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种植土微地形在园林景观设计的应用论文
微地形可以创造丰富的园林景观层次及空间,越来越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营造手法。微地形塑造一般是以山丘等自然形式为主,充分利用有限的空间,并尽量增加空间的丰富性和层次性,使得人居环境更具有自然韵味。
1微地形的概念
微地形即在某个比较小的环境中,利用树木、花草、水体和园林建筑等,将宏观自然环境中的某个角落模拟出来,采用人工设计的方法,尽量展现自然界的原始状态。相比大规模的园林规划,微地形并不需要使用太大空间,一般是在人工改造的空间中才会使用微地形,设计简单,容易见成效。
2种植土微地形处理原则
2.1尊重原有地形地貌进行地形的再塑造
如今提倡节约型园林,基本原则是在塑造地形地貌时,不要对原有地形进行大的改动,尽量贴合原本的地貌特点,不能大幅度改变原始自然景观和地表本质,而是在尊重自然的前提下适度调整,人工塑造的最终目的是让自然恢复到初始状态,以保护和完善为主,而不是破坏和大肆更改。例如,梅州市平远县车上大桥至水门山绿道工程,充分尊重原有地形有所微地形的改造,既保留原有自然风貌,又在原有基础进行提升,节约成本又取得了良好的塑造效果。
2.2根据地形特点塑造种植土微地形
不同的地表特征是取决于地形的具体情况,例如高低、面积大小、比例、尺度、外观形态等,在设计景观时要考虑到这些因素。如果场景面积较大,希望凸显整个场景的广阔姿态,就需要建造一些大面积的草坪或是绿地,营造一望无垠的感觉;而如果是小面积场景,则需要在丰富空间架构上下功夫,通过微地形处理来从视觉上拓宽原本的狭小空间。
3种植土微地形在园林景观中的作用
3.1景观结构的作用
如果是比较空阔的平地,则可以通过种植土微地形来增加整个空间的开放性;如果是地质地貌比较复杂的坡地、山体、水体等,就不能再设计成完全开放式的空间,而是应当设置成半开放式或是封闭式的空间。在园林景观中应用种植土微地形时,首先要考虑的是周边环境特点和人们的需求,目前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于空间设计的要求也更高,希望在有限的空间内看到设计更多元的景观。
3.2造景作用
微地形本身就是一种简单的景观,此外也可衬托主景,适时增加微地形,有利于营造更立体、层次更丰富的景观,而且主次分明,更具有整体美感。微地形形态各异,既有高低起伏的坡地,也有广阔无垠的草坪,还有水体和山地,已经可看作是简单的景观。在起伏地形中,可以实现对植被的立体化设计,可按照地势特点种植培育各类高度不同的植物,如乔木、灌木、地被植物等,避免统一种植的单调性。
4各种绿地类型的种植土微地形处理
4.1公共绿地
城市公共绿地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设计方法就是地形的升高和降低,这也是展现景观最方便的设计方法。如许多主题园林中,会在某个区域中设计一个雕塑,或是建筑模型,这就属于抬升。以植物造景为主的地块丰富景观却是主要以微地形为主,达到扩大景深的效果。例如,剑英公园围墙改造绿道建设工程中,原围墙位置以塑造的微地形代替,生硬的围墙变成了流畅的微地形,配上生机勃勃的植被,有极佳的景观效果,防止机动车随意出入,又能让周边的行人更好地欣赏园内的风景及道路景观。
4.2小区或机关单位绿化
居住区绿地不仅有限,而且有较多管沟,井盖等地面建筑设施,这些都使绿地显得小而零碎。因此居住区环境的微地形处理是可以挖潜力的,也可以结合楼间距的面积来进行微地形处理,一般是将其设计成不高的小土包,最好是起伏状,像是一个微缩版的山峦,可以是一个山峰连接一个山谷,也可以中间为山谷两边为山峰,使人居环境与大自然有机地融为一体。例如,梅州市检察院办案大楼周边绿化工程,由于设计区域下面有地下车库,就需要在车库顶规划绿地,而考虑到车库设计特点,在选择植物并种植时就会受到许多限制。而这时就可以应用微地形,地形最高是1.5m,其他地方则可根据地形变化和设计要求做出适度调整,即便是高大型的乔木可以生长,而且也有一定的抗风作用;而在土层较厚的地区,可以选择乔灌木植物,土层交浅的地区,则种植草坪,草坪则作为小区居民的休闲场所,而小区中绿地面积也有所增加。