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谁咬了我的大饼的教学反思
《谁咬了我的大饼》是一个非常具有趣味性的科学性绘本。那么,《谁咬了我的大饼》的教学反思怎样写?下面给大家分享谁咬了我的大饼的教学反思,欢迎借鉴!谁咬了我的大饼的教学反思1
《谁咬了我的大饼》比较适合孩子,富有童趣,重点围绕“是谁咬了我的大饼呢?”展开活动,过程中幼儿充满好奇心,有了好奇心才能抓住孩子的注意力。故事中为了弄清楚“是谁咬了大饼”,相继出现了五个小动物,通过PPT的展示,小猪带着大家去验证,五位小动物都通过咬大饼去证明那一口和自己没关系,这个悬念一直留到故事最后,才明白这一口是小猪自己咬的,同时我鼓励孩子们学习讲述小动物之间的对话。这富有戏剧性的故事让孩子们意犹未尽。
刚开始我设置悬念用猜测想象,激发兴趣,导入故事,出示第一张图片时幼儿一下子看出了是一块大饼;接下来,我继续引导幼儿边看图片边说一说,跟着老师欣赏故事。我觉得在这个部分要让孩子感受绘本有趣的情节还是比较难的,简单的故事,重复的内容要想上的生动,老师的语言是非常重要的,不足的是我的语言有些偏向成人化,没有好好琢磨出童趣的语言,没有以小班实际年龄特点出发,给这节课打了折扣。另外,在观察动物齿印的时候,我会鼓励幼儿学会比较,从而进行判断,得出结果。借助饼干图片,我带领幼儿开展“找一找”的游戏,根据自己手里饼干上的牙印去判断是哪位小动物的咬的,尽管有部分幼儿一时间还判断不出,贴错了,但是经过对比以后,都有了进步。
当然,这次活动不足之处存在着许多:这份教案我还是理解的不够深入与透彻,最大的败笔就是不够生动,语言上没有多加推敲,对于理解角色的内心把握的很不到位,所以在引导幼儿学习的时候也没有能够比较正确的引导幼儿,因此与幼儿的互动不是很好,整节活动没有突出点、没有高潮,幼儿情绪很被动。另外在出示第一个动物朋友小鸟时,教师还可以让幼儿充分发挥想象,让孩子说说还有什么动物的嘴巴是三角形的,同理,在出示其它动物图片时也可以这样开展,这样整个活动会更生动。
谁咬了我的大饼的教学反思2最近我们班进行了一个绘本活动,活动的名字叫《谁咬了我的大饼》。这个故事情节简单、有趣,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从小猪发现自己做的大饼被谁咬了一口开始设置悬念,通过询问不同的朋友,发现每个朋友都有自己独特的牙印,谜底豁然解开。
活动的开始部分我直接出示PPT导入,抛出问题:是谁咬了我的大饼?小朋友们都带着这样的疑问开始寻找“到底是谁咬了我的大饼”。幼儿通过大饼牙印的对比,知道不同动物的牙印是不一样的,并能根据牙印来推断是哪种动物咬的。
整个活动下来,我觉得现在的孩子们的确很聪明,能很快掌握故事内容,并能大胆想象与猜测,在角色表演中掌握句型“**,是你咬了我的大饼吗?”
这是一个轻松诙谐的绘本故事,故事情节充满悬念,看到最后,结局令人感到意外,让幼儿体验到了绘本故事带来的快乐。因此这个故事是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的,是幼儿感兴趣的。
活动中的三个目标是以幼儿的生活经验为基础的,包含了认知、能力和情感目标,活动过程我紧紧围绕这三个目标设计。我在导入环节中以谈话为主,谈话的内容与幼儿切身经验有关,因此幼儿都能大胆地交流,也能马上投入到活动当中。接下来让幼儿带着问题进入故事,进入活动的第二环节——“谁咬了我的大饼”,也是活动的重点环节,课件中生动的画面一下就吸引了孩子们的眼球,让幼儿对不同动物在大饼上的牙印有了直观的对比感受,激发了他们大胆猜想故事情节的愿望。在引导幼儿尝试完整表述“是你咬了我的大饼吗?”活动最后,在“咬一咬”的轻松氛围中结束,在这一环节中,幼儿既能亲口尝到大饼又能把自己的牙印和动物的牙印做对比,幼儿的兴趣很高。
