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天津七中高三(上)期末历史试卷(解析版)5篇

时间:2019-05-13 02:32:0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8-2019学年天津七中高三(上)期末历史试卷(解析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8-2019学年天津七中高三(上)期末历史试卷(解析版)》。

第一篇:2018-2019学年天津七中高三(上)期末历史试卷(解析版)

2018-2019学年天津七中高三(上)期末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75.0分)

1.“此后英国商民,如有与内地民人交涉案件,应明定章程,英商归英国自理,内民由内地惩办,俾免衅端。”包含这一条款的文件被称为“中国近代史上最要命的外交文件”之一,该外交文件涉及的特权是()

A.关税协定

C.片面最惠国待遇 B.领事裁判权 D.居住及租地权

【答案】B

【解析】材料涉及到的是司法纠纷的问题,所以反映的应该是领事裁判权。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鸦片战争,要求学生结合鸦片战争的结果和影响来分析。

解答本题,要搞清楚鸦片战争的结果和影响,学生要有一定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的能力。

2.钱穆认为,这种选拔方式骤看极合情理,然而切实施行中却存在毛病……读书求学,便有诸多限制,读书机会很不易得。但对于一个读书家庭来说却是极为简单的。因此,当时一个读书家庭,很容易变成一个做官家庭,而同时便是有钱有势的家庭。“这种选拔方式”是指()

A.世官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答案】D

【解析】通过材料我们可知,这种选官制度是读书才可以做官。我们看选项中的各种选官制,世官制也就是贵族政治,实行时间是先秦它的选拔依据是出身血缘;察举制主要实行时间是西汉时期,选择标准是察访+举荐;九品中正制主要实行时间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选择标准是门第族望;科举制,实行的时间是隋唐到明清时期,其选拔标准是成绩,也就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读书好可以当官,D符合题意。

故选:D。

本题考查的是古代中国的选官制度。答题的关键是弄清楚每种选官制度的选拔标准。科举制是高考考查的一个重点其基本内容包括:创立隋朝,隋炀帝设立进士科正式确立了科举制;唐朝完善,贞观时期设置明经和进士科两科,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武则天时期设立武举和殿试;宋朝发展,放宽了考试资格,明确了考试程序:乡试、会试、殿试,设置了法科,实行糊名制,王安石变法改革了考试内容考经义和策论,废除了明经。

3.2010年8月13日,浙江省下达《浙江省村务监督委员会工作规程(试行)》通知,标志着该省在全国率先推广“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被学术界形容为“三权”分立,它在村支部的领导权、村委会的行政权之外,另设立村务监督委员会,以监督村干部执行村务。上述事实,最恰当的表述()

A.制约和监督政府权力的有效形式 B.完善基层村民自治制度的积极探索 C.加强基层政权建设的深刻实践 D.拓宽民意反映渠道的最新尝试

【答案】B

【解析】在1998年的基层民主建设之后,2010年的“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是对基层民主的完善。

故选:B。

本题考查的是我国现代民主政治建设,侧重于考查的是基层民主建设。

第1页,共12页 加强基层民主。基层政权建设。在城市方面,1989年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委员会组织法》,在农村,1998年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4.1899年,山东巡抚毓贤上奏朝廷:“近年来东省办理洋务交涉,多以迁就了事;每接彼族指拿之信,大半逢迎教士,曲从其意。彼族得步进步……动辄挟制,反谓虐待教民。奴才遇事斟酌,小事迁就,以顾大局。”对此,以下解读正确的是()A.外国教士企图利用传教事业在中国进行精神文化的渗透 B.该材料有助于了解义和团运动的起因

C.清政府已经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D.毓贤等清朝地方官员一味唯洋人之命是从 【答案】B

【解析】依据材料“1899年”、“动辄挟制,反谓虐待教民”等结合义和团运动的相关知识可知B正确。

A项材料不能体现,排除

C出现在《辛丑条约》签订后,排除C。

D依据材料“奴才遇事斟酌,小事迁就,以顾大局”可知D说法片面,排除。

故选:B。

本题考查义和团运动的相关知识。关键信息有“1899年”、“动辄挟制,反谓虐待教民”。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用排除法解决问题,难度适中。

5.《欧洲史》中写道,“二战后……仿佛只有欧洲建设速度加快尚可保证本大陆的稳定……欧洲观念就是领导阶层精英人物的观念,这种看法由来已久。”“欧洲观念”带来的影响是()

A.推动了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C.标志着欧洲完全摆脱美国控制 B.彻底消除了西欧国家间的矛盾 D.使欧洲国家经济实力超过了美国

【答案】A

【解析】材料中的“欧洲观念”是指欧洲成立欧洲共同体,加强了欧洲国家间经济、政治的联系,推动了政治多极化格局的形成,故A项正确。

B项错在“彻底消除”,排除;

C项错在“完全摆脱”,排除;

D项错在“超过”,排除。

故选:A。

本题考查多极化趋势加强,世界多极化是顺应时代发展需求和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发展趋势。

世界多极化是指一定时期内对国际关系有重要影响的国家和国家集团等基本政治力量相互作用而朝着形成多极格局发展的一种趋势,是对主要政治力量在全球实力分布状态的反映。多极化发展并不是偶然的,它孕育于两极格局的演变之中,两极格局终结后,并没有出现单极格局,世界正在走向多极化,这是当今国际形势的一个突出特点。

6.反映民间风情的风俗画是宋代以后绘画艺术的突出特点,产生这一特点的根本原因是()

A.城市工商业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出现 B.民间文化的发展 C.画家的性格 D.统治者的提倡 【答案】A

第2页,共12页 A、【解析】宋朝时期工商业经济繁荣发展、民间文化日益繁荣,导致了风俗画的产生,故正确;

B、C、D、三项不属于风俗绘画产生的根本原因,故错误;

故选:A。

本题以宋代风俗画为考查背景材料,考查对古代绘画艺术知识点的掌握,考查对材料的综合阅读理解能力。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掌握,根本原因的解答方法,经济基础决定意识形态,出现新的绘画形式的根本原因在于经济发展的新变化;同时掌握风俗画的代表作: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7.德国著名的政治经济学家、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曾这样说:“科举制度全面推行。成为世袭君主的一种手腕,用来阻止一个孤立他的等级的形成,否则这个等级会按照藩臣和内阁的做法垄断所有的官俸。”他的意思是()A.君主用科举制度这只“看不见的手”来维护统治 B.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最好的选官制度 C.科举制度为行政效率的提高创造了条件

D.科举制度有利于形成全社会崇儒重学的风气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分析可看出科举制有利于君主权力的加强,因此A项正确;

B项出现了绝对性语言“最好的”;

C、D项材料中没有提到;

故选:A。

本题解答的关键是从“科举制度全面推行。成为世袭君主的一种手腕”切入,结合科举制进行思考。

本题考查了科举制,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透过现象抓住事物本质的能力。与本题相关的知识点如科举制的评价要掌握。

8.陈旭麓在《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中说:“虽说‘中体西用’后来久被指为包庇封建,其实,那个时候的中国,天下滔滔,多的是泥古而頑梗的士人,在封建主义充斥的天地里,欲破启锢闭,引入若干资本主义文化,除了‘中体西用’还不可能提出另一种更好的宗旨。如果没有‘中体’作为前提,‘西用’无所依托,它在中国是进不了门,落不了户的。”材料认为()A.提倡“中体”是为引进“西用”减少阻力 B.托名“中体”,实推“西用”

C.名为“中体”,实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D.以“西”补“中”,中西交融 【答案】A

【解析】依据题干“在封建主义充斥的天地里,欲破启锢闭,引入若干资本主义文化,除了‘中体西用’还不可能提出另一种更好的宗旨。如果没有‘中体’作为前提,‘西用’无所依托,它在中国是进不了门,落不了户的”可以看出材料认为提倡“中体”是为引进“西用”减少阻力,故A项正确。

