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形势下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的紧迫性及对策研究
新形势下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的紧迫性及对策研究 政党意识形态是政党对自然界和社会的总体反映和根本判断,是关于政治、法律、哲学、道德、宗教、艺术等的思想体系,是政党政治观点和政治信仰的表达方式。意识形态是一个政党形成和存在的“黏合剂”,是政党获得民众价值认同的根本所在,是政党执政的重要工具。意识形态在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于执政党的执政理念和执政方式的确立起着根本指向作用。相对于一般政党,执政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发挥着核心作用。意识形态作为执政党用来吸引民众、整合民众力量的重要工具,在维护其执政地位、获得民众长期支持方面发挥着不了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意识形态对于执政党的作用更为突出,地位更为重要。意识形态建设是世界各国执政党面临的普遍课题,也是中国共产党面临的一个重难点问题。
中国共产党的意识形态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为核心,涵盖了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以及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民族精神等丰富内容,由哲学、政治、经济、法律、道德、艺术等众多领域的先进思想组成。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全球化时代向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客观要求,对于马克思主义政党而言,意识形态建设是执政能力的重要内容,是执政能力建设的应有之义。首先,不断提高党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执政能力是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重要内容。党在意识形态上的先进性是党的先进性的重要体现,只有用科学的意识形态武装起来的政党才能保持其先进性。第二,不断提高党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执政能力是提升执政合法性的现实诉求。中国共产党必须通过意识形态建设使民众对自己倡导的价值观念和政治目标予以认同,巩固合法性的理论和思想基础,从而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第三,不断提高党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执政能力是扩大执政基础的重要保障。对于中国共产党而言,加强意识形态建设,开展高效的意识形态工作,发挥意识形态的稳定器作用,有利于把执政党的意识形态上升为全社会共有的价值观念,从而为社会群体成员所认同、认可和接受,把不同社会群体利益整合为统一的有机整体,有利于扩大党的执政基础。第四,不断提高党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执政能力是增强执政效能的重要途径。通过发挥意识形态的思想先导作用,增强党的意识形态是影响力、凝聚力,可以动员和引导民众为了共同的理想和目标而团结奋斗;可以使民众在为共同利益而奋斗的过程中产生归属感和成就感,坚定共同信仰和信念,形成前进合力,从而降低执政成本,提高执政的效率和能力。
当前,全球化深入发展,国际国内形式发生了新的变化,为实现党的十七大描绘的新的时代条件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伟蓝图,要求进一步从意识形态建设上研究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中国共产党能否正确应对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的新机遇和新挑战,关键在于我们党能否始终保持自身意识形态的先进性。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了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大战略任务,为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党的意识形态建设提供了更加科学有力的指导。保持意识形态的先进性,根本途径在于创新,创新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只有通过不断创新,才能保持意识形态的先进性,才能提升党的领导权威和执政合法性,从而为我们构建和谐社会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奠定最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提供最强大的精神动力。因此,推进意识形态创新,是当前我们党在意识形态建设方面最为重要和最为紧迫的任务。
1、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的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牢牢掌握领导意识形态的主动权。要实现意识形态建设的创新,首先要保证坚持和掌握好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权。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就指出:“意识形态领域是和平演变和反对和平演变斗争的重要领域。„„各级党委要重视意识形态工作,加强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各部门的领导权。”坚持对意识形态的领导权不仅关系到意识形态建设的方向,而且直接关系到我们党执政地位的巩固。实现意识形态创新,前提在于党始终掌握对意识形态领导的主动权。只有牢固掌握这种主动权,才能使意识形态始终保持科学性、先进性和群众性的内在统一,更好地发挥意识形态的导向、凝聚和整合功能。要实现牢固掌握意识形态主动权,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历史使命,关键在于加强对党员尤其是领导干部的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培养有较高马克思主义素质和坚定共产主义信仰的党员队伍。要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提高全党思想政治水平。
2、实现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建设的思维创新。首先,坚定不移继续解放思想。在当前机遇前所未有、挑战前所未有的新形势下,我们需要坚定不移地继续坚持解放思想,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而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原则,在改革开放实践中发展和完善我们党的意识形态。其次,转变掌握意识形态的思维方式。对于中国共产党而言,“掌握思想领导是掌握一切领导的第一位”。加强党对意识形态的掌控,在新时期有着更为深刻的意义。全球化背景下,我们党要转变意识形态掌控的思维方式,在政治态度、基本立场和战略全局上坚持党对意识形态的的绝对领导和控制权,而在人们日常生活和国际交往过程中,坚持有所不为,以退求进,做到“此处无声胜有声”。
3、推动中国共产党执政意识形态的传播机制创新。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建设主要包括理论创新和宣传灌输两方面。意识形态建设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提高意识形态传播的有效性,使意识形态深入人心。意识形态对党员有着根本性的要求,党员必须有坚定的信仰。但意识形态要更好地发挥教条、凝聚、激励功能,就必须被广大人民所接受和掌握。首先,创新意识形态传播的方式。民众对于意识形态宣传和现实之间的较大差距只能产生表面认同而非心理认同,甚至还会有一定的排斥感,这就要求传播方式不能采取过去那种强制性灌输方式。意识形态内容要来源于生活,立足于实践,不能脱离人们的现实生活,宣传要采取引导、疏导的方式。意识形态应该把人民群众丰富多彩、日新月异的生活实践当做思想的源泉,坚持做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克服意识形态宣传公式化、概念化、抽象化、说教式的弊端,要贴近人民群众的实际生活,反映生活实情和本质。其次,创新意识形态传播的载体。互联网已经成为各种思想观念传播和意识形态争夺的主阵地。党要创新意识形态传播的载体,开拓意识形态工作的新空间,必须占领互联网这个新阵地和传播的制高点。我们党必须高度重视网络资源的开发利用,重点扶持党报党刊、电台电视台、新闻媒体等各大网站,不断提高主流媒体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大力加强网上评论员队伍建设,积极发展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网络文化生活,坚持党的领导与依法管理相结合,进一步加强对互联网的监督,真正建立起一个覆盖范围广、影响力强大的马克思主义网络传播阵地。
4、深化对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意识形态发展规律的研究。第一,保持意识形态的科学
