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学生的婚前辅导课程设计论文
摘要:目前大学生恋爱已经是普遍现象,如何开展婚前辅导课程还没有引起足够重视。为了增强大学生恋爱针对性、提升婚姻质量,本文在借鉴国外心理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原生家庭、沟通技巧、冲突解决、婚姻期待四个方面进行大学生婚前辅导的课程设计。
关键词:大学生;婚前辅导;课程设计
1原生家庭
1.1原生家庭对个体亲密关系的影响
个体在原生家庭中获得了基本人际关系的基础。婚后的婚姻家庭问题是个体早期原生家庭中人际关系问题的延展(Hoopes,1987)。这些影响有些是被意识到的,但还有很多是没有被意识到的,这些影响会涉及到个体的信念、态度、行为、自尊、互动模式。
婚前辅导需要帮助情侣对原生家庭的情感氛围、父母之间的关系、父母与自己的关系进行探讨,通过讨论、提问等促使他们反思原生家庭的情感关系亲密或疏离的状况以及自己对于亲密关系的感受和认识。
1.2原生家庭对婚姻态度和婚姻准备的影响
Bowen的家庭系统理论的研究专注在原生家庭的进程上面,比如父母的冲突、家庭的情感健康这些会影响子女对婚姻的情感和态度的因素上。功能不良的家庭进程会对成年后子女对婚姻的态度和情感有消极影响并会对重要亲密关系的准备意识上有消极影响。
这部分辅导内容可以通过对父母关系、父母的冲突和父母解决冲突的方式进行的探讨,来发现父母的婚姻对自己对婚姻的态度的影响。
2沟通
心理学教授SchulzvonThun研究并创立的“四只耳朵”的沟通理论指出了沟通的四个层次。他认为每一个信息都同时含有四个方面,其中一个是主要意图,而其他的和它相呼应。
2.1沟通的四个方面
事实方面:每个信息都会包含着从发送者观点出发的某个事实的信息,语言本身表达了某种确定的事实的信息。
自我暴露方面:即发送者会在信息中暴露出一些关于他自己的东西,一些关于他内心想法、内心的感受、如何看待自己的线索等。
关系方面:每个信息也会表达出信息的发送者和接收者之间的关系,他们对彼此的感觉等。这种类型的信息常常是通过说话者的音调、姿势、面部表情等非语言信息传达的。
请求方面:一个信息不可能是没有原因没有意图的,发送者不仅希望这个信息被理解,更希望接收者能够在某种程度上做出回应。这可能包括了愿望、请求、意见、建议等。
对于这四个层面,接收者也要用“四个耳朵”来接受和解释这些信息。婚前辅导需要帮助情侣来学习沟通的不同的层面,同时情侣通过对沟通的学习来回顾以往的沟通过程,发觉已有的沟通模式。
2.2影响沟通的因素
接收者的自我概念:接收者对自己形象的看法。有着负面自我形象看法的人倾向于把信息理解为对自己的攻击。
发送者的自我概念:对于信息发送者的了解程度会影响我们对他所发出的信息的解读,对于不太了解的人,我们常会形成偏见或是将他归为某种类别。
相关信息:接收者不仅会听到信息,同时也会受其他周围环境因素的影响。通常女性会更倾向于使用关系的耳朵,而男性倾向于使用事实的耳朵。所以双方常常会感觉不被理解。
婚前辅导一个重要的内容是促使情侣之间可以有更有有效的沟通,发现现在沟通中所存在的问题。在这部分要学习一些聆听技巧,如放下自己的想法、尝试从对方的角度来思考等,并做一些有效聆听的练习来强化有效沟通。
3冲突解决
3.1五种应对姿态
冲突解决可以看做是一种在冲突和压力情景下的沟通。萨提亚认为良好的沟通应该是表里一致的沟通,它可以充分考虑到自我、他人、情景共同构成的情境。
不良沟通分别是指责型、讨好型、超理智型和打岔型。
讨好型的人漠视自己的价值感受,以牺牲自我价值为代价。他们会对情境和他人给予充分的尊重,却毫不在意自己的真实感受。
责备是与讨好截然相反的姿态。责备者认为我们应该维护自己的权利,不接受来自任何人的借口、麻烦、辱骂。责备意味着藐视他人,只有自己和情境是需要考虑的。
超理智的沟通模式漠视自己和他人的价值,仅仅关注环境背景。以这种方式行动时,人们不允许自己,也不允许他人关注自己的感受。它反映出这样一个准则,成熟意味着不去触碰、不去审视、不去感受也不去抒发自己的情绪感受。
打岔模式是超理智模式的对立面,处于打岔姿态的人们企图将别人的注意力从正在讨论的话题上岔开。对于他们来说,自我、他人以及他们互动的情境都不具有任何价值。
通过学习萨提亚的表里一致的沟通,情侣双方确认自己的生存姿态和应对冲突的方式。回顾以往发生冲突的情境,情侣双方对冲突过程进行探讨,通过咨询互动发觉在冲突事件中自身的想法、感受、期望等,逐渐建立表里一致的沟通。
3.2互相饶恕
怨恨是不断指责后生出的结果,怨恨缠着过去,一次有一次地让往事重现,每次都重新揭开伤疤,使伤口不能愈合。因此婚前辅导要帮助情侣处理过去冲突所带来的伤害,学习互相饶恕,这对于关系的健康发展非常重要。
这个过程包括确认伤害即表达自己受到伤害的感觉和感觉受伤的原因,敢于面对内心的感受和情绪;彼此道歉,学习说对不起;最后是受伤害的一方学习饶恕。饶恕不是假装无所谓或者是忘记,而是对过去的伤害放手,选择不对对方怀恨在心。
4婚姻期待
每个人进入婚姻时都会有自己的期待,对于婚姻日常生活、家庭角色和责任、如何做决定等都有自己的预设。通过对婚姻期待的探讨使情侣可以发现那些可能对婚后生活带来冲突以及一些不现实的期待,为婚后的生活做准备。
这部分的辅导参考丹尼斯·雷尼的《婚前预备手册》中对婚姻期待的调查,它包括婚后如何做决定、与异性的关系、财务管理、家务管理、养育孩子、娱乐活动、与父母和其他亲属的关系等众多方面被辅导者预先填好自己的答案,在辅导课程中对双方的答案,特别是对双方存在差异的地方进行探讨。在有差异的地方帮助情侣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学习理解对方的期待,逐步建立共识。
总之国内对婚前辅导的研究还比较少。本文旨在从原生家庭、沟通、冲突解决和婚姻期待四个方面进行干预,主题明确,配合使用咨询技术,期望深化两个人对彼此的认识和理解,促使恋爱关系发生实质性变化,为未来的婚姻做好准备。
第二篇:大学生朋辈辅导论文
朋辈干预在介入大学生心理异常的状况存在的问题及
对策
——以南京工程学院为例
社工121 谭姝
近年来,大量的研究及现实表明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形势十分严峻,由于心理异常所导致的悲剧不胜枚举,心理健康问题已经影响到大学生的健康与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校已经认识到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介入力量的不足,朋辈心理辅导作为一种新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越来越受到各大高校的重视。
“朋辈”包含“朋友”和“同辈”双重意思,“朋友”指有过交往并且值得信赖、十分友好的人,“同辈”是指年龄相近者。朋辈心理辅导简称为朋辈辅导,是指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同辈间相互给予心理安慰、鼓励、劝导和支持,提供一种心理咨询功能的帮助过程。