这是一节语言活动,孩子们在听一听、学一学、说一说的过程中练习角色对话,在看一看、比一比、想一想的过程中知道不同动物的牙齿印是不同的。孩子们在说的过程中大胆讲述,在想一想的环节中说出了小动物咬的牙印的样子,像什么,大胆猜想、讲述。但是活动中还有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如在最后复述故事的环节中,可能是因为幼儿已经知道了故事结果,所以没有兴趣再去听这个故事了。这一环节影响了活动中孩子的状态,接下来,孩子们的情绪我也调动的不够,活动中师幼互动还不够轻松、活跃。在以后的教学中还要多思考,让自己的教学课堂充满魅力。
谁咬了我的大饼的教学反思3在本活动中,幼儿能掌握故事内容,并能大胆想象与猜测,在角色表演中掌握句型“**,是你咬了我的大饼吗?”幼儿能通过对比猜测动物的牙印。在第一次试上的时侯,使用PPT,效果不理想,由于是第一次给他们上课见到陌生的男老师幼儿刚开始有点不适应有点害怕,所以活动中幼儿不是很主动,而且兴趣也不浓。发现不足之后进行修改,然后再次试上,这次幼儿已经对我有点了解先播放PPT大饼图片进行讲述,幼儿对动物的牙印很感兴趣,很乐意去观察并说一说自己的发现。然后在播放PPT完整欣赏故事。在故事的开始时,有个别幼儿已经猜到是谁咬了大饼,但不确定。还有个别幼儿说是小猴咬的,当时我很着急,因为小猴不是故事中的小动物,在通过多次的对比、验证、猜测之后,最终找到的答案,而且还从中了解了动物的牙印与牙齿的关系。但是在最后欣赏PPT时,我们在前面已经揭晓了故事的结局,解开了悬念,所以幼儿讲述的积极性不高。在第三次试上时我们将悬念留到了欣赏PPT的时候,幼儿讲述的积极性就提高了,最后在验证自己的猜测,这样来之不易的结果让幼儿很开心,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在欣赏PPT时插入了音乐,这样声图并茂,提高了幼儿讲述的积极性和增加了故事的趣味性。
小百科:饼是人们最喜爱的食物之一,种类很多。如:枕头饼、油锅盔、煎饼果子、葱花饼等,中国人把“饼”吃出了花样,而在国外,人们对“饼”也是钟爱有加,有许多独特又美味的烹饪方法。
第二篇:《谁咬了我的大饼》教学反思
小班绘本教学活动——《谁咬了我的大饼》
(1)活动基本情况介绍
《谁咬了我的大饼》是小班老师组织的集体教学活动,18名幼儿参与活动,教师主要运用手偶、自制大饼图及课件等教具,具体活动实录见附录四。(2)绘本作品分析
《谁咬了我的大饼》是国内知名幼儿期刊杂志《东方娃娃》出版的《东方宝宝绘本版》系列绘本中的一篇,是国产绘本中少有的佳作(见图。整个故事的构思巧妙,充满悬念,吊足了幼儿胃口。画风、色彩虽然简单,但较符合小班幼儿的特点,尤其各种小动物的造型非常可爱,深受幼儿喜欢。而利用各种动物齿痕贯穿全文情节的设置与另一本世界经典绘本《是谁嗎嗎在我的头上》有异曲同工之妙,最后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结局又增添了故事的转折性。
另外,绘本中的人物对话主要采用重复句式,也比较适合语言发展尚不完善的幼儿学习。最主要的是通过幽默的故事情节帮助幼儿学会区分不同的动物齿痕,是一本兼具趣味性与知识性的优秀绘本,真正做到寓教于乐。
主要从娱乐性与教育性的角度去选择此绘本的,这本书故事特别有趣,画面比较简单,又有很多可愛的小动物,幼儿对小动物又特别感兴趣。另外,可以让幼儿学习运用重复句式,学习比较各种动物的齿痕。
(3)绘本教学的目标
通过对比教案与访谈教师发现,教师将教学目标主要定在三个方面:
1、学说故事中的对话并尝试用自己的语言对观察比较情况进行描述
2、感受故事的诙谐幽默,体验阅读的乐趣
3、观察比较中培养幼儿对科学探索感兴趣
教师虽将活动定位于科学领域,但就教学目标来说仍以语言能力培养为主,虽然教师访谈时提到帮助幼儿学会比较各种动物牙齿的不同形状,但教案里并没 有将此目标列入活动目标的范畴,虽然在活动中,教师也会引导幼儿去对比不同 动物的牙齿形状,但重视程度远不及让幼儿学会运用询问与回答句式。可见,教 师并没有真正把握住绘本的价值,而且即使是教师运用绘本进行其他领域的教学 也难逃语言活动影响,想要实现科学教育的价值就比较牵强。(4)活动导入情况
