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发展格局科学内涵专题学习发言[范文模版]
新发展格局的科学内涵专题 学习发言
2020 年,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深入阐述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内涵特征和加快形成新发展格局的战略部署、有效路径。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对于加快形成新发展格局、确保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圆满收官、推动“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新发展格局不是封闭的国内循环,而是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从经济学意义上分析,国内大循环是以满足国内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国内分工体系和市场体系为载体,以国际分工和国际市场为补充和支持,以国民经济循环顺畅、国内分工不断深化、国家技术水平不断进步为内生动力的经济循环体系。国际大循环是以国际分工和国际市场为基础,以国际产业链和价值链为依托,以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和国际金融为主要表现形式,各经济体基于比较优势相互竞争、相互依存的经济循环体系。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国际大循环必然与各国经济循环相对接,各国经济也需要在开放中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才能实现更好发展。新发展格局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并不意味着不重视对外开放,也不意味着要挤压或放弃国际大循环,而是在更高水平融入国际经济循环体系的同时,从我国国情出发,遵循大国经济发展规律,以畅通国民
经济循环为主构建新发展格局,以国内分工和技术创新的发展推动国际分工和国际技术创新的发展。
新发展格局不是对过去发展战略的否定,而是在新发展阶段对发展战略的提升和深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为构建新发展格局奠定了坚实的供给基础、需求基础、制度基础、实践基础、理论基础,提供了战略窗口期。新发展格局是我们党顺应经济发展规律,着眼于发挥我国具有全球最完整且规模最大的工业体系、强大的生产能力、完善的配套能力、超大规模内需市场、投资需求潜力巨大等发展优势,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提出的,是对既有发展战略的提升和深化。换言之,新发展格局是高质量发展在新发展阶段的具体体现,构建新发展格局依然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等一系列重大国家战略。同时,在新发展阶段实现更高质量发展,也需要根据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围绕构建新发展格局进行新一轮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因此,新发展格局具有继承与创新辩证统一的内涵和特征。
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扭住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内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扭住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就要把满足国内需求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使生产、分配、流通、消费更多依托国内市场,提升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形成需求牵
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适应我国消费结构升级进程加快的趋势,既稳步提高居民收入水平、打通阻碍释放消费潜力的痛点和堵点,又积极扩大优质商品进口,满足不同类型人群的消费需求;用好积极财政政策,扩大有效投资,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深入推进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加快国家重大战略项目实施步伐,促进技术进步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在新发展格局中,供求平衡关系不仅体现在静态视角下供求的总量平衡,而且体现在适配性上的高水平动态平衡。
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抓住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这个关键。实践证明,只有把关键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才能建立起不受制于人的产业链供应链,畅通国内大循环。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不仅是成功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而且是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形成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关键,关乎我国发展全局和经济安全。要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加强科技创新和技术攻关,强化关键环节、关键领域、关键产品保障能力;对标世界一流,加强前沿探索和前瞻布局,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打造发展新优势。
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一个全局性的战略决策,也是一个着眼长久的战略决策。应当认识到,发展国内大循环,不是要让各地搞区域内循环或产业内循环,而是要促进各个地区、各个产业之间的分工
协作和贸易流通,畅通整个国民经济循环。构建新发展格局,是应对中长期问题、重塑我国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国家整体性战略决策,是事关全局的系统性深层次变革,是大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下加速变化的必然选择,而不是应对某个局部、某一问题的被动之举。在理论和实践中,须从全国一盘棋的高度看待国内大循环,把新发展格局放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中来把握。
第二篇:“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研讨发言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研讨发言
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党中央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作出的重大战略抉择,是一场事关全局的系统性深层次变革。“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提出以后,各方面的专家学者都在热议,作了很多解读探讨,我在学习中对这方面的问题也作了一些思考,感到对这一新发展格局可以从这么几个层面来认识:
首先,这不是权宜之计,而是事关长远的战略考量。当前,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明显抬头,逆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世界经济存在很大的不稳定不确定性。在这个背景下,我国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和地位受到了较大挑战,而同时经过几十年的快速发展,我们积果了比较雄厚的物质基础,具有规模广阔、需求多样的国内消费市场。面对内外环境的深刻变化,加快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并不是短期应对新情况新问题的应急之举,而是党中央着眼“两个大局”作出的主动战略抉择。
