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数字化资源超市的研究与设计论文
移动学习的有效发生需要优质移动学习资源的支持,优质学习资源的建设需要学习者的参与。Web2.0时代,提倡人人都是资源的开发者,这一理念同样符合学习资源的建设。Web2.0理念和实践的发展表明,充分利用和聚合“草根”智慧比单向信息传输的资源生产模式更具活力和生命力[1]。目前在互联网上,用户参与资源建设、知识的共享较为普遍。但是,在移动学习的资源建设方面,缺乏学习者的积极参与,也缺少适用于移动学习者学习的资源。基于对网络、移动学习、移动学习终端设备和移动学习资源建设思想的研究,我们开展了构建移动学习资源超市平台的研究。
1移动互联网概述
移动通信网与互联网的结合已经成为一种趋势,这不仅是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结果,也是人们对获取信息的方式、方法要求的体现。3G所带来的无限网络带宽的提升以及终端设备功能的增强,为移动互联网业务的迅速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2]。目前,关于移动互联网的概念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定义。通过对现有的移动互联网相关资料的分析及研究,我们认为:移动互联网是指利用移动终端设备,如手机、PDA等,通过移动通信网接入的互联网或者各种服务。移动互联网的主要业务体系包括三大类:固定互联网业务向移动互联网业务的复制,如移动浏览、移动搜索、移动电子邮件、移动商务等;移动通信业务的互联网化,如移动VoIP等;融合移动通信与互联网特点的业务创新,如移动Web2.0、移动位置类等[3]。
2数字化资源超市概述
数字化资源超市是一种集数字资源整合、保存、检索查询与基于会员制的个性化资源推送为一体的计算机软件系统[4],它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资源的重复建设以及优质资源共享难等问题。同时,可以将其理解为教育资源库或者资源管理平台,如美国GEM项目、澳大利亚EdNA、加拿大CANCORE、美国麻省理工开放课件网站以及国内的国家基础、中央电教馆资源中心、ChinaSchool2000多媒体网络教学资源库等[5],但也不完全相同。笔者认为数字化资源超市除了教育资源库的特点之外,主要还有以下三个特点:
2.1资源建设者多
在普通的教育资源库或者教学资源管理平台中,资源的建设往往是教师或者是学校指定的公司根据教学需求进行开发[6],而当前Web2.0的理念提倡人人都是资源的建设者,使得资源更具活力。同时,建设的资源面广且形式多样,只有广大学习者、专家、技术人员共同参与,才能形成高质量的学习资源。数字化资源超市更加注重多方参与资源建设,这里多方就是学习者、教师等,对于一些需要学习者参与建设的资源进行开放式的开发。同时,鼓励学习者将自己开发的资源上传到资源超市,实现资源的共建与共享。
2.2资源更新速度快
目前,资源更新速度慢是教育资源库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尤其是网络课程,因为其建设周期长加上其建设模式主要以传统的团队为主[1]。数字化资源超市中资源建设更具开放性,资源建设者可以对资源的内容根据实际需求进行更新。
2.3服务对象广
普通的资源库主要服务对象为在职教师或在校学生,而数字化资源超市因其资源建设者的多样性也就使得其服务对象多层次化。除了学校教师和学生,还有社会上不同职业的人群。在一定程度上,它的出现为学习型社会的构建提供了资源服务支持。
3移动互联网下资源超市的研究与设计
3.1设计思路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资源超市作为互联网下数字化资源超市的辅助资源学习的平台,它更加注重随时随地地进行资源的检索、创建与分享,其资源的来源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于现有数字化学习资源进行改进,使其适合在当前移动终端下呈现;二是多方参与资源开发。不管是何种形式的资源,都需要进行学习者参与的资源审核。例如:以开发地震科普知识为例,当学习者在参观地震展览馆时,觉得某些知识比较重要,如地震中逃跑措施,便可设计并开发片段式的学习资源并将其上传至资源超市平台,进入透明化资源审核过程,即学习者、教师和学科专家就这一资源进行审核,主要讨论资源内容是否准确、呈现形式是否适合移动学习等。在整个过程中,学科专家考虑更多的是学习资源内容的准确性,而教师和学习者则更多考虑资源的结构与呈现形式的设计等。
3.2功能模块
资源超市的对象主要包括学习者、教师或者学科专家、系统管理者,所以系统的功能就是围绕这三类使用对象的需求进行设计:
●注册与登录:不管是学习者还是移动学习资源的开发者都需要进行身份的验证,以便在系统中存档,比如对部分非免费的学习资源进行收费,此时需要学习者的真实身份。资源的上传者会得到一定的奖励,这也可以作为一种激励机制。
●学习资源浏览与下载:学习者可以对资源平台中的资源进行浏览学习或者下载,对于非免费学习资源需要支付一定的费用(虚拟金币)。
●学习资源上传:学习者或者教师可以开发相应的学习资源进行上传。这里上传的学习资源可以是文本、文本与图片或者其他形式的资源,但必须能够适用于移动学习。
●个人学习资源管理:学习者可以对自己上传的资源进行查看、修改、删除等操作。
