生的评价

(1)校本课程不采用书面的考试或者考查方式,但要作考勤评价记录。

(2)教师根据每个学生对校本课程的认识既参与态度进行等级评价,作为“优秀学生”评比条件。

(3)学生成果可通过实践操作、作品鉴定、竞赛、评比、汇报演出等形式展示,成绩优秀者可将其成果记入学生成长册内。

五、课程实施保障

1、成立学校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工作小组和校本课程理论指导小组。

2、经常组织学习和培训,促进教师课程知识和技能的不断提高。

3、定期进行课程的教和学的评价,推进其深入持久进行。

4、争取社会各界、社区和家长的积极配合,探索建立学校、家庭、社区有效参考的新机制。

5、每位教师开学初拟写好《课程纲要》,每学期结束时组织学生成果展示。

6、建立制约和激励机制,调动教师的工作热情,确保课程的顺利实施。

7、每学期学校对课程实施情况进行全面评估,并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8、教导处、教研组要积极帮助教师制订好教学计划,负责协调安排和组织指导教学计划的执行。

校本课程工作计划 篇8

一、指导思想

为贯彻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及《关于在中小学加强写字教学的若干意见》的文件精神,依据《山东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实施纲要》(试行),并积极响应国家“xx”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要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的号召,为进一步传承祖国优秀传统文化,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结合《艾山一中校本课程发展规划》(试行),特将“硬笔书法”这一民族瑰宝定为我校的学校课程加以开发、管理,实施。

二、开发背景

1、素质教育的需要

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之一,是世代积淀的民族瑰宝,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在它发展和传承的过程中,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鲜明的民族个性得到了超越国界和超越汉字使用范围的承认。而硬笔书法更是以其便捷的实用性、独特的艺术性和多元的育人功能成为学校素质教育不可分割的重要内容。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为硬笔书法课程的开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书法教育以其特殊的功能,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应该更具生命力。

2、学生成长的需要

方块字是我们的国粹,是传承民族优秀文化最重要的载体之一。写好汉字是每个中国人应该掌握的最起码的基本功。民族文化是最具有生命力的,是永远也不会被时代所淘汰。从儿时学写字开始,钢笔、圆珠笔等硬笔,几乎伴随着每个人走过一生的路程。有人为自己能写一手漂亮的字感到自豪、自信,也有人为自己无法写出像模像样的字而感到痛苦、自卑。有人因写字的缘故,曾获得某方面的成功;也有人因写字的缘故,曾失去某方面的机遇。当然伴随年龄增长的同时,人们在写字方面会有或多或少的进步,但进步需要自身的努力,坚持不懈的训练,更需要正确的指导。写字非书法,对中国人来说,字写好了,并能从中体现出法度才称之为书法。硬笔书法课程的开设,不但能够对学生的写字进行正确的指导,让学生理解书法的内涵,培养孩子们硬笔书法的能力,也能够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的毅力、尊重他人的品格、做事专一的精神,而且通过练字能够帮助学生克服浮躁心态,养成认真、细致、专一的良好学习习惯,通过书法欣赏、创作,自觉抵御社会不良习俗影响,培养学生高尚优雅的生活情趣,这符合孩子的身心特点及人才成长、培养的规律,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积极的意义。

3、学生写字现状的需要

当前青少年的写字水平有着普遍下降的趋势,其原因有四:(1)学习紧张,生活节奏加快;(2)以学业成绩作为衡量学生学业优劣,选拔继续学习深造的重要标准的现状,致使学校、家庭、学生容易产生急功近利的思想,放松了对书写的要求;(3)现代技术的应用,电脑文字处理技术水平越来越高,运用广泛,普及面广,严重冲击着书法这一传统的艺术瑰宝,人们开始或多或少地忽视写字训练;(4)写字“双姿”的不端正,导致部分学生近视、体形改变等一系列问题。

4、师资条件的具备

以前,我校曾长期开展过写字课教学,有一定的师资基础。长期的基本功训练,不但提高了我校教师的写字水平,而且激发了部分教师对书法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爱好,杨军波、亓芹、张庆鹏、沙连莲等老师自费到莱芜书画院等地进修学习,提高了自身的书法技能和理论水平,为硬笔书法课程的开展提供了充分的师资条件。

三、理论依据

1、心理学依据

哲学家康德说:“手是脑之分店”。经常锻炼手,能使大脑保持活力、思维敏捷灵活。现代科学研究表明,人的心理是大脑对各种信息刺激的反射活动,在一片比邮票还小的手指皮肤上就有几百万个神经细胞,指纹上有无数的孔和神经末梢,这些神经末梢和大脑皮质都息息相通。因而加强手指运动,能扩大大脑皮层中的兴奋点,促进大脑发育。瑞典学者莫右巴哥也指出:“为了活跃大脑,要把动手运动作为一种爱好。”因此指导同学们进行硬笔书法训练,是一项全面发展人脑的好活动。人们常说的“心灵手巧”,也正是如此。

2、学科依据

(1)硬笔书法具有很强的时代性。任何一门艺术都是与它赖以萌发、生存、发展、变化的社会生活有密切关联的。鲁迅先生曾赞誉钢笔“方便、省时间”,使“一个人的有限的生命,更加有效,也即等于延长了人的生命”。可以说,硬笔书法已经紧紧扣住了时代的脉搏,与现代人的审美趣味和时间效率观念相吻合。(2)硬笔书法具有很强的艺术性。从传统毛笔书法中吸取了有益的养分,在用笔、结构、章法上兼收毛笔之长,更好地发挥了硬笔的特点,或凌厉挺拨、刚健瘦硬;或纵横挥洒、飘逸刚媚;或凝重浑朴、韵味隽永;或玲珑温雅、秀美自然。硬笔书法各体皆宜,楷书、行楷、仿宋、行书、魏碑、隶书、草书、篆书等书体,无不风格迥然,赏心悦目。3、硬笔书法具很强的群众性。当今硬笔书法之所以来势之猛,发展之快,反响之广,极其重要的因素在于它缔结了实用性与艺术性的“良缘”。硬笔书法最大的优点在于它的群众性和实用性。每一个有文化的中国人,都期望能把自己笔下的汉字写得规范、美观。一支硬笔,随身可带,随时可用。因此很多人都在利用这个方便条件努力提高书写水平。

3、课程依据

语文《新课程标准》对中学生写字提出了明确的要求:7—9年级学生在使用硬笔熟练书写正楷基础上,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提高书写速度;临摹名家书法,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

四、目标与内容

1、校本课程的目标

我校校本课程开发的主目标是:“为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奠定基础,让学生练得基本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会审美,学会创造。”引导学生了解书法这一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统的优秀文化,掌握最基本的执笔方法与练字方法,努力写出一手漂亮的字,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引导学生开展与本课程有关的综合实践活动,在活动中成长,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

2、校本课程的内容

任何一门艺术应尊重传统,重视基础是人们的共识,书法也不例外,书法教育应以传授基础知识和传统理论为起点,使学生逐渐地有思想、有能力地向书法艺术的深层拓展,在不断的追求中探究、创新,步步提高。因此,在整个书法教学中,年级与年级之间的教学内容是一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系统的过程。

初一年级的书法教程,是书法教学中最基本、最基础的部分。是书法教学中对两姿的理解,书法的初步认识,简单的书法理论知识,基本笔画的笔法技法,运笔的轻重、快慢、提按等,以及衍化出来的以独体字为主的教学内容。其中,在一个个小单元之间,列出一些思考题,作为课程内容的延伸进行探究。通过欣赏,激发兴趣;临摹体验,把握写字技巧;体验成功,增强自信、开发潜能、健康成长。

初二年级的书法教程,是书法教学中如何掌握字的偏旁部首和结构安排的部分。它讲授了书法中点画组合变化的规律性和必要性,让学生如何正确处理点画组合才恰当的问题,进一步体会正确的用笔方法,从而引发学生进行比较、谈谈自己的看法,有条件的可以进行创作作品方面的探究,同时进一步激发学生的书法兴趣,使学生乐学、乐写、乐练。经过看、对临、临、背临的过程,写出最为规范、最有法度的字体——楷书。

初三年级的书法教程,是书法教学中熟悉书法、理解书法部分,是书法教学中继续练习笔法技法及字的结构安排,认识汉字的演化规律,了解宋体、楷书、行书、隶书、草书、篆书等书体各异的形态,迥然的风格,在使用硬笔熟练书写正楷基础上,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提高书写速度,了解“文房四宝”的发展,了解书法的布局章法,赏析书法作品,提高对书法的鉴赏能力,对书法产生浓厚兴趣,从而做到取各家之长,为自己书法的发展蕴伏契机,创作出较高水平的书法作品。

初四年级的书法教程,是书法教学中感受书法、鉴赏书法部分。感受书法的艺术性和结构规律,进一步赏析书法作品,增强对书法鉴赏能力,体验书法情趣,丰富书法体验,提高书法表现能力,了解一些书法家的故事,学习他们做事的原则和做人的道理,结合我校“励志、勤学、遵纪、健美”的学风,以培养学生的民族审美情操、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为导向,以学生掌握系统的书法知识为切入口,以学生创作书法作品为形式,力争为艾一的“优秀”上添上一笔。

