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江苏省盐城市滨海县2014-2015学年八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解析介绍[模版]
2014-2015学年江苏省盐城市滨海县八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请选出最符合题意的一项,并将答案填入下面的空格内.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生活在我们周围的植物绝大多数是被子植物,它们一般都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等器官.下列植物不属于被子植物的是()
A. 葫芦藓 B. 菠菜 C. 水稻 D. 柳树
2.脊椎动物主要包括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其中全身被毛,大脑最发达的是()
A. 两栖类 B. 哺乳类 C. 鸟类 D. 爬行类
3.下列生物不属于微生物的是()
A. 细菌 B. 病毒 C. 蚯蚓 D. 真菌
4.生物学家根据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把它们划分为界、门、纲、目、科、属、种等不同等级.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
A. 界 B. 纲 C. 门 D. 种
5.各种类群的生物各有其特征,在生物圈中具有不同的作用,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极为重要.生物多样性不包括()
A. 遗传多样性 B. 环境多样性
C. 物种多样性 D. 生态系统多样性
6.2014年,科学家在泰国的石灰岩山区发现了新物种﹣﹣龙血树(如图),这种野生植物的价值未知,有待开发.说明生物多样性具有()
A. 潜在价值 B. 直接价值 C. 间接价值 D. 观赏价值
7.生物多样性是生物长期进化的结果.下列对于生物进化顺序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从水生到陆生 B. 从简单到复杂
C. 从多细胞到单细胞 D. 从低等到高等
8.生物的遗传变异和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导致了生物的进化.下列叙述符合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是()
A. 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B. 生存斗争中,个体大的一定获胜
C. 生物只会因争夺食物而发生生存斗争
D. 生物都具有十分强大的攻击能力
9.地质学、化石记录、解剖学等从不同方面为进化理论提供证据.其中最直接的证据是()
A. 比较解剖学 B. 化石 C. 分子生物学 D. 古生物学
10.动物因逃避敌害、争夺食物和栖息地、繁殖所进行的运动,是由骨骼和肌肉共同完成的.但起调节作用的是()
A. 神经和内分泌系统 B. 消化和呼吸系统
C. 泌尿和循环系统 D. 运动和生殖系统
11.动物的行为使其能适应环境的变化,提高其存活和繁殖的机会.下列选项中所示动物与其运动方式不对应的一项是()
A. 鲤鱼﹣﹣游泳 B. 老鹰﹣﹣飞行 C. 鳄鱼﹣﹣爬行 D. 麻雀﹣﹣爬行
12.动物的行为由先天遗传或后天学习而获得.下列行为中属于学习行为的一项是()
A. 蜘蛛织网 B. 鹦鹉学舌 C. 蜜蜂采蜜 D. 蚂蚁筑巢
13.下列有关动物社会社会行为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 群体内各成员一般都有明确分工
B. 群体内常进行一定的信息交流
C. 群体内个体聚集在一起生活
D. 群体内雄性个体之间不会相互攻击
14.狗遇到陌生人会狂吠不止,这属于动物行为中的()
A. 生殖行为 B. 社会行为 C. 防御行为 D. 觅食行为
15.生物与环境相互依赖,形成不同的生态系统.下列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最少的一项是()
A. 草原生态系统 B. 农田生态系统 C. 森林生态系统 D. 海洋生态系统
二.综合应用题(共1小题,每格2分,共20分)
16.如图是某一陆地生态系统部分生物组成的一个食物网示意图,请根据图解回答:(1)结合该食物网,用文字和“→”符号写出一条食物链:
.
(2)依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不同作用,一般可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图中所示的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的是
.图中动物都是消费者,其中处于最高营养级的是
.
(3)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把太阳能(光能)转化为
能,然后通过食物网(链)传给消费者、分解者,在这个过程中进行着
循环和能量流动.能量流动的特点是
流动和
递减.
(4)生物富集现象常伴随食物链而发生,浓度会不断增加,如果农药DDT在图中所示生物体内富集,那么,富集浓度最高的生物是
.
(5)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应包括这一区域内所有的植物、动物、以及非生物环境.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
2014-2015学年江苏省盐城市滨海县八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请选出最符合题意的一项,并将答案填入下面的空格内.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生活在我们周围的植物绝大多数是被子植物,它们一般都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等器官.下列植物不属于被子植物的是()
A. 葫芦藓 B. 菠菜 C. 水稻 D. 柳树
考点: 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及经济意义;植物的分类.
分析: 被子植物的种子外有果皮包被着,能形成果实,一般具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
苔藓植物有茎和叶的分化,但没有真正的根;据此作答.
解答: 解:A、葫芦藓只有茎、叶分化,没有真正的根,属于苔藓植物,故A错误; BCD、菠菜、水稻和柳树都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等器官,属于被子植物,故BCD错误. 故选:A.
点评: 关键点:被子植物和苔藓植物的主要特征.
2.脊椎动物主要包括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其中全身被毛,大脑最发达的是()
A. 两栖类 B. 哺乳类 C. 鸟类 D. 爬行类
考点: 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分析: 哺乳类是一种恒温、脊椎动物,身体有毛发,大部分都是胎生,并藉由乳腺哺育后代.哺乳动物是动物发展史上最高级的阶段,也是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一个类群.
解答: 解:哺乳动物一般具有胎生哺乳,体表被毛覆盖,有保温作用,体腔内有膈,牙齿分为门齿、臼齿、犬齿,心脏四腔,用肺呼吸,体温恒定、大脑发达等特征.因此,全身被毛,大脑最发达的是哺乳动物. 故选:B.
点评: 解此类题目时,应充分考虑生物的进化趋势.
3.下列生物不属于微生物的是()
A. 细菌 B. 病毒 C. 蚯蚓 D. 真菌
考点: 细菌、真菌等其他生物的分类.
分析: 微生物的个体微小,结构简单,有的无细胞结构,如病毒,只有蛋白质的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构成.有细胞结构的,有的是单细胞的,如细菌,有的是多细胞的,如真菌等. 解答: 解:解:微生物是个体微小、结构简单的生物,包括细菌、放线菌、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氏体、真菌、病毒、类病毒、朊病毒等;蘑菇、黄曲霉属于真菌,属于微生物.蚯蚓属于环节动物,不属于微生物. 故选:C 点评: 根据微生物的定义和包括的范围进行分析.
4.生物学家根据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把它们划分为界、门、纲、目、科、属、种等不同等级.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
A. 界 B. 纲 C. 门 D. 种
考点: 生物的分类及分类单位.
分析: 生物分类是研究生物的一种基本方法.生物学家根据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即生物在形态结构特征、营养方式、以及在进化上的亲疏远近关系方面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把生物划分为不同等级的分类单位.
解答: 解:根据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将生物分为植物界、动物界和其他的几个界.每个界又被分为六个更小的等级.它们由从大到小依次是门、纲、目、科、属、种.如植物界中有若干个门,每个门的所有植物都有一些共同的特征.在一个门里,可能有很多种生物,但是每一个种里,只有一种生物.因此“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 故选:D 点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分类的依据和单位.
5.各种类群的生物各有其特征,在生物圈中具有不同的作用,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极为重要.生物多样性不包括()
A. 遗传多样性 B. 环境多样性
C. 物种多样性 D. 生态系统多样性
考点: 生物的多样性的内涵.
分析: 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层次的含义,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解答: 解: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指一定区域内生物钟类(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的丰富性,如人类已鉴定出的物种,大约有170多万个,我国已知鸟类就有1244种之多,被子植物有3000种,即物种水平的生物多样性及其变化.
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兔和小麦)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决定的,生物的性状千差万别,表明组成生物的基因也成千上万,同种生物如兔之间(有白的、黑的、灰的等)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组成了不同的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指生物群落及其生态过程的多样性,以及生态系统的环境差异、生态过程变化的多样性是指生物所生存的生态环境类型的多样性等.可见生物多样性不包括环境多样性. 故选:B 点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多样性的内涵.
6.2014年,科学家在泰国的石灰岩山区发现了新物种﹣﹣龙血树(如图),这种野生植物的价值未知,有待开发.说明生物多样性具有()
A. 潜在价值 B. 直接价值 C. 间接价值 D. 观赏价值
考点: 生物的多样性的内涵. 分析: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1)直接价值:对人类有食用、药用和工业原料等实用意义,以及有旅游观赏、科学研究和文学艺术创作等非实用意义的.