在园林中小路上的种植土微地形,如果是完全平坦的路面则比较单调,因此可设计成坡度较小的、防滑的台阶,小区居民散步时也可在此休息。而小路两边起伏的地势,不仅解决了排水的问题,而且使得道路转向更自然。路面铺设时也可采用多样化的方案,如梅州生活小区绿地中常用各色鹅卵石铺地,不仅造型图案丰富,而且可按摩脚底,放松身体。通常将小区中的绿地边沿其设计为缓坡,并从绿地一直铺设到路面上,这样首先可以作为排水设施,此外绿地与路面的分割也不那么明显,路边可以镶嵌一些自然石,或是采用短木埋桩当做是界限,这样的设计更自然,不生硬,而同时道路和绿地也得以区分,并未破坏整个小区规划的统一性。
第二篇:广玉兰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广玉兰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时间:2009-10-24 21:57 来源: 作者: 点击:3次
摘要 综述了广玉兰的特性、观赏价值及在植物造景和园林绿化中的应用,提出广玉兰在园林绿化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关键词 广玉兰;景观设计;应用 1 广玉兰特性及观赏价值广玉兰(M.Grandif lora L.),又名荷花玉兰,木兰科,木兰属,常绿乔木。广玉兰树姿雄伟壮丽,抗逆性强,叶大光亮,四季长青,花大而洁白美丽,花色艳丽,花香宜人,树姿优美多态,其聚合果成熟后开裂,露出的鲜红色种子相当美观。同时,具有较强的耐干旱、耐脊薄、抗烟尘、抗污染优良品质[1]。广玉兰是一类具有很高观赏价值的园林、庭园绿化树种。早在唐代,木兰科中的广玉兰就被人工栽培在园林或庭院中,视为名贵的观赏花木。清漪园(颐和园前身)的乐寿堂、清花轩及排去殿以东、长廊以北,有大片广玉兰栽植,花开时节一片芳菲。随着、园林绿化业的飞速发展,广玉兰的应用范围愈加广泛,使用形式亦更加丰富多样,被广泛应用于城市园林绿化中,是优良的城市绿化及观赏树种[2]。2 广玉兰在植物造景中的应用广玉兰是优良的城市绿化及观赏树种,在园林的造景中,一直被列为骨干树种而得到广泛的应用。2.1 独立造景 广玉兰的配置形式大体上可以分为自然式和规则式2 类。自然式配置以模仿自然、强调变化为主,具有活泼幽雅的自然情调,有孤植、丛植、群植等方法;规则式配置多以某一轴线为主,呈对称或成行排列,以强调整齐、对称为主,给人以雄伟肃穆之感,有对植、列植等方法。2.1.1 孤植。在空旷的平地、山坡或草坪上,配置单株广玉兰,以体现其树形美,展现为空旷地上的主景,称为孤植。孤植主要表现树木个体的体形美,一般作为视觉中心处理。广玉兰树型优美,可孤植成景。广玉兰的孤植艺术在古代文献中就有记载,它是以单株广玉兰为主体的庭院绿化设计,风格特异,在现代小型宅第中仍有应用。南京灵谷寺大草坪上孤植着一株广玉兰王,形如巨伞,在周围成片的广玉兰林的映衬下,个性鲜明,具有“鹤立鸡群”的效果;镇江焦山景区广玉兰广场中也有一株孤植广玉兰,广场呈方形,广场中央用卵石做成一个大圆,圆的中心取广玉兰花开四瓣的特征,以荷花形瓣状砌成花坛,花坛中心栽培一株姿态优美的广玉兰,俯视其景,方中有圆,圆中有花,不仅体现出“花开月圆,幸福圆满”的寓意,而且点出了广场主题[3]。2.1.2 对植。用2 株广玉兰分别按一定的轴线左右对称的栽植方式,称为对植。对植多用在公园、大型建筑物的出入口两侧,或磴道石级与桥头的两旁,它有烘托主景的作用。它不但可丰富建筑物的画面,而且还赋予建筑物以时间和空间的生机动态感,常和厅、堂殿、轩等古建筑配置在一起。2.1.3 列植。按照一定的株行距成行栽植叫做列植。列植主要体现植物的整齐美、线条美,树龄相近的广玉兰一般树型近似,按直线或曲线以等距离栽植,很容易取得整齐一致的艺术效果。在园林中,广玉兰一般作为行道树、林带及水边等绿化栽培或作为树墙,绿篱栽培。列植构成的景观显得整齐而有气魄,主要配置在规则式的园林绿地。南京灵谷寺道路的两侧就是以广玉兰与其他树种配置作为行道树栽培的,使道路两侧的植物景观富有层次变化,十分独特。桂林市不少街道,都栽植广玉兰做行道树,四季长青,满城秀色。每到夏季幽香四溢,为这一风景胜地增色不少。2.1.4 群植。凡种植20 株以上,100 株以下的同种或异种树木组合在一起的配置方式,称为群植。树群是园林的骨干,常用它来组织空间层次和划分景点区域。群植主要体现树木的群体美、协调美。将不同树龄的广玉兰按一定规律配植,能够呈现出优美的广玉兰林景观。苏州光福和杭州满觉
