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海绵城市构建中景观设计要点探讨论文
摘要:近几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使得很多中小城市发展过程中一系列环境问题也日益加剧,尤其是城市内涝给民众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海绵城市构建这一理论应运而生。本文主要以浙江温州这一沿海城市为例,就其海绵城市构建过程中景观设计要点进行探讨。
关键词:城市化;海绵城市;景观设计要点;探讨
海绵城市构建是一个多学科融合的复杂工程,其在构建过程中所涉及的景观设计要点极其重要。通过对温州海绵城市构建过程中景观设计要点进行探析,以期提高城市景观设计的实用性,同时推动温州海绵城市的构建,进而减少诸如内涝这样的生态环境问题。
1海绵城市的基本内容
1.1海绵城市的含义
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的概念,主要是指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因此“海绵城市”也可称之为“水弹性城市”。它的主要功能是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等到需要的时候再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1.2海绵城市构建的背景
温州作为我国浙江省的沿海城市,在夏秋季节常常遇到台风、暴雨、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并给当地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带来了比较严重的影响。加上城市地面主要是依靠管渠、泵站等设施进行排水,长期如此,就使得温州这一城市路面容易出现逢雨必涝,旱涝急转。为了避免温州一到下雨天或者遇到台风天气就出现这样的情况,海绵城市在构建过程中景观的设计则更加注重利用植草沟、雨水花园、下沉式绿地等“绿色”措施来组织排水,同时以“慢排缓释”和“源头分散”控制为主要规划设计理念,这样既避免了洪涝,又有效地收集了雨水。
2海绵城市构建过程中景观设计的相关要点
2.1道路景观的绿化设计
道路作为城市发展中的重要廊道,也使得在海绵城市构建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最需要考虑的是温州城市道路景观的绿化设计。所谓绿化设计,则是指在城市的道路隔离带或路侧绿化带的设计中,要设置相应的植草沟、植树沟,并根据季节的变化种植不同的植物,这样不仅可以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还使得雨季到来的时候,截留雨水。而当雨水过于饱和的时候,则进行有效的储存,这样能在干旱季节的时候,给道路周边的植物进行灌溉。
2.2道路景观的材质设计
道路景观设计是温州海绵城市建设中非常重要的内容,除了对景观的绿化设计加以重视外,还要慎重选择合适材质。为了有效应对城市内涝问题,道路景观最好选择可渗透的路面。可渗透路面是通过各种技术手段使不可渗的路面变为可渗透的水面,从而直接减少地表径流的工程性措施。这一措施一方面增加了透水混凝土和透水面砖的使用面积,从而有效地促进水体渗入地下。
2.3广场景观的人性化设计
近几年,随着我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以及对于自由活动空间的需求加大,温州城市广场这一景观也迅速地出现在建设之中。同样作为海绵城市构建中的一大景观,其在设计过程中既要考虑实用性又要考虑人性化。从实用性的角度上考虑,广场在地砖的选择上最好是能够透水的,而且地砖下面还要铺装一层透水混凝土,这样才利于雨水的渗透。而从人性化的角度上考虑,城市广场本来就具有休闲、娱乐、观赏等功能,因此在设计的时候,要注意将休闲设施等项目纳入整个海绵城市的构建中,并在一些配饰的选择上采用不同色彩和样式的组合,进而提高广场的美观性和艺术性。
2.4自然景观的调节设计
每一座城市都是由不同的景观组成的,而所有的城市景观中,自然景观是最具有自动调节功能的,因此注重自然景观的调节设计是最利于温州海绵城市构建的。城市自然景观主要是由河湖、湿地等组成的,它们作为海绵城市天然的雨水滞纳净化场地,可以有效调节局域性的雨洪管理,甚至还能对局部的气候进行调节。鉴于自然景观的重要性,有效扩建城市河湖,湿地等景观建设的面积也就显得尤为重要,尤其是在雨水比较集中的区域,更应该有意识地增加自然景观的建设项目,从而发挥自然景观所具有的调节作用。
3结语
当下,我国环境问题变得越来越严峻,尤其是每当夏季雨水增多的时候,诸如温州这样的沿海城市很容易在一夜之间就成为了“水城”,从而对百姓的生产生活造成了巨大的破坏。海绵城市的构建能够较好地调节城市的环境问题。
参考文献:
[1]伍业钢.海绵城市设计:理念、技术、案例[M].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2015,1
[2]戴滢滢.海绵城市:景观设计中的雨洪管理[M].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2016,03
第二篇:“海绵城市”论文
“海绵城市”的理论与实践
10144304103 李庚阳环境科学
当今中国正面临着水资源短缺,水质污染,洪涝灾害,水生物栖息地丧失等多种水问题。这些水问题综合症是系统性、综合的问题, 亟需一个更为综合全面的解决方案。“海绵城市”理论的提出正是立足这一背景。
“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也可称之为“水弹性城市”。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它作为一种生态途径,其构建核心在于建立跨尺度的水生态基础设施,以综合解决中国城乡突出的水问题。为了贯彻落实总书记讲话及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精神,2014年2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建设司2014年工作要点》中明确:“督促各地加快雨污分流改造,提高城市排水防涝水平,大力推行低影响开发建设模式,加快研究建设海绵型城市的政策措施”。2014年11月,《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发布;2014年底至2015年初,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工作全面铺开,并产生第一批16个试点城市。一时间,“海绵城市”这一概念再一次进入人们的视野。
一、“海绵城市”的理论内涵
水环境与水生态问题是跨尺度、跨地域的系统性问题,也是互为关联的综合性问题。诸多水问题产生的本质是水生态系统整体功能的失调,因此解决水问题的出路不在于河道与水体本身,而在于水体之外的环境。
建设“海绵城市”的价值观应从“水适应人”转向“人适应水”。“海绵城市”是以“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为特征,字里行间反映出与传统的工程思维下“水适应人”的治水思路截然不同。城市应该是一种“人适应水”的景观,即“水适应性景观”。“海绵”即是以景观为载体的水生态基础设施。完整的土地生命系统自身具备复杂而丰富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这是“生态系统服务”理论的核心思想,聚焦到“水问题”上,这一理论表明,城市的每一寸土地都具备一定的雨洪调蓄、水源涵养、雨污净化等功能,这也是“海绵城市”构建的基础。
“海绵城市”旨在综合解决城市生态问题。水生态系统区别于其他生态系统的主要特点之一在于水这一特殊的环境因子。由于水是流动和循环的特点,因此水生态系统的影响因素并不在于水体本身,它与流域内其他土地利用和各类景观要素相联系,自然过程和人类活动对水生态系统的影响是广泛的。
“海绵城市”是古今中外多种技术的集成。第一,让自然做工的生态设计技术。生态设计是一种最大限度地借助于自然力的最少设计。任何技术的使用要尊重自然,而不是依赖工程措施不惜代价地以 “改变场地原本稳定生态环境”为代价来实施 “生态建设”。第二,古代水适应技术遗产。先民在长期的水资源管理及与旱涝灾害适应的过程中,积累大量具有朴素生态价值的经验和智慧,增强了人类适应水环境的能力。第三,当代西方雨洪管理的先进技术,包括LID技术、水敏感城市设计等,相关研究成为近年来城市水问题研究的热点。
二、海绵城市多尺度构建方法及实践
1.宏观——综合水安全格局与水生态基础设施,北京案例
从北京市水系的空间格局与水生态系、统服务的关系入手,通过水文过程分析和模拟, 判别和保护具有较高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用地, 提出水源保护区、地下水补给区等地区的生态管控导则,并恢复城市水系自然形态、建立河流生物廊道系统,从而构建起北京市综合水安全格局,包括:(1)雨洪安全格局,通过径流过程模拟、雨洪淹没分析(20年、50年、200年一遇下的雨洪可能淹没范围)和历史洪涝情况分析,确定区域的雨洪安全格局。
这个安全格局可以有效维护降雨径流的自然过程,通过恢复水系的调洪蓄涝能力,使城市免受雨洪灾害的威胁。(2)水源保护安全格局,对于北京市这样一个缺水城市而言,地表及地下水源保护是区域水安全格局的另一个重要功能。根据相关地表水源保护规划以及地下水资源补给能力分析,确定水源保护安全格局。
最终两者叠加形成综合水安全格局,将生态系统的各种服务功能,包括旱涝调节、水源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休憩与审美启智,以及遗产保护等整合在一个完整的景观格局中,并最终通过与相应尺度的城市总体规划(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结合落实在土地上, 构成禁止建设区和限制建设区的核心网络,成为引导城市空间有序扩展的刚性骨架。
