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法制建设论文的解读
在整个欧洲经济大萧条的情况下,中国成为欧洲的最大买家,与国际贸易合作伙伴,中国拯救整个世界的金融危机的呼声越来越大,而中国首先应该考虑的是如何让自己的经济和法制在这种情况下腾飞。
世界的金融危机,全球范围政治和经济格局会彻底的变化也必将会影响到WTO的发展。WTO条款迁就发达国家的时代必将结束,发展中国家也会以另外一种身份重新提出自己的要求,重新进行有利于自己的谈判,将自己推向有利的发展趋势。而中国当务之急要做的是将中国的法制和经济改革迅速向WTO体系靠拢,并应当审视当今的国际形式,考虑WTO的发展方向,作出很好的预测和对应的自身调整,力争在世界金融危机的形势下维持中国的可持续发展。由衡阳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欧阳琳副研究员编着的《WTO与中国法制建设改革研究》一书顺应世界经济、政治发展对WTO做更加深刻的认识,为中国法制改革提出更多更好的力所能及的建议。欧阳琳副研究员毕业于中国着名的西南政法大学,曾长期任职世界知名企业社会责任审核员,为企业职工普及劳动法律、生产安全知识、职业病防护知识。为了写好这部着作,着者于2007年奔赴英国莱斯特大学攻读国际****法学的硕士,并于2009年取得英国英国莱斯特大学国际****法硕士学位;在读硕士期间系统地研究了《乌拉圭回合多边贸易谈判结果:法律文本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法律文件》,以及国务院、商务部公布的一系列有关法律法规文件;在相当大的范围内尽可能全面地收集国内外WTO案件的判例。
中国学者研究GATT和WTO的热情也高涨,十多年来有关GATT和WTO的文章和着作不断地涌现对各国各界了解WTO起到了主要作用。法学界对WTO法律制度的研究热情和研究成果都站在了学术界的前列。随着中国加入WTO,原先扫盲式的宣传和普法式的研究都已经结束。人们逐渐认识到对WTO的研究不能仅仅停留在表面上,不能仅仅是对规则的解释,而应当着眼于全面准确地掌握WTO并探索如何利用WTO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
首先,《WTO与中国法制建设研究》就是一个结合实际的研究,力图通过对WTO制度的分析解决中国法制建设中的实际问题,犀利地指出了中国法制建设中与WTO规则和要求的差距,并在应对方面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其次,它是深层次的研究,不仅需要处理好中国法制建设与WTO的关系,而且要摆正在WTO条件下中国法律体系内各法律的关系及地方法制建设与全国统一法制建设的关系;在此他是具有强烈探索性质的研究,因为WTO材料虽然很多,但相关的研究很少,尤其是能够实际利用的研究成果更少。而本书做了大量的创新研究,包含了许多与现有成果不同的内容。
最后,着作者在着书的过程中研读了大量第一手的英文原版书籍资料,这对WTO规则的认识和分析起到了关键作用,使得读者能更准确的理解WTO规则,也只有在准确的理解之后才能够更好配合中国国情更好的运用WTO规则维护中国的合法权益不受到侵犯。另外,我们也通过此书了解到了WTO规则在欧美发达国家的运用情况,通过欧美发达国家WTO的运用情况与中国现状的比较,我们取其精华,去之糟粕,最主要的是让我们可以非常清楚的知道WTO规则在中国运行目前的不足,也给我们的法制建设改革指明了方向。
第二篇:监狱法制建设论文
监狱法制建设论文
监狱法制建设论文
摘要:监狱作为国家的专政机关,也是国家的刑罚执行机关,必须维护我国法律执行的公平公正原则,才能有效体现法律的至高无上不可侵犯,因此监狱法制建设的推进势在必行,同时也是响应我国“十八大”法制建设重要思想的一大举措。但由于我国对于监狱法制建设仍处于一个不断探索前进的阶段,在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例如:监狱法制建设推进中的人文要素问题;监狱法制建设推进中的法制运行机制;监狱法制建设推进的保障性实施要素还有待解决。本文将这对以上三个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法制建设推进权利监督
监狱是国家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的刑罚执行机关,是依法治国的重要标志,对我国法治的衡量起到举足重轻的作用。因此监狱工作法制化是监狱工作的基本要求,也是监狱“三化”建设的首位。本文将就监狱法制建设作个浅析。
一、监狱法制建设的意义
(一)有利于加强党对监狱工作的领导
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这是得到全国各族人民的确认并载入宪法的。推进监狱法制化建设,实行依法治监,有利于加强党对监狱工作的领导。法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体现,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具体化、条文化与稳定化。推进监狱法制化建设,实行依法治监,把监狱工作每个环节全面纳入法制化的轨道,一方面,从法律上保证党对监狱工作的领导;另一方面,又可使监狱机关及其人民警察,通过依法治监、依法办事,更正确、全面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始终置于党和人民的监督之下;再一方面,法律以及行政法规,是党在发扬人民民主的基础上制定的,监狱机关依法执行、依法行政,实际上体现了党提出的“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重要思想
(二)反映监狱工作发展的必然要求
推进监狱工作的法制化建设,能正确地反映监狱工作发展的客观规律。与此同时,监狱作为国家的刑罚执行机关,对罪犯实施的措施和行动,都会影响到罪犯的权利和义务,而依法执行刑罚,依法惩罚和改造罪犯,是国家和人民对监狱机关的基本要求。作为刑法最终的执行机构,依法治监,加强法制化对监狱工作的发展具有必然性。
(三)有利于我国刑律的完善及顺应国际发展的趋势
理性化、人道化和法治化是行刑制度总的发展确实,监狱立法改革和法制建设必须面向未来,与时俱进,而法制化的推进能有效的促进我国刑律的不断完善,实现全面依法治监,增进监狱刑罚工作的合法性、透明性、公正性、文明性及有效性,促进政法履职的公正、严明、廉洁、高效。与此同时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壮大,国家影响力的不断提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跃然成为世界的焦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化必然离不开我国监狱法制化的推行。
二、监狱法制建设的原则
原则,是人们言论和行动所依据的法则和标准,具有指导性和方针性。在推进监狱法制化建设过程中,必须坚决遵循“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四项基本原则”,以及“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社会主义法制原则等共同性的准则外,还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坚持法律至上和维护法制统一的原则