为了确保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积极有效的介入大学生心理异常,南京工程学院出台了与朋辈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的一系列指导性文件。
一、心理联络员制度
从2005年起,我校建立了班级心理联络员制度,班级心理信息员来自于学生,由学校的心理咨询中心对其进行基本的心理咨询与辅导等专业知识的培训,由其向班级同学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一)心理联络员制度存在的问题
9年来,通过这一制度的实施,大大提高了我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度和亲和力,但同时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和矛盾。
1、选拔方式不严格
目前,我校各个班级的心理联络员选拔方式不一,主要有民主选举,自由竞聘,班主任指定或其他班干部指定等方式,对于心理联络员的选拔没有严格的条件限制、对于心理联络员的任用没有严格的筛选程序,很难保证心理联络员的自身素质和人格特征。
2、培训体系不完善
目前,我校对各班级心理联络员的培训形式主要有岗前心理知识培训与讲座教学,案例教学、团体教学、实践教学等形式缺乏,培训质量难以得到保证。
3、工作形式单一化,介入力量不足
目前我校的班级心理联络员的工作模式仍停留在主题班会的形式,对日常生活中班级同学的心理异常难以及时发现,同学对主题班会的积极性不高。
4、班级同学对心理委员的认可度不高
目前,我校将心理联络员定位为班干部,大部分同学不愿意向其透露自己的隐私,院系要求心理联络员及时上报班级同学的异常行为,会被班级同学当成向老师打小报告,从而对其加强排斥,无法达到心理危机干预预警的目的。
5、组织管理不完善
目前,我校的组织班级心理教育活动在组织管理上非常不完善,缺少校方的支持,开展活动没有固定的场所,没有专用的经费,限制了活动的形式与内容,使活动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班级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频率过低,定期举办的活动很少,最终对大学生心理异常的介入成效如何往往也不为人知。
(二)针对心理联络员制度存在的问题的优化策略
针对我校心理联络员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应从优化心理联络员选拔方式、完善培训体系、丰富工作形式、加强同学认可度、完善组织管理体系等五个方面进行优化。
1、优化心理联络员选拔方式
班级心理联络员的自身素质,直接关系到班级同学心理异常介入工作的广度与深度,所以选拔符合条件的班级心理联络员是大学生心理异常介入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根据选拔方式存在的问题,作者认为可以从设置符合规范的报名条件与严格的筛选程序两个方面着手:选拔条件:(1)在同学间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性格开朗,沟通能力强与每位同学都能够进行友好的交流,这样才能及时察觉到班级同学的异常行为,及时进行有效的心理危机与异常行为的介入(2)具有较强的服务意识,具有较高的积极性,心理联络员与其他班委一样,基本职责是为班集体服务(3)具有观察他人和分析问题的能力(4)能够保守秘密。筛选程序:(1)采用自愿报名的方式,自愿报名的同学在报名表上填写个人信息与对心理联络员工作内容的理解,由老师审核通过一部分同学(2)审核通过的同学由院系老师与大众评审同学进行面试,考察其沟通能力、观察能力、积极性、分析问题的能力,按照一定的人数录用表现优异的同学。
2、完善培训体系
对班级心理联络员采用多样化的培训方式,在岗前心理知识培训与讲座教学的基础上,进行案例教学,实践教学,进行全真情境模拟加强各班级心理联络员在大学生心理异常介入过程中的实践能力。
3、丰富工作形式
在主题班会的工作形式下,班级同学在很大程度上处于被动灌输的状态,很难调动其积极性,无法对心理异常的同学进行深度介入。在工作形式上可以增加一些丰富多彩的活动,如个人体验分享、小组讨论辩论、心理测试等形式,激发班级同学的兴趣,让每一位同学参与进来。
4、加强同学认可度
(1)各班级心理联络员积极主动关心每位同学,增强自身的亲切感,拉近与每位同学的距离。
(2)院系应对班级心理联络员的职能进行宣传。
(3)心理联络员以身作则,保守在心理咨询与介入过程中的秘密。
5、完善组织管理
学校应加强对班级心理联络员制度的支持,设立专门的活动资金,安排固定的活动场所,使班级心理教育活动能够定期顺利举行,提高活动的质量。
二、“北斗导航” 自2013年起,我校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为了更好得帮助大一新生解决学习、生活、心理上的一些问题,开展了“北斗导航”朋辈辅导活动,朋辈心理辅导员由具有一定社工专业知识的高年级学生担任,通过事先走访的方式确定大一新生的需求,继而策划活动,如关于学习上的“学姐学长来答疑活动”、关于生活上的“迎秋景踏方山”活动等,一方面通过与大一新生的沟通交流解决他们在学习、生活、心理上的困难,对新生的异常行为及时进行心理干预,另一方面也能达成彼此促进、共同成长的目的。2年来,“北斗导航”朋辈辅导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帮助了大量大一新生更好得融入大学生活,与此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下面作者将具体阐述存在的问题以及优化策略。
(一)“北斗导航”朋辈辅导活动存在的问题
1、来自辅导对象的问题
(1)不了解活动的宗旨,参与动机不明确
很多大一新生,在参与“北斗导航“活动时,没有完全理解活动的宗旨与内容,参与进来仅仅是为了应付老师的要求,导致其在活动过程中,完全当成是来“玩”的,忽略对其的心理调试,无法达到活动的目标。
(2)防备心理强,不愿意敞开心扉
首先,朋辈心理辅导活动主要采取小组活动的方式,辅导对象对组员的防御心理较强,不愿意在活动中坦露心扉,导致心理辅导员无法准确及时得对其心理异常行为进行有效干预。其次,虽然朋辈心理辅导员是具有社工专业知识的高年级学生,切经过岗前培训,但由于其学生身份,其能力与水平难免遭到辅导对象的质疑,对其缺少信任,导致在活动过程中处于观望态度,积极性不高。
2、来自辅导团体的问题
(1)辅导操作形式化,变辅导过程为游戏过程,虽然团体游戏能够创造良好的氛围,调动组员的积极性,使小组成员能够在短时间内建立良好关系,但游戏只是介入手段,不是最终目的,过分依赖于游戏导致对大学新生的心理异常介入程度不够,流于形式,专业性不强。
(2)高年级学生积极性不够高,心理辅导员人手缺乏 由于朋辈心理辅导员来自于人文学院社工与社保专业三年级学生,很多学生考虑到时间问题,不愿意参加朋辈辅导活动,导致辅导对象人数与朋辈辅导员人数比过大,很多朋辈辅导员工作量过大的情况。
(3)朋辈辅导员专业不同导致的价值取向不同
