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收资产评估管理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5篇范文

时间:2020-10-14 12:20:3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征收资产评估管理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征收资产评估管理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

第一篇:征收资产评估管理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

征收资产评估管理的指导意见

为切实加强我区征收资产评估工作的管理,建立健全征收资产评估管理制度,确保征收资产补偿准确合理,根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评估办法》(建房〔2011〕77 号)、《珠海市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办法的通知》(珠府〔2017〕75 号)、《珠海市征收(征用)土地青苗及地上附着物补偿办法》(珠府〔2018〕43 号)等相关法律法规的程序和标准,特制订本意见。

一、国有土地上资产评估,按照《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评估办法(建房〔2011〕77 号)》、《珠海市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办法的通知》(珠府〔2017〕75 号)文件执行;集体土地上资产评估,按照《珠海市征收(征用)土地青苗及地上附着物补偿办法》(珠府〔2018〕43 号)文件执行。

二、对需要资产评估的,评估机构应由属地镇街与被补偿人协商选定,并签订书面委托合同,如在规定时间内协商不成的,采取摇号、抽签等随机方式确定。

三、属地镇街、被补偿人、评估公司三方必须到征收现场实地丈量确认,做好相关登记及取证保存工作,并经三方确认无误后签字,对于三方不能达成一致认定意见的资产,由属地镇街与被补偿人共同选定有资质的专业机构进行认定。

四、评估机构按照评估委托对资产依法进行评估。评估机构或者评估师有下列情形的,应当回避:

(一)是委托评估的当事人或者当事人的亲属;(二)与征收当事人有利害关系的;(三)与征收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评估的。

评估机构不得串通一方当事人,损害另一方当事人的利益。征收当事人不得以任何理由阻挠评估机构独立、客观、公正地开展评估活动。

五、对同一征收范围内同一被补偿人的资产评估,原则上由一家评估机构承担。涉及资产数额较大的,可以由两家评估机构共同承担。

六、评估机构应当在约定期限内出具征收补偿初评报告,双方无意见的,出具正式的评估报告。

七、被补偿人或者属地镇街对评估结果有异议的,应当自收到评估报告之日起 10 日内,向评估机构申请复核评估。

申请复核评估的,应当向原评估机构提出书面复核评估申请,并指出评估报告存在的问题。

原评应当重新出估机构应当自收到书面复核评估申请之日起 10 日内对评估结果进行复核。复核后,改变原评估结果的,具评估报告;评估结果没有改变的,应当书面告知复核评估申请人。

被补偿人或者属地镇街对原评估机构的复核结果有异

议的,应当自收到复核结果之日起 10 日内,委托珠海市房地产价格评估专家委员会申请鉴定。

评估专家委员会应当自收到鉴定申请之日起 10 日内,对申请鉴定评估报告的评估程序、评估依据、评估假设、评估技术路线、评估方法选用、参数选取、评估结果确定方式等评估技术问题进行审核,出具书面鉴定意见。

被补偿人对评估仍有异议的,按照《珠海经济特区土地管理条例》或《珠海市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办法的通知》(珠府〔2017〕75 号)有关规定执行。

八、区征收部门指导属地镇街在日常征收工作中,应加强征收补偿政策宣传,通过专题培训、网站微博信息发布等形式,切实提高我区土地征收队伍的政策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

请各单位认真贯彻执行,实施过程中遇到问题,请径向区征收办反映。

珠海市斗门区人民政府 2019 年 1 月

第二篇: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

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外汇局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

(征求意见稿)

近年来,我国资产管理业务快速发展,在满足居民和企业的投融资需求、改善社会融资结构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存在部分业务发展不规范、多层嵌套、刚性兑付、规避金融监管和宏观调控等问题。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为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统一同类资产管理产品监管标准,有效防范和控制金融风险,引导社会资金流向实体经济,更好地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基本原则】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主要遵循以下原则:

(一)坚持严控风险的底线思维,把防范和化解资产管理业务的风险放到更加重要的位臵,减少存量风险,严防增量风险。

(二)坚持服务实体经济的根本目标,既充分发挥资产管理业务的功能,切实服务实体经济的投融资需求,又严格规范引导,避免资金脱实向虚在金融体系内部自我循环,防止产品过于复杂,加剧风险的跨行业、跨市场、跨区域传递。

(三)坚持宏观审慎管理与微观审慎监管相结合、机构监管与功能监管相结合的监管理念,实现对各类机构开展资产管理业务的全面、统一覆盖,采取有效监管措施,加强金 融消费者保护。

(四)坚持有的放矢的问题导向,重点针对资产管理业务的多层嵌套、杠杆不清、套利严重、投机频繁等问题,设定统一的标准规制,同时对金融创新坚持趋利避害、一分为二,留出发展空间。

(五)坚持积极稳妥审慎推进,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坚持防范风险与有序规范相结合,在下决心处臵风险的同时,充分考虑市场承受能力,合理设臵过渡期,把握好工作的次序、节奏、力度,加强市场沟通,有效引导市场预期。

二、【资产管理业务定义】资产管理业务是指银行、信托、证券、基金、期货、保险资产管理机构等金融机构接受投资者委托,对受托的投资者财产进行投资和管理的金融服务。金融机构为委托人利益履行勤勉尽责义务并收取相应的管理费用,委托人自担投资风险并获得收益。

资产管理业务是金融机构的表外业务,金融机构开展资产管理业务时不得承诺保本保收益。出现兑付困难时,金融机构不得以任何形式垫资兑付。金融机构不得开展表内资产管理业务。

三、【资产管理产品】资产管理产品包括但不限于银行非保本理财产品,资金信托计划,证券公司、证券公司子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基金管理子公司、期货公司、期货公司子公司和保险资产管理机构发行的资产管理产品等。依据金 融监督管理部门颁布规则开展的资产证券化业务,不适用本意见。

四、【产品分类】资产管理产品按照募集方式的不同,分为公募产品和私募产品。公募产品面向不特定社会公众公开发行。公开发行的认定标准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执行。私募产品面向合格投资者通过非公开方式发行。

资产管理产品按照投资性质的不同,分为固定收益类产品、权益类产品、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产品和混合类产品。固定收益类产品投资于债权类资产的比例不低于80%,权益类产品投资于股票、未上市股权等权益类资产的比例不低于80%,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产品投资于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的比例不低于80%,混合类产品投资于债权类资产、权益类资产、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资产且任一资产的投资比例未达到前三类产品标准。

【明示产品类型】金融机构在发行资产管理产品时,应当按照上述分类标准向投资者明示资产管理产品的类型,并按照确定的产品性质进行投资。在产品成立后至到期日前,不得擅自改变产品类型。混合类产品投资债权类资产、权益类资产和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资产的比例应当在发行产品时予以确定并向投资者明示,在产品成立后至到期日前不得擅自改变。产品的实际投向不得违反合同约定,如需调整投资策略,与确定的投资性质产生偏离,应当先行取得投资者同意,并履行登记备案等法律法规以及金融监督管理部门规 定的程序。

五、【投资者】资产管理产品的投资者分为不特定社会公众和合格投资者两大类。合格投资者是指具备相应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投资于单只资产管理产品不低于一定金额且符合下列条件的自然人和法人。

(一)家庭金融资产不低于500万元,或者近3年本人年均收入不低于40万元,且具有2年以上投资经历。

(二)最近1年末净资产不低于1000万元的法人单位。

(三)金融监督管理部门视为合格投资者的其他情形。

合格投资者投资于单只固定收益类产品的金额不低于30万元,投资于单只混合类产品的金额不低于40万元,投资于单只权益类产品、单只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产品的金额不低于100万元。合格投资者同时投资多只不同产品的,投资金额按照其中最高标准执行。

六、【投资者适当性管理要求】金融机构发行和销售资产管理产品,应当坚持“了解产品”和“了解客户”的经营理念,加强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向投资者销售与其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相适应的资产管理产品。禁止欺诈或者误导投资者购买与其风险承担能力不匹配的资产管理产品。金融机构不得通过对资产管理产品进行拆分等方式,向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低于产品风险等级的投资者销售资产管理产品。

金融机构应当加强投资者教育,不断提高投资者的金融 知识水平和风险意识,向投资者传递“卖者尽责、买者自负”的理念,打破刚性兑付。

七、【金融机构及资管从业人员资质要求】金融机构开展资产管理业务,应当具备与资产管理业务发展相适应的管理体系和管理制度,公司治理良好,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和问责机制健全。

金融机构应当建立健全资产管理业务人员的资格认定、培训、考核评价和问责制度,确保从事资产管理业务的人员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行业经验和管理能力,充分了解相关法律法规、监管规定以及资产管理产品的法律关系、交易结构、主要风险和风险管控方式,遵守行为准则和职业道德标准。

对于违反相关法律法规以及本意见规定的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从业人员,依法采取处罚措施直至取消从业资格,禁止其在其他类型金融机构从事资产管理业务。

八、【金融机构受托管理职责和投资者保护】金融机构运用受托资金进行投资,应当遵守审慎经营规则,制定科学合理的投资策略和风险管理制度,有效防范和控制风险。

金融机构应当履行以下管理人职责:

(一)依法募集资金,办理产品份额的发售和登记事宜。

(二)办理产品登记备案手续。

(三)对所管理的不同产品受托财产分别管理、分别记账,进行投资。

(四)按照产品合同的约定确定收益分配方案,及时向投资者分配收益。

(五)进行产品会计核算并编制产品财务会计报告。

(六)依法计算并披露产品净值,确定申购、赎回价格。

(七)办理与受托财产管理业务活动有关的信息披露事项。

(八)保存受托财产管理业务活动的记录、账册、报表和其他相关资料。

(九)以管理人名义,代表投资者利益行使诉讼权利或者实施其他法律行为。

(十)金融监督管理部门规定的其他职责。

金融机构未按照勤勉尽责原则切实履行受托管理职责,造成投资者损失的,应当依法向投资者承担赔偿责任。

九、【产品代销】金融机构代理销售其他金融机构发行的资产管理产品,应当符合金融监督管理部门规定的资质条件。未经金融管理部门许可,任何非金融机构和个人不得代理销售资产管理产品。