公众对法律最高权威的认同是现代法治社会的共同特点。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法律至上,就是要维护宪法在推进监狱法制化建设、实行依法治监中应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以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
(二)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原则
在推进监狱法制化建设进程中,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遵循新时期监狱工作的基本职能和法律要求,提高改造质量。坚持从中国的国情出发,既要走自己的路,又要借鉴和吸收国外有益的监狱法制经验。
(三)公开、公平、公正原则
公正原则是法治社会一个重要的价值目标。而公开、公平执法,则是达到执法公正的必然要求。由于监狱机关的刑事执行权、行政执法权具有强制性、命令性和较大的自由裁量权,而对象又是处于监禁状态下的罪犯,因此,在推进法制化建设过程中,更需要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四)权利与义务相一致原则
权利与义务是法律关系的要素之一,都源于法律的规定。权利与义务密不可分,互相联系,互为条件的。一方有权利,他方必有相应的义务,或者互为权利和义务。监狱实行法制化,监狱人民警察和罪犯之间,各自都拥有相应的权利和履行相应的义务。
三、监狱法制建设推进的人文要素
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监狱法制化的执行在于人,而人的全方面素质及能力是法制化执行效果的重要保障,所以创建一支高素质高效能的监狱警察队伍,是监狱法制化建设推进的基本要素。
在我国监狱人民警察队伍中普遍存在三大方面问题:
(一)监狱人民警察法律知识水平不高;(二)监狱人民警察执法效能不强;(三)部分警察政治觉悟较差,影响队伍建设。下面将逐一分析。
(一)监狱人民警察法律知识水平不高
依法治监,最根本的前提是知法懂法,才能依法开展监狱的各项工作。而当前在监狱人民警察队伍中,具有法律专业科班出身背景的不到半数,普遍警察法律专业素质不高,法律意识不强,在此前提下作为刑罚执行最直接的执行者,执法的公平性、公正性及规范性着实有些差强人意。少部分警察的执法意识淡薄,不能正确地履行自己的根本职责。与此同时,法律培训机制的不完善,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监狱人民警察的普法率。
(二)监狱人民警察执法效能不强
监狱人民警察的执法效能不强,首先树立公平公正的执法理念未能提升到潜意识层面,导致了执法的弱化,法制观念的淡化,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执法效能的提高;其次监督机制不完善,惩治不力;监督内容不切合基层工作实际,导致监督只浮于表面,流于形式,影响监督力度;监督透明度不足,致使监督的实施大打折扣;个别警察不配合监督,不利于监督开展。最后,监狱警察配备不合理,警力不足,影响执法力度。
(三)部分人民警察政治觉悟较差,影响队伍建设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贫富差距日益加剧,一定程度上动摇部分人民警察的世界观,价值观,腐蚀人民警察的政治觉悟。片面追求物质化,推崇享乐主义,致使工作消极怠慢,工作责任心不强,怕苦怕累怕吃亏,本我意识占主导地位。这些情况的出现,不利于警察队伍的建设,不利监狱工作的开展,更不利监狱法制建设的推进。
为了有效地推进监狱法制建设,必须全面提升监狱人民警察的人文要素。第一:必须加强监狱人民警察队伍中的法律人才结构调整。完善法律培训机制,制定有针对性的法律课程,增强法律知识宣传,强化执法意识,不断提高警察的责任心。第二:坚持公平公正原则,树立公正执法意识,严格依法办事,提高执法灵活性,确保执法高效;深入基层调查,以备制定切实合理监督条例,提高监督透明度,引入社会公众的多方位监督,有针对性的引入高素质高水准的监狱人民警察,以充实基础一线的警察警力。第三:结合监狱工作的实质,制定合理公正的绩效机制,强化争先争优意识,调整警察工作积极性,创造优胜劣汰竞争氛围,并将德才放在衡量首位,结合警察能力及工作业绩,作为绩效考评的重要依据,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四、监狱法制建设推进的法制运行机制
法制的实施,需要有良好的机制作为保障。建立和完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监狱法律体系,是推进监狱法制建设的前提条件。完善法制的建设首先应从罪犯权利与义务出发配套制度相应的>规章制度;其次从监管改造实际实施出发制定有针对性实效性的警察工作章程;最后应该配套制定狱务公开工作的具体章程,以备社会监督。
(一)以人为本,推进制定罪犯权利与义务规章制定
罪犯因触犯我国刑法,而受到剥夺自由权的刑事处罚,但其作为我国的公民仍具有除了自由权以外的各种权利与义务。监狱作为刑罚的执行机关,依照我国律法执行剥夺自由权的工作,而罪犯的其他权利与义务监狱有义务维护和保障。法律的最重要的价值体现是维护公民的权利,使其不受侵害。监狱作为法律的执行机构,推进监狱法制建设,依法治监,最为根本的应该是维护罪犯的合法权利不受侵害,同时也是提高监管改造质量的重要保障,是提高监狱人民警察执法水平的必由之路。
监狱,首先应从完善保障罪犯的合法权利出发制定相应的保障制度,例如:通信权,申述、控告、检举揭发的权,亲情会见,罪犯减刑、假释、保外就医等等。制度的制定要细化具体化,尽量避免出现纰漏,以确保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实现执法公正。其次,监狱警察在具体的执法活动中,依照相应的制定,以确保维护罪犯未被剥夺以外的合法权利。最后,应做好罪犯法律知识的普及工作,有效保证罪犯受教育权,积极推进罪犯思想、文化、职业技术教育,深入推进恢复性行刑,以利于罪犯刑满释放后回归社会,确保再犯罪率的降低。
(二)依法治警,制定合理性实效性警察工作章程
监狱人民警察行使权力,既不能超越职权、滥用职权,也不能放弃职权或转让职权,因为监狱人民警察的权力是国家和人民通过法律赋予的,如果放弃、转让法律赋予的权力就意味着失职。所以以法治警势在必行,摆正监狱执法工作者的正当权利,以维护法律的严明。在中国人情浓厚的国度,何以能从根本上实现法理的坚定性呢?笔者认为从制度上约束,以明确的章程执行,依法执法,依法治警,依法办事,实现人情以外的公平公正。监狱基层一线是监狱执法最直接最根本最有效的具体体现,所以在制度相应的章程之前,应该深入基层调研,了解基层民警的心声,了解基层工作的实际状况作为制定制度章程的前提条件,这样才能有效确保警察工作章程的合理性,以及有利于基层一线执法工作的开展。
(三)接受监督,狱务公开实现执法透明