因为朋辈辅导员来自于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社工社保专业的大三学生,因为专业不同,导致不同专业之间的价值取向不同,在工作模式上摩擦较多,无法配合。
3、目前,我校的“北斗导航”朋辈心理辅导活动仅针对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的大一新生的大学生活适应问题及心理异常的介入,深度与广度均不够,没有将我校其他院系其他年级的学生纳入其中,不利于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北斗导航”活动的优化策略
1、针对辅导对象
(1)采用动员大会的形式,动员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大力宣传心理健康知识,明确活动的宗旨和目的,促进学生对心理健康重要性以及朋辈心理辅导的积极作用的理解。
(1)构建多层次的朋辈心理辅导体系,不仅仅局限于游戏活动的形式,运用社会工作的个案工作和小组工作的方法建立辅导者和朋辈辅导员之间的平等的关系,实现社会支持体系的多元化,多重学科知识的借鉴和多种手段的运用。敏锐观察每一辅导对象,对辅导对象的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或干预,增强辅导对象对朋辈心理辅导的理解,增强其对朋辈辅导员的信任感。
2、针对辅导团体
(1)院系相关专业老师加强对朋辈辅导员的指导,设计专业的辅导过程,加强其辅导过程的专业性,有针对性得设计游戏,将辅导过程融入在游戏中,有针对性地对辅导过程进行总结和反思,促进辅导对象与辅导者的沟通成长。
(2)合理安排朋辈辅导活动时间,通过动员大会的形式让高年级学生明白参与朋辈辅导对其自我成长的积极意义,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促进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发展。
(3)对不同专业的朋辈心理辅导员进行专业的培训,不同专业的朋辈辅导员相互配合,取长补短,共同促进大学生心理异常问题的解决。
3、扩大“北斗导航”朋辈辅导活动的广度,将不同院系不同年级的学生纳入到辅导的范围内,加深其深度,不仅仅局限于大一新生的心理异常介入问题,应将大学生各种心理异常纳入其介入范围内,如毕业生的求职与择业问题、大学生的恋爱与性心理问题等。
第三篇:婚前性行为论文
我的婚前性行为观
姓名: 专业: 指导老师: 摘要: 大学生婚前性行为在各高校的比例已逐年上升,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它不仅是一种社会现象,也是个体性心理发展的表现之一;它是生理、心理、主观与客观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情侣间的相互慰藉和性观念的改变是重要原因。本文主要介绍婚前性行为在感情上、精神上、性生活和性和谐方面的作用及影响。
关键词:大学生婚前性行为 感情 性和谐 慎重选择及安全保护 【前言】
在我看来,社会科学是一门研究社会现象的科学,社会现象就是与人的活动有关的现象,而研究人的活动是一门广而杂的学问。
由于历史和传统遗留的意识形态的原因,也许还有其他一些各种各样的原因,中国人在对待“性”的问题上一向趋于保守,尽管在纵向来看,近年来逐渐走向开放,但若作横向比较,和其他一些国家相比还是偏向于保守;当然,我不是说越开放越好,但我觉得精神要文明,科学要昌明,就不应该刻意去回避它,我们现在回避它,做得有点过。所以这个题材可能显得太过“前卫”,但我选择这个题材就是为了表明我的态度,因为婚前性行为已经真真正正成为一个社会问题,你不去关注它,面对它,它还是在发展,而且带来的恶果也显而易见,只有我们去面对它,关注它了,才能解决它。这也就是我所理解的社会科学的一个重要作用:发现社会问题,研究它,解决它,使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
至于这个题材该不该由我这样的大学生去关注,我觉得是的。因为事实表明,相当部分的婚前性行为发生在大学生群体中,大学生群体中相当部分发生过婚前性行为,所以婚前性行为带来的问题也在影响着大学生。作为一个有责任感和有正确态度的大学生,应当去关注。
1、婚前性行为-概述
概念 :没有配偶的男女之间在未履行结婚登记手续的情况下发生的两性关系。是一种违反婚姻与性相统一的法律原则的婚外性行为。婚前性生活体验的上
升趋势,是带有世界性的。基于传统性道德的约束,中国大多数人对婚前性行为持否定态度,但在实际生活中,婚前性行为却大量存在。
2、男女对婚前性行为的看法
男孩子在性的问题上比较草率一些,比较感性一些,比较冲动一些。女孩子的冲动性比男孩子要差一些,但是目前社会也发展得很快,女孩子们也有各式各样的想法,很多女孩子在性方面,开始的时候往往也比较冲动一些,比较草率一些,一旦这种性生活开始以后,往后的发展男、女之间的差异就显示出来了。就是有些女孩子,随着性生活的延长,她对这个男孩子的感情就在慢慢的加深。可是很多男孩子正好相反,随着性生活的延长,他对对方的感情反而变得迟钝。
[1]
3、我的婚前性行为观点
对于中国来说是一个经历和相当长时间的封建统治时期,婚前性行为不免多多少少带给我们一些相对保守和封建的观点和看法。而我认为婚前性行为这是一种在恋爱双方的个人决定。并不能说明这个怎么样?是什么样的人?他们的生活作风怎么样?既然这种行为是双方决定的,也就不会掺杂对或错的因素在里面。只要双方相对自愿,并对未来发生的一些东西有一定的预期。那我认为,这种行为并不能说十分的过分。或者换句话说,不能因为是双方的决定就说从事该这种行为的人,就生活轻抚等等。
我们所说的爱情有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激情;第二个方面是两个人的一种亲密感,简单来讲就是两个人在一起,感到能够互相愿意多说话,愿意沟通,愿意一起做事,愿意一起讨论一些生活上,或者工作上的事情,两个人在谈话、聊天的时候有很多共同的爱好;第三个就是双方愿意对对方做出一种承诺。比如男方想,如果女方得病了,我愿意照顾你,女孩可能会想,如果男孩在工作上,受到什么挫折的话,我愿意鼓励你,愿意帮助你分担负担,这其实就是一种承诺,一种责任,只有满足这三个方面,才很有可能最后走入婚姻的殿堂。
当我们走进婚姻,就会联想到婚姻的和谐与幸福。我个人认为婚姻的本质有三个,第一是经济,需要有基本的生活保障,起码不能饿死。第二是感情,尽管不是爱得轰轰烈烈,但是应该有最起码的好感,否则婚姻将是一场悲剧。第三是
[2]
性生活的和谐,即便再有钱,感情再好,但是一对夫妻没有和谐的性生活,女人容易出墙,男人容易出轨。
我是赞成婚前性行为的,但是反对一夜情和滥交的。首先,我们不得不承认,很多男女婚前发生性行为后就分手了,大部分是女人很伤心。我想这个问题与婚前性行为本身是不矛盾的。我支持婚前性行为,并不是说让两个人随随便便就上床,而是必须建立在双方感情良好,感情很深厚,生活美好幸福,对待感情婚姻都具有很高的责任心,双方都愿意并一起携手共同努力走进属于自己的婚姻的基础上,在谈婚论嫁之前,可以协调一下。男女之间真真的情意到了,双方对彼此都比较了解,在心理上和感情上愿意和对方厮守终身的时候,为什么不能呢?慎重的对待婚前性行为,而不是凭借一种对生理的需要,对性的好奇,草率的,只想要尝试而不顾后果的态度来对待婚前性行为。在没有爱情的床上所进行的性生活是不可能得到心灵的满足,只能让你更带有一种痛苦和内疚。慎重的婚前性行为是有利于婚后的幸福。
