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复旦大学招生指南
复旦大学招生指南
复旦大学(Fudan University),位于上海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的全国重点大学,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国家“985工程”、“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以下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复旦大学招生指南的详细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招生总则
(一)复旦大学深入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发〔2014〕35号)和《教育部关于做好2019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教学〔2019〕1号)等文件部署,探索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的多元录取机制,切实做好2019年考试招生工作。
(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等法律、法规,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复旦大学切实维护学校和考生的合法权益,确保招生工作顺利进行。
(三)我校的招生工作实施“阳光工程”,在公开、公平、公正的基础上,严格按照德智体美劳全面考核、综合评价、择优录取的原则,选拔和录取最适合复旦大学人才培养的优秀学生。
二、机构设置
(一)复旦大学校长办公会是学校招生制度、招生计划和招生章程等重大事项的决策机构。
(二)复旦大学招生工作领导小组是学校招生工作的领导机构,负责对招生过程中的计划落实与调整、选拔测试方案制定、录取标准确定与结果审核等重要事项作出决策。
(三)复旦大学招生工作委员会负责对招生计划、招生简章和各种招生方案及其实施办法等提出咨询意见与建议。
(四)复旦大学招生办公室是学校组织和实施本科招生工作的常设机构,承担与招生相关的日常管理工作,负责组织落实学校各类本科生的招生宣传、咨询、选拔与录取任务。
(五)复旦大学招生工作监察小组作为招生监察机构,负责对招生工作实施监督,对招生管理部门和招生人员履行职责、执行制度情况进行监督。
三、招生专业
经教育部批准,招生计划总数的1%作为预留计划,主要用于生源质量调控及同分数考生的录取。
复旦大学(国标代码10246)录取的新生(除特别说明限制转专业外),可在进校后第一年或者第二年根据相关规定申请转专业;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国标代码19246)录取的新生(除特别说明限制转专业外),进校后申请转专业的范围限于医学类专业。
四、录取规则和程序
(一)依据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成绩的录取程序:
1、按照平行志愿投档的批次,省招办按我校在当地该批次的招生计划数和投档比例将报考我校的生源从高分到低分(含加分,加分政策见第九条)进行投档,原则上投档比例不超过105%;按照顺序志愿投档的批次,省招办按我校在当地该批次的招生计划数和投档比例将第一志愿报考我校的生源从高分到低分(含加分)进行投档,原则上投档比例不超过120%。具体的投档比例由我校根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实际生源情况确定。内蒙古自治区按分数优先原则(即“分数清”)进行投档,具体规则按照内蒙古教育招生考试中心相关规定执行。
2、对达到我校最低录取分数线的考生,按分数优先原则进行专业志愿录取。分数相同时按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确定的同分排序规则进行排序录取,无同分排序规则的批次参照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本科普通批次执行。
3、对达到我校最低录取分数线但未进入专业志愿、且愿意服从所有专业调剂的考生作调剂录取。
4、按照平行志愿投档的批次,未完成的计划可征集志愿;按照顺序志愿投档的批次,在第一志愿生源不足的情况下,省招办可补充投档非第一志愿考生(包括征集志愿)。若生源仍不足,我校可以将剩余的招生计划调配至生源充足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安排录取。
(二)我校外语类专业只招收高考外语语种为英语的考生,同时要求考生参加生源地省招办统一组织的英语口试并成绩合格。
(三)实施高考改革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录取规则和程序以省招办规定为准。
(四)在江苏省,报考复旦大学(国标代码10246)本科第一批次招生专业考生的学业水平测试两门选测科目的成绩等第须达到AA+,报考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国标代码19246)本科第一批次招生专业考生的学业水平测试两门选测科目的`成绩等第须达到AA;
报考提前批次招生专业的考生两门选测科目的成绩等第须达到AA;报考高校专项“腾飞计划”、自主招生、高水平艺术团的考生两门选测科目的成绩等第须达到BB。五、提前批次录取政策
(一)复旦大学(国标代码10246)的核工程与核技术、保密管理、航空航天类、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俄语、朝鲜语、法语、德语、日语、西班牙语及试验班招生大类(部分省市),及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国标代码19246)的法医学、护理学(含助产士方向)、医学试验班(部分省市)等专业安排在提前批次录取。
鉴于专业培养的特殊性,提前批次(含国家专项和高校专项批次)保密管理、俄语、朝鲜语、法医学、护理学(含助产士方向)专业只录取有专业志愿的考生,且入学后不实行校内转专业政策。(二)国家专项计划
我校按照教育部相关规定承担“国家专项计划”,定向招收贫困地区学生,实施区域为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县、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以及新疆南疆四地州。“国家专项计划”实行单报志愿、单设批次、单独划线录取。
六、综合评价录取政策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发〔2014〕35号)等文件精神,深化高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经教育部批准,我校继续在上海市、浙江省实施综合评价录取改革试点,具体操作办法按照已公布的《复旦大学2019年上海市综合评价录取改革试点招生简章》和《复旦大学2019年浙江省综合评价录取改革试点暨“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简章》执行。
七、自主招生录取政策
(一)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规范高校自主招生试点工作的意见》(教学〔2014〕18号)、《教育部办公厅关于严格高校自主招生资格审查和考核工作的通知》(教学厅〔2017〕6号)等文件精神,经教育部批准,我校继续实施自主招生,具体操作办法按照已公布的《复旦大学2019年自主招生简章》执行。
(二)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中发〔2015〕34号)、《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中发〔2016〕1号)、《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9年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工作的通知》(教学厅〔2019〕3号)等文件精神,经教育部批准,我校继续实施面向边远、贫困、民族等地区县(含县级市)以下高中农村学生的高校专项招生计划(即“高校专项计划”),具体操作办法按照已公布的《复旦大学2019年高校农村学生专项“腾飞计划”招生简章》执行。
八、收费标准和奖助学措施
(一)学费:按学分收取,按学年预收。
各专业预收标准:大部分本科专业5000-6500元/学年人,软件工程专业四年学费总计31000元/人。(二)住宿费:按实际住宿条件收取,约1200元/学年人。
(三)综合资助平台:我校提供奖学金、勤工助学、国家助学贷款、助学金、困难补助、学费减免等经济资助平台,同时在新生入学报到时为家庭经济困难新生开设绿色通道,确保每一位家庭经济困难并提出申请的学生能获得不同方式的资助,以助其完成学业。
第二篇:复旦大学自主招生自荐信
【自荐信部分】
尊敬的复旦大学招生办老师:
您好!
我是来自XX省XXX学校的一名XXXX届高中毕业生。首先感谢您能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审核我的申请材料,使我可能有机会通过自主招生进入百年名校复旦大学学习深造。
复旦大学作为成立于1905年的第一所由中国人自主创办的高校,承载着中国人的教育强国梦想。复旦创始人、教育家马相伯先生曾经说过:“救国不忘读书,读书不忘救国。”当年马相伯先生为救国而办学,广大复旦人在这种精神的引导下,参与了众多的爱国运动。在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中,复旦成为了上海学生运动的先锋和主力,有人说“北有北大,南有复旦”,可见复旦在中国革命史上的地位。
悠悠百年岁月,经过一代代复旦人的努力,复旦大学已发展壮大成为一所囊括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技术科学以及管理科学在内的多学科性研究型综合大学,她拥有着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教学资源,良好的学术氛围和强烈的时代气息,形成了“团结、服务、牺牲”这一宝贵的复旦精神。在复旦的校园里,走出了以竺可桢、童第周、唐家璇为代表的优秀人才,为国家的建设作出了属于复旦的贡献。作为一名理科生,我对物理和与之有关的学科有着浓厚的兴趣,因而复旦大学全国领先的物理系对我有着极大的吸引力,自打我进入高中阶段,考上复旦大学就成为了我的高考目标。高中三年,我为之不断努力,不敢有一丝的放松,以求在高考中能够实现我最终的学业理想。
性格特点(一段):略
获奖情况(一段):略
社团活动(一段):略
众所周知,复旦的物理学专业是国际一流的,选择复旦是我经过深思熟虑做出的慎重选择,我相信复旦是一所能够引领我步入人生理想高峰的大学,如果有幸进入复旦,我会以此为新的起点,以复旦“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的校训做为座右铭,脚踏实地、甘于淡泊、认真学习、刻苦钻研,把自己磨砺成一个具有良好综合素质的优秀人才,用自己所学回报社会,回报母校。我相信当复旦选择了我,假以时日它将为我而自豪!
