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环保论文LED论文
基于控制器IC的可调光LED驱动器通常采用的调光方式有两种,即数字PWM调光和模拟DC电压调光。基于相位控制的TRIAC传统白炽灯和卤素灯调光器若用于LED的调光控制,会产生100Hz或120Hz的闪烁,而且调光范围非常窄。最近美国国家半导体(NS)公司推出一种带有TRIAC调光译码器的离线式AC/DC降压(buck)恒流LED控制器LM3445,允许利用标准TRIAC调光器对LED进行宽范围的平稳无闪烁调光,打破了传统TRIAC调光器应用与LED节能照明的一个瓶颈。
l LM3445的主要特点 LM3445与先前的同类离线式AC/DC降压恒流LED驱动器IC比较,其主要特点是在芯片上设计了TRIAC调光译码器电路,能传感AC线路TRIAC调光波形,并将其转换成控制LED电流的调光信号,几乎能在从0%到100%的调光范围内实现无闪烁LED亮度调控。LM3445的其它特征主要有:
(1)AC输入电压范围为80~270V,适用于国际通用AC线路;
(2)能够控制大于1A的LED电流;
(3)适合配置无源(被动式)功率因数校正(PFC)电路,满足能源之星固态照明(SSL)商业应用要求;
(4)支持主/从控制功能的多芯片解决方案,使用一个TRIAC调光器和一个主LM3445,便能控制多个基于LM3445的从属降压变换器驱动的多串LED;
(5)提供VCC欠锁定、门限是165℃的热关闭保护和电流限制;
(6)固定关断时间可编程,开关频率可调节;
(7)采用10引脚MSOP封装,结温范围为一40℃~+125℃。基于LM3445的TRIAC调光离线LED驱动电路 1)基本电路 LM3445的内部结构及由其组成的TRIAC调光离线式LED驱动电路如图l所示。这种AC—DC恒流LED驱动电路主要含有五个部分,即TRIAC调光器、桥式整流器BR1、整流线路电压检测及调光译码器电路、无源功率因数校正(PFC)电路和降压(buck)式DC/DC变换器电路,整个系统的核心是LM3445。2)电路工作原理(1)TRIAC调光器 在图1中,串联在桥式整流器BR1输入端的TRIAC调光器采用传统基于相位控制的电路,如图2所示。R1、R2和C1值决定C1上电压达到双向触发二极管(DIAC)触发电压(约32V)之前的延迟时间。对于负载是白炽灯时,R1值减小,TRIAC的导通延迟缩短,导通角增加,灯亮度则增强;反之,若R1值增加,TRIAC导通角将减小,灯光则变暗。
第二篇:环保论文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环保意识
向阳小学
周惠
论文关键词:环保意识 探究式学习
论文摘要: 在世界十大环境问题中,中国所起的反面作用是那么令人瞩目。水资源危机,作为世界21个贫水国之一的中国,全国600多座城市中,缺水的就有300多座; 水土流失面积已达367万平方公里,每年至少有50亿吨沃土付之东流;与日俱增的工业垃圾、生活垃圾已包围了我国三分之二的城市;…… 这一切都源于人们缺乏环境意识,没有良好的环保行为、环保习惯。
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培养小学生环保意识的有效措施
(一)强烈的环保意识是建立在理性认识基础之上,充分挖掘科学教材中能够进行环保意识培养的内容。
1、从学科的内容和特点来讲,小学科学课与环保教育有着更多的共性,其内容丰富、知识面广。
2、充分挖掘其中的环境保护的内容,运用探究式学习方式,有效培养小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积极利用目前社会上空前高涨的环保气氛,大力宣传环保的意义
1、结合环保热点问题激发小学生“学环保、讲环保”的动机
2、结合有关环境的纪念日,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
3、联系生活实际,强化环保意识
一.小学生环境意识现状
(1)目前小学生的环境意识尚处于浅绿层。环保界对环保意识划分为浅绿层(关注环境卫生、绿化等身边的具体事)、中绿层(关注环境污染、噪音污染等恶化环境因素的解决)和深绿层(侧重于关注难以逆转的生态环境,包括水资源问题、土地荒漠化问题和生物多样性等)三个层次。由于各种原因,目前大多数的小学生环境知识较少,他们只是对日常生活型环境问题有所认识,而对环境污染的原因、生态环境的恶化等问题没有更深层次的认识,这表明,他们的环境意识尚处于浅绿层,这需要学校和社会共同努力改变现状。
(2)部分小学生存在消极从众心理,自觉遵守环境道德的主动性不强,环境意识淡薄。消极从众心理是指个体在群体压力下,放弃自己正确的环境认识和积极的环境态度,采取与群体一致的行为,这些行为多数体现在破坏生态与污染环境上。
二.小学生环保意识淡薄的成因分析
(一)社会的原因
学校所教与社会现实所表现的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方式。例如,老师教学生要集中处理或带到垃圾堆再扔垃圾,而现实生活中,一些人给学生的示范却是随地可扔、随手可扔,并不会受到社会谴责或处罚。由此可见,全民环境意识不强,直接影响学生环保意识的培养,进一步削弱了本来就很薄弱、不系统的学校环境教育。
(二)学校教育的原因
缺乏对小学生进行环境教育的正确认识,一些职能部门和有关领导、教师认
识不到位。小学的环境教育还没有制度化,没有统一的环境教育教学大纲和教材,缺乏对环境教育应有的重视,甚至有的学校目前还没有开设环境教育课程。小学环境教育缺乏专职教师,大多数教师在环保知识、环境技能和环保法规方面未接受系统的培训,环境教育的师资培训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和机制,师资的缺乏已经影响到了环境教育工作的大范围开展。小学的环保教育与学科教学未能很好结合起来。
(三)家庭原因
家长的一言一行影响着子女,正确的言传身教会起到榜样作用。如果父母做的与学校所教的不一样,则会削弱学校环境教育的效果,甚至还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例如学生在学校接受环保意识教育,而回到家看到的是家长对水、电的浪费,为方便使用一次性用品等。
三、培养小学生环保意识的有效措施
(一)强烈的环保意识是建立在理性认识基础之上,充分挖掘科学教材中能够进行环保意识培养的内容
在小学各门学科中,科学课与环境教育的关系可以说是最为密切的。《科学课程标准》中的总目标有这样一段论述: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中也指出:珍爱并善待周围环境的自然生物,初步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小学科学中的生命世界、地球与宇宙都是与人类紧密相联系,因此,在科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积极挖掘教材内容,有机渗透环境教育,让学生幼小的生命在学科课堂学习中浸染绿色。
1、从学科的内容和特点来讲,小学科学课与环保教育有着更多的共性,其内容丰富、知识面广。
(1)智能教育内容
教材以大量的篇幅讲述社会、经济、生态的持续发展,资源的持续利用;阐述环境问题的现状、起因与解决办法,揭示人与自然互动发展过程中的经验与教训。如六下第四单元的《共同的家园》、五下第四单元《岩石和矿物》、三上第二单元《我眼里的生命世界》……
(2)道德教育内容
教材告诉我们,自然资源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环境对废弃物的容纳能力是有限的,对资源的无节制掠夺开采,对环境的任意污染与破坏,必然受到自然界的惩罚,通过破坏环境来侵犯他人的利益,危及子孙后代的生存,必将受到社会的谴责,从而明确人对自然的道德责任和义务,树立 “保护环境光荣,破坏环境可耻”,“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新型环境道德观念。如四上第一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六下第五单元的《神奇的能量》……
(3)行为教育内容
要求学生成为大自然的优秀管理员,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讲究环境卫生,节约用水用电,收集废纸废铁,爱护花草树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积极主动参加环保宣传教育活动,投身于环保事业。结合小学科学课教学向学生进行环保教育,比其它学科有着更为有利的条件。
2、充分挖掘其中的环境保护的内容,运用探究式学习方式,有效培养小学生的环保意识