3.1 婚前性行为是感情的结晶,是爱的升华,起到一种感情催化剂的作用
感情是一种持久性的优势情绪。我们对感情的追逐,就是希望自己在爱情面前开心,幸福。我认为婚前性行为不是亵渎我们的爱情,而是强化我们的感情,使我们更加珍惜彼此,更加珍惜我们的感情,了解真实的对方,更加具有责任心,使我们更加结合在一起。
对于我的感情来说,我有一份幸福美好的爱情。我们是异地恋,不能每天想见,思念每日伴随,因为思念,每天晚上无心睡眠,每日饭不食夜不能寐,只想每天相见,因为思念,夜里通话缠绵不舍,每天盼着早点相见!虽然这样,但是我和我心爱的人每天都过得很开心很甜蜜,让我觉得我是这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因为我有一个爱我的,疼我的,关心我的人,她让我懂得了如何去爱她,如何去呵护她,如何与她相处,让我们的生活幸福美满。感情的美好让我们对未来充满了美好的愿望,并愿意一起携手共同努力建立属于自己的婚姻,因此我们在还没有结婚时有了性行为。婚前性行为是由我和我心爱的恋人来共同的决定,这让我们的感情变得更好,对待感情多一份责任,让我们感觉到我们就是一个整体,无法分开,无法离弃,让我们彼此之间互相了解,互相信任,同时也丰富我们的生活,添加了更多的快乐,懂得怎么去维护我们的感情。
3.2 婚前性行为是性的协调,性不和谐是婚姻的悲剧
我认为,中国人对于“性”与“爱”的观念理解与诠释上有相对来说一定的误区。曾经在看凤凰卫视的一起节目中,曾经提到中国有很多夫妻在没有在相对来说没有爱的性中生活。我认为这样是很可怕,很令人胆寒的一件事情。
性对婚姻的意义是很重大的。我认为爱情包括情爱和性爱。情爱上双方和谐了,可性爱就一定和谐吗?我国的离婚的人群中,表面看矛盾是生活不和谐造成的,似乎在情爱点。但是,真正纠其深处而言,我想性不和谐是真正的原因。
和谐的性生活不仅仅是夫妻生理的需要,而且还能有助于促进夫妻感情,家庭和睦幸福,提高生活质量。然而在心理学家和婚姻咨询工作者的调查中,夫妻性生活的不协调则在造成夫妻矛盾的诸多因素中占50%的比例,由此可知,性生活的不协调给夫妻生活带来更多的烦恼。我认为性和情是婚姻不可缺少的元素。性生活不和谐,必然会带来身体的不适,进而影响心理的不舒畅,当然就影响心情和做事的态度和方式。还有些人会把对性的不满足通过别的方式发泄出来。我想这样的情况,生活还会美好吗?心理学表明,因为性生活不和谐引起离婚的比例占离婚的总数是很高的。
我认为婚前性行为可以检验双方性是否协调。婚前的性行为可以了解一下双方的性生活是不是协调,是不是和谐。虽然双方感情良好,感情很深厚,对待感情婚姻都具有很高的责任心,双方都愿意并一起携手走进婚姻,但是由于生理和心理方面的原因造成性的不协调,给双方生活带来很大的苦恼。然而,没有经过婚前性行为而走进婚姻,因为不知道在性生活中出现性心理不平衡和性不和谐,但是对方通常将其埋在心里,一定时间后,形成的心理压抑又会进一步加深对性的渴望,进一步的加重性的不和谐,接着一系列的矛盾也随之而来,给双方的生活带来更多的痛苦和烦恼。
婚前和谐的性生活可以给未来婚姻带来幸福,不和谐的性生活是婚姻的悲剧。
3.3 婚前性行为是生活的源泉,是生活的动力
生活对于每个人而言有不同的感悟,也有很多侧面,比如爱情。爱情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是生活的润化剂。我们追求生活,热爱生活,享受生活,是因为
[3]
生活好比一种力量,一种趋势我们前进的力量。我认为婚前性行为就是生活源泉的一种力量。
婚前性行为在丰富我们生活的同时,也带给我们更多的责任。这些责任不仅仅来自于感情,更多的在于如何对待今后一起生活。有性行为后,我们不再是盲目的毫无目的的生活,而是去全面的深思和规划我们未来的生活。因为我们不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整体,会面临各种不同的挑战和困难。婚前性行为后,大部分都会同居,这样使得男女双方具有更多的责任更容易做好明确分工。婚前同居,使男人增强责任。所有婚姻中,都要面对的“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生活,加上房租的更方面开销,算一算,也并不是一笔小数目,这些在婚前同居时代同样会出现,这能够给男性更大的压力,知道爱情和婚姻并不同,促使男人去承受更多的现实的东西,使男人增加责任心。婚前同居,让女人变得更贤惠。女性,同居过后也和恋爱时代有所不同了,不会像之前那样的娇气和不懂事了,能够忍受的慢慢的开始包容对方,因为毕竟这个家是两个人的事情,要两个人来维护,所以接受他就必须接受对方的全部,包括对方双方的公婆和亲戚。这样,在未结婚的小心谨慎之下,更容易能让女人在很短的时间内就体会到结婚的压力,让女人变得更贤惠。
婚前性行为在给我们生活带来一些压力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动力,一种对生活渴望的动力。因为在大学生时期,由于经济和生活条件等各方面的影响,让我们不能享受那甜蜜的生活,婚前性行为使我们在性欲和情感等方面获得一定的满足,再加上我们深爱对方,渴望着我们的生活美满幸福,想要和对方一起携手走进婚姻,为了实现我们的目标,为了使这样的生活一直下去,因此我们需要更加的努力,更加的奋斗,只有去努力了再能更好的去建立属于我们的未来,给我们得生活带来了动力。
对于我而言,我们是异地恋,拥有甜蜜的爱情,让我更加的热爱我们的生活,我知道,我们的爱情来之不易,漫长的等待后让我更加懂得去珍惜,让我更加的舍不得。婚前性行为让我更加具有责任,更加充满动力,因此,为了我们的爱情走得更远,为了让我们的生活不再以电话为生,为了建立我们共同的婚姻,我对生活充满着渴望,对属于我们的未来充满着期待,为了建立属于我们美好的未来,我不断地努力,不断地奋斗,实现我们的目标。
[4]
3.4 婚前性行为给生活带来好处
生活无时无刻不充满着烦恼和压力,当我们遇到时,与心爱的人相处在一起,婚前性行为能缓解我们的烦恼和压力,当我们出现感情矛盾时,性行为可以帮助我瓦解,还进一步增加相互之间的感情,使我们的爱情巩固和发展,当抱着心爱的恋人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入睡,给我们带来好的心情,同时性行为还可以提高我们的自信心。
4、正确的对待婚前性为
如果两个人之间要发生性行为,必须要谨慎小心考虑后果。因为婚前性行为对双方都有很大的影响,如果两个人根本没有打算结婚,那么长期的同居,或者长期的婚前性行为,对两个人的感情是会有影响的。从男方的角度,随着时间的长久,很多男孩子对于这种两个人之间的爱情的激情就会慢慢的降低。比如说原来觉得对方很漂亮,很性感,如果长期一起同居,那么对对方的性感,漂亮这种激情随着时间的延长就会慢慢的降低,就会影响到这个男孩子对女孩子的这种热情。也就是说两个人越是很长时间的同居,最后好象走向破裂的可能性越大一些。从女方的角度讲,有很多女孩子往往还是把性和爱情结合在一起的,开始她可能是好奇发生了性关系,但是随着时间的延长,两个人长时间的同居,女孩子对男孩子的感情就会逐渐的加深,而且很多女孩子有一种错觉,误认为性和爱情是等同的,也就是说如果这个男孩子很主动的发生性行为,就认为他是爱上你了,实际上这是有误差的,很多男孩子是把性和爱是分开的。这样因为性的问题会给女孩造成心理上和生理上严重的创伤,比如说怀孕。
