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云技术环境下小组自主合作学习的研究论文
云技术在教学当中的运用,极大地方便了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尤其是在借助云技术所提供的云服务平台,进行相关的教学。就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但是,在云平台和小组学习相结合的过程当中,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教师自身角色如何定位,具体教学的过程如何处理,教学有效性如何把握等问题,已经成为当前研究的重点。
一、教师角色定位
在当前云技术创造的云平台之上进行教学,已经成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作为教师要完全改变传统的一言堂教学模式。在新型的教学过程当中,必须彰显师生的平等性。在师生两个不同的个体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合作共赢,而不是权利和命令。在云服务平台上最大化的减弱了教师的掣肘。所以,学生就可以放开自身的想象力,尽情地抒发自身的观点和看法。在这个时候,作为教师,在学生的观点不违背大方向的教学前提情况下,应该任由学生去发挥自身的想象力,从而有效地提升他们在学习过程当中的兴趣。在真诚、平等的前提下,学生作为教学当中的主体地位,才能够得到绝佳的体现。最终从被动学习,转化成为主动学习。同时须要注意的是,云服务平台上,学生和老师在地域上处于两个地方,教师就应该做好引导者的角色。学生所而对的是眼前的电脑,并不是活生生的人。在这个时候教师就应该注意到对于学生人际关系的培养。一般来说,在网络平台上进行教学,因为缺少师生在课堂当中讨论的热切氛围,就会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出现一定的心理障碍。这是尤其不利于学生整体成长的。所以,在具体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就须要重视互动。师生之间要进行充分的互动,而且还要鼓励学生和学生之间进行有益的探讨。在这个探讨的过程当中,要求教师尽可能地采用视频或者声音的方式进行交流。从声音和肢体动作等方而加深学生的认同感,使冰冷的电脑教学变得更加又生气,更加具备人文气息。不能忽略的是,在课堂讲述的过程当中,教师还需要对于学生在网络平台上的教学进行总结和分析。指出学生存在的问题,并且对于那些优秀的学生进行充分的表扬,对于表现较差的同学进行鼓励。使学生能够充分地感觉到,网络平台的学习,并不是和现实学习是脱节的,而是紧密相关的。
二、合作机制研究
1.云服务平台中的小组成员构建
小组合作学习,首先须要考虑的问题便是具体的成员构建。小组成员的人数标准,一般来说4}6人为宜。在这样的人数标准的情况下,能够保证会有多种想法的汇集和碰撞。并且意见的整理较为容易,最终形成统一的看法。在具体的构建过程当中主考虑以下几个问题:第一,网络平台使用能力。云服务平台对于当前很多地区的初中生来说,还显得略微困难。所以,在具体构建的过程当中,每个小组必须有一个熟练用网络进行资料搜集的人员。第二,领导者。领导者是一个小组学习的灵魂,如果没有一个领导者的存在,那么在小组学习的过程当中就会陷入到一种无序的状态之中,最后每一位同学都是固执己见,形成不了完整的观点。第三,性别区分。一般来说,男生的思想可能更加宏观,女生则比较注意细节。所以采取男女搭配的小组成员构建模式,就能够使得学生最终产生的意见较为完美。须要注意的是,小组成员的构建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根据实际的小组学习状况,教师可以随时进行有效的调整,以便于更好地促进整体学习效果的提升。
2.云服务平台中的小组任务分配
在云服务平台上进行小组学习,任务分配的重要性是为了更好的进行资源的优化配置。在任务分配的过程当中主要包括两个方而:第一,每一个小组的任务分配。在每一个小组任务分配的过程当中,教师可以首先根据小组的数目,提出具体的任务内容,由各个小组进行选择。以初中信息技术图片获取和加工这一课为例,在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的过程当中教师就可以提出如下任务:我们在生活中获取图片来源有哪些?具体如何获取;图片在加工的过程当中可以采用哪些工具,做出哪些改变;PS和美图秀秀这两种图片加工的软件,你们更喜欢哪一种?详细地阐述你们的理由。第二,小组内成员的任务分配。小组内成员的任务分配,更多的是根据每个人的特点不同进行资源的合理配置。例如,在“健康上网”这一课的小组讨论过程当中,所须要解决的任务就包括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的区别、虚拟世界存在的利弊、虚拟世界当中的道德和法律标准等内容。在这个时候,一般来说由比较细心的同学进行搜集和整理;具备宏观眼光的同学则要高屋建领进行总结。最后,小组内对于总结出来的多个观点进行讨论分析,从而形成最终的答案。
