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如何改变一个宠坏的孩子
如何改变一个宠坏的孩子
现在每个家庭生的孩子都比较少。大多数孩子都被父母宠坏了。宠坏的孩子以后很难适应社会,也很难和别人相处,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总是要吃亏的。所以父母们最好不要宠坏孩子。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如何改变一个宠坏的孩子,希望有所帮助!
孩子还处在成长期,他们需要被教导如何尊重别人。这个时候是培养孩子成为负责任的成年人的重要时期。一个宠坏了的孩子,从定义上来说,他们不知道什么是界限也不知道什么该为什么不该为。
宠坏了的孩子是父母们的杰作,这样的父母总是满足这些宠坏了的孩子的一切要求。这样的孩子总是得到比他们想要的更多的东西,他们总是被满足。这样的'孩子发展到成年时期时会具有操控的习惯,这样对孩子同其他人的关系就会产生消极的影响。既然宠坏的孩子具有这么大的危险,那么我们该怎么扭转被宠坏了的孩子呢?下来看具体内容。
父母要坦白
作为家长,你们有自己的选择,你们是要失去面子后改造好孩子呢,还是要执意的去毁坏孩子。虽然作为家长,但是并不意味你为了孩子可以付出一切。虽然你应该满足孩子的要求,但是你自己必须要有选择性的满足,不能盲目的满足。许多家长,处于好意,但是却很无知,分不清其间的区别。如果你确实把孩子宠坏了,你满足孩子的每一个无厘头的想法和要求,那么你就应该坦白,你自己错了。并且让你的孩子知道你犯了这样的错误。然后和孩子进行良好的沟通,让孩子们慢慢做出改变。
设立明确的规则
作为父母,你首先必须明白自己的规则,如果你连自己的规则,孩子当然就会混乱不堪。具体的设置一些边界和限制。制定了规则就要认真去执行。有时候遇到特殊情况,规则虽然改变了。但是你必须要向孩子解释,为什么要改变规则。这样让孩子明白其中的理由,以致下次不会再打破规则。
奖励孩子良好的行为
当孩子做了一些好行为的时候,不要只是口头上表扬孩子。你还可以给孩子一些物质性的帮助,或者在特殊情况下给孩子特殊的帮助。
尽量不要发脾气
在你对孩子说‘不’的时候,孩子可能会发脾气。但是你还是要坚持说‘不’。然后向孩子解释,这样让孩子尽量不要发脾气。
教育孩子和别人分享以及助人为乐
教育孩子要帮助别人。在家里可以给孩子分一些家务活,让孩子们完成。另外还可以让孩子们彼此帮助,完成家务活。让孩子明白,他们不仅仅是汲取,他们还可以给以。
第二篇:90后,一群被宠坏的孩子
90后,一群被宠坏的孩子
人家说,80后的孩子是老爷,90后的孩子是老子。都是一群不得了的小祖宗。
但其实再我看来,90后的孩子们,只不过是一群被宠坏的孩子。
生在90后,你要无时无刻的去习惯他们的反潮流。去配合他们的非主流。他们叛逆、任性、张扬,这些的种种都源于他们生活在这个和平主义社会。他们有家人的疼爱,有老师的呵护。不用为了生存而恐惧战争带来的灾难,也不用为了填饱肚子而自食其力。也许,他们所担心的只是游戏通不了关怎么办。妈妈不给买阿迪达斯最新款怎么办。看不到自己偶像的演唱会怎么办。
是什么导致他们的玩世不恭?也许就是家长的溺爱!现在身为独身子女的90后,在家里过的可谓是皇帝般的生活,饿了直接开冰箱拿面包,衣服脏了妈妈洗,热了吹空调,冷了开暖气。他们所要求的,家长一一送到。他们根本不用去考虑他们需要什么,因为他们所要的全部具备。家长的过分疼爱,让他们失去了自我,失去了本能的礼节。他们以“娘”自称,以“爹”自居。他们沉溺再劲舞团这个虚拟的世界里,将父母给的零花钱大把大把的投资进去。他们花钱如流水,因为他们从来就没有为钱而担忧过,父母是他们的自动提款机,他们可以从父母那里随时拿到足够的资金。他们是一群被宠坏的孩子。
他们追求个性,追求另类,喜欢将浓重的烟熏妆称为“非主流”。喜欢将一些看不懂的字体称为“火星文”。喜欢穿一些奇奇怪怪的衣服,说自己是“潮人”。喜欢去听一些让人听不懂的饶舌音乐,然后说那是“Rap”。种种行为让人费解,但此时的90后,就会抬起胸脯,对我们说,他们是90后的新新人类!呵!不得不让人联想到,是怎样的一种溺爱,才可以造就出这样的一批青少年?他们无惧于世事,总以一副轻狂的形态面对世人。他们是一群被宠坏的孩子。
他们不知道自己的目标在哪里,或者说还没有领悟到自己该为什么而奋斗。他们认为该有的他们都具备,他们无需去为明天而担忧,他们可以很好的生活。父母也可以给他们足够的空间和物质够他们娱乐。他们的生活其实充满了盲目。他们没有独立性,任何事情都要依赖别人。他们是一群被宠坏的孩子。
90后,到底该给与什么样的定义呢?也许,就是这样,他们是一群被宠坏的孩子。
第三篇:改变孩子的一生
【每天只问小孩四句话】
— 改变孩子的一生 —
有位父亲他对女儿的教育方式比较独特,他从来没有辅导过女儿做功课什么的,就是每天回来跟女儿聊十分钟,只聊四个问题,就完成了他的家庭教育。这四个问题是:
1、学校有什么好事发生吗?
