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的探讨论文
我国是一个资源丰富的大国,但是由于我国的人口众多,资源的人均占有量较少,矿产资源在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我国矿山的地址环境不容乐观,不同的矿山由于所处的地区不同引发的地址在还有所不同,但在本质上是相差不多的,一般会引发泥石流和山体滑坡等次生灾害,给我国的采矿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阻碍,本文对矿山地质环境的治理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我国是一个矿藏大国,拥有丰富的矿藏资源,这些资源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但是在开采的过程中也村子许多的问题,在开采的过程中在矿区出现了许多的残垣断壁,给矿区带来了许多的安全隐患,严重的会引发地质灾害,给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影响,甚至还会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带来巨大的危机还,要想改变我国矿山的现状,就要对我国矿山的地址换进环境科学进行治理,本文介绍了一些问题和治理的方法。矿山的地质环境
矿山的地址环境主要有,矿区底层状态、水文情况、地形构造等。地层主要是对矿区的底层进行考察,看矿区的底层形成与什么时期,是由什么物质构成的,通过对地层的分析可以知道是否适合矿产的开采。矿产资源一般储存在山坡的背斜出,我们要对矿区的水文进行考察,通常矿区附近赋存的地下水类型有碳酸盐岩类裂隙水、碎屑岩类裂隙水。一般在进行矿产开采的时候,要要对开采区的地形进行考察,一般情况下,矿产都是经过几个时期形成的,看是否是断裂构造。我国的矿产资源非常的丰富,但是我国矿山的环境非常的恶略,改善我国的矿山的地址环境已经迫在眉睫了。矿山中地质环境的主要问题
2.1 矿山开采损毁山林植被,破坏了生态环境。
我国的矿产一般处在山高林密的地方要想进行矿产的开采,就要破坏大量的森林植被,导致我国的生态环境遭到大范围的破坏,就拿我国益处矿场低来说,有矿区开采地点两处,大概5平方米,采治理区内采坑共计40 余处,坑顺山势开挖成不规则状,大多数矿坑的采挖3-6米的深度,采挖的最深出达到了9m,矿山在采矿剥离覆盖层与开采矿石过程中,形成的剥离物及废石就近露天堆积于山坡上,随着矿产的不断开采对于绿色植被的破坏就越大,同时在加上开采这得忽视,导致大量的绿色植被被破坏,据统计,矿区范围内就毁损山坡林地约 200亩,地质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矿区可谓是“千疮百孔”、一片狼藉,矿区的环境随着矿产的开采恶化的越来越严重。
2.2 矿山开发产生大量的废石堆积压占山坡林地。
我们在开挖矿山的时候会产生大量的废弃石料,这些石料都堆积在山上,近万吨弃渣露天堆积于山岭及山坡两侧等地,弃渣废石堆放数百处,破坏了大量的森林,破坏了生态环境。
矿山开发产生的600,万吨弃渣露天堆积于山岭及山坡两侧等地,弃渣废石堆放数百处,遗弃的固体废物堆积大量压占山坡林地,使矿山山体荒废,林地资源造成毁损。据调查统计每年因矿产开采毁坏的林地就有上百亩,是我国的林地面积大量的减少,破坏了野生动物生存的家园。
2.3 废矿石沿山坡堆放,存在严重的地质灾害隐患。
一般开采的废料斗堆积在山坡上,采坑及渣堆前缘形成50-80 度的高陡边坡,即没有治理也未采取拦挡,后缘也无排水措施,这就给该地区带来非常严重的地质灾害的隐患:如遇暴雨季节暴雨季节,渣堆受到冲刷,极易形成水土流失、滑坡灾害,甚至会导致泥石流灾害的发生。如果当地有大量的居民在居住,就会给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威胁,一旦引发了地质灾害,还会对周边的公路电力、通讯等公共设施,造成严重的安全威胁。
2.4 矿山开采引发的岩石崩塌,威胁村民生命安全。
当地村民在开采铝矿过程中,对于品味高而且厚层的铝土矿体往往深挖洞,大面积开采,使得采矿坑大而深。对于品位低的丢弃不采,造成岩层裸露而直立于地表或悬立于铝土矿采坑上缘。在外力的作用下岩石崩塌时有发生,严重影响当地村民生产与生活,威胁村民生命安全。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的方法
3.1以人生为本,重视矿区居民的生命安全
我们国家是一个以人为本的国家无论做什么事都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以人为本、防灾减灾 所有的地质灾害,直接或间接的对矿山职工和矿区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威胁,因此,我们在对矿区环境治理的过程中,要保证矿区不要遭受到矿山地质灾害的危害,保证矿区的安全,同时达到防灾减灾的目的。
3.2注重效益,分批开采
在进行矿产开采的时候要注重生态效益,在保护生态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获取经济利益。对待不同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采取不同的治理措施。要根据矿山的环境对矿产进行分批开采,有时我们由于资金不足,就要对矿山地质环境问题进行分类,分危害大小、轻重缓急,分期、分阶段进行治理。
3.3工程措施和生态措施相结合的治理方法
在采取矿山治理工程措施的同时还要注意和生态所示之间的配合,才能达到矿山环境治理的最终目标。各种工程治理措施只要配合的合理,就可以根治矿山的地质灾害,针对矿山地质环境破坏的特点、方式、分布及危害程度,抓住重点和关键环节,因地制宜、因害设防,采取拦、排、护、整、填、植等方面的综合治理措施对矿山环境进行治理矿山环境治理方案。矿山治理的益处
4.1 在经济发展方面的效益