五、编写原则

“硬笔书法”教材遵循“规律性、系统性、层次性”的教材编写原则: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识规律,采用观察――理解――实践――反馈――再实践的练习模式;关注了两个方面:一是认知的系统性。从两姿的理解――书法的初步认识(运笔的轻重、快慢、提按等)――字形的结体特征――作品的章法等。二是操作的系统性。经过看、对临、临、背临、创作几个过程;突出了三个阶段:初级阶段,以培养双姿和对书法的兴趣为主;高级阶段,感受书法的艺术性和结构规律,体验书法的情趣;发展阶段,丰富书法的体验,提高书法的表现能力。

六、组织机构

组长:李学东

副组长:董元明孙崇敬李艳轲

成员:亓芹刘士刚冯莉杨军波付英沙连莲张庆鹏亓秀岚

七、管理与运作

在硬笔书法教学过程中,我们要边研究边实践,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不断研究硬笔书法校本课程的管理与运作。学校实行课程、教师、班级三线管理制度。课程管理包括教材、授课时间、练习时间、作业要求、教学评价等;教师管理分为社团活动指导教师和课任教师,分别给出相应的目标要求和考核机制;班级管理主要指教室内外的“硬笔书法作业展栏”和黑板报、校报的管理。

1、行政推动

(1)不断提高书法指导教师的鉴赏与指导水平。我们知道,要想在短时间中提高教师的书法水平是较为困难的。但通过校本教研、校本培训提高教师的鉴赏水平与指导水平却相对容易得多。因此,采用以校本培训为主体,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方法,来提高教师的指导水平。

(2)规范课程的授课时间。每周一节书法课外,利用社团活动和实践活动的形式,确保硬笔书法的有效指导。

(3)各科齐抓共教。硬笔是学生进行各科学习的主要文具。而各学科的作业便是学生进行硬笔书法练习的平台。因此,我们将硬笔书法的练习融入了各学科平时的作业之中,让学生每时每刻都能进行动笔与结构调整的训练,让各科教师做好作业书写的监控与指导。

2、营造环境

硬笔书法作为一种艺术,必须要形成良好的艺术氛围,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硬书技能,实现硬书的育人功能,因此,要努力营造校园书法环境,打造“翰墨校园”。开辟全方位的硬笔书法宣传阵地。在教室、楼道、宣传橱窗等地方装裱学生的书法作品,构成了极具特色的书法艺术长廊。学生自己的作品来源于实践,贴近学生实际,使学生感到可信、可亲,更具有激励性。其次,书法作品本身具有赏心悦目的感染力,对学生起到熏陶的作用。让学生的书法作品与校园人文建设融为一体,是提高学生主动书写的有效策略。这样既建设校园人文环境,又使学生每日置身于硬笔书法的氛围中,耳濡目染,起到引领学生产生主动书写心向的作用。每学期举办一次师生书法比赛,并将获奖作品进行展示,为学生后续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3、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我校进行硬笔书法教学的主渠道,我们也为此投入了极大的精力。

(1)集体指导与个别指导相结合。在班级授课的过程中,由于学生硬书水平的能力参差不齐,我们特别关注了因材施教,在集体指导的基础上,特意空出时间进行个别教学。

(2)注意训练的多样化。写字教学要特别注重训练的多样化,以使教学始终富有吸引力,而丰富多变的训练形式往往能唤起学生学习的欲望,诱发其持久兴趣。如不同结构、不同特点的字的写法,可以编成歌谣、绕口令等,便于掌握。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让学生在赛中练,字形相同写法相近的字放在一起配对练,反之可进行对比练等等。

(3)注重课堂的趣味性。要使写字教学不增加学生的负担,教师还要注意训练的趣味性。如利用电化教学,学生练字时播放舒缓的音乐,使学生在悠美的乐曲中养成心静如水,认真成性的习惯;展示学生优秀作品,引导学生讲评,让学生体验成功的愉悦等等。

4、榜样引领

(1)名人引领。书法是中华民族的国粹,在悠久的人文艺术的长河中,各朝各代均出现了许多书体不同、风格迥异、品学兼优的大书法家。无论是他们那种勤奋好学的精神,还是他们做人的准则,都着实是后人学习的楷模。比如东晋王羲之学书使池水尽墨,隋僧智永学书退笔如冢,唐怀素无纸用芭蕉叶作书,唐虞世南寝被中画腹,唐真卿为官之刚正不阿的高贵品格……这些千古流传的事迹,对培育人的品德、毅力有很强的感染力,是生动的活教材。开展以“我崇拜的书法家”为主题的研究性学习,让全体学生去查资料,写体会,进行心得交流。各班组织讲书法家的故事的主题活动;每期黑板报都要刊登书法家的故事……这一系列活动,不仅能使学生明白学书法的意义,更是用书法家勤学苦练、名垂千古的故事唤醒沉醒在学生心中的对书法情结,激发他们书写的热情和兴趣。

(2)生生引领。如果说书法家的轶事有很强的感染力,那么本校优秀学生勤学的事例就有更强的感召力。本校中的优秀学生,所有同学不但听到,而且亲眼目睹。看着她的作品、欣赏她书写时的快乐。一是作品引领:挑选优秀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并且定期地进行更换,使我们的学生在欣赏之余产生书写的冲动。二是表演引领:挑选一些优秀学生,进行现场书法表演,组织学生观摩。从同伴身上感受书法的乐趣,来引发自己的热情。

5、成立书法学社

为了适应学生成长环境,满足学生自主发挥、主动书写的需要,学校成立学生硬笔书法学社。由硬笔书法优秀生担当正副会长,由学生自己管理,实现双姿达标和硬笔书法全员达标。开展有关的综合实践活动,在活动中成长,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

八、评价体系

1、学生评价

写字教学的评价最容易简单化――“字好与不好”。用一个界定不清的尺度去衡量所有的学生。这种简单化的评价充其量只能甄别和选拔,无法衡量学生在写字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意志品质的发展。只会丧失学生的写字兴趣,扼杀学生个性的发展。因此,我们要逐渐形成这样一个评价体系:关注学生发展,提出形成性评价;关注学生的个性,提出综合性评价;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强调质性评价;自评与互评相结合,强调参与互动;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注重过程等。其次,为每个学生建立了“小小书法家成长卡”。以这张成长卡为记录学生的书法成长过程,不仅使它成为一种监测的手段,也使它成为教师进行有效指导的有利依据。再次,加强对学生书法作品的现场指导与评价,不仅给予学生鼓励与自信,也让他们发现不足之处,促使他们不断提升硬书法水平。此外,通过书法练习作品展览板与书法创作作品展览橱,给学生创造展示自我的舞台。

2、教师评价

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学校将硬笔书法学校课程的实施纳入教学业务常规检查,由学校教导处负责校本课程实施的日常管理工作,通过过程督导、听课评课、教案检查、问卷调查等形式对教师专业和课程价值进行评价,其次学校制定硬笔书法学校课程的开发实施激励制度,通过听、评、查、访等形式对教师的教学过程实行阶段访查,对成绩突出者学校予以物质和精神奖励。

另外,学校将依据各方面的评价数据和反馈信息,对硬笔书法学校课程课程开发实施提出改进要求和建议,根据学校新时期的发展需要和学校课程的准入退出制度调整下一轮次的结构。

总之,硬笔书法学校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是我校学校课程开发实施的第一步,它的开发实施,将会对我校学校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积累经验与教训;它的开发实施,将关系到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关系到学校办学特色形成与深化,在实施过程中肯定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是我们坚信,我们一定会克服一切困难和阻力实施好硬笔书法这一学校课程,为我校的学校课程的开发实施走好坚实的第一步!

校本课程工作计划 篇9

一、指导思想

古典诗词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瑰宝,诵读古典诗词可以帮学生了解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学习民族智慧,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和知识储备,启迪思维、培养灵感,提高表达能力,增强审美情趣。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中,我校将古诗诵读纳入到教学计划中,通过丰富多采的诵读形式,引领学生从读诗、背诗、赏诗中培养读书兴趣。

二、主要工作成绩

1、课程组织

(1) 与课内课外相结合。

《古诗吟唱》在我校一至六年级实施,在每周3安排1课时的校本拓展课进行。

(2)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

在校风学风建设中, 从浓郁读书之风入手,召开了古诗诵读吟唱会、组织演讲赛, 以传统道德的渗透带动师生道德培养的提升。加强环境建设, 丰富红领巾广播内容。读名著、诵名诗、放名曲,开设“文化午餐” , 让学生所成者在升旗仪式、校会、晨会上“露一手” 。

(3)与课程改革相结合。

加大语文等学科教改力度,促进课外阅读,尝试将、把《古诗吟唱》引入教学、 测评内容;开设诵读吟唱课,探讨诵读吟唱指导的模式方法;巩固周一兴趣社团成果,以文学社为主体,将经典诵读吟唱作为活动内容的延伸;课前活动充分利用,早读时间合理划分,放学之后适当延续,以保证诵读、吟唱的时间。

(4)与素质评价相结合。

通过读诵记载、默写卡片、争星挂章等活动,学生体验了诵读的成功愉悦,增强“读千古美文, 做少年君子” 的感受。利用班队活动,开设专题评价课,对“读、吟、唱、舞、画” 等环节进行自评、 互评、 组评、 师评, 激励学生沉醉其中。完善班主任寄语,将学生诵读、吟唱古诗与课外阅读列为重点内容,做到随机赠言及期末寄语相结合。

