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癞蛤蟆和小青蛙教学反思
教学后,教师应当作出反思,总结教学的优点与缺点。以下是小编带来的癞蛤蟆和小青蛙教学反思,供各位阅读。癞蛤蟆和小青蛙教学反思1
歌曲《癞蛤蟆和小青蛙》是一首风趣、活泼的儿童歌表演特点的歌曲。24拍,F大调。歌曲用拟人化的手法,表现了癞蛤蟆和小青蛙之间因为长得相近而互相认错自己的娃娃和爸爸的幽默情节。歌曲蕴含了科学常识,是一首具有表演情节和科普意义的儿童歌曲。歌曲为二段体。
这首歌曲不同于以往学过的歌曲,歌曲中加入了独白的歌词,用拟人的手法,表达了癞蛤蟆与小青蛙彼此因长得像,而相互认错的风趣地情景,旋律欢快活泼,歌词风趣幽默、贴近生活。导入中,先让学生自由说癞蛤蟆与小青蛙的相同处与不同之处,结合自身课下的知识积累,多数孩子都能说出一二来,很好的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初次聆听,学生们都被歌词所吸引,开怀笑起来,展现了天真、活泼的童心。这首歌曲学习的难点是:唱的歌词与独白的歌词演唱与说的准确性的不够,多数孩子在独白处总是慢拍,还有十六分音符、附点音符的节奏不够准确。因此,教学中,我采用先朗读独白部分的歌词,再师生接唱的方式进行,通过接唱唱准节奏,通过聆听,唱准音高。再跟钢琴试唱旋律,然后自己试着填唱歌词,最后分角色表演歌曲。表演中指导学生不仅唱准,更要自然的演好各自的角色,更好的投入歌曲。
癞蛤蟆和小青蛙教学反思2《癞蛤蟆和小青蛙》这堂公开课是作为镇内情满课堂初赛选拔而选的,说实话,作为一首新教材中新编入的歌曲,再加上教参上及网上一点资料(包括教学设计和歌曲)都没的,选到这首歌曲我是有抵触心理的。可能平时备教案有先看教参,再网上找教学设计,然后自己再整合的习惯,现在突然来个比赛,啥都没有资料,多少很无助,加上歌曲速度快,节奏复杂,让我无从下手。
由于时间紧,匆匆写了简案、做了ppt,试教了一个班,发现内容上不完,发现自己在导入环节时间花的太长,导致后面创编环节匆匆忙忙,于是我对自己的导入环节进行了删减,特别是介绍癞蛤蟆和小青蛙部分,我几乎是一张ppt让学生快速浏览,打招呼环节我找出了歌曲中难掌握的节奏,这个节奏难在有八分休止符,十六分音符,弱起,学生掌握相对困难些,当然了,平时可能不太注重节奏训练。
整堂课上来下,感觉气氛相对平淡了一些,很多环节,都是以老师教为主导,学生学为辅助,相对比较被动,怎样使音乐课上的更加趣味性,灵活生动,这是我今后的目标和方向。整堂课的串联词也没有很好串起来,只关注了环节内容,没有关注细节。
还有就是老师们提到,要善于利用钢琴,用钢琴去调整学生的音高问题,用钢琴去提高学生听辨节奏的能力,同时,教师自己也应该范唱正确,给学生一个良好的示范作用。
这次教研活动的主题是“课堂评价的有效性”,对本堂课在教学中评价环节有,但是相对少,其中一个很重要的评价环节(两个学生创编动作,其余同学演唱并欣赏),因为时间关系,我没有花时间去评价,这是非常遗憾的,本来这是一个很好体现本主题的机会。
第二篇:癞蛤蟆和小青蛙教案反思
《癞蛤蟆和小青蛙》教案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 唱会歌曲《癞蛤蟆和小青蛙》并感受歌曲风趣、活泼的特点。
知识与技能:了解力度记号中强、中弱
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的聆听歌曲,让学生熟悉音乐,分角色边唱边演。
教学重点、难点:
1、力度记号
2、歌曲的演唱。教学过程
一、复习歌曲
1、复习上节课学过的歌曲《白桦林好地方》
2、看图猜谜
(1)癞蛤蟆想吃天鹅肉(2)坐进观天
二、导入新课。
1、出示教学目标(生读)
2、初听歌曲
老师放音乐,学生有的偷着乐,有的跟着哼唱。
3、出示图片:癞蛤蟆和小青蛙,说说他们的特点。
蟾蜍:俗称癞蛤蟆,皮肤粗糙有许多小疙瘩,四肢粗短,行动缓慢,眼睛后面还有一堆会分泌毒液的大型突出的腺体,称之为耳后腺或腮腺,青蛙没有。
青蛙:一般具有光滑、湿润的表皮,四肢灵巧,善于跳跃。
4、再次听歌曲,说说歌曲的拍号,情绪等。
5、学唱歌曲。
6、分角色演唱歌曲
7、复习力度记号:f p
8、学习新的力度记号:mf mp
9、带着力度记号唱歌。
三、知识拓展
1、蟾蜍对人类有哪些益处?