(2)间接价值:对生态系统起重要调节作用的价值(生态功能).(3)潜在价值:目前人类不清楚的价值.
解答: 解:由题干可知,2014年,科学家在泰国的石灰岩山区发现了新物种﹣﹣龙血树,这种野生植物的价值未知,有待开发,说明目前人类还不清楚的它的价值,属于潜在价值.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考查生物多样性的价值,识记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再根据题干要求选出正确的答案.
7.生物多样性是生物长期进化的结果.下列对于生物进化顺序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从水生到陆生 B. 从简单到复杂
C. 从多细胞到单细胞 D. 从低等到高等
考点: 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
分析: 在研究生物的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重要的证据,越古老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简单、低等、水生生物较多.越晚近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复杂、高等、陆生生物较多,因此证明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
解答: 解:ABD、从水生到陆生、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都属于生物进化的趋势,ABD正确;
C、生物进化顺序是从单细胞到多细胞,而不是从多细胞到单细胞,C不正确. 故选:C.
点评: 解题的关键是知道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
8.生物的遗传变异和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导致了生物的进化.下列叙述符合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是()
A. 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B. 生存斗争中,个体大的一定获胜
C. 生物只会因争夺食物而发生生存斗争
D. 生物都具有十分强大的攻击能力
考点: 达尔文和自然选择学说.
分析: 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自然选择;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其主要内容有四点:过度繁殖,生存斗争(也叫生存竞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
解答: 解:A、凡是生存下来的生物都是适应环境的,而被淘汰的生物都是对环境不适应的,这就是适者生存.达尔文把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做自然选择.因此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核心内容是“适者生存,不是者被淘汰”,A正确; 达尔文指出,生物都有很强的繁殖能力,A错误;
B、不是环境的改变使生物产生适应性变异,而是环境的改变对生物产生的变异进行了选择.因此体型较大的个体一定获胜的说法不正确,B错误;
C、由于生物生存的空间与食物是有限的,所以生物就会因争夺生存的空间与食物而进行生存斗争,C错误
D、不是所有的生物都有攻击性的,D错误. 故选:A.
点评: 自然选择:遗传变异是自然选择的基础,生存斗争是过程,过程的结果是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9.地质学、化石记录、解剖学等从不同方面为进化理论提供证据.其中最直接的证据是()
A. 比较解剖学 B. 化石 C. 分子生物学 D. 古生物学
考点: 生物进化的证据-化石.
分析: 生物进化的证据有化石证据、比较解剖学上的证据、胚胎学上的证据等,化石是指保存在岩层中的古生物遗物和生活遗迹;比较解剖学是对各类脊椎动物的器官和系统进行解剖和比较研究的科学,比较解剖学为生物进化论提供的最重要的证据是同源器官;胚胎学是研究动植物的胚胎形成和发育过程的科学,也为生物进化论提供了很重要的证据,如脊椎动物和人的胚胎早期都有鳃裂和尾,说明了脊椎动物和人是从某些古代的低等动物进化来的. 解答: 解: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重要的、最直接的证据,因为化石是保存在岩层中的古生物遗物和生活遗迹.直接说明了古生物的结构或生活习性.因此生物进化的直接证据是化石证据. 故选:B.
点评: 此题考查了生物进化的直接证据:化石.
10.动物因逃避敌害、争夺食物和栖息地、繁殖所进行的运动,是由骨骼和肌肉共同完成的.但起调节作用的是()
A. 神经和内分泌系统 B. 消化和呼吸系统
C. 泌尿和循环系统 D. 运动和生殖系统
考点: 激素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
分析: 通过神经系统对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叫神经调节,其基本方式是反射;化学物质通过体液(血浆、组织液、淋巴等)的运输而对人体生理活动进行的调节,就叫体液调节.如激素对人体生理活动的调节,是通过血液的运输而起作用的.
解答: 解:人体能够灵敏地感知环境的变化,并依靠自身的调节功能做出相应的反应,以适应环境,更好地生存.通过神经系统和激素的调节作用,人体的各项生理活动相互协调,人体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激素是由内分泌腺分泌的对人体有特殊作用的化学物质.内分泌腺组成了人体的内分泌系统.所以,人体能够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进行各项生命活动,与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作用有关.例如当人情绪激动时,大脑皮层会兴奋,并通过支配肾上腺的神经促使肾上腺分泌较多的肾上腺素,这些激素能促使心跳加速,血压升高等. 故选:A.
点评: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主要靠神经调节,其次是体液调节.
11.动物的行为使其能适应环境的变化,提高其存活和繁殖的机会.下列选项中所示动物与其运动方式不对应的一项是()
A. 鲤鱼﹣﹣游泳 B. 老鹰﹣﹣飞行 C. 鳄鱼﹣﹣爬行 D. 麻雀﹣﹣爬行
考点: 动物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飞行、游泳、爬行、行走、奔跑.
分析: 动物的运动方式多种多样,有:爬行、行走、跳跃、奔跑、攀援等,以便觅食和避敌.
解答: 解:A、鲤鱼生活在水中,用鳍游泳,A正确. B、老鹰的前肢变成翼,运动方式是飞行,B正确. C、鳄鱼属于爬行动物,运动方式是爬行,C正确. D、麻雀的前肢变成翼,运动方式是飞行,D错误. 故选:D 点评: 明确各种动物的运动方式是解题的关键.
12.动物的行为由先天遗传或后天学习而获得.下列行为中属于学习行为的一项是()
A. 蜘蛛织网 B. 鹦鹉学舌 C. 蜜蜂采蜜 D. 蚂蚁筑巢
考点: 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区别.
分析:(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不会丧失.
(2)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的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
解答: 解:ACD、蜘蛛结网、蜜蜂采蜜、蚂蚁筑巢,都是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先天性行为,不属于学习行为,ACD不正确;
B、鹦鹉说话是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行为,因此属于学习行为,B正确.
故选:B.
点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特点.
13.下列有关动物社会社会行为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 群体内各成员一般都有明确分工
B. 群体内常进行一定的信息交流
C. 群体内个体聚集在一起生活
D. 群体内雄性个体之间不会相互攻击
考点: 社会行为的特征.
分析: 动物营群体生活,绝不是同种的许多个体简单的聚集在一起,而是动物之间存在组织,具有明确的分工和森严的等级制度,还有靠的动物的活动、声音和气味等起到传递信息的作用称为动物语言.
解答: 解:据分析可知:A、B、C项是动物的社会行为的特征,而D项群体内雄性个体之间为了食物、配偶、领地等会相互攻击,因此选项D错误. 故选:D 点评: 关键知道动物的社会行为的特点:有分工,有等级,有语言等.
14.狗遇到陌生人会狂吠不止,这属于动物行为中的()
A. 生殖行为 B. 社会行为 C. 防御行为 D. 觅食行为
考点: 动物行为的类型和特点.
分析: 动物的行为是指动物进行的从外部可以观察到的有适应意义的活动,包括身体的运动、静止的姿势、体色的改变、气味的释放、各种叫声等.从动物行为的功能、意义来看,动物的行为功能分为:取食行为、领域行为、攻击行为、防御行为、繁殖行为、节律行为和社会(群)行为.
解答: 解:A、生殖行为:与动物繁殖有关的行为.如占巢、求偶、交配、孵卵、哺育等一系列行为,A错误.
B、社会行为是群体内形成了一定的组织,成员间有明确分工的动物群集行为,有的高等动物还形成等级,B错误.
C、防御行为:为了保护自己,防御敌害的各种行为都是防御行为.如逃跑、装死、释放臭气、保护色、警戒色、机体防御等,狗遇到陌生人会狂吠不止,这属于动物行为中的防御行为,C正确.
D、觅食行为:是动物通过各种方式获取生存所需的食物的行为,D错误. 故选:C 点评: 明确各种行为的概念特点即能正确答题.
15.生物与环境相互依赖,形成不同的生态系统.下列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最少的一项是()
A. 草原生态系统 B. 农田生态系统 C. 森林生态系统 D. 海洋生态系统
考点: 生态系统中的类型.
分析: 生物圈中有着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如草原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等,不同的生态系统功能不同,据此解答.
