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党课4: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党课4: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这一论断,旗帜鲜明地指明了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强调了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作用,巩固了全党全社会思想上的团结统一。这充分体现了我们党领导意识形态工作长期积累的宝贵经验,深刻反映了我们党对意识形态工作规律的认识和把握达到一个新的境界。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进一步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把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牢牢掌握在手中,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今天,围绕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与大家交流几个方面:
一、要充分认识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的重大意义
有什么样的意识形态,就会有什么样的文化发展方向和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带有鲜明的科学化、大众化和民族化特征,唯有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才能建设成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才能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和道德观念上把全体人民紧紧团结在一起,才能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造就精神合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反复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关乎旗帜、关乎道路、关乎国家政治安全,一刻也不能放松和削弱意识形态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就意识形态领域的方向性、根本性、全局性重大问题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和重大部署,指导和推动意识形态工作开创了崭新局面。主旋律更加响亮,正能量更加强劲,文化自信得到彰显,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更加鲜明,全党全社会思想上的团结统一更加巩固。在充分看到意识形态工作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也要清醒认识到意识形态领域问题的长期性、复杂性,认识到意识形态领域依然并不平静,各种较量和斗争依然尖锐复杂。特别要认识到,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下,意识形态工作的社会环境和现实条件发生了深刻变化,马克思主义一元化指导思想面临多样化社会思潮的挑战日益凸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面临市场逐利性的挑战日益凸显,传统的宣传管理方式面临迅猛发展的新媒体的挑战日益凸显,我国在走近世界舞台中央过程中面临各种敌对势力的遏制和渗透的挑战日益凸显。在这样的情况下,只有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才能更好巩固和发展主流意识形态,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坚定干部群众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增强党、国家和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力量。
二、要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的理论之基、精神之源,是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最高准绳和最深厚的动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然而然,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并努力实现其民族化本土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旗帜和灵魂。让马克思主义继续统领、滋养中国人民的精神世界,导引中国人民在融入社会发展规律的大道上坚持理想、百折不挠、阔步向前,就成为我们一以贯之、持之以恒的理论工作和精神文明使命。
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必须毫不动摇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发展马克思主义。长期以来,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我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要求,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一系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重大成果,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提供了行动指南,也有力巩固和发展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紧紧围绕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进行艰辛理论探索,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境界,开辟了治国理政、管党治党新境界。
要使党和人民事业不停顿,首先在理论上不能停顿。在新的征程上,我们要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必须继续保持和发扬马克思主义政党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不断总结经验、认识规律,不断作出新概括、创造新成果。要以更加宽阔的眼界审视马克思主义在当代发展的现实基础和实践需要,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坚持问题导向,聆听时代声音,深入推动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发展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更加鲜明的时代特色、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使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展现出更强大、更有说服力的真理力量。
目前必须做到的则是,动员更大更多的力量,进一步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形成研究马克思主义、宣传马克思主义、信奉马克思主义、践行马克思主义的举国风范和高贵气质,让马克思主义变成中国人民自觉而诚挚的思想准则和行动圭臬。
三、要坚持不懈加强理论武装
加强理论武装是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首要任务,也是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的关键所在。通过强有力的理论武装,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新内涵新特征新格局,表达了党对国家所处时代方位的准确认定和历史阶段性特征的科学把握,是对未来尤其是到本世纪中叶国家发展、社会建设战略规划的理论规定和思想呈现。因为中国不断增强的国际影响力,这个思想不仅仅是中国的,也势必会成为世界性的精神财富。因此,如果我们不能通过大宣传大学习,让全党上下完整准确理解、精心细致掌握,就难以形成全国上下思想意识的共识和统一,也无法形成建功立业、强国兴邦富民的直接行动指南。
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理论武装,坚持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跟进一步,不断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推动形成步调一致向前进的强大力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加强理论武装,最重要的任务、第一位的要求,就是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