在本活动中,教师先是表演一个小动物(小猪)让幼儿猜猜是谁,然后戴上 小猪手偶跟幼儿交流并引出故事。从效果来看,教师的导入活动是比较成功的,幼儿对猜想比较感兴趣,与手偶交流时也也比较积极。(5)教学方法的运用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运用演述法(边表演边讲述)、提问、讨论、对比等教学方法。在讲述故事时,教师模仿各种动物的声音及动作边表演边讲述,对幼儿有很强的感染力,并且借助小猪手偶与大饼图等教具又使故事更直观与形 象,但对于这样一个情节重复简单的的故事,教师反复讲述三遍,未免有点繁琐,而且教师在访谈时说,幼儿对绘本中的小动物比较感兴趣,可是整个过程教师都 在讲述或引导幼儿讨论,并没有给幼儿探索与观察图片的机会。但教师在活动比 较注重调动幼儿的主人翁意识,使幼儿成为真正的活动参与者,这是值得提倡的。
(6)提问与应答情况
本活动中,教师并没有很频繁地提问,大多数时候都是用眼神、动作以及语 调与幼儿进行互动,而且由于绘本情节本身就是简单重复的,教师的提问也多为 单一重复,如每找到一个新的小动物,教师就会引导幼儿向小动物发问:“是你 咬了我的大饼吗?”这个问题反复出现多次,最后幼儿都己形成惯性,只要教师 以提问,幼儿就直接说不是。而且教师引导幼儿进行第二遍讨论的时候,很多问 题在第一遍讲述的时候都已经讨论过,再进行讨论就显得繁琐多余。另外,这本 书的悬念性很强,教师可以多提诸如猜想性问题或是推理性问题让幼儿有探索的 欲望,但显然在问题类型的设置上还有所欠缺。
而且,很多时候没有明显的应答行为,尤其是在第一遍讲述时,教师很多时 候都自问自答,然后幼儿回答正确的时候教师多是重复幼儿的答案,当幼儿回答 错误时,教师就会继续质疑,直到幼儿说出正确答案为止。(7)延伸活动的开展
最后,教师也是以播放回顾故事的形式来结束活动,前面的讲述与讨
论已经将故事重复三遍,教师没有必要再引导幼儿回看故事,而且这本书是引导 幼儿续编或创编故事的好素材,教师完全可以调动幼儿的想象力,引导他们加入 新的小动物,丰富故事的情节,也增强其知识性。
第三篇:谁咬了我的大饼幼儿教师教学反思(定稿)
《谁咬了我的大饼》比较适合孩子,富有童趣,重点围绕“是谁咬了我的大饼呢?”展开活动,过程中幼儿充满好奇心,有了好奇心才能抓住孩子的注意力。故事中为了弄清楚“是谁咬了大饼”,相继出现了五个小动物,通过ppt的展示,小猪带着大家去验证,五位小动物都通过咬大饼去证明那一口和自己没关系,这个悬念一直留到故事最后,才明白这一口是小猪自己咬的,同时我鼓励孩子们学习讲述小动物之间的对话。这富有戏剧性的故事让孩子们意犹未尽。
刚开始我设置悬念用猜测想象,激发兴趣,导入故事,出示第一张图片时幼儿一下子看出了是一块大饼;接下来,我继续引导幼儿边看图片边说一说,跟着老师欣赏故事。我觉得在这个部分要让孩子感受绘本有趣的情节还是比较难的,简单的故事,重复的内容要想上的生动,老师的语言是非常重要的,不足的是我的语言有些偏向成人化,没有好好琢磨出童趣的语言,没有以小班实际年龄特点出发,给这节课打了折扣。另外,在观察动物齿印的时候,我会鼓励幼儿学会比较,从而进行判断,得出结果。借助饼干图片,我带领幼儿开展“找一找”的游戏,根据自己手里饼干上的牙印去判断是哪位小动物的咬的,尽管有部分幼儿一时间还判断不出,贴错了,但是经过对比以后,都有了进步。
当然,这次活动不足之处存在着许多:这份教案我还是理解的不够深入与透彻,最大的败笔就是不够生动,语言上没有多加推敲,对于理解角色的内心把握的很不到位,所以在引导幼儿学习的时候也没有能够比较正确的引导幼儿,因此与幼儿的互动不是很好,整节活动没有突出点、没有高潮,幼儿情绪很被动。另外在出示第一个动物朋友小鸟时,教师还可以让幼儿充分发挥想象,让孩子说说还有什么动物的嘴巴是三角形的,同理,在出示其它动物图片时也可以这样开展,这样整个活动会更生动。
第四篇:《谁咬了我的大饼》说课稿
《谁咬了我的大饼》说课稿
《谁咬了我的大饼》说课稿1
教学情境目标:
1.通过观察,想象,讨论理解故事内容。
2.能用完整连贯的语句表述:“xx,你咬了我的大饼吗?
