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工作论文(推荐5篇)

时间:2021-02-09 13:00:3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审计工作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审计工作论文》。

第一篇:审计工作论文

关于产业园区审计的几点思考

产业园区审计是审计机关服务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近年来,团风县审计局在加大产业园区审计力度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有力促进了园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本文就产业园区审计如何服务园区经济高质量发展,谈谈几点体会,与大家分享。

一、产业园区审计的基本特征

1、审计目标的绩效性。高质量发展涉及经济发展“好不好”的问题,其本身就是绩效问题,园区绩效一般包括产业绩效、社会绩效、环境绩效。产业园区审计,既关注园区上述绩效信息的真实性,也关注绩效质量及差异的改进。前者注重招商引资真实性,以杜绝假招商、招假商;

后者注重产业园区考核指标完成情况,与当地产业集聚区发展规划、主体功能区规划、生态环保规划的协调情况等。

2、审计内容的综合性。园区审计范围涉及发改、财政、税务、环保、规划、科技、招商等十几个政府部门和相关企事业单位,审计对象包括政策、项目、资金,园区审计审人、审事、审政策,关注财务、业务和制度。在确定园区规划目标完成情况的基础上,要分析相关单位“花的钱”和“做的事”及存在的问题,形成园区绩效的基本审计判断,进而剖析园区产业发展的现状和瓶颈,提出针对性建议。

3、审计组织方式的多样性。在园区审计实践中可以开展专项审计、专项审计调查,也可以以园区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为平台开展产业园区综合审计。如园区资产负债情况专项审计、建设项目决算审计、园区运行情况专项审计调查、招商引资政策执行专项审计调查、税收优惠政策专项审计调查、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情况专项审计调查、功能区平台建设管理情况专项审计调查、园区领导干部经济责任与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等。

4、审计取证方法的灵活性。园区审计在实践中,需要广泛运用调查表、调查问卷、座谈会、实地调研、案例分析、数据分析、比较分析,必要时可能还要运用博弈分析、模糊评价等管理科学方法。

5、审计分析的前瞻性。随着一些“空心园区”“鬼城园区”的出现,产业园区可持续发展问题引起重视,因此产业园区审计要高度关注前瞻性。重点关注园区规划是否考虑了当地的主题功能区定位,是否明确了产业定位、是否考虑了产城融合;

招商引资时是否考虑了当地的资源优势和环保约束,是否制定了产业准入制度,是否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转换增长动力,是否考虑了产业聚集、产业链配套等。

6、审计评价的兼容性。产业园区以高新技术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代表,是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载体,是一个有风险的政策工具,承担着改革创新发展的任务。审计人员在审计评价时,对“先行先试”“探索性实验”和“无意过失”的情况,应以“三个区分”为指导思想,建立审计评价“容错纠错”机制,以减少领导干部因规避创新风险而导致的“不作为”,鼓励企业从投资驱动、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二、产业园区审计的基本路径

1、通过财务信息、业务信息真实性审计为决策者提供决策有用信息,摸清家底,杜绝弄虚作假,避免决策者的“信息孤岛”效应。这些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园区财政资金投入、入户企业数、招商引资企业资金到位率、累计就业人数、累计实现利税、关键污染物的削减、万元gdp主要污染物的排放强度、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创新成果转化率、知名品牌数量、专利数量、引进人才数量等。

2、通过合规性审计,揭示问题,加强问责,形成威慑机制,有利于建立园区的合规文化。一方面关注政府相关部门是否存在违规审批、违规招投标、低价出让土地、欠收土地出让金、违规减免税、违规对纳税人进行奖励等问题,另一方面关注入驻企业是否存在政策套利、是否存在乱排乱放、弄虚作假等问题,对揭示的上述问题进行追责,做到凡审必严,严肃问责,提高制度执行力,形成园区的合规合法机制,减少园区决策层的违法违规动机。

3、通过信息、行为和制度绩效审计,贯彻五大发展理念,揭示风险,提出建议,形成倒逼机制,完善体制、机制、制度,为园区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通过分析财务和业务绩效差距,剖析被审计单位的违规行为、测试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等,关注是否存在决策执行不到位、决策带来不公平,是否存在服务不配套、资产闲置、损失浪费,是否存在产业集聚程度低、产业附加值低、产业特色不鲜明,是否存在法规缺失、职责不清、规划不合理等体制机制问题,并从制衡、监督、激励、信息披露等机制方面提出建议,完善制度,堵塞违规漏洞。

4、通过园区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审计评价贯彻容错原则,为领导干部“画像”,鼓励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对发现的问题定责、归责、问责,以创新驱动为原则,以“三个区分”为指导,对领导干部做出客观公正的综合评价。

三、产业园区审计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产业园区审计的侧重点。根据园区的不同发展阶段、功能定位、区位条件,因地制宜,大力推进产业园区审计。在保障功能区定位的前提下,产业园区审计重点要关注基础设施建设、产城融合发展、土地集约利用、招商引资政策的公平性、科学性等;

重点关注科技创新、产业集聚、资源利用、人才引进、品牌建设、社会贡献、放管服改革及生态化改造、循环化改造、企业清洁生产等绿色发展等情况。

2、产业园区审计的风险点。产业园区审计应该以风险为导向,审计中应关注以下风险:一是招商引资方面,受政绩饥渴的影响,招商引资“饥不择食”,产业发展缺少特色,同业竞争严重,优惠政策缺少底线,虚假签约、重复招商,一些企业存在明显的政策套利;

