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三年级数学下册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教学反思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教学是在学生掌握表内除法和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和算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下面给大家分享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教学反思,一起来看看吧!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教学反思1
一、运用已知,探求新知。
以动手操作为手段,以探究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和计算顺序为线索,以达到自主理解算理为核心。引导学生运用操作的方法和口算方法进行计算,并借助这两种方法自行探究笔算除法中每一步的计算含义,从而掌握新的知识,“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是这个单元的例7。在此之前,学生对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的方法、格式都比较熟了。所以在教学中,主要让学生采用尝试、探究、讨论的方法自己学习计算方法,通过交流、讨论明白当除到被除数的某一位上不够商1就商0。同时在用竖式书写时,这个过程可以省略。力图继续渗透可以利用旧知引入新知的迁移能力,培养学生“会学”的能力。
二、勤于思考,有效学习。
思考是学生学习数学认知的本质特点,是数学学习的本质特征。在教学中注重将思考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将操作、观察、叙述、思考有机的结合,让学生在操作、观察、叙述中思考,在思考中体验、领悟。教师在适当的时间仅仅在关键处给予点拨。从而促进学生思考,提高学习的效率。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教学反思2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是学生学习了表内除法后进行学习的,教学后进行反思,我有以下几方面的体会:
成功之处:
1.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知算理
首先在探索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时,由于部分学生已能应用已有知识计算出结果,为让每一位学生都能进一步理解算理,我主要通过让学生摆小棒来理解。使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在操作过程中探讨出新知。因为动手操作是一种主动学习活动,它具有具体形象,易于促进兴趣,便于建立表象,有利于理解知识等特点。所以,通过组织学生动手操作学习新知识,正是适应这一认知特点,学生只有在一些实际操作中才能逐步体会、理解“形”和“数”之间的联系,从而使学生在动手操作的愉快氛围中获取知识。其次是练习中的扑克牌和买奖品,引导学生用学到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体现计算的意义,使学生感到数学是有用的。
2.口算、笔算相结合,鼓励算法多样化。
在解决分小棒的问题时,强调解决问题的方法多样化。可以利用学具直接操作得出结论,也可以用除法计算出来。计算又可以分为口算和笔算,我重点引导学生掌握笔算的方法。最后还可以用估算来验证自己的笔算结果。这样就使学生体会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很多,但也要从中选择更为方便实用的一种。
不足之处:
课堂节奏较慢,遇到例题较多的课节,探究新知花费的时间过多,课上练习的时间较少。
改进措施:
1.教学语言和设计影响课堂节奏。每个教学环节应当更加有挑战性,比如说每个小组第一轮的练习比赛正确率看哪个组对的最多,第二轮比赛比赛速度,看哪个组做的又对又快,老师计时两分钟。这也是一个形成习惯养成的过程。并且活跃了课堂,节奏紧凑让孩子们有性质。
2.在扎实教学内容上。课上多次进行了集体运算,让孩子们自主练习的时间变少了,应该合理安排练习时间,减少在黑板上演示的过程,多多利用展台,将孩子们的练习及时呈现和反馈,通过在展台上学生自己的讲解,也是一个练习表达和算理的一个过程。
3.课上多一些鼓励性的语言。孩子们被动的做题成为习惯,少了对数学探索的激情。应该多多注意自己每个环节的导入语,并时刻运用激励法调动孩子们学习兴趣。比如说:新的知识,你会吗?老师不信。
4.学会有效的小结。才能让孩子们真正的懂得,数学是如此的简单和有乐趣,真正的理解数学常常运用旧的知识解决了新的问题,对孩子提问要直指算理,培养学生的迁移思想。
今后会更加努力,多多反思。让自己的数学课堂变得生动有趣,激发孩子们的学习热情。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教学反思3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体系中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是在表内乘法、表内除法、减法和一位数乘多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为学生学习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以及除数是多位数的除法奠定了扎实的算理知识和思维基础。