依法狱务公开是指监狱为了准确执行刑罚,将罪犯权利与义务、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的条件、程序、劳动保护以及监狱人民警察权利、纪律等内容,向社会、向罪犯及其亲属公开,让全社会了解和监督。实现狱务公开有利于针对滥用权力、暗箱操作、执法不严、执法不当等不合法行为进行监督,有利于罪犯合法权利的保障实施接受社会的监督,有利于从根本上有效制约权力的滥用,腐败的形成,同时也有利于稳定狱内秩序,确保监管改造的安全稳定。
因此制定狱务公开的具体章程,有利于保障狱务公开依法实时开展,公开内容真实性。杜绝执行随意性,不连贯性。同时制定狱务公开章程应该注意制定的针对性、科学性、可操作性,以确保制度落实的刚性执行性。
五、监狱法制建设推进的保障性实施要素
监狱法制建设的推进离不开监狱的设施建设(包括硬件与软件方面)。第一,监狱法制化推进必须在确保监管安全稳定的前提下进行,所以必须加大监狱建设投入,改善监狱监管的物质设施和技术手段,从根本上消除监管安全隐患,维护监狱的安全稳定。并实现监狱设置、布局、规模、建筑、安防设备和信息化设备的科学合理化,有效解决监管管理的人治化、粗放化的滞后局面。第二,为了加速向法治社会迈进,迎接社会各界全方位的监督及时代的挑战,必须不断提高监狱人民警察的知识素养和执法水平,且应积极的采用先进的科技、设施服务用于监狱工作的实践。同时提升警察队伍全方面素质,例如:法律素养、科技水平等,及现代化的监管改造手段的应用与推广都需要在监狱系统内部做专业化的培训。第三,纯化监狱职能,明确监狱改革方向,不断推进深化依法治监。与此同时应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不断总结经验,借鉴其他部门以及国外有益经验,结合工作实际,合理运用。防止避免不问国情、狱情、简单移植设置套用其他部门或国外监狱的成果,杜绝不问效果、只图形式、摆花架子的做法,坚持从实际出发,做实事,求实效。
参考文献:
1、严新堂、牛汉珍、苗时葵著《论邓小平法治思想与我国、监狱法制建设》《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5年3月
2、陈雨亭、李其平、李永清、龙屏风、刘哲明著《以人为本依法治监—谈我国监狱法治化建设》
3、贾成著《对监狱工作法制化建设有关问题的探讨》2008.)
第三篇:法制建设与反腐倡廉论文
法制建设与反腐倡廉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腐败已不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独有的祸患,不管存在于哪个国家,都严重破坏了社会体制的正常运转和国家方针、政策的具体实施,侵蚀了社会所提倡的道德和人们的精神世界,严重影响着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在我国,特别是改革开放的特定历史时期,由于新旧体制的转换、法制的不健全,社会道德的偏差和失范,市场本身正面和负面的双重效应,以及西方国家资产阶段自由化及和平演变的侵蚀,腐败现象日趋蔓延。当前,社会上腐败现象日益严重,腐败案件不断增多;高官腐败突出;顶风作案猖獗;大案要案显著。已成为阻碍社会良性发展的社会问题。
如何遏制腐败现象,更有效进行反腐败斗争呢?邓小平同志指出:‚廉政建设,要靠教育,更要靠法制。搞法制靠得住些。‛因此,能否有一套严格而又较为完善的法规制度体系,这是防治腐败现象,进行反腐败斗争中有无强制性对策的问题。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党同各种消极腐败现象是水火不相容的。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关系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是党必须始终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全党同志一定要充分认识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把反腐倡廉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旗帜鲜明地反对腐败。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扎实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拓展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工作领域。‛这是总结新时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实践经验而得出的科学结论。这一科学结论对于我们进一步开展反腐败斗争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如果腐败得不到有效惩治,党就会丧失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在整个改革开放过程中都要反对腐败,警钟长鸣。反对腐败加强廉政建设,要坚持标本兼治,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建立和健全反腐倡廉的社会主义法律制度。
如何健全廉政法制建设?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著者认为必须从三个大的方面入手做工作,第一就是要有一个健全的社会主义廉政法律体系,而现有的廉政法律体系还存在很多的漏洞和不足,且此法律体系的完善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因为反腐斗争的形势在发生着不断的变化,新的样式和类型的腐败现象不断产生和发现,因此需要不断产生相应的法律条文以适应这种新形势的发展。第二就是要有一套健全的法律监督体制,如果不能有法必依、执法必严,那么就是有再健全的法律制度体系也会是一纸空文,只有做到违法必究、一查到底才能真正贯彻好指定的各项廉政法律。且法律监督体系必须有一套完整的监督程序和一个职能健全、功能强大的执法监察组织作为支撑,否则就会陷入另一种新型腐败的泥沼。第三就是要作好法制宣传,使每一个干部、每一个党员、每一个群众以及相关的 舆论监督单位都了解廉政法律,做到法制普及,这样才能形成一种遵法守法、全民动员的环境,不给腐败现象以生存的土壤和空间,则腐败现象就会渐趋减少。从而从根本上杜绝腐败现象的产生和蔓延。这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着特殊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研究方法
概念分析,理论联系实际,调查研究等。3 论文提纲(研究路径/论文(设计)框架)