二是产业转型升级缓慢,缺乏产业准入制度,存在高污染、高排放、高耗能、低产出的企业,产品科技含量低,缺乏内生增长动力。

3、产业园区审计的切入点。一是坚持创新驱动。审计要支持改革创新,强化产业园区精简高效的管理特色,创新产业园区运营模式,促进科技创新、制度创新,推动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二是坚持规划导向。审计要完善产业园区科学规划功能布局,突出生产功能,统筹生活区、商务区、办公区等城市功能建设,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协调的发展格局。三是坚持集约高效。审计要鼓励产业园区以产业发展为主,成为本地区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平台,促进产业集聚、资源集约,切实发挥产业园区规模经济效应。四是坚持特色发展。审计要促进产业园区充分利用比较优势,发展壮大特色园区,与周边产业园区错位发展和差异化发展。在项目选择上,舍弃与主导产业无关的项目,发展完善主导产业链的项目,构建促进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的长效机制。

第二篇:论文:关于财政审计工作创新的思考

关于财政审计工作创新的思考

创新是审计事业发展的动力,作为国家审计永恒主题的财政审计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方式不断创新、制度日益完善,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在维护财经秩序、促进规范财政预算管理、提高财政性资金的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益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也应看到,受我国审计体制等因素制约,财政审计还面临一些困难,有待于进一步改进与创新,而这种改进与创新既要考虑其前瞻性,又要顾及其渐进性,才能更好地发挥财政审计的建设性作用。

一、创新财政审计工作理念

审计创新,核心是审计观念,审计思维方式的创新。科学发展观要求审计观念与时俱进,推进创新,自觉摒弃那些与时代要求不相适应的旧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树立财政审计新观念。一要树立为经济发展服务的观念。贯彻科学发展观,要求财政审计工作要紧紧围绕为经济建设服务这一根本宗旨,牢固树立为经济发展服务的观念。要围绕党委、政府经济工作中心,坚持发展第一要务理念,加大对党委、政府为经济发展所出台的相关财经政策法律法规贯彻落实的检查力度,通过审计监督,从加快为区域经济发展、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壮大民营经济、加快中心城市发展、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提高执政能力等方面,为党委、政府的宏观决策起到“谋士”作用;在维护经济秩序、净化经济环境、促进廉政建设等方面发挥审计的“卫士”作用。二要树立宏观审计观念。审计监督是一项起点高、层次高、要求高的工作,也是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发挥政府

1宏观调控作用的有效手段。为此,财政审计工作要改变停留在微观层面的思维方式,站在党委、政府工作全局思考问题,从社会经济整体层面的宏观高度推动审计工作。树立宏观审计观念不仅仅是要对审计结果作宏观分析,而且要将宏观把握的思路贯穿于审计工作的全过程,自觉从党和国家工作的大局出发,高度关注涉及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方面的问题,注重从体制、制度等宏观层面上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三要树立民本审计的观念。由于审计的最终委托人是公众,所以审计要从受政府委派转到受公众委托,树立审计是公众受托人的观念,牢记审计是代表公众的利益独立行政审计监督权,牢固树立“民本审计观”,自觉维护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二、明确财政审计工作目标

我们国家正处在建立和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公共财政制度。这是财政改革的目标和方向,也是预算执行审计面临的形势和要求。现阶段财政审计要以“促进规范预算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建立社会主义公共财政制度”为总体目标,具体讲要实现“四个促进”:一是促进规范预算管理。这是财政审计的基本目标和主要任务,要通过加大对有关部门和二、三级预算单位的审计力度,促进提高预算编制的完整性;进一步细化预算,提高预算安排的科学性;严格依法执行预算,提高预算执行的严肃性。二是促进深化财政改革。在通过对各项财政改革措施进行审计和调查,充分揭示财政管理和财政改革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促进政府及财政部门加强管理,落实、完善改革措施,加快建立社会主义公共财政制度。三是促进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要通过对财政支出特别是重点建设项目和重

点专项的审计,全面反映政府决策和财政资金分配、使用、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促进政府完善决策机制,确保财政资金真正发挥效益。四是促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点揭露资金分配不合理、使用管理不规范、截留挤占挪用、损失浪费等问题,切实保障与民生利益相关的资金的安全与完整,切实保护人民特别是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推动和谐社会的构建和新农村建设。

三、拓宽财政审计工作思路

财政审计涉及内容多、范围广,要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党委、政府和群众关注的重点资金、重点项目为出发点,以财政性资金运行为主线,加强审计监督。一是围绕构建公共财政框架,加强各项改革政策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财政体制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新的改革措施不断。审计机关要主要主动适应新情况,紧盯关键环节,开展经常性审计。重点审计财政转移支付、预算编制和执行、非税改革、政府集中采购和国库集中收付情况。二是围绕建设和谐社会,加强对重点专项资金的监督检查。专项资金在部门预算中占有较大比重,应当是财政审计的重点。审计机关要在把握总体情况,基础上,把各级党委、政府关心的、社会关注的、对国计民生有重大影响的资金作为审计监督的重点。三是围绕提高财政管理水平,加大效益审计力度。审计机关要以服务地方经济为己任,努力实现从微观审计向宏观审计,从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规性审计向效益审计转变,全面分析评价部门、单位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意见和建议,促进提高依法审计的层次和水平。

四、改进财政审计工作方法

财政审计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审计方法也具有多维性、复杂性,各级审计机关要加强对财政审计的工作的领导,确立大财政审计的理念,整合资源,整体联动,实行财政审计“一体化”。