本单元主要教学内容有口算除法和笔算除法。在教学中发现两个教学安排上的特点:一是本单元的例题与习题,真实、自然的体现了除法产生于解决一个个具体的现实生活问题。二是教材逻辑地设计了一个个逐级而上的知识台阶,便于学生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很经验,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去主动获取所学的知识内容和应用能力。
在教学中,我比较注重如下教学思想和教学措施:
一是运用已知,探求新知。以动手操作为手段,以探究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和计算顺序为线索,以达到自主理解算理为核心。如:教学“笔算除法”例1“三年级平均每班种多少棵?”时,根据题意列出算式:“42÷2=”时,引导学生运用操作的方法和口算方法进行计算,并借助这两种方法自行探究笔算除法中每一步的计算含义,从而掌握新的知识。教学“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的例6时,考虑在此之前,学生对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的方法、格式都比较熟悉了,所以在教学中,我主要让学生采用尝试、探究、讨论的方法自己学习计算方法,通过交流、讨论明白当除到被除数的某一位上不够商1就商0占位。同时在用竖式书写时,这个过程可以省略。课堂教学引导中继续渗透利用旧知学新知的“迁移”能力,培养学生“会学数学”的能力和感悟学习数学的乐趣。
二是勤于思考,有效学习。思考是学生学习数学认知的本质特点,是数学学习的本质特征。在教学中我注重将思考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将操作、观察、叙述、思考有机的结合,让学生在操作、观察、叙述中思考,在思考中体验、领悟。教师在适当的时间仅仅在关键处给予提示:说说,“2”为什么写在商的十位上?“算式中8减6余2,这个2表示什么?接下去该怎么计算?”“比较这两个算式,有什么区别与联系?”……用问题促进学生思考,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三是合理有效地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究兴趣,体会数学在生活中作用。课标实验教材的特点尽量使所学的数学知识紧密地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觉得所学的知识就在身边,很有用,但有些数学知识点并不容易“生活化”。所以就需要教师创设一个学生身边的生活情境。因此在教学“笔算除法”例1时,我置换设计一个问题:“过新年时,家长把52元钱平均分给3位小朋友,每位小朋友得多少元零花钱?”使学生根据自己真实的生活情境进入课题的主题,并在解决问题中自然引入新课。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教学反思4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有有: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口算和估算,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笔算,总结计算规律,解决实际问题。本章内容建立在表内除乘法、表内除法、100以内减法和一位数乘多位数的基础之上,对整数除法的学习承上启下,为后面多位数除法奠定知识和思维基础。
1、学生已有的与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相关联的口算经验有:表内除法,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的口算。这些口算是学生解答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的基础。因此,在教学中,我注意激活学生已有的经验,唤起学生对旧知识的回忆,将它灵活运用在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这样一个新的情境中。由于本班学生之前的表内除法掌握不好,在口算教学完成之后,我发现部分学生在计算诸如2000÷4,800÷4之类题目时得数“0”的个数出错,究其原因,还是算理没有理解。所以,不管是计算还是解决问题的教学,都重在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重在理解。
2、加强估算的教学。估算对学生数感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我班学生对除法估算的学习掌握不好。去年冬季的期末检测中,一些优生在除法的估算中都有丢分。因此,在本期除法口算教学中,我安排了比较多的时间放手让学生学习交流,引导学生归纳除法估算与加、减、乘法估算的异同,探寻找被除数的近似数原则:一是接近被除数,二是结合除数便于口算。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体会估算的意义和作用,从而培养了学生的估算意识。
3、笔算除法的教学中,竖式的写法是一个难点,学生已有的经验在此时已经不够用了。笔算除法的第一堂课,尽管我很仔细地板书讲解竖式除法的书写过程,当时觉得大部分学生能够掌握,但是在后面学生的独立练习中,我发现一些学生竖式出错,他的商是正确的(因为被除数小,学生根据已有经验能够口算出商),但是过程却是错的。所以在教学当中,大部分时间都放在解决除的顺序和竖式的写法上,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述笔算除法的过程。让他们自言自语、轻声地说出自己的思考过程,最后总结出每一步除的基本步骤:一商二乘三减。一商,指试商,二乘,是指将上面的商与除数相乘,积写在被除数的下面;三减,是将被除数与积相减,所得的差就是本步的余数。记得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经过反复练习,大部分学生能够正确列竖式计算除数是一位数商是多位数的除法。计算是数学学习的一个很重要的内容,不容马虎。现在数学的计算难度已经适当降低,我们在教学中更要注重算理的教学,不仅要学生会算,算得正确,还要知道算理,提高学生的计算水平。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教学反思5这部分内容是建立在学生掌握了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学会了除法算式的写法,并且学习了口算除法的基础上的。它是学习除数是两位数、除数是多位数除法的重要基础。其内容是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打开教材,根据学生对二年级口诀求商的掌握情况,一开始我以为这部分的内容比较简单,认为只要学生背得乘法口诀,就能够掌握这部分内容,其实不然。通过教学下来感觉很糟糕。多数学生能正确进行确不能进行笔算。总结一下,主要存在的原因有二:
一、照本宣科,忽视教具的辅助作用,竖式的算理对于学生还比较模糊
数学源于生活,教学时不能脱离实际,要想方设法的创设数学情景,让学生在情景中理解算理。如:计算42/2时,让学生用42根小棒10根1捆,捆成4捆就是4个十,余下2根就是2个一。先让学生将4个十平均分成2成,每份是2个十就是20,再将2个一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1,再把分得的结果合起来就是21。随即根据分小棒的顺序完成相应竖式的书写。这样学生就比较容易掌握竖式了。
二、没有将新旧知识进行对比
二年级时学的笔算是直接应用表内除法计算的,商都是一位数,而现在所学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整除)的除法则商是两位数,不能直接应用表内除法进行计算,而要从十位开始算起。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整除与不能整除在算理、算法上也不尽相同,找出它们的共同点总结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方法,找出它们的不同点,讲清竖式的写法,这样才能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由于没有让学生进行新旧知识的对比,导致很多学生在笔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时,和以前的知识产生混淆,没有突破竖式计算这个难点。在以后教学中要注意温故而知新,将前面的旧知识与现在的新知识联系起来,这样便于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第二篇:三年级数学下册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教学反思
三年级数学下册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教学反思
三年级数学下册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教学反思1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有有: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口算和估算,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笔算,总结计算规律,解决实际问题。本章内容建立在表内除乘法、表内除法、100以内减法和一位数乘多位数的基础之上,对整数除法的学习承上启下,为后面多位数除法奠定知识和思维基础。
1、学生已有的与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相关联的口算经验有:表内除法,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的口算。这些口算是学生解答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的基础。因此,在教学中,我注意激活学生已有的经验,唤起学生对旧知识的回忆,将它灵活运用在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这样一个新的情境中。由于本班学生之前的表内除法掌握不好,在口算教学完成之后,我发现部分学生在计算诸如20xx÷4,800÷4之类题目时得数“0”的个数出错,究其原因,还是算理没有理解。所以,不管是计算还是解决问题的教学,都重在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重在理解。
2、加强估算的教学。估算对学生数感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我班学生对除法估算的学习掌握不好。去年冬季的期末检测中,一些优生在除法的估算中都有丢分。因此,在本期除法口算教学中,我安排了比较多的时间放手让学生学习交流,引导学生归纳除法估算与加、减、乘法估算的异同,探寻找被除数的近似数原则:一是接近被除数,二是结合除数便于口算。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体会估算的意义和作用,从而培养了学生的估算意识。
3、笔算除法的教学中,竖式的写法是一个难点,学生已有的经验在此时已经不够用了。笔算除法的第一堂课,尽管我很仔细地板书讲解竖式除法的书写过程,当时觉得大部分学生能够掌握,但是在后面学生的独立练习中,我发现一些学生竖式出错,他的.商是正确的(因为被除数小,学生根据已有经验能够口算出商),但是过程却是错的。所以在教学当中,大部分时间都放在解决除的顺序和竖式的写法上,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述笔算除法的过程。让他们自言自语、轻声地说出自己的思考过程,最后总结出每一步除的基本步骤:一商二乘三减。一商,指试商,二乘,是指将上面的商与除数相乘,积写在被除数的下面;三减,是将被除数与积相减,所得的差就是本步的余数。记得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经过反复练习,大部分学生能够正确列竖式计算除数是一位数商是多位数的除法。计算是数学学习的一个很重要的内容,不容马虎。现在数学的计算难度已经适当降低,我们在教学中更要注重算理的教学,不仅要学生会算,算得正确,还要知道算理,提高学生的计算水平。