3.云服务平台中的小组成果扩大
小组合作的过程就是将单独的个体联系在一起的过程。将不同的小组有效的联系则是将小组所得到观点的融合再扩大的过程。在这样的一个过程里,教师更应该注重培养的是学生互帮互助的精神。试想如果每一个同学都是敝扫自珍的话,那么小组合作学习的基础也就此消失,小组学习也就无从谈起。所以,在进行小组内的讨论之后,教师要鼓励学生对于自身的观点进行充分的表达,并由其他组进行相应的评判。在互相评判的过程当中,学生就会充分地认识到自身在之前思考过程当中的欠缺,并且根据其他组的发言,将自身所疏漏的地方进行补充。而且,在互相讨论的过程当中,思维的火花进一步的碰撞,原本没有想到的问题也会在思维的碰撞当中一一出现。在这样的情况下,就有助于在云服务平台当中将小组成果进行扩大化。
三、干预反思结合在学生小组自主合作学习的过程当中,教师并不是作为一个隐形人。而是一个引导者和参与者。所以在学生学习的过程当中,教师要做好干预的任务。很多学生由于在云服务的平台上,就放松了对于自己学习的要求,在这个时候教师就应该出现,及时给予指导,使学生明白自身问题的严重性。其次,在很多讨论的过程当中,由于初中学生的自制力相对较弱,讨论的内容可能会偏离教学的主题,这个时候,教师须要将学生有效地拉回正常的轨道当中。最后,云技术环境下的小组自主学习,其主要目标是利用这个网络平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为了提升云服务平台教学的有效性,作为教师就要注重对于教学的反思。通过云平台强大的计算能力和存储效果,教师就可以看出每一个同学具体的发言情况,并且从中有效的感觉到学生欠缺和强势的地方。通过对于这些元素的整理和分析,教师对于学生就能够更加充分的了解。从而更好地确定自身的教学方法,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
综上所述,云技术环境下的小组自主学习已经成为当前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过程当中的一个重要教学方式。但是,在具体教学的过程当中,作为教师还是要充分地把握好自身的角色,有效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在合作机制方而要注重成员的构建,任务的分配以及小组间的成果交换;最后,教师还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总结和反思,以便于更好地发挥云平台的教学优势。
第二篇:信息化教学环境下的小组合作学习应用研究论文
摘要:小组合作学习作为研究性学习的一种基本组织形式已经在教学实践中普遍应用。本文从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实践角度出发,分析探讨网络信息环境下小组合作学习与新课程的整合实施过程,并指出整合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环境;小组合作学习;网络环境;课程整合自诞生于西方20世纪初的研究性学习思想被引入中国后,经过教育工作者的长期实践,已被公认为实施创新教育的一条有效途径。小组合作学习作为研究性学习的一种基本形式,已被广泛应用于教学。随着教育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深入以及课程设置与内容的不断更新,探索信息化条件下小组合作学习与新课程整合的新思路、新特点及新问题,对于有效提高研究性学习的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
小组合作学习的元认知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含义及核心要素
小组合作学习(又称合作学习)是以学习小组为基本组织形式,系统利用教学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来促进学习,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活动。它于20世纪70年代率先兴起于美国,被世界许多教育工作者采纳并应用于实践,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和策略。由于小组合作学习在组织形式、内容及交互性上更有利于学生主动性、独立性、社会性及创新性能力的形成,被认为是研究性学习的基本组织形式和主要活动方式。
(二)小组合作学习的一般实施过程
小组合作学习的一般实施过程主要包括如下几个环节:
合理分组与传统教学中的简单按人数或成绩分组不同,小组合作学习的小组划分从学生的心理认知结构、知识结构出发,综合考虑成员的学习者特征、学习风格习惯、学习兴趣、学习特长等因素,注重优势互补、小组均衡。
确立学习活动目标教师依据培养方案、教学大纲的总体思想,结合学生、教学环境及教学内容的特点,在与学生协商的前提下确立活动目标,具体目标包括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及情感态度目标,并制定活动目标的评价标准。