要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引导人们深刻领会这一思想的时代背景、科学体系、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实践要求、历史地位,深刻领会这一思想贯穿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深刻领会蕴含其中的坚定信仰信念、鲜明人民立场、强烈历史担当、求真务实作风、勇于创新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
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发挥好党委(党组)理论中心组的作用,发挥好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的作用,推动各级领导干部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做到学而信、学而用、学而行,以带动广大干部群众的学习贯彻。理论研究越深入,对科学理论的认识越深刻,掌握理论、运用理论才会越自觉。
要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继续打造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报刊网络理论宣传等理论工作平台,加大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力度,不断推出有深度、有说服力的研究成果,帮助人们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更加自觉地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四、要高度重视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
任何思想理论只有广泛传播才能产生更大影响、发挥更大作用,意识形态建设在一定意义上就是传播能力建设。马克思主义的持久生命力,要靠实践检验和维持;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行动化,要靠有效的传播。通过各种手段,宣讲好、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才能维护好、发展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才能确保我们的社会主义事业的中国品质、中国风采、中国味道。这既是国家治理模式的话语权问题,也是精神财富释放功效、服务事业的路径保障问题。因此,我们务必高度重视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一方面使马克思主义成为人民群众鉴别真伪、防腐拒变的武器,另一方面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成为人民群众扶正祛邪、抑恶扬善、同心向前、开拓创新的砝码。随着网络新技术新运用新平台的迅猛发展,信息传播和获取越来越快捷,谁的传播手段先进、传播能力强大,谁的思想理念和价值观念就能广为流传,谁就能在掌握话语权上占据主动。这几年,我们积极应对传播形态、传播格局深刻变革带来的挑战,统筹推进国内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不断创新传播手段、开辟传播平台、拓展传播渠道,基本形成了多层次、立体化的现代传播体系。尤其是,我们大力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把发挥传统媒体内容优势和新兴媒体传播优势紧密结合起来,努力实现优势互补、此长彼长,我国媒体传播能力得到了大幅提升,为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赢得了战略主动。
要认真总结近年来创造的新鲜经验,坚持以推进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深度融合为重点,深入推动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努力实现我国整体传播力量的跨越式发展。媒体融合发展,关键是融为一体、合而为一。
要坚持正确舆论导向,进一步创新工作理念思路,深化媒体内部体制机制改革,拓宽传播平台载体,强化人才支撑和政策保障,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尽快从相“加”迈向相“融”,打造一批形态多样、手段先进、竞争力强的新型主流媒体和新型媒体集团,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五、要切实加强网络管理
互联网是意识形态工作的主阵地、最前沿。现在,意识形态领域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往往因网而生、因网而增,许多错误思潮也都以网络为温床生成发酵。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必须把互联网建设管理运用作为重中之重,切实过好互联网这一关。要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做大做强网上正面宣传,改进创新网上正面引导,广泛开展网络公益活动,最大限度地激发网络空间正能量,使积极健康的内容多起来、向上向善的氛围浓起来。要走好网上群众路线,善于通过网络了解民情民意,主动回应网民关切,解疑释惑、凝聚共识,更好构筑网上网下同心圆。应当认识到,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网络空间天朗气清、生态良好,符合人民利益;
网络空间乌烟瘴气、生态恶化,不符合人民利益。要本着对社会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态度,坚持正能量是总要求、管得住是硬道理,依法依规加强网络空间治理。要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调动各方面力量,发挥各方面积极性,形成网络治理的强大合力,特别要把强化互联网企业主体责任和管理部门监管责任结合起来,分清责任边界,确保责任落地,走出一条齐抓共管、良性互动的新路。要坚持把党管媒体原则贯彻到新媒体领域,所有从事新闻信息服务、具有媒体属性和舆论动员的传播平台都要纳入管理范围,所有新闻信息服务和相关业务从业人员都要实行准入管理,统一导向、统一标准、统一尺度,推动形成清朗的网络空间。
六、要通过制度建设确保意识形态工作管理权
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指出,新时代,“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依然复杂,国家安全面临新情况”。意识形态工作极其复杂,其与日常生活、工作等密切相关,既有一定的相对独立性,也有大众参与、万民居中的特色。因此,真正实现对意识形态的领导权,还必须通过建立并落实工作责任制,加强网络、报刊、自媒体、论坛等各种阵地的建设和管理,注意区分政治原则问题、思想认识问题、学术观点问题,既旗帜鲜明地反对和抵制各种错误观点,又确保正确的政治关切、学术认知和思想交流,从而繁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文化教育、文学艺术等。建立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是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领导的重大举措。
必须坚持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党管媒体,切实抓好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决不能让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旁落。意识形态工作本质上是政治工作,要旗帜鲜明讲政治,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断提高政治觉悟和政治能力,不断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善于从政治上观察和处理问题。
要增强责任担当,旗帜鲜明支持正确思想言论,旗帜鲜明反对和抵制各种错误观点,敢抓敢管,敢于亮剑,当“战士”、不当“绅士”。阵地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基本依托,要加强阵地建设和管理,认真落实主管主办和属地管理原则,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使各类阵地始终成为传播先进思想文化的坚强阵地,决不给错误思想观点提供传播渠道。意识形态问题往往比较复杂,政治性、政策性很强,无论是分析研判还是应对处理,都需要很高的政治素养和专业能力。