三年级数学下册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教学反思2
在本堂课的教学中,通过情景的创设,解决了数学问题,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高,课堂气氛活跃。教学中,我努力给学生营造一种平等、合作的学习气氛,鼓励学生参与交往,引导学生一起去探索、去体验,学生在课堂交往中将学习活动看作是自己主动参与、自我发展的活动,实现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相互促进。教学中,我还特别注重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只有倾听,才有交流,因此我指导学生带着尊重和欣赏去倾听别人的发言,要学会合理的评价别人的观点和想法,要学会接受别人的优点,并要从中受到启发,取人之长 ,补己之短,让交流的过程成为大家共同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数学交流的能力,我还做到关注学困生,让学困生上台“多唱戏”。在学习了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估算后,我请了一位知识接受比较慢的学生,鼓励她完整的表述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估算方法,做到把阳光洒到每一个角落。相信这个学生通过训练,发言的欲望会不断增强,交流的`能力也会提高。
总之,数学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必须因势利导,讲求策略,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利用知识的迁移原理,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从而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年级数学下册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教学反思3
一、运用已知,探求新知。
以动手操作为手段,以探究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和计算顺序为线索,以达到自主理解算理为核心。引导学生运用操作的方法和口算方法进行计算,并借助这两种方法自行探究笔算除法中每一步的计算含义,从而掌握新的知识,“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是这个单元的例7。在此之前,学生对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的方法、格式都比较熟了。所以在教学中,主要让学生采用尝试、探究、讨论的方法自己学习计算方法,通过交流、讨论明白当除到被除数的某一位上不够商1就商0。同时在用竖式书写时,这个过程可以省略。力图继续渗透可以利用旧知引入新知的迁移能力,培养学生“会学”的能力。
二、勤于思考,有效学习。
思考是学生学习数学认知的'本质特点,是数学学习的.本质特征。在教学中注重将思考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将操作、观察、叙述、思考有机的结合,让学生在操作、观察、叙述中思考,在思考中体验、领悟。教师在适当的时间仅仅在关键处给予点拨。从而促进学生思考,提高学习的效率。
三年级数学下册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教学反思4
提到反思,我既没有高深的理论,更没有高屋建瓴的见解。只想把讲授《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估算》这节课中出现的让自己最有感受的两个小插曲再现给大家。
插曲一:导入带来的心慌。
除数是一位的口算除法是学生能够正确、快速估算的基础。在复习带新课这一环,我出示了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卡片,以开火车形式让学生口算说得数,然后想通过出示124÷3这个算式,让学生意识到这个题比较麻烦,不能马上说出结果,引发学生解决问题的需要,进而进入新课的学习。这个自让我认为水到渠成的设计,却出现了小差错。在学生两轮开火车时,有几个孩子答的不是很顺畅,可当我出示那个较麻烦题124÷3时,一个孩子却快速地说出了得数:“老师,这道题商41余3。缺乏教学机智的我,真有些茫然不之所措,心慌了,按套路很牵强的导入到例题的学习中。还记得课下,那个扰乱我思路的孩子兴冲冲的来到了我的身边问:“老师,我表现的好吗?”我勉强的笑了笑:“好!”看着那天真的孩子,我不禁对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再思考。我认为自己的教学机智短少是其一,更主要是自己在课的设计上还是有所欠缺。只是单线的考虑到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与估算的关系,而未考虑学生受思维定势的影响。当学生遇到124÷3还是在努力快速的寻求答案,并未产生丝毫的估算意识。而我去想借此,让学生去理解估算的现实意义,多牵强的想法。这是导致这一环节不尽人意的原因所在。还记得杨主任在以前导课的时候曾经说过:“好的课的开头,要使学生自然而然的进入,所设计的环节能巧妙的溶为新知。”怎么来体现这一点让学生乐于接受呢,为此,我又对本课的开头做了新的设计:
(1)同学们,看我们班又多了老师同我们一起上课高兴吗?谁能说说教室里大约有多少人呢?
