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筑物抗震鉴定标准征求意见稿[五篇模版]

时间:2020-09-30 12:01:3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构筑物抗震鉴定标准征求意见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构筑物抗震鉴定标准征求意见稿》。

第一篇:构筑物抗震鉴定标准征求意见稿

UDC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准 构 筑 物 抗 震 鉴 定 标 准 Standard for seismic appraiser of

special structures

201X-XX-XX 发布

201X-XX-XX 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联合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疫总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构 筑 物 抗 震 鉴 定 准 标 准 GB 50117-201X

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施行日期:2011 年 XX 月 XX 日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1 年

北京

目录 1 总则..............................................................................................................................................7 2 术语和符号..................................................................................................................................9 2.1 术

语..............................................................................................................................9 2.2 主要符号..........................................................................................................................9 3 基本规定....................................................................................................................................11 4 场地、地基和基础.....................................................................................................................14 4.1 场地................................................................................................................................14 4.2 地基和基础.....................................................................................................................14 5 地震作用和抗震验算.................................................................................................................17 5.1 一般规定........................................................................................................................17 5.2 地震作用和作用效应计算.............................................................................................17 5.3 抗震验算........................................................................................................................17 6 框排架结构................................................................................................................................19 6.1 钢筋混凝土框排架.........................................................................................................19 6.2 A 类钢筋混凝土框排架抗震鉴定.................................................................................19 6.3 B 类钢筋混凝土框排架抗震鉴定.................................................................................22 6.4 钢结构框排架.................................................................................................................28 7 皮带运输通廊............................................................................................................................30 7.1 砌体通廊........................................................................................................................30 7.2 钢筋混凝土通廊.............................................................................................................31 7.3 钢结构通廊.....................................................................................................................32 8 筒仓............................................................................................................................................34 8.1 一般规定........................................................................................................................34 8.2 砌体筒仓........................................................................................................................34 8.3 钢筋混凝土筒仓.............................................................................................................35 8.4 钢筒仓............................................................................................................................38 9 槽罐结构....................................................................................................................................39 9.1 卧式容器基础.................................................................................................................39 9.2 常压立式圆筒形储罐基础.............................................................................................39 9.3 球形储罐基础.................................................................................................................40 9.4 塔型设备基础.................................................................................................................42 10 支架及构架........................................................................................................................45 10.1 管道支架.....................................................................................................................45 10.2 变电构架和支架.........................................................................................................45 10.3 索道支架.....................................................................................................................46 10.4 通信钢塔桅结构.........................................................................................................48 11 锅炉钢结构........................................................................................................................50 11.1 一般规定........................................................................................................................50 11.2 抗震构造鉴定.................................................................................................................50 11.3 抗震承载力验算.............................................................................................................51 12 井塔、井架........................................................................................................................53

(一)

井塔............................................................................................................................53 12.1 一般规定.....................................................................................................................53 12.2 A 类井塔抗震鉴定.........................................................................................................54 12.3 B 类井塔抗震鉴定.........................................................................................................55(二)

井架............................................................................................................................56 12.4 一般规定.....................................................................................................................56 12.5 A 类井架抗震鉴定........................................................................................................57 12.6 B 类井架抗震鉴定........................................................................................................58 13 电视塔................................................................................................................................59 13.1 一般规定.....................................................................................................................59 13.2 抗震构造鉴定.............................................................................................................60 13.3 抗震承载力验算.........................................................................................................60 14 冷却塔................................................................................................................................60 14.1 自然通风冷却塔.........................................................................................................60 14.2 机力通风冷却塔.........................................................................................................61 15 炉窑结构............................................................................................................................62 15.1 焦炉基础.....................................................................................................................62 15.2 回转窑和竖窑基础.....................................................................................................63 16 高炉系统结构.....................................................................................................................63 16.1 一般规定.....................................................................................................................63 16.2 高炉............................................................................................................................63 16.3 热风炉........................................................................................................................63 16.4 除尘器、洗涤塔.........................................................................................................64 17 浓缩池、沉淀池、蓄水池.................................................................................................64 17.1 一般规定.....................................................................................................................64 17.2 A 类钢筋混凝土浓缩池、沉淀池、蓄水池抗震鉴定.................................................65 17.3 B 类钢筋混凝土浓缩池、沉淀池、蓄水池抗震鉴定.................................................66 17.4 A 类砖砌、石砌浓缩池、沉淀池、蓄水池抗震鉴定.................................................66 17.5 B 类砖砌、石砌浓缩池、沉淀池、蓄水池抗震鉴定.................................................67 18 尾矿坝................................................................................................................................68 18.1 一般规定.....................................................................................................................68 18.2 抗震构造措施...............................................................................错误!未定义书签。

Contents Chapter 1 General.................................................................................................................................8 Chapter 2 Terms and Symbols............................................................................................................10 2.1

Terms.................................................................................................................................10 2.2

Symbols.............................................................................................................................10 Chapter 3

Basic Requirements of Seismic Appraisal.......................................................................12 Chapter 4

Site, Subsoil and Foundation...........................................................................................15 4.1

Site.....................................................................................................................................15 4.2

Subsoil and Foundation......................................................................................................15 Chapter 5

Earthquake Action and Seismic Checking for Structures................................................18 5.1

General...............................................................................................................................18 5.2

Earthquake Action..............................................................................................................18 5.3

Checking for Strength..........................................................................错误!未定义书签。

Chapter 6

Frame-Bent Structure......................................................................错误!未定义书签。

6.1

Reinforced Concrete Frame-Bent Structure.......................................错误!未定义书签。

6.2

Seismic Appraisal of Category A Reinforced Concrete Buildings.....................................20 6.3

Seismic Appraisal of Category B Reinforced Concrete Buildings.....................................23 6.4

Steel Frame-Bent Structure

..............................................................错误!未定义书签。

Chapter 7

Belt-Conveyor Corridor..................................................................................................31 7.1

Brick Corridor....................................................................................................................31 7.2

Reinforced Concrete Corridor..............................................................错误!未定义书签。

7.3

Steel Corridor.....................................................................................................................33 Chapter 8

Silo..................................................................................................................................35 8.1

Masonry Silo......................................................................................................................35 8.2

Reinforced Concrete Silo...................................................................................................35 8.3

Steel Silo............................................................................................................................36 Chapter 9

Tank Structure.................................................................................................................40 9.1

Atmospheric Vertical Cylindrical Tank and Foundation....................................................40 9.2

Spherical Tank and Foundation..........................................................................................40 9.3

Horizontal Cylindrical Tank and Foundation.....................................................................41 9.4

Foundation of Tower-type Equipment...............................................................................43 9.5

Other Tank Structures........................................................................................................43 Chapter 10

Support Framework.......................................................................................................46 10.1

Pipe Support Framework.................................................................................................46 10.2

Electric Transformation Support Framework...................................................................46 10.3

Cableway Support Framework.........................................................................................47 10.4

Steel Mast for Communication........................................................................................49 Chapter 11

Steel Structure for Boilers.............................................................................................51 Chapter 12

Mine Winding Tower、Shaft Headframe......................................................................54(1)

Mine Winding Tower....................................................................................................54 12.1

General.....................................................................................................................54 12.2

Seismic Appraisal of Category A Mine Winding Tower..........................................55 12.3

Seismic Appraisal of Category B Mine Winding Tower..........................................56(2)

Shaft Headframe...........................................................................................................58

12.4

General.....................................................................................................................58 12.5

Seismic Appraisal of Category A Shaft Headframe.................................................59 12.6

Seismic Appraisal of Category B Shaft Headframe.................................................61 Chapter 13

TV Tower......................................................................................................................63 Chapter 14

Hyperbolic Cooling Tower............................................................................................63 14.1

Natural-draft Cooling Tower.............................................................错误!未定义书签。

14.2

Mechanical-draft Cooling Tower.....................................................................................65 Chapter 15

Kiln and Oven Structure................................................................................................66 15.1

Coke Oven Foundation....................................................................................................66 15.2

Foundation of Rotary Kiln and Shaft Kiln.......................................................................67 Chapter 16

Blast Furnace Systerm...................................................................................................67 16.1

General.............................................................................................................................67 16.2

Blast Furnace...................................................................................................................67 16.3

Hot-blast Stove...................................................................................错误!未定义书签。

16.4

Dust Collector and Washing Tower..................................................................................68 Chapter 17

Concentration Tank、Flow Tank、Impounding reservoir............................................68 17.1

General.............................................................................................................................68 17.2

Seismic Appraisal of Category A Reinforced Concrete Buildings...................................69 17.3

Seismic Appraisal of Category B Reinforced Concrete Buildings...................................70 17.4

Seismic Appraisal of Category A Brick and Stone Buildings

......................................71 17.5

Seismic Appraisal of Category B Brick and Stone Buildings

......................................71

Chapter 18

Tailing Dam.................................................................................................................71 18.1

General Requirement.......................................................................................................71 18.2

Details for Tailing Dam....................................................................................................72

总则 1.0.1

为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实行以预防为主的方针,减轻地震破坏,减少损失,对现有构筑物的抗震能力进行鉴定,并为抗震加固或采取其它抗震减灾对策提供依据,制定本标准。

