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残疾人联合会改革实施方案[大全]
【篇一】
为深入贯彻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精神,根据《**回族自治区残疾人联合会改革实施方案》《**市残疾人联合会改革实施方案》的要求,结合**县残疾人工作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落实自治区第十二次党代会,市委十四届七次全会和县委十四届七次全会精神,坚持把残疾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大力弘扬人道主义精神,着力推进组织改革和服务创新,进一步增强残联组织的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时刻警惕和抵制机关化、行政化、贵族化、娱乐化倾向,充分履行“代表、服务、管理”职能,奋力开创新时代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为开创**都市圈高质量发展示范县做出积极贡献。
二、基本原则
坚持党的统一领导,坚定正确政治方向。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把残疾人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团结带领残联干部职工和广大残疾人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
坚持服务工作大局,不忘初心推动发展。坚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残疾人事业发展方向,坚决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和区、市、县党委政府的工作安排,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为党和政府分忧,为残疾人解难。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着力激发发展活力。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坚持眼睛向下、面向基层,保持和增强同残疾人的血肉联系,发挥残疾人在残疾人事业中的主体作用。
坚持问题目标导向,充分发挥职能作用。认真查摆工作中不同程度存在的脱离基层、脱离残疾人群众的倾向,着力解决基层组织薄弱、服务能力不强、工作创新不够等问题,强化“代表、服务、管理”职能。
三、目标任务
通过全面改革机构设置、优化治理模式、创新工作机制,健全全覆盖的基层残疾人组织,建成全方位的残疾人服务平台,建立全领域的社会动员机制,使残联组织服务能力明显增强,残疾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进一步增强。
四、改革领导机构和运行机制
(一)改进代表大会人员构成。充实各类别残疾人代表,将**县残疾人代表大会代表中残疾人及残疾人亲友的比例提高到65%以上,自强模范和基层一线代表占60%以上,增加农村残疾人及亲友代表、助残社会组织代表、助残志愿者代表的比例。乡镇残联代表大会代表人员构成参照上述规定执行。
(二)改进主席团人员构成。充实主席团各类别残疾人委员数量,将**县残疾人代表大会主席团委员中残疾人及残疾人亲友的比例提高到60%以上,自强模范和基层一线委员比例提高到35%以上。乡镇残疾人代表大会主席团人员构成参照上述规定执行。选举产生的主席团主席由政府分管领导兼任,主席团副主席由残联理事长、各专门协会主席等担任,乡级残联主席团副主席由残联理事长担任。
(三)强化**县人民政府残疾人工作委员会职能。建立残疾人工作委员会成员单位每年为残疾人事业办实事制度,推动各成员单位制定普惠性政策时充分考虑残疾人的诉求,支持并推动残联助残政策和项目的实施。
(四)完善议事决策机制。建立兼职副主席参加执行理事会会议制度、主席团委员提案办理制度、执行理事会与专门协会联席会议制度,健全专门协会代表、服务、维权、监督作用机制。严格落实“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重大决策要开展风险评估和合法性审查。
(五)加强专门协会建设。推进各残疾人专门协会社会团体法人登记,支持各专门协会依法依章程开展工作。落实各专门协会办公场所和设施,活动经费按照每个协会1万元/年列入财政预算。鼓励支持残疾人专门协会积极参与政府购买服务。
五、改革干部队伍结构和管理机制
(一)加强残联领导班子建设,打造专兼挂干部队伍。县残联领导班子争取配备1名残疾人理事长或副理事长,增设挂职副理事长和兼职副理事长各1名,挂职副理事长挂职期为1年,由县委统一选派。兼职副理事长由热衷残疾人事业的工作者担任,在需要议事决策和重大任务时参与工作,兼职期与本届理事会一致。乡镇(街道)残联执行理事会增设1名熟悉基层情况、服务残疾人能力强的挂职理事。注重从基层残联、社会组织、企业、党政机关等单位和残疾人亲友、退休干部中选拔挂职、兼职干部,职务层次、级别等不与挂职、兼职所任职务挂钩。
(二)完善干部管理工作机制。挂职干部以所挂职单位管理为主,转移党组织关系,不转人事关系,年度考核与挂职单位领导班子成员一并进行,挂职期满县委组织部进行考核,作为其今后安排工作的重要依据。兼职干部以派出单位管理为主,把兼职工作情况作为每年述职述廉的一项内容。县残联要为挂职、兼职干部合理安排工作任务,提供一切必要工作保障。
六、加强残疾人服务体系和能力建设
(一)密切与残疾人的直接联系。建立县残联机关干部联系基层残联制度、机关干部下基层开展调研活动制度、残联干部联系困难残疾人家庭制度。县残联领导班子成员每年下基层时间不少于2个月,其他干部每年下基层的时间不少于1个月。持续开展“迎着困难问题上,围着服务残疾人转”主题实践活动,建立基层联系点,沉下身子,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为残疾人服务。
(二)加强基层残疾人组织建设。建立完善政府购买社会化服务与残联组织对接机制,村(社区)残疾人协会主席由村(社区)委员会主任或副主任兼任,副主席、委员由残疾人及其亲友担任,村(社区)“两委”班子1名成员负责残疾人工作。配齐配强乡镇(街道)、村(社区)残疾人专职委员,每个乡镇(街道)残联设1名残疾人专职委员,残疾人人数达到20人以上的村(社区)设1名残疾人专职委员。支持村(社区)以及残疾人集中的企事业单位依法依章程成立残疾人协会或残疾人小组。探索在残疾人比较集中的新经济组织、社会组织、新媒体组织灵活设置残疾人组织,实现残疾人联系服务全覆盖。
(三)打造县域残疾人综合服务体系。整合各类资源,大力实施残疾人服务能力提升计划,构建县、乡、村三级联动的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网络体系。积极争取中央、自治区支持,持续推进县级残疾人康复、托养、综合服务设施项目建设,加快补齐残疾人基础设施短板。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开展残疾人康复托养等综合服务。支持规范化康复站、日间照料中心、寄宿制托养机构等残疾人服务机构建设。提升残疾人特殊教育、职业教育、文化体育水平,推广国家通用手语和通用盲文,丰富残疾人精神文化生活。加大信息化应用力度,推进“一站式”办理,提升服务残疾人能力和水平。
(四)创新困难残疾人帮扶措施。通过政策支持、制度保障、应急救助、结对帮扶等方式,会同相关部门加大农村残疾人脱贫、重度残疾人托养照料、因病因灾致贫残疾人家庭救助、智力和精神残疾人家庭支持、流浪乞讨残疾人救助等工作力度。严格落实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全面推广基本型辅助器具适配补贴制度。落实普惠性幼儿园残疾儿童学前教育资助和义务教育阶段重度残疾儿童少年送教上门政策。引导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带头按比例招录残疾人就业。全面落实残疾人创业就业、康复教育、文化体育扶持政策。建立一户多残、老残一体、孤残重残、多重残疾等特殊困难残疾人家庭定期访视、分类照顾、专项服务等制度,帮助他们走出困境。
(五)完善残疾人合法权益保障机制。贯彻落实残疾人事业法律法规,依法保障残疾人合法权益。依照法律法规加强对残疾人康复、托养、救助等各类服务机构的监督管理。加强残疾人法律援助工作站和**维权窗口建设,建立健全残联与法院、检察院、公安、司法行政机关之间的沟通机制和协商渠道,健全残疾当事人司法救助、法律援助机制,协助司法机关完善涉及残疾人的矛盾纠纷化解机制,确保残疾人合法权益及时、合法、正常维护。协同工青妇等群团组织维护好残疾职工、青年、妇女儿童和老人的合法权益。发挥残疾人服务热线和网络**平台作用。开展无障碍环境县、村镇创建工作。教育引导残疾人学法守法用法。
七、强化残联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用
(一)全面决胜残疾人脱贫攻坚。全力落实**县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对标“两不愁、三保障”总体目标,将农村贫困残疾人脱贫融入全县脱贫攻坚大局。运用残疾人基本服务状况和需求信息数据动态更新成果,配合扶贫部门切实做好建档立卡户残疾人家庭精准识别、精准施策、精准帮扶、精准脱贫。推动落实残疾人“两项补贴”标准动态调整和扩大补贴范围、农村深度贫困残疾人脱贫攻坚专项救助基金补贴的政策要求,不断扩大贫困残疾人基本康复服务和家庭无障碍改造覆盖面,确保现行标准下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如期实现脱贫。开展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家庭大走访活动,确保贫困残疾人脱贫攻坚政策措施落实到户到人。
(二)激励支持残疾人建功立业。充分发挥残疾人主体作用,引导广大残疾人弘扬“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精神,顽强拼搏,融入社会,建功新时代。扎实开展“学听跟”专项活动,广泛开展残疾人自强模范、扶残助残先进等先进典型选树和命名表彰活动。举办全县残疾人运动会等赛事活动,开展“全国助残日”等重大残疾人节日系列活动,营造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的浓厚社会氛围。
八、创新残疾人工作载体和方式
(一)建设“智慧残联”。以残疾人基本服务状况和需求信息数据动态更新为抓手,用好残疾人事业大数据平台,实现精准服务。全面推广应用第三代智能化残疾人证,实现残疾人信息“一数一源”、需求“一人一案”、服务“一网通办”“一卡通行”,促进残疾人人人享有基本公共服务。
(二)提升社会化工作水平。实施政府购买残疾人服务,培育示范性助残社会组织和服务机构,扩大示范带动效应,提升残疾人服务社会化、专业化、市场化水平。发展助残志愿者队伍,加强残疾人志愿服务组织和残疾人互助组织建设。加强与工青妇等群团组织工作联动,充分发挥社区、家庭、邻里的作用,开展好“邻里守望”等群众性助残活动。
(三)建设“阳光残联”。完善廉政风险防控工作机制,推动各项惠残政策公平公正落实。健全完善残联各项基础管理制度、基本工作规范、相关服务标准、执行程序和监管办法。实行残联年度预算执行情况向本级主席团报告并接受监督制度。加强**县助残惠残项目和资金管理,适时开展综合跟踪抽查,全面推行第三方考核验收和绩效评价,绩效评价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加强残疾人证管理,坚决杜绝人证不符,推动各项涉及残疾人切身利益的事项更加公开透明。
(四)完善考核评价工作机制。以基层组织、残疾人及亲友第三方为评估主体,以残疾人的参与率、受益率为评价重点,建立残联工作民意调查和群众满意度测评制度。实施县域残疾人服务状况监测评价机制,把残疾人脱贫攻坚、助残惠残项目、基层服务能力建设、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等作为重点监测评价内容,了解动向,及时改进工作。
九、加强残疾人工作支持保障