要注意区分政治原则问题、思想认识问题、学术观点问题,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既不能把小事说大、把一般的学术观点和思想认识问题政治化,也不能把大事说小、把政治原则问题当作一般学术观点和思想认识问题来对待。无论处理什么问题,都要坚持从实际出发、从大局出发,都要着眼于化解消极因素、调动积极因素,都要有利于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有利于促进改革发展稳定。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全党全国的首要政治任务。当前,我们要深入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时代背景、历史地位、科学体系、精神实质、实践要求,深入领会贯穿其中的坚定信仰信念、鲜明人民立场、强烈历史担当、求真务实作风、勇于创新精神和科学方法论,更好地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话语权,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坚守主阵地,建强主力军,打好主动仗,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贡献力量。
第二篇: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 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蔡勇春 总书记所作的党的十九大报告着眼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立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明确提出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这一重大任务,并作出一系列战略部署。这充分体现了我们党领导意识形态工作长期积累的宝贵经验,深刻反映了我们党对意识形态工作规律的认识和把握达到一个新的境界。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进一步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把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牢牢掌握在手中,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一、充分认识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的重大意义
意识形态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对一个政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反复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关乎旗帜、关乎道路、关乎国家政治安全,一刻也不能放松和削弱意识形态工作。总书记就意识形态领域的方向性、根本性、全局性重大问题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和重大部署,指导和推动意识形态工作开创了崭新局面。主旋律更加响亮,正能量更加强劲,文化自信得到彰显,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更加鲜明,全党全社会思想上的团结统一更加巩固。在充分看到意识形态工作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也要清醒认识到意识形态领域问题的长期性、复杂性,认识到意识形态领域依然并不平静,各种较量和斗争依然尖锐复杂。特别要认识到,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下,意识形态工作的社会环境和现实条件发生了深刻变化,马克思主义一元化指导思想面临多样化社会思潮的挑战日益凸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面临市场逐利性的挑战日益凸显,传统的宣传管理方式面临迅猛发展的新媒体的挑战日益凸显,我国在走近世界舞台中央过程中面临各种敌对势力的遏制和渗透的挑战日益凸显。在这样的情况下,只有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才能更好巩固和发展主流意识形态,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坚定干部群众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增强党、国家和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力量。
二、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旗帜和灵魂。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必须毫不动摇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发展马克思主义。长期以来,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我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要求,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一系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重大成果,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提供了行动指南,也有力巩固和发展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紧紧围绕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进行艰辛理论探索,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境界,开辟了治国理政、管党治党新境界。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要使党和人民事业不停顿,首先在理论上不能停顿。在新的征程上,我们要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必须继续保持和发扬马克思主义政党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不断总结经验、认识规律,不断作出新概括、创造新成果。要以更加宽阔的眼界审视马克思主义在当代发展的现实基础和实践需要,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坚持问题导向,聆听时代声音,深入推动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发展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更加鲜明的时代特色、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使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展现出更强大、更有说服力的真理力量。
三、坚持不懈加强理论武装
加强理论武装是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首要任务,也是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的关键所在。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理论武装,坚持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跟进一步,不断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推动形成步调一致向前进的强大力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加强理论武装,最重要的任务、第一位的要求,就是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要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引导人们深刻领会这一思想的时代背景、科学体系、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实践要求、历史地位,深刻领会这一思想贯穿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深刻领会蕴含其中的坚定信仰信念、鲜明人民立场、强烈历史担当、求真务实作风、勇于创新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发挥好党委(党组)理论中心组的作用,发挥好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的作用,推动各级领导干部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做到学而信、学而用、学而行,以带动广大干部群众的学习贯彻。