其次,这不是内敛收缩,而是内外联动的互促互进。尽管首先强调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这表明要比以前更重视国内市场的开拓和产业的培育,但大家可千万不要以为会回到关起门来自拉自唱、自娱自乐的闭关锁国的老路上去;也不是攻其一点、不及其余,而是内外兼修,把经济循环的毛细血管,特别是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个环节打通畅通,是全要素生产率的协调联动、全面提高。
第三,这不是新瓶旧酒,而是发展格局的全面重塑。“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关键在“新”,它不是单纯从过去也曾努力着力过的投资、消费、外贸等传统格局或单一领域发力,而是对发展理念、发展模式、发展路径的全方位重构重塑。
第四,这不是自选题目,而是必答题目的共同选项。对各地来讲,“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不仅是中央提出的宏观战略,也不是只涉及东南沿海或部分地区的发展要求,更不是一个说说而已的概念提法,而事实上,它将推动各类资源要素加速流动,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加剧各地发展的整合分化,带来新一轮区域发展格局的“大洗牌”“大调整”。每一个地方,自愿也好、被动也罢,都不可避免地要融入其中,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主动参与、积极对号、找准定位、重塑优势,真正把理论上的有利变为事实上的有利。当然,对“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认识和讨论还在不断深化,我们各级各方面都要积极思考研究,结合“十四五”规划编制,深度谋划我市融入“双循环”的路径举措。这里,我主要谈3个方面:
一要找准优势。只有找准自身参与“双循环”的优势在哪里,我们才能握有本钱,占领制高点,下好先手棋。我体会,我市的优势主要在这样几个方面。
首先一个是悠久的文明文化。这是我们最重要的优势、最大的“本钱”,觉得最显著的是古老、厚重、多元三大特点。
说它古老,主要表现在**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大地湾文化8000年就是明证),是追寻人文始祖的寻根地(三皇五帝首推伏载就是标志),是周人秦人定鼎中原的崛起地,是我国古代文明的重要标本地,是多元宗教文化的早期传播流行地,是李氏祖根的所在地。这不是我们自卖自夸,著名历史学家李学勤先生就曾说过:“中国历史文化早期的一系列核心疑问和谜团,恐怕都不得不求解于**。”
说它厚重,主要表现在“先河”“先祖”“先资”“先烈”四先上。先河:新石器时代文明之先河。**发现的大地湾新石器遣址,保存了我国最早形成系列的原始建筑群,有中国最早的果、最早的彩陶、最早的官脱式建筑、最早的“混凝土”地面和最早的地面绘画等六项“中国之最”。同时,中华医学中的《黄帝内经》是中国最早的典籍之一,《针灸甲乙经》是中国第一部针灸学的专著,这两部具有重大奠基性的著作都产生在**。先祖:有人文始祖伏羲、轩辕黄帝、周秦先祖等。先贤:**自古多名流,据史料记载,自远古至清代,**在国内乃至世界范国内具有一定影响的历史人物大约有1400多人,功臣、战将、诗人、学者群星璀璨。先烈:**是一片红色热土,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创建了的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并在此建立了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红军长征2年多,有1年多在我省,红军足迹遍布我市所有县区,范围最广、时间最长,为党中央最终在陕北立足作出了重大的不可替代不可磨灭的贡献。
说它多元,至少体现在这么四个方面,一是地处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三大高原“交汇处”,地形地貌多元;二是整个大陆6种气候中我市是4种气候的“交叉带”,物种物象多元;三是4大古文明、6大宗教的“交汇地”,文明文化多元;四是地处我国农牧“交错带”,生产生活方式多元。我们把文化放在打造“五个制高点”第一位、把文化旅游作为十大生态产业首位产业,就是因为这是我们不可多得的立足之本。
第二是富集的能源矿产。
除上面我讲到的能源外,我市还有丰富的有色金属、稀有金属等矿产资源,特别是煤炭、石油储量巨大,随着“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加快形成,这些能源资源优势仍有很大的空间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
第三是较好的产业基础。
从“一五”时期开发建设,国家156项援建项目16项落户我省,其中落户我市2项,形成了以石油化工、有色冶金、机械电子、国防军工等为主的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这是我们参与“双循环”的“老本钱”。
第四是广袤的土地资源。
土地面积居全省第*位,而且光热资源充足、昼夜温差大,具有发展特色农业和优质高效农业的有利条件,许多特色农产品包括中药材,无论是种植面积还是产量在全国都名列前茅,还有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这些都是我们可以深挖的巨大潜力。第五是独特的地理区位。
东西狭长的地形把陕、川、青、宁、新、内蒙和蒙古国串联起来,具有“座中七联”的区位优势,特别是“一带一路”的提出和西部陆海新通道的建设,我们成为“一带一路”的“十字交叉口”,从后卫变成了前锋,参与“双循环”能够南北均沾、左右逢源。二要重点突破。面对“双循环”,我们如何参与,着力点、切入点究竟在哪里。我认为,基于发展趋势、**市情和现状条件,最最重要的还在于增强自身发展能力。具体来看,是不是可以在“四点”和“六能”上进行突破。
“四点”,即立足基点,内外兼修;疏通堵点,破立并举;补齐断点,供需适配;引燃爆点,主体优先。
立足基点,内外兼修,就是扭住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更加重视消费的基础性作用和投资的关键性作用,着力稳定市场预期,提高社会资本投资积极性,改善资源配置效率,促进就业持续扩大和收入持续提高,同时实行更高水平开放,继续以开放的姿态深度融入全国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形成内需外需兼容互补的良性局面。
疏通堵点,破立并举,就是通过更大力度的改革创新,打破部分行业的“政策性”梗阻、“体制性”障碍,重点在国企混改、科技创新、管商环境、新型城镇化等方面攻坚突破,加快构建高标准高效率市场体系,着力提升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
补齐断点,供需适配,就是要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聚焦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四大环节,以全产业链的思维加快补齐产业链条上的断点、漏眼和彩项,把“微笑曲线”尽可能延伸到两头,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
引燃爆点,主体优先,就是牢固树立和深入践行企业是老大、政府是“店小二”的理念,坚持“政府创造环境,企业创造财富”,用活用好政府和市场“两只手”,依托大企业、大项目、大资本的进入和带动,加快培育几个千亿级产值爆发性增长的产业,构建我市参与“双循环”的强大支撑。
“六能”,就是聚焦产业赋能、枢纽聚能、创新激能、城
乡释能、开放拓能、要素助能等6个方面精准发力、突破见效。
产业赋能,就是要紧扣循环培育壮大产业爆发点。这里我要强调的是,产业培育不仅要盯着“高精尖”,也要注重扶持民生领域、事关民众衣食住行医的“原始、基本、微小”的消费类企业。比如,文化旅游业中,可以借鉴故宫文创、云南普洱茶等好的做法,培育我市旅游产品开发公司,以“大地湾女神”“东方微笑”“麦积山”等文化元素为切入点,努力打造“人见人爱、非买不可”的文创爆品。
枢纽聚能,就是要从物流商贸业发展的规律出发,完善