科学教材中,涉及环保教育的内容比较多,反映了环境和环保问题的方方面面,在教学这些内容时,要求教师对知识讲深讲透,同时还要注意适当延伸拓展,达到重点教育的目的。
(1)把科学知识与周围看得见、摸得着的环境紧密联系起来。
(2)课堂上巧妙穿插环保知识渗透环保意识。
科学课毕竟不是环保课,教师在教学中切忌一味地单纯宣传环保。教师只能在围绕教学目标、抓住教学重点的前提下,巧妙的渗透环保内容,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去领悟、体会,自觉地成为环保的宣传者和参与者。
(3)结合实践操作,增加感性知识,深化环保知识的学习。
如在学习《土壤与生命》这一单元时,我们可以让学生亲手做肥料袋,种植植物等,学生不但获得环保的技能知识,而且在亲身的感受中潜移默化地提高了环保意识。
(二)积极利用目前社会上空前高涨的环保气氛,大力宣传环保的意义
1、结合环保热点问题激发小学生“学环保、讲环保”的动机
2001年7月北京获得了2008年奥运会的举办权,北京提出了“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举办理念。2008年6月1 日,我国将在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发扬重拾菜篮或者使用其它环保节约的替代品。
2、结合有关环境的纪念日,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
每年有关环境保护的纪念日有不少,如2月2日世界湿地日;3月9日中国保护母亲河日;3月12日植树节3月22日世界水日 ;3月23日世界气象日 ;4月7日世界卫生日 ;5月31日世界无烟日 ;6.5世界环境日 ;6月17日 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 ;6月25日中国土地日 ;9月16日国际保护臭氧层日 ;9月22日世界无车日;10月4日,世界动物日;10月16日 世界粮食日;10月26日环卫工人节 ;12月29日,国际生物多样性日。
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些纪念日,有意识、有计划地开展一些有意义的活动,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如3月 12日植树节,带领学生参加植树活动,学生实现了参与环境保护的愿望,在劳动中提高了环保意识,也深化了课本上有关知识的学习。6月5日世界环境日,开展保护环境热爱家园等主题的演讲活动,对身边环境问题的调查、研讨认证,得出一些合理的改进措施和方法,再进行广泛宣传,培养他们的全球观念,使他们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投身于环保事业。
3、联系生活实际,强化环保意识
在我们周围,还有很多破坏环境的事例,如向大海乱丢垃圾,随地吐痰,甚至随地小便,想必我们的学生不可能没见过这些不文明现象,教师都可以把这些插入到课堂中,并展示实地拍摄照片,交流这些现象对人类自身造成的危害,并让他们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为环境保护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生活中有许多保护环境和破坏环境的现象,但学生不太明白,比如集市上买卖蛇,上树捉鸟……这些学生司空见惯的现象,他们不以为然,甚至认为不会破坏环境。我们可以围绕这些现象开展谈论,在谈论中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善于发现,仔细分析,才能分辨是与非。
在科学课中利用教材,有机地将间接知识和直接知识、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结合起来、全员参与与重点辅导相结合,让学生多参与、多观察、多思考、多实践,从自我做起,成为环保活动的参与者、实践者,鼓励学生在实践中创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创新能力。综上所述,环境保护教育,只有上下一致,通力合作,从小抓起,从我做起,使每一位社会成员都树立起强烈的环境意识,人人爱护环境、保护环境、防止环境污染,才能创建一个美好的劳动生活环境,才能拥有一个充满生机的地球。
绿色包装,人类永恒的追求
向阳学校
陶建双 内容摘要:
当今,“绿色”成为当今人类社会和谐发展的主旋律,但是,人们对绿色包装的认识依然很模糊。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上绿色食品的种类愈来愈多,可是,许多绿色食品并没有采用绿色包装。并且,绿色包装产品销售量很是一般。可见,“绿色包装”并没有深入人心!就我国目前状况,必须从根本上解决绿色包装产业所出现的问题。让绿色包装,成为人类永恒的追求!
关键词:绿色包装 环保 消费
如今,环保已成为世界各国家的共识。与环保意识相适应,“绿色”成为当今人类社会和谐发展的主旋律。包装作为人类社会生活不可或缺的商品,在完成它的三大基本功能即“保护、方便和销售”的同时,必须在材料的使用和保护环境上与“绿色”的要求相协调,这也是包装得以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我国认识到“绿色包装”的发展潮流,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绿色包装分会日前发布中国包装界绿色企业公民行动倡议书,号召各企业向社会提供真正的绿色包装产品。我们小组在这种“绿色”潮流之下开始以“包装对消费意向的影响”为课题进行研究性学习活动。
但是,我们小组在进行第一次有关于“人们对‘绿色包装 ’的认识”的调查中,我们发现只有少数被调查者听说过绿色包装,但是,在许多被调查者心中,“绿色包装”应该是节俭、环保的。从大多数被调查者对“绿色包装”概念模糊这一点来看,“绿色包装”这一概念还没有深入人心。何谓“绿色包装”?绿色包装一般应具有五个方面的内涵:一是实行包装减量化。二是包装应易于重复应用,或易于回收再生。三是包装废弃物可以降解腐化。四是包装材料对人体和生
物应无毒无害。五是包装制品从原材料采集、材料加工、制造产品、产品使用、废弃物回收处理的生命全过程均不应对人体及环境造成公害。根据有关资料,我国绿色包装凸显的问题之中,有一个问题也是人们对绿色包装概念模糊。在许多人心目中,绿色包装往往被片面地理解为包装产品的绿化,错误地将使用易降解材料制成的包装产品视为绿色包装,而不问包装产品的生产是否造成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也不问包装产品在使用后是否能再利用。如将纸包装一律视为绿色包装,将塑料包装则置于绿色包装的对立面,甚至认为聚乙烯有毒,应全面实行以纸代塑等。其实应从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来考虑包装对环境的影响。例如,对纸包装回收处理不当就不符合绿色包装的要求,而塑料包装如果实现了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等处理就应该被提倡。塑料具有其他包装材料无法替代的优点,全面禁止塑料会造成更大的污染。我国森林资源有限,造纸引起的污染问题也很难控制,所以全面实行以纸代塑既不现实,也不环保。看来,国家应加强绿色包装概念宣传力度,使更多的人能清楚绿色包装概念。只有绿色包装这一概念为人们所共识,才能让人们认识到在当今社会绿色包装的重要性,才能让人们为环境保护这一事业自觉购买绿色包装产品,从而促进我国绿色包装产业的发展。
对于绿色包装产品质量,被调查者对绿色包装的产品质量相当认可,我们后来觉得关于“了解绿色包装产品的质量问题”这个课题提得有些不当。在此寻找有关“绿色包装”资料时我们发现了另一个问题:并不是所有绿色产品都使用了绿色包装。中国包装技术协会秘书长钱进向CIEN 记者指出,目前市场上绿色食品的种类愈来愈多,但是许多绿色食品却没有采用绿色包装。而许多消费者只注重产品质量、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忽视了包装问题的所在。殊不知,包装问题也能影响产品质量。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并没有进行深入探讨,因此在这里不做深入讨论。不过,面对这个问题,我们希望绿色食品厂家能够重视包装问题,积极使用绿色包装,让消费者真正吃上“纯绿色食品”,不要让包装问题破坏了“绿色食品”的称号。广大消费者也应该重视产品包装问题,倡导使用绿色包装产品,监督产品的包装质量,毕竟包装也是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包装对产品的影响不可小视。