金融机构应当建立资产管理产品的销售授权管理体系,明确代理销售机构的准入标准和程序,明确界定双方的权利与义务,明确相关风险的承担责任和转移方式。

金融机构代理销售资产管理产品,应当建立相应的内部审批和风险控制程序,对发售机构的信用状况、经营管理能力、市场投资能力、风险处臵能力等开展尽职调查,要求发 售机构提供详细的产品介绍、相关市场分析和风险收益测算报告,进行充分的信息验证和风险审查,确保代理销售的产品符合本意见规定并承担相应责任。

十、【公募和私募产品的投资要求】

【公募产品】公募产品主要投资风险低、流动性强的债权类资产以及上市交易的股票,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外,不得投资未上市股权。公募产品可以投资商品及金融衍生品,但应当符合法律法规以及金融监督管理部门的相关规定。

现阶段,银行的公募产品以固定收益类产品为主。如发行权益类产品和其他产品,须经银行业监管部门批准,但用于支持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的产品除外。

【私募产品】私募产品的投资范围由合同约定,可以投资债权类资产、上市交易(挂牌)的股票、未上市企业股权(含债转股)和受(收)益权,并严格遵守投资者适当性管理要求。

十一、【投资限制及鼓励】资产管理产品进行投资应当符合以下规定:

(一)【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标准化债权类资产是指在银行间市场、证券交易所市场等国务院和金融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的交易市场交易的具有合理公允价值和较高流动性的债权性资产,具体认定规则由人民银行会同金融监督管理部门另行制定。其他债权类资产均为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

金融机构发行资产管理产品投资于非标准化债权类资 产的,应当遵守金融监督管理部门制定的有关限额管理、风险准备金要求、流动性管理等监管标准。行业金融监督管理部门未制定相关监管标准的,由人民银行督促根据本意见要求制定与其他行业一致的监管标准并予以执行。

金融机构不得将资产管理产品资金直接或者间接投资于商业银行信贷资产。商业银行信贷资产受(收)益权的投资限制由人民银行、金融监督管理部门另行制定。

(二)【禁止投资的行业】资产管理产品不得直接或者间接投资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禁止进行债权和股权投资的行业和领域。

(三)【鼓励投资】鼓励金融机构通过发行资产管理产品募集资金支持国家重点领域和重大工程建设、科技创新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等领域。鼓励金融机构通过发行资产管理产品募集资金支持经济结构转型和降低企业杠杆率。

(四)【外币产品】跨境资产管理产品及业务、境内外币资产管理产品及业务应当符合外汇管理有关规定。

十二、【信息披露和透明度】金融机构应当向投资者主动、真实、准确、完整、及时披露资产管理产品募集信息、资金投向、杠杆水平、收益分配、托管安排、投资者账户信息和主要投资风险。国家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公募产品信息披露】金融机构应当建立严格的公募产品信息披露管理制度,明确定期报告、临时报告、重大事项 公告、投资风险披露要求以及具体内容、格式。在本机构官方网站或者通过投资者便于获取的方式,按照规定或者开放频率披露开放式产品净值,每周披露封闭式产品净值,定期披露其他重要信息。

【私募产品信息披露】私募产品的信息披露方式、内容、频率由产品合同约定,但金融机构应当至少每季度向投资者披露产品净值和其他重要信息。

【固定收益类产品信息披露】除资产管理产品通行的信息披露要求外,金融机构还应当在显要位臵向投资者充分披露和提示固定收益类产品的投资风险,包括但不限于产品投资债券面临的利率、汇率变化等市场风险以及债券价格波动情况,产品投资每笔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的融资客户、项目名称、剩余融资期限、到期收益分配、交易结构、风险状况等。

【权益类产品信息披露】除资产管理产品通行的信息披露要求外,金融机构还应当在显要位臵向投资者充分披露和提示权益类产品的投资风险,包括但不限于产品投资股票面临的风险以及股票价格波动情况等。

【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产品信息披露】除资产管理产品通行的信息披露要求外,金融机构还应当在显要位臵向投资者充分披露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产品的挂钩资产、持仓风险、控制措施以及衍生品公允价值变化等。

【混合类产品信息披露】除资产管理产品通行的信息披 露要求外,金融机构还应当向投资者清晰披露混合类产品的投资资产组合情况,并根据固定收益类、权益类、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资产投资比例充分披露和提示相应的投资风险。

十三、【公司治理与风险隔离】主营业务不包括资产管理业务的金融机构应当设立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资产管理子公司开展资产管理业务,暂不具备条件的可以设立专门的资产管理业务经营部门开展业务。

金融机构不得为资产管理产品投资的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或者股权类资产提供任何直接或间接、显性或隐性的担保或者回购承诺。

金融机构开展资产管理业务,应当确保资产管理业务与其他业务相分离,代客业务与自营业务相分离,资产管理产品与其代销的金融产品相分离,资产管理产品之间相分离,资产管理业务操作与其他业务操作相分离。

十四、【第三方独立托管】本意见发布后,金融机构发行的资产管理产品资产应当由具有托管资质的第三方机构独立托管,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过渡期内,具有证券投资基金托管业务资质的商业银行可以托管本行理财产品,但应当为每只产品单独开立托管账户,确保资产隔离。过渡期后,具有证券投资基金托管业务资质的商业银行应当设立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子公司开展资产管理业务,该商业银行可以托管子公司发行的资产管理产品,但应当实现实质性的独立托管。独立托管有名无实的,由金融监督管理部门进行纠正和处罚。

十五、【规范资金池】金融机构应当做到每只资产管理产品的资金单独管理、单独建账、单独核算,不得开展或者参与具有滚动发行、集合运作、分离定价特征的资金池业务。

金融机构应当合理确定资产管理产品所投资资产的期限,加强对期限错配的流动性风险管理,金融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制定流动性风险管理规定。

为降低期限错配风险,金融机构应当强化资产管理产品久期管理,封闭式资产管理产品最短期限不得低于90天。金融机构应当根据资产管理产品的期限设定不同的管理费率,产品期限越长,年化管理费率越低。

资产管理产品直接或者间接投资于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的,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的终止日不得晚于封闭式资产管理产品的到期日或者开放式资产管理产品的最近一次开放日。

资产管理产品直接或者间接投资于未上市企业股权及其受(收)益权的,应当为封闭式资产管理产品,并明确股权及其受(收)益权的退出安排。未上市企业股权及其受(收)益权的退出日不得晚于封闭式资产管理产品的到期日。

金融机构不得违反相关金融监督管理部门的规定,通过为单一项目融资设立多只资产管理产品的方式,变相突破投资人数限制或者其他监管要求。同一金融机构发行多只资产管理产品投资同一资产的,为防止同一资产发生风险波及多 只资产管理产品,多只资产管理产品投资该资产的资金总规模合计不得超过300亿元。如果超出该限额,需经相关金融监督管理部门批准。

十六、【资产组合管理】金融机构应当确保每只资产管理产品所投资资产与投资者的风险承担能力相适应,做到每只产品所投资资产的构成清晰、风险可识别。

金融机构应当控制资产管理产品所投资资产的集中度。单只公募资产管理产品投资单只证券或者单只证券投资基金的市值不得超过该资产管理产品净资产的10%,同一金融机构发行的全部公募资产管理产品投资单只证券或者单只证券投资基金的市值不得超过该证券市值或者证券投资基金市值的30%,全部开放式公募资产管理产品投资单一上市公司发行的股票不得超过该上市公司可流通股票的15%,全部资产管理产品投资单一上市公司发行的股票不得超过该上市公司可流通股票的30%。金融监督管理部门另有规定的除外。

非因金融机构主观因素致使不符合前述比例限制的,金融机构应在流动性受限资产可出售、转让或者恢复交易的10个交易日内进行调整。

十七、【强化资本和准备金计提要求】金融机构应当按照资产管理产品管理费收入的10%计提风险准备金,或者按照规定计提操作风险资本或相应风险资本准备。风险准备金余额达到产品余额的1%时可以不再提取。风险准备金主要 用于弥补因金融机构违法违规、违反资产管理产品协议、操作错误或者技术故障等给资产管理产品财产或者投资者造成的损失。

十八、【打破刚性兑付监管要求】

【净值管理】金融机构对资产管理产品应当实行净值化管理,净值生成应当符合公允价值原则,及时反映基础资产的收益和风险。按照公允价值原则确定净值的具体规则另行制定。

【刚兑认定】经人民银行或者金融监督管理部门认定,存在以下行为的视为刚性兑付:

(一)资产管理产品的发行人或者管理人违反公允价值确定净值原则对产品进行保本保收益。

(二)采取滚动发行等方式使得资产管理产品的本金、收益、风险在不同投资者之间发生转移,实现产品保本保收益。

(三)资产管理产品不能如期兑付或者兑付困难时,发行或者管理该产品的金融机构自行筹集资金偿付或者委托其他金融机构代为偿付。

(四)人民银行和金融监督管理部门共同认定的其他情形。

【分类惩处】经认定存在刚性兑付行为的,区分以下两类机构加强惩处:

(一)存款类金融机构发生刚性兑付的,认定为利用具 有存款本质特征的资产管理产品进行监管套利,由银监会和人民银行按照存款业务予以规范,足额补缴存款准备金和存款保险基金,并予以适当处罚。

(二)非存款类持牌金融机构发生刚性兑付的,认定为违规经营、超范围经营,由相关金融监督管理部门进行纠正,并实施罚款等行政处罚。未予纠正和罚款的由人民银行纠正并追缴罚款,具体标准由人民银行制定,最低标准为漏缴的存款准备金以及存款保险基金相应的2倍利益对价。