综合交通网络,抓住当前国内外大宗商品供给和市场变化的机遇,打造千万吨级石油天然气、兰州新区粮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战略物资“三大战略物资储备基地”,加快把我市通道区位优势转化为经济循环优势。
创新激能,就是要构建创新平台共建、创新资源共用、创新成果共享的新机制,特别是深化与上海张江自创区合作,建设区域协同创新共同体。要着眼积木式创新、渐进式创新、颠覆性创新这三大类创新,发挥好兰州科技大市场的作用,在全市范围内摸排技术宝贝,壮大华天科技,建立我省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项目库,以创新创业引城乡释能,这是下一步我们挖据市场空同、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要围绕破解城乡结构性问题,优化区域空间结构和区城发展布局,注重都市圈、县城、小城镇三级区城联动发展,推动陇东南组团发展,增强我市与陕、川、青、宁、新、内蒙的深度合作。
开放拓能,就是要牢记“**最大的机遇在于‘一带一路’”,继续做好巩固东连、向西为主、深耕南向、促进北拓的文章,发展物流经济、临空经济、口岸经济,实施好“蒙煤入甘”项目,大力拓展南亚贸易通道,谋划建设“一带一路”特色服务贸易出口基地,拓展未来发展的新空间和新优势。
要素助能,我前面已经专门谈了一些意见,总的就是要切切实失多想办法、多出新招、多走新路,盘活激发各类要素能量。
三要内外兼修。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休,绝不是关起门来封闭运行,而是使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更好地联通通联。去年我们组团到东南亚四国访问,与政界、商界和相关人士交流的过程中,明显感受到他们对“一带一路”建设的期望,也包括与**交流合作的极大愿望。应该说,我市对外开放的空间和市场是广阔的,我们要“东面不亮西边亮,黑了北方有南方”,深挖中西亚、中东欧、东南亚市场潜力,依托西部陆海新通道,持续推进陆港、空港、兰州国家物流枢纽等平台建设,加强与沿线国家合作对接,加快构建内外兼顾、陆海联动、向西为主、多向并进的开放新格局。
第三篇:在新发展格局中撬动乡村振兴
在新发展格局中撬动乡村振兴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作为新发展格局中的重要环节,乡村振兴关乎国家发展全局。如何推进乡村振兴,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了一系列重要部署和指示,这为乡村振兴的扎实落地指明了方向。
新发展格局强调的是“立足国内大循环,发挥比较优势,协同推进强大国内市场和贸易强国建设”。而乡村振兴恰恰为此提供了广阔阵地,因为“十四五”期间乡村振兴的重点任务是乡村建设,乡村建设的关键又是“完善乡村水、电、路、气、通信、广播电视、物流等基础设施”。这些都对刺激国内市场的需求意义重大。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远景目标过程中,“三农”问题决不能拖后腿,所以在前不久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指出,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任何一项战略的顺利实施,离不开相关配套措施的支撑,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作为站在“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点上的重要会议,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作出了详细规划。
一、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为乡村振兴奠定了基础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体系优化升级”。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产业振兴,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指出的那样,“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要振兴。要鼓励和扶持农民群众立足本地资源发展特色农业、乡村旅游、庭院经济,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要加强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因地制宜发展乡村产业,精心选择产业项目,确保成功率和可持续发展。要把群众受益摆在突出位置,从产业扶持、金融信贷、农业保险等方面出台政策,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持。”“要加快发展乡村产业,顺应产业发展规律,立足当地特色资源,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壮大,优化产业布局,完善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落地见效,要加快发展乡村产业。支撑乡村振兴的产业不是城市淘汰的产业,乡村更不是城市落后产业的承接地,而是适应农村发展规律和本地特色资源的产业组合和产业结构。对农村来说,就是促进农业产品供给能够更好适应市场变化需求的产业,并在确保“有”的基础上向“好”转变,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用全产业链开发的思维,将发展特色农业与农产品加工、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统筹布局、一体发展。这一点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也作出了明确部署,“推动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深度融合,加快推进服务业数字化。”由此可见,现代产业体系的发展为乡村产业的重构和提升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二、扩大内需战略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支撑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把扩大内需作为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战略基点,提出“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扩大内需战略与乡村振兴战略是互相依存发展的共同体,当前乡村振兴最核心的任务是乡村建设。客观地说,长期以来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重心在城镇,乡村建设相对滞后,部分乡村公路和村内路面建设仍处于较低水平,这些差距就直接导致了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的不平衡,进而导致农村产业发展缺乏支撑点、农村人口纷纷涌向城市、引进到农村的人才难以留住等问题,现在乡村建设行动的开展就为改变这一状况奠定了基础。
应该说,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情况下,乡村建设是扩大内需的重要环节,因为农业农村发展有着巨大投资需求空间,“十四五”期间我国乡村建设行动的重点是完善乡村的水、电、路、气、通信、物流等服务于农村生产生活的各类基础设施,逐渐形成布局合理、城乡互通的基础设施体系,比如交通设施建设,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就作出了明确部署,“加快城市群和都市圈轨道交通网络化,提高农村和边境地区交通通达深度。”因此,用好乡村建设这个空间,既可以更好地发挥投资的关键作用,也可以启动生产、消费等各种内需产业的发展,同时因为乡村建设这一市场巨大,对扩大内需战略和乡村建设来说都是双赢共进。
三、科技的发展赋能乡村振兴