(一)加强党和政府对残疾人工作的领导。落实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的残疾人工作领导体制。提请县委常委会每年至少听取一次残疾人工作汇报,听取残联的工作意见和建议,保障残疾人重点工作、重点活动开展。**县人民政府残疾人工作委员会每年至少召开一次全体会议,听取残疾人工作委员会成员单位履行残疾人工作职责述职,部署事关残疾人民生福祉的重大事项,协调解决残疾人工作重大政策问题。县残联党组织要充分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领导作用,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认真履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确保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和区市县工作安排得到全面贯彻执行。
(二)支持参与民主政治建设。不断拓宽残联参与政治协商的渠道,支持残联依法按程序推荐残疾人及其亲友、残疾人工作者参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陪审员、人民监督员、人民调解员人选的提名。县级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中有一定数量的残疾人,残联理事长提名推荐为政协委员。
(三)完善残疾人工作保障措施。严格落实《**回族自治区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使用管理实施办法》,将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和依法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纳入文明单位考核范围。入库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按照规定标准足额预算安排用于发展残疾人事业。制定乡镇(街道)、村(社区)残疾人专职委员管理考核办法,将残联工作经费、残疾人专职委员岗位补贴纳入财政预算。
十、组织实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在县委、县政府统一领导和区市残联指导下,**县残联成立改革领导小组,负责全县残联系统改革的统筹推进工作,确保改革顺利完成。
(二)加强宣传引导。利用各类媒体和平台,回应各方面关切,深化社会各界对残联改革的认识,增强残联改革动力,为残联改革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三)积极有序实施。按照县委全面推进群团改革的部署要求,坚持自上而下、稳步推进的原则,2020年8月底前完成县级残联改革,2020年12月底前完成乡镇(街道)残联改革。
(四)强化督导落实。强化监督检查,**县残联改革领导小组要对全县残联改革任务落实情况进行跟踪督促检查,总结推广好的经验,发现纠正偏差问题,确保残联各项改革措施落实到位。
【篇二】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市委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要求,按照《**市残疾人联合会改革实施方案》,结合**县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决策部署,坚持把残疾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进一步增强残联组织的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时刻警惕和抵制机关化、行政化、贵族化、娱乐化倾向,充分履行“代表、服务、管理”职能,团结带领全县广大残疾人为推动“高质发展、后发先至”、加快建设“强富美高”幸福新**作出贡献。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党的领导。把政治性作为残联组织的思想灵魂,始终把残联组织置于党的领导之下。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决贯彻党的意志和主张,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把广大残疾人最广泛最紧密地团结在党的周围。
2.坚持服务大局。把保持和增强先进性作为残联组织的重要着力点,紧紧围绕全县的工作大局,努力为残疾人谋福祉,为党和政府分忧。教育引导广大残疾人不断提高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平,发挥主体作用,在改革发展中建功立业。
3.坚持群众观点。把群众性作为残联组织的根本特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密切联系残疾人群众,全心全意为残疾人服务,努力成为残疾人信得过、靠得住、离不开、找得着的知心人、贴心人。
4.坚持问题导向。深刻认识残联组织不同程度存在的机关化、行政化问题及其表现,从残联组织最薄弱的短板入手,从残疾人反映最强烈的问题改起,切实解决思想理念、服务能力、工作作风、体制机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三)主要目标
通过改革机构设置、优化管理模式、创新运行机制,壮大全覆盖的基层残疾人组织,搭建全方位的残疾人服务平台,健全全领域的社会动员机制,进一步提高联系、凝聚、服务残疾人的能力和水平,努力推动新时代**县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
二、改革措施
(一)加强党和政府对残疾人工作的领导
1.强化党委集中领导。建立党委残疾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明确1名常委具体分管残疾人工作。健全完善各级残联向同级党委定期报告工作制度。
2.完善政府(残工委)领导。将“县政府残疾人工作委员会秘书处”更名为“县政府残疾人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充分发挥县政府残疾人工作委员会职能作用,进一步明确成员单位职责分工,健全完善专题会议、残工委成员单位每年为残疾人事业办实事等制度。各残工委成员单位要将履职情况纳入本部门工作计划和考核内容。
3.强化残联组织党的建设。充分发挥党组在残联组织中的领导核心作用,确保中央大政方针和省、市委决策部署得到全面贯彻执行。推动基层残联加强党组织建设,探索专门协会、社区残疾人协会等残疾人组织和助残社会组织开展党建工作的新形式、新方法。
(二)优化残联领导机构人员构成和运行机制
1.改进代表大会和主席团人员构成。县残联代表大会中残疾人及残疾人亲友的比例由50%以上提高到65%以上,自强模范和基层一线代表比例不低于60%,进一步增加基层残疾人、工作一线残疾人及亲友代表和助残社会组织、助残志愿者代表比例。适当扩充主席团人员规模,主席团主席由联系残疾人工作的政府领导担任;
另设数名专兼挂职副主席。县残联主席团委员中残疾人及残疾人亲友的比例由50%以上提高到60%以上,自强模范和基层一线委员比例提高到35%以上,镇残联主席团委员中残疾人及残疾人亲友比例应不低于65%。
2.优化残联执行理事会人员结构。推行执行理事会配备兼、挂职副理事长和挂职理事制度。县残联配备1-2名兼职副理事长,1名挂职副理事长和2-3名挂职理事。兼职副理事长主要从残工委成员单位领导班子中选择。挂职副理事长主要从党政部门、群团组织和国有企事业单位领导成员中产生,挂职理事注重选拔熟悉基层情况、服务残疾人能力较强的优秀的残疾人干部、残疾人亲友、残疾人事业的专家学者、助残社会组织负责人。兼、挂职副理事长由同级党委选派,挂职理事由同级执行理事会选聘。兼职副理事长一般不参与分工,挂职副理事长、理事参与日常工作。兼、挂职副理事长、理事任期2年。
3.完善议事决策机制。建立健全残联主席团审议执行理事会工作报告制度。建立主席团委员和代表大会代表提案办理制度、代表大会基层代表列席残联年度工作会议制度。落实执行理事会与专门协会联席会议制度,专门协会主要负责人列席执行理事会有关会议和活动。坚持执行理事会“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重大决策广泛听取基层、专家和专门协会意见,提升执行理事会议事决策民主化、科学化水平,加强风险评估和合法性审查。建立残疾人事业研究智库。
4.推动残疾人参与民主协商。各级党委、人大、政协重视发挥残联在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中的作用,依法按程序提名并推选残疾人工作者和有一定参政议政能力的优秀残疾人及其亲友为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引导当选代表和委员的残疾人工作者、残疾人及亲友,积极提交与残疾人事业相关的建议、议案和提案。
5.完善协管干部制度。协助镇党委做好残联领导班子选拔、配备、教育和管理工作,对运转不畅、工作不力的,及时提出调整建议。定期组织镇残联负责人进行培训。
6.加强专门协会建设。健全专门协会法人治理结构,有效发挥专门协会代表、服务、维权作用。选优配强协会负责人,增加专兼职力量,通过购买服务等方式保障和支持协会开展工作。可根据需要增设专业委员会,搭建交流平台,进一步扩大协会联系本类别残疾人覆盖面。建立专门协会联席会议制度。
(三)优化残联机关、事业单位机构设置和人员构成
1.优化调整内设机构职能。聚焦“代表、服务、管理”职能,结合残疾人工作新形势要求,进一步建立健全内设机构,厘清内设机构科室之间、机关科室与直属事业单位之间职责分工,促进职能优化和效能提升。
2.强化直属事业单位公益服务职能。加强对直属事业单位的领导,适时对机构职能编制事项进行调整,指导直属事业单位聚焦主业主责,提升服务能力,为全县各类残疾人服务机构提供业务指导、服务示范、人才培养等支持。
(四)加强基层残疾人组织、干部人才队伍建设
1.强化基层残疾人组织建设。镇残联执行理事会设理事长1名,兼职副理事长1-2名。加强残疾人专职委员队伍建设,每个镇原则上配备1名残疾人专职委员,辖区内持证残疾人超过1000名的可配备2名。根据新时期基层残疾人工作新要求,提高镇残疾人专职委员任用条件和标准。按照公开、公平、公正、择优原则,由县残联牵头会同镇共同负责专职委员选聘、日常管理和年度绩效考核。搭建专职委员上升通道,进一步改善专职委员薪酬待遇。加强对专职委员业务指导和业务培训,不断提高专职委员履职能力。指导村(社区)以及残疾人集中的企事业单位成立残疾人协会或残疾人小组,在村(社区)两委班子中,明确残疾人工作职责和分工。
2.加强残联干部和人才队伍建设。打破年龄、学历、身份等限制,选用知残疾人、懂残疾人、爱残疾人的干部,注重从基层选拔优秀干部进入残联工作。建立全县优秀残疾人人才库,加强残疾人干部培养、选拔和使用,残联机关残疾人干部比例不低于15%。推进残联干部在系统内上下交流,与党政部门、企事业单位双向交流,到基层一线挂职锻炼。落实鼓励激励、容错纠错、能上能下“三项机制”,树立正确用人导向,充分激发残联干部干事创业激情。
(五)提升服务残疾人能力和水平
1.健全县域综合服务网络。实施县级残疾人服务能力提升计划,持续推进县级残疾人康复、托养、就业及综合服务设施项目建设,构建县、镇、村三级联动的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网络。打造服务需求采集与评估、服务资源分类与管理、服务项目提供与转介、服务效果评价与反馈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集约化服务平台,为残疾人提供就近便捷的优质服务。
2.健全社会动员机制。把残疾人事业宣传作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托主流媒体、新媒体和残联网站、微信公众号等载体,加强重大活动设计、组织,广泛传播人道主义思想和现代文明社会残疾人观,弘扬残疾人自强不息精神,营造全社会扶残助残的良好氛围。建设扶残助残信息交互平台,畅通社会各界慈善救助力量与残疾人需求之间的信息渠道,形成捐助与受助有效衔接。制定政府购买残疾人服务清单,加大政府购买助残服务力度。加快培育发展助残社会组织,推动全社会持续开展志愿助残公益活动,健全和完善鼓励各级各类组织、社会各界人士积极投入扶残助残事业的激励机制。