1.0.2

符合本标准要求的现有构筑物,在预期的后续使用年限内应具有相应的抗震设防目标:后续使用年限为 50 年的现有构筑物,应具有与现行国家标准《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GB 50191 相同的设防目标。后续使用年限少于 50 年的现有构筑物,在遭遇相同的地震影响时,其损坏程度略大于按后续使用年限 50 年鉴定的构筑物。

1.0.3

本标准适用于抗震设防烈度为 6~9 度地区的现有构筑物的抗震鉴定,不适用于新建构筑物的抗震设计和施工质量的评定。

抗震设防烈度,一般情况下,应采用现行国家标准《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的地震基本烈度或现行国家标准《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GB 50191 规定的抗震设防烈度。

行业有特殊要求的构筑物,应按专门的规定进行鉴定。

注:本标准将“抗震设防烈度”简称为:“设防烈度”。

1.0.4

现有构筑物,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GB 50223 的规定分为四类,其抗震措施和抗震验算应符合下列要求:

甲类,应经专门研究按不低于乙类要求核查其抗震措施,抗震验算应按高于本地区设防烈度的要求采用。乙类,6~8 度时应按比本地区设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核查其抗震措施,9 度时应适当提高其抗震措施要求,抗震验算应按不低于本地区设防烈度的要求采用。丙类,应按本地区设防烈度的要求核查其抗震措施和进行抗震验算。丁类,7~9 度时,应允许按比本地区设防烈度降低一度的要求核查其抗震措施,抗震验算应允许比本地区设防烈度适当降低要求;6 度时应允许不做抗震鉴定。

注:本标准中,甲类、乙类、丙类、丁类,分别为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 的特殊设防类、重点设防类、标准设防类、适度设防类的简称。

1.0.5

现有构筑物抗震鉴定的后续使用年限,应按下列规定进行选择:在 20 世纪 70 年代及以前建造并经耐久性鉴定可继续使用的现有构筑物,根据用户的使用要求,其后续使用年限可为 10 年至 30 年。在 20 世纪 80 年代建造并经耐久性鉴定可继续使用的现有构筑物,其后续使用年限宜采用 40 年或更长,且不应少于 30 年。在 20 世纪 90 年代建造的现有构筑物,后续使用年限不宜少于 40 年,条件许可时应采用 50 年。

1.0.6

不同后续使用年限的现有构筑物,其抗震鉴定方法应符合下列要求:后续使用年限为 10 年~30 年(简称 A 类)构筑物,应采用本标准各章规定的 A 类构筑物的抗震鉴定方法。后续使用年限为 40 年(简称 B 类)构筑物,应采用本标准各章规定的 B 类构筑物的抗震鉴定方法。后续使用年限为 50 年(简称 C 类)构筑物,应按国家现行标准《构筑物抗震设计规定》GB 50191 的要求进行抗震鉴定。

1.0.7

属于下列情况之一的现有构筑物,应进行抗震鉴定:接近或超过设计使用年限并需要继续使用的构筑物。未按抗震设防标准设计或抗震设防要求提高的构筑物。改建、扩建或改变原设计条件的构筑物。存在严重腐蚀、损伤、变形的构筑物。

1.0.8

现有构筑物的抗震鉴定,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中有关强制性条文的规定。术语和符号 2.1 术 术

语 2.1.1 抗震鉴定

seismic

appraiser

通过检查现有构筑物的设计、施工质量和现状,按规定的抗震设防要求,对其在地震作用的安全性进行评估。

2.1.2 后续使用年限

continuous seismic working life, continuing seismic service life 对现有构筑物按约定的继续使用年限,在这个时期内构筑物不需要重新鉴定和加固就能按预期目的使用,完成预定的功能。

2.1.3 综合抗震能力

compound

seismic

capability

综合考虑构筑物的抗震措施和承载能力等因素,判定其具有抵抗地震作用的能力。

2.1.4 抗震措施

seismic fortification measures

符合抗震鉴定的基本规定、场地、地基与基础和抗震构造等要求。

2.1.5 结构构件规定现有承载力 available capacity of member

现有结构构件由材料强度标准值、构件(包括钢筋)实有的截面面积及其对应于重力荷载代表值的内力所确定的结构构件承载力。

2.1.6 结构构件抗震加固 seismic strengthening for structural member

对不符合抗震鉴定要求的结构构件按抗震设防标准采取的加强措施。

增加抗震构件、调整结构沿高度和平面的刚度分布,以提高结构的抗震能力。

2.1.7 结构体系抗震加固 seismic strengthening for structural system

2.2 主要符号 2.2.1 作用和作用效应 N——对应于重力荷载代表值的轴向压力; V e ——结构层的弹性地震剪力; S ——结构构件地震基本组合的作用效应设计值; P O

——基础底面实际平均压力。

2.2.2 材料性能和抗力

M y —— 构件现有受弯承载力;

V y —— 构件或结构层现有受剪承载力;

R —— 结构构件承载力设计值; f、f k

—— 材料现有强度设计值、标准值。

2.2.3 几何参数 A g —— 构件截面面积; A s

—— 钢筋截面面积; H —— 结构总高度、柱高度; D —— 结构或构件的直径; L —— 构件间距、结构(单元)总长度; b —— 构件截面宽度; h —— 计算楼层(结构层)层高,构件截面高度; i —— 构件长度或结构跨度; t —— 抗震墙厚度、钢板厚度、构件厚度。

2.2.4 计算系数

γ Ra

—— 抗震鉴定的承载力调整系数; β —— 综合抗震承载力指数; ξ y

—— 楼层(结构层)屈服强度指数。基本规定 3.0.1 现有构筑物的抗震鉴定,应包括下列内容和要求:搜集构筑 物的地基勘探报告、气象资料、施工图纸和工程验收文件等原始资料;当资料不全时,应进行必要的调查和实测。检查构筑物现状与原始资料相符合程度、施工质量和维护状况,检测主要受力构件的缺陷。检查构筑物所在场地、地基和基础的稳定性,调查临近的挡土结构情况,鉴定其地震稳定性和抗震承载力。根据各类构筑物的特点、结构类型与布置、构造和承载 力 等因素,采取逐项鉴定方法进行综合抗震能力分析。对构筑物整体抗震性能做出评价,符合抗震鉴定要求的构筑物应说明其后续使用年限,对不符合抗震鉴定要求的构筑物应提出相应的抗震防灾对策和处理 意见。

3.0.2 现有构筑物的抗震鉴定,应按下列情况区别对待:对不同抗震设防类别和不同后续使用年限的构筑物,应分别按本标准第 1.0.4 条和第1.0.6 条的规定分别采用不同的抗震措施核查要求和不同的抗震验算方法。不同结构类型的构筑物,其检查重点、项目内容和要求不同,应采用不同的抗震鉴定方法。对重点部位和一般部位,应按不同的要求进行检查和鉴定。

注:重点部位系指影响该类构筑物整体抗震性能的关键部位或地震破坏时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部位。对抗震性能有整体影响的构件、部位和仅有局部影响的构件、部位,在综合抗震能力评定时应区别对待。

3.0.3

抗震鉴定可分为两级。第一级鉴定应以宏观控制和构造鉴定为主进行综合评价,第二级鉴定应以抗震验算为主并结合构造影响进行综合评价。

A 类构筑物的抗震鉴定,当符合第一级鉴定的各项要求时,可评为满足抗震鉴定要求,不再进行第二级鉴定;当不符合第一级鉴定要求时,除本标准有关章节有明确的规定外,应通过第二级鉴定做出判断。

B 类构筑物的抗震鉴定,应通过其抗震措施检查和现有抗震承载力验算结果做出判断。当抗震措施不满足鉴定要求而现有抗震承载力较高时,可通过构造影响系数进行综合抗震能力评定;当抗震措施鉴定满足要求时,其主要抗侧力构件的抗震承载力不低于规定的 95%;次要抗侧力构件的抗震承载力不低于规定的 90%时,可不进行加固处理。

C 类构筑物的抗震鉴定,应通过对其抗震措施检查和现有抗震承载力验算,并完全满足现行国家标准《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GB 50191 的要求。

3.0.4 现有构筑物的宏观控制和构造鉴定的基本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当构筑物位于不利地段或地基下主要受力层存在液化、震陷或滑动时,应符合场地和地基基础的有关鉴定要求。结构材料的实际强度,应符合本标准各章规定的 最低要求。高度有限制的构筑物,应符合本标准有关章节中关于最大高度的规定。构筑物的平面、立面、质量、刚度分布和抗侧力构件的布置存在明显不对称时,应进行地震扭转效应不利影响分析;结构竖向构件上下不连续或刚度沿高度分布有突变时,应

找出其薄弱部位并进行抗震能力鉴定。检查结构体系时,应找出其破坏而导致结构体系丧失抗震能力或丧失竖向承载能力的构件或部件;当结构有错层或与不同类型结构相连接时,应提高其相应部位的构件、部件的抗震鉴定要求。结构构件的尺寸、截面形式等不利于抗震时,应提高其构造的抗震鉴定要求。结构构件的连接构造,应满足结构整体性的要求;装配式结构,应采取加强其整体性并设置较完整的支撑体系。非结构构件与主体结构的连接构造,应满足不倒塌伤人的要求;位于人员出入口或运输通道处,应有可靠的连接措施。

