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闹石榴的论文
如今,传统文化进校园唱响了新一轮的教育进行曲,抓住幼儿的天性,以传统游戏为主线,玩中增智,乐中学礼,就是上站幼儿园传统教育的宗旨。
一年一度的“传统游戏闹榴园”活动近日拉开了帷幕。一声嘹亮的哨响,中二班的“舞龙”游戏开幕亮相:幼儿排成一队,小手共同撑起了鲜红如火的龙身,活灵活现的龙头威风凛凛,跟随着精致的彩球上下舞动,远远望去,宛如一条雄伟英气的蛟龙穿梭于榴园上空。
快乐是最具感染力的,小一班的“鸡宝贝们”早已按捺不住这份心情,在“鸡妈妈”的带领下信步徜徉在榴园里。一只“老鹰”突然而至,“鸡宝宝们”立刻和“鸡妈妈”一起投入了战斗,原来这是一场老鹰捉小鸡的游戏。幼儿不仅深切感受到了游戏的快乐,更潜在地获取了遇到困难不慌张、不害怕,运用智慧战胜困难的态度。紧随其后的是新入园的小三班的幼儿,她们在教师的带领下排队拿着呼啦圈而来。她们一定是被榴园浓浓的欢乐氛围所吸引,纯真无邪的眸子里充满了新奇。幼儿在跳圈、钻圈时井然有序,还不忘创新地玩耍:有的把圈当做陀螺转、有的当做车轮滚,还有的当做花环戴……神情各异,萌态可人,让教师们连连抢拍。大二班一上场就带来了浓郁的中国风,一色儿的红上衣,中国味儿十足,久远的马兰花童谣前奏刚刚响起,跳皮筋的幼儿灵巧。正午的阳光洒满了榴园的每个角落,一切是那么的自然美好。古朴的院落,扇形的窗户,红砖瓦檐儿,繁盛石榴树,嬉戏的幼儿,勾勒出这富有传统韵味的榴园嬉戏图,38 年的岁月流转,沉淀了这份淡雅清新、纯朴古风的榴园文化。
第二篇:闹新春
活动二
活动内容:韵律:闹新春 活动目标:
1、初步学念儿歌,了解儿歌内容。
2、感受儿歌中热烈欢腾的气氛。活动重点:
了解儿歌内容,喜爱我们的民族文化。活动难点:
学会念儿歌中象声词的部分。活动准备:
《金蛇狂舞》音乐 儿歌相关内容图片 活动过程:
1、观察讨论、导入活动
2、出示儿歌相关内容图片(耍龙灯、舞狮)
3、请幼儿观察并讨论:图片中的人在干什么?每年的什么时候会这么热闹?
4、教师小结:每年的新年在我们中国时最热闹的日子,老百姓们会用耍龙灯,舞狮字,放鞭炮等等活动来迎接新年的到来,不信,我们来听一听。听赏音乐、感受气氛 幼儿欣赏《金蛇狂舞》。
5、请幼儿模仿敲锣打鼓的动作。
幼儿分成2组,在乐曲声中每组幼儿自由结合成一条长龙,随着音乐进行扭摆。完整欣赏音乐并跟随音乐活动,进一步感受乐曲热烈欢腾的情绪。初步学念、了解内容
6、教师有表情的朗读儿歌。
提问:儿歌里“咚咚锵”是什么意思? 学念儿歌中的象声词部分:
师:那我们来学一学敲锣打鼓的声音吧 轻声跟念歌中的象声词部分 请幼儿配合动作一起念一念。
第三篇:三上《石榴》
苏教版教材三年级上册
16、石榴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9个生字,读准“红白相间”的“间”。积累表示颜色、味道的词语。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用“无字词典”、联系上下文理解“热闹、驰名中外、红白相间、晶莹透亮”等词语。
3.读懂课文,学习了解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石榴的,了解石榴的生长过程及特点,能根据关键词概括自然段的意思,初步借助关键词句,学习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鉴赏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感受它们的表达效果。
4、品尝一种水果,并仔细观察,仿照课文第四自然段写一段话。5.感受石榴的美,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陶冶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习了解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石榴的,并仿照课文第四自然段写一段话,初步借助关键词句,学习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感受比喻、拟人的表达效果,感受石榴的美,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陶冶审美情趣。另外,学以致用,在读懂本文的基础上,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运用本文的写法,写一种水果,也是本文教学中的难点。
三、教学评价设计:
1.在整体感知环节,通过查看预习单,自由读、指名读等多种方式,了解学生尤其是学困生识、写生字以及正确、流利读书情况。借助每个自然段的关键词句,培养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能力。
2.在精读感悟环节,采取自由读、默读、圈画、合作交流、想画面、感情朗读等方式推进学生体会课文语言的生动优美,从而感受石榴的美。
3.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并及时评价。通过诵读课文,感受石榴的美,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陶冶审美情趣。
四、教与学的准备:
学生:完成前置性学习单。(见后附件1)教师: 1.教学课件
2.根据学生的预习单查看预习情况,以生为本,以学定教,有效推进教与学。
五、教学课时:2课时
六、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环节
一、整体感知——初读感知,整体把握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同学们,你们见过石榴吗?吃过石榴吗?对石榴有哪些了解,谁来说一说?
二、自学指导: 要求:
1. 听老师范读课文,思考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 2. 学生轻读课文,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注意字形
(二)借助预习单,检查预习1.检查生字的识、写。
(1)出示学生预习单,组织学生看看写得是否正确、规范,学生评价。注意指导书写“甚”的笔顺:先写其,再写竖折。注意区分形近字“讯”和“迅”。
①写对:有什么关键的笔画,你想提醒一下大家。(如:左窄些右宽点。)②写好:怎么能把它写好呢?(横中线、竖中线上的笔画。)③教师范写
④学生尝试写两个,注意一个要比一个好。
(2)学生练写自己写错的和写得不满意的生字,注意写字姿势。2.检查词语。
课件呈现:抽出 仿佛 甚至 剥开 喜讯 鼓着劲儿 裂开了嘴 朝外张望
嫩绿 火红 青绿色 绿黄色 青中带黄 黄中带红 红白相间 甜津津 酸溜溜 清爽无比(同位互读、指名读。)3.检查朗读课文。
(1)(师评:读得太棒了!)看来同学们课前已经进行了充分预习,既然大家预习这么充分,今天老师可要来点刺激的!我要提高检查预习的难度了,老师把这一课中含有生词的句子都藏到了石榴果的背后,石榴果越大,题目的难度也越大!自己选择,来挑战!开始!
(2)一生选果子最小的那一个。
①1号题?看来你是一个平时做事挺稳重的人。这句话中只有一个生词,你一定能读好!②﹝课件呈现:春天来了,石榴树抽出了新的枝条,长出了嫩绿的叶子。﹞学生读句。③读得太棒了!请坐。同学们,第一位挑战者初战告捷,接着来挑战!(3)一生想选3号题。(预设:虽然是个弱不禁风的女孩子,勇气却了得!这段话中可有不少的生字,你有信心读好它吗?)
①﹝课件呈现:熟透了的石榴高兴地笑了,有的笑得咧开了嘴,有的甚至笑破了肚皮,露出了满满的籽儿。这些石榴娃娃急切地扒开绿黄色的叶子向外张望,向人们报告着成熟的喜讯。﹞学生读句。
②老师特别仔细地听了,有一个生字“咧”的读音,读得非常标准!它读第三声,你能带大家读读这个词吗? 生领读、齐读“咧开”。
③还有一个字音,老师想给你提个醒,这个字只在一些特定的词中才读“露(lòu)”,在这儿应该读“露(lù)”,自己再把这个短句读一读。(生读)④刚才这个同学不仅读准了生词的读音,有个很长的句子,她也读得很流利。其实,在读长句子的时候,只要我们像她一样注意了句子中的停顿,还有一些在意思上联系紧密的词读得紧凑一些,你,也能跟她读得一样流利,自己试试吧。(生自由读后指名读)(4)过渡:瞧,掌握了方法,长的句子我们也能读流利。下面,我们接着挑战!还有一题,你能读好吗? ①﹝课件呈现:走近看,仿佛是一个个活泼的小喇叭,正鼓着劲儿在吹呢。﹞ ②预设:也许同学们对他的朗读不满意,但是老师要给他 100分,因为他读得特别认真,不过这个儿化音还没读出感觉,跟老师一起读读这个词——劲儿。(生读,师带读,生齐读,指名读。)(5)师:真好。同学们,这挑战好玩吗?想不想再来一题呀?(生:想。)
①﹝课件呈现:这时,你摘下一个石榴,剥开外皮,只见玛瑙般的籽儿一颗颗紧偎在一起,红白相间,晶莹透亮。取几粒放人口中嚼嚼,酸溜溜、甜津津的,顿时感到清爽无比。﹞师:这是课文的最后一个小节,在这一小节,可出现了不少的二类字(变红色),你能把它们都读准吗?别急着举手,自己先去读读红色的词语。(生自由读)(生领读、齐读)②小老师带得可太好了。在这段话中,有一个多音字,这个字,表示去掉外面的皮或壳的时候,它就读作本文的读音——bāo,让我们一起再读读这个词——剥开。(生齐读)③其实,很多的多音字在查字典的时候都可以根据它的意思来选择它的读音,现在谁敢
来挑战这一段话?(指名读、齐读)
④读得多用心哪。同学们,在这段话中,还潜伏着一个多音字,就是这个字——间,究竟它应该怎么读呢?别着急,让我们也试着根据它的意思来选择它的读音。
⑤老师在字典上查到了这个字的两种意思,﹝课件呈现:(1)表示中间,它读作第一声;(2)表示事物不连接,被隔开,它读作第四声。﹞那在这儿应读作——生思考。
⑥同位讨论后一生谈:这红色和红色之间,被白色给隔开了;这白色和白色之间,又被红颜色隔开了。根据这个字在这里的意思,它应该选择读作——间(jiàn)。
⑦﹝课件呈现:剥开的石榴籽儿图片。﹞瞧,这就是石榴籽儿。师:对,咱们一起来读读这个词——红白相间。(生齐读,指一名男生再读。)
(三)初步感知课文,理清文脉
1、听大家的读,我好像尝出它的酸溜溜的味道了,这滋味独特的石榴,究竟是怎么长成的呢?让我们再去读读课文,听清了,这遍读课文,老师要求大家把字音读正确,把句子读流利。用自己的速度去读吧。(生自由读课文)。
2、同学们,通过刚才再次读课文,老师相信你们一定都发现了,课文的第二、第三两个小节就是在写石榴的——(生:生长过程。)
3、你能用自己的话来说说这个过程吗?别着急,这次老师还要比一比,看看谁能说得最简洁。给点提示,只要你说清,这是在什么季节,石榴怎么样了,就可以了。同桌之间赶快讨论讨论,看看谁的速度最快。(生讨论)
4、谁来说说?请你上来好吗?你一边说呀,老师一边配合你,把你的想法写在黑板上。(1)生:先是春天,石榴抽出了新的枝条。(指导书写“抽”字)她刚刚说抽出了新的枝条,老师可以说得更简洁,那就是抽枝。春天,仅仅是抽枝吗?有补充吗?(生:还长出了新的嫩绿的叶子。)【师相机板书:春天 抽枝长叶】看看老师黑板上这样的规律,能说得更简洁吗【师相机板书:夏天 开花 秋天 结果】
(2)现在,你能连起来说说石榴生长的过程吗? 用上这些关键词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生可能谈:石榴在春天抽枝、长叶,在夏天开花,秋天的时候果实成熟了。(自己练说。指名说。)教师相机引导扶持,使学生说得简练、条理、完整。
5、作业:
(1)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2)写词语,做到工整、漂亮。第二课时
环节
二、部分理解——精读感悟,重点突破
(四)复习导入
1、听写生字词语“抽出、仿佛、甚至、肚皮、扒开、喜讯、甜津津”,同位互批,纠正并重点交流指导书写“抽、甚”。
2、齐读第一段,今天我们继续走进石榴园。
(五)、精读对话,体会表达
1、过渡:看来第二、第三小节的意思,你们已经读懂了。就是这样一个简简单单的生长过程,作者却把它写得那么具体、那么生动,他是怎么做到的呢?这可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1)当我们需要边读边思考的时候,不妨选用默读。接下来就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的第二第三小节,勾画出你觉得写得特别生动、特别有趣的地方。拿出笔,开始吧!(生默读课文)。
预设1:我觉得熟透了的石榴高兴地笑了,有的笑得咧开了嘴,有的甚至笑破了肚皮,露出了满满的籽儿。这写得很好,因为这用了比喻句,写了石榴咧开,熟透的石榴比作了像人一样。
①这位作者是把石榴当作了娃娃来写,这种方法:老师要更正一下,不叫比喻叫——(生:拟人)。