3.加大困难残疾人帮扶力度。推动实现残疾人全面小康进程,协同县民政、教育、卫健、医保、人社、住建、财政等部门,把资源和力量更多地向困难残疾人倾斜,加大残疾儿童康复救助、重度残疾人托养照料、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和因病因灾致贫残疾人家庭临时救助、智力和精神残疾人家庭支持、流浪乞讨残疾人救助、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和无障碍环境建设、残疾人辅具适配等工作力度。完善救助政策督查考核机制,确保政策措施精准落实到户到人,提高残疾人获得感。加强对残疾人的普法教育、司法保护和法律服务,提升残疾人的法律意识,教育引导残疾人依法维权,加大对侵害残疾人权益违法犯罪活动的打击力度,切实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
(六)改进和创新残疾人工作方式和手段
1.建立密切联系残疾人制度。推进工作重心下移、服务力量下沉,建立残联机关单位联系点制度、机关干部联系居住地残联或社区残疾人协会工作制度、机关干部与困难残疾人结对帮扶制度。积极参加助残社会组织、社区组织的活动。县执行理事会成员每年下基层时间不少于30天。建立和完善残疾人需求和惠残助残政策双向畅达机制。
2.提升信息化工作水平。加强统筹规划,完善全县残联综合信息管理服务系统,加大“互联网+助残服务”实施力度。深化“放管服”改革,简化残疾人康复、托养、教育、就业等业务审批流程,实现“不见面审批”和“只跑一次”,真正打通服务残疾人“最后一公里”。大力推进残联机关信息化建设,提高工作效率。强化各类助残服务机构信息化管理,提高服务残疾人质量。
3.建设“阳光残联”。健全符合残联机关特点的内控管理制度、基本工作规范,完善服务标准、执行程序、监管办法,加强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的监督管理,加强对各类残疾人服务机构的监管。增强残疾评定工作透明度,规范残疾人证发放管理。
4.改革残联工作考核评价办法。探索构建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评价办法,落实县、镇二级残联工作民意调查和群众满意度测评制度。
三、组织实施
1.加强组织领导。在县委、县政府领导下,县残联成立改革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改革方案的组织实施。
2.统筹进度安排。2020年9月初制定出台改革实施方案,2020年9月开始组织实施,2020年底前总结完善。
3.落实工作要求。加强思想引导,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为改革营造良好氛围。坚持依法依章办事,加强沟通协调,稳妥有序推进改革。强化督促检查,跟踪改革措施落实情况,及时总结经验、改进不足,确保改革措施落到实处。
【篇三】
**县残疾人联合会(以下简称“县残联”)是依法建立的地方残疾人组织,是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部署,按照县委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的要求,参照吉林省残疾人联合会改革方案(吉政办发〔**〕44号),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按照市委提出的推进“五大改革”、构建“六个体系”部署要求,把满足残疾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大力弘扬人道主义精神,着力推进残联组织改革和服务创新,进一步增强残联组织的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时刻警惕和抵制机关化、行政化、贵族化、娱乐化倾向,充分履行“代表、服务、管理”职能,为实现“大美**”作出新贡献。
(二)基本原则
坚持党的领导。把政治建设作为残联组织的首要任务,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团结带领残疾人听党话、跟党走,把全县广大残疾人凝聚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中。
坚持服务大局。围绕全县工作大局,坚持把先进性作为残联组织的核心任务,把为残疾人纾困解难、为党和政府分忧作为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逐步消除残疾人融入社会的各种障碍,促进社会文明进步,推动广大残疾人更好地在改革发展中建功立业。
坚持群众路线。坚持以残疾人群众为中心,充分发挥残疾人在残疾人事业中的主体作用,密切保持与残疾人的血肉联系,全心全意为残疾人服务,不断激发残疾人主观能动性,努力把残联组织建成“残疾人之家”。
坚持问题导向。深入检视各种脱离残疾人群众的不良倾向,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在困难残疾人身上,增强服务残疾人能力和水平。
坚持改革创新。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和改进残联工作,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工作思路,运用社会化工作方式,推进残联组织自我革新,自我发展,自我提升,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
(三)目标要求
按照群团组织改革“增三性、去四化”总要求,通过改革机构设置、优化管理模式、创新运行机制,建立健全基层残疾人组织,搭建全方位的残疾人服务平台,健全全领域的社会动员机制。推动残联组织领导机构设置和体制机制更加科学,部门职能设置和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干部队伍结构和管理制度更加优化,残疾人工作载体和服务方式更加丰富,凝聚服务残疾人的能力和水平有效提升,不断促进残疾人平等参与共享,开创新时代残疾人事业发展新局面。
二、改革措施
(一)改进领导机构的人员构成和运行机制
1.改进代表大会和主席团人员构成。县残联代表大会代表中残疾人及残疾人亲友的比例占65%以上,充实盲人、聋人、肢残人、智力残疾人及亲友、精神残疾人及亲友等各类别代表。自强模范和基层一线代表比例不低于60%,适当增加农村残疾人及亲友代表和助残社会组织、助残志愿者代表比例。县残联主席团委员中残疾人及残疾人亲友的比例占60%以上,自强模范和基层一线委员比例提高到35%以上,进一步充实盲人、聋人、肢残人、智力残疾人及亲友、精神残疾人及亲友的委员数量。
2.加强残联执行理事会建设。完善执行理事会报告工作制度,主席团主席、副主席定期参加执行理事会会议,落实主席团委员提案办理制度,建立执行理事会与专门协会联席会议制度,专门协会主要负责人列席执行理事会有关会议和活动,更充分地体现各类别残疾人共同意愿。坚持执行理事会集体决策制度和程序,重大决策广泛听取有关专家学者和专门协会意见,加强风险评估和合法性审查,提升执行理事会议事决策民主化、科学化水平。加强残疾人事业发展研究工作。
3.加强残疾人专门协会建设。选优配强各类别残疾人专门协会班子成员,增强残疾人专门协会专兼挂职力量,5个残疾人专门协会各增加1名挂职副主席。完善专门协会社团法人治理机制和管理规范,推动条件成熟的专门协会进行社团法人登记。通过购买服务等方式支持专门协会开展服务和活动,进一步扩大联系服务本类别残疾人的覆盖面,不断加强残疾人专门协会的组织建设、能力建设和诚信自律建设。
4.优化残联机关机构设置。科学合理设置内设机构,不断加强残疾人合法权益保护工作,增设教育就业部负责残疾人技能培训和就业等工作。改革后县残联机关内设机构为4个:办公室(县政府残工委办公室)、维权部(**办公室)、康复部(县残疾人康复工作办公室)、教育就业部,机关党支部按照有关规定设置。整合所属的县残疾人就业服务中心,组建县残疾人综合保障服务中心,不断增强所属事业单位的公益性服务性。指导所属事业单位聚焦主责主业、找准服务定位,为全县残疾人提供更加科学有效的综合服务保障。
(二)改革干部选拔任用方式和管理制度
1.加强专职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优化机关干部配置,建立符合残联特点的干部管理方式,在坚持政治标准前提下,打破年龄、学历、身份等限制,不拘一格选用知残疾人、懂残疾人、爱残疾人的干部,注重从公益性岗位人员中选拔优秀年轻的残疾人进入县残联机关工作。加强残疾人干部培养、选拔和使用,机关残疾人干部比例不低于15%。
2.配备机关挂职兼职干部。注重从乡镇残联、社区残疾人协会、社会组织、国有企业、县直机关等单位和优秀的残疾人及亲友、退休干部中选拔挂职、兼职干部,在执行理事会中设置服务残疾人能力较强的挂职、兼职副理事长,职务层次、级别等不与挂职、兼职所任的职务挂钩。
3.转变机关干部工作作风。增强残联组织和残疾人工作者紧密联系、服务残疾人的意识,推动残联干部“走、转、改”,落实县残联机关联系残疾人工作制度,党组理事会成员和机关每个部室每个月都要安排一周时间参与残疾人来信来访接待工作。
4.改进对乡镇(街道)残疾人组织领导班子的协管工作。严格执行干部双重管理有关规定,协助乡镇(街道)党组织,做好乡镇(街道)残疾人组织领导班子的选拔、配备、教育、管理工作,不断加强乡镇(街道)残疾人组织主要负责人的培训工作。
(三)提升服务残疾人的能力和水平
1.强化基层残疾人组织建设。指导乡镇(街道)和村(社区)依法依章程建立健全残疾人组织,将残疾人工作和残联工作纳入村(社区)“两委”工作,将残疾人工作纳入村(社区)工作事项清单。支持残疾人集中的企事业单位依法依章程成立残疾人协会或残疾人小组,发挥好残疾人专职委员作用。探索在残疾人比较集中的新经济组织、社会组织、新媒体组织灵活设置残疾人组织,实现残疾人联系服务全覆盖。依托城乡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残疾人之家”,建好管好用好各类残疾人服务设施。推动将乡镇(街道)残疾人干部纳入干部队伍建设整体规划,在社区及村“两委”班子成员中明确残疾人工作分工及职责。规范残疾人专职委员的选聘、考核和管理,夯实基层残疾人工作者队伍建设,打通服务残疾人“最后一公里”。
2.推动建立区域残疾人综合服务平台。指导实施乡镇(街道)残疾人服务能力提升计划,积极整合服务资源,构建县、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联动的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网络。在统筹利用现有信息系统的基础上,推动建设残疾人服务需求采集与评估、服务资源分类与管理、服务项目提供与转介、服务效果评价与反馈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集约化服务平台,实现信息共享、促进服务联动,确保残疾人就近就便享受基本公共服务。
3.加强残疾人权益保障。认真落实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的法律法规和公共政策,完善残疾人权益保障工作机制。推进残疾人有序参与民主协商,依照法律法规或接受政府委托加强对残疾人康复、托养、救助等各类服务机构的监督管理。建立健全残联与法院、检察院、公安、司法行政机关之间的沟通机制和协商渠道,推动建立健全残疾当事人司法救助、法律援助机制,协同司法机关完善涉及残疾人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确保残疾人合法权益及时通过合法渠道、正常途径得到维护。发挥“12385”全国残疾人服务热线、残疾人**网上服务平台等载体作用,促进就地受理和解决合理诉求。引导残疾人遵法学法守法用法,依法维护自身权益。
(四)创新残疾人工作的载体和方式
1.以残疾人事业大数据保障推动工作。全面真实掌握残疾人基本服务状况和需求,完善残疾人人口基础数据库和残疾人服务资源信息库,建立动态更新长效机制,加强与政府公共服务信息共享。用好残疾人事业大数据,以问题和需求为导向加强和改进残疾人工作,创新和完善残疾人医疗、康复、教育、就业、扶贫、文化、体育、托养、无障碍环境建设等各项工作的服务管理方式,实现精准服务,以群众需求引领组织转型。
2.较好发挥社会化工作方式。注重运用社会化工作方式开展工作,密切与工青妇等群团组织沟通联系,引导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和支持残疾人事业发展。健全政府购买助残服务的政策措施,扩大购买服务规模和服务效应,重点培育示范性助残社会组织和服务机构。发展残疾人志愿服务组织和残疾人互助组织。