BCD三项均不符合史实和题意,应排除。

故选:A。

本题考查中体西用思想。需要掌握中体西用思想的目的,解题的关键是对“在封建主义充斥的天地里,欲破启锢闭,引入若干资本主义文化,除了‘中体西用’还不可能提出另一种更好的宗旨。如果没有‘中体’作为前提,‘西用’无所依托,它在中国是进不了门,落不了户的”的分析理解。

本题考查对中体西用思想的目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分析理

第3页,共12页 解的能力。

9.2010年11月6日,马本斋纪念馆扩建后在河北献县本斋村举行开馆仪式。纪念馆资料中不可能反映出的是()A.马本斋与日寇血战到底的壮志 B.马本斋宁死不屈的精神 C.回民支队英勇善战的风采

D.马本斋积极投身新中国建设的事迹 【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马本斋是回族,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冀中军区回民支队的创建人,著名的抗日民族英雄,他率领回民支队驰骋在冀中平原,英勇善战,威名远扬。1944年因病去世。故ABC项符合史实,与题意不符,D项错误,符号题意。

故选:D。

本题考查抗日战争。马本斋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冀中军区回民支队的创建人,著名的抗日民族英雄。

本题考查对历史重要史实的记忆能力。掌握历史基础知识是历史学习的基本能力要求。

10.康有为、梁启超在日本避难期间,恰逢孙中山也在日本,孙中山以康梁亦为满清压迫,经此惨祸当能自省,乃请人约见。但康有为等人却坚持以“大清子民”为念,要死保光绪帝,将孙中山看作乱党,拒绝合作。这表明()

A.双方在代议制的具体方案上存在分歧 B.康梁与孙中山之间无共同利益 C.康梁极力维护清朝的君主专制 D.孙中山希望康梁能够加入革命党

【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康有为、梁启超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孙中山主张实行民主共和制,依据材料“孙中山以康梁亦为满清压迫,经此惨祸当能自省,乃请人约见。但康有为等人却坚持以大清子民为念,要死保光绪帝,将孙中山看作乱党,拒绝合作”可以看出双方在代议制的具体方案上存在分歧,故A项正确。

康梁与孙中山之间有共同利益,故B项错误。

康梁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不是君主专制,故C项错误。

D项在材料没有体现,排除。

故选:A。

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的思想。考查维新思想和孙中山民主思想的不同。解题的关键是结合维新思想和孙中山民主思想内容对材料的分析理解。本题考查对维新思想和孙中山民主思想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调用所学知识分析理解的能力。

11.“把能量的变化看成是跳跃式的进行,成功地解释了经典理论无法解释的某些现象,打破了经典物理学中一切过程都是连续变化的观念。“这一理论的诞生主要由下列哪一问题引发?()A.研究热辐射 B.揭示时空本质属性 C.解释光电效应 D.预测未知行星方位 【答案】A

【解析】1900年,为解决热辐射理论上的疑点,普朗克提出了量子假说。他认为辐射像物质一样,是由具有能量的基本单位量子来实现的。继普朗克的量子假说之后,爱因斯坦提出了光的量子理论,丹麦物理学家玻尔提出了原子的量子理论。据上述知识可知,题中材料涉及理论是量子理论,故正确答案是A项。B项为相对论;C两项不是引发题

第4页,共12页 干理论诞生的原因。D项是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

故选:A。

本题考查了量子论,意在考查学生分析材料并与所学知识相结合的能力。本题以材料的形式考查了量子论,解题的关键在于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并与所学知识相结合。

12.“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体现了春秋战国百家争鸣中某一学派的思想与主张。这一学派是()A.关注民生、注重和谐的儒家思想 B.主张节俭的墨家思想 C.以改革促发展的法家思想 D.“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 【答案】A

【解析】依据材料:人民的忧愁,就是我想的,人民所想的,就是我应该去做的,这反映了一种关注民生的思想,结合选项:

A、为关注民生的儒家思想,故正确;

B、材料中未体现节俭的含义,故错误;

C、改革在材料中没有具体的体现,故排除;

D、道家的无为而治的思想,在材料中找不到对应点,故排除;

故选:A。

本题以学派观点的论述为考查切入点,考查对儒家思想观点的掌握与理解。

本题考查对儒家思想观点的把握,儒家思想观点的核心是仁与礼。人即仁者爱人,礼即克己复礼。

13.“20世纪50年代后,东欧和西欧各国惊人地东山再起。这一复兴同中国日益增长的实力和自信一起导致了一种全新的世界政治格局。美苏短暂的首要地位让位于一种新的多元化社会。”斯塔夫里向诺斯的这段话,反映的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特点是()

A.欧洲成为世界重心 B.美苏两极格局 C.美国独霸世界 D.多极化趋势加强 【答案】D

【解析】“20世纪50年代后,东欧和西欧各国惊人地东山再起。这一复兴同中国日益增长的实力和自信一起导致了一种全新的世界政治格局。美苏短暂的首要地位让位于一种新的多元化社会”体现了多极化趋势加强,故D正确;

ABC材料未体现,排除。

故选:D。

本题考查多极化趋势,解题的关键是“20世纪50年代后,东欧和西欧各国惊人地东山再起。这一复兴同中国日益增长的实力和自信一起导致了一种全新的世界政治格局。美苏短暂的首要地位让位于一种新的多元化社会”。

本题难度中档,考查多极化趋势,世界多极化是顺应时代发展需求和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发展趋势。

14.《徽商兴衰史:“徽骆驼”与宗族精神》中指出:“鸦片战争失败后,西方列强打开了中国的国门,外商的进入使民族资本家群体产生,从而使以宗法关系为纽带的徽州商帮受到冲击,这也促成了它的解体。”这主要说明()A.宗法关系阻碍了近代中国经济的进步 B.徽商本质上是封建自然经济的一部分 C.近代民族经济的转型有待政治变革 D.鸦片战争不利于商业群体的发展 【答案】B

第5页,共12页 【解析】A.题干所给材料反映的是中国近代小农经济逐渐解体,没有体现宗法关系阻碍了近代中国经济的进步。

B.依据题干所给材料中“外商的进入使民族资本家群体产生,从而使以宗法关系为纽带的徽州商帮受到冲击,这也促成了它的解体”可以看出,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促使中国小农经济逐渐解体,也使徽商受到了冲击,从而说明徽商本质上是封建自然经济的一部分。

C.题干所给材料没有体现出民族经济与政治变革之间的关系。

D.题干所给材料反映的是鸦片战争对传统商帮的影响。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明清时期的商业发展,解答本题需正确解读题干所给材料中“外商的进入使民族资本家群体产生,从而使以宗法关系为纽带的徽州商帮受到冲击,这也促成了它的解体”的主旨,并正确掌握鸦片战争对近代中国经济的影响。本题主要考查明清时期的商业发展,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及调动、运用知识;描述、阐释历史事物的能力,难度中的。

15.恩格斯在谈到近代一项科技成果的作用时说:“(它)使工业几乎彻底摆脱地方条件所规定的一切界限,并且使极遥远的水力的利用成为可能,如果在最初它只是对城市有利,那么到最后它终将成为消除城乡对立的最强有力的杠杆。”下列与该科技成果关系最为密切的发明家是()A.瓦特 B.阿克莱特 C.西门子 D.卡尔•本茨 【答案】C

【解析】A项错误,瓦特改良蒸汽机不可能使工业摆脱所有地方条件限制;

B项错误,阿克莱特改进和发明了水力纺纱机,不可能使工业摆脱所有地方条件限制;