垅等成为赏广玉兰胜地,就是由于群植广玉兰数千亩,而形成广玉兰林景观,广玉兰的群体美得到极致的表现。2.2 与其他植物的配置 在确定广玉兰的搭配植物时,应考虑两者的协调关系,包括对土壤条件、光照、温度、水分及养分的要求;搭配植物的枝、叶、花、果要求能够丰富、补充和提高广玉兰的景观色彩。广玉兰四季常绿,与其他植物配置时,一般作为背景树种,或基调树种。广玉兰与桃树相配,可以突出桃树的春花烂漫;与红枫相配,可体现霜叶红于二月花的意境,还可以突出“万绿丛中一点红”的艺术效果;与牡丹、荷花、山茶等配置会出现春天牡丹怒放,炎夏荷花盛开,仲夏玉兰飘香,隆冬山茶吐艳的四季花景。此外广玉兰作为基调色彩或背景树种,还可以与松树、紫荆、紫薇、槐树等众多树种配置。2.3 与山石、建筑物的配置 广玉兰不仅可以与其他植物配置成景,还可以与山石、建筑物相配置,映衬山石或建筑物,完善山石景观和建筑景观。长沙岳麓山散植大量的广玉兰,体现广玉兰“花雨”的意境。苏州的几个园林中,都有很多广玉兰,尤以怡园、留园为最,大多在广玉兰丛中造一个亭子,供游人休憩时欣赏广玉兰。广玉兰与置石相配,能体现广玉兰的姿态,又可以映衬置石,如果置石上嵌刻上有关广玉兰的诗词,则使景观更加具有意境。焦山公园的广玉兰园中放置了一些具有一定观赏价值的太湖石,并在上面刻有诗词、楹联,人们穿行其中,观树赏石,意趣无穷[4]。3 广玉兰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3.1 道路绿化中的应用 广玉兰树姿优雅,四季常青,病虫害少,因而是优良的行道树种,不仅可以在夏日为行人提供必要的庇荫,还能很好地美化街景。但栽种时应尽量选择较大一些的苗木,干径3~6 cm,高度2.8 m 左右较为适宜。过小,则易遭破坏;过大,则移栽成活率低。长沙市20 世纪80年代中期在五一路上栽植的广玉兰,现大多高8 m 以上,冠幅达4m×4m以上,胸径达15 cm以上,且树冠丰满圆整。道路绿化时,广玉兰与色叶树种(如五角枫、乌柏、枫香、银杏等)配植,能产生显着的色相对比,从而使街景的色彩更显鲜艳和丰富。在绿化带应用中,将广玉兰与红叶李间植,并配以桂花、海桐球等,不仅在空间上有层次感,而且色相上又有很大的变化,打破了序列空间的单调,产生一种和谐的韵律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5]。3.2 公共绿地中的应用 在面积较大的绿地中,广玉兰可孤植挺立于草坪、花坛中及园路转弯处或交叉路口,让人欣赏其雄伟壮丽的姿态、硕大莹洁的花朵和闻其浓郁宜人的芳香。广玉兰也可群植于开阔的草坪上,让人欣赏其林立挺拔的树干,伸展饱满的树冠以及朵朵浮立于树冠之上的大型花朵,给人以恬静的美感。广玉兰也可通过与其他植物配植,构成美观的树丛或生态群落。与樱花、桂花、紫薇、红枫、梅花、金丝桃、南天竹、杜鹃等进行群植,广玉兰居中,其他小乔禾、灌木、地被植物由高到低,依次向外排列,并通过高短搭配,乔灌穿插,落叶与常绿、观叶与观花植物相互交织的手法,可构成一个花、叶兼具,色彩丰富,错落有致的群落景观。广玉兰也常配植在建筑物周围与其组景,通过相互因借,相互补充、对比、烘托等手法,使人工美与自然美有机地组合起来,从而使建筑物与周围的景观更为协调一致,使建筑物产生出一种生动活泼且具季节变化的感染力。3.3 单位附属绿地中的应用 广玉兰有较强的抗烟尘、抗污染、消毒、滞尘的功能,在工矿区能良好地生长。据测定,尽管广玉兰叶片含氟量高达0.005 84 %,仍未呈现任何受害症状。1 kg 广玉兰叶片(干重)能吸收4.8 g 氯化物,对二氧化硫、氟化氢也有较强的吸收能力。1 m2 广玉兰叶片滞尘量达7.10 g ,而且其枝叶挥发出的有机物质还能杀死空气中的有害细菌、微生物和原生动物,净化空气的效果较为显着[6]。长沙市在污染严重的煤矿区、电厂、化肥厂及其生活区内都大量栽植了雪松、广玉兰、紫薇、女贞、香樟等滞尘、消毒、杀菌功能及抗性强的树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由于广玉兰有着诸多优良品质,已愈来愈多地为人们所青睐。