爱是承诺和责任,在发生婚前性行为时,我们要慎重及做好安全准备,让性行为给我们生活带来好处的同时,我们要保护好我们自己,不要让发生行的性后对我们的身体和精神带来严重的影响。
5、对婚前性要提倡安全,性的安全有几个方面
5.1 避孕措施。5.2 防止性传播疾病。
5.3 避免性的心理伤害,对婚前性的心理准备要做好。
6、结论
婚前性行为的作用具有两面性,有好也有坏,因此对待婚前性行为需要慎重。
参考文献
1.李银河.李银河说性第123页.北方文艺出版社2006 2.马建青.心理卫生与心理咨询论丛第157页.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 3.李银河.性别问题第25页.青岛出版社2007 4.佟欣.社会性别研究导论第12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第四篇:大学生婚前性行为安全论文
材料B091 周孝仁 20090234128 大学生婚前性行为安全教育论文
摘要 大学生婚前性行为在各高校的比例已逐年上升,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它不仅是一种社会现象,也是个体性心理发展的表现之一;它是生理、心理、主观与客观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情侣间的相互慰藉和性观念的改变是重要原因;婚前性行为可能给大学生造成许多种消极后果,我们应深入思考大学生婚前性行为的心理原因,引导大学生在恋爱中树立高雅、纯洁、利他(她)、克制的情爱、性爱、婚姻观念,督促学校、家庭、社会重视并给予大学生健康的性教育,使其有一定程度的安全认知,保护自己,爱惜自己,珍惜自己。
关键词大学生婚前性行为 原因及后果 性教育及自我安全问题
一、个案情况及相关背景 一般资料某大学三年级
女
23岁
首次与其男友发生性行为是在20岁
当时是由于“激情燃烧,情到深处”,现已保持这种关系近两年,频率为每周1-2次。案主自述性行为后对他们的恋爱关系并没有增进,而且对自己造成的心理负担不轻,影响自己对自己的主观评价,尤其在不慎怀孕时极为焦虑、紧张,在安全的情况下(正规医院)“采取极端措施”(药流)。
发现自己怀孕时的感受是“仇恨、无助、耻辱”,认为在婚前性行为这件事中一般女方所受的伤害更大,不仅在身体上,可能怀孕、多次流产、甚至不孕不育,卫生状况不太好,可能感染各种妇科疾病,免疫力下降,且心理上的伤害更不容忽视,一旦被身边同学或老师发现要承受一样的目光,认为自己不再纯洁,又担心男友变心后自己会“贬值”。
谈及以后,案主认为如果以后一起生活有可能产生视觉疲劳,“容易婚变”,过早的性生活对双方的身体肯定有影响,很可能影响日后的生活质量”她也说道万一两个人以后不能在一起生活,则对自己有副面影响,也有警示作用,提醒自己对以后的生活谨慎,“当然婚前性行为也不能说没有半点好处,这样的因爱而性是可以理解的,若是可以继续发展下去是最好的”。
在笔者查阅的相关资料中有一些令人惊叹的数字:浙江省疾控中心丛黎明主任的课题组对浙江全省两所综合性大学一至四年级的大学生开展了一项大规模的问卷调查。其中,78%的大学生参加了调查,在调查的22712名大学生中,90%大学生认可婚前性行为:13%的大学生有婚前性行为,大学生首次婚前性行为平均年龄为19.51对,有性行为的大学生中,27.4%有两个及以上性伴侣。[1]社会学家李银河在广州举行的一次性学报告中说上个世界九十年代她曾在北京做调查,发现有婚前性行为的女性占15.5%,前两年上海计生委在婚检中得到的数据中有婚前性行为的女性已经占到69%,她还说这个数据的准确性仍有待证明,但不可否认的是“人们的„童贞‟观念趋于淡薄”。[2]
婚前性行为是一个较为广泛的概念。性科学研究按照性欲满足的分类标准,将人类性行为划分为三种类型:一是核心性性行为,即两性性行为;二是边缘性行为,如接吻、拥抱、爱抚等;三是类性行为。[3] 二
婚前性行为发生的心理原因
(一)主观因素 情侣间情感的相互慰藉。大学生大多在18—25岁之间,此阶段称为成年初期。个体在此阶段的心理发展任务是获得亲密感以避免孤独感,体验爱情的实现,此时青年男女已具备并且自愿去分担相互信任、生儿育女等生活,为进入社会做准备。青年男女在热恋中如痴如醉的拥抱、亲吻、爱抚由此激发起性本能的强烈冲动,万一难以地址则易发生婚前性行为,如本案例中,性爱是爱情的重要基础,是爱情发展的一定程度的自然流露,性的吸引在爱情中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大学生恋人之间通过认真交往,确实为彼此所吸引,认定对方是自己的终身伴侣,以爱情为基础以结婚为目标,在双方自愿的前提下,秉着对双方负责和对他人负责的态度,充分考虑后果而不是一时冲动的支配下的婚前性行为我们是可以理解的。[4] “食色性也”。即性欲是人类最原始的本能之一,力比多在此阶段较为膨胀,若不能及时宣泄欲求得不到满足,甚至压抑。在情绪压抑中性压抑处于最深层次,严重的性压抑常常导致某些心理障碍、精神疾病的重要因素之一。[5]一般性学专家研究认为男性性欲最旺盛的时期为18—25岁,而女性则在30岁以后,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数据表明在婚前性行为中主动者多是男性,在性宣泄中,一时冲动而发生性关系、非法同居、婚前性行为等都是一种赤裸裸的发泄。当然笔者不是提倡大学生以这种方式宣泄,比如“厕所文化”、“卧谈会”体育锻炼,其他文学、艺术创作则是更为提倡的宣泄方式。
大学生婚前性行为带有很强的盲目性、冲动性,它包括一种恋人间相互爱护、彼此尊重、采取防护措施的道德性行为。另一种为一相情愿通过强迫或无视后果而冲动发生的性行为,相比较之下后一种情况发生的性行为给双方造成的心理伤害更大,如本案例中“担心他变心”,有一种把贞节给了他,惟恐被抛弃,更多情况下会迁就、容忍对方,使恋爱路途更加艰辛。而男性一旦与女友发生性关系常开始猜疑“她是否对别人也这样”,导致终止恋爱关系或婚后生活不和谐,因此建议大学生们谨慎考虑婚前性行为可能带来的伤害,做好防护措施,降低可能危害。
3心理不够成熟、模仿他人。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指出人们仅仅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而习得的某种行为并且这样的观察学习效率高、错误率低的特点,本案例中案主一兄一姐在婚前与其女友或男友发生过性行为且都走向婚姻的殿堂,这样身边的典型事例给案主一种信息:因爱而性是伟大的,后果甚至是可以提升情侣间的感情,这样的间接强化在案主身上起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等到自己和其男友恋爱发展到热恋阶段,片面的扩大了婚前性行为的好处而较少有忧患意识。