理论研究越深入,对科学理论的认识越深刻,掌握理论、运用理论才会越自觉。要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继续打造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马克思主义学院、报刊网络理论宣传等理论工作平台,发挥好国家社科基金的引导作用,加大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力度,不断推出有深度、有说服力的研究成果,帮助人们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更加自觉地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四、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水平,是一个民族思维能力、精神品格、文明素质的重要反映,是一个国家价值观念和思想文化影响力的重要体现。巩固壮大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离不开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哲学社会科学工作摆在重要位置,总书记主持召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党中央专门印发《关于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推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站到了时代的高起点上。要紧紧围绕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和研究导向,坚持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坚持体现继承性民族性、原创性时代性、系统性专业性,繁荣中国学术,发展中国理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要旗帜鲜明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解决好真懂真信真用的问题,确保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始终沿着正确方向繁荣发展。要坚持以研究我国改革发展稳定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主攻方向,用中国理论解读中国实践,用中国实践构建中国理论,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创新是学术的生命力所在,要深入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推进学科体系、学术体系、教材体系、话语体系建设,打造具有原创性、时代性、标识性的概念和理论,使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要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深化拓展国家高端智库建设试点,着力打造一批国家亟需、特色鲜明、制度创新、引领发展的高端智库,更好服务党和政府决策,更好传播中国思想,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促进国家文化软实力提高。
五、高度重视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
传播力决定影响力。任何思想理论只有广泛传播才能产生更大影响、发挥更大作用,意识形态建设在一定意义上就是传播能力建设。随着网络新技术新运用新平台的迅猛发展,信息传播和获取越来越快捷,谁的传播手段先进、传播能力强大,谁的思想理念和价值观念就能广为流传,谁就能在掌握话语权上占据主动。这几年,我们积极应对传播形态、传播格局深刻变革带来的挑战,统筹推进国内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不断创新传播手段、开辟传播平台、拓展传播渠道,基本形成了多层次、立体化的现代传播体系。尤其是,我们大力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把发挥传统媒体内容优势和新兴媒体传播优势紧密结合起来,努力实现优势互补、此长彼长,我国媒体传播能力得到了大幅提升,为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赢得了战略主动。要认真总结近年来创造的新鲜经验,坚持以推进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深度融合为重点,深入推动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努力实现我国整体传播力量的跨越式发展。媒体融合发展,关键是融为一体、合而为一。要坚持正确舆论导向,进一步创新工作理念思路,深化媒体内部体制机制改革,拓宽传播平台载体,强化人才支撑和政策保障,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尽快从相“加”迈向相“融”,打造一批形态多样、手段先进、竞争力强的新型主流媒体和新型媒体集团,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六、切实加强网络建设和治理
互联网是意识形态工作的主阵地、最前沿。现在,意识形态领域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往往因网而生、因网而增,许多错误思潮也都以网络为温床生成发酵。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必须把互联网建设管理运用作为重中之重,切实过好互联网这一关。要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做大做强网上正面宣传,改进创新网上正面引导,广泛开展网络公益活动,最大限度地激发网络空间正能量,使积极健康的内容多起来、向上向善的氛围浓起来。要走好网上群众路线,善于通过网络了解民情民意,主动回应网民关切,解疑释惑、凝聚共识,更好构筑网上网下同心圆。应当认识到,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网络空间天朗气清、生态良好,符合人民利益;网络空间乌烟瘴气、生态恶化,不符合人民利益。要本着对社会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态度,坚持正能量是总要求、管得住是硬道理,依法依规加强网络空间治理。要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调动各方面力量,发挥各方面积极性,形成网络治理的强大合力,特别要把强化互联网企业主体责任和管理部门监管责任结合起来,分清责任边界,确保责任落地,走出一条齐抓共管、良性互动的新路。要坚持把党管媒体原则贯彻到新媒体领域,所有从事新闻信息服务、具有媒体属性和舆论动员功能的传播平台都要纳入管理范围,所有新闻信息服务和相关业务从业人员都要实行准入管理,统一导向、统一标准、统一尺度,推动形成清朗的网络空间。
七、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
建立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是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领导的重大举措。必须坚持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党管媒体,切实抓好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决不能让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旁落。意识形态工作本质上是政治工作,要旗帜鲜明讲政治,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断提高政治觉悟和政治能力,不断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善于从政治上观察和处理问题。要增强责任担当,旗帜鲜明支持正确思想言论,旗帜鲜明反对和抵制各种错误观点,敢抓敢管,敢于亮剑,当“战士”、不当“绅士”。阵地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基本依托,要加强阵地建设和管理,认真落实主管主办和属地管理原则,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使各类阵地始终成为传播先进思想文化的坚强阵地,决不给错误思想观点提供传播渠道。意识形态问题往往比较复杂,政治性、政策性很强,无论是分析研判还是应对处理,都需要很高的政治素养和专业能力。要注意区分政治原则问题、思想认识问题、学术观点问题,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既不能把小事说大、把一般的学术观点和思想认识问题政治化,也不能把大事说小、把政治原则问题当作一般学术观点和思想认识问题来对待。无论处理什么问题,都要坚持从实际出发、从大局出发,都要着眼于化解消极因素、调动积极因素,都要有利于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有利于促进改革发展稳定。