在市场调查中,我们还就“人们对绿色包装产品的购买量”这个问题分成两组分别采访了某超市销售主管、调查一些消费者。该超市销售主管接受采访时说,消费者一般是按个人喜好去选购产品,并不十分在乎这种产品是否为绿色包装产品,反正他们觉得某种产品好用、好吃就去买这种产品。当然,消费者的购买意向也与个人文化素质有关。有的消费者文化素质较高,了解“绿色包装产品”在市场的重要性,就乐意去购买绿色包装产品;有的消费者文化素质较低,不了解“绿色包装产品”,觉得买不买绿色包装产品没有什么关系。从目前情况来看,绿色包装产品与其他产品的销售量差不多,绿色包装产品销售量一般。而我们在调查消费者过程中,被调查的消费者反映的情况与销售主管反映的情况基本相同。这些调查结果反映了人们对绿色包装产品还不够重视,这一点也印证了“绿色包装”还没有深入人心这个结论。生态保护的观念,虽经大力弘扬并已广为人知,但要将包装的环保意识贯彻始终,却有赖于商家以及全社会公民坚持不懈的共同努力。我们认为国家应加强全民的包装的环保意识,大力提倡商家生产绿色包装产品、消费者购买绿色包装产品。而绿色包装的设计者在包装设计方面要突出环保内涵,考虑突出环保营销的标志,用以表示某种商品上有特定的环境品质以取得消费者的好感,达到扩大营销的目的。
由于出口商品必须采用绿色包装和国内环保事业的兴起,政府的支持,我国的绿色包装产业快速发展;环保包装材料的使用越来越多,市场占有率逐渐上升,技术含量也越来越高,部分产品还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在国际市场上有较好的销路,绿色包装产业的市场在不断扩大。然而,我们不得不看到这样一个问题: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绿色包装产业还远远落后,发展的速度也不够快。另外,我国绿色包装产业发展失衡。一是体现在出口型企业由于先接触国际市场,对绿色包装了解较早,率先使用绿色包装;而国内企业近几年才涉足绿色包装。二是地区间的发展不平衡,经济发达的地区绿色包装发展迅速,而经济较为落后的中部和西部地区绿色包装未能得到足够的重视和宣传,发展缓慢。三是在对包装废弃物的处理上,各地政策和法律也不一致,造成包装污染向经济不发达地区转移。所以,目前我国应向发达国家看齐,大力发展绿色包装产业,调节绿色包装产业平衡发展,各地应制定比较完善的关于包装废弃物的处理的法律政
同时注重培养绿色包装产业方面的技术人才。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绿色包装产业所出现的问题。
尽管现在我国消费者对于绿色包装了解不多,绿色包装产业也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是我们坚信,随着全社会环保意识的增强,人们会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绿色包装产品在环保方面的重要性,绿色商品及其绿色包装无疑将成为消费者的首选商品,这将促进我国绿色包装产业的发展。我们衷心希望,绿色包装能在将来社会中发挥它更大的作用。绿色包装,将成为人类永恒的追求。
环 保 袋 流 行 时
向阳学校
阎立红
内容摘要:当今时代,“白色污染”越为严重,终于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2008年6月1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后,塑料袋逐渐退出了人们的生活,而环保袋以其自身的特点成为人们购物时的新宠。但是“限塑令”刚发布不久,很多塑料袋遗留下来的问题仍待我们思考解决,也许环保袋的进一步推广是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之一。
关键词:环保袋、限塑
这是一个广告无处不在,包装漫天飞舞的时代。花花绿绿的塑料袋提在手中,我们早已习以为常。但同时我们又对造成的“白色污染”深感无奈。当我们为城市街道上“塑料与灰尘齐飞,垃圾共天空一色”的现象感到担忧时,我们却也因为塑料购物袋的免费使用而心安理得。但是2008年6月1日,国家颁布了《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后,“限塑令”正悄然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习惯,而环保袋成为塑料袋的最好替代品日趋流行。
一、环保袋流行之我见
自“限塑令”颁布之后,短时间内,人们购物时好像显得无所适从。买东西时被告知不能免费使用塑料袋了,而大家又不愿意天天花钱去买塑料袋。恰在此时,环保袋在市场中孤军突起,大放光彩。与传统的环保购物装备“菜篮子、网兜、黑包包”相比,环包袋优势明显。以下是笔者在瓯海区一家菜市场门口所做的调查表:
环保袋使用情况调查表
(以下问题敬请大家如实解答,如有其他情况,可以提出建议,谢谢合作)
1、请问你是什么时候知道“环保袋”这种购物袋的?
A:2008年之前就知道了 B:2008年6月1日之后才知道的C:其他时间
2、请问你去菜市场买菜时,一般使用什么来装菜?
A:菜篮子
B:环保袋 C:网兜 D:其他
3、请问你经常使用环保袋装菜吗?
A:经常使用
B:偶尔使用 C:不使用
4、使用菜篮子来装菜与使用环保袋相比有什么不便之处?
A:体积比较笨重 B:对年轻人来说不合适 C:没有不方便
5、使用网兜来装菜与使用环保袋相比有什么不便之处?
A:网眼较大,只适合装水果B:携带不雅观C:没有不方便
6、请问觉得你使用的环保袋质量如何?
A:结实耐用 B:一般 C:不好
7、请问你使用环保袋最大的理由是什么?
A:方便美观 B:环保 C:塑料袋价格贵
8、请问你属于以下哪个年龄群?
A:20岁以下 B:20岁到35岁 C:35岁以上
笔者共收拢了以上样卷50份,其中20岁以下共10份,20岁到35周岁共30份,35周岁上共10份,根据以上调查问卷,笔者绘制成如下表格:
以上表格显示,与传统的环保购物装备比较,环保袋占有明显的优势,特别是在20岁到35岁的年轻人群中,环保袋更是大为流行。这与环保袋的自身特点是分不开的,据有关专家调查研究,环保袋具有以下的特点:
1、水溶速度可设计选择,完全溶解于水,无毒无污染;
2、拉伸度强,张力好;
3、透明度高,光泽好;
4、柔软度高,触感好;
5、耐油、耐溶剂性好,可热封、可印刷;
6、透气系数低,阻气性好;
7、可加塑料子母扣或自粘胶袋;
8、抗静电性能优良,不尘吸等。
9、美观大方,方便携带
正是由于以上特点,环保袋将越来越为人们所接受和使用。
二、环保袋流行之我行
“限塑令”的实施,环保袋的出现为我们的环保绿色生活增添了一道亮丽的色彩。五彩而又可循环使用的环保袋流动在大街小巷,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线,而“白色垃圾”的使用量已在急剧下降。但与此同时,“限塑”后一些没有得到细化的问题也逐渐显露出来,如何将这些不完善的问题逐一解决,让环保袋从深入人们的生活到深入人们的内心,让环保成为一种习惯。
笔者有虑于此,对周边“限塑”前频繁使用塑料袋的一些场所展开了一项“明察暗访”活动。经过笔者几天的走访和询问后,发现了以下几个问题:
1、生活垃圾的“裸投”
“限塑”前,人们习惯把在超市、商场购物时免费获得的塑料购物袋积攒下来当做垃圾袋使用,而“限塑令”的实施,改变了人们平时“垃圾袋装化”的生活习惯,一些居民开始将生活垃圾直接“裸投”进垃圾桶。甚至有随意乱丢的情况出现,撒得到处都是垃圾,看起来十分不雅。“裸投”垃圾的大量增多已经严重污染了居民们自身的生活环境和市容市貌,同时也给环卫工人收集清理垃圾带来了诸多麻烦。当被问及为何直接这样“裸投”垃圾时,大家的回答是:“不用塑料袋之后,家里塑料袋太少,只好就这样丢弃垃圾了。”限塑之后如何处理好家里垃圾,已成了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
2、手撕袋造成“另类污染”
现在来到超市购物,大多的消费者手提众多的手撕袋。当被问及这个问题时,一位顾客表示日常用品,食物中的生冷荤腥都要合理的分开才可以保持用品和食品的干净、卫生。所以不得不使用手撕袋来代替塑料袋进行物品分类。而现今的环保袋一般没有隔层,无法很好的将商品分类。超市的服务员反映“限塑令”实施后,手撕袋的使用量比原来增加了三到四成。常常是一卷手撕袋放上去不到 5 分钟就用完了。而专家则表示:“部分消费者滥用手撕袋与国家提倡的环保理念相左,会造成新的资源浪费和污染。”
