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学研融合造就工业设计精英论文[5篇]

时间:2019-11-16 18:59:0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产学研融合造就工业设计精英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产学研融合造就工业设计精英论文》。

第一篇:产学研融合造就工业设计精英论文

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培养模式和培养目标。三明学院工业设计专业是以工学、艺术为主要学科基础。通过考察中国美术学院、南京艺术学院、厦门工艺学术学院等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以及泉州地区、江浙地区相关企业的走访与交流,针对文化创意产业、设计行业、机械行业的新发展、新要求,制订了“重人文,实基础,泛实践,显专长,多方向、宽口径”的人才培养方案。以良好的人文素养为特征的专业精神为主导;以坚实宽泛的学科基础知识为保障;以各有见长的专业技能为特色;以实践、实习、科研训练和社会调查等为辅助;打造“高水平、有特色、应用型”的工业设计人才。学校工业设计专业力争在十七届六中全会国家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倡导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成为承接媒体创意专业和动画专业的文化创意衍生产品研发设计特色专业,完成我国由“模仿型”加工产业向“开发型”设计产业的转变。

专业课程体系。三明学院工业设计专业课程的设置坚持“基础+特色、稳定性+动态性、产+学+研”三原则,建立与社会发展、企业需求、地方特色相结合的“两平台+专业方向”的课程体系。“基础+特色”原则强调既要坚持专业基础课程的重要性,又要坚持自身专业的特色性,根据学生、教师、学科环境、地域特征等因素,有目的的优化课程。“稳定性+动态性”原则即低年级统一开设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构建高水平、应用型人才的完备知识结构。高年级根据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和学校办学优势,灵活设置专业方向,使学生就业后能迅速胜任岗位需求。“产+学+研”原则即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相结合,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相结合,培养针对性强、实用性高、适用性广的专业人才[2]。两平台是基础课程教学平台和综合实践教学平台。基础课程教学平台由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组成。开设的课程包括理论基础、设计基础和工程基础三部分,占总学分的42.2%,实现“实基础”教育。综合实践教学平台是由金工实习、专业见习、专业实习组成的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落实“泛实践”教育。专业方向包括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和产品造型设计两个专业方向以及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两部分。两个专业方向实现“显专长、多方向”教学。专业选修课是对专业必修课的补充和延伸,主要从人文学科、社会学科角度设置课程,实现“重人文、宽口径”教学。如图2-1所示。学校工业设计教研室成员先后赴泉州、义乌等地的多家企业洽谈学生专业见习问题,与华宇集团合作共建产品设计工作室,与兄弟院校建立互通有无的联系。

强化实践性教学

课程实践。课程实践主要是基本技能和专业系统设计训练。基本技能通过“两平台”中的基础课程教学培养学生基本的造型能力、手绘表达能力、产品模型制作能力和计算机辅助设计等能力。专业系统设计通过产品设计1、产品设计2和产品设计3三个课程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完成从市场调查、到方案构思、草图表现、方案设定、效果图展示、模型制作等系统化的设计过程。基本技能和专业系统设计训练局限在校内,其课题是虚拟的,旨在综合运用启发式教学、案例分析、实战演练、作品讨论等多种方法,启发学生的设计思维、训练学生的设计表达能力,为后续实体的创新实践和企业项目实践实基础,做铺垫。

创新实践。创新实践教学是承接课程教学之后的一项实践教学内容,是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类设计比赛来完成。以兴趣小组为组织形式,在导师的指导下,引导学生合理利用业余时间,最大程度发挥想象力,注重过程的训练,提高整合专业知识的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三明学院工业设计专业坚持先校内,后校外、先省内,后省外、先地方,后国内、先国内,后国外的先后顺序,有方向、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参加设计比赛。学校工业设计专业老师组织学生参加由社团举办的“废物利用、绿色环保”为主题的设计比赛中,有学生利用立体构成的知识,设计出了一款由废旧的吸管制作而成的笔筒(如图2-2所示),在笔筒上用颜料绘制了一幅浓墨重彩的国画图景,简单材料,简易工序,赢得了好评。在2012年福建省农行杯设计比赛中,收获不少,三件作品入围。并且通过这个比赛,又与企业开展赛中赛。企业选取部分优秀作品,将产品展板打印出来,供展会上展出交流,搭建这样一个平台,一方面能对学生的作品进行推广,另一方面也是对学生作品是否具有可行性、前瞻性的验证,引发学生深入学习和探究。

企业项目实践。我国在《国家中长期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中提出:到2020年我国要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其中一个重要的目标就是以建立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为突破口,构建比较完善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创新体系。高校与企业联合,使学生对从设计到生产的整个流程有实质性的了解,有机会使用各种设备仪器、并与工程技术人员、设计师、客户等交流,而这些正是校内实践所没有的。工业设计专业企业项目实践教学,是产学研三者的结合。三明学院正在构建工业设计产学研一体化实验室,在发展产学研实体坚持“依托专业办产业,办好产业促专业”的基本指导思想,正确处理好教育教学与生产、生产与实习实训、生产与科学研究的关系[3]。发挥自身优势,联合企业、地方政府做研究、报课题。

结语

产学研结合是高校积极参与创新型社会建设的重要途径,更是院校提升办学水平和办学实力的必经之路。以工业设计平台深化产学研合作,是以产学研合作推动创新,以创新提升产学研的有效途径之一,对促进福建省工业设计的创新和发展,推进新型工业化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第二篇:浅析捍卫自由教育,造就社会精英论文

论文摘要:19世纪20年代,面对剧烈的社会变革以及公众和学生对旧有学院模式日益增多的不满,耶鲁大学发表《1828年耶鲁报告》,对学院教育计划和古典语言教学的必要性进行了深入调查和研究。报告一一驳斥了各方的批评,集中阐述了耶鲁学院的自由教育立场,为古典学科、人文传统做了有力的辩护。《耶鲁报告》不仅成了自由教育的“圣经”,也成了美国保守的高等教育理念的旗帜,对美国的高等教育产生了长久而深远的影响。

论文关键词:《耶鲁报告》;自由教育;古典学科;学院教育

耶鲁学院成立于1701年,是美国最早成立的三所高校之一。美国《时代》周刊曾撰文指出:“在最好的和最真正的意义上,耶鲁大学一直胜利坚持从创建就有的保守主义。”[1]耶鲁自成立以来固执地坚守着自由教育理念,以期造就能“独善其身”并“兼济天下”的精英人才。纵观美国大学300多年的发展史,每当出现改革激流的时候,耶鲁大学总是坚定地捍卫大学的共同价值,发扬学院文化,在变化纷繁的社会中成为精神启蒙的灯塔,《1828年耶鲁报告》的发表便是其中的重要举措。