②让我们一起来看这位同学说到的这段话,刚才老师在下面看的时候,有不少同学也勾了这段话,这段话中还有哪儿有趣,挑一处,读给大家听听好吗? 预设2:我觉得“这些石榴娃娃急切地扒开绿黄色的叶子向外张望,向人们报告着成熟的喜讯”这句话写得非常有趣。
①石榴娃娃多顽皮呀。老师听出来了,你们觉得这段话有趣,都是因为作者把熟透了的石榴想象成了——(生:娃娃)。
②让我们去看一看吧,瞧,石榴娃娃也对你们笑哪。(课件出示图片)这是笑得——(生答:咧开嘴。)——师:这是——(生答:笑破肚皮。)③笑的程度越来越深,所以作者用了一个词“甚至”,把“甚至”加上点,以后表示程度深时可以用上这个词。
④现在你能通过你的朗读来表现这石榴笑的程度有不同吗?(生自由读后指名读,师范读,再指名读。)(2)接着说,还有哪儿写得特别生动、特别有趣? 指生说说。
①我认为这句——仿佛是一个个活泼的小喇叭,用得比较好。因为石榴就像在吹小喇叭一样,所以成了比喻句。
②走近了看哪,这石榴花跟小喇叭的确很相似,(出示石榴花和小喇叭图片)难怪作者会这样想象。咱们一起来读。(生:走近看,仿佛是一个个活泼的小喇叭,正鼓着劲儿在吹呢。
(3)这小喇叭一吹呀,那会是怎样一番热闹景象呢?让我们再去看看石榴花,自己读读画线的句子。
①﹝课件呈现:到了夏天,郁郁葱葱的绿叶中,便开出一朵朵火红的石榴花。花越开越密,越开越盛,不久便挂满了枝头。﹞
②石榴花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学生小组讨论,集体交流:从数量多、颜色红等方面着手。)读了诗句,再看画线的句子,特别是读到这个词(火红)的时候,你的眼前浮现出什么画面?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可能谈:我仿佛看到了就像作者描写的一样,那石榴园里,石榴花火红火红的,就像一把把大火一样。(指名读、齐读。)
④你们的朗读把老师也带到了那夏天的石榴园——(音乐响起)师范读。﹝课件呈现:到了夏天,石榴开花了,花越开越密,越开越盛,不久便挂满了枝头。走近看,仿佛是一个个活泼的小喇叭,正鼓着劲儿在吹呢。﹞
⑤瞧,到了夏天,石榴开花了,花越开越密,越开越盛,不久便挂满了枝头。放眼望去,漫山遍野一片火红,焕发出无穷的力量。难怪作者会这样想象。谁来读?(配乐指名读、齐读。)⑥你们看到了那热闹非凡的景象了。瞧,多么活泼的小喇叭呀,作者奇特的想象让文字都变活了。
环节
三、回归整体——积累拓展,读写训练
(六)情感升华,课外延伸。
1、跟你们读着、谈着,老师也觉得这两段话写得特别生动、特别有趣。不过,有一点,相信你们跟老师一样会感到意外,这篇文章的原作者和你们一样,也是个孩子!同学们,一个看似普普通通的水果,一个看似简简单单的生长过程,咱们的小作者怎么就能写得这么生动、这么有趣呢?老师想听听你们的高见。
预设1:我觉得他是仔细观察了。
预设2:我觉得他是仔细观察,又动脑筋想象了。
2、看来,作者细细观察给你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是的,就像你们说的那样,正是因为小作者能够用眼观察,用脑想象,那火红的石榴花才会在他笔下幻化成了一个个——(生:小喇叭。)那熟透了的石榴才能够——(生:笑了。)石榴娃娃呀才能写得那样的——(生:顽皮可爱。)
3、石榴园里,石榴树下,郁郁葱葱的绿叶,竞相开放的花朵,乐观可爱的果实,透亮爽口的子儿,不管是数量还是形态,无论是颜色还是味道,无时无处都让我们感受到了热热闹闹的场景,此时让我们再读第一自然段,你觉得我们应带着怎样的心情读?(生可能谈:高兴、喜爱„„)那就让我们带着自己装满爱的心读课文的第一小节吧。(生齐读)
4、积累词句段。
A.照样子写三个词语。例:火红、青绿色、青中带黄 B.你最喜欢文中的哪些语句或段落,把它摘抄在你的读书笔记本上。5.拓展小练笔:
课余,请回忆一下日常生活中见过的、吃过的水果,记住:用眼观察,用脑想象,并仿照课文第四自然段的写法,描写一种水果。
七、板书设计: 石榴
春天 抽枝长叶 夏天 开花
秋天 结果 数量 颜色
附件1:《石榴》前置性学习单
一、我能正确规范书写。
认读生字并描红仿写。在教材上描红,然后在下面的田字格里仿写一个,看谁能做到正确、规范。
二、我能正确朗读课文。
自由朗读课文,争取读正确、流利。读不好的地方可要多读几遍哟。
三、我能留心积累。
1、摘抄文中表示颜色的词语:
2、摘抄文中表示味道的词语:
3、摘抄文中生动优美的句子:
八、教后反思:
成功之处:有效地达成了教学目标,主要表现在:
首先,突出了第二学段阅读教学的重点目标。老师围绕第二学段的重点目标:“初步学会默读”;“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等,安排了本课的教学内容,鲜明地凸显了第二学段阅读教学的特点。
其次,遵循教学的规律,以学定教。要“以学定教”,就是要了解学生学习的起点,明晰学生学习的难点(盲点)以及学习的可发展点。本课教学无论是生字词教学还是阅读能力的培养都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认真细致的剖析,例如“小喇叭”一处的教学设计,就是立足于学生的可发展点。因为学生的认知水平决定了绝大多数孩子只能感受到石榴花和小喇叭的形似,而对于两者间的神似(也就是用小喇叭吹奏起来的热闹感觉来体现石榴花的旺盛)学生难以体会,于是寻找到学生的最佳发展区——火红(因为小学生总是形象思维大于抽象思维),带领着学生步步深人,使其获得愉快而深刻的阅读体验。
不足之处:在理解内化语言文字的基础上要求学生运用积累,实现知识的迁移,增强语文实践性与可操作性有待加强,教学目标的落实还要更扎实。学生从文本中提取信息、圈点批注的能力有待提升。
教学建议:孩子才刚升入三年级,让学生通过诵读鉴赏运用文中比喻句、拟人句生动优美就可以了,没必要灌输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
第四篇:《石榴》说课稿
《石榴》说课稿13篇
《石榴》说课稿1
尊敬的各位评委专家:
你们好!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石榴》,下面我将从教材、学情、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六个方面来谈谈我的课堂教学设想:
一、说教材
第一点、教材地位及作用
《石榴》是苏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借物抒怀)中的第三课,是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的一篇散文,全文以石榴为线索,描写了石榴的外在美,又描写了石榴内在的精神美,颂扬了我们民族美好的情操,表达了正义必胜的坚定信念,讴歌了民族气节和高尚的情操。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石榴的喜爱之情。
课文按爱石榴、画石榴、赞石榴的思路结构全文,含蓄的表达了作者的理想和追求。
本课文笔优美,语言生动形象,条理清楚,立意深刻,是学生学习语言和习作的范例。
第二点、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1、熟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所寄寓的思想感情。
2、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
3、品味优美、生动的语言特色。
教学重难点:
1、重点:①体会托物言志的写法。②品味优美、生动的语言特色。
2、难点:①体会托物言志的写法。②体会作者所寄寓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为一课时。
二、说学情分析
①我班学生的语文基础较差②学习语文的观念、方式、方法较落后③学习语文的能力较弱,语文的素养较低
三、说教法:
在新课改理念下,教师已不再是起到对学生进行知识灌输的作用,而是对学生进行知识引导,同时也是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习方法。
根据状物散文的特点及《石榴》这篇课文自身的特点,在教学方法上,我主要采用引导法。通过课件、实物摆设等手段,营造良好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把握托物言志的写法,品味文章的语言特色。
在上课之前,我要准备的东西有如下这些:
1、多媒体课件,内容以有关石榴的图像为主;
2、在教室前边摆上几盆石榴;
3、班级出一期以石榴相关知识为主要内容的板报。
四、说学法:
新课改倡导学生的学习应是自主、合作、探究。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把课堂更多的时间让给学生。让他们根据自己的习惯,选择默读或小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选择独立思考或与人讨论,解决问题。在课堂的最后几分钟,由他们质疑,提出自己的疑问,与同学或老师共同探讨。总之,在学习方法上,主要是引导学生养成自学的习惯,培养自学的能力。
五、说教学程序:
根据本课的教学目的及教学重难点,这节课,我主要安排以下几个程序:①引入②预习检查③作者简介④课文学习⑤学生质疑⑥小结⑦布置作业
1、引入:(3分钟)
因为课前已对课文进行预习,班级出了一期有关石榴的板报,教室内又摆了几盆石榴,所以学生对石榴已有了一个大致的印象。所以,引入就由一位学生谈谈自己对石榴的印象。
2、预习检查:(4分钟)
课文有无预习,效果如何,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的效果。也是为了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所以在课文学习之前,我常安排预习检查这一环节。主要是通过开明出版社出版的语文课课通练习册中的“自测关”来检查。
3、作者简介:(3分钟)
新课标要求,初中生要对部分名作家要有所了解。郭沫若先生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重要的作家,这篇文章,又是我们首次学到的郭沫若先生的文章,所以在这里,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他的相关情况。对作者的介绍,不是由老师完成,而是由学生来完成。相信已有部分学生在上课前已找到了这方面的材料。
4、课文学习:(27分钟)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结构层次。(7分钟)
对文章结构层次的理清,可能有点难度,这有必要向学生作提示,通过幻灯片提出:在横线上填入一个动词
石榴 → 石榴 → 石榴。
(2)分析、学习课文托物言志的写法、(结合文后练习题进行)。(10分钟)
找出课文中描写石榴的枝干、叶片、花、果实和子粒特征的语句,然后说说其中蕴含的作者的感情。在这里,有必要点出描写、抒情这两种表达方式。
在学生找出相关语句后,幻灯片放出相关的图像,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
在以上内容分析完之后,就引导学生探讨整篇文章作者所要寄寓的思想感情。这有必要引导学生结合文章的写作背景来考虑。对文章写作背景的介绍,同样也由学生来介绍。
最后简要归纳托物言志这种写法。
(3)品味语言特色。(10分钟)
再次自由朗读课文,找出自己所认为写得比较优美的句子,并说说理由。
对于优美句子,学生可能会找那些拟人句,所以,在学生交流中,有必要引到文后练习题三。
5、学生质疑。(6分钟)
由学生提出自己还存在的疑问,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互动,共同解疑。这边值得一提的是,肯定会有学生提到文后练习题二,即为什么作者说石榴花是“的心脏”。这样一来,也就可以把课文的另一个难点解决了。
6、小结:(2分钟含布置作业)
综述本节课的内容,再次引申到课文所寄寓的作者的思想感情,也可以说是主题。
7、作业:
选择自己喜爱的一种花草树木,写一两段话加以描写,并抒发自己的感情。
(附)板书设计: 石榴
郭沫若
爱石榴 春华
↓ ↓
画石榴 秋实
↓
赞石榴
以上,我从教材,教法,学法、学情、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这六方面对本课课堂教学设想进行了说明。其中一定有不到之处敬请批评指正,我满意接受。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评委专家给我这个机会。
《石榴》说课稿2
【说教材】
《石榴》这篇文章按时间的推移,描写了家乡石榴的生长过程和各阶段的特点。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向大家介绍了郁郁葱葱的石榴树,美丽的石榴花,酸甜可爱的石榴果,让人感受到了浓浓的爱家乡之情。