【投诉举报】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金融机构存在刚性兑付行为的,可以向人民银行和金融监督管理部门消费者权益保护机构投诉举报,查证属实且举报内容未被相关部门掌握的,给予适当奖励。

外部审计机构在对金融机构进行审计时,如果发现金融机构存在刚性兑付行为的,应当及时报告人民银行和金融监督管理部门。

十九、【统一负债要求】资产管理产品应当设定负债比例(总资产/净资产)上限,同类产品适用统一的负债比例上限。每只开放式公募产品的总资产不得超过该产品净资产的140%,每只封闭式公募产品、每只私募产品的总资产不得超过该产品净资产的200%。计算单只产品的总资产时应当按照穿透原则合并计算所投资资产管理产品的总资产。

资产管理产品的持有人不得以所持有的资产管理产品份额进行质押融资,放大杠杆。

个人不得使用银行贷款等非自有资金投资资产管理产品,资产负债率达到或者超出警戒线的企业不得投资资产管理产品,警戒线的具体标准由人民银行会同相关部门另行规定。

二十、【分级产品设计】以下产品不得进行份额分级。

(一)公募产品。

(二)开放式私募产品。

(三)投资于单一投资标的私募产品,投资比例超过50%即视为单一。

(四)投资债券、股票等标准化资产比例超过50%的私募产品。

分级私募产品的总资产不得超过该产品净资产的140%。分级私募产品应当根据所投资资产的风险程度设定分级比例(优先级份额/劣后级份额,中间级份额计入优先级份额)。固定收益类产品的分级比例不得超过3:1,权益类产品的分级比例不得超过1:1,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产品、混合类产品的分级比例不得超过2:1。发行分级资产管理产品的金融机构应当对该资产管理产品进行自主管理,不得转委托给劣后级投资者。

分级资产管理产品不得直接或者间接对优先级份额认购者提供保本保收益安排。

本条所称分级资产管理产品是指存在一级份额以上的份额为其他级份额提供一定的风险补偿,收益分配不按份额 比例计算,由资产管理合同另行约定的产品。

二十一、【消除多层嵌套和通道】金融机构不得为其他金融机构的资产管理产品提供规避投资范围、杠杆约束等监管要求的通道服务。

资产管理产品可以投资一层资产管理产品,但所投资的资产管理产品不得再投资其他资产管理产品(公募证券投资基金除外)。

金融机构将资产管理产品投资于其他机构发行的资产管理产品,从而将本机构的资产管理产品资金委托给其他机构进行投资的,该受托机构应当为具有专业投资能力和资质的受金融监督管理部门监管的金融机构,并切实履行主动管理职责,不得进行转委托,不得再投资其他资产管理产品(公募证券投资基金除外)。委托机构应当对受托机构开展尽职调查,实行名单制管理,明确规定受托机构的准入标准和程序、责任和义务、存续期管理、利益冲突防范机制、信息披露义务以及退出机制。委托机构不得因委托其他机构投资而免除自身应当承担的责任。

金融机构可以聘请具有专业资质的受金融监督管理部门监管的机构作为投资顾问。投资顾问发出交易指令指导委托机构在特定系统和托管账户内操作。

金融监督管理部门和国家有关部门应当对各类金融机构开展资产管理业务实行平等准入、给予公平待遇。金融监督管理部门基于风险防控考虑,确实需要对其他行业金融机 构发行的资产管理产品采取限制措施的,应当充分征求相关部门意见并达成一致。

二十二、【智能投顾】金融机构运用人工智能技术、采用机器人投资顾问开展资产管理业务应当经金融监督管理部门许可,取得相应的投资顾问资质,充分披露信息,报备智能投顾模型的主要参数以及资产配臵的主要逻辑。

金融机构运用智能投顾开展资产管理业务应当严格遵守本意见有关投资者适当性、投资范围、信息披露、风险隔离等一般性规定,并根据智能投顾的业务特点,建立合理的投资策略和算法模型,充分提示智能投顾算法的固有缺陷和使用风险,为投资者单设智能投顾账户,明晰交易流程,强化留痕管理,严格监控智能投顾的交易头寸、风险限额、交易种类、价格权限等。

金融机构委托外部机构开发智能投顾算法,应当要求开发机构根据不同产品投资策略研发对应的智能投顾算法,避免算法同质化加剧投资行为的顺周期性。金融机构应当针对由此引发的市场波动风险制定应对预案。因算法同质化、编程设计错误、对数据利用深度不够等智能投顾算法模型缺陷或者系统异常,导致羊群效应、影响金融市场稳定运行的,金融机构应当采取人工干预措施,强制调整或者终止智能投顾业务。

金融机构应当依法合规开展人工智能业务,不得借助智能投顾夸大宣传资产管理产品或者误导投资者,并切实履行 对智能投顾资产管理业务的管理职责,因违法违规或者管理不当造成投资者损失的,应当承担相应的损害赔偿责任。开发机构应当诚实尽责、合理研发智能投顾算法,保证客户和投资者的数据安全,不得使用恶意代码损害投资者利益,如存在过错,金融机构有权向开发机构进行损失追偿或者要求承担相应的责任。

二十三、【关联交易】金融机构不得以资产管理产品的资金与关联方进行不正当交易、利益输送、内幕交易和操纵市场,包括但不限于投资于关联方虚假项目、与关联方共同收购上市公司、向本机构注资等。关联方按照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确定。

金融机构的资产管理产品投资本机构、托管机构及其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或者与其有其他重大利害关系的公司发行或者承销的证券,或者从事其他重大关联交易的,应当建立健全内部审批机制和评估机制,并向投资者充分披露信息。

二十四、【统计制度】建立资产管理产品统一报告制度。人民银行负责统筹资产管理产品的数据编码和综合统计工作,会同金融监督管理部门拟定资产管理产品统计制度,建立资产管理产品信息系统,规范和统一产品标准、信息分类、代码、数据格式,逐只产品统计基本信息、募集信息、资产负债信息和终止信息。人民银行和金融监督管理部门加强资产管理产品的统计信息共享。

金融机构于每只资产管理产品成立后5个工作日内,向 人民银行和金融监督管理部门同时报送产品基本信息和起始募集信息;于每月10日前报送存续期募集信息、资产负债信息,于产品终止后5个工作日内报送终止信息。

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公司、银行间市场清算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票据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黄金交易所、上海保险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中保保险资产登记交易系统有限公司于每月10日前向人民银行和金融监督管理部门同时报送资产管理产品持有其登记托管的金融工具的信息。

在资产管理产品信息系统正式运行前,人民银行会同金融监督管理部门依据统计制度拟定统一的过渡期数据报送模板;各金融监督管理部门对本行业金融机构发行的资产管理产品,于每月10日前按照数据报送模板向人民银行提供数据,及时沟通跨行业、跨市场的重大风险信息和事项。

人民银行对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产品统计工作进行监督检查。资产管理产品统计的具体制度由人民银行会同相关部门另行制定。

二十五、【监管分工】人民银行负责对资产管理业务实施宏观审慎管理,会同金融监督管理部门制定资产管理业务的标准规制。金融监督管理部门实施资产管理业务的市场准入和日常监管,加强投资者保护,依照本意见会同人民银行制定出台各自监管领域的实施细则。

本意见正式实施后,人民银行会同金融监督管理部门建 立工作机制,持续监测资产管理业务的发展和风险状况,定期评估标准规制的有效性和市场影响,及时修订完善,推动资产管理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二十六、【监管原则】对资产管理业务实施监管遵循以下原则:

(一)机构监管与功能监管相结合,按照产品类型而不是机构类型实施功能监管,同一类型的资产管理产品适用同一监管标准,减少监管真空和套利。

(二)实行穿透式监管,对于已经发行的多层嵌套资产管理产品,向上识别产品的最终投资者,向下识别产品的底层资产(公募证券投资基金除外)。

(三)强化宏观审慎管理,建立资产管理业务的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完善政策工具,从宏观、逆周期、跨市场的角度加强监测、评估和调节。

(四)实现实时监管,对资产管理产品的发行销售、投资、兑付等各环节进行全面动态监管,建立综合统计制度。

二十七、【违规行为处罚】金融监督管理部门应当根据本意见规定,对违规行为制定和完善处罚规则,依法实施处罚,并确保处罚标准一致。资产管理业务违反宏观审慎管理要求的,由人民银行按照法律法规实施处罚。

二十八、【组织实施和过渡期安排】本意见正式实施后,金融监督管理部门在本意见框架内研究制定配套细则,配套细则之间应相互衔接,避免产生新的监管套利和不公平竞争。按照“新老划断”原则设臵过渡期,确保平稳过渡。金融机构已经发行的资产管理产品自然存续至所投资资产到期。过渡期内,金融机构不得新增不符合本意见规定的资产管理产品的净认购规模。过渡期自本意见发布实施后至2019年6月30日。过渡期结束后,金融机构的资产管理产品按照本意见进行全面规范,金融机构不得再发行或者续期违反本意见规定的资产管理产品。

二十九、【对非金融机构开展资产管理业务的要求】资产管理业务作为金融业务,属于特许经营行业,必须纳入金融监管。非金融机构不得发行、销售资产管理产品,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非金融机构依照国家规定发行、销售资产管理产品的,应当严格遵守相关规定以及本意见关于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的要求。

非金融机构违反上述规定,为扩大投资者范围、降低投资门槛,利用互联网平台公开宣传、分拆销售具有投资门槛的投资标的、过度强调增信措施掩盖产品风险、设立产品二级交易市场等行为,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16〕21号)等进行规范清理,构成非法集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非法发行证券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非金融机构违法违规开展资产管理业务并承诺或进行刚性兑付的,加重处罚。

第三篇:《上海市幼儿园园长课程管理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

上海市幼儿园园长课程管理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

上海市教委教研室

为了进一步贯彻国家教育部《幼儿园教育纲要(试行)》的精神,市教委《上海市学前教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以及《上海市学前教育课程指南》(以下简称《课程指南》)的要求,继续增强幼儿园园长的课程管理意识,明确园长课程管理的基本职责,提升园长的课程管理能力,确保课程管理的实效性,特制定本指导意见。

