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海绵城市建设与河道综合治理模式研究论文
近年来我国的城镇化水平快速提高,城镇化率从2004年的41.76%上升到2014年的54.77%,与之相伴的是城市发展面临的环境和资源问题日益凸显。海绵城市建设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的重要举措,它以水为主线,以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为载体,构建城市良性水循环系统,增强城市水安全保障能力和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
目前,城市水安全中普遍存在城市河湖、湿地萎缩,河湖水生态空间被严重挤占,水生态恶化,水灾害加剧等问题。加强城市河湖综合治理,实施水生态修复是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海绵城市建设“渗、滞、蓄、净、用、排”各项措施发挥系统治理效益的重要基础。本文结合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及其河流治理目标,以上海崇明陈家镇河道设计为案例,阐述城市河流水系的具体设计思路、方法及技术方案,为城市河道治理建设,构建城市良性水循环系统提供借鉴和参考。
1海绵城市理念
海绵城市是以低影响开发建设模式为基础,以防洪排涝体系为支撑,充分发挥绿地、土壤、河湖水系等对雨水径流的自然积存、渗透、净化和缓释作用,实现城市雨水径流源头减排、分散蓄滞、缓释慢排和合理利用,使城市像海绵一样,减缓或降低自然灾害和对环境变化的影响,保护和改善水生态环境。
城市水系是城市内降雨径流自然排放的重要通道、受纳体及调蓄空间,河湖综合治理是海绵城市建设水利工作的重要内容。根据水利部《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水利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的工作总目标,结合海绵城市建设评价指标,河湖水系综合治理的目标围绕水安全、水环境、水资源和水生态四个方面展开。水安全方面,完善城市防洪排涝体系,合理安排洪涝水出路,提高城市防洪排涝标准;水环境方面,加强城市河湖综合整治和水系连通,控制河流污染,改善城市水环境;水生态方面,保护和修复河湖水生态系统,提升河流自净能力;水资源方面,加强雨水、再生水等水源利用,提高城市水资源水环境承载力,保障海绵城市建设的水环境承载能力。
2城市河流综合治理是关键
河流治理规划设计从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出发,抓住城市河流面临的关键问题,因地制宜提出解决方案,实现多目标控制、多专业协调,发挥河流综合效益。河流治理设计首先要在科学规划、系统布局的基础上开展,关键点在于多目标体系制定,河流总体布局,生态治理与修复,水景观建设等方面,其中河流水生态治理与修复技术是重点工作之一,针对特定的河道,需具体分析其存在问题及受损程度,再根据水质水文条件、河流地貌特征,在满足防洪、排涝及引水等河道基本功能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选择生态治理、物种恢复等具体治理措施。
3案例分析
以崇明陈家镇四号河、琵鹭河项目为具体案例,分析海绵城市建设中河道综合治理内容和模式。
3.1项目概况
陈家镇位于上海市崇明岛的东部,与崇明东滩国际湿地自然保护区相邻,是崇明生态岛建设的重点地区之一,四号河和琵鹭河是镇域内水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陈家镇—东滩地区规划配置十大生态功能区,四号河将穿过镇域内的2大生态功能区(裕安现代社区、国际论坛商务区)和3块公共绿地(森林公园、生态体验园、体育公园),河道总长5.23km,其中约2.8 km需实地开河。琵鹭河位于实验生态社区,河道全长约2km,其中玉叶湖及东侧长约1.lkm的河道需实地开挖。陈家镇水系规划。
河道存在的主要问题,现状河道规模小且不贯通,岸坡坍塌、河床淤积,河道的蓄泄能力不足,影响陈家镇地区的防汛安全;河道内水体浑浊,且含盐度较高,对水环境及生态系统造成不利影响,与陈家镇地区建设低碳生态示范区的要求不相适应。针对上述问题,将通过水域保护、水系沟通、水生态修复、增设湖泊湿地等措施,提高防洪排涝能力,达到改善镇区生态环境的治理目标。
3.2河道综合治理目标
该工程综合治理目标主要为保障区域防汛安全,改善河流水质,既满足河流的自身功能又满足景观、生态功能及多功能开发的要求。
3.3总体布局
项目位于崇明陈家镇生态建设的核心区域,生态景观要求较高,河道布局需在河流生态学理论基础上,按照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在满足河道防洪除涝标准的前提下,将河道设计成自然生态型的河道。
3.3.1设计原则
(1)保护和恢复河流形态的多样性,平面上尽量保持河流蜿蜒形态,沟通现有水系,依托现状地形因地制宜的布置湿地、人工岛,断面尽量采用复式断面;
(2)通过河道整治为植物生长和动物栖息创造条件,重点在水域和水陆交错带的生态建设;
(3)充分考虑生态系统自我修复和自我净化功能;
(4)陆域岸坡营造一种人与自然亲近的环境,保留河道天然的美学价值。
3.3.2河道平面布置
河道的平面布局,通过对河道周边环境的分析,根据镇域的土地利用规划和水文、地形等特点条件,因地制宜地合理布局。琵鹭河以面积3.34万m2的玉叶湖为中心,沟通周边的骨干河道,局部区域适当布置生态湿地;四号河结合周边的生态功能区,形成“一廊、二带、三区”的平面布局,一廊即生态水廊,二带为两岸生态护岸带,三区则在陆域布置生态氧吧区、河流湿地区和彩叶林带区。
3.3.3典型断面设计
河道断面首先满足行洪要求,局部区域通过地形改造适当布置湿地、岛屿、浅滩、林荫、鱼礁等为生物提供不同的生境,为生物多样化创造良好的生存条件。垂直空间领域,充分保证水生动植物和陆域动植物生物链的完整性和连续性,同时还要考虑岸坡的透水性和植被率,达到水、岸、陆三位一体的效果。
3.4生态修复方案
3.4.1河道生境改造
河道生境改造主要是营造适宜水生生物生长的环境。通过对现有河道的疏拓及实地段河道的开挖,湖底形态设计和微地形改造,满足种植不同水生植物的适宜水深。岸坡作为水陆交接面,适当布置生态湿地、岛屿、浅滩等,有针对性地设置适合生物(微生物、鱼类、底栖生物等)生长的护岸结构,如生态石笼、生态鱼槽砖、植被型生态混凝土、斜坡式鹅卵石大缓坡等,形成适宜不同水生动、植物生存的连续而又富于变化的生境基底。
3.4.2生物多样性构建
河道的生态建设。在改善及优化的河道生境及护岸改造的基础上,构建较为完整的水生植物系统和滨湖的湿生、陆生乔灌草系统,以及滨岸带及河道主槽的生物配置及恢复,形成一个完整有序、自然过渡的河道生态系统。
在水体中种植对污染物吸收能力强、耐受性好的植物,应用植物的生物吸收及根区修复机理(植物一微生物的联合作用)去除污染物或将污染物予以固定,从而实现修复水体的目的。根据水位变化由岸边向河内梯次布置挺水、沉水植物,采用块状或带状混交方式配置,使水岸线曲折变化有序,形成良好的景观效果。根据上海地区的气候及水质特点,植物品种选择夏绿型、冬绿性和常绿型搭配,挺水植物如芦苇、香蒲、黄葛蒲,浮叶植物如睡莲、萍逢草,沉水植物如轮叶黑藻、苦草、范草、金鱼藻等本地种,营造四季常绿的天然水环境效果。
该项目设计的河道为开放式河道,水生动物放养以螺、河蚌等迁移较慢的底栖动物为主,可摄食藻类,促使河水中悬浮物质絮凝,并利用食物链关系进行有效的回收和利用资源,取得水质净化和资源化、生态效果等综合效益。
3.4.3生态湿地
生态湿地重点布设于琵鹭河东段南侧岸边,其他河段零星分布,湿地控制水深为20—40cm ,属于表流人工湿地。污水从湿地基质表面流过时,通过植物根茎的拦截作用以及根茎上生成的生物膜的降解作用去除水中污染物。在较宽的河道中错落有致的安排一系列生态岛(岛I、岛II),不仅增加水生植物种植面积,还起到将河水分流、改变水流方向和减缓水流速度的作用,使含有污染物的水体更多的与水生植物接触,更好的起到固定、过滤、吸收的作用。
3.5景观绿化
景观设计以“人文——生态——节能”为主旨,与镇域规划的功能区分布相结合。实验生态社区、裕安现代社区和商务活动区,人文活动较为密集,河边间隔设计亲水步道和木栈道,增加人与水的互动,营造出健康向上的城市氛围。生态体验园和森林公园段,两侧陆域带以乔木为主,整个森林公园将形成一个巨大的城市绿肺,不同树形、季相、色彩的品种错落布置,以形成高低不平的林冠线、颜色丰富的彩叶林。
3.6河道水动力及水质分析
为确保河道行洪安全,分析护岸防冲流速,对采取生态修复后的工程效果进行分析,采用二维水动力数学模型MIKE11的HD(水动力)和AD(水质)模块,以四号河为例进行计算分析。
河道流速分析了引排水不同工况,计算结果显示河道内的最大流速约为0.65m/s,结合工程区的地质条件分析,确定河道的防护范围,并选择满足抗冲流速的、透水性好、植生能力强的护砌材料对河道边坡进行保护。
