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期末历史试卷分析

时间:2019-05-14 23:04:3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八年级上册期末历史试卷分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八年级上册期末历史试卷分析》。

第一篇:八年级上册期末历史试卷分析

八年级上册期末历史试卷分析

2015年1月21日八年级上册期末历史试卷,总体来看命题者注意从历史的宏观视角立意,注意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深刻理解。难度较大。从考试结果来看一个对历史有着很好的兴趣、注意思考的学生,和一个只是临时抱佛脚死记硬背的学生,在成绩上会显示巨大的差异。

一、试卷基本情况分析:

1、选择题注重在变式的基础上对历史事件进行考察。出题者通过创设情景变更学生感受历史事件的角度,以突出对历史事件的本质特征的考察。其中在变式的基础上进行的史料的引用漫画、地图、时间标尺变式较为新颖、丰富。

2、出题者还注意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深刻理解。注重对历史事件根本原因如:5.、17小题;事件的本质目的如2、3鸦片战争题;现象反应的本质如:27张謇题;历史事件的原因如28题。注意对知识易错点的考查如:26《南京条约》题,注意历史事件的纵向比较如:《马关条约》题。还涉及一些历史事件的时间再认如:

3、15,17题。

3、注重从宏观视角考察以及课本内容考察。如:非选择题26题,27题28题及29题反映的事件有很好的概括性。

二、答题分析

本校八年级参加期末考试人数413人,在较规范的按照标准答案阅卷的情况下,年级平均分35.9分。班级最高平均分42分,班级最低平均分26分。学生个人最高分94分,最低分4分。80分以上人数只占3.8%,60分以下人数却占19.6%。

(一)、单项选择题

本题错误主要集中在第7、10、11、12、15、16、17、小题上。

第 7题,学生知识面狭窄对时间上混乱。第10题,对辛亥革命叙述不理解。

第11题,错误率最高,新文化运动高举的旗帜分不清。第12题,是已经做过的题目,不知道诗句描述的历史事件是什么。第15题,对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不理解。

第16题,错误率很高。学生对课本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分不清楚。

第17题,对漫画所要表达的历史事件不了解。

(二)、非选择题

第26题几乎没有学生做全对。

27题失分较多。大量学生失分在于对洋务运动表述不精确。(2)审题不细致。28题,部分学生失分,在于对抗日战争的不理解,答非所问全错。许多学生做题疏忽。

29题也是失分重灾区,对中国近代的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内容不理解。试题商榷之处:

1、从考试最终成绩来看,是否略难,是否对学生学习历史的自信心是个打击。

2、考察比例不够均衡。

3、一些题目偏考老师的教学深度较多。

三、教学反思

1、老师们教的很认真,学生背的很辛苦,成绩却如此之低,真的难以交代。如何从知识的背诵,转向促进对知识的理解是教学的首要问题。

2、教学中教师不光要教历史事件“是什么?”还要挖掘“为什么”,想办法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让学生抓住历史事件最核心本质特征、根本原因等。

3、平时教学要多从宏观角度、阶级类别角度总结、归纳历史事件。

4、要培养学生兴趣。从考试成绩来看,对历史有浓厚兴趣,阅读面宽广、注意思考的同学考分很高,而对历史学习没有热情,靠临时死记硬背的同学则考的很差。

5、要有充分的有深度的练习。训练学生养成良好的审题、答题习惯。

6、要注意运用课本小字部分教学,以及把彩图、照片充分运用在教学中。

第二篇:八年级期末历史试卷

2006—2007学 得分 阅卷人

12、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核心和基础是()

A、宪法B、刑法C、民法D、合同法

13、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教育发展战略方针的是()

A、毛泽东B、周恩来C、邓小平D、江泽民

14、实现中国奥运会历史上金牌“零的突破”是在()

A、1980年B、1984年C、1988年D、1992年

15、解放后,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是()

A、中共十三大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C、粉碎“四人帮”D、中共八大

16、以下对APEC会议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它是一个政府间的国际组织

B、它是一个区域性的经济合作组织

C、它是亚太地区的一个主要经济合作组织

D、它是为加强经济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成立的一个协商组织

17、被称为“第四媒体”的是()

