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基层热议央视恢复NBA比赛转播
据央视新闻客户端消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发言人就nba赛事表示,篮球运动在中国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和球迷的收视需求,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体育频道于10月10日上午恢复播出nba比赛是正常的转播安排。发言人表示,nba正赛期间向广大的中国球迷表达了中秋国庆的节日祝福,这个我们通过其他平台转播也能看得出来,很多球场上标注有中文字样的祝福,同心协力、众志成城等。这一切都是nba方面向中方表达的善意,尤其是2020年这个特殊的年份,nba也不断支援中国人民抗击新冠疫情,这些付出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但此前,2019年10月5日,休斯顿火箭队总经理达雷尔·莫雷在其个人推特发表涉港错误言论。随后,国内多家体育媒体宣布暂停对莫雷、火箭队的赛事转播和资讯报道,央视也在10月8日官宣暂停nba转播。对此,基层广大群众、体育爱好者等反响热烈。
一是对于央视复播nba,球迷褒贬不一。有的球迷认为现在还不适合转播nba,毕竟已经1年没有关注nba了,有的球迷对于央视的转播给予大力的支持,毕竟可以正常的看一场nba的比赛了,况且明天如果不出什么意外,詹姆斯会率领湖人拿下总冠军,这是湖人的第17座总冠军,詹姆斯完成了科比最后的夙愿,而球迷更喜欢这样的结局。
二是国内的多位艺人发表声明,严正抵制nba。李易峰先生发表声明将不会出席10月9日nba球迷之夜活动。无论何时,李易峰先生及李易峰工作室(壹峰信)始终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坚决维护祖国统一,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及领土完整!李易峰先生是中国人,再为篮球运动爱好者。祖国绝不容侵犯,祖国永远高于一切。蔡徐坤工作室发表声明蔡徐坤先生及蔡徐坤工作室坚决捍卫一个中国原则,坚决拥护祖国统一,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及领土完整,坚决反对任何企图分裂国家的言论和行为。
三是知名篮球评论员认为体育不参和政治。知名篮球评论员苏群与球迷互动时表示,中国是一个伟大的改革开放国家。在央视转播nba这样的事情上,其所展现的,正是我们的大国风范。这样的风范,是一种胸襟,也是一种态度。这样的中国,的确是我们很喜欢的中国,也是我们之所以强大的原因。而如今,央视复播nba,也是遵循这样的道理与逻辑。
第二篇:2018基层热议习近平总书记新年贺词
创业办热议总书记新年贺词
“各级党委、政府和干部要把老百姓的安危冷暖时刻放在心上,以造福人民为最大政绩,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让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满。”
在2018年新年前夕,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2018年新年贺词。在贺词中,习近平主席回顾了2017年对于中国人民来说非凡的成就和难忘的时刻,并对即将到来的2018年满怀真诚的展望和期待。
************说:“总书记的新年贺词温暖有力,用平实的语言回顾了2018年来我们国家取得的成绩,点燃了我们“我为中国人民迸发出来的创造伟力喝彩!”的工作激情。“在刚刚过去的2017年,第一个是领导要讲述工作成绩。”
***********说:总书记的贺词放眼世界风云、紧盯国内发展、心系人民百姓。主权问题,毫不含糊、绝不退让,体现了大国的风范;“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体现了一个大国的担当;“各级党委、政府和干部要把老百姓的安危冷暖时刻放在心上,以造福人民为最大政绩,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让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满”体现了一个大国的温度。
*********说:“总书记今年的新年献词一如既往的接地气、有力量。就像总书记所说的那样,‘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要把这个蓝图变为现实,必须不驰于空想、不鹜于虚声,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干好工作。’,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每个人都用自己小小的努力,让‘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不再是一句空话套话。幸福生活要靠我们自己的双手创造,新的一年,大大的国家和小小的个人,同心同德,逐梦前行,相信我们的道路会越走越宽广。”
第三篇:基层热议《穹顶之下》并提出三点建议
基层干部群众热议《穹顶之下》并提出三点建议