【自荐信部分】
恳请学校能够接受我的申请,为我实现人生理想搭建一个平台,谢谢!
此致
敬礼
XXXX学校
高XX级XX班
(签名:手写)
XXXX年XX月XX日
第三篇:2014年复旦大学自主招生自荐信
2014年复旦大学自主招生自荐信范文 尊敬的领导,你们好!
我的父母在改革开放初期的1980年幸运地考上了大学。对于出生于外省小镇的父亲和母亲来说,大学不仅是他们的梦想,更是改变他们命运的神圣殿堂。那个时候大学录取率只有3%左右,他们从许多人中脱颖而出,经过一步步脚踏实地的拼搏,然后凭着学历和专业成就以人才引进的方式来到上海,在这里发挥着自己的专业特长,实现了安居乐业的人生理想。
但是,每一次我跟着父母回故乡,都会看到我父母当年同学和朋友中的许多人依然过着贫苦的日子,或者外出打工勉强养家活口,或者固守一方土地维持最低温饱,或者成为小商小贩游走在纷乱的街头,就这样沿着他们父辈的生活轨迹,艰难挣扎在物质生活中,默默消失在人海里。相对来说,“知识改变命运”这一信条在我的父辈这一代人中体现得尤为突出。大学,是他们改变自身命运的重要一步。
我要感谢我的父母为我创设了良好的生活环境,我能在上海成长很大程度上缘自于他们多年的奋斗和努力。上海的高考环境令许多外地考生羡艳不已,考大学不再是一件稀奇事。我不必为考不上大学而过分担忧,我也不必为自己的物质生活操心。随着高考的一步步走近,我经常在内心叩问自己,我要追求的到底是什么?
比起我的父辈,也许改变命运的紧迫性在我的身上已经不再强烈,但是人生一世应该有自己的渴望与追求,有自己的价值实现。我渴望进一步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丰富自己的人文情怀,为使自己真正成为社会财富的创造者、人类文化的保护者做好充分的准备。作为一个未来的创造者,我要继承父辈那种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学有所成,不仅让我的亲人幸福,也为千千万万的草根服务。
所以,我的大学梦应该是责任与行动。在世界范围内,贫富差距的拉大使许多与我同龄的学生至今无法如愿地接受良好的教育。当我梦想着我的大学时,心中也深感我的大学梦之重。大学的学习注定将是责任的再一次担当,而责任付诸实践,便产生行动。我要用在大学练就的本领服务于社会,帮助更多的人实现大学梦。
作为一个理科学生,我希望自己所选的学科既朝科学的方向靠拢,又不失人文精神——经济学将是我的第一选择。曾经有一个诺贝尔奖得主说,经济学家应当是拥有良知的一群人,而非受利益所趋。虽然我并不一定能够如他一样成为这个领域的拔尖人才,但是在我的能力范围之内,我将始终用自己的学识和能力帮助弱势群体——最起码在经济上,我与志同道合者的努力能使他们不为学习的费用而发愁,能够圆他们的大学梦。去年诺贝尔和平奖得主穆罕穆德“尤努斯的成就坚定了我的梦想。中国传统文化有一种声音,知识分子应当时刻行动,墨家的实践者的脚步应该在当代知识分子的身上回响。康德也曾经说过,知识分子应当是社会的良心。踏入大学,我就将成为社会知识分子的后备力量。我将对社会更多地关注,并且参与其中。而这一切,正是我的父辈们对我的最大期望。
为此,我要努力考进复旦这样的理想的大学,助我实现人生的理想。我理想中的大学,是大之有道、大之有所谓。梅贻琦先生曾经说,“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杨福家教授在他的基础上这样解释大学:大学有大楼、大师、大爱。在我的眼中,大楼,并不一定指高楼大厦,之时大学应当拥有超出基础教育的完备设施;大师,不一定要有显赫的名声,指示应当有独立的思考,自由的学术,能够在精神和学术上引领学生成长;大爱,不仅仅是铭刻在校训上的生硬的字句,更是融入整个校园的一种追求自由、努力创新、探究真理的人文氛围。我与复旦虽未有太多直接接触,但神交已久,梦想已久。复旦大学在百年风雨征程中养育了属于自己的精神,“学术独立,思想自由”是复旦人的精神地标。大学,当属于这样的大学,它是我梦想中的大学。
我的大学梦,只是我众多梦想中的一个,但是它却又站在我人生重要的十字路口,注定要对我未来的生活起举足轻重的作用。假如人生是由一层层砖石一步步搭建上去的阶梯,那么处在这个时代,大学这一块砖石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的人生轨迹。我选择复旦是经过了慎重的考虑,我相信复旦是一所能够将我带上人生理想高峰的大学。同样的,我也相信当复旦选择了我,假以时日它将为我而自豪。大学并非我人生的终极目标,它将是一个新的起点。伴随着我的大学梦,我将以大学为原点,画一个很大的圆,将我的人生画得阔大饱满,让我的人生与更多的人结缘,为更多的人服务。为此,我常默默地对自己说:努力吧,踏着父辈的足迹,前进!
第四篇:2014年复旦大学自主招生自荐信
2014年复旦大学自主招生自荐信范文
尊敬的领导,你们好!