A、书籍B、报刊C、计算机网络D、广播

18、以前因粮食供应不足而用来充饥的野菜、粗粮,如今却成为餐桌上的健康食品,对这种现象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说明人民的吃饭问题已基本得到解决

B、说明人们都有怀旧心理,对过去的苦日子念念不忘

C、说明人们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

D、说明绿色食品等科学卫生的概念日益深入人心

19、关于社会保障制度,下面叙述不正确的是()

A、社会保障制度是现代国家重要的社会经济制度之一

B、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主要是由于原有制度存在明显弊端,不能适应发展要求

C、改革前后两种社会保障制度的费用支付均由国家和单位支付,均实行社会化管理

D、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对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政治稳定起到重要作用

20、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一系列基本问题的是()

A、邓小平B、陈云C、江泽民D、胡锦涛21、2001年“上海合作组织”宣布成立,六个成员国中不包括()

A、吉尔吉斯斯坦B、哈萨克斯坦C、俄罗斯D、阿塞拜疆22、2001年7月我国申奥成功,取得主办权的城市和时间是()

A、北京、2006年B、上海、2006年C、北京、2008年D、上海、2008年

得分 阅卷人

二、材料解析题(8分)

23、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美国方面声明: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

(1)上面这段话出自于什么文献?这一文献的发表表明了什么?(3分)

(2)中美建交三原则具体是指哪三个原则?(3分)

(3)中美正式建交的于何时?中美关系中最敏感的问题是什么?(2)

得分 阅卷人

三、问答题(20分)

24、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具体内容是什么?你如何看待这一外交政策?(8分)

25、建国以来,我国取得了辉煌的科学技术成就,极大地提高了我国的综合国力。

(1)其中“两弹一星”代表了改革开放前我国的高科技成果,它指什么发明?(3分)

(2)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的一位领导人认为,新中国最有实力夺得诺贝

尔奖的科学发现是什么?(2分)

(3)改革开放后,国家制定了中国高科技发展计划纲要,又被称为什么计划?并提出什么基本国策,作为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战略?(2分)

(4)“标志着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初战告捷,也标志着中国人民在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征程上又迈出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一步。”这是胡锦涛总书记在2003年10月15日指出的,这次成功发射的飞船被命名为▁▁▁▁▁▁,中国第一位“太空使者”叫▁▁▁▁▁。(2分)

(5)请你用新中国科技发展的实例说明科学技术发明对现实生活产生的影响。(3分)

宿迁市2003—2004学第二学期期末调研测试

八年级历史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二、材料解析题(8分)

23、(1)上海公报(上海联合公报或中美联合公报)。1分

表明中美两国在经历20多年的对抗之后,开始步入关系正常化的轨道。2分

(2)美国在台湾问题上“断交、撤军、废约”。3分

(3)1979年,台湾问题。2分

三、问答题(20分)

24、相互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5分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仅是中国处理对外关系的基本原则,也是国际社会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3分

(如学生回答,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对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对亚太地区的和平发展、对世界的稳定和进步都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也可酌情给分)

25、(1)原子弹、氢弹、人造地球卫星。3分

(2)人工合成牛胰岛素。2分(如学生答,胰岛素或牛胰岛素给1分)

(3)“863”计划,科教兴国。2分

(4)神舟五号,杨利伟。2分

(5)原子弹、氢弹的成功爆炸,提高了我国的核防御力量和国防实力,有力地维护了国家安全,极大地鼓舞了民族自信心,同时也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对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义。

或回答,人工合成牛胰岛素,不仅为揭示生命奥秘打开一条新的道路,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还为工业、农业、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开辟了新天地。

或回答,杂交水稻的培育,为粮食大面积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解决中国的温饱问题作出了卓越贡献。

(如学生回答其它新中国的科技发展成果,并能说明其对现实生活产生影响的,也可以得分)3分

第三篇:八年级上册历史中考试卷分析

八年级历史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一、试卷分析:

1、试卷基本情况

历史考试时间为60分钟,卷面总分为100分,本次考试试卷共三大题,由以下三种题型构成。第一题选择题,含20个小题,共计40分;第二题为材料题,含2个小题,共计20分;第三题为探究题,含2个小题,共计40分。

2、试卷所涉及的教材内容:

试卷考查的历史知识点,分布于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教科书1-3单元。

3、试卷的基本特点:

(1)命题依据初二历史教科书的内容,没有超出规定的范围。(2)选择题部分基础性较强,重在考查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3)材料题和探究题有一定的难度,要求学生对历史事件和历史脉络有较强的理解,弄清历史事件背后的实质。对于农村中学现阶段的学生来说,在现有的知识储备和有限的理解力的基础上,要达到这个要求,比较困难。

(4)题目有所重复,且对历史事件的探究要求比较高,比如21题和24题都主要考察学生对近代化的理解。

二、学生答题质量分析

1、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对主干知识记忆理解不够到位。思路 不清、抓不住考题的“灵魂”,导致学生答不到点上,不审题,题目中要求选错误的,可学生一眼看过去只选了一个正确的。如选择题的第1、5、6、14、18等小题都是课本出现或平时练习过的基础知识,但错误的学生还比较多。

2、学生阅读理解历史资料的能力较差。随着能力考查的不断加强,取自于课外的史料也不断增多,阅读理解史料是解题的关键。但在本次考试的材料分析题中发现学生阅读理解的能力还是比较欠缺;

3、对历史史实联系和分析概括能力还很缺乏。例如材料分析题,很多学生知识掌握缺乏系统性、整体性,知识迁移能力较弱,对热点不够关心。比如部分学生对21题中的“中国梦”根本无认识。部分学生对题目的理解与把握存在欠缺导致出现审题不清、答非所问现象。分析问题、提取信息能力不强,题意理解不到位,答非所问,不会从材料中提取信息。

4、审题不认真。

(1)对题目的限定词或关键词没有认真审读,没有注意分析,导致失分。

(2)选择题题主要考查要求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熟练掌握、要有较强的理解记忆知识的能力和前后联系的能力,但只要平时注意历史知识的,都能做出来。

(3)在材料解析题的解答中,有的学生没有对材料内容及设问进行认真阅读,没有抓住关键词回答问题而影响了得分

5、学生的学习能力有待进一步的提高。目前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方法简单滞后,以死记硬背为主,忽略学习过程,没有培养起历史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

三、改进措施。

1、提高学生阅读理解历史资料的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读教材,课堂上多引进一些课外史料,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能力。

2、注重学生分析、概括和综合能力的训练。分析、概括和综合是历史学习中最常用的方法,也是检验学生能力的基本内容,教师在教学中要加强这方面的练习。

3、加强学法指导,教师在教学中要教学生如何审题,如何寻找试题的关键词,捕捉有效信息。

4、根据目前命题的趋势和课程改革的要求,以后主观性题目还会适当增加,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这次考试,我认识到了教学中存在的一些漏洞和不足。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将本着培养学生历史意识和独立思维能力的目的,采取多种方式,从各个角度对学生加强引导和教育,争取在下一次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

第四篇:期末历史试卷分析

2007-2008学第一学期七年级

期末历史试卷分析

桑镇二中

彭保卫 2008年元月23日

2007-2008学第一学期七年级

期末历史试卷分析

总体上本次历史试卷,注重基础,重视应用,凸显能力。以课标为准绳,学科的重点内容为核心。以基础立意转向基础、能力并举,稳中求进,突出创新精神和现实实践能力的培养,把握了教学的改革方向,体现了新课程理念,导向鲜明,是一份融综合性、开放性于一体的试卷。

一、我将分别对这次考试内容进行分析:

1、首先,第一题是选择题,共计60分,主要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选择题得分率为60%左右,当然,这和平时作业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也说明老师和学生在平时的历史教学中特别注重对基础知识的把握,这对于我们开展历史课堂教学改革和实施新的课改方案提供了优良的传统和良好的前提保证。

3、第二题为材料分析题,共计20分;第三题为简答题,共计20分。本卷主要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分析能力、思考能力等,学生的水平不一,结果丢分较多。这充分反映了考生历史学习与考试的各项基本技能和综合能力有待提高。其主要表现在:(1)考生的基本功有待提高,错别字现象、字迹模糊不清现象、语言表达不通顺现象等依然存在。说明学生的基本功不扎实。基础打的不牢。