随着育种栽培、修剪造型、养护管理技术的提高,人们在不断地试验、探索扩大广玉兰的应用范围,如矮化培育、盆栽观赏或人工修剪成球形、塔形、卵形等。4 讨论广玉兰是园林造景艺术中广泛运用的植物材料,园林绿化应根据自己的条件,因地制宜地使用广玉兰,否则会带来景观的不协调。因此,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广玉兰应该与其他植物、山石、建筑物等结合起来分析研究,充分利用广玉兰极其丰富的观赏价值,表达出既经济、适用又美观的园林效果,为人们创造出舒适优美、赏心悦目的学习、生活、工作、休息和游憩环境。尽管广玉兰是一种深受人们喜爱的优良绿化树种,但也有它自身的不足之处,在城市绿化中应加注意:(1)广玉兰小苗前5 年生长缓慢,作为行道树或带状绿化时,很容易遭到人为的破坏,影响其成活率和保存率。除精心规范栽植外,强化管护尤为重要。最好在树穴边埋设水泥柱,将广玉兰树干捆扎固定,减少晃动,并辅以科学的水肥管理,使其达到城市绿化标准要求。(2)广玉兰大树(直径15 cm以上)移植极难成活,而当景观营造需要栽植广玉兰大树时,则应认真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保障移植的成活率。①尽量缩短途中运输时间,并疏枝、摘叶、包干,减少水分散失;②起苗时,土球尽可能带大,少伤根系,尤其是主、侧根尽量保持完好;③挖大穴,换上腐殖土;④埋三角桩,固定支撑树干;⑤加大管护力度[7]。(3)广玉兰冬季难以经受零下14 ℃以下的低温气候,北方地区栽种要加强防寒防冻措施,这也是目前影响广玉兰推广的一个重要因素
第三篇:农艺园林论文--景观设计:讲述人地关系
景观设计:讲述人地关系
摘要:场所与文化是我们在景观设计中经常要遇到的问题,本文介绍如何从人文地理学的角度去理解雅安市三雅园的文化内涵,以及三雅文化的表现方式。我们通过三雅园项目的成功尝试得出一种新的场所与文化相互呼应的景观设计构思方式。关键词:景观设计;人地关系
荷裔美国作家和历史学家,Hendricks.Willem Van loon在其著名的地理学著作《Van loon's Geography》中写道:“历史是地理的第四维,它将时间和意义赋予地理”,这句话在四川省雅安三雅园的景观设计实践中产生了影响。
1 四川省雅安市“三雅园”项目提出的挑战
雅安市是四川省著名的旅游城市,人口不足200万,是四川省西部生态旅游环线的过境地,与青城山、四姑娘山、海螺沟、西岭雪山、天台山等共同构成四川西部生态之旅黄金游线。雅安有成都后花园之称,驱车到成都仅需一个小时的时间,每到夏季成渝两地的人们把这里当作避暑休闲的胜地。在雅安的旅游资源中共有五大文化最具有影响力,第一个是三雅文化,第二个是茶文化(世界茶文化发源地),第三个是汉文化(高颐阙),第四个是熊猫文化(第一个熊猫发现地),第五个是红军文化(大渡河)。雅安市政府希望我们能将“三雅文化”(雅雨、雅鱼、雅女)用园林的形式表达出来。拟建三雅园占地总面积6.7万平米,位于雅安市青衣江北岸,雅安市南北旅游交通干线与318国道的交汇处。成都进入雅安的必经之地,一江三河的交汇口,是雅安市景观格局中最为重要的位置。雅安市是一个山地城市,城市内的建设用地非常紧张,服务于市民的公共绿地均在城市周边的山上,城市内部没有一块像样的公园。三雅园的用地位置是城市自然风光最优美的地段,市政府将六公顷的场地从开发商那里买回,据说价值五千万人民币,所以市民们对这个项目寄予厚望,希望能够建成为一处优秀的园林景观。但是,对于设计方来说压力并不在这里,而是通过什么形式来表达三雅文化这三个看起来风马牛互不相关的文化主题。
1.1 曾经走过的弯路
由于对这个项目的背景和整个城市的情况了解不够深入,我们首先给这个公园一个错误的定位,仅仅把它定位在服务于雨城区的满足市民休闲的区级游园,对三雅文化的表达也流于形式,缺乏内涵。在第一次方案讨论之后,雅安市市长给我们讲了这个项目的背景以及他对这个公园的定位,他打了一个比方,三雅园的用地面积尽管只有6公顷,但对雅安人民来说其地位不亚于北京的颐和园。三雅园不仅是服务于雅安市人民的,而且最重要的是服务于全国来雅安旅游的人们,三雅园应该是整个雅安优美自然风光的缩写,三雅文化实际上想表达的主题就是:雅安是一个最能体现人与自然共生共荣的浪漫之城。