我的父母在改革开放初期的1980年幸运地考上了大学。对于出生于外省小镇的父亲和母亲来说,大学不仅是他们的梦想,更是改变他们命运的神圣殿堂。那个时候大学录取率只有3%左右,他们从许多人中脱颖而出,经过一步步脚踏实地的拼搏,然后凭着学历和专业成就以人才引进的方式来到上海,在这里发挥着自己的专业特长,实现了安居乐业的人生理想。
但是,每一次我跟着父母回故乡,都会看到我父母当年同学和朋友中的许多人依然过着贫苦的日子,或者外出打工勉强养家活口,或者固守一方土地维持最低温饱,或者成为小商小贩游走在纷乱的街头,就这样沿着他们父辈的生活轨迹,艰难挣扎在物质生活中,默默消失在人海里。相对来说,“知识改变命运”这一信条在我的父辈这一代人中体现得尤为突出。大学,是他们改变自身命运的重要一步。我要感谢我的父母为我创设了良好的生活环境,我能在上海成长很大程度上缘自于他们多年的奋斗和努力。上海的高考环境令许多外地考生羡艳不已,考大学不再是一件稀奇事。我不必为考不上大学而过分担忧,我也不必为自己的物质生活操心。随着高考的一步步走近,我经常在内心叩问自己,我要追求的到底是什么?比起我的父辈,也许改变命运的紧迫性在我的身上已经不再强烈,但是人生一世应该有自己的渴望与追求,有自己的价值实现。我渴望进一步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丰富自己的人文情怀,为使自己真正成为社会财富的创造者、人类文化的保护者做好充分的准备。作为一个未来的创造者,我要继承父辈那种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学有所成,不仅让我的亲人幸福,也为千千万万的草根服务。
所以,我的大学梦应该是责任与行动。在世界范围内,贫富差距的拉大使许多与我同龄的学生至今无法如愿地接受良好的教育。当我梦想着我的大学时,心中也深感我的大学梦之重。大学的学习注定将是责任的再一次担当,而责任付诸实践,便产生行动。我要用在大学练就的本领服务于社会,帮助更多的人实现大学梦。
作为一个理科学生,我希望自己所选的学科既朝科学的方向靠拢,又不失人文精神——经济学将是我的第一选择。曾经有一个诺贝尔奖得主说,经济学家应当是拥有良知的一群人,而非受利益所趋。虽然我并不一定能够如他一样成为这个领域的拔尖人才,但是在我的能力范围之内,我将始终用自己的学识和能力帮助弱势群体——最起码在经济上,我与志同道合者的努力能使他们不为学习的费用而发愁,能够圆他们的大学梦。去年诺贝尔和平奖得主穆罕穆德“尤努斯的成就坚定了我的梦想。中国传统文化有一种声音,知识分子应当时刻行动,墨家的实践者的脚步应该在当代知识分子的身上回响。康德也曾经说过,知识分子应当是社会的良心。踏入大学,我就将成为社会知识分子的后备力量。我将对社会更多地关注,并且参与其中。而这一切,正是我的父辈们对我的最大期望。
为此,我要努力考进复旦这样的理想的大学,助我实现人生的理想。我理想中的大学,是大之有道、大之有所谓。梅贻琦先生曾经说,“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杨福家教授在他的基础上这样解释大学:大学有大楼、大师、大爱。在我的眼中,大楼,并不一定指高楼大厦,之时大学应当拥有超出基础教育的完备设施;大师,不一定要有显赫的名声,指示应当有独立的思考,自由的学术,能够在精神和学术上引领学生成长;大爱,不仅仅是铭刻在校训上的生硬的字句,更是融入整个校园的一种追求自由、努力创新、探究真理的人文氛围。我与复旦虽未有太多直接接触,但神交已久,梦想已久。复旦大学在百年风雨征程中养育了属于自己的精神,“学术独立,思想自由”是复旦人的精神地标。大学,当属于这样的大学,它是我梦想中的大学。
第五篇:复旦大学2010年招生专业目录
复旦大学2010年招生专业目录
复旦大学2011年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招生简章
发布时间:2010-12-05
为了贯彻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目标,深化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推进中学素质教育深入实施,引导树立全面发展的育人观,根据教育部关于高等学校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工作的有关规定,结合复旦大学“文理并重”的特点和着力培养“各行各业领袖与领军人才”的培养目标,经我校招生工作委员会研究决定:2011年复旦大学继续以“中学推荐为主”的原则招收综合素质优秀、特长突出、品学兼优的高中毕业生作为自主选拔录取候选人,并欢迎各中学继续向我校推荐优秀高中毕业生。
一、推荐原则
综合素质优秀、特长突出、品学兼优的非江浙沪高中毕业生(上海市、浙江省和江苏省考生自主招生方案见《复旦大学2011年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验招生简章》)。
二、报名方法
本次选拔实行网上报名,请考生登录“中国综合性大学自主选拔录取联合考试报名平台”,按网上要求注册、填写并打印相应表格,经中学盖章后附上相关报名材料寄至复旦大学招生办公室。
报名网址:中国综合性大学自主选拔录取联合考试报名平台(www.xiexiebang.com
复旦大学招生网:www.xiexiebang.com或www.xiexiebang.com
复旦大学主页: www.xiexiebang.com
复旦大学招生办公室 2010年12月5日 复旦的学子中有一批是今年(2005年)9月刚刚踏进校门的新生,他们有幸成为复旦百年校庆最年轻的见证者。别看他们在复旦的日子不长,可对复旦却有着一股特别的感情,高考第一志愿为何要选择复旦,半个月的复旦生涯究竟给自己带来怎样的收获……
听听他们的心声也许将带给你一个全新感觉的复旦——
复旦,我生命的一个支点
发布时间:2009-05-20
对我而言,我始终相信生命是一个不断改变的过程,生命的魅力也就在于生命支点的转化,生命信息的发散。人生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就是寻觅归程、寻找家园的过程。寻找自己的心灵家园,人生居所,并且护守它,珍惜它。还好,我现在已经找到人生中又一个支点———复旦大学。
心有多大,人生的舞台就有多大。人与人之间的竞争说到底就是人品的竞争。因此,生命的支点首先是人格的支点。先做人,再做学问。复旦先是一个树立大写人格的地方,然后再是一个传递大智慧的地方。复旦,我想对你说,这是我人生的锻铸场所,人格的冶炼基地。复旦的百年沧桑告诉我复旦人首先是一个具有中国灵魂、世界眼光的中国人,复旦人还是一个具备道义担当、批判眼光的独立人,复旦人更是一个海纳百川、气吞万汇的大写人。那么我人生的走向也不言自明。年华似水,匆匆一瞥。先贤的足迹,前人的背影,我多想在每个夕阳西下的傍晚去聆听你远逝的足音,做一次灵魂的洗礼。
大学不是一个有大楼的地方,而是一个有大师的地方。复旦的百年岁月不只是花开花落,春去秋来。那是由无数的泪影和笑声,无数的失望与希望,无数的慨叹和喟然绾接起来的。马相伯、陈望道、朱东润„„一长串大师的名字就是复旦精神的生动写照。那么,生命的支点也是我智慧的支点。说智慧而不说知识,那是因为我偏信知行合一是智慧,融入生命是智慧。智慧不是给予的,智慧是需要开启的。这是一次性灵的点化,心灵的启示,思想的勃发。我多想在这里去探索人类群星的闪光思想,多想在这里重构生命,解构人生,多想在这里完善和确立自己的思维方式。让我的心灵洞开,仰望茫茫苍穹。我深信,我在这里将第一次对自己的生命结构和知识结构进行梳理和确认。给我一个智慧的支点,我将翘动思想的宇宙。
书斋也要知晓天下事,百年复旦告诉我复旦人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情。生命的支点也就是我成为一名社会人的支点。我明白,复旦的魅力在于能让我听到很难听到的声音,经历很难经历的生活。万象纷繁的世界,清流浊流的纷争,我们往往忘却自醒,忘却自警。这时复旦就是我的心灵准则,行为制衡,文化定力。总有一种力量让我勇往直前,总有一种信念让我坚持不懈。我想告诉复旦,你将教会我如何用心看世界,用心去做人。像王阳明说的:“真诚恻怛。”