针对以上两个问题,笔者认为环保垃圾袋可降解而且其价钱低廉,据了解一个环保垃圾袋的价格在 7 分钱之内。使用可降解的环保垃圾袋方便大家从家里带出垃圾,节省了清洗垃圾桶的时间,也美化了公共环境,保护了大自然。因此政府和社会各界人士应该大力提倡。笔者从网上了解到全国各大城市都举行过“手绘环保袋”、“环保袋廉价发放”等环保袋推广活动,这些活动深入大家的生活,对环保袋的广泛使用起到很大的作用。另外针对目前较为简易的环保袋,我们可以适当加工,对环保袋内部进行隔层以便分装。
情境化 生活化 行动化
——谈少先队有效开展生态环保教育的几点策略
向阳学校 冯艳辉
[内容提要] 根据少先队员的年龄特点,开展生态德育活动和科研实践活动,提高生态环保意识,培养生态道德,养成环保习惯。
[关键词] 生态环保教育
意识
实践
习惯
如今,人类社会已进入一个新纪元。然而在这发展中每前进一步,几乎都会伴有生态环境的破坏,人类正面临越来越严重的环境问题。同时,人类也深刻地认识到,无论科技多么发展,无论过去还是将来,新鲜的空气,蔚蓝的天空,清澈的甘泉,都将是人类永远的渴望和追求。大自然不可复制,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基于这种认识,越来越多的人正在关注如何维护生态平衡,如何进行环境保护的问题。少年儿童是环境破坏的直接受害者。然而,通过我们对本校四、五年级100多名队员的随机抽样调查,发现40%的同学不知环境破坏对人生存的危害,近三成的同学环保习惯较差。
少先队员是祖国未来的主人,提高少年儿童的生态环保意识显得尤为重要。当前,少先队员参加生态环保积极踊跃,但是明显存在着临时性、随意性和不稳定性。
生态环保教育不能光从纸上谈兵。少先队员生活在具体的社会环境中。在少先队中有效开展生态环保教育,要充分利用学校地理环境的优势和少先队员生活环境的特点,挖掘本土资源,将生态环保教育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并且发挥少先队的组织作用和宣传教育功能,在实践体验中培养队员的兴趣,增强生态环保意识,养成环保习惯,从而达到思想上重视,意识上提高,行动中落实的教育效果。具体措施有:
(一)生态德育情境化,提高思想意识
所谓生态德育,就是在生态伦理学的指导下,以生态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德育实践活动。具体说,少先队的生态德育活动,要从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和睦相处的生态道德观点出发,引导少年儿童善待自然,善待万物。为了唤起队员的生态意识,传播生态环保知识,我们将枯燥的说理教育转化为生动的故事情境教育,并且鼓励队员从阅读、参观、考察、调查和实验中去体验,去领悟。
1、开展“自然养育着文明”专题活动。具体故事有:“人类历史上创造过的古老文明”、“人类早期的生态危机”、“黄土高原上的森林到哪儿去了”、“铅污染与罗马帝国的衰落”、“宁夏沃野城的失踪”等等,让队员从思想上认识到生态文明的重要性。
2、学习和传播“自然的辩证法”。让队员从一个个典型的故事中得到启示。这类故事很多,如“芦苇塘的变迁”,说的是辽东湾北岸“南大荒”,人们烧掉大片芦苇,种植秧苗和菜种,然后盐碱地上秧苗枯萎,棉花结不出棉桃,成了一片空旷地,鸟兽都不敢在这里做窝。经过30年的折腾,人们终于明白了,这芦苇是大自然经过千百万年的变迁所作出的正确选择。大自然有自己的意志,人类不应该强制它,而应“顺其自然”。另外,“兔子来到澳大利亚曾泛滥成兔灾”、“埃及大坝的教训”等故事,使队员深深感受到虽然大自然任凭人类的恣意破坏,但当破坏超过了它能忍受的限度时,它就会对破坏它安宁的人们进行无情的报复。
3、倾听“地球的哀鸣”。通过讲述“长江6.30特大洪水”、“印尼的森林大火”、“垃圾包围城市”等发生在身边的真实事例,使队员们深切体味到:我们头上的天空正变得污浊;脚下的大地绿色正在消失;一个个人工沙漠不断形成;赤潮泛滥,气温升高„„大自然的不幸是人类一手造成的。
针对儿童的年龄特点,将原本抽象的生态德育内容形象化、具体化,使他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从内心深处充分体会到维护生态、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和严峻性,从而自觉树立生态环保意识。
(二)环保实践生活化,培养科学精神
要提高队员的生态环保意识,培养生态道德,不仅要给队员提供丰富的理论知识,还要从生活实践中深化生态环保知识。当“生态环保”在队员头脑中形成一定意识时,他们就会时刻关注身边存在的环保问题。
1、开展丰富的少先队活动,感受家乡的美丽风光。为了激发队员爱家乡的情感,辅导员要引导队员从走家乡、看家乡出发,通过组织踏乡小队去春游、秋游、写生、摄影、采集标本等中队活动,使队员感受家乡的美丽风光无处不在。当队员们欣赏着自己的美术、摄影以及以颂家乡为主题的诗歌、散文等作品时,他们不禁深深赞叹:家乡真美啊!此时辅导员适时引导:爱家乡要从保护家乡的环境做起,爱家乡就是要爱护家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这样的环保教育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通过队员的观察、走访、调查等实践体验,发现家乡的环境受到破坏的事例。队员都是在下农村长大的。这是开展实践活动得天独厚的资源。队员们在感受大自然给予的美好景物的同时,也发现了许多严重的环境问题。如养猪场中的污水直接排放到下渚湖里,使湖水受到严重的污染;化工厂的有毒气体影响周围空气质量;村民在养殖过程中投入大量的饲料和化肥,使下渚湖部分水域的水质富营养化,致使水葫芦丛生;下渚湖旅游业的红火带来野生动物的减少;在调查走访中他们还发现了下渚湖周围很多饭店都没有采取恰当的排污措施。队员们将一些破坏生态环境的不良现象用镜头拍摄下来,或者写成观察日记。在“隐患大搜索”的亲身体验中,队员们深切感受到保护家乡、保护下渚湖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3、通过科研活动,培养科学精神,深化生态环保知识。少先队员搞科研,特色活动是生命。针对家乡下渚湖现状,发动队员进行以生态环保为内容的小课题研究,如下渚湖水体质量的破坏因素,影响野生动植物数量变化的因素,合理种养与水质保护的关系,旅游人数的最大承受量等等,通过辅导员的带领和林业局、环保局等有关单位的共同协助,积累数据,发现问题,寻找对策。以写小论文、倡议书、建议书的形式向农户、景区服务行业及周边的工厂提出加强下渚湖生态环保工程建设的合理化建议。
在丰富多彩的队活动中,不仅增强了少先队的社会实践能力,更重要的是激发了队员的主人翁精神,使他们充分体会到了“保护环境人人有责”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三)生态文明行动化,培养环保习惯
少先队员以实践活动为基本形式,其意义在于通过多样化的体验活动,渗透生态环保教育,让队员走出课堂,走进大自然,走向社会。队员们利用节假日、双休日,来到大街、村户、湿地公园,向村民、游客、公园周围的饭店、工厂发放宣传卡,进行生态环保宣传。他们动手清除垃圾,清除墙上的乱涂乱画,积极参与“你丢我捡”、“当一天环保小卫士”,“当一天护绿使者”等多种红领巾志愿者活动,并且通过“小手拉大手”的方式,发挥少先队组织的宣传教育功能和文明示范行为,让成人受到直接的生态环保教育,促使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具有极强的社会辐射力。
学校大队部结合雏鹰争章活动,激励调动队员的积极性,使好的队员继续保持好的行为,使表现一般的队员逐步转为主动。队员们从日常行为中认识到:凡是热爱生命、保护大自然的行为是好的、善的;凡是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是丑的、恶的。让队员们循序渐进,一步一个台阶,在奖章的激励下逐步增强环保知识,强化环保意识,形成环保技能,养成环保习惯,主动积极地投身到环保队伍的行列中。队员们环保意识的提高,行为的规范,习惯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能达到的,需要不断的强化。因此,学校除了结合有关的环保节日,如植树节、爱鸟周、世界湿地日、世界环境日、地球日等特别时间开展专题活动以外,日常组织的环保小队活动更是起到了强化作用。
以少先队的形式开展生态环保教育活动,丰富了队员的课余生活,提高了队员的实践能力,增强了少先队的凝聚力,更重要的是让队员在潜移默化中养成了自学维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和行为。为了我们的家园,更为了孩子们的现在和将来,就让我们进一步去探索和努力吧!