解答: 解:A、草原生态系统分布在半干旱地区,年降雨量少很.缺乏高大的植物,动植物种类虽然比森林生态系统少,但依然是非常丰富的.草原在水土保持和防风固沙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A不符合题意; B、农田生态系统中人起决定的作用,人们种植的各种农作物是这一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员.农田中的动植物种类较少,群落的结构单一,B符合题意;
C、森林生态系统分布在较湿润的地区,动植物种类繁多,生物种类最丰富.森林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净化空气、消除污染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有“绿色水库”、“地球之肺”之称,不符合题意;
D、海洋生态系统和淡水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主要是大量的水生藻类,消费者主要是其中的水生动物,也很多,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 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生态系统的类型、结构和功能.
二.综合应用题(共1小题,每格2分,共20分)
16.如图是某一陆地生态系统部分生物组成的一个食物网示意图,请根据图解回答:
(1)结合该食物网,用文字和“→”符号写出一条食物链: 植物→蝗虫→青蛙→蛇→鹰 .(2)依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不同作用,一般可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图中所示的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的是 植物 .图中动物都是消费者,其中处于最高营养级的是 鹰 .
(3)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把太阳能(光能)转化为 化学 能,然后通过食物网(链)传给消费者、分解者,在这个过程中进行着 物质 循环和能量流动.能量流动的特点是 单向 流动和 逐渐 递减.
(4)生物富集现象常伴随食物链而发生,浓度会不断增加,如果农药DDT在图中所示生物体内富集,那么,富集浓度最高的生物是 鹰 .
(5)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应包括这一区域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微生物 以及非生物环境.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生物圈 .
考点: 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分析:(1)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这种关系的,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多条食物链相互交织形成食物网; 生态系统的组成:
据此解答. 解答: 解:(1)食物链起始环节是生产者,以最高级消费者为终点,箭头方向指向捕食者.该食物网中的食物链有:植物→蝗虫→青蛙→蛇→鹰;植物→蝗虫→小鸟→蛇→鹰;植物→蝗虫→小鸟→鹰共3条;
(2)依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不同作用,一般可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图中所示的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的是植物.图中动物都是消费者,其中处于最高营养级的是鹰;(3)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把太阳能(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然后通过食物网(链)传给消费者、分解者,在这个过程中进行着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和逐渐递减;
(4)生物富集作用是指环境中一些有害物质(如重金属、化学农药等),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的过程.因为这些有害物质具有化学性质稳定、不易分解的特点,会在生物体内积累而不易排出,所以随着营养级的升高而不断积累,危害最大的是这一食物链的最高级消费者.在此生态系统的中,鹰是最高级消费者,体内DDT含量最高;(5)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应包括这一区域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微生物以及非生物环境.生生物圈是地球上的生物及其生活环境的统一体,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故答案为:
(1)植物→蝗虫→青蛙→蛇→鹰;(2)植物;鹰;
(3)化学;物质;单向;逐渐;(4)鹰;
(5)微生物;生物圈.
点评: 熟知食物链、生态系统以及生物圈的概念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第二篇:江苏省盐城市南洋中学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地理期中考试试卷(解析版)
江苏省盐城市南洋中学
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地理期中考试试卷
一、选择题
1.关于我国位置的描述,错误的是()
A.我国位于东半球、北半球 B.我国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少部分位于高纬度 C.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D.我国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小部分位于热带 2.读四省区轮廓图回下面小题:
(1)四省区中纬度最高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2)假如选择旅游地,能领略最多少数民族风情应选择()
A.① B.② C.③ D.④ 3.读伍十元人民币背面图回答下面小题:
(1)图中景观所在的省区是()
A.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B.广西壮族自治区 C.内蒙古自治区 D.西藏自治区(2)属于该自治区民族文化遗产的是()
A.木卡姆艺术 B.《格萨尔》史诗 C.呼麦 D.开斋节 4.诗句“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描述的是()
A.内蒙古高原 B.青藏高原 C.云贵高原 D.黄土高原 5.下列山脉中既是东西走向,又是一、二级阶梯分界的是()
A.大兴安岭 B.横断山脉 C.秦岭 D.昆仑山脉 6.中国是世界上季风气候最显著的国家之一,其原因是()
A.南北跨纬度广 B.东临太平洋,西部背靠亚欧大陆 C.地形复杂多样 D.人口众多 7.关于我国降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B.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增 C.季节分配均匀 D.空间分配均匀
8.读我国沿36°N的地形剖面图,图中一,二,三阶梯对应的地形区分别是()
A.青藏高原、云贵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B.塔里木盆地、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 C.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D.内蒙古高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 9.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2000年我国总人口数比1990年增加了1.64亿,平均每年净增1561万人。材料二:我国部分省区人口密度比较表
(1)材料一中我国每年平均净增1561万人,主要原因是()
A.人口出生率高 B.人口死亡率低 C.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 D.人口基数大(2)材料二说明我国人口分布特点是()
A.人口分布均匀 B.人口分布不均匀 C.西部人口密度大 D.沿海人口密度小 10.下列地形区中,全部在干旱地区的是()
A.塔里木盆地 B.四川盆地 C.云贵高原 D.内蒙古高原 11.“ 滚滚长江东逝水”反映出我国()
A.东西交通便利 B.地势西高东低 C.地形复杂多样 D.河流落差大
12.我国动植物资源非常丰富,世界上大多数动植物都能在我国找到适合生长的地区,这得益于()
A.气候复杂多样 B.雨热同期 C.季风气候显著 D.多特殊天气 13.下列有关我国地形地势的说法,其中不正确的是()
A.西高东低的地势使我国许多大江大河向东流入大海 B.三级阶梯状的地势使我国许多河流富蕴水能,几乎处处可建水电站
C.西高东低的地势使海上湿润气流可以向我国内陆推进,有利于形成丰富的降水 D.多种多样的地形,为我国因地制宜,发展农、林、牧等多种经营提供了有利条件
14.秦岭一淮河一线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下列分界线与该界线大体一致的是()①1月0℃等温线
②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③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④亚热带与中温带分界线 ⑤温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大陆性气候分界线 ⑥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
A.①②③ B.②④⑥ C.①③⑥ D.①④⑤ 15.下列省级行政区中,简称和行政中心搭配正确的是()
A.渝—成都 B.陇—兰州 C.黔—昆明 D.皖—南京
16.冬季我国南北气温差别很大,其主要原因是()
①纬度位置 ②海陆位置 ③地形 ④冬季风的影响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7.季风气候区的降水和气温在时间上的配合特点是()
A.雨热同期 B.夏季高温少雨 C.冬季低温少雨 D.冬季高温多雨 18.我国领海中纬度从低到高排列正确的是()
A.渤海、东海、南海、黄海 B.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C.渤海、南海、黄海、东海 D.南海、东海、黄海、渤海
19.某旅游团从我国广西壮族自治区出发,就近进行了“出境游”,他们可能游览了下列邻国中的()
A.泰国 B.越南 C.缅甸 D.印度 20.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
A.东南、西南、西北 B.东北、东南、西南 C.东北、西北、东南 D.东北、西北、西南 21.下列有关我国各民族的叙述错误的是()
A.我国共有56个民族,汉族人口最多 B.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壮族
C.我国民族分布具有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特点 D.我国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南等地区
二、综合题
22.读我国的四条主要地理分界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上图中代表我国人口分界线是________(填字母),名称是________一线。
(2)上图中代表我国地势二、三阶梯分界线是________(填字母)。
(3)A图虚线东侧经过________一线,该线以南耕地类型是________(旱地、水田),以北地区的河流________(有、无)结冰现象。