性。意识形态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但意识形态要发挥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还是依赖于它的科学性。要建立和完善意识形态管理的科学体制。意识形态管理要以法治为基础,按法治化要求推进意识形态工作,保持稳定的工作机制,保证意识形态建设的顺利进行。意识形态建设和创新涉及多学科、多领域,意识形态要广泛吸收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的最新成果,科学解释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第二,保持意识形态的包容性。在阶层分化和社会意识日益多样化的历史条件下,党的意识形态要被尽可能多的社会成员认同和接受,就要求意识形态有较强的包容性。保持意识形态的包容性,当前关键是要处理好一元化的主流意识形态与多样化的社会意识之间的关系。意识形态在发挥自身的导向作用时,要以尊重多样性而不是排斥多样性为前提,要以海纳百川的包容心态,在承认和尊重各种群体利益合理性需求的基础上,使自己的意识形态产生一种普遍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对各种思想作出合理科学的引导。第三,保持意识形态的开放性。党的意识形态只有保持开放性,主动、持久地融入到世界先进文化行列中去,全方位借鉴和吸收世界上一切先进思想和优秀成果,才能为我们党意识形态建设搭建世界性的宽阔视野和交流平台,在世界各种意识形态相互作用于融合的世界舞台上展示出自己的强大生命力,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持久的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
第二篇:加强党对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途径研究[推荐]
加强党对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途径研究
摘 要: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高校意识形态领域呈现出思想观念多样化、网络影响扩大化、西方影响深入化等趋势,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我们必须通过提高高校党委的驾驭能力、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综合运用互联网阵地等途径加强党对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牢牢掌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动权。
关键词:高校 意识形态 领导权
高校是人才、知识的重要集聚地,是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阵地。高校的教学、科研、管理等各项工作与意识形态息息相关。意识形态决定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的发展方向,关系着高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加强党对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研究刻不容缓。
一、高校意识形态面临的挑战
(一)社会发展变革快速化,思想观念呈现多样化
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高校进入迅速扩张扩招期,高校的办学思路、管理模式、利益格局等方面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加之外部社会多重因素的影响,高校师生的思想发生了重大变化。从教师群体来看,“70后”、“80后”中青年教师在高校教师队伍中所占比例不断提高,通过查阅教育部网站文献资料数据统计年鉴可知,40岁以下的高校中青年教师在整个高校教师队伍中所占比例超过55%。[1]他们的成长环境、价值追求、思想观念与老一辈有着巨大差别,他们崇尚独立,追求自由,倾向于务实的、功利性的个体理性主义者,与老一辈那种无私奉献型的集体本位主义者有着巨大差别。同时,中青年教师成长于改革开放的新时代,其思想具有明显的时代性,外部大千世界的各种变化、变革,负面的或正面的,必然折射到教师的头脑之中,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必然会传递影响到学生身上。从学生群体看,中国的改革开放使高校快速发展、高速扩张,使更多的年轻人有机会进入高等学校学习,但社会发展过程中随之出现的不均衡、不公平问题也日益凸显,各种社会失范现象投射到大学生生活中,如社会中出现的“高富帅”、“白富美”与所谓“ ?潘俊泵堑姆床疃员龋?“读书无用论”、“读书致贫论”,最难就业季等社会问题的出现,都在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在某种程度上弱化了社会主义所提倡的“共同富裕、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人自由全面发展”等价值追求,对高校的意识形态工作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二)舆情影响网络化,引导控制难度增大
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和不断普及,彻底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交流方式、娱乐方式,对高校师生的学习生活产生了深层次、全面性的影响。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计报告》显示,2015年新网民最主要的上网设备是手机,使用率为71.5%,2015年新增加的网民群体中,低龄(19岁以下)、学生群体的占比分别为46.1%、46.4%。[2]据2016年5月阿里研究院发布的《品质生活指南――互联网高端消费橙皮书》最新数据显示,80、90后已成高端网购主力。[3]
网络像一把双刃剑,在给我们带来生活学习便利的同时,也对高校意识形态领域提出巨大的挑战。一方面,大学生对网络的依赖性较高,大学校园内处处可见“低头族”和“手指一族”,网络生活占据了他们生活的大部分时间,他们乐于通过微博、微信、qq等方式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人人都成为新闻发布人,使我们无法从信息源头上进行有效控制;另一方面,网络提供的海量信息,鱼龙混杂,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真假难辨,大学生处于学习知识、增长阅历、初步接触社会的时期,对一些思想观念、社会思潮、价值形态辨别不清,难以进行正确的取舍,加之现代网络传输高度发达,通过文字、视频、语音等方式传播信息极快,如果控制引导失当,会对大学生的思想产生负面影响,产生严重后果。
(三)西方影响深入化,主流意识形态受到冲击
高校是知识分子荟萃之地,也是各种思潮相互激荡交锋之地。西方对高校的影响逐步扩大化,呈现出由点到面的趋势,从影响青年人的生活方式到影响思想价值观念,不断深化。就青年学生群体来说,他们一般缺乏??立的辨别能力,对西方的生活方式过度迷恋,使中国的主流生活方式受到冲击。如盲目崇拜西方的各种节日,对中国传统节日置若罔闻;过度追求西方饮食文化,对以肯德基、麦当劳为代表的西方餐饮方式过度依赖,对中国传统的饮食不适应;把阿迪达斯、nike等西方服装品牌看作品质、品牌的代言,以轻蔑的眼光看待国产服装品牌;对以好莱坞影片为代表的西方影视过度青睐,对中国出产的影视节目不感兴趣等。部分大学生在盲目追求西方生活方式的同时,对西方的思想价值观念产生了极高的认同感,追求资产阶级的自由、民主、人权、宪政,主张在文化甚至意识形态上与西方接轨,刻意混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与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性质,否定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作用,使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受到严重冲击。
二、加强党对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的途径
(一)总揽全局,全面提高党委对意识形态的驾驭能力
高校党委在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大学中居于领导核心作用,高校党委身处意识形态建设的第一线,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在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中指出:“党委书记、校长要旗帜鲜明地站在意识形态工作第一线”。作为高校领导的政治核心,高校党委在加强意识形态工作方面的作用显而易见,我们要全面提高高校党委的综合驾驭能力。
高校党委必须充分认识到加强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掌握思想领导是掌握一切领导的第一位”,抓实领导班子的思想政治建设,把意识形态建设摆在重要位置。端正对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认识,增强传播先进思想的能力,肩负起意识形态建设的神圣使命,把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为学习和研究的核心;加强对各种社会思潮、思想的研判能力,大力弘扬宣传体现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的各种思想,坚决抵制各种错误思潮对高校的侵袭。