《耶鲁报告》是耶鲁学院的法人与教师团体为回应当时对古典课程的批评、指责而形成的,它充分肯定了古典教育的价值和地位,成为捍卫自由教育,强调精英教育的“圣经”,同时也是美国教育史上最有影响力的文献之一。美国著名高等教育史学家鲁道夫弗雷德里克(RudolphFrederick)高度评价《耶鲁报告》。他指出:“耶鲁报告是一份辉煌的文件,它肯定了人文传统……然而同时也给了那些希望学院保持不变的人令人信服的理论武器。”[1]

一、《1828年耶鲁报告》的时代背景

19世纪初,美国正值产业革命的时代,工业迅速发展,社会剧烈动荡。在大学里,大大小小违反学规的现象屡见不鲜。大学往往根据学生损害学校利益的程度对他们进行处罚,而学生们却认为学校的处罚不公平,也太严厉,自身的权利和尊严受到侵犯,因此学生集体反抗学校管理制度的抗议事件频繁发生。普林斯顿大学、威廉玛丽学院、哈佛大学、北卡罗来纳大学等都先后发生类似事件。校方将无悔改之意的学生除名,以此来平息学生的抗议运动,却因此名誉受损,还丧失了公众的信任和支持。同时,学院因忽略和排斥实用科目,坚持开设大量的古典课程,尤其是枯燥无味的古典语言课,更是引起了学生和公众的不满。

面对美国社会经济急剧发展的现实,以及从欧洲涌入的大量新思想和新模式的影响,美国社会普遍认为美国高等教育要适应一个蓬勃发展的共和社会的需要。强调民主价值、注重实用知识和科学知识的高等教育改革派提出了各种对传统学院教育及其课程内容进行改革的设想,比如修订传统课程、开设新专业、建立新学系、设置新教席、创办新学院等。各种改革尝试的焦点集中在改造传统学院实行的古典课程必修制度上。

有趣的是最初的两个重要的选修制改革尝试,分别发生在当时最古老和最年轻的两所大学,也就是哈佛大学和弗吉尼亚大学里。托马斯杰斐逊一开始希望在其母校威廉玛丽学院进行课程改革,由于无法推行,转而创办一所全新的大学——弗吉尼亚大学。弗吉尼亚大学打破“垂直”安排的必修课传统,“平行”开设古典语言、现代语言、数学、自然哲学、自然历史、解剖学与医学、道德哲学、法律8门课程,赋予学生一定的选修课程的自由。而第一批求学德国的美国学者乔治蒂克纳(GeorgeTicknor)从哥廷根大学返回哈佛后,即尝试将选修制引入哈佛。在他的倡导和推动下,哈佛大学现代语言系开始实施选修制,允许学生选择一些课程。选修制被引入美国最古老的大学,虽遭遇到阻力而不断反复,但渐成燎原之势。同样古老的耶鲁开始深感捍卫古典课程和自由教育的责任重大。

选修制其实是当时高等教育课程改革的先声,这是对古典学院模式和权威的挑衅。选修制以及选修制本身所代表的功利主义教育观,使盛行于美国传统学院的自由教育思想受到严重冲击。素以保守而著称的耶鲁大学校园开始不平静起来。1827年,身为耶鲁校董、州参议员,并且是熟知古典课程的诺伊斯达林(NoyesDarling)认为旧有的课程已经不合时宜,他建议取消课程中的“死亡的语言”课(也就是古典语言课)而代之以现代语言课程。一石激起千层浪,达林的建议一出,在耶鲁学院形成巨大的反响。为此,耶鲁学院成立了一个由院长杰里迈亚戴(JeremiahDay,戴是耶鲁大学历史上任职时间最长的校长,从1817年起至1846年止,前后29年,卸任后又做了21年的董事会成员)、诺伊斯达林等组成的五人委员会,该委员会代表了耶鲁学院的法人与教师团体,并召开教职员工大会,对古典课程和现代课程之间的争论进行专门研究,调查学院的教学情况,尤其对现代语言和古典语言的效果进行调查[2]。

五人委员会充分考虑了学院的有关情况,广泛征集了教职员对学院发展的意见,于1828年发表报告,报告针对古典课程的批评作了针锋相对的回答,重申了耶鲁的自由教育理念。这个报告最初发表于《美国科学与艺术学刊》,题目是《一份关于自由教育课程的报告》(AReportontheCourseofLiberalEducation)。后来,人们习惯于称之为《耶鲁报告》(YaleReportof1828),报告一经问世便产生了强烈的反响。这份报告旨在维护耶鲁学院的古典教育地位,为古典文学撑腰,为必修课辩护,为自由教育提供理由,为严格管教进行说明。

二、《1828年耶鲁报告》的内容

《1828年耶鲁报告》分为两篇,一篇由董事会成员负责撰写,另一篇由教授负责撰写。后者又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对学院的教育计划进行考察分析,由院长戴写成;第二部分主要对古典语言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论证,由耶鲁学院拉丁和希腊文教授詹姆斯L金斯利(JamesL.Kinsley)执笔。

《耶鲁报告》明确提出:耶鲁学院将恪守自由主义教育传统,继续实施古典学科教育,运用古典学科知识的学习把自由的原则植入年轻人的心灵,培养学生具有高尚的爱国主义精神、大度优雅的举止、深厚的人文知识素养。学生通过古典学科知识的学习获得纯粹的真理。耶鲁学院的课程体系是适宜的,应予以维持。《耶鲁报告》集中阐述了耶鲁学院的自由教育立场,并对美国传统学院的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教学方法进行了有价值、负责任的思考。自1828年以后,耶鲁每一位新校长上任都会重申自由教育的理念,在耶鲁历史上每一个重大变化的关头,都会挺身而出,坚定地捍卫自由教育。

(一)学院教育的目的:训练智能,磨砺心灵

《耶鲁报告》认为不同类型的学校应该有不同的教育目的,而传统学院的目的是实施自由教育,造就社会领袖和精英。学院教育之目的,其实也就是自由教育之目的,而自由教育的目的在于“智能训练”,在于通过使用古典语言讲授传统课程的方式规范和完善学生的心智,发展他们的潜能。也就是说,通过学院教育,学生要扩展及平衡心智能力的发展,具有自由而全面的视野,塑造美好和谐的性格[3]。报告认为,即使掌握一般的手工技能都要花费好几年的时间来进行练习,心智能力的训练就需要更长时间的严格、持续而系统的努力。为了达到完善智能,磨砺心灵的目的,学院里学科和课程设置的标准就是要有助于训练和发展学生的注意力、思维力、观察力、判断力、想象力、记忆力,激发并指导学生天赋的充分发挥和展现。

报告认为:“学院教育的目的不在于提供一种仅仅包括几门学科知识的部分教育;也不在于提供一种几乎包括了所有领域的零碎知识的肤浅的教育;更不在于传授任何专业领域的具体知识的专业教育或实用教育;而是在学生在校学习时间许可的限度内着手提供一种全面的基础教育。”[3]这就是说,学院教育目的并不特别专注于某一具体专业或职业领域知识的传授,而是为所有的专业研究及职业生活奠定统一的基础,并替代家长对学生实施父母般的监护。同时,报告进一步认为全面教育是与片面教育相对而言的。全面教育只能通过全面的心智训练来完成;只采用一些片面的或职业性的科目来进行教育,那么带来的一定是片面的教育。