河道水质改善分析,模拟水资源调度时的排污引清过程,以及生态修复工程措施后水体的自净恢复效果。计算结果表明:在有面源污染、无生态修复的情况下,河道水体的氨氮7天后超标,总磷9天后超标,恶化为W类水;有生态修复的情况下,氨氮在15天后超标,总磷在13天后超标,且浓度变大的速率明显低于无生态修复的情况。由此可见,生态修复减缓了面源污染对水体的恶化速度,对四号河的水环境改善有较好的作用。
3.7综合分析
河道生态治理需建立在对河道生态现状全面调研、监测和深人分析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水利工程学、环境工程学、生态工程学和景观园林工程学等原理和方法,充分体现河道及周边区域发展的特点开展设计。陈家镇地区属于平原河流,河道特性是水浅面宽,水流平缓,水位随季节变化较小,因此河道生态治理采取有针对性地措施,首先要增加水面、沟通水系,促进水体流动,增加调蓄容量;其次,生态修复以自然为主,充分利用现状河道的地形和形态,辅以地形塑造和断面设计,适当布置湿地、岛屿,满足不同水生物生长所需的生境条件;最终目的是构建具有自我修复及稳定的生态系统,物种选择及配置以本土种为主,形成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系统。
第二篇:海绵城市建设论文
海绵城市建设论文
摘要:如今,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城市景观建设与设计作为提高城市整体面貌的重要因素,在生态环境面临巨大的压力下,生态型城市的呼声越来越高,城市建设中追求的生态性也是通过城市景观所反映出来,本文通过从海绵城市角度分析,研究城市景观设计如何适用于城市发展,从而提高人们生活质量。
关键词:海绵城市;生态城市;城市景观;设计
引言
城市建设中离不开生态景观,通过海绵城市角度分析城市景观设计以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在海绵城市角度下,如何通过海绵城市分析城市景观设计,并提高景观设计的实用性。下面我们具体分析城市景观设计在海绵城市理念系的具体实施与发展。
海绵城市角度的城市景观设计概述
海绵城市是近些年来在我国发展起来新名词,顾名思义,海绵城市就是打造海绵一样的城市,使城市具备海绵一样的特征,进而实现城市建设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提高城市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城市化的过程中,人类强制性的改造行为,严重影响了城市生态平衡,导致很多环境问题。而海绵城市的本质就是顺应自然、建立城市、自然、人类和谐共存的发展模式。传统城市在土地利用方面开发过渡,进而导致城市水土流失严重,土地资源不但减少,海绵城市则是强调土地利用、水环境、水循环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海绵城市又被称为低影响设计或者是低影响开发。
而基于低影响开发理念的城市景观设计,首先,能够实现区域内部雨水的收集、渗透以及过滤等,有效提升了水质,另外也降低了洪涝发生的可能性,提高了水岸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恢复。其次,还限制了城市的盲目发展,实现了集中开发,进而建立了更多开敞自然环境,在增加了生态休憩场所同时,也提升了人们的生活品种。海绵城市理念下的景观设计,在雨水资源的利用方面非常科学,将雨水管理与净化处理相结合,不仅能够利用雨水进行水景类型的景观设计,同时也合理利用了雨水资源,一举多得。在鼓励公众参与城市景观建设方面也发挥着巨大作用。最后,在海绵城市理念下的城市景观建设,将雨水利用融入了景观设计,有效克制了传统城市中以排为主的灰色基础设施利用,大大环境了城市环境压力,可减少排水设施的维护与建设成本。
二、海绵城市角度来看城市景观设计分析
1.实现海绵城市景观设计的技术原则
在海绵城市理念下的景观设计应该遵循一下几点技术原则:
将保存生态资源作为景观设计前提,比如森林、溪流以及湿地等;实现土地资源优化,最大限度减少土地浪费,减少不可下身地面对生态环境的破坏;针对不可下渗地面与排水管道连接方面,要最大限度实现水平衡,科学利用场地特征,保障自然水的流通;通过排出控制和增长通过时间,使径流中所含的物质有充足的预处理过程;通过小尺度场地中设臵分散的过滤、滞留等工程设施提供径流的储存和过滤。
2.海绵城市景观设计的技术方法
减小城市化对水体带来的负面影响,需要非工程及工程性措施结合。海绵城市景观设计主要是在工程性措施方面发挥作用。工程性的措施可以主要分为滞留式、渗透式、过滤式和生物式四种,然而实际上海绵城市景观设计多数措施都是综合性的。相对于传统的BMP,海绵城市景观设计独特的技术措施主要包括都市自然排水系统(植被洼地、浅沟和低势绿地)、雨水花园(生态滞留草沟)、可渗透路面、生态屋顶。
2.1自然排水系统
自然排水系统(植被洼地、浅沟和低势绿地)由植物、地表洼地和渗透空间、人工改良土壤、本地土壤以及排水管道(选择性)组成。其中选择耐涝性的植被加强对雨水的有效过滤与渗透。地表洼地的尺寸根据涵洞的溢流来设计,使地表积水在24-48小时内渗入地下。自然排水系统的工作原理有别于传统的排水系统,让雨水顺着街道流入收集管道,然后直接排入河流或湖泊,而是将雨水留住,通过植物的过滤和土壤的下渗,对地下水进行补充。自然排水系统比传统自然排水系统相比,造价更低,可以对径流量进行更有效的控制。
2.2雨水花园
雨水花园是指在一个浅的洼地区域种有灌木、花草乃至树木等植物的工程性措施,它主要利用土壤和植物的过滤、下渗雨水,减小径流量。雨水花园将雨水管理的技术和景观设计密切结合,在处理雨水问题的同时也美化环境。它主要集中应用在居住区和商业环境中。目前相关领域研究主要前沿问题为如何利用雨水花园有针对性的减少雨水中各种污染元素的含量。
2.3可渗透路面
可渗透路面是通过各种技术手段使不可渗的路面变为可渗透的水面,直接减少地表径流的工程性措施。这一措施是从源头治理雨水带来的污染,缓解地下水位降低的情况,从而减少其他雨洪水技术的应用,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目前针对可渗透路面主要集中于水泥砖块、水泥网格物、塑料网格物,可渗透沥青、可渗透混凝土等渗透材料的研究上。期是否适宜,包括水资源和土地资源使用策略,满足土地使用者的美学期待,景观维护的成本,投资者高经济回报率的要求等。
三、海绵城市景观设计设计与工程在中国
1.海绵城市景观设计设计与工程在中国的实践
车伍等针对雨洪水管理作了大量的理论和实践探索,主要包括针对河湖水系的非点源污染,城市区域雨水污染物控制,城市雨洪调蓄,社区住宅建筑雨水利用系统,典型技术应用分析,不同城市雨水问题研究和雨水利用规划等。一部分学者以“反规划”途径和“生存的艺术”为理论基础,实践上以可持续水资源和水环境保护为目标,针对如何进行合理的土地利用和尽量减少环境的不良影响做了大量的探索。例如,以河流生态恢复与重建和防洪相结合为目标的台州黄岩永宁公园,以避免对原有自然河流廊道的破坏同时又满足城市扩张对本地段河流廊道的功能要求为目标的秦皇岛汤和公园,以改善水质,修复水自然过程为目标的中共中央党校及国际关系学院校园景观设计,以保护湿地、洼地自然水过程为目标的天津桥园,以强调下垫面水下渗等生态过程的国际关系学院景观改造,将社区雨水的收集与利用引入景观设计的合肥滨湖新区生态基础设施概念性规划等。
2.推进中国海绵城市景观设计应用的思路
中国正处在快速城市化的进程中,城市蔓延带来众多弊病,如水资源短缺,水污染,内涝与干旱并存等成为中国城市与区域可持续发展越来越紧迫的问题,推进海绵城市景观设计在中国的应用迫在眉睫。从中国城市建设发展形势和观念看,当前是应用海绵城市景观设计技术的最佳时机和地点。
2.1更新价值观,水危机是城市与区域决策者和设计师面临的严峻现实,无视这一问题的存在的决策和规划设计方案是缺乏时代人文精神,甚至是不道德的。
2.2更新知识,城市发展、规划设计必须和水文管理密切相结合,普遍地掌握水文过程
知识迫在眉睫。
2.3更新观念,雨洪水是宝贵的水资源,适应性管理好雨洪水是实现区域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措施。
结束语:
在城市景观设计中,将土地资源、水环境、生态平衡纳入设计理念,建立海绵型新型城市,是我国城市互建设的必然趋势。资源问题与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从城市建设的各个领域深入开展生态环境建设,已经势在必行。基于海绵理念下的城市景观设计,能够有效环境土地资源使用压力,合理利用雨水资源,倡导城市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海绵城市建设需要政策和管理层面的重视和支持,也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李梅红,于海琴,王建良.对滨水景观设计的探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1(02)