2.中观——城镇海绵系统,六盘水案例
六盘水市的水生态综合治理旨在减缓来自山坡的水流,建造一个以水过程为核心的生态基础设施,来存蓄和净化雨水,使水成为重建健康生态系统的活化剂,提供自然和文化服务,使这个工业城市变为宜居城市。
为了构建完整的城镇海绵系统,工程关注水城河流域和城市两个层面。首先,河流串联起现存的溪流、湿地和低洼地,形成一系列蓄水池和具有不同净化能力的湿地,构建了雨洪管理和生态净化系统。这一方法不仅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城市雨涝灾害,而且在旱季也能有持续不断的水源。第二,拆除渠化河流的混凝土河堤,重建自然河岸的湿地系统,发挥河流的自净能力。第三,建立连续开放空间,建立人行道和自行车道系统, 增加通往滨水区域的通道。最后,项目将滨水区开发和河道整治结合在一起。以水为核心的生态基础设施促进了六盘水的城市改造,提高了城市土地的价值,增进了城市活力。
3.微观——城市雨洪管理绿色海绵技术,哈尔滨群力雨洪公园案例
哈尔滨群力雨洪公园是我国首个以解决城市内涝为目标的国家级城市湿地公园。该公园通过整体景观设计途径进行生态化的雨洪管理,解决常规市政工程所没能解决的问题,使我们的城市成为与水问题相适应的城市,从2011年建成以来,有效发挥了其解决城市雨涝的功能。设计中关键性技术要点包括:(1)以雨洪安全格局为基础,划定由“集水城区-汇水湿地”组成的、具有镶套式结构的“绿色海绵综合体”。(2)填-挖技术形成“海绵地形”,一方面是创造多级湿地系统的地形基础,同时为下一步营造多样化的生物栖息地与游憩空间提供环境基础;而且,造价低廉。(3)构建“水质净化-蓄滞水-地下水回补”多级多功能湿地系统。该多级湿地系统主要是整合潜流和表流湿地技术,进行土壤和生物净化,将净化后的雨水汇入中央低洼湿地,补充地下水。按照“水质净化人工湿地-蓄滞人工湿地-地下水回补与生物多样性恢复湿地”这一顺序,依次构造三类湿地系统,产生多种生态系统服务。(4)充分利用地形及水量分布特征实施特色生境修复,并与乡土生物保护、游憩与科普教育功能相融合。
三、对未来“海绵城市”研究的展望
社会各界通过广泛的讨论来关注城市洪涝问题和一系列相关的生态和境问题,重新审视工业时代治水思路的利弊, 深刻认识生态雨洪管理和城市生态建设的重要性及方法和技术,对实现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具有重要意义,学术界应该给与充分的重视。
“海绵城市”建设浪潮应该推动以下几方面学术研究:(1)中国古代水适应性城乡发展的思想、工程与技术遗产的整理和研究,目前这方面的研究还非常有限,不论从城市规划、水利建设角度还是从遗产保护角度出发, 都应该加快对该类水适应性景观和技术遗产的整理和研究;(2)绿色基础设施与灰色基础设施相衔接的研究,中国城市建设已经形成了对灰色基础设施的依赖,如何逐步摆脱这种依赖,有效地促进绿色基础设施优先的城市雨洪调蓄系统,如何在实际管理和操作层面实现这种衔接依旧是难题;(3)水生态基础设施规划落实的法治化途径, 推进各尺度水生态基础设施的实施纳入法定规划体系,就规划成果向各部门和利益相关者广泛征求意见,通过多方博弈最终确定其空间边界,比如“水生态红线”;(4)一系列相关技术指南的制定,不同尺度水生态基础设施构建指南,以及各类技术集成的使用指南等,《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但还远远不够。
第三篇:海绵城市论文
海绵城市及其海绵城市规划
【摘要】当今中国正面临着水资源短缺,水质污染,洪涝灾害,水生物栖息地丧失等多种水问题。这些水问题综合症是系统性、综合的问题,亟需一个更为综合全面的解决方案。“海绵城市”理论的提出正是立足这一背景。本文从水资源、水环境、水安全等方面深人分析了河北省面临的现状问题,指出河北省建设海绵城市的必要性:全面提升城市功能,落实新型城镇化战略;彻底解决城市水问题,推动水安全战略。并在现状关键问题与建设海绵城市必要性的基础上,提出了河北省建设海绵城市的规划建设保障:一套格局规划指标管全局,一副生态安全格局定基础,三层海绵分区作指引,多重规划体系促保障。1前言
近些年来,逢雨必涝,渐演变为我国大中城市的痼疾,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国家先后发布相关通知和政策,要求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总书记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指出“解决城市缺水问题,必须顺应自然在探索新型城镇化的道路上,通过河流治理,让城市变成可以自由深呼吸的海绵城市”。2015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75号)指出到2020年,城市建成区20%以上的面积达到海绵城市建设目标要求;到2030年,城市建成区80%以上的面积达到海绵城市建设目标要求。海绵城市建设通过对雨水“渗、滞、蓄、净、用、排”等方式的处理,在系统层面、全过程对雨水径流进行管控,使城市具有吸水、持水、释水的水力特性。河北省是北京向西部地区辐射、转移推进过程中的第一省份,建设海绵城市为整个北方缺水地区的全面开展提供了积极的示范与推动作用。2 河北省现状问题分析