23.读“中国疆域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数字代表的国家:②________;⑧________。
(2)E省区的地形区名称是________其气候类型是________。
(3)学校所属省级行政区应位于B、C、D中的________(填字母),简称是________。
(4)F省区是________(填全称)。
(5)A是________岛,其所属的温度带是________带。
答案解析部分
一、选择题
1.【答案】B
【考点】中国的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
【解析】【分析】我国疆域辽阔,从海陆位置看,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从经纬度位置看,我国领土南北跨经纬度很广,从半球上来看,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北回归线从我国的南部穿过,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小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故本题B正确。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我国地理位置的知识,学生多读图,加强理解。2.【答案】(1)D(2)A
【考点】34个省级行政区域名称、位置、轮廓、简称、行政中心
【解析】【分析】⑴读图可知,①是云南省;②是广东省;③ 是湖北省;④是黑龙江省,四省区中纬度最高的是黑龙江省,故答案D正确。
⑵少数民族分布最多的省是云南省,①是云南省,故答案A正确。故答案为:(1)D;(2)A。
【点评】(1)考查的是我国省级区域的知识,学生多阅读地图,牢记各个省的外部轮廓和地理位置。‘(2)考查的是少数民族的分布的知识,学生加强理解。3.【答案】(1)D(2)B
【考点】34个省级行政区域名称、位置、轮廓、简称、行政中心
【解析】【分析】⑴读图可知,图中景观是布达拉宫,位于西藏自治区,故答案D正确。
⑵木卡姆艺术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文化遗产; 《格萨尔》史诗是西藏自治区民族文化遗产; 呼麦是内蒙古自治区民族文化遗产; 开斋节是伊斯兰教三大宗教节日之一,它是我国维吾尔族、回族、哈萨克族等少数民族穆斯林共同欢度的节日;故答案B正确。故答案为:(1)D;(2)B。
【点评】(1)本题贴近生活,学生加强对我国各个省区的理解。
(2)《格萨尔史诗》的故事结构,纵向概括了藏族社会发展史的两个重大的历史时期,横向包容了大大小小近百个部落、邦国和地区,纵横数千里,内涵广阔,结构宏伟。4.【答案】A
【考点】我国主要地形及地形区、地形构成特点
【解析】【分析】诗句“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说明该地有草、有牛羊,畜牧业发达,应是内蒙古高原。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我国四大高原的特征的知识,学生加强理解。5.【答案】D
【考点】我国主要山脉
【解析】【分析】中国地势的
11.【答案】B
【考点】我国地势特点
【解析】【分析】由于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大致呈阶梯状分布,使我国河流滚滚东流,故答案B正确。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我国地势的特点,学生加强理解。12.【答案】A
【考点】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解析】【分析】我国地域辽阔,地跨众多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加上我国地形复杂,地势高低悬殊,增加了我国气候的复杂多样性,世界上大多数动植物在我国都能找到适合生长的地区。故答案为:A。
【点评】我国是世界上气候类型最多的国家之一。我国东半部有大范围的季风气候,自南而北有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西北地区大多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青藏高原区是独特的高原气候。西部高山地区则表现出明显的垂直气候特征。复杂多样的气候条件,有利于多种生物的繁殖生长,使我国的动植物资源比较丰富;也有利于开展多种经营,使我国农、林、牧、渔各业综合发展;还有利于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使我国地域文化的发展各具特色。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复杂多样的气候对农作物及各种动植物资源的影响。14.【答案】B
【考点】地势对我国自然环境的影响(气候、交通、河流等)
【解析】【分析】我国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西高东低的地势使我国许多大江大河顺地势向东流入大海;三级阶梯状的地势使我国许多河流富蕴水能,在阶梯交界处可建水电站;西高东低的地势使海上湿润气流可以向我国内陆推进,有利于形成丰富的降水;多种多样的地形,为我国因地制宜,发展农、林、牧等多种经营提供了有利条件,故B正确。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地形地势特点及影响,理解解答即可。15.【答案】C
【考点】我国人文环境差异显著(人类活动差异、秦岭-淮河一线地理意义)
【解析】【分析】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东部地区重要的地理界线,在它的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有明显的差异。是我国南方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一月份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800mm等降水线通过的地方;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分界线;水稻、小麦的分界线;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等。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学生加强对秦岭淮河一线地理意义的理解。16.【答案】B
【考点】34个省级行政区域名称、位置、轮廓、简称、行政中心
【解析】【分析】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每个省级行政区都有自己的简称。四川省简称川,行政中心是成都;甘肃省简称甘或陇,行政中心是兰州;云南省简称滇或云,行政中心是昆明;江苏省简称苏,行政中心是南京。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我国省级区域的相关知识,学生牢记各个省的简称和行政中心。
17.【答案】D
【考点】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解析】【分析】冬季我国南北气温差异很大,主要是因为冬季时,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北半球纬度越高的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小,白昼时间越短,气温越低;加上北方地区离冬季风更近,加剧了北方气候的寒冷。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影响我国气候的因素的知识,学生加强理解。18.【答案】A
【考点】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我国降水的时间分配
【解析】【分析】季风气候区的降水和气温在时间上的配合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即雨热同期。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我国气候的知识,学生加强理解。19.【答案】D
【考点】中国地理事物名称(临海、海峡、半岛、岛屿、内海)
【解析】【分析】我国领海自北往南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南海,也是纬度从高到低排列。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我国临海的知识,学生多阅读地图,加强理解。20.【答案】B
【考点】中国陆上邻国、隔海相望的国家
【解析】【分析】读中国疆域图可知,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陆上邻国是越南。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我国的陆上邻国的知识,学生多阅读地图,加强理解。21.【答案】D
【考点】民族分布特点
【解析】【分析】我国共有56个民族,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我国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北、西南.根据题意. 故选:D.
【点评】熟记我国少数民族的分布特点即可得出答案. 22.【答案】D
【考点】民族分布特点
【解析】【分析】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大家庭,共有56个民族,其中55个为少数民族。各民族分布的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居住。汉族分布最广,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少数民族则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部地区,其中壮族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故本题D正确。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我国民族的知识,学生加强理解。
二、综合题
23.【答案】(1)D;黑河—腾冲(2)B(3)秦岭——准河;水田;有
【考点】人口及人口分布特点、人口疏密分界线,我国地势三级阶梯分界、各阶梯内主要地形类型
【解析】【分析】该题以读我国的四条主要地理分界线图为切入点,考查的是中国的人口地理分界线、我国地势二、三阶梯分界线、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秦岭-准河一线的地理意义,要求学生熟练掌握。
⑴读图可知,A是秦岭-准河一线;B是我国地势二、三阶梯分界线;C是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D是中国的人口地理分界线;上图中代表我国人口分界线是D,名称是黑河—腾冲。⑵读图可知,上图中代表我国地势二、三阶梯分界线是B。
⑶读图可知,A图虚线东侧经过秦岭-准河一线,该线以南耕地类型是水田,以北地区的河流有结冰现象。
故答案为:(1)D、黑河—腾冲;(2)B;(3)秦岭——准河、水田、有。【点评】(1)本题考查的是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的知识,学生加强理解。
(2)考查的是我国阶梯的分界线,我国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3)考查的是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东部地区重要的地理界线,在它的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有明显的差异.秦岭、淮河主要是我国四大区域中,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一月份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800mm等降水线通过的地方;温度带中,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干湿地区中,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分界线;水稻、小麦的分界线;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等。24.【答案】(1)韩国;印度(2)四川盆地;亚热带季风(3)B;苏