科学家研究发现,亲哇能造福人类,因为他们的外皮含有对付疾病的化合物,包括抗菌和抗病毒物质,从青蛙皮提炼出的药物“几乎是无限的”,“青蛙可提供大量的新药”他们俨然是“随街跳动着的药房”。
蟾蜍是一种药用价值很高的动物,它全身都是宝!蟾蜍、干蟾皮、蟾衣、蟾头、蟾舌、蟾肝、蟾胆等均为珍贵药材,可治疗多种难治之症。
2、工业、农业的污染,导致生态环境恶化,臭氧层变薄,紫外线辐射量上升,将是两栖动物的卵无法孵化为幼体,而农药和激素的大量使用导致水资源收到严重污染,两栖动物数显变异和畸形,致使物种逐渐衰落。
3、出示图片(遭受污染而变异的青蛙)
(1)2014年6月在日本东京一池塘内发现了一群透明的蝌蚪。这是透明蝌蚪长成的青蛙。
(2)在美国,靠近湖泊和河流的湿地中出现了一些严重畸形的青蛙,有的只有三条腿,有的前两条腿缺失,有的后腿长了三条或四条腿。
4、同学们,我们怎么样才能更好地保护这些动物朋友们呢? 绝不能捕杀青蛙!珍惜和保护水资源!爱护两栖动物!
四、小结
学完了新歌,那就回家唱给爸爸妈妈听听吧!并且告诉爸爸妈妈我们要一起爱护环境,保护小动物!(最后在唱一遍歌曲)
教学反思
反思本课得失,不得不提新课标,《音乐课程标准》的诞生,给音乐课堂带来了勃勃生机,也带给我许多思考。一节课的成败有较多因素组成,备教案、备学生,教师有先进的教学思想,成熟的教学经验等。反复的聆听,也为学唱歌曲做好了铺垫。
1、从内心换发出要求学习、渴望成长的快乐。
2、教具头饰的使用给学生带来极大的兴趣。
3、多媒体课件体现“以音乐审美为核心”。课件既有图像又有音乐,能起到一种审美的效果,生动有趣,恰到好处的引起学生兴趣,让学生总有蠢蠢欲动的感觉。
总之,本课教学活动给学生带来了快乐,给课堂带来了活力,也给我带来了更多的启迪。
第三篇:《癞蛤蟆和小青蛙》教学设计(精选)
《癞蛤蟆和小青蛙》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理念:
1、在整个教学设计中,充分体现新课标的精神,能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让学生去感受、体会、表现和创造音乐。
2、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发挥想象,鼓励学生大胆创造,从而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音乐实践活动中,让学生在玩中学。
3、在课堂上充分体现民主和谐的气氛,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使他们成为一个真正的音乐小主人。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歌曲《癞蛤蟆和小青蛙》,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并能用活泼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
2、从音乐中感受癞蛤蟆和小青蛙的可爱形象,通过扮演不同角色的癞蛤蟆和小青蛙来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让学生热爱大自然。
3、通过多种音乐实践活动来参与音乐知识,初步建立说唱歌曲这一概念。教学重点:
1、感受说词部分的节奏,并能够正确运用到歌曲中。
2、学唱歌曲《癞蛤蟆和小青蛙》,进行歌表演并且创编动作。教学难点:
感受说词部分的节奏,以及歌曲创作。教学准备:
电钢琴、教学课件等。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随歌曲《小青蛙》做律动。
2、师生音乐问好!
二、情景导入:
1、师:很高兴又能和同学们在充满欢乐的音乐教室里见面!今天,老师要给同学们介绍两位新朋友,同学们想不想 知道它们是谁?
2、生:想!
3、谜语猜一猜![教学设想:谜底呈示两位新朋友。癞蛤蟆和小青蛙在夜晚相遇,它们俩在池塘里相遇了,它们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呢?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然后导入歌曲]
三、新课教学
1、学生用心聆听歌曲,感受歌曲演唱的情绪和速度。
(情绪:风趣、活泼。速度:稍快。)
2、再次聆听歌曲,边听边思考,这首歌曲和我们以前学唱过的歌曲有什么不同?