[2]曹文美子.校园滨水景观设计探析[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4(02)
[3]邓彦,宋端.城市滨水景观设计中人的心理需求[J].城市发展研究.2008(03)
第三篇:PPP模式推动海绵城市建设
PPP模式推动海绵城市建设
对政府而言,“海绵城市”作为未来城市发展的目标,其工程的建设存在大量资金缺口,这为引入社会资本提供了良好的投融资平台。本文简单梳理了目前以PPP模式参与 “海绵城市”建设的相关政策、签约项目的合作模式、收益补偿机制以及存在的问题。
海绵城市指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即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目前我国城市建设是以管渠、泵站等“灰色”设施组织雨水径流排放的传统模式,以“快速排除”和“末端集中”控制为主要规划设计理念。该模式会带来城市生态水系统的污染,甚至会引发严重的洪涝灾害。因此,住建部于2014年9月发布了《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该指南提出以低影响开发(Low Impact Development,LID)雨水系统构建为基本原则,通过将自然途径和人工措施结合,在保证城市排洪防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强调的则是“慢排缓释”和“源头分散处理”控制为主要规划设计理念。其中低影响开发指的是一种可轻松实现城市雨水收集利用的生态技术体系,主要包含生态植草沟、下凹式绿地、雨水花园、绿色屋顶、地下蓄渗、透水路面等工程的建设。
一、资金缺口巨大,为PPP模式建设“海绵城市”提供合作平台
2015年4月,财政部、住建部、水利部公布了首批16个城市的国家级“海绵城市”建设试点目录。分别为:迁安、白城、镇江、嘉兴、池州、厦门、萍乡、济南、鹤壁、武汉、常德、南宁、重庆、遂宁、贵安新区和西咸新区。对于首批试点城市,中央财政给予专项资金补助,一定三年,直辖市每年6亿元,省会城市每年5亿元,其他城市每年4亿元。根据住建部的统计数据,海绵城市建设投资约为每平方公里1亿元~1.5亿元,仅16个试点城市总投资需求就在3000亿元以上,然而中央、地方政府和政策性银行提供必要的建设资本是有限的。由此可见,海绵城市建设面临较大的资金缺口,为引入社会资本用PPP模式共同建设“海绵城市”提供了合作平台。社会资本的加入不仅可以解决了公共部门融资难的问题,还可以带来“海绵城市”建设所需先进的技术和相关的管理经验。同时,财政部对采用PPP
模式达到一定比例的试点城市也形成完整的财政激励机制--按上述补助基数奖励10%,并根据定期绩效评价结果进行奖罚。评价结果好的,按补助资金基数10%给予奖励;评价结果差的,扣回中央财政补助资金。目前,16个国家级“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对于PPP模式的开展状况:南宁于2015年2月完成PPP模式下建设“海绵城市”部分项目的签约;迁安在2015年8月18日正式启动迁安市海绵城市建设引导基金的设立和发行工作;镇江、池州、厦门、萍乡、济南、常德、重庆等城市也发布了以PPP模式建设“海绵城市”的招标公告。
二、从已签约“海绵城市”项目看公私合作模式
(一)特许经营权--南宁市竹排江上游植物园段(那考河)项目
DBFO(设计-建造-融资-运营)和BOT(建设-运营-移交)是公共部门与社会资本以特许经营合作的主要运作方式。DBFO模式下社会资本需要负责项目的设计和融资等工作,并在政府部门授予的特许经营权下,完成项目建设招标及建成后运营等部分。等到合作期满,工程的资产使用权和经营权按约定方式移交至政府指定机构,或委托项目公司继续运营。
首个以PPP模式正式签约的海绵城市项目,南宁市竹排江上游植物园段(那考河)工程就是采用这种模式。公共方为南宁建宁水务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社会资本为北京城市排水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项目公司为南宁北排水环境发展有限公司,合作期为10年。建设内容包括河道整治、截污治理、生态修复、污水处理厂、沿岸景观、海绵城市、信息化管理等工程,项目引入流域治理和“海绵城市”建设理念。该项目的成功得益于两个方面:一是前期工作的充分准备。项目启动后,南宁市内河管理处聘请了专业的交易顾问--上海济邦投资咨询有限公司和技术顾问--北京清控人居环境院有限公司,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此项目质量的稳定性。二是项目融资成本比较低。该项建设资金来自自筹、贷款,项目出资比例为自筹20%,银行贷款80%。其中很大比例的银行贷款由建设银行以基准利率以下的贷款利率提供。
四川省安县“海绵城市”建设项目也采取了相同的DBFO模式,并且协议在期满终止时,项目公司福建纳川管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子公司将项目的所有权和使用权无偿交还安县政府。该项目明确公私双方风险承担的问题:商业风险有项目公司承担;法律、政策和最低需求等风险由公共部门和社会资本共同协商承担;不可抗力等风险由安县政府和项目公司合理共担。根据目前已签约的项目和政府的招标公告,公共部门只占项目公司的股本的10%-30%,社会资本出资多达70%-90%。所以签约时确立项目风险分担机制是很有必要的。
(二)政府引导基金模式--迁安市海绵城市建设引导基金
引导基金指由政府出资,并吸引有关地方政府、金融、投资机构和社会资本,不以营利为目的,以股权或债权等方式投资于基础设施建设领域,以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等项目的专项资金。
2015年8月18日正式启动全国首支海绵城市建设引导基金--迁安市海绵城市建设引导基金的设立和发行工作,由金砖城市国开先导基金提供募集认购。政府指定机构拟出资20%,成交社会资本拟出资80%。中国农业银行河北省唐山分行成功中标海绵城市建设引导基金,以5.98%的年化收益率获得优先级额度12亿元。同时,中国农业银行河北省唐山分行将对该基金提供银行托管服务并获取托管基金总额的0.2%作为基金托管收益。中国农业银行河北省唐山分行还取得该基金覆盖的海绵城市示范建设项目的项目公司及社会资本方提供银行开户、项目结算、项目收益托收、项目融资、项目基金托管、项目资金托管等金融服务。该融资方式获得的资本将全部投资于迁安市海绵城市建设的相关项目中。全国首支海绵城市引导基金落地,为地方政府的“海绵城市建设”财政建设资金的解决开辟了一个新的途径。
三、PPP模式下社会资本的收益与补偿机制
“海绵城市”相关项目的收入一般由项目运营收益(使用者付费)、政府购买及财政补贴三部分构成。
理论研究表明,海绵城市收益存在明显的外部性,例如减少污染、补充地下水、地产升值、减少建设费用、增加就业等。因此“政府购买服务”是大部分“海绵城市”建设项目,尤其是建筑与小区低影响开发建设与改造工程、城市绿色道路建设与改造工程等非经营性项目主要收益来源。政府财政部门根据PPP项目协议约定,对照设定的绩效考核标准,按照“依效付费”的原则向项目公司按季度支付相关服务费,并根据运营维护期间的通货膨胀情况建立合理的价格调整机制,以应对未知的不可控制因素导致项目公司收益明显低于或高于预期的风险。
关于项目运营收益部分,雨水集蓄利用、多功能调蓄公园、生态停车场等项目可提供新增水资源供给量、门票、停车收益等;沙坑、河湖水系的雨水功能性景观提升及生态修复工程,虽然不具备使用者付费基础,但此类改造工程可带动周边地价升值,政府可通过土地出让金收入逐年偿还社会资本金,并与社会资本共享土地增值收益。社会资本除了上述收益,还可获得隐含收益。例如上文中提到的安县“海绵城市”建设项目,建设自来水厂设施、污水处理设施等水务工程,引水、供水、给水、污水、排水等地下管廊和管网工程,雨水管道、雨水储留设施等海绵城市雨水工程会直接影响项目公司母公司的管材业务收入,并对母公司净利润起到积极的影响。根据国内外文献研究,结合各项收益分别估算,低影响开发的总经济收益约为33元/立方米,还未考虑无法衡量的外部性收益,总的来看海绵城市收益相对可观。
四、从《指南》到实施,PPP模式参与“海绵城市”建设需要面对的问题
(一)地方政府缺乏规划和法规的配合
地方政府目前并没建立未来10-20年详细的城市总体规划,而海绵城市的建设必须以良好的城市规划为基础作出分层设计达到“弹性”的要求,还需要规划、建设、园林、环保、水务、水利、市政等多个政府管理部门之间的参与和协调。同时政府应该重点解决这些“海绵城市”项目是否与现行的水务法规、土地使用政策等出现冲突而无法实施的矛盾。
