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辽宁省营口市学年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题(解析版)】 辽宁营口市怎么样
辽宁省营口市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题(解析版)一.选择题 1.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A.物理课本的长度大约是100cm B.初中生的质量大约是50Kg C.小明上学时步行的速度大约是10m/s D.人的正常体温大约是40℃ 2.“神十”上天,女宇航员王亚平在太空进行讲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王亚平说话发出声音是因为声带在振动 B.地球上的学生听到王亚平的声音是靠声波传回地球的 C.在“天宫一号”里声音传播的速度为3.0×108米/秒 D.王亚平讲课声音很大是因为她的声音频率很高 3.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我们无法听到蝴蝶飞过的声音,是因为它发出声音的响度太小 B.“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 C.用超声波可击碎人体内“结石”,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 D.市区内“禁鸣喇叭”,采用的是在声音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4.蒸汽火车沿平直轨道行驶,风向自东向西,路边的观察者看到从火车烟囱中冒出的烟雾是竖直向上呈柱形,由此可知,相对于空气,火车的运动方向是()A.自东向西 B.自西向东 C.静止不动 D.无法确定 5.在保温杯中装适量0℃的水,从冰箱的冷冻室里取出一小块冻了很长时间的冰,放到保温杯中,保温杯是绝热的.过一段时间,冰和水的温度相同.在这个过程中()A.水的质量增大 B.冰的质量增大 C.水的温度降低 D.冰的比热容增大 6.下列关于光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猴子“捞月亮”时,水中的“月亮”到水面的距离等于水的深度 B.“潭清疑水浅”与“池水映明月”的形成原因是一样的 C.色彩缤纷的电视画面是由红光、黄光和蓝光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D.远视眼镜、放大镜和照相机镜头用的都是凸透镜 7.有三个完全相同的杯子,里面装满了水,把质量相等的实心铜块、铁块、铝块分别放入三个杯子里,则关于从杯子里溢出水量说法正确的是(ρ铜>ρ铁>ρ铝)()A.放铜块的杯子溢出的水最多 B.放铁块的杯子溢出的水最多 C.放铝块的杯子溢出的水最多 D.溢出水一样多 二.填空题 8.2015年11月8日,辽宁省大部分地区被雾霾笼罩,有害物质含量爆表,其中PM2.5是天气雾霾的主要原因,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等于2.5μm的颗粒物,容易被人吸入肺部造成危害,2.5μm=m. 9.我国古书《梦溪笔谈》中记载:行军宿营,士兵枕着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能较早听到夜袭的敌人的马蹄声,其原因是能够传声,且比空气传声的速度.用大小不同的力弹同一个琴键,发出声音的不同;
在不同的乐器上演奏同一个音,发出的声音的不同;
用大小相同的力弹不同的琴键,发出声音的不同. 10.北方寒冷的冬天,居民楼的玻璃窗上会结“冰花”,“冰花”是水蒸气(填物态变化的名称)生成的,出现在玻璃窗的表面(选填“内”或“外”),此时小芳拿起湿抹布去擦时,抹布却粘在了玻璃上,这是因为发生了(填物态变化的名称)现象. 11.镜湖公园是营口市最大的人工湖.湖水“水清鉴人”,这是由于光可以在水面发生(选填“镜面”或“漫”)反射而形成了人的(选填“实像”或“虚像”);
漫步湖畔,看到湖边水中浸没的石块,看起来比实际位置浅了,这是由于光的的缘故,漫步树荫下,阳光透过树叶在地上形成点点光斑,光斑是由于光的形成的. 12.由于社会商用点验钞设备还没有升级和更新,因此,11月1日发行的新版100元人民币“土豪金”不被商用点验钞设备识别,遭遇尴尬.点验钞具有“荧光特征分析鉴别技术”,说明它能发出.最简单的人工鉴别方法是看票面中央的光彩数字“100”.随着观察角度从直视变为平视,(填“反射”或“折射”)光的颜色在金色与绿色之间交替变化. 13.如图a、b是两音叉的发声特点.其中音调高的是,c、d是同一音叉两次的发声特点,其中的响度大. 14.两辆汽车在同一平直公路上同时出发,其位置x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甲车的速度为m/s,当t1=50s时,甲、乙两车相距m. 15.质量是10kg的冰,全部化成水后,水的质量是kg,体积是m3,其密度将比冰要;
当这些水又全部汽化成水蒸气后,其质量是kg,体积将变得更大,其密度将.这说明质量不随物质的改变而改变,但密度将可能发生变化. 三.作图题 16.如图所示,将一平面镜斜放在装有水的水槽中,有一束光线垂直射向水面,请画出这束光线在水中行进、最后射出水面的光路图. 17.处于主光轴上的物体AB经凸透镜后在光屛上成的像A′B′,请你根据图中所给的条件画出凸透镜,并确定焦点F的位置. 四.简答题 18.寒假的某一天,小洁随爸爸一起外出,突然发现汽车的前窗玻璃蒙上一层雾气,前方道路看不太清楚.小洁正担心行车安全时,只见爸爸打开空调开关,对着玻璃吹暖风,不一会儿玻璃上的雾气就消失了.请你应用物理知识解释雾气的产生及消除过程. 五.计算题 19.印度洋发生海底地震,引发的海啸造成几十万人遇难.巨大的灾难过后,国际上加强了对海啸预警系统的研究和建设.地震时会产生次声波,已知次声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700m/s.若某次海啸发生的位置到最近的陆地的距离是340km,海浪推进的速度是200m/s,则从岸上仪器接收到地震发出的次声波到海啸巨浪登岸的时间是多少? 20.小明家有一个质量为150g,体积为600cm3的紫砂壶,他很想知道制作这种紫砂壶的材料的密度.于是他用天平测出壶盖的质量为52.2g,再把壶盖放入装满水的溢水杯中,并测得溢出水的质量为17.4g.(1)请你计算这种材料的密度是多少?(2)该紫砂壶所用材料的体积是多少?(3)若此壶装满水,壶与水的总质量是多少? 六.实验探究题 21.小明在“测小车的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为1m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椭圆内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则:
(1)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大/小).(2)请根据图给信息回答:SAB=cm,VAC=m/s.(3)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速度VAC偏(选填“大”或“小”). 22.如图所示,是锡的熔化和凝固的图象,根据图象回答:
(1)锡的熔点是.(2)在段,锡处于熔化状态;
在段,锡处于凝固状态.(3)锡的熔化用了min,它熔化过程中要热,温度.(4)AB段锡是态,CD段段锡是态,EF段锡是态.(选填“固态”、“液态”、“固液共存态”)2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小明用9个红色的发光二极管按“F”字样镶嵌排列子啊白色方格板上替代蜡烛作为光源,又用同样的白色方格板做成光屛,实验使用的凸透镜焦距为10cm,实验装置如图所示.(1)实验时,首先调节光源、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上,其目的是:;
(2)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零刻度线上,小明将光源移至40cm时,在光屏上出现倒立、的像;
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是.如果小明将光源移至8cm刻度时,他通过凸透镜看到光源的、的虚像.(3)同学们对小明使用的实验装置进行如下评价,其中错误的是 A.与烛焰相比,实验使用的光源不会晃动,光屏上所成的像比较稳定 B.光源镶嵌在白色方格板上,用同样的白色方格板做光屏,便于比较像与物的大小 C.零刻度线刻在光具座标尺的中央,可直接测出物距和像距 D.若凸透镜的焦距未知,则利用此实验装置不能测量凸透镜的焦距(4)光源“F”放在15cm处,其大小如图所示,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零刻度线上,如果用遮光罩将凸透镜的上半部分罩住,则光屏上所成的像是. 24.在“测量盐水密度”的实验中:
(1)先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移动游码至标尺左端处,发现指针静止在分度盘中央的右侧,则应将向调节,直至天平平衡.(2)利用调好的天平(含砝码)、量筒、烧杯测量盐水的密度过程如下:
A.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盐水,用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为82.2g;
B.将烧杯中的盐水的一部分倒入量筒中,如图甲所示,则量筒内盐水的体积是cm3;
C.再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砝码和游码的示数如图乙所示;
则量筒中盐水的质量为g.(3)经过测定,盐水的密度为kg/m3. 2015-2016学年辽宁省营口市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1.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A.物理课本的长度大约是100cm B.初中生的质量大约是50Kg C.小明上学时步行的速度大约是10m/s D.人的正常体温大约是40℃ 【考点】长度的估测;
温度;
质量的估测;
速度与物体运动. 【专题】估算综合应用题. 【分析】首先要对选项中涉及的几种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 【解答】解:
A、物理课本的长度大约是28cm左右,故A不符合实际情况;
B、初中生的质量大约是50Kg左右,故B符合实际情况;
C、中学生步行的速度大约是1.2m/s左右,故C不符合实际情况;
D、人的正常体温大约是37℃左右,故D不符合实际情况. 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对生活中常见物理量的估测,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物理单位的认识,找出符合实际的选项即可. 2.“神十”上天,女宇航员王亚平在太空进行讲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王亚平说话发出声音是因为声带在振动 B.地球上的学生听到王亚平的声音是靠声波传回地球的 C.在“天宫一号”里声音传播的速度为3.0×108米/秒 D.王亚平讲课声音很大是因为她的声音频率很高 【考点】声音的产生;
声音的传播条件;
声速;
响度. 【专题】声现象. 【分析】(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能够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3)声音在15℃的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是340m/s;
(4)音调指声音的高低,与物体振动的频率有关;
响度指声音的强弱,与物体的振幅有关. 【解答】解:A、王亚平说话发出声音是由声带振动产生的,故A选项说法正确;
B、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地球上的学生听到王亚平的声音是靠电磁波传回地球的,故B选项说法不正确;
C、在“天宫一号”里声音传播的速度为340米/秒,故C选项说法不正确;
D、王亚平讲课声音很大是因为她的声音响度很大,故D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借助“神十上天、天宫授课”这一历史事件考查相关的物理知识,注重了物理和科技的联系,增强了学生学习物理的热情. 3.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我们无法听到蝴蝶飞过的声音,是因为它发出声音的响度太小 B.“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 C.用超声波可击碎人体内“结石”,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 D.市区内“禁鸣喇叭”,采用的是在声音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考点】声音的综合利用. 【专题】应用题;
声现象. 【分析】(1)人的听觉范围在20赫兹到20000赫兹,低于20赫兹的是次声波,高于20000赫兹的超声波,无论次声波和超声波,人耳都听不见.(2)音色是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决定的,是判断发声体的依据.(3)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4)防治噪声的途径,从三方面考虑:①在声源处;
②在传播过程中;
③在人耳处. 【解答】解:
A、蝴蝶飞行时,其翅膀振动的频率低于20赫兹,不在人耳的听觉范围之内,所以听不到,故A错误;
B、我们能区分出不同人的声音,是因为不同人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故B错误. C、声波具有能量,所以可以利用超声波击碎结石,故C正确;
D、“禁鸣喇叭”,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人耳的听觉范围、乐音的特征、声与能量、防治噪声的途径,有一定的综合性,但难度不大,强化对课本基础知识的记忆是解决识记性题目的基础. 4.蒸汽火车沿平直轨道行驶,风向自东向西,路边的观察者看到从火车烟囱中冒出的烟雾是竖直向上呈柱形,由此可知,相对于空气,火车的运动方向是()A.自东向西 B.自西向东 C.静止不动 D.无法确定 【考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专题】运动和力. 【分析】火车冒出的烟柱,对于路边的观察者来讲,它的方向会受到两个因素的影响,一是火车的行进方向,二是风向.如果竖直向上呈柱形,说明这两种影响的效果正好相互抵消. 【解答】解:蒸汽火车沿着平直的轨道行驶,风自西向东时,路边的观察者在没有风时以地面为参照物应该看到烟也自西向东,现在却看到烟竖直向上,说明有风,而且火车的速度与风的速度相等,并且方向相同.因此,与风(空气)比较,烟的位置没有改变,也就是说火车的位置没有改变,即相对于空气来说,火车是静止的,故选C. 【点评】关于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考查有两种方法:①告诉研究对象及其运动状态,确定参照物.②告诉研究对象与参照物确定运动状态.此题全面地考查了这两方面. 5.在保温杯中装适量0℃的水,从冰箱的冷冻室里取出一小块冻了很长时间的冰,放到保温杯中,保温杯是绝热的.过一段时间,冰和水的温度相同.在这个过程中()A.水的质量增大 B.冰的质量增大 C.水的温度降低 D.冰的比热容增大 【考点】凝固与凝固放热特点;
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 【专题】温度计、熔化和凝固. 【分析】(1)冰的熔化条件:温度达到0℃,并且不断吸热;
(2)水的凝固条件:温度达到0℃,并且不断放热;
(3)物体吸热和放热的条件是:存在着温度差异. 【解答】解:从冰箱的冷冻室里取出一小块冻了很长时间的冰,冰的温度很低,放到装适量0℃的水的保温杯中,冰块从保温杯水中吸热,保温杯是绝热的,与外界没有热交换;
通过热传递杯内水肯定放热,因此会有水结成冰,而冰不能熔化成水,使冰的质量增大.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熔化和凝固的条件,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比较简单. 6.下列关于光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猴子“捞月亮”时,水中的“月亮”到水面的距离等于水的深度 B.“潭清疑水浅”与“池水映明月”的形成原因是一样的 C.色彩缤纷的电视画面是由红光、黄光和蓝光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D.远视眼镜、放大镜和照相机镜头用的都是凸透镜 【考点】光的反射;
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
色光的三原色和颜料的三原色;
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专题】应用题;
比较思想;
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
光的折射、光的色散;
透镜及其应用. 【分析】(1)光线传播到两种介质的表面上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例如水面上出现岸上物体的倒影、平面镜成像、玻璃等光滑物体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平面镜成像特点之一:物距等于像距;
(2)色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3)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和应用: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和摄像头.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幻灯机和投影仪.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于放大镜. 【解答】解:A、猴子“捞月亮”时,水中的“月亮”到水面的距离等于天上的月亮到水面的距离,与水的深度无关,故A错误;
B、清澈的池底,看起来变浅了,是因为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池水映明月”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B错误. C、色彩缤纷的电视画面是由红光、绿光和蓝光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故C错误. D、远视眼镜、放大镜和照相机镜头都是凸透镜,利用的是光的折射,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利用光学知识解释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此题与实际生活联系密切,体现了生活处处是物理的理念. 7.有三个完全相同的杯子,里面装满了水,把质量相等的实心铜块、铁块、铝块分别放入三个杯子里,则关于从杯子里溢出水量说法正确的是(ρ铜>ρ铁>ρ铝)()A.放铜块的杯子溢出的水最多 B.放铁块的杯子溢出的水最多 C.放铝块的杯子溢出的水最多 D.溢出水一样多 【考点】密度公式的应用. 【专题】比较思想;