(4)广西壮族自治区(5)海南;热
【考点】34个省级行政区域名称、位置、轮廓、简称、行政中心,中国陆上邻国、隔海相望的国家
【解析】【分析】该题以读“中国疆域示意图”为切入点,考查的是中国的地理位置、岛屿,陆上邻国、各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简称及其分布、中国的地形和气候,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⑴读图可知,图中数字代表的国家②是韩国;⑧是印度。
⑵读图可知,E省区的地形区名称是四川盆地,其气候类型是亚热带季风气候。⑶读图可知,学校所属省级行政区是江苏省,应位于B、C、D中的B,简称为苏。⑷读图可知,F省区是广西壮族自治区。
⑸读图可知,A是海南岛,其所属的温度带是热带。
故答案为:(1)韩国、印度;(2)四川盆地、亚热带季风;(3)B、苏;(4)广西壮族自治区;(5)海南、热。
【点评】(1)考查的是我国的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的知识,我国的陆上邻国分别是: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不丹、尼泊尔、缅甸、老挝和越南。
(2)考查的是我国的主要地形区和气候类型的知识,学生多阅读地图,加强理解。(3)考查的是我国的省区的知识,学生加强理解。
(4)考查的是我国的省区的知识,学生多阅读地图,牢记我国各个省级区域的位置。(5)考查的是我国的岛屿和温度带的知识,学生加强理解。
第三篇:江苏省盐城市鞍湖实验学校2015-2016学年八年级开学生物试卷.doc
2015-2016学年江苏省盐城市鞍湖实验学校八年级(下)开学
生物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没有根茎叶等器官分化的植物是()A.肾蕨
B.玉米
C.松树
D.海带
2.鲤鱼、青蛙、鳄鱼、麻雀、大熊猫共有的特点是()A.卵生
B.用肺呼吸
C.有脊椎骨组成的脊柱 D.体温恒定 3.下列不具有成形细胞核的生物是()A.酵母菌
B.结核杆菌
C.蝗虫
D.玉米
4.生物分类的等级中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A.种
B.属
C.科
D.界
5.我国有高等植物30000余种,脊椎动物6000多种,牧草4000多种,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A.物种多样性 C.环境多样性
B.遗传多样性 D.生态系统多样性
6.下列哪项不是威胁生物多样性的原因()A.外来物种入侵
B.环境污染
C.人为破坏
D.生物进化
7.下列对海带、银杏、桫椤和葫芦藓四种植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乙的种子外无果皮
B.丙是蕨类植物,属一级保护植物 C.丁的生殖离不开水
D.它们进化顺序为甲、丙、丁、乙
8.生命起源的过程中形成的有机小分子主要是()A.核酸
B.蛋白质
C.氨基酸
D.氨气
9.对生物进化规律的概括错误的是()A.由简单到复杂 C.由低等到高等
B.由小体型到大体型 D.由水生到陆生
10.英国有深色和浅色两种桦尺蛾,它们都栖息在树干上.当树林周围变成工厂后,两种桦尺蛾的数量发生了变化,如图所示,引起桦尺蛾数量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人工选择 C.动物迁入迁出
B.自然选择
D.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
11.在人类进化过程中发生最显著变化是()A.后肢发达
B.奔跑飞快
C.脑容量增加
D.群居生活
12.埃及古猿头骨化石被认为是人猿同祖的证据之一,是因为()A.埃及古猿切牙小,尖牙、前磨牙和磨牙都比较大,类似人 B.埃及古猿切牙小,尖牙、前磨牙和磨牙都比较大,类似猿 C.埃及古猿切牙小,类似人,尖牙、前磨牙和磨牙都比较大,类似猿 D.埃及古猿切牙大,类似人,尖牙、前磨牙和磨牙都比较小,类似猿 13.始祖鸟、孔子鸟、辽西鸟化石的发现,可以说明()A.哺乳类可能起源于古代的鸟类 B.哺乳类可能起源于古代的爬行类 C.鸟类可能起源于古代的爬行类 D.爬行类可能起源于古代的鸟类 14.家鸽的主要运动方式为()A.奔跑
B.跳跃
C.飞行
D.爬行
15.动物运动方式的不同主要是适应()A.不同的身体结构 C.不同的动物种类
B.不同的生活环境 D.不同的身体大小
16.下列动物行为中,属于防御行为的是()
A.B.C.D.
狮子捕斑马兔子保护色蜜蜂采蜜鸟育雏
17.根据动物行为产生的生理基础分析,下列动物行为中属于学习行为的是()A.小狗骑车
B.黄蜂筑巢
C.蜘蛛结网
D.蚂蚁觅食
18.关于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单方向的流动 C.逐级增加
B.可循环的 D.与光合作用无关
19.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A.森林生态系统
B.生物圈
C.海洋生态系统
D.城市生态系统
20.一个湖泊被DDT污染,在湖泊中有一条食物链:藻类→水蚤→鱼→鱼鹰.由此,可推定体内DDT含量最多和最少的生物分别是()A.水蚤、鱼
二、识图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21.如图是人的屈肘运动示意图
(1)完成这一动作时,肱二头肌
,肱三头肌
,肘关节参与,系统调节
(2)一块骨骼肌至少附着在 块骨上(3)运动所需要的能量来源于细胞的 作用.
B.鱼、水蚤
C.藻类、鱼鹰
D.鱼鹰、藻类
22.学校生物兴趣小组同学对某生态农业示范园区进行了调查分析,并绘出了如图所示的食物网.请据图回答:
(1)此农田生态系统的食物网中有
条食物链(2)请写出其中一条食物链
.
(3)图中的细菌和真菌在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属于
者,农作物能利用光能,在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属于
者
(4)该生态系统是
生态系统(选填“人工”或“自然”)
2015-2016学年江苏省盐城市鞍湖实验学校八年级(下)开学
生物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没有根茎叶等器官分化的植物是()A.肾蕨
【考点】植物的分类.
【分析】(1)植物根据生殖细胞的不同可分为孢子植物和种子植物.孢子植物用孢子来繁殖后代,包括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种子植物用种子来繁殖后代,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种子植物又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2)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苔藓植物有茎和叶的分化,但没有真正的根;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体内有输导组织,一般长的高大;裸子植物,无花,种子裸露,不能形成果实,只有根、茎、叶、种子四种器官;被子植物,具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
【解答】解:A、蕨属于蕨类植物,了根、茎、叶的分化,体内有输导组织,一般长的高大,A不符合题意;
B、玉米属于被子植物,具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B不符合题意; C、松树属于裸子植物,无花,种子裸露,不能形成果实,只有根、茎、叶、种子四种器官,C不符合题意;
D、海带属于藻类植物,没有根茎叶的分化,D符合题意. 故选:D
2.鲤鱼、青蛙、鳄鱼、麻雀、大熊猫共有的特点是()A.卵生
B.用肺呼吸 B.玉米
C.松树
D.海带
C.有脊椎骨组成的脊柱 D.体温恒定 【考点】动物的分类.
【分析】动物的分类除了比较动物的外部形态结构,还要比较动物的内部构造和生理功能,依据是体内有无脊柱可分为脊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解答】解:A、鲤鱼、青蛙、鳄鱼、麻雀是卵生,大熊猫是胎生,A错误.
B、鲤鱼用鳃呼吸、青蛙用皮肤辅助肺呼吸、鳄鱼用肺呼吸、麻雀用气囊辅助肺呼吸、大熊猫用肺呼吸,B错误.
C、鲤鱼、青蛙、鳄鱼、麻雀、大熊猫共有的特点是体内都有脊柱,属于脊椎动物,C正确. D、只有麻雀和大熊猫的体温恒定,D错误. 故选:C
3.下列不具有成形细胞核的生物是()A.酵母菌
B.结核杆菌
C.蝗虫
D.玉米
【考点】细菌的基本形态和结构特点.
【分析】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和病毒,其中各种细菌都是由一个细胞构成的.细菌的细胞中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等结构,但都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有些细菌还有鞭毛、荚膜等 特殊结构;真菌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特殊生物.【解答】解:A、酵母菌属于真核生物中的真菌,真核细胞具有成形的细胞核,A错误; B、结核杆菌属于细菌,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B正确; C、蝗虫属于真核生物中的动物,具有成形的细胞核,C错误; D、玉米属于真核生物中的植物,它具有成形的细胞核,D错误. 故选:B.
4.生物分类的等级中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A.种
B.属
C.科
D.界
【考点】生物的分类及分类单位.
【分析】为了弄清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我们把生物分成不同的等级,生物的分类单位从大到小依次以界、门、纲、目、科、属、种.
【解答】解:生物学家根据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我们对生物进行分类.生物的分类单位从大到小依次以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单位,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也是最小的分类单位.同种的生物亲缘关系是最密切的,共同特征最多. 故选:A
5.我国有高等植物30000余种,脊椎动物6000多种,牧草4000多种,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A.物种多样性 C.环境多样性
B.遗传多样性 D.生态系统多样性
【考点】生物的多样性的内涵.
【分析】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层次的含义,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解答】解: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层次的含义,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指一定区域内生物钟类(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的丰富性,如我国有高等植物30000余种,脊椎动物6000多种,药物植物11000多种,牧草4000多种,体现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故选:A.
6.下列哪项不是威胁生物多样性的原因()A.外来物种入侵
B.环境污染
C.人为破坏
D.生物进化
【考点】威胁生物多样性的原因.
【分析】威胁生物生存的原因有栖息地被破坏、偷猎、外来物种入侵、环境污染、其他原因等.
【解答】解:A、引进外来物种,一般不引进它的天敌,因此外来物种就会因为缺少天敌,而数量大增,进而与其它生物争夺生存资源,从而影响了其它生物的生存,甚至引起其它生物的死亡,就会破坏生物的多样性;故A错误;
BC、环境污染会使环境发生巨大变化,导致生物不能再适应环境而死亡;人为破坏,乱砍乱伐森林会破坏生物的栖息地,会威胁生物的多样性.故BC错误;
D、生物进化是必然趋势,生物越进化,越适应环境,越利于生存.故D正确. 故选:D.