2.1 水资源整体匮乏,利用形式单一,雨水利用能力欠缺
河北省是严重的资源型缺水省份。多年平均水资源量为203亿m^3,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31lm^3,是全国平均值的1/7,不及国际上公认的人均1000m^3缺水标准的1/3,甚至比不上以干旱缺水著称的中东和北非地区。
自然因素方面,因为雨水是河北省水资源的主要来源,也是影响河北省水资源周期性变化的主要因素。水资源最多的年份往往是降水量较多的年份,而缺水年份则完全对应于干旱年份,水资源和气候降水有较强的正相关关系。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河北省近年的气候状况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干旱化趋势愈加明显,水资源日益紧张,降雨量在时空上分布严重不均,存在着明显的地域差异。根据对河北省1997-2006年10年的降水量的分析,仅2003年为偏丰年,其他时期均为平水、枯水、偏枯年。
并且20世纪50年代以来,由于山区人类活动改变了流域内的植被、地面形态和地下水埋深,增强了流域调蓄能力,延长了产流、汇流时间,使得降雨入渗和土壤的蒸发量加大,地表径流减少;平原区主要由于浅层地下水位普遍下降,土壤包气带增厚,使产流量相应减少。致使地表水和水资源总量都在急剧减少。自1950年代起,河北省水资源量呈逐渐减少的趋势,由304.7亿立方米减少到128亿立方米,减少幅度达58%。
通过海绵城市建设,采用调蓄池、天然雨洪公园等措施,对雨水进行有效收集利用,同时新建再生水厂,提高再生水生产能力,可替代部分市政绿化、河流景观等方面用水,缓解水资源短缺的状况。采用渗水铺装、下沉绿地等低影响开发措施,减少硬质路面比例,从源头控制雨水,补给地下水,缓解地下水超采压力。2.2 水质污染严重
工业上,河北省工业发展处于快速上升阶段,污水处理效率低,城市污水处理厂管网建设不配套,部分污水处理厂因种种不能达到设计规模能力,投融资渠道不畅等现象,对水环境构成污染威胁。
农业上,河北省作为农业大省,农业化肥和农药使用量过多,这样,不但会造成土壤肥力下降、土地质量退化,而且化肥中的有害成分还通过土壤渗透到地下水中造成水资源的污染。另外农膜污染也是农业水资源污染的一种,农膜材料的主要成分是高分子化合物。在自然条件下难以分解。
生活上,居民产生的生活 废水其实只有很少一部分经过处理,大部分都是未经过处理直接排入了河流等,从而导致了地表水的污染。
2.3 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
一方面,20世纪80年代以来,河北省连续多年干旱,降水量较常年减少,且水质污染严重,致使可供用水量减少; 另一方面,不断发展的国民经济对水的需求日益增加,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河北省人口、耕地和水资源总量与全国相比,人口占全国的 5.37%,耕地占全国的 8.61%,而现状水资源总量,仅占全国(第一次水资源评价)的 0.72%,人均亩均水量均为全国平均值的 11%左右。
尽管河北省对地表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已大大超出国际社会公认的40%的合理限度,但是其供需缺口还是相当大的。根据有关水资源部门评价,河北省南水北调中线供水区现状(2006年)平水年(P=50%)缺水量60~80亿m,偏枯年(P=75%)缺水量100~120亿m3,2.4 地下水过度开采
2014年中国水资源公报中显示,2014年全国总供水量6095亿m3,占当年水资源总量的 22.4%。其中,地表水源供水量4921亿m3,占总供水量的80.8%;地下水源供水量1117亿m3,占总供水量的18.3%;其他水源供水量57亿m3,占总供水量的0.9%。如图4。而北方省份地下水供水量则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其中河北、河南、北京、山西和内蒙古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地下水供水量占总供水量约一半以上。而2007年河北省水资源公报中,全省供水量201.83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工程供水量39.21亿立方米,占总供水量的19%,地下水开采量162.08亿立方米,占总供水量的80%,其他水源供水量0.54亿立方米,占总供水量的1%。由此可见,河北省的社会经济发展用水主要靠加大地下水超采量来维持的。使深层淡水水质局部遭到破坏;浅层地下水位普遍降低,加之地表河流、水体干涸,造成湿地面积减少,土壤沙化加重;地下水位下降,增大了地表污水对地下水体的入渗。2.5城市排涝系统滞后,内涝频发,试点区处内涝高风险区,易涝点较多