3.健全信息公开制度。推动各级残联信息公开,残疾人服务重大项目绩效评估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开,促进残联工作“在阳光下运行”。健全全县残联系统年度预算执行情况向主席团报告并接受监督制度。增强残疾评定工作透明度,加强残疾人证管理,推广使用新一代智能化残疾人证,推动各项涉及残疾人切身利益的工作更加公开透明。
4.建立科学评价机制。以基层组织、残疾人及亲友和第三方为评价主体,以残疾人的参与率、受益率为评价重点,建立县残联工作民意调查、群众满意度测评等制度。探索建立县域残疾人服务情况监测评价机制,把残疾人脱贫攻坚、基层服务能力建设、推动社会力量助残、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等列为重要监测评价内容。
(五)加强党和政府对残疾人工作的领导
1.完善落实残疾人工作领导机制。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的残疾人工作领导体制,为我县残疾人事业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和组织保障。将残疾人事业纳入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大局,突出政府责任,加大政府扶持力度。落实稳定的残疾人事业经费保障机制,工作经费列入同级财政年度预算并予以保障。健全完善各级残联向同级党委和政府定期汇报残疾人工作的制度,残联主要负责人参加或列席同级党委和政府的有关会议。推动各级党委和政府加强残联领导班子建设,推进残联组织和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干部双向交流,支持残联依法依章程开展工作。
2.充分发挥县政府残疾人工作委员会作用。县政府残疾人工作委员会继续履行好协调推进残疾人事业方针、政策、法规、规划的制定与实施,协调解决残疾人工作重大问题等职责。支持县残联履行好县政府残疾人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的职责,发挥综合协调作用,推动县政府残疾人工作委员会成员单位各负其责,合力推进残疾人事业发展。
3.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充分发挥县残联党组领导作用,确保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得到全面贯彻执行。加强残联党组织建设,坚持党建带群建,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加强党组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三、组织实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在县委、县政府领导下,成立县残联改革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县残联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县残联党组负责改革方案的组织实施。
(二)统筹进度安排。2020年11月30日前完成改革。
(三)落实工作要求。加强思想引导,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为改革营造良好氛围。坚持依法依章程办事,加强沟通协调,稳妥有序推进改革。跟踪改革措施落实情况,及时总结经验、改进不足,确保改革措施落到实处。
【篇四】
残疾人联合会(以下简称残联)是由残疾人及其亲友和残疾人工作者组成的人民团体,是党和政府联系残疾人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按照中央、省委、市委关于加强和改进群团工作的决策部署,根据《**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市残疾人联合会改革方案>的通知》(濮政办〔**〕34号)精神,现就县残联深化改革制定如下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省市决策部署,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把残疾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大力引扬人道主义精神,着力推进组织改革和服务创新,充分履行“代表、服务、管理”职能,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范县绚丽篇章作出新贡献。
(二)基本原则
——坚持党的领导。把政治性作为残联组织的思想灵魂,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团结带领残疾人听党话、跟党走,把残疾人最广泛地凝聚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奋斗实践中。
——坚持服务大局。把先进性作为残联组织的价值追求,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群团发展道路,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消除残疾人融入社会的各种障碍,促进社会文明进步,推动广大残疾人更好地在改革发展中建功立业。
——坚持群众观点。把群众性作为残联组织的重要特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全心全意为残疾人服务,充分发挥残疾人在残疾人事业中的主体作用,不断激发蕴藏在残疾人中的创造力,努力成为残疾人信得过、靠得住、离不开、找得着的贴心人。
——坚持问题导向。深刻认识残联组织不同程度存在的机关化、行政化问题及其表现,深入查摆各种脱离残疾人的不良倾向,更多地把注意力放在困难残疾人身上,采取有力措施,切实解决组织建设薄弱、服务残疾人能力不强和工作缺位、服务不到位等同题。
(三)目标要求。按照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和去除机关化、行政化、贵族化、娱乐化要求,通过改革机构设置、优化管理模式、创新运行机制,坚持党建引领、残健互动,坚持面向基层,坚持服务优先、发展融合,壮大全覆盖的基层残疾人组织,搭建全方位的残疾人服务平台,健全全领域的社会动员机制,进一步提高联系、凝聚、服务残疾人的能力和水平。
二、改革措施
(一)改进领导机构的人员构成和运行机制
1.改进代表大会人员构成。县残联代表大会代表中残疾人及残疾人亲友的比例占65%以上,充实盲人、聋人、肢残人、智力残疾人亲友和精神残疾人亲友等各类别代表。自强模范和基层一线代表比例不低于60%,残疾人工作者、残疾妇女、农村残疾人和残疾人专职委员也要有一定数量的代表。适当增加农村残疾人及亲友代表和助残社会组织、助残志愿者代表比例。
2.改进主席团人员构成。县残联主席团委员中残疾人及残疾人亲友的比例占65%以上。自强模范和基层一线代表比例提高到35%以上,进一步充实盲人、聋人、肢残人、智力残疾人及亲友和精神残疾人及亲友的委员数量。
3.完善议事决策制度。完善县残联主席团审议执行理事会工作报告制度,建立兼职副主席定期参加执行理事会会议制度、主席团委员提案办理制度。健全范县盲人协会、范县聋人协会、范县肢残人协会、范县智力残疾人及亲友协会、范县精神残疾人及亲友协会工作机制,有效发挥专门协会代表、服务、维权、监督作用。健全执行理事会与专门协会联席会议制度,专门协会主要负责人列席执行理事会有关会议和活动。坚持“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和程序,提升执行理事会议事决策民主化、科学化水平。重大决策广泛听取智库、专家和专门协会意见,加强风险评估和合法性审查。
4.加强专门协会建设。健全专门协会法人治理结构,选优配强协会负责人,增加专兼职力量,通过购买服务等方式支持协会开展服务和活动。专门协会根据需要可依法依章程增设专业委员会,进一步扩大联系服务本类别残疾人的覆盖面。加强专门协会组织建设、能力建设和诚信自律建设。
5.强化基层残疾人组织建设。指导乡镇根据工作需要依法依章程健全残联组织。支持村(社区)和残疾人比较集中的企事业单位依法依章程成立残疾人协会或残疾人小组,探索在残疾人比较集中的新经济组织、社会组织、新媒体组织灵活设置残疾人组织,实现残疾人联系服务全覆盖。
(二)改革干部选拔任用方式和管理制度
1.加强专职干部队伍建设。注重从基层选拔优秀干部进入县残联工作。加强残疾人干部培养、选拔和使用,县残联机关残疾人干部比例不低于15%。完善领导干部试用期满述职制度,加大选拔机关和直属事业单位干部到基层一线挂职锻炼的力度。
2.选好配强执行理事会。根据中央、省、市群团改革精神,为推动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县残联增设2名兼职理事,增设1名熟悉基层情况、服务残疾人能力较强的挂职理事,挂职两年。注重选拔兼职干部,职务层次、级别等不与兼职所任职务挂钩。
3.改进对乡镇残联领导班子的协管工作。协助各乡镇党委及其组织部门,做好乡镇残联领导班子的选拔、配备、教育、管理工作,落实残疾人干部配备要求。推动将乡镇残联干部纳入干部队伍建设整体规划,加强乡镇残联残疾人工作者队伍建设。设专职理事长主持执行理事会日常工作,同时选聘1名残疾人工作专职委员。
4.加强基层残疾人工作者队伍建设。在村(社区)“两委”班子成员中明确1人兼任村(社区)残疾人协会主席,同时选聘1名残疾人工作专职委员,协助村(社区)残疾人协会主席开展工作。
(三)提升服务残疾人的能力和水平
1.密切残联干部与残疾人的直接联系。县残联执行理事会成员带头与困难残疾人建立密切联系,每年下基层时间累计不少于30天。机关干部与居住地残联或社区残疾人协会加强联系,同困难残疾人结对子,反映残疾人诉求,帮助解决残疾人生产生活实际困难。
2.推动建立县域残疾人综合服务平台。构建县、乡、村三级联动的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网络。在统筹利用现有信息系统的基础上,推动建设集残疾人服务需求采集与评估、服务资源分类与管理、服务项目提供与转介、服务效果评价与反馈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集约化服务平台,确保残疾人就近就便享受基本公共服务。
3.加大困难残疾人帮扶力度。通过政策支持、制度保障、应急救助、结对帮扶等方式,按照责任分工,会同或配合相关部门做好残疾儿童康复救助,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农村残疾人脱贫,重度残疾人托养照料和生活救助,贫困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等工作。对于一户多残、老残一体、孤残重残、多重残疾等特殊困难残疾人家庭,推动建立定期访视、分类照顾、专项服务等制度。
4.加强残疾人权益保障。推动健全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的法律法规和公共政策,完善残疾人权益保障工作机制。推进残疾人有序参与民主协商,依照法律法规或接受政府委托加强对残疾人康复、托养、救助等各类服务机构的监督管理。建立健全残联与法院、检察院和公安、司法行政机关之间的沟通机制和协商渠道,推动建立健全残疾当事人司法救助、法律援助机制,完善涉及残疾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确保残疾人合法权益,及时通过合法渠道、正常途径得到维护。提升基层残联维权服务能力,妥善处理残疾人来信来访,发挥残疾人服务热线、残疾人**网上服务平合等载体的作用,促进就地受理和解决合理诉求。
(四)创新残疾人工作的载体和方式
1.用好残疾人事业大数据。全面真实掌握残疾人基本服务状况和需求,建立健全大数据收集录入、分析研判、应用转化机制,完善残疾人人口基础数据库和残疾人服务资源信息库,建立动态更新长效机制,加强与政府公共服务信息共享。用好残疾人事业大数据,以问题和需求为导向加强和改进残疾人工作,制定并公开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清单,纳入各级政务服务内容,创新和完善残疾人医疗、康复、教育、就业、扶贫、文化、体育、托养、无障碍环境建设等各项工作的服务管理方式,实现精准化、精细化服务,以群众需求引领组织转型。