浮力. 【分析】要判断哪个金属块溢出的水最多,就得需要知道哪个金属块的体积最大,哪个金属块的体积最大,哪个杯子里溢出水就最多;
而要判断哪个金属块的体积最大,我们可根据密度知识进行判断. 【解答】解:因为m铜=m铁=m铝,ρ铜>ρ铁>ρ铝,所以V铜<V铁<V铝,因为这三个金属块都浸没入水杯里,杯中装满水,所以它们排出水的体积都等于它们各自的体积,则V铜排<V铁排<V铝排,所以放铝块的杯子溢出的水最多.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密度公式的应用,对于相同质量的物体,能否根据密度求出相应的体积.关键是要知道这三者密度的大小顺序. 二.填空题 8.2015年11月8日,辽宁省大部分地区被雾霾笼罩,有害物质含量爆表,其中PM2.5是天气雾霾的主要原因,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等于2.5μm的颗粒物,容易被人吸入肺部造成危害,2.5μm= 2.5×10﹣6 m. 【考点】物理量的单位及单位换算. 【专题】计算题;
长度、时间、速度. 【分析】长度单位间的换算关系是:1km=103m=104dm=105cm=106mm=109μm=1012nm.进行换算时,将数值看做倍数,然后依据单位之间的关系进行换算. 【解答】解:
1μm=10﹣6m,故2.5μm=2.5×10﹣6m. 故答案为:2.5×10﹣6. 【点评】物理量单位换算时,注意“先换后算”﹣﹣先换单位,再算结果. 9.我国古书《梦溪笔谈》中记载:行军宿营,士兵枕着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能较早听到夜袭的敌人的马蹄声,其原因是 固体 能够传声,且比空气传声的速度 快 .用大小不同的力弹同一个琴键,发出声音的 响度 不同;
在不同的乐器上演奏同一个音,发出的声音的 音色 不同;
用大小相同的力弹不同的琴键,发出声音的 音调 不同. 【考点】声音的综合利用. 【专题】应用题;
声现象. 【分析】(1)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传声,固体传声最快,液体次之,气体最慢;
(2)声音的特征有音调、响度、音色三个;
音调与振动的频率有关、声音的响度与振幅有关、音色是区别声音最重要的依据. 【解答】解:大地是固体,行军宿营时士兵枕着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听到夜袭敌人的马蹄声是利用了大地传声比空气快;
用大小不同的力弹同一个琴键,琴弦的振幅不同,发出声音的响度不同;
不同乐器的材料和结构不同,振动时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用大小相同的力弹不同的琴键,不同琴键的振动频率不同,声音的音调不同. 故答案为:固体;
快;
响度;
音色;
音调.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对声音的传播、特征的理解,都属于基础知识. 10.北方寒冷的冬天,居民楼的玻璃窗上会结“冰花”,“冰花”是水蒸气 凝华(填物态变化的名称)生成的,出现在玻璃窗的 内 表面(选填“内”或“外”),此时小芳拿起湿抹布去擦时,抹布却粘在了玻璃上,这是因为发生了 凝固(填物态变化的名称)现象. 【考点】生活中的凝华现象;
凝固与凝固放热特点. 【专题】应用题. 【分析】凝华是气态直接变为固态;
冰花形成在玻璃的哪个表面,取决于室内外的气温情况;
水在遇冷时会发生凝固现象而变成固态的冰. 【解答】解:冰花是室内较温暖的水蒸气遇到温度很低的玻璃,发生了凝华现象,从而形成固态的冰花;
且出现在玻璃的内表面,因为室内气温较高,水蒸气才会遇冷凝华;
湿抹布上有较多的水,当水遇到温度很低的玻璃时,水遇冷发生了凝固现象,使抹布与玻璃粘在一起. 故答案为:凝华、内、凝固. 【点评】该题主要考查物态变化中凝华现象,我们要掌握住凝华是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
且是水蒸气遇冷时发生的.物态变化知识是中考必考的知识点,需要好好掌握. 11.镜湖公园是营口市最大的人工湖.湖水“水清鉴人”,这是由于光可以在水面发生 镜面(选填“镜面”或“漫”)反射而形成了人的 虚像(选填“实像”或“虚像”);
漫步湖畔,看到湖边水中浸没的石块,看起来比实际位置浅了,这是由于光的 折射 的缘故,漫步树荫下,阳光透过树叶在地上形成点点光斑,光斑是由于光的 直线传播 形成的. 【考点】镜面反射;
光直线传播的应用;
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 【专题】应用题;
比较思想;
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
光的折射、光的色散. 【分析】(1)光在两种介质的表面会发生反射,例如平面镜成像、水面成像等,光的反射形成的像都是虚像;
(2)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会发生折射现象,海市蜃楼、水中筷子变弯、水池变浅都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
(3)光沿直线传播现象,如日食、月食、影子、小孔成像等现象都是由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解答】解:湖水“水清鉴人”,是由于光可以在水面发生镜面反射形成的人的虚像;
漫步河畔,看到河边水中浸没的石块,看起来比实际位置浅了,这是由于光从水斜射到空气中,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形成的,属于光的折射现象;
阳光透过树叶在地上形成点点光斑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故答案为:镜面;
虚像;
折射;
直线传播. 【点评】本题由学生日常生活中能够观察到的现象入手,考查了学生对光的反射和光的折射的掌握情况,注重了理论和实际的联系. 12.由于社会商用点验钞设备还没有升级和更新,因此,11月1日发行的新版100元人民币“土豪金”不被商用点验钞设备识别,遭遇尴尬.点验钞具有“荧光特征分析鉴别技术”,说明它能发出 紫外线 .最简单的人工鉴别方法是看票面中央的光彩数字“100”.随着观察角度从直视变为平视,反射(填“反射”或“折射”)光的颜色在金色与绿色之间交替变化. 【考点】紫外线;
光的反射. 【专题】简答题;
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 【分析】点钞机运用了紫外线,直接观察利用了光的反射. 【解答】解:点验钞具有“荧光特征分析鉴别技术”,说明它能发出紫外线;
直接观察钞票时,利用光的反射辨别颜色的交替变化. 故答案为:紫外线;
反射. 【点评】此题为一基础题熟悉紫外线作用以及光的发射看清物体是解题关键. 13.如图a、b是两音叉的发声特点.其中音调高的是 a,c、d是同一音叉两次的发声特点,其中 c 的响度大. 【考点】频率及音调的关系;
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专题】声现象. 【分析】频率是1s物体振动的次数,相同时间内振动越快,频率越大.音调跟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振幅是物体振动时偏离原位置的大小,偏离原位置越大,振幅越大.响度跟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解答】解:如图在相同时间内,a比b振动的快,故a的音调高;
c比d偏离原位置大,故c的振幅大,c的响度大. 故答案为:a;
c. 【点评】此题考查通过波形图来认识声音的特征、分辨乐音和噪声,对波形图的各种特征要了解. 14.两辆汽车在同一平直公路上同时出发,其位置x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甲车的速度为 30 m/s,当t1=50s时,甲、乙两车相距 450 m. 【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专题】运动和力. 【分析】由题知,两辆汽车均做匀速直线运动,两辆车同时、同向、异地出发,出发时相距300m;
由图得出甲车在某一时间内的路程,利用速度公式求甲车的速度;
由图得出甲车追上乙车的时间(20s),再行驶30s两车行驶的路程,求出两车相距. 【解答】解:
由图得出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在t=55s时,甲车行驶的路程s甲=1650m,v甲===30m/s;
由图得出行驶20s时甲车追上乙车,甲乙相遇后再经过30s,甲车行驶了1500m﹣600m=900m,乙车行驶了1050m﹣600m=450m,两车相距△s=900m﹣450m=450m. 故答案为:30;
450. 【点评】本题考查了速度公式的应用,会识图、能从s﹣t图象得出相关信息是本题的关键. 15.质量是10kg的冰,全部化成水后,水的质量是 10 kg,体积是 10﹣2 m3,其密度将比冰要 大 ;
当这些水又全部汽化成水蒸气后,其质量是 10 kg,体积将变得更大,其密度将 变小 .这说明质量不随物质 状态 的改变而改变,但密度将可能发生变化. 【考点】质量及其特性;
密度公式的应用. 【分析】质量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在某一物体的状态发生改变时,它的质量不会随着改变,但体积和密度却都可能发生变化. 【解答】解:10kg冰化成水后,它的状态改变了,但它含有的水这种物质并未因此而变化,所以质量仍是10kg;
根据水的密度,可求出此时的体积V===10﹣2m3;
水的密度大于冰的密度,因此冰化成水后,密度变大了;
当水再汽化成水蒸气后,也只是状态发生了改变,质量仍不变;
因为体积变大,质量不变,所以密度将更小;
两次变化都表明,质量不随物质状态的改变而改变. 故答案为:10,10﹣2,大,10,变小,状态. 【点评】水的三态变化有力地证明了质量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质状态的改变而改变,这期间改变的只是它的体积和密度. 三.作图题 16.如图所示,将一平面镜斜放在装有水的水槽中,有一束光线垂直射向水面,请画出这束光线在水中行进、最后射出水面的光路图. 【考点】作光的反射光路图. 【专题】作图题. 【分析】本题所要求的光路图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①光线垂直射向水面,此时光线的方向是不变的,垂直射入是折射的一个特例. ②光在水中射到平面镜上被反射,反射要遵循反射定律,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解答】解:①先画出光线垂直射入水中,此时光线方向不变. ②接着画光在平面镜上的反射:先画法线,然后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③最后画光从水中射入空气中:先画法线,然后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且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点评】画光路图时,不管是光的反射还是光的折射,都要先把法线画出来. 17.处于主光轴上的物体AB经凸透镜后在光屛上成的像A′B′,请你根据图中所给的条件画出凸透镜,并确定焦点F的位置. 【考点】透镜的光路图. 【专题】作图题;
图像综合题. 【分析】结合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平行于主光轴的、过焦点的、过光心的.利用其对应的入射光线的特点,可以确定凸透镜的位置、焦点的位置. 【解答】解:
(1)由于通过光心的光线经凸透镜后传播方向不变,所以连接AA′,与主光轴的交点O就是凸透镜的光心,由此可以确定凸透镜的位置;
(2)因为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过焦点,过A点做平行于主光轴的入射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要过A′,折射光线与凸透镜右侧的主光轴的交点就是凸透镜的焦点F位置. 再根据焦距的定义做出左侧的焦点.如图所示:
【点评】像是由物体烛焰发出的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会聚而成的,所以对应的物点发出的光线一定全部会聚在像点,从中取几条与焦点、凸透镜位置有关的特殊光线就可以确定焦点已经凸透镜的位置. 四.简答题 18.寒假的某一天,小洁随爸爸一起外出,突然发现汽车的前窗玻璃蒙上一层雾气,前方道路看不太清楚.小洁正担心行车安全时,只见爸爸打开空调开关,对着玻璃吹暖风,不一会儿玻璃上的雾气就消失了.请你应用物理知识解释雾气的产生及消除过程. 【考点】液化方法及其应用;
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 【专题】简答题. 【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降低温度可以使气体液化,温度升高可以使液体汽化. 【解答】解:前窗玻璃上的雾气是由于车内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玻璃,放出热量液化形成小水珠;
对着车窗玻璃吹暖风,可使小水珠吸热加速蒸发成水蒸气,车窗玻璃就清晰了.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汽化和液化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 五.计算题 19.印度洋发生海底地震,引发的海啸造成几十万人遇难.巨大的灾难过后,国际上加强了对海啸预警系统的研究和建设.地震时会产生次声波,已知次声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700m/s.若某次海啸发生的位置到最近的陆地的距离是340km,海浪推进的速度是200m/s,则从岸上仪器接收到地震发出的次声波到海啸巨浪登岸的时间是多少? 【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专题】计算题;
长度、时间、速度. 【分析】已知次声波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和海浪推进的速度,还知道海啸发生的中心位置到最近的陆地距离,根据公式t=分别求出各自到达时间,二者之差就是岸上仪器从接收到地震发出的次声波到海啸巨浪登陆的时间. 【解答】解:根据v=可得,岸上仪器接收到地震发出的次声波的时间:
t1===200s,海啸巨浪登陆的时间:
t2===1700s,岸上仪器从接收到地震发出的次声波到海啸巨浪登陆的时间是△t=t2﹣t1=1700s﹣200s=1500s. 答:从岸上仪器接收到地震发出的次声波到海啸巨浪登岸的时间是1500s. 【点评】本题考查利用速度公式求时间的计算,关键是速度公式及其变形的灵活运用,还要知道在本题中保持不变的量是海啸发生的中心位置到最近的陆地距离,本题还告诉我们要加强对自然灾害的预防工作. 20.小明家有一个质量为150g,体积为600cm3的紫砂壶,他很想知道制作这种紫砂壶的材料的密度.于是他用天平测出壶盖的质量为52.2g,再把壶盖放入装满水的溢水杯中,并测得溢出水的质量为17.4g.(1)请你计算这种材料的密度是多少?(2)该紫砂壶所用材料的体积是多少?(3)若此壶装满水,壶与水的总质量是多少? 【考点】密度的计算. 【专题】密度及其应用. 【分析】(1)首先计算把壶盖放入装满水的溢水杯中溢出水的体积,溢出水的体积等于壶盖的体积,然后用密度公式计算出壶盖的密度就是壶的材料密度;
(2)由密度公式可以求出材料的体积;
(3)由密度公式求出水的质量,然后求出总质量. 【解答】解:(1)由ρ=可知,溢出水的体积,即茶壶盖的体积:
V茶壶盖=V水===17.4cm3,材料的密度:ρ===3g/cm3;
(2)由ρ=可知,茶壶所用材料的体积:
V材料===50cm3;
(3)由ρ=可知,装满水的质量:
m水=ρ水V水=ρ水(V﹣V材料)=1g/cm3×=550g,壶与水的总质量:m=m壶+m水=150g+550g=700g=0.7kg;
答:(1)这种材料的密度是3g/cm3;
(2)该紫砂壶所用材料的体积是50cm3;
(3)若此壶装满水,壶与水的总质量是0.7kg. 【点评】本题考查体积、密度等的计算,关键是公式及其变形的灵活运用,难点是知道溢出水的体积就是壶盖的体积,解题过程中要注意单位的换算. 六.实验探究题 21.小明在“测小车的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为1m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椭圆内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则:
(1)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 小(大/小).(2)请根据图给信息回答:SAB= 4.00 cm,VAC= 0.03 m/s.(3)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速度VAC偏 大(选填“大”或“小”). 【考点】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 【专题】长度、时间、速度. 【分析】(1)实验中,应使斜面的坡度较小,这样小车滑下的速度较小,时间较长,便于测量;
(2)根据图中内容得出路程和对应的时间,求出相应的速度;
(3)分析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所测时间的误差,得出结论 【解答】解:(1)实验中为了让小车滑下时间较长,便于测量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小;
(2)由图知,sAB=10.00cm﹣6.00cm=4.00cm;
sAC=10.00cm﹣1.00=9.00cm=0.09m;
tAC=23s﹣20s=3s;
vAC===0.03m/s;
(4)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所测的时间偏小,根据v=,则会使所测AC 段的平均速度vAC偏大. 故答案为:(1)小;
(2)4.00;
0.03;
(3)大. 【点评】“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一定学会读出路程和时间,按平均速度的定义代入v=计算出平均速度. 22.如图所示,是锡的熔化和凝固的图象,根据图象回答:
(1)锡的熔点是 230℃ .(2)在 BC 段,锡处于熔化状态;