这一课是在二年级第一学期读课文圈划词句的单元中,这一单元的学习主要让学生初步学习圈划词句,养成边读边思的良好习惯。教材要求学生在认真阅读课文的基础上用直线划出描写石榴花的句子,圈出描写石榴果皮颜色的词语,在圈划中积极动脑,认真思考、逐步提高阅读能力。
【说学情】
通过一年多的学习,学生已经认识了一千个左右的生字,掌握了一些识字方法,具备了一定识字能力,能运用工具书、生字卡片等自学字词,而且也基本养成了课前预习的良好习惯,因此在字词的教学上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对一些容易读错的字音、容易混淆的字形作适当的点拨。在阅读教学上,学生基本能做到读准字音,读通顺,如要读出语气还需要教师多指导。而圈划词句是本单元的重点,学生初步接触,对那些学困生来说尤其难,教师应多关注。
【说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规定的目标和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具体目标详见教学设计。目标一在于基本知识和能力的落实。认识本课10个生字,正确书写5个生字,积累词语并选择造句。目标二,由于二年级的学生具备了一定的朗读能力,在朗读课文时强调读正确,读通顺,感知课文的内容。学生从本单元开始接触按要求划词句,本课既要划出描写石榴花的句子,又要圈出描写石榴果皮颜色的词语,内容较多,教师应指导学生圈划完整,不要遗漏,如有差错,及时纠正。目标三,是通过感情朗读,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喜爱家乡的石榴,热爱自己家乡的感情。
【说教学过程】
根据本单元的目标,结合本课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教学时,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激发兴趣,自主识字
“识写分流,大量识字”是新教材的一个显著特点。通过一年多的学习,学生已经认识了一千个左右的汉字,掌握了一些识字方法,具备了一定的识字能力。因此,在上课前,我先让学生利用工具书、生字卡片等自学生字。在课上,针对孩子好胜心强、爱表现自己等特点,采用挑战自我、识字金点子、精彩词句大展示等环节,激发学生采用多种方法主动识字。教师对一些容易读错的字音、容易混淆的字形作适当的点拨。学生学得愉快、扎实。
二、边读边思,逐步感悟
进入二年级后,教学的重点应逐步从识字向阅读过渡。在教学中,我注意让学生有较充分的时间读书,读的形式多种多样,有自由读、同桌互读、挑战读、师生合作读、齐读等,读的要求也逐步提高,从读准字音,读通顺,读出感情到表演读。在反复的朗读中强调对语言文字的感悟与体验,养成边读边思、边读边圈划的阅读习惯,引导学生走进语言、积累语感。
三、创设情境,学习表达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发展的主体,教师应注重学生的参与、实践。在语文教学中让每一位学生在课堂上积极主动地说自己想说的话是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的一种方式。我在课堂上努力营造一个畅所欲言的和谐氛围,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有效地进行语言训练。结合本课教材特点,我在导入这一环节让学生看图说说秋天的果园,介绍自己所了解的石榴;在学习了石榴的果实后学做水果推销员,启发学生思考、想像,把话说完整、说清楚。逐步引导学生在说话练习中发展思维,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石榴》说课稿3
[说教材]
《石榴》是苏教版六年制小学语文课本第五册的一篇精读课文。本文以季节变化为线索,按照抽枝、长叶、开花和结果的顺序描写了枣庄石榴园的石榴成熟的过程,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石榴深深的喜爱。
课文共有四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写“我”的家乡有驰名中外的石榴园;第二自然段写在春天和夏天石榴抽枝、长叶、开花的景象,重点写了石榴花的色彩和形态;第三自然段写在秋天石榴成熟的过程,重点写了石榴熟透后的形态;第四自然段写石榴子儿的形状与味道,表露出作者对石榴的喜爱之情。
本课文笔优美,语言生动形象,记述条理清楚,是学生学习语言和习作的范例。
[说教学目标]
1.能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石榴深深的喜爱之情。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读描写石榴的句子,初步理解拟人化的写法。
4 感知课文内容,了解石榴生长过程
[说教学重点、难点]
1.本课的重点是朗读训练,让学生在读中了解石榴的生长过程及特点。
2.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本课的难点。另外,学以致用,在读懂本文的基础上,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运用本文的写法,写一种水果,也是本文教学中的难点。
[说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夯实基础。
1、课前板书课题:石榴
2、了解学生生字词掌握的情况。按一定的顺序出示本课的词语和短语,要求学生认读。
二 说教法、学法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老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在教学中,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把读、悟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通过不同要求的读,让学生在读中思,在读中悟。
三、分段教学,逐步感悟。
(一)学习第二小节。
1、出示课件,要求学生说说看到了什么?引出石榴的叶子。(嫩绿、郁郁葱葱)
2、要求学生说说在这样的叶子中又看到了什么?引出石榴的花。(火红、多、像一个个活泼的小喇叭)指导朗读。
(二)学习第三小节。
1、随着季节的变化,教师很自然地引出石榴果。又由它的变化过程引导学生关注石榴成熟过程中颜色的变化。主要是掌握几个关联词的运用:先……逐渐……最后……。这里教师要加强用词的指导和朗读的指导。
2、引导学生说说成熟了的石榴是什么样子,让他们试着用关联词“有的……有的……”练习说话。突出描写的方法是拟人的修辞手法。
(三)学习第四小节。
1、通过听读想象,让学生说说看到了什么?读读书中是如何写的?玛瑙、红白相间、晶莹透亮都是对石榴子儿的描写。
2、让学生说说石榴的滋味。(酸溜溜、甜津津)并加强朗读的指导。
四、总结全文,延伸教学。
五 布置作业
《石榴》说课稿4
一、说教材
《石榴》是小学语文苏教版第五册的一篇课文,全文以季节的变化为线索,描写了石榴抽枝长叶、开花、结果这一成熟过程,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石榴的喜爱之情。课文共有四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写“我”的家乡有驰名中外的石榴园;第二自然段写在春天和夏天石榴抽枝、长叶、开花的景象,重点写了石榴花的色彩和形态;第三自然段写在秋天石榴成熟的过程,重点写了石榴熟透后的形态;第四自然段写石榴子儿的形状与味道,表露出作者对石榴的喜爱之情。
本课文笔优美,语言生动形象,记述条理清楚,适合小学三年级学生阅读学习。本文在描写石榴花与石榴果时,运用了比喻与拟人的修辞手法,是学生学习语言和习作的范例。
结合本单元写景状物文章描写的教学要求以及本课语言特色,我制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
2、通过识字教学,学会本课9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其中两条绿线内的4个生字只识不写。
3、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学会运用课文第四自然段的写作方法,品尝一种水果仿写一段话。
4、阅读感悟,了解石榴的生长过程及特点,使学生对石榴产生喜爱之情,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感悟美,体验美。
结合新课标的要求以及本文的写作特点我确定了本课的重难点,重点是:在反复的朗读中,感受领悟了解石榴的成长过程和特点。难点是: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石榴的喜爱之情,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在读懂本文的基础上,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体会写作方法,仿写一种水果,也是本文教学中的难点。
二、说教法学法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完美统一。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老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教学中,我将运用朗读感悟法、图文结合、观察体验法来突破本课的重难点。课堂上,我始终树立把读、悟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通过不同要求的读,让学生在读中思,在读中悟。为了更好的让学生根据文本的写作方法仿写一种水果,我将在课堂上直观呈现橘子或苹果这一水果,通过观察、品尝等实际的操作体验,真正了解果实的特点,达到仿写的目的。学法上我始终坚持“把课堂还给学生”这一理念,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如交流感受石榴的美,观察石榴子儿的形状、颜色。)交流中相互启发,相互评价,使学生在互动中学习,在合作中学习。
三、说教学过程
为了达到本课的教学目标,本课我安排了2课时进行教学,第一课时引文析疑,直奔中心。旨在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主要内容,可让学生借助工具书自学生字,读通课文。第二课时,我将和学生一起走进文本,品词析句,通过各个环节突破本课的难点。下面说说我第二课时的教学预设。本课我安排了三大环节:漫谈“石榴”,激趣导入;探究表演,感悟文本;总结升华,拓展延伸。对于本课环节的实施,我做了如下安排:
(一)漫谈“石榴”,激趣导入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为了唤起学生对教材的亲切感,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我设计了猜谜语,“同学们,上课前,我们先来猜个谜语:一张脸儿圆鼓鼓,挂在枝头红扑扑,天生乐观笑破肚,漏出颗颗玛瑙珠。知道是什么吗?”“你能用上节课学到的词语或短语来简单介绍一下这位新朋友吗?”“今天,我们一起去山东省南部的枣庄,去看看那里驰名中外的石榴园,大家高兴吗?”简单的导入消除了学生的紧张感,拉近了师生的距离,便于更好地学习下文。
(二)自主协作,读中感悟