第三篇: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他强调必须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我们要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把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牢牢握在手中,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深入学习,正确认识意识形态工作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关系到全体党员的理想信仰,关系到党的执政基础,关系到全国人民奋斗的价值取向。因而,我们党要把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牢牢抓在手上,任何时候都不能掉以轻心。
一是“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是我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政治属性。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意识形态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必须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有什么样的意识形态,就会有什么样的文化发展方向和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带有鲜明的科学化、大众化和民族化特征,唯有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才能建设成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才能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和道德观念上把全体人民紧紧团结在一起,才能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造就精神合力。
二是“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是我党对一切工作领导的基本工作属性。十九大报告中,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有十四个“坚持”。第一个“坚持”即是: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可见,党的领导,在各项“坚持”中有统帅地位,意识形态工作概莫能外。因此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不仅旗帜鲜明地强调了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作用,也为继续有效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指明了方向,巩固了全党全社会思想上的团结统一。
三是“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是我党“四个自信”的根本体现。共产党人历来强调自信。恩格斯曾指出:“我们党有个很大的优点,就是有一个新的科学的世界观作为理论的基础。”毛泽东同志指出:“我们党从它一开始,就是一个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为基础的党,这是因为这个主义是全世界无产阶级的最正确最革命的科学思想的结晶。”总书记强调“牢牢掌握意识形态领导权”体现了坚定的政治信仰和意识形态的自信,这种自信正是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彰显,直接关系到我们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等重大政治方向问题。
四是“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体现了我党在意识形态领域赢得了战略上的主动。在平时的意识形态研究和工作中,我们经常看到“意识形态工作主导权”、“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等提法,此次十九大报告中,总书记直截了当地强调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意味深长。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全党上下以加强党的自身建设为引领,同各类社会思潮进行了全面的斗争,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工作机制得到进一步完善,社会网络舆情应对能力进一步增强,正能量、主旋律得到进一步彰显,这无疑印证了我们已在战略上赢得了主动。
厘清“四个关系”在社会结构日渐变化和社会利益不断分化的今天,国内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相互叠加,思想意识问题与社会现实问题相互交织。在此背景下,强化意识形态领导权应因势而谋,顺势而为,打好强化的组合拳,重点是妥善处理好以下“四个关系”。
一是正确处理中心工作和意识形态工作的关系。总书记指出:“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对这两方面工作的的定位,大家认识上都是清楚的,但如何在实践中正确把握这两项工作,在一些地方和部门就明显存在说起来清楚、做起来不清楚的现象。做好宣传思想工作,首先要解决好这个问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从根本上说,为最终意识形态工作取得好的成效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历史和实践反复证明,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由此可见,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有着决定作用的同时,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同样有反作用,我们要正确处理中心工作和意识形态工作这对关系,既要做好中心工作,为意识形态工作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又要切实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为中心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二是正确处理党性和人民性的关系。党性和人民性从来都是一致的,两者相统一的原则,澄清了人们在党性和人民性关系上的模糊认识,对于在新形势下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来自人民为了人民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因而,从本质上说,坚持党性就是坚持人民性,坚持人民性就是坚持党性,党性寓于人民性之中,没有脱离人民性的党性,也没有脱离党性的人民性。如果把党性和人民性割裂开来、对立起来、搞碎片化,在理论上是错误的,在实践上也是有害的。搞好意识形态工作,对此要认真加以廓清和纠正。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把握正确导向,把体现党的主张和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要把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变成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及时把人民群众创造的经验和面临的实际情况反映出来,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
三是正确处理建设性与斗争性的关系。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必须正确认识建设性和批判性的关系,即坚持正面宣传和舆论斗争的统一。这是由意识形态所固有的本性和功能决定的。意识形态作为上层建筑的一部分,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并为特定的经济基础和政治法律制度服务。正面宣传体现了意识形态的建设性,舆论斗争体现了意识形态的批判性,它们相互统一、不可分割。一方面,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是宣传思想工作必须遵循的重要方针。要着力提高正面宣传的质量和水平,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进一步创新话语体系和话语方式,不断改进形势宣传、成就宣传、典型宣传、主题宣传等,让群众爱听爱看、产生共鸣。另一方面,坚持正面宣传为主,决不意味着放弃舆论斗争。要增强底线思维和阵地意识,敢抓敢管,敢于亮剑,有理有利有节开展舆论斗争,在事关大是大非和政治原则问题上,增强主动性、掌握主动权、打好主动仗,帮助干部群众划清是非界限、澄清模糊认识。