矿山地质环境的治理,对于今天的社会发展是非常重要的,本工程在治理前,矿区支离破碎、千疮百孔、矿渣和和采坑四处可见,但是经过精心的治理以后,把开采完的旷坑土方回填了,进行了复垦,变成了平整的土地,我们就可也发展种植业了,坡度平缓的可利用耕地和树林,老百姓在平整好的耕地上种上了可以生长的作物,使土地价值比原来增高了好几倍。就拿树苗来说,随着苗木的逐渐成长,20年后,一棵树的市场价值是非常高的,给我国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同时也为保护环境节省了大量的资金。
4.2为未来社会的发展带来了非常重要的社会效益
通过对矿山地质环境的治理,可以消除了威胁当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隐患,使矿山周边生态环境逐步修复,促进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同时在矿区治理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解决了一部分剩余劳动力的问题,减少了社会的经济负担,同时经过治理可以建设人造景区,吸引大量的游客,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通过对矿山地质环境的治理减少了地质灾害的发生,就减轻了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威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同时促进我国的矿产行业可持续发展。
结语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工程,并不是一时半刻就能解决的,要通过不懈的努力和人们的自觉性进行治理,因此,我们必须在开发矿产资源的同时进行矿山地质环境的自理,坚持谁开发谁保护,谁闭坑谁复垦,谁破坏谁治理的原则,加强对矿山开采的管理,在开采矿产资源的同时保护环境,通过治理恢复和改善矿区环境,建设布局合理,是矿区的山更绿,天更蓝,促进中国矿产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是为子孙后代造福。
第二篇: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工程验收
项目名称: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工程验收
办件类别: 特殊承诺件
《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令第394号);《河北省地质环境管理条例》;审批依据: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项目立项批准文件或任务书(矿山项目不要求);经批准的勘察设计及勘查报告(矿山项目不要求);经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方案、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矿山项目提供经审查备案的“治理方案”或施工设计);工程参加单位相应的资质复印件;参建各方的中标通知书(委托书)、合同书;
施工资料:①开工报告施工报告;②工程竣工图;③工程施工竣工报告及多媒6 体汇报;④全部工程的自检、表报;⑤工程实施各阶段现场照片集;⑥工程实施的记录短片(15分钟左右);⑦以上资料的电子文档;监理资料:监理工作报告及监理过程中的全套监管文件及表报;
需提交材料:8施工质量评定及验收评定表;重大质量事故处理资料;
资金使用资料:①工程进度付款凭证复印件及其汇总表(矿山项目不要求);10 ②工程费用调整文件及其批准意见(矿山项目不要求);③工程决算书;④工程审计报告;工程管理工作简报;
验收应准备的被查资料:①工程招投标文件(业主);②工程承发包合同及协议书(包括设计、施工、监理等);③单元工程质量评定资料;④分部工12 程质量评定资料;⑤单位工程质量评定资料;⑥《会议纪要》资料;⑦监理资料;⑧施工图纸、设计变更、施工技术说明;⑨竣工图纸;⑩施工过程的录像及影集资料;⑾各种原材料、中间产品的质量证明文件;⑿竣工决算报告及有关资料;⒀竣工审计资料。
收费名称、依据不收费。及标准:
第三篇:内蒙古自治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办法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令
第212号
《内蒙古自治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办法》已经2015年3月17日自治区人民政府第42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5年5月1日起施行。
自治区主席 巴特尔 2015年3月27日
内蒙古自治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减少矿产资源开采活动造成的矿山地质环境破坏,保护矿山地质环境,根据《土地复垦条例》、《内蒙古自治区地质环境保护条例》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自治区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自治区行政区域内的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活动,适用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包括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矿山土地复垦。
第三条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坚持保护优先、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公众参与、损害担责的原则。
第四条 旗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作的监督管理。
其他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相关工作。