●交流讨论:学习者、教师及学科专家可以进行相互交流,例如学习资源需求、资源开发经验等。
●学习资源的评价与修改:允许对学习资源进行评价和修改是系统的一项重要功能,对于由学习者或者教师首次上传的学习资源在内容准确性、呈现形式等方面或多或少都会存在一定的问题,这时需要从具体问题入手进行修改和补充说明,这需要学习者、教师和学科专家进行讨论交流,讨论交流就是对学习资源进行评论。
●系统管理:系统管理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系统管理者对系统本身的管理,如系统的升级与维护等;系统管理者对学习者、教师或者专家本身的管理,如对学习者个人信息的管理;系统管理者对移动学习资源的管理,对于经过学习者、教师和学科专家共同完成的资源上传到系统学习资源库中,以便学习者进行检索、浏览和下载。
根据系统功能需求,设计了系统的模块图(如图1所示)。
当然,教师也可能是系统中的学习者,进行移动学习资源的开发。图1中个人学习空间,主要是用于系统中的用户查看自己开发或者参与共建的移动学习资源,对于上传的资源,用户自己可以进行删除,但是经过审核后的资源,用户本身没有删除的权限。
图2中的移动学习资源主要是由学习者或者教师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开发,然后进行上传,进入到学习者、教师和学科专家共同审核中。这里需要指出的是首次上传的移动学习资源是学习者或者教师根据自己的需求,或由系统提供的专题,进行首次开发,参与首次开发的可以是单独的一个学习者或者教师,也可以是一个小组进行共同开发。图2外围的循环表示学习者、教师和学科专家可以就移动学习资源的设计、呈现形式、内容准确性等方面进行交流,旨在开发具有准确性和实用性的移动学习资源。
4关键问题探讨
4.1资源开发基本原则
受移动终端设备计算能力、分辨率大小及网络带宽等因素的影响,移动资源超市中资源就有了一定的特殊性。目前,这类资源的主要形式包括短信/彩信、电子书、网页、微课程、网络课程、学习机教程、智能交互课程、教育游戏八种形式[7],这些资源的开发都需要遵守一定的开发原则,如模块化原则、简单性原则和交互性原则等。这些原则都是开发人员在进行移动学习资源开发之前的必备知识,只有这样才能使得所开发的资源能够适用于移动终端设备。
4.2用户激励机制
学习者的积极性影响着优秀学习资源的开发,随着时间的推移,学习者的积极性会有所下降。为了确保资源开发的顺利进行,需要有效的鼓励措施来提高学习者的积极性。该平台中主要以提供学习者与教师、学科专家之间交流互动的平台,以及积分或者称为虚拟金币作为激励方式。当然,在实际的应用中需要去不断发现新的不同的激励措施。
该文基于学习者开发并参与资源审核的思想,设计了移动互联网资源超市。它是以移动学习的特点、移动学习资源的特点以及移动学习开发原则作为参考,进行移动学习资源的开发与审核。这样,学习者可以与教师、学科专家进行知识与经验的交流。同时,为了鼓励用户参与到资源建设中,也设计了用户参激励机制,以实现优秀资源共建与共享。
当前,学习资源开发缺少统一的标准,加上移动终端设备的差异,使得资源共享有了一定的困难。下一步,需要建立一套统一的标准来指导和评价学习者、教师和学科专家所共建的移动学习资源,使得学习资源具有更强的实用性、针对性。
第二篇:浅谈实验教学资源数字化与教学模式革新研究论文
论文关键词:实验教学 教学信息化 教学资源数字化
论文摘要:信息化是高校实验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1],而教学资源数字化是实施和实现教育教学信息化的基础。本文从高校实验教学和教学资源建设的现状和实际出发,以“信号与系统”课程实验教学为主要研究对象,对网络化实验教学平台构建、电子学习(E-learning)资源开发、虚拟实验资源开发和利用、创新和完善实验管理及考核与成绩评价机制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并以此为基础进行教学模式革新的探索。
一、高校实验教学的现状
实验教学与理论课不同,受实验设备和教学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实验教学数字化资源建设似乎难度更高。目前,高校实验教学的现状为:
1.取得了长足进步
实验教学得到了普遍重视,实验室和实验教学的概念从自然科学和技术领域扩展到了经济与其他科学领域[2];实验教学成本大大降低,新的实验设施和教学实验室建设方面取得了喜人成绩;信息技术正逐步应用于实验教学。
2.存在的问题
实验教学本身具有对实验设备、实验场所和授课时间等因素依赖性较强的特点。目前,实验教学资源的建设大多局限于实验教材的电子化、CAI课件的制作、实验报告规范和要求等。一般采用按部就班的教学程式,即教师讲解实验原理、演示实验步骤或例程;学生按指定步骤实验并“填写”实验报告的方式。
与理论课一样,实验教学数字化资源建设和真正应用也应受到足够的重视。
二、对数字化教学资源的理解
于文秀在《光明日报》发文指出:有效地利用数字化教学资源,对于学生学习能力以及问题意识的培养乃至怀疑精神的塑造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数字化教学资源的有效利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与发现的兴趣,是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创业能力极佳的路径。[3]
