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葫芦岛市南票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工作总结
葫芦岛市南票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工作
进展情况的汇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根据会议安排,下面我把南票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进展情况做简要汇报:
一、项目安排情况
根据《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关于实施矿山地质环境重点工程的通知》(财建[2010]175号)、《关于组织申报2010年度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的通知》(财力建[2010]56号)等文件要求,我区委托北京宝地益联地质勘查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负责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的立项申报等有关技术服务事宜。《实施方案》通过财政部、国土资源部专家评审后,我区收到了相关批复文件和年度资金预算安排,2010年11月25日专项资金下达南票区财政局。
南票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批准立项后,南票区政府专门成立了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领导小组,由区长担任组长,副区长出任常务副组长,并抽调国土资源局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业务骨干组成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专项资金下达后,我们按照国土资源部530号文件及44号令,严格执行资金流转、监督、审查等制度,1切实做到专款专用,保障国家投资的每分钱都花在项目实施上。为确保项目区高水平建设,制定了项目进展情况月报制度,保障了项目快速稳妥推进。
根据我区地质环境具体情况,整个矿山地质环境治理范围为邱皮沟沉陷区(二期),项目规划、可研、实施方案的编制工作和地质勘查工作已经完成,2011-2012年度实施方案已经与有资质编制单位进行了对接,目前正在编制之中,施工图设计已经开始。
二、资金落实情况
2010年南票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预算1亿元,专项用于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作。目前,已经支出规划编制和可行性研究报告费用320.09万元;办公经费30万元;南票矿区宅基地复垦区域采煤沉陷稳定性分析研究报告费用27万元。
三、项目进展情况
2010年7月南票区矿山环境治理项目正式立项,同月《辽宁省葫芦岛市南票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实施方案》通过评审。
2010年8月10日,省人民政府《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抚顺等7个资源枯竭型城市矿山地质环境综合治理项目立项的批复》(辽政[2010]193号)文件下发。
2010年9月至12月,项目编制单位进行了为期2个月的地质环境调查和地质勘查工作,查明了调查区内的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等地质环境条件,查明了区内矿山地质环境的破坏程序,查明了区内矸石山的分布、高度、堆放量及地裂缝的分布、走向、宽度,地面塌陷的分布、形状、面积、深度、容积,查明了区内地质灾害隐患的分布、规模、影响因素等。测绘完成了邱皮沟沉陷区1:500地形图;编绘了邱皮沟矿区1:5000地质图;完成了《南票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矿山地质环境调查报告》。调查工作严格按照有关规范和标准进行,工作精度满足设计要求,为南票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规划及设计工作提供全面丰富的基础资料和研究成果。
2011年5月7日,省国土资源厅《关于下达2010年度葫芦岛市杨家杖子矿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等三个项目任务书的通知》(辽国土资项发[2011]43号)文件下发。
2011年6月21日,《南票矿区宅基地复垦区域采煤沉陷稳定性分析研究报告》通过专家评审论证。
2011年7月6日,在沈阳市召开了葫芦岛市南票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工程勘查及设计项目(招标编号:LNMD-112064HZ)招标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及有关法律法规和招标文件的规定,按照程序进行完毕,中标单位为北京宝地益联地质勘查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2011年7月28日,由省国土资源厅组织专家到南票区对矿山环境治理监理工程、监测工程及治理工程项目进行现场勘查,并通过了论证。待省厅批复后进行招投标。
目前,我区已基本完成了2010年度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区域内所涉及的拆迁与征地工作,为项目现场施工提供了前提和基础。
南票区人民政府
2011年10月9日
第二篇:葫芦岛市南票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作总结
2011年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考核评议制工作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根据省厅和市局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局国土管理实际,全面建立和推进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考核评议制,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针,坚持科学发展观,以建立“廉洁、高效、勤政、为民”的政府部门为目标,以建立和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考核评议制为手段,提高执法人员素质,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建立健全监督制约机制,完善执法,促进依法行政,确保法律、法规正确实施。