3.0.5 现有构筑物的抗震鉴定要求,根据其所在场地、地基和基础等的有利和不利因素,可作下列调整:Ⅰ类场地上的丙类构筑物,7~9 度时,构造要求可降低一度采用。Ⅳ类场地、复杂地形、严重不均匀土层上的构筑物以及同一单元存在不同类型基础时,可提高抗震鉴定要求。Ⅲ、Ⅳ类场地时,对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 0.15g 和 0.30g 的地区,各类构筑物的抗震构造措施要求宜分别按抗震设防烈度 8 度(0.20g)和 9 度(0.40g)采用。有全地下室、箱基、筏基和桩基的构筑物,可降低上部结构的抗震鉴定要求。对密集的构筑物,包括防震缝两侧的构筑物,应提高相关部位的抗震鉴定要求。

3.0.6 对不符合鉴定要求的构筑物,可根据其不符合要求的程度、部位对结构整体抗震性能影响的大小,以及有关的非抗震缺陷等实际情况,结合使用要求和加固难易等因素的分析,提出相应的维修、加固、改变用途或更新等抗震减灾对策。

3.0.7

各类构筑物结构的现状,当不符合下列有关要求时,应结合抗震加固进行处理。钢结构:

1)受力构件、杆件(包括支撑)无短缺,无明显弯曲,无裂缝,无任意切割所形成的孔洞或缺口。

2)受力构件、杆件及其连接和节点无锈蚀。

3)锚栓无损伤、锈蚀,螺帽无松动;对受剪为主的锚栓,其栓杆在托座盖板面处无丝扣。基础混凝土无酥裂、无腐蚀条件。

4)受力构件的支承长度符合非抗震设计要求。

5)柱间支撑斜杆中心线与柱中心线的交点不位于楼板的上、下柱段和基础以上的柱段。钢筋混凝土结构:

1)受力构件、杆件无短缺,无明显变形,没有因切割、打洞等形成的损伤。

2)受力构件、杆件的混凝土无酥裂、腐蚀、烧损、脱落,无露筋,无超过设计规范限值的裂缝。

3)预制受力构件的支承长度符合非抗震设计要求。

4)连接件无锈蚀。

5)当设有填充墙或柱间支撑时,没有由此增大结构单元质心对刚心的偏心距和沿高度方向水平刚度的突变,没有因半高刚性墙而增大柱的线刚度或形成短柱。砌体结构:

1)墙体不空臌,无歪斜和酥碱。

2)承重墙体及纵横墙交接处无裂缝,咬槎良好,无任意开凿而形成明显削弱原结构抗震能力的孔洞。

3)各部位的局部尺寸满足国家现行的建筑抗震鉴定标准规定的限值要求。

4)砌体过梁无开裂和变形。

5)没有因地基不均匀沉降而引起的墙体裂缝及其它明显影响墙体质量的缺陷。场地、地基和基础 4.1 场地 4.1.1 6 度、7 度时且建造于对抗震有利地段的构筑物,可不进行场地对其影响的抗震鉴定。

注:1 对建造于危险地段的构筑物,场地对其影响应按专门规定鉴定; 2 有利地段、不利地段、危险地段和场地类别,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GB 50191的规定划分。

4.1.2 建造于危险地段的现有构筑物,应采取措施搬迁;暂时不能搬迁时,应进行专门研究处理方案,并采取有效地应急安全措施。

4.1.3 7~9 度时,建造于对抗震不利地段的构筑物,应对其地震稳定性、地基滑移等危害进行评估;建造于山 区的构筑物,尚应评估山体滑坡对其影响。

4.1.4 构筑物建在河岸且存在液化土层时,应判明其液化土体流滑与开裂的危害。

4.2 地基和基础 4.2.1 地基基础现状的抗震鉴定,应重点检查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上部结构开裂和倾斜,调查其发展趋势;检查基础有无腐蚀、酥碱、松散或剥落。

4.2.2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现有构筑物,可不进行地基、基础的抗震鉴定:丁类构筑物。6 度时的各类构筑物。7 度时,地基基础现状无严重静载缺陷的乙类、丙类构筑物。在基础主要受力层范围内,不存在软弱土、饱和砂土和饱和粉土或严重不均匀土层的乙类、丙类构筑物。

4.2.3 当上部结构无因不均匀沉降产生裂缝和倾斜或虽有轻微裂缝和倾斜但已经稳定,且基础无腐蚀、酥碱、松散或剥落,该地基基础可评为无严重静载缺陷。

4.2.4 存在软弱土、饱和砂土和饱和粉土的地基基础,可根据烈度、设防类别、结构现状和基础类型,进行液化、震陷和抗震承载力的两级鉴定。符合第一级鉴定的规定时,应评为地基符合抗震要求,不再进行第二级鉴定。静载下已出现严重缺陷的地基基础,应同时复核其静载下的承载力。

4.2.5 地基基础的第一级鉴定,应符合下列要求:基础下主要受力层存在饱和砂土或饱和粉土时,对下列情况可不进行液化影响的判别:

1)对液化沉陷不敏感的丙类构筑物; 2)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GB 50191 液化初步判别要求的构筑物。基础下主要受力层存在软弱土时,对下列情况可不进行构筑物在地震作用下的沉陷的估算:

1)8 度、9 度时,地基土静承载力特征值分别大于 80kPa 和 100kPa; 2)8 度时,基础底面以下的软弱土层厚度不大于 5m。采用桩基的构筑物,对下列情况可不进行桩基的抗震验算:

1)按现行国家标准《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GB 50191 规定可不进行桩基抗震验算的构筑物;

2)位于斜坡但地震时土体稳定的构筑物。

4.2.6 地基基础的第二级鉴定,应符合下列要求:饱和土液化的第二级判别,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GB 50191 的规定,采用标准贯入试验判别法。判别时,可计入地基附加应力对土体抗液化强度的影响。存在液化土时,应确定液化指数和液化等级,并提出相应的抗液化措施。软弱土地基及 8 度、9 度时Ⅲ、Ⅳ类场地上的高耸筑物构,应进行地基和基础的抗震承载力验算。

4.2.7 现有构筑物天然地基的抗震承载力验算,应符合下列要求:天然地基的竖向承载力,可按现行国家标准《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GB 50191 规定的方法验算,地基土静承载力特征值应改用长期压密地基土静承载力特征值,其值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F sE =  S

f SC

(4.2.7-1)F SC =  c

f S

(4.2.7-2)式中:

F sE

—— 调整后的地基土抗震承载力特征值(kPa);

 S

—— 地基土抗震承载力调整系数,可按现行国家标准《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GB 50191 采用;

f SC

—— 长期压密地基土静承载力特征值(kPa);

f S

—— 地基土静承载力特征值特征(kPa),其值可按现行国家标准《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GB 50191 采用;

 c

—— 地基土承载力长期压密提高系数,其值可按表 4.2.7 采用。

表 表 4.2.7

地基土承载力长期压密提高系数 使用年限与岩土类别 P 0 /f s

1.0 0.8 0.4 <0.4 2 年以上的砾、粗、中、细、粉砂 5 年以上的粉土和粉质粘土 8 年以上地基土静承载力标准值大于 100kpa 的黏土

1.20

1.10

1.05

1.00 注:1

p a 为基础底面实际平均压应力; 2 使用年限不够或岩石、碎石土、其他软弱土,提高系数值均可取 1.0。承受水平力为主的天然地基验算水平抗滑时,抗滑阻力可采用基础底面摩擦力和基础正侧面土的水平抗力之和;基础正侧面土的水平抗力,可取其被动土压力的 1/3;抗滑安全系数不宜小于 1.1;当刚性地坪的宽度不小于地坪孔口承压面宽度的 3 倍时,尚可利用刚性地坪的抗滑能力。

4.2.8 非液化土中低承台桩基的抗震验算,应符合下列规定:单桩的竖向和水平向抗震承载力特征值,可按非抗震设计时的 1.25 倍采用。当承台侧面土未经扰动或回填密实时,桩基的水平承载力可按桩的水平承载力和承台正面土的水平抗力之和计算,但正面土的水平抗力不应大于被动土压力的 1/3,且不应计入承台低面与地基土间的摩擦力。

4.2.9 存在液化土层的低承台桩基抗震验算,当桩基承台底面上、下分别有厚度不小于1.5m、1.0m 的非液化土层或非软弱土层时,可按下列两种情况分别进行抗震验算,并按不利情况进行鉴定:按全部地震作用采用,桩承载力可按本节第 4.2.8 条规定确定,但液化土层的桩周摩擦力、水平抗力均应乘以液化影响折减系数,其值可按表 4.2.9 采用。

表 表 4.2.9

土层的液化影响折减系数

标贯比N

深度 折减系数 0.6N  10sd  0 10 20sd   1/3 0.6<λ N ≤0.8

10sd  1/3 10

2/3 0.8<λ N ≤1.0 10sd  2/3 10

4.2.10 7~9 度时山区构筑物的挡土结构、地下室或半地下室外墙的稳定性验算,可采用现行国家标准《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GB 50191 规定的方法;但抗滑安全系数不应小于 1.1,抗倾覆安全系数不应小于 1.2。验算时,土的重度应除以地震角的余弦,墙背填土的内摩擦角和墙背摩擦角应分别减去地震角和增加地震角。地震角可按表 4.2.10 采用。

表 表 4.2.10

挡土结构的地震角 类

别 7 度 8 度 9 度 0.1g 0.15g 0.2g 0.3g 0.4g 水

上 1.5 2.3 3 4.5 6 水

下 2.5 3.8 5 7.5 10 4.2.11 同一结构单元存在不同类型基础或基础埋深不同时,宜根据地震时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估...