河北省暴雨一般多发生在盛夏7—8月份,降雨强度大,排水系统滞后,几乎每年都会发生大小不等的洪涝灾害,给河北省带来不同程度的损失。河北省当前的排水管网排涝能力不足,不满足一年一遇的排水管网比例较高,整个省份的排涝标准也不高,处于内涝高风险区域,25%处于中风险区,基础设施滞后,排涝能力整体较低。通过海绵城市建设,可以加快推动和改造排水防涝设施,尽快满足新国标以及各类海绵城市建设标准,提高城市排水防涝能力。河北省海绵城市建设的必要性 3.1 全面提升城市的功能
建设用地增长逐年突破已有规划,快速城镇化的过程中的问题逐步凸显,城市新区发展较快,绿色化生态化基础设施稍显滞后,新区内涝问题逐步凸显,东部新区防洪体系欠缺;城中村密度过高、人居环境质量亟待提升,公共绿地空间不足;部分河道、防洪沟两侧城中村、棚户区散布,区域环境质量堪忧。
有必要分区域、分重点、因地制宜地开展海绵城市建设,加强海绵型建筑与小区、海绵型道路与广场、海绵型公园与绿地、绿色蓄排与净化利用等设施建设。通过海绵城市建设,全面提升城市新区、各类园区、成片开发区的城市建设水平;开展危房改造和老旧小区改造,逐步改善老城区人居环境质量;有机更新城中村、棚户区,落实新型城镇化战略,全面提升城市功能。
3.2彻底解决城市水问题,推动水安全战略 河北省所涉及的城市水问题,覆盖全面,特点突出。常规水资源有限,雨水、中水等非常规水资源利用不足;城区内季节性河流较少,水体流动性较差,受水量和污染排放双重影响,部分河道水质不佳,呈现黑臭。受降水特性和老城排涝设施滞后等影响,河北省有近9%的区域处在内涝高风险区,新城区防洪体系亟待完善;中心城区生态化岸线比例较低,地下水超采严重,约50%的区域属地下水严重超采区。有必要通过海绵城市的建设,从水资源、水环境、水安全、水生态等层面入手,解决河北省面临的核心水问题,保障城市水安全战略顺利实施。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策略
通过一套规划指标、一副生态安全格局、三层海绵分区、多重衔接体系等构建河北省海绵城市建设框架,以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引领河北省城市发展,综合采取“渗、滞、蓄、净、用、排”等低影响措施,实现雨水资源的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城市发展方式。
4.1一套规划指标管全局
以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作为海绵城市建设核心指标,从水生态、水安全、水环境、水资源、制度建设及执行情况、显示度六个方面搭建河北省海绵城市建设指标体系。
4.2—副生态安全格局定基础
规划在识别山、水、林、田、湖等生态本底条件的基础上,结合生态敏感性评估,构建海绵城市的自然生态空间格局。基于“廊道一基质一斑块”的生态本底进行要素识别,主要为河流廊道,自然保护区、林草生态系统、城市绿地系统、植被覆盖度、地质灾害敏感性等,构建海绵城市的空间格局体系。
4.3多重衔接体系促保障 4.3.1 规划衔接保障
落实海绵城市建设要求的规划内容,应当分层级、分步骤地纳入到城市总体规划、相关专项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等法定规划中,成为法定规划的有机组成部分;从而使整个城市规划体系中能够系统性、综合性地体现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的理念、原则、方法、以及技术措施。从而加大城市径流雨水源头减排的刚性约束,充分发挥自然排水系统、生态排水设施、道路、绿地等的雨水调蓄作用,使城市建设用地成为具有吸水、蓄水、净水和释水功能的“海绵体”,实现城市开发后的水文特征接近开发前,减轻市政雨水管网的压力,有效缓解城市涝,削减城市径流污染负荷,提高雨水资源化利用效率,修复城市水生态系统。
4.3.2 监测考核保障
结合住建部《海绵城市建设绩效评价与考核办法(试行)》,根据运行监测数据,利用统计分析、模拟分析手段,对已建项目进行工程效益的自评估与内部考核,保障如期全面达到住建部考核要求。绩效评估内容包括项目进展情况与设施运行情况,按排水分区进行总体控制和分解,由项目实施情况由下而上核算。建立在线监测系统,为海绵城市建设的制定《河北省海绵城市建设绩效考评办法》,构建海绵城市建设考核制度。
5小结
本文分析了河北省现状面临的主要问题,为全面提升城市功能,落实新型城镇化战略,彻底解决城市水问题,推动水安全战略,提出了“一套规划指标管全局,一副生态安全格局定基础,三层海绵分区作指引,多重衔接体系促保障”的海绵城市建设规划策略,综合采取“渗、滞、蓄、净、用、排”等低影响措施,实现雨水资源的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城市发展方式。