1.2 来自人文地理学的启示
为什么三雅文化是体现人与自然共生的主题呢?带着这个问题,设计人员游览了雨城之心—蒙顶山,中国熊猫繁育中心—碧峰峡,夹金山藏寨等风光秀丽的风景区,大家终于悟出了一个道理:三雅文化不就是人文地理学中所要研究的人与自然的综合关系吗?(当地理学作为一门独特的学科在19世纪传播开以来,他就具有关于空间和地方这双重兴趣中心,在地球表面的任何地方都存在着垂直和水平两种关系;垂直关系把同一个地方的不同因素连接起来,而水平关系则把不同地方的各种因素联接起来。在这一学术范围内,人文地理学只研究某些关系,而把另一些关系留给自然地理学者。在垂直课题方面,人文地理学者们研究人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在水平课题方面,他们研究地方之间的相互关系,把重点放在遍布地球表面的人类创造物和人类本身的流动上。整体或综合的课题则把这两方面揉合在一起,强调组成一特定地方的各种相互关系的总体)。
于是一个新的构思在脑中形成了,下面介绍对三雅文化的简要研究过程和结论。
1.3 对三雅文化的表层认识与深层认识
1.3.1 雅雨文化
● 表层认识
降水量居内地第一,年降水日,夜雨量,日暴雨量均居国内首位。北东向和南北向两列八字形山岭利于兜揽东来海风,位于盆地升上高原的第一梯,背靠高原形成地形雨,是雅安多雨的地理学因素。巴山夜雨,雅安雨水以夜雨为主。
● 文化传说
女娲补天“漏天”传说:女娲补天时,由于精力耗尽,正好留下一道裂缝在雅安的上空,从此这里便阴雨连绵,据说这道裂缝就在世界茶文化发源地蒙顶山的顶上。
宋:陈与义《观雨》“前江后岭通云气,万壑千林送雨声”
唐:杜甫《春夜喜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 深层认识
独一无二的地理条件造就雅安雨城的特色,雅雨是整个雅安生态环境特征的“待言人”。
温暖湿润夜雨多的气候非常适合人类和其它生物的繁衍生息,孕育了古老的长江上游文明。
水资源丰富,形成了富有特色的地域景观。全市除两江五河外,支流小溪多达210多条适合鱼类的繁衍。巴山夜雨多雅致,夜雨为雅安平添许多浪漫的因素。
1.3.2 雅鱼文化
● 表层认识
雅鱼:学名重口裂腹鱼,古名“丙穴鱼”(因孔坪乡柏香村丙穴产鱼较多),产地周公河,因周公河又称雅安河,故俗称雅鱼。
川农大已有人工繁育雅鱼的技术。雅鱼作为经济鱼类历史很悠久,为百姓喜闻乐见品种。
● 文化传说
杜甫诗:鱼知丙穴由来美。
宋:宋祁专门为雅鱼的美味赋诗一首:二丙之穴,厥产嘉鱼。鲤质鳟鳞,为味珍腴。
鱼骨剑的传说:相传很久以前,周公河里出现了一河妖,声称必须选送一美女给他做妻子。一位美丽女孩站了出来,愿意牺牲自己拯救家人、乡亲和家园。最后女孩用宝剑智取河妖,自己也受伤坠入水底。河里的鱼感念女孩的舍身精神,汇游到一起,托起女孩。从此人们发现,河里的鱼头上都多了一块剑状的骨头。人们传说,那就是女孩用过的宝剑。
雅鱼进贡:雅州地方官员以雅鱼进贡皇宫,相传大约始于清乾隆年间,而犹以光绪帝、慈禧时代为甚。进贡时将鱼放在圆形的木桶之中,由于道路遥远,送到京城之时能有十分之一的鱼活下来就算多了。
● 深层认识
雅鱼因其味道鲜美而远近驰名,曾经作为贡品,所以在民间地位很高。
因雨水多,河流密布,渔业成为雅安人们群众生活的支持产业之一,故因雨文化而生鱼文化。
鱼者,余也,裕也,鱼在中华传统文化中代表了人民对富裕生活的向往之情。
1.3.3 雅女文化
● 表层认识
雅安妇女普遍皮肤白嫩,身材娇好,明眸善睐,美丽动人。是勤劳,善良,热情的劳动人民形象。
● 文化传说
夏代亡国之君的妃子-妹喜传说即为古青衣羌国之人,可见雅女之美,古已有名。
在雅安民间故事中,关于女性的传说并不多见,除了女娲的传说和鱼骨剑的传说中的无名雅女外,还有一个蒙茶仙姑的传说,故事中讲的是茶祖吴理真在蒙顶种茶,多次失败,羌江龙王之女爱上了这位勤劳的男子,于是在蒙顶甘露井旁化身为一位美丽的少女,帮助吴理真成功驯化了野生茶树,后来两者白头偕老传为佳话,人们把这为龙女称为蒙茶仙姑,现在蒙顶山上还立有蒙茶仙姑的雕像。
● 深层认识