第五条 采矿权人是矿山地质环境治理责任主体,全面履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和矿山土地复垦义务,治理费用列入生产成本。
第六条 自治区鼓励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科学技术研究,普及相关科学技术知识,推广应用先进技术和方法。
—1—
鼓励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对已经关闭或者废弃矿山的地质环境投资治理。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后,具有观赏价值、科学研究价值的矿山遗迹,鼓励开发为矿山公园。
第二章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
第七条 旗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负责编制本行政区域的矿山地质环境治理规划,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实施。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规划应当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和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并与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土地整治规划等相协调。
第八条 采矿权申请人申请办理采矿许可证应当提交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方案。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方案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编制,并报具有批准权的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审查。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方案包括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和矿山土地复垦方案。
第九条 采矿权申请人未编制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方案或者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方案不符合要求的,有批准权的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不得颁发采矿许可证。
第十条 国土资源部颁发采矿许可证的,采矿权人应当将审查通过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和矿山土地复垦方案报矿山所在地盟行政公署、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备案。
第十一条 本办法施行前已经领取采矿许可证,且本办法施行后继续从事矿产资源开发的采矿权人,应当自本办法施行之日起一年内,按照本办法规定补充编制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方案。
第十二条 采矿权人应当根据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方案编制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和矿山土地复垦分期治理方案(以下简称分期治理方案)。
分期治理方案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编制,并报具有批准权的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审查。
第十三条 鼓励相邻矿山在矿山地质环境治理过程中实施联合治理,编
—2—
制联合分期治理方案,经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审查后实施。已编制联合分期治理方案的,不再编制单个矿山分期治理方案。
第十四条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每三年为一个治理周期。
矿山剩余服务年限在三年以下的,采矿权人应当根据治理方案一次性完成矿山地质环境闭坑治理。矿山剩余服务年限超过三年的,采矿权人应当根据分期治理方案实施矿山地质环境治理。
第十五条 采矿权人应当在矿山开采前首先对拟损毁的耕地、林地、牧草地进行表土剥离并单独存放,剥离的表土用于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
第十六条 旗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对历史遗留的、政策性关闭的矿山地质环境进行治理。
第十七条 旗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应当建立检查制度,对全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方案的落实进行监督检查。
第三章 保证金缴存与管理
第十八条 在自治区行政区域内从事矿产资源开采的采矿权人,应当缴存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保证金。
第十九条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保证金属于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和矿山土地复垦担保资金。