一、园长在课程管理中的地位和职责

1、园长要充分认识课程管理是幼儿园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园长是课程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对幼儿园的课程改革、课程建设、课程实施等方面的管理工作负有领导责任,自觉地承担幼儿园课程的管理责任,并能依照法规实施幼儿园的课程管理。

2、园长要立足于本园的实际情况与课程发展的定位,逐步建立和完善幼儿园课程的管理要求,对幼儿园所积累的课程建设经验、开发的课程资源等进行系统的管理,形成适合本园和幼儿发展需要的课程运作流程和管理机制,建立课程管理组织,健全与完善课程管理制度。

3、园长应该加强对幼儿园课程实施的组织管理,制定和完善幼儿园课程的实施方案,对幼儿园课程的实施进行指导与监控,保障课程的有效实施。

4、园长要根据《课程指南》的要求,建立课程质量管理的工作制度,定期进行课程质量的评价与分析,提升课程对幼儿发展的促进作用。

5、园长要成为幼儿园课程实践的指导者、支持者与服务者。为保障与提高幼儿园课程的质量,要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为支持教师参与课程决策、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丰富的、具有实效的教育培训,尤其应该加强园本培训的实践与研究;要创设良好的物质环境与精神环境,为幼儿园的课程实施提供各种保障性的资源条件。

6、园长负有向教职员工、幼儿家长以及社区、上级领导部门解释、宣传课程理念与实施途径的责任,并充分调动与利用各种力量参与幼儿园的课程建设,为课程实施创建良好的氛围。

二、园长在课程管理中须确立的基本理念

7、课程管理的目的是提升保教质量,促进幼儿全面和谐的发展。园长在课程管理中要把握好课程的发展方向,尊重幼儿的身心特点,以幼儿发展的需要作为课程管理的基本依据。

8、课程管理是落实保教质量的主要途径,是园长管理工作的核心。园长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加强课程管理、促进幼儿发展上。

9、一日活动是幼儿园课程的基本内容,园长要加强对一日活动合理安排与有效管理,加强对一日活动的指导、监督、检查与质量评价。要注重课程的平衡性方面的常规管理,保证课程内容与方法、各类活动的全面与均衡。

10、课程管理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园长要把握好课程的持续发展与相对稳定的关系。根据社会发展、幼儿发展的需要,以及现有的资源条件,引领员工参与选择、重组、完善等方面的课程建设与管理工作,逐步形成适合于本园的、相对稳定的、有结构体系的课程方案和课程管理系统,以保障课程的科学性和课程的后续发展。

11、幼儿园及其教师是推进课程改革与课程发展的主体力量。园长要重视组织及其成员对课程改革与课程实施的积极作用,激发与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不断提高教师对课程管理的参与度与执行度。

12、园长要具有自身学习与研究意识,不断提高课程管理的反思能力、研究能力与调控能力,提升课程价值与课程质量。

13、课程管理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提升教师素质与能力的有效平台。园长要充分运用课程管理的各种要素,提供条件,创设机会,激励教师勇于实践,敢于创新,既推动课程建设,又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使不同层次的教师都有不同程度、各有特点的发展。

三、园长课程管理的基本内容

(一)组织编制课程实施方案

14、课程实施方案是幼儿园在一定时期内课程实施与管理的基本依据。幼儿园要从园情出发,形成一个有完整结构体系、可操作的课程实施方案,据此实施课程管理。

15、课程实施方案编制应遵循《课程指南》的原则,并依据本园课程发展的现状,以教师为主体,对现有课程梳理、归并、整合,继而从课程目标、课 2 程设置、课程实施、课程监控、课程保障等进行整体的规划与设计,形成课程方案。

16、在实施课程方案中,园长要注重课程方案与课程实施的有效互动,动态调整,使之不断完善。

(二)加强对教材选用的管理

17、教材是指教师所用的教学指导用书,配套资料是相应的教学挂图、音像制品、幼儿辅助读物、操作材料等教育资源。教材及配套资料的选用要严格执行市教委课程教材管理的有关规定,并与国家和本市课程改革的理念相一致。

18、教材及配套资料的选用,应首选经上海市中小学(幼儿园)课程教材审查委员会审定和推荐的教材与配套资料,全面施行生活活动、运动、游戏活动与学习活动,体现课程的启蒙性和均衡化。

19、特色课程教材的开发与选用(含学具),必须符合课程定位与办学理念,避免学科化、随意性。对于特色课程教材的开发,要有研究、规划、使用和修正的过程。对于选用社会相关专业团体和个人编制的教材,或选用国(境)外教材,务必要重视对教材的价值取向、政治方向的理性判断,并注意教材与学前儿童教育的目标要求、学前儿童学习方式的适应性。选用国(境)外教材要按照相关的申报、审核程序操作。

20、要建立与完善教材及配套资料选用的评价、反馈机制。定期对教材及配套资料选用的适宜性、科学性、实效性等进行研究,有调整、完善的意识与机制。严禁使用盗版教材、劣质教材和读物。

21、幼儿园和教师不得统一组织或要求幼儿家长购买各类未经市中小学审查委员会审定或认可的学习资料;即使需购买已经审定或认可的相关资料,也必须事先征求家长的意见。

(三)加强对保教过程的管理

22、对保教计划的管理

(1)园长要加强对保教计划制定的管理与领导,引导教师重视各类教育计划的制定,以有目的、有计划、有效益地开展各种教育活动;要提倡与推广简洁、有意义的计划与记录,使之发挥教育实效。

3(2)园长指导教师制定保教计划时,要把握课程的理念、目标,充分考虑幼儿身心发展特点,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要组织教师研讨与制订符合实际需要的、操作性强的的各类计划;既要重视计划的预设性,以利于课程有序实施与协调运作,也要保持生成性,留给教师教、幼儿学的一定空间,以使课程更符合实际的需要。园长要提供不同活动的计划、记录样式,同时也给予教师自主选择的余地和创造的空间。

(3)园长要定期组织相关人员对各类保教计划进行审阅。要将计划审阅的过程作为与保教人员共同管理计划的过程。与教师共同分享计划与记录中有效经验,并研讨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办法,不断完善。

23、对“一日活动”实施过程管理

(1)园长要重视“一日活动“实施中各个环节的管理。使教师明确“一日活动”各个环节的意义与作用,科学、合理安排幼儿的“一日活动”,协调各类活动的时间比例,保证各类活动的有效开展。

(2)园长要把握课程实施中幼儿的主体地位与课程之间的平衡性。深入教学第一线,引领教师从幼儿的生活与经验出发,开发、选择与组织教育内容;根据不同年龄幼儿的发展特点,尊重幼儿的学习方式,优化教与学的过程;带领教师共同探讨课程的平衡与协调,充分发挥环境的潜在教育功能,有效利用幼儿园、家庭、社区资源来实施活动。

(3)园长要组织保教相关人员制定符合实际的保教“一日活动”常规要求或操作细则,保障“一日活动”各个环节的有序性、稳定感。重视“一日活动”各个环节的流程管理,使各个环节有机联系和自然过渡。

24、对保教效果的分析与指导

(1)园长要重视保教效果的分析与指导工作。帮助教师建立质量意识,营造民主的氛围、培育有特色的教育传统。

(2)定期组织保教人员进行保教效果分析。确定保教效果评价的目标与要求,多角度、多途径地了解和把握幼儿发展的状况,并采用相宜的措施进行效果调控,实行有效管理。

(3)培训与指导保教人员提高保教效果分析与行为调节的能力。重点在于促进教师的教育反思,改进保教工作的行为策略,使教师有能力、经常性进行保 4 教效果的分析与反馈,施行自我调节,自我完善。

(四)加强对保教质量的监控与评价

25、提高保教质量是课程管理的最终目的。根据《上海市幼儿园保教质量评价指南》的要求,结合幼儿园自身的特点,逐步形成自评、互评与他评相结合的保教质量监控与评价机制。

26、园长要采用合理、公平的方法实施幼儿园整体或局部的保教质量监控与评价,主动汇总与分析信息,及时开展有针对性的信息反馈与指导建议。注重对监控和评价方式等进行动态调整与优化。

27、园长要对教师进行质量监控与评价的培训,引导教师理解开展保教质量监控工作的意义,熟悉保教质量评价标准,帮助教师确定开展评价工作的操作方法,便于教师自主地开展日常保教质量监控与评价。指导教师正确分析评价结果与信息,改进课程设计与实施,促进教师专业能力的提高。

28、保教质量监控与评价的信息来源要全面、客观,除教师外,可根据需要,从幼儿家庭、幼儿园社区、小学校长与教师,甚至幼儿处获取保教质量评价信息,以多方采集的方式来确保信息的真实与有效。还应采用适当的方式公开全部或部分保教质量的评价结果。

29、园长要做到保教质量监控与评价的常态化,避免大规模、集中性的评价工作对幼儿生活、教师日常工作及幼儿园常规管理等的干扰。

四、课程实施的支持保障系统

30、要建立课程领导与管理的组织与网络,包括幼儿园课程领导小组等,并明确各自的职责。

31、必须制定并完善课程管理制度,定期检查制度的执行情况,主要包括课程开发审议制度、保教常规管理制度、教学活动评价制度、教师文本工作管理制度、教师工作考核和评价制度、课程评价制度及各类资源管理制度和使用办法等。

32、要改进和完善园本教研制度和工作方式,整合教育资源,积极探索“有效教学”,总结保教经验,改善教学活动,逐步形成民主、开放、生动、有效的教研机制,使得园本教研成为保教管理中的重要内容。

33、要根据相关规定,对幼儿园各种课程资源进行统筹与利用,保证资源 5 的合理配置和有效管理。保证主要经费用于课程实施与开发、教师教育、设备配置与研讨交流等方面,支持课程管理的有序、有效的推进,促进幼儿园特色的形成。