2.拓展社会化工作方式。加快社会动员能力建设,运用“融合、联合、配合、聚合”工作方法,推动残疾人工作理念更新、服务创新、组织革新。更加注重运用社会化方式推动工作,引导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和支持残疾人事业发展。健全政府购买助残服务的政策措施,扩大购买服务规模、放大购买服务效应,重点培育示范性助残社会组织和服务机构。发展残疾人志愿服务组织和残疾人互助组织。加强与工青妇等群团组织的工作联动,更好地维护残疾人权益。
3.强化残联组织职能定位。优化残联机关内设机构设置,强化直接联系服务残疾人的职责。拓展残疾人工作领域,推动重心下移,提高服务便捷度和满意度。落实“放管服”改革要求,推进职能转变和效能提升。
4.强化残疾人服务机构公益属性。聚焦主责主业,进一步突出公益属性、找准服务定位,为全县残疾人服务机构提供基础研究、业务指导、人才培养、技术创新等方面支持。加强范县残疾人康复教育中心、范县残疾人就业服务所和范县残疾人托养中心建设。
5.打造“阳光残联”。建立健全县残联年度预算执行情况向主席团报告并接受监督制度,实行社会组织审计全覆盖,年度审计结果向社会公开。残疾人服务重大项目绩效评估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开。增强残疾评定工作透明度,加强残疾人证管理,加快推广新一代智能化残疾人证。
6.改革残联工作评价办法。以基层组织、残疾人及亲友和第三方为评价主体,以残疾人的参与率、受益率为评价重点,建立全县残联工作民意调查、群众满意度测评等制度。探索建立县域残疾人服务情况监测评价机制。
(五)加强党和政府对残疾人工作的领导
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的残疾人工作领导体制,为残疾人事业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和组织保障。县残联履行县政府残疾人工作委员会秘书处职责。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充分发挥县残联党组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领导作用,确保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得到全面贯彻执行。加强残联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完善县、乡镇残联向同级党委和政府定期汇报残疾人工作的制度,残联主要负责人参加或列席同级党委和政府的有关会议。推动县、乡镇党委和政府加强残联领导班子建设,推进残联组织和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干部双向交流,支持残联依法依章程开展工作,落实稳定的残疾人事业经费保障机制。
三、组织实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在县委、县政府领导下,县残联党组负责改革方案的组织实施,统筹协调和推进落实全县残联系统改革工作。
(二)统筹进度安排。县级改革方案出台后,应及时周密实施,确保改革任务如期完成。
(三)落实工作要求。坚持依法依章程办事,加强沟通协调,稳妥有序推进改革,跟踪改革措施落实情况,确保改革措施落到实处。
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参照本方案,结合实际创造有利条件、提供必要保障,积极推进残联改革发展。
【篇五】
残疾人联合会(以下简称残联)是由残疾人及其亲友和残疾人工作者组成的人民团体,是党和政府联系残疾人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中央、自治区党委、市委和县委关于加强和改进群团工作会议精神及《**市残疾人联合会改革方案》、市残联《关于加紧做好残联改革工作的通知》文件要求,现就武川县残联深化改革提出如下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围绕保持和增强残联组织的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坚持把残疾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大力弘扬人道主义精神,着力推进组织改革和服务创新,充分履行“代表、服务、管理”职能,有力推动我县残疾人事业健康发展。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党的领导。把政治性作为残联组织的思想灵魂,不断强化“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团结带领残疾人群众听党话、跟党走,广泛紧密地团结在党的周围。
(二)坚持服务大局。把先进性作为残联组织的价值追求,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群团发展道路,紧紧围绕全县工作大局,准确把握职责定位,为残疾人解难,为党和政府分忧,消除残疾人融入社会的各种障碍,促进社会文明进步,促进残疾人共奔小康。
(三)坚持群众观点。把群众性作为残联组织的重要特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保持与残疾人的血肉联系,全心全意为残疾人服务,充分发挥残疾人在残疾人事业中的主体作用,把群众的获得感作为工作实绩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目标要求
按照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和去除机关化、行政化、贵族化、娱乐化要求,改革机构设置、优化管理模式、创新运行机制,坚持党建引领、残健互动,坚持眼睛向下、面向基层,坚持服务优先、发展融合,壮大基层残疾人组织,搭建全方位的残疾人服务平台,健全全领域的社会动员机制,进一步提高联系、凝聚、服务残疾人的能力和水平,促进残疾人平等参与,融合共享,开创新时代武川县残疾人事业发展新局面。
四、改革措施
(一)优化残联组织工作职能
1.改进代表大会人员构成。武川残联代表大会代表中残疾人及残疾人亲友的比例提高到65%以上,充实各类别残疾人及亲友代表。自强模范和基层一线代表比例不低于60%,适当增加农村残疾人及亲友代表、少数民族代表和助残社会组织、助残志愿者代表比例。
2.改进主席团人员构成。武川县残联主席团委员中残疾人及残疾人亲友比例提高到65%以上。自强模范和基层一线委员比例提高到35%以上,进一步充实各类别残疾人及亲友委员数量。在不突破武川残联主席团规模的前提下,增加来自基层的兼职副主席人数。
3.健全完善议事决策制度。完善武川县主席团审议执行理事会工作报告制度,建立兼职副主席定期参加执行理事会会议制度、主席团委员提案办理制度。健全武川县五个残疾人专门协会有效发挥代表、服务、维权作用的机制,促进决策与执行更充分地体现各类别残疾人共同意愿。健全执行理事会与各专门协会联席会议制度,各专门协会主要负责人列席执行理事会有关会议和活动。坚持集体决策制度和程序,提升执行理事会议事决策民主化、科学化水平,重大决策广泛听取智库、专家和专门协会意见,加强风险评估和合法性审查。建设符合县情的残疾人事业智库,加强武川县残疾人事业发展研究。
4.加强专门协会建设。建立健全五个残疾人专门协会法人治理结构,选优配强协会负责人,增强工作力量,通过购买服务等方式支持专门协会开展服务和活动。专门协会根据需要可依法依章程增设专业委员会,进一步扩大联系服务本类别残疾人的覆盖面。完善残疾人专门协会上下联动机制,充分发挥专门协会联系和服务残疾人的积极作用。
(二)选优配强残疾人干部队伍
1.加强专职干部队伍建设。打破年龄、学历、身份等限制,选用“知、懂、爱”残疾人的干部,从基层选拔优秀干部进入武川县残联工作。突出用人导向,逐步建立优化合理、素质优良的干部队伍。加强残疾人干部培养、选拔和使用,县残联机关应有残疾人干部,以增强残疾人代表性。领导班子职数在2个以上的,要储备1名班子残疾人后备干部。完善领导干部试用期述职制度,制定推进干部能上能下的具体措施。推进残联机关干部在残联系统上下、内外交流。加大选拔机关和直属事业单位干部到基层一线挂职锻炼的力度,优化干部成长路径。
2.加强挂职、兼职干部队伍建设。配备一定比例的兼职副理事长和挂职理事长,兼职副理事长由与残疾人事业发展紧密联系的相关领域代表担任,挂职理事长由熟悉基层情况、服务残疾人能力较强的代表担任。县残联机关配备相关挂职、兼职干部。注重从乡镇残联、社会组织、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国有企业、党政机关等单位和优秀的残疾人亲友、退休干部中选拔挂职、兼职干部,职务层次、级别等不与挂职、兼职所任职务挂钩。
3.密切残联干部与残疾人群众的直接联系。武川县残联执行理事会成员每年下基层开展调研不少于60天,带头与困难残疾人群众建立密切联系。建立机关副科级以上干部联系居住地残联或社区残疾人协会工作制度,积极参加助残社会组织、社区组织的活动。
4.加强对县残联领导班子的协管工作。协助县委及其组织部门,做好县残联领导班子选拔、配备、教育、管理工作。积极组织新任县残联领导班子成员参加上级残联组织的集中培训,并组织开展残疾人工作者培训。
(三)全面提升残联组织服务水平
1.强化基层残疾人组织建设。指导乡镇根据工作需要依法依章程健全残联组织,支持村委会(社区)以及残疾人集中的企事业单位依法依章程成立残疾人协会或残疾人小组,发挥好残疾人专职委员作用。探索在残疾人比较集中的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媒体行业灵活设置残疾人组织,实现残疾人联系服务全覆盖。指导基层残联依托乡镇、村委会(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残疾人之家”,建好管好用好各类残疾人服务设施。加强乡镇残联干部队伍建设,在村委会(社区)“两委”班子成员中明确残疾人工作的分工和职责。
2.建立县域残疾人综合服务平台。实施县级残疾人服务能力提升计划,整合服务资源,构建县、乡镇、村委会(社区)三级联动的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网络。在统筹利用现有信息系统的基础上,推动建设残疾人服务需求采集与评估、服务资源分类与管理、服务项目提供与转介、服务效果评价与反馈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集约化服务平台,改变基层残疾人服务资源分散、管理分割的局面,实现信息共享、促进服务联动,打通残疾人工作和服务“最后一公里”,确保残疾人就近就便享受基本公共服务。
3.加大困难残疾人帮扶力度。积极推动社会救助等社会保障政策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把为困难残疾人雪中送炭摆在突出位置,及时准确掌握困难残疾人情况。建立全县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动态调整机制。会同和配合相关部门通过政策支持、制度保障、应急救助、结对帮扶等方式,实施残疾儿童救助制度,加大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农村贫困残疾人脱贫、重度残疾人托养照料、因病因灾致贫残疾人家庭救助、智力残疾人和精神残疾人家庭支持、流浪乞讨残疾人救助等工作力度。推动建立对一户多残、老残一体、孤残重残、多重残疾人等特殊困难残疾人家庭定期访视、分类照顾、专项服务等制度,帮助他们走出困境。积极开展京蒙协作对口帮扶工作。加大县残联定点帮扶力度。
4.切实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推动健全落实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的法律法规和公共政策,完善残疾人权益保障工作机制。推进残疾人有序参与民主协商,依照法律法规或接受政府委托加强对残疾人康复、托养、救助等各类服务机构的监督管理。建立健全残联与法院、检察院、公安、司法行政机关之间的沟通机制和协商渠道,推动建立健全残疾当事人司法救助、法律援助机制,协同司法机关完善涉及残疾人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确保残疾人合法权益及时通过合法渠道、正常途径得到维护。发挥“12385”残疾人服务热线、残疾人**网上服务平台等载体的作用,促进就地受理和解决合理诉求。引导残疾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依法维护自身权益。