二、实施范围
凡在南票区行政区域内,具有国土资源行政执法职能的部门和机构,依照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实施本方案。
三、实施目标
总目标: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从严治政,从严管理,建设廉洁、高效、勤政、为民的政府职能部门。
具体目标:
1、加强组织领导。领导班子及其成员将抓好行政执法工作为任期内的重要职责,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法制机构。
2、行政执法权责明确。各业务股室执法主体资格符合法定条件,执行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具体行政执法权限与法律责任明确,并将其分解到各股室、队、所。
3、完善行政执法监督机制。建立健全法制监督体系,成立专门行政执法机构,即行政执法监督检查领导小组,建立各项监督制度,使行政执法监督行之有效。
4、行政执法队伍合格。努力培养政治素质好、业务素质高、作风正派的执法队伍,执法人员熟悉行政执法业务,积极履行法定职责,秉公、廉政、文明执法。
5、行政执法行为合法。实施各项行政执法行为要合法,认定的事实准确,证据充分确凿,适用法律法规正确,权限、程序合法,执法文书规范完备,行政复议或行政讼诉案件维持率高。
四、实施方法、步骤
此工作方案分为两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建立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考核评议制阶段。时间从7月10日至7月25日,主要完成以下工作:
1、明确行政执法依据。全面收集国土行政执法所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即包括专业法,又包括程序法)。
2、界定行政执法权责。依据执行的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明确行政执法及违法行政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3、分解行政执法职责。分局要依法将执法职责分解到三个股、监察大队和基层国土所。责任具体落实到人,并明确违法执法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及其法律后果。
以上内容均以表格形式(示范)
4、健全行政执法程序。国土资源要认真理清和健全各项行政执法行为应履行的程序,将其绘制成《行政执法程序流程图》向社会公开。
5、规范行政执法文书文本。分局行政执法依照程序和执法活动的需要,健全并完善各种行政执法文书。凡上级主管部门有统一文书标本的,一律使用统一的文书样本,未有统一样本的,根据行政执法程序的实际需要,制定相应的法律文书,并详列目录。
6、建立健全各项行政执法保障制度。要健立健全与行政执法责任和考核评议制相配套的制度。如: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执法公示制度、持证上岗和亮证执法制、立案领导审批制度,重大违法案件集体讨论制度、文明执法和廉政制度等。
7、制定考核标准。根据本部门行业特点,根据市国土局考评标准结合分局工作实际,制定考核评议制度,确立考核评议标准。
第二阶段:材料上报审批备案
撰写分局行政执法责任制及考核评议制工作方案,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的各种图、表及相关文字材料编制成册,一并报市局。
五、考核评议 为认真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按照方案的要求,认真开展考核评议。
1、在市局的指导下,分局行政执法监督检查小组按照执法责任制和考核评议制的要求开展自查(具体时间与市局行政执法检查同步进行)将自查结果以书面形式上报市局。
2、根据考评得分和日常管理各股、室、队、所执法情况分别作出等级、名次。
3、考评结果纳入机关、事业单位年终目标责任制考评的一项内容。
六、几点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建立和推行依法行政考核制度是国务院和省政府的明确要求,是对各级政府及行政执法部门依法行政、依法办事和水平的检验,是促进依法行政进程的重要举措。因此,要求各股、大队和基层所高度重视,股长、办公室主任、大队长和基层所长必须高度重视,认真抓好落实。
(二)严格执行,不走过场
各股、财务室、大队和基层所按照方案要求,对照本职工作认真自检自查、总结经验、查找不足、认真整改。
(三)严格奖惩、落实到位
建立健全依法行政激励机制,对行政执法绩效突出的执法机构及行政执法人员年终予以表彰及物资奖励,对在行政执法过程中不作为、乱作为或行为过错的,要按照市政府部门首长问责暂行办法和市政府行政执法错案和行政违法行为责任追究暂行办法,视过错程度、危害大小、情节轻重,分别给予批评教育、离岗培训,取消执法资格直至调离执法岗位。
葫芦岛市国土资源局南票分局 二O一一年七月二十二日
第三篇: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管理办法(试行)
S市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管理办法
(试
行)
第一条 为加强全市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管理,确保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作的有序开展,根据《湖南省地质环境项目管理暂行办法》(湘国土资办发[2010]36号)、《湖南省地质环境治理项目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湘国土资发[2010]8号)等文件的规定,结合我市地质环境治理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是集矿山地质灾害治理、生态环境修复以及矿山废弃地综合利用为一体的专项工程,工程性质属地质灾害治理工程。