教学资源数字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不只是一种简单的投资行为和硬件设施、信息网络建设的过程;也不只是片面地将计算机等工具应用于教学。而是在现代教育思想和先进理念的指导下,通过信息环境的支持,积极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理顺教师、学生和资源三者间的关系,革新和开发教学资源,为教学效率的提升、为教学模式的深化改革和为教学效果的提高提供基础性条件和可靠保证。教学资源数字化远不只是将教材电子化,不是教材和讲义的简单重复。而是现代教育教学理念和方法、认知和学习规律、现代学习评价和考核方式的综合应用。
实验教学数字化可以解决目前实验教学资源相对单一的问题,促进新教学模式的探索和应用、促进教学效率和成效的提高。信息化是实验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而教学资源数字化则为教育教学信息化的基础。
三、实验教学资源数字化
基于对教学资源数字化的理解,从实验教学和教学资源建设的现状和实际出发,以“信号与系统”课程实验教学为主要研究对象,笔者进行了网络化实验教学平台构建、电子学习(E-learning)资源开发、虚拟实验资源开发和利用、创新和完善实验管理以及考核与成绩评定机制等方面的探索。
1.依托信息环境,构建网络化教学平台
依托信息环境,根据教学目标,参考教材[4],笔者构建了“信号与系统”实验教学网络平台。一级菜单设滤波器、电路响应、方波信号分解与合成、信号抽样与恢复、综合测试、第二课堂、有用链接等;二级菜单,对应“滤波器”设置:E-learning、虚拟实验、低通、高通、带通、带阻等;三级菜单,对应“低通”设有:知识讲座、问题引导、操作参考等。
2.积极转变教师角色,建设数字化教学资源和电子学习模块资源
教学资源数字化要求我们及时理顺教师、学生和资源三者间的关系。教师不能再维持自己的“专家”角色,而是和学生协作,指引和帮助学生获取、组织、解释、转换及重组各种教学信息和资源;教学也不再是“满堂灌”,而是以适当的教学资源为媒介,通过个性化教学、任务驱动、师生协作、自主探索的方式进行知识建构。
据此,要求构建包括CAI课件、电子讲义等在内的一系列数字化教学资源。根据教学需求,利用Captivate软件结合Matlab和Photoshop等软件设计和开发了信号抽样和恢复实验、线性电路零输入响应和阶跃态响应实验等的电子学习模块软件资源。这些资源的设计和开发,使学生能在课前课后,不拘泥于实验场所和地点,根据自身需求互动式地进行个性化学习。这些用Captivate制作出的E-learning软件模块与普通CAI课件相比,最大特色就在于它与学习者之间有更多的交互(Interaction)操作,更易于激起学习兴趣,学习效果更好。当然,这需要花更多时间来准备和加工这些教学资源,而且还应尽量做到信息技术和教学目标的无缝结合。
3.开展虚拟实验研究,实现“虚实”结合在“信号与系统”实验教学改革中,利用Java、Matlab、SQLServer等软件设计和开发了几个典型的虚拟实验,如滤波器、方波信号分解和合成、信号抽样和恢复、常见电路响应等虚拟仿真实验。这样,学生可在课前、课后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交互式学习,还可方便地修改实验参数、设计实验步骤、创设实验情境进行“研究式”和“协作式”学习,而不再是“按图索骥,生搬硬套”,也突破了时间和地域的限制。譬如,在滤波器实验中,有了虚拟实验器件,学生可利用分立元件或集成运放自行设计构成各种滤波器电路,自行修改其中元器件的参数并可以方便地进行比较。这种方式还允许部分学生有个性地“先行”,对于现行的班级授课制也是一个有益补充。虚拟实验方便学生更改实验电路、大胆设想和创设实验情境并证实设想的正误;也有利于培养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传统实验能形成和提高学生的实验基本技能和实践动手操作能力。两者可以而且应该很好地结合起来。
4.学、练、评相结合,构建数字化评价与管理体系
在每个实验中设置了若干知识主题,在网络教学平台中对每一主题根据需要设置了“知识讲座”、“问题引导”、“操作参考”等模块。系统能记下学生的操作次数、学习时间长短及操作类型,这几个指标可为教学管理和评价提供原始数据。此外,每个实验都有“在线测验”模块——利用Captivate软件对每个主题设置了“问题池”和相应的答案,这样每次学生进行测试时能进行随机抽取试题,并当场判断学生答问是否正确,给出量化成绩。基本做到学、练、评这三者相结合,实现了实验教学管理和成绩评定数字化,提高了教学效率。
5.积极开展网上“第二课堂”建设
在实验教学网络平台中设置了“第二课堂”,加强师生课后交流,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丰富生活和激起学习兴趣,正所谓“在玩中学,在学中乐”。师生可以借此发布讨论主题、各抒己见,可以是电子制作或系统的设计思路、工具和元器件选择及注意事项;可以围绕某一数学公式,从公式特征、形式到公式物理意义,进而讨论其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
四、实验教学资源数字化应用与教学模式革新探索