2、实施过程重点做到

(1)既重形式又重过程。面向全体学生,坚持全程参与,在诵读、吟唱古诗的过程中提高素质,发展能力。

(2)既求速度又求效果。开展古诗诵读、吟唱,按学校的要求每周完成一首古诗的诵读、吟唱,要让全班学生、全校学生都能唱。

(3)既求数量又求质量。正确处理诵读、吟唱与理解的关系,根据不同年级每学期规定一定量的诵读、吟唱篇目,但不把诵读、吟唱古诗转变成学生新的负担。要让学生轻松地背,愉快地记,高兴地唱,美美地品,提高学习古诗的质量。

3、教学采用胡基本方式

在古诗诵读、吟唱教学中,我们主要采取的是“读一读,吟一吟,唱一唱,舞一舞,画一画”的基本方法。

(1)读一读:要求学生以普通话读古诗,明白古诗的声调,读正确,能够掌握古诗的朗读方法,读出一般词语停顿的节奏,并用这种方法指导自己吟诵古诗。

①教师范读。

②借助拼音读准古诗

③听录音,感受朗读节奏,自己练习朗读。

(2)吟一吟:教师以平仄相间的规律来指导诵读中抑扬顿挫的节奏变化,教学生体会古诗的韵味,按“平长仄短,半念半唱”的方式读出古诗的韵律。

①低年级学生主要是模仿教师的平仄调读法。

②中年级学生掌握了拼音后教会学生怎样给古诗标平仄调,让他们学习根据自己标的平仄调练习用这种方法进行古诗吟诵。

③高年级学生掌握了平仄调吟诵规律后逐步让学生在体会古诗意境的基础上读出古诗的韵味。

(3)唱一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学习跟着优美的乐曲学着吟唱古诗,在感受优美的旋律的同时能够唱出古诗的味道,通过唱来欣赏古诗,感受语言的美和旋律的美。在教学中通过播放古诗的吟唱录音,让学生欣赏,结合实际教学环境构成背景音乐或者让学生边用手语表达边唱古诗。对低年级的学生不要求在课堂中就会唱,只要会跟唱即可,主要是在学习中构成一个浓厚的古诗学习氛围。

(4)舞一舞:学生用手语来表达古诗,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让他们在背诵古诗时,加上适当的手语动作,边背诵边表演,不苛求动作的精确和同一,目的在于增进对古诗的理解,帮助记忆,激发学生的创造力,通过动作表达自己的感受。同时可以以此种表现手法组织学生进行合作表演。

(5)画一画: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对诗中描写的意境的理解,在脑海中

展现出一幅幅迷人的画面,再把头脑中形成的画面用画笔再现出来。当学生把抽象的语言文字变成具象图画的过程,往往就是一个对阅读内容回顾、加工的过程,绘画作品的完成,也就把自己在阅读中的收获表现了出来。考虑一年级学生绘画能力基础和学生间的差异,我们灵活采用添画,为白描画上色的等表现手法。

课程评价方法

(1)评价的一般原则

①正面评价。评价重在发现和肯定学生身上所蕴藏的潜能,所表现出的闪光点,鼓励学生每一步的想象,激励和维持学生在学习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②重视过程。重视在过程中的评价,关注学生在过程中的参与、体验情况,强调让学生自己来改进学习。

③重视体验。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获得的感悟和体验,而不是一般地接受别人所传授的经验,能够进行创新。

(2)评价的主要内容

①对古诗学习的态度。

②对有关古诗知识的理解。

③对古诗的朗读和背诵。

(3)评价方式

①自评和他评相结合。

②教师评价与家长的评价相结合。

三、有待解决胡问题

为了课程能够得到有效的保障,我们以后还要做到六个落实:

1、时间落实

学生每天除了课前2分钟,午间5分钟诵读、吟唱古诗,学校在拓展型课程中2周安排1节校本拓展即《古诗吟唱》,用于教师指导学生诵读、吟唱。

2、辅导落实

各班级的语文教师为该班的法定的诗文诵读、吟唱辅导教师,帮助学生弄懂诗文的读音、大意、意境。

3、内容落实

学生可根据学校提供的校本教材《古诗吟唱》,做到每天读一首,每周唱一首,并收集自己喜欢背诵的古诗。

4、任务落实

校长负责整个活动的宏观调控和行政指导,分管副校长负责活动的组织实施,教导主任负责古诗诵读、吟唱的技术指导,班主任和语文教师负责活动的具体操作。

5、管理落实

对古诗诵读、吟唱活动的规划,发动、宣传、操作、评估等各个环节都要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在检查方面,按学生自查,小组长检查、教师复查、学校抽查四个层次进行。

6、评价落实

学校把各班开展古诗活动及竞赛成绩列入班主任和语文教师考该,并规定古诗文诵读、吟唱活动的专项考核与评先优秀班级相挂钩。

让学生吟唱古诗中的传世佳作,就是为了补人文文化教育这一课,使学生在吟唱中受到心灵的熏陶和潜移默化的感染,逐渐构建起新的人文精神支柱。让小学生在经典古诗的吟唱中,享受学习的快乐,感悟圣贤的德行,不仅可以增强了少年儿童的文化底蕴,更为可贵的是——即一首首沁人心脾的馨句壮语,一个个启迪智慧,宽广胸怀的史实和人物,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着每一个孩子,荡涤着每一个孩子的心灵。实践证明,古诗吟唱活动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素质教育方式,能促进孩子完全人格的培养。这也必将对少年儿童今后的学习、工作、生活乃至整个人生道路产生深刻影响。

第四篇:校本课程工作计划

校本课程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校本课程集中体现“以学校为本”的理念,主要强调课程的开放性、民主性、参与性,强调交流与合作。本学期我们根据学校地处农村,自然资源、人文资源、经济发展等方面的优势,结合我校的传统和特点,以及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坚持加快发展、坚持优化质量、坚持深化改革、坚持人才强教、坚持提高效能,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实施、推进校本课程的教学。

二、工作目标:

1、探索建设利用校本资源库,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并不断补充、完善资源库,为校本课程的持续发展不断努力。

2、围绕课题研究工作,全面推进阅读特色课程的建设,促进校园阅读文化建设。

3、积极用好地方课程教材,在教学实践中加强研究,确保教学质量。

三、主要工作:

1、建设完善校本资源库,积极利用资源库服务教学,提高教学有效性。建设资源库的目的是减轻教师负担,提高教学质量,因此每一个校本教师在教学中都要树立“我建为我用”的意识,在两个方面努力,一是积极使用,二是不断完善。只有在使用中才能检验我们前阶段工作的优劣,只有在使用中才能发现需要努力的方向,“建”和“用”才能相互促进。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对教材开发的认识将更加全面,开发教学内容的能力也将得到更大的提高。

2、积极围绕阅读课题推进校园阅读文化建设

文化张力的渗透关键要靠在读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思考,老师们在上课的时候要注意这方面的引领、启蒙,提高阅读效益,提高文化的感染力,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人文精神。

五、六年级校本课还要安排家乡文化的学习,以家乡的深厚人文历史影响一代新人,培养热爱家乡的真挚情感。

第五篇:校本课程工作计划

校本课程工作计划

校本课程工作计划1

一、课程目标:

1、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潜力;

2、培养学生与人交往的良好心理素质,增强信心,乐于交往,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

3、学会多种交往方式,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在交往中体会人与人之间沟通的境界,培养明理诚信、乐于助人的良好品质;

4、充分体现我校“学生为本,发展至上”的办学理念,着眼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初步潜力,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5、学生学会倾听,能大胆、主动与人交往,乐观、开朗、自信;

6、课程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二、课程资料

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备日常交往的潜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礼貌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现将课程资料分为以下几个教学

1、习惯养成

2、优秀诗文必读

3、名人故事

4、大棚西瓜

5、安全教育

三、课程实施及推荐:

1、课程教学结构:

创设情境小组交流汇报表演师生评价

2、组织形式

班级授课制

3、课时安排

每周1课时(两课时安排在一齐,让学生有更多的空间)

4、活动地点:

本班教室或根据需要而定

四、课程管理

1、构建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管理网络,确保课程教学落实到实处。

2、加强校本培训,强化教师的课程意识,使教师成为课程开发,实施的能手。

3、努力构成发展性评价体系,重视学生学习过程和情感态度的评价。

五、课程评价:

1、兴趣是学习的第一动力,在交往过程中学生的兴趣的激发尤其重要,因为有了兴趣,学生才有交流的动机;有了兴趣,学生才会活泼。在教学中,教师要用心从每个学生的说话中发现闪光点,及时给予肯定、赞美与鼓励,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当然对学生的语病也要及时纠正。

2、培养学生的自主评价的潜力

3、具体实施:

1)学习兴趣浓厚,想说,爱说

2)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3)能认真倾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资料;

4)有表达的自信心。用心参加讨论,对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自己的意见

5)能完整地讲述小故事,能简要地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

6)能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学会和他人合作。

六、保障措施:

1、提高认识。要充分利用书籍、报刊、电视、网络、会议等途径、方式,学习有关知识,情感体验。

2、采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与热情。

3、定期在班内开展诵读大赛活动,并予以奖励,让学生体验到收获的快乐。

七、保障措施:

1、提高认识。要充分利用书籍、报刊、电视、网络、会议等途径、方式,学习有关知识,情感体验。

2、采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与热情。

3、定期在班内开展诵读大赛活动,并予以奖励,让学生体验到收获的快乐。

校本课程工作计划2

一、指导思想

教育的实践与反思,使我们深深地认识到:学校的发展,将取决于人们观念的更新,人才的发挥和校本课程开发的功效。为此,我校切实以课改精神和新基础教育理论为指导,以学校全体师生的共同发展为本,走“科研兴校”道路,坚持把校本培训作为推动学校建设和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进而使整个学校的教育教学全面、持续、健康发展。