结合上节课的学习,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知道课文重点写了花和果。接着,我请学生深情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提出要求:结合图片,做到边读边想像。想象石榴抽枝、长叶、开花的画面,并说一说你从哪里感受到了美?这一环节我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方法进行教学,引导学生抓住词语“郁郁葱葱”这一词感受叶的茂密和绿,抓住“火红”“越开越密”“越开越盛”“挂满”等词感悟石榴花的色彩艳丽和数量之多。待到学生理解后再将这些词放入句中朗读,可以由学生示范读,同学评价,再齐读,读出石榴花的美。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课以读书为目的,教师引导学生俾善于读,则其功至伟。”所以这一环节的朗读的训练是必不可少的。在学习第三自然段时,我这样过渡:石榴花美,石榴果就更有意思了,作者是如何绘声绘色地描写石榴成熟过程的呢?默读课文第三小节,找一找哪一句话写出了石榴成熟的过程?(做记号)从“先……逐渐……最后……”这一顺序变化的词引导学生知道写作时要有条有理。这一小节在写石榴成熟后的形状时,作者把一个个石榴比作是一个个可爱的“石榴娃娃”,他们“急切地扒开绿黄色的叶子向外张望,向人们报告成熟的喜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领悟文章语言的优美、风趣,诱发学生丰富的想象,我们可以让学生先在位上做做动作,说一说,然后同桌互相表演一下,学生情趣高涨。之后,让几位同学到台前当石榴娃娃,一名同学读书上的句子,其余学生配合表演,此时教师可以相机指导,如对“张望”一词的表演,让孩子们知道“张望”不仅要朝不同的方向看,还要朝远处看,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表演一定会很到位。优美的语言内化为肢体语言我相信更能让学生表演出石榴娃娃的活泼可爱,品读到拟人手法的好处。当学生情趣高涨时再让学生朗读,便会有水到渠成的效果。第四自然的教学,为了帮助学生理解“玛瑙般的仔儿一颗颗紧偎在一起,红白相间、晶莹透亮”“酸溜溜、甜津津”。在课堂上我利用课件直接让学生观察,品尝,并说说自己的感受,结合自己的感受读好句子,读好段落。将自身的真实感受和直接体验融入语言文字,相信每一个孩子都能读得趣味横生,有滋有味。
(三)总结升华,拓展延伸
学到这大部分学生都对课文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教师再加以生动总结便于学生加深印象。我准备这样总结:(指板书)你看作者正是按照春、夏、秋这一系列的季节变化来写石榴的成熟过程和特点的,这样写得多生动啊。我们在今后描写一样事物的时候也要学着抓物事物的特点来写,做到有条有理。
四、说板书
好的板书犹如一份微型教案,我设计的板书是这样的:
16石榴
春·抽枝长叶
夏·开·花·红·密·盛
秋·结果·先……逐渐……最后·有条有理
此板书简明扼要地向学生传达了课文的主要内容,清晰直观,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石榴》说课稿5
一、教材分析
《石榴》是苏教版六年制小学语文课本第五册的一篇精读课文。本文以季节变化为线索,按照抽枝、长叶、开花和结果的顺序描写了枣庄石榴园的石榴成熟的过程,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石榴深深的喜爱。
课文共有四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写“我”的家乡有驰名中外的石榴园;第二自然段写在春天和夏天石榴抽枝、长叶、开花的景象,重点写了石榴花的色彩和形态;第三自然段写在秋天石榴成熟的过程,重点写了石榴熟透后的形态;第四自然段写石榴子儿的形状与味道,表露出作者对石榴的喜爱之情。
本课文笔优美,语言生动形象,记述条理清楚,是学生学习语言和习作的范例。
二、教学目标
1.能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石榴深深的喜爱之情。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读描写石榴的句子,初步理解拟人化的写法。
4.感知课文内容,了解石榴生长过程。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
朗读训练,让学生在读中了解石榴的生长过程及特点。
2.难点:
(1)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学以致用,在读懂本文的基础上,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运用本文的写法,写一种水果,也是本文教学中的难点。
四、设计思路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老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在教学中,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把读、悟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通过不同要求的读,让学生在读中思,在读中悟。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夯实基础。
1、课前板书课题:石榴
2、了解学生生字词掌握的情况。按一定的顺序出示本课的词语和短语,要求学生认读。
(二)、分段教学,逐步感悟。
1、学习第二小节。
(1)、出示课件,要求学生说说看到了什么?引出石榴的叶子。(嫩绿、郁郁葱葱)
(2)、要求学生说说在这样的叶子中又看到了什么?引出石榴的花。(火红、多、像一个个活泼的小喇叭)指导朗读。
2、学习第三小节。
(1)、随着季节的变化,教师很自然地引出石榴果。又由它的变化过程引导学生关注石榴成熟过程中颜色的变化。主要是掌握几个关联词的运用:先……逐渐……最后……。这里教师要加强用词的指导和朗读的指导。
(2)、引导学生说说成熟了的石榴是什么样子,让他们试着用关联词“有的……有的……”练习说话。突出描写的方法是拟人的修辞手法。
3、学习第四小节。
(1)、通过听读想象,让学生说说看到了什么?读读书中是如何写的?玛瑙、红白相间、晶莹透亮都是对石榴子儿的描写。
(2)、让学生说说石榴的滋味。(酸溜溜、甜津津)并加强朗读的指导。
六、总结全文,延伸教学
1、我们欣赏了石榴的生机勃勃的绿叶,竞相开放的花朵,俏皮可爱的果实,并且亲口品尝了它的滋味。你喜欢这石榴吗?作者也与你们一样,非常喜爱这石榴,更爱自己的家乡!
此时我们再来看课题,你会在“石榴”的前面加上什么词语,来赞美石榴呢?( )的石榴?
2、品尝一种水果,并模仿第4自然段写一段话。
《石榴》说课稿6
一、说教材
《石榴》这篇课文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5册第六单元中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以季节变化为线索,按照抽枝、长叶、开花和结果的顺序描写了枣庄石榴园的石榴成熟的过程,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石榴深深的喜爱。文章语言生动形象,好词佳句颇多,在描写石榴花与石榴果时,运用了比喻与拟人,记述条理清楚,是学生学习语言和习作的范例。
二、说学生
石榴这件事物对于学生来说,可能是有点陌生的。而对于它的生长过程,学生更是不知道。在教学时,我文图结合,让学生通过看图,从图中认识石榴树,认识石榴树的花,认识石榴果,并亲口品尝石榴的滋味。
三、说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体会作者对石榴的喜爱之情。
3、感悟文章的写作方法,积累语言。
4.读读描写石榴的句子,初步理解拟人化的写法。学习课文第四自然段的写法,品尝一种水果说一段话(机动)。
四、说教学重难点
1、重点:朗读训练,让学生在读中了解石榴的生长过程及特点。
2、难点: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本课的难点。另外,学以致用,在读懂本文的基础上,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运用本文的写法,写一种水果,也是本文教学中的难点。
五、说教法
以读为主,以图助教,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较细致的体会课文的内涵,体会小石榴的样子,体会石榴的可爱,石榴的美。
六、教具准备、课件、小黑板
七、说教学流程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6课读学生读课题石榴
2、课文中的词语你读熟了吗?(出示词语)老师来验收一下吧。(指名读、齐读)
石榴枣庄咧开抽出
仿佛甚至肚皮扒开
喜讯甜津津急切活泼
张望驰名中外红白相间晶莹透亮酸溜溜
3、课文中的短语你能读好吗?(出示短语)(指名领读)
郁郁葱葱的绿叶火红的石榴花
活泼的小喇叭熟透了的石榴
笑得咧开了嘴玛瑙般的子儿
设计意图:让学生巩固课文的生字词。
师:同学们生字记住了,词语又读得这么好,肯定是多读了书的结果。下面请大家看看石榴的几幅图片,指出它的叶、花、果,再闭上眼睛想一想石榴的叶、花、果是什么样子的,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对石榴先有个印象,再来学课文,将更深刻。
4、现在,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来到了枣庄,让我们一起去石榴园看看吧!
二、精读训练
1、自由读课文,看看课文中作者是怎样来写叶、花、果的。
设计意图:让学生细细地品读课文,逐步了解石榴的叶、花、果的特点。
2、指名交流
3、看到石榴树的叶子。(师:叶子怎么样?你是从哪读到的,请你来读一读,齐读)
板书:叶嫩绿郁郁葱葱
4、看到石榴树的花。
(1)你看到了怎么样的石榴花?
生回答(火红的石榴花石榴花开得多花的形状像小喇叭)(板书:花)
(2)师出示句子:到了夏天,郁郁葱葱的绿叶中,便开出一朵朵火红的石榴花。花越开越密,越开越盛,不久便挂满了枝头。走近看,仿佛是一个个活泼的小喇叭,正鼓着劲儿在吹呢。
(3)指名交流:A你觉得火红的石榴花怎么样(颜色美);(板书:火红)
B花开得多、开得盛,谁也看到了这么多的石榴花?(板书:多)你能给大家来读一读吗?
C我们从“鼓着劲儿”可看出石榴花开得怎么样?(花开得生机勃勃)你能读出这股劲儿吗?
(指名读、齐读)(板书:小喇叭)
(4)指导朗读,我们再次把这段话来读一读,读出花开得多,开得盛。
5、热闹了好一阵的石榴花渐渐地谢了,树上结出了一个个小石榴。“热闹”是什么意思,石榴花会热闹吗?这儿为什么用热闹?生交流
过度:于是我们在石榴园里见到了一个个石榴
(1)出示句子:热闹了好一阵的石榴花渐渐地谢了,树上结出了一个个小石榴。石榴一天天长大,一天天成熟。它的外皮先是青绿色,逐渐变得青中带黄,黄中带红,最后变成一半儿红,一半儿黄。
(2)指名读这句句子,其他同学找出表示先后顺序的字或词
先是、逐渐、最后
(3)出示:青绿色青中带黄黄中带红一半儿红,一半儿黄
请你来排一排:先是逐渐最后。
设计意图:我采用了让学生排列的方法,加深了解这种变化,同时让学生体会到作者观察的仔细。
(4)可不可以把这几个词语调换一下顺序?(不可以,为什么)
你看,作者观察得多仔细,用词多准确哪。他抓住了事物的生长顺序。
(出示:仔细观察、按照顺序)
(5)指名读,读出先后的顺序
(6)石榴在一天天成熟,到后来变得怎么样了呢?
A、出示句子:熟透了的石榴高兴地笑了,有的笑得咧开了嘴,有的甚至笑破了肚皮,露出了满满的子儿。这些石榴娃娃急切地扒开绿黄色的叶子向外张望,向人们报告着成熟的喜讯。
B、请大声地读一读,体会一下,说说你看到了怎样的石榴娃娃?
(可爱)笑(咧开了嘴、笑破了肚皮)、急切、扒开、张望、报告(它们会对果农说些什么?)同时展示图片。
设计意图:让学生结合观察课件上的插图,加深了解石榴果实的外形特点
C、他们为什么笑啊?为什么这么高兴(开心)啊?为什么这么急啊?(板书:高兴地笑)
D、作者怎么会把这些石榴娃娃写得这么可爱呀?(喜欢石榴)
E、你看,作者喜欢这些石榴娃娃,他把石榴当成了人来写了。让我们也带着这股高兴的劲儿来读一读这句话吧。
(7)你看,把石榴娃娃当成了人来写,写得多可爱啊,多有趣啊!现在,让我们把小动物也当成人来写,你也能写几句这么有趣的句子吗?
出示句子:花丛中的小蝴蝶开心地挥舞着翅膀,招呼着同伴去参加歌舞会。树上的小鸟()。
设计意图:让学生学写拟人句,练习后加深印象。
6、石榴娃娃是那么调皮可爱,这时你摘下一个,剥开外皮,你会看到些什么呢?
(1)出示句子:这时,你摘下一个石榴,剥开外皮,只见玛瑙般的子儿一颗颗紧偎在一起,红白相间,晶莹透亮。取几粒放入口中嚼嚼,酸溜溜、甜津津的,顿时感到清爽无比。
(2)指名读,把你看到的来说一说?
样子、色彩美:玛瑙般的子儿一颗颗紧偎在一起,红白相间,晶莹透亮。(紧偎是什么意思?一粒一粒靠在一起,就像玉米粒一样)(板书:红白相间,晶莹透亮)
(请大家来读一读,读出石榴子儿的样子,颜色的美)
(3)那么它的味道如何呢?
味道美:酸溜溜、甜津津的。(板书:酸溜溜甜津津)
(谁也读到了这股酸溜溜、甜津津的味道,请你来读一读。)
(4)齐读
(5)下面请大家拿出准备的石榴,来看一看,尝一尝吧。
设计意图:以实物来体验,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课文。
三、总结:
石榴不仅叶子、花、果美,里面的子儿也美。你看,作者抓住了石榴的可爱、美的特点,按照顺序把《石榴》这篇课文写得多生动啊。我们在写一样事物的时候也要学着抓物事物的特点。
四、同学们,今天的枣庄之行结束了,你有什么收获吗?