第二篇:抗震鉴定标准

抗震鉴定标准

总则

1.0.1 为了贯彻地震工作以预防为主的方针,减轻地震破坏,减少损失,对现有建筑的抗震能力进行鉴定,并为抗震加固或采取其他抗震减灾对策提供依据,特制定本标准,抗震鉴定标准。符合本标准要求的建筑,在遭遇到相当于抗震设防烈度的地震影响时,一般不致倒塌伤人或砸坏重要生产设备,经修理后仍可继续使用。

1.0.2 本标准适用于抗震设防烈度为6~9度地区的现有建筑的抗震鉴定。抗震设防烈度,一般情况下,可采用地震基本烈度。行业有特殊要求的建筑,应按专门的规定进行鉴定。注:本标准“6、7、8、9度”为“抗震设防烈度为6、7、8、9度”的简称。

1.0.3 现有建筑应根据其重要性和使用要求,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分为四类,其抗震验算和构造鉴定应符合下列要求:

甲类建筑,抗震验算和构造均应按专门规定采用;

乙类建筑,抗震验算,可按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采用;抗震构造,除9度外可按提高一度的要求采用;丙类建筑,抗震验算和构造均应按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采用;丁类建筑,7~9度时,抗震验算可适当降低要求,抗震构造可按降低一度的要求采用;6度时可不做抗震鉴定。

1.0.4 现有建筑的抗震鉴定,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规范的有关规定。

2术语和符号

2.1术语

2.1.1 抗震鉴定seismicappraiser

通过检查现有建筑的设计、施工质量和现状,按规定的抗震设防要求,对其在地震作用下的安全性进行评估。

2.1.2 综合抗震能力compundseismiccapability

整个建筑结构综合考虑其构造和承载力等因素所具有的抵抗地震作用的能力。

2.1.3 墙体面积率ratioofwallsectionalareatofloorarea墙体在楼层高度1/2处的净截面面积与同一楼层建筑平面面积的比值。

2.1.4 抗震墙基准面积率characterisiticratioofseismicwall

以墙体面积率进行砌体结构简化的抗震验算时,表示7度抗震设防的基本要求所取用的代表值。

2.1.5 结构构件现有承载力availablecapacityofmember

现有结构构件由材料强度标准值、结构构件(包括钢筋)实有的截面面积和对应于重力荷载代表值的轴向力所确定的结构构件承载力包括现有受弯承载力和现有受剪承载力等。

2.2 主要符号

2.2.1 作用和作用效应

N——对应于重力荷载代表值的轴向压力

Ve——楼层的弹性地震剪力

S——结构构件地震基本组合的作用效应设计值

po——基础底面实际平均压力

2.2.2 材料性能和抗力

My——构件现有受弯承载力

Vy——构件或楼层现有受剪承载力

R——结构构件承载力设计值

f——材料现有强度设计值

fk——材料现有强度标准值

2.2.3 几何参数

As——实有钢筋截面面积

Aw——抗震墙截面面积

Ao——楼层建筑平面面积

B——房屋宽度

L——抗震墙之间楼板长度、抗震墙间距,房屋长度

b——构件截面宽度

h——构件截面高度

I——构件长度、屋架跨度

t——抗震墙厚度

2.2.4 计算系数

β——综合抗震承载力指数

γRa——抗震鉴定的承载力调整系数

ξy——楼层屈服强度系数

ξo——砖房抗震墙的基准面积率

ψ1——结构构造的体系影响系数

ψ2——结构构造的局部影响系数

3基本规定

3.0.1 现有建筑的抗震鉴定应包括下列内容及要求:

3.0.1.1 搜集建筑的勘探报告、施工图纸、竣工图纸和工程验收文件等原始资料;当资料不全时,宜进行必要的补充实测。

3.0.1.2 调查建筑现状与原始资料相符合的程度、施工质量和维护状况,发现相关的非抗震缺陷。

3.0.1.3 根据各类建筑结构的特点、结构布置、构造和抗震承载力等因素,采用相应的逐级鉴定方法,进行综合抗震能力分析。

3.0.1.4 对现有建筑整体抗震性能做出评价,对不符合抗震鉴定要求的建筑提出相应的抗震减灾对策和处理意见。

3.0.2 现有建筑的抗震鉴定,应根据下列情况区别对待:

3.0.2.1 建筑结构类型不同的结构,其检查的重点、项目内容和要求不同,应采用不同的鉴定方法。

3.0.2.2 对重点部位与一般部位,应按不同的要求进行检查和鉴定。注:重点部位指影响该类建筑结构整体抗震性能的关键部位和易导致局部倒塌伤人的构件、部件,以及地震时可能造成次生灾害的部位。

3.0.2.3 对抗震性能有整体影响的构件和仅有局部影响的构件,在综合抗震能力分析时应分别对待,自我鉴定《抗震鉴定标准》。

3.0.3 抗震的鉴定方法,可分为两级。第一级鉴定应以宏观控制和构造鉴定为主进行综合评价,第二级鉴定应以抗震验算为主结合构造影响进行综合评价。

当符合第一级鉴定的各项要求时,建筑可评为满足抗震鉴定要求,不再进行第二级鉴定;当不符合第一级鉴定要求时,除本标准各章有明确规定的情况外,应由第二级鉴定做出判断。

3.0.4 现有建筑宏观控制和构造鉴定的基本内容及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

3.0.4.1 多层建筑的高度和层数,应符合本标准各章规定的最大值。

3.0.4.2 当建筑的平、立面,质量、刚度分布和墙体等抗侧力构件的布置在平面内明显不对称时,应进行地震扭转效应不利影响的分析;当结构竖向构件上下不连续或刚度沿高度分布突变时,应找出薄弱部位并按相应的要求鉴定。

3.0.4.3 检查结构体系,应找出其破坏会导致整个体系丧失抗震能力或丧失对重力的承载能力的部件或构件;当房屋有错层或不同类型结构体系相连时,应提高其相应部位的抗震鉴定要求。

3.0.4.4 当结构构件的尺寸、截面形式等不利于抗震时,宜提高该构件的配筋等构造的抗震鉴定要求。

3.0.4.5 结构构件的连接构造应满足结构整体性的要求;装配式厂房应有较完整的支撑系统。

3.0.4.6 非结构构件与主体结构的连接构造应满足不倒塌伤人的要求;位于出入口及临街等处,应有可靠的连接。

3.0.4.7 结构材料实际达到的强度等级,应符合本标准各章规定的最低要求。

3.0.4.8 当建筑场地位于不利地段时,尚应符合地基基础的有关鉴定要求。

3.0.5 6 度和本标准各章有具体规定时,可不进行抗震验算;其他情况,宜在两个主轴方向分别按本标准各章规定的具体方法进行结构的抗震验算。

当本标准未给出具体方法时,可采用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规定的方法,按下式进行结构构件抗震验算:

式中S––结构构件内力(轴向力、剪力、弯矩等)组合的设计值;计算时,有关的荷载,地震作用,作用分项系数、组合值系数和作用效应系数,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规定采用;

R––结构构件承载力设计值,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规定采用;

γRa––抗震鉴定的承载力调整系数,除本标准各章有具体规定外,一般情况下,可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值的0.85倍采用;对砖墙、砖柱、烟囱、水塔和钢构件连接,仍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值采用。

3.0.6 现有建筑的抗震鉴定要求,可根据建筑所在场地、地基和基础等的有利和不利因素,作下列调整:

3.0.6.1 类场地上的乙、丙类建筑,7~9度时,构造要求可降低一度。

3.0.6.2 类场地、复杂地形、严重不均匀土层上的建筑以及同一建筑单元存在不同类型基础时,可提高抗震鉴定要求。

3.0.6.3 有全地下室、箱基、筏基和桩基的建筑,可降低上部结构的抗震鉴定要求。

3.0.6.4 对密集的建筑,应提高相关部位的抗震鉴定要求。

3.0.7 对不符合鉴定要求的建筑,可根据其不符合要求的程度、部位对结构整体抗震性能影响的大小,以及有关的非抗震缺陷等实际情况,结合使用要求、城市规划和加固难易等因素的分析,通过技术经济比较,提出相应的维修、加固、改造或更新等抗震减灾对策。