近日,前央视记者柴静自费拍摄的环保纪录片《穹顶之下》通过网络播映后,引起基层干部群众广泛关注。基层认为这部纪录片对整治雾霾、推进环保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是唤醒公民环保意识。《穹顶之下》以大量的详实的数据向大众讲诉了雾霾的危害、来源,揭秘了我国雾霾背后的真相,给全民上了一堂生动而深刻的环保课,有利于唤醒公民的环保意识。
二是引起高层高度关注。《穹顶之下》在全国“两会”召开前夕被大量转发、刷屏,引起全民热议,也引起高层对于环保和民生的重视,环保部长发短信致谢,环保问题已成为“两会”的最重要的议题之一。
三是影响环保法规制定。有媒体报道,柴静将《穹顶之下》采访稿件和资料送给了全国人大法工委、国家油气体制改革等部门,并受到欢迎和尊重。这必将影响我国环境保护法规的制定和完善。
环境保护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倡导低碳生活,建设生态文明,人人都应当出一份力。对此,基层建议:
一是提高环保意识。利用电视、广播、宣传栏等方式广泛宣传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多拍摄播放一些像《穹顶之下》一样的纪录片,让公众认识到雾霾等环境污染的危害性,引导公民从尽量不开车、不燃放烟花爆竹做起,积极参与到环境保护建设中来。
二是加强监管执法。健全环保责任体系,加大环保、国土、公安等部门联合监管和执法力度,打破体制障碍。建立公众参与监督机制,提高污染违法曝光几率,让违法排放无处遁形。
三是加大设施投入。做好水、土壤、固废等污染治理建设规划,增加大气污染治理建设投资,引导企业加大环保投入,加大补贴力度,引导企业创新技术,更新设备,减少或杜绝污染排放。
第四篇: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引基层热议
(舆情)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
引基层热议
6月10日,中共中央办公厅近日印发了《发展党员工作细则》(以下简称《细则》),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遵照执行。基层干部群众党员对此反应强烈。
一、促进发展党员工作与时俱进,规范党员发展工作。1990年中央组织部印发的《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试行)》,对规范发展党员工作、保证发展党员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形势任务的发展变化,发展党员工作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试行)》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工作需要。孝丰镇老石坎村党支部书记说:“《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的颁布为我们基层党组织发展党员提供了更加明确的方向和方法,有利于保证党员的质量。
第五篇:公车改革——车补引基层公务员热议
日前有媒体报道,中央和国家机关公务用车改革已经完成,按照改革方案,车补按照级别高低分为多档。虽然北京市的改革方案还没出台,但不少公务员看到国家机关的方案,还是引发了热议,如果按照这个模式,领导补更多会不会让基层不平衡?不同部门用车不一样如果补贴一样会不会不合理?这个额度的车补够用吗? 核心: 中央单位车补按级别分三类 2014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和《中央和国家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方案》,取消副部级以下领导干部用车、取消一般干部公务用车。根据中央和国家机关车补标准规定,司局级每人每月1300元、处级每人每月800元、科级及以下每人每月500元。而地方不得高于中央补贴标准的130%。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和其他边远地区标准不得高于中央补贴标准的150%。据中国之声报道,多个部委的工作人员表示,去年11月底单位公车已经全部封,在2014年最后一张工资条上,车补现身。目前中央层面的车辆封存和补贴发放已经基本完成。根据安排,2014年底前中央和国家机关应力争基本完成公车改革。而地方党政机关则要在2015年底前完成。力求用2至3年时间全面完成公务用车制度改革。2014年12月19日,江苏省发布《江苏省机关事务管理办法》,确定首批改革单位就有1.6万个。江苏省相关部分负责人透露:“上半年省级机关要改到位,下半年全省各级党政机关要改到位,这次第一步改革是党政机关和参公的事业单位,下一步还有其他的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都要按照时间节点推进。” 目前,各省份2015年预算编制工作已经展开。中部某省份相关负责人表示,在“三公”经费中,公车购置与运行费将不再出现。该负责人说:“现在具体政策还没出来,机关事务管理局方面得具体拿方案,但在今年预算安排中,公车购置、运行维护这一块的费用已经拿下来了。” 而一东南省份的相关负责人则表示,由于省里的公车改革具体落实方案还未确定,因此年初拿出的预算账本公车经费仍将存在,但随着改革推进,这部分经费将用于“车补”及人员安置等。记者采访了解到,北京市目前还没有出台公务用车改革方案,多个委办局的工作人员也表示只是听到了风声,目前还没听说有实质性内容。