90多年前鲁迅先生说:“人立而后凡事举”。复旦的林荫道,静谧的燕园,这一切都在向我低语,我也想轻轻地告诉它,复旦将教会我明是非、重原则、知先后、辨美丑、合情理,从而塑造出自己的完整人格。
复旦,我想对你说,你是我生命的支点,人生的依傍,理想的基石。
记骆玉明老师
发布时间:2009-05-20
复旦版《中国文学史》热销,很多人不明所以。那时我在一家报纸供职,一次大型书展前,不少老同学打电话来要入场券,我心里颇感诧异。毕业多年,跌打滚爬,该忙的事多着呢,竟忽然一本正经地操心起逛书展来。看来生活得不错,闲情逸致,高雅品味,中产阶级„„心里还没嘀咕完呢,电话铃又响,我不禁问道,要买什么书哪?《中国文学史》呀!我这才有点明白。后来果然我的一位同学告诉我,《中国文学史》都被骆老师教过的学生买走了。
这当然是不能过于认真的闲谈,但从中也多少可以想象骆玉明老师讲课的魅力。这种魅力不玄乎,很实在,实在到使听过他的文学史课的人,毕业多年以后会去买一套他是主编之一的文学史著作。我们上大学那年,是一九八五年,到****年毕业的这四年间,正是思想放得开、行为也不免放肆了一些的时期,即以逃课论,是相当普遍的现象,中文系尤其如此。我们那时候逃课,多少有些理直气壮的意思,它成了反抗枯燥乏味、僵化教条的一种方式。现在回想起来,这种方式显然是受到了那个时期整个时代风尚和思想潮流的鼓励,刚刚开始长大成人的我们,正是靠了诸如此类的方式,来表达我们正在形成的个性中的叛逆成分。那个时候的课堂情形,反差很大,有的课逃掉一大片,有的课却坐得满满当当。骆老师的课,一个学期从头到尾教室都是满满当当的。很多学生认为,骆老师站在讲台上的时候,是最有风采的时候。他把切己的生命体验融入丰富的知识学问之中,通过具体的文学作品,使得已经死去了的历史、人物复活过来,歌哭谈笑,淋漓尽致,仿佛那一切就发生在我们中间。
一位当年的女学生,后来成了某地晚报的名记者,《中国文学史》卖得轰轰烈烈的时候,写了一篇文章,说当年骆老师上课,手里拎着两根油条,就走上了讲台。骆老师受了冤枉,拜托别人去问罪,要问清楚到底什么时候拿着油条到了课堂上?那女学生退一步答道:即使没拿油条,那嘴角边至少也是带着油条渣的。天地良心,骆老师大概压根就不吃早饭的,至少我敢保证我听课的时候从来没见过这样的情形。我记得清楚的是,上课铃响,骆老师匆匆走进教室,常常一边喘气,一边道:“昨天晚占上读了一夜武侠„„”
对年轻学生来说真是枯燥透了的古代文学,被骆老师讲得很迷人,课堂成了令人难忘的好时光。多年后,学生们捧读《中国文学史》,还像做学生似地在上面划满红道道、蓝杠杠,我想那就真是在复习当年的好时光。
但有的学生读完之后,抬起眼来再看看今天的骆老师,心里却恨恨的:骆老师现在对整个世界都和蔼可亲,哪里还有一点当年愤世嫉俗的样子?我就听到一个同学对骆老师说道:“要是你十年前就是这个样子,谁还会把你当作才子?”要是我们的骆老师不愿意让学生们失望,那他可就苦了:按照不少学生心里的意思,他应该落魄而不应该得志,应该笑傲江湖而不应该与世融融,应该做才子而不应该做教授(才子的职称,一般以讲师为宜),应该永远拍不带过滤嘴的劣质香烟而不应该像现在这样抽红塔山„„
我虽然是骆老师的学生,却不懂骆老师的学问,所以只能这样胡说八道,要是得罪了老师和同学,请一定海涵。尼采说:“用三件轶事可以勾画一个人的形象。”且说尼采做得到的,我们未必做得到,但也不妨去试试。下面讲的,可全是真的。
当年骆老师到崇明岛插队,体力劳动之余,不免跟大家一起偷鸡摸狗,消耗青春。但青春这东西,光靠偷鸡摸狗是没法消耗完的,于是群起恋爱。骆老师不谈恋爱,他空了就拿上范文澜的两册《中国通史》,从头讲给一个女知青听。不过没过多长时间,讲到了秦统一中国,就不再讲下去--因为无需再往下讲了。这名女知青当然就是后来的骆师母。这事是骆老师喝了酒自己讲的,不是别人的编造。不知道骆老师和骆师母现在是否还保存着《中国通史》做纪念。
再讲一件事。骆老师过去的一个学生发了财,一次请吃饭,大概说到现在读书清贫之类的话,问老师现在的学生中,是不是有人需要资助。哪里想到骆老师会当真,接口就说,你身上有多少钱,拿出来吧。那个阔学生话收不回去,只好把钱拿出来。骆老师把这钱自己再贴进去一些,分给了在座的几个学生。
一次骆老师说道:“这么多年,我一次学术会议也没参加过。”我听了心里一惊,怕听错了,就又问了一遍。
常常说到前辈学者的个性和风采,不禁神往。骆老师多次慨叹道:“复旦这么大。竟然没有一个飞扬跋扈的人。”有一个词组叫“茶话酒谈”,现在“茶话”多,“酒谈”少,人们怕熏酒气,“酒谈”还会愈发少下去,不妨把骆老师的这句感慨,就当作“酒谈”。
骆老师在日本九州大学讲学的两年期间,曾经因为一件好玩的小事,让人转交给我一页短信,提到在那边的生活,有几句话我觉得不妨抄在这里,以其文见其人:
到这里活得不坏。日本到处是山,我这里又靠海,很可消闲(这“闲”本也不多)。写信给许道明,说这意思,道明兄对我略施讥刺,提起郭沫若在福冈如何云云。我岂能与郭先生比„„又天生的穷,有几个小钱便觉不错,且最是不怕寂寞,所以容易觉得好。大抵街上无人白我眼,便以为是个好世界,浮泊着,可以拿古人的“萧散”来形容。
一九九八年四月二十日改一年前旧作
复旦把我送上“申博之旅”
发布时间:2009-05-22
2002年的我,在复旦大学法语系辛苦地学习法语,和所有同学一样,过着充实而浪漫的大学生活。那时,我怎么也没有想到2002年的夏天,我的人生会有一段激动人心的经历:经过两轮面试,我被上海申博办选中随同申博代表团于七月前往巴黎,参加在当地举行的国际展览局131次会议,并在会上代表上海的高校学子用法语发言,表达我们对在上海举办世博会的支持和渴望。在两轮面试中,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二轮面试增加了考验临场应变能力的内容,有位老师为我假设了一个场景:我要去参加一个朗诵比赛,却在前往赛场的途中发现忘了带讲稿,紧迫的时间不允许我回家取稿子,我该怎么应付这一情况呢?是放弃比赛还是硬着头皮参赛?我的回答是:我会依旧自信地参加比赛,因为根据我参加同类比赛的经验,朗诵时选手应该早就能脱稿背诵了,所以这个问题根本不是问题,评委对我的回答很满意。之后不久,我和好友莹凌(同为申博大使)受到时任上海市长的陈良宇同志接见,我们的巴黎之行得到确定。
六月中旬,我和莹凌正式到申博办报到,接受将近半个月的集训,包括世博会历史背景,上海申办的目的和精神,外交礼仪,电视台主持人辅导演讲,形 象服饰准备,可以说是从内到外全副武装。去巴黎前,在中国贸促会,我们进行了一次陈述彩排。时任国务委员吴仪、唐家璇外长、陈良宇市长、贸促会俞晓松会长和吴建民大使都聚齐在一起。彩排严格按照正式陈述的程序,进行得很顺利。结束后吴国委对我和莹凌的表现给予很高的评价,并建议我们要表现得更活泼和富有激情。
之后,我们两次随申博代表团前往法国。第一次是2002年夏天,我们在巴黎召开的会议上做3分钟陈述。第二次是2002年冬天正式投票会议,我们在中国展台前为各国来宾展示上海的规划。在申博代表团的不懈努力下,上海获得了2010年世博会的举办权。
很多人都说能得到这样宝贵的机会,是命运之神突如其来的眷顾。其实客观地想一想,是复旦把我送上了申博之旅。学校给予我们的不仅是课本知识,还有许多为人处世的方法和道理,使学生能全面发展自己、努力把自己塑造成综合性人才。复旦的学风很踏实,我到现在都能清晰地想起每晚自修教室人满为患的景象,那时候为了占得一个座位,很多同学不得不赶在下午最后一节课后马上在桌面或抽屉里放一本书占位子。复旦各类讲座也非常吸引人,站着听讲座、三教的走廊被挤得水泄不通的画面非常壮观,学生们都利用这些机会获取更多知识。另外,学校非常关心学生。为了使我们在面试中表现出色,学校和外文系的老师特地为我们安排了训练,包括法语语言、说话姿态等,老师们的帮助为我们指明了方向。
进入复旦以前,作为我奋斗目标的复旦大学在我看来好像是要义无反顾竭尽全力追寻的终点。现在我认为,在复旦完成大学学业,就像是站在通往另一个美丽精彩的世界的起点。它给我自信,把我送上新的旅程。挥手告别,和2002年的那个夏天乘坐飞往法国的航班时一样,我的心中充满留恋和感激。
>>简历
张帆,女,1981年3月生于上海,中共党员。1999-2003,复旦大学外文系法语专业本科;2002年,张帆与蔡莹凌一起作为“申博大使”代表中国赴法国巴黎作申博陈述;2003-2004,法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上海代表处;2005年,FederalMogul上海代表处。