7.下列对海带、银杏、桫椤和葫芦藓四种植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乙的种子外无果皮
B.丙是蕨类植物,属一级保护植物 C.丁的生殖离不开水
D.它们进化顺序为甲、丙、丁、乙 【考点】生物进化的历程.
【分析】生物圈的绿色植物多种多样,根据生活环境、形态结构及生殖方式的不同,植物可以分成四大类群: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种子植物包括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据此答题.
【解答】解:图中甲是海带,属于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 乙是银杏,属于裸子植物,能产生种子,种子裸露,没有果皮包被.
丙是桫椤,是现存唯一的木本蕨类植物,极其珍贵,堪称国宝,被众多国家列为一级保护的濒危植物.它并没有真正适应陆生环境,原因是生殖离不开水.
丁是葫芦藓.属于苔藓植物,无根,只有假根,有了茎、叶的分化,体内无输导组织,植株矮小,生殖离不开水.它们进化顺序为甲、丁、丙、乙.故只有选项D错误. 故选:D
8.生命起源的过程中形成的有机小分子主要是()A.核酸
B.蛋白质
C.氨基酸
D.氨气
【考点】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分析】有关生命起源的学说有很多,其中化学起源说是被广大学者普遍接受的生命起源假说.
【解答】解:化学起源假说认为,地球上的生命是在地球温度逐步下降以后,在极其漫长的时间内,由非生命物质经过极其复杂的化学过程,一步一步地演变而成的.化学起源说将生命的起源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无机小分子生成有机小分子的阶段;第二个阶段,从有机小分子物质生成生物大分子物质;第三个阶段,从生物大分子物质组成多分子体系;最后,有机多分子体系演变为原始生命.
米勒的实验试图向人们证实,生命起源的第一步,即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是完全可能实现的,因此,生命起源的过程中形成的有机小分子主要是氨基酸. 故选:C
9.对生物进化规律的概括错误的是()A.由简单到复杂 C.由低等到高等
B.由小体型到大体型 D.由水生到陆生
【考点】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
【分析】此题考查的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的知识,在研究生物的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重要的证据,据此作答.
【解答】解:由分析可知,在研究生物的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重要的证据,越古老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简单、低等、水生生物较多.越晚近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复杂、高等、陆生生物较多,因此证明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可见由小体型到大体型不是进化的总体趋势. 故选:B
10.英国有深色和浅色两种桦尺蛾,它们都栖息在树干上.当树林周围变成工厂后,两种桦尺蛾的数量发生了变化,如图所示,引起桦尺蛾数量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人工选择 C.动物迁入迁出
B.自然选择
D.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
【考点】达尔文和自然选择学说.
【分析】图示说明:工业化前浅色桦尺娥的数量比深色桦尺娥的数量要多,这个小山村变成工业城市后,深色桦尺娥的数量占据多数.即桦尺娥的体色与环境颜色一致时,生存下来的数量多.
【解答】解:按照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桦尺娥的后代个体中,体色存在着深色和浅色的变异,其天敌小鸟对桦尺娥的体色起着选择作用;当桦尺娥的体色与环境颜色一致时,不易被天敌发现,能够生存下来并产生后代,当桦尺娥的体色与环境颜色不一致时,容易被天敌发现而被吃掉,失去了产生后代的机会,因此后代个体与环境颜色不一样的个体就会越来越少. 故选:B
11.在人类进化过程中发生最显著变化是()A.后肢发达
B.奔跑飞快
C.脑容量增加
D.群居生活
【考点】在人类发展和进化中的重大事件.
【分析】人类进化的历程是: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
【解答】解:南方古猿的脑容量为450﹣﹣530毫升之间;能人的脑容量平均为680毫升;能人的脑容量可达1000毫升以上;能人的脑容量平均为1360毫升.说明在人类进化的过程中,脑的发育,使人类制造和使用工具的能力越来越强,并且产生了语言,使其适应环境的能力越来越强.可见人类进化过程中最显著的变化之一是脑容量的增加. 故选:C.
12.埃及古猿头骨化石被认为是人猿同祖的证据之一,是因为()A.埃及古猿切牙小,尖牙、前磨牙和磨牙都比较大,类似人 B.埃及古猿切牙小,尖牙、前磨牙和磨牙都比较大,类似猿 C.埃及古猿切牙小,类似人,尖牙、前磨牙和磨牙都比较大,类似猿 D.埃及古猿切牙大,类似人,尖牙、前磨牙和磨牙都比较小,类似猿 【考点】人类的起源和进化.
【分析】埃及古猿的门齿小,类似人;犬齿、前臼齿和臼齿都比较大,类似猿,是一种开始用手进食的杂食动物,说明人、猿具有共同的祖先,故说埃及古猿的头骨被认为是猿和人的共同祖先的证据之一.
【解答】解:化石是研究人类进化的最直接的证据,埃及古猿的门齿小,类似人;犬齿、前臼齿和臼齿都比较大,类似猿,是一种开始用手进食的杂食动物,说明人、猿具有共同的祖先,所以埃及古猿的头骨被认为是猿和人的共同祖先的证据之一. 故选:C
13.始祖鸟、孔子鸟、辽西鸟化石的发现,可以说明()A.哺乳类可能起源于古代的鸟类 B.哺乳类可能起源于古代的爬行类 C.鸟类可能起源于古代的爬行类 D.爬行类可能起源于古代的鸟类 【考点】生物进化的证据-化石.
【分析】化石是证明生物进化的最重要的证据,对发掘的一些生物化石进行比较,可以发现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如始祖鸟化石证明了鸟类与爬行类之间的进化关系.辽西鸟化石是在辽宁省凌源市大王杖子发现的鸟类化石,孔子鸟化石是在中国辽宁省北票市的热河中发现,在已公开的化石标本中,孔子鸟的骨骼结构十分完整,并有着清晰的羽毛印迹,这一切使得孔子鸟成为最出名的中生代鸟.
【解答】解:1861年,在德国巴伐利亚省的石灰岩层中,发现了第一个始祖鸟化石.始祖鸟的身体结构既和爬行动物有相似之处,又和鸟类有相同之处,根据以上特征,科学家认为始祖鸟是由爬行类进化到鸟类的一个过渡类型.1986年我国科学家在辽宁发现的辽西鸟和孔子鸟等化石又进一步证明了了鸟类起源于古代的爬行类. 故选:C
14.家鸽的主要运动方式为()A.奔跑
B.跳跃
C.飞行
D.爬行
【考点】动物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飞行、游泳、爬行、行走、奔跑.
【分析】不同动物的运动方式也有所不同,有游泳、跳跃、爬行等,动物结构特征总是与其生活相适应的.
【解答】解:家鸽的前肢变成翼,有大型的正羽,排成扇形,适于飞行;身体呈流线型,可以减少飞行时的阻力;体内有气囊,辅助肺完成双重呼吸,可以供给充足的氧气;有的骨中
空,有的骨愈合,直肠很短,能减轻体重;胸肌发达,利于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可见家鸽的主要运动方式是飞行. 故选:C
15.动物运动方式的不同主要是适应()A.不同的身体结构 C.不同的动物种类
B.不同的生活环境 D.不同的身体大小
【考点】动物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飞行、游泳、爬行、行走、奔跑.
【分析】动物因种类不同,生存环境各异,其运动方式也大相径庭,动物运动的方式多种多样,主要有飞行、奔跑、跳跃、行走、爬行、蠕动、游泳等方式.
【解答】解:由于自然环境的复杂多变,动物在进化的过程中,形成了各自独特的运动方式.动物能通过运动主动地、有目的地迅速地改变其空间位置.动物运动的方式也十分复杂多样,主要有:游泳、飞行、爬行、行走等.运动还是动物适应环境的一种方式,动物利用运动来筑巢、迁徙、寻找配偶等.因此,动物运动方式的不同主要是适应不同的生活环境. 故选:B.
16.下列动物行为中,属于防御行为的是()
A.B.C.D.
狮子捕斑马兔子保护色蜜蜂采蜜鸟育雏 【考点】动物行为的类型和特点.