第一、在确定审计项目时,要认真贯彻“全面审计、突出重点”的方针,坚持抓重点的方法,即财政审计在工作重点上抓住重点领域、重点项目、重点部门、重点资金。

第二、在审计力量安排时,要坚持将财政审计与部门审计相结合,与专项资金审计相结合,与政府中心工作相结合,与经济责任审计相结合,与专项审计调查相结合,“上审下”与“同级审”结合,提高财政审计的层次和覆盖面。

第三、在组织审计实施时,要以资金流向为主线,采取从宏观到微观,从业务到财务,从全面审计到重点突破,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和审计调查方法,注意利用相关部门的审计成果和信息资源,揭示重大违纪违规问题。

第四、在审计成果利用上,逐步建立审计对象、审计资料、审计报告、财经审计法规、审计专家经验、人力资源等方面的数据库,实现被审计单位信息资源的随时更新与共享。及时分析审计工作发现情况和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和建议,供党委、政府决策参考。

第三篇:审计工作感想

审计工作的感想

作为一名审计行业新手,尤其是从企业会计跨行进入审计,事务所为我提供了全新的视野和平台。从参与培训、与客户沟通协调、数据归纳整理、编制底稿、编写报告、交换意见等方方面面认真对待,以求能得到全面的锻炼。年报、经济贸易模式审计使我在企业运营模式和内部控制制度方面积累了经验,同时也为进一步探索和研究、提高审计工作质量积累了宝贵的财富。

在这半年的时间里,我开始慢慢接触了审计的具体操作流程,基本掌握现场审计的大概程序,熟悉了在现场审计过程中怎样去发现问题,怎么样去跟踪问题。先后参与了水库移民后期扶持专项资金审计、企业年报审计、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纳税鉴证、公积金专项审计和水库移民增收试点项目的专项审计等业务,对审计工作有了基本认识和体会:

1、通过从事审计工作,我进一步认识了这个行业,深深感受到内部审计的重要性。近年来,内部审计逐渐被各单位所重视并走向规范。内部审计的目的在于帮助本单位健全内部控制,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它以增加价值和改善营运为目标,通过系统、规范的手段来评估风险、降低风险,改进风险的控制和组织的治理结构,以达到组织的既定目标。

2、客户沟通和协调的重要性。与被审计单位相关人员沟通中,我们要保持谦和的态度,拿出自己的诚意,积极平等地与他们进行交流,详细介绍内部审计与国家审计、社会审计的不同,使对方充分感受到大家都是单位的一分子,只不过是岗位不同。如果能与被审计单位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采用科学方法提高内审质量,形成融洽的交流氛围,工作起来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培养严谨的工作作风。我真切感受到审计工作虽然繁琐,但认真对待确保每个细节少出差错,基础岗位上下工夫、深钻研才能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审计前,前期准备必不可少。既要熟悉对被审计单位性质,制定出有针对性、切实可行的审计方案。又必须注意不要反反复复,否则,会使被审计单位人员感觉其工作得不到重视,容易造成他们的反感,也不利于节约审计成本。进场后,要将对审计单位正常工作的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可以独立开展内审工作时,尽量不要被审单位人员陪同,对审 1

计单位的问题也尽量集中在一起提出,不要一会儿一个问题,一会儿一个要求。审计中,不要忽略这些小事情,被审计单位对我们审计的态度就从这些点滴琐事中形成。

4、坚守客观公正的立场。在内审工作开展中,被审计单位的人员对我们的态度有着很大的不同,有的尊客如上宾,有的拒人于千里之外。无形中,我们内审人员就会对他们产生不同的看法。但是,在内审工作的开展中,非客观的看法往往会干扰我们作出正确的判断。在审计进行时,不能把个人好恶带入具体工作中,带入审计结果中。要从单位的实际利益出发做工作,看问题,提建议。对遇到的审计情况,全程贯彻“对事不对人”的原则,给大家一个公平、公正的结果。慢慢地,被审计单位对我们内审人员的看法会随我们的做法而改变,才能获得被审计单位的信任和尊重,同时,也为良好的沟通奠定了基础。

5、注意审计问题的提出方式。在与被审计单位交换审计意见时,首先遵循解决实际问题的原则,灵活运用不同方式提出审计问题,充分与被审计单位交换意见。对提出的审计问题,一定要有充足的审计直接证据,对不确定或是一些有可能隐藏问题的事项不能就马上定性,或没有直接证据就推理定性,这样容易引起与被审计单位之间不可能有定论的争辩,既影响我们工作的效率,不利于问题的解决,也为以后与部门的深入沟通制造了阻碍。对于此类问题,我们要延伸审计进一步取证,如无法取得直接证据,则最好不要在审计报告中提及,在交流审计意见时,与被审计单位坦诚相见,从专业人员角度,讲明此类问题会对单位产生的后果,建议被审计单位如有此类问题自身马上整改,如无此类问题以后的工作中也要避免发生。对于此种解决问题的方式,被审计单位一般都会很容易接受。

6、注重项目后期的总结和分析。事务所的项目工作时间紧、任务急、节奏快,项目结束后期,容易忽略了总结和归纳分析。接触过的项目,如果没有及时留下轨迹,时间长了容易遗忘,再次承接相同业务时,需要花费更多精力重新研究和回忆,得不偿失。项目结束后,对资料整理归档若能及时建立审计结果信息库,为审计人员提供审计对象以往审计信息,能有效提高审计质量和效率,降低人力、物力成本。