《耶鲁报告》所倡导的全面教育,其实就是一种自由教育。它要求开设广博的课程,反对早专业化;要求以经典的和基础的科目训练学生的心智,反对传授杂乱无章的经验。报告认为,心智训练的课程与那些职业训练的课程并不是完全对立和水火不容的,只是有两点须注意:一是学生在学院有限的三、四年中,不可能什么都学,只能是抓住主要科目,奠定必要的基础;二是职业训练应以自由教育为先导和基础。前一点是个轻重的问题,后一点是先后的问题。而美国高校当时推行的选修制改革,其实是为了迎合社会那些庸俗、狭隘和利欲熏心的要求,从而降低教育的质量,而无法达到为人的一生做准备的目的[4]545-546。

(二)学院的教育内容:古典学科和课程

为实现心智训练和全面教育的目的,《耶鲁报告》认为,必须确定一些有益的学科,采用一些有益的教学模式。而古典学科应该是学院教育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教育的重要手段。古典学科建立在“训练”和“装备”心灵这两条重要原则之上,是年轻人未来生活最好的基础,是自由教育的必要组成部分,自然就是学院教育内容的不可缺少的部分,是一个有教养的人所接受的完整的教育的必要组成部分。这些训练是艰苦的,有时甚至是乏味的,但却是心智训练的有效途径。

古典学科不仅具有极高的品格陶冶与心智训练价值,还表现出较强的实用价值。古典学科自身能够为任何程度的智力训练提供材料,这一训练将贯穿青年学者从启蒙直至成熟的全部过程。古典学科研究的领域自语言基本要素的学习一直拓展到文学研究的最繁难最深奥的问题。这一领域涉及心智的每一方面,记忆能力、判断能力、思维能力、审美能力与想象能力均受到训练,得以提高。古典学科的学习为专业研究和职业生涯作了最好的准备。缺乏古典学科知识的专业或职业工作者只能在一种较低的层次上奔波于职业生计,并且获得较大成功的机会也要少得多。

例如,语言的解释和正确运用,对神职和从事法律职业尤为重要。现代语言虽可作为一种技能或造诣,但不能作为必须掌握的东西。如果因为世界上某些地方的人使用现代语言,就认为它比古代语言更为实用,则是错误的。应该考究的是,什么学科提供最好的智力修养,并蕴含美国文学中最透彻的知识,以及奠定职业学习的最扎实的基础。当然,《耶鲁报告》并不反对学习现代语言,而是主张学好古典语言及经典著作。《耶鲁报告》断言,那些谙熟古典文学,并同样地掌握了现代某种非英语的欧洲语言的人,最富有潜力和发展优势。选择有效的内容训练学生各种感官,进而发展精神力量,并让精神力量按照人的意志从一种学科迁移到另一种学科,从一般的学习迁移到生活中的各种职业。当然,训练心智的学科不限于古代语言。耶鲁的教授们认为,要求未来律师学习物理或要求未来的教师学习圆锥曲线并没有什么不合适,因为这些学科都有助于心智之训练。当时,学生通过数学掌握推理艺术;通过自然科学学习演绎;通过逻辑学习思维艺术;通过写作,获得系统的精确的表达能力;通过有效的讨论课,变得敏捷、灵活。

《耶鲁报告》对耶鲁学院所开设的主要课程进行了考察,详细地介绍了每一门课程的作用,同时还肯定了必须在学院课程中的文学和科学各个不同分支之间保持合适的比例,来形成学生的均衡发展。如《理论数学》有助于训练学生的描述性推理能力;《物理》有助于训练学生的事实性的描述、归纳以及寻找可能性根据验证结论的能力;《古典文学》能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及审美能力;《英语阅读》能训练学生的阅读、写作及表达能力;《逻辑与心智哲学》训练学生的思考能力;《修辞与演讲》则向学生传授口头表达的艺术;《作文》则提高学生书面语言表达的准确性与简洁性。耶鲁学院尤其重视讨论课,认为能有效促使学生思维敏捷,表达流利,且富有激情[5]。

(三)学院的教学方法:演讲和背诵

《耶鲁报告》始终坚持古典学科和传统课程,而传统课程强调纪律和训练胜于知识的掌握。因此,耶鲁学院的教学建立在这样的假设基础之上,这种假设认为学院教育的更好部分是对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礼拜和虔诚的习惯;勤勉学习的习惯;良好的品行和行为习惯;举止端庄和富有男子汉气概的行为习惯等。报告认为,演讲是适宜的教学方法。演讲的最大优点在于这一方法需要演讲者做出最大的努力,加快演讲者取得专业学术成就的步伐;这一方法还将给学科发展带来启示,为学科发展增添活力,有助于学科最新成果的交流;高水平的演讲还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其学习动力。不过,演讲法常常不能有效地训练学生的心智能力,学生只能坐在那儿静听,缺乏心智能力的积极参与,因而有必要辅之以背诵的方法。必要的背诵也是一种较为有效的学习方式,指定学生背诵具体的内容,尤其是集中背诵一本教材的内容可对学生的心智能力实施持续有效的训练,同时避免了学生涉猎不同的教材而导致知识上的混乱与理解上的无所适从。

对于其他学校所推行的选修制试验,耶鲁将不予采纳。原因在于美国的学生不像德国大学的学生那样成熟,那样具有较为充分的教育准备,他们尚缺乏设计自己未来发展道路的能力,尚不能正确利用自己的兴趣与爱好。美国大学的学生对构成高深学术成就的统一基础的各类确定无疑的知识尚难以准确地把握,因而把自由选择学习课程的权利交给学生是一种轻率的举动。因此,那种企图把德国大学的自由选修制与专门研究制引进美国学院的做法是荒诞不经的,进入耶鲁的学生必须学习耶鲁学院的必修课程,耶鲁所规定的必修课是每一位接受完整教育的学生所必须学习的科目。报告宣称,耶鲁学院必修课程涵盖了接受全面教育的个人所应通晓的全部科目,这种自由教育的课程在造就绅士的同时,还能向工匠、工人及农民提供有益的帮助。

三、美国自由教育的“圣经”

《耶鲁报告》自发表到美国内战之前,影响非同小可,它使在高等教育界占统治地位的传统教育思想和课程观念得到了进一步加强,使一些高等学校兴起的课程改革浪潮受阻于一时。也因为这份报告,旧的课程又在耶鲁牢牢占据了半个世纪。耶鲁学院本身也成为古典自由教育的堡垒。直到19世纪70年代,耶鲁的学生仍然必须学习拉丁语,只是可以比以往少学习三分之一;在三年级可以少学习一学期的希腊语或拉丁语,而增加两学期的微积分;在修辞、逻辑和精神与道德哲学课程的要求方面基本没有变化。而此时的哈佛却已经取消了三、四年级的全部必修课。到1884年,当哈佛已经取消了入学中的希腊语要求时,耶鲁还徘徊在选修制的边缘,当时的耶鲁学院校长诺厄波特(NoahPorter)仍然恪守《1828年耶鲁报告》的精神,捍卫古典语言课程[4]548。