作为潜力巨大的市场,乡村的全方位发展前景广阔。乡村振兴的基础是产业振兴,而产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支撑,当前乡村产业发展有的具备一定基础,有的还是空白,即使具备基础的也多是中小型产业,所以随着科技的发展,对已有产业进行转型升级也就比较容易。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对科技发展作出了明确规划,强调:“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教强国。”“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举国体制,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提高创新链的整体效能。”科技进步所带来的红利是惠及国内所有行业和产业的,当前“科技+”模式已成为科技兴农的主流。
当前的诸多科技成果已在农村得到了应用,比如电商、数字产业等引领了农村很多产业的发展,尤其是方兴未艾的数字技术产业,不但使农民享受到了便捷服务,而且还推动了乡村社会治理、文明建设、文化传播等诸多方面。相关数据显示,在脱贫攻坚过程中,科技力量的发挥不容小觑,很多村庄靠自己的特色产品和智能化服务实现了脱贫,有关部门更是建立了困难地区特色产品网络销售平台,如果没有数字化技术,显然这种平台的建设是不可能的。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要坚决守住脱贫攻坚成果,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不留空当,政策不留空白。”“有效衔接”的核心有两个,一是“有效”,二是“链接”,也就是说“衔接”必须是有效的,实现这种“衔接”一是靠稳定的政策,二是靠科技的配合,二者相辅相成,才能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地生根,也才能使科技真正赋能乡村振兴。
第四篇:“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专题党课讲稿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专题党课讲稿范文
一、中国面对的国际经济环境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加剧了大变局之“变”,世界经济发生了许多根本性变化。特别是中美经贸关系的变化深刻影响着中国与美国、与世界的经济关系。这些外部环境变化对于中国经济发展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
(一)世界经济稳定增长态势终结
经历2008年金融危机洗礼后,2010年世界经济出现明显的回升势头。在2010年至2019年的十年里,全球GDP总体呈上升趋势,年均增长率保持在3%左右。但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后,由于疫情冲击和行政管控带来的次生经济灾害巨大,全球经济增长态势终结,将进入下行调整期。
2021年4月22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了《世界经济展望报告》。报告认为,2020年全球经济萎缩3.3%,衰退程度比2008年金融危机时还要严重,可以说是二战以来最严重的衰退。同时,报告还认为,2021年全球经济提速,经济增长将达6%,但各国经济复苏进展不一且存在明显分化,中国经济复苏领先全球,经济增长将达8.1%。并预测,2022年全球经济增长将放缓至4.4%。
总之,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加速终结了全球经济高速增长的态势。在全球经济下行过程中,随着疫情的逐渐好转,经济增长可能出现短暂反弹,之后放缓,全球经济波动幅度将会增大,持续稳定较高的增长恐难实现。
(二)全球供应链遭受重创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蔓延,世界各地均采取了较为严格的边境管控措施,限制了人员特别是货物的流动,这使得国际贸易大幅度萎缩,全球供应链出现裂痕。尽管有志之士呼吁要加强全球供应链的国际合作,但疫情蔓延引发的以xx利益和公共安全为名的调整供应链、建立本土供应链体系倾向,将加速全球供应链收缩,打击生产全球化、投资全球化。
中间品贸易萎缩,国际投资加速下滑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全球供应链体系的发展,中间品贸易已经成为国际贸易的主体。我国作为货物贸易大国,在全球中间品贸易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中间品出口占我国出口总额的40%以上,占全球中间品出口的10%以上,中间品进口占进口总额的70%以上,占全球中间品进口的15%以上。新冠肺炎疫情导致全球供应链收缩,将加剧中间品贸易萎缩,对我国中间品贸易构成一定冲击。
在生产全球化中,国际直接投资迅猛发展,2007年达到创纪录的1.83万亿美元,但在金融危机后大幅下挫。近年来,全球国际直接投资一直低迷,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下更是出现了断崖式下跌,2020年全球国际直接投资金额下降了42%。受疫情影响,生产、投资全球化收缩,国际直接投资将陷入相对低迷期。
(四)利己主义抬头,高标准经贸规则遇阻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前,一些xx实行的单边主义,已经对经济全球化和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的有效性构成威胁。面对新冠肺炎疫情这一人类共同面对的公共卫生危机,原本需要各国团结协作、联合抗疫,强化各国间经济政策协调,共同抵御经济下行风险,但却出现以邻为壑、推脱责任、指责他国的非理性行为,排外情绪、极端的民族主义和利己主义思维开始抬头。单边的利己主义与加强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的冲突,将成为未来困扰经济全球化发展的突出矛盾。
在疫情发生之前,全球经济治理机制的缺陷就已暴露无遗。比如,不能有效解决世界市场资源配置效率偏低以及全球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的问题;在经济全球化中,各国发展差距不是缩小而是拉大,各国之间以及国内不同阶层之间经济利益分配不均衡;一国经济金融风险向世界传递加剧世界经济动荡,等等。面对这些问题,改革全球经济治理机制的呼声日隆。但是,疫情中出现利己主义的非理性思维和行为,会进一步割裂、分化各国对待经济全球化的态度。这时,建立高标准的贸易投资自由化规则体系就更难取得国际共识,完善全球经济治理机制的阻碍和难度就会不断加大。
(五)中美经贸关系变化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各国在经济政策上都采取了很多应对措施。美国也不例外,它实行了扩张性财政政策,这样使本已岌岌可危的财政状况雪上加霜。2019年,美国政府债务总量就已达到23.2万亿美元,与GDP的比率升至108%,大幅高于2006年即金融危机爆发前63%的比率。2020年,美国预算赤字达到创纪录的3.132万亿美元,占GDP的16%。美国国债总额达到27.41万亿美元,相当于2020年预计GDP的130%以上,创造了二战后的新纪录。
面对难解的债务状况,美国不得不依赖增加对外负债,扩大资本账户的顺差。而为了保持并扩大资本账户顺差,美国必然会扮演扰乱国际秩序的角色,打压竞争对手,比如中国,让寻求安全的避险资金流入美国,以此缓解财政窘境。这就是美国谋求遏制中国发展的背景。当然,美国还可以采取另一种方法,就是增加税收。通过增加税收来增加财政收入,使财政收支差额减少,赤字率下降,这样债务依赖也会有所降低。但是,加税的结果却不利于投资者获得更高收益,也不利于刺激消费。可见,这对美国宏观经济运行来说是一把“双刃剑”。
以上就是中国在寻求长期稳定发展过程中要面对的国际环境。当然,经济全球化不会停止前行的脚步,世界各国加强合作的愿望仍旧突出。中国会在全球化过程中继续扮演着重要角色,也会在扩大开放过程中寻求更多与各国合作的机会,推动世界经济稳定发展,同时也为自身发展赢得相对稳定的外部环境。
二、中国国内经济环境变化
我国国内经济环境和长期的趋势性变化明显,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二)经济发展阶段发生变化
工业化加速扩张时期已经结束,国民经济正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成为主要特征。
比较优势发生变化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生产要素成本优势明显。当时,我们充分利用了这一优势,凭借廉价的土地资源和廉价的劳动力成本,大力吸收外商投资,推动工业化的迅猛发展,实现了对外贸易的快速增长。而外资、外贸的快速发展也拉动了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但是,随着近年来劳动力、土地等要素成本的全面上涨,我国生产要素成本优势不断弱化。在这一条件下,我们必须培育新的竞争优势。也就是说,我们要通过创新推动技术进步,提升要素效率,从而形成新的竞争优势。