2、今天你有什么好的表现?
3、今天有什么好收获吗?
4、有什么需要爸爸的帮助吗?
看似简单的问题背后其实蕴涵着丰富的含义:
第一个问题其实是在调查女儿的价值观,了解她心里面觉得哪些是好的,哪些是不好的;第二个问题实际上是在激励女儿,增加她的自信心;
第三个问题是让她确认一下具体学到了什么;
第四个问题则有两层意思,一是我很关心你,二是学习是你自己的事。就是这简简单单的四个问题,包含了很多关爱关怀在里面,事实上也证明很有效。
在教育理念中,要把孩子教育好,最关键的就是亲子关系要处理好。如果家长在孩子心中建立起绝对的责任,孩子相信家长无条件地爱着自己,相信家长所有批评、表扬的出发是为了自己好,如果孩子在潜意识里对此达到完全相信,那么这种关系是良性的,是相互关爱、相互支持、相互理解的稳定关系。在这种情况下,所有教育孩子的最简单的事情,用苏联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话说就是“伴随孩子成长”。但是,现实生活大部分人的亲子关系是不稳定的,或者说是扭曲的,孩子并不能真正信任家长。
谁家的父母都是爱自己的子女的,但中国98%的家长错把爱的方式当成了爱。比如给孩子最好的东西吃,最好的衣服穿,这只是一种爱的方式,并不是爱本身。而家长们的爱也经常是有条件的,比如会出现只要这次考试得了前三名,就带你去哪里玩等等。
爱是一个生命喜欢另一个生命的感情,是一种平等的关系,是无条件的,是一种整体接纳的,是要让对方接收到的,要真正做一个好家长并不难,要教育好孩子一定要注意下面几句话:
1、绝对禁止高压/打骂孩子的做法,建立平等的关系。
2、真正地无条件爱孩子,给予孩子精神意义上的爱。
3、一定要尊重孩子的独立人格。
4、用正面的方法教育孩子,时常对其鼓励表扬。
5、调正亲子关系,这是最重要的一点。
6、要注意孩子的人格精神。
如果真正理解了以上的六句话,教育好孩子就是易如反掌的事情了。专家认为:父母教育孩子的过程,就是把自己的状态调整到平静和喜悦的过程,平静和喜悦的状态就是爱!教育孩子的过程,也是心量拓宽的过程!改变孩子很容易,当你“容”下孩子时,孩子就“易(改变)”了!