(二)注重实效,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
要不断优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师资队伍。韩愈在《师说》一文中曾经指出,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高校要筛选一批“科班出身,政治意识高,专业能力强”的教师担任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工作。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高尚的道德情操,思想政治课老师不仅是学生专业知识上的老师,更应该是其知心朋友、人格导师;高校必须重视思政课的建设,将其纳入学校建设发展的整体规划,进行相关配套建设,如设立专项资金,组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集体备课、集体培训、参加挂职锻炼等活动,从人力、财力、物力上给予大力支持。
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方法。思政课要改变传统理论灌输和刻板说教的上课方式,积极与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相结合,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点与学习动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注意语言的转换,改变传统那种列纲举目、要求学生死记硬背教学模式,克服教条主义的话语,转而采用现代流行、学生乐于接受的语言把深奥复杂的内容展现出来;要充分借力现代网络技术,深刻把握学生善用、乐于运用网络的特点和优势,通过新型媒体把知识通过不同形式传授给学生,如采用qq、微信、微博等形式开展专题讨论、作业布置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兴趣。
(三)紧随潮流,综合运用网络抢占舆论宣传阵地
网络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日益凸显,“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我们要充分认识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的社会影响力”。[4]网络对高校的意识形态建设提出了巨大的挑战,我们要综合运用网络,主动建设、主动学习、主动参与,利用网络打赢意识形态建设这场战争,抢占舆论的先机。
我们要建立严密的网络舆情监测机制。高校教师特别是“两课”教师在不断提高自身马克思主义水平的同时,不断学习日新月异的网络技术,对一些前沿网络通讯技术要做到熟悉、活用,要不断研究网络舆论传播的规律,了解大学生获取信息和表达思想诉求的方式,定期与学生展开网络交流,查看学生的留言、QQ空间、微博、微信等,发现有过激、与主流意识形态相背离、价值取向存在问题的言论,及时与学生联系,进行适当引导,使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价值取向,建立理性的网络行为;高校应设舆情研判机构,定期对舆情进行收集分析,同时在班级内部建立信息员制度,如选择班级内擅长爱好网络信息技术的同学兼任信息员,定期关注班级同学的网络动态,发现问题第一时间上报学校,以便作出及时处理。
总之,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任重而道远,把握党对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是此项工作的首要任务,这既是党中央以及各级党组织的工作,也是当前高校应承担的任务。因此,高校党委要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提高引导能力,壮大主流思想舆论,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x核心价值观,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主导权,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事业不断前进。
参考文献
[1]http://?cre=techpagepc&mod=f&loc=5&r=9&doct=0&rfunc=88.[4]刘延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大学生[N].中国教育报.2008年7月11日,第1版.[5]胡锦涛.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7页.注释
[1]http://?cre=techpagepc&mod=f&loc=5&r=9&doct=0&rfunc=88.[4]胡锦涛:《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7页.作者简介
王志飞,男,1987年生,山东临沂人,研究生学历,硕士毕业于北方工业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 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现工作于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 闫凡珍,女,1988年生,本科学历,毕业于吉林师范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现工作于山东省莒南县道口镇初级中学。
课题项目
本课题为中共青岛市委组织部、青岛市党的建设研究会重点调研课题调研报告的一部分,并荣获一等奖。
第三篇: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 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蔡勇春 总书记所作的党的十九大报告着眼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立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明确提出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这一重大任务,并作出一系列战略部署。这充分体现了我们党领导意识形态工作长期积累的宝贵经验,深刻反映了我们党对意识形态工作规律的认识和把握达到一个新的境界。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进一步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把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牢牢掌握在手中,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一、充分认识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的重大意义
意识形态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对一个政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反复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关乎旗帜、关乎道路、关乎国家政治安全,一刻也不能放松和削弱意识形态工作。总书记就意识形态领域的方向性、根本性、全局性重大问题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和重大部署,指导和推动意识形态工作开创了崭新局面。主旋律更加响亮,正能量更加强劲,文化自信得到彰显,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更加鲜明,全党全社会思想上的团结统一更加巩固。在充分看到意识形态工作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也要清醒认识到意识形态领域问题的长期性、复杂性,认识到意识形态领域依然并不平静,各种较量和斗争依然尖锐复杂。特别要认识到,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下,意识形态工作的社会环境和现实条件发生了深刻变化,马克思主义一元化指导思想面临多样化社会思潮的挑战日益凸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面临市场逐利性的挑战日益凸显,传统的宣传管理方式面临迅猛发展的新媒体的挑战日益凸显,我国在走近世界舞台中央过程中面临各种敌对势力的遏制和渗透的挑战日益凸显。在这样的情况下,只有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才能更好巩固和发展主流意识形态,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坚定干部群众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增强党、国家和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力量。