即便这样,《耶鲁报告》是19世纪最有影响的高等教育文献,在整个美国高等教育发展史中也有着显著的位置,“是美国高等教育方面一次与众不同的、负责任的、深思熟虑的尝试”[6]。报告不仅对当时美国的学院教育进行了全面的考察和研究,而且在美国受到欧洲各国的各种思潮和实践的冲击时,充分考虑了美国的状况。报告认为要办好学院,有必要学习欧洲高等教育的成功经验,但不能一味照抄,必须认真分析研究,并根据美国的实际情况而做出修改。

作为捍卫古典文科教育的重要文献,《耶鲁报告》努力延续西方自由教育的传统,强调面对新的时代进一步更新或充实传统的自由教育理念。例如,《耶鲁报告》并不排斥专业教育,也不反对知识的实用价值,只是主张在特定的阶段应接受心智训练,这比在这个阶段接受实用训练更为必要。它肯定了心智训练是一种最有效的职业准备,而不仅仅是为了人格和道德的养成。在这方面,它使得自由教育更接受于务实的社会。正如一位历史学家所言:“它荣幸地调和了激烈冲突兴趣,将教师对文化的要求与国家的实用倾向,将中层社会的家长对英才的渴望与学生对职业训练的需求等等,统统融为一体了。”[6]

虽然《耶鲁报告》无法挽救大学里的古典课程走向衰亡的命运,但美国大学一直在寻找古典课程和自由教育的替代品——核心知识和文化。例如,后来的哈佛大学的通识教育课程以及哥伦比亚大学的现代文明和人文学科课程都是这一努力的重要例子。这些都说明,《耶鲁报告》最为深刻的意义在于,探索如何使高等学校在剧烈变革的外在环境与高等教育内在传统之间保持必要的平衡,使高等教育不因流俗而丧失自身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参考文献

[1]王英杰.论大学的保守性——美国耶鲁大学的文化品格[J].比较教育研究,2003(3):1-6.[2]耶鲁报告(一)[J].国际高等教育研究,2008(1):24.[3]MelvinI,Urofsky.ReformsandResponse:TheYaleReportof1828[J].獺istoryofEducationQuarterly,1995(1):61-64.[4]ArthurLevine.獺andbookonUndergraduateCurriculum[M].SanFrancisco:Jossey-BassPublishers,1978.[5]耶鲁报告(二)[J].国际高等教育研究,2008(2):24-29.[6]JackC.Lane.TheYaleReportof1828andLiberalEducation[J].獺istoryofEducationQuarterly,1987(3):326-335.

第三篇:工业设计论文

工业设计(Industrial Design,简称ID),1980年ICSID(国际工业设计协会联合会)在 巴黎进行的第十一次会议的定义如下:“就批量生产的工业产品而言,凭借训练、技术知识、经验及视

觉感受而赋予材料、构造、形态、色彩、表面加工及装饰新的品质和规格,叫工业设计。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工业设计师应当在上述工业产品全部侧面或其中几个方面进行工作,而且,当需要工

业设计师对包装宣传展示市场开发等问题付出自己的技术知识和经验以及视觉评价能力时,这也属

于工业设计的范畴。”

工业设计主要包括:产品设计,环境设计和平面广告设计。但最为“本分”的还是产品设计,也

是我们要主攻的方向。工业设计不等于纯艺术,尽管造型艺术表现是他的一个组成因素,但它并不

以表现纯粹的个人主观情感及喜好为目的,而是通过设计师的创造性设计服务于“人”的需求,体现

生活的意义,美感以及生命的价值。

工业设计,我们不得不承认是一门来自西方的对于我们而言是新生事物的学科。由于中西方文

化的差异,给我们造成了一些从事它的困难。中国受儒家思想影响根深蒂固,从孔孟两子那里传承

下来了儒家精髓——“仁”,于政为“仁政”,于人为“仁义”,也就是说我们的思想追求的是“以仁为

本”。西方文化强调个性,而且人又是社会的主体,所以很自然西方重视“以人为本”。这点恰好符

合上文所提到的工业设计,服务于“人”的需求。这无疑更加证明出工业设计是西方的,我们有很大的困难来从事它。

放眼二十一世纪,杨振宁博士曾预言:“二十一世纪将是工业设计的世纪,一个不重视工业设计的国家将成为明日的落伍者。”这对于我们无疑更提出了挑战。我认为有以下三点解决办法。首先,从思想上转变。主要针对的是从“以仁为本”到“以人为本”的过度。对此,我不是抨击中国的观念或

是制度,更不是崇洋媚外,我们不能否认西方的先进性,至少在当代人家是符合发展规律的,我们

与人家相比,过于重视表面那些浮华的形式了。但21世纪,简约、务实才是大势所趋。其次,技术

上的飞越。如果只有思想,没有能力,那么该“思想”为空想。技术的进步不只是单一一个部门或是

少数几个部门的工作,这需要整体协作,也就是说需要各条科技战线上的工作人员共同努力完成。

这不仅对工业设计这一学科有推动作用,更是对方方面面起到了巨大改善作用。最后,与国际先进

水平多进行交流。毕竟,工业设计师人家西方的,如果不去向老师求教,那么我们又将走上“闭门

造车”的老路。

谈到老师,工业设计的鼻祖是德国,在美国发展壮大。这里不得不提及德国包豪斯。包豪斯

(Bauhaus)是德国的一所设计学院,由著名建筑设计师沃尔特•格罗佩斯[①]建于1919年。包豪

斯是世界上第一所完全为发展设计教育而建立的学院,它集中体现并发展完善了约翰•拉斯金[②]、威廉•莫里斯[③]以及德国工业同盟[④]、俄国构成主义[⑤]、荷兰风格派[⑥]等优秀设计思想、设计探索与实验成果,成为20世纪欧洲现代主义设计运动的中心,将现代主义设计理论与实践发展

到前所未有的巅峰阶段。

由于个人偏好,在此我将介绍一下虽然不是工业设计师的现代“机械美学”的奠基者——勒•柯布

西耶。勒•柯布西耶(Le—Corbusier,1887~1965),原名查尔斯—爱德华•詹纳德(Charles —Edward Jeanerette),出生于瑞士,曾在法国接受艺术教育,1910年赴柏林并进入贝伦斯设

计事务所工作,受贝伦斯的重要影响,1913年回到瑞士独立创业,专门从事混凝土建筑的设计与研

究。1917年开始定居巴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因建筑活动的停顿,柯布西耶转而从事现代绘画