(引出说唱歌曲)
3、老师用课件出示说唱歌曲和曲谱,引导学生自主找出说词和唱词部分,以及它们的特点。
4、老师板书说词部分的节奏,并进行教学。
5、师生用La音轻声慢速的学唱歌曲的旋律,说词部分直接读节奏。在学唱过程中老师作出正确的范唱,给予学生及时的引导和纠正。(学唱两遍)
6、回顾旧知,弱起小节的正确演唱方法。
7、师生跟琴轻声慢速学唱歌曲歌谱,感受歌曲的节奏和音的高低。
8、找最难唱的地方,把它提出来解决。
9、有感情有节奏的朗读歌曲歌词,教师给与及时的引导和纠正。
10、加入歌词部分,慢速演唱歌曲,巩固后给适当的速度演唱。
11、师:同学们我们已经攻破了好几关难题了,现在又有一个难题出现了,出示两种力度记号-----mf中强和mp中弱。先请同学们聆听和感受这两种力度记号的音响效果,并请同学们思考应该在歌曲的什么地方来表现这两种力度记号?
12、学生思考后自由发言,说见解。
13、给与学生表扬和鼓励,并用歌声展示学生的思考成果。
三、想象与延伸
[教学设想: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及创造性活动,增加学习的趣味性,达到生生互动,师生互动这一教学效果。]
1、为歌曲创编动作。
2、讨论并试着边表演边演唱歌曲。
四、小结: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癞蛤蟆和小青蛙》这首说唱歌曲,通过学习我们能用活泼欢快的声音来演唱和表现歌曲,并为歌曲创编了精彩的动作,老师希望同学们课下时间多加练习与合作,来感受音乐带给我们的快乐!
五、完美结课
1、课下时间收集“快乐小作业”,下节课一起来分享。
2、师生一起唱着欢快的歌曲走出教室。
第四篇:人教版四年级音乐下册《癞蛤蟆和小青蛙》教学反思
《癞蛤蟆和小青蛙》是一首风趣、活泼的儿童歌表演特点的歌曲。歌曲用拟人化的手法,表现了癞蛤蟆和小青蛙之间因为长得相近而互相认错自己的娃娃和爸爸的幽默情节。
在导入环节我采用了直接聆听的形式,让孩子们聆听音乐,找出歌曲中出现了哪两种小动物,引出歌曲的题目《癞蛤蟆和小青蛙》。接下来为了提高学生聆听歌曲的有效性,为新歌教学开个好头,我创设了一个小悬念,“有一天癞蛤蟆和小青蛙相遇了,他们之间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你们想知道吗?好,接下来让我们来听一首歌曲,揭晓答案。” 孩子们好奇心很强,对我预设的问题很感兴趣,听得特别认真。在听到癞蛤蟆和小青蛙之间因为长得相近而互相认错自己的娃娃和爸爸的幽默情节时,孩子们都高兴地笑了,听完后我趁热打铁问:“同学们为什么笑呀”,于是孩子们都争先恐后的回答,兴致特别高,嘴里还嚷着“再听一遍”。我顺势让学生又听了一遍,接着说说歌曲的内容、情绪,为新歌教学奠定了基础。
在接下来的教学环节中,孩子们的热情一直很高。这首歌曲重难点是弱起小节和十六分音符的节奏,学唱歌谱时,我先让孩子们吹奏陶笛熟悉歌谱,很快孩子们就掌握了歌曲的旋律。孩子们唱会后我又加入了表演环节,让歌曲教学进入了高潮,下课铃响起,看着孩子们依依不舍,意犹未尽的样子,我感受到这堂课的成功,为了孩子我会继续努力上好每一堂课。
第五篇:2 《癞蛤蟆和小青蛙》教案
《癞蛤蟆和小青蛙》
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癞蛤蟆和小青蛙》,感受当地儿童的生活情趣。
2、通过表现歌曲《癞蛤蟆和小青蛙》培养学生音乐表现力及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
用中弱、中强的力度变化唱出这首歌曲。
教学准备:
课件、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同学们都见过小青蛙吗? 生回答。
同学们都听过小青蛙的叫声吗? 生回答。
我们先来听一首关于青蛙的歌曲吧。(播放歌曲《花蛤蟆》)。
二、新歌学习。
1、师:今天呢,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和青蛙有关的歌曲--《癞蛤蟆和小青蛙》。首先,我们先一起来学习一下歌词,请一位同学有感情的朗诵歌词。生朗诵歌词。
师:通过歌词,同学们大概知道这首歌曲讲述的是什么样的故事吗? 生讨论回答。
师:同学们回答的很好。那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心情来唱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听一遍这首歌,注意思考老师刚刚提的问题。生听歌回答。
师:接下来我们再来听一遍歌曲,在听的过程中想一下这首歌在唱的时候力度有什么不同?我们该怎么表现出来呢? 生听完讨论回答。师:现在老师弹琴,同学们跟着轻声唱。
师:同学们场的不错,不过有些地方有一点点问题,同学们跟着老师唱一遍。师:现在大家再来唱一遍吧。生合唱。
师:很好,接下来我们分角色演唱吧。生分角色演唱。
三、表现歌曲《癞蛤蟆和小青蛙》。
师:这首歌曲可以很好地表现出来,我们接下来分组,大家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为歌曲编排动作吧。一会分组表演,看看哪些同学表现的好。
四、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