内容摘要:法律和道德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同时也必须要重视和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对中国古代传统法律文化必须进行一分为二的科学评析,以严格区分其精华和糟粕。依法治国是我们坚定不移的治国方略,而以德治国也可以而且应该成为我们的一种治国方式,所以依法治国的治国方略可以而且必须容纳以德治国的治国方式,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内在要求。
一、反腐倡廉的意义
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条件下,资本主义的腐朽思想文化必然会乘机而入,同我国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剥削阶级腐朽思想文化影响相结合,滋长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和腐朽生活方式等消极现象,对人们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产生冲击,也会侵蚀我们的干部和党员队伍,甚至毁掉一些意志薄弱者。正如邓小平所指出的,我们自从实行对外开放和对内搞活经济两个方面的政策以来,‚有相当多的干部被腐蚀了。卷进经济犯罪活动的人不是少量的,而是大量的。犯罪的严重情况,不是过去‘三反’,‘五反’那个时候能比的……。现在的大案子很多,性质都很恶劣‛。胡锦涛总书记指出‚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坚持深化改革和创新体制,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形成拒腐防变教育长效机制、反腐倡廉制度体系、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健全纪检监察派驻机构统一管理,完善巡视制度。加强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提高党员干部拒腐防变能力。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坚决查处违纪违法案件,对任何腐败分子,都必须依法严惩,决不姑息!‛而反腐败斗争又具有紧迫性、艰巨性和长期性要求我们及时而有毅力去做这项工作。
首先,反腐败斗争具有紧迫性。反腐败斗争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的前途和改革开放事业的成败。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和全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我们党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保持清正廉洁,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从而我们党和国家事业兴旺发达。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在改革开放和发展市场经济条件下,某些党政机关工作人员中产生了官僚主义、贪污受贿、敲诈勒索,贪脏枉法、执法犯法、任人唯亲、裙带关系、腐化堕落、道德败坏等腐败现象。如果任其蔓延,就会使党变质、国变色,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毁于一旦。苏、东剧变,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丧失,其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这些国家党内的腐败现象没有得到及时有效地根治,是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因此,要保证党不变质、国不变色,改革开放顺利进行,就必须加强法制建设,惩治腐败。
其次,反腐败斗争具有长期性。邓小平同志指出:‚惩治腐败斗争,不能搞一天两天,一日两日。整个改革开放过程中都要反对腐败。‛产生腐败的原因不可能在短期内得到根本解决,这就决定了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从思想上看,封建主义的残余思想和资产阶级的腐朽思想还会对我们一些党员和干部产生腐蚀作用。从制度上看,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监督机制不健全,权力制约机制不健全,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有可能被某些腐败分子用于谋取个人的私利。因此,清除腐败要通过长期的制度建设和思想教育,这些都决定了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
最后,反腐败斗争具有艰巨性。惩治腐败符合广大人民群众利益,但腐败是一个历史性的顽症,反腐败斗争必然要遇到腐败势力和分子的抵制和反抗。同时,反腐败斗争涉及到社会的、经济的、政治的、思想的、文化的、法律的诸多方面,由于它又是一个政策性、原则性很强的工作,因此,开展有效的反腐败斗争必然会遇到许多困难和阻力。所有这些,都决定了反腐败斗争的艰巨性。
实践证明,反腐败不能通过‚搞运动‛的方式来进行,这种方式不仅往往出现大轰大嗡的情况,而且容易使腐败分子漏网或反腐败斗争扩大化的问题。因此,只要把反腐败斗争纳入法制轨道,才能取得良好成效。
二、新时期反腐倡廉的新特点
1、现阶段腐败现象的新特点
在新阶段,随着反腐败斗争的不断深入,腐败本身也在不断发生演化,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有些腐败分子已经基本完成‚原始积累‛,腐败分子的原始积累主要通过6个方面来完成:①大批量、多层次的土地批租;②利用权力大量违规放贷;违规减免税收;③股市‚圈钱‛;④走私放私以及利用国家重点工程建设转包‚分肥‛等;⑤有的地方出现了‚送子女、配偶出国,亲属海外定居,把腐败赃款转移出境,自己外逃‛的腐败新动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正式批准了《联合国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公约》,这将有助于我们加大对外逃腐败分子的打击力度;⑥一些腐败分子的手段更狡猾、更隐蔽。主要有3种形式:一是权力的‚期权化‛。不少腐败分子在以权谋私活动中,‚现货‛交易少了,‚期货‛交易多了:不再是当即攫取利益,而是等多年以后,甚至退休以后,再连本带利收取好处。二是权力的‚假借‛和‚转让‛。纵容、默许自己的子女、配偶等用自己的名义捞取好处,这种移花接木、李代桃僵的手法很有代表性。三是赃款‚漂白‛,资本增值。腐败分子通过不法手段攫取了‚第一桶金‛后,千方百计利用这‚第一桶金‛为资本,在权力的合法或不过分违法的‚关照‛下,使之不断增值,把不法收入逐步变成合法收入。
不少腐败分子的‚抗药性‛在提高。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腐败分子也在研究反打击的手段。许多腐败分子往往把自己打扮成‚廉洁‛干部形象,迷惑人们,而一旦被查处时,则负隅顽抗,百般抵赖。