(二)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不明确,也没有相关的风险分担机制
海绵城市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PPP 模式不是应该定位成简单的融资渠道,更不应变为地方政府转嫁责任和财政负担的途径。海绵城市建设具有很大的外部性,应该以政府为主导研究投资规模是否经济合理,建设和运营、成本核算是否清晰,以保证公共资本有明确收费标准、补贴政策以及退出机制。目前“海绵城市”处于概念阶段,欧美等发达国家的经验由于城市气候不同参考价值比较低,我国海绵城市建设的方案仍处于摸索状态。这其中面临的风险,政府并没有给出合理的分担机制。
五、Prince George's县改造LID基础设施的案例
Corvias集团的全资子公司Corvias Solutions与Prince George's县的环境部门签署
了关于LID建设和运营PPP协议,合作模式为DBFO,合约期为三十年。Prince George's县的最终目标是将15000英亩的不透水表面通过添加46000雨水装置转化为吸收雨水的表面。目前项目处于第一阶段的开发和建设,包括Corvias Solutions公司三年内需要花费1亿美元对2000英亩区域的LID基础设施建设进行改造。收益机制采取使用者付费模式,即县政府对该区域的居民收取一定费用。Corvias Solutions选择将工程分给当地承包商这种形式,降低中小企业进入该行业壁垒,长期可以实现雨水改造系统的供需平衡。县政府也设立了有效的激励机制,如果Corvias Solutions能在预算内按时完成项目工程,将会获得额外2000英亩区域的雨水基础设施的改造权。该PPP模式旨在以长期公私合作的形式,形成节约的、有效的管理雨水全生命周期的系统。并且在规模经济的驱动下,政府可以节约12亿美元,相当于减少了40%的成本。这个案例从项目带来外部性收益和成本节约两方面介绍了政府采用PPP模式改造LID基础设施的优势,大大地缓解了政府的财政压力,同时刺激了经济的稳定发展。
附海绵城市政策一览表
【版权说明】 文章来源:元立方金服
作者:管清友(元亨智库学术委员会主任、首席经济学家、民生证券研究院执行院长)、唐川
第四篇:包头市海绵城市建设实践研究及意义
包头市海绵城市建设实践研究及意义
摘要:随着城市的发展,包头市原生态系统和水文循环遭到了破坏,出现了“逢雨必涝”“雨停即旱”等不正常的现象。针对此类现象,包头市提出了建设海绵城市,而如何编制好相关专项规划以指导海绵城市设施建设就成为了当务之急。本文对目前已经开展的一些海绵城市规划工作进行归纳整理,探讨了海绵城市专项规划的编制思路,对包头海绵城市建设提高城镇化质量和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有着重要意义。关键词:海绵城市
城市规划
节水
Study on the practice and significance of Baotou sponge city
construction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ity, the original ecosystem and hydrological cycle of Baotou city were destroyed, and the abnormal phenomena of “rain and flood”, “rain stop and drought” appeared.In response to this phenomenon, Baotou city propose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ponge City, and how to prepare the relevant special planning to guide the construction of sponge city facilities has become a top priority.This paper has been carried out on some of the current city planning work summed up the sponge, sponge on compiling special planning of the city,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Baotou city construction sponge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urbanization and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level.key word:Sponge City
city planning
water conservation 引言
经济水平的提高推进了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同时带动了我国城市化的发展进程,然而,万事有利必有弊,城市的快速发展带来了严重的资源问题,生态问题,水资源的大量消耗导致现如今我国现存的可用水资源正在逐渐减少,出现匮乏之势,同时,由于前期的规划设计不严格,标准低,导致城市内涝问题严重,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海绵城市是雨洪利用理论的创新和发展[1],是新时期治水思路的丰富和完善,对于解决我国城市水资源短缺、内涝频繁发生、水生态恶化等突出问题,改善城市人居环境,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1.海绵城市的提出背景及概念
我国于21世纪初提出了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海绵城市的思路,开始研究分析我国城市面临的内涝问题。解析其出现的原因,调研国家政策发展脉络及地方城市的先行实践,将有助于为我国弹性城市建设汲取教训和积累经验,以提高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的城市建设能力,实现以人为本的城市发展红线。有关专家提出,要建立雨水收集和利用系统,开发、改造城市社区建筑物、道路、绿化带、停车场、广场、公园等公共设施的蓄留雨水的生态功能,尽可能恢复城市原有河道、水塘、沟渠,减弱城市热岛效应,提高雨水渗透率。2012年4月,在《2012低碳城市与区域发展科技论坛》中,首次提出“海绵城市”的概念。总书记在2013年12月12日《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的讲话中强调:“提升城市排水系统时要优先考虑把有限的雨水留下来,优先考虑更多利用自然力量排水,建设自然存积、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海绵城市建设被称为是低影响设计和低影响开发(Low impact design or development,以下简称LID)。随着近年来城市洪涝灾害的频发,“海绵城市”及其相应的规划理念和方法得到社会各界认同,住建部《指南》[2]以及仇保兴发表[3]的《海绵城市(LID)的内涵、途径与展望》对“海绵城市”的概念给出了明确的定义。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海绵城市建设应遵循生态优先等原则,将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相结合,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应统筹自然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系统性,协调给水、排水等水循环利用各环节,并考虑其复杂性和长期性。
2.包头市海绵城市建设规划蓝图
海绵城市是一种城市发展的新理念、新方式和新模式。建设海绵城市就是要转变城市传统的开发模式,从粗放的建设模式向生态绿色文明的发展方式转变。根据《包头市海绵城市规划》,包头市规划采用源头减排、过程控制、系统治理等多种手段,通过渗、滞、蓄、净、用、排等多种技术,实现径流总量控制、径流污染控制和雨水资源化利用等多重目标,最终实现生态海绵城市、弹性海绵城市和活力海绵城市。
“雨季一来,城市看海”,反映的是不少城市脆弱的排水能力,而时下流行的“海绵城市”概念,则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对策。“海绵城市”就是要通过一系列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建设来解决雨季城市面临的内涝灾害问题。近年来,包头市城镇化率逐年提高,城镇人口和城镇建设用地不断扩张,出现部分水生态空间逐渐减少,城市硬化比例高,暴雨径流加大等现象。加之雨水管网标准不足、覆盖率不高等原因,老城区发生内涝的频率高、积水深、范围大,影响了城市正常运转。同时,包头市作为缺水城市,非传统水资源的利用率还比较低,河道生态用水、城市绿化用水仍使用黄河水以及自来水等宝贵的水资源。