上述探索与研究的部分成果已在本校信息工程专业2005级、2006级两个年级的“信号与系统”实验教学中得到了初步应用。学生能借助网络信息环境,利用数字化资源进行实验前预习、讨论甚至自行提出实验方案,开展实验后讨论、总结和实验数据分析。革新了传统“按部就班”式的实验教学模式,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积极性,不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使用信息反馈表表明:81.1%的学生认为网络化教学平台的设计和开发符合自学和实验需求;92%的学生认为基于Captivate的相关习题和在线测试模块十分有利于对有关知识的学习和自测;87.8%的学生觉得网络教学平台易于使用。当然,有部分同学提出建议,下一步可结合学校图书馆资源加强教学资源的建设,特别是在实验数据处理与实验结果分析方面的资源建设。
五、结束语
笔者立足现实、结合网络环境,对实验教学资源数字化进行了有益探索,并以此为基础开展了革新教学模式研究。资源数字化有利于充分利用网络环境和信息技术发展的成果,有助于实现教学模式的革新,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提升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熊大红,高志强,李坤.高校实验教学信息化研究[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9(2):88-89.[2]牛瑞霞,张荣明.浅谈高校实验教学信息化[J].广州化工,2006,34(6):59-61.[3]于文秀.数字化教学资源的意义与挑战[N].光明日报,2008-2-27(10).[4]吴大正.信号与线性系统分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第三篇:职业教育数字化教学资源研究论文(本站推荐)
近年来,伴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数字化转型成为出版行业发展的必经之路。同时,自2006年,为贯彻《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精神,教育部启动了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十多年间,职业教育领域由于信息化技术地融入,也发生了急剧的变革。因此,对教育出版来说,数字化教学资源产品的生产已成为出版者和职业院校教师共同的诉求。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和尝试,很多出版社都生产出了一些具有实践意义的数字化教学资源产品,如在纸质教材中加入二维码,通过智能手机扫描获取多媒体学习资源,以及素材丰富的多媒体资源库(包)等,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教师需求,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效率,使教师组织教学的抓手更为丰富、直观。然而,随着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教师对数字化资源产品需求程度加深,凸显了数字化教学资源产品应用实效性不足问题,即产品供给和需求存在错位情况。本文分析了目前职业教育数字化教学资源产品供给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了职业教育教学产品“全媒体出版”理念,并就具体实施中存在的难点和重点提出几点建设性意见。
1目前职业教育数字化教学资源产品存在的问题
笔者通过大量走访院校、发放调查问卷、与教师/学生座谈等方式,调研了解了多所职业院校教师关于目前市场上数字化教学资源产品的认识,总结造成产品供给与需求错位现状有如下几点原因。
1.1资源散碎,不成体系
从2006年职业教育教学改革起步至今,十多年来,职业教育经历了教育部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骨干校建设,以及各地方示范校建设。这些建设计划中对信息化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均提出了要求,因而由“以评促建”产生了大量的数字化教学资源。但这批资源多是散碎的,未成体系的,没有进行过总体设计的。形式多种多样,有动画、现场录像视频、微课程等,但因为不成体系,且制作标准不一,相互间难以形成衔接和呼应,因此,当教师在实际使用这些资源时会感到捉襟见肘,从而造成虽有海量资源,但无法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作用局面。
1.2成体系的教学资源库(包),体量庞大,且与纸质教材内容对应度低
包括笔者所在出版社在内,很多出版单位针对自身行业优势,结合专业特点,制作了单独成体系的多媒体教学资源库(包)。这样的多媒体教学资源库(包)大多以知识点为基本建设单位,以动画、视频、教学案例、题库、多媒体课件、小型实训软件等为表现形式,构成某一门课程或者某一专业的教学辅助资源产品,成体系,较大满足了教师的使用需求,对于有多年教学经验的教师,可以根据自身教学特点,进行自由挑选和组合,是很好的教学辅助产品。但也因为该产品并不以某一种纸质教材为蓝本,因此对于教学经验欠缺的教师来讲,会有“挑花眼”的感觉,也会感到针对性不强,实用度就降低了很多。同时,由于这样的产品所包含的内容全面,一般来讲体量较大,从而定价较高,对很多职业院校系部来讲,承受不起。