向阳学校
周丹丹
环保意识对现代人来说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人们现在时刻都在反省自己是否有环保意识。由于以往人们的滥采滥伐造成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直接危害人们的生命财产的安全。因此,对人们进行环保教育是迫在眉睫。作为语文教师在课堂进行教学中渗透环保意识教育是十分重要的。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学生的环保意识呢,现就谈自己的一点做法:
一、利用观看录象,查找资料了解知识中渗透环保意识的教育。
在学习恐龙的灭绝这一课时,我利用录象让学生观看录象。从录象中了解恐龙灭绝的几种说法。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谈自己了解到的目前世界上动物生存的现状。从而让学生认识到环境需要我们的精心保护,精心保护水资源,不破坏绿化,不乱扔垃圾等。然后,组织学生讨论自己知道的有哪些保护环境的措施,讨论交流自己在平时生活中是怎么样做的?这样在学习课文内容中学生不知不觉受到环保意识教育,使他们懂得环保的重要性。
二、结合课文内容组织活动,交流自己感受中渗透环保教育。
结合课文内容组织多种活动,在活动中渗透环保意识教育也是一个一举两得的好方法。如教学《找春天》一课,我利用组织学生开展活动,如:“到自然中找春天”,“一次难忘旅游”等。在活动的游戏中进行课文教学,使学生不但学习课文内容。而且懂得不能随意破坏环境,否则就看不到这么美丽的景色。并结合自己,谈谈自己外出游玩时是怎么做,看到别人又是怎么做?自己应该怎么做?具体的在自己的行动中做到保护环境,真正的做一个的环保的“小卫士”。
三、以品德与生活为载体,培养环保意识
地球,是人类的母亲,地球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她用那甘美的乳汁无私地哺育着我们。但随着科技进步的发展,人类肆意破坏地球环境日趋严重,人类为了自己的生存,就不顾地球母亲的身体,工厂乱排放污水,烟囱冒着浓浓黑烟,乱砍伐森林树木,乱浪费资源等等。破坏了地球周围的大气层,使清澈的河水变得混浊,茂密的森林变得狼狈不堪,蔚蓝的天空变得灰暗,碧绿的青山变得光秃秃,水源严重污染缺乏,一连串的灾害接踵而来,已使我们的地球母亲难以承受。因此,我利用课堂给学生介绍,由于人们的盲目无知或急功近利而导致的空气污染,影响人们生活的案例。如:东北某煤矿因烟尘太重以致不见阳光。让学生进一步体会灿烂的阳光和清新的空气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意义。再有,我还让同学们观察,在我们班级里和学校的垃圾池里,每天都有一大堆的纸张被扔在垃圾池里,红的、绿的、黄的、白的„„一张张五颜六色的作业纸揉成一团。纸张的发明使得人类的发明迅速地发展,但现实生活中,一张张洁白无暇的纸张却让人类的周围环境遭到极大的污染。在平时的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自己周围的生活环境,调查了解自己生活的家园的环境状况及其变化,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充分感受大自然的美。从小处着眼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四、开展班队活动,培养环保意识。
少先队活动是学生最喜欢的教育方式。我们班主任老师充分利用这一阵地,将其作为“环保教育”的载体,围绕环保教育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丰富多彩的少先队活动,如“美丽的春天”“绿色无环保,从我做起”等等活动如“润物细无声”的春雨,使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养成了保护环境的好习惯,形成良好的社会公德意识。在课堂教学渗透环保意识的同时,我们通过开展小队、班级,甚至全校师生参与的主题活动,让学生加深对环境保护的理解。
总之,我们要好好把握教材,在教学中常常渗透环保意识的教育,并利用各学科开展丰富多彩的活,让学生从小树立环保意识,关注我们生存的环境,爱护
挽救我们生存的环境。因为可供我们人类生存的星球只有一个,那就是地球,要好好地保护地球。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
从《大自然的启示》的教学中增强学生环保意识
我国把环保作为基本国策,坚持国策,人人有责,特别是正在成长的青少年,他们是祖国的未来,只有让他们懂得环保的重要,才能把环保的良好意识延续下去,把伟大祖国的明天建设得更加美好。在语文课上做到落实语言文字训练与加强环保教育相结合,既是可行的,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为此,我们分析和运用现行教材,在教学中特别注意了对学生渗透环保教育。
《大自然的启示〉》是小学语文第八册的一篇略读课文,语言通俗易懂,表达方式独特,是由《“打扫”森林》《人类的老师》这两科普小短文组成的。其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在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同时,进一步明确大自然能给人类以警示和启发,学习用联系的眼光认识自然界。这篇课文是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的好教材。我在教学中进行了探索,运用了如下的方法:
一、使用多媒体教学。
直观的画面,必然会使学生产生一种身临其境之感,情感之弦必然会被拨动,运用多媒体展示森林的美丽,一幅幅画面使学生体会到
森林是如此的美丽富饶,各种各样栖息在这里的动植物如此的生机勃勃,森林里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然后又用多媒体展示德国林务官命令“打扫”森林后,森林的生态失去平衡,造成的一系列生态灾难,鸟儿飞了,害虫多了,树木干枯了,森林毁了。两者进行鲜明的对照,使学生明确要保持大自然的生态平衡,尊重大自然中各种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否则会好做坏事。大自然可以给人类带来幸福,也可以毁灭人类。我们应该保护森林资源。
二、开展综合性学习
语文教学不能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只有结合实际,才能使教学不抠于形式,才能触及学生的感观,达到本课的教学目的。于是在课前我布置学生开展单元的综合性学习走进大自然,了解大自然给人类的启示。让学生通过亲身观察或搜集资料或调查访问,了解人类从大自然中受到过哪些启发,有什么发明创造。从而认识到人类与大自然的关系。当人类破坏大自然就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人类的创造发明源于大自然,如人类在袋鼠身上受到启发发明越野车,在鸟类身上受到启发发明飞机,在蝙蝠身上受到启发发明雷达。人类生存依靠的是大自然,没有大自然就没有人类的发明创造,也没有人类的存在,所以我们要保护大自然,人类才能世代生存在这美丽的地球上。
三、通过诵读,培养环保意识。
要让学生的心态化入言语,进入文中的感情氛围中。在教学中,采用抓住关键词句的指导朗读,然后自由体会,接着小组赛读。如读《“打扫”森林》一文当读到森林遭殃的语句时,先指名有感情读,然后引导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从感情入手,想想该怎样读好这些语句。让学生自由体会时明确将会进行朗诵比赛,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读出宛惜,愤恨,悲伤等不同的情感。让学生的情感和文章的情感同步前进,达到共鸣,更意识到保护大自然的重要性。
四、查阅资料,加深环保意识。
联系课文,充分调动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课后布置学生查阅一些与本文有关的资料,如《仿生学》《十万个为什么?》等有关书籍。这样使课堂进一步得到延伸,使学生从一个个数据,例子中深深感悟到保护大自然是多么的重要。
五、通过讨论来升华环保意识。
教师提问:学了这篇课文,你从中受到哪些启发?使学生展开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从而使学生明白大自然与人类的关系,要爱护大自然的动植物,尊重大自然中各种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意识到要保护大自然从我做起,从今天做起,从点点滴滴做起,保护大自然,保护环境。
通过本课的教学,让学生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增强了环保意识,并发出从我做起的心声。学生是祖国的未来,让他们从小受到环保的教育,把环保的良好意识延续下去,确保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祖国的未来的四化建设必将更加辉煌。
第三篇:环保论文
滨海新区大港滨湖学校环保论文
----《浅谈如何对小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
三年二班第一学期
当今世界,环境问题已成为全球性的热点问题。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当前生态环境日趋恶劣,各种自然灾害频发,最近的日本9.0级大地震就是大自然对人类破坏环境的一次大惩罚。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尽管我国已经提出了“创建节约型社会”、“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等一系列口号,但目前我国人民的环境保护意识仍然淡薄,尚未能对环境状况作出相应的警觉。为了人类的子子孙孙能够继续在地球上幸福地生活,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已经成为人类一个紧迫的目标。环境保护,教育为本,环保教育要从小抓起。环境保护教育是环保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对小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候了。那么,如何对小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呢?