蒸汽机不可能使工业摆脱所有地方条件限制。如果使遥远的水力利用成为可能,只能把水力变为电力传输过来,用电力为工业提供能源。因此,材料所指的发明应是西门子发明的发电机,C项符合题意。

D项错误,卡尔•本茨发明的是汽车,不符合题意。

故选:C。

本题考查了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电气技术的发明。电的发明理论基础是1831年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电能的产生:1867 西门子--发电机;格拉姆(比)-电动机;1879年爱迪生发明电灯、发明和改进了电话、电报、电影等;电力的普遍运用,人类进入到电气时代。

本题考查了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电气技术的发明,解题的关键在于根据材料“(它)使工业几乎彻底摆脱地方条件所规定的一切界限,并且使极遥远的水力的利用成为可能”并结合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内容分析。

16.明末,学术思想界弥漫着“束书不观,游谈无根”的空疏之风,于经世、治国之道毫不关心,“恁是天崩地陷,他也不管,只管讲学耳”。与这一思想背道而驰的是()

A.宋明理学 B.经世致用 C.八股取士 D.三教合一

【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控制,明清之际以顾炎武为代表的思想家提倡经世致用,主张读书要与社会联系,为现实服务;据此依据材料“于经世、治国之道毫不关心”、“恁是天崩地陷,他也不管,只管讲学耳”可知B合题意。

ACD均不合题干主旨,排除。

故选:B。

本题考查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关键信息是:与这一思想背道而驰的是。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本题材料设置有一定难度,总体难

第6页,共12页 度适中。

17.马克思说:“成千上万的英美船只开到了中国,这个国家很快就为不列颠和美国的廉价工业品所充斥,以手工劳动为基础的中国工业经不住机器的竞争,牢固的中华帝国遭受了社会危机。”马克思的话说明了()①落后的经济决定中国必然失败 ②中国被卷入世界市场

③腐败无能是清政府战败的根源 ④封建主义终将无法战胜资本主义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④ D.①②③④ 【答案】A

【解析】马克思指出鸦片战争后中国国门被打开,外国商品进入中国,中国成为西方资本主义的商品市场,从而冲击了中国传统手工业,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开始解体,从而表明经济的落后是中国战败的主要原因,故①②④正确;

③材料未体现,排除。

故选:A。

本题考查列强入侵对中国经济影响,需要掌握列强侵略对中国影响的表现。解题的关键是对材料的解读与分析。

本题难度中档,考查列强入侵对中国经济影响,外国资本主义经济的侵略,使中矛盾成为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18.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资本主义国家在全世界范围内对外直接投资的增速大大超过国 际贸易的増速。从1980年到1989年,国际贸易总额由19966亿美元增加到30165亿美元,增长了 51.1%而世界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由481亿美元增加到1903亿美元,增长了 3倍。对外直接投资的高速增长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西方国家资本国际化加速发展 C.发展中国家国际地位提升 B.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

D.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最终形成

【答案】A 【解析】材料中“资本主义国家在全世界范围内对外直接投资的增速大大超过国际贸易的增速”表明西方国家资本国际化加速发展,故A项正确。

材料中只有“资本主义国家”,表明并没有完整反映世界经济全球化,故B项错误。

题干材料没有涉及发展中国家,与材料中“资本主义国家”不符,故C项错误。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最终形成是在20世纪初,与材料中“20世纪80年代后”不符,故D项错误。

故选:A。

本题考查经济全球化趋势。考查资本主义国家在全世界范围内对外直接投资的高速增长反映的实质问题。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题解题的关键是对题干材料的解读、对有效信息“资本主义国家在全世界范围内对外直接投资的增速大大超过国际贸易的增速”、“20世纪80年代后”进行分析理解,结合所学知识解答即可。需要对经济全球化趋势实质的理解。

19.近代以来,欧美各国纷纷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在学习了“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后,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英国首相由议会少数党领袖担任

B.美国总统由选举产生,权力不受任何机构的制约 C.法国总统由皇帝任命

D.德意志宰相主持内阁工作,只对皇帝负责

第7页,共12页 【答案】D

【解析】A项错误,英国首相是由下院中多数党的领袖担任,故排除;

B项错误,美国实行三权分立原则,总统、国会和联邦法院之间相互独立又相互制约,故排除;

法国代议制的最终确立是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宪法规定实行共和制,不是君主制,故C排除;

根据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实行君主立宪制,德国皇帝掌握一切大权,帝国宰相由皇帝任命,主持内阁,不对议会负责,只对皇帝负责,故D正确。

故选:D。

本题考查近代资产阶级的代议制,主要根据所学欧美各国近代代议制的特点进行辨析。本题考查对近代欧美各国代议制确立内容的准确记忆能力。注意掌握近代欧美各国代议制的特点和影响。

20.康熙年间,苏州府吴江县棉花的种植面积已经超过粮食的种植面积;松江府所属的太仓州、海门厅、通州等地区,农民种粮者不过十之二三,而种植棉花的已达十之七八;直隶保定一带农村的农民见植棉获利大,往往将种麦子的好地方改种棉花。上述现象()

A.表明中国农村产业结构的变化 B.证明当地人地矛盾已得以解决 C.说明当地商品经济的发展状况 D.反映政府经济政策的重大调整 【答案】C

【解析】A.“中国农村产业结构”在题干所给材料中没有涉及。

B.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人地矛盾已得以解决”中的“已得以”表述绝对化。

C.依据题干所给材料中“农民种粮者不过十之二三,而种植棉花的已达十之七八;直隶保定一带农村的农民见植棉获利大,往往将种麦子的土地改种棉花”可知,清代江南地区种植粮食作物的较少,种植经济作物的较多,说明当地的商品经济得到发展。

D.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重农抑商政策是封建社会一项基本的经济政策,一直在实行。

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明清时期的商业发展,解答本题需正确解读题干所给材料中“农民种粮者不过十之二三,而种植棉花的已达十之七八;直隶保定一带农村的农民见植棉获利大,往往将种麦子的土地改种棉花”的主旨,并正确掌握重农抑商政策的历史地位。本题主要考查明清时期的商业发展,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及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难度中等。

21.1930年2月,中共中央在向全党发出的通知中指出:“一切分散红军,逃避敌人进剿,向偏僻地区发展的观念在现时局势下,便成为极端错误的取消观念。”这说明()

A.中共迫切需要统一军事领导权 B.党内存在严重的逃避主义倾向 C.国共两党力量发生了巨大变化 D.革命道路中国化尚未达成共识 【答案】D

【解析】A.材料是指应对国民党的围剿采取的措施,而不是强调军事指挥权的统一。

B.材料中所说的分散红军,实际上是当时游击战争的策略,不是真正的逃避。

C.30年代初期,国共力量对比没有发生巨大的变化。

D.从材料可以看出当时党中央对给我力量对比,没有清醒的认识,也没有正确认识到中国革命道路的特点。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国共十年对峙,要求学生结合十年对峙时期政治斗争的特征来分析。当时共产党军队和国民党军队力量相差悬殊,只可能采取游击战的方式来进行反围剿斗

第8页,共12页 争,而党中央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特点,错误的下达了这一通知。

22.肖德甫在《大国法则》中认为:“光荣革命在英国的历史上是一个划时代的事件。它不仅将英国1640 年以来的革命成果以温和和妥协的方式巩固下来,并且以此为出发点,奠定了现代英国 的基础,开启了现代英国之路。”对材料中“光荣革命”的意义理解错误的是()A.极大地提高了英国议会的权威

B.“不流血”一定程度上是与落后势力妥协 C.至此国王已经是虚位国家象征

D.这次事件总体推动了英国历史的发展进程 【答案】C

【解析】A项,极大地提高了英国议会的权威,议会成为了国家权力的中心,排除;