2、现阶段反腐倡廉思路的变化
党中央的反腐思路在十六大以后发生了三大变化:(1)、从十二大到十六大以前,中央的提法都是要‚反对腐败‛,而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反对和防止腐败‛。加上‚防止‛一词,是一个重大的战略性的变化,即把反腐重点转到了‚打‛与‚防‛并重。这一转变对我国的反腐败斗争具有深远的意义。(2)、十六大以前,我们把反腐败界定为是一场‚严重的政治斗争‛,而十六大则指出,‚坚决反对和防止腐败,是全党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3)、十六大以前,我们在谈党的建设时通常是指‚三大建设‛,即思想建设、作风建设和组织建设。十六大以后,我们把‚制度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加了进去,成为‚五大建设‛。由此,反对和防止腐败必须立足于‚制度反腐‛。
三、反腐倡廉与法制建设的关系
1、廉政法制建设应遵循的主要原则:(1)必须有利于促进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是党的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也是廉政法制建设必须遵循的原则。(2)必须以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为基础。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廉政建设法制化。(3)必须与从政道德建设紧密结合。廉政建设需要法制,也需要道德。既要加强对国家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又要把最基本的从政道德规范法律化、制度化,以法制的形式促进从政道德建设,有效地构筑起反腐败的思想道德防线和党纪国法防线。(4)必须坚持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相辅相成。‚国要有国法,党要有党规党法。没有党规党法,国法就很难保障。‛但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又有许多重要的区别,二者相辅相成,不可替代,不可偏废。(5)必须使廉政法律、法规成为必行之法。法律的生命在于执行。通过严格执法,进一步树立和维护廉政法制的权威性、严肃性。
2、法制建设与反腐倡廉的关系
把行政管理运行过程法制化,是防范腐败的基本途径,也是提高政府效能重要前提。我们不能静等法制建设的不断完善,而坐视各种腐败行为的蔓延,我们只有不断加大反腐倡廉的力度,才能不断打击腐败分子对于廉政法律体系建立进行干扰和破坏的企图,而随着法制建设的不断健全,腐败现象的干扰力度将逐渐被遏止,因此法制建设与反腐倡廉工作必须同步进行,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四、廉政建设的法制措施
1、实现权力的法治化(1)将权力的赋予法治化
权力的赋予与权力的获得是一体之两面。从给予权力的角度,权力起始于赋予。从接受权力者来说,权力赋予的过程则是权力获得的过程。什么机关,什么人才有条件去获得权力,通过什么程序去获得权力,获得那些权力,都需要法律的指引。其中涉及到人民代表的选举立法,人大代表的权利与权力立法,国家机关的组织立法,国家官员的选举与任命立法,等等。
我国目前的权力不当赋予或不当获得的现象,总是与腐败联系在一起的。‚买官卖官‛、‚跑官要官‛就是一个特定权力滥用的起点,就是一个特定权力走向腐败的开端。‚买官卖官‛与‚跑官要官‛,都是对于权力的非法赋予和获得,都是对于人民权力本质的背叛。
保障权力赋予与获得的正当性的根本,不是法治而是民主。民主对于权力的意义是根本的,是决定性质的。但是如果没有法治,民主就没有保障,民主就会为集权、专制所取代,权力就会从其起点就被扭曲、异化。(2)将权力的行使法治化
权力的行使应当是法治最大的着眼点的。权力的腐败都是在权力运行之中实现的。将权力行使法治化,首先要求将权力主体法治化。权力主体内在的法律意识与法律自觉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其行为的合法程度。
其次,将权力法治化还包括将权力的内容法治化。一个权力主体享有哪些权力应当有法律的具体规定,各种权力拥有者也必须严格遵守法定的权力内容作出自己的权力行为。权力内容的法治化,它是权力法治化中的核心部分。再次,将权力法治化,要求将权力的行使过程法治化。权力的行使得依照法定的程序进行。不遵守法定的程序,权力就必然是滥用的。不按照程序运作的权力极易腐败或者为腐败提供便利的条件。(3)将权力的监督法治化
权力监督的法治化是指权力监督的主体、对象、程序等方面的法治化。
2、推进社会法治化
(1)社会法治化是反腐倡廉的社会基础
社会法治化是指社会实现法治的过程,以及社会实现法治后呈现出来的整体状态。权力的广泛性质要求反腐倡廉必须以社会的法治化作为前提和基础。
(2)社会法治化是反腐倡廉的重要措施
社会法治化有利于推进反腐倡廉和廉政建设,确保政治清明与为政廉洁。它是反腐倡廉的社会背景,也是反腐倡廉的有效措施。
社会法治化可以使掌权者慎用权力,增强抵制腐败的自觉性,减少腐败的可能性,降低腐败的机率。社会法治化可以为权力拥有者随时敲响警钟,使权力拥有者消除腐败而不受处罚的侥幸心理,勤勤恳恳、踏踏实实,随心所欲而不逾矩。
社会法治化还可以为监督者提供一个良好的监督环境,使监督者更好地发挥出反腐倡廉的作用。在法治环境尚未建立的时候,监督总是困难的,大多数公民出来指证腐败者时都会有所顾虑。他们会害怕打击报复。如果整个社会都法治化了,打击报复的事件必将大幅度减少,人们对于腐败者的恐惧就必然会减低,对于腐败的指控就必然更加大胆,腐败者也就会在更大的程度上法网难逃。监督者必将有更多的法律意义到的保障。
治理腐败不仅需要完备的法律,法规和有效的法律监督机制,而且还需要有着较强法律意识的公民的参与。如果人们的法律意识、法律观念普遍淡漠,那么即使有非常健全的法律法规制度也不起作用;如果没有基本的法律知识、法律意识、法律观念,公民就无法充分行使自己监督法律实施的权利。我们还常看到,有些领导干部之所以违法犯罪,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法律观念淡薄,以至于无法无天。因此,我们要强化普法教育,在全社会树立法律至高无上的权威,才能铲除腐败生存的空间。
综上所述,反腐倡廉工作是一项关系党和国家乃至民族大业的长期系统性工程,只有将其纳入社会主义法制轨道,才能形成标本兼治的长效机制,从根本上铲除腐败行为生存的空间和土壤。随着反腐倡廉工作向深层次、宽范围的不断推进和发展,必将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提供良好的政治保障和立法保障,任重道远的廉政法制建设工作在正确的思路和周密的规划下也必将迎来一个新的春天。