二、成立校本培训领导小组,具体领导校本培训工作。

组长:马永辉

副组长:杜春民

三、培训目标

1、教师与学生双向选择

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是精心为社会培养下一代的过程,积累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的过程。不断地积累,不断地提升自身的价值和品味,从合格教师逐步成长为优秀教师———名教师———专家型教师,而实现这种成长的唯一途径就是继续教育,就要积极地、主动地创造性地投身于校本培训。

2、共性与个性相互融合

我们实验中学人追求的是所有优秀教师的共性——优良的师德、扎实的教学基本功、一定的科研能力。我们树“严谨求实,团结创新弘扬”的校风,立“师德,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教风。在教学实践中,始终把握“尝试学习”的实践研究,真正让师生尝试成功,感受快乐

四、培训形式:集中培训与自学培训相结合。

1、举办专题讲座形式

聘请校内、校外名师和专家进行各类专题讲座,如:学习主题构建,解读新课程标准、课程改革内容、教学模式、考试与评价制度、新课程中的教与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方向、教师修养、教师教育能力研究等讲座。

2、自学——反思形式

校本课程工作计划3

一、师德方面

认真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加强信念,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和职业态度,深刻理解《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内容,并将遵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行为化作自身的自觉行动,做到爱岗、爱生、爱自己,认真履行教师的义务,提高自身职业道德素质和业务能力,成为一名爱岗敬业、精于教书、悉心育人的教师。

二、教师业务素质培训

本学期我依然会积极参加区内和校内组织的教师业务素质培训,作为一名教师在正常授课之余,学校和区里还给安排学习和培训的机会非常不容易,作为一名教师我坚信,只有高素质的教师才能教出高素质的学生,所以我会珍惜每一次学习和交流的机会,每一次培训我都会认真而且一丝不苟的对待,使自己的业务水平得到更大的提升。

三、教研活动

没有好的教研就没有更快更好的提升,每一节好课都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都是经过多次教研、实践、修改、再实践得来的。所以做为新教师,本学期我会在教研活动中更加努力认真的去思考、多实践、探索,多提问题,积累老教师、领导和教研员们的建议和意见,不断探索改正,使教研活动真正成为自我成长的平台,希望在本学期的努力下在教育教学方面能有更大的进步。

四、现代化信息

当今社会是现代信息化时代,作为教师要使课堂教学呈现更好的效果就要合理有效的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技术保障。没有教育的信息化,就不可能实现教育的现代化。许多发达国家都十分重视教育信息技术的发展,尤其重视应用信息技术改进教育教学质量,以促进学生认知能力、创新能力的提高。作为新教师的我更要用心努力的把更多、更好、更具现代气息的信息带给学生们,使他们开阔眼界,增长知识,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水平。

作为新教师我会更加努力,积极主动的参加各种教研和培训学习,提高自身的师德修养,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希望有更丰硕的收获。

校本课程工作计划4

一、指导思想:

校本课程开发是施行本质教育的要求。校本课程的开发,有利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学生带给学习过程中的方法选取和材料选取,体现教育材料的多元性和选取性。我校的校本课程开发坚持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本质教育的决议》和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大纲(试行)》为指导,结合我校全体建造与开展的方针,探究网络环境下校本课程开发的新途径,反思本身实践,外部经历,坚持在改革中不断探究新的思路,追求新的开展,以校本课程开发为突破口,逐渐把我校建成办学上的高标准、教育上的高效益、管理上的高效率、特长上的高质量、社会上的高信称为标志的特征学校,使教师参加课程的开发,赢得继续教育的良机,进步教师的专业化本质,更大程度地满足社会家长和学生的需求,尽可能地培育出有特性、有特征、学业有所长的未来人才。

二、施行方针:

1、在校本课程施行过程中学生学会交往,在合作中学习;培育自信心、树立“自我概念”、养成自我认同感和坚毅的品质。

2、进步学校管理者、教师开发、设计、施行校本课程的潜力,特性是进步教师的理论水平。争夺宣布高质量的论文,编撰有特征的案例。

3、针对现在普遍存在的过分看重学科成绩的倾向,以学生全面及可持续开展的教育理念来激起学生的内涵需求,以促进学生的归纳本质的进步,发明一种更适合学生需求的育人环境。

三、校本课程材料:

现在我校开发的校本课程有:经典诗词赏析读本《书香小筠》归纳实践活动教程《我动手我快乐》心理健康教程《倾听花开的声响》《淡墨痕》。本学期,我们将继续从学校实践出发,结合全体建造开展的方针建立了以下各学段校本课程材料安排:一至二年级是《书香小筠》三至四年级是《我动手我快乐》五年级是《倾听花开的声响》

往后我们将在这基础上陆续开发《礼貌礼仪》、《爱我梨乡》、《数学与生活》等系列校本课程。

四、具体措施:

1、加强对校本课程的管理力度,在树立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的基础上,成立相关项目开发小组,建立组长,在领导小组的直接领导下,用心安排运作,编撰计划,安排人员,落实编写使命,反馈信息,充分发挥作用。

2、用心安排教师进行业务学习和校本培训,从根本上改变教师的旧课程理念,认识校本课程开发的好处和意图,清晰怎么开发校本课程,进步教师队伍的归纳本质。

3、加大对校本课程开发的经费投入,建立专项拨款,立项拨款;鼓励教师结合家乡特色、学校特征自立、自报项目,并给予经费支撑,对表现突出,有立异的教师给予及时的表彰和奖赏。

4、严格校本教材课程设置。把校本课程纳入正式课表,保证有课时,有教师,有文本,有计划;同时,根据实践状况,可有计划地灵敏运用课时,对有些课作弹性化处理,使校本课程进入良性的开展轨迹,并在实践过程中,把握材料,堆集经历,不断充实完善、进步校本课程的质量。

5、坚持校本课程研讨制度,把校本课程开发和施行作为学校的一项重要的惯例工作,年内举行至少四次校本课程研讨活动,并做到有计划,有记载,有材料,有总结,有课题。

6、用心营建校本课程开发空气,校本课程的限定项目和自主项目有机结合,发掘教师内涵潜力,提倡教师独立或合作申报项目,学校领导部门及时给予技术与经费方面的支撑。

7、学校的各部门、各条线用心地为校本课程的开发和施行带给有利条件,如图书馆、电脑房、科技室等,专任教师、学生家长、社会人士等都是很好的教育资源,要充分利用,学校应给予有力的支撑。

五、校本课程施行的安排和管理

1、任课教师仔细备好每一节课,仔细施行,教育管理人员随机听课、测评,发现问题及时沟通。

2、任课教师边工作边培育有经历的教师、主干带新教师;任课教师之间相互听课,相互学习。

3、任课教师要仔细写好教育反思,及时总结经历,编撰校本课程案例、论文。

4、清晰课堂惯例,进一步标准教育行为,要做到“三不,两仔细”:不迟到,不上没准备的课,不随意调课、代课;仔细编写教案,仔细收集课程资源上好课。

5、校本课程小组及教导处将采纳查看与随机查看相结合方式定时把查看成果予以反馈。

6、每月开展一次教研活动,有记载

六、校本课程的点评

本学年将在校本课程的点评方面作一些测验,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

1、对课程开发施行者的点评领导与教师听课后的点评

2、对学生的点评

3、对课程的点评举行校本课程评价会议,不断完善我校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工作计划5

一、指导思想

为贯彻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及《关于在中小学加强写字教学的若干意见》的文件精神,依据《山东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实施纲要》(试行),并积极响应国家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要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的号召,为进一步传承祖国优秀传统文化,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结合《艾山一中校本课程发展规划》(试行),特将“硬笔书法”这一民族瑰宝定为我校的学校课程加以开发、管理,实施。

二、开发背景

1、素质教育的需要

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之一,是世代积淀的民族瑰宝,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在它发展和传承的过程中,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鲜明的民族个性得到了超越国界和超越汉字使用范围的承认。而硬笔书法更是以其便捷的实用性、独特的艺术性和多元的育人功能成为学校素质教育不可分割的重要内容。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为硬笔书法课程的开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书法教育以其特殊的功能,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应该更具生命力。

2、学生成长的需要

方块字是我们的国粹,是传承民族优秀文化最重要的载体之一。写好汉字是每个中国人应该掌握的最起码的基本功。民族文化是最具有生命力的,是永远也不会被时代所淘汰。从儿时学写字开始,钢笔、圆珠笔等硬笔,几乎伴随着每个人走过一生的路程。有人为自己能写一手漂亮的字感到自豪、自信,也有人为自己无法写出像模像样的字而感到痛苦、自卑。有人因写字的缘故,曾获得某方面的成功;也有人因写字的缘故,曾失去某方面的机遇。当然伴随年龄增长的同时,人们在写字方面会有或多或少的进步,但进步需要自身的努力,坚持不懈的训练,更需要正确的指导。写字非书法,对中国人来说,字写好了,并能从中体现出法度才称之为书法。硬笔书法课程的开设,不但能够对学生的写字进行正确的指导,让学生理解书法的内涵,培养孩子们硬笔书法的能力,也能够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的毅力、尊重他人的品格、做事专一的精神,而且通过练字能够帮助学生克服浮躁心态,养成认真、细致、专一的良好学习习惯,通过书法欣赏、创作,自觉抵御社会不良习俗影响,培养学生高尚优雅的生活情趣,这符合孩子的身心特点及人才成长、培养的规律,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积极的意义。