4场地、地基和基础

4.1场地

4.1.1 6、7度时及建造于对抗震有利地段的建筑,可不进行场地对建筑影响的抗震鉴定。

注:①对建造于危险地段的建筑,场地对建筑影响应按专门规定鉴定。

②有利、不利等地段和场地类别,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划分。

4.1.2 8、9度时,建筑场地为条状突出山嘴、高耸孤立山丘、非岩石陡坡、河岸和边坡的边缘等不利地段,应对其地震稳定性、地基滑移及对建筑的可能危害进行评估;非岩石斜坡的坡度及建筑场地与坡脚的高差均较大时,宜估算局部地形导致其地震影响增大的后果。

4.1.3 在河岸或海边的乙类建筑,当液化层面向河心或海边倾斜时,应判明液化后土体滑动与开裂的危险。

4.2 地基和基础

4.2.1 符合下列的情况,可不进行地基基础的抗震鉴定:

(1)丁类建筑;

(2)6度时各类建筑;

(3)7度时地基基础现状无严重静载缺陷的乙、丙类建筑;

(4)

8、9度时,不存在软弱土、饱和砂土和饱和粉土或严重不均匀土层的乙、丙类建筑。

4.2.2 地基基础现状的鉴定,应着重调查上部结构的不均匀沉降裂缝和倾斜;当基础天腐蚀、酥碱、松散和剥落,上部结构无不均匀沉降裂缝和倾斜,或虽有裂缝、倾斜但不严重且无发展趋势,该地基基础可评为无严重静载缺陷。

4.2.3 存在软弱上、饱和砂土和饱和粉土的地基基础,可根据烈度、场地类别、建筑现状和基础类型,进行液化、震陷及抗震承载力的两级鉴定。符合第一级鉴定的规定时,可不再进行第二级鉴定。静载下已出现严重缺陷的地基基础,应同时审核其静载下的承载力。

4.2.4 地基基础的第一级鉴定应符合下列要求:

4.2.4.1 基础下主要受力层存在饱和砂土或饱和粉土时,对下列情况可不进行液化影响的判别:

(1)对液化沉陷不敏感的丙类建筑;

(2)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液化初步判别要求的建筑;

(3)液化土的上界与基础底面的距离大于1.5倍基础宽度。

4.2.4.2 基础队主要受力层存在软弱土时,对下列情况可不进行建筑在地震作用下沉陷的估算:

(1)

8、9度时,地基土静承载力标准值分别大于80Kpa和100Kpa;

(2)基础底面以下的软弱土层厚度不大于5m。

4.2.4.3 采用桩基的建筑,对下列情况可不进行桩基的抗震验算:

(1)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规定可不进行桩基抗震验算的建筑;

(2)位于斜坡但地震时土体稳定的建筑。

4.2.5 地基基础的第二级鉴定应符合下列要求;

4.2.5.1 饱和土液化的第二级判别,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规定,采用标准贯入试验判别法。存在液化土时,应确定液化指数和液化等级,并提出相应的抗液化措施。

4.2.5.2 软弱土地基及8、9度时Ⅲ、Ⅳ类场地上的高层建筑和高耸结构,应进行地基和基础的抗震承载力验算。

4.2.6 现有天然地基的抗震承载力验算,应符合下列要求:

4.2.6.1 天然地基的竖向承载力,可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规定的方法验算,其中,地基土静承载力设计值应改用长期压密地基土静承载力设计值,其值可按下式计算:

第三篇:矿山技术工作标准(征求意见稿)

矿山技术工作标准

(征求意见稿)

为了提高公司技术管理水平,规范公司各矿山的地质、测量和采矿的技术工作,特制定矿山技术工作标准。

第一篇 矿山地质

第一章 总 则

1.1.1矿山地质是为保证和发展矿山生产所进行的一切地质工作的总称。矿床从转入地质勘探开始到矿山设计、基建、生产直到矿山闭坑等不同阶段的各项地质工作,均属于矿山地质工作范畴。

1.1.2 矿山必须建立与生产相适应的地质机构,配备足够的人员和仪器、设备,以保证完成矿山地质工作任务。

1.1.3 矿山地质部门应根据矿床的成矿条件,有计划地对矿区边部、深部和外围进行找矿勘探,不断增加矿山保有储量;加强矿区生产勘探,提高对已知矿体的勘探程度,提供生产所需的工业矿量。

1.1.4矿山地质部门应做好日常地质编录、取样等基础工作,不断补充和完善矿山地质资料,为采剥生产提供正确的依据(图、表资料)。

1.1.5 矿山地质部门应参与矿山设计与基建的地质工作,以及矿山生产建设规划、矿山采剥生产技术计划和工程设计的编制与审查。

1.1.6 矿山地质部门应定期计算并分析地质储量和生产矿量的保有情况;对矿产资源的合理开采、综合利用和采掘工程质量进行监督,以及矿石损失、贫化管理。

1.1.7 矿山地质部门应研究和推广新技术、新方法、新手段,提高矿山工作水平,促进矿山地质工作现代化。

第二章 地质编录及矿山地质图件 第一节 编录质量要符合下列要求

1.2.1原始编录要建立自检、互检、抽查制度,综合编录必须对采用的原始资料先行审核,再编制各种所需的地质资料;

1.2.2工程原始编录长度以测量成果为准;

1.2.3编录内容要齐全,各种地质现象在图上(原始和综合图)的误差不得超过1毫米;

1.2.4综合图的内框和坐标方格网误差不超过0.2毫米,各种地质现象的符号必须统一,数字一律朝北书写,图面要求整洁、清晰。

第二节 生产矿山应建立健全下列图件

1.2.5区域性图件(比例尺根据矿山实际确定): 1.矿区交通位置图; 2.区域矿产分布图;

3.区域地质图(附综合地层柱状图); 4.区域构造地质图(附地质综合剖面图); 5.区域水文地质图; 1.2.6矿区性图件:

1.原始地质图件:槽探素描图;浅井素描图;钻孔柱状图;其它图件。

2.地质基础性图件:地表、露天采场台阶取样位置平面图;台阶地质平面图;勘探线剖面图;储量计算平面图、剖面图。

3.生产性图件:生产勘探、地质勘探设计平面图、剖面图;供采剥生产技术计划用的有关图件;其它生产所用的各种图件。

1.2.7地质综合性图件:

矿区(矿床)地质地形图,矿区地层综合柱状图及地质构造剖面图,矿区水文工程地质图,勘探工程矿体纵横(或水平)透影图, 边坡地质平面图和剖面图, 钻孔取样分布图,勘探线剖面图, 储量计算图等。

第三节 生产矿山应具备下列表格资料

1.2.8生产矿山应具备以下表格资料: 1.取样、化验结果登记表; 2.探矿工程完成统计表; 3.储量计算表; 4.储量平衡表; 5.生产矿量保有统计表;

6.矿石损失、贫化统计表; 7.矿岩各种物理测定登记表;

第四节 生产矿山应具备下列文字资料

1.2.9生产矿山应具备下列文字资料: 1.勘探设计说明书及提交地质资料的说明书; 2.地质工作总结; 3.矿量报销的地质资料; 4.勘探工作总结; 5.各种专题报告;

第二篇 矿山测量

2.1.1矿山测量工作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1.建立足够精度的矿区基本控制网及建立满足生产所需的测量控制系统;.测绘矿区地形图及矿界; 3.进行各种工程的施工、竣工测量;

4.填绘反映矿山生产现状的各种采剥工程图和专业图; 5.验收采剥工程量和质量(每月一次); 6.排土场、尾矿库测量(一般每季一次);

7.开展岩层移动、地压、边坡滑动及建(构)筑物变形等的观测研究。

2.1.2 对各项工程的测设标定,必须以审批的设计为依据。用于测设标定的测量控制点及其成果,应认真核对。重要工程测量必须对计算的标定数据和标定位置进行复核。

2.1.3外业测量记录和内业计算资料必须经严格检查。提交使用和呈报的测绘资料均应通过审核。

2.1.4 矿山测绘资料必须系统整理编录,并按技术档案管理制度归档和提供使用。

第三篇 生产技术计划管理

第一章 采矿技术管理

第一节 一般规定

3.1.1采矿技术管理是矿山生产技术管理的基础,要在总经理和总工程师的领导下,以生产技术部门为主,充分发挥各职能部门、各专业工程技术人员和生产管理人员的作用,建立健全各项责任制,做到各级人员职责明确,有职、有责、有权。

3.1.2采矿技术和生产组织,应推广先进经验,采用适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认真执行安全规程,达到安全、高效和低耗的要求,同时降低采矿损失和贫化。

3.1.3分公司应根据本《标准》的基本原则,并结合生产实际情况,制定采矿技术管理细则。

第二节 采矿管理

3.1.4矿山必须根据生产技术计划安排穿孔爆破作业和装车运输作业,加强调度发货管理,提高采出矿石品位,提高矿石的回采率,降低矿石的贫化率和损失率。

3.1.5露天采矿应坚持矿岩分采、分装、分运,不能将废石运至选厂,也不得将矿石排至废石场。

3.1.6矿山必须加强采场穿孔爆破、装车运输的计量、统计管理和矿石质量、取样管理。

第二章 采剥设计管理

第一节 一般规定

3.2.1采剥工程设计是安排矿山生产的依据。采剥工程设计按设计阶段执行分类管理。

3.2.2采剥工程设计的依据:

1.矿山长远发展规划和采剥计划; 2.矿山开发利用方案或初步设计; 3.经审定的地质储量和地质资料; 3.2.3采剥工程设计,应遵守下列规定:

1.国家有关矿山开采的方针政策法规、各项技术规程和安全环保规程;

2.依靠技术进步,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提高矿山机械化程度;

3.选择技术可行,工艺可靠,经济效益好,并符合安全环保要求的技术方案;

4.充分回收资源,降低矿石损失和贫化;

5.统筹兼顾,全面安排,确保矿山开采在时间和空间上相互衔接。3.2.4采剥工程设计要有完整文字说明和图纸文件,并符合规定要求。

第二节 设计阶段和分类

3.2.5采矿设计阶段划分为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或方案设计、施工图设计。

3.2.6采剥工程项目分类和设计阶段应符合下列规定: 1.采矿总体设计:需要做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或方案设计)和施工图设计;

2.在采矿总体设计的基础上进行的台阶道路、穿孔爆破设计称为采场单体设计:只需做施工图设计。

第三节 采场单体设计

3.3.1采场单体设计应在本阶段总体设计的基础上进行,要照顾上、下、左、右相邻采场的关系及回采顺序。

3.3.2采场单体设计应根据地质测量部门提供的地质测量资料进行。对于提供设计用的地测资料,需经地质测量专业主管技术人员审核。

3.3.3采场单体设计应包括下列内容:

1.采剥方法图,塹沟布置与开掘图,运输线路图,采剥工程量和进度计划表等。

2.采场单体设计的技术经济指标内容包括:地质矿量,地质品位,采出矿量,采出品位。

3.3.4爆破设计应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1.爆区范围及其爆破的矿岩量; 2.炮孔(药室)数量及其参数;

3.每个炮孔(药室)装药量及总的装药量; 4.装药结构及填塞方式; 5.起爆方式及起爆网路系统; 6.安全措施。

第四节 设计文件的一般要求

3.4.1设计说明书应包括设计项目所要求的内容,文字和图表简练、准确。

3.4.2设计图纸的图幅应采用矿业工程制图标准同一图幅。3.4.3设计图纸的比例可根据不同要求一般采用1:2000;1:1000;1:500。

3.4.4设计图纸应有统一的图签和编号。

第五节 设计服务

3.5.1设计者应向施工单位进行设计交底,交底内容包括设计主要内容和安全、质量要求;并负责设计修改和施工服务。

3.5.2设计者有权制止不符合设计的施工。

第三章 生产计划

3.5.3按照矿业总公司下发的《生产经营计划编制管理办法》执行。

第四篇 矿山开采

第一章 总 则

4.1.1按照矿山总体规划和初步设计或开发利用方案进行设计、建设、生产。

4.1.2露天开采的规划、设计是一项既重要又复杂的技术经济工作,需要在总经理和总工程师的领导下,集中地质、测量、采矿、机电等专业技术人员和有关部室及领导的智慧,认真做好。

4.1.3一般的规划、设计应进行论证会签,由分公司生产副经理

批准;重大的规划、设计须报经矿业总公司论证会签,由总工程师批准。

4.1.4矿山总体规划和开采设计必须符合有关政策法规,坚持资源充分利用和综合利用的原则;坚持安全环保的原则。

4.1.5暂时不能利用的矿石以及可利用的围岩,实行分穿、分爆、分装和分堆。

4.1.6露天采场内的溜井、钻孔、水仓、溶洞及废弃的井巷等,应采取防护措施,并设明显的标志和照明。

第二章 矿床开拓

4.2.1露天采场的开拓运输方式,应严格按经主管部门审批的设计施工,若改变时,需报原审批部门审定。

4.2.2根据矿床地形条件,为减少基建剥离量,均衡生产剥采比,可采用移动坑线开拓。

4.2.3采用移动坑线开拓时,必须使各台阶移动坑线之间形成合理的运输系统,且不得影响工作线的合理推进。

4.2.4固定坑线掘沟时,应在现场标出边界线,技术人员应严格按边界线组织施工。

4.2.5严格按采剥生产技术计划开拓新水平,以确保合理的生产矿量和生产衔接。

4.2.6开拓运输坑线应布置在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较好的地段,线路的技术等级应符合设计和有关规范的规定。

4.2.7汽车运输采用组合台阶或倾斜分条采剥工艺时,采场内部移动坑线的宽度应比固定线路面宽0.5—1倍。

4.2.8采剥工作线沿矿体走向布置时,一般先开段沟,然后扩帮采矿;工作线垂直矿体走向布置时,可用无段沟或短段沟扇形推进。

4.2.9开掘出入沟,在施工前应编制施工计划。

4.2.10新水平出入沟完成后,必须组织验收,符合设计要求后,方可投入生产。出入沟的标高,正负误差不得超过1米。

第三章 露天开采境界和开采技术

第一节 开采境界

4.3.1确定露天开采境界,应以批准的工业储量为基础,远景储量只能作为矿山远景规划之用。

4.3.2大型露天矿开采境界,一般建立矿床模型,利用计算机确定最佳开采境界。

4.3.3当采用两个工作台阶并为一个非工作台阶,留有一个安全平台的边坡结构时,一般每隔1—2个安全平台,设置一个清扫平台,其宽度视采用的清扫设备而定。

4.3.4当安全平台与运输平台重合时,且运输平台宽度大于安全平台宽度时,可以不另设安全平台。

4.3.5当清扫平台遭到破坏时,应及时采取补救措施,确保其宽度适于清扫设备通行和正常作业。

第二节 台阶开采

4.3.6工作台阶高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1.不需爆破的松软矿岩,不得超过挖掘设备的最大挖掘高度; 2.需要爆破的坚硬矿岩,不得大于挖掘设备最大挖掘高度的1.5倍。

4.3.7工作台阶坡面角,应符合下列规定:

1.不需爆破的矿岩,一般为挖掘设备的自然挖掘角;

2.需要爆破的矿岩,为爆破作用形成的坡面角,一般为70o--80o。

第三节 陡帮开采

4.3.8为减少基建剥离量,均衡生产剥采比,在条件具备的矿山,应积极采用陡帮开采工艺。

4.3.9陡帮开采的开拓运输方式,宜采用汽车运输或汽车—破碎机---胶带输送机的开拓方式。

4.3.10陡帮开采的工作帮应由作业台阶、上部作业台阶和运输道路组成。作业台阶宽度为最小工作平台宽度,经设计确定。上部作业台阶由几个暂不作业的台阶构成,它包括台阶高度、台阶坡面角和安全平台(既暂不作业的平台)。暂不作业平台宽度:一个台阶高时

为10—15米;两个台阶并段时为16—22米。

4.3.11陡帮作业可采用台阶依次轮流开采、分组轮流开采、台阶尾随开采、并段穿爆分段采装等作业方式。

4.3.12采用组合台阶开采时,相邻组挖掘机作业在平面上要互相错开。禁止相邻组合台阶的挖掘机在同一垂直面上同时作业。

第四章 采剥作业

第一节 一般规定

4.4.1采剥作业必须按设计施工,并执行采剥生产技术计划,持续均衡组织生产。

4.4.2根据矿床赋存特点,凡能实行矿岩分穿分爆的地段,应按分爆要求,对矿、岩进行分穿、分爆、分装、分运。

第二节 穿孔作业

4.4.3穿孔作业应满足爆破作业对其数量和质量的要求,并为爆破作业创造良好条件。

4.4.4穿孔作业应符合下列规定: 1.炮孔中心偏差不得超过设计的0.5米; 2.炮孔方向和深度应符合设计规定; 3.最后一排孔位应尽量保持在一直线上; 4.炮孔中岩碴应尽量清除干净。

4.4.5穿孔作业前,必须对作业地点的安全情况进行检查,并消除隐患。穿第一排孔时,钻机作业应垂直台阶坡顶线设置;只有在特殊情况下(靠帮并帮)才准平行设置。

4.4.6穿孔作业必须按设计施工,并严格验收。对不合格的炮孔应及时处理,成孔后应妥加保护。

4.4.7当采用重新穿孔方法处理拒爆深孔时,新孔距离拒爆孔口不得小于孔径的10倍,新孔方向与拒爆孔方向必须平行。

第三节 爆破作业

4.4.8爆破作业必须遵守《爆破安全规程》(GB6722--2003)的有关规定。

4.4.9爆破作业应符合下列要求:

1.正常工作面一次爆破量不少于7天的铲装作业量; 2.大块率控制在5%以下;

3.爆堆应规整,适于铲装作业要求;

4.台阶应保持规整,不留底根,铲装后帮齐底平; 5.应保持边坡不受破坏,并尽量减少对其稳定性的影响。4.4.10爆破作业必须按审批的爆破设计进行。

4.4.11炮孔经验收合格和现场清理后,才能进行装药爆破,炮孔的装药品种和数量必须符合设计规定。

4.4.12爆破网路要严格按设计要求敷设、导通、检查。使用电爆网路时,须进行导通及杂散电流测定,雷电季节不准采用电爆网路。

4.4.13为确保边坡的稳定性,在临近最终边坡爆破时,应采用控制爆破,禁止采用峒室爆破。

第五章 矿岩铲装运输

第一节 一般规定

4.5.1矿山应建立完整的道路、装载运输、储存卸载系统,满足矿山正常生产。

4.5.2矿岩装车运输应按作业计划和调度指令进行,严格实行矿、岩分运、分卸。

1.严格按照采剥作业生产技术计划的装卸地点、数量和质量进行铲装运输作业;