明确学习任务学习活动目标确立后,应设立完成活动目标必须经历的系列学习任务、规则及程序。学习任务又包含一系列的子任务,任务应具体可行,确保活动目标的最终完成。
开展小组学习活动开始学习活动后,让各小组成员自己去发现、分析并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相互协作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及时对各小组提出建议并监督、督促其按既定程序完成学习。
小组活动结果展示小组活动的最终学习结果可以是具体的作品或研究报告。
小组学习活动评价与总结组织各小组参照评价标准体系展开自评、互评,分析并总结活动中的成功经验及不足。
信息化教学环境下的小组合作学习实践
(一)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新特点
随着计算机、网络、多媒体等信息化工具与手段应用于教学,传统教学的各要素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具体表现为:
(1)教学环境更加开放。传统教学环境延伸为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及网络环境在内的一系列与教学相关的环境,这个环境更加开放、全面、复杂。
(2)教学内容更多样、丰富,而且更新迅捷。教学内容来源由传统的课本教材扩展为信息量更为庞大的互联网络,突破了空间、时间的控制。
(3)教学媒体更加多样,教学手段更为灵活。信息化技术让更多的现代媒体应用于教学,让教学传播的途径与方式更加多样,让教学的手段与方法更加灵活、有效。
(4)教学理念发生变化。信息化环境下,教学思想由传统的“以教为中心”转变为教师学生相结合的“主导─主体”教学理念。
(5)教学模式多样。一系列信息化教学环境下的教学模式相继产生,如探究式学习、专题性网站学习等。这些新问题、新特点的出现都对教学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小组合作学习在PowerPoint迁移教学中的应用
《大学计算机基础》作为新生的一门必修公共基础课程,旨在传授学生基本的计算机知识与操作技能,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为其他课程的学习奠定信息化教学手段基础。PowerPoint是office办公系列软件之一,是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中的核心单元,其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该软件制作电子演示文稿的知识与能力。
以PowerPoint复习实践课为例,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具体实施步骤为:
教学分析此阶段是对教学内容、学习者特征及教学环境进行分析与准备,主要由教师完成。(1)教学内容为PowerPoint复习巩固课,让学生熟练掌握和运用该软件。(2)学习者特征体现为已经学习和掌握了Word、Excel软件的操作,具备一定的动手实践能力;对PowerPoint基本操作有了初步的认识,具备了必要的知识前提;通过高年级学生优秀作品的展示,刺激与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机,对实践活动充满了期待。(3)教学场地为多媒体网络教室,为学习者提供了丰富的网络资源及实践设备。
划分合作小组依据“自愿、均衡”的原则,将班级划分为成员3~4人的若干小组,并明确组员的角色与主要职责。此阶段工作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教师对学生的合理分组、角色设立提供参考建议与帮助,学生则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特长等寻找合作的小组成员,并在集体中寻找自己的合适角色与职责。本次活动小组角色包括组长、资料收集员、资料处理员及设计员各一名,职责分别表现为负责整个活动的组织与协调、收集作品所需的各类资料、对各类资料进行筛选并加工处理、具体的设计制作,各成员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学习活动。
确定小组活动主题,明确学习规则此阶段主要是确立学习活动的主题,明确完成该学习主题应达到的一些要求,并制定相应的评价方法与标准。该工作主要由教师在学生配合下完成。本次活动的主题及要求为:利用计算机网络资源,用所学的知识制作一个幻灯片作品,各小组自拟主题,作品内容要求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突出作品主题,用到幻灯片制作的多种技巧,如自定义动画、幻灯片切换等。具体的细节要求及评价指标见表1。
展开小组学习活动理解活动主题、要求及评价标准后,各小组分别展开各自的学习活动。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应密切关注各小组活动进程并给予相应的指导,积极调动各小组成员的积极性,防止活动迷航。