作为审计队伍的新人,我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还都比较薄弱,处理事情的方式比较单一,方法也欠缺灵活。只能通过刻苦钻研业务,认真学习财经法规和内部审计准则,多向经验丰富的审计部主任,项目经理和同事请教。下一步计划利用业余时间 2

自学和参加有关资格证书的考试,认真履行审计监督职责,尽快真正掌握审计的核心内容,提高业务操作熟练度,成为独立完成项目的业务能手,实现业务水平更好更快的突破。

2013年11月9日 3

第四篇:审计工作心得

审计工作心得

转眼间从事财务审计工作三年了,既漫长又短暂。当我感慨时间转瞬即逝的时候,回想三年的经历又有着数不清的故事。非常感谢曾经带我做项目的审计经理,都是我的恩师,这是我走出大学后得到的最大财富。现在我就仅有的一点心得拿出来与大家共享一下。

财务审计是个技术含量非常高的工作,它需要的不单是会计、审计的专业知识,还需要语言交流能力、人员协调能力、辩证逻辑分析能力、行业趋势以及经济形式的分析能力等等,而这些能力全靠丰富的知识积累而成。

在我们的实际工作中我把企业的财务报表审计风险分为以下三类:

1、原来没有的业务凭空捏造(虚假收入、收益等)

2、业务真实但会计处理有误(藏利润、成本等)

3、有业务而不记录(账外物资等)

所有的财务报表错报漏报均是这三类中的某一个,或者混合使用。我就按顺序逐一介绍一下。

审计风险1我简称为“无中生有”。这是三种风险里最可怕的,要求的技术含量也是最高的。我知道跳水比赛每个动作都有难度系数,目前我见到最高是3.8这个值,那么对付“无中生有”这类风险需要的难度系数应该是7.6。绝对不是开玩笑,因为“无中生有”包含两个分支:

1.1判断哪些业务可能是无中生有;1.2是证明它们是无中生有。我将其定位为高难度的最重要的一个因素是因为这类风险所涉及的业务对象不是偶然事件,而是一个阴谋。既然是阴谋,可想而知传统的审计方法是查不出来漏洞的。假如一个企业存在无中生有现象,那么我们查看的原始单据可能是伪造的,合同可能是假的,发函询证也都串通一气,因此这是一个高智商对抗“游戏”。

先说一下1.1这个分支,该环节的判断可不是凭感觉,因为一旦错了,损失的是耗费相当大的资源来证明这个结论,也就是1.2环节。我们的审计工作可不是爱迪生做灯丝实验那样,证明这个假设错误也是成功,爱迪生有的是时间换N种材料实验,而我们需要的是在现有时间内找到无中生有业务,找不到就是审计失败。因此1.1的判断至关重要。

再解释一下1.2环节,前面我说过1.2环节的证明不是传统方法可以解决的,因为现在的被审计公司会对我们惯用的手法予以防备,显然再走老路必然会落入圈套,但这并不是说我们就无计可施了。这里需要审计人员有着敏锐的观察能力和逻辑分析能力,因此授予3.8的难度系数不为过。那么到底如何证明呢,其实还是有方法的。由于我资历尚浅,姑且和大家探讨一下我的一种思路。任何一种谎言与阴谋都不可能是完美的,它总是在人们的常规思路上掩饰的完美无瑕,却总会在不起眼的地方露出马脚。问题的关键就是审计人员如何找到这个不起眼的漏洞,我们应该感谢伟大的逻辑学给了我们这把钥匙。逻辑学分为传统逻辑与数理逻辑,我们只需掌握传统逻辑就足够了。再把目光回到我们1.1环节得出的判断上,在1.2中我们首先需要对1.1的判断得出N种逻辑推理。任何一种现象的发生总会产生一连串的连锁反应,我们的第一个工作就是能够尽可能多的分析出这些可能存在的连锁反应,然后与现实中的情况核对,如果截然相反,恭喜你已经找到狐狸尾巴了。

譬如一个企业收入比去年增加很多,我们怀疑有虚假成分。我们不妨分析一下收入增长可能有哪些连锁反应。这里有个秘笈,就是尽量分析出间接相关的连锁反应。(1)这个企业的人员工资与去年相比须有较大提高。因为收入大额增加必然会使工人的工作量增大,才能得到更大的产出,才有可能被销售出去。那么事实上工资是否有较大增长呢,如果没有的话工人一定有怨言,不妨去找工人做个访谈来证实一下。(2)如果这个企业的产品销售出去需要运费,那么运费一定会有相应的增长,不妨核对一下运费实际数并追查一下原始单据和相应的银行对账单。(3)、(4)„„还会有许多间接相关的可能,需要审计的人员的逻辑推理与辩证,我相信这个证明过程就会明朗了。

对于审计风险1(包含1.1和1.2)的内容在07年的审计准则中大量引入了重视程度,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风险导向审计。当然风险导向审计的内涵更广,它不旦包含如何识别无中生有风险,还包括判断审计重点在风险类别1、2和3的哪个层面上。

审计风险2是我们在日常审计工作中最常发现的问题,也是工作经验较少的朋友们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尤其是非会计专业的同仁们。可以说这是会计理论知识层面的问题,很多人因为没有较强的会计功底而对它望而却步,其实大可不必,要想解决掉它也是有捷径的。下面我将重点介绍一下审计风险2应该关注的重点。