二、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旗帜和灵魂。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必须毫不动摇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发展马克思主义。长期以来,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我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要求,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一系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重大成果,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提供了行动指南,也有力巩固和发展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紧紧围绕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进行艰辛理论探索,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境界,开辟了治国理政、管党治党新境界。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要使党和人民事业不停顿,首先在理论上不能停顿。在新的征程上,我们要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必须继续保持和发扬马克思主义政党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不断总结经验、认识规律,不断作出新概括、创造新成果。要以更加宽阔的眼界审视马克思主义在当代发展的现实基础和实践需要,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坚持问题导向,聆听时代声音,深入推动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发展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更加鲜明的时代特色、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使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展现出更强大、更有说服力的真理力量。
三、坚持不懈加强理论武装
加强理论武装是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首要任务,也是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的关键所在。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理论武装,坚持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跟进一步,不断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推动形成步调一致向前进的强大力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加强理论武装,最重要的任务、第一位的要求,就是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要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引导人们深刻领会这一思想的时代背景、科学体系、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实践要求、历史地位,深刻领会这一思想贯穿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深刻领会蕴含其中的坚定信仰信念、鲜明人民立场、强烈历史担当、求真务实作风、勇于创新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发挥好党委(党组)理论中心组的作用,发挥好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的作用,推动各级领导干部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做到学而信、学而用、学而行,以带动广大干部群众的学习贯彻。理论研究越深入,对科学理论的认识越深刻,掌握理论、运用理论才会越自觉。要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继续打造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马克思主义学院、报刊网络理论宣传等理论工作平台,发挥好国家社科基金的引导作用,加大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力度,不断推出有深度、有说服力的研究成果,帮助人们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更加自觉地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四、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水平,是一个民族思维能力、精神品格、文明素质的重要反映,是一个国家价值观念和思想文化影响力的重要体现。巩固壮大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离不开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哲学社会科学工作摆在重要位置,总书记主持召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党中央专门印发《关于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推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站到了时代的高起点上。要紧紧围绕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和研究导向,坚持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坚持体现继承性民族性、原创性时代性、系统性专业性,繁荣中国学术,发展中国理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要旗帜鲜明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解决好真懂真信真用的问题,确保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始终沿着正确方向繁荣发展。要坚持以研究我国改革发展稳定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主攻方向,用中国理论解读中国实践,用中国实践构建中国理论,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创新是学术的生命力所在,要深入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推进学科体系、学术体系、教材体系、话语体系建设,打造具有原创性、时代性、标识性的概念和理论,使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要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深化拓展国家高端智库建设试点,着力打造一批国家亟需、特色鲜明、制度创新、引领发展的高端智库,更好服务党和政府决策,更好传播中国思想,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促进国家文化软实力提高。
五、高度重视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
传播力决定影响力。任何思想理论只有广泛传播才能产生更大影响、发挥更大作用,意识形态建设在一定意义上就是传播能力建设。随着网络新技术新运用新平台的迅猛发展,信息传播和获取越来越快捷,谁的传播手段先进、传播能力强大,谁的思想理念和价值观念就能广为流传,谁就能在掌握话语权上占据主动。这几年,我们积极应对传播形态、传播格局深刻变革带来的挑战,统筹推进国内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不断创新传播手段、开辟传播平台、拓展传播渠道,基本形成了多层次、立体化的现代传播体系。尤其是,我们大力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把发挥传统媒体内容优势和新兴媒体传播优势紧密结合起来,努力实现优势互补、此长彼长,我国媒体传播能力得到了大幅提升,为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赢得了战略主动。要认真总结近年来创造的新鲜经验,坚持以推进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深度融合为重点,深入推动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努力实现我国整体传播力量的跨越式发展。媒体融合发展,关键是融为一体、合而为一。要坚持正确舆论导向,进一步创新工作理念思路,深化媒体内部体制机制改革,拓宽传播平台载体,强化人才支撑和政策保障,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尽快从相“加”迈向相“融”,打造一批形态多样、手段先进、竞争力强的新型主流媒体和新型媒体集团,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六、切实加强网络建设和治理