3、学生写字现状的需要

当前青少年的写字水平有着普遍下降的趋势,其原因有四:(1)学习紧张,生活节奏加快;(2)以学业成绩作为衡量学生学业优劣,选拔继续学习深造的重要标准的现状,致使学校、家庭、学生容易产生急功近利的思想,放松了对书写的要求;(3)现代技术的应用,电脑文字处理技术水平越来越高,运用广泛,普及面广,严重冲击着书法这一传统的艺术瑰宝,人们开始或多或少地忽视写字训练;(4)写字“双姿”的不端正,导致部分学生近视、体形改变等一系列问题。

4、师资条件的具备

以前,我校曾长期开展过写字课教学,有一定的师资基础。长期的基本功训练,不但提高了我校教师的写字水平,而且激发了部分教师对书法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爱好,杨军波、亓芹、张庆鹏、沙连莲等老师自费到莱芜书画院等地进修学习,提高了自身的书法技能和理论水平,为硬笔书法课程的开展提供了充分的师资条件。

三、理论依据

1、心理学依据

哲学家康德说:“手是脑之分店”。经常锻炼手,能使大脑保持活力、思维敏捷灵活。现代科学研究表明,人的心理是大脑对各种信息刺激的反射活动,在一片比邮票还小的手指皮肤上就有几百万个神经细胞,指纹上有无数的孔和神经末梢,这些神经末梢和大脑皮质都息息相通。因而加强手指运动,能扩大大脑皮层中的兴奋点,促进大脑发育。瑞典学者莫右巴哥也指出:“为了活跃大脑,要把动手运动作为一种爱好。”因此指导同学们进行硬笔书法训练,是一项全面发展人脑的好活动。人们常说的“心灵手巧”,也正是如此。

2、学科依据

(1)硬笔书法具有很强的时代性。任何一门艺术都是与它赖以萌发、生存、发展、变化的社会生活有密切关联的。鲁迅先生曾赞誉钢笔“方便、省时间”,使“一个人的有限的生命,更加有效,也即等于延长了人的生命”。可以说,硬笔书法已经紧紧扣住了时代的脉搏,与现代人的审美趣味和时间效率观念相吻合。

校本课程工作计划6

剪纸是中国最为流行的民间艺术之一,是一种在纸上剪出来的画,人们将剪好的.图案贴在门楣、窗面、灯笼等上面,以表达喜乐的感情及生活感受,因此,我们又称剪纸为“剪书”或“窗花”。剪纸不是用机器而是由手工做成的。所以根据本学期学生年龄特点,我在选材方面作了调整选择了剪纸。

一、指导思想:

提高我校学生的全面发展,发展我校学生的个性与特长,积极培养学生的剪纸兴趣,锻炼学生双手的灵活性和协调性,培养学生的耐心和细心,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对剪纸这一民间艺术的认识和理解力,了解民俗风情、熟悉生活;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努力开拓我校校本课程的广阔空间与美好前景。

二、内容及目标:

1、认知:了解剪纸的发展、工具、步骤及表现手法、技法、种类

2、操作:能熟练使用剪刀,明确对称图形的特点和不同的折纸方式,会用折画-剪的方法剪双喜、树木叶子花鸟鱼昆虫动物图案、日常生活用品、交通工具及简单的人物、服装、建筑、灯笼、水果、蔬菜、食品等。

3、情感: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培养学生爱祖国传统文化、热爱家乡的情感;教学中渗透剪纸的相关知识。

剪纸是手工制作中的一种,,本学期主要训练学生用剪刀、刀刻的能力。我根据不同学年设定了不同内容与要求。为了让家长看到,了解到孩子在校本课程中有哪些收获,在学生每做完一份作品时,我会将其缩封好后让学生带回家。让家长看看学生的作品,更进一步了解我校校本课程。

三、设计剪纸课程活动目标:

小学剪纸是以传统民间剪纸艺术与小学美术教育的整合为切入点,拓宽传统剪纸审美文化和表现内容,构建适合学生的剪纸活动体系。通过剪纸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文化的传承与交流,开发学生非智力因素,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促进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它是指以以综合活动课程的方式组织,以活动课程理论指导开展小学剪纸教学。它以学生学习兴趣和内在需要为基础,强调剪纸教学过程中学生自主参与,以主动探索、变革、改造活动对象为特征,以实现学生主体能力综合发展为目的的主体实践活动。

四、开设剪纸活动课,把“剪纸”引入课堂。

以往剪纸兴趣小组活动明显缺乏必要的系统性,教学安排缺乏整体的计划,活动比较随意。因此,学校领导和课题组成员一起对“剪纸”校本课程的可行性做了理性的分析,对剪纸活动教学进行了系统安排。

众所周知,只有当教学内容系统的加以传授时,学生才能合乎目的地有效地展开学习,获得完整的知识,才能得到比较完满的情感熏陶,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我们将传统民间剪纸与小学美术

教育进行了整合,在小学美术教育的价值目标下追求民间剪纸艺术的精髓,吸收和借鉴民间剪纸的语言风格、造型手法和表现技法等的基础上融入学校美术教育的方法和价值目标,拓宽剪纸活动内容体系。通过对民间剪纸艺术特点,学生认知接受能力和课程本身严密的体系以及教育的价值等分析,我们对剪纸活动内容进行了系统编排,反复实验研究,在多次筛选与修改,逐步完善,最终设计了剪纸活动课程内容框架体系,即“三维一体”框架体系。“三维”指剪纸的主题性层面、剪纸知识技能层面、学生自身发展层次;“一体”指剪纸活动课程教学的指导纲要。在这个框架体系指导下,我们设计了不同阶段的剪纸活动内容体系,让学生亲近自然、体验生活、认识自我、了解周围世界,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六、探索灵活多样

富有实效的剪纸教学方法民间传授剪纸技艺让初学者剪熏样(类似复印),强调由临摹起步,先描后画再剪刻的技法,与我们所提倡的剪纸活动教学不太适宜。小学剪纸活动课程教学力求改变单一的剪纸学科知识体系,构建活动课程的思路方法,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体现活动教育的价值取向是情感→能力→知识。剪纸教学方法归纳为三种基本类型:教师主导型教学方法、师生互动型教学方法、学生自主型教学方法。

1、教师主导型教学方法

主要指由教师向学生传授教学内容的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演示法、呈现法等。如讲授法(其结构是讲解释疑):教师向学生系统地描述剪纸史的发展,分析优秀的剪纸作品,介绍剪纸艺术家的生平,通过教师强有力的情绪作用使学生获得深切感受。教师还可以对一些学生存在的知识问题和现象进行评论和分析,如讲解作业,课堂小结等。

2、师生互动型教学方法

主要指借助师生对话与活动,共同思考、共同操作、共同解决问题,痛痛快快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方法,但必须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基础知识并具备一定的判断分析能力下,或具备一定的基本技能和相应的操作能力下方可运用,采用写生法、情境法、参观法等互动型教学方法。

3、学生自主型教学方法

剪纸教学可以通过协作法让学生接受教育,如在创作一幅剪纸作品时,可以让学生运用自身原有的知识与能力创造性自己确定表现主题,根据主题选择素材,将图案剪纸化,学生分工协作,完成作品。学生通过学习普遍掌握了剪纸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术,开发了学生潜质,从“感知鉴赏创造展示”过程中提高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剪纸作品体现了学生对剪纸的审美水平和蕴藏的创造力。总之,小学剪纸校本课程开发与特色教育理论“不谋而合”。校本课程开发得到了专家的理论培训和校本课程开发的具体指导。目前,我们正朝着一个新的目标前进,将《小学剪纸校本课程开发研究》进行深入研究。尽管还有不足,但我们有信心,在新的形势下,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积极探索,敢于创新,坚持走科研兴校之路,争创学校特色。

校本课程工作计划7

儿歌是儿童文学百花园之一葩。对于儿童最初的启蒙教育,对于他们稚嫩单纯的心灵世界,起到不可低估的重要影响。儿歌是最纯真的、轻松快乐又有一定情感和思想内涵的谣曲。儿歌具有重大的德育和智能教育价值,它是人童年时代最初的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在本学期的新童谣教学中我计划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内容主题有学习性和普遍性,即不论什么时候和地点都是适合孩子们诵读欣赏的,

二是特别注重和强调儿歌的易诵性和可唱性。在我看来,这是儿歌在形式(主要表现在语言)上的最重要的特征。容易记诵,当然要求文字浅显。要用提炼过的儿童口语,具象化的词汇,音节响亮,节奏感强,这样便于孩子们愉悦地背诵——而背诵,实质上也是“唱”的一种形式。

三是十分重视儿歌的趣味性。没有浓郁趣味的儿歌是不易流传、缺乏生命力的。作为开启幼龄儿童心智的儿歌,理应通过其特有的富于幼儿特点的浅显生动的语言和色彩鲜明的具象,教孩子初步认识事物的特征和做人的一些基本道理,而这种“教”必须是文学式的、启发式的而非上课式的、灌输式的,即须通过低幼儿童审美的过程来实现。而浓郁的儿童情趣,是吸引孩子通向审美过程的桥梁。

儿歌给孩子幼小的心灵以最初的爱的熏陶与美的滋润。

儿歌是文学,是诗,是闪光的语言的珍珠,是孩子们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而不是粗俗简单的无意义的“顺口溜”。