作品展示经过2~3个课时的学习活动后,教师组织各小组选取一名代表上台为其他小组展示与讲解本组的幻灯片作品,具体包括设计理念、设计主题、人员分工及工作职责、内容、活动心得体会。
评价总结依据设计好的评价体系表,教师组织各小组在作品展示过程中展开自评、互评及教师评,并组织各小组针对作品展开讨论,提出自己对其他小组作品的建议及对自己的启示。评价工作完成后,将每个小组的评议结果表发放给各小组,让其针对结果发现问题、改进不足、发挥优势。
活动结束后,各个小组都很好地完成了自己的作品,且作品的主题及内容丰富多样。学生普遍反映更加熟练地掌握了软件的操作使用,而且从其他同学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提高了分析与处理问题的能力,增加了自信,增进了同学间的友谊。
教学实践中运用小组合作学习应注意的问题
实践证明,在信息化教学环境下,小组合作学习在培养学生主观能动性、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促进技能形成方面有独特的优势。由于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环境等的不同,在实际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时应注意如下几个方面 注重教学分析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前,教师必须对教学的内容、对象及环境等要素作综合考虑,以确定是否采取该教学策略,如采取则选择并准备学习活动所需的各类资源。特别是在信息化环境下,教学的内容、时间、空间与手段都突破了传统课堂的限制,这就要求对信息化环境有详细的了解,把握和利用信息化环境与手段来促进教学。
合理分组,让学生了解并接受小组合作学习有效的学习小组是小组合作学习成功的关键,合理地划分合作小组,除了综合考虑学生的学习特点、兴趣、性格外,更需要学生主动配合。因此,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前,教师要对学生详细地讲解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主要目的、实施流程、注意事项及预期效果,让学生了解并接受小组合作学习,从而主动、积极地配合教师完成分组、角色分配及职责承担,真正参与到小组活动学习中来。
科学合理地选择活动主题并确立学习规则,营造良好的学习情境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的主题依据教学目标、内容、参与人员及环境的不同可以分为完全开放型主题、半开放型主题及闭合型主题。主题确立后,教师须规定学习要求及注意事项,并通过设立评价项目的方式约束学生。此外,教师还要充分利用鞭策、激励、互动以及信息技术等手段营造一种积极、友好的学习情境。
注重教学交互,促进有效交流有效地交流是促进学习者成功、快速地完成知识建构与迁移的关键。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既要与组内同学交流,还要与同伴一起与其他组员交流,交流也不局限于认知领域,还有情感、态度和技能的沟通。因此,教师在活动实施过程中必须及时对小组内交流、组间交流及人机交流加以引导与限制,防止交互迷航,促进有效交互活动的开展与维持。
评价应灵活多样,制定科学的评价体系在小组合作学习中,除了评价小组整体表现外,还应注重小组成员的评价,关注结果的同时更应注重过程。评价的手段应采取教师评价、小组自评及组间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评价的内容及指标也应详细、具体、量化。评价的最终结果应反馈给各个小组,让其对照评价表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并写出改正方法,保持优点。因此,在设计小组合作学习活动时,应综合教学目标、活动要求、学生特点等要素,制定灵活、科学的评价体系。
教育信息化是教育创新与发展的必然趋势,信息技术及教育相关理论的相互作用已经促进了许多新教学理论、模式的产生,如网络探究式学习、专题网站学习、开放式学习等,积极实践与探索这些新理论、新模式在创新教育中的实际应用与作用,对于提高创新教育成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冯敏,马海兵.网络环境下英语合作学习的特征及实现[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143-145.
[2]石梅,梁润生,高阳.研究性学习之小组合作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6,(30):79-80.
[3]张丽霞,高丹阳.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合作学习时机探析[J].中国电化教育,2007,(3):75-77.