在 EF 段,锡处于凝固状态.(3)锡的熔化用了 4 min,它熔化过程中要 吸 热,温度 不变 .(4)AB段锡是 固 态,CD段段锡是 液 态,EF段锡是 固液共存 态.(选填“固态”、“液态”、“固液共存态”)【考点】熔化和凝固的温度—时间图象. 【专题】温度计、熔化和凝固. 【分析】(1)晶体熔化时,不断从外界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这个不变的温度是该晶体的熔点.(2)晶体熔化前处于固态,熔化过程中处于固液共存,熔化完毕处于液态.(3)晶体从3min开始熔化到7min结束,即为晶体锡的熔化时间,晶体熔化特点:晶体熔化过程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4)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为凝固. 【解答】解:(1)由图可知锡在230℃时开始熔化,所以熔点为:230℃;
(2)BC段是锡的熔化过程,此时不断从外界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EF段是锡的凝固过程,不此时断放出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3)固态的锡从3min开始熔化,到7min结束,熔化过程经历了4min,此过程吸收热量,温度保持230℃不变;
(4)AB段锡处于熔化前,是固态,CD段是锡熔化后的锡的升温过程,是液态,熔化锡从10min到12min这段时间内.是锡从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是锡的凝固过程,因此EF段锡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故答案为:(1)230℃;
(2)BC;
EF.(3)4;
吸;
不变.(4)固;
液;
固液共存. 【点评】此题考查了对晶体熔化图象和凝固图象的分析,将凝固图象和熔化图象合二为一,掌握晶体在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的特点,将其分为熔化前、熔化时、熔化后、凝固前、凝固时、凝固后几个过程进行分析更加简便. 2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小明用9个红色的发光二极管按“F”字样镶嵌排列子啊白色方格板上替代蜡烛作为光源,又用同样的白色方格板做成光屛,实验使用的凸透镜焦距为10cm,实验装置如图所示.(1)实验时,首先调节光源、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上,其目的是: 使光源的像成在光屏的中心 ;
(2)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零刻度线上,小明将光源移至40cm时,在光屏上出现倒立、缩小 的 实 像;
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是 照相机 .如果小明将光源移至8cm刻度时,他通过凸透镜看到光源的 正立、放大 的虚像.(3)同学们对小明使用的实验装置进行如下评价,其中错误的是 D A.与烛焰相比,实验使用的光源不会晃动,光屏上所成的像比较稳定 B.光源镶嵌在白色方格板上,用同样的白色方格板做光屏,便于比较像与物的大小 C.零刻度线刻在光具座标尺的中央,可直接测出物距和像距 D.若凸透镜的焦距未知,则利用此实验装置不能测量凸透镜的焦距(4)光源“F”放在15cm处,其大小如图所示,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零刻度线上,如果用遮光罩将凸透镜的上半部分罩住,则光屏上所成的像是 C . 【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 【专题】探究题;
探究型实验综合题. 【分析】(1)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在桌面上依次放蜡烛、凸透镜、光屏,三者在同一条直线上,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像才能呈在光屏的中心.(2)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和应用. 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和摄像机. 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幻灯机和投影仪. 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于放大镜.(3)①用红色的发光二极管按“F”字样镶嵌排列在白色的板上代替蜡烛作光源,光源不晃动,像比较稳定.便于观察像的清晰程度. ②光源镶嵌在白色方格板上,用同样的白色方格板做光屏,有小方格便于比较物像大小关系. ③像和物到凸透镜的距离分别为像距和物距,若将凸透镜放在0刻线处,可以从光具座直接读出像距和物距的大小. ④测量焦距的方法:根据焦距的定义,让平行光照射凸透镜,会聚到焦点,由焦点到凸透镜的距离就是焦距.(4)凸透镜成像时,像与物上下、左右均倒(是互换的),f<u<2f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解答】解:
(1)蜡烛、凸透镜、光屏,三者在同一条直线上,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像才能呈在光屏的中心.(2)凸透镜焦距为10cm,光源移至40cm时,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就是根据此原理制成的;
光源移至8cm刻度时,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3)A、发光二极管作为光源与烛焰相比,像更稳定,所以A正确;
B、用同样的白色方格板做光屏,便于比较像与物的大小,B说法正确;
C、零刻度线刻在光具座标尺的中央,这样可以直接从光具座读出测出物距和像距,C说法正确;
D、若凸透镜的焦距未知,可调节物距及像距,当成等大的实像时,物距便等于2倍焦距,这样可以测出凸透镜的焦距,所以D说法错误. 故选D.(4)用遮光罩将凸透镜的上半部分罩住,只能影响像的亮暗,不影响像的性质,光源“F”放在15cm处,物距处于一倍和二倍焦距之间,成倒立放大的实像,与原物体相比,上下颠倒、左右相反,故选C. 故答案为:(1)使光源的像成在光屏的中心;
(2)缩小;
实;
照相机;
正立;
放大;
(3)D;
(4)C. 【点评】此题是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主要考查了实验的探究过程及成像规律的应用.此题看似复杂,其实只要用心,仔细审题,并不难. 24.在“测量盐水密度”的实验中:
(1)先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移动游码至标尺左端 零刻线 处,发现指针静止在分度盘中央的右侧,则应将 平衡螺母 向 左 调节,直至天平平衡.(2)利用调好的天平(含砝码)、量筒、烧杯测量盐水的密度过程如下:
A.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盐水,用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为82.2g;
B.将烧杯中的盐水的一部分倒入量筒中,如图甲所示,则量筒内盐水的体积是 40 cm3;
C.再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砝码和游码的示数如图乙所示;
则量筒中盐水的质量为 48 g.(3)经过测定,盐水的密度为 1.2×103 kg/m3. 【考点】液体的密度测量实验. 【专题】实验题;
测量型实验综合题. 【分析】(1)使用天平前要调节天平平衡,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移到横梁标尺的零刻度线处,移动平衡螺母(左偏右调、右偏左调),使天平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2)由图甲读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
由图乙读出剩余盐水和烧杯的质量;
计算出量筒内盐水的质量;
(3)利用密度公式求出色拉油的密度. 【解答】解:(1)先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移动游码至标尺左端零刻线处;
指针静止在分度盘中央的右侧,则应将平衡螺母向左调节,直至天平平衡.(2)由图甲知,量筒中盐水的体积为40ml=40cm3;
由图乙知,剩余盐水和烧杯的质量为20g+10g+4.2g=34.2g;
则量筒中盐水的质量m=82.2g﹣34.2g=48g;
(3)盐水的密度:ρ===1.2g/cm3=1.2×103kg/m3. 故答案为:(1)零刻线;
平衡螺母;
左;
(2)40;
48;
(3)1.2×103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天平和量筒的使用、密度计算公式的理解和掌握,基础性题目.注意单位换算1ml=1cm3.
第二篇:辽宁省营口市2017年中考历史真题试题(含解析)
辽宁省营口市2017年中考历史真题试题
思想品德、历史考试时间:100分钟 历史试卷满分:50分 第一部分(客观题)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每小题1分,共15分)1.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美丽中国”重视生态文明的自然之美,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也曾提出类似主张,他的主张是()A.反对以大欺小、以强凌弱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不要过分捕捞鱼鳖,要按时令进山伐树 D.顺其自然,无为而冶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孟子的思想主张。战国时,儒家的代表人物孟子主张不要过分捕捞鱼鳖,要按时令进山伐树,这样自然资源才能持续利用,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故ABD不符合题意。C表述错误,符合题意。故答案选C。
【考点定位】人教版七年级上•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中华文化的勃兴
2.“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诸侯尽西来”该诗赞颂秦王赢政的历史功绩是()A.开发灵渠 B.兼并六国,完成统一 C.修筑万里长城 D.统一文字 【答案】B 【考点定位】人教版七年级上•统一国家的建立•秦王扫六合
3.2017年5月14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拉开帷幕。各国代表共商合作大计,共建合作平台,共享合作成果。其中的“一带”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在古代,丝绸之路是()
A.郑和下西洋的主要通道 B.对外文化交流的桥梁 C.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 D.连接中国南北的交通大动脉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丝绸之路的有关知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西汉张骞通西域的基础上,西汉开创了丝绸之路。古代的“丝绸之路”,从长安出发,经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运到西亚,再转运欧洲。“丝绸之路”成为横穿欧亚的陆上交通要道。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答案选择C。
【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统一国家的建立•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4.历代王朝对边疆地区的开拓与管理,充满着艰辛。今天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局面来之不易。为加强对西藏的管辖,1727年淸政府设置的管理机构是()A.伊犁将军 B.台湾府 C.宣政院 D.驻藏大臣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清朝对西藏的管辖。清朝前期,顺治帝册封五世**,康熙帝册封五世**。1727年,雍正皇帝在西藏设置了驻藏大臣,与**和**共同管理西藏。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答案选D。
【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5.美国汉学家费正淸在谈到中国清朝某一政策时说:“归根到底,它是倾向倒退,眼光向里,防守和排外的。”他评论的政策是()
A.对外开放政策 B.休养生息政策 C.闭关锁国政策 D.汉化政策 【答案】C
【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
6.“废两千年帝制,首义归功先行者。”对联中“废两千年帝制”的革命是()A.辛亥革命 B.西安事变 C.南昌起义 D.洋务运动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辛亥革命的有关知识。依据已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因此,“废两千年帝制”的革命是辛亥革命。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故选A。【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近代化的探索•辛亥革命
7.北京天安门已经成为中国的一个象征。1919年在北京发生的历史事件是()A.北伐战争 B.戊戌变法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五四运动有关知识的认识。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引发了1919年5月4日,学生的五四爱国运动。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ABC和题文材料无关,不符合题意,答案选D。
【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8.“每一场革命都有它自身的传奇。毛泽东率领数万工农红军所完成的战略转移,就是中国革命史的伟大传奇。”红军长征胜利结束的标志是()
A.红军三大主力会师 B.巧渡金沙江 C.吴起镇会师 D.四渡赤水河 【答案】A 【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红军不怕远征难
9.暑假期间,小明在旅行社报名参加了北京和天津五日游活动,导游向他介绍了解放战争时期发生在这里的一次重要战役。这次重要的战役是()A.淮海战役 B.平津战役 C.辽沈战役 D.渡江战役 【答案】B 【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上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战略大决战
10.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隆重举行。下列选项中不厲于该会议内容的是()
A.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 B.以五星红旗为国旗
C.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 D.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相关知识点。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内容:制定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选举产生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大会确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改北平为北京作首都,采用公元纪年;决定在天安门广场建立一座人
民英雄纪念碑。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不是会议内容,选项中A符合题意,故选A。【考点定位】人教版八年级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11.2016年10月11日,“神舟十一号”成功发射。这是我国航天技术领域取得的又一突破。追溯历史,上世纪70年代,我国在同一领域取得的成就是()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中近程地地导弹发射成功 C.籼型杂交水稻培育成功 D.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航天技术的发展。1970年,我国用长征号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ABC不符合题意,故答案选D。
【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科技教育与文化•科学技术的成就
12.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直到1500年前后各种族集团之间才第一次有了直接的交往,他们才始终联系在一起。”把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的事件是()A.郑和下西洋 B.新航路开辟 C.工业革命 D.殖民扩张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从15世纪开始,欧洲人开始了持续二百多年的海外探险、考察、寻找黄金和殖民扩张活动,史称“新航路开辟”。它打破了以往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开阔了眼界,把世界各个地区连在了一起。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故答案选择B。【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步入近代•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
13.1775年4月的一天,北美大陆的一声枪响,一支英国军队与来克星顿的民兵发生冲突。枪声改变了这片大陆的历史航道,让这场冲突上升为战争。这场战争是()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美国独立战争 C.法国大革命 D.美国内战 【答案】B
【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步入近代•美国的诞生