(二)客观因素 性意识的觉醒。近代社会受西方性知识的广泛传播,使中国沉睡压抑了几千年的性意识开始觉醒。大学生走在时代的前列,崇尚自由精神的张扬和多元价值观的存在,在婚前性行为的问题上,许多大学生选择了新的性伦理观念——“因为我爱他,所以他需要,我就答应他;因为我爱她,要对她负责一辈子,所以何必等到婚后。”[6] 而另外少数大学生在西方性解放思想的影响下,不恰当的追求性解放而放纵自己的情欲,他们看淫秽影视书刊,更加剧了这方面的刺激。
对于大学生,个体的性意识不受压抑也是从大学生活开始,作为80年代年轻人的父母,那一代人还是相当保守的,从孩子上初中就刻意强调不能早恋,视早恋如“洪水猛兽”,家长对孩子的性教育几乎闭口不谈,似乎企图不告知便不发生。但这样往往更加增强了孩子对性的好奇,他们从正式途径学到的性知识相当贫乏,造成对性欲、冲动、遗梦、痛经等生理现象无法解释,觉得神秘又好奇,但又胆怯害怕,想了解但又羞于向别人启齿,对于性行为甚至想体验一下。[7]他们青春期(12—
17、18岁)一直压抑着自己对性的好奇,直到步入大学,远离父母,不再受老师、学校规章制度的束缚,生活日渐散漫加之成人意识已形成,可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不成熟的心理易冲动,于是便模仿、尝试影视情景,极有可能导致婚前性行为。
道德观、贞操观的改变。婚前性行为中的道德问题是性道德的一部分,性别问题专家、社会学家李银河指出人类社会的性道德一般经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是通过法律来肯定一些性行为,惩罚另一些性行为;第二阶段是通过社会舆论规范人类的性行为;第三阶段是性的新道德规范阶段,性是个性化的多元化的、允许人们做出个人选择,在这一阶段的性道德之下,除了伤害他人的性行为,没有哪种性行为被社会歧视或不允许。[8]因此大学婚前性行为以双方自愿快乐为由冠冕堂皇地“将婚前性行为进行到底”,李银河研究表明,目前对于婚前性行为有三种规范:第一种是传统的性道德,以生殖为性的主要目的,完全禁止婚前性行为;第二种是浪漫主义的性规范,它主张爱是性的主要目的,反对随意的性行为,“有爱才有性”,以爱为基础的婚前性行为是可以接受的;第三种是自由主义的性规范,它认为性是人的权利,人有权按自己的意志处置自己的身体,因此,只要双方当事人愿意,无论收费还是不收费,就可以发生性行为。[9]
社会环境较为宽松。我国娱乐圈和演艺界频频暴光某明星未婚同居,而社会舆论越来越重视人的私人领域,很多人也常以“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对待婚前性行为,加之社会舆论监督功能降低,从我们在前文列举的有90%的大学生认可婚前性行为可见,他们认为成年人有权决定个人的性行为,性是完全的私人权利。上世纪80年代,我国废止了对婚前性行为的刑事评价,高校、机关也修订了相应的规章制度,这些都是无声地标志着越来越多的人对大学生婚前性行为的理解,这无疑极大地缓解了大学生婚前性行为的心理压力。[10] 三
大学生婚前性行为的后果
在某大学对大学生婚前性行为后果的调查中有30%的认为在一定程度上伤害了对方,自己有内疚感;19%的人回答分散了学习时间、缩小了交友范围,限制了自己参与学校活动及培养培养社会兴趣;17%的大学生回答因为发生婚前性行为,更加依赖对方,自己的独立感、自我尊严受到影响;15%的大学生后来关系恶化,分手时也有偏执的想法、行为甚至对以后的婚姻、感情不再信任;11%的大学生回答怀孕、流产、身体受到影响;只有8%的人认为可以加固双方的恋爱关系。[11] 四 建议及自我安全意识提高自我教育。
众多研究及事实表明,男生受到西方性解放的影响较大,他们对传统的性道德观念较为淡漠,对婚前性行为的态度较为开放轻率随便和冲动。而女生仍受传统道德观念和社会舆论的影响较大,较注重贞操和感情,保持着较传统、谨慎、保守的态度。因此我们应在男生中,侧重进行社会责任感及婚姻责任感的教育,女生应加强自尊、自强、自爱的教育,使两性关系在“利他”的前提下发展,前述调查中的90%大学生认可婚前性行为,但是在大学生中却仅有16%的人使用安全套,70%左右有性行为的学生认为自己或性伴侣通过性行为感染性病、艾滋病基本不可能,可见大学生在婚前性行为很大部分人忽视了它可能带来的伤害,因此加强学习性健康知识,知道如何为自己、为性伴侣负责。大学生要锻炼自己的道德意志,确立正确的性行为目的和道德动机,在性行为中自觉地运用理性去指导自己的行动,增强婚前性行为的约束能力,不被自己一时冲动或者一时的性欲所支配,做到尊重自己的恋人,维护爱情的纯洁性,对自己、对他人负责。“你想嫁给他,就要引导他;你要珍惜她,就不要伤害她。” 扩大性教育的范围和强度
1995年首都师范大学率先开设了“性健康教育辅修专业”,把生理学、性心理学、性伦理学和性法学等课程升到大学课堂。[12] 但其他高等院校的性教育仍是屈指可数,偶尔开展关于性教育的讲座受到学生们的欢迎也因多种原因没有多次、大范围的开展,在笔者所在的大学中关于性教育的各项活动少之又少,就连每一年的防艾滋病日所开展的教育也是寥寥无几。学校是大学生受教育的主要途径,对大学生生理心理发展都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学校应大胆开设相应的性知识课程,传播性科学,打破性的神秘面纱,使得大学生对性获得科学的认识。同时,学校不仅要进行性知识、性健康的教育,更要注重性道德的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高雅、纯洁、克制、利他(她)的情爱、性爱及婚姻、家庭观念,认识到情爱、性爱、婚姻的不可分割性。要强化道德制度的规约,为增强大学生对婚前性行为的自我约束能力提供制度的伦理关怀。
社会承担职责
各种传媒应负起责任,尤其网络在涉及到两性关系、婚恋关系信息时应当筛选符合社会规范的信息做好导向作用,多开展健康的性文化、道德交流,让大学生在一个相对减少的心理压力及在学习西方文化时尊重传统性文化,不肆意扩大性解放,指引大学生尊重性关系,建立高雅的性关系。
五 参考文献
李银河.李银河说性.北方文艺出版社2006
李银河.两性关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马建青.心理卫生与心理咨询论丛.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
李银河.性别问题.青岛出版社2007
佟欣.社会性别研究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第五篇:课程设计论文
导语:课程设计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锻炼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是对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具体训练和考察过程。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课程设计论文模板。欢迎阅读!