(2)老师知道我们每个孩子都是读书小博士,下面请同学们打开语文书第一页,注意老师给你们30秒的时间,你能估算出这页有多少个字吗?想想用什么办法。
插曲二:争辩带来的兴奋。
孩子们真的是很容易满足,也很容易进入情景。结合估算与生活联系紧密这一特点,我设计了这一环节:同学们想到老师家作客吗?老师有200元钱,为了招待大家,老师想给大家准备三元一听的饮料,老师最多能买多少听?学生马上变的兴奋起来。学生在这之前已经掌握了估算的.多种方法。有的学生说,把200看成210÷3=70。还有的学生说200看成180,180÷3=60,见学生并没有太留意题中的要求,出现了错误,我补问了一句:“两种方法都可以吗?”马上引起了学生们的注意。有了争议的声音。粱彪说:“老师你不是说,估算有很多方法,我们欣赏哪种就用哪种吗?”其他学生马上随声附和。细心的杨红彪马上说:“不对,题目上说的是最多能买多少听?所以我们就应该把数估的大一些。”这时大多孩子马上顿悟:估算要结合不同的情景,要合理选用估算方法,有时要估大些,有时要估小些。看着学生兴奋的小脸,这时我仿佛悟出了课堂教学的真谛:惟有真正的尊重,营造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使学生敢想、敢说,不唯书,不唯师,敢于交流争辩,让学生自己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时的课堂才是学生学习的乐园。
三年级数学下册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教学反思5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是学生学习了表内除法后进行学习的,教学后进行反思,我有以下几方面的体会:
成功之处:
1、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知算理
首先在探索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时,由于部分学生已能应用已有知识计算出结果,为让每一位学生都能进一步理解算理,我主要通过让学生摆小棒来理解。使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在操作过程中探讨出新知。因为动手操作是一种主动学习活动,它具有具体形象,易于促进兴趣,便于建立表象,有利于理解知识等特点。所以,通过组织学生动手操作学习新知识,正是适应这一认知特点,学生只有在一些实际操作中才能逐步体会、理解“形”和“数”之间的联系,从而使学生在动手操作的愉快氛围中获取知识。其次是练习中的扑克牌和买奖品,引导学生用学到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体现计算的意义,使学生感到数学是有用的。
2、口算、笔算相结合,鼓励算法多样化。
在解决分小棒的问题时,强调解决问题的方法多样化。可以利用学具直接操作得出结论,也可以用除法计算出来。计算又可以分为口算和笔算,我重点引导学生掌握笔算的方法。最后还可以用估算来验证自己的笔算结果。这样就使学生体会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很多,但也要从中选择更为方便实用的一种。
不足之处:
课堂节奏较慢,遇到例题较多的课节,探究新知花费的时间过多,课上练习的时间较少。
改进措施:
1、教学语言和设计影响课堂节奏。每个教学环节应当更加有挑战性,比如说每个小组第一轮的练习比赛正确率看哪个组对的最多,第二轮比赛比赛速度,看哪个组做的又对又快,老师计时两分钟。这也是一个形成习惯养成的过程。并且活跃了课堂,节奏紧凑让孩子们有性质。
2、在扎实教学内容上。课上多次进行了集体运算,让孩子们自主练习的时间变少了,应该合理安排练习时间,减少在黑板上演示的过程,多多利用展台,将孩子们的.练习及时呈现和反馈,通过在展台上学生自己的讲解,也是一个练习表达和算理的一个过程。
3、课上多一些鼓励性的语言。孩子们被动的做题成为习惯,少了对数学探索的激情。应该多多注意自己每个环节的导入语,并时刻运用激励法调动孩子们学习兴趣。比如说:新的知识,你会吗?老师不信。
4、学会有效的小结。才能让孩子们真正的懂得,数学是如此的简单和有乐趣,真正的理解数学常常运用旧的知识解决了新的问题,对孩子提问要直指算理,培养学生的迁移思想。
今后会更加努力,多多反思。让自己的数学课堂变得生动有趣,激发孩子们的学习热情。
三年级数学下册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教学反思6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体系中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是在表内乘法、表内除法、减法和一位数乘多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为学生学习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以及除数是多位数的除法奠定了扎实的算理知识和思维基础。