B项,“不流血”一定程度上是与落后势力妥协,符合材料和历史事实,排除;

C项,至此国王已经是虚位国家象征这一说法错误,国王依然拥有行政权,只不过受到议会的制约,正确;

D项,这次事件总体推动了英国历史的发展进程,符合材料和历史事实,排除。

故选:C。

本题考查光荣革命,具体考查“光荣革命”的意义。

本题考查“光荣革命”的意义,重点考查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探讨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注意光荣革命的背景和影响。

23.汉代冶铁技术取得重大进展。铸铁柔化处理技术和炼钢技术在汉初很不普及,但汉武帝后却得到迅速推广,工艺也更为成熟。其主要原因在于()A.盐铁官营政策的推行 B.民营手工业的发展 C.水利鼓风冶铁工具的发明 D.铁农具的广泛使用 【答案】A

【解析】依据题干材料,结合所学可知,汉武帝时期实行盐铁官营等经济政策,全面控制工商业,使得官营手工业的技术更加成熟,故A项正确。

民营手工业在汉武帝时期受到打击,无力与国家抗衡,故B项错误。

东汉杜诗发明水排,用水力鼓风冶铁,与题干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

冶铁技术的先进才使得铁农具广泛使用,D项是结果而不是原因,应排除。

故选:A。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经济政策。需要掌握汉武帝时期盐铁官营政策。解题的关键是对材料的解读,结合盐铁官营政策的影响分析即可。

本题考查对盐铁官营政策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理解的能力。

24.撒切尔政府在1983年大选获胜后的几年时间,积极开展对苏联和东欧国家的外交,撒切尔本人甚至与戈尔巴乔夫举行了六次高级会谈。这表明()

A.英国开始摆脱美国的控制 C.美苏“冷战”格局的终结 B.撒切尔政府外交政策灵活 D.欧洲政治一体化进程加快

【答案】B

【解析】A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

“撒切尔政府在1983年大选获胜后的几年时间,积极开展对苏联和东欧国家的外交,撒切尔本人甚至与戈尔巴乔夫举行了六次高级会谈”表明撒切尔政府外交政策灵活,故B正确;

C时间上与题意不符,美苏“冷战”格局的终结是1991年苏联的解体,排除;

D与题意无关,排除。

第9页,共12页 故选:B。

本题考查美苏从对峙走向缓和,解题的关键是“撒切尔政府在1983年大选获胜后的几年时间,积极开展对苏联和东欧国家的外交,撒切尔本人甚至与戈尔巴乔夫举行了六次高级会谈”。

本题难度中档,考查美苏从对峙走向缓和,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5.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第二十条规定:“帝国议会由秘密投票的普遍和直接选举产生。”此规定表明帝国议会()A.代表人民监督政府 B.帝国的最高权力机构 C.不属于代议制的范畴 D.其产生方式具有民主特征 【答案】D

【解析】帝国议会由秘密投票的普遍和直接选举产生表明他的产生方式是民主的,故D项正确;

帝国议会没有实权,不能监督政府,故A排除;

皇帝及其领导下的联邦议会是帝国的最高权力机构,故B错误,排除;

近现代社会政治制度中实行代议制,都是体现民主选举的形式,故C错误,排除。

故选:D。

本题考查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特点。德国统一后,颁布了帝国宪法,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尽管带有封建专制残余,但它标志着德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关于德国的议会,还可以考查联邦议会:联邦议会是由帝国各邦国的代表组成,普鲁士掌握多数席位,因而权力较大,实际控制帝国议会;另外德意志“形式的民主”或与英国的比较等,也是常考的内容。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0分)

26.香港问题从古至今一直困扰了许多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香港普选现在进入一个非常关键的时刻,“在中国的土地上实行普选,这个并不多”,香港在英国殖民统治下 156年,没有什么民主元素,回归后,中央承诺香港可在2007年以后的适当时候实现普选。现在终于到了这个关键时刻,香港要不要普选,这是一个历史转折,“能不能转过去,大家都在拭目以待”。

--清华大学法学院院长王振明材料二民主争斗把香港的政治气候带入新的时代。代沟已经出现:年轻人支持民主改革,老一辈倾向于维持现状。与此同时,自从“占中”运动以来,香港本土主义盛行,少数人还走向“港独”的极端。英国《卫报》称,政改遭否的后果有:香港社会将因此严重分裂,经济发展的环境将受重创。此外,香港的民主会陷入停滞,最终整个香港都会受损。报道说,但如果方案得以通过,泛民人士将组织更多的抗议,甚至会产生“**”。这样香港的社会秩序将进一步受损,社会治理将难上加难。

--环球时报材料三中国要维护香港作为自由港和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也不影响外国人在那里的投资。在这个前提下,由香港人,包括在香港的外国人管理香港。他说,香港有了地方政府,我们的新宪法有规定,允许建立特别行政区,由香港人自己组成政府,不管是华人、英国人或其他人都可参加,可作政府雇员嘛,甚至成为香港政府的成员都可考虑,各种制度也不变……

--《邓小平与外国首脑及记者会谈录》

结合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分析香港进行普选和普选失败的原因。

香港政改方案被否,2017年普选落空。根据材料二,香港政改未能通过将会产生什么影响?

根据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三中观点的合理性和现实性。

第10页,共12页 【答案】【小题1】(1)第一小问,“中央承诺香港可在2007年以后的适当时候实现普选”“民主争斗把香港的政治气候带入新的时代。代沟已经出现:年轻人支持民主改革,老一辈倾向于维持现状。与此同时,自从“占中”运动以来,香港本土主义盛行,少数人还走向“港独”的极端”中央政府承诺适时可进行普选;民主斗争和“占中”运动的影响;香港本土主义的盛行。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国内普选历史传统缺乏;贯彻“一国两制”的方针的需要,香港没有独立的政治权力;西式伪民主下香港的普选,违背人民利益。

(2)“香港社会将因此严重分裂,经济发展的环境将受重创。此外,香港的民主会陷入停滞,最终整个香港都会受损。报道说,但如果方案得以通过,泛民人士将组织更多的抗议,甚至会产生“**”。这样香港的社会秩序将进一步受损,社会治理将难上加难”加剧社会动荡,挫伤香港经济;民主发展受挫,加剧社会管理难度。

(3)结合所学知识,香港问题是历史遗留下来的一个问题,长期以来,它一直是笼罩在中英关系史上的一个巨大阴影。中国政府出于对整个国家民族利益与前途的考虑,本着尊重历史、尊重现实、实事求是、照顾各方利益的原则,提出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这有利于国家统一和香港经济的发展。

故答案为:

(1)普选原因:①中央政府承诺适时可进行普选。②民主斗争和“占中”运动的影响。③香港本土主义的盛行。

失败原因:①国内普选历史传统缺乏。②贯彻“一国两制”的方针的需要,香港没有独立的政治权力。③西式伪民主下香港的普选,违背人民利益。

(2)影响:加剧社会动荡,挫伤香港经济;民主发展受挫,加剧社会管理难度。

(3)香港问题是历史遗留下来的一个问题,长期以来,它一直是笼罩在中英关系史上的一个巨大阴影。中国政府出于对整个国家民族利益与前途的考虑,本着尊重历史、尊重现实、实事求是、照顾各方利益的原则,提出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这有利于国家统一和香港经济的发展。【小题2】 【小题3】 【解析】本题考查香港进行普选和普选失败的原因、香港政改未能通过将会产生的影响,需结合香港的回归来解答。