一、让学生了解环境保护迫在眉睫,形成环保意识
要对小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首先要让他们了解当前世界环境的现状,知道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根据小学生的实际情况,他们对于环保的理论知识很难理解,教师只有用一些实际发生的事例来教育学生。全世界每年生产的有害物质高达3.3亿吨,这些有害物质含有重金属、有机化合物等物质,它们污染了空气、水域、土壤和地下水。全球每年排放到空气中的铅为200万吨,砷78000吨,汞11000吨,镉5500吨。全世界每年倾倒到大海的船舶废物640万吨,从船上扔进大海的塑料集装箱500万只,渔民每年倾倒进海洋的塑料包装材料22000吨。此外,每年从陆上和海上作业中排入大海的石油在200万至2000万吨之间,其中油船漏油40万吨。南极臭氧空洞正以每年一个美国陆地面积的速度增大。12%的哺乳动物和11%的鸟类濒临来绝,每24小时有150到200种生物物种从地球消失。地球上原有2/3的陆地约76亿公顷的面积均为森林所覆盖,而到本世纪80年代所有不足28亿公顷。目前,全世界的森林正以每年1800万公顷的速度从地球上消失。当教师向学生介绍了这些地球的环境现状后,学生必然知道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教师还可向学生介绍一些人类当前所作的努力。1972年10月,第27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将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为了提供公众保护水资源,珍惜水资源的意识,第四十七届联合国大会于1993年1月8日作出了关于确立“世界水日”的决议,决定从1993年开始,确立每年的3月22日为“世界水日”。联合国大会于1994年12月19日通过49/114号决议,将每年的9月16日定为“国际保护臭氧层日”。学生了解了这些之后,感到自己也应该为环境保护出一份力,意识到急需接受环境保护教育。
二、在学科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
在小学,我们没有专门开设有关环境保护的课程。那么,我们怎么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呢?我们可以在学科教学中对学生渗透环境保护意识。晨会课、班队课、品德课以及我们的语文、数学、英语、科学、劳技等课上都可以利用教材进行环境保护教育。
小学数学教材图文并茂,很多插图都蕴含着丰富的环保教育内容,教师在备课时,要仔细钻研教材,深刻挖掘教材本身蕴涵的环保教育功能,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如在教学亿级、万级数的认识时,教师可出示一些环境方面的数据:全世界每年生产的有害物质高达3.3亿吨;全球每年排放到空气中的铅为200万吨,砷78000吨,汞11000吨,镉5500吨;渔民每年倾倒进海洋的塑料包装材料22000吨,每年从陆上和海上作业中排入大海的石油在200万至2000万吨之间,其中油船漏油40万吨。在教学认识含有亿级、万级数的时候,同时也对学生进行了环境保护教育。
小学语文课文中有很多描述大自然优美的风光,抒发对大自然的热爱情怀,或讲述因不受到保护而消失的自然景观的故事,很多还有插图,我们可以用这些插图和文字教育学生,引导他们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
三、开展各种环保活动
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能够让学生在实践中增强观察能力、动手能力、交流合作能力。如果以环保为主题开展活动,环保意识一定会深入人心,环保教育一定也会收到更好的效果。现在正值春暖花开之际,我们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绿色环保春游行,在出行前自己准备午餐,并对午餐总价格进行预算,做到绿色、节约。到达出游目的地后让学生亲近自然,在午餐的时候一定不能随手乱扔垃圾,做到节约环保,让学生体验到大自然的美好,保护环境的必要性。我们还可以让学生自编环保手抄报,利用废物制作一些小物件。当孩子们将自己的手抄报、小制作展示出来时,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他们学到的环保知识将得到扩展、补充,环保意识得到增强。我们的班主任老师还可组织开展一些以绿色环保为主题的班会活动,在班会课上开展绿色环保知识竞赛,让学生认识中国环境保护标志,了解3月12日植树节,4.22地球日,6.5世界环境日,知晓为了法理和保护环境,我国也制定并贯彻了《环境保护法》、《海洋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止法》等。让学生在活动中增强环保意识,丰富环保知识,从而进一步认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达到环保教育的目的。我们针对“白色污染”的逼近,开展我劝妈妈用布袋的活动,让我们的学生向父母们宣传塑料袋虽方便但却增加了垃圾数量,污染了土壤和地下水,塑料上百年不能自然降解这一环保小知识,劝父母上街购物买菜使用布袋、菜篮不用塑料袋。我们还可以成立“禁烟委员会”,让孩子们劝爸爸们禁烟,为了子女的身体健康,为了孩子的未来,爸爸们定能与心爱的香烟说再见。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客观条件。环境的优劣,关系到人类生活质量的高低。保护环境,教育为本。让我们以学校为主阵地,引领学生走好环保之路,共建绿色校园,共创美好未来。
第四篇:环保论文
人口与社会经济发展,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的关系探讨
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班级:市场营销1202班
姓名:彭宜军学号:201245070229
摘要:面对日益严峻的社会经济发展与自然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人类逐步认
识到人口与社会经济发展,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的关系。作为发展基础的自然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存在极限,人类经济活动受到自然界制约。本文探讨人口与社会经济发展,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的关系,并提出相关对策,试图达到人口经济社会与环境保护和谐发展的目标。
关键词: 人口,社会经济发展,环境保护,资源利用,关系,可持续发展
一.人口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一)人口与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1、人口基数庞大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计划生育工作的影响,人口生育率持续下降,人口增长速度也在不断减缓。这就要求我们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丝毫不能放松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只有在保持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最大限度地控制人口增长速度,才能确保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全面实现。
2、“未富先老”,人口老龄化面临重负人口老龄化有两个突出的特点:一是人口老龄化速度和老年人口的绝对数量增长快;二是人口老龄化超前于经济发展水平而提前出现。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不断增加,支撑老年人口的抚养费用也在不断增加,养老支出比例不断上升。老龄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不协调的矛盾会进一步显现,对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体系的压力将进一步加大。
3、人口素质较低是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突出表现在:一是文盲人口偏高。二是就业人口的文化素质偏低。远远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导致一方面技术工人供不应求,高层次技术工人短缺严重;另一方面无技术专长的工人供大于求,在一些地区和行业甚至出现了“招工难”和“就业难”并存的局面。这种人口素质很难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所以全面提高全省人口的文化素质的任务还十艰巨。
4、人口的城镇化水平滞后人口城镇化是通向现代化的必经之路。人口城镇化滞后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抑制作用是十分显著的,主要表现在抑制消费需求增长、影响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阻碍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国民素质的提高。
(二)人口与经济发展的对策
1、抓住人口战略机遇期加快经济发展“我们应当牢牢抓住“未富先老”前期劳动力资源丰富、抚养系数低、对经济发展极为有利的大好时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夯实缓解人口和就业压力的经济基础,变人口压力为人口优势,进而发挥潜在的人口动力,为社会养老保障事业的发展和制度改革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2、统筹解决人口方面的突出矛盾从提高“发展为了人、发展依靠人、发展适应人、发展塑造人”的认识入手,把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来,积极应对并妥善处理人口数量、素质、结构、分布等复杂的问题,协调处理人口与经济、社
会、资源、环境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继续贯彻计划生育政策,提倡晚婚和拉大生育间隔,解决由于人口基数大,人口惯性作用使人口过快增长的问题。
3、努力提高人口素质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国际间的经济竞争也由资本实力的竞争向科技实力的竞争转变,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当务之急是从教育抓起,大力提高劳动者素质,以满足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的要求。要完善多层次社会化办学体系,大力发展高等教育,扩大本专科教育规模,壮大高、中级专门技术人才队伍;要强化继续教育,强化对新增劳动力的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提高文化和技能素质。