第四篇:海绵城市的规划设计要点分析
海绵城市的规划设计要点分析
海绵城市的规划设计要点分析 吴 庆(武汉市城市防洪勘察设计院,湖北 武汉 430000)摘 要:海绵城市建设已经成为了当前我国社会发展中很多城市建设的重要方向,其也确实在很多方面都能够表现出较强的作用价值优势,尤其是对于水资源的调节,更是应该借助海绵城市进行有效规划设计。文章重点围绕当前海绵城市构建的基本要求以及规划设计要点进行了简要的分析论述。关键词:海绵城市;规划设计;要求;要点 在当前我国社会发展中,随着气候环境的恶化,很多城市在运行中都受到了水资源方面干扰和威胁,城市内涝或者是干旱问题越来越突出,这也就需要重点围绕城市规划进行不断创新,促使其能够体现出理想的水资源有序运行效果。海绵城市的有效规划建设可以说是解决上述问题的重要手段,有效构建海绵城市往往还需要重点加强对于各个基本要素和关键要点的把关控制,促使其能够保障海绵城市的运行较为流畅,如此也就能够促使海绵城市具备理想作用价值,保障城市的有序、安全和可持续效果。1 海绵城市建设要求概述 海绵城市建设已经成为了当前我国很多城市建设的着眼点,基于这种海绵城市的有效建设,其能够在生态协调、环保高效以及资源节约等各个方面实现优化,最终也就必然能够充分提升其整体建设落实水平。海绵城市建设的内容相对而言是比较丰富的,其可以结合城市运行的各个环节进行匹配性设计处理,以确保城市在整体运行中具备理想的有序性和可持续性。当前常见海绵城市运行模式图如图1所示。图1 海绵城市运行图 具体到海绵城市规划设计过程中,为了促使其能够表现出较为理想的实际运行价值效果,有效解决当前城市运行存在的各类问题,必须要促使其能够明确海绵城市建设的一些基本要求,避免其在建设过程中发生明显的冲突和矛盾。海绵城市建设必须要遵循低影响开发的基本原则,确保城市能够在后续运行中水文、环境以及生态资源都能够尽量保持原状,避免出现不利干扰和影响,对于当前存在的一些不利威胁,也需要详细分析其可能存在的威胁因素,并且能够采取较为理想的措施进行不断修正,保障城市运行更为高效合理。对于海绵城市规划建设工作的落实,往往还需要重点加强对于生态系统保护的高度重视,这不仅是降低影响方面的基本需求,往往还需要重点加强对于生态敏感区和脆弱区的高度关注,促使其能够通过改进生态系统相关区域,保障整个城市运行能够较为理想可靠。当然,对于这种海绵城市的具体构建处理,往往还需要重点关注于水资源的循环效果,促使水资源的循环能够实现高效利用,并且促使其排水系统也能够运行较为流畅,如此也就能够避免了水资源在城市中表现出来的各类问题和缺陷,有助于提升整体海绵城市运行水平。在水资源循环系统的优化布置中,其需要关注于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超标雨水径流排放系统以及雨水灌渠系统的布置,促使这些基本结构能够具备较为突出的运行流畅性效果,达到有效储水和调水效果,最终充分保障海绵城市规划设计价值得以体现。2 海绵城市规划设计要点 结合海绵城市在具体规划设计工作中的落实,为了提升其后续运行水平,还需要重点围绕具体环节中的基本要点内容进行详细把关,其中较为核心的关键要点如下: 2.1 做好前期调查研究工作 对于海绵城市规划设计工作的开展,切实做好前期调查研究工作可以说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内容。这种前期调查研究主要就是为了详细全面了解城市的基本状况和特点,对于城市地形地貌、降雨状况以及排水状况等进行详细分析,进而也就能够保障相关规划设计工作的开展能够具备理想的适宜性和针对性,能够为解决现阶段城市运行中存在的各类问题提供较强价值。当然,这种前期调查研究工作还需要考虑到人员方面的基本需求,确保相关人员需求能够在后续规划设计中得到较好满足,进而才能够最终提升其整体运行流畅性,也能够实现城市宜居效果。2.2 有效落实多规合一要求 在海绵城市的具体构建处理中,为了提升其最终落实效果,往往还需要重点加强对于各个方面基本系统和要素的研究,促使其相互之间的运行能够较为协调有序,尽量规避可能出现的各类问题和隐患。这种多规合一的有效执行需要确保市政、水利、园林以及道路等各个方面均能够表现出理想的运行效果,不仅仅要结合这些基本单元自身海绵城市建设的要点和相关措施进行探究,还需要研究各个措施应用后相互之间的协调性效果,保障其整体规划都较为合理统一。在海绵城市规划设计完成后,往往还需要重点加强整体性分析,采用相关专业软件进行模拟运行,进而也就能够充分确保整体运行较为流畅,其中常见海绵城市规划示意图如图2所示。2.3 注重排水系统构建 对于海绵城市规划设计工作的有效落实,重点加强对于排水系统构建的高度关注同样也是比较核心的一个方面,如此也就需要切实围绕着相关给排水体系进行优化布置。在原有排水系统的基础上进行详细分析探究,促使其海绵城市运行下的排水系统能够有效规避和预防当前可能出现的城市内涝灾害,需要分析城市可能遭遇的暴雨等极端天气问题,促使其相关排水系统的运行能够更为高效,并且能够从整体渠道协调布置入手进行优化,促使其主要排水效果能够较为突出。