儿歌可以培养孩子们纯正高尚的道德情操;

儿歌可以促进孩子们逐步提高认识事物的能力,正确分辨是非、好坏、美丑;

儿歌可以给孩子们以各种知识和启迪;

儿歌中有趣的比喻、奇特的夸张和幻想,可以丰富和发展孩子们的想象力;

儿歌还可以帮助孩子们学习语言。

儿歌既然具有这么重要和重大的意义与作用,我们理应发奋努力,让孩子们在儿歌中学知识,懂道理,学作人。

校本课程工作计划8

一、指导思想

以《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为体育工作的基本法规,以“健康第一”为宗旨,把学校武术工作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以科学的管理促进学校体育工作全面健康发展,建立完善科学的管理体系,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贯彻《全民健身计划的纲要》。创建“崇尚健身,参与健身”的健身氛围,争创学校的体育特色,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

二、工作目标

1、以《学校体育工作条例》《武术教学方案》为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法规;

2、以素质教育全面深化教育改革;

3、以科学的管理促进学校体育的全面健康发展;

4、逐步探索科学的管理体系,全面贯彻落实《条例》;

5、继续以教科研为先导,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6、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严格执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要求;

7、争创学校的体育特色,让武术与教学真正地融合一体,“让学习成为习惯,让人爱成为品格”。

三、具体工作

1、加强科学管理

实施“分工负责,分管齐抓的管理制度”,“负责到人,工作到位”的责任制度,加强对体育工作的指导检查,不断总结,不断完善,狠抓落实。

2、确定目标

《学校体育工作条例》是学校体育工作的指导方针,也是部署实施学校武术教学工作的依据。学校校本课程开设武术课之后,怎样上好武术课程是一个很大的难题。根据武术教学方案的要求,和体育课的精神,规范堂课质量。

3、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上课统一运动服装,对待学生耐心细致。建立好体育科研小组,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教科研,多统计数据,以论文的形式来汇总。上课多练,多讲,以达到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目的。严格执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探索“学生体育素质”的评定标准。

4、抓好大课间工作

本学期体育组要狠抓大课间的质量,将武术操纳入到学校大课间的内容中来,有针对性地对各班级进行武术操的检查与评比。

四、各月工作安排

1、九月份:

(1)根据上级体育工作的要求,制定学校的体育教学工作计划,并结合学校体育工作的内容,制定学校“武术教学工作”详细的的计划。

(2)抓好常规的武术教学,严格武术教学的教学质量,检查教师期初制订的教学工作计划和教案,要求体育组制订出本学期的武术教研方案,将各周的武术教学内容做以详细而周密的安排。

(3)将武术拳纳入到体育大课间的活动中来。

(4)做好武术队训练的详细计划的制定,时间、内容等方面的安排。

(2、十月份:

(1)抓好常规的武术教学,严格武术教学的教学质量,检查教师武术课的教学情况,教师的教案,及学生跟踪检测情况的落实与开展。

(2)结合校武术队的训练计划,作好检查与落实工作,查缺补漏。

(3)完整地将武术拳和大课间的内容进行连接,作好音乐方面的衔接工作,指导学生学会听音乐进行大课间的活动。

(4)做好武术队训练的详细计划的制定,时间、内容等方面的安排。

3、十一月份:

(1)抓好常规的武术教学,严格武术教学的教学质量,检查教师武术课的教学情况,教师的教案,及学生跟踪检测情况的落实与开展。

(2)对各班的大课间活动进行检查与考核,要求全班至少有90%的学生要掌握好两套操,对于个别不会不好的孩子应该做好针对性教学的准备。

(3)做好武术队训练的详细计划的制定,时间、内容等方面的安排。

4、十二月份:

(1)结合校武术队的训练计划,作好检查与落实工作。

(2)继续对各班的大课间活动进行检查与考核要求每班不达标的孩子不超过5%。

(3)做好武术队训练工作的检查与考核。

(4)开展“学校武术节”系列活动之即:“武术拳”一二三年部的竞赛。

(5)武术教学的检测与情况分析。

校本课程工作计划9

一、校本课题:

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二、课程意图:

随着新目标英语全面推广使用,中考英语对学生的写作水平要求不断增大,书面表达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而许多学生在这方面失分多。因此,我认为要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是非常有必要的。

三、课程目标:

通过词法,句法等方面基本功的训练,熟悉写作基本知识和技巧。能根据作文题目。提纲和图表,写出故事梗概,各种文体的作文,简单的应用文。要求内容贴切,结构严谨,条理清楚,语法正确,语言通顺,表达得体。

四、实施教师具体情况:

朱玉娟老师:中学高级教师,现任初三(一)、(二)班英语教师

五、选课学生具体情况:

初三(一)、(二)班全体学生练习写作,

六、具体实施方法:

(1)能熟练的运用基本词汇,扩大词汇量。

(2)巩固语法和结构,并适当加深语法知识、强化写作技能;扩大英语阅读量。

(3)通过提纲式写作,,给出关键词,写出完整文章等方法手段。

(4)通过学生练习写作,开发学生英语的思维和运用英语的各方面的能力。

(5)要求学生呢个学会概括,总结文章的主要内容,进而培养篇章结构,书写较长篇幅作文。

(6)、给学生更多机会展示自已,授课过程主要以学生的自主写作为主,每写一个话题都要给学生大量的时间自己写,自己练。

七、工作安排:

1、时间安排:4月份至6月份

2、课时安排:俩周一课时。

3、内容安排:通过对招领,日记,书信,通知,以及说明文,记叙文,看图说话等的写作来提高学生们的写作能力。

4、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制

5、授课地点:教室

八、评定方式与方法:采用形成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的任务是对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所反映出的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的发展做出评价。其目的是激励学生学习,帮助学生有效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培养合作精神。形成性评价有利于学生从被动接受便主动。通过学生的作品给出优或良等。

九、达到效果:

通过学习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在中学阶段学会和掌握英语写作的技巧和方法,能用英语写出日常应用文,以及一般内容的其它文体的文章。为学生今后进一步深造或进入社会,用英语进行交际打下良好基础。

校本课程工作计划10

一、课程定位

校本课程是由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由学生自愿参加,以学生活动为主,与必修课程一起构成学校课程体系。但它与必修课程在内容、要求的深广程度和活动形式等方面又不尽相同。校本课程更突出学生的自主性、自愿性和灵活性。它对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团结协作的能力、社会活动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开发目标

1、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培养一批复合型、科研型的教师。

2、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个性特长,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自我规范、自信展示的能力。

3、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增进身心健康,使学生热爱学校生活,适应社会。

三、开发原则

1、自主性原则: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以学生自主活动为主,多给学生想象、创造空间。

2、自愿性原则:尊重学生的意愿,自选组别,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

3、灵活性原则:教学内容、方法以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灵活的作内容形式上的调整,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

4、开放性原则:体现在目标的多元性,内容的宽泛性,时间空间的广域性,评价的差异性。

四、组织与实施

1、成立校本课程开发研究领导工作小组。

组长:某某

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决策人和负责人,负责校本课程的总体策划,宏观调控及全面的研究和实施。

副组长:某某

组织实施校长决策及负责校本培训、检查校本课程实施、协调各部门的工作、组织教师编写校本教材和安排教师上课,实施课程计划、对校本课程的研究和实施进行指导、评估、调查、分析学生对校本课程的需求情况及对校本课程档案整理工作等工作。

成员:某某某某某某

领导小组主要职责:

①构思并制订校本课程开发工作的总体规划,做好指导、研究、实施、评估等工作。

②制订校本课程管理的有关规章制度并组织实施和考核。

③组织教师进行校本课程的理论学习,规范教学行为,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④积累课改资料,及时提供教改信息。

⑤经常深入校本课程实施课堂,指导开课、听课、评课工作,和实施教师一起研究情况,帮助他们及时总结。

⑥做好校本课程实施的经验或成果的推广和应用。

2、师资培训。选派参加各级培训、观摩和讲座;开设示范课、开展专业研讨;学校提供相应书籍资料和网络平台,让老师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掌握一门或几门校本课程教学能力。

3、健全管理制度

为确保校本课程开发质量,学校将进一步拟定相应的校本课程管理制度:校本课程开发审议制度;校本课程评价制度;校本课程管理岗位责任制等。

五、校本课程建设的范围

初中校本课程的设置主要有以下6个领域:

1、民族文化领域。通过诵读和研习代表民族文化精髓的诗词、散文、政论,以及校史、地方史等,了解和研究中华民族历史上的杰出人物和重大历史事件等,汲取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和家乡的情感,增强学生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祖国伟业的责任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2、自然探究领域。结合现实生活中的自然问题以及这些问题对自然的影响,引导学生对地理生态、动物植物、宇宙空间、资源环境、工艺技术、科学创造等问题进行有选择地探究,通过环境调查、科学普及、小发明、小制作等,让学生感受丰富多彩的自然现象,了解自然生态的发展规律,明确人与自然的关系,理解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培养初步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掌握初步的科学研究方法。

3、社会探究领域。结合现实生活中的社会问题以及这些问题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引导学生对经济、政治、法律、家庭、社区、民族、国家、国际等社会问题进行有选择地探究,帮助学生掌握社会调查和社会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社会责任感,为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奠定基础。