(四)经济增长方式发生变化
外延型经济增长方式难以为继,我们必须走依靠技术创新推动集约式内涵型经济增长道路,也就是走依靠技术创新推动经济发展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2020年中国经济发展状况
面对当前国际经济环境发生的重大根本性变化,以及国内正处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2020年我国经济发展到底交出了一份怎样的答卷?我们通过一组数据来了解一下。
(一)我国宏观经济运行情况
2020年我国GDP增长2.3%,是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xx。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持续性蔓延,给世界经济带来强烈的负面冲击,世界经济增速比2019年下降了约6.5个百分点。而中国经济增速虽然也下降了3.8个百分点,但依然实现了正增长。中国经济的表现还是非常亮眼的。
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2%,与2019年持平,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2%,上升了0.6个百分点。可以说,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条件下,我国城镇失业率还保持相对稳定,这是超乎想象的。
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5%,在合理预期内。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1.8%,较2019年有微幅下滑,表明人们对投资品需求相对低迷。
xx外汇储备32165亿美元,比2019年末增加1086亿美元。这是中国xx实力增强、国内社会稳定的一个重要条件。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1981亿元,比2019年下降3.9%。中国是一个消费大国,消费需求稳定对于中国经济稳定至关重要。当前在疫情冲击下,202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有了一定下降,但相信随着疫情的好转,餐饮、旅游等消费市场会迅速恢复发展。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27270亿元,比2019年增长2.7%。在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推动下,基本保持了较好的增长势头。
外商直接投资金额1444亿美元,增长4.5%,创造了新的纪录。2020年全球国际直接投资金额下降了42%,而中国能够逆势增长4.5%,是非常难得的。
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额1102亿美元,下降0.4%。可以说,作为全球国际直接投资的重要主体,中国对外投资的相对稳定为其提供了重要支撑,避免出现更大幅度的下滑。
货物进出口总额321557亿元,比2019年增长1.9%。其中,出口179326亿元,增长4.0%;进口142231亿元,下降0.7%。
服务进出口总额45643亿元,比上年下降15.7%。其中,服务出口19357亿元,下降1.1%;服务进口26286亿元,下降24.0%。
从以上2020年宏观经济指标来看,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我们坚持高质量发展方向,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我国经济运行逐季改善、逐步恢复常态,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
(二)我国财政状况
2020年全国地方政府债务余额256615亿元,控制在全国人大批准的限额之内。地方债务率(债务余额/地方综合财力)约为80%,也在合理的安全线内。
中央财政国债余额208906亿元,中央财政负债率20.56%。政府债务负债率(中央与地方债务余额/GDP)为45.82%,与公认的60%的警戒线还有距离,也在安全线内。
全国政府财政赤字37600亿元,赤字率为3.7%。中国赤字率突破了3%的警戒线,而债务率在安全线内,两者并未同时突破警戒线。由此可以说,中国财政状况仍处在安全线内。但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财政赤字和债务问题。
我国金融状况
2020年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72.75万亿元,同比增长12.8%;全年增加19.63万亿元,同比多增2.82万亿元。可见,快速信贷扩张是当前经济稳定的主要工具。
本外币存款余额218.37万亿元,同比增长10.2%。显然,贷款的增长速度比存款要高出2.6个百分点。可以说,通过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我们保持金融稳定,没有因疫情冲击使一些企业资金链断流而加剧金融风险。
(四)我国企业总体效益状况
2020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64516.1亿元,比上年增长4.1%;资产总计126.76万亿元,比2019年末增长6.7%;负债合计71.06万亿元,增长6.1%;资产负债率为56.1%,比2019年末下降0.3个百分点。全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利润总额34222.7亿元,同比下降4.5%;资产负债率64.0%,较2019年同期提高0.2个百分点。
从以上指标来看,我国企业运行总体平稳,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效益有所提高,其资产负债率也偏高;国有企业的效益低于平均水平,而负债率却高于平均水平。应该说,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益在相对稳定的情况下略有下降,但它承担了更多的社会责任,为稳定社会经济特别是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做出了突出贡献。
总之,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形势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中国仍能保持宏观经济运行相对稳定,各项主要经济指标有喜有忧,但基本好于预期,处于总体健康的状态。各种风险压力增大,但还在可控范围之内。这是一个难得的成就,也是我们未来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和信心来源。
四、2021年中国经济发展目标与政策
(一)2021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
2021年全国两会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主要为: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以上;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进出口量稳质升,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生态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3%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继续下降;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
(二)2021年财政政策
2021年全国财政赤字35700亿元,减少1900亿元。赤字率拟按3.2%左右安排。中央财政赤字27500亿元,减少300亿元。中央财政国债余额限额240508.35亿元;地方政府一般债务余额限额151089.22亿元,专项债务余额限额181685.08亿元。总体债务率控制在60%的警戒线以内。这是2021年财政政策的基调,赤字率有所收缩,债务率继续控制在60%的警戒线以内。也许有人会问,是不是要从积极的财政政策转向紧缩的财政政策了?