情境创设
课件,小动物图片及大饼的图片
活动实施:
一.创设情境,激发幼儿阅读兴趣。
师:今天,葛老师买了一样东西,宝宝们看!
师:圆圆的,黄黄的,上面还洒着香香的芝麻呢,这是什么呀?
幼:大饼。
师:谁吃过大饼的?大饼的味道是什么样的呢?
幼:甜甜的、咸咸的..
二.结合图片,以“牙印”为线索,理解故事内容。
师:恩,看来你们都吃过大饼。今天这个大饼是它做的,(出示PPT)谁做的啊?
幼:小猪。
师:恩,小猪做了一个圆圆的大饼。嘘..它累了,躺在大饼上睡着了。
等他醒来的时候,发生什么事情了?(出示PPT)
幼:被人咬了一口/被人吃掉了
师:小猪想,是谁咬了我的大饼呢?它去问周围的朋友,它周围住了这些朋友,(出示各种图片:小鸟、小兔、小狐狸、鳄鱼、河马)让幼儿认一认小动物。
它周围就住着这些小动物哦,你认为是谁咬了它的大饼呢?说说你的理由。
师:小猪和你们的想法一样,它也不确定,它要去问个明白。
三.观看PPT,通过对比动物牙印描述不同动物的牙印特征。
1.小猪问:小鸟小鸟,是你咬了我的大饼吗?
小鸟说:不是我不是我,不相信你看——啊呜,咬了一口
师:看看,咬了一口看到了吗?是小鸟咬的吗?
幼:不是。
师:恩,不是小鸟咬的,牙齿印子不一样。
小猪说:哦,真的,真的不是你哦。
小猪又问了:小兔子小兔子,是你咬了我的大饼吗?(引导孩子跟着老师一起问)
小兔子说:不是我不是我,不相信你看——啊呜,咬了一口
师:看到了吗它的样子?什么样子的?有两颗门牙,尖尖的。
师:是它咬的吗?(用手指给孩子看,和第一口一样吗)
幼:不一样。
小猪说:真的不是你嘛。
小猪又去问了:小狐狸小狐狸,是你咬了我的大饼吗?
小狐狸说:不是我不是我,不相信你看——啊呜,咬了一口
师:看狐狸咬出来的样子是不是和小鸟的形状一样啊,都是三角形的,只不过比小鸟的大一点。
师:也不是它,和第一口不像。
小猪说:真的不是你嘛。
小猪又去问鳄鱼了:鳄鱼鳄鱼,是你咬了我的'大饼吗?
鳄鱼说:不是我不是我,不相信你看——啊呜,咬了一口
师:鳄鱼也咬了一大口,和第一口不像。也不是鳄鱼咬的。
小猪说:真的不是你嘛。
小猪又去问了:河马河马,是你咬了我的大饼吗?
师:河马的嘴巴这么大,用手比比看,这么大的嘴巴,大饼咬下去会怎样呢?
幼:全吃光了/吃了很大一口。
河马说:不是我不是我,不相信你看——啊呜,轻轻地咬了一小口。
师:河马轻轻咬了一小口口,大饼只剩下一半了。
小猪说:真的不是你嘛。
(出示图片)原来有一只圆圆的大饼,后来呢等小猪睡醒了发现大饼被人咬了一口,现在它的大饼变成这个样子的。
师:你还记得,这些都是谁咬的呢?请你想想看,刚刚这些嘴巴咬的印子是谁的呢?(依次将动物图片贴到牙印旁边,请幼儿说,老师来贴)
师:它们到底咬了哪里呢?小小的三角形是小鸟咬的,小兔子有门牙印子的,小狐狸咬的是大大的三角形的印子,看鳄鱼的牙齿很多,咬出来是弯弯曲曲的,河马的嘴巴很大,轻轻咬了一口,大饼一半都给它咬掉了。
现在我们明白了,动物们嘴巴不一样,所以咬出来样子也是不一样的。
四、再次完整欣赏阅读图书,进一步了解故事内容。
1.师:都不是这些小动物咬的,那到底是谁咬了小猪的大饼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2.播放书本课件,教师有感情讲述。
3.师:现在,你知道是谁咬了小猪的大饼了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幼:那两个嘴巴一样的。可能睡觉之前它饿了,自己吃了。
4.师:我们每天在幼儿园早上都会吃饼干的,我们也咬咬看,和旁边的小朋友比比看,是不是一样呢?