四是正确处理一元化和多样性相统一的关系。在意识形态工作目标任务上,必须统筹好“一”与“多”的关系。所谓“一”,即马克思主义的一元化指导;所谓“多”,就是多样化价值。否定或者削弱马克思主义的一元化指导,意识形态工作就会迷失方向、走入歧途;不承认多样化价值,意识形态工作将会丧失活力、走向僵化。意识形态的一元化和多样性是辩证统一的,正因为存在着意识形态的多样性才要求我们必须坚持指导思想一元化不动摇的基本原则,在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感召力和引导力,使整个民族心往一块儿想,劲往一处使。当前,国际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日趋激烈,国内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相互叠加,不同群体的利益诉求、价值观念呈现多元多样化倾向。当代中国意识形态的一元主导地位与多样性并存的基本特征,要求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时刻研判关注意识形态领域的变化与动向,也进一步要求我们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把中国特色的共同理想同爱国主义民族精神、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与优秀的传统文化结合起来,牢牢掌握意识形态的领导权,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形成既有“一枝独秀”又有“春色满园”的生动景象。
加强领导,严格贯彻“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就是要求我们必须认真贯彻中央的决策部署,准确学习把握意识形态工作规律,切实增强党委(党组)和领导干部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结合实际,找准关键,在加强和改进意识形态工作方面有更大的担当和作为。
一是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将意识形态工作“扛在肩上”。要充分认识意识形态工作的极端重要性,进一步强化领导干部的责任意识,不断增强落实主体责任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通过党组织书记交流会、中心组学习会等形式,及时传达学习中央和省市区委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有关要求,进一步明确意识形态工作党委(党组)主体责任、一把手第一责任、分管领导直接责任和班子成员一岗双责,切实当好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者、组织者、执行者和推动者。要切实加强对意识形态领域工作的统筹指导,把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作为重点指标纳入对各级党委班子的党建工作考核,建立健全意识形态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分析研判通报等一系列机制,真正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宣传部门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分工负责,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二是突出重点、攻克难点,将意识形态工作“抓在手中”。要加强理论武装,突出思想理论“第一建设”,将意识形态工作纳入各级党委(党组)中心组、基层党校等学习培训的重要内容,切实推进理论宣传教育大众化,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深入人心。要深化核心价值“第一引领”,把核心价值观建设作为意识形态强基固本的战略工程来抓,突出宣传教育,深化实践养成,推进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要提升主流媒体“第一影响”,坚持党管媒体原则,用好管好党报党刊党台党网,统筹内宣外宣一体推进,注重网上网下有效对接,以正面主流舆论强势引领和助推经济社会发展,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要抢占网上舆论“第一阵地”,坚持正能量是总要求、管得住是硬道理,积极营造文明理性的清朗网络空间。要强化文化市场“第一安全”,加强基层文化市场的整治监管,确保文化市场安全有序。
三是强化支撑、完善保障,将意识形态工作“落到实处”。要把队伍建设摆在重要位置,深化思想政治建设和作风建设,不断提升队伍整体素质。坚持实绩导向,选优配强各级宣传思想文化部门和单位领导班子,选拔敢抓敢管、善于做意识形态工作的优秀干部担任重要领导职务。在硬件设施、资源配置、工作经费等方面,要加大投入力度,建立健全常态化投入机制,为意识形态工作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杨长海 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委常委、宣传部长)
第四篇:中心组学习发言稿: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中心组学习发言稿: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这一重大任务,并作出了一系列战略部署。这充分体现了我们党领导意识形态工作长期积累的宝贵经验,深刻反映了我们党对意识形态工作规律的认识和把握达到一个新的境界。
一、充分认识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的重大意义
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这是关于经济建设和意识形态工作两者关系的基本定位。这一辩证认识,坚持了历史唯物论和辩证法的有机统一,凝结了党结合中国实际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丰富经验,体现了党在政治上和理论上的高度成熟。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意识是存在的反映。一方面,建立在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无疑要依存并服务于经济建设,为它提供有力保障。但另一方面,意识形态又具有相对独立性,对社会存在会产生巨大的反作用。错误思想理论一旦被居心叵测的人操控、形成声势,会导致严重后果。在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以及“颜色革命” 中,意识形态在推翻国家政权、改变社会制度方面,也成为推波助澜的重要力量。正因为如此,我们党坚持按客观规律办事,高度重视并积极开展意识形态工作,以推动现实运动向前发展。这成为党领导革命、建设、改革的一条重要成功经验。
二、准确把握意识形态发展趋势
全面、准确把握客观条件及发展趋势,抓住主要矛盾,作出科学预见,是掌握工作主动权的基本前提。制定战略,要围绕大局展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是当前党和国家工作的大局,是考虑所有重大问题的基本出发点。意识形态领域的各项工作,也都必须自觉服从大局、坚决维护大局,围绕这个大局来展开。
我们要深刻认识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各支部要从全局和战略高度,深刻认识意识形态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担负起政治责任,不折不扣地把意识形态工作的任务要求落到实处。要按照分级负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旗帜鲜明地站在意识形态工作第一线,带头抓、带头管,带头批评错误观点和错误倾向。要把意识形态工作作为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纳入党建工作,与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工作紧密结合。
三、总结经验创新工作方法
意识形态工作成功与否,最终要看实际效果。理论的意义在于它能够指导行动。把理论方针落实到客观实际中去的关键环节,就是正确的工作方法。
党的宣传思想工作在长期实践中积累的丰富经验,()比如坚持实事求是,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反对形式主义、教条主义的大话、空话等,我们要认真总结、长期坚持,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总结经验的同时,也要勇于创新,运用新办法新思路,解决新问题。