我们应在‚三个代表‛伟大思想的指引下,大力开展立法、法制监督、普法等法制建设工作,沿着社会主义法制轨道不断前进,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河清海晏、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我们相信中国共产党依靠自身力量,同时又有广大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一定能够不断健全法制建设,逐步清除腐败现象,最终取得反腐倡廉工作的伟大胜利。论文写作计划(进度安排)
开题报告:2010/12/14——2011/1/3(查找资料,列出提纲)论文初稿:2011/1/4——2011/3/10(根据提纲,丰富内容)论文定稿:2011/3/11——2011/3/20(对初稿进行修改)论文终稿:2011/3/21——2011/4/4(整理论文,进行最后修正)5 主要参考文献
[1]刘海年著,《依法治国与廉政建设》,法制出版社,1999年版; [2]马云泽著,‚反腐倡廉的对策思考‛,《云梦学刊》,1999年第1期;(期刊论文类)
[3](著作类)耿明信著,‚反腐倡廉与依法治国‛,《理论观察》,2000年第1期;(期刊论文类)
[4]范松青著,‚反腐败要纳入法制化轨道‛,《探求》2000年第1期;(期刊论文类)
[5]李福岩著,‚加强反腐倡廉法制建设几点建议‛,《沈阳师范学院学报》,1997年第2期;(期刊论文类)
[6]姜丹著,‚中国共产党80年廉政建设启示‛,《鞍山钢铁学院学报》,2002年11期;(期刊论文类)
[7]蔡玮、孙道同著,‚反腐倡廉必须建立监督制约机制‛,《山东工业大学学报》;(期刊论文类)
[8]贺军著,《中国反腐败之路新探》,中国言实出版社,1999年版;(著作类)[9]中央纪委办公厅著,《坚定信心 加大力度 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中央纪委第三次全会专辑》,中国方正出版社,1999年版;(著作类)
第四篇:解读论文
初中文本解读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一篇名为《一面映照周朝婚俗的镜子——〈卫风堪〉解读》,从“古风犹存的恋爱方式”,“‘士’婚礼中的占卜与媒約”,“婚姻的流弊——出现‘弃妇’”?这三个方面对《诗经埋》进行解读的。如果将这篇解读转换成课堂实践的话,很显然,就会将这首诗歌上成了普及周朝婚俗的文化课。像文本这样的解读,在现今的语文课堂还是大量存在的,相当一部分语文教师觉得上语文是很简单的,自己可以不用备课把语文课上成文化课或者是照教参宣讲即可。如果将这样的文本解读转换成教学实际,那么这堂语文课就严重偏离语文课堂的实质、本色,从而使得语文课堂变成了思想政治课,变成了普及文化的知识课堂。导致这一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就在于现行的教材编写缺乏文本解读中心。没有解读中心指导的语文课堂,一线教师在课堂操作中,就会有偏离语文课本色的可能。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文本解读不需要文化知识的参与与帮助。没有正确的文化知识的参与,文本解读就有可能背离文本最真实的本相,从而阻碍我们逼近文本较真实的核心。
以往的教参,也有对课文进行文本解读,但是用“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来掩盖、模糊文本解读的核心价值观念。而且这样的解读,依然盛行在我们现今的语文教学中。各个出版社出版的教材的教师用书中,依然保留着“课文说明”这一项内容,依然还有“思想内容”的归纳和“艺术特色”教条式地讲解。思想内容的归纳,充其量是对课文大意的概括,对课文各段内容的梳理,并没有真正揭示出这篇课文的核心价值,精华之所在。那些"艺术特色”的教条式地讲解,不仅无法揭示文本真正的独特之处何在,而且严重脱离学生写作的实际需要,对学生的写作不具有启示性和辅助性。
在文本解读的过程中,许多教师存在文本解读的固化和僵化。
(一)对文本情感的分析只限于在情感的平面滑行,忽视人的情感变化的过程,忽视人的性格的复杂性,多面性,忽视生命本身的动态的过程。
这种解读的思路,将会导致学生对事物的认识只停留在水平层面,看不到事物立体的,多重的层次。“我们在艺术中所感受到不是哪种单纯的或单一的情感特质,而是生命本身的动态过程,是在相反的两级——欢乐与悲伤,希望与恐惧,狂喜与绝望——之间的持续摆动过程。”
(二)文本解读尽是釆用多数人人云亦云的解读思路,缺乏发现问题矛盾的能力,缺乏自主探索性阅读。
发现问题是从外表看来是天衣无缝的事物中发觉问题与矛盾。发现矛盾,是一种非常卓绝的能力。这是要成为非凡人的一种重要能力。具备这种能力的人,亦不是人云亦云的盲从者。新课程标准也要求学生具备发现问题的能力。“注意观察语言、文学和中外文化现象,学习从习以为常的事实和过程中发现问题,培养探究意识和发现问题的敏感度。”既然新课标都要求学生具备这样的能力,更何况是身为学生引导者的教师呢?看了很多关于《念奴娇赤壁怀古》的解读,都没有对这首词中的突出矛盾进行分析,而且有一个错误是不断的重复出现的。诸多解读,人云亦云地将“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这句词句认为是词人眼前出现的赤壁的实景。而且诸多解读仅仅局限在赏析这句词句上,即对“穿”“拍岸” “千堆雪”等字词的祖嚼,并没有深入到苏試这样写的目的。
文本解读的问题还包括用非此即彼的对立的简单思维方式来解读文本;还有缺乏文类意识等等问题。用非此即彼的对立的简单思维方式来解读文本。在《鸿门宴》的教学设计中,教师使用了对立的、截然相反的语词来分析刘邦和项羽的处事方式。教师不仅从文本中,还利用其他材料加以佐证,得出了“刘邦心胸宽广,深得人心;项羽心胸狭溢,不得人心。” 这一结论,并用幻灯片的形式向学生强化了这一认识,这就会造成学生对刘邦与项羽的认识的人为的固化及僵化。且不论以上的分析是否符合历史的事实,就从教师使用的对立的、截然 1
相反的语词中,我们就不难看出问题来。难道我们对事件的分析一定是非此即彼的对立的关系吗?难道就由于刘邦和项羽一成一败的命运,就可以看出刘邦和项羽的性格的截然对立吗?这一错误不仅没有得到老师的克制,而且还得到教师的的再次强化,教师进一步小结到:“刘邦的功绩是使自周王朝东迁之后动荡了几百年的社会归于平常,这样的功绩,足以证明他的伟大。”②这是教师在文本解读思维上的片面的表现。文本解读缺乏文类意识。到现在,很多教师在解读文时经常用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思维来,而且很多教师对这样的文本解读不假思索、争先仿效。我不禁要问,什么文本,无论是小说,散文,甚至是诗歌,都可以用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这样的思路来解读文本吗?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这些都是记叙文的写作要素而已,而且还是当年从俄国引进的三流作家的小说理论。试问,用这个过时了的记叙文的理论运用在解读中学语文的文本,可见现今的中学语文教育积弊之深。教师几乎是不自觉地运用这一理论,这表明,在教师的文本解读过程中,文类意识的缺乏。无论是小说、散文、还是诗歌,教师没有意识到这些文类的特殊之处,没有关注到作家会选择某一特定文类来作为他表情达意的原因。作家的某一种,或某些情感,可以通过不同文类来表达,但作家最终选择的文类,在情感表达的功能上,一定是优于其他文类的。从这一点出发,教师应该加强自身的文艺理论的学习,从而强化文类意识。