《谁咬了我的大饼》说课稿2
一、教材分析:
《谁咬了我的大饼》这个绘本选自《东方宝宝》是一个幽默、有趣的故事:小猪在寻找谁咬了它的大饼的过程中遇到了小鸟、兔子、狐狸、鳄鱼和河马,它一次次地让这些小动物在自己辛苦做的大饼上咬上一口,就是想看看动物们的牙印,以此找到那个趁自己睡觉来偷咬自己大饼的动物。该绘本中的语言重复简短,画面夸张形象,尤其是动物们的齿印特别明显,在阅读的过程中孩子们能自然地感受到不同动物的不同牙印。尤其是最后发现“贪吃鬼”竟是小猪自己,更是为故事增添了几分幽默诙谐,这只糊里糊涂的小猪深受孩子们的喜爱。
二、设计意图:
在活动的设计上,我紧紧抓住“齿印”这个线索,引导孩子们在阅读的过程中观察、比较不同动物在这块大饼上留下的不同齿印,从而帮助小猪找出这个咬大饼的真正“贪吃鬼”,同时我鼓励孩子们学习讲述小动物之间的对话。对于故事的理解我也是让孩子们在“设置悬念—揭晓悬念”这样的结构下逐步深入,这样的方式也使得重复的故事情节和对话变得生动有趣。最后联系生活实际,让孩子们参加分享活动,一起品尝饼干,观察比较自己和别人的齿印。
三、活动目标:
1、学习用书自己阅读,能找到书中的角色和对应的牙印。
2、愿意说说自己的观点,能用相应的词语说出自己的阅读发现。
3、体验动物们“咬一口”的憨厚乐趣以及想象带来的快乐。
四、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知道日常生活中动物的一些牙印。
2、物质准备:
①动物图片、大饼图片
②《谁咬了我的`大饼》人手一本
③饼干
五、教法及学法:
本次活动中的教法主要有:
1、情景教学法:出示真正的大饼和被咬了一口的大饼,为孩子们创设书本中的真是情境。
(自主阅读)
师:好,把书本放回书袋。小猪去问了哪些小动物?
幼:小鸟、小兔…………
(贴一个动物说一段对话,前几个由教师直接示范,后几个由幼儿说,多引导孩子们问答)
师:那我们一起来问一问,小鸟小鸟,是你咬了我的大饼吗?小鸟说,不是我,它在大饼上“啊呜”咬了一口,你们猜猜看小鸟的牙印是怎么样的?为什么?
幼:请幼儿说小动物,并匹配牙齿印,重点说出牙印特点
(引导幼儿一起学说对话,依次说完余下的小动物。)
(2)再次阅读,加深理解。
师:还有一些小动物的牙印是怎么样的呢?请再去书里找找答案。(主要让孩子们再去看看难区分的牙印)
(第二遍阅读3分钟。)
(3)阅读绘本最后部分。
师:咦?那到底是谁啊?我们再从书里找找答案,把回形针抽出来放回书袋,再仔细看一下书本后面几页。
师:是谁啊?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幼:小猪后来自己咬了一口,也是半圆形的;有两个半圆,一模一样。
(根据幼儿回答,在黑板上演示)
师:小猪真糊涂,自己咬了一口都不知道,还在不停的问别人。
(三)、完整讲述
师:我们把小书本放回去,让它休息一下,一起来看看大书。
(观看PPT,完整讲述,带着幼儿一起说一说)
(四)、分享饼干,观察牙印
师:小动物们咬大饼留下的牙印一样吗?
幼:不一样。
师:小猪也给我们送来了饼干,我们一起去把小手擦擦干净,去尝尝大饼,看看我们的牙印吧!(小椅子不动,幼儿走到桌子边尝大饼)
《谁咬了我的大饼》说课稿3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故事内容,尝试用完整的句子说说:“某某,是你咬了我的大饼吗?”
2、在看看、说说、玩玩的过程中,尝试通过对比,了解不同动物的牙印是不一样的。
3、喜欢听故事,体验集体阅读的乐趣。
活动准备:
自制大饼、ppt课件《谁咬了我的大饼》、自制大饼若干、小动物头饰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话题
1、出示大饼图片,引出话题。
提问:这是什么?你吃过大饼吗?
2、猜猜小猪的大饼是谁咬的。
过度:小猪决定要去问问他的好朋友,是谁咬了它的大饼。
二、理解故事
1、小鸟
1)引导幼儿说说“小鸟小鸟,是你咬了我的大饼吗?”
2)验证: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小鸟嘴巴的形状和小鸟咬的牙印。
小结:小鸟咬的牙印是尖尖的,所以不是小鸟咬的大饼。
2、小兔子
1)出示图片(兔子嘴巴),猜猜小猪遇到了谁?