互联网是意识形态工作的主阵地、最前沿。现在,意识形态领域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往往因网而生、因网而增,许多错误思潮也都以网络为温床生成发酵。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必须把互联网建设管理运用作为重中之重,切实过好互联网这一关。要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做大做强网上正面宣传,改进创新网上正面引导,广泛开展网络公益活动,最大限度地激发网络空间正能量,使积极健康的内容多起来、向上向善的氛围浓起来。要走好网上群众路线,善于通过网络了解民情民意,主动回应网民关切,解疑释惑、凝聚共识,更好构筑网上网下同心圆。应当认识到,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网络空间天朗气清、生态良好,符合人民利益;网络空间乌烟瘴气、生态恶化,不符合人民利益。要本着对社会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态度,坚持正能量是总要求、管得住是硬道理,依法依规加强网络空间治理。要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调动各方面力量,发挥各方面积极性,形成网络治理的强大合力,特别要把强化互联网企业主体责任和管理部门监管责任结合起来,分清责任边界,确保责任落地,走出一条齐抓共管、良性互动的新路。要坚持把党管媒体原则贯彻到新媒体领域,所有从事新闻信息服务、具有媒体属性和舆论动员功能的传播平台都要纳入管理范围,所有新闻信息服务和相关业务从业人员都要实行准入管理,统一导向、统一标准、统一尺度,推动形成清朗的网络空间。
七、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
建立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是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领导的重大举措。必须坚持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党管媒体,切实抓好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决不能让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旁落。意识形态工作本质上是政治工作,要旗帜鲜明讲政治,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断提高政治觉悟和政治能力,不断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善于从政治上观察和处理问题。要增强责任担当,旗帜鲜明支持正确思想言论,旗帜鲜明反对和抵制各种错误观点,敢抓敢管,敢于亮剑,当“战士”、不当“绅士”。阵地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基本依托,要加强阵地建设和管理,认真落实主管主办和属地管理原则,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使各类阵地始终成为传播先进思想文化的坚强阵地,决不给错误思想观点提供传播渠道。意识形态问题往往比较复杂,政治性、政策性很强,无论是分析研判还是应对处理,都需要很高的政治素养和专业能力。要注意区分政治原则问题、思想认识问题、学术观点问题,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既不能把小事说大、把一般的学术观点和思想认识问题政治化,也不能把大事说小、把政治原则问题当作一般学术观点和思想认识问题来对待。无论处理什么问题,都要坚持从实际出发、从大局出发,都要着眼于化解消极因素、调动积极因素,都要有利于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有利于促进改革发展稳定。
第四篇: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他强调必须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我们要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把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牢牢握在手中,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深入学习,正确认识意识形态工作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关系到全体党员的理想信仰,关系到党的执政基础,关系到全国人民奋斗的价值取向。因而,我们党要把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牢牢抓在手上,任何时候都不能掉以轻心。
一是“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是我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政治属性。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意识形态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必须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有什么样的意识形态,就会有什么样的文化发展方向和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带有鲜明的科学化、大众化和民族化特征,唯有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才能建设成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才能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和道德观念上把全体人民紧紧团结在一起,才能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造就精神合力。
二是“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是我党对一切工作领导的基本工作属性。十九大报告中,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有十四个“坚持”。第一个“坚持”即是: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可见,党的领导,在各项“坚持”中有统帅地位,意识形态工作概莫能外。因此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不仅旗帜鲜明地强调了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作用,也为继续有效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指明了方向,巩固了全党全社会思想上的团结统一。
三是“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是我党“四个自信”的根本体现。共产党人历来强调自信。恩格斯曾指出:“我们党有个很大的优点,就是有一个新的科学的世界观作为理论的基础。”毛泽东同志指出:“我们党从它一开始,就是一个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为基础的党,这是因为这个主义是全世界无产阶级的最正确最革命的科学思想的结晶。”总书记强调“牢牢掌握意识形态领导权”体现了坚定的政治信仰和意识形态的自信,这种自信正是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彰显,直接关系到我们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等重大政治方向问题。
四是“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体现了我党在意识形态领域赢得了战略上的主动。在平时的意识形态研究和工作中,我们经常看到“意识形态工作主导权”、“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等提法,此次十九大报告中,总书记直截了当地强调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意味深长。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全党上下以加强党的自身建设为引领,同各类社会思潮进行了全面的斗争,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工作机制得到进一步完善,社会网络舆情应对能力进一步增强,正能量、主旋律得到进一步彰显,这无疑印证了我们已在战略上赢得了主动。
厘清“四个关系”在社会结构日渐变化和社会利益不断分化的今天,国内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相互叠加,思想意识问题与社会现实问题相互交织。在此背景下,强化意识形态领导权应因势而谋,顺势而为,打好强化的组合拳,重点是妥善处理好以下“四个关系”。