4、建立健全老龄人口的社会保障机制尽快制定和规范涵盖全社会(包括农村人口)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扩大社会养老保险的覆盖面,尽可能把所有老年人口纳入社会保险体系,大力提倡和鼓励年轻人与父母、长辈同住,担负起赡养老年人的责任,树立敬老爱老的社会道德风尚,合理分担社会负担。同时,大力发展老年产业,从生产、经营和服务等方面为老年人提供产品和服务,发挥老年产业的经济和社会双重效益。
5、促进城镇化不断发展随着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制约城镇化的政策、制度障碍的逐步消除,加快推进城镇化条件已渐成熟。增强城镇吸引力和聚集力,是优化城乡经济结构,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措施。发展小城镇是推进城镇化的重要途径,要把发展的重点放在城关镇和部分基础条件好、发展潜力大的建制镇,使之尽快完善功能,集聚人口,发挥地域经济、文化中心的作用。二,人口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一部人类发展史,从特定的角度来说就是人类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历史。一方面人类的存与发展离不开一定的环境,环境质量对人口的数量、质量、分布等产生重要的影响;另一方面人口数量、质量和结构的变动直接作用于环境,尤其是人口数量长期持续增长,引起不同程度的环境恶化,已经开始危及到人类自身的生存与发展。从全球范围来看是如此,中国的人口增长和快速经济增长,对环境的压力也超乎寻常的增长。中国正以历史上最严峻的生态环境,负担着中国最多的人口和最大的人口活动量,生态环境压力超越了大自然许多系统的临界平衡极限,已直接威胁着当代以及子孙后代的生存条件,并将不断深化为下世纪上半叶中国人口生存与发展的主要危机之一。由于欠帐太多,资金有限,控制中国的环境污染需要一个较长时期,而控制中国生态破坏的任务则更为艰巨、持久,也需要更长时间。如果环境政策稍有松懈,则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速度将更加迅速。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以上分析说明,要摆脱中国人口与可持续发展的困境,协调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关系,必须从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的承载力方面进一步探讨中国不同时期和区域的适度人口容量,从而有效地控制人口增长,更好地协调人口与资源环境的依存关系,在整体协调的基础上促进中国的可持续发展。
人类的发展要求经济不断增长,而经济的增长又有赖于健康的环境,二者相互促进、互为因果。环境问题是从经济活动中产生而又需要在经济发展中去解决的问题,可以说环境问题实际上就是一个经济问题。经济发展是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良好的生态环境能降低经济成本,为经济持续发展提供动力支持。反之,环境问题解决不好,就会成为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事实上,自从有人类活动以来就开始有了环境问题,只不过远古时期的环境问题不突出而巳。我们不应忘记这样一句名言:“文明人跨越过地球表面,在他们的足迹所到之处,留下一片荒漠。”所以我们搞经济建设离不开环境保护,而环境保护本身又是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它是经济可持续发展,促进资源和能源合理配置的必要条件,而一旦经济发展了,改善生态环境、减少甚至在一定范围内消除环境污染也就有了可靠的保障。可以说,保护环境与经济建设是密不可分的一对孪生兄弟。我们知道,环境保护对经济发展的作用表现为:保护环境可以减少经济发展的成本;
保护环境可以保证经济发展需要的资源,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保护环境可以带来直接经济效益。环境污染主要是“三废”所造成的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而“三废”主要源于工业企业,产生于工业生产过程中,其实质是以资源、能源的不充分利用(即浪
费)为代价的。而对新建项目来说,还可直接采用先进的清洁生产工艺、闭路循环工艺或者综合利用“三废”发展环保产业,变废为宝,从而降低资源和能源的耗用,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使产品以较低的价格占领较高的市场份额,产生直接或间接的经济效益甚至创造就业机会,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不可低估。上述两种观念的结果一正一负,重视和不重视环境保护,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显而易见。
良好的环境质量是吸引投资的基础。由于我国己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所以我国的经济已经是开放的经济,对一个企业或一个地区来说,无论内引或外联,都是必不可少而又十分重要的经济发展渠道。一些高科技和技术密集型及劳动密集型企业,它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是很高的,没有良好的环境质量,就会失去吸引投资的基本条件。而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应包括良好的环境质量的大气环境、水环境、声环境等,所以一个企业或一个良好的环境质量是内引外联、吸引投资、发展经济的筹码,应给予高度重视。环境保护的对策:
(1)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
政府要制定明确的环保标准并坚决执行,具体来说要进行严格的稽查与执法,对不遵守环保法律法规的企业处以重罚,积极培育环保人才与增加环保经费投入,通过加强宣传,辅以对企业从事新技术研发各方面的支持,各级政府要落实环境保护目标责任与经济发展目标协调发展等。企业方面要与政府建立互信关系,提供准确的污染防治相关 资料,主动引进污染防治的新技术、方法,以符合环保排放标准,将政府的补助与奖励真正用于防止污染设备的购置与技术创新。只有政府制定适当的环保法规,并严格执行与监督,才能实现环保与经济发展齐头并进的目标。
(2)强化政府环境监督管理及服务职能
环保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存在认识上的误区,而政府部门不加强引导和监督或监管不力,企业往往就会压缩环保费用,甚至将污染物直接排放。所以必须对企业加强政策上的引导和必要的经济及行政干预。“经济靠市场,环保靠政府”这条发达国家的有益经验值得借鉴。此外,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各级环保行政部门还应主动为企业做好各项环保服务工作,当好企业的参谋,指导其解决实际环保工作中管理和技术的难题,而由于历史的原因,多年来,一些基层环保执法部门只停留在对企业做一些表面性的管理,没有积极地参与到环境建设服务中去。而有些企业由于缺乏环保人才并且对政策认识 不够深入,要把环保工作真正做到实处的确存在不少困难与问题。在此种情况下,这些企业就需要地方环保部门对其进行正确指导,包括直接参与到企业污染源治理工作中去。
(3)加强环境保护执法监督力度
目前,环境执法监督过程中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在一些地方比较突出,有的新、改、扩项目没有环境影响评价和执行“三同时”,即使执行了也是应付了事,取得排污许可证或者项目已开工甚至投入生产,环保部门却视而不见。这样的结果,往往是老污染尚未解决,新污染又已滋生。比如一些地方污染严重、浪费资源的 “十五小”死灰复燃,比如各大媒体曝光的滥开、滥采、滥伐“掠夺性的开采”,吃子孙饭、断子孙路等情况,都说明环境保护执法方面存在着许多漏洞,还没有真正实现“法治”,或者说环境执法缺乏刚性而失去了法制应有的“威慑”作用。所以,政府应大力健全环境执法机构和队伍,提高执法队伍的素质水平,依法行政,杜绝“人治”现象。
(4)加强环保管理机构建设,建立健全环境目标管理体制
保护环境,其最终的落脚点还是在企业,对企业内部建立健全环境目标管理体系并加强环保机构建设,是环保工作的重中之重。循环经济是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和谐发展的科学选择,更是西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必然要选择的模式。循环经济发展包括经济、社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这三者关系相互促进、相互制约。循环经济是整个可持续发展体
系的核心,可持续发展不仅重视增长数量,更追求改善质量、提高效益、节约能源、减少废弃物的产生,改变“高投入、高消费、高污染”的生产模式和消费模式,实施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由于西部生态问题突出,对本地区和全社会的影响具有长远性、不可逆性。
(5)实施征收环境税制度
排污收费制度作为我国环保领域内最早也是最重要的措施之一。随着社会进步、经济高速发展,人们对环境保护、环境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征收排污费的作法显然跟不上时代发展的需要。实行经济体制改革,把企业排污费改为环境税,增强法律效应,对地方环保部门进行环保执法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若能实施环境税,将其合理运用到企业内部二级单位的环境管理中,势必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实现排污总量控制由浓度型向总量型的转变,为企业积累一定的环保基金,有利于环保工作的开展;强化企业职工的环保意识,加强对现场的环保管理,实现污染由末端控制向源头控制的转变;由于征收环境税,将会促使企业加大治理力度,有效推进清洁生产,把污染物排放降到最低程度。
三.人口与资源利用的关系
中国不仅已为过去人口剧增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也将为今天的人口控制付出可观的代价,中国在低收入阶段就会出现人口老龄化问题。根据预测,本世纪末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所占比例将上升到6.8%,接近老年型年龄结构,2020年将步入老龄化严重阶段,到2040年达到峰值年份的老年人口比例将超过17%,与国民经济发展比较起来人口老龄化具有提前到来和峰值较高的特点。这会使社会承受过重的经济负担。
随着人口增长,自然资源日趋紧缺,有些资源已接近资源承载极限。中国从总体上来说是一个资源短缺的国家。这种短缺主要表现为:一是重要资源的人均占有量短缺。如人均耕地面积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3,人均森林面积不足1/6,人均草原面积不足1/2,人均矿产资源也只有1/2。二是严重的结构性短缺。具体来说主要包括总体资源的结构性短缺,如全部资源中除煤炭十分丰富外,其余较丰富的多为经济建设需求量小的金属和非金属矿藏;同类资源的结构性短缺,如在化石能源中石油、天然气等优质能源所占比例偏低,煤等劣质能源所占比例过高;开发条件的结构性短缺,如铁、磷等矿产资源也较丰富,但多为贫矿,增加了采炼的成本。