已缴存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保证金的,不再缴纳土地复垦费。
第二十条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保证金实行企业所有、政府监管、专户储存、专账核算。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截留、挤占、挪用。
第二十一条 盟行政公署、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保证金缴存管理机关,负责保证金的缴存和管理。
第二十二条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保证金实行属地管理。采矿权范围跨行政区域的,保证金应当向负责采矿权日常监督管理的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缴存。
第二十三条 盟行政公署、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可以将普通建筑材料使用砂、石、粘土矿的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保证金缴存和管理,委托旗县级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实施。
第二十四条 旗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同级财政部门对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保证金的管理实施监督。
—3—
第二十五条 采矿权人在缴存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保证金时,应当与所在地盟行政公署、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签订矿山地质环境治理责任书。
第二十六条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保证金缴存标准应当按照不低于矿山地质环境治理费用的原则,根据本办法所附的《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保证金缴存标准及影响系数表》,以因素法计算与治理方案综合比较,按就高原则确定。
第二十七条 开采普通建筑材料使用砂、石、粘土矿和矿山剩余服务年限在三年以下的,应当一次性全额缴存保证金;矿山剩余服务年限超过三年的,采矿权人出具缴款计划和承诺书后,可以分期缴存,每期缴存额不得低于三年应缴额。
第二十八条 矿山开采方式、矿区范围、生产规模、主要开采矿种发生变更的,采矿权人应当重新编制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方案、签订矿山地质环境治理责任书、核定并缴存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保证金。
采矿权转让的,矿山地质环境治理责任和已缴存的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保证金一并转让;保证金无法转让的,应当重新缴存,并重新签订矿山地质环境治理责任书。
第二十九条 每期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完成后,采矿权人应当申请对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进行验收。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应当自接到验收申请之日起三十日内完成验收,验收合格的,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保证金结转到下一个治理周期。
连续两期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验收合格的生产矿山,经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保证金缴存管理机关同意,可以提取部分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保证金,专项用于矿山地质环境治理。
第三十条 采矿权人终止采矿活动或者矿山闭坑前,应当申请对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进行验收。验收合格的,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应当在七日内返还保证金和利息。
第四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一条 编制单位编制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方案或者分期治理方案弄虚作假的,由旗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处以3万元罚款,—4—
给他人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三十二条 本办法施行前已经领取采矿许可证,本办法施行后继续从事矿业开发的采矿权人未按照规定补充编制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方案的,依据《土地复垦条例》第三十七条规定,由旗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以10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三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采矿权人未对拟损毁的耕地、林地、牧草地进行表土剥离的,根据《土地复垦条例》第三十九条规定,由旗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按照应当进行表土剥离的土地面积处以每公顷1万元的罚款。