一是正确处理中心工作和意识形态工作的关系。总书记指出:“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对这两方面工作的的定位,大家认识上都是清楚的,但如何在实践中正确把握这两项工作,在一些地方和部门就明显存在说起来清楚、做起来不清楚的现象。做好宣传思想工作,首先要解决好这个问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从根本上说,为最终意识形态工作取得好的成效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历史和实践反复证明,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由此可见,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有着决定作用的同时,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同样有反作用,我们要正确处理中心工作和意识形态工作这对关系,既要做好中心工作,为意识形态工作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又要切实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为中心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二是正确处理党性和人民性的关系。党性和人民性从来都是一致的,两者相统一的原则,澄清了人们在党性和人民性关系上的模糊认识,对于在新形势下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来自人民为了人民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因而,从本质上说,坚持党性就是坚持人民性,坚持人民性就是坚持党性,党性寓于人民性之中,没有脱离人民性的党性,也没有脱离党性的人民性。如果把党性和人民性割裂开来、对立起来、搞碎片化,在理论上是错误的,在实践上也是有害的。搞好意识形态工作,对此要认真加以廓清和纠正。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把握正确导向,把体现党的主张和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要把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变成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及时把人民群众创造的经验和面临的实际情况反映出来,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
三是正确处理建设性与斗争性的关系。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必须正确认识建设性和批判性的关系,即坚持正面宣传和舆论斗争的统一。这是由意识形态所固有的本性和功能决定的。意识形态作为上层建筑的一部分,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并为特定的经济基础和政治法律制度服务。正面宣传体现了意识形态的建设性,舆论斗争体现了意识形态的批判性,它们相互统一、不可分割。一方面,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是宣传思想工作必须遵循的重要方针。要着力提高正面宣传的质量和水平,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进一步创新话语体系和话语方式,不断改进形势宣传、成就宣传、典型宣传、主题宣传等,让群众爱听爱看、产生共鸣。另一方面,坚持正面宣传为主,决不意味着放弃舆论斗争。要增强底线思维和阵地意识,敢抓敢管,敢于亮剑,有理有利有节开展舆论斗争,在事关大是大非和政治原则问题上,增强主动性、掌握主动权、打好主动仗,帮助干部群众划清是非界限、澄清模糊认识。
四是正确处理一元化和多样性相统一的关系。在意识形态工作目标任务上,必须统筹好“一”与“多”的关系。所谓“一”,即马克思主义的一元化指导;所谓“多”,就是多样化价值。否定或者削弱马克思主义的一元化指导,意识形态工作就会迷失方向、走入歧途;不承认多样化价值,意识形态工作将会丧失活力、走向僵化。意识形态的一元化和多样性是辩证统一的,正因为存在着意识形态的多样性才要求我们必须坚持指导思想一元化不动摇的基本原则,在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感召力和引导力,使整个民族心往一块儿想,劲往一处使。当前,国际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日趋激烈,国内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相互叠加,不同群体的利益诉求、价值观念呈现多元多样化倾向。当代中国意识形态的一元主导地位与多样性并存的基本特征,要求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时刻研判关注意识形态领域的变化与动向,也进一步要求我们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把中国特色的共同理想同爱国主义民族精神、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与优秀的传统文化结合起来,牢牢掌握意识形态的领导权,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形成既有“一枝独秀”又有“春色满园”的生动景象。
加强领导,严格贯彻“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就是要求我们必须认真贯彻中央的决策部署,准确学习把握意识形态工作规律,切实增强党委(党组)和领导干部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结合实际,找准关键,在加强和改进意识形态工作方面有更大的担当和作为。
一是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将意识形态工作“扛在肩上”。要充分认识意识形态工作的极端重要性,进一步强化领导干部的责任意识,不断增强落实主体责任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通过党组织书记交流会、中心组学习会等形式,及时传达学习中央和省市区委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有关要求,进一步明确意识形态工作党委(党组)主体责任、一把手第一责任、分管领导直接责任和班子成员一岗双责,切实当好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者、组织者、执行者和推动者。要切实加强对意识形态领域工作的统筹指导,把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作为重点指标纳入对各级党委班子的党建工作考核,建立健全意识形态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分析研判通报等一系列机制,真正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宣传部门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分工负责,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二是突出重点、攻克难点,将意识形态工作“抓在手中”。要加强理论武装,突出思想理论“第一建设”,将意识形态工作纳入各级党委(党组)中心组、基层党校等学习培训的重要内容,切实推进理论宣传教育大众化,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深入人心。要深化核心价值“第一引领”,把核心价值观建设作为意识形态强基固本的战略工程来抓,突出宣传教育,深化实践养成,推进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要提升主流媒体“第一影响”,坚持党管媒体原则,用好管好党报党刊党台党网,统筹内宣外宣一体推进,注重网上网下有效对接,以正面主流舆论强势引领和助推经济社会发展,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要抢占网上舆论“第一阵地”,坚持正能量是总要求、管得住是硬道理,积极营造文明理性的清朗网络空间。要强化文化市场“第一安全”,加强基层文化市场的整治监管,确保文化市场安全有序。
三是强化支撑、完善保障,将意识形态工作“落到实处”。要把队伍建设摆在重要位置,深化思想政治建设和作风建设,不断提升队伍整体素质。坚持实绩导向,选优配强各级宣传思想文化部门和单位领导班子,选拔敢抓敢管、善于做意识形态工作的优秀干部担任重要领导职务。在硬件设施、资源配置、工作经费等方面,要加大投入力度,建立健全常态化投入机制,为意识形态工作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杨长海 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委常委、宣传部长)
第五篇: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核心要点:
■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关乎旗帜、关乎道路、关乎国家政治安全,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具有根本性、战略性、全局性的地位和意义。
■意识形态是立党立国之根基,“基广则难倾,根深则难拔”。各级党委和党的领导干部要深刻认识到意识形态工作关乎旗帜道路、关乎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一定要把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主动权牢牢掌握在手中。
■一些领导干部对意识形态工作的意义认识不足,不想抓、不会抓、不敢抓。一些地方和部门的实际工作中,意识形态工作往往成了看不见摸不着的软任务,成了宣传部门一家的事情。因此,必须强化领导干部的责任意识、认真尽责负责、严格追责问责。