先与朋友们探讨一下如何学习会计知识。举个例子说明一下,譬如我们非常熟悉的英语。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每学一个单元讲一个语法点,从初中到大学贯穿始末。然后学生脑子里一头雾水,似乎语法有成千上万条。但经过专业的语法老师的归纳串讲后却变得通俗易懂,按照词性(名词、形容词、副词、动词„„),时态,非谓语动词等等分别讲解,从整体了解局部,从常规认识特例。原来语法完全可以两天学完。那么会计呢,也是一个道理。我们很多人曾一度受课本的影响而走进误区。所有的教材几乎都是按照资产负债表的科目顺序逐个讲解,学完后都被教材中所述的上百种业务分录搞得晕头转向。在遇到一向业务后我们所想到的不外乎是书上哪个地方有这个例子,借贷方各自应该是什么科目。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就完全被束缚在教材上了。因为现实中有很多业务是教材上没有的,不是因为这种业务太新颖、太特殊以至于没有予以规范,而是因为教材不屑得归纳。

例如这样一个分录: Dr: 应收账款or其他应收款 1,000.00 $ Cr: 应付账款or其他应付款 1,000.00 $ 请问朋友们会如何理解呢?我想书上几乎找不到它的出处,但类似于这样的分录却广泛的存在于被审计公司的财务处理中。如果我们已被书本束缚的话,在碰到这类情况时就会被客户的老会计忽悠的晕头转向。针对上面例子的分录可能会是以下的情况:

a.客户做的重分类调整;

b.客户的债权人和债务人清单上有同一公司,从而引起的对冲;

c.客户隐藏成本费用,将其暂时放入应收账款or其他应收款;

d.客户隐藏收入,将其暂时放入应付账款or其他应付款。

对于a和b的情况是正常的,由于难度系数太低,因此教材中不讲了,我也不再啰嗦。但如果是c和d的情况就出问题了,因此企业就是通过这些小得不起眼的分录达到了粉饰其财务报表的目的。言归正传,那么我们到底应该如何学习会计知识以应对这些问题呢。方法很简单,就是学习会计处理的精髓。对于会计学的精髓我总结了一下,有以下几点:

2.1 借方发生额不是资产就是成本费用,贷方发生额不是负债就是收入。这是在不考虑调账、冲销以及结转分录的基础上所反应的真实经济实质。当然这条大家再清楚不过了,但往往最熟悉的东西却是容易被我们淡忘的。作为一名审计人员,我们不仅需要知道2.1这条真理,在我们的工作中更需要学会利用2.1的变型——资产与费用的划分是否合理,负债与收入物划分是否合理。在任何一项业务的会计记录中都会涉及这个问题。被审计公司也正是利用故意划分错误来达到粉饰财务报表。前面列举的例子中的c和d就是这样的。那么我们如何在没有高深的会计理论的基础上去发现这些审计风险呢,方法很简单,抓住这项业务的实质。只有我认识到了这项业务的经济实质,是费用还是资产,是负债还是收入就会迎刃而解。不妨拿资产和费用来说,所谓费用就是归属于当期的费用,换句话说它的支出是为了换取当期的收益,对以后没有直接影响。而资产的支出则能够换取以后多期的收益。

说到这里我需要对资产重新下个定义。通常我们给一个事物下定义时总是立足于它的来源和特征。比如我们给固定资产是这样定义的:使用年限超过一年的有固定价值且可以可靠计量的有形资产。这样的定义的好处是很直观,但却不利于更深入的了解。如果我们对固定资产按照它的归宿来下定义,可以这样来定义:有待日后费用化的经济支出。这样一来固定资产存在的价值才真正展现在我们面前。其实不仅是固定资产,所有资产的真实用途都属于这个范畴。存货的减少相应的结转了成本,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的减少是因为折旧的计提记入了相应成本,货币资金和往来款的减少除了归还负债都是因为支付了相应成本费用。投资的减少也会因转让后记入相应成本。因此把握住了这个划分规则后再来认识一项业务的经济实质,再加上我们的分析,被审计再打这张“乱划分”牌就不管用了。

2.2会计学的基本原理——权责发生制、重要性、谨慎性、一贯性原则。

说起这四个基本原则就好比英语学习中的语法一样。所有业务的分录设计都是围绕它们来规范的。通常我们总是在埋头学习每一项业务应该如何借贷,业务成百上千,岂不是越学头越大。但如果回过头想想,我们学习的每一笔业务都是在从另一个角度来学习会计学的基本原理。那么我们的会计教材完全可以只分四章,即第一章权责发生制、第二章重要性、第三章谨慎性和第四章一贯性原则,然后只需把书上的业务按照这四项原则重新归类。我想这样的教材会更容易我们举一反三,更快的掌握所有业务。

对于审计风险2我也只能归纳这么多了。总体来说它容易掌握,只是通常会把刚入行的朋友们困惑一把。但只要抓住了会计的这两条精髓还是能在比较快的时间内拿下这一关的。

审计风险3又回到了审计学的层面上。这个风险又可以分为两个层次:3.1被审计公司故意不记录,蓄意隐瞒;3.2由于工作疏忽或者业务量太大没有来得及记录。

如果是3.1的情况,就类似于审计风险1操作方法。审计风险1我称之为无中生有,那么3.1恰恰相反就是有中生无了。事物总是有正有反,好比有了九阳真经就必然会生出个九阴真经。如果真的是3.1有中生无这种情形的话,也是相当不容易对付的,方法同审计风险1,只不过是逆其道而行之罢了。

如果是3.2的情况,这就很简单了,只需要按照审计学所说的从原始资料追查到记账凭证就可以发现此类审计风险。

这就是我对财务报表审计的一点心得体会,由于经验过少,只是笼统介绍一下我对这项工作的认识。有人常说老会计很吃香,就像老中医似的,那么我认为老审计人员也是这样的。这是一项需要不断积累不断学习新知识的职业,我相信一位经验丰富的审计师是不需要看凭证的,他只需将财务报表做个多种对比分析,逻辑分析,再结合经济形式、背景资料就可以得出审计结论了。老中医不就是观其色、听其声、把其脉便知病矣。要想成为这种境界需要我们阅历无数,不断钻研,我相信我们这批入行不久的80后们,只要不抛弃,不放弃,沿着前辈们的足迹还会再创辉煌!