(四)切实加强残联组织服务大局能力
1.积极为决胜全面小康作贡献。配合织密自治区、市残疾人康复、就业、托养、教育、文化体育、无障碍环境、社会化助残、法律维权“八张服务网”,进一步健全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和基本公共服务制度,补齐民生保障短板。加大对残疾人特殊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支持力度,依托“互联网+”扶持残疾人就业,推动残疾人投身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大力推动残疾人康复、托养、辅助器具等服务事业和产业发展,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残疾人扶贫方式,落实落细残疾人脱贫攻坚责任,把贫困残疾人作为弱势群体攻坚重点,动员社会各方力量广泛参与,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残疾人一个也不能少”。
2.努力推动社会文明进步。引导广大残疾人把实现人生梦想融入中国梦伟大实践,共同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早日实现。打造全县残疾人宣传文化平台,通过各类传播媒介,反映残疾人生活、宣传残疾人事业,广泛传播人道主义思想和现代文明社会残疾人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的社会环境。丰富残疾人精神文化生活,开展残疾人文化体育活动。普及无障碍理念,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共同营造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大力推动特殊艺术发展,努力打造具有**及当地特色的文化艺术品牌,为全县残疾人提供优质公益文化服务。
(五)创新残疾人工作的载体和方式
1.推进残疾人大数据平台建设。全面真实掌握全县残疾人基本服务状况和需求,建立健全大数据收集录入、分析研判、应用转化机制,逐步建立县残疾人服务资源信息库,建立动态更新长效机制,加强与政府公共服务信息共享。探索建立县残疾人事业大数据平台,以问题和需求为导向加强和改进残疾人工作,创新和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医疗、康复、教育、就业、扶贫、文化、体育、托养、无障碍环境建设等各项工作的服务管理方式,实现精准服务,以残疾人需求引领组织转型。
2.探索残联社会化工作模式。加快社会动员能力建设,更加注重运用社会化方式推动工作,引导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和支持残疾人事业发展。健全政府购买助残服务的政策措施,扩大购买服务规模、提高购买服务质量、放大购买服务效应。积极培育具有示范性、连锁性和社区类专业化的助残社会组织,鼓励成熟性社会组织转入竞争性助残服务市场,为残疾人提供形式多样的助残服务。发展残疾人志愿服务组织和残疾人互助组织。建立健全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与贫困残疾人结对帮扶机制。加强与工青妇等群团组织的工作联动,切实维护残疾职工、残疾青年、残疾妇女、残疾儿童、残疾老年人的权益。
3.提升直属事业单位公益服务能力。指导残疾人就业服务所加强全区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规范化建设。推动残疾人康复服务中心加快发展,完善服务功能,提升康复服务能力和辐射带动作用。
4.积极建设“阳光残联”。巩固扩大基础管理建设成果,推动信息公开,促进残联工作在阳光下运行。进一步健全符合残联特点的基础管理制度、基本工作规范,完善相关服务标准、执行程序、监管办法。健全县残联系统年度预算执行情况向主席团报告并接受监督制度。残疾人服务重点项目绩效评估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开。增强残疾评定工作透明度,加强残疾人证管理,加快推广新一代智能化残疾人证,推动各项涉及残疾人切身利益的工作更加公开透明。
5.构建残联工作评价体系。以残疾人及亲友、基层组织和第三方评价为主体,以残疾人的参与率、受益率为评价重点,建立县残联工作民意调查、群众满意度测评等制度。探索建立县域残疾人服务情况监测评价机制,把残疾人脱贫攻坚、基层服务能力建设、推动社会力量助残、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等列为重要监测评价内容。
(六)加强对残疾人工作的领导
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的残疾人工作领导体制,为全县残疾人事业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和组织保障。县残疾人工作委员会继续履行好协调推进残疾人事业方针、政策、法规、规划的制定与实施,协调解决残疾人工作重大问题等职责,支持县残联履行好残疾人工作委员会办公室职责。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充分发挥县残联党组核心作用,全面贯彻落实国家、自治区和市残疾人政策。加强残联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健全完善县残联向县委和政府定期汇报残疾人工作的制度,残联主要负责人参加或列席县委和政府的有关会议。县委和政府加强残联领导班子建设,推进残联组织和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干部双向交流,支持残联依法依章程开展工作,落实稳定的残疾人事业经费保障。
五、组织实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在县委、县政府领导下,县残联党组负责改革方案的组织实施,统筹协调和推进落实全县残联系统改革工作。
(二)统筹进度安排。县级改革方案出台后,各乡镇残联改革应及时跟进、周密实施,确保改革任务如期完成。
(三)落实工作要求。坚持依法依章程办事,加强沟通协调,稳妥有序推进改革,跟踪改革措施落实情况,确保改革措施落到实处。
第二篇:安庆市残疾人联合会
安庆市残疾人联合会
宜残联〔2010〕130号
关于做好残疾人机动轮椅车燃油补贴工作的通知
各县(市)区残联:
为落实国家对残疾人机动轮椅车燃油补贴政策,确保我市补贴工作顺利进行,根据财政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关于残疾人机动轮椅车燃油补贴的通知》(财社[2010]256号)和12月10日全省残疾人机动轮椅车燃油补贴工作会议精神,现将相关工作事项通知如下:
一、补贴对象。持有第二代《残疾人证》的下肢残疾人,已购买符合国家标准(GB12995-2006)残疾人机动轮椅车。
二、补贴名目。机动轮椅车燃油补贴。
三、补贴时间。本次一次性补贴2009年、2010年2年。
四、补贴标准。每人每年补贴200元。
五、工作要求。各县(市)区残联要按照补贴对象的标准,严格进行审核、审批。一要把好是下肢残疾人并持有第二代《残疾人证》;二要购买的残疾人机动轮椅车必
须符合国家标准(GB12995-2006);三要出具购买机动轮椅车相关凭证。同时要加强以上三个相关材料的档案管理。省补贴资金拨至县级财政部门后,各县(市)区残联要及时会同县级财政部门将补贴资金一次性打卡发放到符合条件的残疾人手中。
六、时间要求。各县(市)区残联要抓紧开展对当地符合条件的燃油补贴对象的花名册务必于12月20日前报市残联社保科汇总上报省残联,以便我市2009、2010两年补贴对象的燃油补贴能够及时发放。
七、补充说明。《安徽省残疾人机动轮椅车燃油补贴审批表》、《安徽省残疾人机动轮椅车燃油补贴花名册》请在安徽省残联网站上下载;2011年拟发放燃油补贴对象花名册于2011年2月15日前报市残联社保科。
市残联社保科联系电话:5366140; 联系人:唐长为,朱文平
电子邮箱:aqcl999@163.com
附:
1、县(市)区残疾人机动轮椅车燃油补贴名额分配表;
2、《残疾人机动车国家标准(GB12995-2006)》。
二〇一〇年十二月十三日
第三篇:残疾人联合会章程
城北区残疾人联合会第四次代表大会材料之八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章程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部分修改,2008年11月12日通过)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简称中国残联)是国家法律确认、国务院批准的由残疾人及其亲友和残疾人工作者组成的人民团体,是全国各类残疾人的统一组织。
第二条 中国残联的宗旨是:弘扬人道主义思想,发展残疾人事业,促进残疾人平等、充分参与社会生活,共享社会物质文化成果。
第三条 中国残联具有代表、服务、管理三种职能:代表残疾人共同利益,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团结教育残疾人,为残疾人服务;履行法律赋予的职责,承担政府委托的任务,管理和发展残疾人事业。
第二章 任 务
第四条 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维护残疾人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平等的公民权利,密切联系残疾人,听取残疾人意见,反映残疾人需求,全心全意为残疾人服务。
第五条 团结、教育残疾人遵守法律,履行应尽义务,自尊、自信、自强、自立,为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 1
社会贡献力量。
第六条 沟通政府、社会与残疾人之间的联系,宣传残
疾人事业,动员社会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
第七条 开展和促进残疾人康复、教育、扶贫、劳动就
业、维权、文化体育、社会保障和残疾预防等工作,改善残
疾人参与社会生活的环境和条件。
第八条 参与研究、制定和实施残疾人事业的法律、法
规、政策、规划,发挥综合、协调、咨询、服务作用,对有
关领域的工作进行管理和指导。
第九条 承担政府残疾人工作委员会的日常工作。
第十条 管理和发放《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
第十一条 管理和指导各类残疾人群众组织,培养残疾
人工作者,使残疾人在残疾人组织中更加活跃,残疾人组织
在基层更加活跃,残疾人和残疾人组织在社会上更加活跃。
第十二条 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发挥联合国经社理事
会特别咨商地位的作用。
第三章 全国组织
第十三条 全国代表大会
中国残联的最高权力机构是全国代表大会。
全国代表大会每五年举行一次,由中国残联主席团召
集。代表中残疾人及残疾人亲友应超过半数。
全国代表大会职权是:
一、审议中国残联主席团报告,确定工作方针和任务;
二、修改中国残联章程;
三、选举中国残联主席团。
第十四条 名誉职务
中国残联可设名誉主席、名誉副主席,由中国残联主席
团聘请。
第十五条 主席团
主席团每届任期五年。在全国代表大会闭会期间,负责
贯彻全国代表大会决议,领导全国残联工作。
主席团由主席一人、副主席若干人、委员若干人组成。
主席团委员中残疾人及残疾人亲友应超过半数。
主席团会议由主席团主席召集,每年至少举行一次。主
席团实行民主集中制。
主席团职权是:
一、选举主席、副主席;
二、推举执行理事会理事长,通过执行理事会组成人员;
三、检查代表大会决议执行情况;
四、审议执行理事会工作报告;
五、调换、增补主席团委员;
六、监督执行理事会贯彻有关残疾人事业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规划的情况;
七、监督“人道、廉洁、服务、奉献”职业道德建设情
况;
八、决定其他重大事项。
第十六条 执行理事会
执行理事会是中国残联全国代表大会及其主席团的常
设执行机构,由理事长一人、副理事长若干人、理事若干人