1.3多数数字化教学资源,以素材为主,难称“产品”,缺乏教学设计
以笔者见过的数字资源形式来看,多是文字文本、图形图像、音视频、动画、多媒体课件、实习实训软件这些多媒体材料素材的不同组合,有单机版、在线版、客户端版等多种载体形式,但核心都是素材的堆砌,难以称为真正意义上的符合当今科技发展潮流下的互联网教育产品。同时,几乎没有产品是带有教学设计在内的,无法满足教师在新型信息化教学环境下的教学组织需要。
2当前环境下数字化教学资源产品供给解决策略
笔者认为,在当今数字化产品日趋受到重视而传统纸质教材仍有一定优势的境况下,以“全媒体出版”理念进行产品一体化设计,为教师提供全套教学解决方案,是职业教育教学产品提供的最有利策略。
2.1全媒体出版理念解读
2.1.1什么是“全媒体出版”理念
此处,“全媒体出版”包含3个维度,一是基于“大出版”“大教材”思想,一体化考虑纸质教材与数字化教学资源产品设计,使纸质教材与数字化教学资源两者紧密结合、优势互补、无缝对接;二是在数字化教学资源产品内,结合专业教学特点,设置产品模块(如知识点模块、教学课件、实训软件等),选择多媒体呈现形式(如动画、视频、虚拟现实演示等),综合考虑单机版、PC端网页版、APP移动端版等多种媒体介质的使用,基于最有利原则选择几种媒体介质的组合;三是考虑互联网时代学习者的学习特点,在内容表达方式上尽量通俗化、图表化,增强学习者学习兴趣,同时便于以片段形式发布在各种媒体介质和平台上。
2.1.2“全媒体出版”理念为谁服务
通过大量走访院校、收集调查问卷、与教师/学生座谈等多渠道调研,笔者认为,全媒体出版理念下的职业教育产品服务对象主要为教师,在完全满足教师需求基础上,可适度考虑对有进一步学习需求的学生略有延伸。因此,一门课程的全部产品形态应包括:必选项和可选项两类。必选项包括:纸质教材(以尽量图表化、通俗化的方式纳入理论性强和与知识点直接相关的内容)+数字化课程(以教学设计为结构框架的,以知识点罗列的列表方式纳入动画、视频等多种表达形式)+实习实训模块(带有考核功能)。可选项包括:微课程(对现场操作性知识点或知识难点的名师解析)+数字化教材(纸质教材内容与多媒体技术的完全融合)。
2.2全媒体出版理念下产品形态设置思路
如上产品设计是针对解决当前数字化教学资源产品供给与需求存在的错位问题,旨在为教师提供全套教学解决方案。具体来说,基于以下几点考虑。(1)纸质教材的自身优势和多媒体技术限制促使职业教育产品设计中纸质教材与数字化教学资源一体化考虑,提出全媒体出版理念。基于多年的阅读习惯,以及纸质教材本身的体系完整性、便于记笔记等优势,相信纸质教材不会在短期内退出市场。与此同时,多媒体技术还存在硬件配套,以及业态刚刚兴起,产品表现效果和内容质量还存在一定限制原因,纸质教材和多媒体技术各自发挥自身优势,无缝对接融合是目前最有利的产品设计方式。(2)当今的出版社身份由教育产品出版商向教育产品服务商转变势在必行。笔者认为,“服务商”的含义可以借鉴普遍服务行业,即首先提供标准化菜单,在此基础上满足个性化需求,此处的个性化需求则又分为学校资源背景和教学特色要求以及满足个别学生进一步学习诉求。依此,上述产品中必选项即为标准化菜单,可完全满足当今“互联网+教育”下,教师进行教学组织的全部需求。若学校有个性化需求,或者对学生延伸学习有特别要求,可考虑增加可选项内容。
2.3全媒体出版理念下产品设计实现核心要点及突破建议
在笔者近5年的实践探索中,对产品形态构成越来越笃定,全媒体出版理念也被各职业院校教师所认可,但在执行过程中仍存在很多难点,也是产品推向市场的核心要点,笔者仍在积极摸索和总结。在此浅谈几点突破建议,供同行借鉴。(1)出版社编辑需要深度转型,成为懂教学、有资源、懂技术的专家型、复合型编辑。出版社在实现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一定要明确内容服务商的定位,并积极承担起相应责任,其中,编辑是整个转型过程的核心力量。要以全媒体出版理念进行产品策划,为教师提供全套教学解决方案,有两大难点,一是提供精准知识服务,二是提高资源质量。这需要编辑改变以往单纯组织者的身份,不再只是对某一领域有所了解,搭建院校教师间平台,组织成立编写委员会,完成教材编写进而出版。而是需要编辑懂教学,深度了解院校培养学生定位,了解知识框架设置和知识掌握的深度,以此作为产品设计的出发点,甚至将工作前移到直接与企业接触,了解企业对人才知识结构和能力的要求,同时了解学生学习特点,从而进行教学产品一体化设计。在实现设计过程中,又需要懂技术,要对当前的计算机信息技术有一定的了解,以便与计算机专业人才商谈呈现形式,及选取最有利实现手段。还需要利用编辑自身多年在某一领域内形成的专家资源,请专家对产品设计以及产品demo进行审查,提出修改完善意见。经此几轮工作过程,才能推出提供精准知识服务和高质量资源的全套教学解决方案,供市场检验。(2)要借助各种社会力量,完成产品初期开发,择机形成出版社人才队伍。出版社数字化转型,编辑是核心力量,但能称为专家型、复合型的编辑人才匮乏是现状。解决方案有二,一是从头培养,优势是内部成长,把控性强,缺点是成长速度慢,没有成熟经验,摸索时间长且成功概率无法估量;二是借助社会力量,如出版社与新兴的多媒体技术公司合作开发某一产品,形成合力,共同创业,在此过程中完成人才培养或转化,优势是成长速度快,缺点是无法完全把控,有经济风险和人才流失风险。笔者认为,在当前互联网技术发展迅猛的现实下,第二种方案为优。出版社可以尝试拿出某一项产品,在充分考察新兴多媒体技术公司的专业背景、计算机技术能力、公司组成架构和以往成果、合作意向等多项指标后,选择与出版社情况相匹配的公司,两方各持50%资金投入,形成工作组,制定工作方案、时间节点和商讨机制,共同完成产品开发,并以各自优势渠道推广产品。