[4]在《包头海绵城市规划》中提到,到2020年,包头城市建成区20%以上的面积达到海绵城市目标要求;到2030年,城市建成区80%以上的面积达到海绵城市目标要求。在新建区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不低于85%;老城改造区不低于80%。内涝防治达到30年一遇,发生30年一遇降雨时,能够真正做到积水不会对城市居民的生产、生活和交通出行产生较大影响,使得海绵城市建设区域内的河湖水系水质不低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IV类标准,且优于海绵城市建设前的水质。
包头在建设海绵城市中首先要创新城市雨水管理理念,同时要将海绵城市建设要求融入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以及相关专项规划中,统筹布局雨水。另外要划定重点建设示范区,示范先行,全面推进,最终使包头实现生态海绵城市、弹性海绵城市和活力海绵城市。
3.针对包头市海绵城市建设的可行性建议
海绵城市建设是多学科交叉、多部门协同治水的重要契机。在实践过程中,既不能直接死搬硬套国外经验,更不能陷入单一部门单一学科治水的怪圈。海绵城市建设应在深刻理解概念的基础上进行,流域是水的整体,是系统的概念,海绵城市建设不能脱离流域来谈,否则失去理论支撑。我国海绵城市建设起步较晚,发展潜力大,针对包头市海绵城市建设应重视以下研究:(1)加强公众参与,营造全民支持海绵建设的氛围。海绵城市的建设离不开公众的参与。公众参与的过程,是各类利益团体冲撞、融合、协调的过程,有利于提高我市海绵城市建设的科学性、全面性和合理性。
(2)加强研究,建立务实的海绵城市建设支持体系。建设海绵城市,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城市治理理念的重大创新,也是包头城市提质转型升级的一次重要契机。我们要抓住机遇,加强研究,构建务实的海绵城市建设支持体系。首先,要加强海绵技术标准体系研究。要根据包头市的现实情况,加强城市像海绵一样“自然吸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和利用海绵技术,进行自然释放、自然分流的技术研究,提出包头技术指南,促进研发新产品、新材料,创造包头“海绵体”、“海绵材”、“海绵料”,实现包头城市硬质建材向柔质建材转变,支撑海绵城市建设。其次,加快海绵产业建设。一要积极组装以水资源为主的经营性项目,把优质水资源商品化,赋予现金流,经过政府特许,引进民营资本或企业资本,组建公司,按产业化要求经营管理。二要建立包头海绵城市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并建立海绵产品产业园或海绵产品企业,严格准入制度,在当前海绵产品缺乏统一标准的情况下,鼓励扶持有能力的企业进行海绵产品的研发,创造海绵产品的标准,开发一批质优价廉性价比高的海绵产品,快速占领市场,服务海绵城市建设。
(3)坚持规划先行,规范海绵城市建设的行为。强化海绵体建设规划指引,在我市控制性详规中,合理布局海绵体建设区域,严格规划实施,避免出现海绵项目建设碎片化、盲目化和不遂性。建议根据不同功能区合理规划海绵体建设的强制比例,通过规划管控,保障我市海绵城市建设的整体性、合理性、连动性。推进雨水利用强制措施。对居民小区、各单位院落实行雨污分流,各入其管网。特别对黑臭水体的污染源要采取行政的、法律的手段关停、整治到位。使雨水通过适度人工干预进入海绵体,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可返流、可利用的目标。
(4)用好政策导向,推动我市海绵城市的可持续性建设。政策导向,是促使海绵城市建设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是海绵城市建设快速推进的强大动力。我们不仅要建立奖惩机制,长效推动海绵城市建设。制定适宜包头现状的海绵城市建设奖励政策,通过适度补贴以及多类型优惠政策,激发市场主体对海绵体建设的热情,对过去时“老城区”、现在时“建设项目”、未来时“新建城区”进行政策限制和导向,达到限制城市建设传统模式,奖励海绵改造项目,激励海绵新建项目,长效推动海绵城市建设。而且还要立足长远,作好雨水文章。现阶段我市海绵城市的建设虽然处于初级阶段,但也要立足长远,放眼国际,借鉴国内外同类经验,开展雨水排放征收政策的调研,为今后适时开征雨水排放,保障海绵设备的养护维护资金,做好战略理论储备。
4.包头市海绵城市建设的意义
海绵城市不仅可以解决当前城市内涝灾害、雨水径流污染、水资源短缺等突出问题,有利于修复城市水生态环境,还可以带来综合生态环境效益。比如,通过城市植被、湿地、坑塘、溪流的保存和修复,增加城市“蓝”、“绿”空间,改善人居环境。同时,为更多生物提供栖息地,提高城市生物多样性水平。
(1)海绵城市建设有利于解决城市水资源短缺问题
我国水资源匮乏,淡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m3,占全球水资源的6%,人均水资源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4。城市快速发展对水资源需求大,城市开发建设过度硬化造成降雨形成径流外排,导致地下水补给不足;水体污染降低了水资源的质量和数量,也加重了水资源的紧缺程度。雨水污染程度轻,处理成本相对较低,是再生水的优质水源。在降雨时,利用自然水体和地下雨水调蓄池收集雨水,实现“蓄”的目的;再通过各类净化设施的处理和各级管网的输送,将处理达标的雨水回用于市政浇洒、景观水补充等用途,不但节省了大量的自来水,而且充分、有效的“用”雨水,实现水资源的“开源节流”,节约了水资源也降低了污水的排放。
(2)海绵城市建设有利于减少城市洪涝灾害
近年来城市内涝频发,无数的城市发生过不同程度的暴雨内涝,造成财产损失甚至人员伤亡。在城市开发过程中,大量的硬质铺装改变了原有的生态本底和水文特征,由于降雨不能及时下渗,形成地表径流,传统的城市排水体系难以适应强降雨时形成的径流量洪峰,产生城市内涝。
海绵城市建设的实质是控制径流,降低汇流是海绵城市控制的关键。建设方针中的“渗”是减少屋面、路面和地面的硬质铺装,充分采用渗透和绿地技术,从源头减少径流;“滞”是通过植草沟、滞留带等工程措施,降低雨水汇集速度,延缓洪峰出现时间,降低排水强度,缓解降雨时的排水压力。通过各类绿色雨水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多项措施联合作用,达到降低地表径流量、控制城市内涝的目的。
(3)海绵城市建设有利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我国的地表水资源污染形式严峻,面源污染是其主要来源之一。面源污染自20世纪70年代被提出和证实以来对水污染所占比重呈上升趋势,城市面源污染是除了农业面源污染的第二大面源污染类型。城市面源污染主要由降雨径流的淋浴和冲刷作用产生。特别是在暴雨初期,由于降雨径流将地表的、沉积在下水管网的污染物,在短时间内,突发性冲刷汇入受纳水体,而引起水体污染。海绵城市建设六字方针中的“净”,是通过人工湿地、生态滤池等措施过滤和降解汇流雨水中的污染物,达到净化水体、控制面源污染、保护城市水环境的目的。同时,在雨水通过“渗”“滞”的过程也能对大颗粒污染物达到截留和初步净化的目的。
5.结论
海绵城市理念的提出,是城市规划中的一次全新的改革与体验,对城市水资源不足、城市内涝等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不仅提高了能源的利用率,还可以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促使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包头市海绵城市的落实,实现了雨水的储存、净化、渗透和再利用一体化的系统,必将是一造福社会、造福人类的项目,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车伍,闫攀,赵杨.国际现代雨洪管理体系的发展及剖析[J].中国给水排水,2014,30(18):45-51.[2]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Z].2014. [3]仇保兴.海绵城市(LID)的内涵、途径与展望[J].建设科技,2015(1):11-18.
[4]张书函.基于城市雨洪资源综合利用的“海绵城市”建设[J].建设科技,2015(1):26-28.