2.矿岩必须分装、分运;

3.工作面应保持坡面整齐,底板平整;

4.矿石的块度应小于破碎机吃料最大块度,不合格的大块矿石,禁止装车;5.铲装时应清除爆堆中的铁件,以免给选矿作业造成危害。

4.5.3在最终边坡部位进行铲装时,应严格按给出的边界线铲装,其凸凹误差不应超过1米。

4.5.4为提高挖掘机的效率,应相应的配备推土机或前装机等,进行工作面辅助作业。

4.5.5为维护和检修运输道路,矿山应配备必要的人员和设备。4.5.6矿岩运输应遵守国家颁发的有关运输规范和本单位制定的

运输规则。

第二节 汽车运输

4.5.7自卸汽车进入装载地点时,应按照铲装设备司机指定的地点停车,并尽可能组成空车、重车环形运输线。如在装载地点不能进行环形运输时,应备有足够的调车用的场地。

4.5.8露天矿山公路,按其使用年限可分别修建固定、半固定或临时线路。

1.采场内固定坑线及其通往固定卸矿点或排土场的长期使用的线路,应修建固定线路;

2.通往开采台阶或半固定破碎站、矿石临时堆场的线路或支线,其使用年限超过一年时,应修建半固定线路;

3.使用年限一般不超过一年,且随着开采台阶和排土场工作线的发展而移动或消失的线路,修建临时线路。

4.5.9露天矿山汽车运输道路,应按使用的车型和规定的等级进行修建;并经验收符合设计要求后,方可投入使用。

4.5.10除开采台阶上的道路外,其他所有道路旁均应设置排水沟,并保持畅通。

4.5.11在道路的急弯、陡坡等行车危险地段,应设置挡车墙(墩)等安全设施,并按规定树立明显的行车警示标志。

4.5.12在固定线、半固定线、卸矿点及排土场均应设置固定的照明装置。

4.5.13路面应及时进行维修,经常洒水或喷洒除尘液。4.5.14在雨雪及大雾天气运行时,应以保证安全为标准,否则,应停止运行。

第六章 边坡管理

4.6.1矿山必须加强边坡管理,配备人员和相应的设备、仪器,对边坡进行监测和维护。

4.6.2临近边坡的爆破,必须采用控制爆破和减震措施。矿山应通过爆破试验研究工作,探求适合本矿的控制爆破方法和技术参数。

4.6.3露天实际境界线应与设计境界线相符,如因地质条件变化

或爆破失误,造成需要多挖或少挖者,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补救措施,并经分公司生产副经理批准,必要时应上报主管部门批准。

4.6.4台阶终了时,其边坡应按设计进行清理、修整。4.6.5雨季之前,应对采场外部截水沟和平台上的水沟,全面进行检查、疏通、加固。

4.6.6非工作帮上的浮石、安全平台和清扫平台上积聚的岩土,如影响深部安全作业时,应及时清理;暴雨、冰冻之后,要及时检查清扫。

4.6.7表土层边坡,应种树植草,固结坡面,防止雨水冲刷。4.6.8大、中型露天矿山,一般应建立边坡岩石移动观测系统,开展岩石移动观测的研究工作。

4.6.9采场边坡出现滑坡征兆时,应及时监测和加强预报工作,尽可能采取长锚杆、锚索、防滑桩等加固措施,预防滑坡;当预防不了时,应根据预报及时将人员、设备撤离。

第七章 排土场

第一节 排土场的设计

4.7.1 矿山排土场必须由具有相应资质条件的技术服务机构进行设计。

4.7.2 排土场位置的选择,尽量利用山谷、洼地等场所,且不妨碍矿山总体开采布置。

应保证排弃土岩时不致因大块滚石、滑坡、塌方等威胁采矿场、工业场地(厂区)、居民点、铁路、道路、输电及通讯干线、耕种区、水域、隧洞等设施的安全。

4.7.3 排土场不宜设在工程地质或水文地质条件不良的地带;如因地基不良而影响安全,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4.7.4 排土场选址时应避免成为矿山泥石流重大危险源,无法避开时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防止泥石流灾害的发生。

第二节 排土场作业

4.7.5 必须严格按照设计文件的要求和有关技术规范,进行排土场作业,并做好排土场安全检查和监测工作。

4.7.6 汽车排土作业时,应有专人指挥,非作业人员一律不得进入排土作业区,凡进入作业区内工作人员、车辆、工程机械必须服从指挥人员的指挥。

4.7.7 排土场平台必须平整,排土线应整体均衡推进,坡顶线应呈直线形或弧形,排土工作面向坡顶线方向应有3%~5%的反坡。

4.7.8 排土卸载平台边缘要设置安全车挡,其高度不小于轮胎直径的2/5,车挡顶部和底部宽度应分别不小于轮胎直径的1/3和1.3倍;设置移动车挡设施的,要按移动车挡要求作业。

4.7.9 排土安全车挡或反坡不符合规定、坡顶线内侧30米范围内有大面积裂缝或不均匀下沉时,禁止汽车进入该危险区,排土场作业人员需对排土场作出及时处理。

4.7.10 排土场的滚石区应设置醒目的安全警示标志。4.7.11 严禁在排土场作业区或滚石区捡矿石及其他活动。4.7.12 在排土场最终境界20米内排弃大块岩石,防止发生泥石流灾害。

第四篇:房屋抗震鉴定

房屋抗震鉴定

引言地震灾害以其发生突然、破坏性极大被认为是威胁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最大自然灾害之一,房屋抗震鉴定。我国是世界上地震多发的国家,地震分布范围广,因此,《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要求对新建房屋进行抗震设计,以达到“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设防标准。同时工程抗震的研究

2xx-x年5月12日,发生的汶川地震,是我国自唐山地震以来又一次震害巨大的地震。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和巨大的经济损失。我国作为西亚地中海和环太平洋两大地震带的交汇地区,一直以来都是遭受地震灾害比较严重的国家。然而,我国的建筑抗震研究开展的比较缓慢,70年代以前建造的房屋一般都没有考虑抗震设防。同时新建的房屋有很多也并不满足抗震规范的要求。因此,结合这次汶川地震中,在震害地区的调研工作,对现有房屋建筑进行抗震鉴定,更深入的探究房屋发生震害的原因,研究房屋易发生震害的薄弱环节,研究抗震加固措施,保证建筑安全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主要进行了以下研究工作:

1)调研了汶川地震中受震害的房屋建筑的结构形式,以及相应的分布情况,鉴定材料《房屋抗震鉴定》。结合调研中搜集的实地材料,分类研究了汶川地区不同结构形式房屋的典型震害特征和采取的抗震措施,分析抗震措施所起的抗震作用。

2)在此基础上,就多层砌体结构房屋的抗震鉴定方法做了深入研究,根据现有的抗震鉴定方法对一栋五层的砖混砌体结构房屋,进行了抗震鉴定。结果表明,用现有鉴定方法得出结果与实际震害情况并不相符,表明现有的抗震鉴定方法并不完善。3)依据上述砖混砌体房屋,建立了一个合理的力学计算模型,并对其进行了抗震鉴定和抗震能力验算,探究地震倾覆力矩对该多层砌体房屋层间墙体的影响。经过研究计算,得知在设防烈度地震作用下,尽管该多层砌体房屋满足规范抗震要求,对其进行的抗震鉴定也满足要求,但是在考虑地震倾覆力矩对层间墙的影响下,房屋的底部和边缘墙体等结构的薄弱部分,承载力不能满足要求,仍然会发生震害。此外,在验算水平地震作用时,一般情况下,多层砌体结构只考虑层间墙的抗剪承载力和结构整体倾覆等问题,但是,结构在倾覆力矩作用下,层间墙体受弯或偏心受压承载力也有可能不满足要求,发生大偏心受压的情况,从而影响房屋的抗震能力。

所以,倾覆力矩引起的墙体大偏心受压也是引起砌体房屋发生地震震害的重要原因,应引起足够重视。4)通过对汶川地震中的震害情况的分析,在总结抗震计算情况的基础上,分析评估目前普遍采取的抗震措施,并针对受震害房屋所存在的问题,分析各类房屋在建设中的不足之处,从而提出提高房屋抗震能力的建议。

第五篇:《假币收缴鉴定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

《假币收缴鉴定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

中国人民银行公告〔2002〕第30号为了保护货币持有人的合法权益,规范商业银行假币的收缴、鉴定和没收行为,中国人民银行起草了《假币收缴、鉴定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现予公布,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各单位、个人的修改意见或建议,请于2003年1月5日之前以信函、电子邮件或传真方式向中国人民银行提出。