第三条 本办法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利用各级财政资金或者社会资金开展的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以下简称“项目”),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负责全市的项目实施和监督管理,市财政部门负责项目预算的审查、资金的拨付和监督管理。
第四条 项目管理遵循以下原则:
(一)统一规划、分步实施:
(二)因地制宜、统筹安排:
(三)规范操作、提高效率;
(四)分级管理、各司其职。
第五条 项目承担单位为市人民政府,项目承担单位负责项目的组织实施,并对项目建设履行项目法人责任。
第六条 项目必须符合国家、省、市有关政策和支持方向;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及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规划;治理目标明确,治理技术科学,实施计划可行,投资测算合理。
第七条 市财政支持项目、社会资金投资立项,由市国土资源局会同项目所在地的乡镇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街道办事处)依据本市的治理规划和计划组织申报。
第八条 市财政支持项目、社会资金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设计由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和市财政局委托具备相应设计资质的单位编制,并由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负责组织专家论证。
第九条 承揽市内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项目的施工单位,必须具备相应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资质,并在省国土资源厅登记备案。
第十条 实施项目工程监理制度。项目工程监理单位代表项目承担单位对工程质量、进度、投资实施监理,并承担监理责任。
主要单项工程的施工,应由具备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监理资质的单位进行监理。涉及生态环境修复的项目监理可联合具有园林绿化相关资质单位共同承担。
项目工程监理单位由市国土资源部门和市财政局采取招标形式或直接委托形式来确定。
第十一条 项目承担单位应依法对市财政支持项目进行公开招标,社会资金投资的项目在经各投资主体同意并报市政府批准后,可由投资主体依法直接发包。项目施工的发包应实行招标形式。
第十二条 项目施工招标应当具备下列条件:招标人已经确立;设计及项目预算已经审查论证通过;招标范围、招标方式和招标组织形成已履行审批手续;资金已经落实、项目具备开工条件。
条十三条 项目施工招标人为项目承担单位。项目承担单位根据自身技术力量可以自行组织招标,也可以委托有资质的单位代理组织招标,招标应符合现行的法律法规。
项目施工应当公开招标,发布招标公告,邀请不特定的法人或其他组织投标,招标公告须在市级以上媒体发布。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市政府批准可进行邀请招标,招标人应当向三家及以上具备招标项目的实施能力、资信良好和具备业绩的特定的法人发出投标邀请书:
(一)单项施工合同标额在50万元以下的工程;
(二)受自然地域或环境限制;
(三)项目技术工艺复杂或有特殊要求,只有几家潜在投标人可供选择。
第十四条 项目施工投标时,提交投标文件的投标人不得少于三家。少于三家的,招标人应当依法重新组织招标。
参与项目前期论证、方案设计的法人在公开、公平、公正的前提下可参与项目的施工投标。
第十五条 项目招标的评标办法应采用综合评估法。商务部分占总评分的30—40%,技术部分、企业资信、业绩占总评分的60-70%。
第十六条 项目评标由评标委员会完成。评标委员会由项目承担单位、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财政局和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专家(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评标专家库随机抽取的人员)共同组成,其中技术、经济等方面的专家不得少于成员总数的三分之二。
第十七条 评标委员会完成评标后,应当向项目承担单位提出书面评标报告,并抄报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
项目承担单位可以授权评标委员会直接确定中标人。第十八 条中标人确定后,应当向中标人发出中标通知书,并在30个工作日之内签订施工合同。
中标人不得向他人转让中标项目,也不得将中标项目拆分后向他人转让。按照合同约定或者经招标人同意,可以将中标项目的非主体、非关键性工作分包给具备相应资格的他人完成,接受分包的人不得再次分包。
第十九条 项目实行履约保证金制,履约保证金一般为
项目总造价的5%左右。
第二十条 项目承担单位在项目工程施工前应在项目市设立公示牌,公布项目工、基本情况,接受监督。
第二十一条 项目承担单位必须严格按照经批准的项目设计书,组织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施工。
市国土资源部门应加强对项目实施的指导、检查和监督,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项目设计、投资预算一经确定,原则上不作调整。如遇特殊情况确需调整的,应按照相关程序审核,并报原批准机关批准。
第二十二条 项目应在规定的实施期限内完成。项目完成后项目承担单位应做好验收准备工作,提交验收申请。
项目未按期完成,项目承担单位和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应根据项目合同的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第二十三条 项目验收一般分竣工验收和交付验收。竣工验收、交付验收由项目承担单位报相应的国土资源部门组织。
第二十四条 项目验收按以下程序进行:
(一)施工单位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照技术要求和标准,全面进行自查自检,自认工程符合要求、具备验收条件的,可向项目承担单位和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申请工程竣工验收,同时递交工程竣工验收申请报告。
(二)工程项目监理单位根据工程竣工情况应及时向项目承担单位和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提交工程竣工验收申请监理报告。