与雕塑,直接投身于立体主义艺术潮流,努力发展形式要素语言,将精神上的理想主义与机械化、现代化的信条结合起来,从而走上了艺术革命的道路。其代表作品由萨伏伊别墅、朗香教堂等。

放眼21世纪,我认为在设计领域走两方面路线是有很大发展空间的,第一是走现代路线。现代

风格,我上文已提到就是简约、务实。中国的,世界的。这个正如柯布西耶的风格,可以参仿一下

德国的安联球场,那个是我比较喜欢的一个球场建筑。大力发展现代风格至少是不会落伍的,这点

可以肯定。但这就需要不断的丰富自己的知识,不断吸收新生事物,走在时尚的浪尖,绝对不能

OUT。第二,大力发扬中国风。中国的,世界的。就拿奥运会的“福娃”来说,刚一揭晓,我大骂

“太俗”,包括它的外形、它的广告等一切。但后来,逐渐的发觉其实中国的民俗是如此美丽!中国

风,绝对是未来一个能持续流行的风潮。作为中国人我们为何要哈韩哈日?为何不让外国人来哈中?

比如动画片,中国以前的水墨画似的动画片是多么的经典啊,《小蝌蚪找妈妈》《孙悟空大闹天

宫》,还有现在的福娃宣传片。我们可以从故宫的那种建筑风格中找到灵感,但一定要

注意色彩的搭配,像那种红墙绿瓦还是不要尝试的。北京有一个小区就是采用中国的尖顶,给人一种很是抢眼的感觉。提到中国风,不能不提周杰伦和方文山。他们的合作中总会有中国风的火花迸出,而且还

能大红。可见中国风的魅力。

正如我,虽然我刚是个大一的毛头小伙,但我以后对我的规划就是发扬中国风。我小时候学画

学的就是中国画,尤其是工笔,所以对中国画时有一种莫名的感情的。为了现在的专业,我暑假有

学了三个月的素描和色彩。对于中西方的绘画区别,我没有资格去评论,但我想说一下我的感触。

西方画,注重的实形,主要追求是准确表现出你所看到的。中国画更讲究“意”,给人一遐想空间。

也正是中国传统含蓄的一个延伸吧。

最后还是要说,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第四篇:工业设计论文

AP0907411邝巧媚

工业设计与市场

工业设计是一门融科技、艺术、美学、社会学、销售学、市场学等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于一体的新兴综合性学科。工业设计是人— 机(产品)— 环境— 社会的中介,并直接参与影响着人类的生活方式。工业设计的核心是产品设计,是对产品的功能、材料、构造、形态、色彩、表面处理、装饰等诸多因素从社会的、经济的、技术的角度进行综合处理,既要符合人们对产品的物质功能的要求,又要满足人们审美情趣的需要。所以说它是人类科学、艺术、经济、社会有机统一的创造性活动。

工业设计又是一种创造人类生活方式的设计,它通过一定的思维和手段把科技与艺术的潜力充分发挥出来,创造一种使用方式,或者说通过设计思维,词动或协调各种专业技术,创造实现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因此,工业设计又是一种方法论,运用这种方法最大限度地体现人— 机(产品)— 环境— 社会的和谐。

工业设计的目的是人,而产品的策划、设计与开发是实现其目的的手段,是工业设计工作的核心。产品设计的三大要素为;功能与需求、加工技术与材料,审美与创造,三者相互促进、相互制约。其中,加工技术与材料是基础,决定了设计的基本面貌;审美与创造是设计的必要条件;而功能与需求则是设汁的目的和归宿。所以满足人的需求的功能是产品的最重要的属性。

市场,是 产品从生产过程进人消费过程的整个流通领域,是介于商品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一个重要环节。产生市场的基础是商品经济,而市场则是商品经济必然的产物。市场的基才关系是商品供求关系,基本活动是商品交换活动。故有人认为市场是一切商品买卖的总称,不仅包括产品的交换,还包括劳务、信息。

工业设计被称为“创造之神”、“富国之源”。工业设计一直被经济发达国家或地区作为核心战略予以普及与推广。工业设计创意产业助产业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从源头上助推低碳经济实现节能减排任务。产品设计产品研发一直为中国的薄弱环节,提升中国综合国力之软实力必需确立研发设计战略。中国设计创意产业中,工业设计是最具潜力领域之一,同时最需迫切发展的也是工业设计。工业设计改变中国经济“全球制造工厂”角色,实现经济结构转型升级。

1995年-1997年,开创了个人电脑时代的苹果公司股票一路下滑,惨不忍睹,几被收购。公司不得已请回了苹果原CEO史蒂夫·乔布斯。1998年苹果电脑公司正式发布推出了具有全新理念的苹果iMac电脑,将传统PC彼此分离的主机、显示器与音箱融为一体,并摒弃了千篇一律的米黄色外壳,代之以半透明状、五种颜色的彩色外壳。尽管iMac在技术与技能方面并无太多过人之处,且售价比其他电脑高出数百美元,但产品推出市场后,却受到了热烈的欢迎,在美国,当时差不多每隔15秒钟就有一台iMac被售出,苹果公司的股票随之飞速上扬,掀起了一股空前业界狂飙。1998年9月,美国权威市场调查公司PC Data的统计数据表明:上市只有l7天的iMac在8月底迅速跻身美国电脑市场销售排行榜第2名。1998年12月,PC Data报告:在美国市场1998年11月零售和邮购两项排名中,高居榜首,估计占美国PC总销售数量的7.1%和总零售收入的8.2%。据测算,工业品外观每投入1美元,可带来1500美元的收益。日本日立公司的数据则更具说服力,该公司每增加1000亿日元的销售收入,工业设计所占的作用占51%,而设备改造的作用只占12%。

工业设计作为技术和使用之间的桥梁,将纯粹的技术转化为产品,并进一步发展自身价值形成商品。

它的意义在于:挖掘产品或技术内在的价值,并将其与市场需求对接。

工业设计在市场中,可促进科技成果的商品化。长期以来,把科技成果转化成商品一直

是人们关注的一个问题。应该认识到在新产品的开发过程中,技术研究与实验的成功仅仅是完成了一半的工作,只有通过工业设计才能完成另一半的工作,也就是把科技成果转化成为能够被人使用的、便于加工生产的成熟产品,并使之商品化,这样才能把科研成果转化成生产力,从而为企业产生经济效益。工业设计还决定着技术的商品化程度、市场占有率和对销售利润的贡献。企业开发新产品的实力不仅表现在技术的进步、产品的质量与生产效率的提高,还表现在对于动态的市场需求和把技术成果转化成商品的能力,也就是说企业在技木方面和工业设计方面的综合能力,才能反映一个企业开发新产品的实力。

由于设计给企业带来的巨额商业利润,企业开始主动的进行设计,去引导消费的趋向。产品设计的个性化,使产品更具有针对性的面向具体的受众,这就是真正意义上的细分市场。也正是由于工业设计的介入,使我们生活的世界更加的丰富多彩,使我们有了更广阔的生活空间。工业设计在市场细分的过程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设计使企业适应市场,更使企业去引导市场。