五、布置课堂作业
请你任意选择两题完成。
(1)选择自己喜欢的句段背下来。设计意图:让学生能体会文中优美的词句,逐步提高他们的语感。
(2)选择自己喜欢的水果,画一画,再仿照第四自然段写一段话。设计意图:让学生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抓住事物的特点来写。
(3)找一找你身边美的事物,试着用几句话写写它的美。
《石榴》评课稿
听了刘老师执教的《石榴》后颇有感触,从教学能力看,刘老师进步较明显;从教学效果看,较圆满地完成了预定任务。应当说,这节课还有许多可圈可点之处。教师教学水平的不断提升,是学生之福,也是社会之期望。但教无止境,尤其是年轻教师,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才能不断进步。本着这样的目的,给这堂课再挑点刺:
一是关于三年级阅读教学第一课时目标问题。上课伊始,刘老师出示了以下一段内容:“自学提示:1.画出本课生字、词,找出长句,并读一读。2.放声朗读课文,划出不理解的词语。3.标出自然段的序号,并说说段意。”显然,这是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后面的教学过程也印证了)。对此我有两个方面疑义:一是文字表达的问题。什么样的句子算是“长句”?二是提示的内容,纵观整节课,老师是紧紧抓住着三个提示组织教学的。且不说“说说段意”是否合适,第一课时学生刚刚接触课文,初读课文是看到的是“全牛”而非细节,这样安排显得有些不合适。最好还是让学生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再进行文章脉络的梳理,这也是第一课时的一般教学要求。
二是关于教学模式的问题。刘老师的教学预案标明的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模式。在教学中教师虽然运用了PPT,但不是说只要用了课件就一定是“整合”课。“整合”的关键点是如何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解决常规教学中不能或难以解决的问题,最终目的是提高学习效率。这个问题一定要弄清楚。
另外,我校开展“信息技术环境下有效教学模式应用方法的研究”已初步总结出一些可以借鉴的模式,如果暂时没有新的更好的方法,不妨将其拿来一用,这也是我们开展课题研究的目的,研究本身就是为了运用。
《石榴》说课稿7
一、说教材
1、说单元:《石榴笑了》是S版语文教材第一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本册教材首先集中学习拼音,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前几个单元的课文多以诗歌为主,要求学生重在感悟文本内容,从而降低了文本学习的难度。本单元的主题是“生活多美好,世界真奇妙”,更贴近孩子的生活,课文题材多样,内容丰富。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指导学生随文识字,培养朗读能力,激励儿童“快快乐乐地生活,认认真真地思考”。从这可以看出,从本单元起,就开始要求学生要能理解文本内容。从拼音到识字,从感悟到理解,要求进一步提高。
2、说课文:《石榴笑了》是第六单元的第三篇课文,这篇课文是本单元,也是全册书的第一个儿童故事,学生在阅读中明白自然科学知识,并学习理解文本内容的方法。这些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
全文共三个自然段,讲的是王力力听了妈妈的话后,盼望石榴快点笑,好早日吃到石榴的故事。这个故事告诉小朋友石榴到了秋天才成熟,成熟的标志是外皮裂开,就像张开嘴巴笑了。第一自然段写妈妈告诉王力力石榴一笑就可以吃了。第二自然段写王力力为逗石榴笑,想了很多办法,可石榴总是不笑。第三自然段写到了秋天,石榴终于笑了,力力也笑了。
3、说重难点的确立:根据单元训练重点,我们确定了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掌握本课四个会写生字,通过边读边思考,理解课文内容,知道“石榴笑了”的两层含义;难点是理解“石榴笑了”的第二层含义,因为新一年级学生通过生活和阅读而获得直接和间接经验少,不能完全理解“笑”的第二层含义是指成熟的意思。
二、说目标和重难点
1、引导学生认识12个生字;会写“力、王、牙、石”四个生字,书写端正整洁,笔顺正确,间架结构规范。掌握“挂满”词义。
本节课中主要达成巩固会认、会写字的笔顺、间架结构、偏旁部首等知识点的复习,掌握“挂满”词义。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做到“边读边思考”;理解课文内容,弄清“石榴笑了”的两层含义。
这是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其中朗读训练是本节课能力训练的重点之一。“石榴笑了”中的“笑”的第二层含义,学生通过阅读文本第三自然段,能够直接知道是指石榴成熟了,但是为什么把“石榴成熟”说成“石榴笑了”,力力是怎样理解“笑”的含义?对这两个问题的理解,需要类比思维的参与,这就成为本节课的重难点。
3、明白石榴到了秋天才成熟,懂得所有植物的生长都有一定的规律。
这是从“石榴熟了”延伸出来的,需要引导学生认识的道理,只作为一般性了解就可以了。
4、在想象中培养学生根据理解浮现画面,进行口语训练。
这是本节课能力训练的重点之二。
三、说学情
1、学生是6—7岁的儿童,上学才两个多月,有一定的拼音能力,能借助汉语拼音阅读课文,由于学生缺乏对词语、句子的含义和结构的了解,读书时容易拖腔或者一字一顿的朗读,这是正常的学生表现。但是这时候的儿童正是对新鲜事物好奇,易于模仿外界行为的时期,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点适当指导和范读朗读,培养学生敏锐的语感。
2、一年级新生刚接触规范的课堂,上课随意性非常明显,思维活跃,喜欢表现自己,注意力容易分散,为此我们考虑以情景教学为主的教学方法,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入境、入情,教学生边读书边思考的方法,使学生充分体会课文的情感,给学生充分发表自己意见的机会,增加学生的语言积累。
3、孩子的特点是天真活泼、好奇心强,本课的学习重在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和情感,培养语文实践能力。
四、说教法和确立的依据
1、情境教学法:这篇文章浅显易懂,包含有“唱、演、说、想、读”等多种元素,适合教师创设情景,引导学生入情、入境的学习,因此我们设计了音乐图画情境、想象情境、表演情境、形象朗读情境等多种情境教学方法,使学生完全置身于文本所描写的情境之中,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使他们更好、更快、更准地把握教学中的重难点,理解课文内容。
2、质疑探究法: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虽然一年级学生思维活跃,乐于接受新鲜事物,但是思维深度浅,考虑问题单一,了解事物的表面之后,容易“知足常乐”。因此,我们在学生观察和想象时,设计了不同层次的问题引导学生扩展思维的宽度,针对教学重难点设计了“妈妈说的笑是什么意思?”这一相同的问题,引导学生加深思维的深度。
3、朗读感悟法:为了把字词句融为一体,我们考虑在教学中,把朗读指导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就是希望在朗读中复习巩固生字、词语;在朗读中帮助学生读中思考,理解词句的含义;在朗读中品词析句,形成语感,实现词句的训练和语言的积累。
五、说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境,体验情感
1、我首先借助流程化的课件,帮助学生复习会认、会写的生字,利用课件快节奏、高容量的特点,把自学生字的流程深深印在学生头脑中,形成认知定式,有利于教师今后识字教学。
2、接着我指导学生观察笑容,让学生通过简单的观察,概括出笑的特点,认识到“人的笑”与“石榴笑”与类似点。这一环节为学生阅读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更是为后面理解“为什么妈妈会把石榴成熟了说成笑了”和“力力怎么会采用唱、跳、演的方法逗石榴笑?”两个教学重难点提前铺垫。
(二)初读文本,整体感知
1、在第一课时中,学生已经通过朗读过文本解决字音问题。这一环节中我采用品词析句朗读法,侧重指导学生边读边思考,落实“边读边思考”这一教学重点,同时为后面突破其他教学重难点做准备。
2、然后我通过小结,引导学生把“边读边思考”中了解到的零碎知识,总结成学习的成果,形成本节课第一次认知平台,这将成为学生不断提高学习水平的基础。
(三)再读课文,深入理解
教育有一句老话,说“教”是为了“不教”,特级教师张思明形容的“你需要柴,就给你一把刀”,在这一环节中我着重引导学生体会的是“走进课文,解说风景”的学习方法,当然,我们不能生硬地把学习方法出示在黑板上让一年级学生自学,也不能够去讲解学习方法的理论,而应该通过环节的设计,潜移默化地一步一步引导学生“走进课文,解说风景”。因此将本环节设计了以下几个步骤:
1、“画”“话”转换。在备课中我发现第一自然段的第一句很耐人寻味,从院子说到石榴树,再说到石榴果实。可见“院子”是故事的背景,也就成为情境教学的情境背景,所以我首先创设小院的画面,让学生通过观察,在头脑中浮现院子的画面;再通过教师提示话语,调动学生听觉、嗅觉参与观察和想象,丰富学生的感官,从而一步一步“走进课文”;然后我让学生将所想象的画面,转换成自己的话来描述画面,激发学生言语的欲望,逐步“解说风景”。这样的教学也正符合写作的思路。
一年级孩子肯定不能意识到作者写作的思路,但是我还是试图在过渡导语中渗透这一点,引导学生透过作者的视角,即“整体的院子——个体的石榴树——最吸引注意力的石榴果实”,观察生活,描述生活。
2、同样,我引导学生认识到妈妈之所以会说“吃石榴”的话语,肯定是力力表露过“吃石榴”的想法,原来文章里的孩子和坐在教室里的同学们一样“嘴馋”,这样就拉近了文本和生活的距离,使学生进一步体验角色,走进文本。
3、读、演、悟相结合,学习第二自然段。力力并不知道“石榴笑了”的第二层含义,他是怎样想的,怎么做的?在这个环节,为了突破理解“石榴笑了”这一重难点,我设计学生表演文本,让学生身临其境。但又不能让学生简简单单地复现文本情境,我又设计简短提问,引导学生说说准备的办法,原因和表演后的心情,让学生感到学习文本的过程,就是生活的过程,就是情感经历的过程。并从中明白“石榴笑了”的第一层含义。
4、情景再现,感情朗读,学习第三段。石榴并不是一天就成熟了,力力在盼望中,秋天才姗姗来迟。为了帮助学生丰富生活经历,我设计了引读,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力力的盼望,感受秋风的凉爽,听到秋风的声音。然后直接转到“石榴笑了”的第二层含义的理解上,突破教学重难点。
(四)实践活动
学生在文本学习中一定有很多的感悟,我设计了填空和实践活动两个环节的练习,让学生在总结、交流自己的收获的同时,了解植物有自己生长的规律,养成留心观察事物的好习惯。
(五)总结全文
六、说板书设计:
板书分为主板书、副板书。主板书简洁的点明石榴笑了的两层含义,副板书写出学习方法。
15、石榴笑了
唱歌边读书边思考
不笑跳舞成熟“呼呼”地吹想象画面
讲笑话
主板书副板书
《石榴》说课稿8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语文s版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15课《石榴笑了》,本单元主题是“生活多美好,世界真奇妙”,激励儿童“快快乐乐的生活,认认真真的思考”。
一、说教材:
这篇课文是一个儿童故事,讲的是王力力听了妈妈的话后,盼望石榴快点笑,好早日吃到石榴的故事。这个故事告诉小朋友石榴到了秋天才成熟,成熟的标志是外皮裂开,就像是张开嘴巴笑了。
课文配了两幅插图。第一幅图对应课文第二自然段:小朋友王力力在想办法逗石榴笑,显得天真可爱,让人忍俊不禁,极具儿童情趣。第二幅图对应课文第三自然:秋天到了,石榴笑了,力力也笑了。
课文讲了王力力看到石榴,想吃石榴。秋天到了,石榴成熟了,这样一个充满童趣的故事,向我们介绍了石榴成熟的过程,同时也刻画了一个天真可爱的儿童形象。
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具有好奇爱探索,易感染的心理特点,容易被新事物吸引。学生在以前的学习基础上,能初步感悟到课文意义,并能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体验、感受,达到情感共鸣。学生能较准确表达内心所想,并能说一句完整的话。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王、石、力、牙”等字,积累词语“石榴、慢慢地、露出”。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弄清“石榴笑了”是什么意思。
过程与方法:
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拼一拼、想一想、讨论交流,掌握生字,理解内容。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的兴趣以及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让学生明白石榴到了秋天才成熟,懂得所有植物的生长都有一定的规律。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知道石榴什么时候笑以及石榴笑了的意思。
二、说教法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让学生与文本对话,是我们在新课程实验中致力寻求的新理念,也是我们语文教学的至高追求。通过对话,让每一位学生的个性都得到充分的张扬,让他们享受学习语文的乐趣,感受到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教学中,我采用情景教学法、变式教学法、动作演示及激励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读中感悟,实现与文本对话。我以读为本,以“品”为主,运用灵活多样的方法,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让这堂课真正做到“华而不花,实而不死”。
三、说学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借助多媒体课件,运用多种方式让学生们来品读,通过自读自评,师生比赛读、男女比赛读,小组比赛读,齐声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感悟课文内容。并且用提问贯穿课堂,启发学生思考,锻炼口语表达能力。最后用迁移运用的方式使学生的语文能力得到锻炼。
四、说教学流程
(—)问题导入,激发情趣
“让学生与文本对话”,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我想,首先要唤起他们学习的兴趣。由于是第二课时,所以我采用朋友见面的方式调动积极性。通过多媒体出示生动的图片,让同学们先来认识两个朋友,对比咧开嘴的石榴和没咧开嘴的石榴的样子。老师提问:“咧开嘴的石榴像在干什么?”“石榴怎么会笑呢?”