(杨晓飞、苏晓迪、徐慈航整理,唐春辉修订)
复旦校友卢新华
发布时间:2009-05-22
一篇小说让复旦大学一年级生卢新华扬名全国
1978年8月11日,上海《文汇报》用一个整版刊登了一篇短篇小说《伤痕》,作者的署名为:“复旦大学中文系一年级学生卢新华”。
这篇小说立即在全国引起了强烈反响,后来,竟成为一场规模宏大的“大革命”的最后总结。这篇小说出自于一个恢复高考后考入大学的77级学生之手,小说中的主人公形象,一个受“革命”毒害与愚弄的青年人的深刻忏悔,使当时的一代青年人尤其是那一届大学生产生了巨大的反响。
卢新华,这位名不见经传的复旦大学77级学生,曾经历过多种生活磨难。作为一名“老三届”中学生,他当过工人,也当过兵,有幸进入复旦大学后,他从自己的切身体验中,清醒地看到了一个时代的悲剧。他举起了一柄双刃剑,一 面对准悲剧的制造者,另一面向着悲剧受害人。
考上复旦大学是卢新华改变自己命运的重要环节。他在山东曲阜当炮兵时就梦想着当一个作家,喜欢写作品,对哲学有很大兴趣,对诗歌也爱好。那时他写过一些幼稚的诗歌习作,发表在部队驻地《曲阜文艺》等文艺刊物上。
卢新华1978年2月进了复旦大学中文系后不久,就开始写《伤痕》。那时他的女友还在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那年过年时回上海探亲,卢新华去看她,听她说了一些事,于是就形成了小说素材,他是在女友的家中写下这篇小说初稿的。
这篇小说起初是在大学的墙报上发表的,并在校园内引起不小的轰动,他的同学,后来成为报告文学作家及当了作家出版社社长的张胜友反对他这种“悲观低沉”的创作心态。但卢新华认为自己是正确的,没有接受张胜友的劝说,把小说发表了。
复旦大学的这篇小说引起了《文汇报》一位编辑的关注,他通过复旦大学中文系的一位女教师,向卢新华要去了小说的原稿。然后,卢新华被约到《文汇报》社,接受他们的提问,又让他把打出小说的小样拿回去,作了几次修改。
卢新华很认真地按编辑的意见作修改。那是在夏季,大热天里,卢新华在复旦校园进门的一块草坪上放了一张桌子,伏在上面修改小说,晚上就在路灯底下写。
蚊子很多,屋里又热得不行,他穿了一双靴子,把自己的裤管全部放进靴子里,不让蚊子咬脚。天气太热,他的手压在小样上,把纸都涸湿了。
《伤痕》在《文汇报》发表的当天下午,卢新华就收到十几封读者来信。此后,每天都有读者的大批来信,天天有一大包。他所在那个学生信箱号“7711”里的信,绝大多数都写着“卢新华’名字。
卢新华对自己突然成了名人有点意外。在谈到他写这篇小说的动机时,他曾这样说过:“现代文学作品分析课,老师第二次讲鲁迅先生的《祝福》,其中讲到许寿裳先生在评论鲁迅先生的《祝福》时曾说,人间的惨事,不惨在狼吃阿毛,而惨在封建礼教吃祥林嫂。正是从她(王晓华)那种有些僵化和麻木不仁的思想状态中,我们可以深深地窥测到‘四人帮’在思想上和精神上对我们一代青年人的毒害。总之我要塑造王晓华这样一个人物,决不仅仅让读者同情她的遭遇,为她流泪,而是要读书者在同情她时又含有指责和批评,同时在这种指责和批评中,„„洗刷自己心灵上和思想上的伤痕。”
为自己,也为同龄人写了这篇小说,这反映了如卢新华这样的从“文革”中走过来的一代青年人的反思与忏悔,也反映出走进大学后的“新三届”人认真剖析自我的勇气。
那时许多刚考上大学的学生都争相借阅登载这篇小说的报纸与复印件。而许多读者都认为,卢新华本人一定与小说主人公有着相似生活经历。他们在给卢新华写信时称他为“新华大姐”,觉得小说中的主人公是个女的,因此卢新华也必是一个女的。
有一个西安读者给卢新华写了一封信,在信中说:“我和你小说中的女主人公王晓华同名、同龄,也有相同的生活遭遇。我妈妈也是做中学校长的,也被打成叛徒,我不知道身在东海之滨的你是怎么这么详细地知道远在西北古城的我的个人遭遇的„„”
其实不是这样。卢新华告诉他的读者,《伤痕》里并没有真正的生活原型,他只是在写自己对那个时代的一种感受与反思。这种情绪正切合了那一代年轻人的心态。
有一位北京师范大学78级的学生回忆说:“我来北京报到的途中,路过陕西师大,一位同学向我推荐了《伤痕》。当时在她的宿舍里,我看了一遍又一遍,感受很深。我是知识分子家庭出身,反思‘文革’,有比较伤心的事情,受挫折时,心理也是难以承受的。我们和《伤痕》之间有了共鸣。后来,推荐这篇小说的人与我走到一起,成了一对知心相爱的恋人„„”对于许多写小说的人来说,卢新华这个人的名字是与整整一代的“伤痕文学”联在一起的。人们对这位当时很年轻的作家学生,怀有许多的敬重与羡意。直到现在,卢新华与刘心武二人仍被并提为“伤痕文学”的两员干将。
从复旦毕业后,卢新华去了《文汇报》,当了一阵子记者。他觉得自己与记者这种职业格格不入,尤其是没有时间静下心来写自己的作品。他就向报社请了一年的创作假,由上海市作协发薪水,做了一年的专业作家。他写了一部题为《魔》的短篇小说,然后又写了十几篇短篇小说,其中较有影响的《典型》,写一个女电焊工成为先进典型后的苦恼。但不管怎么样,他的作品已经很难再引起人们的关注了。
1984年,这位开创了一股文**流的文坛新人,走向了大洋彼岸,希望到大洋的那端再开创一片希望的沃土。十几个年头过去,很可惜,他未能如愿以偿。在美国的最初一段时间,他认真地读书,取得了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硕士学位。
他那时还有点名气,因《伤痕》而得到美国大学的垂青,给了全额奖学金。不过这位自上海来的留学生也要靠自己的劳动挣得房租和食物。这段生活与在国内的感受大不一样。他的劳动工具是三轮车,在上海的二三十年代,这种活属于最低下的苏北人的谋生方式。再后来,卢新华改换用现代化运输工具汽车,做起了餐馆的外卖工。
拿到了硕士学位后,他走进了洛杉矶一个名叫利民图书公司的书店,利用自己与大陆的关系,做起了图书发行工作。他在此时拿到了绿卡。至此为止,卢新华的运气还算不错。
坏运气是他想独自去办公司开始的。他的心太大了一点,一开始便想做金融交易,结果好容易积攒起来的一点钱都亏掉了,有一万多块钱。然后,不甘失败的他,又跟着一个名叫“东海财团”的做期货生意,结果被骗去了一万多。再后来,他的一个一向要好的同学搞股票,卢新华托同学做股票生意,给了七千多块,结果又被亏掉了。这样几次三番,卢新华成了穷光蛋。
于是,他只好再次去为老板打工。不过他再不出外去干了,进了赌场,干起了发牌员的活。他认为这份活儿还算不错,因为发牌员有外快,别人赢了钱,便会感激他给的牌运,会给他小费,收入比在餐馆干活时多。
这样他一直在赌场干发牌员,靠着这份工作,养活一家几口。卢新华到美国来的一个在上海“享受”不到的好处是,他可以生养三个孩子,并且第三个是卢家第三代的唯一男孩,一生下便按美国法律成了最正式的美国公民。
他本人本来不想得到这份便宜的,但是他的母亲经常寄来录音带,在那个小匣子里,老人家一再地向儿子诉说苦情:卢家儿女都生的是女儿,无论如何你要生个儿子,那样卢家才不会断根,在上海不好生,美国好生的„„出于孝心,卢新华便帮着老人家生了一个美国儿子,让卢家的根植于美利坚的大地上。
卢新华还想着创建起一份家业。美元到中国境内使用起来很值钱,这是任何一个从大陆出来的移民都深信不疑的。在美国吃百般苦,为的是一旦回大陆可耀祖光宗,卢新华也不例外。他把当赌场发牌员攒下的钱,寄回上海,作为开办成本,托其弟弟开了一家服装公司,招进了百十个人,而他这位公司老板则在美国 遥控指挥,用纸牌为服装公司补充资金来源。
除此以外,他的更远大的一点的目标是趁年轻时多做一点经济工作,以后如有可能就办教育,办不了大学办中学,办不了中学办小学,再不行,办个幼儿园也行,总是教育事业了。
卢新华还想念着自己的曾经辉煌一时的过去。他也时时地想着自己的写作计划。他把在美国十几年所做的事,看到的人,林林总总,当成自己的创作素材,由此他便总怀有希望。
新的创作行动果然在一次胃病发作起形成,并付诸于实际操作。他告诉朋友们,这天晚上他梦到了一个棺材,就是这个棺材让他涌动起写作的激情,第二天爬起来伏在桌上写了起来。写的是一个结尾,写完了结尾他才开始写开头。他把这部有十几万字的稿子改了两三稿,先让朋友们看起来了。
他说在美国这么多年,看到了许多在中国看不到的东西,在中国即使会想到这些,也不可能写这些。所以,在他来看,只要能写出一部好作品来,在美国吃再多的苦也是值得的。
也许有一天,卢新华的这部小说会摆在中国的大小书店的书架上,或拍成了一部轰动性的电视剧?