(三)项目承担单位和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在收到工程竣工验收申请报告后,按项目管理权限向相应的项目主管部门提交竣工验收申请。
(四)项目主管部门受理验收申请后,应及时组成治理工程验收组,明确职责和分工,确定验收日期及验收方案,实施验收。
第二十五条 项目验收时,项目承担单位必须提交以下资料:
(一)项目立项批准文件;
(二)项目设计方案及审查论证意见;
(三)项目中标通知书、项目合同;
(四)工程参加单位相应的资质复印件;
(五)开工报告、施工日志、工程竣工图、工程施工总结;
(六)监理单位工程监理报告
(七)施工质量评定及验收评定表;
(八)重大质量事故处理资料;
(九)与工程有关的影像图片资料;
(十)工程进度付款凭证复印件及其汇总表,工程费用
调整文件及其批准意见,工程决算及审计报告;
(十一)项目承担单位和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对工程验收的意见;
(十二)其他必须提供的有关文件。
第二十六条 项目验收后,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市财政部门应将项目实施情况、资金使用情况和验收情况及时上报。项目验收不合格的,应责令项目承担单位限期整改。规定期限内不整改到位的,应追回项目投资。
第二十七条 项目承担单位应做好项目成果档案管理工作,并按要求汇交成果档案。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负责接收项目成果档案。
第二十八条 项目承担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工程监理单位及其他与工程安全生产有关的单位,必须遵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规定,保证工程安全生产,依法承担工程安全生产责任。
第二十九条 对工程项目实行跟踪审计制度,审计部门由市财政、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聘请具有相应资质的中介机构组织实施。
第三十条 项目资金的拨付。
(一)前期费用的拨付。前期费用指地面附着物补偿、协调管理费及治理方案编制设计费。地面附着物补偿,由市财政、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评估机构进行
评估。并出具评估报告报市财政、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核准后按实予以补偿;协调管理费用按1000元/亩由项目承担单位包干使用。
(二)工程费用的支付,工程项目竣工验收并经审计结束后,支付工程款的80%,剩余20%作为项目维护费待交付验收通过后(竣工验收后二年)再行支付。
(三)矿山环境治理过程中余量资源的宕口,其余量资源经评估后由项目承担单位组织竞拍,所得收入冲抵项目工程款。
第三十一条 各有关镇财政所应对项目资金实行单独核算、专款专用,财政部门应切实加强项目资金的使用管理和监督,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项目实施和资金使用管理情况的检查,追踪问效,实行绩效评价。
第三十二条 项目设计、监理、施工单位弄虚作假的,施工单位发生严重工程质量事故的,工程验收不合格的,转让或分包主体、关键性工程的,除按有关规定和合同约定处理外,停止在市内从事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的相关业务。
第三十三条 严格执行国家治理商业贿赂的规定,对在项目管理中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玩忽职守,截留、挤占和挪用项目经费的,一经发现,依照《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分条例》《江苏省财政监督办法》等法律法规予以处理。
第三十四条 本办法由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市财政局
负责解释。
第三十五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行。
第四篇:《湖北省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管理暂行办法》
附件1:
湖北省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我省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管理工作,依据国土资源部《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和《湖北省地质环境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我省行政区域内中央财政支持或省级财政支持开展的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
第三条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是指采用工程措施、生物措施等对已破坏的矿山地质环境进行修复治理的工程项目。主要治理因矿产资源开采等活动造成的矿区地面塌陷、地裂缝、崩塌、滑坡、泥石流,含水层破坏,地形地貌景观破坏等矿山地质环境问题。
第四条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合同管理制、质量验收和责任追究制。
第五条 承担我省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的勘查、设计、施工、监理单位,必须具有相应的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勘查、设计、施工、监理资质。项目涉及生态环境、园林绿化等不同类型工程的可联合具有相关资质的单位共同承担。
承担中央财政支持项目的单位必须具有甲级相应资质,承担省级财政支持项目必须具有乙级以上相应资质。
第六条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实行分级管理制度。省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负责组织中央财政支持项目的立项申报、省级财政支持项目的审批,负责组织省级以上财政支持项目勘查、设计的审查、竣工验收,负责项目的监督管理。