■主流思想文化的状况决定着国家意识形态的基本面貌,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主动权,就要履行好巩固壮大主流思想文化的责任。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旗帜和灵魂。信仰的坚定来自理论的坚实。老祖宗决不能丢、大道理要经常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抽象的标签,而有着具体实在的内涵,在发展方向、领导力量、理论指导、制度体制、价值遵循等诸多方面都有着明确的质的规定性。无论来自哪个方面的思想观点,都应当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把尺子量一量。
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关乎旗帜、关乎道路、关乎国家政治安全,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具有根本性、战略性、全局性的地位和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党的前途命运、国家的长治久安和民族凝聚力向心力的高度,对意识形态工作高度重视,提出许多发人警省的观点论断,作出许多具有深远影响的决策部署。我们要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以高度的政治使命感、责任感,把党的意识形态工作做好,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主动权。
当今中国的意识形态领域,与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一样同步向好。但是,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的大背景下,一些问题和挑战依然不容忽视。比如,如何在众声沸腾的观念碰撞中,用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有效引领整合多样化社会思潮;如何在市场经济这把双刃剑面前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厚德”载起市场经济之“物”;如何在新媒体全媒体大数据时代创新宣传管理方式、有效实现党管媒体;如何抵制对我“西化”“分化”的图谋,维护好意识形态安全,等等。凡此种种,都是值得重视并且要认真解决的大问题。意识形态是立党立国之根基,“基广则难倾,根深则难拔”。各级党委和党的领导干部要深刻认识到意识形态工作关乎旗帜道路、关乎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一定要把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主动权牢牢掌握在手中。
毋庸讳言,一些领导干部对意识形态工作的意义认识不足,不想抓、不会抓、不敢抓。一些地方和部门的实际工作中,意识形态工作往往成了看不见摸不着的软任务,成了宣传部门一家的事情。因此,必须强化领导干部的责任意识、认真尽责负责、严格追责问责。必须明确各级党委(党组)首先应当真正负起责来,党委(党组)书记是第一责任人,党委(党组)分管领导是直接责任人,每个领导班子成员也都要“一岗双责”。只有每个领导干部都把责任扛在肩上、使命刻在心头,各负其责、共同履责,党的意识形态工作才能焕发出引领中国发展进步的强大精神能量。
方向和导向事关意识形态工作的根本,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主动权就要落实党管意识形态原则,切实履行好各级党委(党组)对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意识形态工作的主体责任。旗帜指引方向,道路决定命运。履行好主体责任,把牢正确方向导向,就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不含糊,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就要保持政治清醒和政治定力,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有令必行、有禁必止,不偏向、不走调。领导干部敢于担当是把握正确方向导向的关
键。担当是试金石。在大是大非和政治原则面前,必须立场坚定、旗帜鲜明;面对敌对势力的攻击和抹黑,要敢于亮剑、敢于发声,做风口浪尖上的“战士”。
主流思想文化的状况决定着国家意识形态的基本面貌,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主动权,就要履行好巩固壮大主流思想文化的责任。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旗帜和灵魂。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是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根本,也是巩固壮大主流思想文化的根本。信仰的坚定来自理论的坚实。老祖宗决不能丢、大道理要经常讲。要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重中之重,着眼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唱响时代主旋律,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核心价值观是主流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要以立为本、立破并举,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成为全体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
互联网是思想文化传播的新空间,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主动权就要履行好加强网上舆论工作的责任。必须坚持正能量的总要求、管得住的硬道理,增强主动性、掌握主动权、打好主动仗。要运用网络传播规律,创新改进网上宣传,做大做强网上正面思想舆论,推进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推动优秀精神文化产品上网,让网上的正能量如春潮澎湃,让网上的好声音似黄钟大吕,让主流思想文化的阳光洒满网络。要加强网络社会管理,推进网络依法有序规范运行,坚持依法管网治网,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各种有害信息和网络谣言的管控,把握好网上舆论引导的时、度、效,用法治的力量使网络空间清朗起来。
阵地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基本依托,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主动权就要履行好强化意识形态阵地管理的责任。党管意识形态,责无旁贷地要管好意识形态阵地。要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谁主管谁负责、谁主办谁负责,坚持政治家办报、办刊、办台、办新闻网站,确保各类意识形态阵地可管可控,各级各类传播渠道都贯穿党的领导的原则。要树立现代治理理念,综合运用行政、法律、经济、技术等手段,科学管理、依法管理、有效管理。要切实加强高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确保高校成为维护主流意识形态的坚强阵地。
意识形态领域的问题复杂敏感、关系重大,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主动权,就要履行好认真处理好意识形态领域问题的责任。理性辨析思想文化领域的突出问题,分清主流支流,区别思想认识问题、学术研究问题和政治原则问题的界限,妥善把握分寸,是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是什么范围的问题就在什么范围内解决,决不丧失政治敏感性,也不随意上纲上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抽象的标签,而有着具体实在的内涵,在发展方向、领导力量、理论指导、制度体制、价值遵循等诸多方面都有着明确的质的规定性。无论来自哪个方面的思想观点,都应当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把尺子量一量。
队伍建设在意识形态工作中占有重要位置,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主动权,就要履行好管理意识形态工作队伍的责任。意识形态工作要做好做强,队伍首先要强起来。要按照“三严三实”要求,深入推进意识形态工作队伍的思想政治建设,提升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工作能力,努力造就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纪律严的工作队伍。要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和管理,树立正确用人导向,确保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掌握在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马克思主义的人手里。要深入把握新形势下知识分子队伍的新情况、新特点,最大限度地团结广大知识分子。要严格党员干部纪律约束,加强对党员干部政治纪律、组织纪律的执纪监督,决不允许公开发表违背中央精神的言论,决不允许参与各种非法组织和非法活动,把党的纪律和规矩牢牢地立起来、严起来。