审计师技巧心得:审计的方法

审计人员掌握和运用恰当的审计方法,有利于直接收集、取得有效证据,正确撰写审计报告,提高审计效果。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审计方法:

一、书面资料的检查方法

审计中,大量碰到的是书面会计资料,如何检查这些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常用的检查方法有:

1、审阅法

审阅法,是指审计人员审查和翻阅会计资料,以查明该资料及其反映的经济活动是否真实合规并取证的一种方法。如审阅原始凭证是否涂改、伪造、计算错误,核销手续是否齐全;审阅记账凭证是否与原始凭证的内容、金额一致;审阅有关账簿是否齐全,记账是否正确;审阅会计报表有无异常数据等。

在审阅过程中,审计人员可根据被审计单位的不同情况,分别采用下列方法:(1)顺查和逆查法

顺查法,是指顺着会计业务处理的先后顺序依次进行检查的方法。即:依次审阅原始凭证是否真实、合法,记账凭证是否正确;各类账目是否登记无误;会计报表是否准确。顺查法仔细而且全面,很少有遗漏和疏忽之处,但费时费力效率低。主要适用于规模小、业务量少的单位以及管理混乱、问题严重的单位。

逆查法,是指按会计业务处理程序的相反方向,依次进行检查的方法。先从会计报表和会计账簿上发现问题和疑点,逐个进行追踪检查,直到水落石出。逆查法是现代审计中较为普遍采用的一种方法。(2)详查和抽查法

详查法,是指对被审计单位审计时间范围内全部会计资料进行检查的方法。主要适用于规模小、业务量少的单位以及管理混乱、问题严重的单位。

抽查法,是指从被审查的会计资料中(主要是指会计凭证),按照一定的方法,选取一定数量的样本进行检查,并根据抽查结果来推断总体特征的一种检查方法。抽取的样本一般掌握应在总数的25%—40%之间。常用的抽样方法有两种:

随机抽样法,是指应用概率论和数理统计来确定样本量,对样本结果进行评估,并推断总体特征的一种方法。在没有发现被审计单位存在明显薄弱环节的情况下,可采用此方法。

判断抽样法,是指审计人员根据专业判断来确定样本量、选取样本和对样本结果进行评估而推断总体特征的一种方法。

2、核对法

核对法,是指审计人员将会计资料的相关数据按照其内在关系互相对照、复核检查以取得审计证据的一种方法。核对的主要内容有:(1)证证核对,即原始凭证与记账凭证进行核对;(2)账证核对,即将记账凭证与各类账簿进行核对;

(3)账账核对,即将日记账与分类账核对,明细账与总账核对;(4)账表核对,即将总账与会计报表核对;

(5)表表核对,即将资产负债表相关数据与损益表核对;

(6)账实核对,即将实物账簿记录、实物资产卡片与实物监盘结身核对,通常需配合监盘方法进行;

(7)会计资料与其他资料核对,如银行存款日记账与银行对账单核对,出入库记录与计算、结转成本的会计记录核对等。

3、复算法

复算法,是指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会计资料中的有关数据进行验算或另行计算,以确定其是否正确的一种方法。如对固定资产折旧、坏账准备金、职工福利费、工会经费、职工教育费、应交税金等计提,待摊费用和递延资产的摊销,汇兑损益的计算等。

4、调整法

调整法,是指审计人员对在审阅、核对和复算过程中发现的错误数据按相关规定进行调整的一种方法。审计人员撰写审计报告时,审计结果应采用审计调整后的正确数据;若被审计单位不愿调整,审计人员应在审计报告中予以披露。

二、客观事物的调查方法

审计中,经常通过检查书面资料以外的方法来调查取证,这些方法主要有:

1、查询法

查询法,是指审计人员对与审计事项有关的单位和个人进行书面或口头询问,从而验证其他审计证据或为取得新的审计证据提供线索的一种方法。

查询又可分为面询和函证。

面询,是指审计人员就有关问题直接找有关人员询问并经被询问人在询问记录上签字的一种方法。

函证,是指审计人员向有关单位或个人发函以证明某一审计事项的一种方法。如:为证实应收、应付款项的真实性、准确性,就常运用这种方法。

2.观察法

观察法,是指审计人员到被审计单位的经营场所及其他有关场所进行实地察看,来证实审计事项的一种方法。如观察内部控制制度的具体执行情况等。

3.监盘法

监盘法,是指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的财产、物资、设备、货币资金和有价证券进行实地监盘以查实问题的一种方法。监盘法必须与核对法结合使用,根据监盘的结果与书面资料核对,才能发现问题。