其实不是。我们的宏观政策要保持连续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由以上目标政策来看,预算规模的变化是一个渐进式的变化,是为当前形势下实现财政安全、助力经济稳健发展,而对积极财政政策做出的一个适当的微调。这种微调是正常的。
2021年金融政策
2021年我国的金融政策,概括起来说,一是“稳”字当头,回归正常化,保持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回归正常化,不是要“急刹车”,也不是要收缩金融政策,而是要保持金融政策的相对稳定,实现支持经济发展和维护金融安全之间的平衡。为此,要保持金融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二是着眼于稳增长、防风险与控通胀之间的综合平衡,更加注重平衡长短周期。
在2021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以及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的基调下,中国经济在第一季度的开局还是比较好的,很多指标都在合理预期之内甚至超出预期,向好的方向转化。
五、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中央提出,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那么,我们为什么提出加快形成新发展格局、如何理解国内国际循环相互促进、国内大循环为主能不能靠压缩外需来解决、新发展格局是否要各地建立自我循环、如何巩固新发展格局?这些问题不仅仅关系今天的经济决策、经济活动,而且还关系到未来较长时期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的调整。具体来看——
(一)为什么提出要加快形成新发展格局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我国以国内经济循环为主的态势就已经非常明确了。有人说,过去的对外依存度太高了,长期实行外向型经济存在很多问题等。这些都是谬论。20世纪80、90年代,我国沿海地区实行外向型经济战略,但就全国而言,我们并不是一个外向型经济的xx。实际上,近年来我国对外经济依存度一直在下降。1990年,我国货物贸易对外依存度接近30%,2006年达到64.88%的峰值,其中出口依存度达到35.71%,进口依存度29.17%。此后开始下降,2019年货物贸易对外依存度降到31.72%,其中,出口依存度降为17.35%,进口依存度为14.37%。如下图:
我国服务贸易依存度更低。2007年服务贸易达到历史高点,上升至7.06%,服务贸易出口依存度上升到3.43%,进口依存度上升到3.64%。此后,尽管服务贸易规模逐步扩大,但由于GDP更快增长,服务贸易依存度却下降,2019年我国服务贸易依存度降为5.47%,服务贸易出口依存度1.97%,进口依存度3.49%。
如果把我国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加总计算,2019年我国总体的外贸依存度为37.31%,总体出口依存度为19.36%,进口依存度为17.94%。由此,可以得出一个基本结论。从供给角度看,我国国内市场的供给主要是由国内企业而非国外企业提供的,我国企业也主要是为国内市场而非国际市场提供供给,目前,我国80%以上的商品和服务是由国内企业提供的。从需求角度看,我国国内市场需求主要是由国内企业提供的,而非主要靠国外企业满足需求。目前,社会总需求中国内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占比也超过80%。从经济增长贡献角度看,2007-2019年间国内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有7个年份超过100%。
从外资依存度来看,1990年我国外资依存度增加到2.61%,1994年达到最高峰时为7.66%。此后,随着国内投资和经济总量更快增长,外资依存度逐步下降,2006年回落到2.57%,与1990年基本持平,2019年则下降到不足1%,远低于世界平均约5%的水平。由此可见,中国的外资依存度也是比较低的,说明经济发展不是靠外商投资拉动。从对外投资依存度来看,1990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占GDP的比重仅有0.23%。2006年对外投资额与GDP之比上升到0.77%,2016年达到高峰,但也仅有1.75%,2019年则下降到0.95%。由此可见,资本要素主要依赖国内市场。
国内的技术研发投入不断增加。2019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到2.19%,与欧盟基本持平,创新能力指数排名全球第15位。发明专利授权数量逐年增加,我国社会经济活动中使用的技术主要是靠国内研发满足的。当然,也有许多核心技术还是依赖进口,对国外依存度较高。这也是美国等少数xx利用技术上的优势遏制中国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我们必须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突破这个技术瓶颈。
就劳动力要素而言,国内劳动力市场是我国劳动力就业的基本渠道,海外劳务输出规模较小,最多的2017年也仅30多万人。
综上而言,无论是货物贸易、服务贸易,还是生产要素、技术研发,对国外的依存度都比较低。既然如此,为什么还要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呢?我们提出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顺应经济发展趋势,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重塑我国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战略抉择。所以,更应该强调以国内大循环为主导。
经济形势变得复杂严峻,不稳定性不确定性较大。国际上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单边主义、贸易投资保护主义、民粹主义、利己主义和排华势力抬头,外需增速下滑,全球供应链面临重构,制度竞争趋于白热化。国内要素禀赋发生变化,成本优势削弱,供给结构和消费结构面临升级,国民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需要培养新的竞争优势。如果有效释放内需潜力,国内大循环活力会日益强劲。未来一个时期,国内市场主导国民经济循环特征会更加明显。
(二)如何理解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
有些人误读“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把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等同于脱离国际市场及全球经济体系的“内循环”。要注意,“内循环”与“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是两个概念。“内循环”没有谈国际循环的问题,这与美国谋求与中国经济脱钩、迫使中国走上封闭道路不谋而合。宏观经济中的政府、企业、居民xx部门“内循环模型”,就是把国内循环与国际循环割裂起来的理论假设,是在不考虑出口和外部需求条件下的封闭型经济模型。这与当前中国扩大开放水平、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现状是不一致的。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中国全面融入全球经济体系、深度参与经济全球化,已经不具备封闭起来“内循环”的微观基础。中国作为WTO成员正谋求加入《政府采购协议》,政府需求不可能排斥进口产品和服务;大量企业在全球资源配置,所需投资品也不可能只在国内采购;居民消费会用货币投票,更离不开进口的价廉物美商品和服务满足消费结构升级、消费规模扩大的需要。现在,跨境电商发展得这么快,已经深深融入了我们的生活。可见,开放不是我们选不选择的问题,而是已经成为一种实际的经济状态。