本题偏难,考查香港的回归,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凡天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是以其未得之也,荼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曰:我固为子孙创业也。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材料二君主除了从“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金张藉旧业,七叶珥汉貂。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为扭转此局面统治者推行事战争、训练和军事制度以外,不应该有其他的目标和思想,也不应该把其他事务当作自己的专业,因为这是做统帅的人仅能有的唯一的专业。当人民对他抱有相当好感的时候,君主不应该过多担心阴谋政变;但是当人民敌视君主,用憎恨的眼光看待他的时候,他就一定要惧怕所有事情和所有人了。蛮族的控制对于我们每一个人都无法忍受了,此时此刻意大利是不是可以给一位新的君主授予荣誉,现在是不是可以给一位有能力的贤明的君主提供一个机会,……来担负起这个重任,使我们的祖国在她的旗帜下重现光芒。

--意大利马基雅维利(1469-1527)《君主论》

依据材料

一、材料二,概括黄宗羲、马基雅维利关于君主制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者社会背景的异同点。

第11页,共12页 【答案】【小题1】(1)本小问的观点,依据材料一可以得出黄宗羲主张君主是天下之大害;依据材料二可以得出马基雅维利主张君主应重视军事、笼络民心、领导意大利实现民族独立。

(2)本小问的异同点,结合黄宗羲和马基雅维利的时代特征从政治、经济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分析即可。

故答案为:

(1)黄宗羲:君主是天下之大害;

马基雅维利:君主应重视军事、笼络民心、领导意大利实现民族独立。

(2)相同:经济:商品经济繁荣、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并发展;

政治:市民阶层队伍壮大,正在形成的资产阶级表达政治诉求。

不同: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空前强化、政治黑暗;

意大利:国家分裂、外族压迫。【小题2】

【解析】本题考查中西方的思想。考查黄宗羲和马基雅维利的思想主张及其背景。需要掌握明清之际儒家思想和文艺复兴的内容和背景。

本题考查对明清之际儒家思想和文艺复兴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分析比较、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12页,共12页

第二篇:八年级期末历史试卷

2006—2007学 得分 阅卷人

12、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核心和基础是()

A、宪法B、刑法C、民法D、合同法

13、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教育发展战略方针的是()

A、毛泽东B、周恩来C、邓小平D、江泽民

14、实现中国奥运会历史上金牌“零的突破”是在()

A、1980年B、1984年C、1988年D、1992年

15、解放后,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是()

A、中共十三大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C、粉碎“四人帮”D、中共八大

16、以下对APEC会议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它是一个政府间的国际组织

B、它是一个区域性的经济合作组织

C、它是亚太地区的一个主要经济合作组织

D、它是为加强经济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成立的一个协商组织

17、被称为“第四媒体”的是()

A、书籍B、报刊C、计算机网络D、广播

18、以前因粮食供应不足而用来充饥的野菜、粗粮,如今却成为餐桌上的健康食品,对这种现象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说明人民的吃饭问题已基本得到解决

B、说明人们都有怀旧心理,对过去的苦日子念念不忘

C、说明人们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

D、说明绿色食品等科学卫生的概念日益深入人心

19、关于社会保障制度,下面叙述不正确的是()

A、社会保障制度是现代国家重要的社会经济制度之一

B、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主要是由于原有制度存在明显弊端,不能适应发展要求

C、改革前后两种社会保障制度的费用支付均由国家和单位支付,均实行社会化管理

D、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对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政治稳定起到重要作用

20、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一系列基本问题的是()

A、邓小平B、陈云C、江泽民D、胡锦涛21、2001年“上海合作组织”宣布成立,六个成员国中不包括()

A、吉尔吉斯斯坦B、哈萨克斯坦C、俄罗斯D、阿塞拜疆22、2001年7月我国申奥成功,取得主办权的城市和时间是()

A、北京、2006年B、上海、2006年C、北京、2008年D、上海、2008年

得分 阅卷人

二、材料解析题(8分)

23、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美国方面声明: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

(1)上面这段话出自于什么文献?这一文献的发表表明了什么?(3分)

(2)中美建交三原则具体是指哪三个原则?(3分)

(3)中美正式建交的于何时?中美关系中最敏感的问题是什么?(2)

得分 阅卷人

三、问答题(20分)

24、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具体内容是什么?你如何看待这一外交政策?(8分)

25、建国以来,我国取得了辉煌的科学技术成就,极大地提高了我国的综合国力。

(1)其中“两弹一星”代表了改革开放前我国的高科技成果,它指什么发明?(3分)

(2)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的一位领导人认为,新中国最有实力夺得诺贝

尔奖的科学发现是什么?(2分)

(3)改革开放后,国家制定了中国高科技发展计划纲要,又被称为什么计划?并提出什么基本国策,作为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战略?(2分)

(4)“标志着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初战告捷,也标志着中国人民在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征程上又迈出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一步。”这是胡锦涛总书记在2003年10月15日指出的,这次成功发射的飞船被命名为▁▁▁▁▁▁,中国第一位“太空使者”叫▁▁▁▁▁。(2分)

(5)请你用新中国科技发展的实例说明科学技术发明对现实生活产生的影响。(3分)

宿迁市2003—2004学第二学期期末调研测试

八年级历史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二、材料解析题(8分)

23、(1)上海公报(上海联合公报或中美联合公报)。1分

表明中美两国在经历20多年的对抗之后,开始步入关系正常化的轨道。2分

(2)美国在台湾问题上“断交、撤军、废约”。3分

(3)1979年,台湾问题。2分

三、问答题(20分)

24、相互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5分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仅是中国处理对外关系的基本原则,也是国际社会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3分

(如学生回答,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对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对亚太地区的和平发展、对世界的稳定和进步都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也可酌情给分)

25、(1)原子弹、氢弹、人造地球卫星。3分

(2)人工合成牛胰岛素。2分(如学生答,胰岛素或牛胰岛素给1分)

(3)“863”计划,科教兴国。2分

(4)神舟五号,杨利伟。2分

(5)原子弹、氢弹的成功爆炸,提高了我国的核防御力量和国防实力,有力地维护了国家安全,极大地鼓舞了民族自信心,同时也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对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义。

或回答,人工合成牛胰岛素,不仅为揭示生命奥秘打开一条新的道路,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还为工业、农业、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开辟了新天地。

或回答,杂交水稻的培育,为粮食大面积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解决中国的温饱问题作出了卓越贡献。

(如学生回答其它新中国的科技发展成果,并能说明其对现实生活产生影响的,也可以得分)3分

第三篇:期末历史试卷分析

2007-2008学第一学期七年级

期末历史试卷分析

桑镇二中

彭保卫 2008年元月23日

2007-2008学第一学期七年级

期末历史试卷分析

总体上本次历史试卷,注重基础,重视应用,凸显能力。以课标为准绳,学科的重点内容为核心。以基础立意转向基础、能力并举,稳中求进,突出创新精神和现实实践能力的培养,把握了教学的改革方向,体现了新课程理念,导向鲜明,是一份融综合性、开放性于一体的试卷。

一、我将分别对这次考试内容进行分析:

1、首先,第一题是选择题,共计60分,主要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选择题得分率为60%左右,当然,这和平时作业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也说明老师和学生在平时的历史教学中特别注重对基础知识的把握,这对于我们开展历史课堂教学改革和实施新的课改方案提供了优良的传统和良好的前提保证。

3、第二题为材料分析题,共计20分;第三题为简答题,共计20分。本卷主要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分析能力、思考能力等,学生的水平不一,结果丢分较多。这充分反映了考生历史学习与考试的各项基本技能和综合能力有待提高。其主要表现在:(1)考生的基本功有待提高,错别字现象、字迹模糊不清现象、语言表达不通顺现象等依然存在。说明学生的基本功不扎实。基础打的不牢。

(2)考生理解题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不强。答卷中答非所问,文字表达不切要点等现象也很严重。有许多同学做题不认真,没有认真审题,对题意理解不深,考虑问题不全面,造成不必要的丢分。二、七年级学生现状分析