2)引导幼儿说说“小兔小兔,是你咬了我的大饼吗?‘
3)验证: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小兔嘴巴的形状和小兔咬的牙印。
小结:小兔子咬的牙印是有门牙缺口的,所以不是小兔子咬的大饼。
3、狐狸和鳄鱼
1)出示狐狸和鳄鱼图片,引导幼儿说说“ “某某,是你咬了我的大饼吗?”
2)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狐狸和鳄鱼嘴巴的形状大小和牙齿的样子以及他们的牙印,猜猜、说说哪个牙印是狐狸咬的,哪个牙印是鳄鱼咬的.,为什么?
小结:狐狸咬的牙印像个大大三角形,鳄鱼咬的牙印上有许多尖牙齿,所以不是狐狸和鳄鱼咬的
4、大河马
1)引导幼儿说说“河马河马,是你咬了我的大饼吗”
2)验证:引导幼儿仔细观察河马嘴巴的形状、大小和牙齿的样子以及河马咬的牙印。
小结:河马咬的牙印是很大的,上面有河马大大的牙齿印子,所以不是河马咬的。
总结:哦,原来每个小动物嘴巴和牙齿的形状和大小都不一样,所以咬在大饼上的牙印也都不一样啊!
三、完整欣赏故事
小结:原来是小猪自己咬的大饼。
四、送大饼
1、送大饼
师:这里还有一些大饼,我们看看这些大饼上的缺口是谁咬的呢?
2、个别演示
3、集体操作
4、检查纠错
五、结束部分:
小结:我们一起去分享好吃的大饼。
第五篇:《谁咬了我的大饼》说课稿
《谁咬了我的大饼》说课稿
《谁咬了我的大饼》说课稿1
教学情境目标:
1.通过观察,想象,讨论理解故事内容。
2.能用完整连贯的语句表述:“xx,你咬了我的大饼吗?
情境创设
课件,小动物图片及大饼的图片
活动实施:
一.创设情境,激发幼儿阅读兴趣。
师:今天,葛老师买了一样东西,宝宝们看!
师:圆圆的,黄黄的,上面还洒着香香的芝麻呢,这是什么呀?
幼:大饼。
师:谁吃过大饼的?大饼的味道是什么样的呢?
幼:甜甜的、咸咸的..
二.结合图片,以“牙印”为线索,理解故事内容。
师:恩,看来你们都吃过大饼。今天这个大饼是它做的,(出示PPT)谁做的啊?
幼:小猪。
师:恩,小猪做了一个圆圆的大饼。嘘..它累了,躺在大饼上睡着了。
等他醒来的时候,发生什么事情了?(出示PPT)
幼:被人咬了一口/被人吃掉了
师:小猪想,是谁咬了我的大饼呢?它去问周围的朋友,它周围住了这些朋友,(出示各种图片:小鸟、小兔、小狐狸、鳄鱼、河马)让幼儿认一认小动物。
它周围就住着这些小动物哦,你认为是谁咬了它的大饼呢?说说你的理由。
师:小猪和你们的想法一样,它也不确定,它要去问个明白。
三.观看PPT,通过对比动物牙印描述不同动物的牙印特征。
1.小猪问:小鸟小鸟,是你咬了我的大饼吗?
小鸟说:不是我不是我,不相信你看——啊呜,咬了一口
师:看看,咬了一口看到了吗?是小鸟咬的吗?
幼:不是。
师:恩,不是小鸟咬的,牙齿印子不一样。
小猪说:哦,真的,真的不是你哦。
小猪又问了:小兔子小兔子,是你咬了我的大饼吗?(引导孩子跟着老师一起问)
小兔子说:不是我不是我,不相信你看——啊呜,咬了一口
师:看到了吗它的样子?什么样子的?有两颗门牙,尖尖的。
师:是它咬的吗?(用手指给孩子看,和第一口一样吗)
幼:不一样。
小猪说:真的不是你嘛。
小猪又去问了:小狐狸小狐狸,是你咬了我的大饼吗?
小狐狸说:不是我不是我,不相信你看——啊呜,咬了一口
师:看狐狸咬出来的样子是不是和小鸟的形状一样啊,都是三角形的,只不过比小鸟的大一点。
师:也不是它,和第一口不像。
小猪说:真的不是你嘛。
小猪又去问鳄鱼了:鳄鱼鳄鱼,是你咬了我的大饼吗?
鳄鱼说:不是我不是我,不相信你看——啊呜,咬了一口
师:鳄鱼也咬了一大口,和第一口不像。也不是鳄鱼咬的。
小猪说:真的不是你嘛。
小猪又去问了:河马河马,是你咬了我的大饼吗?
师:河马的嘴巴这么大,用手比比看,这么大的嘴巴,大饼咬下去会怎样呢?