各市(州)、县(市、区)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负责本辖区内项目申报、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等工作。
项目承担单位为项目所在地县级及以上国土资源部门或专门成立的项目管理机构,负责本辖区内项目的组织实施。
第七条 在我省从事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的勘查、设计、施工、监理工作的单位,应在省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进行资质备案和项目登记。
第八条 对在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实施过程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省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给予表彰或奖励。
第二章 立项与申报
第九条 项目申报必须符合中央和省级财政支持开展的资源枯竭型城市和重点治理区范围内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的有关政策,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及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规划;治理目标明确,治理技术科 学,实施计划可行,投资测算合理。
各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应制定本辖区内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计划,并按计划申报。
第十条 成功申报省级以上财政支持的项目,实行项目经费补助制度,勘查(含调查)项目补助不低于50%,治理项目不低于30%。
第十一条 项目申报由项目所在地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负责,组织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并上报省国土资源主管部门。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由项目申报单位委托具有相应设计资质的单位编制。
第十二条 申报中央财政支持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省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会同相关部门组织初审后,报国土资源部。根据中央财政支持项目批准文件,省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向项目承担单位下达项目任务。
申报省级财政支持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省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审查,下发项目批准文件。
第三章 勘查与设计
第十三条 项目承担单位根据批准的项目任务,委托具有相应设计资质的单位编制项目设计,并报省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审查。
第十四条 项目设计前,应在收集资料的基础上进行相 应阶段的地质勘查工作,开展必要的地质测绘、物探、钻探等工作,编制勘查成果报告。
矿山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的重大项目勘查设计书,必须报省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组织审查。
第十五条 项目设计必须依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任务以及国家和行业的有关标准、规范进行编制。项目设计主要包括:项目目的任务、主要实物工作量、工期时限,相关施工图纸和预算书等。
第十六条 省级以上财政支持项目的勘查报告、项目设计由省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组织专家审查,形成专家组审查意见。省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依据专家组审查意见批复项目设计。
第十七条 审查专家组由地质环境、工程设计及概预算等方面的专家组成,成员从湖北省地质灾害防治专家库中随机确定。中央财政支持项目的专家组一般由5~7人组成,其它项目的专家组一般由3~5人组成。
第十八条 报告质量分为优良、合格与不合格三个等级,由审查专家组评定。不合格报告由编制单位补充工作、修改完善后重新送审。报告质量等级作为编制单位资质考核的依据。
第四章 组织实施
第十九条 项目施工单位通过公开招投标方式确定,中 央财政支持项目必须由甲级工程招标代理机构进行招标。
对矿山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社会影响大的重大项目,可由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以公开的方式确定项目的施工、监理单位。
同一单位或有隶属关系的单位,严禁承担同一项目的设计与施工、施工与监理工作。
第二十条 项目承担单位根据招投标文件及项目设计,与中标的施工单位签订施工合同。施工单位严格依据经批准的设计和施工合同,按程序组织施工,不得将承包的治理工程转包或违法分包。治理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规程规范和技术标准,确保工程质量。
第二十一条 监理单位通过招投标或协议委托方式确定。监理单位要严格履行监理合同,依照法律、法规、标准和技术规范进行施工监理,对工程项目承担监理责任。
第二十二条 项目承担单位在项目工程施工前应在项目区设立公示牌,公布项目名称、批准部门、资金数额、承担单位、施工期限以及设计、施工、监理单位等项目基本情况,接受公众监督。
第二十三条 项目承担单位严格按照经批准的项目设计组织项目实施,对工程进展、经费使用、工程质量等情况,以半年报和年报方式向上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报告。
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负责汇总项目实施情况,并 报国土资源部。
第二十四条 项目设计、投资预算一经批准,原则上不再作调整,在实施过程中如遇特殊情况确需调整的,应报项目批准部门审批。
第五章 验收与维护