第三十四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采矿权人未履行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和矿山土地复垦义务的,根据《土地复垦条例》第二十条规定,由旗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责令限期履行;逾期不履行的,在申请新的采矿许可证或者申请采矿许可证延续、变更时,有批准权的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不得批准,并将其违法行为纳入社会信用体系,列入矿山地质环境治理诚信档案黑名单,与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资源共享。
第三十五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采矿权人拒绝、阻碍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监督检查,或者在接受监督检查时弄虚作假的,根据《土地复垦条例》第四十三条规定,由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处以2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六条 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在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监督管理中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七条 本办法自2015年5月1日起施行。2013年2月22日发布的《内蒙古自治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保证金管理办法》(内政发〔2013〕23号)同时废止。
—5—
—6—
第四篇: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责任书
附件2: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责任书
编号:
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 责 任 书
四川省国土资源厅印制 二○○八年五月 甲方:(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乙方:(采矿权人)
为加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确保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的效果,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地质环境保护条例》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矿山地质环境恢复保证金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要求,甲乙双方签定本责任书。
一、甲方责任
1、按照《办法》规定做矿山地质环境恢复保证金核定、矿山恢复治理工程验收和保证金返还等相应管理工作。
2、督促和指导矿山企业开展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确实保护好我区矿山地质环境。
二、乙方责任
1、按照《办法》规定,采矿许可证有效期内应交纳保证金总额 万元,首次应交纳 万元,余额按规定交纳。
2、负责开展 矿山(面积 公顷)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作:
(1)整治被破坏的土地、河道、航道,使之能够种植、养殖、行洪、通航或者可供其他利用;
(2)整修露天采矿的边坡、断面并种草植树,使之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3)消除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隐患;
(4)采取封闭、充填或者人工放顶等措施,使地下井巷采空区及其地面安全稳定;
(5)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地质环境治理责任。
3、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或分期治理)工程要保质保量,满足当地地质环境安全要求。
三、附则
本责任书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持一份。
甲方法定代表人 乙方法定代表人(或授权委托人):(或授权委托人):
(章)(章)二○ 年 月 日 二○ 年 月 日
第五篇: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的基本原则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的基本原则
完成人:薛嵩,聂元,郭宏飞,谢俊
摘要:
矿山在开采资源的同时,不仅有诱发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突变性地质灾害的可能,而且有诱发地面沉降、土壤荒漠化、水环境恶化、生态环境恶化等缓变性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因此,必须做好从勘查、设计、开采到闭坑四个阶段的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关键词:地质灾害;矿山地质环境;矿山环境治理.一.概况