幼:全吃光了/吃了很大一口。
河马说:不是我不是我,不相信你看——啊呜,轻轻地咬了一小口。
师:河马轻轻咬了一小口口,大饼只剩下一半了。
小猪说:真的不是你嘛。
(出示图片)原来有一只圆圆的大饼,后来呢等小猪睡醒了发现大饼被人咬了一口,现在它的大饼变成这个样子的。
师:你还记得,这些都是谁咬的呢?请你想想看,刚刚这些嘴巴咬的印子是谁的呢?(依次将动物图片贴到牙印旁边,请幼儿说,老师来贴)
师:它们到底咬了哪里呢?小小的三角形是小鸟咬的,小兔子有门牙印子的,小狐狸咬的是大大的'三角形的印子,看鳄鱼的牙齿很多,咬出来是弯弯曲曲的,河马的嘴巴很大,轻轻咬了一口,大饼一半都给它咬掉了。
现在我们明白了,动物们嘴巴不一样,所以咬出来样子也是不一样的。
四、再次完整欣赏阅读图书,进一步了解故事内容。
1.师:都不是这些小动物咬的,那到底是谁咬了小猪的大饼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2.播放书本课件,教师有感情讲述。
3.师:现在,你知道是谁咬了小猪的大饼了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幼:那两个嘴巴一样的。可能睡觉之前它饿了,自己吃了。
4.师:我们每天在幼儿园早上都会吃饼干的,我们也咬咬看,和旁边的小朋友比比看,是不是一样呢?
《谁咬了我的大饼》说课稿2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故事内容,尝试用完整的句子说说:“**,是你咬了我的大饼吗?”
2、在看看、说说、玩玩的过程中,尝试通过对比,了解不同动物的牙印是不一样的。
3、喜欢听故事,体验集体阅读的乐趣。
活动准备:
自制大饼、ppt课件《谁咬了我的大饼》、自制大饼若干、小动物头饰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话题
1、出示大饼图片,引出话题。
提问:这是什么?你吃过大饼吗?
2、猜猜小猪的大饼是谁咬的。
过度:小猪决定要去问问他的好朋友,是谁咬了它的大饼。
二、理解故事
1、小鸟
1)引导幼儿说说“小鸟小鸟,是你咬了我的大饼吗?”
2)验证: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小鸟嘴巴的形状和小鸟咬的牙印。
小结:小鸟咬的牙印是尖尖的,所以不是小鸟咬的大饼。
2、小兔子
1)出示图片(兔子嘴巴),猜猜小猪遇到了谁?
2)引导幼儿说说“小兔小兔,是你咬了我的大饼吗?‘
3)验证: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小兔嘴巴的形状和小兔咬的牙印。
小结:小兔子咬的牙印是有门牙缺口的,所以不是小兔子咬的大饼。
3、狐狸和鳄鱼
1)出示狐狸和鳄鱼图片,引导幼儿说说“ “**,是你咬了我的大饼吗?”
2)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狐狸和鳄鱼嘴巴的形状大小和牙齿的样子以及他们的牙印,猜猜、说说哪个牙印是狐狸咬的,哪个牙印是鳄鱼咬的,为什么?
小结:狐狸咬的牙印像个大大三角形,鳄鱼咬的牙印上有许多尖牙齿,所以不是狐狸和鳄鱼咬的
4、大河马
1)引导幼儿说说“河马河马,是你咬了我的大饼吗”
2)验证:引导幼儿仔细观察河马嘴巴的形状、大小和牙齿的`样子以及河马咬的牙印。
小结:河马咬的牙印是很大的,上面有河马大大的牙齿印子,所以不是河马咬的。
总结:哦,原来每个小动物嘴巴和牙齿的形状和大小都不一样,所以咬在大饼上的牙印也都不一样啊!
三、完整欣赏故事
小结:原来是小猪自己咬的大饼。
四、送大饼
1、送大饼
师:这里还有一些大饼,我们看看这些大饼上的缺口是谁咬的呢?