(2)考生理解题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不强。答卷中答非所问,文字表达不切要点等现象也很严重。有许多同学做题不认真,没有认真审题,对题意理解不深,考虑问题不全面,造成不必要的丢分。二、七年级学生现状分析

1、七年级的学生的生源来自各个乡镇,他们都生活在农村,家庭教育不够完善,造就他们上课好动、爱讲话,影响整体班级纪律,教师上课吃力,效果不好,学生不爱读。

2、家长对历史科也不够重视,询问的往往是孩子的语文、数学、英语三科成绩,从不过问孩子史地生成绩,这样使孩子认为这些都是“副科”,再加上今年中考是开卷考试,学生认为找书就行了,不爱去背。

3、社会风气不好,网吧管理不严,家上学生自主能力差,在网络上耗费大量的精力,语数英会勉强听听,素质科就想睡觉了。

4、学生基础知识不扎实,审题能力差,分析材料无从下手,答非所问。

今后努力方向:对学生有目的有步骤的练习,强化基础知识和大体方法和要点。全面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综合归纳能力。

第五篇:期末历史试卷分析

2012-2013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分析

一、关于对试卷的分析

1、体现新课标理念,与中考精神接轨。

本次试题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精神,凸显了新课程倡导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同时与中考精神接轨,初中三个年级的历史试卷都是两种题型:选择题和非选择题(材料分析题)。初三历史试卷总分50分,时间50分钟,与中考分数、时间、题型完全一致。

2、覆盖面较广,综合性较强。

试题考查的知识面较广,比较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但同时又有不同层次的综合试题的检测,能够较全面地检查出本学期教学效果。如初二26题,识图材料题,从多角度设问,既考查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又是一部抗争史.总之,每一个材料分析题都能囊括一个阶段或者一个领域的知识体系.3、重点比较突出,难易程度较适中。

三个年级历史试卷从总体看难易程度设计的比较合理。每个年级的试卷对重点知识的考查都较突出,紧扣新课标要求,突出重点,能考出学生的层次和水平。但初一学生是刚学历史学科,结合初一学生的认知特点,试卷比较看略难。如初一试题28题第一个问:概括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经济、名族关系方面主要特点等。

4、试题灵活,知识联系现实。

试题命题灵活,能结合我们日常现实生活中关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切入。把课外知识导入试题,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理论指导我们的实践。如初三历史试题28题,考查两次工业革命的知识内容与现实的联系,通过走进历史、回归历史、学会反思三个步骤来回答问题,同时激发学生环保意思。

总之,本次初中三个年级的历史试题,比较看都是一份较成功的试题,既能考出学生的知识,又能考出学生的能力,但也存在着不足之处。初一试卷材料分析题材料不是很新颖,比较看全书重点不是很突出,而且给出错误的答案;初二的试题,分值不是很合理,选择题每个2分,可是材料分析题答案文字内容较多的才给2分。初三试卷,世界古代史内容出题较少,而且试题中也有答案不全或没给答案的现象。

二、学生答题情况

初一历史 :

在籍人数 : 603考试人数: 543总分: 33106平均分: 61.0及格率:59.1%优秀率: 5.9%

初二历史:

在籍人数:555考试人数:495总分:31139

平均分:62.9及格率:60%优秀率: 11.3%

初三历史:

在籍人数:489考试人数:428总分:13913

平均分:32.51及格率:66.7%优秀率:19.4%

三、失分原因分析

导致学生失分的原因很多,但主要的原因是:

(一)教师原因: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重视知识教学,重视选择题、材料分析题的训练,而对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一直是个薄弱环节。材料分析方面的训练,还存在拓展的视野不够宽广全面,解题技巧方面还存在训练不足之处。

(二)学生原因

1.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有欠缺,特别是历史事件时间、政权名称,条约名称等。2.审题能力不强,解题技巧和方法掌握不佳。材料分析题材料不全面阅读完就答题,导致答错;对于一个问题中多个知识点的询问,通常出现漏答现象;一题多问,不会综合全面审题后回答,导致答非所问或者重复回答等。

3.学生的理解能力、知识的运用能力、思维拓展能力薄弱。初一试卷27题 :“思想变革促进人类文明的进步,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具有思想解放性质的事件是什么?”学生在这道试题上,思维停留在文字上,不会联系上下问题理解思考回答,更谈不到知识的运用了。