我国是一个矿业大国,煤炭、钢铁、有色金属等产量均排于世界前列。随着工业的不断发展,矿产资源的需求和消耗越来越大,而采掘业的发展使矿产资源的开发力度、广度和深度也越来越大。目前品位较富、埋藏较浅,易采易选、交通方便的矿床已优先开采。矿床开采的趋势趋于深部复杂地层。矿山在开采资源的同时,不仅有诱发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突变性地质灾害的可能,而且有诱发地面沉降、土壤荒漠化、水环境恶化、生态环境恶化等缓变性地质灾害的可能性。
二.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原则 以人为本、防灾减灾
所有的地质灾害,直接或间接的对矿山职工和矿区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威胁,因此矿山环境治理首先要保证矿区免遭矿山开发诱发的各种地质灾害的危害,达到防灾减灾的目的。2 因害设防、综合治理
针对矿山地质环境破坏的特点、方式、分布及危害程度,抓住重点和关键环节,因地制宜、因害设防,采取拦、排、护、整、填、植等方面的综合治理措施对矿山环境进行治理。注重效益、分期实施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应遵循生态社会效益优先的同时,争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区别不同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采取不同的治理措施。同时根据资金情况、矿山地质环境问题 的危害大小、轻重缓急,分期、分阶段进行治理。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
矿山环境治理只有将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紧密结合,才能达到矿山环境治理的最终目标。各种工程措施只要配置合理,就能根治地质灾害。但其缺点是投资过大,而生物措施恰好弥补工程措施的缺点,其投资较小,能改善小气候的特点,使其广泛应用于矿山环境治理中。
三.矿山地址环境具体治理措施 地下采空区和矿山疏干排水导致地面沉陷、形成地裂缝,影响地面的农田和建筑物。采空区是地下固体矿床开采后的空间及其围岩失稳而产生位移、开裂、破碎垮落,上覆岩层整体下沉、弯曲并引起的地表变形和破坏,在地面上常可见到圆形塌陷坑及平行于地下开采巷道的地裂缝。由于疏干排放地下水,改变了地下水流的自然渗流、径流条件,水浮力消失,水的潜蚀作用使充填物流失,形成空洞,在真空吸蚀力和重力作用下也可造成塌陷。对采空区的治理主要是为了预防与控制地表残余沉陷的发生。
此类方法可细分为4 种:
(1)全部充填采空区支撑覆岩,以彻底消除地基沉陷隐患。充填法可分: 干石充填法、尾砂充填法、胶结充填法、注浆充填、水力充填和风力充填等。其中,以注浆法应用最广泛、效果最好;
(2)局部支撑覆岩或地面构筑物,减小采空区空间跨度,防止顶板垮落。常用的方法有注浆柱、井下砌墩柱和大直径钻孔桩柱或直接采用桩基法等;
(3)注浆加固和强化采空区围岩结构,充填采动覆岩断裂带和弯曲带岩土体离层、裂缝,使之形成一个刚度大、整体性好的岩板结构,有效抵抗老采空区塌陷向上发展,使地表只产生相对均衡的沉陷,以保证地表构筑物的安全;(4)采取措施。释放老采空区的沉降潜力法,在采空区地表未利用前,采取强制措施加速老采空区活化和覆岩沉陷过程,消除对地表安全有较大威胁的地下空洞。在沉陷基本稳定后再开发利用地表土地。常用方法有崩落法、堆载预压法、高能强夯法和水诱导沉降法等。大量开采矿产资源,为泥石流的产生提供了大量松散固体物质。也造成了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现象。在矿山建设和生产过程中,由于一方面开采矿产资源形成大量的矿山废弃物,特别是私人进行的无序开采,废弃物随意堆放在山坡上。另外开采矿产资源及修筑运输道路对山坡植被造成较大的破坏,切坡不当、废矿井陷落引起的地面崩塌等因素可使沟内土量剧增,使地表径流系数大大增加,洪峰流增加,进入雨季在地表山洪冲刷下,大量松散物质在雨水浸润饱和液化后而发生的因过度充水而引起下滑,便暴发泥石流。此种泥石流称为矿山泥石流。矿山泥石流具有源地集中,松散固体物质充足,破坏和淤埋能力很强的特点。一旦暴发严重危害农田和下游居民生命财产安全。为此,对其防治首先应纳入矿山建设总体规划中,主要是合理选择好排土场,并在建设阶段列出泥石流防治工程项目,在基建和采矿过程中根据需要分期分批实施,以防止泥石流灾害;选择恰当的采矿方式并选择好排土场类型。在治理措施方面,应在整个泥石流流域内,采用蓄水、拦挡、改土、排导和造林等多种措施。上游采用蓄水和引水隧洞等措施。将上游清水水流引走,使水流与松散堆积体脱离接触,以避免泥石流的形成;并修建拦挡坝,以拦截形成泥石流体的物质来源。中游采用挡土墙或土钉墙等措施,防止泥石流体对道路农田和房屋建筑的破坏。下游采用排导工程,包括排导沟等措施,将泥石流安全地排入大河,或堆积于堆积扇下部,以保护下游地区的公路、村镇或农田的安全。边坡的维护和整治是预防崩塌和滑坡及泥石流的有效措施。首先应查明引起变形破坏的主要因素和变形破坏机制,针对不同的破坏因素采用不同的措施。如排水、削坡、边坡加固等措施。废石、废土、矸石固体废弃物堆放侵占大量土地资源,污染水土体化工、黑色金属矿山中,尾矿的量要占矿石量的50% ~80%;有色金属矿山中,尾矿量则要占到70% ~95%;而在黄金、钼、钨、钽、铌等稀有金属矿山中尾矿量更是占到99% 以