14.有人说,是华盛顿创立了美国,林肯拯救了美国。其中“林肯拯救了美国”指的是()A.打败英国殖民者,赢得民族独立 B.制定宪法,建立联邦制国家 C.废除黑人奴隶制,维护国家统一 D.组建大陆军,起草《独立宣言》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美国南北战争有关知识的识记。依据学过的知识可知,1861—1865年林肯领导的南北战争废除了黑人奴隶制,维护了美国的统一。ABD和美国南北战争有关,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选C。
【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无产阶级的斗争与资产阶级统治的加强•美国南北战争 15.丘吉尔在发表的题为《欧洲的悲剧》的演说中指出:“摧毁了纳粹政权之时……我向欧洲提出的建议可以概括为一句话:联合起来!”欧洲国家为此成立的是()A.亚太经合组织 B.欧洲联盟 C.世界贸易组织 D.北约 【答案】B 【考点定位】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 第二部分(主观题)
二、列举题(共5分)
16.列举17-18世纪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时期颁布的重要法律文献。(3分)【答案】英国:《权利法案》、美国:《独立宣言》、法国:《人权宣言》。
【解析】
试题分析:为了限制国王的权利,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标志着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立。1776年大陆会议发表《独立宣言》,宣告了美国的独立。法国大革命中,资产阶级制宪会议颁布《人权宣言》,宣称人们生来自由,权利平等, 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步入近代•美国独立战争;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步入近代•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步入近代•法国大革命 17.请根据下列提示信息写出相关内容。(2分)(1)秦朝统一后,全国使用的货币是——(2)长征途中召开的重要的转折性会议是—— 【答案】(1)圆形方孔钱;(2)遵义会议。
【考点定位】人教版七年级上•统一国家的建立•秦王扫六合;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红军不怕远征难
三、识图读图题(共10分)18.阅读下列四幅图片后,回答问题:
(1)图一毕昇的发明是什么?四大发明中,为欧洲航海家的航海活动,创造条件的发明是
什么?广泛应用于战争的发明是什么?在汉代,还有一项为世界文化做出巨大贡献的发明是什么?(4分)
(2)图二瓦特蒸汽机出现以后,极大地促进了大工厂生产的发展。从此,人类进入了什么时代?史蒂芬孙利用蒸汽机发明的交通工具是什么?(2分)
(3)图三的发明出现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它的发明者是哪位美国科学家?电力的应用日益广泛,人类历史进入了什么时代?美国的莱特兄弟把人类翱翔天空的梦想变成现实,他们的发明成果是什么?(3分)
(4)图四出现在第三次科技革命时期。这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是什么?(1分)【答案】(1)毕昇发明活字 印刷术;指南针;火药;造纸术。(4分)(2)蒸汽时代;火车。(2分)(3)爱迪生;电气时代;飞机。(3分)(4)电子计算机的广泛运用。(1分)
【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步入近代•“蒸汽时代”的到来;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统一国家的建立•昌盛的秦汉文化;人教版七年级下•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灿烂的宋元文化;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世界•人类迈入“电气时代”;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
四、材料解析题(共10分)1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凡尔登是法国的著名要塞,是通向巴黎的门户和法军战线的中枢。1916年初,德军决定进攻凡尔登,把它变成“搌碎法军的磨盘。” 2月到7月,德军不断向法军发起猛烈进攻。法军面临困境,毫不退缩,顽强抵抗,德国速战速决的计划终于破产。——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材料二 关于反法西斯战争,传统的观点……但着重于强调不同力量间的协调与合 作,认为邪恶轴心国家的政权被推翻是各方共同努力的结果。——唐尼•格拉克斯坦《二战秘史》
材料三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正义和邪恶、光明和黑暗、进步和反动的大决战。在那场惨烈的战争中,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长。面对侵略者,中华儿女不屈不挠,浴血奋战,彻底打败了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者。——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70周年讲话
请回答:
(1)材料一描述的是一战中的哪次战役,请写出该战役的名称。(1分)
(2)材料二中的“反法西斯战争”指的是哪次世界大战?这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标志是什么?为了对付共同的敌人法西斯,反法西斯力量联合起来,组建了国际反法西斯联盟。该联盟正式形成的志是什么?哪次战役被称作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转折点? “不同力量间的协调与合作”美英等反法西斯盟军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该事件是什么?(5分)(3)材料三中“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时间最早”中国人民从1931年开始了局部抗战,局部抗战开始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持续时间最长”抗日战争从1931年到1945年经过了多少年?请你写出一位在抗日战争中牺牲的民族英雄?(3分)
(4)根据材料及所学内容,谈谈你对战争有哪些认识?(1分)【答案】(1)凡尔登战役。(1分)
(2)第二次世界大战;(1分)1939年9月德军突袭波兰;(1分)1942年1月1日26国华盛顿会议签署《联合国家宣言》。(1分)斯大林格勒保卫战;(1分)诺曼底登陆战。(1分)(3)九一八事变(1分)14(1分)佟麟阁、赵登禹、张自忠、左权等任选一位。(1分)(4)战争是灾难,我们要反对战争,珍爱和平等。(1分,言之有理即可)
五、读史有感题(共10分)
20.2017年10月1日,我们伟大祖国将迎来68周年华诞,68年风雨历程,68栽沧桑巨变,在不同历史时期,英勇无畏的中国人民为实现心中的中国梦,在屈辱苦难中奋起抗争,在探索道路上曲折前行,在改革大潮中披荆斩棘,谱写了一曲曲宏伟壮丽的篇章。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1)中国近代历史上,列强发动了多次侵华战争,其中使中国社会性质开始发生变化的战争是什么?在这次战争中,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是什么?(2分)(2)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标志是什么?中国共产党成立时选举的中央局书记是谁?1949年开
辟中国历史新纪元的事件是什么?(3分)
(3)改革开放是哪次会议作出的伟大决策?经济特区中,被称作对外开放的“窗口”是哪座城市?(2分)
(4)为实现祖国统一,邓小平提出的伟大构想是什么?1997年回归祖国的是哪个地 区? 1999年回归祖国的是哪个地区?(3分)【答案】(1)鸦片战争;《南京条约》。(2分)
(2)1921年中共一大的召开;陈独秀;新中国的成立(开国大典)。(3分)(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深圳。(2分)(4)“一国两制”;香港;澳门。(3分)【解析】
试题分析:(1)1840—1842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中国战败,1842年中国被迫签订《南京条约》。《南京条约》的内容是: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第三篇:辽宁省营口市大石桥市水源二中2015-2016学年下学期八年级(下)期中地理试卷(解析版).doc
2015-2016学年辽宁省营口市大石桥市水源二中八年级(下)
期中地理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下面的表格内)1.2013年6月11日17时38分,我国“神舟十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如图当地球公转到位置④时()
A.大约是6月22日 B.阳光直射赤道 C.南半球为夏季 D.泉州昼长夜短 2.下列四幅等高线地形图中,表示山脊的是()
A. B. C. D.
3.在七大洲中,南、北回归线均穿过的大洲是()A.南美洲 B.非洲 C.亚洲 D.南极洲
4.长江航运价值高,被誉为“黄金水道”是因为()
A.河道长,流域面积广 B.流域物产丰富,运输量大 C.通航里程长,运输条件好 D.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5.季风区是指我国()
A.夏季风影响显著的地区 B.冬季风影响显著的地区 C.东南沿海地区 D.西部内陆地区
6.关于珠江三角洲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属于亚热带地区 B.濒临东海,海路空位置便利 C.毗临港、澳、台靠近东南亚 D.位于珠江下游广东省东南部
7.上海是我国大型的钢铁基地,它发展钢铁工业的不具备的因素是()A.交通便利 B.消费市场广阔 C.濒临海洋,便于进口铁矿石 D.靠近煤矿铁矿
8.2011年4月金砖五国的领导人会晤在中国的最南的省份的三亚市举行,她是()
A.广东省 B.四川省 C.云南省 D.海南省
9.下列对中东地区战争与冲突原因解释错误的是()
A.石油资源丰富 B.水资源匮乏 C.宗教信仰不同 D.贫富差距明显 10.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拟绘制一幅校园平面图.实际测得教学偻与图书馆间的距离为300米,如绘到图上的距离为30厘米,则同学们采用的比例尺应为()A.1:10000 B.离20米
C.1:1000 D.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
11.我国水资源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不足,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泊是()A.洞庭湖 B.鄱阳湖 C.巢湖 D.太湖
12.读我国四个重要的铁路枢纽示意图,分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①铁路线是陇海线 B.②铁路线是京九线 C.③铁路线是贵昆线 D.④城市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13.东北三省的地形地势特征是()
A.三山夹两盆 B.沟壑纵横 C.山环水绕 D.中间高,四周低
14.印度软件外包业务约占全球软件外包市场的2/3,因此印度被形象地称为()
A.世界工厂 B.世界办公室 C.世界加油站
15.东南亚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下列旅游景点属于越南的是()A.大金塔 B.婆罗浮屠 C.吴哥窟 D.下龙湾
二、综合题(35分)
16.读下面经纬网示意图完成各题
(1)写出各点的地理坐标A_________B_________C_________D_________(2)以上各点中,位于东半球的点是_________,位于北半球的点是_________(3)A点位于C点的_________方向,B点位于C点的_________方向.
17.下面是广州、武汉、北京、哈尔滨四个城市降水量逐月分配图,分析回答:
(1)四城市降水季节分配的共同特点是,降水集中在_________季,雨季最长的是_________(2)图中A、B、C、D四地,代表武汉的是_________,代表哈尔滨的是_________,代表广州的是_________,代表北京的是_________.
18.图中的英文字母代表我国相应的省级行政单位,根据政区图完成下列各题.(1)A省因位于洞庭湖以南,被称为_________省.
(2)C、D、E、H这三个省区中,既是我国最北端所在的省又是我国最东端所在的省是_________.
(3)K为我国的邻国,是东亚最大的内陆国_________(填国名).
(4)我国东部地区相邻的海洋主要有:I_________海、J_________海、东海和L_________海.
19.读“台湾省图”,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海域:④_________
城市:⑤_________ 省区:⑦_________ 省 岛屿:⑩_________.
20.油菜是一种油料作物,花期大约为一个月.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B、C两大地理区域划分界线与_________毫米等降水量线接近.(2)A、D两地分别在4月和7月盛开美丽的油菜花.D地油菜开花时间较晚的原因主要是:D地位于我国地势的第_________级阶梯,海拔高,气温_________.(3)图中_________(山脉)--淮河一线与我国一月_________℃等温线接近.(4)广东省位于四大地理区域中_________.
21.读美国略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序号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①_________洋;②_________洋.
(2)美国的地势特征是_________,美国的农业生产实现了_________和_________.⑧地势农业带中的乳畜带,美国乳畜带发展的有利条件是_________.(3)美国是世界第一经济强国,也是世界最大的_________消耗国和_________排放国.
2015-2016学年辽宁省营口市大石桥市水源二中八年级(下)期中地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下面的表格内)0 1.2013年6月11日17时38分,我国“神舟十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如图当地球公转到位置④时()
A.大约是6月22日 B.阳光直射赤道 C.南半球为夏季 D.泉州昼长夜短 【考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及球形证据. 【专题】示意图;地球的自转与公转. 【分析】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的平面成66.5°的固定倾角.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各地正午的太阳高度也随之发生有规律的变化.除了赤道,其他地方一年中都有昼夜长短的变化.在南北极圈以内,甚至会出现“极昼”和“极夜”现象.中纬度地区,则表现出明显的四季更替.
【解答】解:从地球公转示意图可以看出,当地球位于①位置时,太阳光直射的纬线是赤道,为北半球的春分日,日期是3月21日前后;当地球位于②位置时,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为北半球的夏至日,日期是6月22日前后;当地球位于③位置时,太阳光直射的纬线是赤道,为北半球的秋分日,日期是9月23日前后;当地球位于④位置时,太阳光直射的纬线是南回归线,为北半球的冬至日,日期是12月22日前后.南北半球季节相反,所以④是南半球的夏季. 故选:C.
【点评】考查地球运动的有关知识,要理解记忆.
2.下列四幅等高线地形图中,表示山脊的是()
A. B. C. D.
【考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分析】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部位是陡崖.等高线密集,坡度陡,等高线稀疏,坡度缓.
【解答】解:读图可得,A图虚线部位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出,是山谷,B图中心部位是山顶,C图两个山地之间的低洼部位是鞍部,D图中虚线部位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出,是山脊.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3.在七大洲中,南、北回归线均穿过的大洲是()A.南美洲 B.非洲 C.亚洲 D.南极洲 【考点】七大洲的地理分布和概况.
【分析】世界上的七大洲(按面积大小):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地球上重要的经线有0°经线、180°经线、20°W和160°E---东西半球的分界线;重要的纬线:赤道(0°纬线)---南北半球的分界线,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也是地球上重要的纬线.
【解答】解:北回归线穿过的大洲有:亚洲、非洲、北美洲;南回归线穿过的大洲有:非洲、大洋洲、南美洲;故南北回归线均穿过的大洲是非洲. 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的重点是七大洲的地理位置,要多结合世界地形图加强记忆.
4.长江航运价值高,被誉为“黄金水道”是因为()
A.河道长,流域面积广 B.流域物产丰富,运输量大 C.通航里程长,运输条件好 D.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考点】长江上中下游的分界点及各河段的特征. 【专题】示意图;中国的河流与湖泊.
【分析】长江是我国第一长河,航运发达,宜宾以下,四季通航,目前,长江干、支流通航里程达7万余千米,因此,自古以来就有“黄金水道”的美誉.
【解答】解:长江是我国第一长河,通航里程长,运输条件好,航运发达,长江被誉为“黄金水道”,是因为长江的航运价值高.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长江的航运价值,理解解答即可.