我们不能把“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和国际经济循环对立起来,更不能关起门来搞封闭的经济建设。也就是说,我们只有发挥国内大市场的优势,才能更好地利用全球资源,才能更好地吸引国际厂商和投资进入中国市场,共同合作、互利共赢。另外,我们只有更好地参加国际经济循环,才能解决国内经济循环中的诸多困难、矛盾和问题,突破国内经济循环的瓶颈,保障国内经济循环更加顺畅。当然,要“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就必须有解决国内经济循环过程中瓶颈问题的能力和举措,这需要我们自己努力,不能依靠外部力量。
有人认为,我国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标准中39个工业大类、191个中类、525个小类的所有工业门类,拥有14亿人口,大市场优势明显,我国经济完全可以依靠国内市场自我循环,不依赖外部市场和资源。其实,完整的工业体系只是一个静态的概念,动态来看,工业体系是要在发展中不断升级、提升质量和水平的。也就是说,只有在提高开放水平中,广泛吸纳聚集利用全球优质资源,才能更快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更快推动产业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
世界是所有的开放经济体,自然也都是国内经济循环与国际经济循环互动的运行状态。我们要更好发挥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功能,使国内经济循环和国际经济循环有机地结合起来。
国内大循环为主能不能靠压缩外需来解决
在“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提出后,有些人就提出,我国对外经济依存度过高了,需要降下来。实际上,近年来我国外贸依存度下降,是国内投资、消费更快增长的结果,而非减少进出口的产物,也不能靠压缩进出口来降低外贸依存度。相反,2007年以来,除个别年份,我国进出口保持总体增长,外贸依存度却明显降低。世界上没有一个xx和地区为降低出口依存度而主动减少出口。我们不能为了形成双循环发展格局而主动减少出口、限制进口,减少对外经济联系,这是本末倒置的。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我国外资依存度一度提高,于是就有人认为利用外资太多了,并提出限制外资规模。其实,外商投资增多,是我国对外开放、积极参加生产投资全球化的结果,外商投资在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功不可没。近些年我国外资依存度下降,也不是限制和减少外商投资的结果,而是国内投资和经济增长更快的表现。当今世界争夺国际投资的竞争仍然十分激烈,中国要在良好的营商环境中积极地吸收外资,参与国际直接投资竞争,促使国际直接投资在中国市场获利,同时助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四)新发展格局是否要各地建立自我循环
在加快形成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过程中,各地往往要求形成自主可控的供应链体系,补齐供应链短板。但是,这样很容易搞成一个个封闭的自我循环,形成各个地区之间的市场分割,肢解全国统一的大市场,降低全国资源配置效率。国内大循环为主体是就全国总体而言的,而非就某一地区经济而言。我们要加强地区之间的合作,加强国内与国际市场的合作。
(五)如何巩固新发展格局
在新发展格局下,要求更加关注国内市场,打通国内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各环节,扩大内需,发挥国内大市场的优势,建立安全可控的供应链体系,突破卡脖子技术,缓解外部需求下行压力。
第一,在深化对外开放中为新发展格局提供制度保障。深化对外开放,跟踪高标准经贸规则变迁的趋势,大胆探索创新,形成放得开、管得好、安全高效、风险可控的制度环境,建立高水平开放型经济制度。这样以开放倒逼改革,才能更快打通国内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生产关系各环节的堵点,为国内经济大循环提供制度保障。
第二,在对外开放中助力发挥大市场优势。要扩大开放水平,广泛利用全球资源,增加新的就业机会,提高全社会收入水平。因为收入增长是消费需求扩大的函数,没有了收入的增加我们怎么实现扩大国内消费需求!为此,我们采取了很多措施,如通过改变商业模式来刺激消费等,确实在短期内形成了一些消费热点。但如果不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这些举措对于扩大内需就不具有持续性意义。
要在扩大开放中释放国内大市场的优势,开放的大市场能够为外商投资、进出口贸易带来更多机会,更好实现国内国际经济互动。国内大市场的优势是什么?既可以在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中保持相对稳定,也可以吸引国外优质资源为我所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由此,我们要通过扩大高水平开放助力发挥国内大市场的优势。
第xx,在高水平开放中构建安全可控的供应链体系。建立安全可控的供应链体系,并非要脱离全球供应链体系,而是要在提高开放水平中维护全球供应链的稳定,巩固并升级我国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地位,在外部供应链重构中增强我国的自主性。
第四,在高水平开放中聚集高端要素。突破卡脖子技术,同样离不开高水平开放。在推动高水平开放中,广泛吸收聚集国内外优秀人才、先进技术、领先企业、先进制造和服务、管理知识和信息等高端资源,加强国内外经济技术合作,在开放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形成一批突破性技术成果,从而建立富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产业体系。这样才能减少国外环境变化所带来的冲击和风险,才能获得长期稳定的发展环境,才能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第五篇:关于金融服务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思考与对策
关于金融服务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思考与对策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将“十四五”规划与2035年远景目标统筹考虑,描绘了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发展蓝图,是今后5年乃至更长时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行动指南。金融工作者要深刻领会十九届五中全会的指导思想、精神内涵、战略目标、工作部署,积极主动作为,努力促进金融和实体经济,以及金融体系内部的良性循环。
一、深刻理解十九届五中全会的战略精神
《建议》分三大板块、15个部分、60条、约2万字。深刻阐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成就、复杂变化的发展环境,明确强调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明确2035年远景目标和“十四五”时期六大目标。以新发展理念为统领,部署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国内市场、深化改革、乡村振兴、区域发展、文化建设、绿色发展、对外开放、社会建设、安全发展、国防建设等12项重点领域工作。强调加强党中央
集中统一领导、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健全规划制定和落实机制等重点保障体系。