对于文本分析,我认为没有提出条条框框具体意见的必要,正所谓“法无定法”。基于以上关于现今中学语文课堂中文本解读存在的问题的分析,我提出以下几点想法:
1、教师首先应当需要对文本进行自主性探索阅读。
教材的文本分析的能力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但是教师自身的探索阅读,是整个积累过程的“底色”,是参考他者解读的首要前提。教师只有完成了自主性地探索阅读,才具备辨别其他文本解读的眼力,才能够不被一些过度阐释或者阐释失当的解读所迷惑、所左右。当然,这种探索性的阅读,注定是一场艰苦卓绝的践涉之旅。但我们可以逐步积累文本分析的方法,这样我们才有可能最终获得破解文本的眼界和能力。文本解读的理想状态是,教师保留自己对文本的感性体验,根据学生的认知力、判断力等等,找出学生可能的感性体验,将这些感性体验一一破解,使得学生明白美在何处,如何将“美”表达出来。
2、教师因根据学生的具体状况而设置各异的文本解读的侧重点,但这一则重点不得偏离文本解读的核心价值观念。
适宜恰当的文本解读,必然还涉及到学生各异的学情(如学生的认知能力,阅读枳累等等)。最适合的文本分析,是教师基于自己学生的具体状况而做出的分析。我认为,可以用“殊途同归”来描述各异的文本解读的侧重点,但任何的“殊途”也不得偏离文本解读的中心。如在讲解《孔雀东南飞》时,针对学生对事物因果分析能力偏弱这一状况,(学生在写作议论文时,简单肤浅地认为司马迁是遭受了宫刑,才写下了千古流传的《史记》。学生缺乏多因分析的意识,对事物分析的思维较为片面)因而有目的地设置了这篇文本的解读重点,即对刘兰芝和焦仲卿双双狗情这一悲剧的原因进行多因分析。这一悲剧不仅是焦母的责任,刘兄、刘兰芝及焦仲卿共同推动悲剧的衍生。同时,在多因分析的同时,可以对诗歌中的人物进行深刻的性格分析。很多学生都会把焦母的性格归结为蛮横霸道,这一性格因素导致了悲剧的发生。可是,将焦母的性格分析为蛮横霸道,缺乏必要的深度。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从“可怜体无比”中的“可怜”入手。是焦母认为东家秦罗敷可爱无比,这只是焦母的逻辑,并不是焦仲卿的观点;焦母一厢情愿地认为秦罗敷能给焦仲卿带来更好的生活,这也并不是焦仲卿的意思。从这一点,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概括出,存在焦母身上的症结在于总是用自己的思维逻辑来摆布儿子的生活,总是以爱的名义捉杀儿子的真实情感及意愿。这一点是能够在很多中国家长身上看到了,焦母是中国家长的典型形象。这样的分析引导,比起学生分角色朗读之类的途径,更能深刻分析悲剧的症结。
3、教师需要正视文本解读自身具备的特殊属性,比如它的幵放性、过程性、不完满性
(“留白”性),等等。
现代哲学“阐释学”认为,阅读不是读者对文本意义的主观判断,而是当代社会的需要;理解不是面向过去,沉湎于历史。实际上,是说明文本的意义不应该是先在的,确定的,它会随着时代的变迁,读者的变化而产生真实的,历史的阐释。教师对文本的解读,随着每次解读的积累,加之自身人生阅历的不断积累,会发生变化。学生也随着自己的成长过程,对文本的解读也在不停地改变着。因此,不能将文本解读做终结性处理。新课标也明确提出——“学习多角度多层次地阅读,对优秀作品能够常读常新,获得新的体验和发现。”文本解读的不完满性,即“留白”性。书画艺术有“计白当黑”之说,即画面的空白处也是整体画面的有机组成部分,作画赏画都要充分重视“留白”的作用。文本解读不可能涉及文本的方方面面,也不具备这样的必要性。毕竟,文本的二度创作,是由接受者完成的。虽然教师是学生文本解读的引导者,但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和学生同为文本的接受者。语文课堂上的文本解读,应该给学生留下必要的解读空间。因此,教师在对文本进行分析时,应该注意文本解读自身存在的特性。
4、比较文学的方法可以作为文本解读的有效途径之一。这一点也是我要详尽阐述的。比较文学的方法引入中学语文文本的解读之中,是基于一个很重要的出发点——现今中学生思维僵化的现状。在一些古代爱国诗歌鉴赏题中,有的丝毫没有体现诗人报国无门、怀才不遇以及壮志未酬的情感。但是仍有老师把上述鉴赏解析归为一条规律,依然有很多学生在作答时填写了这些情感。我们不禁要反思,学生如此机械化地填写这些答案的原因。在中学语文诗歌教学中,学生只要碰到诗人消极的情绪体现时,他们脑子里蹦出来的第一个想法就是这个诗人又怀才不遇了,又壮志未酬了。更有甚者,教师在诗歌鉴赏单元总结课上,还会帮助学生归纳出诗歌所谓的主题情感,这无疑进一步强化了学生僵化的思维模式。学生这种非此即彼的僵化的思维模式,在学生今后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处理问题的过程中,会造成思维的片面、单
一、浅薄等等不利的影响。因此,比较文学的方法引入中学语文文本的解读之中,能改善学生僵化的思维模式,能为学生打幵认知外部世界的开放的视野,更新学生的知识结构。在比较文学的方法中,学生能够看到文学作品之间存在着隐微的、千丝万缕的联系,能够看到中国文学与外国文学相互的影响力,能够看到一个文学作品生成的复杂多因的过程,能够从一个文本跨越联系到其他文本等等。这些都足以打幵学生现有的思维模式和视域,突破以往的认识局限,消解封闭保守的意识。在前文中,我提出认识、审察自我的方式之一就是写作,那么认识、审察自我的方式之二就是用外在观点、外在参照物来认识自身。而比较文学的精髓之一就是引入外在观点、外在参照物来作为认识自我、审察自我的坐标。
比较文学引入中学语文中,也能在新课程标准中找到有力的支持。新课标明确指出:“增强文化意识,重视优秀文化遗产的传承,尊重和理解多元文化,关注当代文化生活,学习对文化现象的剖析,积极参与先进文化的传播和交流,注重跨领域学习,拓展语文学习的范围,通过广泛的实践,提高语文综合应用能力。”“对未知世界始终怀有强烈的兴趣和激情,敢于探异求新,走出新的学习领域,尝试新的体验和发现。”“形成良好的文化心态,学会尊重、理解作品所体现的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流派风格的文化,正确理解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恰当的评价。”①在言简意赅的新课程标准中,不惜重墨地表述对 多元文化的关注。在很多关于比较文学的理论著作中都有涉及到比较文学学科与中学语文教学改革,将比较文学原理方法和观点精神的实践运用于中学语文教育当中。我认为,这一观点是具有重要价值的,也是较早在理论著作中就注意到将比较文学运用到中学语文教育当中。
第五篇:十八届四中全会法制建设《决定》的解读
十八届四中全会法制建设《决定》的解读
十八届四中全会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可以归纳为4个方面:
1、为什么要依法治国?
中国经过30多年的发展,已经进入了中等收入国家的行列,全国正在从一个温饱型的社会转向全面小康的社会。在这个转变过程中,必将出现许多复杂的社会、经济、政治、生态、文化和外交等问题。社会矛盾突出,社会不公现象日益凸现,国内外情况变得越来越复杂,环境污染严重,官员腐败严重,已经严重威胁了党在群众心目中的地位和威信。