联系人:王艺娟

通迅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成方街32号

邮政编码:100800

电子邮件:wyijuan@pbc.gov.cn

传真:010-66016775

假币收缴、鉴定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

(二○○二年十二月六日)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假币的收缴、鉴定和没收行为,保护货币持有人的合法权益,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惩治破坏金融秩序犯罪的决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币管理条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办理货币存取款业务的金融机构收缴假币、中国人民银行及其授权的鉴定机构鉴定货币真伪和没收假币,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货币系指人民币和外币。人民币包括现行流通的人民币、流通纪念钞(币)和停止流通的人民币;外币包括任何外国或地区的法定货币。

本办法所称假币系指伪造的货币和变造的货币。

伪造的货币系指仿照真币的图像、形状、色彩等,采用各种手段制作的假币。变造的货币系指在真币的基础上,利用挖补、揭页、涂改、拼凑、移位、重印等多种方法制作,构成变态升值的假币。

本办法所称办理货币存取款业务的金融机构系指商业银行、城乡信用社、邮政储蓄及其分支机构。

本办法所称中国人民银行授权的鉴定机构,是指具有货币真伪鉴定技术与条件,并经中国人民银行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币管理条例》授权的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的业务机构。

第四条办理货币存取款业务的金融机构收缴的假币、中国人民银行授权的鉴定机构没收的假币,定期解缴中国人民银行当地分支行,任何部门不得自行处理。中国人民银行负责对收缴和没收的假币统一销毁。

第五条中国人民银行及其分支机构依照本办法对假币收缴、鉴定和没收实施监督管理。

第二章 假币的收缴

第六条办理货币存取款业务的金融机构,在办理业务中发现假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立即报告公安机关,提供有关线索,并将扣留的假币移交公安机关处理:

(一)一次性发现假人民币20张(枚)(含20张、枚)以上、假外币10张(含10张)以上的;

(二)属于新版假币的;

(三)属于连号、重号假币的;

(四)有其他制造贩卖假币线索的。

第七条办理货币存取款业务的金融机构在办理业务时发现假币,不属于第六条所列情况的,由该金融机构两名以上业务人员当场予以收缴,对人民币纸币,应当在持有人视线内加盖“假币”字样的戳记;对假外币纸币及各种假硬币,应当在持有人视线内以纸袋加封,并加盖“假币”字样戳记。收缴单位向持有人出具中国人民银行统一印制的《假币收缴凭证》,告知持有人如对被收缴的货币真伪有异议,可向中国人民银行当地分支机构或中国人民银行授权的鉴定机构申请鉴定。

第八条办理假币收缴业务的人员,应当取得《反假货币上岗资格证书》。《反假货币上岗资格证书》由中国人民银行统一印制。中国人民银行各分行、营业管理部、省会(首府)城市中心支行负责对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金融机构有关业务人员进行培训、考试和颁发《反假货币上岗资格证书》。

第九条办理货币存取款业务的金融机构应当建立假币收缴代保管登记簿,对收缴的假币实物进行单独管理。

第三章假币的鉴定和没收

第十条持有人对被收缴货币的真伪有异议,可以自收缴之日起3个工作日内,持《假币收缴凭证》直接或通过收缴单位向中国人民银行当地分支机构或中国人民银行授权的鉴定机构提出书面鉴定申请。

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和中国人民银行授权的鉴定机构应当无偿提供鉴定人民币真伪的服务,鉴定后应出具中国人民银行统一印制的《货币真伪鉴定书》,并加盖鉴定机构公章和货币鉴定专用章。

中国人民银行授权的鉴定机构,应当在营业场所公示授权证书。

第十一条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和中国人民银行授权的鉴定机构应当自收到持有人的鉴定申请之日起2个工作日内,通知收缴单位报送收缴的货币实物。

收缴单位应当自收到持有人鉴定申请或鉴定单位通知之日起2个工作日内,将收缴的货币实物内部传送到鉴定单位。

第十二条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和中国人民银行授权的鉴定机构应当自受理鉴定之日起30日内,出具《货币真伪鉴定书》。因情况复杂不能在规定期限内完成的,可延长至60日,但必须向申请人或申请单位说明原因。

第十三条对盖有“假币”字样戳记的人民币纸币,经鉴定为真币的,由鉴定单位按照面额予以兑换,收回《假币收缴凭证》,盖戳货币由鉴定单位按损伤券处理;经鉴定为假币的,由鉴定单位予以没收,并向收缴单位和持有人开具《货币真伪鉴定书》和《假币没收收据》。

对收缴的外币纸币和各种硬币,经鉴定为真币的,由鉴定单位将原币退还持有人,收回《假币收缴凭证》;经鉴定为假币的,由鉴定单位予以没收,并向收缴单位和持有人开具《货币真伪鉴定书》和《假币没收收据》。

第十四条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和中国人民银行授权的鉴定机构鉴定货币真伪时,应当至少有两名鉴定人员同时参与,并做出鉴定结论。中国人民银行作出的鉴定结论为最终鉴定结论。

第十五条中国人民银行、中国人民银行授权的鉴定机构从事货币真伪鉴定的工作人员,应当取得《货币真伪鉴定资格证书》。

《货币真伪鉴定资格证书》由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统一制作,中国人民银行各分行、营业管理部、省会(首府)城市中心支行负责颁发。

第十六条中国人民银行各分支行在复点清分金融机构解缴的回笼款时发现假人民币,经鉴定后应予以没收,向封签单位开具《假币没收收据》,并要求其补足等额人民币回笼款。第十七条持有人对金融机构作出的有关收缴或没收假币的具体行政行为有异议,可在收到《假币收缴凭证》或《假币没收凭证》之日起60个工作日内向直接监管该金融机构的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申请行政复议,或依法提起行政诉讼。

持有人对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作出的有关没收假币的具体行政行为有异议,可在收到《假币没收收据》之日起60个工作日内向中国人民银行上一级机构申请行政复议,或依法提起行政诉讼。

第四章罚则

第十八条办理货币存取款业务的金融机构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中国人民银行给予警告,并视情节处以1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同时,对相关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给予相应纪律处分:

(一)违反本办法有关规定,发现假币而不收缴的;

(二)应向公安机关报告而不报告的;

(三)截留或私自处理收缴的假币,或使其重新流入市场,但尚未构成犯罪的。

第十九条中国人民银行授权的鉴定机构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中国人民银行给予警告,并视情节处以1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同时对相关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给予相应纪律处分:

(一)未按照本办法规定收缴、鉴定和没收假币的;

(二)发现假币而不收缴、没收的;

(三)应向公安机关报告而不报告的;

(四)拒绝受理持有人、办理货币存取款业务的金融机构提出的货币真伪鉴定申请的;

(五)截留或私自处理收缴、鉴定、没收的假币,或使其重新流入市场,但尚未构成犯罪的。

第二十条中国人民银行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一)未按照本办法规定鉴定、没收假币的;

(二)拒绝受理持有人、办理货币存取款业务的金融机构、授权的鉴定机构或公安机关提出的货币真伪鉴定或再鉴定申请的;

(三)截留或私自处理鉴定、没收的假币,或使其重新流入市场,但尚未构成犯罪的。

第五章附则

第二十一条本办法自年月日起施行。

第二十二条本办法由中国人民银行负责解释。

下载构筑物抗震鉴定标准征求意见稿[五篇模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构筑物抗震鉴定标准征求意见稿[五篇模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机动车强制报废标准(征求意见稿)

    《机动车强制报废标准规定(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 文章来源:条法司 2011-09-29 15:52 文章类型:原创 内容分类:政策 查看他人的意见和建议 为保障道路交通安全、鼓励技术进步......

    抗震安全鉴定报告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抗震安全鉴定报告 文档来自网络,是本人收藏整理的,如有遗漏,差错,还请大家指正! 抗震安全鉴定报告 ()市()市/县/区 第......

    房屋抗震鉴定大全

    房屋建造过程中、停工续建时或使用过程中,需要加层、插层、扩建,或较大范围的结构体系或使用功能改变等房屋改建时,需要对原有结构进行抗震鉴定,内容包括对原结构进行检测、对原......

    安全、抗震鉴定合同

    东莞市房屋安全、抗震鉴定合同 东莞市建设局编制 房屋安全、抗震鉴定合同 甲方: 乙方: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及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遵循平等、自愿、公平和诚实信......

    征求意见稿

    各乡镇党委、政府,‚三创‛领导小组成员单位: 经县委 、政府领导同意,现将《关于创建 “贵州省文明城市〈县城〉工作先进县”主要业绩情况汇报》征求意见稿印发给你们,请提出修......

    征求意见稿

    四川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关于贯彻新修订《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的实施意见 (征求意见稿) 各市(州)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省评审中心: 《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卫生部令第90号......

    市学科带头人市骨干教师评选标准征求意见稿

    附件1: 马鞍山市普通中小学学科带头人评选标准 (征求意见稿) “马鞍山市学科带头人”是我市为了表彰特别优秀的教师而设立的一种既具先进性、又具专业性的称号。马鞍山市学科......

    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征求意见稿)

    二级医院医院评审标准细则 二级甲等医院等级评审一票否决条款内容 检查结果 检查方法 1、出卖、转让或出租《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外包、出租科室,违规 有□ 无□ 查阅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