蒋昌建:昔日最佳辩手今日讷言为师
发布时间:2007-11-05
■1993年的“最佳辩手”
■辩论在人生中可能只有一次,但是做人却是永恒的。
■辩论艺术是一个广大的宇空,我们只是在其中有限的一隅飞翔过。
■蒋昌建
■1965年生于厦门。
■1988年于安徽师范大学政教系毕业。后中学教书两年。
■1990年入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攻读硕士学位。
■1993年随复旦大学队首届国际大专辩论会折桂,获“最佳辩论员”称号。同年,获硕士学位。
■1997年,获博士学位。
■1998-1999年于美国耶鲁大学做博士后研究。
■现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讲师。
1993年8月29日,新华社发自新加坡:上海复旦大学代表队今天下午在此荣获第一届国际(中文)大专辩论会冠军。复旦大学蒋昌建同学被评为本届辩论会“最佳辩论员”。
当日辩题“人性本善”,复旦大学队以“反方”应对台湾大学队。
精彩的自由辩论结束后,复旦队四辩蒋昌建以高屋建瓴之势慷慨陈词,结尾一句“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要用它去寻找光明”,被评论为“犹如云层激发出雷电,把整场辩论升华到极高的价值观念境界,可谓气势磅礴”。
评委,美国哈佛大学杜维明教授在点评中赞扬复旦大学代表队配合默契,错落有致,引经据典,妙语连珠,体现了“流动的整体意识”。
新加坡《联合早报》评价“最佳辩手”蒋昌建:词锋锐利,反应敏捷。
“我自始至终以‘我代表复旦大学、代表前进中的中国’来为自己鼓劲。我 要让新加坡人民和评委们看到,在中国,在中国的一所大学里,有这样一位学生,在这位学生身上感受到华语的优美和中国学生的知识水平。”赛后,当年的复旦国际政治系硕士三年级学生,28岁的蒋昌建如是说。
着手寻访蒋昌建之日,是8月荧屏上演“2000年全国大专辩论会”之时。网上聊天室里,有网友怅然地怀想“激动人心的1993年”,难忘新加坡首届国际大专辩论赛上辩手们的昔日荣光:“尤其那个蒋昌建,那时候我们模仿他的说话和表情,梦想有一天像他一样气势如虹。他影响了我们整整一批人。”
时间过去了7年。昔日队友有的做了中央台的节目主持人,在最近的采访里也还提及“我是做辩论出身的”,当年的经历依旧是身上的光芒。那么蒋昌建在哪儿呢,那个昔日最是风光无限的“最佳辩手”?
并没有过从高处跌落的感觉
8月23日下午1点,到上海复旦大学文科楼找蒋昌建。暑假里大学校园变成建筑工地最是理所当然。好不容易绕过地上横躺竖卧的午睡民工找到电梯入口,到6楼,国际政治系,35岁的蒋昌建是这里的一名讲师。
第一眼,认出蒋昌建靠的是他的眼神。印象中在7年前的照片上,他瘦得惊人,脊背挺得笔直,一身黑西服像是别人的,穿着实在不怎么好看。而眼前推门而入的这个人却是短裤凉鞋,一副走到大学生堆里就会被淹没掉的随意样子。唯一让人觉得不一般的东西在他的眼睛里,他抬眼凝视过来的时候,记者想起当年那场辩论赛的转播导演说过的一句话:“蒋昌建有一种气势,他人格里有一种从容,给人感觉似乎他要比他那瘦小的身体大上好几倍。”
还有他的声音。当年那场辩论赛的顾问王沪宁教授有一段回忆:“第一次到新加坡广播局试音的时候,我方几位队员简单地讲了几句话,为的是调试音量。蒋昌建一开口,他那特有的男中音和有魅力的嗓音,就吸引了大家。新加坡广播局的郭奕好小姐,就向我这里看,并伸出大拇指。意思是你们的队员不错。参加辩论赛,告诉我一个最生动的事实,那就是在复旦的校园里,在中国的土地上,我们有绝对优秀的学生,不比任何世界著名学府的学生差。”
当年曾让老师和复旦引以为傲的蒋昌建,现在做了复旦的一名老师,过着他自己说来是“与其他教书的和读书的人一样,简单得像白开水”的生活,而且不管别人如何惊奇和不解,安之若素。
“我现在这个状态跟你想像的有什么区别吗?”一见面,他就用一种很好听的语调问过来。记者说:“我曾经想过,什么是最该蒋昌建这样一个人干的事呢?至少应该是一个外交家,或者是一个在美国或香港能够存在的律师。”
他笑了,告诉记者其实做老师是他到复旦之日起就有的夙愿:“所谓从高处跌落的落差,在我这里,并不存在。我目前这种状态跟我内心所需求的东西比较兼容一点。什么是我的内心需求的东西?我要当教师,我要把我学的东西跟学生一起分享,我要有自由支配自己的时间,我要做一个,怎么讲,不是太紧张,有点闲适的人。我没有什么未来成就的愿望,因为对我来讲,我对自己的要求就是把书读好,书要教好,书要写好,能做这么一个‘三好生’我就不错了。
许多人问,你平时说话多吗?我很难回答,说了恐怕也会有人不信,我几乎除了上课,大部分的时间是沉默着的,因为,自己独处一间研究室,没人和你说话,如果真要发出什么声响,那可能我的脑子已经坏了。”
曾经的辉煌不大回想
一见面,记者就注意到蒋昌建身上穿的是一件“2000年全国大专辩论会”的T恤衫。他刚刚去做了其中一场的点评嘉宾。而去年’99国际大专辩论会在北京举行时,他的身份是美国耶鲁大学队的顾问。
事实上,从1993年那场“难忘的辩论”开始,与辩论赛有关的事情一直在他生活中留有痕迹。至今在他的办公室里,还堆着几大箱观众来信,他说不知道该怎么处理。
但是在他看来,7年前那次辉煌不过是“生活中一个偶然”:“一生当中你会有各种各样短暂的机会,你会迎接各种各样的挑战。代表中国的大学生去比赛,也许这挑战的难度、挑战的强度、包括挑战的密度,跟你一生当中遇到的各种各样挑战可能在形式上并没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但是意义含量扩大了以后,你就特别容易记住这些挑战的事情。你说对我影响有没有,在我记忆当中它还算不算一件事情,当然算了。但是一幕幕的事情它过去了,我不大回想。
对于我来说,1993年辩论赛唯一值得我骄傲的是,我完成了一项任务。我喜欢这样的感觉,做一件事情,在大家对这个事情本身没有把握的时候,我会对某些比较重要的人物说,放心吧,我会把这件事情做好,那结果我完成任务了。我觉得那个时候我特别地愉悦,如果说有什么感觉,我就是这个感觉。我答应你把这个事情做好,结果,我做好了。
所认,我觉得它对我的影响谈不上有非常大的,不构成一个非常严重的影响,特别是改变你的生活,或者改变你的读书、学习、教书的习惯。没构成,对我没构成。可能对关心我的人,他们对我的印象会有影响。比如说他们经常定位成你是一个专门搞辩论比赛的,专门是参加辩论活动的,或者是专门从事这种论辩演讲行业的。这个影响可能在他们对我的印象上。但这个是没有办法克服的,因为你教学的一面,你读书的一面,跟所有的普通人其实都一样,很多的媒体它关注的不是你这一面,所以它报道的大多数都是你在这个辩论和演讲的场合所出现的各种各样的事情,所以公众很容易地去有这样一个印象。