第二十五条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在规定的施工期限内完成后,项目承担单位应做好验收准备工作,组织勘查、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按照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竣工验收的相关要求进行工程质量评定和自验。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验收质量等级划分为优良、合格。对于验收不合格的治理项目,承担单位必须组织整改,并重新进行竣工验收申请与验收。
第二十六条 自验合格后,承担单位向省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申请项目竣工验收。验收时,应提交以下资料:
(一)项目立项批准文件及任务书;
(二)经批准的项目设计;
(三)项目中标通知书及合同;
(四)工程参加单位相应的资质复印件;
(五)开工报告、施工日志、工程竣工图、施工总结;
(六)工程监理报告;
(七)施工质量评定及验收评定表;
(八)重大质量事故处理资料;
(九)项目成果数据库(包括工程有关的影像图片资料);
(十)工程进度付款凭证复印件及其汇总表,工程费用调整文件及其批准意见,工程决算及审计报告;
(十一)承担单位对工程验收的意见和竣工总结报告;
(十二)其他必须提供的有关文件。
第二十七条 省级以上财政支持项目由省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组织竣工验收,中央财政支持项目的验收结果报国土资源部备案。
第二十八条 项目竣工验收完成后,项目承担单位应按项目工程档案整理的有关要求做好归档工作。
工程档案由项目所在地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保存,项目立项审批、勘查、设计、竣工图、竣工验收总结及工程资金管理等重要工程档案同时汇交至省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审核后提交省国土资源厅资料馆存档。
第二十九条
项目验收后的工程维护与监测,由项目承担单位或项目所在地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指定的单位负责。
第六章 资金管理
第三十条 项目资金实行单独核算、专款专用,不得截留、挤占、挪用。
第三十一条 项目承担单位按照项目进展情况拨付项目资金,各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做好跟踪检查、监督和管理 工作。
第三十二条 项目竣工后项目承担单位应委托具有资质的审计中介机构进行项目决算审计,并接受审计部门或上级部门的审计检查。
第七章 监督管理
第三十三条 各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应加强项目监督管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定期或不定期开展项目实施情况检查。
第三十四条 对转让或违法分包项目主体工程、有重大工程质量事故、工程验收不合格等严重问题的责任单位,视情节轻重采取限期整改、通报批评、取消资质备案登记等处罚。
对项目投资计划执行不力,擅自变更项目内容或不按项目设计方案实施,挤占、挪用、截留、滞留建设资金或不落实配套资金的项目承担单位,进行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暂停项目申报。
有违法行为的移交相关部门依法予以处理。
第八章 附则
第三十五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三十六条 省级以下地方财政项目、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备用金或其它社会资金的项目参照本办法执行。第三十七条 本办法由湖北省国土资源厅负责解释。
第五篇:《江苏省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管理暂行办法》
江苏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印发《江苏省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苏国土资发〔2007〕234号)
各市国土资源局:
为加强全省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管理,确保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作的有序开展,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关于加强废弃露采矿山环境整治工作的意见》(苏政办发〔2005〕8号)、《江苏省省级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和价款使用管理办法》(苏财建〔2006〕76号)等的规定,制定了《江苏省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现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执行中有何问题,请及时反馈。
江苏省国土资源厅
二ОО七年六月二十九日
江苏省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条 为加强全省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管理,确保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作的有序开展,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关于加强废弃露采矿山环境整治工作的意见》(苏政办发〔2005〕8号)、《江苏省省级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和价款使用管理办法》(苏财建〔2006〕76号)等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是集矿山地质灾害治理、生态环境修复以及矿山废弃地综合利用为一体的专项工程,工程性质属地质灾害治理工程。
第三条 本办法适用于全省范围内的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以下简称“项目”)。第四条 项目管理遵循以下原则:
(一)统一规划,分步实施;
(二)因地制宜,统筹安排;