工业设计的核心是满足人们的需求,设计人们的生活方式,引导人们消费的新潮流石人类消费需求的更新和变化是无止境的,新产品的开发设计也是无止境的。企业只有抓好工业设计,才能增强产品开发的能力,向市场推出受消费者欢迎的、价廉物美的和功能与外形统一的产品。工业设计是满足市场和消费需求的源泉,是企业活力的保证。良好的工业设计运行机制将不断促进企业产品结构的优化和调整,带来市场的繁荣和经济的发展。企业要树立以工业设计为根本的企业新机制,对待产品、企业、市场要三位一体,不能对那一个方面漠不关心,要每一个方面都重视,要在重视技术,管理硬人才的基础上,大力的发挥工业设计师的软性作用。工业设计要有良好的粘合性,将产品、企业、市场,更协调更紧密的联系起来,为社会创造技术性能的优良,内部结构合理,外观新颖,生产成本低,文化底蕴深厚的产品,为企业带去最丰厚的商业利润,并使市场更加繁荣,更加规范。

第五篇:工业设计论文

工业设计论文

《设计概论》 周锐等编著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年12月第1版2006年12月第1次印刷

工业设计的意义:设计首先是为了延展某种功能,为了很好的满足功能的需要,需要不断的更新改进设计,同时工艺也在不断提高,许多工具渐渐变成了展现技艺的精品。在不断去收美学经验的基础上,一种蕴含了精湛工艺和完美使用功能的新的“美感”渐渐被人们接受、美的体验在生活中被感受、被认识。由此在劳动中体会到了成就感增强了人么的工作乐趣。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人们的物质财富开始大量增加。对美好境界的追求,刺激了美的探索渐渐专门化、职业化。

对于美的探索,人们总结出了许多规律——我们称其为形式法则。这其中许多法则在设计中也具有很好的适用性,推而广之则在很多的日常用品和工具设计中取得成效。“师法自然”既是纯美学的规律也是各手工艺设计领域普遍遵循的规律。当工业化开始的时候,师法自然的规律开始受到强有力的挑战,机械化的理性高速和千百年来人们坚持的自然理念发生了激烈的冲突。经过近百年的设计尝试和思考,人们终于在纯理性的学科——数学当中找到了立足点,并开始接受抽象的数学美感。由此一个现代化的时代到来了,设计以及美学的研究都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时期。

工业设计的本质:按《设计科学名词术语论集》,设计的定义是:一个作业,把所确定的设计任务在一个设计过程中转化为技术任务的具体描述。国际工业设计协会为工业设计下的定义是:以决定工业产品理想目标为目的的创造活动。随着科学的进步,设计不再仅仅依附于有形的产品尸体上,一些软性的技术、服务等要素,也被涵盖在了设计这一大的范畴下。因此上面的这些定义并不能完全的概括设计的本质,为此,一个含义更为广泛、更全面的定义出现了:设计师将需要转化为产品,过程或体系的规定的特性或规定的一组过程。

从这个定义中,我们可以归纳出以下几点:

1、工业设计首先是为了解决问题,满足需求。我们设计的出发点是常常是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正是这些问题激发我们进行积极思考,怎样去改进现有的产品,或是设计一种新的产品来满足自身的需要。满足需求是设计的目标。没有需求,任何设计都失去意义。在针对需求的思考过程中,我们将实际生活中的体验融入设计中,通过对现有产品外型、材料、颜色、加工工艺的改进或创新性设计,解决现有产品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得到一个全新的、能更好地满足我们需要的产品。因此,设计首先是一个解决问题的思考过程。

2、设计的对象是人,同时兼顾自然。设计以人为本。设计是为人类社会服务的,任何违背人性化原则的产品设计都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优秀的设计。同时,在倡导绿色生活、绿色设计的今天,进行一个产品设计还需要考虑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尽量减少对自然的破坏和资源的浪费。将创造“人和自然的和谐状态”作为设计的基本要素之一。用设计服务人类社会的同时,也用设计来关怀自然。

3、设计是一个综合的过程。设计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线性过程,而是一个综合性的有展开有反馈的过程。在设计的展开过程中,我们要综合的将人们的需求和市场、现有技术、材料、工艺结合起来考虑,寻求最佳解决方案,进行设计。在设计过程中,则要考虑人们的需求和生态性原则之间的最佳平衡点。当设计推入市场后,并不是这个设计的终点。还必须要和搜集正对这个产品的消费者使用意见,并将其反馈给设计部门。针对具体的意见对产品进行改造,在投入市场检验。产品就在这一综合的过程中不断改进,以适应时代的变化,成为一个有生命力的产品。

工业设计的特征:本质特征也就是设计的基本出发点。

1、设计要与市场分析精密结合起来。设计必须要了解市场,了解主要消费群体的消费方式,才能把本质充分展示出来。了解生活

才能设计生活。

2、设计的另一特征是它的创造物特征。设计的价值在于独创性,在于通过设计的独创性在社会生活中产生独特影响,所以创造性也是设计的另一本质特征。

3、设计的本质特征的第三方面是科技化、技术化。从设计的技术化特征上说,它的出现就与经济发展、科学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只是由于工业化的特征,把传统的工艺设计改变为工业化的批量生产。

《设计概论》高等院校美术专业系列教材技法理论类

主编:钱凤根舒艳红嶺南美术出版社

版次:2004年9月第一版2004年9月第一次印刷

设计的本质有三种较有代表性的观点:

1、工艺美术说

2、工业设计说、3文化说

(节选工业设计说部分):工业设计说认为,广义的工业设计向我们展示了设计的关系本质。设计是一种关系的表达与处理,这种关系就是人与物的关系。事实上,初期仅以工业制品为对象的工业设计一开始就表达了人与机器的关系,作为工业设计核心的产品设计无疑与人们的衣食住行息息相关。人与机器的关系就是人与物的关系,而工业谁的中心理念功能与形式,或者说功用与审美也是人与物的关系的表达,各种现代设计运动也正是围绕如何表达和处理人与物的关系而展开的。而设计的内涵之所以不断扩展也正是说明了人与物的关系的复杂性,以及人们从多角度全方面考虑人与物的关系尝试。

以工业设计指称设计,这与工艺美术说具有同样的概念含义及时代的局限性。西奈尔当时提出的是一个狭义的工业设计概念,仅指广告上的工业设计产品图像。而西奈尔提出的这个概念却被人们迅速采用并广泛使用,原因在于当时人们的认识导致以工业设计来指称设计,工业设计成了一个代名词。事实上,子从1927年美工工业设计师诺曼.贝尔.盖茨广泛使用这个术语后,工业设计的内涵便逐渐扩展,从其最初仅以工业制品为对象直到后来包括人们生活工作和娱乐的环境,工业设计的内涵不断扩展逐渐演变成现在我们所理解的意义上的设计。因此,随着设计的发展 和认识的提高,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用来指设计的工业设计这一次的内涵的局限性了,于是人们又在工业设计前面加了“广泛的”一词来指称设计。在此,工业设计说和工艺美术说的局限性在根本上是一样的,它们都想试图从一个已有的局部观念出发去怪阔设计的全部内涵。如果说广义的工业设计概念可行,那么广义的工艺美术概念也可行,反之亦然。