本单元主要教学内容有口算除法和笔算除法。在教学中发现两个教学安排上的特点:一是本单元的例题与习题,真实、自然的体现了除法产生于解决一个个具体的现实生活问题。二是教材逻辑地设计了一个个逐级而上的知识台阶,便于学生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很经验,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去主动获取所学的知识内容和应用能力。
在教学中,我比较注重如下教学思想和教学措施:
一是运用已知,探求新知。以动手操作为手段,以探究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和计算顺序为线索,以达到自主理解算理为核心。如:教学“笔算除法”例1“三年级平均每班种多少棵?”时,根据题意列出算式:“42÷2=”时,引导学生运用操作的方法和口算方法进行计算,并借助这两种方法自行探究笔算除法中每一步的计算含义,从而掌握新的知识。教学“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的例6时,考虑在此之前,学生对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的方法、格式都比较熟悉了,所以在教学中,我主要让学生采用尝试、探究、讨论的方法自己学习计算方法,通过交流、讨论明白当除到被除数的某一位上不够商1就商0占位。同时在用竖式书写时,这个过程可以省略。课堂教学引导中继续渗透利用旧知学新知的“迁移”能力,培养学生“会学数学”的能力和感悟学习数学的乐趣。
二是勤于思考,有效学习。思考是学生学习数学认知的本质特点,是数学学习的.本质特征。在教学中我注重将思考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将操作、观察、叙述、思考有机的结合,让学生在操作、观察、叙述中思考,在思考中体验、领悟。教师在适当的时间仅仅在关键处给予提示:说说,“2”为什么写在商的十位上?“算式中8减6余2,这个2表示什么?接下去该怎么计算?”“比较这两个算式,有什么区别与联系?”……用问题促进学生思考,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三是合理有效地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究兴趣,体会数学在生活中作用。课标实验教材的特点尽量使所学的数学知识紧密地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觉得所学的知识就在身边,很有用,但有些数学知识点并不容易“生活化”。所以就需要教师创设一个学生身边的生活情境。因此在教学“笔算除法”例1时,我置换设计一个问题:“过新年时,家长把52元钱平均分给3位小朋友,每位小朋友得多少元零花钱?”使学生根据自己真实的生活情境进入课题的主题,并在解决问题中自然引入新课。
三年级数学下册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教学反思7
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笔算,是重点内容,也是难点内容。它是四年级学习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基础。其实,笔算除法学生在三年级上半学期的时候已经有了初步的接触,但是上半学期学习的笔算除法涉及的只是在乘法口诀表里面的`。
学生在学习了第一节的笔算除法课后,反馈的效果比较差。主要出现了以下几种错误:
1)小部分学生是‘一头雾水’,什么也不懂。
2)小部分个别学生出现了先写商,再写笔算过程的现象。
3)小部分学生试商的速度超慢,而且会偏大或偏小。
现在,学生已经学好了笔算除法的全部内容,从他们的练习和作业来看,正确率已经达到90%以上。他们已经掌握了笔算一位数除法的方法,而且速度也比刚学的时候快了很多。针对学生出现的种种问题,在以后几天的教学中,我采取了相应的措施:
1)熟背口诀。乘法口诀是试商的基础。有的学生试商慢,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对乘法口诀已经有了一些遗忘。因此,我要求学生把乘法口诀背得滚瓜烂熟。对学生提高笔算的速度和正确率很有帮助。
2)重视口头表达笔算的过程。在笔算的时候,我要求学生一边笔算,一边轻轻地说出笔算的过程,熟能生巧!