上,几乎可以说是来多少矿石就得丢出去多少尾矿,尾矿量是十分巨大的。矿山尾矿的综合利用首先就是尾矿的资源利用、开发。尾矿作为一种原料、材料已得到一些实际利用。用作建筑材料,尾矿作为建筑材料需要非常慎重的考虑,要对尾矿的化学成分进行详细分析,看是否存在对人体健康不利的物质。利用尾矿作为矿山井下充填的材料,现在已经取得很多成功的经验,许多矿山都在应用。这使矿山的尾矿资源利用程度和开采率大大提高,减少了尾矿的堆存量,同时又将尾矿这一资源保存在地下,以利今后重新开采、利用。利用尾矿进行造地、复垦造田,对于在含有一定有害物质的尾矿上种植作物,主要是针对不同的尾矿,采用不同的化合方式、生物分解方式等多种方式处理,消除尾矿中的有害物质,使之变有害为无害,然后进行农作物种植栽培。由于各种金属精矿的价格大幅上扬,而早期的尾矿库中尾矿金属品位都比较高,现在很多矿山都在对老尾矿库中的尾矿进行重新选矿的工作。但在挖掘库内尾矿时,一定要考虑尾矿库的整体稳定,暴雨时的排洪路径和能力,避免在挖掘过程中库区出现垮塌、垮坝、洪水漫顶等危险情况,避免造成人员伤亡和对环境大的破坏。挖掘出的尾矿经选别后的剩余尾矿要有安全的堆存地方,或者再进入原尾矿库,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总之,尾矿的堆存和利用,对环境都会有一定的影响,因此须尽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和破坏。采用拦水坝工程、地表排水工程、边坡整理工程、覆土工程、生物工程等治理措施对废弃的尾矿库进行环境恢复治理;实施排水工程,加大库区排水能力。一些矿山特别是金属硫化物矿由于氧化分解,释放重金属离子和SO2-、Fe3+、Fe2+ 存在及pH 值降低大大加速了金属硫化物分解和重金属元素的沉淀。对环境造成污染的研究,酸性废水防治技术包括:碱性物质中和,湿地处理系统,铁氧化细菌隔离,显微密封技术和覆盖技术等等。首先应了解酸性废水的地球化学特点及演化机制,根据酸性废水的化学特性来选择合理的治理方法。
4、地面塌陷和废弃矿井整治 4.1.地面塌陷的整治和利用
地表下沉和塌陷是地下开采、尤其是地下采矿普遍出现的土地破坏问题。通常,地表塌陷区的边界超出地下的对应采空区的边界范围,塌陷面积大于采空区面积,体积约为采出矿石体积的60% ~70%。恢复由此破坏的土地面积对保护矿山环境和利用土地资源是极为重要的。
(1)对于塌陷的水淹区域,可用作农业灌溉、发展渔业及其他养殖业,以及 改建为水陆公园。
(2)开发利用煤矸石,化害为利。在暂不能利用的情况下,用煤矸石填充塌 陷区。这样,煤矸石不需另占地面,填充的塌陷区可再种植或作其他用途,同时 减少或消除塌陷区和废石堆对环境的污染;若经周密规划,则可变荒芜之地为风 景宜人、工农业兴旺的良好场地。
(3)可以利用塌陷区作为固体废物的储存场所,特别是在煤矿区附近都建
有大型火力发电厂,可利用塌陷区来储存粉煤灰;在金属矿山中,塌陷区亦可作 为废石堆存放区。
应该注意,当地表塌陷区与地下水或地表水体相通时,不要因充填而造成水 体的污染。
4.2.废弃矿井、地面设施的整治和利用
报废矿井的地面遗留有道路、管道、建筑物以及井筒、井架等生产、生活设 施。应结合矿山地理位置、地形条件、当地经济状况等因素,进行整治和综合利 用。矿区内的铁路、公路和一些专用建筑物,常常随它们服务的矿山报废而失去
其原来的作用,应尽量使这些设施和建筑物在发展乡镇企业和振兴地区经济中 发挥作用。而那些专用的结构物,如井架等,应予拆除,使矿山面貌转变为符合当地生态环境功能的场所。历史上遗留下来的老矿区,往往没有井筒平面布置图纸,增加了处理上的困难,这样的井筒及其他出口,必须可靠地封闭,消除危险隐患。对新近采完关闭的矿井,如果没有专门用途及可靠的安全保证,亦应密闭井筒及平峒口。应当指出,对废弃的地下矿井,应该周密地做出适当处理,以免发生地面沉降或塌陷。同时,还应保存完整的技术资料(如井上、井下对应位置图、巷道布置、采空区大小及位置等等)。5.土地复垦与土地治理
矿山开采占用土地问题不仅带来了严重的社会问题和经济问题。同时还破坏了自然景观,造成区域环境质量状况不断下降。采掘工业特别是露天开采,在很大程度上破坏了原来稳定的土壤和植被,使水土容易流失。隆起的排土场往往是人工泥石流的祸源,矿岩爆破时产生剧烈的冲击波和噪声,爆破和搬运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粉尘;干枯的尾砂池更是人造的小沙漠,成为严重的污染源;酸性、有毒或含有各种化学成分的废水排放,污染了矿区地面、地下水体和游河道,含硫废石堆的风化自燃,排放出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给矿区及其周围带来了大面积的破坏和人畜的伤亡。通过复垦,使被破坏了的土地可以重新得到有效的利用。在矿山建设中,由于矿山企业不同于一般加工企业那样可以任意选场地,往往要受资源埋藏条件的限制,难以避开人多地少地区和沃土良田。因此,矿产资源的开发不但占地面积要大,而且难免要破坏耕地、森林等资源。特别是露天开采,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范围更大,使相当大区域的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导致耕地和农业的重大损失。另一方面,大部分采掘后遗留下来的废弃地(如废石场、尾矿坝等)通过治理与复垦,可再用于农业、林业或作其他护环境和保持自然生态平衡。土地整理和复垦。一方面使被破坏了的土地不要再增加。另一方面,对已经被破坏了的土地尽快地进行复垦造田、绿化植被、恢复生态平衡和保护自然环境,使已废弃的土地重新恢复利用,发挥出更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四.结论
各个矿山由于矿石类型、赋存条件、开采方式、地质环境容量的不同,对矿山地质环境的破坏程度不同,因而治理方法、治理措施、治理思路应结合矿山实际情况确定。
参考文献: [1] 刘起霞, 李清波, 邹剑峰.环境工程地质[M].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011 [2] 何国清, 杨伦, 凌赓娣,等.矿山开采沉陷学[M].北京: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1.[3] 张丽萍, 唐克丽.矿山泥石流[M].北京:地质出版社, [4]
潘懋,李铁锋.环境地质学(修订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5] 罗元华,张梁,张业成.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方法[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8.[6] 朱良峰,殷坤龙.基于GIS技术的区域地质灾害信息分析系统研究[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