34、树立教师和幼儿家长共建、共享课程资源的理念与机制,充分挖掘幼儿园地域、社区、幼儿家庭等资源优势,争取社会及企业的支持,因地制宜地开发与充实课程资源,并采用多样化的手段实现有效利用。

第四篇:关于深入推进精细化管理的指导意见__征求意见稿__

关于深入推进精细化管理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公司各单位,机关各部门: 为贯彻落实油品销售精细化管理推进会精神,持续有效做好精细管理这篇文章,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动公司内涵发展,制定本指导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确保和谐稳定为主旨,学习借鉴中油BP管理经验,持续完善以基础制度、预算、内控、HSE体系为核心的制度建设,加强财务、销售ERP、加管、油库、物流五大系统为支撑的信息化集合应用,加快推进规范化、标准化、精细化管理水平,形成制度规范完善、业务运行高效、系统控制精准、成本核算精细、考核评价科学的管理模式。坚持业绩导向,树立一切工作围绕业绩进行的理念。业绩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层层分解目标任务,千斤重担大家挑,人人肩上有指标。员工要为企业创造业绩,没有业绩就没有岗位。预算控制是实现业绩的主要手段,预算一旦确定就要无条件执行。坚持顶层设计,树立一切工作规范运作的理念。主要制度、— 1 —

规范、标准由总部和省公司统一制定,省公司和分公司严格执行,只有“规定动作”,没有“自选动作”。每出台一项制度,都要组织配套培训,培训合格方可上岗。通过严密的制度、严格的程序、严细的培训,确保执行到位。坚持程序至上,树立一切工作按章办事的理念。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据可查,凡事按程序办。制度不能违反,程序不能逾越,节奏必须加快。程序强调简洁、简单、明确、全覆盖,所有程序都汇编成工作手册,便于员工理解、掌握和执行。坚持注重执行,树立一切制度严格执行的理念。“执行”是制度的“生命”,执行制度必须不折不扣,有令必行,有禁必止,维护制度的权威性。程序第一、自我退后,违反程序“零容忍”。强化监督职能,确保执行高效率、落实有回音。坚持量化评价,树立一切工作有检查、有考核的理念。多定量少定性,能定量不定性,将每项工作任务量化为可衡量的指标,作为分析评判的基础、考核评价的尺度,对管理进行事前引导、事中控制、事后评价。坚持持续改进,树立一切工作在完善创新中提升的理念。要针对运行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持续完善制度、优化流程、改进方式,提高管理效能。模仿也是创新,要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和做法,在学习中改进,在改进中创新,不断提升营销质量、管理水平。坚持效率优先,树立一切工作视效率为生命的理念。积极 — 2 —

实行扁平化的组织架构,明确每个部门分工与协作的节点,最大限度避免责权模糊或重叠。强调“管理就是细节,细节体现效率”,追求资产和人员使用效率的最大化。

二、工作目标

(一)“十二五”工作目标 坚持“三步走”发展战略和“15456”奋斗目标不动摇。“十二五”期间努力实现单站日销量13吨以上,市场份额45%,销售总量600万吨。——基本形成组织机构扁平,集约化管理、专业化运作,制度完善、管理规范、运行高效、充满活力的管理体制;

——基本建成规模适度、功能完善、运行高效、竞争力强的营销网络体系和布局合理、保障有力、集约高效的现代物流体系; ——基本建成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成本、预算和内控管理体系,完善业绩导向、量化评价、结构合理、激励有效的考核分配机制; ——基本建成统一规范、运行受控、本质安全、绩效优异的HSE管理体系。

(二)2011年精细化管理目标 销售总量400万吨,市场份额36%;零售量280万吨以上,零售比例75%,人均零售量360吨;利润总额3亿元,吨油税前利润80元以上;非油利润额1300万元以上;吨油营销成248 — 3 — 元以下;经济增加值4300万元,投资资本回报率7.5%。

三、精细化管理工作重点

(一)完善制度流程,强化督导执行,夯实基础管理

1.优化管理流程。按照机构扁平化、业务专业化的要求,进一步明确各业务层级之间的权责利,提高管理水平和运行效率。总结信阳、商丘分公司机构改革试点经验,不断完善管理体制。加强省公司加油卡、非油、投资工程、仓储物流、财务、信息化等业务的集约化管理,规范业务发展。简化基层和加油站职能,油品批发、客户管理、员工培训、数质量管理、设备维修检定、证照办理、公共关系等工作集中到省市两级机关,加油站主要承担零售和现场管理等职责。2.完善制度体系。以板块《销售企业管理手册》为指导,以公司《精细化管理手册》、《加油站管理操作手册》等为基础,不断建立完善各项管理手册,持续开展制度改进与完善,提高管理效率和效益。编制与规章制度、管理手册相配套的培训课件和考试题库,强化培训,系统宣贯,广泛开展岗位练兵和技术比武活动,提高工作规范的认知水平和执行能力。3.落实HSE管理体系。修订完善HSE管理体系规章制度,有效界定管理职责,增强制度的适用性、针对性。开展HSE管理体系内部模拟审核,持续规范HSE管理行为。修订完善总体应急预案和各专项应急预案,加强自然灾害、极端天气、突发事件下的应急预案演练,简化基层库站应急处置程序,提高应 — 4 —

急处置能力。加强库站作业现场风险危害因素识别,实施安全隐患评估分析制度和查找隐患激励制度,严格隐患管理督办,提高隐患整改的时效性和彻底性。4.强化企业风险防控体系。加大内控工作,重点完善预算、质量计量管理体系、安全环保、非油品等业务流程,加强信息系统风险控制,确保系统相关流程和风险控制符合业务实际。制定法律风险岗位防控指引,推进公司诚信合规体系建设,争取7月份完成编制,10月底通过集团公司验收。强化危机管理意识,完善应急预案,抓住第一时机、第一现场处理危机问题,逐步建立危机处理机制。5.建立健全督办工作机制。完善督办制度,改进方法,理顺流程,促进督办工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加强周例会事项督办力度,实行月度、季度、半年督办工作进展情况通报和专题汇报,真正做到议而决,决而行。建立完善督办考核办法和标准,确保督办情况及时反馈、落地有声。

(二)加强销售管控,强化客户管理,推进营销体系建设 1.建立机制化营销策略组合。以增量创效为核心,统筹调配两种资源,精心安排经营计划,切实提高计划编制准确率、销售计划执行率和配置计划兑现率。完善营销组织体系,合理平衡零售、批发之间的相互关系,持续提升零售比、降低柴汽比,改善销售结构与质量。完善价格信息系统建设,强化销售价格的监测指导,提高价格管理水平和价格到位率。加强对各 — 5 —

单位营销活动的指导和控制,逐步建立反应敏锐、应对及时、执行有力的营销管理机制,提高营销工作质量。2.建设精细零售管理机制,提升创效能力。深入研究加油站的运行规律和提量办法,推进小站变大站、大站变强站。加快推进加油站升级改造和示范站建设,确保年内各地市公司建成1-2座示范站。加强非油业务分析,细分商品分类,细化促销管理,提高加油站综合效益;加快汽车、快餐等服务项目的推行和试点,丰富服务内容。2011年实现非油收入2亿元以上。3.建设专业化客户管理体系。明确客户开发主体,省公司主要负责省内大型企业的开发,分公司主要负责当地政府部门、企业、矿山、工程、医院等机构用户的开发和维护。建立专业化的客户经理人队伍,提升客户管理质量和水平。加快客户服务中心系统建设,健全完善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细化客户开发维护策略,提升服务质量。4.构建专业化加油卡管理体系。规范加油卡管理和运行流程,拓展增值服务,更好地开发、维护、锁定客户。坚持规模和质量并重,重点开发集团用户、高端客户和优质客户,提高加油卡储值额和卡销比。加强持卡消费数据分析研究,建立完善开发激励和风险管理机制,制定差异化营销策略,稳定固定客户、开发潜在客户、吸引游离客户、请回流失客户,提高客户竞争能力。2011年发行全国卡40万张,新增储值30亿元,持卡消费比例达到25%以上。— 6 —

(三)完善预算管理,强化过程控制,推进目标有序运行

1.完善“大预算”管理体系。积极推行三年滚动规划与预算、月度预算相结合的机制,突出经济增加值理念,强化预算的指导作用。加强预算运行状况的动态研究,强化对重点单位、主要业务、专项工作和异常偏差的分析,确保业务均衡受控运行。全面提高预算计划执行率,月度利润、费用预算波动率控制在正负5%以内,销售计划完成率控制在正负2%以内。2.细化对标管理体系。加强公司月度经营活动分析,建立分公司经营活动分析评价体系,按月评比通报,每月选取1-2家分公司现场点评,指导分公司提高经营管理水平。重点围绕效益、效率类指标,开展创效能力、销售质量对标,完善省、市和库站三级对标体系,加强分公司、库站对标指导,主动与同行业先进单位对标,延伸对标的广度,增强内容的适应性。完善分公司业绩考核与排名体系,定期发布主要指标排名和综合排名,对综合排名退后较大的单位开展谈话,集中分析原因,解决关键问题,提高经营管理水平。3.推进费用标准化管理。收集建立两极机关、油库、加油站各环节费用数据库,分析总结规律经验,探索优化标准费用管理体系。深化油库和加油站费用定额管理,逐步开展两级机关费用标准核定工作,分解项目指标,严格规范审批流程,严把费用支出关口,实现费用规范受控。年内完成加油站定额研究成果应用,2012年完成机关和油库成果应用。— 7 —

4.细化单站全口径会计核算。系统总结前期加油站单站全口径核算运行情况,细化指标参数,将片区等零售经营费用、加油站资金占用等成本费用,及内部考核利润指标分解到每座加油站,真实反映加油站的成本费用水平和盈利能力。年内在公司范围内全面推行。