雅安是多民族混居的地区,血统复杂,口音和长相都有别于临近区域,在人种学研究中具有一定的地位。雅安多雨多云雾,空气湿润,自然女人们皮肤白嫩,明眸善睐。雅安多山,雅女的身材自然娇小健美。雅女是雅安人民总体形象的代表,山美,水美,人更美,只有人的活动才令山水充满灵性。古人多少诗词赞美雅安的山水,其中点睛之笔无不落实在人的活动上。比如一首平羌渡(张祉滋)中说到:四面青山启笑,兴来不解新愁何?苍坪绣障风光丽,蒙顶仙芽雨露多。铁锁桥头人影乱,金华庙外橹声和。平倾岁岁沉秋月,对月几人有庙歌。
雅女是浪漫的象征,也暗喻山水美如画。
1.3.4 关于三雅文化思考的结论
通过对三雅文化的研究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三雅文化表达了雅安市劳动人民对哺育自己的这块土地的热爱和歌颂。
三雅的提法表现了雅安人民的智慧:他们先赞美苍天,感谢上苍带给人间丰沛的雨水,而实际上雅安之雨完全得益于这里的地理特征--没有这块特殊的土地,苍天不会送这么多雨水下来。因此感谢雨水也就是感激这片土地。然后赞美鱼,赞美鱼也就是感谢苍天送给百姓丰富的物产。为什么选择鱼而没有选择水稻、茶叶、熊猫、飞鸟等物产呢?其原因很简单:因为鱼类的生产经营活动起于原始社会的狩猎时期,其他物产的利用起源于农业文明,时间稍晚;因此人类对鱼的崇拜要早于其他农耕文明的物产,这在考古学上有充分的证明。另外,由于雅安雨水多,才有鱼类的大量繁殖供给人类取食,因此其实质还是对土地的敬仰。最后,雅安人民赞美自己,因为作为长江文化的发源区域,雅安的历史至少可追溯到公5000-6000年,每个雅安人都为拥有自己的悠久的历史而自豪。那么,为什么会拥有如此悠久的历史呢,还是要感谢这片最富特色的土地。
2 最后的解决方案
2.1 设计概念:山-水-田-神话
山:地理因素是雨城的成因,雅雨文化的根基。
水:雅鱼文化的依托,山水城市的灵魂。
田:人类文明的符号,雅女文化的物质摇篮。
神话:浪漫城市的魅力源泉——女娲补天的神话故事(古人对雅安自然环境的浪漫解释)。
2.2 景观设计方案的四大特色
2.2.1 “神话——中轴文化广场”
该广场位于公园的中部,背倚青鼻嘴山,前临青衣江,其设计内容包括:
公园的形象主入口:与318国道相连。
是青衣江,周公山观景台:广场呈西北-东南走向,面向青衣江,可远眺周公山迷雾,有人说只要周公山山顶上有雾,那么雅安今天一定有雨。这是体现雅雨文化的一个景观节点。
女娲补天神话故事——雅雨文化核心故事:在广场的中间设计了一条裂缝,裂缝中间布满五彩卵石。本设计采用暗喻的手法,以地裂喻天裂,以五彩卵石比喻女娲炼石补天,同时在地裂的尽端设计一水火交融园林小品,以此来纪念女娲补天事业之伟大。
市民集会广场:为满足人们日常休闲以及特殊节日或演出等大型活动设计此广场。
雅女雕像:在中轴广场的滨江一侧安排一雕像为雅女梳妆,雅女的形象倒映在江水中,充满生活气息。山光、水色、人影在此溶为一体,以此象征雅安是“天地人神”和谐统一的人间仙境。
2.2.2 “八字形山体——雅安地形的象征”
整个公园的地形设计采取台地的形式,其原因有以下两个方面:
现场地形北高南低,延续青碧嘴山体的山形地势,恢复已经破坏的山水格局
对雅雨起因的比喻:雅安市是山地城市,北东向和南北向两列八字形山岭利于兜揽东来海风,位于盆地升上高原的第一梯,背靠高原形成地形雨,是雅安多雨的地理学因素。八字形山体的谷地就是中轴文化广场,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中理想风水的格局。
2.2.3 “雅鱼之溪-讲述山泉的故事”
雅安市山多雨多溪流多,将这一特色引入到园林中来以形成浓郁的地域山水特色。在设计中溪流的水源地是现场内部的一条灌溉暗渠,水流常年不断,水源来自碧峰峡,水质非常清洌。将这条暗渠改造成明渠,以卵石衬底,溪内放置雅鱼浮雕石,由于碧峰峡的溪水水温较低,或许可以放养一些冷水鱼,以增加游客的雅兴,这条主渠道定名为“雅鱼之溪”,溪旁置石,上面浮雕雅鱼进贡,杜甫诗词。来自雅鱼之溪的水流被分成八股,分别流淌到位于中轴文化广场两侧的中央水系,泉水叮咚,使身居城市的人们感受到山林的亲切。
2.2.4 “田间的风景-讲述雅安的故事”
山林与溪流保育了雅安这片坡地,肥沃的土壤带来勃勃的生机,人们不断在这片土地上孕育神话,在公园内部山丘低地我们模仿当地的农田肌理来表达对山林土地的敬仰。人们在茶余饭后在田埂上休息聊天,和朋友们讲述身边的故事。
3 一种新的景观构思方法的诞生?