随着人口增长,各种有限资源的人均占有水平还将持续下降,对资源的需求水平却会大幅度上升,同时,经济发展中的资源空心化现象仍将是一个长期面临的问题。尽管科学技术进步将缓解一部分压力,但总体上仍将加重资源负荷,特别是加重了对较难增加的土地和淡水资源的压力。当然,我们在考察资源短缺时,不仅要注意到资源人均占有量的短缺,而且要特别注意到资源的结构性短缺。自然资源的有限性(不可更新资源更是如此),严重制约了中国经济增长对其需求量的与日俱增,供需矛盾日趋尖锐,某些自然资源正在衰竭,且呈锐减趋势,承载能力下降。中国环境资源系统的主要生物资源承载能力已接近超负荷的临界状态,一些有限资源已进入了承载力的临界点。如农业资源的日益紧张,已接近资源承载极限。人口增多,耕地减少,淡水资源紧缺,粮食
需求迅速扩张,而粮食增产却举步维艰,使中国将长期被严重的粮食紧张所困扰,严重威胁着中国人口的生存和发展。
解决的根本措施就是提高人口的资源环境素质。人口的资源环境素质是指人口开发利用和保护资源、环境的知识、技能以及人口的生态环境意识。在当今世界,是否具有健康的生态环境意识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国民素质的重要标志。在一个“生态盲”、“环境盲”充斥的国度里,要想根本改善环境是难以想象的。中国之所以在人口环境问题上付出如此沉重的代价,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愚味、无知、缺少生态环境意识和生态环境伦理。因此,从长远考虑,要把树立全民生态环境意识作为提高人口资源、环境素质的重点,把人口教育、环境教育植根于国民教育之中,使社会公众具备基本的生态环境基础知识、生态环境国情意识和人口意识,并使之长期保持人口、环境的危机感和忧患意识。
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发展,兼顾当前与未来的整体发展战略,实质上就是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可持续发展是21世纪不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正确处理与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相互关系的共同发展战略,是人类求得生存和发展的唯一途径。从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来看,经济增长方式应该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具体来说,经济发展要从以产值为中心的单一经济指标向多元指标构成的综合性的生态经济指标体系转变;要从单纯的经济发展向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相结合的同步发展转变;要从传统的自然资源的单纯消耗向有效保护、合理开发和充分利用相统一的资源发展战略转变。从人口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来看,就是要缓和与解决过剩人口与短缺经济的矛盾,这是中国总体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础,具体来说,就是要使总体人口与生活资料增长可持续发展;要使人口质量与经济技术进步可持续发展;要使人口结构与经济结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 1]李志刚.人类社会发展进步与自然环境的关系2010
[ 2]钟小平.试论社会经济与环境保护的和谐发展2009
[ 3]胜栋.环境价值:处理人类与自然关系的新范式2007,9郑州大学学报
[4]朱 瑞.对 人 与 自 然关 系 的 新 认 识 ——生态伦理学的观点及其价值初探2001,4攀 登(双月刊)
第五篇:环保论文
化工环保与安全论文
紧抓环保问题 共建国际旅游岛 学院
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材料与化工学院 张育莲20080401B039李进
紧抓环保问题 共建国际旅游岛
摘要:随着将海南岛建设成国际旅游岛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海南的发展受到了来自国内和国际的越来越多的关注。欲发展旅游业,环保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话题。本文在建设国际旅游岛的大背景下,针对海南的环境现状,提出了一些相关的建议,希望对促进海南更快的发展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国际旅游岛 环保 建议 发展
海南岛素有“东方夏威夷”之称,海南的旅游资源与夏威夷和巴厘岛作比较,有过之而无不及。但是,在夏威夷,人们不仅感受到了世界一流的旅游资源,更享受到了世界一流的旅游环境。而海南,在资源上虽配得起“东方夏威夷”的称号,在环境上却相差甚远。
海南当前主要的面对的环境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以森林为主体的自然生态系统日渐衰退。据1956年《广东省海南岛热带亚
热带资源勘察资料汇集》,全岛有森林1,295万亩,占土地面积的25.75%。至1979年底,天然林只剩下497万亩,近两年以25—30万亩/年的速度递减,到1981年上半年,已减到432万亩,复盖率为8.5%。其分布范围大大缩小,低海拔丘陵台地次生林已几乎消失。像尖峰岭这样的世界级热带雨林保护区,也有人在开山炸石。
2、城乡环境“脏、乱、差”。在海口,随处可见甘蔗渣、槟榔和其他许多小吃的垃圾等,下级城乡更是突出。城市污水排出系统也是十分令人头痛,海南是典型的热带气候,降水和台风天气较多,在这样的城市遇到强降雨天气真的让人不敢恭维。
3、农村发展滞后,农民环保意识薄弱或者没有环保意识。
4、重工业排放存在不合理现象。在东方、洋浦等西线城市存在许多大中型企业,工业排放污染物严重影响城市环境。
5、水资源浪费,海南岛独流入海的河流有154条,目前还没有一条江河流域
建立起下游流域与上游流域的补偿机制,造成了雨季浪费水资源,旱季无水灌溉的功能性缺水。加上多数地区饮用水为地下水,既不能发挥丰富的水资
源优势,又对生态环境造成新的影响。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必须采取强有力的途径进行解决。
一、完成生态补偿立法工作,建设生态旅游
目前,发达国家已完全进行生态环境保护型经济时代,并且中国政府早已意识到生态问题的严重性,在世界上率先将可持续发展确立为基本国策,通过法律、经济政策、舆论宣传等各种措施促进可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并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根据中国建设生态文明社会、发展生态经济的国策指引下,200年经济发展、生态建设国际合作大会(IEECC 2008)将讨论生态经济与环保产业发展中的政策走势、投资趋势及对策和措施、环保经济行业发展规划和前景。生态产业的发展与壮大不是一个组织或一个区域就能完成的,它需要全社会、全人类的共同努力。要建设生态旅游岛,要做到:一是加强全社会的生态环保意识,培养全民的生态文明素质;二是壮大生态产业,提升生态经济水平;三是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当然,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也必须着眼于城乡一体化,统筹考虑,协调发展。
二、解决饮用水源不安全问题
目前,在海南仍存在饮用水不安全的现象,必须尽快完善法律制度,加强监督,严格要求,尽快解决海南岛各地出现的饮水不安全问题。
三、推进农村与农业环境整治工作
发展乡镇企业要和小城镇建设相结合,使乡镇企业在地域上逐步实现相对集中,有计划地建设乡镇工业小区。在村、镇居民区内不得建设严重污染环境的乡镇企业,已建成的,要坚决采取关、停、禁、改、转措施。建设乡镇工业小区必须进行区域环境影响评价,要采取分散处理与集中治理相结合的措施,实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
四、推进节能减排,控制污染物排放
对乡镇企业从事的下列生产项目,坚决予以取缔或关闭:对年产5000吨以下的造纸厂,年产折牛皮3万张以下的制革厂和年产500吨以下的染料厂,以及采用坑式(馒头焦、堆式焦)和萍乡炉炼焦、天地罐和敞开式炼硫、马槽炉
(马鞍炉)炼铅锌、混汞法(汞碾法和汞板法)和土氰化(小氰化池、氰化堆浸)法及溜槽选金、马蹄窑烧砖、土(蛋)窑烧水泥的企业,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责令取缔;对土法炼砷、炼汞、炼油、漂染、电镀以及土法生产农药、土法生产石棉制品、开采放射性矿产资源、利用放射性同位素的各类生产制品的企业,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责令其关闭或停产。对未按规定取缔或关闭的,要追究有关县、乡(镇)人民政府主要领导人及有关企业负责人的责任。严禁非法进口、加工、利用境外固体废物。
符合国家规定生产项目的新建、扩建、改建和技术改造,必须符合区域水污染防治规划要求,污染物排放不得突破当地排污总量控制指标,其环境影响报告书(表)须经乡镇企业行政主管部门预审后报省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并严格执行环境保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的“三同时”规定,环境保护设施未经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不准投入运行。企业建成后必须稳定达标排放污染物。
在水污染重点控制区域外新建、改建、扩建符合国家规定的上述生产项目,其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必须由审批机关报请上一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复核,未经核准的,不得施工。
五、提高产业支撑能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按照国际旅游岛总体建设规划,提高产业支撑能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转变发展方式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紧迫而重大的任务。旅游业是海南省最具竞争优势和发展潜力的产业,要进一步做大做强。要协同行业主管部门,按照国际化的标准,加强旅游景区、景点、旅游线路及相关配套设施建设和改造。
对于农业,要发展,更要利用,海南本地农村较为落后,要趁着建设旅游岛的契机,快速发展,并进行有条件有节制的垦荒。
对于重工业,坚决不能使其成为支柱产业,要抓好环境友好型的第三产业,促进经济发展。
在建设国际旅游岛的大背景下,抓好环保问题,才能吸引更多的游客,促进经济更加快速的发展,希望海南不要错过大好机遇,不仅要在旅游资源方面,更要在环境工程上,成为真正的“东方夏威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