5.季风区是指我国()
A.夏季风影响显著的地区 B.冬季风影响显著的地区 C.东南沿海地区 D.西部内陆地区
【考点】季风气候的特点及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划分.
【分析】在我国季风区内,冬、夏风向有规律地更替着.夏季盛行来自海洋的偏南风,冬季劲吹来自亚洲大陆内部的偏北风.正是这种冬夏相反的盛行风向变化,带来了明显的气候季节变化.
【解答】解:中国季风气候区面积广大.习惯上以大兴安岭-阴山山脉-贺兰山-巴颜喀拉山脉-冈底斯山脉以东一线为界,把中国划分为季风区和非季风区.我国虽然气候类型多样,但季风气候显著,季风气候区域指受到夏季风影响明显的区域,非季风气候区域指受到夏季风影响不明显的区域. 故选:A.
【点评】此题考查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区别,属于基础题.
6.关于珠江三角洲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属于亚热带地区 B.濒临东海,海路空位置便利 C.毗临港、澳、台靠近东南亚 D.位于珠江下游广东省东南部 【考点】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的位置和特点.
【分析】珠江三角洲位于广东省的东南部,毗邻港澳,与东南亚地区隔海相望,被称为我国的“南大门”.位于本区的经济特区有深圳和珠海.1985年,整个珠江三角洲被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该地区依靠优越的地理位置、政策的优惠及人文因素的优势,重点发展了外向型经济.
【解答】解:A、珠江三角洲在北回归线以南,属热带地区,故A不正确; B、珠江三角洲南临南海,故B不正确;
C、珠江三角洲位于广东省的东南部,毗邻港澳,与东南亚地区隔海相望,被称为我国的“南大门”,故C不正确;
D、珠江三角洲位于珠江下游,广东省的东南部,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珠江三角洲的相关问题,知识点全面,要理解解答.
7.上海是我国大型的钢铁基地,它发展钢铁工业的不具备的因素是()A.交通便利 B.消费市场广阔 C.濒临海洋,便于进口铁矿石 D.靠近煤矿铁矿
【考点】上海市.
【分析】优越的位置,便利的交通,广阔的腹地,使上海发展成我国最大的工业城市.
【解答】解:上海是我国最大的工业城市,有广大的消费市场,上海又在长江入海口处,濒临东海,交通便利,便于进口铁矿石,为发展钢铁工业创造了条件.故选项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上海工业发展的条件.了解一下浦东.
8.2011年4月金砖五国的领导人会晤在中国的最南的省份的三亚市举行,她是()
A.广东省 B.四川省 C.云南省 D.海南省 【考点】海南省.
【分析】海南省,简称琼.位于中国的最南端,地处北纬03°20′~20°18′,东经107°10′,~119°10′,全省包括海南岛和中沙、西沙、南沙群岛及其周围广阔的海域.是中国最大的海洋省,最小的陆地省.所属海域面积200多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海洋面积的1/3;所属陆地面积3.4万平方公里,其中海南岛面积3.39万平方公里,是我国仅次于台湾岛的第二大岛.
【解答】解:三亚市位于海南省南部,原地区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一直保持着联系.它曾是隋朝谯国冼太夫人的“汤沐邑”;唐朝大和尚鉴真漂流登岸和传道讲经之地.中原衣冠人物之南来,客观上在当地起了敷扬教化的作用,留下了诸多的人文胜迹. 故选:D.
【点评】海南空气清新、阳光充足、植被常绿、金色的沙滩,四季清澈温暖的海水等独特而丰富的旅游资源不仅在国内名列首位,而且在国际上亦居前列.
9.下列对中东地区战争与冲突原因解释错误的是()
A.石油资源丰富 B.水资源匮乏 C.宗教信仰不同 D.贫富差距明显
【考点】西亚地理位置的战略意义;西亚复杂的民族和宗教问题对政治的影响. 【分析】中东地区是世界上石油储量最为丰富、石油产量和输出量最多的地区.其石油储量约占世界的一半以上,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四分之一.各国所产石油的90%供出口,主要输往西欧、美国和日本.中东的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
其沿岸地区.沙特阿拉伯、伊朗、科威特和伊拉克是世界上重要的产油国. 中东地区是世界上三大宗教的发源地.也是世界上阿拉伯人的主要聚居地区之一.阿拉伯人普遍信奉伊斯兰教.麦加城是伊斯兰教的创始人穆罕默德的诞生地. 【解答】解:民族矛盾、宗教纠纷、领土纷争、对石油和水资源的争夺,是中东地区发生战争和冲突的重要因素.由此可得知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有关西亚地区(中东地区)发生冲突的原因,此类型的题目就要结合课外知识扩充自己的视野.
10.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拟绘制一幅校园平面图.实际测得教学偻与图书馆间的距离为300米,如绘到图上的距离为30厘米,则同学们采用的比例尺应为()A.1:10000 B.离20米
C.1:1000 D.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考点】地图上的比例尺应用.
【分析】比例尺就是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之比,据此解答即可.
【解答】解:由题意可知:此比例尺是指图上距离30厘米表示实际距离300米,因为300米=30000厘米,则转化为数字式比例尺为: 30厘米:30000厘米=1:1000. 故选:C.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比例尺的计算方法,解答时要注意单位的换算.
11.我国水资源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不足,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泊是()A.洞庭湖 B.鄱阳湖 C.巢湖 D.太湖 【考点】淡水湖与咸水湖. 【专题】配对题.
【分析】中国湖泊的分布范围广而又相对集中,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和东部平原.青藏高原多咸水湖,是中国湖泊分布最密集的地区,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高原湖泊群分布区.青海湖属咸水湖,是中国最大的湖泊.长江中下游平原、淮河下游和山东省南部,是中国淡水湖泊相对集中的地区.鄱阳湖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 【解答】解:鄱阳湖是我国面积最大的淡水湖,位于江西省北部.每年4至9月份为汛期,湖水上涨,最大面积达4 600平方千米.10月至次年3月为枯水期,水位骤降,形成大面积的湖滩、草洲、沼泽湿地和浅水湖泊. 故选:B.
【点评】考查我国主要的河湖分布,要理解记忆.
12.读我国四个重要的铁路枢纽示意图,分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①铁路线是陇海线 B.②铁路线是京九线 C.③铁路线是贵昆线 D.④城市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考点】重要的铁路干线、高铁.
【分析】我国现已形成一个以北京为中心的全国铁路网,南北干线有京哈线、京沪线、京九线、京广线、宝成-成昆线、南昆线等;东西铁路干线有滨洲-滨绥线、京包-包兰线、陇海-兰新线、沪杭-浙赣-湘黔-贵昆线等. 【解答】解:A、①铁路线是兰新线.故不符合题意. B、②铁路线是京广线.故不符合题意. C、③铁路线是宝成线.故不符合题意.
D、④城市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故符合题意.根据题意.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结合地图记忆更好.
13.东北三省的地形地势特征是()
A.三山夹两盆 B.沟壑纵横 C.山环水绕 D.中间高,四周低 【考点】我国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和位置.
【分析】东北地区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省,简称“东北三省”.位于中国东北部,地处东北亚的核心位置,东、北两面与朝鲜及俄罗斯为邻;西接内蒙古自治区;南连河北省,与山东半岛隔海相望,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解答】解:东北地区地表结构大致呈半环状的三带:外围是黑龙江、乌苏里江、图们江和鸭绿江等流域低地,中间是山地和丘陵,内部则是广阔的平原;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是东北地区地形的生动写照.三山夹两盆是新疆的地形特点.沟壑纵横是黄土高原的地形特点.中间高,四周低是亚洲的地形特点.依据题意.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东北地区的地形特点,属于基础题,理解解答即可.
14.印度软件外包业务约占全球软件外包市场的2/3,因此印度被形象地称为()
A.世界工厂 B.世界办公室 C.世界加油站 【考点】世界上的国家和地区概况. 【分析】由于软件外包业务约占全球软件外包市场的三分之二,被形象地称为“世界办公室”的国家是印度,班加罗尔是该国软件外包产业的发源地.
【解答】解:印度由于软件外包业务约占全球软件外包市场的三分之二,被形象地称为“世界办公室”,印度的班加罗尔以生产计算机软件而闻名于世,被称为“南亚硅谷”.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印度的工业,牢记即可.
15.东南亚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下列旅游景点属于越南的是()A.大金塔 B.婆罗浮屠 C.吴哥窟 D.下龙湾 【考点】东南亚旅游业的发展状况.
【分析】东南亚位于亚洲的东南部.有丰富的热带自然景观、众多美丽的沙滩和岛屿,以及许多名胜古迹和独特的风土人情,成为该地区丰富的旅游资源,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旅游者.如缅甸仰光的大金塔、印度尼西亚的婆罗浮屠、柬埔寨的吴哥窟、泰国曼谷的水上市场、越南的下龙湾、花园城市-新加坡等.
【解答】解:大金塔位于缅甸,婆罗浮屠位于印度尼西亚,吴哥窟位于柬埔寨,下龙湾位于越南.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东南亚的旅游资源,牢记即可.
二、综合题(35分)
16.读下面经纬网示意图完成各题
(1)写出各点的地理坐标A80°N,140°EB40°N,140°WC20°N,140°ED20°S,140°W(2)以上各点中,位于东半球的点是A、C,位于北半球的点是A、B、C(3)A点位于C点的正北方向,B点位于C点的东北方向. 【考点】用经纬网确定方向和任意地点的位置. 【专题】经纬网图;地球仪与经纬网.
【分析】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在经纬网上,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 【解答】解:读图分析可知:
(1)依据经纬度的判读,图中各点的地理坐标是:A80°N,140°E;B40°N,140°W;C20°N,140°E;D20°S,140°W.
(2)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划分是以0°纬线即赤道为界,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由此可知,四点中,位于东半球的点是A、C,位于北半球的点是A、B、C.
(3)在经纬网地图上,用经纬网定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
向.可判定,A点位于C点的正北方向,B点位于C点的东北方向. 故答案为:(1)80°N,140°E;40°N,140°W;20°N,140°E;20°S,140°W;(2)A、C;A、B、C;(3)正北;东北.
【点评】本题考查经纬网的判读,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17.下面是广州、武汉、北京、哈尔滨四个城市降水量逐月分配图,分析回答:
(1)四城市降水季节分配的共同特点是,降水集中在夏季,雨季最长的是D(2)图中A、B、C、D四地,代表武汉的是C,代表哈尔滨的是A,代表广州的是D,代表北京的是B.
【考点】降水量柱状图及其应用. 【专题】降水图;天气与气候.
【分析】我国降水分布特点为: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时间分配主要集中在夏秋季节.
【解答】解:(1)从图中得知,四城市降水集中在夏季,雨季最长的是D;(2)从四城市降水柱状图可以看出,降水量由小到大排列为:A<B<C<D,由于我国降水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所以A为四城市最北的哈尔滨,同理B为北京,C为武汉,D为广州.
故答案为:(1)夏;D;广州;(2)C;A;D;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我国降水量的分布与成因,属于基础题.
18.图中的英文字母代表我国相应的省级行政单位,根据政区图完成下列各题.(1)A省因位于洞庭湖以南,被称为湖南省.
(2)C、D、E、H这三个省区中,既是我国最北端所在的省又是我国最东端所在的省是C.
(3)K为我国的邻国,是东亚最大的内陆国蒙古(填国名).
(4)我国东部地区相邻的海洋主要有:I渤海、J黄海、东海和L南海.
【考点】我国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和位置;我国的邻国和濒临的海洋;中国的领海、内海和国家管辖的海域.
【分析】认真读图,据图中字母的不同位置解答即可.
【解答】解:(1)A省因位于洞庭湖以南,被称为湖南省.
(2)C、D、E、H这三个省区中,既是我国最北端所在的省又是我国最东端所在的省是C即黑龙江省.
(3)K为我国的邻国,是东亚最大的内陆国蒙古.
(4)我国东部地区相邻的海洋主要有I渤海、J黄海、东海和L南海. 故答案为:
(1)湖南;(2)C;(3)蒙古;(4)渤;黄;南.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的省区位置、邻国位置及临海名称等,读图解答即可.
19.读“台湾省图”,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海域:④南海
城市:⑤台北
省区:⑦福建 省 岛屿:⑩澎湖列岛.
【考点】我国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和位置. 【专题】示意图;中国的疆域与行政区划. 【分析】台湾省位于我国东南海域,主体是台湾岛,此外,还有周围的澎湖列岛、diao鱼岛等200多个岛屿,其中台湾岛是我国最大的岛屿;台湾临东海和南海,而且台湾岛东海岸直接面向太平洋,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
【解答】解:读图可得:①是台湾海峡,②是东海,③是太平洋,④是南海,⑤是台湾的行政中心台北,⑥是高雄,⑦是福建省,⑨是钓鱼岛,⑩是澎湖列岛. 故答案为:南海;台北;福建;澎湖列岛.
【点评】本题考查台湾不同地理事物的分布,读图解答即可.
20.油菜是一种油料作物,花期大约为一个月.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B、C两大地理区域划分界线与400毫米等降水量线接近.
(2)A、D两地分别在4月和7月盛开美丽的油菜花.D地油菜开花时间较晚的原因主要是:D地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一级阶梯,海拔高,气温低.(3)图中秦岭(山脉)--淮河一线与我国一月0℃等温线接近.(4)广东省位于四大地理区域中南方地区. 【考点】主要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分布. 【专题】示意图.
【分析】在中国地图上,把秦岭-淮河一线、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和青藏高原边缘线(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这三条重要的地理界线结合起来,并根据实际情况作一定的调整,就把我国划分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解答】解:读图可知,A是南方地区、B北方地区、C是西北地区、D是青藏地区.(1)北方地区、西北地区两大地理区域划分界线与400毫米等降水量线接近.(2)南方地区、青藏地区两地分别在4月和7月盛开美丽的油菜花.青藏地区油菜开花时间较晚的原因主要是:青藏地区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一级阶梯,海拔高,气温低.(3)秦岭--淮河一线与我国一月0℃等温线接近.(4)广东省位于四大地理区域中南方地区.根据题意.