经过这一合作过程,出版社编辑全程参与,培养能力,积累经验,完成转型。同时,如果出版社与多媒体技术公司合作情况良好,可考虑对多媒体技术公司持股等更深层次合作,逐步完成出版社人才队伍建设。(3)产品设计除了关注需求,还要关注需求量。数字化教学资源的需求和需求量是两个不同概念。需求量是指愿意为获得数字化资源付诸的行动,与为了使用这些资源需要付出的代价或者支付的成本直接相关。有研究指出,当使用资源的成本越高,则对该资源的需求量越少。此处的成本包括4类:一是时间成本,包括搜索时间、下载时间、阅读时间和修订整理时间,耗费的总时间越长,成本越高;二是货币成本,包括产品购买、相应设备购置、上网费用等,支付的货币越多,成本越高;三是智力成本,资源的难度系数越大,耗费的脑力越多,成本越高;四是交易成本,供给者和需求者达成买卖意向还不够,需要有专门的交易场所和途径。由此,对于全媒体出版理念下的职业教育教学产品设计,需要考虑纸质教材和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匹配度和衔接性,数字化教学资源整体框架的界面设计友好性,做到界面简洁、易检索,动画等多媒体时长合宜且优化响应速度,内容编排上的通俗化、图表化,产品销售模式和定价与院校情况的匹配,以及考虑政府采购等交易渠道和场所。
3结论
(1)鉴于十多年的职业教育发展,数字化教学资源需求与供给已经成为职业院校与出版社共识,但鉴于多种原因,需求与供给存在错位情况。(2)数字化教学资源产品的需求与供给错位背后原因有三:一是资源散碎,不成体系;二是成体系的教学资源库(包),体量庞大,且与纸质教材内容对应度低;三是多数数字化教学资源,以素材为主,难称“产品”,缺乏教学设计。(3)笔者通过多方调研和实践探索,提出“全媒体出版”理念,作为在当前情况下为职业教育提供教学产品设计思路,同时结合实践经验,解释了什么是全媒体出版,为什么要提出全媒体出版,以及实施全媒体出版中需要突破的三大难题,即编辑的深度转型,利用各种社会力量培育人才队伍,关注产品设计的需求量,并浅析了相应解决办法。
参考文献
[1]刘辉,贾慧娟.传统纸媒与新媒体协同的高校教材类产品策划:以轨道交通(铁路)专业教材为例[J].科技与出版,2015(12):30-34.[2]苏小兵,祝智庭.数字化教学资源的需求和供给模式研究:公共产品的视角[J].中国电化教育,2012(8):78-82.[3]周欢.信息化教学时代教材出版的创新和思考:兼及职业教育领域[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5):73-76.
第四篇:精品课程数字化教学资源设计与应用
精品课程数字化教学资源设计与应用
《汽车电路与电气系统的检修》是学院进行基于工作过程课程体系改革后,按岗位能力标准要求自主开发的一门重要专业核心课,课程借鉴姜大源的先进职教理念,打破了传统课程框架,以培养学生各能力单元作为项目驱动,是对学科体系下的课程进行重大改革后的一项重要成果。
一精品课程对数字化教学资源的要求
2009年教育部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提出要加大教学过程中使用信息技术的力度,建立各门类、专业的校、省、国家三级精品课程体系。在教学方法和手段方面,精品课程建设工作提出要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等手段,改革传统的教学思想观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管理。精品课程要使用网络进行教学与管理,相关的教学大纲、教案、习题、实验指导、参考文献目录等要上网并免费开放,鼓励将网络课件、授课录像等上网开放,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带动其他课程的建设。鼓励建设一体化设计、多种媒体有机结合的立体化教材。
二精品课程数字化教学资源设计与应用现状分析
(一)精品课程包含数字化教学资源内容分析
基本上所有课程都包含教学录像、教学课件、课后习题等基本内容,符合精品课程申报的要求。且占58.3%的多数课程提供有关的外部资源链接,近半数45.8%课程建立了案例库,特别是针对实验、实践教学配有完整的实践项目实例。从信息资源表现形式来看,其种类丰富包括文本、图形、图像、视频、动画等多种形式。另一方面历届优秀学生作品展示、相关课程链、学习内容模块、课程内容拓展等工作相对不足,分别占16.7%、11.1%、12.5%、20.8%。(见图1)这些情况表明精品课程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始从 “从无到有的初期建立”向“全而精的深度发展”转变,要求数字化教学资源加强深度拓展,不断满足学习者深层次学习的需要。
(二)学习工具和学习导航系统分析
支持异步交流的学习工具有电子邮件答疑、课程信箱。支持同步交流的学习工具有论坛、聊天工具、留言板答疑、博客。提供这两种学习工具的课程分别占课程总数的47.2%和63.9%。在调研中发现留言板答
疑和论坛应用更为广泛,能及时帮助学习者解决学习的疑难问题。所有课程都具备资料下载的功能,便于信息资源共享。提供教学日历的课程占到58.3%,主要是以日历表的形式表现课程内容的具体安排,以方便学习者掌握课程内容进度。针对学习过程需要的记事本、专业术语词典数量较少,仅有26.4%和15.3%。(见图2)作为高等教育,提供记事本、专业术语词典有较强必要性。在学习过程中应广泛了解专业术语,灵活运用专业词典、学习好专业外语。记录学习心得和学习笔记对提高学习者学习能力至关重要。在分析查阅中还发现运用交流工具支持协商讨论时,教师监控、反馈、管理工作欠缺,讨论内容易脱离学科课程内容,深层次学习内容与有价值问题较少,教师反馈不及时。