但国家机关车改的报道他们看到了,他们纷纷表达了自己的疑惑和担忧,如果地方按照国家机关这一方案来改,领导补得更多会不会让基层不平衡?不同部门用车不一样如果补贴一样会不会不合理?这个额度的车补够用吗?(李泽伟)进展: 部委工作人员不再拿票实时报销 记者从部分国家部委了解到,“车改”在中央层面事实上早已开始进行,伴随着公务交通补贴的陆续发放,不少国家部委公务员也纷纷感慨:“车改确实动真格了!” 据了解,在执行“车改”之前,一些单位内部因公务出行而造成花销的情况多数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遇到执法、稽查等需要多人参与的集体行动时,通常由单位派出公车负责往返交通。如是个人的单独行动,在一些部委,可按照不同的交通工具交票报销。“无论是私车公用,还是打车、地铁,报销时都需要实时票据,领导签字,层层报告,手续十分繁琐,很多时候花得不多,都是自己垫付了。”一位国家部委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而执行公车封存、发放交通补贴以后,这笔钱就直接作为因公出行的补贴,弥补了此前需要报销,或自行垫付的付出。“够不够要看怎么花,以前如遇高峰时段因公出行,开私家车肯定不划算,选择公共交通钱就够了。但随着地铁、公交的涨价,以后这笔账也要按实际情况重新计算。” 针对网络上一些网友指出的“基层公务员跑腿多,补贴少”的议论,一位国家部委工作人员也向记者表示了不同的声音:“实际上,在不少国家部委,出行最多的反倒是领导。由于出席的会议多,基本一周内两到三天需要外出开会的情况很普遍,无论是开车还是打车,这笔钱也算是真正用在了交通补贴上。”(刘洋)热议: 补贴按级别高低分三六九等是否公平? 根据中央和国家机关车补标准规定,司局级每人每月1300元、处级每人每月800元、科级及以下每人每月500元。北京市一位委办局公职人员告诉记者,他对他们上级单位的国家机关比较了解,他认为国家机关这么补有合理性,“部里就是领导出去开会多,基层相对要少”,而如果放到基层,他的疑惑来了,“我们作为基层工作人员,也经常要到远郊区县去检查、调研和其他工作,也许领导用车还不如我们多,补贴却反过来了,这会不会让人不平衡?” 也有人认为这分档方案有其合理性,一位市级单位人士持这一看法,“领导用车更多,局长到市里开会,到各地检查调研,普通科员需要你经常去市里开会吗?”另外,他指出,这里所说的一般公务用车只是针对“部门的车出去调研、开会”,而诸如救灾、抢险、执法检查等相关部门的用车,不能算到一般公务用车里,“基层工作人员开车去执法检查是挺多,人家也没说给你停这个啊”。用车次数不同的部门补贴一样是否合理? 按照目前透露的国家机关改革方案,车补是按人头补,打到个人工资条里,一个级别一个额度,前述委办局人士向记者表述了自己的担忧,不同单位用车频次可能不一样,单位内不同部门也不一样,如果补贴都一样,可能会有不合理的地方,“就算同一个单位,一个经常需要下去的核心业务部门,用车的需要和办公室等部门肯定不一样,如果补贴都一样,那不合理”。这些车补够用吗? 按照国家机关改革方案,司局级每人每月1300元、处级每人每月800元、科级及以下每人每月500元。与此同时,取消了一般性公务用车,意味着部门需要用车就从这些补贴里安排。前述市级单位公职人员介绍,他认为国家机关的补贴可能够用,“国家部委的人在市里活动的部分用这个来补,他们到外地工作就算出差了,走专门的差旅经费,”但是北京市的委办局到远郊区县的用车则不算出差,但却耗费较大,“到平谷、延庆,这种距离的在我们这里也常见,前阵子检查就去十六个区县过一遍,半个月基本天天用车,如果按照这个补贴额度,够用吗?”(李泽伟)对话: 车补不够可以坐公交 对话人: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叶青,长期研究公车改革问题。记者:国家机关的车改完成后,对地方的改革方案有没有指导意义,地方会按照这种模式来还是会另辟蹊径? 叶青:应该会有指导意义,这次国家机关的改革把车补直接打到工资条里,方案简单明了,地方应该会借鉴这个大的框架和模式。补助额度上可能不一样,按照改革方案,地方可以比中央和国家机关上浮一部分,那很多地方在这个范围内用足政策,按最高额度补助也是可以的。记者:现在按照级别高低划分出车补的中高低档,会不会让基层工作人员觉得不平衡? 叶青:没有绝对的公平,现在这种方案已经很简单了。基层工作人员如果有抱怨也正常,但你觉得补少了,如果你多年后提干了,那补助要不要给你降下来。记者:不同单位和部门用车频次不一样,补助一样会不会不合理? 叶青:这个会,单位性质和工作特征不同,比如档案局,那可能日常工作中别人找你多,你去找别人少,那用车就少一些。如果都补一样是不合理。其实有的地方已经在试点,比如温州,就按照单位用车频次不同划分出三类单位,给予不同额度的补助。单位内部各部门之间用车频次也可能不一样,也有的单位按照这个方法分为几档在试点。记者:车补一刀切,会不会不够用? 叶青: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指出,取消一般公务用车,普通公务出行实行社会化提供,适度发放公务交通补贴。什么是适度?够不够都是相对的。政策这样要求,就有尽量减少公务用车的意思。够不够,自己想办法。比如有的活动,完全可以采取公共交通的方式,一个城市内,做公交地铁也未尝不可,下去检查,有时候几个人拼一个车可能就可以省点钱。另外,你还有那几百块钱补助,社会上好多人还没这个补助怎么办,都是共产党员,这点困难还克服不了。(转自:《北京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