父母小小的改变,孩子大大的不同。他们会一点一点从父母那里学会“比较”,并且用“比较”杀掉自己的自信,让自己永远被“比较”来的“痛苦结果”所折磨。
家长应该相信自己的孩子是优秀的!每个孩子都自有一份属于他的优秀之处!不要用比较杀伤孩子的自尊了。
【言传身教】
第四篇:用赞美改变孩子
用赞美改变孩子
陈热爱
教师肩负着教书育人的双重任务,我们不能一味的看重学生的成绩,而要看学生多方面的发展,当他的成绩下降,对学习失去信心时,我们要为他找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帮孩子树立信心,让他对学习产生兴趣,争取把学习感上去。
二(2)班的杨帅,是个成绩一般而又倔强的孩子,刚开始接手这个班,对他不够了解。有一次他在语文课堂上做小动作,我发现后向他提问,他站起来没回答出来,我没让他坐下去,在接下来的讲课中,我发现故意站得不端正,依然在玩,有时还有意无意的瞟我一下,目光中带有不服。我强忍住火气,下课把他叫到跟前问他原因,他摆出一副悉听尊便不理我的样子。
事后找到他班主任反映情况,班主任说他的性格非常倔强且较叛逆。对这孩子我我决定采取以下的方法来帮助他进步。
第一、有句话说得好:亲其师,信其道。首先我从关心他的生活开始作为突破口。利用课余时间和他聊聊天,问问他的生活情况。同时,经常谈谈他的学习情况,作业中的疑难地方,利用课余时间给他辅导。使他感到我们之间的融洽关系,没有隔阂。
第二、在上课时,让他体会到我对他的期望和关心。上课的时侯,我鼓励学生自己站起来,大胆地说,说错了没关系,敢说就是胜利,他开始还不怎么举手,后来,我经常鼓励他,先让他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慢慢地树立起了他对学习的信心,调动了他的学习积极性,让他有一种学习的愿望。对他每一次的提问或正确的回答都给予评价。在课后,我有时还单独给他布置一些课外作业,我发现,他每次都欣喜地接受。
第三,对他不足之处进行适当的批评。在没有得到学生的信任的时侯,特别是那些成绩中下的学生,千万不要对学生进行当众批评,否则,你就永远失去他对你的信任,你也很难挽救你的过失。当我发现他的作业仍然比较马虎,中午人比较少时,我就把他喊到一边,我先表扬了他近阶段的进步表现,问了一些学习情况,在气氛比较好时,我把他的作业本打开来,然后把一本做得很认真、清楚的作业本翻开,放在他面前,他的脸红了一下,我知道,我不必再多说了。第四、展示才能增强集体观念。千方百计给该生制造展示自己的机会,让他获得进步。他体育好,当我知道他在运动会上为班级夺冠立下汗马功劳,我抓住机会在班上表扬他,使他体会到了奋进的力量,获得了成功的喜悦和自信。
现在,我发现他上课发言积极,思维也集中了,而且,有时还拿出课外书籍上的习题向我求教,虽然每次的考试成绩不太理想,但每次都有进步,这次期末考试,他竟然考了76分,虽然没达到班级平均分,但我知道他已经尽力了,还是让我太高兴了。于是我还发给他一张喜报,使他更信心满怀,这也给我今后转化后进生增添了信心。
第五篇:《父母改变孩子改变》读后感
《父母改变孩子改变》读后感
本月买了《父母改变孩子改变》的书,这本书虽然不厚,但是谈论的问题却是沉甸甸的。
作者总是用一句很简短的语言作为开篇,但是却是直插内心深处,让人为之一颤,并扪心自问,我做到了吗?
对自己的拷问----下班的路是回家的路。这也是现在的现状,尤其是爸爸们,正处于事业上升期,为了工作,不停加班不停应酬,回到家不是孩子已经睡了,就是自己疲惫不堪哪里还顾得上陪伴孩子。所以“爸爸去哪儿”这档节目能引起这么大的反响。我周围一般都妈妈陪伴孩子为主,加上本身北方男人那种根深蒂固的男主外女主内的思想,爸爸的角色能扮演好的有,但是不多。他们也说自己的童年中爸爸的印象比较淡,但为什么对自己孩子继续重复自己的历史呢?父亲在育儿角色中的缺少,导致孩子一般和妈妈、姥姥或者奶奶一起生活为主,在育儿过程中两代人的观念差异必然会或多或少的影响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这对母亲的要求更高了,如何协调好教育孩子和协调家庭成员关系,这大概本身就是一个课题。
对自己的提醒---被上帝咬了一口的苹果。这个观念告诉我们,每个孩子都是上帝给我们的礼物,但他或多或少都缺少了一部分,就是他会有这样那样的缺点和不足。书里还有句话对我来说印象深刻“你的孩子缺土”,说的也是有个孩子体弱多病,妈妈带他去看中医时,老中医说他孩子缺土。按照现在意思理解就是不接地气。我们就是这样,从小在家为主,很少玩土啊之类的东西,也很少去大自然中玩耍,因为害怕生病所以呆在家中,反而陷入有点风吹草动就生病的循环中。宁宁就想一朵温室里的花。
这大概就是看书的收获,书就像一面镜子,看到自己的言行,看到自己的不足;书就像一位学者,向我们娓娓道来为人处事之道。这本书还没完全读懂读透,需要时间去消化吸收,并转化为自己的行动,我想这也是作者最大的心愿,也是读者最大的收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