故答案为:(1)400;(2)一;低;(3)秦岭;0;(4)南方地区. 【点评】该题考查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牢记即可.
21. 读美国略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序号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①太平洋;②大西洋.
(2)美国的地势特征是东西两侧高,中间低,美国的农业生产实现了专门化和机械化.⑧地势农业带中的乳畜带,美国乳畜带发展的有利条件是位置偏北 气候冷湿,适宜牧草生长;人口和城市分布密集,消费市场广大.
(3)美国是世界第一经济强国,也是世界最大的资源消耗国和废物排放国. 【考点】世界上的国家和地区概况.
【分析】美国本土西临太平洋,东临大西洋;密西西比河是美国的母亲河;其地形分西、中、东三大地形区,西部是高大的落基山,属于科迪勒拉山系,中部是广阔的大平原,东部是低矮的阿巴拉契亚山;美国的农业非常发达,机械化程度很高,农业实现了地区专门化和机械化.
【解答】解:读图可知,(1)图中序号①是太平洋,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洋;②是大西洋.(2)美国东西部为山地,中间为大平原,地势特征为东西两侧高,中间低;美国农业发达,是世界上出口粮食最多的国家,农业生产实现了专门化和机械化,效率高,产量大.美国的五大湖附近,位置偏北 气候冷湿,适宜牧草生长,人口和城市分布密集,消费市场广大,故分布有乳畜带.(3)美国工业发达,对资源需求量大,是世界最大的资源消耗国,同时废物排放量也居世界首位.
故答案为:
(1)太平;大西;
(2)东西两侧高,中间低;专门化;机械化;位置偏北 气候冷湿,适宜牧草生长;人口和城市分布密集,消费市场广大;(3)资源;废物.
【点评】本题考查了美国的地理概况,属于基础题.
第四篇:上学期期末八年级物理试题(解析版)
2016-2017学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八年级物理试题
一、选择题
1.初二物理课本约重
A.100N
B.10N
C.1N
D.0.1N 【答案】C 【解析】解答:两个鸡蛋的质量在100g左右,初二物理课本的质量与此差不多,在100g=0.1kg左右,受10N/kg=1N.到的重力为G=mg=0.1kg×点睛:首先对初二物理课本的质量作出估测,然后利用公式G=mg得到其重力. 2.在空中飞行着的子弹,若不计空气阻力,子弹受到的力是 A.向前的推力 B.重力
C.向前的推力和重力 D.重力和地球的吸引力 【答案】B 【解析】解答:不考虑空气阻力时,子弹在空中飞行时只受到重力,没有推力,故B正确。点睛:不考虑空气阻力时,子弹在空中飞行时只受到重力的作用. 3.光沿与镜面15°角射到平面镜上,则反射角为
A.15° B.30° C.60° D.75°【答案】D
−15°【解析】解答:已知一束光与镜面成15°角照射到平面镜上,即入射角为90°=75°,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因此反射角也是75°。点睛:(1)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分居在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2)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叫入射角,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叫反射角. 4.如图所示,下列属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A.水中倒影 B.照镜子 C.铁棒“断折”了 D.人在屏幕上的影子 【答案】D 【解析】解答:A.水中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B.照镜子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C.铁棒折断了,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是由于铁棒反射的光线从水中射向空气中的时候,发生了折射;D.影子是光在沿直线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的后面形成的光照不到的暗区。点睛:光在自然界中存在三种光现象:光在同种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在日常生活中,激光准直、小孔成像和影子的形成等都表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当光照射到物体界面上时,有一部分光被反射回来,例如:平面镜成像、水中倒影等;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的会偏折,发生折射现象,如:看水里的鱼比实际位置浅等.
5.中国是掌握空中加油技术的少数国家之一.如图所示是我国自行研制的
B.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右调,至横梁再次平衡 C.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左调,至横梁再次平衡 D.将右盘砝码再减少一些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在使用已经调节好的天平测量物体质量的过程中,指针的位置在分度盘的中线偏左,说明左边重,如果通过增、减砝码后,发现指针仍偏左,则应将游码向右移动直至天平平衡,而此时不能调节平衡螺母,故A正确,BCD错误;故应选A。【考点定位】天平的用法
8.我们可以用路程来描述物体的运动,还可以从初位置到末位置作出一条线段来表示物体位置的变化.如图,某物体分别沿两条路径从M点运动到N点:
A.大小有关 B.作用点有关 C.方向有关
D.大小、方向、作用点都有关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有关。图中实验两个力的大小、作用点相同,只有方向不同,故探究的是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之间的关系。C选项符合题意,选填C。答案:C 考点: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图片信息获取。11.关于透镜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近视眼镜利用了凹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 B.显微镜的目镜成正立、缩小的虚像 C.照相时,景物在镜头二倍焦距以外
D.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大于一倍焦距 【答案】C 【解析】解答: A.近视眼是晶状体的曲度变大,会聚能力增强,即折光能力增强,应佩戴发散透镜,使光线推迟会聚,因此利用了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故A错误;B.显微镜的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B错误;C.照相机是根据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实像的原理制成的,故照相时,被照者应站在镜头二倍焦距之外,故C正确;D.放大镜是根据物距小于焦距时,凸透镜成正立放大虚像,则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小于一倍焦距,故D错误。
点睛:(1)掌握近视眼的成因及矫正,近视眼镜是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2)显微镜的目镜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3)照相机是根据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实像的原理制成的;(4)放大镜是根据物距小于焦距时,凸透镜成正立放大虚像的原理制成的.
12.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时,砝码已经磨损,用这样的砝码测得的物体的质量与真实值比较 A.偏大 B.偏小 C.相等 D.无法确定是否偏大或偏小 【答案】A
【解析】解答:砝码磨损了,相当于砝码的质量减小了,但是上面所标的数值还没变。在称量物体时所加的数目就多了,砝码的实际质量还等于物体的质量,只是所标的数值相对于实际质量偏大了,所以测量结果偏大了。
点睛:要解答本题需掌握:砝码磨损是砝码质量减小,砝码生锈是质量增加. 13.小明同学阅读了下表后,归纳了一些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A.不同物质的密度一定不同 B.固体物质的密度一定比液体物质大 C.物质状态变化时密度不变
D.体积相同的实心铜块和铝块,铜块的质量较大 【答案】D
14.日常生活中经常需要增大或减小摩擦,下列实例中,为了增大摩擦的是 A.给自行车的车轴处加润滑油 B.汽车轮胎表面凹凸不平的花纹 C.缝衣针的表面做得很光滑
D.为了移动重物,在它下面垫上圆柱形钢管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加润滑油,是通过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力,故A不合题意;凹凸不平的花纹,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故B符合题意;衣针的表面做得很光滑,是通过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力,故C不合题意;垫上圆柱形钢管,是用滚动代替滑动来减小摩擦力,故D不合题意;故应选B。
【考点定位】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
15.踢足球是广大青少年喜爱的运动,下列与踢球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踢球时,脚对球施加了力,球对脚没有力的作用 B.只要脚对球施加的力大小相同,其作用效果一定相同 C.踢出去的球在空中运动的过程中,没有受到任何力的作用 D.守门员使球停下来的过程中,力改变了球的运动状态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A、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脚踢球时,脚对球施加力的同时足球对脚也施加了力,故A错误;B、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故B错误;C、踢出去的球在空中运动的过程中,受到重力的作用,故C错误;D、守门员使球停下来的过程中,力改变了球的运动状态,故D正确.故选D.
【考点定位】力作用的相互性,力的作用效果
16.下列是生活中的一些摩擦现象:①走路时鞋底与地面之间的摩擦;②汽车行驶时,汽车与空气之间的摩擦;③骑自行车时,车轮与轴之间的摩擦;④皮带传动中,皮带与皮带轮之间的摩擦,其中属于有害摩擦的是
A.①和②
B.①和④
C.②和③
D.②和④ 【答案】C 【解析】解答:①走路时,鞋与地面间的摩擦,使人前进,如果鞋和地面之间没有摩擦,人走路没有动力,这种摩擦是有益摩擦。通常鞋底上有花纹,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方法来增大摩擦。②)汽车行驶时,汽车与空气间的摩擦,阻碍汽车前进,对人们有害,属于有害摩擦。③骑自行车时,车轮与轴之间的摩擦,阻碍车轮转动,属于有害摩擦。④皮带传动中,皮带与皮带盘间的摩擦,防止皮带在皮带盘上脱落,属于有益摩擦,通常在皮带上打皮带蜡来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故选C.点睛:对人们有益的摩擦属于有益摩擦,并且有益摩擦都是要增大的.增大摩擦的方法:增大压力和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17.如图所示,由不同物质制成的甲、乙两种实心球的体积相等,此时天平平衡.则制成甲、乙两种球的物质密度之比为
A.3:4 B.4:3 C.2:1 D.1:2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天平左右两侧的质量相等,根据公式m=ρV可得,2ρ甲V+ρ乙V=ρ甲V+3ρ乙V,ρ甲V=2ρ乙V,ρ甲:ρ乙=2:1.故答案为:C.
18.常温常压下空气的密度为1.29 kg/m3,一间普通教室内空气质量最接近: A.2 kg
B.20 kg
C.200 kg
D.2000 kg 【答案】C
3【解析】解答:据估测,一间普通教室的体积约为150∼170m,根据密度公式变形m=ρV=1.29kg/m3×160m3≈206kg,通过比较,选项C最接近于206kg这个值。
点睛:首先估测出一间普通教室的体积,然后根据密度公式变形m=ρV,即可求出教室内空气质量,再把求得的结果与四个选项相比较,最接近这个值的选项即为正确答案.
19.某同学在学习“眼球折光系统”一节时,制作了一个眼球模型,如图,模型中的凸透镜相当于晶状体,烧瓶的后壁相当于视网膜,烧瓶里放有一种透明液体表示玻璃体,则图示表示的眼球模型和应采取的矫正措施分别是
A.远视眼模型,用凸透镜矫正 B.近视眼模型,用凹透镜矫正 C.近视眼模型,用凸透镜矫正 D.远视眼模型,用凹透镜矫正 【答案】A 【解析】解答:由题干图可知:像呈在视网膜的后方,所以该模型是远视眼,远视眼是由于晶状体曲度变小,会聚能力减弱,即折光能力减弱,应佩戴会聚透镜,使光线提前会聚。故选A.20.如图所示,一盛水容器置于水平桌面上,一束光线从空气斜射入水中,这时反射角为a,折射角为r,若光线传播方向不变,把容器右侧稍微垫高,待水面重新平静后,测出反射角为a′,折射角为r′,那么:
二、填空题
21.小明骑自行车上学途中,如果以他骑的自行车为参照物,路旁的树是______的。为了减小车速,要捏紧车闸,这是通过________的方法增大摩擦. 【答案】 运动
增大压力
【解析】(1)在骑自行车上学途中,若以骑的自行车为参照物,由于路旁的树和自行车之间有位置的变化,所以是运动的。(2)增大摩擦的方法有增大压力和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捏紧车闸,是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的。
点睛:(1)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时,要先选择一个参照物,分析被研究物体和参照物之间的位置是否发生变化,如果变化,就运动的,如果没变化,就静止的.(2)增大摩擦的方法有增大压力和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22.声音都是由于发声物体的_____而产生的.图中蒙住双眼的小王能辨别周围同学的声音,她还可以根据声音的_____来大致判断周围同学离他的远近(填“响度”、“音调”或“音色”).
【答案】 振动
响度
【解析】解答: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体都在振动;声音的强弱叫响度,响度与发声体的振幅和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所以她还可以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大致判断周围同学离他的远近。
23.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将发光体放在离透镜25cm的主光轴上,形成的像是倒立、____的实像(填“放大”、“等于”或“缩小”),像到透镜的距离____20cm(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答案】 缩小
小于
【解析】解答:物体到焦距为10cm 的凸透镜距离为25cm 时,因为25cm>2f,U>2f,所以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所以:2f>v>f,即:20cm>v>10cm.点睛: 凸透镜成像时,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f>v>f.24.如图所示,小明用竹竿推小芳站立的小船,发现两只小船同时向相反方向运动,该现象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_______;力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的.在此过程中,两只小船质量_______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答案】运动状态
相互
不变
【解析】解答:用竹竿推动小船时,两只小船同时向相反方向运动,说明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力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个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小船的状态虽然发生变化,但物质多少没有变化,所以质量不变。
点睛:(1)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力的作用效果有两点: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使物体发生形变;(2)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决定于组成物体的物质多少.
25.如图所示,工人手里拿着用来检验墙是否竖直的仪器叫做________,它是利用重力的方向是_____________的性质制成的.工人在检验中观察墙面与线是否___________,(选填“平行”或“垂直”)可以知道墙体是竖直的.
【答案】重垂线
竖着向下
平行
【解析】解答:工人手里拿着用来检验是否竖直的仪器叫做重垂线,它是利用重力方向竖直向下的性质制成的.工人在检验中观察墙面与线是否平行可以知道墙体是竖直的.
点睛:重垂线是由一根细线下面栓着一个重物做成的,利用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检查物体是否竖直或是否水平.
26.小红和小明分别用力F1和F2沿水平向右方向推、拉一辆小车,如图所示,F1=40N,F2=20N,小车受到这两个力的合力为________N,合力的方向为向_________(填“左”或“右”).假如小车与地面的阻力不计,则小车在水平方向上受到________个力的作用.
【答案】 60
右
两
【解析】解答: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共受两个力:F1与F2作用且在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合力F=F1+F2=40N+20N=60N;合力的方向为向右。水平面光滑,则物体在水平方向上不受摩擦力,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共受两个力F1与F2的作用.