(四)加强细节管理,强化精打细算,推进成本费用控制 1.优化物流成本。认真研究解决制约资源的主要矛盾,切实构建“配置为主、外采为辅、串换弥补”的资源保障体系,确保合理库存。优化区域设置,合理确定配送辐射范围,优化库站配送路线。加快二次物流系统建设,避免和减少跨区配送,积极推行加油站主动配送,实现公路配送考核主体的转变。2011年公路配送半径同比降低5公里,可比口径吨油运费下降1.5%。2.降低租赁费用。完善油库、加油站、办公设施租赁标准,加强管理,最大限度发挥效应。加快油库开发和潢川油库投用,适时清退功能重复、周转量小和无管理权的低效租赁库,原则上不租没有管理权、不能专罐专储和没有溢余油处理权的油库。注重网建开发速度和质量,积极争取大中城市、城市新区、高速公路和达到可研销量的加油站,及时清退位置差、效益低、潜力小的到期租赁站。库站租赁项目严格执行报批程序,租赁费控制在板块审批的范围之内,油库吨油租赁费同比下降3%。3.加强修理费用管理。明确管理责任,建立维修支出周期档案,强化实物资产管理。加大资产清理和管理力度,做到账账相 — 8 —

符、账实相符,杜绝账外资产。加强维修队伍建设,依托有实力的专业维修队伍,加强日常维修服务和维修管理。做好维修效果的评价和监督,降低运行成本,确保总额控制在总部下达的预算范围之内。4.严格管理性费用控制。牢固树立艰苦奋斗作风,倡导勤俭节约、绿色办公。严格会议、接待、出差标准,规范五项费用列支渠道,超标准费用一律不予核销。建立节能指标体系,完善水、电、油等能耗标准和控制办法。加强损溢油管理专项检查,规范广告促销费列支标准,细化自用油日常消耗标准和控制办法,严格审批,规范管理。深入开展“五个一”降费增效活动,精打细算,取得实效。

(五)完善信息系统,强化功能应用,推进系统融合 1.加强系统应用,优化加油站运行。加快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全面实现远程现场管理。加强加管系统应用,全面强化对油品和非油品的进、销、调、存、量、价的运行管理,优化作业流程,提升现场管理水平。推进加油机卡机联接,有序开展自助加油,合理规划车辆进出站线路,提高现场服务效率。全面落实加油站操作手册,固化服务标准,完善加油站“微笑服务”体系,提升服务质量。2.优化油库系统建设,提高运行效率。以自动控制、远程操作为手段,强化油罐液位自动计量装置的使用,减少人工计量频次。完善视频监控、报警系统,提高油库安全保障能力。增 — 9 —

加IC卡定量付油设施,加快推进“一卡通”自助付油系统,减轻员工劳动强度,提升油库运行效率。2011年油库吨油费用同比下降2%,许昌、洛阳油库进入板块标杆油库行列。3.加快资产信息系统建设,强化设备管理。加强资产购置、使用、维修、报废等全过程管理,做到实物账清楚、财务账准确、使用情况明了。完善设备管理办法,加大对供应商管理、考核,按照保修期内供应商负责、小型维修班组负责、大修专业队伍负责的要求,建立分级分类的设备维护队伍,确保操作安全和维修质量。

(六)完善网建流程,加快投运进度,提高数量质量 1.加快战略合作协议签订。主动与当地政府汇报沟通,年中督导、年底专项考核,确保今年全部签订地市级战略合作协议,有条件的地方可延伸至县级。坚持高位推动原则,制订完善战略合作协议模版,切实帮助分公司协调关系、解决问题。2.加快库站、支管线开发节奏。制定完善油库、支管线开发、建设管理流程,加大前期工作力度,降低流失和法律风险,确保项目经济效益。郑州、洛阳高效地区网建工作纳入省公司层面,成立郑洛网建开发领导小组,总体协调。建立省、市两级项目跟踪机制,建立预备站经理制度,紧盯项目实施,承担项目经理职责,加快投运进度。提高内部收益率和达销率,新开发加油站3-5年内必须达销。2011年新开发油库5座,新增库容15万方;确保开发、改造两个 “100座”按期投运。— 10 —

3.加大合资合作开发力度。学习兄弟公司网络开发经验,开展全省普查活动,摸清社会油品经营单位状况,加强调研,为合作掌握第一手资料。深入开展合作意向分析,细分类别,制定不同合作策略,成熟一个实施一个,实现诚信双赢。4.加快工程建设步伐。加强工程计划管理,细化运行大表,实施“一对一”管理和分公司一把手督办制度,责任到人。开展省公司划片管理,明确责任,紧盯目标,现场督促办公,现场解决问题。探讨节余投资使用机制,调动分公司积极性。加强合同违约责任追究,严格执行合同约定工期、质量等要求,努力打造质量、安全、工期、设计、投资“五优”工程。5.强化库站建设标准化。认真学习和执行2010版库站建设标准,继续抓好标准系统培训,理解设计理念,掌握设计标准,提高执行能力。开展新标准的配套制度建设,建立完善公司库站建设标准、验收标准、施工管理、模块化包装等手册,为库站建设提供可操作性强的依据。强化设计审查,加强施工图的会审,确保标准不走样。严格变更审批和管理,杜绝重大设计变更。强化项目责任制,不合格项目要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七)完善量化考核,强化业绩导向,推进评价激励机制 1.完善分配机制。强化业绩导向功能,根据EVA考核要求,完善关键业绩指标考核办法,增加定量考核,建立导向明确、激励有效的考核与分配机制。建立用工总量动态管理办法,减

— —

人不减资、增人不增资,优化用工,提升工作效率与员工收入。不断完善吨油含量工资制度,探索按人均零售量核定不同类型加油站工资总额的办法。赋予加油站经理部分薪酬量化考核和二次分配权限,引导加油站主动进行岗位兼并、调整运行模式和作业时间,促进基层员工自我管理。2.优化用工机制。全面推进测时写实,优化作业流程、岗位和排班方式,进一步提高劳动效率,合理控制人工成本。全面推行加油站经理、油库主任竞争上岗制度,开展资质认证,不断优化库站经理人队伍结构。利用示范站,委托开展市场营销、客户开发、站内管理等研究,吸引优秀人才在一线成长成才。试点开展员工职业生涯设计,提高员工归属感和忠诚度。3.完善培训体系。抓好三级培训体系,落实三年培训计划,中层及以上干部培训轮训率达50%以上,两级机关一般管理人员、库站一线员工全部轮训一遍。加快培训示范站建设,加强远程网络培训体系建设,强化培训效果,降低培训成本。重点强化规范和制度的学习,提高执行能力。突出基层员工一专多能、一人多岗的针对性培训,为优化劳动组织创造条件。培训与考核相结合,培训必考,合格才能上岗。强化技能鉴定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建立一线员工培训、考核、使用、待遇相结合的激励约束机制。— 12 —

二〇一一年六月八日 — 13 —

第五篇:湖南省保障性住房后续管理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

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关于加强保障性住房准入、退出和后续管理的指导意

见(草案)

各市州人民政府:

为建立科学规范的保障性住房管理制度,根据《国务院关于解决城镇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国发[2007]24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部委《廉租住房保障办法》(建设部令第162号)、《经济适用住房管理办法》(建住房[2007]258号)、《关于加快发展公共租赁住房的指导意见》(建保[2010]87号)等文件规定,结合我省实际,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适用范围

保障性住房,是指政府提供政策优惠,面向城镇低收入、中等偏下收入家庭和其它住房困难群体出租或出售,具有保障性质的政策性住房。包括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经济适用住房等。其中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属租赁型保障性性住房。本指导意见适用于我省范围内保障性住房的准入、退出和配租配售后的使用、运营和监督管理。

二、供应对象及标准

(一)供应对象。

廉租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供应对象为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含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其中经济适用住房主要面向有一定购买能力的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配售。公共租赁住房供应对象主要是城市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新就业职工和有稳定职业并在当地城市居住一定年限的外来务工人员。经当地住房保障主管部门批准,符合廉租住房保障条件的家庭也可以承租公共租赁住房。

(二)保障标准。

廉租住房单套建筑面积不超过50平方米,公共租赁住房单套建筑面积不超过60平方米,经济适用住房单套建筑面积为60平方米左右。各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当地居民平均住房水平、财政承受能力以及住房保障对象的人口数量、结构等因素,确定住房保障的面积标准、房屋类型和户型结构。

三、申请条件

(一)以家庭为单位申请保障性住房的申请人必须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1.申请人及共同申请的家庭成员具有当地城镇常住户口,并在当地工作或居住。申请人配偶为非当地城镇常住户口但在当地工作或与居住的,作为共同申请的家庭成员。申请家庭成员包括申请人及其配偶、未单独立户的子女和父母。不同代系结构家庭必须具有法定的赡养、扶养或者抚养

关系。单亲家庭和因单独立户、配偶离异等特殊情况形成的单身家庭,可以家庭为单位申请保障性住房。

2.申请家庭人均收入和家庭财产符合当地人民政府规定的低收入或中等偏下收入标准。

3.申请人及共同申请的家庭成员无私有产权住房,或现私有产权住房人均建筑面积低于当地人民政府公布的住房困难标准。

4.申请人及共同申请的家庭成员在申请之日前5年内没有购买、出售、赠与、离婚析产或自行委托拍卖房产。

5.申请人及共同申请的家庭成员没有享受过房改和住房保障优惠政策购房。

6.申请人及共同申请的家庭成员没有非居住类房屋、机动车辆(不含摩托车)。

城镇低收入、中等偏下收入家庭的收入标准和住房困难标准,由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按照当地统计部门公布的上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住房水平的一定比例,结合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住房价格水平确定。其中,家庭收入指家庭成员在一定期限内拥有的全部可支配收入,包括扣除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以及个人缴纳的社会保障支出后的工薪收入(含养老金和其他劳动所得)、经营性净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不包括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生育保险费等社会保险费和住房

公积金。住房困难指家庭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低于13平方米的家庭。住房保障工作推进较快的城市,可适当扩大保障范围。