此外,为了确保相应海绵城市规划设计具备更为理想的可行性效果,往往还需要重点围绕着多方面排水以及蓄水结构的布置进行优化,比如对于各个绿地结构的布置,就能够充分提升其整体排水效果,降低了雨水对于城市的危害性效果,这也就需要促使道路两侧绿化区域以及园林等项目能够充分体现出理想的蓄水以及排水价值,促使其能够降低海绵城市规划设计缺陷。图2 海绵城市协调规划示意图 3 案例分析 大东湖区域位于江南,区域南部为东西走向的低矮山系,西、北、东三面临江。涉及武昌区、青山区、洪山区、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和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沙湖港综合整治工程计划在2018年5月完工。该项目主要工程任务包括港渠整治、园林景观工程、建筑工程、给水排水工程、水生态工程、电气工程、桥梁工程及海绵专项等,消除了港渠黑臭水体,增强了排涝能力,改善了城市港渠环境景观,增加了武汉市城市亮点。结合这一工程项目的具体落实推进,其涉及到的内容相对而言比较复杂,文章对各个内容进行具体探索,其中颇具成效的一些关键处理内容主要涉及到了以下方面: 3.1 港渠整治工程 沙湖港及周边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在具体落实前首先针对具体状况进行了详细探索分析,了解了整治工程的具体目标和任务,针对不同路段采取了不同的处理方式。对于排水走廊以及环境整治、周围建筑物布置等,都进行了有效处理,最终也确实有效改善了港渠运行效果。在该项工程具体落实过程中,其还针对具体港渠结构进行了有效设计,利用钢筋混凝土U型槽以及预制桩驳岸墙等方式进行了加固处理,最终同样也表现出了较为理想的作用优势,充分提升了港渠后续运行的耐久性。3.2 园林景观工程 对于海绵城市规划设计工作的有效落实,从园林景观工程项目入手进行协调优化同样也是比较重要的一个方面,而这也同样也是该项目重点落实的基本内容。在该项目的实践处理中,园林景观工程的构建不仅充分满足于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努力构建了优美的自然环境,更是着眼于海绵城市的运行相关需求进行了探索,有效提升了整个海绵城市的作用效果,能够借助于原有地势进行景观的有效构造,充分发挥出较为理想的海绵城市对于水资源的调节应用效果,并且和周围环境也能够较为协调。在具体构建处理过程中,其主要涉及到了活水环节点、丽水旅程区、山水画卷区等基本构成单元,不仅仅在实际操作中表现出了美轮美奂的作用效果,还能够充分提升海绵城市运行能力,值得在相关城市进行借鉴运用。3.3 给排水工程 在海绵城市的具体运行过程中,给排水工程项目同样也应该成为比较核心的构成单元。在该项目中,两港海绵示范带各个区域都针对给水系统以及排水系统进行了优化,并且在实际处理后也确实表现出了理想的供水和排水能力,不仅考虑到了周围人群的日常用水和排水需求,还充分结合当地降水量方面的表现构建了专门的应急排水渠道,避免了大量积水的滞留,进而也就体现出了理想的蓄水和用水效果。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海绵城市在当前我国社会的发展状况,其在很多城市都受到了重视,尤其是对于南方城市,更是可以借助于海绵城市实现自身优化,这也就需要了解海绵城市建设的各个基本内容要点,切实保障海绵城市的运行价值最大程度体现。参考文献: [1]钱勍,曾英.海绵城市在市政工程设计中的应用[J].工程技术研究,2017,(6):223-224.[2]李真真.海绵城市体系与城市绿地系统的耦合共生辩证关系[J].工程技术研究,2017,(7):246+256.[3]田云柯.海绵城市理论及其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探讨[J].住宅与房地产,2016,(24):223-224+237.[4]王二松,黄静岩,李俊奇.海绵城市建设规划设计要点简析[J].中国勘察设计,2015,(7):52-55.[5]仝贺,王建龙,车伍,等.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规划方法探讨[J].南方建筑,2015,(4):108-114.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2789(2017)09-0218-02 作者简介:吴庆(1978-),男,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城市规划设计。
第五篇:海绵城市总结
海绵城市建设措施总结与思考
摘要:海绵城市作为城市建设新思想,在接受我国各试点城市的试炼。本文简略介绍了海绵城市的提出背景,总结了目前学者所提出的海绵城市建设措施,对其进行了思考。对海绵城市的推广有帮助。
关键词:海绵城市建设措施
一、海绵城市的背景