3)归纳笔算除法的四字口诀。一除,二乘,三减,四落。
4)增加练习的机会。每天,必做2道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笔算题目。
三年级数学下册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教学反思8
这部分内容是建立在学生掌握了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学会了除法算式的写法,并且学习了口算除法的基础上的。它是学习除数是两位数、除数是多位数除法的重要基础。其内容是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打开教材,根据学生对二年级口诀求商的掌握情况,一开始我以为这部分的内容比较简单,认为只要学生背得乘法口诀,就能够掌握这部分内容,其实不然。通过教学下来感觉很糟糕。多数学生能正确进行确不能进行笔算。总结一下,主要存在的原因有二:
一、照本宣科,忽视教具的辅助作用,竖式的算理对于学生还比较模糊
数学源于生活,教学时不能脱离实际,要想方设法的创设数学情景,让学生在情景中理解算理。如:计算42/2时,让学生用42根小棒10根1捆,捆成4捆就是4个十,余下2根就是2个一。先让学生将4个十平均分成2成,每份是2个十就是20,再将2个一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1,再把分得的结果合起来就是21。随即根据分小棒的顺序完成相应竖式的书写。这样学生就比较容易掌握竖式了。
二、没有将新旧知识进行对比
二年级时学的笔算是直接应用表内除法计算的,商都是一位数,而现在所学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整除)的'除法则商是两位数,不能直接应用表内除法进行计算,而要从十位开始算起。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整除与不能整除在算理、算法上也不尽相同,找出它们的共同点总结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方法,找出它们的不同点,讲清竖式的写法,这样才能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由于没有让学生进行新旧知识的对比,导致很多学生在笔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时,和以前的知识产生混淆,没有突破竖式计算这个难点。在以后教学中要注意温故而知新,将前面的旧知识与现在的新知识联系起来,这样便于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第三篇:三年级数学《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教学反思
三年级数学《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教学反思
盘洪亮2012年4月25日
在口算教学中,突出学生的自主活动。学生已有的与除数是一位
数的口算除法相关联的口算经验有:表内除法和一位数乘整
十、整百
数的口算。这些口算是帮助学生解答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的基
础。因此,在教学中,我注意激活学生已有的经验,唤起学生对旧知
识的回忆,将它灵活运用在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这样一个新的情
境中。
1、加强估算的教学。估算对学生数感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在教学中我尽量让学生展示出不同策略的估算方法。让学生体会到解决
同一问题有不同策略,只要合理都可以采用。让学生探讨在估算除数
是一位数的除法的一些普遍规律。放手让学生交流后,引导学生归纳
找被除数的近似数原则:一是接近被除数,二是便于口算。学生在探
究的过程中,体会估算的意义和作用,从而培养了学生的估算意识。
2、教学笔算除法的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探索笔算除法的算理
和计算规律。笔算除法的教学中,竖式的写法是一个难点,学生已有的经验在此时已经不够用了。所以在教学当中,大部分时间都放在解
决除的顺序和竖式的写法上。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述笔算除法的过
程。让他们自言自语、轻声地说出自己的思考过程。知道在做笔算除
法时,一般应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最后做什么,有一个合理的演算
顺序。
3、加强乘除法之间的联系,提高学生简单的推理能力。教学除
法的验算时,让学生根据乘除法之间的互逆关系,引出用乘法验算除
法的方法。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大部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比较牢固,但解决一些灵活性问题的能力还有待提
第四篇:除数是整十数笔算除法教学反思
除数是整十数笔算除法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中,有许多新的知识点,商的定位,两次试商,竖式的书写等等,除数是整十数笔算除法教学反思。学生对算理的掌握理解有困难,因此,教学时我从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出发,组织学生回忆笔算的基本方法,教学反思《除数是整十数笔算除法教学反思》。为探索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笔算奠定基础。
在练习过程中,让学生先比较除数和被除数的前两位,让学生自己说出:当被除数前两位数大于或等于除数时,商写在十位上,继续除,这时,商是两位数;当被除数前两位数小于除数时,应该用被除数前三位数除以除数,商写个位上,这时,商就是一位数。