工业设计是人类设计的第三个阶段。由于这个阶段的技术和生产力水平的发展,人类已不满足于延续生命意义上的单一生活,人类希望对生活内容有所选择。人类的这种心态在大量生产、大量消费的时代景象中得到了入世的反映。由此,工业设计的本质内涵也就是增加生活内容的生产设计,它是赞美延续了生命的生活设计的发展。

设计的特征作为人类掌握世界的第五种方式,设计从其诞生起便在探索人类更美好、更合理的生活方式。设计之所以能使人类的生活实现更美好、更合理的终极目标,因为设计是科学技术已奢华、生活化的存在方式,是科学技术与艺术结合的产物。由此,设计的艺术和科学技术特征是显而易见的,此外,设计呈现出相互复合文化形态属性,这也能使我们清楚地看到设计中的艺术和科学技术含量。另一方面,无论从终极目标看韩式从文化形态看,设计造物活动优势社会的一种经济现象,具有很强的经济属性。

工业设计的意义:工业设计是机械化大生产的产物,是在现代化生产的条件下,运用科学技术和艺术手段进行产品设计的创造性活动。作为受一定工业设生产条件和生产体系制约的产品设计,在一定程度上也成为一个国家工业生产水平的标志。工业设计的直接目的一

般是在降低企业经营成本的同时,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但它在根本上满足了人的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的提高,成为一个国家工业生产水平的标志。工业设计以艺术与技术为主要支柱,吸收了科技。文化艺术与经济成果,设计美学。人体工程学、生态学、市场学、创造学、技术学等广泛领域,是一门综合性的边缘学科。

《工业产品设计》 编著:余建华 王年文 胡新明

湖北美术出版社

印次:2008年5月第1版2008年5月第一次印刷

工业设计特点:工业发展和劳动分工所带来的工业设计,与其他的艺术活动。生产活动。工艺制作等等,都有着明显的不同,它是各种学科、技术和生没观念相交叉的产物。其主要特点如下:1.工业设计是科学技术与文化艺术相融合、发展的学科。世界本来就是个统一体,但是人们在认识自然界的过程中,为了有条理,易于把握,才把世界、自然规律进行分类,才产生了数学、物理、化学等各种学科,才产生了哲学、美学、艺术各种理论。然而实际上,任何一个实在的东西都应该是全面的,是各种规律、各个侧面的综合,人类的造物活动也不例外。现代工业设计的宗旨是为人类服务,考虑和解决的是“人与物”的协调关系,以满足和引导消费为设计指南。这就要求设计师掌握各种知识、技能,来满足人本身的需要这一目的。因此,工业设计必须吸收和研究科技。文化、艺术、经济等方面的成就,并考虑人的生理和心理的特点,是工业设计既能满足产品技术方面的因素,也要处理艺术方面的内容,从而满足人类需求这一最高目的。所以学科综合性、交叉性是工业设计的基本特征之一。

2.工业设计是人——产品——环境的中介。工业设计研究的对象是“人——机——环境——社会”这一大系统,而工业设计是人——产品——环境的中介。工业设计中的一个基本西乡就是协调与统一,它不仅寻求产品内部的统一,而且更寻求产品与人、产品与环境之协调一致。自然界有着其自己的规律,生物圈也是一样,不容人们去破坏。然而现代工业文明的发展,有着使得人与环境的协调产生偏离正规的趋向,而工业设计也就是人们为了处理这一问题才产生的。所以工业设计从一开始,就必须考虑将要设计的产品会还给环境和人带来生么结果,是否会给人带来一种和谐的享受。3.工业设计以机械化生产为手段,满足大多数人的需求。工业设计是以为社会大众服务为目的的,从这一点上讲,它与艺术表现有着根本的区别。艺术创作不仅只是美学原理运用的过程,而且主要以自我表现为特征。而设计反应的往往是社会的意志、用户的需求。进一步讲,它不是为少数人服务的,而是为大多数人服务的。这是大工业生产方式所决定的。4.工业设计把使用者的利益放在首位。在企业的生产活动中,应该把为用户提供优良的产品放在首位。但实际中那个往往不那么令人如意。企业的目的是利润,利润的大小是企业成败的标志。那么在那样协调消费者与企业之间的矛盾呢?那就是同设计,合理的设计不仅会给用户带来满意的产品,而且可以降低成本,增强企业利润。工业设计绝不牺牲使用者的利益,因为满足人们的需求是工业设计的最高目的。

工业设计的意义:在当今国际市场竞争的格局,往往表现为一种文化的竞争,而文化竞争的背后,实质是设计的竞争。工业设计已成为人类创造和改善生存条件的重要手段之一。它通过对大批量工业产品造型质量的提高和对产品设备部分的合理安排,使产品更加符合人们的生理和心理需求,同时也促进了社会审美意识的普遍提高。因此,它不仅对发展和促进社会经济建设有着重要意义,而且对于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有着潜移默化的积极作用。工业设计活动也社会生产企业直接发生关系,它促进企业中的革新创造,促进商品的多样化以及市场的繁荣,同时也是企业市场竞争的重要手段之一。

工业设计的本质:1970年国际工业设计协会理事会——ICSID为工业设计下了一个完整的定义:“工业设计,是一种根据产业状况以决定制作物品之适应特质的创造活动。适应

物品特质,不单指物品的街头,而是兼顾使用者和制作者双方的观点,是抽象的概念的系统化,完成统一而具体化的物品形象,意即着眼于根本的结构与技能间的相互关系,其根据工业生产的条件扩大了人类环境的局。”ID是一种创造的行为,其目的是决定工业产品的真正品质,所谓真正品质并非指外表,主要是指结构与功能的关系,达到生产者及使用者均达到满意的结果。从根本上来讲,作为人——产品——环境——社会的中介,工业设计是以人的需求为起点,以形形色色的工业产品为载体,借助工业生产的力量,全面参与并深刻影响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它是以创造更加完美的生活方式,改善人类的生存方式和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作为其根本宗旨的。