组成。
理事会成员中应有各类残疾人或残疾人亲属代表。
理事长由中国残联主席团推举,政府任命,任期不超过
两届。副理事长由理事长提名,主席团通过,政府任命。理
事由理事长提名,主席团通过。执行理事会实行理事长负责
制。
执行理事会下设办事机构,承办中国残联的日常工作。
第十七条 专门协会
中国残联设盲人协会、聋人协会、肢残人协会、智力残
疾人及亲友协会、精神残疾人及亲友协会等专门协会。
专门协会委员会由中国残联全国代表大会代表中同类
别的残疾人、残疾人亲友选举产生。
专门协会的主要任务是:代表、联系、团结、教育本类
别残疾人,反映特殊愿望及需求,维护合法权益,争取社会
帮助,开展适宜活动,参与国际交往。
专门协会设主席、副主席,由专门协会委员会选举产生。
第十八条 团体会员
与残疾人事业有关的全国性社会团体,承认本章程,可申请作为本会的团体会员。
第四章 地方组织
第十九条 按国家行政区划设立中国残联各级地方组
织。
第二十条 县(市、区、旗)及县以上残疾人联合会,每五年召开一次代表大会。代表大会审议同级主席团报告,确定工作方针和任务,选举本级大会主席团。可设名誉主席、名誉副主席。主席团每届任期五年,每年举行一次会议,必要时可提前或延期召开。
代表大会及其主席团的常设执行机构为执行理事会,设理事长、副理事长、理事。
县(市、区、旗)及县以上残疾人联合会设专门协会。第二十一条 乡、镇、街道残疾人联合会,每五年召开一次代表会议,设主席、理事长。理事长负责日常工作。
第五章 基层组织
第二十二条 社区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残疾人集
中的企业事业单位,建立残疾人协会或残疾人小组。
大中型企业事业单位,经省(自治区、直辖市)残疾人联合会同意、本单位批准,可建立残疾人协会或残疾人联合会。第二十三条 基层组织的任务是:代表残疾人利益,反映残疾人需求,维护残疾人权益,开展有益活动,为残疾人办
实事。
第六章 经 费
第二十四条 经费来源
一、政府财政拨款;
二、社会捐助;
三、其他。
第七章 会 徽
第二十五条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会徽外形为梅花图案,中心由“残疾人”三字汉语拼音缩写CJR组成。底色为翠绿色,中心图形和边线为金黄色。
第二十六条 中国残联会徽可在残疾人联合会办公地点、活动场所、会场悬挂,也可作徽章佩戴。
第八章 附 则
第二十七条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英文译名是“China Disabled Persons’Federation”,缩写为“CDPF”。
第二十八条 本章程解释权属于中国残疾人联合会。
第四篇:阜宁县残疾人联合会
阜宁县残疾人联合会
首页新闻资讯工作动态政策法规公告栏残联之窗宣传文体康复指导扶残助残残疾人风采组织建设政务公开法律维权网上调查
阜宁县残疾人联合会欢迎您!天气预报:
标题名称关键字摘要
新闻资讯工作动态更多>>
新闻资讯工作动态更多>>
省残联副理事长张建平到阜宁督查调研残疾人...[11-07-15]
为人民解忧重民生 为社会解愁保权益 [11-05-18]
阜宁县委常委周广展同志在“全国助残日”期...[11-05-18]
关注残疾人民生 维护残疾人权益 [11-05-13]
推进残疾人托养机构建设 提高残疾人生活...[11-05-12]
“春风、细雨”竞献人间真情 [11-04-23]
县委常委周广展在全县残疾人工作会议上讲话 [11-04-18]
残疾人工作会议 [11-04-18]
阜宁县召开残工委工作会议 [11-04-15]
阜宁开发区及早应对“银发世界” 建好“没...[11-07-15]
阜宁经济开发区帮残疾人找“饭碗” [11-07-15]
坚持上门评残,解重残人之难 [11-05-17]
罗桥镇残联庆祝第二十一次“全国助残日”活...[11-05-17]
沟墩镇积极开展精神病人监护情况登记工作 [11-05-13]
沟墩镇残联全面完成残疾人机动轮椅车燃油补...[11-05-13]
关爱残疾人 推进残托服务中心建设 [11-05-13]
陈集镇残联专职委员获镇表彰 [11-05-13]
做一、二件“像个样子”的事情 出
一、...[10-11-08]
更多>>
紧急通知
关于暂停残疾评定的通知
更多>>
残疾人就业条例
残疾人教育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
右下肢、双下肢残疾人驾驶机动车身体条...更多>>
更多>>
更多>>
更多>>
更多>>
---省内残联网站---江苏省残疾人联合会镇江市残残疾人联合会江阴市残疾人联合会
---省外残联网站---中国残疾人联合会
---服务机构链接---镇江市残残疾人联合会江阴市残疾人联合会
---其他常用网站---镇江市残残疾人联合会江阴市残疾人联合会
更多>>
更多>>
更多>>
法律维权电话
0510-87213269
更多>>
端午放假几天*(必填)1天
2天
3天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网站声明|隐私声明
版权所有:阜宁县残疾人联合会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9026711Copyright @ xqu.jscl.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建议使用IE6.0以上版本浏览器1024*768分辨率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
第五篇:江西省残疾人联合会
江西省残疾人联合会 江西省卫生厅 江西省民政厅 江西省财政厅
赣残联字〔2011〕40号
关于印发2011年省政府民生工程残疾人
康复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设区市残联、卫生局、民政局、财政局:
为全省城乡15万名贫困残疾人提供康复救助与服务,是省政府2011年民生工程的重要内容。为保证省政府民生工程残疾人康复项目的顺利实施,根据江西省2011年民生工程安排,省残联、省卫生厅、省民政厅、省财政厅共同制定了《2011年省政府民生工程残疾人康复项目实施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江西省残疾人联合会
江西省卫生厅
江西省民政厅
江西省财政厅
二〇一一年四月二十一日
2011年省政府民生工程残疾人康复
项目实施方案
为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解决贫困残疾人康复难问题,2011年省政府继续将残疾人康复项目列入民生工程,并在认真总结前三年省政府民生工程残疾人康复项目工作经验的基础上,调整了项目的部分内容,提高了经费补助标准,扩大了残疾人的受益面。为保证项目顺利、高效、公正的实施,特制定本方案。
一、目标任务
根据省政府《关于印发2011年民生工程安排意见的通知》(赣府发[2011]4号)文件精神和《江西省民生工程手册(2011)》安排,2011年为全省城乡15万名贫困残疾人提供康复救助与服务。其中为2万名精神病患者提供免费服药,为300名贫困残疾儿童实施抢救性康复,为12.2万名残疾人进行康复需求评估和建档,为2000名贫困白内障患者实施免费复明手术,为1000名肢体缺失者免费安装假肢,培训社区康复协调员2500名,配发轮椅2500辆,扶持一批民办残疾儿童康复机构。
二、经费标准
2011年省政府安排3000万元专项用于残疾人康复救助与服务。各地财政按《江西省民生工程手册(2011)》经费配套要求落实配套经费。省财政补助具体标准如下:
1、贫困精神病患者服药救助每人每年补助450元。
2、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补助,聋儿(助听器)、脑瘫、孤独症儿童每名儿童平均补助14000元。
3、康复需求评估和建档每人补助25元。
4、白内障患者复明手术每例补助1300元。
5、贫困肢体残疾缺肢者安装大、小腿假肢,平均每条补助4000元,其中:大腿每条5500元、小腿每条2500元。
6、社区康复协调员培训补助每人816元。其中:培训费用800元、教材费16元。
7、轮椅配发每台补助800元。
8、民办残疾儿童康复机构扶持,每个补助5—8万元;机构人员培训每人补助1000元。
三、组织管理
成立省、市、县级人民政府民生工程残疾人康复项目领导小组,负责对民生工程残疾人康复项目实施工作的组织领导。成员单位由残联、卫生、民政、财政等部门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项目的组织实施工作,办公室设在各级残联。
四、职责分工
省政府民生工程残疾人康复项目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全省民生工程残疾人康复项目实施方案,下达任务指标,核拨省级项目补助经费;督促指导项目的实施,协调解决项目实施中的重大问题;组织相关部门、专家对项目执行情况进行考核与评估。
各设区市、县(市、区)政府民生工程残疾人康复项目领导小组负责制定本级民生工程残疾人康复项目的实施方案,落实项目配套经费和工作经费以及做好项目实施的相关组织协调与督促检查工作。
五、措施与要求
1、建立目标责任制。为使我省民生工程残疾人康复项目真正落到实处,确保15万名残疾人得到康复救助与服务,各级残联要统筹安排,精心组织,建立目标责任制,逐级签订责任状。
2、做好救助对象的摸底筛查和资格审核工作。民生工程残疾人康复项目救助对象必须是贫困残疾人,各级残联组织要切实做好各类残疾人康复需求的摸底调查与评估工作,尽可能使那些有康复需求的贫困残疾人得到康复救助。原则上各类残疾人救助对象只能享受一次补助经费,不得重复享受项目救助,要把有限的经费真正用到贫困残疾人身上。
3、建立激励机制。省政府民生工程残疾人康复项目领导小组在项目终结时,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总结表彰,对项目执行得好以及做出突出成绩的市、县予以表彰。
4、严格项目经费管理。各级财政、残联要严格按照项目经费管理规定,组织管好、用好项目经费(器材),保证专款专用,不得挪作它用。要建立公示制度,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地使用项目补助经费,接受社会监督,确保项目在阳光下运行,为残疾人造福。
5、做好项目的月报、年报与总结工作。根据省政府民生工程督查办的要求,各设区市应于每月10日前上报本市所辖县(市、区)民生工程进展情况(详见附表),并于12月10日前汇总全年数据,认真做好项目的总结上报工作。
6、积极做好宣传动员工作。各级残联要积极做好宣传动员工作,通过各种媒体宣传党和政府对广大残疾人的关爱,宣传受助残疾人的典型事例,争取党委政府、动员社会各界对残疾人康复工作给予更多的重视与支持,努力营造全社会扶残助残的良好氛围,进一步推动和谐社会建设。
六、统计与录入
省残联在江西残联网站“办公系统”专设了省政府民生工程残疾人康复项目数据录入系统,请各地登陆江西残联网站(网址:www.xiexiebang.com)进行统计、录入与上报工作。在网上录入同时做好纸质审核登记、文档资料的归档整理及汇总上报工作。
附:2011年省政府民生工程残疾人康复项目实施办法
2011年省政府民生工程残疾人
康复项目实施办法
为规范2011年省政府民生工程残疾人康复项目的实施工作,细化和分解项目任务。根据《2011年省政府民生工程残疾人康复项目实施方案》,制定本实施办法。
一、精神病患者服药救助项目
(一)任务与经费标准
2011继续为全省城乡20000名贫困精神病患者提供药品救助(各设区市救助任务见分配表)。其中省级财政补助每人每年450元,主要用于精神病患者基本用药费补助和病员筛查以及建档立卡等工作。
(二)对象
经精神病院专科医生确诊确需服用药物且本人或其法定监护人自愿申请接受救助的全省城乡贫困精神病患者。对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登记在册且持有残疾人证的贫困精神病患者予以优先救助。
(三)要求
1、各市、县级残联要建立相关管理制度,认真协调相关部门,根据本级承担的救助任务开展病员筛查工作,依靠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确定具有精神病诊治资质的医疗机构承担精神病人诊断、药物治疗工作。