对于景观设计中的文化引入有很多种形式,最方便的情况就是在设计现场本身就有文化载体,最不方便的就是外来引入的文化(和场地自身没有任何关系),如何恰当的表达这种外来引入的文化,三雅园的方案设计构思方法无疑是一种新的思路。人文地理学对景观设计的启发就是:场景(地理)与文化相融合,人们通过感受场景而领会文化及文化的来源。
作者简介:
韩毅 北京土人景观规划设计研究所景观设计三室主任/风景园林硕士
参考文献:
哲学与人文地理学/(英)约翰斯顿著;蔡运龙,江涛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景观:文化、生态与感知/俞孔坚著,—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7。
第四篇:浅析园林绿地地形处理 西蒙兹景观设计
浅析园林绿地地形处理 西蒙兹景观设计
作者:刘波
一、园林绿地地形处理原则
1.结合地形,充分体现自然风貌。大自然是最美的景观,结合景点的自然地貌进行地形处理,使人备感亲切。
2.以小见大,适当造景。地形在高度、大小、比例、尺度、外观、形态等方面的变化可形成丰富的地表特征,在较大的场景中需要宽阔的绿地、大型草坪或疏林草地来展现宏伟壮观的场景;在较小的区域内,可以从水平和垂直两位空间打破整齐划一的感觉,通过适当的地形处理,创造更多的层次。
3.地形与建筑和谐统一。地形处理必须与景园建筑景观相协调,以淡化人工建筑与环境的界限,使建筑、地形与绿化景观融为一体。
二、不同绿地地形处理技巧
1.广场 广场是城市空间环境中最具公共性、最能反映城市文化特征的开放空间,故有“城市客厅”的美誉。在广场的设计中,往往对地形进行抬升和下降处理。对纪念性园林如纪念碑、塔、雕塑或主题标志性建筑的地形常作抬升处理,以体现崇高、雄伟的意境,使观者油然而生肃穆感。水景能增强景观的动感(如上图),喷泉地宜高或平,其位置可高可低,以仰视体现高大而壮观,以平视体现平和而亲切。旱地喷泉则宜下沉,以俯视体现生动而活泼。对无主景的公共休闲广场常做下降地形处理,如建造下沉式广场以交汇视线景观来营造群众性文化表演和娱乐休闲的场地。
2.街道绿地 街道绿地是街道景观的要素,为了创造良好的视觉效果,除了合理搭配各种植物以外,适当的地形处理也非常重要。整地时把地形做成“龟背”状或楔形,不仅能增强道路的连续性,方向感,丰富地面的景观层次,还有利于阻止尾气、粉尘、噪音的扩散,产生良好的生态效益。
3.园路绿地 在居住区、公园、风景区的道路设计中,对园路进行地形处理以形成适当的起伏,或用步道台阶缓冲平坦的路面,可达到调节游人步伐,缓解疲劳的作用。园路两边的地势呈起伏状,既满足了排水,又使道路具有流动性和方向性。采用不同材料点缀路面,如用鹅卵石或碎石拼成图案,可以从色彩、造型上丰富园林景观,且有助于健身。
4.滨水绿地 路堤是联系水与绿地的媒介,是现代城市中滨水绿地景观常见的园林要素。把路堤处理成微倾斜状,采用沙滩或草地模式使路堤缓缓延伸到水面,可打破绿地与水的界面。把路堤做成台阶,并将其延伸到水中以提供人们戏水的可能。自然式水体则讲究“ 疏源之去由,察水之来历”,需要设计者多观察自然水体并加以提炼,求得神似而非形似,将人工水面创造出近似自然水系的效果。为了避免水出无源,通常将水面轮廓处理成自然曲折、时隐时现,水岸为自然曲折的倾斜坡地。如果是宽阔的水体,还可创造岛、洲、滩等景观。深圳西蒙兹景观设计工作室
第五篇:办公区园林景观设计思想分析论文
摘要:指出了游园是位于道路用地之外相对独立成片的绿地。以额济纳旗人社局办公楼前游园设计为例,通过游园的区位分析和现状分析,对游园提出了设计理念和设计原则。对游园进行了整体规划设计,并以植物种植为主,建造了多元化的楼前游园。以期为以后的游园景观设计提供参考与依据。
关键词:设计;游园;景观
1项目概况
1.1区位分析
额济纳旗是隶属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的一个旗,地处中国北疆,位于内蒙古自治区最西端,境内多为无人居住的沙漠区域。额济纳旗的气候干燥并且少雨干旱。其气候温差变化较大,另外还具有风沙大等气候特点。
1.2现状分析
该项目位于胡杨西街北侧,整个区域范围内现有硬化面积较大,缺少绿化景观与其他的功能性服务设施。并且在整个区域范围内都没有设置停车场空间,使得来往车辆乱停乱放,影响人行车行安全。另外,①文化性严重缺失。缺少本土文化,地域性的元素。②景观性差。缺乏整体性和主题性。③植物单一。生态失衡、纵向层次感差。应该增加植物涵养水源,减少水土流失。并保持生物多样性。