第五篇:海绵城市建设先进适用技术与产品目录
《海绵城市建设先进适用技术与产品目录(第一批)》 1 收集与渗透技术 1.1 雨水收集 序号 项目名称 主要技术内容
适用范围
种植屋面虹该排水系统是将种植屋面的渗透水经排水异型片、虹吸排水槽排至集水井,实种植屋面雨水收集。
吸排水收集现种植屋面有组织零坡度排放,达到集水和二次利用目的。系统
雨水收集利该系统由截污弃流装置、油污分离过滤装置、储水池及相关管道(件)等组成,建筑与小区雨水收集利用。
用系统 具有截污弃流、净化等功能。系统设计与施工应符合GB 50400《建筑与小区雨水利用工程技术规范》标准要求。
硅砂雨水收该系统由硅砂砖、集水管等设施构成,对雨水有渗透、净化、存储作用。其中,建筑与小区、广场、公园等区域的雨水集利用系统 硅砂砖应符合JG/T 376-2012《砂基透水砖》标准要求,设计施工应符合《硅收集利用。砂雨水利用工程技术规程》CECS 381:2014要求。
1.2透水铺装
透水路面砖以骨料、水泥为主要原料,经振动加压或其他成型工艺制成;或以废陶瓷片等建筑与小区、广场、公园人行道及非重(板)块状无机非金属材料为主要原料与水泥浆等搅拌,经压制成型、坯体干燥、高载路面等场合。温烧成等工艺制成;也可采用沙漠风积沙与胶结剂,组成表面致密、微米级渗水的滤水层。产品具有多孔自透水功能,其技术性能指标应符合GB/T 25993《透水路面砖和透水路面板》标准要求。
序号 项目名称 主要技术内容
适用范围 5 透水型多功以干硬性混凝土为主要原料,采用二次布料成型技术,经压制而成,铺装时可有透水要求的停车场、公园步道等场合。能混凝土植实现四角互锁,或具有球面承压凸台。除了砖体的竖向开孔结构形成路面雨水当路面荷载较高时,可选用普通混凝土草砖 下渗的主要通道外,砖体混凝土自身也具有一定的透水能力,透水率≥1.0×成型的四角互锁开孔植草砖。10-2cm/s(试验方法GB/T 25993)。植草砖基体混凝土可使用部分固废材料生产。产品相关技术性能指标应符合NY/T 1253《植草砖》标准要求。6 透水水泥混在透水性路基上现场浇注透水性水泥混凝土,形成透水性水泥混凝土路面。透建筑小区、公园人行道,广场、停车场凝土路面 水性水泥混凝土系指采用特殊级配集料、水泥、化学外加剂、增强剂等制成的等路面,轻型车辆车行道以及各种体育非封闭型多孔混凝土。因集料级配特殊,混凝土结构中含有大量连通孔隙,降设施的地面。雨时,雨水将沿这些贯通的“路线”透过路面,进入路基,渗入地下。当在透水性水泥混凝土中掺加适量比例颜料,则可修筑彩色透水性水泥混凝土路面。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与施工应执行CJJ/T 135《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技术规程》。
透水性水泥混凝土集料可采用满足相关技术标准要求,性能稳定的天然或人工集料,如碎石、卵石、钢渣、建筑垃圾再生骨料等。增强剂可采用活性混合材、聚合物乳液等。
透水性水泥混凝土路面须有与之相配套的开放式透水性路基,以利透过路面的雨水暂时储存,然后进一步渗透。序号 项目名称 主要技术指标:孔隙率15%~25%、抗压强度15MPa~30MPa,抗折强度3MPa~5MPa,表观密度1700kg/m3~2200kg/m3,透水系数≥1.0×10-2cm/s。
主要技术内容 适用范围 7 透水沥青混在透水性路基上现场浇注透水性沥青混凝土,形成透水性沥青混凝土路面。透建筑小区、公园人行道,广场、停车场凝土路面 水性沥青混凝土系指采用单一级配粗集料或特殊级配集料、沥青、改性剂等配等路面,轻型车辆车行道以及各种体育制而成的透水性混凝土。因集料级配特殊,混凝土结构中含有大量连通孔隙,设施的地面。降雨时,雨水将沿这些贯通的“路线”透过路面,进入路基,渗入地下。透水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与施工应执行CJJ/T 190-2012《透水沥青路面技术规程》。
透水性沥青混凝土路面吸音降噪效果显著,与透水性水泥混凝土相比,透水性沥青混凝土强度较高,但成本也高。
主要技术指标:孔隙率15%~25%,抗压强度20MPa~ 40MPa,渗透系数≥800ml/15s。8 透水沥青路采用渗水系数残留率CR作为功能衰减评价指标,研究制定了透水性沥青路面透水性沥青混凝土路面养护与透水性恢面综合养护功能性分级标准,研发了透水性沥青混凝土路面机能恢复技术装备。技术与装备 透水性沥青混凝土路面机能恢复装备以高压水为介质,利用车载动力单元将高压水喷射到路面,通过气穴发生装置产生的水泡发生气穴效应,冲压出路面空隙中的脏污物,再通过负压抽取、回收杂物和水,可使透水性沥青混凝土路面的透水系数恢复60%。
1.3绿色屋顶
绿地贴成套 该技术是利用屋顶本土野生植物和防塞排水装置,根据创可贴原理研发而适用于既有建筑、新建建筑屋顶、工业生态工程技成。防塞排水装置利用进水孔与排水孔之间设置的缓冲装置,有效防止水流中棚区等城市硬质地块等绿化。术 的杂物堵塞下水道入口及减缓屋面径流。草坪基本无需管理(无需浇水、施肥、洒药、修剪),并可起到隔热降温、净化空气及屋面雨水的作用。
序号 项目名称 主要技术内容
适用范围 复。10 容器式屋顶 该容器主要由保温隔热层、蓄水排水层、阻根层、过滤层组成。所有容器适用于建筑屋顶绿化工程。
绿化 使用PP材料,保证容器使用寿命。容器底部设有蓄水槽,雨水进入种植容器,渗入介质吸收饱和后储存于蓄水槽内。当蓄水槽内水位超过其侧壁的溢水口时,水自行溢出,排入通风排水槽,再被排出。因此,该种植容器的底部始终蓄有水分,即使储存在介质中的水分蒸发,蓄水槽内的水也会向上蒸腾,为植物补充水分,从而保证植物的正常生长。轻质屋面绿 该技术包括了蓄排水层、过滤层、基质层和植被层,其中蓄排水层为双面适用于地下室顶板、裙房屋面、架空层化系统 有凹凸感的蓄排水板,可将多余的水量储存起来,并具有对植物阻根功能,在屋面和其他有种植要求的建筑屋面绿化美化屋面景观的同时,对屋顶有保护作用, 并可有效截留雨水,减少地表径流,工程。将多余的雨水引流收集再利用。调蓄技术 2.1蓄水设施 12 硅砂蜂巢结构净化蓄水池 玻璃钢雨水调蓄装置 转输技术 3.1渗透管道 序号 项目名称 该产品由硅砂定型设计的砌体拼装成六边形井室,形成蜂窝状储水空间,实现可用于城市广场、建筑小区、绿地与湿砌块净水与结构储水有机结合,结构稳定,储水率可达90%。砌块本体具有地。净化功能,可提高水体溶解氧,延长雨水储存时间。池顶的覆土深度不宜超过2m。
该产品由筒体和封头两部分组成。筒体由玻璃纤维增强不饱和树脂经缠绕成适用于一般工业和民用建筑雨水传输和型,封头由不饱和树脂灌入模具中成型,经专用设备进行拼装及隔仓,可制成调节系统。雨水储存罐(池)或调节池。产品初始环刚度5000~10000N/m²,单个产品容积最大100m³。产品应符合国家或行业相关标准。
主要技术内容
适用范围 14 塑料雨水渗该渗透管是采用专用设备,在PVC-U、HDPE、PP实壁管或双壁波纹管等管适用于城市渗透排水管网和绿地建设透管 材圆周上开出多排窄条形渗水孔制成,可以通过控制开孔率,满足不同环刚度等。和渗透率要求。在管外包土工布,既能起到渗透水作用,又能避免泥沙进入管道造成堵塞。管材规格尺寸和物理力学性能符合相应国家塑料管材标准要求(打孔前),容易与各种管件及配件配套。该产品卫生无毒、质量轻、耐腐蚀、刚度好,抗冲击,便于施工安装。环刚度等级:SN4~SN12。渗透排放一该系统由树脂混凝土线性排水沟、雨水井、渗透式PE穿孔管及配套管件等组适用于人行路面、公园绿地及广场等场体化系统 成,其中雨水井、排水沟壁及底部开孔。雨水经雨水井井箅或排水沟箅子过滤所渗水排水。
后,进入雨水井和穿孔管,一部分渗入地下,多余雨水从出水管排出。该系统适用条件:与建筑基础边缘距离应不小具备雨水收集、储存、输送和入渗功能,能减少雨水排出量,具有调蓄排放、于3m;渗透设施周边土壤渗透系数大削减洪峰、减轻排水管网排水压力等作用。同时该系统可容纳和入渗初期雨水,于5×10-6m/s;渗透设施底面距离地下降低径流污染。
3.2输送管道
水不小于1.5m。16 树脂混凝土该排水沟主要以高分子树脂、颗粒填充材料、固化剂等为原料,工厂化预制生适用于公共交通路面、人行道、广场、线性排水沟 产;以线状进水方式取代传统雨水口点式进水方式,减小汇水找坡长度;沟体公园等区域的地面或侧墙排水。
断面采用U型构造,排水沟底部可形成较大的流速,具有良好的自净能力。该产品还具有抗压强度高,抗冲击性能好,吸水率低、耐腐蚀性强,使用寿命长等特点。
序号 项目名称 主要技术内容
适用范围 排水管道闭该排水管道闭路电视(CCTV)检测系统由爬行器、摄像头、控制器、电缆盘适用于管径300mm~1000mm管道缺路电视和数据处理软件等组成,爬行器在管道内爬行,摄像头在管道内采集图像,并陷检测。
(CCTV)检通过线缆传输管外显示,检测人员根据显示的图像和录制的视频文件判断管道测系统 的缺陷种类和等级,为管道评价等提供依据。管道内部障该技术在高压水射流冲淤法的基础上进行改进,根据管道堵塞状况以及管径和适用于被固体堵塞物(混凝土块、砖块、碍软切割施管道材质配置不同喷射铣头,利用高压水流对障碍物进行切割,疏通被凝固混树根等)堵塞的排水管道的疏通。工技术 凝土块或树根等固体障碍物堵塞的管道,具有快速、高效、安全等优点。3.3附属设施 城镇排水一该泵站由潜水泵、筒体和远程监控系统组成,筒体采用玻璃钢(GRP)预制而可用于市政排水和工业废水管道的提升体化预制泵成,配套泵站专用监测系统和远程管理系统,具有体积小、流态好、集成度高、与输送。站 使用安全、在线监控、安装维护方便、清洗方便等特点。主要部件均为工厂预制,安装便捷、集成度高,抗渗漏性能好。工作温度为-20℃~40℃,相对湿度宜为25%~85%;输送介质温度应为0℃~40℃,pH值应为4~10。产品性能应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要求。塑料检查井 该HDPE检查井利用热态缠绕结构壁管设备,采用缠绕成型方法制得,由井座、适用于市政或建筑小区给排水管道系统井筒和支管等组成。开孔型塑料检查井可用于雨水渗透系统。