在工作中,我们要强化和落实领导责任,不能专事表面功夫,条块分割、各管一段。要真正参与进去、深入进去,主动发现问题,重视苗头性、倾向性问题,防患于未然;针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区分不同矛盾的性质,要着眼于团结和争取大多数。要在坚持过去行之有效的好方法的同时,不断探索新的方法,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守组织纪律和宣传纪律。把广泛的宣传教育活动与解决个别性、群体性的思想认识问题紧密结合起来,把做好政治理论的宣传教育与加强法制宣传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充分运用个别谈心、耐心疏导、平等交流、民主讨论等方法,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使意识形态的宣传教育工作做到入情入理、潜移默化。要适应现代传播方式发展的新趋势,充分运用“互联网+”、手机微信等新兴媒体,分清主流支流,辨析思想文化领域的突出问题,充分运用党小组会议、五事联动、微党课与党小组微信群、党建专栏等载体深入开展网络意识形态服务工作。
四、积极应对意识形态领域出现的问题
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进一步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把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牢牢掌握在手中,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把握战略主动,占领意识形态领域制高点,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的重要保证。
第五篇:2021年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思考:如何牢牢掌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2021年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思考:如何牢牢掌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同时强调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强调要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贯彻到各门课程当中。网络的普遍使用使鱼龙混杂的信息涌入学生的视野,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甚至产生不可想象的后果。所以牢牢掌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对当今各大高校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牢牢掌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的必要性
(一)意识形态关乎旗帜、关乎道路、关乎国家的政治安全
意识形态作为人的感官思想,容易被外界迷惑。历史证明,只有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中国革命才能够取得成功。十月革命之前,中国一批有志之士进行了艰辛的探索,但最终还是以失败告终。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结合中国实际,带领中国革命一步步走向成功。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让人们的意识形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意识形态工作对于我们国家而言至关重要。它关乎中国共产党经过不断探索取得的政权能不能够长期执政,能不能够带领中国人民走向向往的生活,能不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梦想。同时,一个国家政权崩溃往往是从思想方面开始的,意识形态方面受到影响,其他方面也会受到影响,有可能还会更为严重。所以,我们党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坚决不动摇,为实现伟大复兴的目标而奋斗。
(二)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内在要求
从古至今,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一直都没有放弃对于中国的打压,甚至把意识形态作为颠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工具。美国中央情报区在打压中国的十条当中有几条专门针对的就是青年的意识形态问题,例如:向中国青年传输阻碍社会主义发展的思想,吸毒放毒、恐怖主义、唯利是图等,让中国青年走向堕落。这无不是把青年引向深渊,这也使高校大学生的意识形态受到影响。物质引诱、思想引导等都是他们诱导青年的伎俩。青年作为中国的希望,年轻的一代,毁灭了他们就相当于毁灭了中国的未来,也达到他们打压中国的目的。另外在2020年突如其来的疫情期间,西方国家也丝毫没有放过打压中国的机会,疫情到底从哪产生还没有定论,只因为中国最早重视疫情并做好及时防控,情况得到了很好的控制,而其他国家在随后也出现了疫情,他们就把矛头指向了中国,让中国对他们做出赔偿。表面上他们让中国赔偿,实际上还是美国意识形态的指引,是想借机打压中国。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从来没有放弃对我国意识形态的渗透,甚至把高校作为渗透的主阵地。高校在意识形态方面出现的危险,要求加强高校党的意识形态方面建设,牢牢掌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保证高校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沿着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三)抵御西方文化价值观渗透的迫切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一带一路的提出,我国与世界各国联系密切,逐渐成为一个整体,中国日益走在世界的前列,在国际中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也意味着在文化领域,西方文化在我国存在着逐渐渗透的现象。高校大学生目前受信息化的影响接触到的信息纷繁复杂,西方文化价值观通过电视、网络等媒介渗透到各大高校,韩剧和美剧中的“英雄主义”“追星文化”“普世价值”等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当代大学生,致使部分大学生崇尚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不考虑家庭承受能力;追求名牌,用金钱衡量事情的价值;甚至有的学生为了金钱放弃自己的学业,在恋爱、婚姻观念也是金钱至上。这对于学生未来发展产生了很多不利的影响,也不利于学校的发展。在面临西方文化价值观入侵及其严重的情况下,牢牢掌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显得尤为重要。
二、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存在的问题
党的十九大以来,我们党越来越重视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也越来越重视意识形态方面的工作。高校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主阵地,我们要看到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意识形态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程度不够
意识形态工作对于高校来说是极其重要的。为了高校持续而稳定的发展,必须牢牢掌握党对高校的领导也就是党在高校的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当今社会,一部分高校对于意识形态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程度不够,认为意识形态对于高校来说并不重要,各级党组织布置的相关任务以应付为重,在意识形态方面干不出业绩,做不出成果,强调把更多的关注点放在教学和科研上面,意识形态和思想方面只追求不出大事就行。部分高校师生对意识形态工作还存在抵触情绪,认为是小题大做,浪费时间,为他们增加任务,对意识形态概念、范畴存在模糊不清的现象,心中对此存在抱怨。在意识形态工作方面出现问题之后,往往又会手足无措,没有应对的预案,处在非常被动的局面。
(二)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强度不够