2方案设计
2.1设计思想
此景观设计的主要思想是:主要是以人为本,以体现当地建筑设计风格为主的景观设计。使植物与建筑融为一体,相辅相成。使景观设计环境成为人社局文化的延续。其设计有以下特点。(1)发挥绿地的效用,满足不同职工的不同需求,创造出一个轻松舒适的绿地环境,并起到绿化和美化环境,陶冶情操的景观效果,坚持“以人为本”、充分体现现代型植物种植设计的设计思想。(2)植物配置要以本地植物为主,要疏密结合,植物层次高低错落,体现出一定的层次感;植物色彩要搭配丰富,主要以常绿树种作为“背景”,搭配四季不同花色的花灌木进行配置[1]。避免使植物裸露于地面之上,进行垂直绿化以及各种灌木和草本类花卉加以点缀,使园区植物达到四季常绿,三季有花的景观效果。(3)园区中的道路要顺势通畅,并且合理的配置园林小品景观。园林小品设计要在造型上、颜色上、做法上有创新和新意[3],使其与当地建筑相融合。另外,周围设计的绿地不仅可以对园林小品起到延伸和衬托的作用,还能独立成景,使所有的绿地形成以集中绿地为中心的绿地载体。(4)园区的绿化景观设计主要是围绕人社局文化的含蕴,营造出“五境”,即“品味高雅的文化环境、严谨开放的交流环境、催人奋进的工作环境、舒适宜人的休闲环境和谐统一的生态环境”的设计布局形式。
2.2设计原则
(1)可达性。合理的交通道路安排,方便游人到达任何一个景点。尽可能的实现人车分流,安全出入。(2)功能性。满足不同年龄段人群的休憩、娱乐、社交、活动的要求[2]。(3)生态性。在满足生态性的前提下,保留原有乡土树种,保证适地适树,尽量保持物种多样性,通过园林造景的手法,打造生态地质公园。(4)趣味性。设计中应在保持趣味性的基础上,潜移默化中起到一定的科普效果。(5)服务性。在满足各种功能下,为游人提供一个集活动、集散、社交、娱乐、放松为一体的场地。
2.3设计规划图
设计范围:设计总面积为5131m2、绿化总面积为1883m2、硬化总面积为2553m2、篮球场面积为695m2、停车位8个(不含隐形停车位)。
2.4设计节点分析图
节点分析图设置为:主入口、绿化隔离带、停车位、塑胶篮球场、四角亭、景观种植池、景观亭、四季花卉池、特色花池、树阵种植池、楼前绿化、篮球场入口、游园入口、隐形停车场。
2.5道路分析图
道路设计为分为:车行道、游园步道、停车位、隐形停车位。
2.6景观空间分析图
景观空间分为:景观主轴线、景观次轴、停车位、隐形停车位。
3植物配置设计
在苗木品种的选择上尽量选取当地树种,既能因地适宜地营造出良好的植物景观,又能节约成本,避免因树种的不合适造成资金的浪费。
3.1植物设计基本原则
种植设计要以本地树种和外来引进树种搭配。并且,要以适合本地生长的乡土树种为主要的种植方式。种植方式是乔木与灌木、地被植物与花卉相互穿插结合搭配[4]。同时要遵循经济性原则,选择耐旱力强、根系萌蘖强、持水土能力强的树种。要多种植本地植物与花卉,并且要突出本地植物特色,营造出四季烂漫的植物景观效果。
3.2植物布置
3.2.1乔木
乔木是园林绿化的重要植物,乔木能起到改善环境、净化空气的效用。美化环境要以乔木树种为主,并且乔木与灌木相结合。种植要按照地域的特色,体现当地植物的景观特点。
3.2.2灌木
需要种植的灌木要选择开花早、耐旱、耐阴、耐涝等本地植物,以蔷薇科灌木为主。要搭配当地特有的抗旱绿化植物,也可适当选用经过多年驯化耐寒耐旱、适应力强的引种植物,创造丰富的季相变化。
3.2.3地被草花
地被草花相结合的种植搭配具有减弱噪声、绿化环境、围定场地、划分空间、屏障或引导视线于景物焦点的作用。
4结语
小游园是城市公共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要更好地规划游园景观设计。另外,游园的设计要与植物配置、园林小品等相结合,并且营造出具有当地特色的、具有综合性功能的游园景观。
参考文献:
[1]兰芳芳.街头小游园设计[J].甘肃科技,2007,23(8):131~133.
[2]赵丽梅.浅谈城市绿地中小游园的规划设计[J].现代园艺,2012(22):115~116.
[3]刘良宝,曹鹏程,刘艳.现代城市街头小游园设计[J].现代园艺,2013(4):71-72.
[4]瞿辉.谈居民区小游园规划设计[J].江苏绿化,19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