摘要:随着社会对大学生就业安置问题的不断重视,全国各地高等院校对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就业课程也都进行了多种方向的研究,并且取得了一系列的效果。在实践考察中,各地大学生就业课程的效果存在较大的差距,提升大学生就业课程在学生群体中的影响,使就业课程安排的更加容易被学生接受,是当前大学生就业课程设计中的重要任务。本文将大学生课程分为引导类、心理类、实践类三个方面,分别阐述这几类课程所代表的不同意义,以及研究过程中的其他发现,为更好地指导就业课程的设计提供一些思路。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课程设计
社会存在这样一种现象,学校培养的学生与企业需求人才二者“不对口”,而且在供需内容上有一定的偏差。企业需要扎实的基础知识、专业理论知识、较强的动手能力以及对新知识、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能力。而学生群体,一般拥有较扎实的基础知识、较专业的理论知识,对于动手能力、探索能力都因为环境资源的有限,并不能得到较好的培养。作为学生来讲,毕业之后所面临着就业的刚性问题,却因为专业与工作不对口,只好降低自己的求职意愿。对于用人单位来讲,他们不得不实行岗前培训,但岗前培训又是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资源、人力资源以及必要的经济资源。在各个行业还是一个人才流动比较大的的市场前提下,保证人才资源的可靠性是企业优先考虑的原则之一。当代大学生缺乏自主择业的能力,同样缺乏社会资源,但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不应当仅仅将工作摆到学生面前,让学生直接拿走,而是应当授予当代大学生自主择业的技巧和能力。为了缓解当前大学生“就业难”这样的就业压力,大学生在校期间关于就业课程的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进行探究:
1、引导类课程
1.1引导类课程的设置意义
基于我国的教育现状出发,学生从小就顶着巨大的学习压力,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过程中,一方面,紧密的课程安排并没有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独立思考的学习环境;另一方面,对未来择业就业问题概念较为模糊。在学习压力之下,只有极少数的学生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有什么样的目标和理想。在大学里存在着这样的学习现象:大部分学生都在按照学校既定的课时任务机械地学习,只有少数学生能够具有自己的规划选择能力,额外修读与自身实际相关的就业方面的课程。大学生具有极强的可塑性,特别是当代的上世纪90后大学生,他们有着自己的个性特点,有较强的学习创新能力,如若在刚刚进入大学之初就得到了较好的引导,对促进大学生进一步增强对自身能力的认识,对未来职业道路的规划将会起到良好的作用。
1.2引导类课程的侧重点分析
学生的引导主要包括思想和政治两方面的引导。一个人真正的成熟,是从思想成熟开始的,所以正确思想引导在大学课程设置中尤为重要。让学生如何养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是大学教育必须思考的问题。人文方面的课程学校可适当根据学生需求进行合理安排,给予学生正确的思想引导。与此同时,大学生还应了解时事政治,关心国内外局势,明白我国当代发展的重要历史使命和任务。这样,才能够使大学生的把自己的理想与国家的理想联系、同步起来,紧跟时代的步伐,践行自己的人生价值,也为国家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1.3引导类课程所要达到的果效
“随着我国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从2003年开始,进入就业市场的大学生逐年增加,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也随之出现”。[1]合理地设置引导类课程,会为大学生们踏入社会,面对复杂的市场环境打下一定的基础,提升分析以及分辨事物的能力。有利于形成高效的思维逻辑习惯,促进他们更快、更好的树立自己的理想和目标。当他们清楚自己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想要从事什么样的工作之后,他们就会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自己感兴趣的事业当中去,充分发挥学生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这样,我们可以为学生们争取到更多有益的时间来锻炼他们自己。当他们毕业找工作时,将可以更加从容的面对就业问题。
2、心理类课程
2.1心理学习的重要性
在毕业生面临求职工作时,一部分的学生对于就业会表现出焦虑、迷茫等情况,这是因为其没有正确地树立良好的求职心态而造成的。为了避免类似情况的发生,高校在开设就业课程的时候应该适当增设心理学的内容进入其中,有利于广大学生正常心理的发展。在大学的校园里,心理学相关课程不应该是心理学专业学生的专利,在生活压力、学习压力、工作压力日益增大的现代社会,应该普及到每一个在校的大学生。
2.2心理课程的设置
作为就业类课程,在高校中收到教学课时的局限性,并不能够大量投入时间在这些课程上。心理课程的设置要遵循以下几点原则:
(1)注重效率,贴近实际。在课程的设置中,更应该从已有的实践经验角度出发,为大学生在择业中所遇到的具体心理问题进行分析,并告诉他们这些现象都是正常的。
(2)解决方式,有据可循。提出具体的思路方式,指导学生在遇到问题时如何去自我分析,自我解决。或者提供一些倾诉的途径,寻找其他的解决思路,又快又好地解决问题。
3、实践类课程
3.1实践类课程的一般特点
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是当代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原则,理论性课程注重课堂内,注重的是一般性的知识经验的积累;而实践类课程则是注重于课堂外,更加注重的是在专业领域随机应变的能力以及对提高团队的协同能力,一般的实验类型的课程并不具备这些特点,所以严格意义上并不属于实践类型的课程。
3.2实践类课程的具体安排
实践类型课程一般都安排在大学的末端,专业课程结束以后,这样的安排对于学生而言是最合理的。在实践课程安排的过程中,集体实践优先于单独实践,集体实践的优点一方面是安全系数比较高,较容易保障学生的人身安全;另一方面能够发挥集体智慧,享受团队所带来的集体成就感。单独实践中,优点是可选性比较高,能够加强个人的创造能力,较容易快速做出分析决断,提高个人的工作素质和工作能力。
3.3提高实践类课程的效率
在高校的实践类课程的安排里,很大一部分高校的实践类课程的安排是相似甚至相同的,我们可以共享课程经验,总结实践课程安排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及时规避风险,并且共享发展成果,提高高校课程的质量。另一方面,随着实践类课程的普及,一些高校在实践课程的安排中存在着千篇一律的实践内容,并没有太大的促进价值。在实践课程中,更应该注重不可预知的风险的存在,允许课程在一定限度以内发生变化,及时增添新的内容,不断设计新的环节,这样才能够使实践课程真正赋予学生实践的意义与价值。
结束语