1、七年级的学生的生源来自各个乡镇,他们都生活在农村,家庭教育不够完善,造就他们上课好动、爱讲话,影响整体班级纪律,教师上课吃力,效果不好,学生不爱读。

2、家长对历史科也不够重视,询问的往往是孩子的语文、数学、英语三科成绩,从不过问孩子史地生成绩,这样使孩子认为这些都是“副科”,再加上今年中考是开卷考试,学生认为找书就行了,不爱去背。

3、社会风气不好,网吧管理不严,家上学生自主能力差,在网络上耗费大量的精力,语数英会勉强听听,素质科就想睡觉了。

4、学生基础知识不扎实,审题能力差,分析材料无从下手,答非所问。

今后努力方向:对学生有目的有步骤的练习,强化基础知识和大体方法和要点。全面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综合归纳能力。

第四篇:期末历史试卷分析

2012-2013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分析

一、关于对试卷的分析

1、体现新课标理念,与中考精神接轨。

本次试题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精神,凸显了新课程倡导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同时与中考精神接轨,初中三个年级的历史试卷都是两种题型:选择题和非选择题(材料分析题)。初三历史试卷总分50分,时间50分钟,与中考分数、时间、题型完全一致。

2、覆盖面较广,综合性较强。

试题考查的知识面较广,比较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但同时又有不同层次的综合试题的检测,能够较全面地检查出本学期教学效果。如初二26题,识图材料题,从多角度设问,既考查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又是一部抗争史.总之,每一个材料分析题都能囊括一个阶段或者一个领域的知识体系.3、重点比较突出,难易程度较适中。

三个年级历史试卷从总体看难易程度设计的比较合理。每个年级的试卷对重点知识的考查都较突出,紧扣新课标要求,突出重点,能考出学生的层次和水平。但初一学生是刚学历史学科,结合初一学生的认知特点,试卷比较看略难。如初一试题28题第一个问:概括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经济、名族关系方面主要特点等。

4、试题灵活,知识联系现实。

试题命题灵活,能结合我们日常现实生活中关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切入。把课外知识导入试题,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理论指导我们的实践。如初三历史试题28题,考查两次工业革命的知识内容与现实的联系,通过走进历史、回归历史、学会反思三个步骤来回答问题,同时激发学生环保意思。

总之,本次初中三个年级的历史试题,比较看都是一份较成功的试题,既能考出学生的知识,又能考出学生的能力,但也存在着不足之处。初一试卷材料分析题材料不是很新颖,比较看全书重点不是很突出,而且给出错误的答案;初二的试题,分值不是很合理,选择题每个2分,可是材料分析题答案文字内容较多的才给2分。初三试卷,世界古代史内容出题较少,而且试题中也有答案不全或没给答案的现象。

二、学生答题情况

初一历史 :

在籍人数 : 603考试人数: 543总分: 33106平均分: 61.0及格率:59.1%优秀率: 5.9%

初二历史:

在籍人数:555考试人数:495总分:31139

平均分:62.9及格率:60%优秀率: 11.3%

初三历史:

在籍人数:489考试人数:428总分:13913

平均分:32.51及格率:66.7%优秀率:19.4%

三、失分原因分析

导致学生失分的原因很多,但主要的原因是:

(一)教师原因: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重视知识教学,重视选择题、材料分析题的训练,而对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一直是个薄弱环节。材料分析方面的训练,还存在拓展的视野不够宽广全面,解题技巧方面还存在训练不足之处。

(二)学生原因

1.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有欠缺,特别是历史事件时间、政权名称,条约名称等。2.审题能力不强,解题技巧和方法掌握不佳。材料分析题材料不全面阅读完就答题,导致答错;对于一个问题中多个知识点的询问,通常出现漏答现象;一题多问,不会综合全面审题后回答,导致答非所问或者重复回答等。

3.学生的理解能力、知识的运用能力、思维拓展能力薄弱。初一试卷27题 :“思想变革促进人类文明的进步,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具有思想解放性质的事件是什么?”学生在这道试题上,思维停留在文字上,不会联系上下问题理解思考回答,更谈不到知识的运用了。

4.缺少全面地综合地看问题的能力,不会用辩证的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看问题、回答问题的能力。如初三试卷28题第5小问题:“工业革命的发明丰富了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但同时也造成环境的破坏。对此你有何看法?”学生答此题只回答工业革命影响,不知道去回答解决环境问题。

5.错别字现象严重。如商鞅的鞅,蒸汽的汽等,不是缺少偏旁就是写上别字代替。

(三)试题本身原因

有些问题一问包括多个小问题,或者试题是两个问题,可是答案几乎相同,因此容易导致学生出错。如初三试题27题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一题(1)问:“该图反映哪个国家哪一事件的什么特点?这个特点说明了什么问题?”本来是多个小问题了,结果后两个答案一样,都是不彻底性,学生即使想到答同样的答案,但是也会怀疑不应该是同样答案,结果答错。

四、教学建议

1、教师须转变教学理念,切实改变教学方法,端正学生学习态度,完善教学。

学习新课标精神,教学中应多运用比较、联系、分析、综合、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启迪学生思维,引导他们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历史,热爱历史学习。同时,领会中考精神,加强思想教育,拓展学生的视野,增大知识的容量,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2.强化基础知识教学。

突出主干知识、重点知识的教学。在教学中,我们要紧紧依据大纲,以教材为载体,对在整个历史长河中起重要作用、地位明显的内容,我们要重点突出。注重知识教学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加强知识总结和归纳。

3.注重能力培养。

初中历史教学,要指导学生初步学会按时间顺序观察历史的发展和变化,启发学生对历史事物进行想象、联想和初步的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认知活动,对有关的历史问题进行简要的评述,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用历史的唯物主义观点看待历史问题的能力。

4、加强技巧性训练。

加强学生的审题能力训练,教会学生审清时间空间,审准关键词的意思,审准答题方向,选择题怎么做,材料题怎么做,从哪里入手,如何解剖,如何分解,如何表述,有计划地用相关试题进行针对性的训练,让学生明确回答相关问题的要领,从而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应试能力,掌握正确的解题技巧和方法。

5.加强历史名词,历史人物等文字训练,手脑同时训练,杜绝错别字。

第五篇:2014届广东省潮州市高三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地理试卷(带解析)

2014届广东省潮州市高三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地理试卷(带解

析)

一、选择题

读长江中游某地连续六天的天气情况统计图,分析回答下列各题。

1.图示天气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A.冷锋过境 B.暖锋过境 C.气旋过境 D.反气旋过境

2.有关该地区这几日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气温日较差不断缩小 B.空气的湿度不断增大 C.7日洪水水位最高

D.