2、个别演示
3、集体操作
4、检查纠错
五、结束部分:
小结:我们一起去分享好吃的大饼。
《谁咬了我的大饼》说课稿3
一、教材分析:
《谁咬了我的大饼》这个绘本选自《东方宝宝》是一个幽默、有趣的故事:小猪在寻找谁咬了它的大饼的过程中遇到了小鸟、兔子、狐狸、鳄鱼和河马,它一次次地让这些小动物在自己辛苦做的大饼上咬上一口,就是想看看动物们的牙印,以此找到那个趁自己睡觉来偷咬自己大饼的动物。该绘本中的语言重复简短,画面夸张形象,尤其是动物们的齿印特别明显,在阅读的过程中孩子们能自然地感受到不同动物的不同牙印。尤其是最后发现“贪吃鬼”竟是小猪自己,更是为故事增添了几分幽默诙谐,这只糊里糊涂的小猪深受孩子们的喜爱。
二、设计意图:
在活动的设计上,我紧紧抓住“齿印”这个线索,引导孩子们在阅读的过程中观察、比较不同动物在这块大饼上留下的不同齿印,从而帮助小猪找出这个咬大饼的真正“贪吃鬼”,同时我鼓励孩子们学习讲述小动物之间的对话。对于故事的理解我也是让孩子们在“设置悬念—揭晓悬念”这样的结构下逐步深入,这样的方式也使得重复的故事情节和对话变得生动有趣。最后联系生活实际,让孩子们参加分享活动,一起品尝饼干,观察比较自己和别人的齿印。
三、活动目标:
1、学习用书自己阅读,能找到书中的角色和对应的牙印。
2、愿意说说自己的观点,能用相应的词语说出自己的阅读发现。
3、体验动物们“咬一口”的憨厚乐趣以及想象带来的快乐。
四、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知道日常生活中动物的一些牙印。
2、物质准备:
①动物图片、大饼图片
②《谁咬了我的大饼》人手一本
③饼干
五、教法及学法:
本次活动中的教法主要有:
1、情景教学法:出示真正的大饼和被咬了一口的大饼,为孩子们创设书本中的真是情境。
2、课件演示法:用PPT向孩子们边演示边完整讲述故事。
3、启发提问法:通过提问获取幼儿们的`阅读发现。
本次活动中的学法主要有:
1、自主阅读:孩子们在自主阅读的过程中找出书本的有趣情节,观察小动物们的不同牙印,从而找出真正吃了大饼的小动物。
六、活动过程:
(一)、出示大饼,激发兴趣。
师:小朋友们,看!这是什么?
幼:大饼。
师:(闻一下)嗯,你们吃过大饼吗?
幼:吃过;没吃过…………
师:先请你来说说大饼是什么味道的?你呢?(点一到两个小朋友)
幼:甜甜的(真的吗?)香香的(是吗?)水果味的(真的吖)
师:这是小猪做的大饼,嘘!小猪在大饼上睡着了,等它醒来(揭开黑板),咦?大饼怎么啦?
幼:被偷吃了;被咬了一口。
师:(哭)小猪可伤心了!谁咬了我的大饼吖?你们看看这个缺口是什么样的?你们说是谁啊?
幼:毛毛虫、老鼠。(请两到三位幼儿回答)
师:到底是谁咬了小猪的大饼呢?小猪也去找它的动物朋友们查一查,它去问了哪些小动物呢?你们一起去书里找找答案吧。(教师示范从椅子后拿书)
(二)、自主阅读绘本,了解绘本内容。
(1)初步阅读,了解故事大意
(第一遍阅读3—4分钟,主要找出小猪去问了哪些小动物,教师引导幼儿自主阅读)
师:好,把书本放回书袋。小猪去问了哪些小动物?
幼:小鸟、小兔…………
(贴一个动物说一段对话,前几个由教师直接示范,后几个由幼儿说,多引导孩子们问答)
师:那我们一起来问一问,小鸟小鸟,是你咬了我的大饼吗?小鸟说,不是我,它在大饼上“啊呜”咬了一口,你们猜猜看小鸟的牙印是怎么样的?为什么?
幼:请幼儿说小动物,并匹配牙齿印,重点说出牙印特点
(引导幼儿一起学说对话,依次说完余下的小动物。)
(2)再次阅读,加深理解。
师:还有一些小动物的牙印是怎么样的呢?请再去书里找找答案。(主要让孩子们再去看看难区分的牙印)
(第二遍阅读3分钟。)
(3)阅读绘本最后部分。
师:咦?那到底是谁啊?我们再从书里找找答案,把回形针抽出来放回书袋,再仔细看一下书本后面几页。
师:是谁啊?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幼:小猪后来自己咬了一口,也是半圆形的;有两个半圆,一模一样。
(根据幼儿回答,在黑板上演示)
师:小猪真糊涂,自己咬了一口都不知道,还在不停的问别人。
(三)、完整讲述
师:我们把小书本放回去,让它休息一下,一起来看看大书。
(观看PPT,完整讲述,带着幼儿一起说一说)
(四)、分享饼干,观察牙印
师:小动物们咬大饼留下的牙印一样吗?
幼:不一样。
师:小猪也给我们送来了饼干,我们一起去把小手擦擦干净,去尝尝大饼,看看我们的牙印吧!(小椅子不动,幼儿走到桌子边尝大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