第三篇:自主学习模式下小组合作阶段小结
【自主课堂档案资料】
《自主学习模式下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研究》
课题研究阶段总结
花庄中学课题组
《自主学习模式下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研究》自2011年6月立项以后,我们花庄中学课题研究组在各级教育部门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通过全体教研成员团结协作,勇于开拓进取,课题研究进展十分顺利,已初见成效。在教学应用中,凸现出较强的生命力,为我校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发挥出强有力的支撑作用,为全面完成课题的研究任务,尽早结题竣工,现对课题研究作阶段性总结。
一、教研者的基本现状
1、自课题组成立以来,全体教研组成员都把课题研究当作一份光荣的任务,把它当成提高自身素质的一次难得的机会,他们在实施研究的过程中,不惧困难,不辞辛劳,热情始终饱满,行为始终专一,把课题理念,精神落实到备、教、改、辅等教学环节中,并且认真总结,积累实践中的经验、教训,撰写教研论文,为课题研究总体推进发挥了主力军作用。
2、通过课题研究实践的锤炼,每个教研成员基本实现由教学型教师到教研型的转变。
3、在研究过程中,能够充分发挥团队作用,课题启动时,每个教研成员都承担了各自的研究项目,有明确的分工。但我们在研究的过程中,相互帮助支持,交流经验,借鉴好的方法,遇到难题集体讨论,想办法加以解决,团队优势明显。
二、教研进展情况
(一)课题公布
本课题研究的主体是校本课题,课题启动时,首先向全校师生公布这一信息,让全体师生人人知晓,营造浓厚的教研氛围。
(二)审定教研组成员
结合本课题师资状况,反复研究,选定了15名教师为教研组成员,实施主要研究工作。其成员具备较高的基本素养,有进取心和事业心,敬业精神强,为教研成员提供了人力保障。
(三)明确责任
本课题研究组组长为张勇校长,负责教研的领导组织、技术指导工作,对各校成员也分配了与课题密切相关的子课题,明确其任务和目标,规定了任务完成的期限,实行了奖励措施。
(四)研究过程
我们在启动课题研究时,决定一个学期为一个阶段,每个阶段确定了主攻目标以及实施方法和措施,现基本完成六个阶段的任务。
第一阶段:
1、学习课题文件,把握课题理念、精神,课题组长进行课题研究的理论与技术指导。
2、落实课题精神的具体方法、形式的确定,以及怎样在备、教、改、辅中实行。
3、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小组成员的确定、分工。
第二阶段:
1、怎样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2、合作学习的组织与调控。
第三阶段:
1、小组合作学习中师与生的关系的界定。
2、小组合作学习应坚持的原则。
第四阶段:
1、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行为心理分析。
2、学生合作学习效果的评价。
第五个阶段:
1、县教研室领导对教研组进行理论讲座。
2、小组合作学习教师教学的评价方法。
3、小组合作学习实施的理论依据。
第六阶段:
1、学生合作学习主动性研究。
2、学生小组合作过程中创新精神与能力的培养。
3、《新课堂小组合作学习》课题研究阶段总结。
在实施这六个阶段的教研过程中,采取听讲座、对教案作业定期检查、举办教研课、示范课、经验交流、论文的评选等形式有力地推动了教研工作的顺利实施,提高了研究的质量和效率。
三、课题研究的效果
1、通过课题的研究,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得到了更新和改进,教研能力得到了提高,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2、教师的备、教、改形成了符合课题要求的基本模式,师生在课堂中的双边活动呈现互动。
3、学生初步具备适应小组合作的方式,初步形成自主探究学习的技能。
四、存在的问题与困难
1、教研组成员大多是教学一线教师,缺乏外出学习、交流的机会,课题研究知识水平有待提高。
2、教师频繁异动,导致课题研究的连贯性不强,研究易出断层或波折。
3、小组合作与课堂中的实施环节的有效性有待深入研究。
4、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是长期任务,易发生短期行为。
以上问题须在后阶段教研必须想办法着力解决。
第四篇:互助小组自主合作学习研究实验方案
一、课题的背景和课题的界定
1.课题的背景
长期以来,中学物理教学中普遍存在一种现象:很多中学生思想觉悟不高,生活面狭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难以提高,造成此种现象的原因归根究底是主导者教师未能足够重视学生的主体意识,一直以来遵循着一条简单而收效不大的被动途径:学生个体闭塞学——教师全面公开灌,这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面对21世纪人才提出的要求“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实践”不相适应。在进行素质教育的改革大潮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重中之重的问题了。基于这点,提出了“互助小组自主合作学习研究”物理实验。
2.课题的界定