2、建立救助对象领药和就诊档案,定期对精神病患者(监护人)发放药品,确保每个救助对象直接受益。药物品种一般范围为:氯丙嗪、奋乃静、泰尔登、氯氮平、舒必利、氟哌啶醇、三氟氯嗪、五氟利多、氟奋乃静癸酸酯(针剂)、阿米替林、氯丙咪嗪、麦普替林、多虑平、碳酸锂、丙戊酸钠、卡马西平、安坦、安定、佳静安定、乐安定、氯硝安定、心得安、果导等23种药品。医疗机构要建立救助对象门诊病历,监测和处理不良反应。
3、省政府民生工程残疾人康复项目领导小组适时将民生工程专项经费下拨至各设区市和省财政直管县,各设区市根据非财政直管县(市、区)承担的任务及时转拨任务补助经费。
4、认真做好项目的统计录入和汇总上报工作。
二、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
(一)任务目标
2011年为300名贫困残疾儿童实施抢救性康复。其中为150名贫困聋儿配发助听器和提供言语康复训练,为100名脑瘫儿童和50名孤独症儿童提供康复训练服务。
(二)资助对象和条件
——户籍在本省常住、有康复需求与康复愿望的贫困听力语言、脑瘫和孤独症残疾儿童。城乡低保家庭的贫困残疾儿童优先资助。——聋儿年龄不超过6周岁,精神、智力及行为发育正常;脑瘫儿童年龄不超过3周岁,重点为0-2岁年龄段;孤独症儿童年龄为3-6岁。
——经卫生部门认定的诊断机构确诊,且诊断明确、生命体征稳定、家庭成员配合、有康复潜力。
(三)经费补助标准及内容
——聋儿助听器和言语康复训练。省级财政为每名聋儿补助16000元。其中6000元为救助聋儿提供两台全数字助听器及其配套服务,1万元为救助聋儿提供康复训练补助。康复训练经费补助内容包括:康复训练、康复评估、康复教材、家长培训、食宿等项费用。
——脑瘫儿童抢救性康复。省级财政为每名脑瘫儿童提供10000元的康复训练补助经费。康复训练经费补助内容包括:救助对象康复训练费、家长培训费、家庭指导费、康复档案及教材等费用。
——孤独症儿童抢救性康复。省级财政为每名孤独症儿童提供16000元的康复训练补助经费。康复训练经费补助内容包括:救助对象康复训练费、康复效果评估费、训练教材和康复档案费、家长培训费、食宿及家庭指导等费用。
(四)组织管理与项目实施
2011年省政府民生工程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的组织与实施及经费管理与评估验收等工作,按照省残联、省财政厅《关于印发江西省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实施方案及配套实施办法的通知》(赣残联字【2009】145号)要求执行。聋儿助听器的采购与配套服务工作由省残疾人康复中心承担。
(五)要求
1、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各级残联要认真做好项目的组织实施工作,制定相关项目实施方案,协调解决项目执行中的问题和困难。要加强项目管理,确保在受助对象的筛选,资金使用和助听器配发工作中不发生违规现象。要建立公示制度,做到公平、公正、公开。
2、规范管理、专款专用。项目执行机构要加强对项目的管理,建立项目管理档案和受助对象档案,严格按方案规定使用资金,不得弄虚作假,违规挤占,挪用项目资金,一经发现将严肃处理。
3、加强督查,确保质量。省政府民生工程残疾人康复项目领导小组将根据省政府民生工程的实施要求,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不定期进行项目执行中的阶段性检查与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保证项目的质量。
4、认真做好项目的统计录入和汇总上报工作。
三、康复需求评估与建档项目
(一)任务与经费标准
——2011年为全省城乡12.2万残疾人进行康复需求评估与建档(各设区市开展社区康复需求评估与建档任务见分配表)。——省级财政补助评估与建档经费标准每人25元。
(二)对象
全省范围内有康复需求与康复愿望的社区残疾人。
(三)组织与实施
残疾人康复需求评估与建档项目由各县(市、区)残联统一组织实施,具体的评估建档工作由社区康复协调员和卫生服务中心医务人员承担。
(四)要求
1、摸底调查、建档立卡。各市、县级残联要认真组织开展残疾人康复需求摸底调查工作,组织社区康复指导员和社区康复协调员及专职委员,深入残疾人家庭进行残疾人康复需求调查,对需要康复训练与服务的残疾人建档立卡,摸清底数。
2、功能评估,提供训练与服务。对筛选的康复训练对象进行功能评估和康复需求评估,制订康复训练计划,实施康复训练,做好康复训练档案的记录。
3、认真做好项目的统计录入和汇总上报工作。
四、白内障复明手术项目
(一)任务与经费标准
——2011为全省城乡2000名贫困白内障患者实施免费复明手术,由省残疾人辅助器具资源中心负责组织实施,由各县(市、区)残联负责病员的筛查,并提出申请。
——手术经费由省级财政统一安排,每例1300元,主要用于手术耗材、专家补贴、病员筛查、建档立卡、手术保险以及保障复明17号手术车的正常运转等工作。
(二)对象
——自愿申请接受白内障复明手术救助并自愿接受意外事故和意外手术效果的全省城乡贫困白内障患者。
——对无劳动能力、无法定赡养人、无生活来源及农村五保户、城镇“三无”对象和享受最低生活保障者,给予优先手术救助。
(三)要求
1、各市、县级残联要按照全省“光明·微笑”工程整体部署,根据“十二五”任务数,认真做好病员的筛查工作,协调卫生行政部门成立由眼科专家组成的病员筛查医疗小组承担筛查任务,确保完成病员筛查和组织输送工作。
2、省残疾人辅助器具资源中心要认真做好白内障复明手术的组织协调工作,制定2011年民生工程白内障复明手术工作方案,与各地衔接好白内障患者的筛查与输送工作,做好白内障手术耗材的采购和手术专家的选配工作,保质保量完成2000例手术任务。同时还要建立规范的白内障手术患者档案、随访与复查、资料统计、建档立卡及数据报送工作。
3、认真做好项目的统计录入和汇总上报工作。
五、肢体残疾人安装假肢项目(一)任务与经费标准 ——2011为全省1000名贫困肢体残疾人免费安装大、小腿假肢各500条。(各设区市救助贫困肢残人安装假肢任务见分配表)
——省级经费补助标准为小腿假肢每条2500元、大腿假肢每条5500元,主要用于假肢安装、组织协调、病员筛查、建档立卡等工作。各地可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在省下达的任务数中追加经费提高安装假肢的补助标准,也可以按照省级经费标准增加救助对象的数量。
(二)对象
全省城乡贫困肢体缺失者且身体条件符合假肢安装要求。首次接受救助者、处于学习或劳动年龄段的肢体缺失者优先。
(三)要求
1、各市、县级残联要根据本级承担的任务数切实做好救助对象的筛查与摸底工作,严格按照方案要求对救助对象资格进行审核把关,积极配合省残疾人辅助器具资源中心认真做好救助对象的组织、筛查工作。2、2011年假肢安装项目由省残疾人辅助器具资源中心负责组织实施,由省残疾人假肢矫形技术中心承担安装任务,有条件的市级假肢装配站可适当承担部分小腿假肢安装任务。各中心(站)要切实做好假肢安装的组织实施工作,规范项目经费管理,保证假肢装配质量,做好救助对象的随访与服务工作,确保受助者满意。
3、所有假肢装配必需的主要材料全部由省残疾人辅助器具资源中心统一采购配发,由省残疾人假肢矫形技术中心统一装配。所有装配的假肢必须免费保修一年,每条假肢的使用年限必须保证在两年以上。
4、省残疾人辅助器具资源中心要认真做好假肢装配救助对象的资料统计、建档立卡以及数据报送工作。
5、认真做好项目的统计录入和汇总上报工作。
六、社区康复协调员培训项目
(一)任务与经费标准
——2011年全省培训社区康复协调员2500名。(各设区市培训社区康复协调员任务见分配表)
——社区康复协调员培训省级财政补助经费每人816元。其中培训费用800元、教材费16元。
(二)培训对象
——各设区市残联康复科长,各县(市、区)残联分管理事长。
——各县(市、区)六类残疾康复技术指导中心专职技术人员。
——各乡镇(街道)残疾人专职委员兼社区康复协调员。
(三)组织与实施
社区康复协调员培训工作由省残疾人康复工作办公室统一组织实施。对各乡镇(街道)残疾人专职委员兼社区康复协调员采取分片方式进行集中培训,对各类专业技术指导机构人员采取分类方式进行集中培训。
(四)要求
1、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职责。今年对社区康复协调员的培训是深度培训,为下一步各县(市、区)开展二级培训提供优良师资。各市、县级残联要充分认识做好社区康复协调员培训工作的重要性,积极配合省残疾人康复工作办公室做好培训的组织工作。
2、制定教学计划,确保培训效果。省残疾人康复工作办公室严格按照《社区康复协调员上岗培训教材》内容、课时等要求,认真制定教学计划,确保培训质量与效果。
3、建立健全培训工作档案。对每期参训学员登记造册,建立社区康复协调员培训档案,包括:培训班通知、参训人员名单和基本情况以及试卷、考试成绩、培训内容、培训班总结、影像照片资料等。
4、做好数据录入和发证工作。各市、县级残联和省残疾人康复中心要按照《2011年江西省社区康复协调员培训工作实施方案》有关要求,认真做好社区康复协调员培训的选派、登记、录入、统计工作。
七、肢体残疾人配发轮椅项目
(一)任务与经费标准
——2011为全省2500名下肢瘫痪的贫困肢体残疾人免费配发轮椅。
——省级经费补助标准为每台轮椅800元。主要用于组织协调、轮椅采购与安装、病员筛查、建档立卡等工作。
(二)对象
全省城乡贫困肢体缺失者且下肢瘫痪的残疾人。首次接受救助者、处于学习或劳动年龄段的下肢瘫痪者优先。
(三)要求
1、各市、县级残联要根据本级承担的任务数切实做好救助对象的筛查与摸底工作,严格按照方案要求对救助对象资格进行审核把关,积极配合省残疾人辅助器具资源中心认真做好救助对象的组织、筛查、申报工作。2、2011年轮椅配发项目由省残疾人辅助器具资源中心负责组织实施,2500辆轮椅由省残疾人辅助器具资源中心通过申请省政府采购办统一采购后,直接发放至县(市、区)残联,由各县级残联负责轮椅发放的组织实施工作。
3、省残疾人辅助器具资源中心要认真做好轮椅救助对象的资料统计、建档立卡及数据报送工作。各市、县级残联要认真做好项目的统计录入和汇总上报工作。
八、扶持民办残疾儿童康复机构项目
(一)扶持任务与经费标准
——2011年省财政扶持全省30—40个民办残疾儿童康复机构。主要用于残疾儿童康复机构购置教学与康复训练设备、生活用具以及机构人员的培训等。
——补助标准为:聋儿语训康复机构5万元,脑瘫儿童康复机构6万元,孤独症儿童康复机构8万元,机构人员培训每人1000元。
(二)扶持对象与条件
本省境内已办理社团登记、达到同类残疾儿童康复机构建设标准、有一定数量康复对象的民办听力语言、脑瘫、孤独症儿童康复机构。
(三)扶持办法
扶持民办残疾儿童康复机构项目由省残联统一组织实施,采取实物报销与集中培训的方式进行扶持。
——实物报销由省残联设定扶持的金额标准,将补助经费拨付至被扶持康复机构的主管残联,被扶持康复机构按省残联规定购买教学和康复训练设备以及生活用具后,到当地主管残联申请验收和拨付补助经费。具体扶持办法另行制定。
——机构人员的培训工作由省残疾人康复中心具体承担。采取集中培训的方式,对机构的康复、教学和管理人员进行规范的上岗培训。
(四)要求
1、省残疾人康复工作办公室要组织相关机构的专家认真制定出台江西省残疾儿童康复机构建设规范和《2011年省政府民生工程扶持民办残疾儿童康复机构办法》,为扶持民办康复机构提供准入的依据。
2、各市、县级残联要认真做好民办康复机构的筛查与申报工作,严格按照扶持民办残疾儿童康复机构办法,对申报机构的资格进行审核把关,积极做好申报工作。
3、省残疾人康复中心要认真做好扶持民办残疾儿童康复机构人员的上岗培训工作,制定培训方案,丰富培训内容,提高师资水平,确保培训质量。同时还要认真做好培训人员的建档立卡、统计录入和汇总上报工作。
4、省政府民生工程残疾人康复项目领导小组将根据省政府民生工程督查办的要求,对民办残疾儿童康复机构建设情况和扶持经费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验收。
附表:
一、2011年省政府民生工程残疾人康复项目任务分配表
二、2011年省政府民生工程残疾人康复项目救助对象登记表
三、2011年省政府民生工程实施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救助登记表
四、2011年省政府民生工程社区康复协调员培训情况登记表
五、2011年省政府民生工程扶持民办残疾儿童康复机构基本情况登记表
六、2011年省政府民生工程残疾儿童康复机构人员培训情况登记表
七、2011年省政府民生工程残疾人康复项目任务完成进度表(月报)
主题词:残疾人康复 民生工程 实施方案 2011年 通知 江西省残疾人联合会办公室
2011年4月27日印发
共印300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