检查。
检查井井盖可采用铸铁检查井盖、复合材料检查井盖、钢纤混凝土检查井盖,质量符合现行行业标准CJ/T 233-2006《建筑小区排水用塑料检查井》的要求。
序号 项目名称 主要技术内容
适用范围 21 雨水口自动该装置是雨水口截污辅助装置,由截污槽和滤袋组成。截污槽设置在井篦子下适用于标准尺寸雨水口。非标准雨水口截污装置 方,当截污槽内积水和垃圾重量达到设定重量时,翻板打开使垃圾落入滤袋内。可根据实际情况定制。具有雨水径流量与垃圾积累量溢流的自动调节功能,以便保证雨水口排水通畅。智能井盖式该产品是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采用ARM处理器,利用超声波工作原理进行适用于城镇排水管道(渠)水位实时监遥测终端机 液位、流量等的实时测量的非接触式液位测量仪器。
主要性能指标:主液位传感器量程0.8~8m,辅助液位传感器量程0~2m,适用温度为-40℃~80℃。截污净化技术 4.1 植被缓冲带
控。23 多级结构生该技术主要是利用植物等天然材料与其他工程材料相结合在岸带上构建缓冲适用于缓流水系或封闭水体的驳岸带新态岸带渗滤带等生态修复系统,一般采用有生命力植物的根、茎(枝)或整体作为结构的建或生态化改造。净化技术 主体元素,按一定的方式、方向插扦或种植在岸带的不同位置,通过植物群落加固和稳定岸带,弥补硬化河道的不足,可提高雨水的截流能力,减少水土流失,有效控制径流污染,并具有一定的水质净化作用,有利于促进土壤水循环、恢复岸带生态和景观功能。
4.2截污设施 序号 项目名称 主要技术内容
适用范围 雨水截污装该装置是一种具有雨污合流管道截流作用或雨水(初次)管道截污作用的水力可用于道路两侧、城镇街道排水管道或置 涡流分离设备,且具有水头损失小、结构紧凑等特点,对沉积物、油污和悬浮小区绿地雨水管道的井室截污处置。物有较好的截除效果;可设在雨污合流管道和雨水管道检查井或截留井内。
4.3雨污水净化 25 城市雨水生该技术将传统技术和生态净化技术相结合,采用渗滤系统处理面源污染,采用适用于点源、面源及分散式污染的雨水态净化技术 生物滤池与过滤滤池相结合的方式处理点源污染,采用由截水沟、沉沙井、沉收集净化和回用。
淀池组成的多级过滤系统处理分散式污染的地表雨水径流,形成面源污染生态净化技术、点源污染生物净化技术、分散式地表雨水径流回收利用技术和集成净化技术,实现污染雨水收集、处理和利用的目的。人工湿地垂人工湿地垂直流生态滤床主要包括垂直流生态滤床、沉淀池(塘)、粗滤床等可用于建筑、道路、停车场、公园等汇直流生态滤预处理设施,根据需要设有深度处理塘、污泥生态干化滤床。采用PLC控制水面的雨水处理或污水处理厂的出水深床 技术,达到均匀配水、充分富氧;生态滤料无需清洗、更换;可以采用水位控度处理。制和时间控制两种方式。对COD、TN、TP、氨氮去除率可达85%以上。小区分散式该技术通过对小区生活污水和雨水采用景观型组合生态技术、节地型污水生态适用于建筑小区及公用设施生活污水和雨污水处理处理、多级景观污水处理、地下渗滤及屋顶垂直绿化与雨水花园等多种技术组雨水净化处理。技术 合,实现了小区及建筑的雨污水有效拦截处理和资源化利用。
技术特点:雨污水协同处理,生态景观利用与处理相结合,实现雨污水源头处理。黑臭水体治理技术 5.1内源治理 序号 项目名称 主要技术内容
适用范围 基于超磁分该技术基于磁性物种与物化技术的耦合,与水体颗粒物相互作用,通过超磁分可用于市政污水、雨污合流污水及黑臭离的复合水离进行固液分离净化水体。对分离后的水体进一步进行高效生化处理,达到深河湖水的治理、净化与修复。体净化技术 度净化,实现污水的达标排放。该技术具有出水水质优,占地面积小,使用灵活,耐有机负荷高,投资少等特点,磁种与泥渣分离后可循环使用。
5.2生态修复 29 柔性生态护该产品是以聚酰胺(PA6)为原材料,采用干拉工艺一次性加工制成的呈倒金适用于水土保护与景观工程、防洪工程坡技术 字塔状弹性均匀构形、孔隙率大于95%的土工合成材料。利用该土工合成材和裸露山体的绿化。料制成水土保护毯,可为植物生长提供额外的加筋立体护坡体系。产品铺设后,将被植物根系缠绕,使土壤得以整体性的锚固,为植物提供地面保护,减少水土流失。且在工程使用中可抵御3~7m/s的水流冲刷;并具有耐极端温度、耐化学腐蚀、抗紫外线耐老化等特点,满足各类工程需要。干垒混凝土以多孔蜂窝状结构的混凝土砌块为材料,采用挡墙砌块+土工格栅、利用砌块适用于具有生态修复或生态景观要求的挡土墙 间互锁作用或增设不锈钢丝绳缆(或有机材料绳缆)进行串联等方式加固。挡河道护坡工程。墙背面应设有碎石滤水层,挡墙结构应设计排水减压措施。
多孔混凝土砌块具有多种块型,厚度不小于400mm,其技术性能指标应符合JC/T 2094《干垒挡土墙用混凝土砌块》的要求。
序号 项目名称 主要技术内容
适用范围 31 多孔质生态该技术将透水混凝土、凝胶材料和添加剂制成的多孔质基材护砌至堤坝坡面,适用于老旧硬质边坡改造修复及新建边环境修复技具备面层植被缓冲、多孔质骨架防护、植物根系加固三重防护功能,具有强度坡防护。术 高、构造利于植物生长,低碱环境和适用范围广的特点。
基于“仿生态该技术采用河水自净原理建造仿生态系统对水环境进行修复,包含曝气、过滤适用于城市河湖水体的水质治理。
系统”的城市与生态岛三大单元:(1)采用多类型曝气法向被污染的水体进行人工充氧,适用条件:能有效控制外源和内源污染河道治理技满足水体中动物和好氧微生物对水中氧的需要,增加水体的自净能力;(2)物为前提,生态净化措施不得与水体的术 水循环过滤,滤除水中固体颗粒;(3)生态岛系统包括水生植物浮岛和附着其他功能冲突。微生物的水下生态基。该水处理技术可做成景观形式,增强河道景观效果,同时进行水质处理。设计与管理技术 6.1规划设计 33 基于面源污该方法从面源污染控制角度,分解年径流总量控制率指标,确保全年径流污染适用于水系发达、湖泊较多,以面源污染控制的年物排放浓度在受纳水体水质要求范围以内,从而实现改善面源污染物削减的目染控制为主要目的的城市海绵城市建径流总量控标。针对II、III类水质可削减面源污染物达70%,水质目标为Ⅳ类的湖泊汇设。制率指标分水区,其面源污染物削减率可达到60%;其他湖泊及江河、港渠汇水区,其解方法 序号 项目名称 面源污染物削减率可达到50%。主要技术内容
适用范围
城市暴雨排采用数学模型对海绵城市建设和内涝规划相关的雨水地表径流产生过程和管适用于低影响开发建模分析,辅助排水水和低影响内水流过程进行模拟计算,计算降雨地表产流、地表汇流情况,模拟径流和外系统、地表滞留设施设计和验算等。开发模拟系来水流在管道、渠道、蓄水和处理单元以及分水建筑物等在排水管道中的流动,统 预测系统中各部分的水流状况,辅助低影响开发方案的设计、效能评估、模拟情景方案和低影响开发方案对比优选和设计,同时便于对排水系统进行管理和控制。
6.2监测与管理 35 城市排水防涝该平台针对国内排水防涝普查管理中存在的排水防涝设施管理不统一、防涝适用于城市排水防涝工作数据采集及查设施普查信息设施维护效率偏低和防涝预警预判能力弱等突出问题设计开发,实现了排水找工作。平台 防涝设施数据的标准化,通过可视化且简单快捷的操作,完成数据的存储和管理工作,最终实现构建排水设施普查数据库的目的。排水设施普查数据库应符合《城市排水防涝设施普查数据采集与管理技术导则》(建城[2013]88号)的要求。
智能在线排水该系统采用软硬一体、智能在线、云端管理、分体式安装的智能设计,施工适用于城市管网、河流明渠排水口或调监测系统 简单便捷,具有逐分钟持续监测、软硬件一体、智能互联、报警信息全方位蓄池等排水设施的在线监测。
(SmartWater)推送等特点。不但可通过手机监测与校核数据,而且能远程实现设备操作,可实现对排水长期实时监测和积水、溢流的预警报警。
附录
技术信息咨询单位联系方式 1 收集与渗透技术 1.1 雨水收集 序号 项目名称 1 种植屋面虹吸排水收集系统 2 雨水收集利用系统 3 硅砂雨水收集利用系统
1.2 透水铺装 序号 项目名称 4 透水路面砖冶炼渣透水砖(板)再生骨料透水砖 透水混凝土路面砖 钢渣透水混凝土路面砖
技术信息咨询单位
南通沪望塑料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武汉金牛经济发展有限公司 北京仁创生态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信息咨询单位
承德德厦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许昌金科资源再生股份有限公司 双威建材(东莞)有限公司 上海中冶环境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联系人 许小华 郭 兵 党金莉
联系人 宗文会 朱献峰 熊宝珠 杨 刚
联系电话 *** *** ***
联系电话 *** *** *** 021-66931609