【分析】防御行为:为了保护自己,防御敌害的各种行为都是防御行为.如逃跑、装死、释放臭气、保护色、警戒色、机体防御等.
【解答】解:A、狮子捕斑马属于捕食行为,A错误; B、兔子保护色属于防御性为,B正确; C、蜜蜂采蜜属于捕食行为,C错误; D、鸟育雏属于繁殖行为,D错误. 故选:B.
17.根据动物行为产生的生理基础分析,下列动物行为中属于学习行为的是()A.小狗骑车
B.黄蜂筑巢
C.蜘蛛结网
D.蚂蚁觅食
【考点】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区别.
【分析】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称为先天性行为,后天性行为是动物出生后通过学习得来的行为.动物建立后天行为的主要方式是条件反射.参与神经中枢是大脑皮层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
【解答】解:小狗骑车是通过学习训练得来的行为,属于后天性行为;
黄蜂筑巢、蜘蛛结网、蚂蚁觅食,是生来就有的,不学就会的,由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先天性行为. 故选:A.
18.关于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单方向的流动 C.逐级增加
B.可循环的 D.与光合作用无关
【考点】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的流动. 【分析】能量流动的特点: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解答】解: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由于生物自身的呼吸消耗,以及植物的残枝落叶和动物的骨骼、皮毛等难以被下一个营养级的生物利用,造成了能量在沿着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是逐级递减的.一般地说,再输入到下一个营养级的能量中,只有10%~20%的能量能够流入下一个营养级. 故选:A
19.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A.森林生态系统
B.生物圈
C.海洋生态系统
D.城市生态系统
【考点】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分析】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的深处,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生物圈中
即有生物部分又有非生物部分,包括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等,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解答】答: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既有生物部分又有非生物部分,包括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等,故生物圈是地球上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故选:B.
20.一个湖泊被DDT污染,在湖泊中有一条食物链:藻类→水蚤→鱼→鱼鹰.由此,可推定体内DDT含量最多和最少的生物分别是()A.水蚤、鱼
B.鱼、水蚤
C.藻类、鱼鹰
D.鱼鹰、藻类
【考点】某些有害物质沿食物链积累.
【分析】回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生物富集现象.
【解答】解: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消费者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这种现象叫生物富集.在“藻类→水蚤→鱼→鱼鹰”食物链中,藻类植物的级别最低,有害物质含量最少,鱼鹰的级别最高,含量最多. 故选:D.
二、识图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21.如图是人的屈肘运动示意图
(1)完成这一动作时,肱二头肌 收缩,肱三头肌 舒张,肘关节参与,神经 系统调节
(2)一块骨骼肌至少附着在 2 块骨上
(3)运动所需要的能量来源于细胞的 呼吸 作用.
【考点】骨骼肌在运动中的协作关系.
【分析】人体的任何一个动作,都是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由于骨骼肌收缩,并且牵引了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而完成的,图中A肱二头肌,B肱三头肌,看图结合题意答题.
【解答】解:(1)脊椎动物的运动系统有骨骼和肌肉组成,在运动中骨骼肌能收缩和舒张,提供动力,骨在运动中起到杠杆的作用,而关节则是起到支点的作用,三者相互协调,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由于骨骼肌收缩,并且牵引了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而完成的.如屈肘时,A肱二头肌收缩,B肱三头肌舒张.
(2)一块骨骼肌至少要跨越一个关节,附着在两块不同的骨上.
(3)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无论植物体还是人体,呼吸作用都是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因此,人体运动所需要的能量来源于细胞的呼吸作用. 故答案为:(1)收缩;舒张;神经;(2)2;(3)呼吸
22.学校生物兴趣小组同学对某生态农业示范园区进行了调查分析,并绘出了如图所示的食物网.请据图回答:
(1)此农田生态系统的食物网中有 5 条食物链(2)请写出其中一条食物链 农作物→鼠→蛇 .
(3)图中的细菌和真菌在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属于 分解 者,农作物能利用光能,在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属于 生存 者
(4)该生态系统是 人工 生态系统(选填“人工”或“自然”)
【考点】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
【分析】生态系统是由植物(生产者)、动物(消费者)和细菌、真菌(分解者)以及非生物部分组成.细菌、真菌靠分解动植物的遗体来维持生活叫分解者. 食物链是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由食物关系而形成的一种链状结构;
【解答】解:(1)(2)此生态系统的食物网中有五条食物链,分别是:①农作物→鼠→蛇,②农作物→昆虫→蜘蛛→鸟,③农作物→昆虫→蜘蛛→青蛙→蛇,④农作物→昆虫→青蛙→蛇,⑤农作物→昆虫→鸟.
(3)图中的细菌能将动植物残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归还无机环境,促进了物质的循环.属于分解者;农作物能利用光能,在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属于生产者.
(4)人工的生态系统是由人类所建立的生态系统,即以人类活动为生态环境中心,按照人类的理想要求建立的生态系统.该生态系统是人工生态系统. 故答案为:(1)5;(2)农作物→鼠→蛇;(3)分解;生产;(4)人工
第四篇:江苏省盐城市2014年中考物理试卷(word版_含解析)
江苏省盐城市2014年中考物理试卷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24分)1.冰块在饮料中逐渐“消失”,此过程中冰块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凝华B.熔化C.汽化D.凝固
2.我市建有全国沿海最大的太阳能电站,太阳能电池将太阳能直接转化()
A.内能B.化学能C.电能
D.机械能
3.将导体AB,小量程电流表和蹄形磁体按如图组装起来,闭合开关,下列情形能使电流表指针偏转的是()
第3题图
A.AB向左运动B.AB静止在磁场中C.AB沿磁场向上运动D.AB沿磁场向下运动
4.学校旗杆顶装有定滑轮,这样做()
A.既省力,也改变施力的方向
B.省力,但不改变施力的方向
C.不省力,但改变施力的方向D.既不省力,也不改变施力的方向
5.体重相同的小红和小田从一楼爬到五楼,她们同时出发,小红先到,小田后到,此过程中
()
A.小红做功多B.小田做功多C.小红的功率大D.小田的功率大
6.下列光现象,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A.铅笔在水面处“折断”B.人在阳光下形成原影子
C.放大镜把字放大D.树在水中形成倒影
7.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其下方的纸上呈现一个并非最小的光斑,这时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为l.若凸透镜远离纸的过程中光斑一直变大,则该凸透镜的焦距()
第7题图
A.一定小于lB.一定等于l
C.一定大于lD.可能小于l,也可能大于l
8.下列设计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A.墨水瓶盖上刻有花纹B.水笔的握笔处装有橡胶套
C.圆珠笔的笔尖装有小滚珠D.黑板擦使用粗糙纤维做擦面
9.火车进站时,旅客必须站在安全黄线以内,这样做是因为()
A.火车对人体有吸引力
B.火车经过时噪声大,对人听力造成损伤
C.火车附近的空气流速大,气流会将人用力推出
D.火车附近的空气流速大,气压差可能将旅客压向火车
10.将带正电的玻璃棒靠近泡沫球,出现如图所示情形.若改用带负电的橡胶棒靠近这个
泡沫球,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第10题图
A.若相互吸引,则泡沫球带正电B.若相互吸引,则泡沫球不带电
C.若相互排斥,则泡沫球带正电D.若相互排斥,则泡沫球不带电