高校课程有公共课和专业课之分,学生为了自身以后的发展,更多时间投入到专业课的学习当中,大多数专业课教师只进行专业课程的教授,缺乏意识形态的培养,把培养任务更多地放在思政课程当中。但是由于思政课教师教学任务繁重,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完成教学任务,可能部分教师只是单单进行知识内容传授,没有过多进行实践和谈论,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课程思政及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协同推进的目标并未实现,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进行的强度不够,不能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教师队伍建设保障力度不够
高校教师承担着立德树人的责任,在教育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师队伍建设直接影响到高校未来的发展道路。因为教学任务和学生招生人数变化的安排,各大高校教师人数比例并没有达到高校的要求,部分高校相差极大,教师承担的教学任务十分繁重,没有时间和精力为学生进行意识形态方面的培养。还有部分高校教师的思想意识形态受西方国家文化价值观的影响存在偏差,甚至对意识形态工作不认可,持反对意见。另外由于课程任务的需要,每年需要一批新进教师承担教学工作,但是这些新教师从“校园”到校园,从来没有登上过讲台,缺乏授课和育人经验。这些原因会使教师在上课过程中为学生传播一些虚幻缥缈、似有似无的反面信息,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还不够,从而会受到影响。只有保障教师队伍建设,才能更有利于学生意识形态工作的培养。
(四)配套设施完善程度不够
环境对于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目前高校在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建设方面还存在配套设施完善程度不够的问题。教师队伍水平参差不齐、教学管理配套设施不够等。另外高校每年举办的活动很多,但是关于意识形态工作方面的却并不尽人意,弘扬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活动也不多,对于学生的影响没有达到预期效果。这就需要高校不断壮大教师队伍,组织教师参与各种培训,既要提升教师的专业技术能力,又要注重教师意识形态工作。同时学校相关部门要尽可能多的组织各种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活动,要让学生听得懂同时又能增强党性修养,为我们国家发展提供更多有用人才。
三、牢牢掌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的路径探索
加强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对高校来说迫在眉睫,只有牢牢掌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防范化解意识形态方面出现的重大风险,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更好地实现高校长期稳定的发展,为我国成为文化强国奠定基础。
(一)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
牢牢掌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让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以高校五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依托,融入其他课程当中,真正实现课程思政,把立德树人的目标贯穿于教学过程当中。在各门课程中都加强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更能实现高校的育人目标。
(二)加强高校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正确引导
话语权即说话权和控制舆论的能力。加强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一方面要抓好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依托的线下话语权,另一方面要抓好网络舆论引导权。
1.抓好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依托的线下话语权
部分高校都把思想政治教育看作思政课教师的责任和义务。虽然思政课教师主要是传播正确的思想,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但是由于思政课在很多高校都是作为公共课而存在,甚至没有相关专业,学生对于课程不重视,上课玩手机、考试及格就万事大吉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所以作为高校来说,每门课程都要融入教书育人的内容,让学生意识形态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作为思政课教师更应该自身重视起来,通过改变教学方式来提高听课率和学生抬头率,例如,可以给学生更多的展示机会,结合当前热点问题让学生分析存在的问题,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加强高校意识形态话语权。另外,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文化,都有自己的校训、奋斗精神,这些校训、奋斗精神都是从长期实践当中总结出来的,是一个学校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应该看到校园文化的闪光点,发挥育人作用,对于意识形态培养也起着积极作用。加大这些文化的宣传力度,让标语分布在学校的每一个地方,学生在耳濡目染的影响下会形成好的意识形态。
2.抓好网络舆论引导权
第三次科技革命影响了世界,同时对高校来说也有非常大的影响力。目前,5G手机、5G网络不断推行,标志着我们国家的信息化程度在不断加深,方便了我们的生活,提高了我们的工作效率,但是也存在弊端。越来越多的人沉迷手机无法自拔,甚至已经达到一天没有手机和网络就感觉活不下去的地步。网络信息的纷繁复杂也在影响着我们当代大学生,学生对于那些虚假、误导信息缺乏理性的判断,甚至对这些内容反而更感兴趣。金钱主义、享乐主义等这些无不把他们拉入深渊。在网络上曾经还出现过“我宁愿坐在宝马车上哭,也不愿坐在自行车上笑”的话语,这都反映了当今社会还存在错误的意识形态思潮,在高校中这些错误思潮也在不断蔓延。高校作为育人的场所,培养学生吸收积极健康的文化义不容辞,所以我们要加强高校网络内容建设,分析网络话语背后的问题,抓好网络舆论引导权,加强正确的舆论引导,营造一个向上向善的高校网络文化空间。
(三)加强配套设施和教师队伍建设
作为高校,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加强配套设施建设,完善学校意识形态相关规章制度,建立报刊、宣传栏,增加活动中心,为意识形态宣传工作提供条件。让意识形态工作宣传实实在在的进校园。教师是加强学生树立良好意识形态的主力军,教师队伍建设情况直接影响到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能否实现好和落实好。按照国家要求相关比例增加辅导员和教师人数,增设意识形态工作宣传人员,增加意识形态专项经费,鼓励教师进行意识形态方面相关科研和实践,定期开展意识形态方面讲座和培训。通过各种途径,提升教师在意识形态方面的素质和落实能力。
(四)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
意识形态工作要落实到人,谁主管谁主办,树立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坚持主流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科学判断意识形态工作方面可能存在的风险,提前做好防范措施,保证高校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不断前进。高校可以形成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小组,安排专门的督查部门进行监督,把意识形态工作与高校思想政治、党建廉政建设工作、述职工作等相结合,真正把工作落实到实处。校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部门统一管理,各院部互相监督、共同执行,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
总之,掌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是党在十九大提出的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的一项重要任务,同时也是高校目前面临的十分紧迫的任务。这个任务不是靠一个人、一个部门就可以完成,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需要高校所有人的共同努力,是每一个人责无旁贷的责任。只有牢牢掌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才能为国家提供更多优秀有用的人才,才能更好地实现我们的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