27.据报道,我国科学家造出“世界上最轻材料——全碳气凝胶”,这种材料密度仅为0.16mg/cm3,“0.16mg/cm3”的物理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每立方厘米全碳气凝胶的质量为0.16毫克
【解析】0.16mg/cm的物理含义是每立方厘米全碳气凝胶的质量为0.16毫克.3103kg/m3.点睛: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这种物质的密度,其单位:1g/cm=1×328.一杯牛奶,喝掉一半.剩余的牛奶与原牛奶相比较,质量_______,密度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答案】变小
不变
【解析】一杯牛奶,喝掉一半,质量和体积均减小一半;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不随物体的质量、体积等的变化而变化,所以不变
点睛: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基本性质,不随物体的温度、形状、位置的变化而变化.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同种物质状态不变密度不变,不随物体的质量体积的大小而变化.
三、实验题
29.如图所示,凸透镜的主光轴刚好与水面相平,F是凸透镜的焦点,一束与水面平行的光入射到凸透镜上,请你作出经凸透镜折射后进入水中光线的大致位置.
【答案】
【解析】平行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折射后通过焦点,斜射向水中的光线进行入水中后会发生偏折,折射光是靠近法线的,如下图所示:
30.请在图中,作出沿斜面匀速下滑的物体所受重力和摩擦力的示意图.
【答案】
【解析】解答:物体所受重力竖直向下,滑动摩擦力平行于斜面向上。重力与滑动摩擦力的示意图如图示:
点睛:在斜面上物体受竖直向下的重力,平行于斜面向上的滑动摩擦力.根据力的示意图的画法作图.
31.在“测量物体的质量”实验中,应将被测物体放置在天平的________盘中;天平平衡时,砝码和游码的示数如图所示,物体的质量为________g.
【答案】
(1).左
(2).54
【解析】解答:用天平之前首先调节天平,调平后,待测物体放在左盘中,向右盘中加减砝码并移动游码使得天平再次平衡。待测物体质量为50g+4g=54g.点睛:使用天平方法:①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游码移动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②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到分度盘的中央位置;③物体放在天平的左盘,砝码放在天平的右盘;称量过程中,通过增减砝码和移动游码,使天平平衡,天平重新平衡后,物体的质量=砝码的质量+游码对应的刻度值. 32.如右图所示,这个仪器叫________,(填仪器名称),所测物体的重力为________N.
【答案】
(1).弹簧测力计
(2).2.6.【解析】解答:在图所示,这个仪器叫弹簧测力计,弹簧测力计上1N之间有5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是0.2N,即此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6N.点睛:弹簧测力计是测量力的仪器.使用弹簧测力计时,需要明确其分度值,读数时视线与指针所在刻度垂直.
33.小明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为了粗测凸透镜的焦距,小明上午上课前,将凸透镜与水平地面平行放置,让太阳光照射到凸透镜上,调节凸透镜到地面的距离,直至地面上出现一个最小的亮点,小明认为此点到光心的距离,就是凸透镜的焦距,小强却说,这个距离不是凸透镜的焦距,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实验中,应调节光源、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大致在________________.
(3)实验过程中,在图示位置,烛焰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这与______(填“放大镜”“投影仪”或“照相机”)的成像原理相同.若将蜡烛向右移动10 cm,调整光屏位置再次成清晰的像,此时像的大小比原来的像要_____.
【答案】
(1).凸透镜没有正对太阳光放置(太阳光没有平行于主光轴入射到凸透镜上)
(2).同一高度
(3).照相机
大
34.为研究运动的快慢,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进行研究,记录了不同的物体的运动路程和时间.已知
三是比较路程和时间的比值.35.人的眼睛像一架神奇的照相机,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胶片,通过晶状体的调节将远近不同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上.如图所示是不同位置处的两个物体的成像示意图,由图得出:眼睛看近处的物体时,晶状体的焦距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人眼若长期观察近处物体,会造成晶状体过度弯曲,当他看远处物体时,像会成在视网膜的前方,应戴_______透镜制成的眼镜加以矫正. 【答案】
(1).变小
(2).凹
【解析】解答:从图中可以看出:当物体离凸透镜变近时,透镜的焦距也变短了;凸透镜的焦距变短说明对光的会聚作用过强,要纠正必须要减弱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所以要用凹透镜来进行纠正。
点睛:(1)眼睛的晶状体是一个焦距可调凸透镜,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2)正常眼睛成的像在视网膜上,所以视网膜相当于照相机的胶片;(3)当晶状体曲度过大时,对光的折射能力增强,物体成的像在视网膜的前方,形成近视眼,需要佩戴凹透镜进行矫正. 36.小永同学为了测量老醋的密度,进行以下实验:
(1)把天平放在______,将游码移至零刻度处,然后调节_______,使天平横梁平衡.(2)在调节天平时,发现指针如图甲所示偏向分度盘的右侧,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调.(3)接下来进行以下3项操作:
A.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剩余老醋的总质量m1;
B.将待测老醋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烧杯和老醋的总质量m2; C.将烧杯中老醋的一部分倒入量筒,测出这部分老醋的体积V; 以上操作的正确顺序是:_________(填字母代号).
(4)由图乙可知老醋的体积为_______㎝3,老醋的密度是_______g/㎝3 =_______㎏/m3.
【答案】
(1).水平桌面上
(2).平衡螺母
(3).左
(4).BCA
(5).40
(6).1.12
5(7).1.125×103
【解析】解答:(1)在天平使用中应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至零刻度处后,然后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横梁平衡.(2)在调节天平时,如果发现指针向右偏,应将平衡螺母向左调,使天平横梁平衡为止;(3)测量液体的密度时,应该首先测量烧杯和老醋的总质量m2,把适量的老醋倒入量筒中,读出其体积V,再测量出烧杯和剩余老醋的质量m1.所以操作的正确顺序是:BCA;(4)图量筒中老醋的体积V=40cm,图中烧杯和老醋的总质量m2=50g+20g+10g+2.4g=82.4g,图中烧杯和剩余老醋的质量m1=20g+10g+5g+2.4g=37.4g,量筒中老醋的质量m=82.4g−37.4g=45g,所以老醋的密度为ρ
3103kg/m3。=1.125g/cm=1.125×
3点睛:(1)在天平使用中应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零刻线,然后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横梁平衡,天平使用前的调节:若指针左偏,向右调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2)称量时,物体放在左偏,砝码放在右盘,通过增减砝码和移动游码使天平重新平衡,左盘物体的质量等于等于右盘砝码的质量加上游码对应的刻度值;(3)矿石体积为量筒两次读数之差,密度用ρ
来计算.
四、计算题
37.质量是0.2kg的物体,竖直向上抛出后运动中所受的空气阻力总是跟运动方向相反,大小都是1N,求:(1)物体受到的重力
(2)物体在下落过程中的合力及合力的方向.
【答案】(1)1.96N;(2)0.96N,方向:竖直向下
9.8N/kg=1.96N;(2).因为物体向下运动时,受到竖直向【解析】解答:(1).物体受到的重力G=mg=0.2kg×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阻力,所以合力等于重力减阻力即F=GF阻=1.96N-1N=0.96N,方向竖直向下。点睛:①利用G=mg计算物体受到的重力;②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然后根据同一直线上力的合成方法求出物体受到的合力.
38.一行军队伍,排头到排尾的长度是50m,正以3.6km/h的速度匀速通过一座150m长的大桥.则:(1)队伍通过大桥需要多少时间?
(2)若该队伍以同样的速度通过另一座桥需5min,则另一座桥的长度L是多少? 【答案】(1)200s ;(2)250m 【解析】解答:(1)v=3.6km/h=1m/s,队伍运动的距离:s=50m+150m=200m,根据可得,队伍通过大桥需要多少时间:
300s=300m;另(2)t′=5min=300s队伍通过的距离:s′=vt′=1m/s×
一座桥的长度:L=300m-50m=250m。
答:(1)队伍通过大桥需要200s;(2)若该队伍以同样的速度通过另一座桥需5分钟,则另一座桥的长度L是250m。
102cm3的瓶内盛有0.2kg的水,一只口渴的乌鸦每次将一块质量为0.01kg的小石子投入瓶39.一容积为3×中,当乌鸦投了25块相同的小石子后,水面升到瓶口,求:(1)瓶内石块的总体积.(2)石块的密度.
10﹣4m3;(2)2.5×103kg/m3 【答案】(1)1×【解析】解答:(1)由ρ可得,水的体积:V水=10−4m3;因为石块的体积与水的体积=2×
102cm3=3×10−4m3,V=V瓶−V水=3×10−4m3−2×10−4m3=之和等于瓶的容积,所以石块的总体积:V瓶=3×1×10−4m3;(2)石块的密度:ρ
103kg/m3 =2.5×10−4m3;(2瓶内石块的密度为2.5×103kg/m3.答:(1瓶内石块的总体积为1×点睛:(1)根据密度的变形公式求出水的体积;(2)根据瓶的容积和水的体积即可求出石块的总体积;(3)根据密度公式即可求出石块的密度.
第五篇:河北省保定市高阳县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上)期末地理试卷(解析版)
2016-2017学年河北省保定市高阳县八年级(上)期末地理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把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下表对应的空格内.)
1.如图,下列关于中国地理位置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A.我国领土跨寒、温、热三带 B.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C.我国全部位于低纬度地区 D.我国地跨南北半球
CCTV1播放的电视连续剧《解放海南岛》,多次提到一句台词:“部队(驻扎在湛江)必须在春分前登岛”.结合右图,完成2﹣4题.
2.部队渡海登岛作战,渡过的海峡及该海峡所属的温度带是()A.渤海海峡﹣热带 B.渤海海峡﹣北温带 C.琼州海峡﹣热带 D.琼州海峡﹣北温带
第1页(共19页)
3.部队必须在春分前渡海登岛,从地理学的角度看,主要的依据是()A.吹西风有利渡海登岛
B.吹东风有利渡海登岛
C.吹夏季风有利渡海登岛 D.吹冬季风有利渡海登岛 4.部队渡海登岛最适宜的交通运输方式是()A.铁路运输 B.公路运输
C.管道运输
D.海洋运输
人口老龄化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达到或超过7%,右图为中国与世界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统计与预测,据图完成5﹣6题.
5.根据预测,到2050年中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高于世界大约()A.10% B.20% C.25% D.30%
6.2016年1月1日起“二孩政策”在我国全面实施,该政策有利于()A.减少人口数量 B.降低人口出生率 C.减慢人口增长速度 D.缓解人口老龄化 读图,回答7﹣8题
7.从上海出发沿甲、乙、丙、丁哪条路线考察,可以印证图中的“地形剖面示意”()
A.甲 B.乙 C.丙 D.丁
第2页(共19页)
8.沿乙路线考察不可能到达()A.东北平原 B.华北平原
C.准噶尔盆地 D.长江中下游平原
9.读能源消费结构柱状图,比较2009年和2013年能源消费状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能源消费都以煤炭为主
B.非可再生能源的消费比例都在减少 C.能源消费总量总体增加
D.清洁能源的消费呈现增长的趋势 读图,回答10﹣11题.
10.该地区年降水量的大致分布规律是()A.自东北向西南减少 B.自西南向东北减少 C.自西北向东南减少.
D.自东南向西北减少
11.影响该地区年降水量分布的主要因素是()①纬度位置 ②夏季风③海陆位置④人类活动. A.①④ B.③④
C.①②
D.②③
读长江、黄河图,回答12﹣13题.
第3页(共19页)
12.关于长江、黄河的叙述正确的是()A.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唐古拉山脉 B.黄河上中下游的划分城市是湖口和桃花峪
C.“人在水下走,船在天上行”描述的是黄河上游的情景 D.长江被称作“黄金水道”的主要原因是水能资源丰富 13.甲地最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A.土地荒漠化 B.洪涝灾害
C.土地盐碱化 D.水土流失
贵广高铁目前是西南地区最便捷的铁路出海大通道.读右图“贵广高铁线路图”,回答14﹣15题.
14.贵广高铁跨越的三个省区中属于少数民族自治区的是()A.贵 B.桂 C.粤 D.川
15.贵广高铁施工难度大的主要原因是()A.气候寒冷
二、综合题(每空1分,共15分)16.读下列图和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中央气象台于2016年5月30日06时继续发布高温黄色预警.预计今天白天,河北中南部、北京、天津、黄淮大部、江淮大部、山西中部、宁夏北部、新疆南疆盆地、云南中部、广东中部等地有35℃以上的高温天气.
(1)从全国范围来看,这一天高温区主要有两大区域,两大高温区主要位于的第4页(共19页)
B.沙漠广布 C.地形崎岖 D.黄土疏松 温度带是 .
(2)两大高温区农业发展存在差异:西部高温区主要发展 业;而东部高温区的主要耕地类型是,盛产(粮食作物)、玉米、花生等农作物,请从地形、气候角度分析其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
(3)两高温区是我国水资源严重短缺地区,为此,我国实施了 工程,来解决两地区缺水问题.除此工程外,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节约用水? .
17.读中国主要工业基地分布示意图,回答问题.
(1)图中①、②、③、④四大工业基地形成和发展共同的位置优势
是,①、②两工业基地共同的资源优势是,据此可推断,共同发展的工业部门有、等.
(2)在工业转型升级过程中,①、②两工业基地科技、人才优势更为突出的是
(填工业基地名称)
(3)长江对沿岸地带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充足的 和便捷的 运输条件.
第5页(共19页)
2016-2017学年河北省保定市高阳县八年级(上)期末地
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把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下表对应的空格内.)
1.如图,下列关于中国地理位置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A.我国领土跨寒、温、热三带 B.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C.我国全部位于低纬度地区 D.我国地跨南北半球
【考点】我国的地理位置及特点.
【分析】从东西半球来看,我国位于东半球;从南北半球来看,我国位于北半球;从海陆位置看,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是海陆兼备的国家;从纬度位置看,我国领土南北跨纬度很广,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属北温带,南部少数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没有寒带. 【解答】解:读图分析可知:
从纬度位置看,我国领土南北跨纬度很广,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属北温带,南部少数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没有寒带.故A错误.
从海陆位置看,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是海陆兼备的国家,故B
第6页(共19页)
正确.