这样的导入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为接下来的课文学习做好了铺垫。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在上节课学会了生字词的基础上,让学生自行朗读,力求做到读正确,读流利。并大致了解课文内容,让他们自行找到关于石榴笑了的秘密。
(三)深入学习,理解课文
深入学习中,对课文的段落仔细分析。特别是一些字词上,尽量的去让他们理解,并且读出来。
首先第一段的学习,先让学生看看挂满石榴树的图片,理解“挂满”的意思。对他们的朗读进行指导,“挂满”读出喜悦之情。教师提问“看着这红彤彤的满树的大石榴,你想说什么?”引导学生学会说出心里话。教师再说:“是啊,这么多石榴,什么时候可以吃呢?王力力也是这么想的。谁来把妈妈的话读一读?”妈妈的话比较风趣,要突出“笑”和“吃”字。让学生在读中体会力力看到满树那红彤彤的石榴时可爱的、想吃的心情。
其次是第二段的学习。师提问“力力多么希望石榴早点笑呀!你们有什么方法能让石榴笑吗?”引导学生思考。接下来让孩子们找到力力为了早日让石榴笑,用的哪些办法,让小朋友们读出来。并且用多种方式来读。比如说男女分开读,师生比赛读等方式。增加了读的趣味性。表现力力当时那种无可奈何的失落的心情。还可以演一演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朗读指导:两个问句读出疑问的语气。“唱歌”“跳舞”“讲笑话”“还是不笑”读重音,读出力力的幼稚与可爱。
最后学习第三段,师提问“力力可着急了,有一位好心的婆婆来帮助了力力,你们知道是谁吗?”师出示课件让学生看看风婆婆是怎样帮助力力的,同时教师配音读第三段。师:你瞧,石榴形状,颜色有了什么变化?石榴笑了是什么意思呢?同桌读一读,议一议,指名回答。
学生通过朗读,找到石榴笑了的秘密。让学生明白,秋风来了,石榴笑了的意思是说石榴成熟了。并配上音乐,使整堂课的朗读达到高潮。
随后师提问:“力力看到笑吟吟的石榴,她的心情会怎样呢?”看第二幅插图说一说。再次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四)再读巩固,鼓励探究
这一环节我请同学们分组有感情地再把课文朗读一篇,并注意用他们自己的表情表现力力的不同心情。读完后,组织课堂讨论:力力逗石榴,石榴不笑。秋风来了,石榴为什么会笑呢?让学生感悟植物的生长是有规律的。教师在小结后做适当的拓展延伸,举行“我还知道……”的说话比赛,让学生说说还知道什么水果(也可以是庄稼、蔬菜)在什么季节成熟,成熟后是什么样的,鼓励学生养成留心观察事物的好习惯。
如果学生又提出疑问的地方,还可以告诉学生,现在科技(催熟、冷藏)很发达,果熟期已不受季节限制了。
五:说板书
板书我抓住课文重点,采用简洁的文字,设计本课的板书,使人一看便一目了然。
15.石榴笑了
唱歌——不笑
跳舞——不笑
讲笑话——不笑
秋风“呼呼”的吹——笑了
(成熟了)
《石榴》说课稿9
一、说教材
《石榴》是国标本苏教版六年制小学语文课本第五册的一篇精读课文。本文以季节变化为线索,按照抽枝、长叶、开花和结果的顺序描写了枣庄石榴园的石榴成熟的过程,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石榴深深的喜爱。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进而体会作者借对石榴的描写所表达的志向、抱负。
二、说学生情况
《石榴》一课分二课时进行教学。第一课时学习了本课的生字, 学生能初步理解生词在文中的含义;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了课文的思路,了解了课文大意;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三 、说教学目标
1. 学会本课10个生字,能运用结合语言环境、联系生活实际、动作演示等方法理解新词在文中的意思。
2.能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石榴深深的喜爱之情。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读读描写石榴的句子,初步理解拟人化的写法。学习课文第四自然段的写法,品尝一种水果说一段话(机动)。
四、说教学重点、难点
1.本课的重点是朗读训练,让学生在读中了解石榴的生长过程及特点。
2.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本课的难点。另外,学以致用,在读懂本文的基础上,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运用本文的写法,写一种水果,也是本文教学中的难点。
五、说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夯实基础。
1、课前板书课题:石榴
2、了解学生生字词掌握的情况。按一定的顺序出示本课的词语和短语,要求学生认读。
如: 嫩绿 郁郁葱葱 (叶)
火红 热闹 (花)
咧嘴 张望 (果)
红白相见 晶莹透亮 (子儿)
虽然生字词的学习已经不再是三年级学生学习的重点,但字词句教学是学生阅读学习的基础,所以在本课时的一开始引导学生认读生词,有针对性地进行正音,为本课时阅读课文打好基础。
二、分段教学,逐步感悟。
(一)学习第二小节。
1、出示图片,要求学生说说看到了什么?引出石榴的叶子。(嫩绿、郁郁葱葱)
2、要求学生说说在这样的叶子中又看到了什么?引出石榴的花。(火红、多、像一个个活泼的小喇叭)指导朗读,要求学生读出石榴生机勃勃的劲儿。
在这一环节中,除了运用朗读、想象、适当的表演等形式,最重要的运用了多媒体,出示了一些石榴叶、石榴花的图片。小学生的思维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他们的感悟总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展现美丽的石榴生长的画面,以景激情,使学生对石榴产生美感,鼓励学生自主学,个体悟,尊重了学生的独特体验。让学生对石榴有了更清晰、更形象的认识,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感悟书中的有关语句。
(二)学习第三小节。
1、随着季节的变化,教师很自然地引出石榴果。又由它的变化过程引导学生关注石榴成熟过程中颜色的变化。主要是掌握几个关联词的运用:先……逐渐……最后……。这里教师要加强用词的指导和朗读的指导。
2、引导学生看看成熟了的石榴是什么样子,让他们试着用关联词“有的……有的……”练习说话。突出描写的方法是模仿了写人的方法,也就是拟人。通过指导学生朗读来加强对课文的理解。在这一基础上让学生用拟人的方法仿写几句话,从而达到对这一写作方法的巩固。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对重点句的理解,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学习,或读,或悟,或说,教师营造了民主、宽松的学习氛围,关注了学生的个体差异,重视了学生多方面潜能的发展,这样让学生有亲身体验的机会,有自主选择的权利,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并渗透了“勤于观察”这一学习习惯的教育。
(三)学习第四小节。
1、通过实物的展示,让学生说说看到了什么?读读书中是如何写的?玛瑙、红白相间、晶莹透亮都是对石榴子儿的描写。
2、让学生品一品石榴,尝尝一下石榴的滋味。(酸溜溜、甜津津)并加强朗读的指导。
3、(机动部分)引导学生小组讨论,用这种方法说一说其他的一种水果,如桔子,写出它的颜色、形状、味道和气味。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仿写。
以“看石榴”——“说石榴”——“尝石榴”——“读石榴”的方式引导学生感悟语言的优美、准确,初步了解课文第四自然段的写法。看图找找石榴子儿和玛瑙的相似点引导体会本体、喻体之间的联系,体会其中的比喻手法。
机动部分旨在让学生在阅读理解课文语言的基础上,经历积累、感悟实践以后尝试运用。并自然地激发学生养成学会观察的好习惯。这一作业布置,具有针对性,使课内学得的观察方法迁移于课外,真正做到了课内外的有机结合。
三、总结全文,延伸教学。
最后教师用优美的语言渲染,总结全文,引导学生从部分回归整体,在畅谈感受中激发喜爱之情。
四、板书设计:
16、石榴
叶 嫩绿 郁郁葱葱
可 爱 花 火红 小喇叭
美 果 高兴地笑
(子) 色 红白相间 晶莹透亮
味 酸溜溜 甜津津
《石榴》说课稿10
【说教材】
《石榴》是第五单元中的一篇课文,全文以季节的变化,按照抽枝、长叶、开花和结果的顺序描写了石榴的成熟过程,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石榴的喜爱之情。
课文共有四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写“我”的家乡有驰名中外的石榴园;第二自然段写在春天和夏天石榴抽枝、长叶、开花的景象,重点写了石榴花的色彩和形态;第三自然段写在秋天石榴成熟的过程,重点写了石榴熟透后的形态;第四自然段写石榴子儿的形状与味道,表露出作者对石榴的喜爱之情。
本课文笔优美,语言生动形象,记述条理清楚,是学生学习语言和习作的范例。
一、教学目标
1.会读、会写本课九个生字,重点指导书写“佛”“甚”和“甜”三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感知课文内容,了解石榴生长过程。
二、教学重点、难点会读、会写本课的生字。
教师指导朗读,学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说教法、学法】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老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在教学中,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把读、悟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通过不同要求的读,让学生在读中思,在读中悟。
【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很高兴认识我们三(1)班的同学。初次见面,俞老师带来了一样东西,听好了,它——春天开花像喇叭,秋天结果像娃娃,果实外皮红带黄,嚼起子儿酸又甜。请你猜猜它是啥。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注意“榴”的读音。)
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引起他们对石榴的回忆,这样能唤起他们对教材的亲切感,提高阅读的兴趣。
二、初读:
过渡:那么,课文到底写了石榴的哪些方面呢?
(一)自读课文
1.下面请大家自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找找后面的生字拼读几遍,直到会读。
(读得快的同学把生字和长句子多读几遍。)
2.把刚才读得不够好的句子再读一读,老师等会要检查。
3.找到你喜欢的句子,尝试着美美地读一读。(教师巡视,根据学生读书情况增减此环节。)
在学生没有预习的情况下,老师要给足时间让学生充分读书。引导学生看课后的拼音,多拼读,针对各自的情况,多读长句子难句子,引导学生扎扎实实学语文。
(二)检查生字
1.出示生字(有拼音)。
2.自读。
3.齐读。
4.开火车读。
5.出示无拼音的生字。
6.根据鼠标指向,快读。
7.开火车读。
8.齐读词语。
读好课文的前提是读好字和词,通过一轮轮各种形式的读,努力使每个学生准确掌握每个生字的读音
三、再读:
过渡:同学们,现在,课文能读通顺了吧?谁坐得最端正,我找谁读。
(你这个头炮打得响,打得好。)谁坐得像他一样端正,请他继续读下一段。
你读得可真好,来,我们男生也来像他这样美美地读这一段。
刚才同学们读得很好,敢不敢和老师比试比试?