4、艺术探究领域。通过开展声乐、器乐、舞蹈、绘画、书法等艺术欣赏、创作及实践活动,发展学生的艺术爱好及特长,拓宽艺术文化视野,丰富精神生活,使学生感受艺术对人类发展的积极影响,激发对美好事物的爱好与追求,培养正确的审美观念,提高审美能力,提升艺术品位,促进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个性。

5、体育与健康领域。通过开展体育团队、快乐体育、围棋、心理及青春期教育等活动,提高学生对身心健康的认识,掌握运动与健康的知识和方法,提高自我保健和运动欣赏能力,养成坚强的意志品质和健康的生活习惯,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

6、农业技能领域。结合本地特点,依据本地经济发展需要,通过开展农业技术培训及农业生产劳动,增进学生对农业劳动的体验,增强科技兴农的意识,提高农业生产的各种技能,使课程内容适应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为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

六、校本课程教材编写要求

教师应从以下四个渠道挖掘教材资源,1、自编教材;2、选编教材;3、选用优秀教材;4、拓宽现有教材。

七、配套措施

1、教务处、教研组要积极帮助教师制订好教学计划,负责协调安排和组织指导计划的执行。

2、学校将邀请区校本课程建设领带小组、教研员到校指导工作。

3、每个教研组至少开发1—2种校本课程,九月份全面实施。

4、学校尽可能保证课程开展必需的经费、器材等物质条件。

5、完善管理网络和运作流程,确保我校校本课程从少到多,从有到精,尽快形成特色。

八、校本课程的评价

1、教师评价

⑴教师执教必须有计划、有进度、有教案,有考勤评价记录。

⑵教师应按学校整体教学计划的要求,达到规定的课时与教学目标。

⑶教师应保存学生的作品、资料及在活动、竞赛中取得的成绩资料。

⑷任课教师要认真写好教学案例,及时总结反思等。

⑸学校及时做好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监控和测评工作,参与听、评课的指导,随时调控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情况。

⑹学校通过听课、查阅资料、调查访问等形式,每学期对教师考核,并记入业务档案。

2、学生评价

校本课程对学生评价主要是发展性评价:

一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情感态度价值观、积极性、参与状况等,可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一般”等形式记录在案,作为“优秀学生”评比条件。

二看学生学习的成果展现,学生成果可通过实践操作、作品、竞赛、汇报演出等形式展示,成绩优秀者予以表彰并收入成长记录袋,记入学生成长报告册及其它相关档案内。

校本课程工作计划11

校本课程是以校园为基础开发出来的课程。实施校本课程是实现校园的办学宗旨,体现办学特色的有效途径。校园在完成国家课程计划的前提下,能够对国家课程进行部分改造,能够自行开发和实施校本课程;实施校本课程能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兴趣和需要,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校本课程的开发还能够有效提高教师的业务潜力和课程开发水平。随着课程权力的再分配和校园自主权的加强,校本课程开发研究将是今后我国课程革新的焦点。为落实素质教育精神,顺应课程教材改革的发展趋势,根据省市课程改革会议精神,提出我校校本课程开发计划。

一、指导思想

(一)确立一个中心:人文素养的培养

透过对校本课程的需要评估,我们决定以体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适应社会进步、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要求为前提,将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定为我校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方向。

(二)建立一个基础:生活

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从生活出发,引导学生理解生活的好处,生活的方式,扩展学生生活经验,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使学生从思想到行动,都能贴近生活,适应生活。从而解决学生生活中的问题,并创造生活,享受生活。因此,我们的校本课程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结合。在课程的开发过程中我们重视师生的自我发展、自我体验,正视学生的个人知识。重视学生的自我意识、自我体验、自我选取,张扬学生知识中的个性化,使之共同成为时代精神的建构者。

(三)明确一个原则:开放(包括资料和形式上的开放)

开放能够给师生更广阔的天地,校本课程资料上的开放能够使教师更好的把握教改的实质,形式上的开放能够促进资料更趋科学、完整。

二、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和资料

1、总目标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邓小平同志的“三个面向”为指导,体现时代的要求,体现本次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核心资料,以学生发展为本,尊重学生,信任学生,指导学生,促使每一个学生生动活泼的发展,教师、学生共同成长。培养自尊、自强、自立的有独特个性、有完善人格、有创造精神、敢于标新立异的人才。

2、具体目标

发扬“尊重人格、尊重差异、思想自由、个性解放、自知自律、自主发展”的人文主义精神,推进小学教育人文化改造,培养自尊、自强、自立的有独特个性、有完善人格、有创造精神、敢于标新立异的人才贴合课程改革的宗旨。因此,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是我校校本课程的目标,针对学生实际,我们把它分为:尊重他人、认识自我、勤于反思、善于合作。

3、校本课程开发资料

校本教材的开发资料,主要有“课程整合、课程新编和课程选取三种。

课程整合:主要包括不同学科间的整合和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两方面。

课程新编:计划根据校园的实际状况,结合各科的特点来组织实施。

课程选取:选修课和活动课,教材以选取为主,选修课以校园开发的校园文化活动、社区服务、社会实践活动等方面的教材。

除以上四门课程外,我们认为,校本课程的开发就应是多样化的。

三、开发和实施校本课程的保证机制

(一)校园成立以主要领导为核心的校本课程研究小组:组长:仇洪财校长

全面负责校本课程开发工作,负责教研管理和教材编写指导。副组长:杜崇辉、孙宝武、孙正保。

审议教师的开发设想,确定校本课程开发资料,具体具体发展校本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其中教科室:负责课程实施的设计指导和理论指导。教务处:负责组织人员编写校本教材和安排教师上课,实施课程计划。

组员:各教研组组长

编写校本课程纲要或教材。

(二)组织编写校本课程纲要或教材

纲要或教材是课程的表现形式,是教与学的载体,在校本课程的构建中,编写教材或纲要,是最艰难、最关键的环节。校本课程研究小组,要组织一批有必须实践经验的、善于思考问题的、文笔潜力比较强的教师编写校本课程纲要或教材。

(三)采用“三板块”形式,进行全员性通识培训。

(1)理论学习

组织教师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通识培训》、《课程实施探索》等有关材料。采取自学和辅导、分散和集中、讨论和测试、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办法,组织教师学习课程改革的基本理论,树立大教育观,并用大教育观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要树立十种新型的教育观即新型的教师观;新型的教学观;新型的学生观;新型的质量观;新型的课程观;新型的人才观;新型的教学方法观;新型的过程教学观;新型的教学手段观;新型的终身学习观。

(2)专题研究

校园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透过走出去、请进来使教师掌握新课改理念,树立新课改意识,及时捕捉信息,开阔视野,寻找差距,完善自我,提高素质,用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策略,做好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3)活动实践

每学期,我们都计划按两个环节进行。

①年段研讨:每学期要以年级或年段为单位,对校本课程进行实践研讨。

②对外展示:每学年结合市级的各种教研活动对外展示,努力倡导新教材要活用,旧教材要再创造,但无论是新教材还是旧教材,都要体现新课标的教育理念。

(4)校本培训的特点

①、自主探究

②、合作交流

③、发挥网络的作用

(四)建立以“四定四制”为核心的管理机制,确保校本课程实施。主要建立了三个机制,

1、激励机制:校本课程的开发为教师带给了无限的表现与创造的空间,要想让每一位教师都能人尽其才,各尽其能,对会教能编的教师,校园要采取各种形式,及时进行表彰和鼓励。

2、评估机制:要研究制订校本课程评价标准,并与校园对教师的综合素质考核相结合。要恰当的采用行政手段,确保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使每一位教师真正成为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者。

3、投入机制:要有基本投入,要舍得投入,要优先投入。以上计划根据校本课程开发的进程,适时进行调整。

校本课程工作计划12

在校长室的引领下,本学期校本培训工作主要有以下三大项:

一、继续落实年级部的“六项”校本培训工作:

(2)每月一主题:年级部要规定每个备课组每月开展一次主题教研活动。高一高二要以新课改要求为主,高三要以选考要求为主。每次主题教研活动相关内容也需上传平中校本博客

(3)学期一命题:年级部要安排每位老师要参与一次命题审题工作(单元、期中、期末)

(4)学期一论文(或案例课例):每位老师一学期要完成一篇论文(或案例或课例)。本学期有案例课例评比,要鼓励年青老师参评,老教师要给予指导

(5)学年一心得:年级部按照自己年级教学的实际需要,为每位教师指定一本专著,并要求每学年写一篇读书心得

(6)学年一课题:年级部按照自己年级教学的实际需要,督促每个备课组每学年要申报(或完成)一个县级以上课题(小的备课组可以以教研组申报。注意:前提首先是要申报)。

注:年级部要会同教务处、教科室将检查结果按不同等第纳入期末教师绩效考。

二、落实教研组的“六项”校本培训工作

(1)积极开展课程方案研究,完善本组三年课程方案

校本课程工作计划13

活动目标:

美术校本课程是学校的文化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的方面,丰富的美术校本课程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提高学生的审美和创造才能,还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充分的艺术展示的空间,发展展示自己的才能,用我们自己的双手扮靓我们的校园。

活动内容:

美术活动也是需要一个长期的积累的过程。本学年,结合我们学校的具体实际情况,我计划在活动课程中主要以儿童画辅导教学为主,书法辅导教学为辅的活动内容。活动内容的具体安排为:

一二年级学生没有绘画的基础,主要以儿童画为主,从最基础的开始训练绘画的基本技能。

三四年级学生有了一定的绘画基础,从中挑选出部分优秀的同学进行书法方面的培训。

五九年级有了一定的造型基础,主要是以生活原形为基础,学习其他优秀的作品,进行成品的作品创作和临摹训练,为参加校、区等各部门组织的比赛做准备。

活动时间按排:

每周二、三校本课程活动时间。

活动的具体措施:

由基础开始,逐渐增加内容和要求。在活动的过程中进行分类指导。

1、儿童画方面

从构图方面入手,培养学生的构图的准确能力,对设色能力进一步进行技法的训练,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主要以临摹为主,结合自己的感受进行创新训练。

通过活动尽量准备通常参赛的作品规格的作品,争取平时的活动作业即作品,为将来的参赛做准备。如果参赛中有特殊的主题要求和特殊的规格,在接到通知后按照通知要求另行准备作品。力求在比赛中取得学校满意的成绩。

2、书法方面

书法是一门慢功学科。书法教学主要进行楷书隶书的学习,老生在已有的基础上,争取在本学年独创作品,新生的书法教学主要是从教学生正确的执笔运笔姿势,执笔轻重的调控,书写坐姿、站姿等要领以及正确的读帖方法和临帖方法,如看笔迹,悟其运笔过程,看结体悟其组合规律,临帖时“字数宜少、遍数宜多”等;书法教学是一个系统而复杂的教学过程,需要学习阶段的不断积累和多加练习。

3、活动中结合学生的绘画进度,定期的组织学生参与综合评价作品的活动,使其在参与评价的过程中学习。

校本课程工作计划14

二胡是中国最为普及的民族乐器之一,因其音色优美,表现力丰富而受到越来越多人们的喜爱,近年来随着国家教委要加强对青少年美育教育的指示精神,学二胡的青少年日渐增多。实践证明:学习二胡对于开发孩子的智力、陶冶性情、促进学习成绩的提高是有莫大益处的。

本学期我们将在上学期的基础上继续打造“二胡三步曲”。

第一步:学会运弓。先让学生认识二胡,熟悉二胡各部位的名称,然后重点讲授右手运弓的要领,学会持弓、运弓及中弓、长弓的运用,解决能将二胡拉响的问题,使学生打破对二胡的神秘感,使他觉得“我也能拉响二胡”,引起他的兴趣,树立起信心。作业主要是拉空弦练习及内外弦的换弓,技术上掌握运弓要“平、直”的运弓要领

第二步:学习乐理与指法(要花几个课时):

在学生基本掌握了右手运弓与换弓换弦之后,就要学习左手的按指了,在学习指法之前,要对学生先进行乐理知识的教学,要用形象化地语言讲解音节、音符,我用上楼梯的方法讲解七声音阶,特别要强调34与71的半音关系,好比上楼梯时要上半个台阶,迈步要小,使学生明白指法中遇到半音时,两手指要并拢靠近的道理,因为如今的家庭大都住楼房,孩子们具有直观的形象易于理解,易懂易记。接着要讲音符、节拍,从全音符到十六分音符,并与学生一起象上楼梯那样,打着拍子唱出音高来。明白了基本乐理后,再讲授左手持琴搂指的要领,并按指法要求在二胡上拉出音阶,学会用双手的配合。作业存布置各种节拍的第一把位的音阶练习。这一课时的内容量较大,既教乐理又教左手指法,因此是最为关键的一课!老师要做到讲解生动,辅导耐心,引导师得法。咪音乐教师网

第三步:拉简单乐曲.

当学生掌握了左右手的配合与换弦练习之后,就要趁热打铁,教学生拉几首简单的儿歌乐曲,教材的内容必须结合一年级学生的音乐课本,选择比较简单的适合二胡拉奏的儿歌,例如:“小宝宝要睡觉”、“闪烁的小星”、“粉刷匠”等之类的歌曲,在前两课时的基础上稍加辅导示范就会拉了。这节课也是学生与其家长兴趣最高的一课,他们觉得“我(的孩子)不但会唱,而且也会拉了!”在儿童天生优越感的促使下,无疑提高了他的学习兴趣,增强了自信心。

教学实践使我觉得三步教学法是行之有效的,三步教学法针对儿童的基础与心理解决了三大问题:一是从心理上打破对二胡的神秘感,使其觉得“我也能拉二胡”。二是学会了读谱视唱,打下了乐理基础。三是“我不但会唱歌而且还会拉歌”,使学生增强了优越感,树立了自信心,提高了学习二胡的兴趣。

另外,我们计划多方配合、综合教学。 三步教学法指专业教师而言,要使学生巩固提高二胡水平,还必须有本校音乐教师与家长的两方面的配合,进行综合教育。在学校,音乐老师要有重点的辅导师学乐器的学生,增设乐理基础课,提高他们的识唱水平;安排乐队的集体训练,上合奏课,提高他们的节奏感;在家里,家长要合理科学地安排孩子的练琴时间,在不影响学业的情况下,每天要保证不少于一小时的练琴时间。双休日带孩子到大自然中游玩,听听音乐,看看展览。丰富孩子的课余生活,开拓视野、扩大知识面,积累艺术修养。咪 音乐教师网 n

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大;山不择细壤,方能就其高。愿孩子们能有一个快乐的二胡之旅!

校本课程工作计划15

一、指导思想

根据《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的指导精神,贯彻以“科研为先导,走科研兴校之路”的方针,努力提高教师的教科研能力及素质,使教师不断由“经验型”、“学者型”向“研究型”转变: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出发点,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开发多层次、多类型、多规格的校本课程,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逐步开发、改进和完善校本课程体系,促进学校,教师、学生的共同发展和特色发展。

二、工作要点

1、学习是教学研究的基础学校通过对教师进行校本课程的理论及技术培训,提升教师理论水平和综合素质,提高校本课程教学质量,确保校本课程健康成长。

校本开发技术培训内容:《课程纲要》撰写技术,选择组织课程内容的技术,课程评价技术等。

培训模式:采用多种模式有机结合,从校本课程实施的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有效提高从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

2、开展学术研究,使校本课程高质量,上档次。

切实加强校本课程教学研究工作的组织和领导,开展听评入门课,示范课等活动,积极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加强学情研究,努力提高和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鼓励教师撰写教研论文。

每学期召开一次校本课程研讨会,展示优秀教师的成功经验,解决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校本课程的实施情况,提高校本课程的实施水平。

3、探索良性的校本课程评价体系

为确保校本课程开发的合理性,促使教师的专业发展、张扬学生个性、形成学校特色,从四方面展开学校内部评价:课程评价,课程实施情况、学生学业成绩、后继发展建议。并通过多种反馈信息对评价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提出修订方案、改进实施建议。

三、本学期具体的工作

1、开学初期组织教师培训,确保教师初步掌握校本课程开发、编撰方法,并形成正确的校本课程观。

2、学期中开展由开发校本课程的教师参加的教研的活动,交流经验,深入探讨,共同提高,解决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每一位同学创造发挥才能的机会,使师生关系更加融洽,使课堂教学更加丰富多彩,向个性化教学转变。

3、教导处对校本课程进行过程中调控,参与听棵、评课指导,及时调控校本实施情况,及时总结经验,任课教师认真备好每一节课,认真实施、认真写好教育反思,及时总结经验。

4、有选择的强化部分校本课程的教学管理力度了,以形成学校特色课程。

5、学期末加强对课程内容的研究,开发校本课程的教师对校本课程在教学中存在问题进行汇总,分析所编撰教选择教学方法、设计课时良和教学进度等存在问题,提出改进意见,修正编撰的教材。学校组织对已开设课程教学情况反馈,对以后校本课程开展提出建议。

下载校本课程工作计划汇总(5篇模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校本课程工作计划汇总(5篇模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校本课程工作计划

    校本课程工作计划 校本课程工作计划1 一、指导思想:为全面保证我校新课程的施行,进一步加强学校教育办理,展开扎实细致的教育办理、用心务实的教育改革,实在促进整体师生的可持......

    校本课程教学工作计划

    校本课程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校本课程集中体现“以学校为本”的理念,主要强调课程的开放性、民主性、参与性,强调交流与合作。本学期我们根据学校地处农村,自然资源、人文资......

    2009年校本课程工作计划

    2009年校本课程工作计划大荒地小学校 二○○九年三月2009年校本课程工作计划由于校本课程在我校已经实施了一年,新的四年、五年、六年级的学生已有了一定的基础,班主任对这一......

    校本课程工作计划2012.

    xxxx学校 2011-2012第二学期校本课程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依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综合实验项目课题的推进要求,和学校的特色发展由课堂转向课程,通过课程建设展现教育理念。......

    校本课程培训工作计划

    校本课程培训工作计划 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培训首先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要有利于学生多元智能的培养。同时要充分考虑学校内外的教育教学资源优势,因校制宜。实践探究性活动对于......

    校本课程工作计划(2014.9)

    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发展学生个性彰显学校特色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 校本课程是由学校自主开发、管理和实施的课程,校本课程作为基础教育阶段课程系统中三类课程之一,是最......

    校本课程教学工作计划

    2011-2012第二学期七年级校本课程教学工作计划 一、教学指导思想根据教育局文件精神和学校的整体教学工作计划,坚持育人为本,因材施教,扬长教育,和谐发展的培养目标,优化教育......

    校本课程实施工作计划

    校本课程实施工作计划太平中心校2013.9校本课程实施工作总结 2012----2013学年度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一个以学校为基地,学校自主决定,教师及有关人员广泛参与,在上级行政和业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