混凝土透水路面砖
缝隙透水+透水混凝土路面砖 陶瓷基透水砖 砂基透水砖
序号 项目名称 5 透水型多功开孔的四角互锁透水混凝土植草砖能混凝土植多功能植草砖 草砖 6 彩色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 透水水泥混凝土
陕西阳光雨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盐城市荣立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江西绿岛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仁创生态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信息咨询单位
嘉兴市五丰水泥制品制造有限公司 北海中南草坪科学研究中心
上海砼仁环保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南京标美彩石建材有限公司
刑静飞 沈长荣 徐小梁 党金莉
联系人 梁玲琳 李炳杰
殷明伟 赵忠宁
*** *** 0795-5777111 ***
联系电话 *** ***
*** ***
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 7 透水沥青混凝土路面 透水沥青路面综合养护技术与装备
钢渣透水混凝土 彩色透水混凝土 彩色透水路面
高透水路面 透水沥青混凝土路面 透水沥青混凝土路面 透水沥青路面铺装技术
透水沥青路面综合养护技术 透水沥青路面机能恢复装备
上海中冶环境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近山松城市园林景观工程有限公司 绵阳靓固科技有限公司
四川中建高科新材料有限公司 上海砼仁环保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南京标美彩石建材有限公司 上海浦东路桥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浦东路桥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河南高远公路养护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杨 刚 易华明 邓焱兮
陈毅然 殷明伟 赵忠宁 闫国杰 闫国杰 赵永华
021-66931609 *** ***
*** *** *** *** *** 0373-3536036
1.3 绿色屋顶 9 绿地贴成套生态工程技术 10 容器式屋顶绿化 11 轻质屋面绿化系统 调蓄技术 2.1 蓄水设施 序号 项目名称 12 硅砂蜂巢结构净化蓄水池 玻璃钢雨水调蓄装置 转输技术 3.1 渗透管道
广州市黄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中卉生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南京万荣园林实业有限公司
技术信息咨询单位
北京仁创生态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仁创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湖南易净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黄 茜 张佳楠 吴锦华
联系人党金莉李荣祥*** 021-55970981 ***
联系电话 ***
***
塑料雨水渗PVC-U/HDPE渗透排水塑料管材 透管
常德七星泰塑业有限公司 周道言 李贤梅
*** *** 埋地用聚烯烃(PO)结构壁雨水渗透顾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管 渗透排放一体化系统 3.2 输送管道 16 树脂混凝土线性排水沟 排水管道闭路电视(CCTV)检测系统 18 管道内部障碍软切割施工技术
3.3 附属设施 19 城镇排水一城镇排水一体化预制泵站 体化预制泵智能一体化预制泵站 站
北京泰宁科创雨水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泰宁科创雨水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保定金迪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广州市市政集团有限公司
格兰富水泵(上海)有限公司 上海凯泉泵业(集团)有限公司
赵 金 赵
金 徐
凡 梁
豪
陆宗雷 李 妍
***
*** *** 020-83861471
*** ***
塑料检查井
序号 项目名称 21 雨水口自动截污装置 智能井盖式遥测终端机 4 截污净化技术 4.1 植被缓冲带 23 多级结构生态岸带渗滤净化技术
4.2 截污设施 24 雨水截污装立体涡轮雨水井过滤器
顾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李贤梅 技术信息咨询单位 联系人 北京颐和正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建筑大学、北郭志峰 京安全技术学会
江河瑞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李 楠 岭南园林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建筑大学、岭南新科生高彦波 态科技研究院(北京)、岭南园林设计有限公司
上海佳长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陈 英
***
联系电话 ***
010-88892470
***
021-33627569 置 初期雨水截污装置 雨污合流溢流处理装置
4.3 雨污水净化 25 城市雨水生态净化技术 人工湿地垂直流生态滤床 27 小区分散式雨污水处理技术 黑臭水体治理技术 5.1内源治理
天津城建设计院有限公司 罗 浩 天津城建设计院有限公司
罗 浩
岭南园林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建筑大学、岭南新科生高彦波态科技研究院(北京)有限公司、岭南园林设计有限公司
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新型城镇化研究中心
苏州德华生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邢蓓燕温州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伟达园林工程有限公郑向勇司
*** ***
***
*** ***
基于超磁分离的复合水体净化技术 四川环能德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李永强 5.2 生态修复 序号 项目名称 技术信息咨询单位 联系人 29 柔性生态护坡技术
厦门市仁祥投资有限公司
张亮亮 30 干垒混凝土干垒劈裂混凝土挡土墙砌块及施工技双威建材(东莞)有限公司 段云锋
挡土墙 术
工字型混凝土挡墙砌块 嘉兴市五丰水泥制品制造有限公司
梁玲琳 多孔混凝土水工砌块
嘉兴市五丰水泥制品制造有限公司、东南大学
吴义锋
多孔质生态环境修复技术 北京建筑大学、北京东方建科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北卞立波 京华大生态环境治理有限公司
基于“仿生态系统”的城市河道治理技术 南京天河水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徐元敏 6 设计与管理技术 6.1 规划设计
***
联系电话 *** ***
*** *** ***
025-85863198 33 基于面源污染控制的年径流总量控制率指标分解方武汉市规划研究院 法
姜 勇 *** 34 城市暴雨排城市暴雨污水及雨洪管理建模软件 天津市龙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薛丽娟 谷德性 盛东彪 王小勇
*** *** *** *** 水和低影响暴雨排水和低影响开发模拟系统V2.0 洛阳鸿业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开发模拟系城市排水管网模拟系统 统 数字排水模拟平台(Uwater-Drainage)6.2 监测与管理 35 36 城市排水防涝设施普查信息平台 智能在线排水监测系统(SmartWater)
北京清控人居环境研究院有限公司 北京清控人居环境研究院有限公司 北京清控人居环境研究院有限公司 重庆知行地理信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盛东彪 唐兰贵
*** ***
来源: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