所以最大的影响是在这边。不过我自己倒不是特别地在意这个,我不是说躲起来呀,有这样类似的活动我不参加呀,因为没有必要这样去躲啊藏啊,或者去避开这样的活动。因为这样的活动一年也发生不了几次,一次也发生不了一个礼拜或者10天,你说平时挤时间怎么挤也就出来了,用不着去像挤海绵似的,用不着什么‘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那些都用不着。所以大部分的时间我就是一个教书的人,在做一般老师所能做的事情。”
辩论赛创造了一种文化
而今的蒋昌建,是大学里一个上课不看讲稿、喜欢在教室走来走去并时不时讲得兴起就坐到桌子上去的老师。一位去年毕业的听过他课的复旦女生,至今仍然在谈到他时眼睛发亮。她告诉记者,蒋昌建是复旦受学生欢迎的老师。
蒋昌建也显然比较满意他与学生的沟通,但是同时他还有另一分警觉:“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学生是因为我名声在外选我的课呢,还是真的觉得我的课好。”
在他看来,他在辩论赛表现出来人们认为是才华的东西并不完全属于他自己:“可能在一瞬间,我凝聚了某些才华的东西,但这个才华的东西不是我一个人的,是一个集体,甚至它不是一个小集体,它是一个大集体,它可能包括复旦整个教育的体制凝聚在这里。它不代表个人,我一直觉得不代表个人。
所以我跟学生们说,你们如果看到这个比赛之后有这样一个印象,你们来复 旦这就对了,但是你们如果说在重复着我进行的那些学习方法、工作方法,可能你们得到的东西不会很多。但是如果你把你们想要学的东西、想要在复旦追求的东西,同复旦整个教育体制能够很好地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复旦的资源,你可能做得比我还好。
我觉得就是这样一个问题,所以我经常跟同学们说,不要有一个错觉,就是说好像你不主动地跟这个体制靠拢,你不主动去挖掘复旦的资源,你只要到复旦来,好像跟昌建一样到复旦来,坐到那个教室里,同样三点一线地过日子,你就觉得肯定能够成就,那不一定。”
跟许多人不同,对于现在辩论赛的风光不再,蒋昌建显得没有那么失望:“为什么要问辩论赛还会不会有春天?它从来就没有到过秋天,我们那时候是过热。辩论赛的意义不在于比赛,它创造了一个大胆讨论问题和表现自己的文化。
而这样一个大胆讨论问题和表现自己的文化,长期以来可能是被压抑了。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不主张你多发言的,所谓‘讷言敏行’,但在市场经济的社会里面,当人力变成资源的时候,说话变得特别重要起来,你怎么样在短时间内在人力资源的市场当中把自己推销出去。这完全是靠语言的功夫,这点有它的实用性在里面。再往上面讲就是你大胆地讨论问题、大胆地表现自己,这是这个社会越来越开放的一个缩影。”
本文原载于2000年9月6日北京青年报
和志同道合的人在一起
作者: 陈天桥
发布时间:2009-05-18
当年报考复旦有两个原因,首先我觉得学校比专业更重要。大学阶段是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我希望自己人生中最好的几年,可以在一个相对封闭的容器中,和最优秀的一批人一起,发酵,成长。第二个原因就是复旦有一年的军训。我身上一直有一种理想主义的色彩,觉得能够穿军装,拿着枪,日夜站岗很刺激。我真正对复旦有感觉也是进了南昌陆军学院以后。大家在一起排队,学习踢正步。看着一张张青春朝气的脸,每个人都说我是什么状元-忽然觉得:呀!我已经是复旦的一名学生了。
在复旦,我把四年最好的时光、最大的激情、最大的能力全部倾注在了团委,我的大学四年和团委息息相关。和我创业的人全部是团委最早跟我一起工作的人。大学里同学战斗在一起的感情是很深的。
我曾经联合调研部、组织部和科委几个部门创办了复旦人才咨询服务中心。我们几乎跑遍了上海能够在暑期招聘的公司,宣传我们的活动。我们把海报贴满了整个东区和中央海报栏,很壮观,大家也很辛苦。可惜当天晚上,“申奥”失利,海报全部被撕掉了,我们很是心疼。不过活动举行当天,整条南京路还是被挤得满满当当,热闹非凡。
大四的时候我争取到学校的拨款,和康联成立了科技集团。所以我自己的第一张名片就是:光华公司科技集团总经理,在光华公司下面负责科技转让。当时我带着几个同学去找化学系转化科技成果。印象最深的一个成果是蜡烛,其它蜡烛外形上是五颜六色的,但是这种蜡烛燃烧时的火焰是五颜六色的。团委锻炼和培养了我的能力,而最关键的是树立了一种价值观。在学生心目当中团委是最纯洁、最民主的。一切都是用实力作证,用能力说话,用个人魅力把一帮人团结在 自己的周围,这和创业本质上是相通的。
对我而言,无论走到哪里都要靠自己的独立、靠对他人的尊重,赢得他人对我的认可和信服。我们在西雅图和比尔·盖茨谈合作。因为我比盖茨更了解中国市场,市场反应更快,而且已经占有了很大的分额。这样他进入中国的时候必须尊重我,或是和我谈合作。如果我什么都没有,就只能跟在他后面。大学的民主和自由,让我感觉到自强是可以获得尊重的。这也正是我的价值观。
盛大从不依赖于任何东西。盛大每个人都在爬山峰,爬上大山峰是我的理想。但是和我的价值观相比,我更愿意和我一起爬上山的是与我秉持一样信念的的一批有志者,而不是尔虞我诈、似乎帮过我的人。因为那样的话这个山峰会爬的毫无意义。哪怕我爬不到山峰,只要和自己志同道合的人在一起,过程就是一种乐趣。
闾丘露薇:梦想开始的地方
发布时间:2009-05-18
别人问我对于复旦的记忆,我的脑子里总会浮现出校园门口的草坪。每天中午,除了炎热的夏天,我和同寝室的同学,总是会躺在那里,背着我们的英文单词。我还记得,毕业聚餐的那个夜晚,我们这个班的男女同学,就是围坐在这块草坪上,喝着啤酒,相互之间说了很多虽然有点傻,但是却又是那样真实的话。
复旦是一个改变人的地方。和我同宿舍的女生,当她们刚刚从其它的城市,或者是农村来到复旦的时候,我能够感受到她们的那种战战兢兢和不知所措。但是当她们离开复旦的时候,都像变了一个人,时尚而自信地走在校园里面,走在上海的街头。我想,这是因为复旦的四年,除了知识学习之外,更多地,她们学会了如何去选择,如何去过适合自己,同时也是自己喜欢的生活。
复旦的学风很自由开放。我在复旦四年,没有人会逼着我们做什么想什么,每个人都能够静静地选择自己的学习方式和生活态度。这对于学生来说,是再好不过的一件事了。是复旦教会了我如何地学习,虽然在复旦的四年,我肯定不是学习认真的一个学生。但这并不重要,因为四年中,我有机会去旁听那些自己非常有兴趣的课程。3108教室总是有那么多的讲座,数不清的比我们年长、成熟、有阅历和有学识的人在那里,教导着我们如何去思考。有那么多这样的老师,他们从来不要求我在课程上多么出色,但是他们总是在有意无意中,告诉我应该看哪些书,面对这样那样的问题时,应该从哪个角度切入,如何自己动脑筋解决。虽然在班上,我的成绩不算出众,但是我从来不会因此有任何的自卑,因为我的老师们告诉我,每个人都有自己特别的地方、优秀的地方,不要看轻自己。