4.缺少全面地综合地看问题的能力,不会用辩证的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看问题、回答问题的能力。如初三试卷28题第5小问题:“工业革命的发明丰富了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但同时也造成环境的破坏。对此你有何看法?”学生答此题只回答工业革命影响,不知道去回答解决环境问题。

5.错别字现象严重。如商鞅的鞅,蒸汽的汽等,不是缺少偏旁就是写上别字代替。

(三)试题本身原因

有些问题一问包括多个小问题,或者试题是两个问题,可是答案几乎相同,因此容易导致学生出错。如初三试题27题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一题(1)问:“该图反映哪个国家哪一事件的什么特点?这个特点说明了什么问题?”本来是多个小问题了,结果后两个答案一样,都是不彻底性,学生即使想到答同样的答案,但是也会怀疑不应该是同样答案,结果答错。

四、教学建议

1、教师须转变教学理念,切实改变教学方法,端正学生学习态度,完善教学。

学习新课标精神,教学中应多运用比较、联系、分析、综合、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启迪学生思维,引导他们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历史,热爱历史学习。同时,领会中考精神,加强思想教育,拓展学生的视野,增大知识的容量,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2.强化基础知识教学。

突出主干知识、重点知识的教学。在教学中,我们要紧紧依据大纲,以教材为载体,对在整个历史长河中起重要作用、地位明显的内容,我们要重点突出。注重知识教学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加强知识总结和归纳。

3.注重能力培养。

初中历史教学,要指导学生初步学会按时间顺序观察历史的发展和变化,启发学生对历史事物进行想象、联想和初步的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认知活动,对有关的历史问题进行简要的评述,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用历史的唯物主义观点看待历史问题的能力。

4、加强技巧性训练。

加强学生的审题能力训练,教会学生审清时间空间,审准关键词的意思,审准答题方向,选择题怎么做,材料题怎么做,从哪里入手,如何解剖,如何分解,如何表述,有计划地用相关试题进行针对性的训练,让学生明确回答相关问题的要领,从而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应试能力,掌握正确的解题技巧和方法。

5.加强历史名词,历史人物等文字训练,手脑同时训练,杜绝错别字。

下载八年级上册期末历史试卷分析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八年级上册期末历史试卷分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八年级历史试卷分析及下一步

    八年级历史试卷分析及下一步 教学措施 一、基本情况 本次考试考生共有208人,其中35分以上60人,19分以上100人,平均分20.67。 总的来说,这份试题容量大,综合性强,难易适中,主要体现......

    八年级历史试卷分析

    2015-2016年度八年级下期末历史试题分析 (1)试题的评价: 张翠英 试题突出主干知识,核心知识,紧扣《历史课程标准》,增加了知识的灵活性,实用性,注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也有对历史......

    八年级历史试卷分析

    八年级历史试卷分析 从总体上看,今年八年级历史统考成绩比较好,及格人数不少,学生对基础知识、材料分析、问答试题都做得很好,具体分析如下: 一、基础知识:选择题和判断题满分共50......

    八年级历史试卷分析.doc

    八年级历史学科试卷分析 为了检验课堂教学质量,进一步推进课程改革,对初二历史学科进行质量检测。下面从命题的意图、试题的基本特点、考试情况分析及建议等方面对本次质检的......

    八年级历史试卷分析

    2009年秋季学期八年级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分析 一、试卷分析 此份试卷主要考察学生对八年级上册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试卷总分100分,以基础知识为重点,所学的内容都已覆盖到,难......

    八年级历史试卷分析

    八年级历史试卷分析 一、试题分析 本试题满分为80分,共五个大题。题型有选择题、识图题、材料解析题、综合探究题。可以说题型多样,接近中考试题类型。 从题量上看共五个大题,......

    八年级历史试卷分析(范文大全)

    八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本份试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共有五道大题,相应地设计了五种题型,即:选择题、识图题、列举题、材料题和探究题。 综观本份试题,85%左右......

    八年级历史试卷分析

    七年级历史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期中考试已经结束了,为了在以后的教学和考试中取的进步,特对本次考试做如下分析: 一、基本情况: 本次期中考试七年级参加共三个班,考试的学生达147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