(三)规范操作,提高效率;
(四)分级管理,各负其责。第五条 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负责本辖区内的项目实施管理工作。省国土资源厅负责全省范围的项目管理和监督,国家、省财政支持项目的立项、设计审查和验收;市、县国土资源局负责本辖区内项目的实施和监督管理。
第六条 建立项目评审评标专家库,省、市两级专家库分别由省、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管理,市级专家库应报省国土资源厅备案。
第七条 实行项目库管理。经专家审查通过的项目纳入项目备选库。定期维护,滚动管理。第八条 项目承担单位应为项目所在地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经委托的国土资源管理部门。
项目承担单位负责项目的组织实施,并对项目建设履行项目法人责任。
省属以上在采的国有矿山企业申请财政支持的项目、其他矿山使用本企业缴纳的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进行治理的项目,项目承担单位可以为该矿山企业。
第九条 项目必须符合国家、省有关政策和支持方向;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及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规划;治理目标明确,治理技术科学,实施计划可行,投资测算合理。
第十条 项目承担单位依据江苏省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规划和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立项指南要求申报国家、省级财政支持项目。
省级以下地方财政支持项目、社会资金投资项目立项,由项目所在地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依据本地区的治理规划和计划组织实施,立项审查结果报省国土资源厅备案。
涉及禁采区内确需以修复式开采方式进行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的项目,应依法履行报批手续。
第十一条 申报国家、省财政支持的项目必须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应由项目承担单位委托具备相应乙级以上设计资质的单位编制。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包括:项目的目的意义,实施方案和期限,技术路线和方法,投资概算,申请财政资金数额及使用方向,项目实施的保障措施,预期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项目实施的风险与不确定因素等。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应依据《江苏省露采矿山环境整治技术要求》(试行)和有关规定编制。
第十二条 申报国家财政支持项目由省国土资源厅、财政厅对可行性研究报告初审后报财政部、国土资源部;申报省财政支持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由省国土资源厅、省财政厅组织立项审查。
第十三条 经批准的国家、省财政支持项目,由项目承担单位委托具备相应乙级以上设计资质的单位,依据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项目设计,报省国土资源厅组织专家论证。
省级以下地方财政支持项目、社会资金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设计由项目承担单位委托具备相应设计资质的单位编制,并由项目所在地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负责组织专家论证。
第十四条 承揽本省辖区内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项目的施工单位,必须具备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资质,并在省国土资源厅登记备案。
国家、省财政支持的工程施工项目,施工单位必须具备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乙级以上资质,同时具备在近三年内承担过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且项目验收结论为合格以上的相关业绩。
第十五条 实施项目工程监理制度。项目工程监理单位代表项目承担单位对工程质量实施监理,并承担监理责任。
主要单项工程的施工,应由具备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监理资质的单位进行监理。涉及生态环境修复的项目监理可联合具有园林绿化相关资质单位共同承担。
第十六条 项目承担单位应依法对各级财政支持项目进行公开招标,社会资金投资的项目在报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批准后,可由投资主体依法发包。
项目规划、可行性研究报告、设计方案的编制可实行招标形式或直接委托形式;项目监理工程的发包可实行招标形式或直接委托形式;项目施工的发包应实行招标形式。
第十七条 项目施工招标应当具备下列条件:招标人已经确立;设计及项目预算已经审查论证通过;招标范围、招标方式和招标组织形式已履行审批手续;资金已经落实、项目具备开工条件。
第十八条 项目施工招标人为项目承担单位。项目承担单位根据自身技术力量可以自行招标,也可以委托有资质的单位代理组织招标,招标应符合现行的法律法规。
项目施工应当公开招标,发布招标公告,邀请不特定的法人或其他组织投标,招标公告须在县级以上媒体发布。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项目所在地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批准可进行邀请招标,招标人应当向三家及以上具备招标项目的实施能力、资信良好和具备业绩的特定的法人发出投标邀请书:
(一)单项施工合同标的额在50万元以下的工程;
(二)受自然地域或环境限制;
(三)项目技术工艺复杂或有特殊要求,只有几家潜在投标人可供选择。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将项目化整为零或者以其他任何方式规避招标。
第十九条 项目施工投标时,提交投标文件的投标人不得少于三家,少于三家的,招标人应当依法重新组织招标。