读书报告:工业设计的意义关于工业设计的意义在多本书上都存在着类似的错误。工业设计的目的是:以设计物为对象,以“人—设计物—环境”系统最优为原则,寻求设计物的解决方案。工业设计的产品包括物质产品和非物质产品,可以是工业化产品,也可以是非工业化产品,甚至还可以包括为解决某种问题的“设计”的“策略与方法”。如银行推出何种为社会提供服务的“产品”,就是一种非物质的非工业化的产品,是为社会提供服务的金融计划与理财策划。计算机软件,也可以是一种非物质化产品。如《设计概论》一书中写到:工业设计是机械化大生产的产物,是在现代化生产的条件下,运用科学技术和艺术手段进行产品设计的创造性活动。作为受一定工业设生产条件和生产体系制约的产品设计,在一定程度上也成为一个国家工业生产水平的标志。工业设计的直接目的一般是在降低企业经营成本的同时,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但它在根本上满足了人的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的提高,成为一个国家工业生产水平的标志。话语中透露出工业设计就是创新产品设计的认识。的确,可得见摸的着的产品是工业设计的一部分,它可以改善人们的生活提高国家的工业化水品、增加企业的利润。但是工业设计是在“人——设计物——环境”系统中的求解行为。只要是解决了问题的即使是虚拟的产物,如商务电子交易等也是优秀的工业设计产品。

工业设计的本质:工业设计的本质是:创造更合理的生存方式,全面提升人的生存质量。其反应出的是设计的人对人的根本态度。工业设计表面上是设计产品但其实质是设计人的生存方式。而上述的书中只是把设计的本质停留在解决问题,处理关系的层度上。如《设计概论》(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一书上说:工业设计首先是为了解决问题,满足需求。《设计概论》(嶺南美术出版社)中工业设计说认为,广义的工业设计向我们展示了设计的关系本质。设计是一种关系的表达与处理,这种关系就是人与物的关系。事实上,初期仅以工业制品为对象的工业设计一开始就表达了人与机器的关系,作为工业设计核心的产品设计无疑与人们的衣食住行息息相关。人与机器的关系就是人与物的关系,而工业谁的中心理念功能与形式,或者说功用与审美也是人与物的关系的表达,各种现代设计运动也正是围绕如何表达和处理人与物的关系而展开的。但《工业产品设计》一书中较正确地指出了工业设计的本质是以人的需求为起点,以形形色色的工业产品为载体,借助工业生产的力量,全面参与并深刻影响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它是以创造更加完美的生活方式,改善人类的生存方式和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作为其根本宗旨的。

工业设计的特征:关于工业设计的特征,上诉的书中都只提到了设计的系统性和人文性。所论述内容总结起来为四点:创新化、科技化、生活化、经济化。只是肤浅地将工业设计的目的当成了工业设计的特征,缺乏了对设计整体过程中的思考,忽视了设计的思维、评价等皆具有工业设计的独特特征。

总结:工业设计是工业化社会的必然需求,是最广大民众对实用价值的必然需求。并且它的实用价值已不仅仅是物本身的可用性,而是让物与使用者的人结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使物的可用性直接衍化为人类自身功能不足的一种延伸,成为人类生产、生活中自身功能不可分割的部分,从而以人、物系统来构成人类的一种崭新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

产品设计作为一种系统中的求解行为,还应该是在系统最优化原则下的求解活动。它不是产品自身封闭系统的“自我完善“行为,它的设计是开放的。它向人开放,向环境开放,把整个系统中其他子系统的对它的约束与制约,及时反应在自身身上,最终使子系统的效率相加与整合,达到”一加一大于二“系统的最优化的目的。

设计的本质不同于目的。所谓本质就是某一事物及行为的根本属性与特征。设计的本质就是研究设计作为人类的创造行为与创造结果所产生的最终影响的对象与最终影响程度。工业设计的本质反映出设计的人对人的根本态度。

工业设计的特征体现在设计的各个阶段中,具体有:

1.设计观念的系统化与设计元素的多元化:从产品的设计环境角度来考察产品设计的系统性。处于设计环境中的产品的设计活动,是产品与构成设计环境的众要素所构成的“人——产品——环境”系统最优化前提下的产品设计的求解行为。从产品自身的功能构成要素来考察产品设计的系统性。产品作为人与环境的中介,合目的性要求使得产品必须满足人对产品的种种需求。因而产品的功能构成就是一个产品的功能系统。

设计目的的人文化与设计对策的多样化:设计的本质是人的生存方式的设计,是更合理生存方式的创造,是人的生存质量的提升。这反映出工业设计的最高目的:体现人的价值与人的尊严。这是的工业设计充分体现出人文性与人文价值。

设计意识的创造性与设计思维的交叉性:对于工业设计来说,设计就是创新,设计就是创造。没有创新的设计不能称之为“设计”,只能称之为COPY与模仿。工业设计的思维特征是逻辑与形象思维的交叉。

设计本质的人文性与设计评价的社会性:文化的定义直接揭示了设计的文化本质。设计目的的人文性与设计涉及的文化领域,表明了设计活动的文化本质。设计服务对象的社会性,决定了工业设计评价的社会性。工业设计既受制于社会,有影响着社会,导致了设计评价的社会性

下载产学研融合造就工业设计精英论文[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产学研融合造就工业设计精英论文[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工业设计论文

    工业设计论文——经典设计及其时代性 姓名:徐海月班级:工业设计(1)班学号:1008011030指导老师:沈燕 在设计领域,‚创新是设计的生命‛已是不争的共识,然而有没有‚常青‛的设计暨‚......

    工业设计导论论文

    工业设计导论论文 在导论课上,我了解了什么是工业设计。在学习工业设计导论之前,我觉得工业设计不就是设计,画画吗!其实并非如此,这其中包含着很大的学问,在设计的同时还要考虑文......

    工业设计论文大全

    工业设计概论论文专业:财务管理 班级: 学号: 姓名:王馨玥班级1111120020036关键字:传统工业设计、现代工业设计、艺术、产品 设计。企业形象设计、环境设计、设计管理 摘要: 工业......

    工业设计论文要求

    1、结合工业造型课程所学知识,对一个或几个你感兴趣的产品进行案例分析,也可以对某个知名工业设计公司,如苹果、索尼、三星等进行分析,分析切入点可以是这个公司设计的产品,公司......

    工业设计概论论文

    摘要: 现在大众越来越喜欢旅行了,不光能脱离尘世的喧嚣,还可以近距离接近大自然,同时又可以放松身心等,但旅行需要带很多东西。所以对所需要带的东西的体积有能小则小的要求,同时......

    工业设计概论结业论文

    包豪斯对工业设计影响 摘要: 本文主要探索包豪斯设计学校指导思想和课程设置对工业设计的影响,并对包豪斯的三个发展阶段作一简单回顾,同时对包豪斯设计思想的起源、发展,以及对......

    现代工业设计论文[推荐]

    工业设计的现代主义论文 电技131班–––––余波 学号:1307010021 首先,很荣幸能选上谢老师的这门课,因为设计是我一直都很喜欢的事情,只是没机会去展现自我。在我的生活中,我经......

    管窥工业设计人才培养论文

    1工科工业设计课程体系的改进与优化工业设计不仅需要设计者有着优良的造型表现能力,还需具备实际的对制造加工、市场的把握能力。目前工科工业设计的培养,从课程体系上来看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