在当今大学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就业问题日益突出的今天,在国家教育部门的积极引导之下,全国高校开启了促进就业的浪潮,在各界人士的不断努力之下,大学生的就业安置工作取得了一系列可喜的成果。但是,就业问题的难度还在不断地提高,“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逐步扩大,社会大众对高等教育的期望将会越来越高,在家庭对于高等教育投资不断增大的同时,社会大众普遍关心高等教育能否有合理的投资回报和投资收益”,[2]所以,对于高等院校而言,思维方式和课程结构都需要不断进行改良。本文对于就业方面的高校课程进行了初步的归类分析,旨在对未来的就业安置工作的方向提供一个方向基础,希望在不久的未来,能够看到各高校在促进学生就业方面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
参考文献:
[1]李晓.大学生就业难得思考及其对策[D].湖南师范大学,2007.[2]小向.慢就业[J].中国就业,2015.09.篇
二、课程设计论文模板
摘要:针对工程机械教学与课程的重要性的特点,以培养应用型工程人才为目标,简要讲述工程机械关联性课程体系现状及总结当前课程设计出现的问题与不足,利用关联矩阵法建立关联课程模型,通过逐项比较原理选出较好的方案。在继承原有设计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提出工程机械教学体系与课程设计的建议,对高校的课程教改提供参考。
关键词:工程机械;课程设计;关联矩阵;课程体系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课程设计是工程机械体系教学的关键。高校在课程设计时大多数是局限课本上的题,虽然书本上的题是经过严格的逻辑设计的,但是由于学生本身知识量的有限和对专业的认知等因素,出现“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现象,虽然学习很认真,但是不能将课程与整个体系联系起来,使学生不知道这些知识用来干什么,怎么用。为适应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我们应当进一步完善课堂教学和课程设计,更好地适应世界发展的潮流。当前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主要是:教学结构单一,教学方法“僵硬”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不能发掘课堂上的知识点。针对学生在教学中对知识点的认识不清,不能将整个课程体系结合起来的问题。首先应当转变教学模式,将以前的照套课本式的教学方法转变为兴趣型的教学方式,在教学中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其次就是在课程设计时主要依据学生的实践课程来设定相应的题目,既不脱离教学中的知识点也联系了实践理论,最后在培养目标上我们应当重视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在教学体系中对于一些关联性课程的知识点在课堂上应当做简单地阐述,以培养贯通社会科学,技术科学、人文科学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
一、工程机械关联性课程体系现状
工程机械关联性课程体系的类型主要是以理论为主,其中也有的是理论加实践,如表1所示。当前大多数高等院校的工程机械关联性课程没有实践训练,只是依附于课本上的理论知识。对于有实践训练的课程,这些实践缺乏创新性,内容比较简单,甚至与理论知识缺少内在的联系。同时机械类的课程设计主要是以齿轮减速箱为设计的对象,虽然设计所涉及的面广,但是内容缺乏创新性,每年的课程设计大多都是相同的,所以设计的内容老化与社会实际联系较少,从教学效果的角度看,当前的教学与设计并不能构成一个具有逻辑性的体系。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对人才质量的需求。
二、关联矩阵法建立关联课程模型
目前,为了更好地使关联性课程与教学相融合,在此利用关联矩阵法的原理,建立一种简单的评价体系,使教师能够更好地确定关联性课程的重要性,在设定关联性矩阵时每一门关联性课程对整体教学的影响程度是不同的,这种影响程度可以通过学生对兴趣来确定,这样不同的关联性课程就对应了不同的影响因子,这些影响因子就组成了一个体系,如果关联性课程体系为,那么对应的影响因子就为,通过关联性矩阵原理可知,影响因子体系应当满足:通过关联矩阵的逐项比较原理选出较好的方案。
三、工程机械教学体系与课程设计的建议
工程机械教学体系与课程设计必须要以现代工程教育的实际背景为前提,根据学科的特点在结合学校现有资源,在传统的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创新,通过现有的实验室和企业实习的经验对教学体系进行整合。(1)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所有的实践要根据学生的兴趣来设定,在实践过程中首先需要学生对整个实践的理论知识掌握,在自己动手去做去分析,并在做完后提出自己观点和建议,培养锻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学生进行实验室操作的过程中,需要教师继承并更新以往的设计题目,通过学生们自主提出问题来发掘新的思路,可以通过一个实践引出多个题目,分层次的进行。这样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更好的适应21世纪对创新人才的需求。(3)开展仿真实验:目前对于计算机的运用已经无处不在,它具有进行大量数据的运算、三维物体的动态模拟等功能,能够高效的解决实际运算中的繁琐问题,在实践教学前先通过计算机对整个实践过程进行动态模拟,对于在计算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较好的解决方案,避免在实践过程中出现相应的问题。(4)课程设计联系工程实际:为了增强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在选择课程设计的题目时,我们可以从在工厂参观学习的车间中选出一些覆盖面广且具有一定创新性的零件作为设计的对象。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对实际工程问题有叫清晰的认识,我们可以邀请工厂里的工程师走进教室,对学生的设计提出实际性的问题及触发学生的灵感。
四、总结
课程设计与教学体系的设定是高校工程机械体系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中,教学体系的设定直接影响人才的培养。因此,以工程机械教学体系为前提,加强教学和课程设计与工程实际相结合,探索新的教学思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确保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提高毕业人才质量。
参考文献:
[1]朱高峰.工程教育的几个问题探讨[J].中国高等教育,2010
[2]王鑫.王静.工程教育体系下机械设计课程实验和实践环节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0
[3]程宪宝,艳芬.基于关联矩阵法的高校教材选用方案研究[J].教育探索,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