复旦是一个鼓励学生去创造的地方,是能激发学生想象力和学习潜力的地方。“大家沙龙”、“蓝心咖啡屋”,都是复旦的学生们自己经营的。那个圣诞节,我和几个同伴一起,在“大家沙龙”门口用木栏杆围出了一个小园子,然后用石灰水刷白了那些木栏杆,还有停在沙龙门口的自行车,于是我们创造了一个白色的圣诞。那个晚上,我们自己煮了甜甜的水果羹给所有来这里的人分享。那个晚上,我和同是复旦学生的男朋友,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圣诞。大学的时候,不管想做的事情有多么的幼稚和疯狂,但是总是非常的真诚。
走出复旦校园,虽然曾在香港两个不同的大学读过研究生,但总是没有大学时代的那种归属感。很多时候,匆匆忙忙从上班的地方赶到校园,傍晚时分,偶 尔会飘来玉兰花的香味,会使我想起在复旦的那些日子,想起穿着长裙、有着长长的黑发、从男生宿舍窗前飘过的、年轻真诚的自己。
王迅:昨日为学子,今日为良师
发布时间:2009-05-18
我喜欢物理。我总认为,一个人应该是喜欢什么就读什么。所以我就选择了物理系。我觉得自己很幸运,因为我的导师是谢希德先生。她从一年级至我们毕业都在教我们。后来,我又做了她的研究生,然后就跟着她在同一个教研室工作。各种各样的经历我都是和她一起度过的,一直到她离开。她是对我影响最大的一个老师。虽然她的贡献很难用一句话来概括,但如果一定要概括的话,我觉得应该是--她把复旦带入了世界。
受到谢先生的影响,我决心做一个好老师。我至今记得第一次教书的经历,教的还不是学生。那时候有个电子管厂雇苏联专家做二极管、三极管。那批直接操作的中国工人和工程师有的是本科学历,有的是高中学历,虽然都是工厂的业务骨干,但是他们的半导体理论知识一无所有,所以迫切地想学习。要上最后一个月的课程时,上课的老师因为家里有事,就找我去上最后的一章“半导体物理”。我那个时候不仅没有教课经验,即使生产实践的经验也一点没有。第一次是上两节课,我准备了差不多三节课的内容。然而,实际讲课的时候我根本掌握不好时间,第一节课就把准备的内容差不多都讲完了。我顿时紧张得直冒汗,因为接下来就没有东西可以讲了。我只好把话讲地慢一点,再慢一点,于是就这么应付过去了。没想到上了一个多月,他们的反应还不错,讲完一章的时候他们竟提出要我再上一章“量子力学”。他们说,原来讲量子力学的那个老师讲课效果不好,他们听得稀里糊涂,于是我就给他们补了一章。我说这又不是第一章,那么就给你们补个第零章,下面的学生都“哈哈哈”笑了。我松了一口气,心想,总算是得到他们的认可了。
我教过很多学生。文革刚结束时进来的那些学生是比较出色的。他们都有非常强烈的求知欲望,都知道自己是肩负着父母祖辈的期望来上大学,所以无论理论还是动手能力都很强。我就有个这样的学生。他在美国深造时,有一次碰上了一群在做调节电流电压实验的美国学生。由于仪器上的旋钮是老式的,那些美国学生都不会用,我的学生于是就去帮忙。结果,一个外国博士后花了很长时间都没有调试成功的仪器,他去了不到半年就把它调整可以正常运转了。后来我问他,你比美国博士怎么样?他说,肯定不比他们差。能有这样出色的学生,我真得感到很自豪。
在复旦几十年了,我和复旦的关系是割不断的。我有一个学生在日本,一个和他在一起的学生讲了很多对他导师不满意的话,我的学生就跟他说了一句:不管怎么样,骂你导师总归是不对的。这句话我听了深有感受,再怎么样,做了一天的老师,他的学生就该感谢他一辈子。所以说我在复旦待了这么多年,我跟复旦的关系是怎么也割不断的。顾玉东:“手”,我的不解之缘
发布时间:2009-05-18
上海第一医学院是我高考报考时的不二选择。上医学术氛围浓厚,老师授课简练严谨,在这种充满艺术与哲理的授课方式中,我逐渐养成了良好的医学思维习惯和学习方法。在上医学习的岁月里,我响应了毛主席提出的“向科学进军”的口号,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学习中去。几乎每天我都泡在图书馆学习,连寒暑假甚至春节也不例外,五年如一日,在苦读中度过了我的大学生涯。同时,为了实现献身科学的誓言,我坚持练长跑和游泳,即使医院工作繁忙,我仍然坚持每天早上在华山医院的花园里跑上十圈到十五圈,甚至以此庆祝节假日的到来--春节时我可以一口气跑上五十圈,相当于一万米!体育锻炼确保我在外科手术中有充沛的体力:我不间歇地完成过历时22小时的世界第一例足趾移植手术,而且连续十天密切监护病人而不眠不休!从我接触手外科专业后,我就与“手”接下了不解之缘,我一直认为“手动脑活”,手比心脏更具创造力。人类直立行走解放了双手,手作为人类特殊的器官掌握劳动工具,劳动赋予人类独特的脑结构,从这个意义上说,手是脑的母亲。仅仅动手就能增加 35%的脑血流量,因此,多动手,特别是指尖运动可以防止同名血流缓慢,避免脑部供血不足,动手就能活跃大脑!
“手动脑活”,四个简单的字,却蕴含着深厚的哲理,这是我几十年行医的精髓所在。我一直难忘1981年的那次手术,那年3月22日,华山医院承办了第一届全国显微外科手外科学习班,杨东岳教授要示教足趾移植手术。病人的大拇指因工伤被折断,手术要将脚趾移植到手上,关键是将足背动脉与手背动脉一起移植接好。手术开始后,杨教授和我发现这位病人的血管有变异,非常细,手术最终因血管太细很难相接而告失败。我眼看着病人的“大拇指” 从白变紫直至变黑;她整天哭泣,甚至一连三天没有吃饭喝水。这是一段痛苦的回忆,我一直怀有深深的愧疚:我没有帮病人解除病痛,给她带去幸福,作为医生,我是失职的。
这次手术后不久杨东岳教授因肝癌去世了,我决心在挑起手外科的重担,解决血管变异问题。于是,我一头钻进解剖室开始解剖各种脚趾头,甚至把那位病人坏死的脚趾头也拿来研究。我发现手术的失败是因为移植的血管与原来的血管擦边而过,而不是由于为脚趾头供血的那根血管的变异。通过解剖与临床观察,最终研究出血管变异与处理原则。在85至87年间,我做了将近100例足趾移植手术,边实践边总结,终于探索出了用两套供血系统的方法进行足趾移植,后来凡是做两套供血系统的手术,到目前为止没有一例失败。
我的成绩离不开上医精神的熏陶。我眼中的上医精神是:淡泊名利,潜心学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复旦与上医合并之后,我坚信上医精神必定会散发出新的光芒,复旦的自由与上医的严谨,两种不同风格学术精神的融合,必定会产生新的学术氛围,而这也是学科发展的必由之路。这种结合会形成更大的学科交叉空间,激发出更多的碰撞,诞生更多的成果,我深信这种结合必定是1+1>2,我热切期待着这种局面的出现!(王诗园、金一整理,傅骏修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