在不同形式的练习中,学生已能掌握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笔算的方法。
第五篇:《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数学教学反思
《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数学教学反思
《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数学教学反思1
一、把握知识内在联系,找准新知识的最佳生长点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学生较容易掌握。但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却是个难点。而商不变性质正是联系旧知与新知的桥梁,也是新知的最佳生长点。在教学中,复习旧知后,我要求学生根据214.5÷15=14.3,利用商不变的规律直接写出21.45÷1.5、2.145÷0.15、0.2145÷0.015的商。这是学习层面的一个飞跃,但却是有根据、有基础的飞跃。学生能根据商不变性质来说理,就证明了这个飞跃是学生能够接受的。只要紧紧抓住商不变性质这根线索,这部分内容就能轻松获得突破。
二、抓住本质,化繁为简,创造性地处理教材
计算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要根据商不变性质先转化为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来计算,再反推出原式的商。计算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最根本的是要先按照除数是整数的除法算出商,完全没有必要计算时在小数点的问题上过多纠缠,增加学生的'学习难度。教学中,抓住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本质,不在竖式计算上设置人为的障碍,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才能使学生学得更轻松。被除数和除数的小数位数不同,更明显地体现了商不变性质的应用,有助于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算法的本质。计算方法,在教学中给了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空间,让学生在尝试、观察、比较、思考中完成新知与旧知同化,更新知识结构,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三、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自主的学习中获得新知,更新认知结构
在教学中,出示214.5÷15=14.3,要求学生根据商不变的规律说出21.45÷1.5、2.145÷0.15、0.2145÷0.015的商,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去尝试,再让学生通过思考、观察、比较2.052÷3.6、20xx÷0.36、2.052÷0.036的转化过程来发现除数是小数除法的转化方法。最后通过计算来总结计算方法,在教学中给了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空间,让学生在尝试、观察、比较、思考中完成新知与旧知同化,更新知识结构,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四、巧用儿歌教学,帮助学生总结算法,突破难点
在计算的过程中,除数和被除数小数点位置的确定是一个难点,部分学生容易出现错误,适时引用儿歌可以帮助学生较好的突破这个难点。“外移几,里移几;方向一致要注意;里缺补零要牢记;上下点点要对齐。”
《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数学教学反思2
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是小数除法中的难点。从作业情况的反馈来看,学生对于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错误的地方还是比较多,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不能顺利的移动小数点。通过移动小数点把除数变成整数,所有的学生都知道,也都能顺利完成,关键是后进生总是忘了同样移动被除数的小数点。或者移动得次数与除数不一致。虽然他们知道除数与被除数的小数点移动是根据商不变的性质来的,但是他们在做作业的时候,就忘记了。
二、在完成竖式的过程中,数位对不齐。这也是部分学生错误的原因之一。
三、商的小数点与被除数原来的小数点对齐。
四、用整数的除法法则进行计算时,除到哪位商那位,不够时先在商的`位置上写0,再拉下一个数,学生困难较大。中间0常常忽视。
五、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笔算后,要求学生验算的错误非常多。原来我们以前学的除法竖式,被除数、除数没有发生任何改变,验算时只要直接用商×除数=被除数即可。可是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在计算时首先需要利用商不变的性质,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为除数是整数的除法,再进行笔算。验算时学生受到前面知识的影响,会用转化后的除数×商=转化后的被除数,这样验算很不科学,如果学生在第一个转化整数环节中出错,验算就起不到作用,不能找出错误。因此,正确的验算方法是将原题中的原除数和商相乘是否等于原被除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