互助小组自主合作学习的教学理论根据在于现代科学技术的每点进步,几乎大部分都是集体合作的结晶,具有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已经成为“现代人”所必备的基本要素之一。肖伯纳说:“假如你我每人有一个苹果,交换后仍然每人只有一个苹果,但假如每人各有一种思想,交换后每人就有两种思想了”。合作互动学习是西方尤其是美国中小学近年来盛行推崇的教学方式,认为可借鉴到中学生的物理教学上来。多个成员组成一个互助小组,一个班集体就是一个大组,成员之间确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团结协作,群策群力,集思广益,共同解决物理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从而使每个成员均有不同程度的收获。这种收获,并非仅指物理知识技能,还包括思想品质的提高,特别是在个人学会竞争的同时,学会团结协作。也就是说,倡导的不只是个体,同时也有整体,这与当今世界潮流的发展趋势——互助小组协作、共同繁荣相吻合。
二、课题所达目标和主要内容
(一)培养目标
1、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合作能力及创新精神,鼓励研究、鼓励创造、鼓励竞争、鼓励团结,这无疑使学生的心理、思想、个性、审美等各方面的素质得到了磨练和提高。
2、在教师的引导下,促使学生合作互动,围绕新课程标准中各年级的知识点落实认知目标,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让学生在课堂内与课外形式多样的合作互动学习过程中不断完善自我人格,把学物理与学做人有机地结合起来,朝着达致真善美的方向发展。
这种实验自始至终贯串了这几条原则:主体性原则、主导性原则、实效性原则、实践性原则、教学相长原则。
(二)研究的内容
1、互助小组交流,研究学习。
真正落实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大力鼓励既要独立竞争又要共同进步。所谓“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虽然学生的性格不同,基础不同,但如果能够在独立钻研的基础上切磋交流,就可以解开思维的“死结”,互相借鉴、互相鼓励、互通有无,最终收到和谐平等、共同提高的效果。
2、独立自主,积极钻研。大力提倡“怀疑”的精神,怀疑课本,怀疑老师,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拼搏,在培养求同思维的同时,更应大力培养求异思维。
3、巧于点拨,改革教法,真正落实以教师为主体的原则,精选能够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教法,如问题讨论法、实验探究法、小老师讲课等多种多样的教法,大胆科学处理教材,创设活跃的情境,优化课堂教学的结构。立足于精讲精练,一节课只宜突出解决一两个重点问题,因为要想“面面俱到”,实则“面面不到”。
4、开放共享,拓展空间
物理教师应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利用录音机、幻灯片、录像、实物投影仪、电脑等多媒体刺激的多样性,驱动学生的学习内因,逐步使学生学会网上搜寻物理学习资料,从而获得更直观、更深刻的认识,创造一个开放共享的学习环境,拓展一个学生物理知识与技能发展的新空间
5、合作互动,利用课堂物理解决生活中的物理问题。鼓励学生搜集生活中的物理问题并运用所学过的物理知识加以分析解决。
6、教师合作互动,加强自身的建设。
1)、作为物理教学的设计者、组织者、调控者,更须合作互动。不仅要加强理论学习,加强自身的思想品德建设,还要及时总结教学经验教训,从而不断更新自我,更好更快地提高自身的教育和教学的水平。力争每个学期每个物理教师完成“五个一”:读一本教育教学专著、说一节课、上一堂示范课、搞一项研究、写一篇教研论文。
课题组成员各自承担任务
崔爱莲“如何更好地进行合作互动互助小组设计完成实验”
伦学之“互助小组自主合作学习”课堂模式探讨
2)、制作有一定质量的课件。
三、课题实施设计
研究分四个阶段:
1、酝酿准备(XX.11_XX.12)组建课题组,宣传发动,印发学习有关资料,领会模式精神,确立方案,组织开展落实各项课题活动。
2、尝试运行(XX.1_XX.3)按互助小组合作,自主讨论式教学模式进行实验。通过交流座谈、听课观摩,进行反馈总结,及时调整方案。
3、持续发展(XX.4-XX.7)积极完善互助小组合作,自主讨论式教学的教学模式,系统规范地开展各项社会实践活动,继续交流观摩等。
4、结题总结(XX.8_XX.12)各项目承担人总结各自的实验经验,形成论文,汇总写出总体实验报告。学生成果展示。参加各种竞赛。专家鉴定结题。
四、实验预期效果
1、学生的互动合作、主体创新意识增强。
第五篇:自主学习合作研究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在农村小学教学中的应用的研究”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一、问题的提出
⑴、课题研究的背景
长期以来。农村小学教学一直困扰着我们,教学方式单