学习导航系统大部分都提供了学习帮助,占到56.9%。但对学习导航图、检索、书签功能支持不足,分别为15.3%、12.5%、4.2%。由于缺少学习导航图,课程内容组织超链接性不强,内容结构不清晰,缺少学习问题欲设。由此带来的问题是学习者对当前学习的位置、层次,学习内容重要性,以及课程体系结构认识不清。学习过程中,忽视书签对学习体会,以及学习的记录反思。没有了检索,学习者遇到问题,容易陷入迷茫。
(三)学习评价分析
学习评价环节,大部分课程资源提供了与章节相对应的配套练习、在线测试,分别占84.7%和72.2%。另有38.9%的课程提供了电子阅卷,即时给出学习者测验成绩。但是学习过程统计,发言得分记录等内容,仅有11.1%和8.3%。在评价调查分析中还发现基本没有评价量规和协作性评价量表、学生电子档案。这将不利于开展形成性评价和多元化评价,调控学习质量,实施课程教学改革。
三结论:精品课程数字化教学资源设计与应用需要特别关注的几个问题
1数字化教学资源提供的教学课件应结合学科特点,突出专业特色,解决教学难点和重点问题,避免笼统的文字叙述和电子版课本搬家。
2数字化教学资源应以本门课程为核心,链接其他相关课程内容,保证课程学习完整性。在课程学习过程中按研究方向为学生提供相关研究资料,保证课程学习深度和持久性。
3建立专业实用性较强的素材库、案例库、历届学生作品库。丰富教学实践内容,增加情境教学、问题教学、实践案例分析等学习内容模块。
4学习工具要能支持同步交流和异步交流,教师应及时关注聊天室和BBS论坛内容更新、变化,对学习话题实施及时引导,保证学习者讨论交流内容的有效性,促进学习者意义学习和深层次学习。
5重视记事本功能,帮助学习者建立通过记录笔记、学习心得实现自我控制和管理的有效机制。为课程学习提供专业术语的词典,必要时还要包括专业外语词典,以方便学习者学习、查找,加强专业背景知识学习。
6有效的精品课程资源应当建立相应的学习导航系统。在学习初始提供学习导航图、学习帮助说明,引导学习者掌握课程体系结构、了解学习注意事项、资源使用方法。重视书签和检索功能,方便学习应用。7运用学习评价调控整个学习过程。提供电子阅卷和电子评分的功能,实时记录学习者学习过程,为学习者建立电子档案。由单一评价向多元化评价转变,使评价功能从甄别向调控转变。
8运用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及时更新数字化教学资源内容。
四精品课程数字化教学资源设计与应用实践探讨
在精品课程数字化教学资源设计与应有的统计分析基础上,结合专业特点,选择《汽车电路与电气系统的检修》课程,探讨该课程数字化教学资源设计与应用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一)基本理念
《汽车电路与电气系统的检修》是针对高职高专二年级学生开设的专业必修课程。课程教学实践性强,需要学习者在多媒体网络教学环境下,通过上机实践操作完成学习任务。资源设计与应用的基本理念是为学习者自主学习提供丰富实用的学习资源,支持协作、交流与探究,倡导多种学习方式综合应用。
以本课程为核心,汽车相关课程教学内容,保持教学内容的完整性;围绕学习者是在校学生,缺乏课堂教学经验,开发作品易脱离教学实践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建立信息技术课程整合课堂实录案例库,帮助学生理解数字化教学资源在教育教学中应用的实际状况。另外通过建立历届学生优秀作品案例库,起到示范、促进的作用;本课程资源全部开放,建立资料数据库分类管理,提供资源下载和上传功能,促进资源共享。
(二)重视学习导航系统
重视学习导航系统对学习的帮助、指导功能,引导学生建立调控、管理学习过程的指导策略。数字化教学资源信息内容具有大容量、超媒体、非线性结构等特点,学生面对海量的信息,容易出现信息迷航、浅层次浏览等问题。这些问题可以通过建立学习导航系统得到有效解决。提供课程学习内容导航图,使学生在学习开始就能全面掌握课程学习内容的体系结构。学习内容模块之间的组接尽量保持超链接,方便学习者了解所在学习内容的层级,在上下模块之间顺利转换。学习内容模块开始位置设立章节思考问题,尽可能避免出现直接查阅教材或套用公式就能得到答案的问题,注意问题设置的有效性和合理性,促进学习
者思考和深入学习。提供检索、书签、学习帮助等功能,对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作欲设性说明,方便学习者记录学习体会与反思,以及借助检索功能快速、准确地找到所需资源位置。
(三)建立开放式协商交流环境 如何合理设计与应用数字化教学资源促进学习者开展交流讨论,并避免常见的网络聊天现象,让协商讨论达到深层次交流。设置的讨论问题要有一定深度,教师要及时反馈讨论出现的问题、引导讨论内容始终围绕课程内容来开展。学生通过交流自己所学知识、隐性的观念意识,寻找证明材料或观点主张的逻辑关系,不断进行实际论证;讨论的另一面是倾听、修正自己观点和提高认识事物能力的过程。讨论不是以寻求问题解决的答案为目的,而是以质疑发问、提高认识、深入思考为目的,培养学习者良好的合作能力和面临真实社会场景的社会交往能力。