在轻松互动的交流激励中,发挥学生的主动意识开展读书竞赛,实现正确、流利读好课文的目标。
四、说内容:
过渡:同学们,现在,你知道课文写了石榴的哪些方面了吗?
1.课文先写了石榴的——?(相机板书)
2.你最喜欢石榴的花?叶?果实的皮?还是果实的子儿呢?
帮助学生理清课文的脉络,培养学生概括总结的能力,也为第二课时的学习做铺垫。
五、写字指导:
过渡:同学们,还认识这些字吗?读一遍,倒过来再读读。能写好吗?
你觉得那个字最难写,说出来大家一起想办法。
重点指导三个字:
“佛”,教师出字谜:
一人旁边一张弓,两箭插当中,一箭弯弯,一箭直直。
“讯”,学生观察字的来源,说说自己的发现。
“甜”,指导说意思。
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自己提问题自己解决问题,在交流中达到会写的目的。此外,追根溯源,感受中国古汉字的历史渊源。
六、布置家庭作业:
1.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
2.写词语,做到工整、漂亮。
《石榴》说课稿11
小小房子圆又圆,里面装着红珠宝,珠宝好看不能戴,吃到嘴里酸又甜,你知道这是什么吗?
各位评委老师,早上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S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中的《石榴笑了》。下面,我将从教材内容、学生情况、教学教法、教学程序四个方面为大家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内容
《石榴笑了》是S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中的第三篇课文,本单元的主题是“生活多美好,世界真奇妙”,意在激励学生“快快乐乐的生活,认认真真的思考”。这篇课文是一个儿童故事,本文语言浅显易懂,贴近儿童生活世界和经验世界,通过学习本课,让学生明白石榴石在秋天成熟的。
根据以上教材分析,我将本课分为两个课时进行教学,第一课时的主要任务是随文识字,读通顺课文,在此基础上,我将第二课时的目标确定为:
1、游戏巩固生字,会正确书写田字格内的三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要求一字一句读正确,培养认真读书的良好习惯;
3、图文结合,体会“石榴笑了”的含义,明白石榴到了秋天才会成熟,懂得所有植物的生长都有一定的规律。
低年级教学以识字为重点,所以我将本科的教学重点确定为正确书写生字和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把理解石榴为什么笑了作为本课时的教学难点。
二、说学情分析
一年级上学期,学生年龄小,有效注意的时间短,知识储备少,语言表达能力和分析能力有限,因此,我多采用直观的教学媒体,让学生对石榴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唤起学生的热情和兴趣。
三、说教学教法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我在教学过程中以浅显的语言,直观的媒体图片入手,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事物,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情景教学、变式教学、激励教学等方法引导学生学习,同时,以读为本,运用多种学法,通过自读、自评、师生比赛度、小组比赛读、齐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感悟课文内容,用提问贯穿课堂,启发学生思考,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最后用迁移运用的方式使学生的语文能力得到锻炼。
四、说教学程序
(一)游戏导入,复习生字
1、出示生字,让学生开火车认读;
2、找朋友,让学生将卡片上的生字拼读成课文中的词,小组比赛,看哪一组找的正确、迅速。
这个环节以游戏导入,为学生营造了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小组比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在课堂初始就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二)感悟课文,指导朗读
齐读课题,说说知道了什么?让学生相互笑一笑,并说说自己在什么时候会笑,体会笑是人的表情。接着提问:石榴会笑吗?石榴在什么时候笑呢?课文为什么要这样说呢?以笑为切入点,直奔主题。教学中,以读为本,以品为主,紧扣笑字,带着学生层层深入。
首先是第一自然段的学习,出示挂满石榴的图片,理解“挂满”的意思,进行朗读指导,“挂满”独处喜悦之情。我提问“看着这红彤彤的大石榴,你想说什么?”引导学生学会说心里话,再提出问题“这么石榴,什么时候才可以吃呢?王力力也是这样想的,谁来把***话读一读?”让学生在读中体会力力看到满树红彤彤的石榴时可爱、想吃的心情。
其次是第二自然段的学习。让学生先自由读,找出力力为了让石榴笑用了哪些办法。接着用各种方式再读,男女分开读、师生比赛读、表演读,表现出力力当时那种无可奈何的失落的心情。
最后学习第三自然段,我提问“力力使出了这么多办法,可石榴还是不笑,他可着急了,有一位好心的婆婆帮助了他,你们知道是谁吗?”出示课件让学生看风婆婆是怎样帮助力力的,同时范读第三自然段。接着,出示石榴笑了的图片,让学生观察石榴的形状、颜色,跟上一张图片有什么不同,同桌说一说,然后指明回答。然后,让学生在文中找出石榴笑了的描写“树上的石榴慢慢地咧开嘴,露出牙齿,笑了。”此时点出本课的难点,石榴笑了的意思就是石榴成熟了,学生自然就明白了石榴笑了的秘密。再齐读第三自然段,体会本课的难点。最后,引导学生小结,因为秋天来了,石榴成熟了,所以石榴笑了,使学生清晰明了。
(三)拓展思维,放飞思想
秋天来了,还有哪些植物成熟了呢?课件展示,学生看图说话。
仿写:秋风一吹,苹果就( );谷穗就( )
最后提示:我们看到的,都是植物的自然生长规律,再指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水果蔬菜的成熟期已经不受时间限制了,冬天我们也可以吃到新鲜的蔬菜水果,激发学生对生活和科学的热爱。
(四)作业设计
1、田字格生字每个字五字五音两词,写笔顺
2、仿写词语:慢慢地
3、把课文朗读给家长听
(五)板书设计
石榴笑了
唱歌----不笑
跳舞----不笑
讲笑话----不笑
秋风“呼呼”吹----笑了(成熟了)
《石榴》说课稿12
“说课”是教学改革中涌现出来的新生事物,是进行教学研究、教学交流和教学探讨的一种新的教学研究形式。相关石榴的说课稿内容,一起来看看!
【说教材】
《石榴》是第五单元中的一篇课文,全文以季节的变化,按照抽枝、长叶、开花和结果的顺序描写了石榴的成熟过程,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石榴的喜爱之情。
课文共有四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写“我”的家乡有驰名中外的石榴园;第二自然段写在春天和夏天石榴抽枝、长叶、开花的景象,重点写了石榴花的色彩和形态;第三自然段写在秋天石榴成熟的过程,重点写了石榴熟透后的形态;第四自然段写石榴子儿的形状与味道,表露出作者对石榴的喜爱之情。
本课文笔优美,语言生动形象,记述条理清楚,是学生学习语言和习作的范例。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石榴的生长过程及特点,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陶冶审美情趣。
4.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依照课文第四自然段的写法,品尝一种水果写一段话。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本课的重点是朗读训练,让学生在读中了解石榴的生长过程及特点。
2.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本课的难点。另外,学以致用,在读懂本文的基础上,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运用本文的写法,写一种水果,也是本文教学中的难点。
三、教学准备
教师:录音机、实物投影仪、石榴、音乐磁带
学生:画笔、白纸
【说教法、学法】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老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在教学中,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把读、悟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通过不同要求的读,让学生在读中思,在读中悟。在学生自读自悟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动手画一画成熟的石榴样儿。这一作画过程,实际上是对感知内容的还原,即由抽象文字还原于具体形象。同时也是自己独有的阅读感受的表现,自我潜能的释放,通过这一过程,可以引导学生更深刻地感知课文语言。新课程又十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如小组成员一起交流喜欢的词句,一起观察石榴子儿的形状、颜色,品尝它的味道。)同学间相互启发,相互评价,使学生在互动中学习,在合作中学习。
【说教学过程】
一、漫谈“石榴”,导入新课
1.老师板书课题:石榴,领读:榴(liú)。(相机给“榴”注音,指出该字在“石榴”中应读轻声。)
2.老师:小朋友,你们见过石榴?吃过石榴吗?谁来说说石榴是什么样儿的?(根据学生发言,教师相机简介石榴)
3.指导读好课题。
4.(出示课本插图)今天,我们一起去枣庄,去看看那里驰名中外的石榴园,大家高兴吗?
●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引起他们对石榴的回忆,这样能唤起他们对教材的亲切感,提高阅读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配乐范读课文。
2.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检查自读情况。
(1)读词语:玛瑙嗽叭甚至扒开喜讯剥开
嚼一嚼甜津津红白相间郁郁葱葱
(指导读好下列词:“喇叭”的“叭”读成轻声,“红白相间”的“间”读jiàn)
(2)说说:通过读课文,你了解了些什么?
●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必须循序渐进。初读课文时,教师先范读,让学生模仿,再放手让学生自己读通课文,学生自读时要给予充足的时间,因为理解内容、体验情感都必须以学生的充分阅读为前提。
三、自主协作,读中感悟
1.学习第二自然段。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2)(多媒体显示石榴抽枝、长叶、开花的画面,引导学生想象春夏时节,石榴生长的过程和景象。)石榴叶美吗,花美吗?读读课文,想想画面,同桌相互交流。
(3)把你眼中美丽的石榴花、叶读给大家听一听。(相机指导读好“越开越密”、“越开越盛”等词,感受石榴花开得热闹。)
●小学生的思维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他们的感悟总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展现美丽的石榴生长的画面,以景激情,使学生对石榴产生美感,鼓励学生自主学,个体悟,尊重了学生的独特体验。
2.学习第三自然段。
(1)轻声朗读,用△△△标出自己喜欢的句子或词语,并跟小组内的同学说说为什么喜欢它。
(2)学生交流学习情况,师生共同评点。
重点指导理解下列句子:“熟透了的石榴高兴地笑了,有的笑得咧开了嘴,有的甚至笑破了肚皮,露出了满满的子儿。”
老师: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方式来学习,喜欢朗读的,就把这个句子好好地读上几遍,用自己的朗读来表达喜爱之情;喜欢画画的,就画一画石榴;喜欢说话的,就对着桌上的石榴说一说。每个小组里的同学,至少采用二种方式。
(3)小结:作者通过长期、细致的观察,描写了石榴外皮颜色的变化及成熟的石榴的外形特点,表达了作者对石榴深深的喜爱。我们小朋友也要像作者那样,经常观察,养成勤于观察的习惯。
(4)配乐齐读第三自然段,再次感受作者对石榴的喜爱之情。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对重点句的理解,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学习,或读,或画,或说,教师营造了民主、宽松的学习氛围,关注了学生的个体差异,重视了学生多方面潜能的发展,这样让学生有亲身体验的机会,自主选择的权利,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小组互相学习,共同提高;教师小结,渗透了“勤于观察”这一学习习惯的教育。
3.学习第四自然段。
(1)过渡:石榴熟了,摘下一个,剥去它的外皮,里面又是怎样的呢?
(2)小组学习,观察石榴内部。
(3)汇报观察结果。
(4)默读第四自然段,看看作者是怎样描述他观察到的石榴子儿的?