我国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故C错误. 从南北半球来看,我国位于北半球;故D错误. 故选:B.
CCTV1播放的电视连续剧《解放海南岛》,多次提到一句台词:“部队(驻扎在湛江)必须在春分前登岛”.结合右图,完成2﹣4题.
2.部队渡海登岛作战,渡过的海峡及该海峡所属的温度带是()A.渤海海峡﹣热带 B.渤海海峡﹣北温带 C.琼州海峡﹣热带 D.琼州海峡﹣北温带 【考点】温度带的划分与分布.
【分析】琼州海峡属于我国的南海,位于广东省雷州半岛和海南岛之间,西接北部湾.琼州海峡与渤海是我国的内海.
【解答】解:读图可知,部队渡海登岛作战,渡过的海峡是雷州半岛和海南岛之间的琼州海峡,该海峡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属于五带中的热带;根据题意,选项C符合. 故选:C.
3.部队必须在春分前渡海登岛,从地理学的角度看,主要的依据是()A.吹西风有利渡海登岛
B.吹东风有利渡海登岛
C.吹夏季风有利渡海登岛 D.吹冬季风有利渡海登岛 【考点】季风气候的特点及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划分.
第7页(共19页)
【分析】在我国季风区内,冬、夏风向有规律地更替着.夏季盛行来自海洋的偏南风,冬季劲吹来自亚洲大陆内部的偏北风.正是这种冬夏相反的盛行风向变化,带来了明显的气候季节变化.
【解答】解:在我国季风区内,夏季盛行来自海洋的偏南风,冬季劲吹来自亚洲大陆内部的偏北风.从地理学的角度看,雷州半岛及海南地带春分前盛行来自陆地的偏北风(冬季风),顺风有利渡海登岛.而春分过后,夏季风增加,逆风向不利于从湛江向海南岛渡海登岛. 故选:D.
4.部队渡海登岛最适宜的交通运输方式是()A.铁路运输 B.公路运输
C.管道运输
D.海洋运输
【考点】各种主要运输方式的特点.
【分析】现代化的交通运输方式主要有铁路、公路、水路、航空和管道运输.经过长期的不懈努力,中国初步形成了由这些交通运输方式组成的现代化交通运输网络体系.
【解答】解:运输要根据货物的性质、数量、运输距离、价格、时效等情况,选择运输方式.一般来说,贵重或急需的货物而数量又不大的,多由航空运送;容易死亡、变质的活物或鲜货,短程可由公路运送,远程而又数量大的可用铁路上的专用车;大宗笨重的货物,远距离运输,尽可能利用水运或铁路运输.部队渡海登岛(海南岛)最适宜的交通运输方式是海洋运输. 故选:D.
人口老龄化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达到或超过7%,右图为中国与世界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统计与预测,据图完成5﹣6题.
第8页(共19页)
5.根据预测,到2050年中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高于世界大约()A.10% B.20% C.25% D.30% 【考点】人口数量概况.
【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人口死亡率大幅度下降,中国人口快速增长.根据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中国总人口为13.7亿,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1/5,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解答】解:人口老龄化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达到或超过7%,如图为中国与世界65岁以上老年人扣比重统计与预测,根据预测,到2050年中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比重高于世界大约10%,中国将进入老龄化社会. 故选:A.
6.2016年1月1日起“二孩政策”在我国全面实施,该政策有利于()A.减少人口数量 B.降低人口出生率 C.减慢人口增长速度 D.缓解人口老龄化 【考点】人口政策.
【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人口死亡率大幅度下降,中国人口快速增长.根据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中国总人口为13.7亿,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1/5,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2016年1月1日起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解答】解:简称“全面二孩”.我国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以应对预计2025年后出现的人口老龄化、劳动力渐不足及社会负担加重等问题,有利于缓解劳动力短缺的矛盾和缓解
第9页(共19页)
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逐步调整完善现行的生育政策,促进人口与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故选:D.
读图,回答7﹣8题
7.从上海出发沿甲、乙、丙、丁哪条路线考察,可以印证图中的“地形剖面示意”()
A.甲 B.乙 C.丙 D.丁
【考点】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分析】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位于第一阶梯上的地形区主要有青藏高原和柴达木盆地,位于第二阶梯上的地形区主要有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云贵高原、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四川盆地,位于第三阶梯上地形区主要有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山东丘陵、辽东丘陵、东南丘陵. 【解答】解:读图可得,丙路线自西向东经过了青藏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该路线经过了我国的三级阶梯,符合地形剖面图中显示的我国地形的特点. 故选:C.
8.沿乙路线考察不可能到达()A.东北平原 B.华北平原
C.准噶尔盆地 D.长江中下游平原 【考点】中国的地形的特征和分布.
【分析】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脉纵横交错,构成地形的骨架,高原、平原、第10页(共19页)
盆地、丘陵镶嵌其中.
【解答】解:读图可得,乙路线经过的地形区是长江中下游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准噶尔盆地,东北平原位于东北地区,该路线不经过. 故选:A.
9.读能源消费结构柱状图,比较2009年和2013年能源消费状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能源消费都以煤炭为主
B.非可再生能源的消费比例都在减少 C.能源消费总量总体增加
D.清洁能源的消费呈现增长的趋势 【考点】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分析】自然资源是存在于自然界、能为人类提供福利的物质与能量,主要包括气候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海洋资源等.
【解答】解:A、煤炭是我国第一大能源,如图2009年占全国能源生产和消费总量的70%以上,2013年占全国能源生产和消费总量的60%左右.故A不符合题意;
B、从图中可以看出,2009年到2013年非可再生资源中煤炭的消费比例在减少,而石油和天然气的消费比例在增加.故B符合题意;
C、从图中可以看出,2009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是30.6亿吨,而2013年能源消费总量是37.6亿吨,消费总量总体增加.故C不符合题意;
D、从图中可以看出,2009年到2013年清洁能源的消费比例由8%增长到12%左
第11页(共19页)
右.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读图,回答10﹣11题.
10.该地区年降水量的大致分布规律是()A.自东北向西南减少 B.自西南向东北减少 C.自西北向东南减少.
D.自东南向西北减少
【考点】降水量的地区分布特点与成因.
【分析】从东南沿海到西北内陆距海洋的距离越来越远,受海洋的影响越来越小,导致我国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是由东南沿海到西北内陆逐渐减少.
【解答】解:山东省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受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的影响,导致降水量从东南向西北减少. 故选:D.
11.影响该地区年降水量分布的主要因素是()①纬度位置 ②夏季风③海陆位置④人类活动. A.①④ B.③④
C.①②
D.②③
【考点】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分析】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地势因素、洋流因素及人类活动等.也是影响气温和降水的主要因素.
【解答】解:季风的影响是导致降我国水时空分配不均的主要原因.山东省夏季盛行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受海陆因素的影响,沿海地区受海洋影响大,降水多.越往内陆,降水少.依据题意. 故选:D.
第12页(共19页)
读长江、黄河图,回答12﹣13题.
12.关于长江、黄河的叙述正确的是()A.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唐古拉山脉 B.黄河上中下游的划分城市是湖口和桃花峪
C.“人在水下走,船在天上行”描述的是黄河上游的情景 D.长江被称作“黄金水道”的主要原因是水能资源丰富 【考点】长江的发源地、注入的海洋.
【分析】长江源自唐古拉山,干流先后流经青海、西藏等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最终注入东海,全长6 300千米,是我国第一长河,也是世界第三长河.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也是世界著名大河之一.它源自巴颜喀拉山,流经青海、四川等9省区,注入渤海,全长5464千米.
【解答】解:长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象征,它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唐古拉山,故A正确;
黄河上、中、下游的划分城市是河口和桃花峪,故B错误; “人在水下走,船在天上行”描述的是黄河下游的情景,故C错误;
长江被称作“黄金水道”的主要原因是内河航运发达,故D错误;依据题意. 故选:A.
13.甲地最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A.土地荒漠化 B.洪涝灾害
C.土地盐碱化 D.水土流失
【考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
【分析】黄土高原是世界最大的黄土沉积区,大致北起长城,南至秦岭,西抵乌鞘岭,东到太行山,面积约50万千米2.在这片广阔的区域内,黄土覆盖厚度大多在100米以上,最大厚度超过200米.
第13页(共19页)
【解答】解:图中甲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十分脆弱.黄土结构疏松,裂隙较多,缺乏植被保护,在降水集中的夏季,尤其是暴雨期间,容易遭受侵蚀.由于长期的水土流失,黄土高原呈现出如今千沟万壑,支离破碎的地表形态. 故选:D.
贵广高铁目前是西南地区最便捷的铁路出海大通道.读右图“贵广高铁线路图”,回答14﹣15题.
14.贵广高铁跨越的三个省区中属于少数民族自治区的是()A.贵 B.桂 C.粤 D.川
【考点】中国各省级行政区的简称和行政中心.
【分析】我国省级行政区中,属于少数民族自治区的有西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
【解答】解:图中我贵广高铁跨越三个省区是贵州省、广西省和广东省,其中属于少数民族自治区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其简称是桂.结合题意,B选项符合. 故选:B.
15.贵广高铁施工难度大的主要原因是()A.气候寒冷 B.沙漠广布
C.地形崎岖
D.黄土疏松
【考点】公路运输与铁路运输.
【分析】贵广铁路是贵阳至广州铁路,它是西南地区通达华南沿海地区的重要区际铁路通道,跨黔、桂、粤三省区.贵广高铁全长861.7公里,桥隧共660多公里,其中桥梁210公里,隧道209个,总长度456.022公里,仅仅隧道就超过全长的一半,达到53.2%.
【解答】解:贵广高铁施工难度大的主要原因是地形崎岖.贵广高铁途经黔、桂、第14页(共19页)
粤等喀斯特岩溶发育完全地区,沿线山高谷深,河流纵横,而且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一样,基本上都是截弯取直,所以遇上高山,峡谷,或者河流之类地形的就必须用隧道和桥梁来解决.依据题意. 故选:C.
二、综合题(每空1分,共15分)16.读下列图和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中央气象台于2016年5月30日06时继续发布高温黄色预警.预计今天白天,河北中南部、北京、天津、黄淮大部、江淮大部、山西中部、宁夏北部、新疆南疆盆地、云南中部、广东中部等地有35℃以上的高温天气.
(1)从全国范围来看,这一天高温区主要有两大区域,两大高温区主要位于的温度带是 暖温带 .
(2)两大高温区农业发展存在差异:西部高温区主要发展 畜牧 业;而东部高温区的主要耕地类型是 旱地,盛产 小麦(粮食作物)、玉米、花生等农作物,请从地形、气候角度分析其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 地形平坦、雨热同期 .
(3)两高温区是我国水资源严重短缺地区,为此,我国实施了 南水北调 工程,来解决两地区缺水问题.除此工程外,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节约用水? 科学用水,保护水资源 .
【考点】温度带的划分与分布;主要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分布;跨世纪的四大工程.
【分析】根据活动积温的多少,把我国自北向南依次划分为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五个温度带,青藏高原属于以高寒为特征的高原气候区.
第15页(共19页)
我国水资源在地区分布上具有显著的不均衡性,具体表现为“东多西少,南多北少”的特点.我国水资源时间分配上具有夏秋多,冬春少和年际变化大的特点,我国南部约占全国总面积的40%,其径流量却占全国总径流量的80%以上;北部约占全国总面积的60%,但不足全国总径流量的20%,西北干旱地区缺水尤为严重.由于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平衡,为了合理利用水资源,有必要兴建跨流域的调水工程.目前规划上马的南水北调工程,将把长江流域的水调入缺水的华北、西北地区.
【解答】解(1)从全国范围来看,这一天高温区主要有两大区域,两大高温区是华北地区和新疆的塔里木盆地,主要位于暖温带.
(2)两大高温区农业发展存在差异:西部高温区深居内陆,降水稀少,主要发展畜牧业;而东部高温区位于我国北方地区,耕地类型为旱地,盛产小麦、玉米、花生等农作物,这里地形平坦,为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利条件.
(3)两高温区是我国水资源严重短缺地区,为此我国实施了南水北调工程,来解决两地区缺水问题.除此工程外,可以采取科学用水,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等措施,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故答案为:(1)暖温带;
(2)畜牧;旱地;小麦;地形平坦;雨热同期;(3)南水北调;
(4)科学用水,保护水资源.
17.读中国主要工业基地分布示意图,回答问题.
(1)图中①、②、③、④四大工业基地形成和发展共同的位置优势
是 临海,①、②两工业基地共同的资源优势是 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据此可推断,共同发展的工业部门有 钢铁工业、煤炭工业 等.
(2)在工业转型升级过程中,①、②两工业基地科技、人才优势更为突出的是 京津唐工业基地(填工业基地名称)
(3)长江对沿岸地带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充足的 水源(水资源)和便捷的 内
第16页(共19页)
河 运输条件.
【考点】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的位置和特点;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的位置和特点;京津唐、辽中南工业基地的位置和特点.
【分析】我国的四大工业基地的名称及特点是:沪宁杭(长江三角洲)是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京津唐是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辽中南以重工业为主的工业基地,珠江三角洲是以轻工业为主的工业基地,我国的四大工业基地都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
【解答】解:读图分析可知,图中①是辽中南工业基地,②是京津唐工业基地,③是沪宁杭工业基地,④是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1)图中①、②、③、④四大工业基地形成和发展共同的位置优势是临海,①、②两工业基地共同的资源优势是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据此可推断,共同发展的工业部门有钢铁工业、煤炭工业、石油化工工业(石油工业)、机械工业等.
(2)在工业转型升级过程中,①、②两工业基地科技、人才优势更为突出的是京津唐工业基地,因为京津唐工业基地有北京中关村高科技园区.
(3)长江对沿岸地带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充足的水源(水资源)和便捷的内河运输条件. 故答案为:
(1)临海;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钢铁工业;煤炭工业;(2)京津唐工业基地;(3)水源(水资源);内河.
第17页(共19页)
第18页(共19页)
2017年1月30日
第19页(共1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