7、8日大气的保温作用最强 【答案】 1.B 2.D 【解析】 试题解析:

1.5-10日温度上升,经历一次降水过程,为暖锋过境,B对。冷锋过境气温会降低,A错。气旋过境不会出现明显降温,C错。反气旋为下沉气流不能形成降水。D错。故选B。

2.从图中可以看出气温日较差先降低再升高,A错。天气晴天-阴雨-晴天,空气的湿度先增大再减小,B错。降水转化到河流流量需要一个时间过程和积累过程,9日前后可能最大,C错。7-8日为阴雨天气,多云天气保温作用强,温差小,D对。故选D。考点:天气系统、降水河流,保温作用。

3.拉萨河流域拥有丰富的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资源,拉萨位于宽阔的拉萨河谷地北侧。下图为拉萨7月降水量日平均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

有关拉萨7月降水日变化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夜晚地面降温迅速,近地面水汽易凝结成雨 B.夜晚近地面形成逆温层,水汽易凝结成雨 C.白天盛行下沉气流,水汽不易凝结成雨

D.白天升温迅速,盛行上升气流,水汽不易凝结成雨 【答案】C 【解析】

试题解析:根据图中降水量的特征可以判断白天降水量小,夜间降水量大。根据热力环流的原理,山谷地带白天吹谷风,山谷气流上升,中间气流下沉(夏季白天拉萨河相对陆地气温较低,盛行下沉气流)水汽不易凝结成雨;夜间吹山风,谷地中央气候上升,(夜间拉萨河相对陆地气温较高,盛行上升气流)水汽容易凝结成雨。所以选C项。由于学生不易将考点迁移到热力环流方面,尤其是山谷风的分析方面,因此不易得出正确答案,从而提高了难度。故选C。

考点:影响降水的主要因素、热力环流。

4.已知M地(40°N,116°E)与N地(4°N,X)能同时看到日落的景观,并且这一天M地的昼长比N地长16分钟,则N地的经度X是 A.118°E B.116°E C.114°E D.114°W 【答案】C 【解析】 试题解析:

M地N地同时看到日落,而M地比N地昼长比N地时间长,多了16分钟。意味着M地比N地更靠东,M地线看到日出。经度每相差15度时间相差1小时,所以时间相差16分钟,经度相差2度。故选C。

考点:地球的运动和经纬度的计算。

下图为某局部地区土壤再分配速率(吨/公顷〃年)等值线图,土壤再分配速率正值表示沉积,负值表示侵蚀,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5.①、②、③、④四条虚线所在位置冲沟(流水侵蚀形成)最发育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6.沿MN线所作的地形剖面最有可能是上右图中的A.Ⅰ B.Ⅱ C.Ⅲ D.Ⅳ 【答案】 5.B 6.B 【解析】 试题解析:

5.①和②虚线处土壤再分配速率等值线为负值,说明是土壤侵蚀,且②处等值线更密,数值更大,则该处冲沟最发育。③和④虚线处土壤再分配速率等值线为正值,说明是土壤沉积,不会发育冲沟。故选B。

6.根据流水作用与地形起伏的关系,地形起伏大,落差大的地区以侵蚀作用为主,地形起伏小、平坦的地区以沉积作用为主。结合从M到N处土壤的侵蚀和沉积状况推测其地势的起伏状况,Ⅱ线最符合。故选B。考点:外力作用与地貌 7.图示时期欧洲人口变化的特点是

①自然增长率总体下降 ②总人口呈波动下降趋势

③1990年起,欧洲人口进入负增长 ④移民总体上促进了总人口的增长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D 【解析】 试题解析:

读图可以看出,图示时期欧洲自然增长的人数逐年下降,而总人口并没有下降,所以说欧洲“自然增长率总体下降”说法正确,“总人口呈波动下降趋势”的说法错误,1990-1995年,欧洲人口自然增长数量仍为正值,而且有百万以上人口迁入,“1990年起,欧洲人口进入负增长”说法错误,图示时期的移民使欧洲人口增加,所以“移民总体上促进了总人口的增长”的说法正确,故选D。考点: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

8.图中,甲图示意世界某国主要城市分布,乙图示意我国某省级行政区主要城镇分布。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关于图中城市(镇)分布及主要原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图中城市主要分布在平原,因为平原地区地形平坦 B.乙图中城镇主要分布在河谷,因为河谷地区水运便利 C.甲图中城市主要分布在高原,因为高原地区光照充足 D.乙图中城镇主要分布在河谷,因为河谷地区热量充足 【答案】D 【解析】 试题解析:

图甲示意国家为北美洲南部的墨西哥,图乙为我国西藏自治区。图甲中主要城市大多分布在海边500米到2000米的高原(墨西哥高原)上,主要原因为其纬度低,低地过于闷热,高原上气候相对凉爽。图乙中城镇主要沿河谷(雅鲁藏布江谷地)分布,主要原因是河谷地区海拔较低,热量相对充足。故选D。考点: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

9.读几种交通运输方式(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特征比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图中交通运输方式搭配合理的是 A.甲—水运 B.乙—公路 C.丙—铁路 D.丁—铁路 【答案】C 【解析】 试题解析:

图中甲速度较低、运量较小,应为公路运输;乙速度最快、运量最小,应为航空运输;丙速度较快、运量较大,应为铁路运输;丁速度最慢、运量最大,应为水运,故选C。考点:现代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

衰退性产业转移主要是指在本地不再具有比较优势产业的向外转移。读广东产业转移效应理论模型图,回答下列各题。

10.下列产业中,最有可能属于珠江三角洲地区衰退性产业转移的是

A.汽车零配件生产 B.节能环保业 C.服装鞋帽生产 D.高端装备制造业

11.衰退性产业转移对广东省东西两翼和山区产生的正效应是

A.土地利用多样化,耕地面积扩大 B.增加就业机会,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 C.促进经济发展,提高高新技术产业比重 D.有可能带来环境污染等问题 【答案】 10.C 11.B 【解析】 试题解析:

10.衰退性产业转移主要是指在本地不在具有比较优势产业的向外转移,多属劳动密集型产业及高耗能、高污染、附加值低的产业,故选C。

11.由图示看到,所谓正效益,应该是对当地带来一定积极的影响,并能引领当地经济或行业向良性方向发展的效益。产业转到东西两翼应该对当地起着积极的作用。所以D错误,A也不对,衰退性产业转移应该属于劳动密集型或能源、资源密集型的产业,所以C也错误,故选B。

考点:三大产业发展及其产业结构转移

二、综合题

1.2012年8月22日俄罗斯正式成为世贸组织成员国。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6分)

材料一:俄罗斯简图(图1)及“微笑曲线”图(图2)

图1

图2

材料二:目前,通用、福特、丰田等汽车生产厂商均已在俄罗斯建厂,它们占俄汽车总产量的比重也从2005年的15%跃增到2010年的52%,首次超过俄罗斯本土品牌。为宣传自主品牌,普京曾亲自参加品牌拉达最新车型Granta的试驾活动,却因连续4次启动汽车失败,且该车“造型”处于上世纪水平,而使该品牌汽车黯然失色。

材料三:2012年1-9月份,俄罗斯小轿车产量为140万辆,同比增长14.2%;大客车产量为3.96万辆,同比增长38.4%。(1)俄罗斯位于亚洲部分的三大河流(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的流向是______________;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大河流在冬春季时经常发生___________现象,出现河水泛滥;摩尔曼斯克是一个终年不冻港,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分)

(2)俄罗斯湿地面积居世界第三,分析图中A地区湿地广布的原因。(6分)

(3)俄罗斯大客车增幅比小轿车增幅大将对该国带来什么好处。(6分)

(4)从“微笑曲线”的各个环节评价俄罗斯入世后汽车行业受到较大冲击的原因。(6分)【答案】

(1)由南向北 地势南高北低 凌汛 北大西洋暖流的增温作用(8分)

(2)①濒临北冰洋,极地东风带来较丰富的水汽;②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弱;③地势低,水流不畅;④(永久)冻土层为隔水层,不利水的下渗;⑤春季发生凌汛使河水泛滥,溢出河道成淤水;⑥河流沿岸缺少水库蓄水(答对1点得2分,满分6分)

(3)①有利于发展公共交通,减少交通压力;②降低能耗;③减少环境污染(答对1点得2分,满分6分)

(4)①从设计环节看:研发水平较低、自主品牌少;

②从加工环节看:原有工业基础好,但设备老化、技术相对落后、劳动力素质不高; ③从营销环节看:俄罗斯汽车产量和销量在国际市场的份额都不高。(要从三个环节分别论述,每环节只要答对一点即可的2分,满分6分)

【解析】 试题解析:

(1)由于俄罗斯的地势是南高北低,所以使得河流的流向自南流向北。或者俄罗斯的这三条河流最终注入印度洋,可以判断处河流的流向。在冬春季节经常发生凌汛,因为河流是有低纬流向高纬,在这个时期低纬的气温高,河流会融化,高纬的气温低,则不会融化,造成冰渍阻塞河道,发生汛期。摩尔曼斯克终年不冻,主要是受到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暖流会增温增湿,故终年不冻。

(2)本地区濒临印度样,在极地东风的作用下行海洋上带来了丰富的海洋水汽。处于中高纬度地区,气温较低,蒸发微弱。地形主要以平原为主,地势低平,水流不畅。本地区纬度高,气温低,为多年冻土层,冻土层为隔水层,不利于水的下渗。冬春季容易发生凌汛,使得河水泛滥,形成淤水。本地区湖泊水库较少,不利于含蓄水源。

(3)有利于发展公共交通运输条件,减少公路运输的压力,避免交通堵塞。减少小轿车的使用量可以减少能耗。向空气中排放的污染物少了,保护了环境。

(4)主要从经济活动的三个环节进行描述,从设计环节来看,俄罗斯研发水平较低,自主品牌较少,产品缺乏过硬的竞争力。从加工环节来看,虽然俄罗斯重工业发达,原有的基础较好,但是设备老化,技术相对落后,并且劳动力的素质不高,这和本国的国情分不开的。从营销的环节来看,本国的汽车销量在世界上的份额不高,产量也不高。考点:俄罗斯的环境,工业。2.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30分)材料一:长泰、吉林、图们江开发开放先导区

材料二:图们市位于吉林省东部边境,具有明显的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特点,最高气 温33℃,最低气温一25℃,年降水量602mm,降水量变化大,季节分布不均,多集 中于6~9月。图们市地处图们江与嘎呀河冲积而成的山间盆地之中,地貌类型多样,素有“八山半草半水一分田”之说,山区森林覆盖率高,草药类植物资源丰富多样。图们市地广人稀、环境污染少。材料三:黑龙江垦区的粮食产量示意图(图1)和粮食的商品率示意图(图2)。

图1 图2

(1)简要说明图们市开发、开放优越的地理位置。(6分)

(2)图们江最主要的补给形式是_________,夏秋多__________灾害。(4分)

(3)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和区位优势,分析图们地区特色产业的发展方向。(提示:请分 别从三大产业部门进行分析)(8分)

(4)从农业地域类型看,材料一图中①地地处_______交错带,在土地利用中产生的最主

要环境问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

(5)根据材料三,黑龙江垦区的粮食生产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____。黑龙江垦区从 “北大仓” 走向“北大商”所采取的发展措施有哪些?(6分)【答案】

(1)①距海近;②临国沿边;③中蒙通道的起点;④长吉图开发区东端;⑤东北亚经济 圈中心之一;⑥东北经济圈的中心之一。(答对1点得2分,满分6分)

(2)雨水补给(2分); 洪涝(2分);(3)第一产业发展:①立体农业。

第二产业发展:②生物制药(或中药制药);③特色农产品加工;④木材加工(或造纸工业);⑤水电工业。

第三产业发展:⑥旅游业;⑦边境贸易;⑧现代物流业(或交通运输)(本题每答对1点得2分,满分8分)

(4)农牧(2分)草原退化(或土地沙化、荒漠化)(2分)土地盐碱化(2分)

(5)市场(2分)加大科技投入(2分); 开拓国内外市场(2分)【解析】 试题解析:(1)地理位置一般从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周边位置、交通位置几方面分析。位于亚洲的东北部,所以是东北亚经济圈中心之一;东北经济圈的中心之一。从海陆位置看,离海近。从周边位置,位于国家的沿边。位于长吉图开发区东端。从交通位置看位于中蒙通道的起点。(2)洪涝灾害的发生一般从气候、地形、人为原因等角度考虑。这里主要是温带季风气候,所以河流的主要补给水源是雨水补给。本地区降水最集中,地形平坦,地势低平,水流不畅,故经常发生洪涝灾害。

(3)本区的自然条件:气候: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地形:山地为主地形崎岖;河流:河流流量较大,水能资源分布。植被:山地垂直地带性明显,物种丰富。区位优势:位于边疆地区,利于边界贸易。而产业发展方向:即从第一产业(山区利于发展畜牧业和立体农业)、第二产业(农产品加工工业;水电开发)、第三产业(旅游、边界贸易)依次分析。所以第一产业发展:①立体农业。

第二产业发展:②生物制药(或中药制药);③特色农产品加工;④木材加工(或造纸工业);⑤水电工业。

第三产业发展:⑥旅游业;⑦边境贸易;⑧现代物流业(或交通运输)第一产业发展:①立体农业。

第二产业发展:②生物制药(或中药制药);③特色农产品加工;④木材加工(或造纸工业);⑤水电工业。

第三产业发展:⑥旅游业;⑦边境贸易;⑧现代物流业(或交通运输)

(4)材料一中的位置1处于农牧交错地带,本地区地广人稀,地形较为平坦,有利于发展种植业,而在山区,山林茂密,森林资源丰富,有利于发展牧业。在这里产生的主要环境问题就是人类过渡放牧造成的土地荒漠化。以及人类不合理灌溉造成的土地盐碱化。(5)黑龙江垦区的粮食生产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市场,因为这里的粮食主要是作为商品粮,所以要根据市场的变化来做出相应的调整。为了向北大商看起,应该加大科技投入,提高产品的品质和产量。积极开拓市场,尤其是国外市场,把产品销往国外。考点:东北三省。

下载2018-2019学年天津七中高三(上)期末历史试卷(解析版)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8-2019学年天津七中高三(上)期末历史试卷(解析版)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期末历史试卷分析(精选5篇)

    2014-2015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分析 岫岩满族中学 康 一、试卷特点 1、体现新课标理念,注重所学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的考查。 试卷符合新课标要求,注重考查学生对知识和技......

    2020届市七中高三上学期入学数学(理)试题(解析版)

    2020届市七中高三上学期入学数学(理)试题一、单选题1.已知集合,,则A.B.C.D.【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求得集合B,之后根据子集的定义可以判断出,根据交集中元素的......

    八年级(上)期末历史模拟试卷(解析版)(小编整理)

    八年级(上)期末历史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共35小题,满分70分,每小题2分) 1.在谈到道光皇帝(1821﹣1850年在位)为什么把他的墓修筑得比其他帝王墓都要矮小时,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龚书铎教授......

    北京市海淀区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范文合集

    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中练习历史 2017.11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8分) 本部分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o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商代青铜礼......

    高三上历史教学工作总结

    本学期来,在学校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在教务处和高三年级组的具体组织和指导下,高三第一学期的第一轮复习工作进展顺利,现已完成教学计划的各项任务,较好实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现就......

    2018高考作文天津解析大全

    2018高考作文天津解析(带范文) 一.命题说明: 本题来自2018高考天津卷作文真题。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自己的体验和感悟,写一篇文章。(60分) 生活中有不同的“器”。器能盛纳万物,美的形......

    2013年-2014年度海淀高三上学期期末作文名师解析(5篇材料)

    2013年-2014年度海淀高三上学期期末作文解析 作文1:2013年度词语 “汉语盘点活动”,意在用一个词语概括过去一年国内或国际发生的变化、人们关注的焦点。请从“霾、正能量、女......

    2013-2014年广西柳州市八年级上期期末历史试卷(带解析)

    2013-2014年广西柳州市八年级上期期末历史试卷(带解析) 一、选择题 1.“落后就会挨打”,是近代中国屈辱历史给我们的警示。在中国近代史上,腐朽的清政府被迫同列强签订的第一个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