监盘时主要采取两种方式:一是监督盘点。是指审计人员监督盘点的全过程,常适用于盘点数量较大的实物。二是抽查盘点。是指审计人员亲临现场对被审计单位的盘点结果进行一定规模的抽查,常用于盘点数量不多,但容易出现舞弊行为的贵重财产。

三、经济活动的分析方法

如果说书面资料的检查方法和客观事物的调查方法只是发现问题,那么经济活动的分析方法还能帮助我们解决问题。审计人员应善于对审计结果进行分析。经济活动的分析方法主要有比较分析法、因素分析法和趋势分析法。

1、比较分析法

比较分析法,是指将某项财务指标与性质相同的指标、标准进行对比,揭示单位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一种分析方法。比较分析法又可分为相对数比较分析法和绝对数比较分析法两种。

(1)相对数比较分析法,是指通过被审计项目的百分比、比率或比重结构等相对数指标的对比来揭示差异并分析问题的一种方法。采用这种方法比较容易发现问题。如:“2003年会费收入比2002年增长了10%”。

(2)绝对数比较分析法,是指通过被审计项目各期完成情况的绝对数比较采揭示差异并分析问题的一种方法。如:“2003年职工活动费比2002年增加了10000元”。

2、因素分析法

因素分析法(也称连锁替代法),是指为确定某一经济现象诸因素的影响方向和程度而采用的一种分析方法。影响方向用正或负表示,影响程度则用数据反映。通过因素分析可以帮助审计人员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建议和措施。

3、趋势分析法

趋势分析法,是指利用财务报表提供的数据资料,将各期实际指标与历史指标进行对比,提示单位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变化趋势的一种方法。

运用趋势分析法应注意:一是掌握分析的重点,审计人员应对财务报表的重要项目进行重点分析,提高分析的效率,避免平均使用力量;二是分析时可与比较分析法结合运用。

四、假设问题存在审计求证法

审计人员带着疑问和问题去实施审计是目前较为普遍采用的一种审计方法,也是最见成效的。这一点符合审计制度的设计是建立在审计客体舞弊客观存在为基本假设,通过审计以较少的成本或支出去遏止或阻止因舞弊问题带来的巨大经济损失。在审计实践中通过假设问题的存在去收集审计证据,从而求证问题的真实结果,验证审计人员对问题的最终判断符合舞弊行为发生的基本规律,也是提高审计的效率的有效途径,使审计人员的审计活动行为有的放矢。其必要的审计路径为:利用审计客体提供的资料评估其经济活动行为→找内部控制制度的薄弱环节→找问题存在的可能疑点→分析疑点对经济活动行为影响程度→确定审计样本→收集审计证据→求证问题的真实性。

五、审前征集审计线索法

审计线索的提供者一般情况下都是知情者,因为舞弊的最终结果是在使得一部分人受益的同时侵害了另一部分人的利益或是国家利益或是社会公众利益,这些都会促使知情者在安全的情况通过第三者(如审计组)予以遏止的愿望,而信息的不对称性决定了审计人员对审计客体的经济活动行为的了解是不充分的,审计所面对的审计客体的经济活动行为也是多样化的,在审计人员处于信息掌握的劣势地位去揭示审计客体舞弊问题往往如大海捞针。一方面,审计成本与审计作业时间的制约要求审计组在一定的时间内必须完成审计任务。另一方面,审计客体舞弊行为的预谋性与隐蔽性藏匿在巨大经济活动中的某一个环节或事件中,并在虚假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的保护下使审计人员在有限的审计时间里难以揭示,导致审计工作事倍功半或审计失败。此时,最有效果的审计方法就是寻找审计线索,通过审计线索收集审计证据。审计路径:公告审计事项→提供审计组联系方式→获取审计线索→甄别线索的真伪→收集证据→查证问题。

第五篇:审计工作心得

多措并举加强乡镇经济责任审计工作

我认真阅读了平阳县审计局颁发的《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材料汇编(一)》全文,深刻领会了经济责任审计的重要意义;深刻认识到经济责任审计是规范权力运行,促进科学执政、依法行政,加强干部廉洁自律的一项重要制度。作为镇党委书记,我更意识到,经济责任审计对保证全镇破难攻坚、计生、“三分三改”等各方面工作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培根有句话说得好“如果你从肯定开始,必将以问题告终;如果你从问题开始,必将以肯定结束。”我深以为然,结合我镇工作实际,我觉得主要还存在以下几个问题,制约了经济责任审计在镇里发挥的作用和效能。

一、部分干部思想认识还不够,喊口号的多,真正落实到实处的少。

二、学习不够系统。由于工作繁忙,经济责任审计等廉 政知识学习多是点到即止,缺乏系统深刻的学习。

三、内控及监督管理制度还不够完善。镇里现在对经济 责任审计结果外在监督这块还有点缺乏。

针对以上问题,我觉得只有从源头上防范,多措并举、持之以恒,才能做到标本兼治,切实提高领导干部监督管理水平。

一、以身作则,加强自律,筑牢拒腐防线。

(一)加强自律精神,做到慎独、慎始、慎终。作为乡镇党委一把手,我不但要加强对自己的审计工作,更要监督好其他干部的经济审计。要求别人做的,自己首先以身作则。我深知“为政重在廉,做人重在诚,说话重在信,办事重在实”,因而我常常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常修为政之德,常怀律己之心,常思贪欲之害,常弃非分之想”,严格遵守党员干部廉洁自律若干规定,规范自己的从政行为。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我始终带头遵守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规定,时刻检讨自己的言行,坚持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传统,保持高尚的人格追求,树立良好的形象。不贪图私利,不以权谋私,不搞铺张浪费,坚持做到看好家门、管好家人。严格要求自己,做到勤勤恳恳工作,踏踏实实干事,清清白白做人。