我国年际降雨变化大,年内降雨季节不均匀,6~9月的降雨量占全年的60%~80%。受维度、海陆影响,东西南北地区气温和降水差异显著,南方靠近海洋水汽充足,北方靠近内陆水汽缺乏,季风由南向北减弱。气候变化不确定性造成夏季暴雨洪水现象不断发生。同时,因城市化迅速发展,多变的降雨现象恶变成了内涝灾害。近几年各地均出现暴雨频频,2015年全国20个省遭遇暴雨灾害,强度为历年罕见。说明城市内雨水排水系统的存在严重缺陷。此外,水污染事件也屡见不鲜。4月江西省新余仙女湖水质污染事件是今年第一起水污染大型事件。我国的水资源因水质污染也面临着严重短缺的现象。然城市对雨水的利用却不尽人意。传统城市排水模式以工程管道方式直排。力求雨水尽快排出,造成雨水不能在城市中下渗和蒸发,影响城市地下水补充,人为增大径流量,违背大自然的规律。
这样一个背景下,2014年我国住房城乡建设部编制了《海面城市建设技术指南》。旨在落实总书记讲话和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精神,大力推广“海绵城市”,促进自然积存、渗透、净化,节约水资源,已水生态基础设施为根本的建设。2015年有16个城市成为我国海绵城市首批试点,2016年先后有公布新加入试点城市名单[1]。
二、海绵城市的内涵概念
海绵城市(sponge city),指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1]。思想理念即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排水防涝思路有一个新的格局,保证了城市和城市周围自然的原水文特征稳定,资源的可持续化。
三、建设措施提出、思考
海绵城市的目标即是使城市拥有面对自然所造成的环境灾害等问题的弹性适应力,增强城市的综合承受能力。表象上缓解城市内涝等问题,实质改善城市的生态系统。为了加快海绵城市的建设,许多学者提出了各种措施。
1、区域水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
如今多数学者在“海绵城市”的建设上更倾向于低影响开发(LID)技术的应用,焦点在防洪内涝的雨水利用及管理问题上。诚然为重点之一,但解决问题的前提应是保护区域水循环过程。在现有城市中,海绵城市的建设要从部分走向整体。要对水生态系统进行区域划分,森林、河流、农田、城市生活区、城市市政区等,不同的区域采取不同保护与修复,建设园林相关的水生态基础设施,使城市基础设施跟上城市化发展,提高城市水涵养水源的能力。
2、以海绵城市为指导进行城市规划
城市进行总体规划时,要把水文条件、因地制宜等放在第一位。此外,俞孔坚教授提出,要建设“海绵城市”,需进行跨尺度的生态规划。要研究水生态系统,不能只关注于水本身这一特殊的环境因子,因为其的流动和循环特点,与土地利用和各类景观要素相关联,受自然过程和人类活动的广泛影响。应从更高的层次进行研究,将视野从水体扩大到汇水区域或流域以及景观尺度。要认识水域、水体本身的服务对象不仅仅为水生态系统,而是整个生态系统。而跨尺度的水生态基础设施建设,从宏观上看,要研究水系统在区域或流域中的空间格局,即进行水生态安全格局分析;从中观上看,城市或者乡村的新区和功能区块,主要研究如何有效利用规划区域内的河道等;从微观层面,包括公园、小雨等区域和局域给水单元的具体“海绵体”。上述各层面需落实到土地利用和城市总体规划中。正是由于跨尺度设计,“海绵城市”才能综合解决城市生态问题[2]。
3、有效的雨水、中水回用
作为水循环中对人类最为重要的一步即为降雨。过去的排水将大量降雨直接排走增大了径流量,严重破坏了城市与周遭自然水文特征。在缺水时却又不能有效利用。仇保兴博士提出了建筑雨水利用与中水回用的办法[3]。建筑中灰色水与黑色水分开处理。同时建设绿色屋顶、透水地面和雨水储罐收集雨水。除此之外,在建筑周围建设雨水花园、人工湿地等,目的在于恢复自然水生态系统的雨水渗水、净水、储水、用水。在独栋私人建筑可建设小型人工湿地。雨水城市蒸发量增大对空气质量的提高也有帮助。
4、结合经验及时修改措施
古代人类在长期与水灾害斗争过程中积累的生态价值的实践经验,在城乡选址、水资源管理、水适应性等方面有杰出贡献对如今海绵城市的建设有启示意义。海绵城市作为我国新出台的城市规划概念,在建设系统上有多方面不足,需要对古代技术的借鉴以及现代试点经验的不断完善。
四、结语
海绵城市的提出对我国新型城市化建设规划起重要指导作用。在行之有效的前提,应加以推广。能使旧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有上升空间,使城市质量总体提高。自然水生态系统的保护与修复得到进一步认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也能在良好的水生态系统中得以验证。
五、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2014.10.[2] 俞孔坚,李迪华,袁弘,等.“海绵城市”理论与实践[J].城市规划,2015(6):26-33.[3]仇保兴.海绵城市(LID)的内涵、途径与展望[J].建设科技,2015(1):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