适应新发展阶段,离不开新发展理念的指引,要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建议》将扩大内需作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基点。
强调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两翼”发力。
新发展格局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主基调,贯穿《建议》12项重点工作部署48条建议。其中,全面促进消费、拓展投资空间、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深化农村改革、提高人民收入水平、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等对应扩大内需;创新驱动发展、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确保国家经济安全、全面深化改革、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等对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二、把握金融服务新发展格局的战略重点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深化对金融本质和规律的认识,立足中国实际,走出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金融业要审时度势,在危机中育先机,在变局中开新局,前瞻谋划契合消费升级、经济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对外开放、要
素市场化配置的服务体系,提升服务内外双循环的金融供给能力。
坚持金融服务内需体系建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建立起以投资、外贸和消费“三驾马车”拉动经济发展的增长模式。十八大以来,消费增长加快,连续6年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第一引擎。后疫情时代,外部形势更加错综复杂,需要我们发挥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构建以促消费为核心的内需体系。加快建设以人民为中心的金融服务体系,有助于金融业明确改革重心,整合服务资源,构建分层分类、有效联通的客户服务网络,更好地强化金融为民的普惠性,更好地提升金融服务消费升级的适应性和竞争力。
坚持金融服务区域协调发展。随着我国要素配置市场化程度不断深化,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都市圈和城市群将成为未来新的增长极。重点战略区域,核心城市的人才优势、市场优势、产业优势将进一步凸显,形成产业梯度承接的“雁阵模式”,带动优先发展红利的传递扩散。践行服务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有助于发挥重点区域客户资源、政策环境、创新实践、业务能力和科技支撑优势,全面提升管理效益和价值贡献,助力构建全国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
坚持金融服务跨境开放便利。经贸往来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分工合作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过去40多年,我国是全球化的受益者,更是贡献者和建设者。我国是全球第一大贸易国,连续8年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度超过30%。随着我国高水平对外开放不断推进,自贸区、自贸港建设进入新阶段,东盟自贸区、RCEP、“一带一路”等区域多边合作不断强化。全球化是趋势,单边主义、保护主义、狭隘的民族主义只是阶段性、暂时性的逆风和回头浪。丰富跨境金融服务谱系,提升跨境金融的开放便利,有助于服务国家战略和经济外交大局,构建统筹境内外两个市场、本外币一体化经营的国际化发展新生态。
三、开辟金融服务内外双循环的新路径
金融业发挥着资源配置和资金交互的枢纽作用,贯通产业链全流程,连接国内外两个市场。需要紧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以精准服务“六稳”“六保”为出发点,以直达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消费升级的金融创新为切入点,以打通全球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为着力点,助力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开辟服务要素流动、资源互通的新路径。更好地服务内外双循环,金融业要提升供给能力,进一步打造服务有效整合、流程有效衔接、系统有效融合的集团内循环机制。
一是强化系统、账户、渠道等基础设施和基础制度建设,整合集团内资源要素,完善内部闭环和开放生态的服务体系。
二是适应让利实体经济要求,调整考核导向,建立健全以客户为中心的全价值贡献考核体系。三是衔接断点、堵住漏点、扫除盲点,搭建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相适应的风控体系。开辟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新路径。金融服务要围绕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导向,平衡好个性化和普惠性的相互关系,不断优化供给结构,改善供给质量,提升供给能力。一是运用好当前扩大消费回升的政策红利,加速授信流程,降低息费水平、开展消费促销,创新消费金融产品,提升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二是创新全渠道服务体系和全场景服务生态,支持构建共建共治共享、共同富裕的民生发展格局。三是着力推动金融精准扶贫工作,为贫困地区集聚市场资本、撬动生产要素,增益整体效能。四是联通数据,完善社会信用体系,为政府机构和社会大众提供智能化服务方案,提升民生治理现代化水平。
开辟金融稳投、促投的新路径。一体化和高质量是国家战略区域发展的关键词,金融服务的着力点是提高政策协同,发挥比较优势,畅通要素流动。一是紧抓城镇化进程加速推进和区域要素市场一体化建设机遇,通过资源撬
动、服务联动、信息互动、制度流程协同等方式,培育区域发展新增长极和动力源,进一步增强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的发展带动优势,促进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二是紧盯实体经济需要、货币政策导向、同业竞争态势,合理摆布融资总量、节奏、投向、结构、价格等关键要素,精准服务“六稳”“六保”,提升金融资源与基础产业发展的契合度,发挥拉动投资、支持就业作用。三是围绕“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生态链”建设,创新投融资模式,增强直接投资、股权投资等服务资本市场的能力,提升技术和智力资本的价值创造水平。
开创金融引资、稳链的新路径。自贸区、自贸港、“一带一路”是新形势下联通国内国际市场的桥头堡,金融业要及时配套金融服务,充分发挥大银行人民币业务优势,巩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内外交汇区的战略基础。一方面,紧抓资本账户和要素市场开放新机遇,取长补短、相互赋能,加快探索与外资银行、证券、基金、期货等公司合作模式,以“引资”和“促投”支持稳链、扩链、强链。另一方面,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推进“一带一路”产业链全球化合作,通过服务重点产业、优化机构布局、加强本地合作等方式,拓宽境外金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