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党的十九大着眼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调“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 意识形态工作对一个政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必须坚持和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全面领导,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
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党的十九大报告把意识形态工作提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并强调,“意识形态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强调意识形态工作关乎旗帜、关乎道路、关乎国家政治安全,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强调在集中精力进行经济建设的同时,一刻也不能放松和削弱意识形态工作,必须把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牢牢掌握在手中,任何时候都不能旁落,否则就要犯无可挽回的历史性错误。强调既要切实做好中心工作、为意识形态工作提供坚实基础,又要切实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为中心工作提供有力保障。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一个政权的瓦解往往从思想领域开始,思想防线被攻破了,其他防线就很难守住。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对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意识形态工作作出一系列决策部署,举旗定向、谋篇布局、攻坚克难,使意识形态领域一度被动的局面得到了根本扭转,有效维护了意识形态安全和政治安全。省委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出台了我省《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细则》,建立省意识形态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把意识形态工作纳入省委巡视安排,对全省意识形态工作监督检查全覆盖,有力推动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的贯彻落实,有效把意识形态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牢牢掌握在手中。
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正确方向。旗帜鲜明讲政治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意识形态工作本质上是政治工作,党性原则是意识形态工作的根本原则,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重要标志是牢牢掌握正确的政治方向。要始终绷紧政治这根弦,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在党中央、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在思想上高度认同,政治上坚决维护,组织上自觉服从,行动上紧紧跟随,自觉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始终站稳政治立场,切实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充分认识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特殊重要性,善于从政治上观察和分析问题,准确把握意识形态领域的新情况、新变化,正确区分政治原则问题、思想认识问题、学术观点问题,无论处理什么问题都要有利于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有利于凝聚党心民心、有利于促进改革发展稳定,把讲政治的要求落实到工作的各个方面,确保在政治上站得稳、靠得住。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要有担当精神,旗帜鲜明地站在意识形态工作第一线,扶正祛邪、激浊扬清,用好“五步工作法”,带头部署策划意识形态工作,带头管阵地把导向强队伍,带头批评错误观点和错误倾向,敢于站在风口浪尖,有理有利有节地开展思想舆论斗争,始终做到敢于担当、履职尽职。
牢牢压紧压实党委(党组)主体责任。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关键在党,关键在党的各级组织。意识形态工作是全局性的工作,涉及到各个地区、各个部门,涵盖各条战线、方方面面,是各级党委(党组)和党员干部的应有之责,是全党共同的责任,必须坚持全党动手,动员各条战线各个部门一起来做,形成抓意识形态工作的合力。为充分调动全党抓意识形态工作的积极性,推动工作落实,中央先后出台了《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办法》《党委(党组)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细则》,以党内法规形式对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作出制度规定,明确了各级党委(党组)抓意识形态工作的主体责任。为有效维护全省意识形态安全,省委先后出台了我省《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细则》和《贵州省〈党委(党组)
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细则〉分工方案》,对相关责任进行明确。贯彻落实意识形态工作主体责任,中央和省委明确要求,要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各级党委(党组)领导班子对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意识形态工作负主体责任,党委(党组)书记是第一责任人,党委(党组)分管领导是直接责任人,党委(党组)其他成员根据工作分工,按照“一岗双责”要求,抓好分管部门、单位的意识形态工作,对职责范围内的意识形态工作负领导责任。为抓好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的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巡视工作规划》都将意识形态工作责任作为重要内容,中央和省委都已经把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纳入巡视安排,省委已经开展了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贯彻落实情况的巡视,下一步将在全省实现全覆盖。中央和省委对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情况的巡视巡察,有力推动了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的落细落小落实。
牢牢守住守好各类意识形态阵地。阵地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基本依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宣传阵地,我们不去占领,人家就会占领”。我们的巡视和督查都把意识形态阵地管理作为监督检查的重要内容,必须抓好抓实,不能有丝毫差错。关于意识形态阵地,一些同志有个误区,总认为意识形态阵地只是宣传部门的事。其实各级各部门都有意识形态阵地,各级各部门管理的各类研究机构、学会协会以及报告会、研讨会、讲座论坛等,各级各部门主办的各类杂志、刊物等,各级各部门开设的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微博、客户端等,都是必须管好守好的意识形态阵地。加强上述各类意识形态阵地的管理,首先要加强队伍建设。配齐配强工作队伍,确保意识形态阵地有人抓、有人管,加强对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党员领导干部意识形态工作的教育培训,增强责任意识,提高政治鉴别力。强化对下级党组织意识形态工作的指导和督促检查,推动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更好落地落实;其次要健全工作机制。抓意识形态阵地管理,机制很重要。阵地日常运营管理、内容审核、舆情应对、值班值守、责任追究等都要建立规范的制度,确保阵地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不能时松时紧,也不能领导重视就抓得紧一些,更不能出了问题后才重视;最后要突出网络阵地管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过不了互联网这一
关,就过不了长期执政这一关。”网络是意识形态工作的主阵地、舆论斗争的主战场。要把互联网作为阵地管理的重中之重,坚持正能量是总要求、管得住是硬道理,不断提升管治水平。要弄懂哪些信息能上网,哪些不能上;出现网络舆情事件,如何应对处置,如何回应社会关切,这些都是网络阵地管理的重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