(二)新就业职工和外来务工人员申请公共租赁住房条件:

1.新就业职工:具有当地城镇常住户口;持有大中专院校毕业证,毕业未满5年;已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聘用)合同。

2.外来务工人员:年满18周岁;持有就业地城镇暂住证(居住证);在就业城镇居住2年以上,劳动关系稳定,并有手续完备的劳动合同或聘用合同;在申请地连续缴纳社会保险1年以上,或累计缴纳社会保险2年以上。

3.在当地无私有产权住房或私有产权住房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低于当地人民政府公布的住房困难标准。

4.申请时未享受其它住房保障政策。

四、申请和审核

(一)申请材料。

申请人申请保障性住房时应当如实填报申请表,作出书面诚信承诺,并向相关部门提交以下申请材料:

1.申请表及户口簿、身份证、结婚证,丧偶或离异的,须提供相关证明。

2.住房证明。申请人及共同申请的家庭成员在户籍所在地、实际居住地或外地无房产或拥有房产的证明资料;承租住房的,提供租赁合同;有工作单位的,提交单位住房分配情况证明。

3.收入证明。申请人及共同申请的家庭成员上拥有的全部可支配收入证明,包括扣除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以及个人缴纳的社会保障支出后的工薪收入、经营性净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等。家庭成员按照国家规定获得的优待抚恤金、计划生育奖励与扶助金、教育奖(助)学金、寄宿生生活费补助以及见义勇为等奖励性补助,不计入家庭收入。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提供低保证明,可直接认定为城市低收入家庭,不再重复进行家庭收入核定。

4.财产证明。申请人及共同申请的家庭成员拥有的全部存款、非居住类房产、车辆、有价证券等财产情况及相关证明材料。

5.诚信承诺书。

房地产部门对申请人的住房情况审查后,出具申请人无房或住房困难证明;民政部门对申请人的收入和财产情况审查后,出具申请人低收入或中等偏下收入证明。

(二)申请受理。

1.申请人向所在社区居委会或单位提出书面申请。申请人为非户主的,还应当出具其他具有完全行为能力的家庭成员共同签名的书面委托书。

2.申请人所在社区居委会或单位对申请人的户籍、人口、收入、资产、住房情况通过入户调查、邻里访问、信函索证等方式进行调查核实,并在公众场所公示7天。公示期满后,社区居委会将申请材料及公示情况报送街道办事处或镇人民政府。

3.街道办事处、镇人民政府对申请人户籍、人口、收入、资产、住房等情况进行初审。调查核实后将申请人家庭人口、现居住地点、住房状况、家庭收入、家庭资产、工作单位等情况进行公示,公示时间7天。经公示无异议或经核实异议不成立的,街道办事处、镇人民政府将申请人资料和审核意见及公示情况提交市县区住房保障主管部门。

4.市县区住房保障主管部门应当在自收到申请和审核资料之日起30天内,会同同级民政、房地产等部门就申请人的有关情况进行审核。经审核符合规定条件的,由市县区住房保障主管部门予以公示,公示时间15天。经公示无异议或经核实异议不成立的,由住房保障部门予以登记,并书面通知申请人,向社会公开登记结果。对经审核不符合规定条件的,市县区住房保障主管部门应当书面告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五、轮候和配租配售

(一)轮候。

对已登记的申请人,由住房保障主管部门通过摇号、评分等方式确定轮候顺序,建立轮候名册,每个申请人取得一个轮候序号。轮候排序结果在政府网站、相关媒体和街道、乡镇公告栏公布。公开摇号过程应有监察、公证等部门全程监督。轮侯期间,申请人收入、人口、住房等情况发生变化的,申请人应当及时告知住房保障行政主管部门,经审核后,住房保障行政主管部门应对变更情况进行变更登记;不再符合住房保障条件的,由住房保障行政主管部门取消其轮候资格。

(二)配租配售。

住房保障行政主管部门按轮候序号和规定的工作流程向申请人配租配售保障性住房。对孤寡老人、优抚对象、三级以上(含三级)残疾人、低保家庭中的无房户、承租危房和面临征收拆迁以及政府有关文件规定的其他急需救助对象,优先安排。

已准予配租配售的保障对象,应当与保障性住房产权人签订租赁或购买房屋合同。合同应当明确房屋类型、土地性质、租金标准(或购买价格)、违约责任等内容。租赁型保障性住房的租赁合同期限一般为3~5年,租赁合同期满,承租人仍符合规定条件的,应在租赁合同期满3个月前提出

申请,经审核符合条件的,重新签订续租合同。合同示范文本由湖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制订。

集中面向园区企业务工人员出租的公共租赁住房,房屋产权人可与企业统一签订租赁合同,由企业按当地政府规定政策向符合条件的务工人员实施配租,配租情况报当地住房保障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对原享受廉租住房租赁补贴的保障对象,自签订廉租住房实物配租租赁合同或经济适用适用住房购买合同之日起,停止发放廉租住房租赁补贴。符合廉租住房保障条件的申请人承租公共租赁住房的,可以继续申请廉租住房租赁补贴。

六、租赁型保障性住房的退出管理

(一)租赁型保障性住房实行年审制。住房保障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每年会同民政等相关部门对享受住房保障的对象的收入、人口、住房状况和已租住年限等进行复核,并根据复核结果对其享受住房保障的资格、方式、额度等进行及时调整并书面告知当事人。承租人应当每年向当地住房保障行政主管部门申报收入、人口、住房情况,未按规定申报的,视为放弃租赁住房,合同终止。

(二)承租人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应及时退出住房保障,由住房保障行政主管部门作出取消保障资格决定,收回承租的保障性住房:

1.家庭人均收入连续一年以上超出当地保障性住房政策确定的收入标准的;

2.承租人因家庭人数减少或通过购买、获赠、继承等方式获得住房,且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超出当地保障性住房政策确定标准的;

3.合同期满,未重新签订续租合同的;

4.承租人未按规定及时向当地住房保障行政主管部门申报收入、人口、住房情况的;

5.提供虚假证明材料等欺骗方式取得保障性住房的; 6.将承租的保障性住房转租、转借的; 7.擅自改变保障性住房用途的;

8.连续6个月以上未在承租的保障性住房居住的。享受住房保障的对象因自身条件变化需要变更住房保障方式的,应先退出,经重新申请、审核、批准后,再按新方式实施保障。

(三)住房保障行政主管部门作出取消保障资格的决定后,应当在5日内书面通知当事人,说明理由。当事人应在规定的期限内退回保障性住房,并结清房屋租金、水、电、气、物业等相关费用。原有住房和设施有损坏、遗失的,承租人应恢复、修理和赔偿。

(四)因特殊情况暂时无法在规定期限内退房的,可以给予3个月过渡期,过渡期内按市场租金水平计收租金。逾

期拒不腾退住房的,按市场租金水平2倍计收租金。必要时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七、租赁型保障性住房产权管理

(一)租赁型保障性住房应办理房屋权属登记,房屋所有权证上要明确房屋产权人和房屋代理管理人。其配套设施设备由房地产登记机构在房地产登记册上予以记载,但不颁发房地产权证书。政府全额投资建设的租赁型保障性住房,产权归政府所有,房屋产权人为当地人民政府,房屋代理管理人为当地住房保障部门;机构投资者、房地产企业、园区企业等投资建设的租赁型保障性住房,产权归投资者所有,保障对象纳入当地保障性住房由住房保障部门统一管理;政府部分出资(包括直接投资、资本金注入、投资补助、贷款贴息、土地作价入股等)建设的租赁型保障性住房,按出资比例确定产权比例实行共有产权,经营一定年限后,产权可依法转让。

(二)政府全额投资建设的租赁型保障性住房可实行租售并举、产权共有。承租人按规定程序承租住房后,有购买该住房产权意愿的,经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批准,可按有关规定向产权人购买该住房部分产权;自签订租赁合同5年后,可申请购买该住房全部产权。承租人取得完全产权后,该住房可以上市转让,政府优先回购,上市转让办法按经济 10

适用住房上市交易政策执行。承租人在对所租赁住房未取得完全产权前,严格按照租赁型保障性住房有关规定管理。

(三)机构投资者和房地产企业投资建设的租赁型保障性住房,报经当地住房保障部门批准正式投入使用5年后,可上市出售,政府优先购买。在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建设的公共租赁住房,主要面向用工单位或园区就业人员出租,不得出售。

八、经济适用住房产权及交易管理

(一)住房保障对象购买经济适用住房后,应当按照规定办理权属登记,购房人拥有有限产权。房屋、土地登记部门在办理权属登记时,应当分别注明经济适用住房、划拨土地。

(二)购买经济适用住房5年内不得直接上市交易。经济适用住房购房人在取得完全产权前,所购房屋只能用于自住,不得出售、出租、闲置、出借,也不得擅自改变住房用途。5年内因特殊原因确需转让的,由政府按照原价格回购,其房屋装修不予补偿,不计入回购价格。

(三)购买经济适用住房满5年,购房人上市转让经济适用住房的,应按照届时同地段普通商品住房与经济适用住房差价的一定比例向政府交纳土地收益等相关价款,政府优先回购;购房人也可以按照政府所定的标准向政府交纳土地收益等相关价款后,取得完全产权。经济适用住房上市补交

土地收益等价款的具体标准,由住房保障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结合各地段普通商品住房交易指导价格定期制订,报经市、县人民政府同意后公布实施。

(四)经济适用住房上市交易,必须符合有关政策规定并取得完全产权。住房保障部门应当对个人是否已缴纳相应土地收益等价款取得完全产权、成交价格是否符合正常交易、政府是否行使优先购买权等情况出具书面意见。

(五)房屋登记、租赁管理机构办理房屋权属登记、租赁备案登记时,要比对住房保障部门提供的有关信息。对已购经济适用住房的家庭和个人,不能提供住房保障部门出具的书面意见的,任何中介机构不得代理买卖、出租其经济适用住房,违规代理的,注销其机构备案和取消其机构网签资格。