(5)学生质疑,学生释疑。(学生提出不理解的词语共同解决。)
(6)再读第四自然段,用△△△标出自己喜欢的词语,读出自己的喜爱之情。
(7)指名读,学生评议,再齐读。
●观察时,引导学生看一看,摸一摸,尝一尝,闻一闻,使学生在愉快、轻松的课堂氛围中不知不觉地了解了石榴的内部,调动学生的各种感管,激发了学生思维;学生质疑,学生释疑,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四、读写结合,形成能力。
1.总结:作者通过观察,不仅写出了石榴的颜色、样子,还写了它的味道。其实,观察不仅包括看,还包括尝、闻、摸、听等。
2.布置作业: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写一种水果,通过看、摸、闻、尝,写出它的颜色、形状、味道和气味。
●在理解内化语言文字的基础上要求学生运用积累,实现知识的迁移,增强语文实践性与可操作性。这一作业布置,具有针对性,使课内学得的观察方法迁移于课外,真正做到了课内外的有机结合。
《石榴》说课稿13
[说教材]
《石榴》是国标本苏教版六年制小学语文课本第五册的一篇精读课文。本文以季节变化为线索,按照抽枝、长叶、开花和结果的顺序描写了枣庄石榴园的石榴成熟的过程,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石榴深深的喜爱。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进而体会作者借对石榴的描写所表达的志向、抱负。
[说学生情况]
《石榴》一课分二课时进行教学。第一课时学习了本课的生字, 学生能初步理解生词在文中的含义;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了课文的思路,了解了课文大意;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说教学目标]
1. 学会本课10个生字,能运用结合语言环境、联系生活实际、动作演示等方法理解新词在文中的意思。
2.能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石榴深深的喜爱之情。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读读描写石榴的句子,初步理解拟人化的写法。学习课文第四自然段的写法,品尝一种水果说一段话(机动)。
[说教学重点、难点]
1.本课的重点是朗读练习,让学生在读中了解石榴的生长过程及特点。
2.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本课的难点。另外,学以致用,在读懂本文的基础上,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运用本文的写法,写一种水果,也是本文教学中的难点。
[说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夯实基础
1、课前板书课题:石榴
2、了解学生生字词把握的情况。按一定的顺序出示本课的词语和短语,要求学生认读。
如: 嫩绿 郁郁葱葱 (叶)
火红 热闹 (花)
咧嘴 张望 (果)
红白相见 晶莹透亮 (子儿)
虽然生字词的学习已经不再是三年级学生学习的重点,但字词句教学是学生阅读学习的基础,所以在本课时的一开始引导学生认读生词,有针对性地进行正音,为本课时阅读课文打好基础。
二、分段教学,逐步感悟
(一)学习第二小节。
1、出示图片,要求学生说说看到了什么?引出石榴的叶子。(嫩绿、郁郁葱葱)
2、要求学生说说在这样的叶子中又看到了什么?引出石榴的花。(火红、多、像一个个活泼的
小喇叭)指导朗读,要求学生读出石榴生气勃勃的劲儿。
在这一环节中,除了运用朗读、想象、适当的表演等形式,最重要的运用了多媒体,出示了一些石榴叶、石榴花的图片。小学生的思维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他们的感悟总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展现漂亮的石榴生长的画面,以景激情,使学生对石榴产生美感,鼓励学生自主学,个体悟,尊重了学生的独特体验。让学生对石榴有了更清楚、更形象的熟悉,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感悟书中的有关语句。
(二)学习第三小节。
1、随着季节的变化,教师很自然地引出石榴果。又由它的变化过程引导学生关注石榴成熟过程中颜色的变化。主要是把握几个关联词的运用:先……逐渐……最后……。这里教师要加强用词的指导和朗读的指导。
2、引导学生看看成熟了的石榴是什么样子,让他们试着用关联词“有的……有的……”练习说话。突出描写的方法是模拟了写人的方法,也就是拟人。通过指导学生朗读来加强对课文的理解。在这一基础上让学生用拟人的方法仿写几句话,从而达到对这一写作方法的巩固。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对重点句的理解,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学习,或读,或悟,或说,教师营造了民主、宽松的学习氛围,关注了学生的个体差异,重视了学生多方面潜能的发展,这样让学生有亲身体验的机会,有自主选择的权利,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并渗透了“勤于观察”这一学习习惯的教育。
(三)学习第四小节。
1、通过实物的展示,让学生说说看到了什么?读读书中是如何写的?玛瑙、红白相间、晶莹透亮都是对石榴子儿的描写。
2、让学生品一品石榴,尝尝一下石榴的滋味。(酸溜溜、甜津津)并加强朗读的指导。
3、(机动部分)引导学生小组讨论,用这种方法说一说其他的一种水果,如桔子,写出它的颜色、外形、味道和气味。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仿写。
以“看石榴”——“说石榴”——“尝石榴”——“读石榴”的方式引导学生感悟语言的优雅、正确,初步了解课文第四自然段的写法。看图找找石榴子儿和玛瑙的相似点引导体会本体、喻体之间的联系,体会其中的比喻手法。
机动部分旨在让学生在阅读理解课文语言的基础上,经历积累、感悟实践以后尝试运用。并自然地激发学生养成学会观察的好习惯。这一作业布置,具有针对性,使课内学得的观察方法迁移于课外,真正做到了课内外的有机结合。
三、总结全文,延伸教学
最后教师用优雅的语言渲染,总结全文,引导学生从部分回归整体,在畅谈感受中激发喜爱之情。
第五篇:石榴读后感
石榴读后感
石榴读后感1
郭沫若笔下的石榴不仅有着夏天的品格,它的花朵,还是夏天的心脏。
在自然与科学的意义上,漫无边际的夏天的热力虽然来自于太阳,但在《石榴》之中,在文学角度上来讲,这样的热力却是来自于“石榴”,来自于那一朵一朵的小小的“榴火”。正是那火红的、燃烧的石榴的花朵,在给夏天输送着源源不断的热力,她是夏天的心脏,也是夏天的灵魂、夏天的生命之源。这篇文章的思想还代表着火热的心,与顽强的毅力,告诫人们要想石榴一样有梦想有活力,这篇文章是一篇很有特色的文章,对大家无论是精神上还是思想上都有帮助!
石榴读后感2
本文是郭沫若先生的一篇随笔之作,但它的风采却能敌过万作,石榴是夏天的心脏,火热的灵魂,这是《石榴》的中心,文中作者把石榴比做心脏主要原因是所谓的“榴红似火”,也许所指的,并不仅仅是色彩上的相似,而正是这种火热的生命力量。
《石榴》这篇文章是一篇写自然的散文,郭沫若这位作家笔下的石榴不仅有着夏天的品格,它的花朵,还是夏天的心脏。在自然与科学的意义上,漫无边际的夏天的热力虽然来自于太阳,但在《石榴》之中,在文学角度上来讲,这样的热力却是来自于“石榴”,来自于那一朵一朵的小小的“榴火”。正是那火红的、燃烧的石榴的花朵,在给夏天输送着源源不断的热力,她是夏天的心脏,也是夏天的灵魂、夏天的生命之源。这篇文章的思想还代表着火热的心,与顽强的毅力,告诫人们要想石榴一样有梦想有活力,这篇文章是一篇很有特色的文章,我建议大家去读一读!对大家无论是精神上还是思想上都有帮助!
石榴读后感3
本文是郭沫若先生的一篇随笔之作,但它的风采却能敌过万作, 石榴是夏天的心脏,火热的灵魂,这是《石榴》的中心,文中作者把石榴比做心脏主要原因是所谓的“榴红似火”,也许所指的,并不仅仅是色彩上的相似,而正是这种火热的生命力量。
《石榴》这篇文章是一篇写自然的.散文,郭沫若这位作家笔下的石榴不仅有着夏天的品格,它的花朵,还是夏天的心脏。在自然与科学的意义上,漫无边际的夏天的热力虽然来自于太阳,但在《石榴》之中,在文学角度上来讲,这样的热力却是来自于“石榴”,来自于那一朵一朵的小小的“榴火”。正是那火红的、燃烧的石榴的花朵,在给夏天输送着源源不断的热力,她是夏天的心脏,也是夏天的灵魂、夏天的生命之源。这篇文章的思想还代表着火热的心,与顽强的毅力,告诫人们要想石榴一样有梦想有活力。
石榴读后感4
读过《石榴灯的秘密》后,使我受益匪浅。它让我懂得家人的爱是真挚的,是浓厚的。
《石榴灯的秘密》主要讲述了:灯儿非常介意家人们都不记得她的生日,她觉的自己的名字太普通了,但名字是爷爷取的,灯儿怕爷爷,她觉的爷爷不喜欢灯儿。灯儿喜欢去外婆家,她觉得外公外婆才最疼爱她。灯儿十岁生日中秋节那天,灯儿知道了家人们瞒了她十年的秘密,原来全家人并没有忘记她的生日,而是故意不记得,饱含着家人们对灯儿深深的爱。
我觉的家人们就好像一把保护伞,当我们磕了碰了,家人们会给我们关心和鼓励。当我们露出可爱的笑脸时,他们又是那么满足。在我们需要他们时,他们都会毫无怨言的帮助我们,支持我们。他们又好像一盏盏不灭的灯,照亮了我们的心灵。他们好像一颗颗夜空中的星星,在我们迷路的时候,他们可以帮我们指引方向。
谢谢你,灯儿!谢谢你,曹文芳老师!我爱这本《石相灯的秘密》,我爱生活,我更爱我的家人!
石榴读后感5
人有缺点也有优点,我们不能养成只看别人的缺点的习惯。
《石榴树、苹果树和野莓》里的石榴树和苹果在争论谁最漂亮。最后,野莓说自己是最美的,因为野莓不和别人争谁最美,所以它是最美的。
我想:人不光外表美,心也要美,因为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如果一个人的外表比孔雀美多了,而他的心却不美,还经常和别人打架,这不算真正的美;如果你打扮得不算漂亮,而别人喜欢你,是因为你有一颗善良的心,总是帮助别人,自然别人就喜欢你。有一次,我在书上看到:人不比外表美,而是比心灵美不美。《石榴树、苹果树和野莓》里的野莓就是这样的,因为它不和别人争论得面红耳赤。
看完这《石榴树、苹果树和野莓》后,让我明白了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让我知道了只要一个人的心灵美,他就是真正的美!
石榴读后感6
学习了《石榴》这篇文章后,我也想要介绍一种美味的水果——西瓜。
春天,农民伯伯把西瓜的种子撒在土地里,经过了浇水、施肥的过程,到了夏天,西瓜终于瓜熟蒂落了。
西瓜先是淡绿色,然后变成深绿色,最后变成光滑的墨绿色。没有成熟的西瓜,瓜肉是淡白色的,熟透的西瓜是鲜红鲜红的。你想知道西瓜熟了没有,用手指弹一弹发出“砰砰”的响声,就知道西瓜已经熟了。
用刀切开它,可以看到那鲜红的瓜肉,里面一颗籽也没有。还没有吃到嘴里就闻道一股淡淡的清香。你咬上一口,嘴唇上、舌头上同时沾满了鲜红的汁水,甜津津的叫人越来越爱吃。冷冻过的西瓜更清甜无比,比刚买的还要好吃,冰凉凉的,真是夏天解暑的好水果。西瓜不但瓜肉好吃,瓜皮也好吃,去掉绿皮剩下白色的部分把它切成一块一块的再炒,真是一道美味的小菜。
我们来个脑筋急转弯题:什么东西,吃的时候是红的,吐出来是黑的?对了对了“西瓜”才是正确答案。
石榴读后感7
我相信,每个人生的路上都有一盏灯。小时候,一个人从呱呱坠地到呀呀学舌,父母是你最初的启蒙教师,他们是儿女的灯盏,这一生都亮着为我们指引方向,以至于不会轻易迷失路途,不会有太多的磕磕撞撞。学校里,老师是我们人生路上的灯盏,在学业的大道上,无论多么漆黑无论多大风浪,老师这盏灯一直照亮着我们的前程,不至于你选错方向,迷失自我,最终引领我们走向知识的海洋遨游,走向儒雅的象牙塔里深造自我,学好本领实现人生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