(二)加强学习,提高理论素养。我将通过带头学习贯彻中央《审计规定》、我省《经济责任审计办法》,市县各项廉政文件精神,《清风》杂志等不断提高理论素养,做到心里有本帐;主动配合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在对我个人审计的过程中,也是给我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通过“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有效提高了我的思想认识和理论联系实际能力。

二、强化组织领导,提高思想认识。

(一)把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和提拔干部的重要凭证。在当前利益多元化的时代,不少干部廉政意识逐渐淡薄,因此我镇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财政观,不搞形象工程,弘扬艰苦朴素的作风。同时,镇里成立党风廉政专项活动领导小组,签订《党风廉政责任书》,不断夯实各项基础,严格贯彻落实审计相关制度。

(二)提高思想认识,廉洁从政。以“日日掸尘”的精神理清思想,以“打铁还需自身硬”的品性落实行动不断用廉政知识武装自己,警钟长鸣,做到慎独、慎始、慎终。一句古话说得好,“泾溪石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覆人。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自律,贵在一个“慎”字。慎独,每日三省吾身,真正摒弃不健康,思想和杂念,做一个纯粹的人。慎始,把好“第一次”关口,防止“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慎终,做到精神支柱不倒,防止晚年不保。在当前全县大干、快干、实干抓固定资产投资的大环境下,加强经济责任审计有利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保证工程项目健康有序开展。

三、加强培训,提高对党风廉政、经济责任审计各项制度的认识。

镇里将由纪委、组织、宣传部门牵头深入开展“学雷锋”、“低碳环保”等创先争优活动,切实加强思想政治建设。

(一)组织镇里干部学习财务、廉政知识。镇里将以会议的形式组织党员领导干部认真学习《审计办法》、《廉政准则》、加强“四公管理”等文件学习精神,特别是对“廉洁从政行为规范”的章节内容进行重点学习。今年镇里还专门订阅了全国廉政第一刊《清风》杂志,切实丰富干部业余学习内容,不断落实党风廉政制度。

(二)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办法专项学习活动。结合南雁吴山村房两改,南雁供水管网改造,绿道网建设等重点项目,重点加强对项目前期招投标、项目中期防止铺张浪费、项目后期的全面审查工作,确保项目健康有序发展。

四、进一步完善内控制度,加强日常监督工作。

(一)积极创新,进一步完善内控制度。通过学习,我发现在一些规章制度上,我镇尚有有不完善的地方。下一步,我镇将完善一系列配套规章制度,以制度来管人办事。严格落实财务联席制度;严格规范招投标管理,要求工程项目的变更都必须取得详细的工程联系单,建立工程管理台帐。同时,明确规定镇招投标项目必须经班子会议讨论通过。在镇内部管理上,我们加强了财政财务内部管理制度,实行“会计审核票据”、“廉政食堂”接待等制度,同时对一些事项从规章上打破模糊概念,比如明确了所有产品都由综合办根据需要集中采购,并对每一笔采购和支出都登记入账。同时,每个办公室进行财产登记,加强管理,加强离任交接工作。

(二)加强日常监督和舆论引导工作,打造阳光透明服务型政府。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我镇将加大制度创新和监管,阳光心态,阳光选人、阳光监管,做到知行统一,切实营造配合支持经济责任审计的良好氛围,并在一定范围内公开财政审计结果,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这样的监督同时也倒逼我们平时在自身工作中提高意识,合理用权,不断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总之,我觉得只有提高思想认识、加强自律、完善制度、强化管理、阳光监管,才能促进经济责任审计各项制度的落实,为我镇转型升级,跨越崛起贡献保驾护航。

下载审计工作论文(推荐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审计工作论文(推荐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审计工作办法

    西北电力建设第三工程公司 审计工作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西北电力建设第三工程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内部审计工作行为,建立科学的内部审计工作秩序,促进审计工......

    审计工作日志

    审计工作日志 一、写审计工作日志的好处 写审计工作日志,是审计机关进行管理教育的重要措施,是加强机关作风效能建设的有效手段。坚持写审计工作日志好处主要有三点: 一是可以......

    审计工作历程

    审计工作流程 一、审计流程的意义 (一)概述 审计流程是指审计人员在具体的审计过程中采取的行动和步骤。广义的审计流程是指审计人员从接受审计项目开始,到审计工作结束的全部......

    医院审计工作

    医院审计工作 医院审计工作医院内审工作从为患者提供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出发,认真履行审计监督职责,重点做好“五个加强”,从而提高医院资金管理能力、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

    审计工作心得

    审计工作心得我是2013年7月开始从事审计这个行业的。作为一个审计助理,我觉得要做好工作就首先要清楚自己所处的位置,清楚自己所应具备的职责和应尽的责任,正确认识自己所处的......

    审计工作要点

    县人民政府:2011年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一年。根据省、市审计工作会议的总体部署安排,树立科学的审计理念,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按......

    审计工作经验交流

    审计局突出五大重心开展审计工作 2014年,审计局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引领,认真学习贯彻落实旗委十四届八次全委会议暨全旗经济和全市审计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

    审计工作总

    审计工作总结闫 汝 淼一年来,审计局在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各项工作重心,以促进我市经济健康发展为第一要义,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服务意识,坚持廉洁审计,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