九、租金(收益)和价格管理

保障性住房实行“谁投资、谁所有”,投资者权益可依法转让。保障性住房承租人应当按照合同约定及时缴纳租金和其他费用。

(一)租赁型保障性住房租金。

保障性住房的租金标准实行政府定价。其租金标准由市州、县市区物价部门会同住房保障部门统筹考虑当地住房市场租金水平和供应对象的支付能力等因素合理确定,并实行动态调整,每二年向社会公布一次。其中公共租赁住房的租

金原则上不超过同地段、同品质、同类型普通商品房市场租金的60%。有条件的地区,对特别困难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可以免收廉租住房实物配租中住房保障面积标准内的租金。

政府投资建设的保障性住房的租金收入应按照政府非税收入管理规定缴入同级国库,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廉租住房租金收入专项用于廉租住房维护和管理;公共租赁住房租金收入专项用于公共租赁住房的维护、管理、投资补助以及偿还公共租赁住房贷款。

各类企业和其他机构投资建设的保障性住房,其租金收入和其它各项营业性收入归投资者所有。共同出资建设的保障性住房,其租金收入和其它营业性收入按产权比例分配。

(二)租赁型保障性住房产权出售收入。

经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批准出售租的赁型保障性住房收入,按国家财政预算支出和财务制度有关规定,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专项用于保障性住房建设。出售产权的比例和价格由当地人民政府确定。出售全部产权的,出售价格应包括住房建设成本、土地出让金减让、税费减免等政策优惠额之和。

(三)经济适用住房价格。

经济适用住房价格实行政府指导价。市州、县市区物价部门会同住房保障部门核定本行政区域经济适用住房销售

基准价格及浮动幅度,由同级物价部门发文下达并向社会公布。每套住房的具体销售价格由承担经济适用住房建设的开发企业或单位根据经济适用住房价格管理办法规定的原则和公式计算确定,报价格主管部门备案。

经济适用住房销售应当实行明码标价,销售价格不得高于基准价格及上浮幅度,不得在标价之外收取任何未予标明的费用。

经济适用住房基准价格由开发成本、税金和利润三部分构成。其中,管理费按2%计算,房地产开发企业实施的经济适用住房项目利润率按不高于3%核定。政府直接组织建设的经济适用住房只能按成本价销售,不得有利润。

政府销售经济适用住房所得价款和购房人取得完全产权时缴纳的土地收益等价款全额上交当地政府设立的保障性住房建设资金专户,专项用于保障性住房建设。

十、物业管理

保障性住房应实行物业管理。保障性住房物业管理应认真执行湖南省实施《物业管理条例》办法,同时要进一步探索租赁型保障性住房物业管理模式,努力提高租赁型保障性住房的物业管理水平、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

(一)投资建设租赁型保障性住房及其共用配套建筑、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的所有权人是该物业的业主,承租人仅享有所租住房屋的使用权。租赁型保障性住房物业管理

由业主负责组织实施,可采取选聘物业服务企业管理、住房保障部门和保障性住房投资人直接管理、住户自主管理等多种模式。对集中建设的保障性住房小区,可通过招标投标的方式选聘具有相应资质、社会信誉好的物业服务企业实施专业化物业管理;也可由住房保障部门和保障性住房投资人组建或委托房屋管理机构进行管理;对规模小、较分散的保障性住房,在住房保障管理部门指导下,可由承租人自我管理、自我服务。

(二)划分保障性住房物业管理区域,应当以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确定的红线图范围为基础,考虑物业的共用设施设备、建筑物规模等因素,遵循方便生活和工作,有利于社区建设和管理,降低管理成本,提高服务水平的原则。分期开发的保障性住房划定为一个物业管理区域的,应当由同一物业服务企业(单位)提供服务。在其它项目中配建的保障性住房和实行共有产权的廉租住房,应纳入所在项目统一的物业管理。

(三)选择物业服务企业进行物业管理的,物业服务企业应与保障性住房业主签订物业服务合同,并按照合同约定提供相应的服务。物业服务合同应约定下列服务事项:

1.物业管理区域内共用部位及共用设施设备的使用、管理和维护;

2.公共绿化的维护;

3.公共区域环境卫生的维护; 4.公共区域的秩序维护; 5.车辆的停放管理;

6.物业使用中对禁止行为的告知、劝阻、报告等义务; 7.物业维修、更新、改造和养护方案的制定及费用的帐务管理;

8.物业服务档案和物业档案资料的保管; 9.业主委托的其他物业公共服务事项。

(五)租赁型保障性住房业主应按照保障性住房建设装饰装修要求,提供能满足保障对象基本居住需要的住房条件。租赁型保障性住房只能用于承租人自住,不得出借或转租,不得用于从事经营性活动或改变房屋用途。承租人应爱护并合理使用房屋及附属设施,不得擅自对房屋进行二次装修,对于房屋内部易损易耗设施及使用不当造成房屋或附属设施损坏的,由承租人承担维修责任或赔偿责任。

(六)保障性住房承租人应当按照物业服务合同约定,按时交纳物业服务费用。违反物业服务合同约定,逾期不交纳物业服务费用的,业主应当协助物业服务企业督促其限期交纳;物业服务企业也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或者依法申请仲裁。

(七)租赁型保障性住房建立物业专项维修资金,专项用于保障性住房物业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的维修、更新

和改造。住房部分的日常维护由承租人承担。住房达到一定年限后,其维修和改造由业主负责。其中,政府出资建设的租赁型保障性住房的维修和改造,需报当地人民政府批准。

租赁型保障性住房物业在办理房屋初始登记前,由投资建设单位将物业专项维修资金交存至物业专项维修资金专户。每平方米建筑面积交存首期物业专项维修资金的数额为当地住宅建筑安装工程每平方米造价的5%至8%。租赁型保障性住房物业专项维修资金应当以物业管理区域为单位设账,未划定物业管理区域的,以幢为单位设账或按房屋户门号设帐。租赁型保障性住房物业专项维修资金属于投资建设单位所有。实行共有产权的保障性住房,其物业专项维修资金的缴存和使用,由相关业主按照各自拥有物业建筑面积的比例分摊。

十一、信息化管理

(一)建立统一规范的住房保障信息化管理平台。由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统一组织开发和不断完善《湖南省住房保障管理信息系统》,按省、市州、县市区三级对住房保障全面实行信息化管理。全省住房保障系统逐步实现网上办公,达到管理方式科学、规范、高效、透明。

(二)各市州、县市区住房保障对象、保障方式、保障性住房房源、住房保障资金及业务管理情况必须统一纳入 17

《湖南省住房保障管理信息系统》,其轮候、配租、配售、退出等情况要及时在湖南省住房保障网公示。

十二、监督管理

(一)各市州、县市区要高度重视保障性住房后续管理工作,要建立健全管理机构,明确管理职能,充实管理人员,落实专项工作经费。主管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对保障性住房的居住人员、房屋使用等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发现违规行为及时纠正。同时要积极探索保障性住房运营管理模式,创新管理机制,确保住房保障工作可持续发展。

(二)加强对保障性住房分配、使用、交易中违纪违法行为的查处。对转租、转借保障性住房,擅自改变保障性住房用途,闲置、空置保障性住房6个月以上的,该家庭和个人5年内不得申请保障性住房;对弄虚作假、隐瞒家庭收入和住房条件,骗取保障性住房的家庭和个人,同时还要依照法律和有关规定追究其责任。对出具虚假证明的,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三)建立举报平台和黑名单制度。各地要以住房保障网为基本信息公开平台,及时公开住房保障情况,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监督和举报。对弄虚作假获取保障性住房、不按规定缴纳房屋租金、不按规定退出保障性住房等严重违法违规行为的家庭和个人,列入不诚信黑名单,由住房保障主管部 18

门在住房保障网上进行公示,并向社会和有关部门部门通告其不诚信记录。

(四)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保障性住房建设、分配、管理过程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依法依纪追究责任;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本指导意见自下发之日起执行。各市州、县市区可依据本指导意见制定具体实施办法。

下载征收资产评估管理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5篇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征收资产评估管理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5篇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1年起实施 著作权资产评估指导意见

    《著作权资产评估指导意见》印发 作者: 来源:财政部网站 2011-05-10 10:51:36 关于印发《著作权资产评估指导意见》的通知 中评协[2010]215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

    规范资产管理业务指导意见解读

    规范资产管理业务指导意见解读 一、禁止资金池操作,要求产品期限与所投资产存续期相匹配。银行理财不得开展滚动发售、混合运作、期限错配、分离定价的资金池理财业务,加强流......

    期货公司资产管理业务规则(试行)【征求意见稿】

    期货公司资产管理业务管理规则(试行)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制定依据】为适应期货公司资产管理业务发展的需要,进一步推进和规范期货公司资产管理业务的开展,保护客......

    山东省炼化工业调整振兴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

    山东省炼化工业调整振兴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 省经贸委省石化工业协会省炼油化工协会 山东炼化工业是我省国民经济重要的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近几年来,得到了较快发展,成品油产......

    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三权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

    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关于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的指导意见 (征求意见稿) 为切实落实《国土资源部、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财政部、农业部关于农村集体土地确......

    “一岗双责”的意见(征求意见稿)

    附件: 东莞市实行党政领导干部 安全生产“一岗双责”的意见 (征求意见稿) 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努力建设幸福东莞,进一步明确和落实各级党委、政府和部门领导干部的安全生产责......

    建筑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问题通知(征求意见稿)1

    国家税务总局所得税司 所便函„2009‟110号 国家税务总局所得税司关于《建筑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问题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的通知 为加强对建筑企业所得税的征收管理......

    期货公司资产管理子公司管理规则(征求意见稿)(大全5篇)

    期货公司资产管理子公司管理规则(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规范期货公司设立资产管理子公司(以下简称资管子公司)的行为及资管子公司的业务行为,根据《公司法》、《期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