为了加强党的统治地位,唯一的出路,就是廉政建设,根除腐败。而根除腐败的手段就是依法治国,党内依法治党,实现真正的人民监督和社会参与。
《决定》提出三个依法治国的主要理由。首先,依法治国是为了“积极破解经济社会发展难题,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其次,依法治国、依法治党是为了“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其三,依法治国是为了“更好统筹社会力量、平衡社会利益、调节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使我国社会在深刻变革中既生机勃勃又井然有序,实现经济发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会公正、生态良好,实现我国和平发展的战略目标”。
2、依法治国的总目标
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在国家层面,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有“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
同时,党对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领导地位,也必须主动让党受制于一套完整、严明、公正的党内法规。必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实现上面的目标,“必须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
3、依法治国的三大任务
首先,“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宪法实施;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
其次,“保证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
其三,“加强和改进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领导”。
4、依法治国的八大具体战略
第一,建立良好的法律体系,因为“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那么依法治国的第一个战略手段,就是“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宪执政”。宪法实施和监督将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来完成。将每年十二月四日定为国家宪法日。当然,也要“加强党对立法工作的领导,完善党对立法工作中重大问题决策的程序,健全有立法权的人大主导立法工作的体制机制,依法赋予设区的市地方立法权。”
第二,建立一整套高效、公正的执法体系,因为“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
在党的领导下,各级政府“在法治轨道上开展工作,加快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
“健全依法决策机制,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确定为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建立行政机关内部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建立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及责任倒查机制。”
“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原则,推进决策公开、执行公开、管理公开、服务公开、结果公开”。
第三,健全监督机制,确保公正法治,因为“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完善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的制度,建立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制度,建立健全司法人员履行法定职责保护机制”。
“推动实行审判权和执行权相分离的体制改革试点,最高人民法院设立巡回法庭,探索设立跨行政区划的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探索建立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制度”。“实行办案质量终身负责制和错案责任倒查问责制”。
“在司法调解、司法听证、涉诉信访等司法活动中保障人民群众参与,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构建开放、动态、透明、便民的阳光司法机制”。
第四,确保法制服务人民的长期战略,因为“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
第五,大量加强法治队伍建设。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大力提高法治工作队伍思想政治素质、业务工作能力、职业道德水准,着力建设一支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社会主义法治工作队伍”。
“建立从符合条件的律师、法学专家中招录立法工作者、法官、检察官制度,健全从政法专业毕业生中招录人才的规范便捷机制,完善职业保障体系”。
第六,党的领导是保证法治国家的根本保证,这就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党的领导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最根本的保证。但是,党的领导是有条件的,那就是党本身必须是无私的,值得人们信赖的。做到这一点,党内法规制度建设,党内法规制定体制机制,党内法规必须健全和明晰。要“运用党内法规把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促进党员、干部带头遵守国家法律法规”。
第七,军队的法治与国家的法制同等重要。
因为军队是国家的一个特殊部分,军队也要服共产党领导下的法律法规。“依法治军、从严治军,紧紧围绕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构建完善的中国特色军事法治体系,提高国防和军队建设法治化水平”。
第八,法制建设,包涵着香港、澳门和今后的国家大统一。
因为,共产党领导下的法治国家的法律、法规,也适应于香港和澳门。在坚持“一国两制”的前提下,香港、澳门也必须服从共产党的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