一、学生学习被动、个性受到压抑等顽疾均未能从根本上得到有效的医治;严重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与培养有创新精神的现代化人才要求相去甚远,并且与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过程也大相径庭。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教学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在实践中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人差异,满足不同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应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得到充分发展。为此,我校提出了“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在农村小学教学中的应用的研究”作为研究课题。我们积极探索一种符合农村小学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这对农村小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具有重要意义。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将因此得到真正的张扬和提升。学生不仅将成为学习和教育的主人,而且将成为生活的主人,成为独立的、积极参与社会的、有责任感的人。
⑵、本课题提出的价值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研究是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学科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极力提倡的,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1)有利于发掘每个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有利于满足学生的积极的情感体验。
(3)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意识。
二、概念界定:
⑴、学习方式:学习方式不是指具体的策略与方法,而是指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过程时,基本的行为和认知取向;不是指学习的具体小策略,而是指学习的大趋向。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就是要转变目前学生总是被动、单一的学习方式,提倡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⑵、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通过能动的创造性的学习活动,实现自主性的发展。教师的科学指导是前提条件和主导,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学习的主体;学生能动的创造性学习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中心,是教育的基础方式和途径;实现自主性发展是教育教学活动的目的,是一切教育教学活动的本质要求。这是指狭义的“自主学习”。广义的“自主学习”是指人们通过多种手段和途径,进行有目的、有选择的学习活动,从而实现自主性发展。
⑶、探究学习:小学生探究性学习,主要是指小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这里,学生的探究学习是在老师的指导下,班级集体教学的环境中进行的。而教师的主要角色则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即是让学生通过“进行观察比较,发现、提出问题,做出解决问题的猜想,尝试解答并进行验证”的过程去揭示知识规律,求得问题的解决。其实质是让学生学习科学研究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从而培养学生主动探究、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⑷、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是以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以小组成员合作性活动为主体,小组目标达成为标准,以小组总体成绩为评价和奖励依据的学习策略体系。
三、课题研究主要内容
主要内容:主要研究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关系;小学各科教学中开展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方法和手段:包括创设问题情境的策略、提出问题的策略、自主探究的策略、合作交流的策略等.四、课题研究的方法
以实验研究法为主,辅以文献法、调查法等方法,在学校教育教学的常规下,以点面结合的方式进行整个研究过程。
1、实验研究法
通过课堂实录,研究教学效果;通过个案研究反思“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研究”中的不足;通过长期教学成果总结教学经验。
2、文献研究法:我校各学科教学的研究,要从多渠道、多角度搜集资料、信息及国内外己取得的研究成果,借鉴他们的经验教训,结合本校实际找到新的生长点,防止重复研究,尽量少走弯路,为课题研究保驾护航。
3、调查法
采用问卷和调查方式,了解目前学生学习方式的现状,调查师生对“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研究”教学的意见和建议,共同探讨改变现状的有效途径。
大信镇小信村小学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在农村小学教学中的应用的研究”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大信镇小信村小学