建立完备的论坛聊天等学习工具和学生个人资料管理,支持同步交流和异步交流,在课程初始为每个学习者都建立得分档案。由学生结合实际操作自发提问,或者在教师指导下,开展相应学习环节的问题探讨,对给以问题最佳回答的学习者累计积分。协商讨论与开展学习活动相结合,例如针对学生缺乏教学实践的特点,组建学习小组,观看各学科信息技术课程整合的实际课堂教学案例,以“优质教学资源分析”为主题展开讨论,讨论结束提交小组报告,撰写小论文。另外通过按学科组建资源开发团队,有意识地让学生搜索该学科优质的数字化教学资源,以小组为单位开发该学科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协作完成任务。
(四)支持学习评价方式的改革
学习评价能帮助学习者发现学习过程存在的问题,调控学习过程,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监控手段。学习评价改革可渗透到课程教学各个环节,转变评价甄别、判断的功能、重视评价调控、管理功能,以评价促学习,从而实现深化课程改革,提高高校课程教学质量。数字化教学资源设计与应用需要转变传统的教育思想观念,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而学习评价方式的转变是促进数字化教学资源有效应用的根本。
开展学习评价方式的改革,实现三个转变。从总结性评价向形成性评价转变,为每位学习者建立电子档案袋,加大平时成绩在课程成绩中的比重;评价方式从教师单一评价向学习者自评,互评转变,要求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积极开展协作交流,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强评价有效性,加强评价调控作用;评价方法从书面考试向学年小论文、上机操作、讨论交流积分、实践作品转变。数字化学习评价重视形成性评价、多元化评价等评价理念,以评价促学习,强调评价对教学的管理、监控,确保学习有效性。
(五)资源建设与科研相接合,不断更新
在课程历史发展沿革中,课程内容必须伴随专业发展而不断更新。针对《汽车电路与电气系统的检修》课程,关于数字化教学资源设计的制作工具不断发展、层出不穷,引导学习者开展实践活动,结合自己擅 长的工具制作数字化教学资源。在开展实践活动中,要及时对学生的实践活动进行指导,在课程数字化教学资源内容中建立作品库,及时展示学生实践活动成果,激发学习者在该课程领域中进行深层次学习、探索和求知的欲望。
图1
图2
车辆工程系
2011年4月
第五篇:数字化教学资源的设计与开发
数字化教学资源的设计与开发
徐红彩
随着各种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在教育中的应用,开发高质量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已成为教育信息化的迫切需要。
数字化教学资源是指经过数字化处理,可以在多媒体计算机及网络环境下运行的多媒体教学材料。按信息的呈现方式划分,数字化教学资源可分为数字化的幻灯、投影、音视频以及网上教学资源等。与传统的教学资源相比,数字化教学资源有处理技术数字化、处理方式多媒体化、信息传输网络化等特点。
开发与建设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1.教学性原则:资源应能满足教与学的需求;2.科学性原则:资源应能正确反映科学知识原理和现代科学技术;3.开放性原则:资源库应确保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任何师生都可以将自己的电子作品纳入其中;4.通用性原则:在相应的技术标准规范下,教学资源应能适用于不同的教学情境和多种形式的学习;5.层次性原则:数字化教学资源应实行模块化管理,使学习者通过对不同层次资源的使用和重组,最大限度的发挥资源的个性化潜能;6.经济性原则:应以最少的投入开发出高质量、高性能的教学资源。
数字化教学资源所要开发和建设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分两大模块:一是教学资源本身;二是教学资源的描述信息。教学资源模块包括三个大类:教学素材、教学单元和动态资源;设计数字化教学资源时必须对其进行相关的描述,这些描述性信息构成了资源的描述信息模块,该模块涉及八个要素:资源的整体特征描述、历史和现状描述、元描述、相关技术描述、教学特性描述、知识产权描述、类属信息描述和评价信息描述。
数字化教学资源的来源主要有三个途径:一是将现有的教学资源进行数字化改造;二是师生创作的电子作品;三是由专业人员开发建设的资源。其中师生创作的电子作品有三种基本类型,展示型作品、师生交流作品集、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的作品集;由专业人员开发建设的资源是数字化教学资源的主要来源,它的开发和建设步骤以下:1.搜集各种形式的媒体素材,对素材进行分类与描述;2.将各种零散的素材集成为完整的教学资源单元;3.对资源内容标引;4.质量检查;5.当资源制作完成后,需要将全部数字化文件归档,存入资源库。在资源建设的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有:1.知识产权的保护; 2.要使用一些通用的标准对教学资源进行规范管理;3.为了防止资源的流失和损坏,应做好管理和维护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