参与项目前期论证、方案设计的法人在公开、公平、公正的前提下可参与项目的施工投标。
第二十条 项目招标的评标办法应采用综合评估法。评标办法,商务部分占总评分的30-40%,技术部分、企业资信、业绩占总评分的60-70%。
第二十一条 项目评标由评标委员会完成,评标委员会由项目承担单位和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专家共同组成,其中技术、经济等方面的专家不得少于成员总数的三分之二。
评标委员会设负责人的,评标委员会负责人由评标委员会成员推举产生或者由招标人确定。
评标委员会成员名单应于开标前确定。评标委员会成员名单在中标结果确定前应当保密。
第二十二条 评标委员会完成评标后,应当向项目承担单位提出书面评标报告,并抄报相应的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评标报告由评标委员会全体成员签字。对评标结论持有异议的评标委员可以书面方式阐述其不同意见和理由。
项目承担单位可以授权评标委员会直接确定中标人。
第二十三条 中标人确定后,应当向中标人发出中标通知书,并在30个工作日之内签订合同。
项目合同可以使用国家和省发布的示范文本,也可根据实际重新拟定,但必须符合现行的法律法规的要求。项目合同应报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备案。
中标人不得向他人转让中标项目,也不得将中标项目拆分后向他人转让。按照合同约定或者经招标人同意,可以将中标项目的非主体、非关键性工作分包给具备相应资格的他人完成,接受分包的人不得再次分包。
第二十四条 项目实行履约保证金制,履约保证金一般为项目总造价的5%左右。项目维护费一般为项目总造价的20%左右。
第二十五条 项目承担单位在项目工程施工前应在项目区设立公示牌,公布项目基本情况,接受监督。第二十六条 项目承担单位必须严格按照经批准的项目设计书,组织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施工。
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应加强对项目实施的指导、检查和监督,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对国家、省财政支持项目的实施进度、成本和质量控制等进展情况,应定期上报。
项目设计、投资预算一经确定,原则上不作调整,如遇特殊情况确需调整的,应按照相关程序审核,并报原批准机关批准。
第二十七条 项目应在规定的实施期限内完成。项目完成后,项目承担单位应做好验收准备工作,提交验收申请。
项目未按期完成,项目所在地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应根据项目合同的相关规定进行处理,处理情况应及时上报。
第二十八条 项目验收一般分竣工验收和交付验收。竣工验收由项目承担单位组织。交付验收,国家、省财政支持的项目由省国土资源厅组织,省级以下地方财政支持的项目和社会资金投资项目由项目所在地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组织。
第二十九条 项目验收按以下程序进行:
(一)施工单位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照技术要求和标准,全面进行自查自检,自认工程符合要求、具备验收条件的,可向项目承担单位申请工程竣工验收,同时递交工程竣工报告。
(二)项目承担单位在收到工程竣工报告后,按项目管理权限向项目主管部门提交验收申请。
(三)项目主管部门受理验收申请后,应及时组成治理工程验收组,明确职责和分工,确定验收日期及验收方案,实施验收。
第三十条 项目验收时,项目承担单位必须提交以下资料:
(一)项目立项批准文件;
(二)项目设计方案及审查论证意见;
(三)项目中标通知书、项目合同;
(四)工程参加单位相应的资质复印件;
(五)开工报告、施工日志、工程竣工图、工程施工总结;
(六)监理单位工程监理报告;
(七)施工质量评定及验收评定表;
(八)重大质量事故处理资料;
(九)与工程有关的影像图片资料;
(十)工程进度付款凭证复印件及其汇总表,工程费用调整文件及其批准意见,工程决算及审计报告;
(十一)项目承担单位对工程验收的意见;
(十二)其他必需提供的有关文件。
第三十一条 项目验收后,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应将项目实施情况、资金使用情况和验收情况及时上报。财政支持项目资金如有结余,应按原拨款渠道上缴。
项目验收不合格的,应责令项目承担单位限期整改。规定期限内不整改的,应追回项目投资。
第三十二条 项目承担单位应做好项目成果档案管理工作,并按要求汇交成果档案。省国土资源厅负责接收国家、省财政支持项目的成果档案;市、县级国土资源局负责接收本辖区内项目成果档案。
项目成果档案包括纸质文档和电子文档。
第三十三条 项目承担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工程监理单位及其他与工程安全生产有关的单位,必须遵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规定,保证工程安全生产,依法承担工程安全生产责任。
第三十四条 项目资金实行单独核算、专款专用,项目承担单位应切实加强项目资金的使用管理和监督,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项目实施和资金使用管理情况的检查,追踪问效,实行绩效评价。
第三十五条 严格执行项目审计制度,在项目实施中期和竣工时,项目承担单位应主动接受审计部门和上级部门委托的审计单位进行审计,有条件的地方可实行跟踪审计。第三十六条 项目管理应实行回避制度,项目参加人员和技术顾问、专家,以及其他有可能影响公正的人员,在项目立项论证、设计审查、项目招标、野外验收等环节中应当回避。
第三十七条 项目设计、监理、施工单位弄虚作假的,施工单位发生严重工程质量事故的,工程验收不合格的,转让或分包主体、关键性工程的,除按有关规定和合同约定处理外,停止该单位在省内从事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的相关业务。
第三十八条 严格执行国家治理商业贿赂的规定,对在项目管理中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玩忽职守,截留、挤占和挪用项目经费的,一经发现,依法予以处理。
第三十九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发布部门:江苏省其他机构 发布日期:2007年06月29日 实施日期:2007年06月29日(地方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