11.手机工作原理可简化为如图所示电路,R是阻值已知的定值电阻,U是手机工作部件
两端的电压,I是电路中的电流.手机在工作过程中,电池的电压会发生变化,U与I的比值
随I的变化而变化.手机正常工作时,要对U和I进行监测,若测量出UR,则()
第11题图
A.只能监测UB.只能监测I
C.既能监测U,也能监测ID.既不能监测U,也不能监测I
12.在探究树荫下光斑的综合实践活动中,为了研究孔的大小对光斑形状的影响.小华设
计了四种有不同形状孔的卡片甲,并用另一张卡片乙覆盖在甲上,如图所示。接着,从图示
位置沿箭头方向水平移动乙,观察光斑形状的变化情况,下列合乎要求的是()
AB
CD
二、填空题(共8小题,每空1分,满分24分)
13.2013年12月14日,“嫦娥三号”在月球表面着陆.着陆后,速度从1700m/s逐渐减小
为0,悬停在距月面100m高处.在减速过程中,“嫦娥三号”所载“玉兔”号月球车的质量
(增大/不变/减小),动能(增大/不变/减小),“速度从1700m/s逐渐减小为0”所选的参照物是.14.如图所示,用手拨动塑料尺,发出的声音是由塑料尺大,声音的越大.若改变塑料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会使声音的发生改变
.第14题图
15.2014年2月13日,我国运动员李坚柔夺得索契冬奥会女子500m短道速滑金牌.起跑
时,她用脚向后蹬冰面以获得向前的力,这说明力的作用是.她冰鞋上的冰刀摩擦冰
面,冰面熔化,这是通过方式改变内能。滑过终点线后,由于她仍向前滑行。
16.2013年6月20日,王亚平在太空授课,她授课的直播视频信号是利用
波传回地球的.她在“天宫一号”空间站做了一个水球,她通过水球成的像如图所示,该像是(虚/实)像。她在水球中注入红色液体,整个水球变成红色,这一现象表明分子是的.第16题图
17.短路/断路)故障时起保
护作用的装置.小红家的电能表2月底的示数为 8
4,3月底的示数为,则她家3月份消耗的电能为kW•h
。电灯开关断开时,小红用测电笔分别检测
该开关的两个接线柱,氖管一次发光,一次不发光.据此,小红(能/不能)确定该
开关接在火线上。
18.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保持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就可以直接从杠杆上读
出。如图所示,在支点左侧20cm刻度处挂3个重均0.5N的钩码,右侧30cm刻度处
用弹簧测力计沿竖直方向拉杠杆,使其水平平衡,此时弹簧测力计拉力为N。保持弹
簧测力计悬挂点的位置不变,使其拉力方向斜向右下方,仍使杠杆水平平衡,弹簧测力计示
数变。
第18题图
20.如图所示,一束激光沿
O点,形成一个光斑,向水槽中注入适量水后,水槽底部光斑移动到O点的(左/右)侧.继续沿水槽壁缓慢注水,在此过程中,折射角(增大/不变/减小)。
第20题图
三、解答题(共7小题,满分52分)
21.按照题目要求作图:
甲乙丙
第21题图
(1)在图甲中画出球A所受重力的示意图.(2)在图乙中画出入射光线AO经平面镜后的反射光线.(3)在图丙中虚线框内标出通电螺线管的磁极,并画出螺线管的绕线.22.一个质量为0.8kg,边长为0.1m的正方体物块,放置在水平地面上,g取10N/kg.(1)求物块重力的大小;
(2)求物块对地面的压强;
(3)若将物块放入水中,求物块静止时排开水的体积.23.新型电饭锅采用“聪明火”技术,智能化地控制食物在不同时间段的温度,以得到最佳的营养和口感,其简化电路如图甲所示R1和R2均为电热丝,S1是自动控制开关.煮饭时,把电饭锅接入220V电路中,在电饭锅工作的30min内,电路中总电流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求:
甲乙
第23题图
(1)S和S1都闭合时电饭锅的电功率;
(2)电热丝R2的阻值;
24.小刚在测量大米密度的实验中.(1)将天平放在桌面上,移动游码至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后,指针位置如图所示,此时应将横梁上的平衡螺母向侧调节,使天平平衡.先用天平测得空烧杯的质量为50g,再测得装入适量大米时烧杯和大米的总质量为131.9g.(2)将烧杯中大米倒入空量筒,压实抹平,测得其体积为90mL,计算得到大米的密度为kg/m3.(3)小刚测得大米的密度比真实值(大/小),其原因是.第24题图
25.小华做测量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所用小灯泡额定电压为2.5V.甲乙
第26题图
27.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电动自行车是如何调速的? 常用电动自行车调速系统主要由磁铁、霍尔传感器、控制器和开关K四部分组成。霍尔传感器是将磁信号转变成电信号的装置,它产生的电压U0随磁场增强而增大.在转动电动自行车手柄旋转套时,旋转套中磁铁与固定在手柄中的 霍尔传感器的距离发生改变,使U0发生变化。控制器的作用是将自身产生的电压U1与霍尔传感器的电压U0比较后,输出控制电压UK,控制开关K的通断,当U
1小于U0时,UK=1V,图甲中开关K闭合;U1大于U0时,UK=0,K断开。正常行驶时,电动自行车U1的大小随时间周期性变化,如图乙所示,控制器输出的UK使开关交替通断,每分钟约一万次.U0不同,每次开关K闭合与断开时间的比值就不同,电动机的转速与每次K闭合与断开时间的比值相对应.甲乙丙
第27题图
(1)控制电压UK=1V时,电动机中(有/无)电流通过.(2)如图丙所示,将霍尔传感器从条形磁铁的S极附近水平移动到N极附近.在此过程中,霍尔传感器产生电压的变化情况是.(3)U1的变化周期T约为.﹣﹣﹣﹣A.6×106s
B.6×103sC.6×102sD.6×101s
(4)图丁中折线A和直线B分别是U1和U0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线,在图戊中画出UK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线.丁戊
第27题图
(5)电动自行车在行驶过程中,转动手柄旋转套后,车速增大,与转动前相比,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霍尔传感器产生的电压U0减小
B.磁铁与霍尔传感器的距离减小
C.每次K闭合与断开时间之比变小
D.每次K闭合与断开时间之比变大.
第五篇:八年级上生物试卷分析
(2015——2016)学第一学期
八年级期末考试生物试卷分析
2016年1月10日
八年级期末考试生物试卷分析
本卷在结构、题型、难度等方面与中考试卷类型保持基本一致,以测试学生基础知识为主,同时也兼顾对学生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题型稳中有微变,难度适中。下面就试题特点、学生答题得失分析、对今后教学的启示等方面作些分
析,谈点自己的看法。
一、得失分情况和原因进行分析
第一大题,单项选择,共20题,40分。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本题题型较活注重基础,学生获得的最高分是40分最低分是12分。丢分比较多的是3、6、16、18这几道题,具体问题如下:
1、个别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不牢固
2、学生对较活的题应变能力较差
3、不会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
4、不会对问题进行分析。
第二题,识图作答题,共40分。最高得分40分,最低得分15分,此题失分较多,主要是第22、23两道题,反映学生对动物的运动这一章掌握的不好,教师强调的不到位,同时反映出学生没有认真去读题,没有认真看书复习导致失分严重,成绩不理想。
第三题,实验探究题,共10分。最高分10分,最低分0分,此题失分最多,说明学生实验能力较差,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很差。第四题,分析说明题, 共10分。最高分10分,最低分0分,此题练的比较多,得分比较好,但是个别学生没有答题。
本次考试的三率如下表:
班级
考试人数
平均分
及格率
优秀率
低分率
八(1)班
从上面表中来看,优秀率比较差,这是我今后的努力方向。
二、考试反映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从学生试卷可看出还存在许多问题:
1、对知识点的理解停留在一知半解的层次上;
2、解题始终不能把握其中关键的技巧,孤立的看待每一道题,缺乏举一反三的能力;
3、解题时,小错误太多,始终不能完整的把问题解决好;而且错别字太多,语文基础知识很差。
4、未养成总结归纳的习惯,不能习惯性的归纳所学的知识点与灵活应用。
整改措施:
1、要抓质量,先抓习惯。平时在教学中注意抓好学生的书写、审题、与检查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2、加强基础知识的掌握,对知识的延伸与拓展需要深入了解。
70.6
77.117.1
2.8
3、注重开发性使用教材,做到吃透教材,把握好教材的重点难点。
4、加强练习,巩固所学的知识。
三、考后的感想与反思
从这次考试可看出,在生物教学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值得我认真研究与反思
1、要继续深入钻研课标,加强教研,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用新课程理念统领课堂。
2、狠抓基础知识的落实,把书本知识与日常的生产、生活紧密联系,教师认为学生会的学生不一定会,多用生活中鲜活的事例使书本知识常识化,寓教于乐,把初中生物课上成学生最喜欢的课。
3、多做一些探究性实验,最好多让学生亲自动手做,搞清楚每一个步骤,体验探究过程,至少可以使遇到同类问题得以借鉴。
4、深入了解学生,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了解他们的学习需求,然后按需而教,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5、生物学科已经正式纳入中考得到了社会家长学校的重视。
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学生的成绩和实践能力一定会与日俱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